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2024-07-26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精选8篇)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1

“十二五”以来检务保障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上级要求,现将“十二五”以来的计财工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费保障基本情况

1、“十二五”时期经费收入、支出总量与变化情况 收入:“十二五”期间总收入12万元。其中2011年1万元、2012年3万元、2013年4万元、2014年4万元。

支出:“十二五”期间总支出4万元,其中2011年4万元、2012年4万元、2013年4万元、2014年4万元。

变化情况(如图):

2、与同期主要业务工作增幅相比变化情况

2011年办理各类案件2件,其中职务犯罪案件1件,审查逮捕1件,审查起诉1件,民事行政案件1件,控告申诉案件1件,申诉类案件1件。

2012年办理各类案件3件,其中职务犯罪案件1件,审查逮捕1件,审查起诉1件,民事行政案件1件,控告申诉案件1件,申诉类案件1件。

2013年办理各类案件?件,其中职务犯罪案件?件,审查逮捕?件,审查起诉?件,民事行政案件?件,控告申诉案件件,申诉类案件件。

2014年办理各类案件件,其中职务犯罪案件件,审查逮捕件,审查起诉件,民事行政案件件,控告申诉案件件,申诉类案件件,纠正监管改造违法次。

3、在本地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情况。

2011年我院支出数占本县支出的,2012年支出数占本县支出的,2012年支出数占本县支出的,2014年支出数占本县支出的。

4、中央、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和到位情况

“十二五”以来,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万元,其中装备费万元,占到总数的,已全部拨付到位,并专款专用。

5、原有县级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情况,目前落实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实际情况。

我院县级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元。

二、财务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与科技装备建设情况

1、自《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通过认真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检察业务开支范围,在2014年初,我们根据《暂行办法》调整了科目设置,将公用经费和办案业务费收支分开,调整后的支出明细和检察财务报表基本一致,但存在的的问题是在年底的财政报表中的支出明细不能完全在决算表中体现。

2、强化预算观念,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确保项目齐全、重点突出,坚决防止出现“上补下抵”、“上进下退”。逐步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增强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提高预决算的符合度,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3、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执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清查出的待报废资产,按照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核后进行核销。明确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加强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健全科学的资产管理机制,避免浪费和闲置,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4、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我院购置的所有固定资产,都经过县采购中心统一采购。5、2011年以来,新增设备数量件,投入经费万元。

三、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及落实情况

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八项规定以来,我们又制定修改了财务管理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办公用品购置及管理办法等。全面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压缩一般性经费开支,坚决杜绝公务接待中的浪费现象,严格出差公务报账审核,全面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资产配置程序,杜绝闲置浪费。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队伍

将计财人员培训纳入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着力改善计财装备队伍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运用政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服务管理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2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完美的收尾,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高等学校的图书馆事业也步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当“十二五”规划又要起航时,如何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再续高等院校图书馆事业的辉煌,做好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工作是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高等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十二五”规划期间,各级领导应当继续在思想上、行动上、人力上、财力上、物力上等方面对图书馆鼎力支持。各级领导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工作,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的“第二课堂”。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紧紧相连。各级领导不能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错误地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十一五”期间已完美无缺了。“十二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过去的高校图书馆有许多地方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迎头赶上。各级领导思想上有了明确目标,在行动上才能全力以赴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支持。领导们应该为高校图书馆补充充裕资金、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发展才有后劲。例如:我们学校每月领导针对图书馆工作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像这样的会议今后应当发扬光大。

2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

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全心全意的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奉行“读者第一”服务宗旨,爱岗敬业,不怕苦,不怕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我们在“十二五”时期,怀着对读者真挚的感情,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教学和科研当好助手,我们要有长期做默默无名的英雄思想准备。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和生命。同时,我们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图书馆工作流程。图书分类规范化,严格按照《中图法》进行各种图书文献的分类,采用最新版本《中图法》对图书文献进行辅助分类,按照各个学科进行图书文献的分门别类上架,方便广大师生查找。图书文献主题词必须严格按照主题词手册进行编排,严格按照汉字顺序进行排列,使广大读者迅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文献。同时图书馆应当加强与读者沟通,通过和读者交流,了解读者的方方面面,也让广大读者了解图书馆各部门的职责,便于广大师生监督。同时图书馆有些规章制度已不适合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全新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奉读者为“上帝”,肩负起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千斤重担。

3 加强图书馆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精通业务知识,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善于与读者进行广泛的沟通,进行有的放矢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所以在“十二五”规划时期,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层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要做好图书馆工作必须永远不间断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从整个全球化角度规划更高的未来职业生涯,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从高校图书馆现在和未来发展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层次和熟练技术能力。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拥有深奥的理论基础,又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才能迎接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挑战。图书馆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时期,图书馆适应未来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应当深化读者服务理念,在多为读者服务上下功夫。图书馆应当结合学校教学和科研,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实行“嫁出去”的服务思想,既怎样把图书文献“嫁出去”,找到适合它的师生。图书馆采用深入读者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师生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采用多种多样的人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对普通读者进行科学化的服务管理,主动上门服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合理藏书体系,为他们进行全心全意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同时,图书馆进行读者定向服务,对重点教师进行主题服务,结合教学科研项目,定时向他们提供有关科技成果文献资料;图书馆为学科带头人进行科研重点服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随时提供咨询参考。图书馆工作人员肩负着引导广大读者正确阅读的责任。学校教育重在为国家培养又宏又专的人才,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看待社会、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面对广大学生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进行正面的图书文献阅读,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专业的远大理想,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例如: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以“我为社会做什么?”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比赛。图书馆收到了许多优秀征文,进行评比,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通过读书活动,让学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端正认识,学院形成浓郁、良好的学习风气。图书馆像这样的读者服务活动在未来应当更多开展。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对象是校区内学生和老师,“十二五”时期,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也要有大的变化。我们要转变观念,扩大服务对象,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图书馆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学生的多元化,读者范围应该扩大,包括在校的学生、成人教育的学生、网络大学生、培训学生等等。图书馆对各个不同性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读者服务方法,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图书馆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适应未来学生形式多元化的要求。图书馆读者服务在“十二五”期间更加注重实效性。我们面对多样化的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各种服务。图书馆针对不同时间学习的师生,进行不同时段的读者服务。内容和形式上实用主义,比如在校学生,重点提供有关新知识的图书文献,培训生重点提供有关解决社会实际的图书文献。总之图书馆读者服务更加注重为师生提供大量信息量的图书文献,提倡多读书,多实践,培养学生多动脑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图书馆在“十二五”期间,更加注重图书文献的检索建设,只有检索渠道畅通,图书馆读者服务才能上新台阶。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要利用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立高速、快捷的图书文献检索渠道,建立不同途径的检索方法,广大师生可以利用多种检索系统进行图书文献查找,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

