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章节

2024-09-24

学前心理学章节(共8篇)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1

2012年5月复习材料

2002.4-2011.7学前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2011.7、2008.4 2.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2008.7 3.教育对主体发展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10 2005.4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1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2010.7 2政治对教育的影响。2009.4、2007.4 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表现。2007.7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1.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2006.7、2005.4 2为什么说“爬行对婴儿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004.4 3 简述婴儿动作训练的要点。2003.7 4.联系实际,谈谈正确儿童观的内容。2002.7

第四章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4.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2011.7、2008.4、2006.4、2003.4 5.试述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2011.4 6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2011.7、2010.4、2010.7、2008.4、2005.4、2004.4 7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2009.7、2007.7 8杜威的儿童观。2009.4 9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2008.7、2003.7 10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教学法。2005.7、2003.4 1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思想精要。2004.7 12..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2004.7

第五章 学前教育目标

1.制定学前教育目标应遵循的依据。2010.4、2009.7 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2009.4 3谈谈我国学前教育目前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是什么? 2004.4 4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2006.7、2003.4

第六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 –游戏

1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2010.4、2007.7、2005.7 2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2009.7 3为什么说游戏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2008.7、2007.4 4谈谈游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作用。2006.7、2003.4 5简述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2004.7 6简述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2003.7 7简述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游戏教育观及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2002.7

2012年5月复习材料 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2011.4、2009.4、2007.4、2005.4 2.结合教育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2010.7 3.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2010.4 4.综合运用游戏活动区创设的理论,设计一中班游戏活动区,并说明设计意图。2005.4、2002.4 5.结合教育实际,论述教师如何指导儿童结构游戏。2008.7、2006.7

第七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1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2010.7 2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活动性原则。2010.4、2009.4、2006.4、2004.4 3独立自主性原则的内在含义。2009.4 4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活动性原则? 2007.4、2005.7、2004.7 5发展适宜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06.4

第八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1实施直观形象法注意的问题。2011.7、2008.4、2003.4 2实施表扬鼓励法应注意的事项。2010.4、2009.7 3运用发泄法的注意事项。2009.7 4运用环境体验法的注意事项。2009.4、2011.4、2004.7、2003.7 5运用观察法时要注意的问题。2008.7 6实施表扬鼓励法应注意的事项。2008.7 7运用演示法要注意的问题。2007.7 8简述移情法所用的训练技术。2004.7 9对幼儿实施批评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2004.4、2010.7、2007.7 10简述如何实施行动操练法。2002.7、2005.7 11说明角色扮演法的教育过程。2002.4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2005.7、2002.4、2002.7 2.简述家庭对儿童负有哪些法律保护责任?2004.7 3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2003.7 5.试举例说明一个有良好规矩的家庭生活。2002.7

第十章 托儿所的保育和教育

1创设托儿所睡眠环境的要求。2009.7、2006.7 2托儿所保育和教育的原则。2009.4

第十一章 幼儿园概述

1幼儿教师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基本要求。2011.7、2008.7、2008.4、2006.4、2007.7 2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2007.4 3.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2006.4 第十二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

1如何做好入学教育。2011.7、2010.7、2008.4、2006.7

2012年5月复习材料

2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2011.4 3小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2007.7 4引起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006.4 5.简述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2003.7 6怎样帮助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 2003.4 7简述如何实施小班常规教育。2002.7、2006.7 42.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教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2011.7、2008.4 39.试分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策略。2011.4、2003.4 42.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2009.7、2007.4、2003.7

第十三章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配合

1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中,家长参与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11.4、2007.7 2家长怎样做到尊重儿童。2010.7、2006.4、2004.4 3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2007.4、2004.7 4在家长的育儿守则中,理智的爱有哪几层含义?2006.7 5简述托儿所保育和教育的原则。2005.7、2002.7

第十四章 幼儿教师和保育员

1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2011.7、2008.4、2008.7、2005.4 2简述幼儿教师的心理品质。2010.7、2010.4、2002.4 3试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2004.4

第十五章 社区学前教育

1与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有什么特点? 2011.4、2010.4

6.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象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2003.4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2

一明确三大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为提高教学效益, 首要的工作是明确学前心理学教学目标: (1) 目标的具体内容。既要体现社会对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 还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 特别要强调情感目标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对幼教事业和幼儿的热爱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并且只有心理健康、个性良好的幼儿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 (3) 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幼教实践中是学前心理学教学的行为目标。 (4) 知识的学习是前提。情感的培养蕴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知识的学习以能应用于实践为目标。

