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12篇)
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最高级别)。(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4、(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存在生命)。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地球的大气层;③液态水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辐射。
7、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约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⑶影响地球的气候。⑷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9、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2)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真正周期)。1太阳日为24小时,为一日的时间。(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15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0、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1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2、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13、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岩石圈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岩浆来源与软流层
26、季风: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东亚的冬季风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冬季吹东北季风——干季,夏季风吹西南季风——雨季,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27、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是从每年的六月。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34、水循环的意义: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物质发生迁移。(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8、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暖流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秘鲁寒流为上升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如哥伦布航海)
39、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体现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影响: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40、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2
1.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1) 新教材用“章”取代了旧教材的“单元”, 这使得教材内容的条理性更强。
(2) 旧教材必修一中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是在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第3、4、5 节, 新教材“地球上的水”则自成一章, 是继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张“地球上的大气”后的第三章。
(3) 新旧教材正文和非正文所占比例不同。旧教材正文所占比例较大, 新教材非正文所占比例较大。例如, “海水运动”一节, 新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比例是1:4, 旧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所占比例是4:1。新教材正文部分用“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编写, 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提供了便利。
2.教材内容的变化
(1) 旧教材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在第三单元, 分别是:第三节“海水的温度与盐度”、第四节“海水运动”、第五节“陆地水与水循环”。新教材这部分内容自成一章, 一共三节, 外加一个“问题研究”, 即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问题研究为“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2) 旧教材中有而在新教材中删除的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陆地水体类型。 在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包括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旧教材中关于厄尔尼诺的知识只是文字性的表述, 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拉尼娜现象的表述, 还辅之以图, 更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3) 新旧教材的图表有变化, 主要表现在:旧教材有17幅图, 一幅表;新教材有18 幅图, 因教材内容的变动新加了15 幅, 删除了旧教材的14 幅, 保留3 幅, 即“ 水圈的构成” (旧教材中图题为“陆地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 、“水循环示意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对旧教材的“洋流模式图”做了补充, 因“活动”栏目的需要添加了全球风带, 合并为“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新教材的图大多都分布在非正文部分。
(4) 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活动”栏目占的篇幅较大, 且均位于正文部分, 一共有五个“活动”, 其中有四个就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 且设计的案例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问题设计也体现了很强的探究性。
(5) 新教材用章末的“问题研究”来深化本章内容, 较之旧教材章末的“自学园地”更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可操作性较强, 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旧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多偏重于地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有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 晦涩难以理解。而新教材内容的变化,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对地理新旧教材内容变化的思考
1.新旧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变化很大, 新教材非正文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大多内容以“活动”、“案例”等方式呈现, 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 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教师应努力研究如何把握好教材, 如何整合好教材。
2.新教材编排的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此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就是“地图思考”、“案例”、“活动”“问题探究”版块的设置和增多。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设置的模块?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如何解决学生活动过多和课时不够的矛盾?
3.新教材较之旧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中图表的变化很大, 只保留了较少的图表, 绝大部分是依据课文内容新增的。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解读这些图表?如何运用这些图表来为教材正文服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4. 教师应思考在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材设置下, 学生的作业如何布置?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
5.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更加突出了人地关系, 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地理必修1第一章潜在知识点注解 篇3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4
一、 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1)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③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④气候温和湿润 ⑤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⑥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⑦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⑧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①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②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③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①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
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②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A.存在问题:①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②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的发展:
A.存在问题: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
B.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的保护
A.存在问题: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②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5
(1)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2) 对应的时间是公元1770年以前,1770年至1950年,1950年至今。
(3)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加速增长;人口爆炸式增长。
(4)原因:古代(1770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缓慢。
近代:(公元1770-1950)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
生率保持较高,人口呈加速增长。
现代:(1950 年以后)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进一步改善,国际环境稳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事业改善,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2. 能根据“三率”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四个阶段的名称及对应的三种模式。并会说明每个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及原因。
(1)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对应模式: (原始型)
第二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2)特征: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第二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
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
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第四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人口出现零增长或
负增长。
(3)原因: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下。(目前只有极少数
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第二阶段: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上升。
(目前主要是东非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发达国家则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
导致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目前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则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这一
阶段)
第四阶段:生活水平高,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进一步降
低,出生率与死亡率差距很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零增长或
负增长。(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处于这一阶段。)
3 明确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人口问题政策不同。
(1)发展中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2)发达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4、正确辨析什么是人口迁移?