4 建立合理的图书馆藏书体系

图书馆是否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关键在于图书馆的藏书,所以图书馆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十二五”规划指出: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提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了今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培养学生的目标,也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奠定了主基调。图书馆未来藏书体系有什么标准(包括图书文献的思想性、教育性、专业性、综合性等等),即图书馆藏书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怎样提高学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藏书建设结合未来学校专业设置方向,进行有条不紊的调整。图书文献必须向各个科学领先前沿倾斜,引进大量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文献,供广大师生阅读,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进行不断地创新读者服务,听取师生的建议,进行不同层次的图书馆藏书建设,同时,我们要开展更加深入的图书宣传,每当新书到馆,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大量宣传报道,吸引更多的读者,跨入图书馆大门,进行图书文献的借阅。未来高校图书馆仅靠现有图书文献书库,难以满足广大师生需求。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互借,扩大图书文献数量,形成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广泛联系相关高校图书馆,组成庞大图书文献书库,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5 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为了适应“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图书馆必须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它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图书馆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图书文献周转速度;有利于图书文献信息量的增加;有利于为广大教师和学员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现代化必须适应图书馆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图书馆现代化有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在良好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要投入更大资金,进行图书馆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采购先进的计算机和巨大的数字信息库,使图书馆转送图书文献信息的速度更快和图书文献信息量增大,适应为了广大师生查找图书文献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设计要必须具有的超前性,既要满足当前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要符合“十二五”规划时期的要求。图书馆过去的数据库很难满足未来广大读者需求,因此图书馆现代化核心是建立更加庞大的图书文献信息系统;建立更加快捷的图书文献检索体系;建立更加宽大的图书文献信息平台等等。广大师生通过颇具匠心的网络信息平台,可以进行重要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的下载。图书馆提供高效、快速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料数据库,它包涵多种学科课题和参考书、各种类习题、考试题库、学术论文报告、前沿学科专业资料、各国法律文件和文书、经典文学小说等等,供广大师生在阅读和下载。随着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十二五”时期图书馆工作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数字化多种服务具备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化图书馆可以让广大师生在二十四小时内任意享受数字化的服务,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图书文献阅读、视听画面在线欣赏、最新科技成果文件下载、在网络虚拟课堂聆听大师讲课等读者服务项目。它是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必须加强读者辅导工作,经常开展与读者的交流会,让广大师生了解崭新、现代化的图书馆全貌,知道现代化图书馆的功能;知道现代化图书馆有哪些先进技术;知道现代化图书馆怎样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图书文献借阅。未来现代化图书馆内容上必须优化图书文献信息,首先图书馆要做好读者调查,深入社会之中,了解企业需求,进入各种图书市场了解出版趋势。图书馆结合调查报告进行图书文献信息的建设。未来图书信息必须紧贴学校专业、紧贴师生需求、紧贴工矿企业的急需、紧贴社会的多样化。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建立适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图书文献信息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快速有效的现代化图书馆信息化数据库。未来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图书文献信息的服务,才能吸引广大师生更多的进行图书文献的借阅,提高图书文献的借全率和借阅率,让高校图书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发挥最大作用。总之,“十二五”规划时期现代化图书馆的功能必须通过网络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层次、对渠道、多样化的图书文献信息服务,展现图书馆高效率、高速度、高水平的图书文献信息化服务。

总之“十二五”规划时期,图书馆必须要有领导坐坚强后盾,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图书馆队伍,建立符合高校需求的藏书体系,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建成快速和高效的图书文献信息信息平台,这样才能让图书馆工作更上一层楼。

摘要:"十二五"规划期间,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让领导重视,工作人员要有素质高,图书馆藏书质量又多又好,图书馆信息现代化水平高。高校图书馆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领导重视,队伍建设,高素质,读者服务,现代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陈兴伟.谈高校图书馆与高教信息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2]董颖.数字图书馆以人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3]黄丽红.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之我见[J].图书馆学研究,2005(6).

[4]杨彩娥.论和谐校园中的高校图书馆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6).

“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发展展望 篇3

“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事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正确把握中心主线,充分认识北京供热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与使命

目前,北京供热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供热体制改革还尚未触及到传统福利体制和深层次社会矛盾,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刚刚开始;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将是改革与创新的时期。

一方面,北京供热不只是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重视的基本保障问题,而且也是在解决城市人口发展、资源利用、能源结构、环境建设、安全保障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涉及的重大战略问题,其在城市管理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北京供热在热源建设、资源整合、节能减排、农村建设、体制改革、行业管理等方面都将在以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因此,在“十二五”时期,供热管理部门要把握好“一个中心”,坚持“两条主线”,不仅要在安全稳定供热方面提供保障,还要在城乡发展、节能减排、体制改革、行业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一个中心”就是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确保全市按时稳定供热。“两条主线”: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从促进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将发展与节能减排结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保障供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确保城市安全、稳定、和谐供热出发,将管理与改革结合,继续探索创新城市供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践到位管理和长效管理,逐步将供热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二、正确把握目标任务,明确政府与企业在供热发展与建设中的责任

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供热行业的发展与建设确定了“五项目标”和“六项任务”。

(一)五项目标

1.供热发展目标:2015年北京市供热面积将达到8.5亿平方米,其中城中心区5.4亿平方米,郊区3.1亿平方米。

2.能源结构目标:调整优化供热用能结构,热电联产、燃气及其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

3.供热节能目标:大力推进建筑及供热系统节能,2015年全市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比2009年降低12%。

4.供热改革目标:继续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行“暗补变明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新建建筑及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2012年基本完成既有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实行供热计量收费;2013年基本完成二步、三步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5.行业管理目标:加快供热行业改革,积极培育供热市场,促进供热行业向企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二)六项任务

“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的重点任务就是要调整优化供热能源结构、推进供热资源整合、加快供热节能改造、完成供热计量系统改造,提高供热系统保障能力。

1.加快实施四大热电中心及配套热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北京城市管网集中供热将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一是将在朝阳区高安屯建设东北热电中心,总供热能力为1300兆瓦;二是将扩建华能热电厂二期工程作为东南热电中心,供热能力650兆瓦。三是将目前新建的草桥热电厂作为西南热电中心,供热能力650兆瓦,作为城南地区和丽泽商务区的支撑热源。四是整合高井和石电的土地资源,建设西北热电中心,供热能力为1950兆瓦。“十二五”城市管网供热要达到2.3亿平方米,市区要配套建设130公里的城市热力网主干管网及联通线,构建“1+4+N”的城市热网平台。

2.完成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十二五”期间要完成城区现有60余座大型燃煤锅炉房以及目前还现存的125处分散小型燃煤锅炉房的清洁能源改造,取消燃煤锅炉供热。其中将部分区域锅炉房改造扩容后直接并入城市热网,作为城市热网的能力支撑。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要与供热资源整合结合起来,通过大型锅炉的升级改造,力求对周边分散小锅炉房,特别是对燃油、燃电锅炉进行整合。