二运用四种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1. 以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穿针引线贯穿课堂, 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解决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智能潜力, 激活过去的经验。当问题得到解决时, 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还会产生增值效应, 推动新的学习。

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首先, 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让整堂课在这些问题的牵引和逐一解决中流畅地进行。其次, 要根据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需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时, 提出记忆性问题;在讲解新课时, 提出理解性问题;在分析案例时, 提出评价性问题;在课堂检验时, 提出应用性问题。

2. 突显案例教学, 用典型案例阐释和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诸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言讲解语言表达能力、协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能力。

在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 要遵循典型性、趣味性、教育性、前瞻性的原则。

案例的选取有广泛的来源: (1) 来源于现实幼儿生活。用现实生活中幼儿行为表现或是幼儿的作品来进行案例说明, 会增强案例的说服力。 (2) 来源于文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文学名著、影视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中往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本性, 应用这些作为案例分析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来源于幼儿园名师教育活动。名师充满爱心的人格魅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教学模式、典范的教学方法, 既能让学生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 又能感受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光荣, 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3. 灵活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 还课堂于学生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肤浅的课堂讨论, 它需要课前自主学习和深入的探究行动为基础。给学生提前下达合作学习的任务, 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学生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步骤:分工→自学教材→网上搜集资料→幼儿园实地观察与调查→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堂汇报并再次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又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4. 加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丰富视听, 拓展时空与信息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学前心理课堂教学, 可以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特别是传授抽象的心理规律与和揭示心理现象时, 它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使那些看不见、观不清的理论变成看得见、认得清的现象, 使抽象变得具体, 复杂变得简单, 让学生对一些枯燥的心理学知识, 有耳目一新的体验。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 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幼儿园场景来让学生体验并练习解决问题, 这对职前培训来说是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一个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在设计教学时, 要充分考虑中职教育特点, 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充分利用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考察, 学以致用。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安排学生在学习前或学习后入园, 通过与幼儿直接交谈、调查, 观察其行为表现, 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紧密与实践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学前心理学效率、效果、效益三合一的有效课堂教学, 有助于幼儿教师未来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传统低效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无法满足现代幼儿园老师培养的需要。本文从明确课程目标、运用四种方法以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一、《学前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地位

《学前心理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能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的基本知识。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智力、创造力、情感、个性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知识。

4.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学习等活动心理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区分不同年龄段具体幼儿的心理特征。

2.初步具备根据幼儿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初步形成对幼儿的喜爱之情,培养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打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前心理学》课程性质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将来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因为本门课程知识较为抽象,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教学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训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另一方面,课程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形式比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少。

第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系统性而轻应用性。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相脱节。

第三,课程教学偏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教”的主导

作用,相对忽视学生“学”的主体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的状态,积极参与和互动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由于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支持,表现出人職适应困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根据幼儿教育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建立突出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已引起高职院校重视,但从总体上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前心理学知识的教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对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学生真正热爱和学好学前教育学,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真正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学的价值,进一步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真正认识到学习学前教育学重要意义,增强他们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

第三,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为学生展现典型案例,可配以图片或文字,尽量形象生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四,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制玩具等。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实习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园每日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教师行为的观察、观察幼儿教师的互动环节、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开展幼儿游戏等。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徐灵芝.略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学科实训[J].南昌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13(4):94-95.

[2]胡雪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4):33-38.

[3]李雪岩.基于全实践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6(4):57-57.

[4]何雯静.高职(幼专)学前教育职业化培养课程教学设计——以《学前儿童心理学》为例[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10-112.

运动生理学--问答题章节课件 篇4

运动生理学可出问答题的章节(王瑞元2002年)

重点章节1、3、10 非重点章节6、8、9、12、13、16(9、12见论述题章节)

运动生理学研究任务: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1、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当动作电位延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在钙离子的作用下,突触小泡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因其接头后膜上的钠、钾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产生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2、肌丝肌丝滑行学说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相邻的Z线相互靠近,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3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处钙离子释放并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丝滑行;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 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钙泵,当肌浆中的钙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钙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钙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钙浓度降低,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静息电位产生原理:膜内钾离子多于膜外,在静息膜钾通道开放时由膜内向膜外运动,达到钾的平衡电位,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产生原理:膜外钠离子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钠通道开放,钠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钠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9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及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的情况下肌肉作功。功=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

