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2024-09-15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共8篇)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篇1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十分)

1.()期主要是指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心里 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 各种否定和反抗的行为。

2.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说” 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性行为。

4.所谓()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坏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5.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的心理发展观,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7.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和()性。8.处于单词句阶段的儿童说出的词句有单音重叠、一词多义和()三特点。

9.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环境决定,该理论课称为(“ ”)阶段理论。

10.经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心里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12.()期也叫敏感期或临界期,指的是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

1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

1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提出S----R公式,S代表刺激,R代表相关的反应。

15.()法是通过和儿童交谈,来研究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

16.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有:转移法、冷却法和()法。17.内部语言是()性语言,其特点是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和语言高度简略。

18.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行为表现为变通性、()性和独特性的三个特征。

19.在幼儿期创造想象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进行加工。

2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绘制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的规律。

答案:1.危机 2.成熟势力3.操作4.图式5.皮亚杰6.弗洛伊德7.外露8.以词带句9.心理社会10.语言11,人格12.关键13.超我14.华生15.谈话16.消退17.非交际18.流畅19.表象20.先快后慢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十分)

1.从进化论看只有在动物产生神经结构后才有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3.记忆是人在头脑中保留对以前感知过的对象或现象的映像。()4.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5.测验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材料以测量学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6.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7.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

8.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应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

9.对儿童进行集中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归类法、排除法和下定义法。()10.针对胎儿生长和发育有不同的时期,心理学大师皮亚杰将出生前发育划分为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和胎儿期(8~40周)三个阶段。()

11.心理的产生需要有人脑和客观世界这两个物质基础。()

12.皮亚杰认为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质因素、社会因素和平衡四个方面。()

1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

14.相对与物体婴儿更喜欢人,相对与平面图形,跟喜欢立体的人物图像。()

15.问卷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16.幼儿期的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实际水平也不相同。()

17.2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18.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在眼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

19.幼儿的创造力表现为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突发奇想,想出新的办法或形成新的观点。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核心内容。()

20.心理学大师斯腾伯格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一 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4)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不同。

二、在游戏时幼儿教师如何防止学前儿童注意的分散?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5)灵活的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三、怎样加强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持久性?

(1)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具(2)激发兴趣和积极情绪(3)明确识记目的(4)组织有效的复习

四、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那些?

(1)一形多物的扩散(2)一物多用的扩散(3)一因多果的扩散(4)一物多变的扩散(5)一题多法的扩散

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

六、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2)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3)确认认知的目的和任务4)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

七、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应怎样做?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引导幼儿积极从事又创造想象参与的思维活动。(3)教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明显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2)感知水平的抽象概括。幼儿初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只是对事物的某一属性或某些属性的概括:或者只顾把相同属性抽出而不顾不同属性剔除。只能反映物体直观的特点,就是在感知水平上进行抽象概括。

(3)掌握的感念有限。由于幼儿概括水平较低,最初掌握的概念,往往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掌握的概念数量有限,并且多半是具体的实物概念和动作概念。这些概念是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的。在教育的影响下,直到幼儿晚期,才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4)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常常使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常常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因果关系来认识。还不习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客观逻辑依据。

(5)自我中心性。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孤立地具体事务,不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出发。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而

且理解表面化、简单化,不能理解事物深刻的内在含义。

2.培养学前儿童言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试做归纳。

第一,注意环境的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中承认的影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儿童首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注意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模仿性。婴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前儿童逐渐可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语言。

第三,注意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语言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其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儿童进行引导。

第四,尊重儿童的兴趣。每个儿童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也不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兴趣限制儿童的思维。

第五,赏识儿童的语言。教师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其心灵,才能欣赏他们奇思妙想的语言。

3.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的特点。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要为儿童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和教具。还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二是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3)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观察具体事物,让幼儿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综合。

(4)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通过对事物的操作能够对具体事物的特征直接感知,进行直接比较,找出物体之间的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通过对物体相同之处的概括和判断,幼儿能够逐渐对事物进行分类。