3.加快远郊区县新城、乡镇及农村地区供热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新城已建燃煤集中供热设施的作用,统筹新城新兴规划区域的供热发展,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多种供热方式,鼓励采用多种清洁能源,鼓励燃煤燃气联合供热。其次,大力推进乡镇集中供热改造,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能源供热。第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资源条件和经济能力,继续探索农村供热的新模式。

4.积极推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北京供热将成为全市重点的节能领域,肩负着全市节能减排的重要使命。根据规划确定的“全市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比2009年降低12%”的目标,到2015年底,年度必须在1401万吨标煤的基础上节约194万吨标煤。其中:市、区煤改气项目要分担45.8%,远郊资源整合要分担7.8%,燃气锅炉系统节能改造要分担9.8%,管网节能改造要分担12.5%,新建建筑及节能改造要分担24.1%。这就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完成2006年以前燃气锅炉房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和老旧供热管网设施改造的任务。

5.积极推进供热系统计量改造。2010年,北京市供热计量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市政府专题下发了《北京市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综合工作方案》。从2010年一年的实践看,计量改革任务艰巨、步履艰难、责任重大。对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计量改造总的目标就是“新账不欠”、“公建先行”,对于达到以上节能标准的2.12亿平方米居住建筑,其中1.52亿平方米需在2013年完成热计量系统改造,实行计量收费。

6.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新技术试点示范工程。要研究热源、管网、用户供热采暖全系统的运行调节智能监控技术,建立新型城市供热监测管理平台;积极推广应用燃煤燃气联合运行、城市热网与区域燃气供热联合调峰供热技术,并在适当区域范围内推进多热源联网供热,构建规模合适的区域供热系统;鼓励开展吸收式大温差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试点示范;建设城市管网补水系统,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双燃料应急备用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供热燃料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要积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北京市发改委一道完成“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000万平方米的发展任务。

三、正确把握挑战和机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十二五”期间,北京供热行业在供热发展、节能减排、锅炉改造、资源整合、制度改革、行业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种机遇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对供暖给予的高度重视以及供热管理在城市管理中地位的提高,为供热事业发展和历史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二是 “保民生、促和谐”的时代强音,为解决历史深层次的问题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与氛围;三是当前北京能源的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形势,将成为全市政策、资金关注的重点,为解决历史遗留的供热设施老旧问题创造了条件;四是供热收费体制改革的启动,将进一步完善已初步建立的法规体系,为建立新的供热市场秩序提供了条件。

因此,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己。

(一)强化供热行业安全管理,完善各级安全保障体系

北京供热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是事关城市运转和民生冷暖的基础性、保障性事业。供热安全涉及三个层次:

一是要建立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体系。在制定能源战略规划中,必须把能源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并充分认清天然气的保障能力已成为北京市热、电、气稳定供应与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要构建能源安全供应保障体系。从能源结构上,要保持燃料结构的多元化,避免单一能源的风险性;从输配与调峰能力上,要加强上游天然气输配与调峰能力建设,增加多种调峰手段,扩大地下储气库储气与调峰能力;从应急处置手段上,要建立大型燃油供热备用能源,随时启动应急替代系统;从能源供应主体上,要实行多方合作,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解决北京能源的生产、供应和战略储备问题,使北京在能源的选择与利用上处于主动的地位,在紧急状态下具备应变与自救的能力。

二是要建立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热保障系统和统一调度体系。以城市热网集中供热设施以及燃气供热设施为基本支撑,多种能源互为补充、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城镇供热保障系统和统一调度体系。将城市热网与区域燃气集中供热管网并网运行,将大型区域集中供热与分散中小型燃气供热整合或联网运行,形成资源互补,优化城市供热结构,提高燃气利用效率和供热保障能力,逐步建立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供热体系。

三是要建立供热行业安全保障体系。供热企业以及主管部门都是安全生产年度考核的重点行业与重点部门。2010年,市市政市容委印发了《供热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供热安全管理的任务与责任。市、区、街以及供热单位,要依据《供热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相应的安全抽检制度,建立安全抽检记录和统计台账,依法履行各层级的安全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要承担起行业的监管责任,对新建、改建、扩建供热项目的前期规划、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特别是要强化并落实在新建居住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制定阶段,供热单位要与开发建设单位或节能改造单位签订《供热计量装置分项工程建设专项合同》,供热单位在项目竣工验收时要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是否具备热计量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不得签字。这是确保供热设施今后安全运行的关键。要借全市供热计量改革的契机,将这一监管制度建立起来。

要坚持热、电、气部门会商与统一调度制度,实现热、电、气运行的联调联供。要建立市、区、街乡三级组织保障和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事故抢修抢险机制、应急救助机制,落实燃料储备制度、应急抢修物资储备制度及应急保障资金制度,制定不同级别预警与应急响应预案,提高供热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快老旧管网设施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网安全运行监测水平,切实提高供热设施的供应保障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二)继续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加快供热行业体制创新

经过8年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暗补变明补”为标志的供热收费制度改革将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

这项改革将要理顺供热价格结构,构建新的供热采暖价格体系和用户缴费机制与合理的调价与补偿机制,促进供热的企业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建筑与供热节能内在动力的形成。

在改革中,供热行业一方面将要担负保持稳定供热局面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要积极探索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在供热基础性、保障性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发挥热电厂、供热企业对供热设施投资的积极性。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引导下,挖掘现有供热企业能力,共同承担城市管网建设、资源整合、设施改造、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供热工程投资的责任,加快供热设施的改造和供热事业的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供热行业改革。各区县要理顺供热管理体制,加强区域性供热中心建设,实施供热归口管理,构建各区县供热行业管理的平台,承担辖区资源整合、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的责任。

三是要继续深化供热企业改革。在新的供热规章指导下,大力推进国有供热单位的改革,实行政企、事企分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工业单位主辅分离和高校、军队、行政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要求,要大力推进自管供热单位的企业化、社会化管理;要鼓励国有大型专业供热单位以接管、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整合后勤化的供热设施或难以保障供热的区域,通过市场扩张和资本运营扩大供热规模,推动城市供热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大型供热集团调控和稳定供热市场的主导地位和骨干作用。

四是在管理上积极探索“X+ 1+X”的管理模式。要适应全市“1+4+N”热电联产城市热网的新格局,按照供热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管理上积极探索“X+1+X”的管理模式。“1”是指全市供热主管网及热能输配平台,前“X”为各热电厂、尖峰锅炉、社会热源厂,后“X”为采暖用户服务的各合格销售服务商。其管理的模式是:将城市供热管网与热源厂和供热销售服务分离,组建独立的管道输热专营公司,形成全市统一的热能采购与销售平台;将各热电厂等热源市场和供热销售服务市场放开,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全市统一的供热平台向各热源厂“买热”;同时,向各独立合格的销售服务商以及供热公司“卖热”;按照统一的调度规则和市场运作模式,将热源厂和销售服务公司推向市场,形成全市多家热源厂和多家销售服务公司竞争的局面。

(三)加快实施供热节能改造,加强供热领域节能管理

供热节能减排是“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行业的主旋律,也是借势改造与完善供热系统的重要机遇。