顶点: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用力程度随关节角度的变化(力矩)而不同。在此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为顶点。顶点状态下肌肉收缩的杠杆效率最差,故此时肌肉可达到最大收缩。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等张训练不利于发展整个关节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的肌肉力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力量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需配备等动练习器。例:自由泳划水

(2)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力量: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等长收缩。

肌电: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向心收缩的积分肌电>离心收缩

代谢:输出功率相同时,心率、肺通气量、消耗能量等生理指标,向心>离心

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11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应用及意义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整体情况下,一个人能举起的最大重量,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也大;绝对力量被体重相除即该人的相对力量,每公斤体重的力量,相对力量更好的评价运动院的力量素质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爆发力—人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训练时发展哪项爆发力与运动项目要求的素质有关。

短跑、跳跃项目运动员要保持较轻体重,提高肌肉相对力量,又要通过训练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2 需要提高绝对爆发力的运动员,如投掷、相扑等,应增加肌肉体积,提高绝对爆发力,加速度的下降不应引起绝对爆发力下降,应是加速度与绝对爆发力有机结合达到最佳运动能力。1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机能及代谢特点:

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肌只网发达。慢肌纤维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含有较多肌红蛋白,较多线立体且体积大。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原支配,运动神 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快肌纤维由较大运动神经原支配,传导快)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因为:线立体体积大,数目多,有氧代谢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丰富,毛细血管网发达。)

三、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活性高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氧化反应场所—线立体体积大且多,快肌中少。快肌中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火星高。)14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是否能导致转变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至少从两方面对其有较大影响 肌纤维选择性肥大;a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b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 2 酶活性改变;肌纤维地训练的适应也表现在肌肉中有关酶活性有选择性的增强。a 长跑运动员肌肉中,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与氧化供能有关的的SDH活性较高,而与糖酵解及磷酸化供能有关LDH及PHOSP活性最低;短跑运动员相反;中跑运动员居短跑和长跑之间。15 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

肌电:骨骼肌兴奋,肌纤维动作电位传导和扩布,发生电位变化,这种 肌电图:用适当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得到的图形 1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神经和肌肉的传导速度可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是体育科研常用的电生理指标。方法是 2 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肌肉疲劳时机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可用肌电的肌电幅质和频谱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3 利用肌电评价肌力

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收缩时,其肌电积分值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积分值越大 4 进行技术动作分析

运动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运动中的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据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值,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第三章循环系统

3、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静脉回流即指血液的回心,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液的阻力,故凡能影响这三者的因素均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1)体循环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增强时,由于其收缩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心舒期室内压较低,静脉回心血量加大,反之则减少。

(3)体位改变。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由于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跨壁压增大,因此静脉扩张,容量扩大,回心血量减少;长时间站立不动,回心血量也减少;长期处于卧位而突然站立时,因静脉管壁紧张性降低,腹壁和下肢肌肉收缩力量减弱,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少,回心血量也会出现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作收缩活动时,位于肌肉内或肌肉间的静脉受挤压,加之静脉内有瓣膜,使静脉血流加速回心,即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但若肌肉长时间维持在紧张状态,静脉持续受压,静脉回心血量反而减少。

(5)呼吸运动。胸腔内压随呼吸运动而有起伏,当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胸内压降低,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回流;反之,在呼气时,胸内负压值减少,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血量也会相应减少。但在肺循环情况则正好相反,吸气时,由于肺处于扩张状态,肺血管容量显著加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血量减少,呼气时则相反。4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心率和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心率x每搏出量

2心肌收缩力;一般来说,心肌收缩力越强,每搏输出量就越多,心输出量增加。3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5 肌肉运动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变化与引起原因

运动—耗氧增加—循环系统适应—心输出量增加—提高血流供应满足组织氧需---运走代谢产物,主要功能变化为:

1心输出量变化;a 运动开始时,急剧增加,1分钟达到高峰,维持该水平。运动时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成正比 b 运动时,肌肉节律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增,保证心输出量增加,另外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有助静脉回流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的重新分配,即通过减少对不参与活动的器官的血流分配,保证有较多的血流分配给运动的肌肉。

运动开始时,皮肤血流也减少,但以后由于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通过体温调节机制,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

动脉血压变化

多种因素,主要心输出量和外周之间的关系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可使心血管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提高工作能力窦性心律徐缓