3.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采用哪些措施?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得周围世界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2)通过各种领域的教育活动,提高发展幼儿言语的条件。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是连接各科领域的重要工具,各科教育教学内容的进行离不开语言。语言又促进了幼儿行为、思维、能力的发展。

(3)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在看、听、说、练中发展言语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地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教授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礼貌是人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分析题20分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篇2

一明确三大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为提高教学效益, 首要的工作是明确学前心理学教学目标: (1) 目标的具体内容。既要体现社会对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 还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 特别要强调情感目标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对幼教事业和幼儿的热爱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并且只有心理健康、个性良好的幼儿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 (3) 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幼教实践中是学前心理学教学的行为目标。 (4) 知识的学习是前提。情感的培养蕴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知识的学习以能应用于实践为目标。

二运用四种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1. 以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穿针引线贯穿课堂, 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解决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智能潜力, 激活过去的经验。当问题得到解决时, 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还会产生增值效应, 推动新的学习。

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首先, 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让整堂课在这些问题的牵引和逐一解决中流畅地进行。其次, 要根据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需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时, 提出记忆性问题;在讲解新课时, 提出理解性问题;在分析案例时, 提出评价性问题;在课堂检验时, 提出应用性问题。

2. 突显案例教学, 用典型案例阐释和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诸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言讲解语言表达能力、协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能力。

在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 要遵循典型性、趣味性、教育性、前瞻性的原则。

案例的选取有广泛的来源: (1) 来源于现实幼儿生活。用现实生活中幼儿行为表现或是幼儿的作品来进行案例说明, 会增强案例的说服力。 (2) 来源于文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文学名著、影视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中往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本性, 应用这些作为案例分析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来源于幼儿园名师教育活动。名师充满爱心的人格魅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教学模式、典范的教学方法, 既能让学生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 又能感受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光荣, 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3. 灵活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 还课堂于学生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肤浅的课堂讨论, 它需要课前自主学习和深入的探究行动为基础。给学生提前下达合作学习的任务, 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学生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步骤:分工→自学教材→网上搜集资料→幼儿园实地观察与调查→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堂汇报并再次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又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4. 加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丰富视听, 拓展时空与信息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学前心理课堂教学, 可以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特别是传授抽象的心理规律与和揭示心理现象时, 它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使那些看不见、观不清的理论变成看得见、认得清的现象, 使抽象变得具体, 复杂变得简单, 让学生对一些枯燥的心理学知识, 有耳目一新的体验。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 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幼儿园场景来让学生体验并练习解决问题, 这对职前培训来说是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一个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在设计教学时, 要充分考虑中职教育特点, 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充分利用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考察, 学以致用。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安排学生在学习前或学习后入园, 通过与幼儿直接交谈、调查, 观察其行为表现, 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紧密与实践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学前心理学效率、效果、效益三合一的有效课堂教学, 有助于幼儿教师未来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传统低效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无法满足现代幼儿园老师培养的需要。本文从明确课程目标、运用四种方法以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篇3

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访谈法了解了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年龄效应及“后延时”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4~6岁可能是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后延时”对学前儿童尤其是中班、大班幼儿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后延时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

1问题的提出

1971年,Loftus进行了有关预期记忆的第一例认知心理学研究,开创了预期记忆研究的先河,但是直到Einstein和Meoaniel(1990)提出预期记忆的实验研究范式之后,人们才越来越关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但是近些年来预期记忆的研究对象多以老年人或青少年为主,涉及学前儿童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在仅有的几项研究报告中,以下两点研究的不足不容忽视:其一,在设计实验时,研究者总是要求个体在特定时刻提取预期记忆任务,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预期记忆现象不符,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个体在特定时刻立即做出反应,而是在这一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将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出来就可以了,例如,老师要求儿童回家后把作业交给家长签字,那么从儿童到家一直到第二天早返校这一时间段均是预期记忆的有效提取时间,那么在“后延时”状态下儿童的预期记忆状况如何呢?其二,对学前儿童预期记忆的研究以“事件性预期记忆”为主,而对“时间性预期记忆”的研究尚未出现,这与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滞后有关,因为到了学前晚期,儿童才开始学会用时间标尺计时,因此要研究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有难度并不一定无法操作,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时钟来研究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后延时”状态下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了研究。