各供热单位要充分利用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与政策,充分发挥供热行业社区、用户管理的优势,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积极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计量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改造这四大节能改造工程,通过改造提高供热运行效率和用户采暖质量,增强供热设施与供热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系统节能改造的推进力度,将继续实行以鼓励为主的政策,对实施节能改造、效果突出的单位继续给予资金的支持与奖励;对没有实施供热节能改造的单位要进行重点的检查与审计,敦促实施节能改造。

“十二五”期间,要加强供热节能管理,继续开展“低保高控”检查,对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要加强冬季供热运行节能管理,率先实行用热计量定额管理和分时分区控制,严格控制办公区温度不超标,公休日及夜间实行低温运行;要加强供热设施的折旧管理,对超期运行的设备或保温损坏的供热管线要进行强制性更新改造,提高供热运行效率和设备完好率;要加强供热运行节能管理,提高运行人员技术素质,依法加强能耗监测与统计,逐步完善供热能耗的全程系统监测;要建立供热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供热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引导和推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宣传,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四)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努力打造现代供热行业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探索城市供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努力实践到位管理和长效管理,逐步将供热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加大政府对供热基础设施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能力与制度建设,提高安全供应保障能力和供热质量服务水平。要强化各级政府对本辖区供热资源规划的管理,政府搭建项目的投资建设平台,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对城市供热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整合与规范,逐步形成供热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投资、建设、管理的新体制。

要完善供热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北京市供热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供热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供热企业考核评价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形成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促进供热向企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逐步建立高素质的行业队伍和安全、规范、高效的城市供热管理体系。

要加大供热领域的科技投入,围绕供热质量和节能减排,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未来五年内,建设国内一流的供热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全市安全、排放、质量和能源消耗与储备的供热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服务手段多样化、业务管理精细化、辅助决策科学化。

要注重供热行业基础管理,建立供热行业基础数据库更新制度,加强统计数据分析,落实需求侧管理;要加强行业的培训,开展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供热行业管理素质与技能水平。

要充分发挥供热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履行职能,鼓励供热协会在行业管理、供热改革、法规宣贯、节能减排、备案审核、产品评价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4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管理理论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理论体系。

(1)确立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和谐税收理论为核心,以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明确纳税服务理论在我国税收管理理论中的定位,为税务部门服务职能的界定、服务方法的选择和服务工作目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2)丰富纳税服务理论内涵。深化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为重点的和谐税收理论研究,科学定位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的辩证关系。拓展纳税人需求理论,着力加强纳税人需求分析响应机制研究;拓展税法遵从理论,重点加强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方法论研究。

(3)推进纳税服务理论实践。以和谐税收理论指导纳税服务工作实践,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强化全员全程纳税服务意识,科学分析我国纳税人需求层次和遵从状况,探索实施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合理调配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在满足纳税人需求和促进纳税人遵从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纳税服务工作 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强化纳税服务工作行政问责,推动纳税服务制度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在内的层次分明、科学严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4)积极推动完善纳税服务相关法律。在税收相关法律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确立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基本原则,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探索建立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推动在政务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技术及相关制度建设,确定纳税人涉税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

(5)科学编制纳税服务业务规程。梳理纳税服务工作流程,确立各个岗位的纳税服务职责和要求,编制岗责明晰、程序规范、操作标准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突出纳税人关系管理,将纳税服务业务标准融入税收工作每个环节。

(6)完善纳税服务单项工作制度。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以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制度为重点的纳税服务单项制度,健全纳税服务协作机制,全面建立纳税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

(7)推行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按照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要求,落实纳税服务职责,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

(8)推进纳税服务制度创新。建设全国性制度创新交流平台,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措施,定期总结和交流经验。强化纳税服务制度落实情况反馈,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制度。

3.加快平台体系建设,拓宽纳税服务渠道

按照标准统一、功能整合、运转协调的要求打造纳税服务平台,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渠道保障。

(9)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在内外识别、功能设置、基本设施、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考核等方面实现全国统一。加强办税服务厅运行管理,科学配置办税服务厅资源,依据办税服务工作量合理调整窗口职能和数量;稳步推进国税局与地税局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大厅、互相委托代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积极推行全职能窗口,加快推进预制推送服务和自助办税,逐步扩大同城(域)通办业务范围;逐步把办税服务厅从侧重办税服务转型为集办税服务、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基础管理、权益保护以及征纳沟通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化综合服务管理场所。

(10)建设规范化税务网站群。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标准,以税务总局网站为龙头,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主体,建设基本功能健全、视觉风格统一的税务网站群。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依托搭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实现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等基本服务功能,增强疑难问题在线咨询、意见建议在线收集、投诉举报在线受理等征纳互动功能,拓展网络发票开具、国税局和地税局业务一网通办等功能。

(11)建设专业化纳税服务热线。加快省级集中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推进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按照全国统一、两级集中、远程坐席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建设,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形成总局统筹协调、省局集中受理为主、税收知识库有效支撑的热线咨询工作格局。整合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站、短信、面对面咨询服务需求,建立咨询服务需求收集、分析、响应机制。

(12)推进品牌化纳税服务建设。推进办税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的资源整合,实现规范统一、运转高效的纳税服务平台,创建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纳税服务品牌形象,打造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品牌,强化纳税服务品牌宣传,发挥纳税服务品牌的外在传导效应和内在激励效应,以良好品牌形象塑造和维护新型税务形象,提高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信息共享、功能互补等手段在各渠道间进行工作量平衡调控,合理引导纳税人选择最优渠道实现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各渠道成本效益最优化。

4.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税法透明度

规范宣传内容,优化宣传渠道,注重分类宣传,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税收权利和义务。

(13)规范税法宣传内容。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实现税法宣传内容的准确权威、更新及时、口径统一、指向明确。根据纳税人对宣传内容的需求,突出政策解读、热点难点、办税流程、典型案例、纳税人权益等宣传。对重要税收政策及管理措施实行规范性文件与宣传解读同步起草、同步报审、同步发布。

(14)优化税法宣传渠道。发挥互联网易于检索、信息量大的优势,加强互联网宣传;发挥手机信息易于传播、受众明确的优势,加强移动通讯宣传;发挥面对面宣传易于沟通、生动直观的特点,加强培训辅导宣传;发挥税收宣传月影响面大、关注度高的优势,加强集中式宣传;发挥多渠道组合传播效用,加强立体式宣传。

(15)注重分类税法宣传。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针对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开展税法宣传。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指导编写国民教育纳税宣传辅导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普及税法知识。针对特定纳税人的个性需求,开展税法宣传推送和订制服务。

5.规范纳税咨询,推进专业化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咨询渠道,为纳税人提供准确高效的咨询解答,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

(16)提供多种选择。通过电话、网站、信函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远程咨询选择。通过设置咨询辅导场所,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整合咨询服务资源,推进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专业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