2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 8测定脉搏和血压的意义

脉搏: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而产生的规律性搏动,正常下与心率一致,实践中可用测量脉搏代替心率测定,意义:

a 安静时一般人和运动员心脏机能差异不明显,只有在,才表现。通过定量或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变化和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给于恰当判断

b 心率测定还可检查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其训练水平有意义

c 运动中的摄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映,生理学中常用其来表示运动强度 血压:也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运动实践中广泛应用,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a 通过测量可以对训练程度和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b 根据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判断心血管机能,c 根据运动时血压变化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运动后合理反映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当下降。一般,收缩压随强度加大而上升。9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暂时性增加,在运动后1~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长期运动训练时,运动员红细胞总量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

2、对红细胞压积影响

与训练水平有关,优秀运动员运动前后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变化,训练水平低者运动后即刻明显增加。

3、对红细胞流变性影响

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10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血红蛋白的变化与红细胞的变化是一致的。11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

构成心脏的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和机械特性保证心脏不断自动的、协调的、舒缩交替的“全或无”的同步收缩,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评价

1、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2、心脏作功,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流动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心脏作功得到补充的。

3、心力储备

动脉血压的形成: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7有训练人和一般人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不同 安静状态下和从事最大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变化区别是安静时两者的每分输出量相等,但运动员的心率低,故每搏输出量大最大运动时,两者心率都可达到一样高度,但运动员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提高的幅度远大于无训练者运动员心脏对训练的良好适应

2经过训练心肌细微结构会发生改变,ATP酶活性增高,肌浆网对钙离子的储存、释放、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加快;冠脉供血良好,心肌收缩力增加

3运动不仅使心脏形态与机能产生好的适应,也可使调节机能改善。有训练者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常用的方法(高、乳、持、间)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1持续训练法:强度低、持续时间长、不间歇;目的是提高心肺,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由于机能惰性大,后3分钟最高,因此发展有氧耐力训练,5分20-30 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标志之一。由可训练性大,有提高后,强,新个阈定 一般,50%VO2max,长时间,而血乳酸变化不大;经良达60-70%,优85% 3间歇训练法:两次,适当,间歇间低强度练习,不。总量大;心肺影响大

4高原训练法:高原与运动两种缺氧负荷,缺氧刺激比平原更深刻,大大,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作用:研究表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及总血容量增加,并使呼吸和循环系统工作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有氧耐力 无氧工作能力生理基础(能储备、代谢过调和后恢复过代、最大氧亏积累)1 能源物质的储备(ATP和CP含量;糖元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2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最大氧亏积累:氧亏、最大氧亏积累、衡量机体无氧功能能力的重要标志 极限强度运动(2-3分)--完成时 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能力)

最大乳酸训练:血乳酸在12-20mmol/L是最大无氧代谢训练所敏感的范围。采用一次一分钟左右超级量负荷不可能达到这一高水平的血乳酸。而采用一分钟超级量强度跑,间歇4分钟共重复5次的间歇训练,血乳酸浓度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最高可达31.1mmol/L),表明一分钟超级量强度间歇4分钟运动可以使身体获得最大的乳酸刺激,是提高最大乳酸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为使运动中产生高浓度的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为宜。以这种练习强度和时间及间歇时间的组合,能最大限度的动用糖酵解系统的供能能力。2乳酸耐受能力:可通过提高乳酸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而获得。训练时要求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认为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然后重复训练时维持该水平,以刺激身体对这一乳酸水平的适应,提高乳酸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3最大摄氧量常用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法与简介推算法

1直接测定法: 方法:实验室条件下,一定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摄氧量,常用的运动方式有跑台跑步、蹬踏功率自行车或一定高度台阶试验 2 判定受试者到达最大摄氧量的标准有: a 心率180次/分(少儿200)b 呼吸商达到或接近1.15 c 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或下降

d 受试者发挥最大能力并无力保持规定负荷即精疲力竭

间接推算法:受试者进行亚极限量运动时,根据心率、摄氧量或达到某一定量心率做功量等数值推算或预测Vo2max。优点:简易、经济、快速;但应考虑到误差因素 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氧运输、肌组织、其他:遗传、年龄性别、训练)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影响:

肺通气和肺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养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有密切关系。血液运氧的能力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循环系统的运输效率,即心输出量的大小,它受每搏出量和心率所制约。因此心脏的泵血机能和每搏输出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素。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VO2max影响