2实验方法

2.1被试抽取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每班男、女幼儿各10人,男女各占10人,总计60人。

2.2实验材料:沙漏1个(能够计时3分钟);秒表1块(主试用来计时);彩色图片120张(总共分为6类: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天上飞的动物、蔬菜、粮食和水果;每类图片各20张);带有图案的纸盒6个(图案分别为老虎、鱼、小鸟、白菜、玉米和苹果);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数张。

2.3实验过程:实验采用Einstein和Mcoaniel的研究范式,将预期记忆任务镶嵌到进行中任务中。实验开始前先对主试进行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实验中,进行中任务是由主试抽出一系列图片,问被试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并让被试进行分类;预期记忆任务是当放在幼儿左侧的沙漏里的沙子漏完时提醒主试。实验在安静教室内进行,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主试向被试详细讲解任务要求,并让被试进行充分练习,保证被试了解整个过程。重点提醒被试“沙子漏完时要马上提醒主试,如果忘了也可以在后来想起来的时候再提醒主试”,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再对被试进行任何提醒。

第二步:呈现干扰任务,让被试在纸上画一幅画,时间为3分钟,主题为“堆雪人”,3分钟后不管被试有没有画好,测试正式开始,如果被试提前画好了,可以提醒他修改一下。

第三步:两个主试为一组对幼儿进行个别施测,其中一个主试随机抽取一系列图片,问被试图片属于哪一类,应当放在面前的哪个盒子里面;另一个主试在旁边计时,提醒第一个主试进行中任务结束的时间(进行中任务在沙漏中的沙子漏完3分钟之后结束,如果3分钟之内预期记忆任务还没有提取出来,则视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并填写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

实验结束后,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访谈,询问预期记忆任务失败的原因,鉴别任务的失败是因为没有理解指导语还是确实忘记了这一任务;对能够“即时提取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是否一直将预期记忆任务储存于短时记忆中;对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延时”的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是如何想起预期记忆任务的,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想起来,后来才想起来的。将访谈结果记录在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中。

3果与分析

实验中,少数幼儿确实存在不断转头查看沙漏的情况,但主要集中在实验开始及临近结束的时间段内。在这里我们规定,只要在实验过程中(设置沙漏到沙子漏完这一时间段内)有半数以上的时间一次都没有转头查看沙漏情况,我们就认为预期记忆任务没有一直存在于短时记忆中,以此为标准删除3名幼儿。试验结束后对能够“即时”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他们并非一直都想着预期记忆任务,而是在某一时刻突然想起来了。据此,我们对57名幼儿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1学前儿童进行中任务的完成情况

由上表可知,各年级在图片分类中的表现良好,这说明任务的难度没有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但也占用了幼儿的部分认知资源,这与日常生活中的任务难度接近,可以作为进行中任务进行实验设计。

3.2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完成情况

F1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即时提取失败人数;

R2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延时提取成功人数;F2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延时提取失败人数;

R表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成功人数;F1表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人数

由上表可知,学前儿童在时间性预期记忆方面的总体表现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这方面的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了幼儿园大班,他们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仍然没有发展起来。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双向表X2检验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年级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不同年级幼儿在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9.5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小班幼儿的成绩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年级。另外,他们在“即时回忆”方面的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x2=2.39,P>0.05),而在“延时回忆”方面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X2=5.99,P<0.05)。这说明4-6岁可能是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发展的关键时期。