(空间改变——由迁出地到迁入地、居住地改变、时间长期或永久性改变)
5、明确掌握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动因:
二战前:方向:由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旧大陆→新大陆。
路线:欧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②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 二战后: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贫穷国→富裕国;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
路线: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美→北美洲
原因:主因:①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力供求关系不平衡;
特殊原因:②政治性移民
6、人口迁移的效应:
对于迁入地: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
不利影响:造成就业、环境、住房、医疗、交通压力增大。 对于迁出地:有利: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
不利:造成人才外流。
7、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方式主要是有组织的从东部城市和人口稠密区调往农村和边
疆人口稀疏区。
特点:规模小
原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改革开放后:人口自发迁移为主(民工流):①由农村迁往城市;
②由内地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沿海、城市地区,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
8、注意辨别世界上主要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俄罗斯
9、能从图表中分析世界或某个国家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密度相同但人口分布格局不一定相同。
10、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历史、宗教、习俗等)
1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
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
1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
值,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适宜人口数量,其值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1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是相对确定的。14、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根据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预测我国的人
口合理容量约为8~9亿人。
15.会判读金字塔图、三角形图,四个坐标轴的图,雷达图、八卦图(学案测评P18,8)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6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
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 篇7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高2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8
1.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反应人口增长的快慢,正值(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增加,负值(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在减少;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 世界人口增长
①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出现老龄化) ②发展中国家:传统型(人口增长迅速) ③世界平均:过渡型 ④中国:现代型(未富先老)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世界人口迁移
①二战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收入差异) 2. 我国人口迁移
①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从中部地区向东北、新疆等边疆地区迁移; ②改革开放以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农村→城市 3.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①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②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环境承载力,区域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最大值)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负相关)。
3. 人口的合理容量:合理值
4. 对于同一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②决定城市土地利用的是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③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世界城市化进程:
①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②中期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③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市场 因素。
2.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②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④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⑤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 【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 5.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社会经济条件】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人多地少,饮食习惯导致对稻米需求量大 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
6.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较低 ④科技水平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
7.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②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8.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地广人稀 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农业科技先进
9.大牧场放牧业特点:①面向市场,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牛、羊) ④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⑤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10.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1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①完善交通(铁路的贯通) 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③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④种植饲料 ⑤开辟水源(打机井) ⑥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12.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⑤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紧邻消费市场)。13.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
【社会经济条件】③城市化水平高,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工业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
课本P61图4.6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广阔的市场3.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5. 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
:
6.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有: ①科技人员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投入中 的研究开发费用多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7. 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条件有: ① 知识、技术密集(主导因素)② 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③ 有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8. “硅谷”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知识和技术密集)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⑥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9
1、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点
中心商务区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
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
②CB外侧
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
②人口密度、流量大
③人口昼夜差异大
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
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
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
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环境不好
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
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郊区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城市外围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
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理论:
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②嵌套包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高二备考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10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伸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地理必修2必背的知识点总结 篇11
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区位、生产方式、政治、历史、宗教、旅游、科技等)。
(1)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古代特殊的防卫功能);一般在河流起止点(源头和河口不同)、过河点、交汇点容易形成城市,原因是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2)平原地区城市多,原因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盈,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候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我国城市分布图)
(4)矿产资源:主要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资源型城市。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大庆等;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阿伯丁,伯明翰等。
(5)科技城:日本筑波,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
(6)政治职能城市: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中国首都—北京;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7)宗教城市:拉萨,麦加,耶路撒冷等
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12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
右南左)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
很强。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
偏③画出合力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
地东风、极地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
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
速尔高压(大西洋)
、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
风)。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
潮(冷锋)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
气流为逆时针。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
平气流为顺时针。
、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
带(一种)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
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
风。40-60°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
西风。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
造成破坏。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
健康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
用。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
地球表面的71%。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
针流动。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
流动。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
寒流。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
寒流。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
寒流。
、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
化→岩浆
、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
动(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
形成地貌。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
沉积物,成为山岭。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
结成岩作用。
、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
交换
、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05-15
必修三地理知识点总结06-18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07-23
高三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08-08
初二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09-13
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11-14
高一地理必修二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05-13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06-26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05-29
高二必修三地理知识点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