(17)完善咨询知识库。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权威实用的原则,完善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按照谁发文、谁解读、谁负责的原则,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建立知识库分级维护机制。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5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镇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总结和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各项指标完成及预计完成情况

2011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按“十二五”规划,预计到年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达3.2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达1500万元,增长100%;农民人均收入达9745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亿元,增长10%。

(二)主要措施及工作亮点

1.重发展,农业产业水平逐年提升。刘楼等村2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基本完成,九张、汪巷电灌站建设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也启动了回民新村、关圩村等9个村的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土地确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智慧农业项目正在实施。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以科普示范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把“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点,建成镇西晚秋黄梨种植基地,镇西、镇南、刘楼等村花卉苗木培育示范点,陈安、砖桥、找母、回汉、关圩等村畜禽养殖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2.树典型,美好乡村建设前景广阔。以刘楼为示范点,开展创建全国宜居村庄和省级卫生村活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按计划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榜样。进一步巩固提升刘楼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积极谋划回民新村等村申报2016美好乡村。

3.抓环境整治,巩固全国文明村镇成果。领导干部主动带头上前,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作用,全民参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抓环境卫生整治,抓出店经营,抓市场秩序,抓违章建设整治。通过全镇上下一致努力,xx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4.重落实,土地管理与城镇建设工作逐步规范。完善镇村建设和土地管理定期巡查制度,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按规定从严审批农村建房,农民建房有序进行。加大对非法占地行为打击和拆违控违力度,对镇区未批先建的6户予以依法拆除,拆除面积1400平方米,依法拆除两处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建住宅违法行为,拆除面积255.5平方米,形成拆除一处震摄一片的管理效果。

5.促和谐,矛盾化解与综治工作创先争优。严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与防邪教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县级平安乡镇、市级无邪教示范乡镇等称号,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为全省观摩亮点。6.抓重点,党的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充分强化基层党委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大村级班子建设力度,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镇村干部管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镇村干部素质能力和水平。把“125”工作法纳入村级目标考核,对村干部实行日志化管理并严格与绩效工资挂钩。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改善基层党建硬件设施,对镇西村、镇南村、关圩村的办公场所进行改建、扩建、新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回民新村、关圩村、芡南村等3个集体经济空白村零的突破,其他各村也加大“三资”管理力度,以土地流转,农村死亡五保户土地收归集体公开发包为突破口,陈安、刘圩、镇南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取得明显成效。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增强组织服务和管理能力。7.严要求,扎实开展整治懒政怠政专项行动。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镇村干部的担当意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解决懒政怠政专项行动,全镇所有干部对照精神状态不佳等6个方面的问题,逐一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见人、见事、见思想,并逐一列举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确定整改时限;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工作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工作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党政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落实专项行动任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8.高标准,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程,镇西村、回民新村老水厂改造与刘圩村新水厂建设同步推进,预计年底全部完工并运行,实现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群众喝上健康水;深化殡葬改革,2015年6个村的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865人;民兵预备役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农业生产水平依然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

2.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经济没有具体思路,财政收入发展缓慢,规模性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3.发展后劲依然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和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改变发展方式,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注重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主要预期目标:到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达到2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670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925元,年递增8%,最低生活保障达到100%。3.工作要点:

(1)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支持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条件。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十三五”期间,全镇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沟相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树立发展形象。做到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市场化运作、高标准建设,完成集镇规划,定位集镇性质和功能。按照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小城镇开发。

(4)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阶段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抓好组织建设,着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和能力。树立公正廉洁、规范运作的政府形象。

(5)打好稳定基础,打造和谐平安乡镇。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群众信访诉求解决在初始阶段和基层,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争取“十三五”期间平安创建率达100%。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2016年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工作落实: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实施好2016年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鼓励具有条件的农户成立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组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刘楼、砖桥土地流转为示范,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2.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能力。结合土地确权、集体土地发包、三资管理等工作,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使已有集体经济收入的镇南、陈安、砖桥、回汉、芡南等村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并逐年逐村推进。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和管理能力。

3.规范农民建房审批制度,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镇村建设和土地管理定期巡查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巡查防控、考核调度、奖惩问责等机制。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按规定从严审批农村建房,实行户申请、村申报、镇审批的程序,使农民建房审批意识常态化。加速推进镇区生活环境改造,在老集市改造项目获批后,启动首批30亩地块的改造工作。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领美好xx建设。大力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群众自我管理、自觉参与,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护环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村级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解决“无人管卫生、无钱办卫生、无人干卫生”的问题,巩固和提升我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

5.紧抓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加强镇村干部管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镇村干部素质能力和水平。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程序和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扎实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使用,为村级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基层党建硬件设施,改建、扩建村级活动场所,2016年底实现15个村活动场所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同时加大村级投入力度,采取考核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安排7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村级使用。

6.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秸秆禁烧方面的宣传教育。制定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要求。建立镇、村禁烧网络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落实工作责任。让禁烧成为常态,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秸秆不可烧的意识。进一步明确农机购买补贴专项资金标准,帮机手算好经济账。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引领农户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狠抓落实,提高干部执行力。针对党委政府分配的任务,重点做好执行和推进工作,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能力,做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执行时限和阶段要求,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强化执行的长效机制。若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形,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上有政策,下有落实,有效提升xx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6

及“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

一、“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劳动合同法》、落实劳动保障各项惠民政策、加强镇级劳动保障队伍建设的时期,通过各方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征地转非安置工作全面展开,转非劳动力得到妥善 安置。

随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征用了亦庄镇的土地,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亦庄镇原有的25个村中,除了亦庄撤制的12个村,又有12个村土地被征用,农民办理农转非。为妥善安置转非人员,在区政府和区各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制定了相关安置政策。据统计,12个村共办理农转非11959人,其中劳动力7066人,对转非劳动力采取两种安置方式,即自谋职业或安置工作,通过办理安置手续,共有3180名劳动力选择了自谋职业,累计发放自谋职业资金1.6亿元,3886名劳动力选择了安置工作,由新城公司进行了安置。同时,根据市政府148号令相关规定,为所有转非劳动力一次性补缴了三项社会保险费,累计补缴社会保险费4.42亿元。为妥善解决因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2006年,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关于未按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法规定进行安置的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1

(即20号文),此文件所规定的人员范围,涉及我镇根据市政府16

号令转非的12个村的自谋职业劳动力,经过近一个月时间努力工作,为2021名符合补缴条件的转非劳动力补缴了养老、医疗两项社会保

险费,补缴费用达5927万元。

(二)积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政策密集出台,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城乡养老

保险、老年保障、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医疗保险等。为落实好这些政

策,我镇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主题宣传日等多种方式,向群众

宣传政策,为群众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到2009年底,累计一老一

小参加医疗保险761人,无业居民参加医疗保险73人,享受老年保

障待遇18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868人。

(三)采取措施,促进本镇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就业与服务

1、到2009年,累计开展了保洁、绿化、叉车、物业等各类技能

培训班,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人数达1245人,提高了求职

人员的劳动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镇人力资源市场的成立,为进一

步促进我镇劳动力就业搭建了平台,自2008年成立以来,到2009年

底,累计登记求职人员832人,开展专场招聘会15场,开发岗位4000

个,求职人员实现就业678人。

2、到2009年,我镇累计登记城镇失业人员977人,城镇登记失

业人员就业951人,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7%,其中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7%;为失业人员办理自