另外,我们还运用相关样本t检验分析了“后延时”对不同年级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学前儿童预期记忆的“即时回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差异显著(t=4.26,P<0.01);中班、大班幼儿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也分别达到了显著水平(t=2.58,P<0.05;t=3.25,P<0.01),小班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t=1.00,P>0.05)。这说明,适当延时对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的成功提取效果显著,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

4讨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考察学前儿童没有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当问及“还记不记得帮老师一个什么忙”时,绝大多数幼儿表示记得,并能够复述预期记忆任务;而当问及“为什么没有提醒老师沙子漏完了”时,幼儿表示忘记了。例如有的幼儿回答“我想着提醒老师的,但是没有想到沙子漏得那么快”,或者回答“刚开始一直记得提醒老师,但后来就忘记了”。有的幼儿在进行图片分类时没有成功提取预期记忆任务,但任务一结束,看到沙漏马上就想起来了。这说明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并不是没有理解具体任务。

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年级差异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小班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所有的幼儿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图片分类方面,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中班幼儿开始有了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偶尔会想起具体任务并转头查看沙漏,但是大多数仍然会由于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图片分类方面而忘记预期记忆任务,反而是在进行中任务结束时想起来提醒老师沙子漏完的幼儿占据很大一部分;大班幼儿较中班幼儿在“即时回忆”及“延时回忆”方面的表现均有较大发展,在“延时状态下”能够对预期记忆任务进行成功提取的幼儿已占半数以上,这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总体来说,即使到了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仍然没有发展起来,这可能是因为时间性预期记忆是一个自我激活、自发提取的过程,而学前儿童在这个方面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另外,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延时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延时对成功提取预期记忆任务确实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大班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这是因为,小班幼儿还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在延时状态下他们仍然无法完成预期记忆任务,因此延时与否对其影响不大。但是到了中班,由于年龄的增加,受幼儿园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的作用,幼儿开始有了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心向,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形成时间概念,他们对时间的长短缺乏一个准确的判断,因此无法在恰当的时刻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即时提取”,而是在某一时刻突然想起了这一任务从而进行了“延时提取”。因此,可以预测,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逐渐能够准确判断时间的长短,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即时提取”的成功率会逐渐提高,但是“延时提取”仍然会是儿童乃至成人的一种重要的提取方式。

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4~6岁可能是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前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篇4

考试科目: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第八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的情绪情感是以(A)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兴趣

2、看照片时认出了某个熟人,这种现象叫(A)。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再现

3、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说是(C)提出来的。A、冯特 B、斯金纳 C、华拉斯 D、华生

4、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叫(D)。A、幻想 B、想象 C、知觉 D、表象

5、“一题多解”属于(D)。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6、电话接线员接线时对用户号码的记忆就是(B)。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喜悦、快慰之感叫(C)。A、道德感 B、幸福感 C、理智感 D、满足感

8、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引用实例、图解等来说明原理、法则等问题,这是思维过程的(B)。A、分析 B、具体化 C、概括 D、综合

9、(D)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A、独白言语 B、外部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0、钱钟书过目成诵,说明其记忆的(A)很好。A、敏捷性 B、持久性 C、正确性 D、准备性

11、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C)。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A)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A、态度 B、兴趣 C、认知 D、需要

13、(B)处于双词句阶段。

A、一到一岁半 B、一岁半到二岁 C、二到二岁半 D、二岁半到三岁

14、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做(B)。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5、幻想是(C)的特殊形式。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AD)。

A、有限的 B、无限的 C、7个组块 D、7士2个组块

2、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可把它分为(ABC)。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包括(BCD)等形式。A、梦想 B、理想 C、空想 D、科学幻想

4、遗忘的进程是(BD)。

A、均衡的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不均衡的

5、思维的特性是(ABC)。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社会性 D、创造性

6、言语活动的作用有(AB)。

A、符号固着功能 B、概括功能 C、情感功能 D、创造功能

7、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包括(ABCD)。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8、原始情绪包括快乐、愤怒(AC)。A、恐惧 B、厌恶 C、悲哀 D、喜欢