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中摄氧和利用氧能力是影响VO2max重要因素。一般用氧利用率来衡量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每100ml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其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特点有关。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被认定是决定VO2max的外周机制

3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A 遗传因素:与关系密切b 年龄、性别因素:少儿期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于青春发育其出现性别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差异 c 长期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VO2max水平,训练初期的VO2max增长主要依赖与心输出量的增大;后期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的增大 VO2max与有氧耐力关系及运动中的意义(评定指标、选材、制定运动强度)

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是反映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许多研究两者关系表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与VO2max有密切的相关

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VO2max有较高的遗传度,可作为选材指标之一

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将VO2max强度作为100%VO2max强度,依据VO2max强度,按训练计划制定不同百分比强度,使运动负荷更客观、适用为运动训练服务 6 乳酸阈常用的测定方法(乳酸阈的测定、通气阈测定)

常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渐增负荷的运动试验,连续测得乳酸浓度的变化确定乳酸阈或测得运动中呼出气体参数的变化来无损伤测定乳酸阈 乳酸阈测定: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负荷时的血样测得其乳酸值,运动负荷时做功量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将乳酸急剧增加的拐点对应的血乳酸浓度确定为乳酸阈,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乳酸阈强度 通气阈测定: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通气阈”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指标。研究表明,渐增负荷运动中,气体代谢的各项指标随运动负荷增加而相应的变化,乳酸急剧增加时肺通气量、二氧化碳等指标也明显变化,可据此判定乳酸阈。

具体方法:自行车功率计或跑台上渐增负荷运动,用气体分析仪记录运动中肺通气量、摄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等生理参数,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为横坐标,肺通气量等指标为纵坐标作图,将肺通气量等指标出现急剧增加的拐点确定为通气阈

7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运用(评定有氧工作能力、制定有氧耐力训练适宜强度)

受遗传因素影响小,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大幅度提高个体乳酸阈,因此其值的提高是评定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氧功能,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区别

运动过程中,机体所摄取的氧量不能满足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

运动后恢复期为偿还运动中的氧亏和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恢复期的摄氧量与运动中的氧亏并不相等,而是大于氧亏。

运动后恢复期的过量氧耗不仅用于运动中所欠的氧,而且还要用于使处于较高代谢水平的机体逐渐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量 9 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原因

体温升高:运动使体温升高,运动后升高的体温不会立刻降到安静水平,肌肉代谢和肌肉温度仍继续维持在一较高水平,经一定时间逐渐恢复 2 儿荼酚胺的影响:运动使儿荼酚胺增加,运动后仍保持较高水平。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K,Na泵活动加强,消耗一定氧

磷酸肌酸的再合成:运动中,磷酸肌酸逐渐减少以致排空,运动后CP需要再合成,运动后恢复期CP的再合成消耗一定氧 4 钙离子的作用:运动使肌肉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运动后恢复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需一定时间,Ca+有刺激线粒体呼吸作用,增加额外耗氧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也有加强细胞膜Na K 泵活动作用。运动后一定时间内,两者水平仍然较高,因而刺激使N K泵活动加强,消耗

第四章 呼吸机能 氧离曲线的特征及生理意义,影响因素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概念与特征: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和氧结合量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的,呈S形曲线非直线相关 特征与生理意义:S 形上段显示氧分压在60-100mmhb时曲线坡度不大即使氧分压从100mmHb降到80mmHb时,血氧饱和度仅降低了2%,该特点对高原适应及轻度技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保持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在60mmHb以上,血样饱和度仍有90%,不会造成供氧不足,上升段对肺换气有利。

下段显示氧分压在60mmHb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说明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浓度明显下降,氧分压为40-10mmHb时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浓度会大幅度下降,释放更多的氧供组织换气。该特点对保证代谢旺盛的组织需更多的氧有利。因此,曲线下段对人体组织换气大为有利。

2影响因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和解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会使曲线位置偏移

a 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增多都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曲线右移,血液释放更多的氧

b 反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体温降低、PH值升高及产物减少,曲线左移,结合 2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1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2气体运输。血液在肺部获得O2,经循环将O2运输到组织毛细血管;

组织代谢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CO2运输到肺部。3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

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

连续肺活量:连续测5次肺活量,根据5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来表示呼吸肌的机能能力。若肺活量后一次的比前一次的大或一致,表示呼吸机能力强,可看做身体机能状况良好。用测定五次肺活量的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呼吸肌的疲劳及身体的机能状况。