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累计办理420人;累计发放失业救济

金1000人次,发放失业救济金246万元,为失业人员保险医疗费1325

人次,报销医疗费30万元。

3、到2009年,接收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达1200名,在社保

所报销医疗费的退休人员达2400名,累计为退休人员保险医疗费

15000人次,报销医疗费3000万元。

4、在社会救助与优抚工作方面,负责对本镇社会救助和

优抚工作的受理与资金的发放工作。五年共发放资金4200人次、350万余元。为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215人次、45万余元;2009

年以来共发放丧葬补贴158人次、78.5万余元。

(四)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为维护本镇区域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积极宣传《劳动合同

法》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对辖区内200余家企业逐一

走访,建立台账,并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隐患等各种专项检查,几年来,累计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2起,为653名农民工兑现工资309万元;累计

有30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15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15家企业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工作经验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做好基础工作

社保工作设计人群广,政策性对、政策性强,根据这一特点,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

度、信息制度、微机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外部监督制度、及各

种岗位职责,同时建立各种信息台账,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定计划、定目标、定责任,确保工作任务完成每年年初,根据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下达的考核任

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社保科所制定相应的全年重点工作及完

成时限,同时将涉及群众利益的实事纳入政府的折子工程,做到

工作有目标,完成有时限。

(三)加强学习,实行首问负责制。

一是学习与业务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提高业务能力;二

是抓思想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树立为群众提供高素质

服务的思想与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2010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方面

2010年前三季度,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195人。累计登记求职

人员650人,登记求职人员求职推荐2030人次,实现求职人员推荐

率252%,与开发区内103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召开专场招

聘会4期,累计开发空岗2846个;推荐成功就业476人,登记求职

人员就业率达到了73%。

失业人员就业完成42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成177人,创业者7人,带动就业85人。

(二)社保反面

一老一小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累计达到770人,无业居民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达到7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93人,189人

享受了老年保障待遇;累计发放失业救济金789人次,50464元,为

失业人员保险医疗费201人次,93286元,为退休人员办理医疗费审

核申报702人次,报销医疗费164.8万元;累计发放社保卡1136张。

(三)劳动关系方面

受理并解决劳动争议案件17起,涉及农民工176人,为农民工

兑现工资62万元。

新增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0家,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企业5家,5家企业申报了和谐企业。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一)根据我镇适龄劳动力实际情况,结合用工企业的用工状况

以及我镇周边企业的用工环境,依托我镇北京亦庄人力资源服务中

心,从四个方面做好就业工作。

1、强化岗位开发力度,依托公办职介机构的优势开拓用工市场,推出四项促进我镇适龄劳动力就业政策。一是对录用我镇适龄劳动力的用工单位,根据其企业特点对其所招用的我镇人员实行免费劳动技

能培训、取证;二是对部分安置企业的富余安置人员且实现对外劳务

输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岗位津帖补助,鼓励这些人员的对外劳务输

出;三是对大量招用我镇安置人员的镇域外用工企业,可以提供免费的劳务派遣形式,降低用工企业的用工成本;四是协助招用我镇适龄

劳动力的用工企业享受市、区两级推出的促进就业优惠政策。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我镇适龄劳动力就业能力。

一是完善职业技能的普及,结合我镇劳动力特点,对我镇适龄劳

动力采用集中大量的劳动技能培训,用一人掌握多技能的培训方式,以适应开发区用工市场的多变性;二是与我镇成人学校联手采用中长

班的技能加学历特色培训,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教

育,做到适龄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三是与用工企业合作,开展定

岗定人的岗前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四是对安置企业的安置人员进行整

体技能培训,在提高其上岗就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现代企业的意识,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促进其走向良性的工作轨道。

3、随着我镇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失地农民逐年增加就业压

力逐年加大,将富余的安置人员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作为今后的工

作重点,加强撤制转非前后的就业服务工作。

4、促进就业工作一盘棋的工作精神,多方面齐动员联合开发区

职介中心以及各职能部们开拓用工市场,创造就业机会。

5、积极促进我镇对劳动力就业奖励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从而

促进我镇劳动力真正实现实质性就业。

(二)继续做好建设征地转非安置工作,妥善解决工作中的遗留

问题。

(三)积极处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发现一起及时处理一起,促

进无拖欠工资目标的实现,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7

一、“十二五”时期, 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十二五”期间, 辽宁省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实际提出了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一)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要有新突破

抓好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力争集装箱吞吐量早日突破1000万标箱。同时, 积极推进长兴岛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要狠抓港口建设, 特别是抓好葫芦岛石河、盘锦荣兴、锦州龙栖湾、丹东海洋红4个亿吨大港建设;沿海42个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 沈阳经济区建设要有新进展

要以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为一体的交通走廊和城际连接带建设为突破口, 加速推进8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进程, 要以38个新城、新市镇为载体, 布局产业、聚集人口, 将沈阳经济区尽快连为一体, 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三) 突破辽西北要有新成果

朝阳重点要抓好设施农业、环境治理、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四项工程。阜新重点要抓好煤制天然气等重大项目, 大力推进液压、皮革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和花生大市建设, 支持阜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铁岭重点要抓好改装车、起重机械、换热设备等工业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东北物流城和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二、“十二五”时期, 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

(一) 经济与生态并重

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三大区域战略, 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既注意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又通过科学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不断开创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沿海经济带和辽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更为重要。规划明确提出:沿海经济带要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强调辽西北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重点实施大小凌河治理、荒山绿化、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辽西北边界防护林拓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 把辽西北建成全省生态恢复示范区。

(二)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辽宁省“十二五”区域发展战略是在对辽宁省“十一五”规划传承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 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十一五”期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发展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 辽宁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及时做出了空间布局战略调整, 沈阳经济区代替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 突出了大城市的核心作用, 但区域范围、区域属性以及功能定位有所巩固;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的部分沿海城市组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北则是由辽西沿海经济区的内陆城市和沈阳经济区发展水平较低的铁岭组成。由此, 使“十二五”规划的区域战略实现了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区划理论, 以区划理论为基础,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所谓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 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基本特征是具有统一性、完整性和排他性, 即经济区划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不能出现“飞地”, 同时不能具有双重属性。经济区是经济区划的结果。从发展水平和空间组织能力来看, 辽西北地区属于“相对贫困”的均质空间, 尚难构成经济区, 主要基于政策扶持方面的考虑;辽宁沿海经济带属于自然地理单元, 依据自然区划的成分多于经济区划, 城市间更多是同质性和竞争性, 经济联系还不密切, 主要目的是整合资源, 集聚优势, 实现辽宁发展战略由内陆向海洋的转变;只有沈阳经济区是典型的经济区, 有比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和有效吸引范围, 经济结构、空间结构方面的互补性十分明显。这次区域战略的制定突破了传统理论, 营口具有双重属性, 既是沿海经济带又属于沈阳经济区;铁岭和阜新也是如此, 具有双重属性, 既是沈阳经济区又属于辽西北地区。这样做主要是从辽宁实际出发, 结合省情形成的区域战略。