9、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ABD)。

A、生理需要 B、尊重需要 C、交往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创造性思维具有(ACD)等特点。

A、变通性 B、新颖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并改错。)

1、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再认、回忆是信息提取的过程。()

2、儿童最初的想象基本是想象表象的简单迁移。()

3、在学习时应以意义识记为主,而尽可能不用机械识记。()

4、幼儿是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期,约掌握90%。()

5、母婴依恋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最初标志。()

6、学前儿童以间接判断为主。()

7、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度和紧张度上。()

8、儿童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六岁。()

9、想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10、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对话言语和问题言语。()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的思维有什么特点?

2、情绪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幼儿创造想象的发生标志及特点。

5、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篇5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和艺术性B.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一般性和多科性D.理论性和实践性

2、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法约尔B.泰罗

3、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

A.组织文化B.管理工具C.科学技术D.严密的组织结构

4、需求层次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鲁姆D.亚当斯 C.西蒙D.梅约

5、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之中。

A.《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C.《科学管理原理》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6、幼儿园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 B.实行 C.检查 D.总结

7、幼儿园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保育目标 B.质量目标 C.教育目标 D.经济目标

8、管理工作的核心是()

A.做好计划

B.合理使用资源

C.总结绩效

D.调动人的积极性

9、领导作风理论是由()创立的。

A.李雷B.勒温C.莫雷诺D.克尔涅夫

10、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是()

A.管理原则B.管理目标C.管理体制D.管理理论

11、总结要以()为基础。

A.领导要求B.评价标准C.日常检查D.教师个人实际

12、目前幼儿园教研组通常按()分组

A.活动B.课题C.年龄班D.程度和水平

13、幼儿园的经费预算是由()制订的。

A.园长B.园务委员会C.财会人员D.全体教师

14、对园长文化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目的在于()

A.完善管理制度B.实行内行领导

C.提升管理档次D.调动积极性

15、实行阶段的管理活动包括()

A.组织,协调,指导B.计划,组织,指导

C.计划,组织,指挥D.组织,指挥,控制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25 分)

幼儿园制定规章制度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二、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班级教师的家长工作?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篇6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2.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符合这一特点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C.粘液质

B.多血质 D.抑郁质

3.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A.依恋 C.同伴关系

B.儿童社会化 D.亲社会行为

4.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一规律是()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近远规律

5.婴儿最初的笑是()A.出声的笑 C.诱发性的笑

B.有差别的笑 D.自发性的笑 B.首尾规律 D.大小规律

6.1岁半~2、3岁儿童的言语活动处于()A.言语的准备阶段 C.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7.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B.皮亚杰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1页-

C.吴伟士 D.霍尔

9.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

()

A.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10.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A.从出生时开始的 C.从1岁开始的

11.“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A.深度知觉 C.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 B.从半岁开始的 D.从1岁半开始的 B.莫罗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12.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A.无意想像 C.再造想像

B.有意想像 D.幻想

13.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作()A.动机性遗忘 C.幼年健忘

B.临时性遗忘 D.不完全遗忘

14.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A.0~6月 C.1~3岁

B.6~12月 D.3~6岁

1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 C.测验法

B.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17.社会性发展 18.原始情绪反应 19.电报句 20.创造想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2页-

分,共24分)

21.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2.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3.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27.威威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宝宝”,聪明可爱。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快上小学了,还样样事情依赖别人的照料;他想要某样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好吃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也喜欢自己说了算,经常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

(1)类似威威这样的独生子女为数不少,请结合威威的上述行为表现和相关研究,说明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3页-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学前心理学2007年4月自学考试答案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4页-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5页-

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6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篇7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

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1.习惯化不学而能。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 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 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 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2.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熊力增强;3.工作记忆能力增强。工作记忆: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1.运动记忆(2周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2.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 3.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4.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简答】