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人3秒钟内基本上可以呼出全部肺活量的气量,其中第一秒的时间肺活量的百分比最有意义。时间肺活量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4运动时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

呼吸的形式、时项、节奏应与动作技术变换相适应,随技术动作进行自如的调整,这既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配合完成高难动作也可推迟疲劳产生

呼吸形式与配合,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

2呼吸时项与技术动作配合,呼气与吸气与动作配合

3呼吸节奏与其配合:周期性运动采用有节奏的、混合性呼吸,使运动更加轻

松、协调,有利于创造好的运动成绩

5合理的使用憋气 正确的憋气方法: 憋气前吸气不要太深 结束憋气时 为避免胸内压骤减,使其有一个缓冲、逐渐减少过程,呼出气体应逐步少许地,有节制地从声门挤出,即采用微启声门,喉咙发出 “嗨” 声的呼气

3憋气用于决胜关键时刻,不必每个动作与过程都作憋气,如杠铃举起 6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运动过程中肺通气量的变化,运动开始后,通气量立即快速上升,随后在前一时相升高的基础上,出现持续的缓慢上升;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运动结束时,肺通气量同样是先出现快速下降,随后缓慢地恢复到安静的水平。运动时呼吸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作用,体液和其他调节起辅助调节作用。神经调节:条件反射、大脑皮层运动区对呼吸中枢的刺激、本体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CO2增加,缺氧、[H+]增加。7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1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在颈动脉)、中枢化学感受器

2吸入气体中CO2浓度适宜增加、动脉血中[H+]浓度增加、氧气浓度降低,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第五章 能量代谢

三大能源系统的特点

(1)磷酸原系统:又称ATP—CP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有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因的ATP、CP构成,由于在新陈代谢中均发生磷酸基因的转移,故称为磷酸原。

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量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生物 运动项目:短跑、投掷、跳跃、举重

(2)酵解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

特点:功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长,功能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运动项目:400—100米游泳

(3)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特点:ATP生成总量很大,单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加,终产物是H2O和CO2,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第六章肾脏

1、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

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2运动性尿蛋白成因及影响因素

正常人在运动以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公认产生的原因是因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影响因素如下:

运动项目:

2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3个体差异

4机能状况

5年龄与环境

3运动性血尿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看的间的血尿称为------

1可能是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血量减少,出现暂时性肾脏缺血、缺氧和血管壁的营养障碍,而使肾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来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红细胞也发生外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

溢形成运动性血尿。运动时肾脏受挤压、打击,肾脏下垂造成肾静脉压力增高,也能导致红细胞渗出产生血尿。因此运动性血可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受运动项目、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环境和身体适应能力等因素影

a 跑步、跳跃、拳击,球类运动后血尿发生率较多b 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加的过快时如冬训、比赛开始阶段,血尿也多 c 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如过度训练也会有大量的血尿产生 d 严寒(冬泳)和高原条件下训练,也容易造成运动血尿

第十五章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1、生理指标的检查

脉搏、呼吸、血压等,高级神经活动的变化(反应速度)

运动心电图、最大通气量、尿的成分、气体代谢、体温变化等

2、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及教育学观察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1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 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5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c)

疾病具有普遍性的机制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动物实验

第三章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c)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肺水肿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b)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第四章

一、选择题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c)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d)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D.缓冲碱(BB)E.碱剩余(BE)

17.治疗代酸的首选药物是.乳酸钠

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O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l-增高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d)

D.肺呼吸功能和吸入气分压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d)D.动脉血氧分压 和血氧容量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e)

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b)A.氰化物中毒组织性缺氧

B.亚硝酸盐中毒

C.硫化物中毒

D.砒霜中毒

E.甲醇中毒

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c)

动脉痉挛或受压、动脉硬化、血管炎、血栓形成和栓塞、心力衰竭 休克

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d)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

B.线粒体损伤

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

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c)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加强

C.心、脑、肺血管扩张

收缩

D.静脉回流量增加

E.毛细血管增生

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e)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

C.红细胞破坏减少

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骨髓造血加强

第十一章

一、单择题

1.休克是(b)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 程 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A.总外周阻力降低 B.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d)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Ⅰ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d)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Ⅰ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b)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20.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a)A.肾灌流不足 B.持续性肾缺血 C.肾毒素作用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输尿管阻塞

二、问答题

1.休克Ⅰ期微循环改变有何代偿意义?