(四) 突出区域特色

区域发展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特点、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潜力的差异, 按照利益比较优势, 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分工, 培植不同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促进区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开发模式。沿海经济带侧重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引领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沈阳经济区侧重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打造有竞争力的城市群;辽西北侧重于生态环境建设和脱贫致富。

(五) 强调互动合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经济区, 构成了辽宁省经济区域的三大板块。处理好沿海开发开放与腹地的关系、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关系, 实现三大板块互动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是实现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样, 在“十二五”时期, 形成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为引擎, 以贯通沿海与腹地的沈大经济带为战略轴线, 带动辽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 构建“双擎一轴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强调“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板块分工的同时, 还应站在全省的角度, 加强三大板块间的合作, 将其视为一个整体, 促进三者加快融合。加强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资源整合, 积极构建畅通的物流体系, 鼓励两地的人才互动交流, 实现沿海与腹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六) 区域发展与主体功能区相协调

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辽宁省幅员辽阔, 但是真正可利用的地域相对有限, 必须规范开发秩序,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在那些开发密度已经比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在减弱的地区, 如沈阳、大连等地, 必须实行优化开发,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那些资源环境条件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区域, 如丹东、锦州等地, 必须实行重点开发, 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那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如辽西北地区, 通过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 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

三、对辽宁省加快区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树立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科学发展新理念。一要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穿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路径、措施和各项工作之中,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和环境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推动各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要把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利益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神圣使命,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 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要统筹协调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 省与地方、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四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在重点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应积极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使之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实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生态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五要树立主体功能区理念。主体功能区是指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但必须有一种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的主体功能。区域开发必须围绕区域的主体功能来展开。

(二) 强化比较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

由于历史、地理以及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差异明显。但任何一个地区, 不论其位于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还是辽西北地区, 都是优势与劣势并存, 机遇与挑战同在。强化比较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培育支柱产业。沿海经济带重点实行外向牵动战略, 对外开放要有新突破;沈阳经济区侧重于城市间的整合, 打造有竞争力的城市群;辽西北侧重于提供生态产品和脱贫致富。

(三) 要加强“三大板块”联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腹地的互动。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要跳出就本身论发展的圈子, 要放眼于促进与腹地沈阳经济区的关系上, 这是它未来的发展之路。要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的交通体系。打造贯通沿海与腹地、连接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的交通通道, 形成面向沿海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形成区域联动的通关体系。扩大直通关的适用范围, 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进程, 推动沿海、近海地区与沈阳腹地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口岸发展新格局。三是互动的物流体系。充分发展大窑湾保税港区保税仓储、加工增值、国际中转、分拨配送等功能, 使之成为国际贸易货物的集散中心, 促进辽宁以及东北物流产业发展,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进一步为地方经济腾飞保驾护航。四是联动的产业体系。应当统筹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石化、钢铁、新材料、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 鼓励强强联合, 延伸产业链条, 共同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要加快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产业整合。这样既可发挥跨地区集团公司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又可利用企业行为来破解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现象, 推动资源、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提升区域整体经济绩效, 比如沈阳机床与大连机床的整合、沈阳重型与大连重型的整合等等。

四、完善区域政策

完善区域政策, 构建地区利益分享机制,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充分发挥上级政府的作用, 由辽宁省政府承担起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在政策、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整合与协调工作。完善区域间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构建地区利益补偿机制。应通过建立地区间利益转移或补偿机制, 平衡地区经济差距。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对地区间利益进行再分配,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体现地区发展的起点和机会公平。同时, 建立区域帮扶机制, 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摘要:针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辽宁在“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出现新的特点。最后, 提出了加快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 篇8

【关键词】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品牌;文化产业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人文形象也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的商洛,“十二五”时期,如何使这座古老而又新型的城市增加内涵和人文厚度,是全市城镇化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构建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幸福商洛的必然选择

今年,商洛在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全市上下要努力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也就是说,未来全市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材料、生态旅游、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良好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最终把商洛建成山区人民的宜居之地、西安市民的第二生活区,明显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由此可见,“宜居幸福”是商洛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则可以使全体市民在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富足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受。

(一)是不断丰富商洛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

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建设得好的城市,不仅应该起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应该真正成为市民们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十一五”期间,商洛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年均增速达到13.7%。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现向小康过渡阶段。随着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趋旺盛,加强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向省上争取各项资金3950多万元,对图书馆、文化馆进行维修,建设了乡镇服务点六个,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发展迅速,恢复和新建了转播台七座,数字电影放映队78个,数字电影卫星地面接收中心一个,数字电影放映器78套。同时,加大了村村通工作的覆盖面,也解决了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较好地满足城乡群众精神娱乐需求。

(二)是全力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的重要举措

2010年市政府为加大全市旅游宣传,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提出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的旅游品牌。通过连续举办两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建设十大旅游景区和三条精品线路,对外成功宣传了“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2011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7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42%,旅游人数、收入两项指标均居陕南三市之首。近年来,随着商洛对外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和城市面貌的较大改变,“秦岭最美是商洛”被进一步赋予城市和文化品牌的新内涵,城市特色文化的挖掘迫在眉睫。众所周知,商洛文化集南北文化交汇,历史文化厚重,特色文化明显,当前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市文化资源,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对培育特色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进一步丰富“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品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进一步提升商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既尊重城市文化的历史作用结果,更强化这种文化资源,使其更具优势。”是当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发展共性,也就是说,当前文化优势正逐步取代政策、地缘优势,成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指标。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至2009年,我国实体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然而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1.3亿元,占GDP比重达6.48%,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42.4亿元,在GDP中占比达12.6%。长沙、西安、成都也分别取得了371.8亿元、151.02亿元、136亿元的好成绩。数据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当前中国城市竞争迎来了一个以文化为特色、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竞争力的全新时代。商洛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受总体实力和规模的限制,商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名靠后。根据2012年3月,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 陕西蓝皮书》显示,商洛综合竞争力仅高于铜川市,位全省10个城市倒数第二名。