三、记忆策略的形成

震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包括对记忆的计燃和使用记忆的方法。常见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问接的意义识记。第三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新生儿记忆的特点新生儿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出生后头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3个月);2.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个月)。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12个月);2.开始出现工作记忆(8个月左右)。【简答】

二、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迅速发生变化。

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

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4.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1)替成人找东西;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论述】

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到了幼儿期,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这表明记忆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不是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而是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的附带结果。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 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⑦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⑤活动动机。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有意识记在成人教育下产生;(2)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有意再现有三种行为类型。(二)理解性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1)机械记忆用得多,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是因为:

①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②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原因: ①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理解使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知识经验体系;

②机械记忆只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单位或系统。

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三)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

2.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四)记忆方法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

【论述】第四节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

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

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一)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三)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一)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1.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2.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

学前健康教育试题小结 篇8

1、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 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2、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知识、改善幼儿的健康 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它的关键是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

3、主题教育: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认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阶段围绕一个教育中 心课题,综合选用多种教育形式,组成一系列活动,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各领域 相互融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

4、系列主题教育:教师在一段时间里,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多个活动,采 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完成对一个较大主题的认识过程。

5、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 动为形式,以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

6、示范法:是教师(或幼儿)以正确的动作为范例,使幼儿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 等的一种方法。

7、讲解法:是教师用语言向幼儿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和进行 思想教育的一种方 法。

8、练习法:是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动作的方法。它是掌握技能、发展基本活 动能力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基本方法。

9、游戏法: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游戏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主要方 法。

10、体育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内容,注 重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也包含一定的教学活动,重视促进幼儿智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幼儿体育课是实现幼儿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11、早操:是幼儿在早晨开展的、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是 幼儿园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增强幼儿体质进行教育和一日生活的组织上都具 有一定意义。

12、体育节:(又称幼儿运动会)既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又是幼儿体育活动的 节日。幼儿体育节是全体幼儿都参加,以体育游戏、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幼儿生活、培养集体意识、感受运动乐趣为目的的一种全园性的体育盛会。其他题目

1、健康三阶段 ①、神灵自然医学模式

人们认为所谓的“(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液体平衡就会健康。②、生物医学模式 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到的健康)。”

3、道德健康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4、心理健康的表现:

①、对待自己和他人态度有自知之明,善交友。

②、对工作的态度热爱学习和劳动能把精力和兴趣投入到有意义,有所值的事情中去,并能从中得到快乐。

③、对待环境的态度: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

④、对困难和麻烦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勇于面对并积极解决。

5、陈鹤琴: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②、幼儿健康教育将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③、幼儿健康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7、幼儿健康的标志 ①、身体健康 ②、心理健康 ③、良好的社会适应

8、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①、生理因素 ②、环境因素

❶、自然环境

❷、社会环境(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9、确定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②、幼儿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

10、幼儿健康教育的层次目标? ①、总目标 ②、学年目标 ③、学期目标 ④、月目标

⑤、单元教育活动目标 ⑥、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11、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

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知道必要的安全保障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2、教育活动目标一般体现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应用题)

13、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4、安全自护内容?

①、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及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

②、认识有关的安全标识,遵守交通规则,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③、了解对付意外事故和伤害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知道初步的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

④、有积极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认识身体外形和人体的一些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保护五官,爱牙、护牙,注意用眼卫生,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内等;初步了解身体疾病和缺陷的预防知识,能愉快地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15、如何进行性教育?(3—6岁是学前儿童性别意识发生、展的关键期)①、性认同和性角色。②、科学简洁的性知识。③、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

⑤、纠正玩弄生殖器官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16、选择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要保持一致

②、教育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 ③、教育内容要为幼儿一生发展服务 ④、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16、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①、主题性原则 ②、科学性原则 ③、发展性原则 ④、整合性原则 ⑤、全方位渗透原则

17、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求

①、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②、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 ③、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④、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