二、制约商洛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缺乏城市文化建设规划

2009年商洛市城建局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对原商洛市城市规划开展了修编工作,至今年5月14日《商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规划把全市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秦岭腹地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共十部分,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好城市自然环境、历史遗存和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使商洛历史文化更加明显,但由于缺乏详细规划或专门的文化建设规划,使得城市文化建设仍停留在宏观指导上,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同时,现行规划重点是对城市空间和对城市器物层的建设规划,很难做到从文化整体建设去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定位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整体观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全市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弱、规模小,仍处于全省第三梯队。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0.99%,低于全国、全省1.95个和2.0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全市文化骨干企业有限,大多数为小微经营户,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乏力。二是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文化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全市对商洛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挖掘、保护及推广方面,市场化程度较弱,辐射还仅限于省内和周边区域。同时,文化产品经营还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图书音像发行、电影、广告制作等领域,科技要求高的项目上还处于空白,多数文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三是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受商洛整体经济实力制约,全市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较低。2011年,商洛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为592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64.51元、112.71元和212.36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359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51.01元,130.61元和298.01元。四是文化市场建设滞后。如电影市场、文艺演出市场、艺术展览市场等没有形成规模;工艺品市场、古玩字画市场等还需拓展;文艺人才市场、经纪市场尚未建立。

nlc202309011706

(三)文化事业建设基础薄弱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基层文化设施投入力度不断的加大,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人民的娱乐方式还比较单一,缺乏新意。现有图书资料更新过慢,缺少有使用价值的科普类图书和影视资料。另外,文化队伍素质整体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全市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观念陈旧,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文化战线上仍然缺乏领军人物;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乏,文化活动民间艺人管理混乱等。

(四)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全市城镇建设主要依靠本级财政筹集,而工业对城市建设的支撑力量薄弱,总体上我市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城市文化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步伐。突出表现在:相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有设施大多数陈旧且规模太小,急需改造和建设一批上档次的影院、戏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另外,由于经费困难绝大多数文化设施管理滞后,没有设置专人管理;开放时间短,导致有其物而不能尽其用,作用发挥不够大。

三、推进商洛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加快建立城市文化发展规划

文化是城市的根、魂,城市发展和延续的脉。现行城市规划不仅应该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安排之中,而且城市规划本身就应在城市文化建设理论指导下进行。可以说,一种优秀的城市建设模式,一定是在城市文化体系指导下,与城市文化体系紧密融合的建设模式。当前,全市应加快建立城市文化规划体系。城市文化规划体系是包括理念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空间和器物文化(包括城市建筑物、景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完整体系。为此:一要建立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原则;二要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城市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及按实情分阶段设立的阶段性目标;三要对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文化建设确定若干个战略行为指向;四要在完成城市文化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专项文化建设规划。最后,要有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并且保持连续性。

(二)着力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在文化多元激荡的今天,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特色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在“和而不同”的文化交融中打造本城市的文化名片。如今,“秦岭最美是商洛”不但作为全市的旅游品牌,更作为城市和文化品牌的发展,未来就要真正实现商洛的美不仅让人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更体会在心中,记忆在脑海间。为此,必须着力加强城市品牌的建设与维护。一方面,在硬件建设上,通过规划和发展一批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实力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精心设计城市的道路、桥梁、楼宇、景观、雕塑及城市色彩;稳步推进一批有助于扩展城市影响力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加大对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实现在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着力树立我市形象文化。另一方面,在软件建设上,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更加重视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号召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提炼出真正体现商洛精、气、神的城市精神标语;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积极谋划和争取标志性的大型城市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全省、全国性的活动、赛事等,进一步扩大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三)深入挖掘和保护文化历史遗产

城市文化历史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记忆和展示,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因此,一要对全市进行地毯式普查摸清文化“家底”。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历史遗产的重要性,深入贯彻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首位,以现有的文化遗存为支撑,处理好城市规划的传承、延续性。近几年,商洛加强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市共调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9247处。“十一五”期间,商洛共投入专项资金963万元,对全市17个文博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维修了商州大云寺、城隍庙、镇安塔云山、山阳漫川双戏楼等一批古建筑,申报了14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要更加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但具有物质性的建筑形态,更包含非物质性的文化内涵,如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成为城市的肌理和血脉。因此,在城市建设上,尤其是旧城改造中不能简单粗暴地将旧街旧巷、民居民宅改造成商业街、住宅楼,甚至夷为平地,必须认真研究、科学规划。这方面,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好的建设经验,譬如伽利略故居在一条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小巷里,并没有大修马路,保存了原生态。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成功经验也是保持建筑外墙和原有格局不变的同时,将卫生间、通信设备等现代设施引进老宅。这样改造好了,有了精神价值才会升值。上海新天地改造的老式花园洋房就升值了多倍。三要重视保护与利用的结合。深入挖掘我市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使文化遗产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发挥更大作用。可以通过开发一批具有导向性、引领性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继承和发展;也可以通过博物馆等文化遗产开放单位,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成就。

(四)做强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既利于彰显城市的文化历史、文化精神,也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此,一要加快实现商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结合商洛文化资源和特点,着力探索发展历史人文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快丹江文化旅游长廊、仓颉造字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商鞅、李自成、贾平凹等名人以及革命老区效应,在全市范围内策划包装一批巡回的系列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演艺企业,积极推进演艺进景区,形成品牌。二是加快商洛文化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有机结合。商洛文化中的唐诗之路、红色文化、丹江水运和凤凰古镇都是很好电视剧题材,深入研究、努力策划一批好的作品,有利于进一步对外提高商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譬如近年来,电影《街灯》、《北纬33度》以及电视剧《天狗》的公映均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商洛市城乡新貌和独特的地域风情文化。三要积极推动金融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将金融与文化产业中的技术、知识、创意等要素有效连接起来,进行深度开发,创造出符合市场需要且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取得丰厚的红利。不断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势在必行。

nlc202309011706

(五)发展特色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全市城乡居民精神娱乐需求,还有利于营造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一要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基层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要积极挖掘和整合包括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在内的商洛历史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和改造一批博物馆、纪念馆、音乐厅、戏剧院、电影院等,整体提高全市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要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譬如精心创作一批能够代表商洛地域文化的优秀剧目,利用商洛民歌、花鼓、板书、渔鼓、汉二黄、道情等地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庙会、灯会、社火等地方特色民俗,打造一批戏剧品牌。四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六)创新和完善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全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保障。因此,一要加强城市管理的法定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商洛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09)》进行城市建设;加快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区内详细规划覆盖率,为依法管理城市提供法定依据;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实施和监督,提高全市市民对城市规划的认知度,树立正反典型,逐步形成自觉执行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良好氛围。二要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城管综合治理机构,通过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充分发挥县区政府和镇、办事处、社区、村组等基层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效率。三要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强市政和环卫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乱占乱建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倒乱排行为。

总之,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全市要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早日实现商洛“建设山水生态城,打造秦岭最美市”的目标!

【资料参考】

[1]卞敏.城市文化与地域文化[J].中国名域,2012,(05).

[2]宋旭光.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城市发展[N].大连日报,2011-9-7.

[3]王克修.城市建设要注重文化融入[N].学习时报,2011-10-14(16).

[4]规划局长赵绪春作客《民生报告》解读城市规划[EB/OL].

http://news.shangluo.cnwest.com/2011/0519/22522.shtml.

【作者简介】

殷莉,中共商洛市委党校经济学讲师。

上一篇: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希望水窖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