18、确定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已有经验以及幼儿健康教育的科学知识。

19、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①、教育活动 ②、家园合作 ③、生活活动

20、幼儿身体保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①、增强综合教育意识,注意各领域的融合 ②、积累扎实的学前儿童卫生学知识 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⑤、集体健康行为指导与个别健康行为指导相结合

2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②、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③、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性教育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师及周围成人自身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②、渗透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③、善于观察,适时疏导

④、师生平等,尊重幼儿人格,不要妄下结论 ⑤、正确看待幼儿个性差异 ⑥、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23、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要求

①、明确指导思想

②、细化教育目标

③、涵盖教育内容(生活习惯、饮食应该养、身体认识与发育、安全教育)④、丰富教育途径

⑤、灵活组织教育形式

⑥、合理运用教育方法 ⑦、审慎进行教育评价

⑧、尝试整合领域教育

24、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方法

①、动作与行为练习

②、讲解演示 ③、情境表演

④、讨论评议 ⑤、感知体验

⑥、传播媒介的运用

25、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积累扎实的幼儿卫生科学知识,这是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 ②、在进行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时,教师都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表达 ③、要恰当的把握时机,适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 ④、统筹安排系列活动,注意时间的协调 ⑤、善于利用电化手段,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⑥、把握好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

26、婴幼儿主被动操 ①、婴儿被动操

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 ②、婴儿主、被动操 一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

可以增加(躯干部位的弯曲)、(手的抓捏)、(手膝着地)、(脚的蹬伸与弹跳)、(迈步)等。

27、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

①、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

②、激发幼儿活泼、愉快的情绪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③、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增强其体质,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8、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

①、基本动作

②、体育游戏 ③、基本体操

④、器械活动 ⑤、有关冰、雪、水等活动

⑥、幼儿专项启蒙训练

29、基本动作

①、走—是人体移动位置最自然最省力的活动 ②、跑—是人体移动位置最自然最快的形式 ③、跳

④、投掷

⑤、钻爬与攀登

⑥、平衡

30、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①、游戏前的准备

❶、熟悉材料,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计划 ❷、物质准备

❸、其他准备工作 ②、游戏开始 ③、游戏进行中 ④、游戏结束

31、游戏进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调解活动量,注意孩子的发展 ②、注意动作的发展

③、注意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注重品德教育 ④、注重安全问题

32、幼儿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

①、灵巧性原则

②、趣味性原则 ③、智慧性原则

④、教育性原则 ⑤、安全性原则

33、示范法运用时应注意: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示范要正确、并力求轻松、优美、熟练 ③、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④、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34、讲解法运用时应注意:

①、讲解的内容不仅要正确,而且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 ②、讲解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③、讲解要丰富有启发性 ④、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35、幼儿体育课

①、备课: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②、上课:上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一步 ③、课后辅导和复习: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延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④、检查和评定:上课后应对备课和上课的全过程进行回顾

36、如何开展家庭体育活动 ①、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游戏活动 ②、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体操

③、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孩子旅行、远足等。

④、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在户外一起散步、玩沙、玩水等。

37、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日常性

②、适量性

③、多样性

④、循序性

⑤、兴趣性

⑥、安全性(是体育锻炼中最重要的问题)

38、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 ①、创设安全的环境

活动场所、生活用品、玩具、药物 ②、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

门卫、接送制度、交接班制度、房屋设备 ③、开展保教人员的安全教育

加强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常识教育

39、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

①、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②、幼儿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③、养成遵守安全规则的习惯

性别认同障碍 病因: ①、②、治疗: ①、②、③、色

攻击行为 病因: ①、②、③、治疗 教育方式不恰当,过分放纵和过分专制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不良的学习身体状况因素 消除孩子对异性行为的强化,鼓励孩子的同性别行为 加强儿童对自己性别及其相应行为的好感和认同

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社交圈,使他能在健全的交友活动中得知和认同自己的性别角与其染色体异常或性刺激异常有关

上一篇:《丑小鸭》读后感100字下一篇:律师非诉讼法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