第十二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单择题 1.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A.血小板 B.FⅦ C.FⅫ D.FⅢ E.凝血酶

20.DIC患者最初常表现为(b)A.少尿 B.出血 C.呼吸困难 D.贫血 E.嗜睡

23.DIC引起的贫血属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24.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A.大量微血栓形成 B.凝血功能失常 C.纤溶过程亢进 D.凝血物质大量被消耗 E.溶血性贫血

25.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是(b)

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 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C.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D.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E.小血管强烈收缩

27.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c)A.凝固性增高 B.凝固性降低 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

第十三章

一、选择题 A型题

1.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降低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

2.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c)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心肌梗死 D.脚气病(VitB1缺乏)E.动-静脉瘘

3.下列哪项是心肌向心性肥大的特征(b)

A.肌纤维长度增加 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C.心腔扩大 D.室壁增厚不明显

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大于正常 4.下列哪个肌节长度收缩力最大()

A.1.8μm B.2.0μm C.2.2μm D.2.4μm E.2.6μm

5.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ATP供给不足

B.心肌细胞坏死

C.肌浆网Ca2+摄取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 E.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6.下列哪项因素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无关()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心室舒张势能减弱 C.心肌顺应性降低 D.心室僵硬度加大 E.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7.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大()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心肌炎 D.心肌梗死 E.高血压病

8.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大()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栓塞 C.室间隔缺损 D.心肌炎 E.肺动脉瓣狭窄 9.下列哪项变化在急性心力衰竭不会发生()

A.心率加快 B.肺水肿 C.心肌肥大 D.血压下降 E.皮肤苍白

10.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C.脚气病 D.高血压病 E.严重贫血

11.心功能不全时,通过增加血容量起代偿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2.下列哪项因素与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无关()A.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B.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 C.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储存量下降E.Ca2+内流障碍

13.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ATP生成减少 B.心肌细胞死亡 C.酸中毒 D.肌浆网Ca2+摄取能力降低 E.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14.下列哪项不是心脏向心性肥大的特点()

A.肌纤维变粗 B.室壁增厚 C.心腔无明显扩大 D.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大 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小于正常

15.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不属于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冠心病 B.心肌炎 C.二尖瓣狭窄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主动脉瓣狭窄

16.下列哪项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A. 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下肢水肿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

17.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肌源性扩张 D.红细胞增多 E.血流重分布

18.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的表现()

A.皮肤苍

B.脉压变小 C.端坐呼吸 D.尿少 E.嗜睡 19.心力衰竭病人使用静脉扩张剂可以()

A.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B.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C.降低心脏后负荷 D.降低心脏前负荷 E.控制水肿

20.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反应主要由肾脏引起()

A.红细胞增多

B.血流重分布 C.紧张源性扩张 D.肌红蛋白增加 E.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

二、问答题

1.试述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2.试述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持久神经-体液代偿反应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3.试述长期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4试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代偿反应 5.试述心功能不全时Ca2+转运结合与分布异常对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哪一项不正确(d)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伴有PaCO2增加的病理过程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降低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5.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

A.PaO2和PAO2的差值 B.PaO2 C.PAO2 D.PaCO2 E.PaCO2和PACO2的差值

6.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d)

A.潮气量 B.PaO2 C.PAO2 D.PaCO2 E.PaCO2和PACO2的差值

7.下列疾病患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有(e)

A.白喉

B.支气管异物

C.声带麻痹

D.气胸

E.肺纤维化

8.支气管肺炎导致低氧血症的主要机制为(c)A.阻塞性通气障碍

B.限制性通气障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弥散障碍

E.肺内短路增加

9.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患者PaO2降低而PaCO2不升高

E.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10.下列哪一项与“功能性分流”不符(d)

A.又称静脉血掺杂 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

C.正常人也有功能性分流 D.肺血管收缩时也可引起功能性分流

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而PaO2降低PaCO2增加

11.下列哪一项与“死腔样通气”不符(d)

A.明显增多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B.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 C.可见于肺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正常人肺没有死腔样通气 E.由于大量肺泡为死腔样通气,其余肺泡的血流多而通气少,因此PaO2降低

1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c)

A.将病人送入高压氧舱 C.先吸30%左右的氧(一般不超过50%的较高浓度氧)B.吸入纯氧

D.吸入95%氧加5%CO2 E.呼气末正压给60%的氧

二、问答题

1.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6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颜色视觉的出现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三)听觉发生的指标

近年来人们不但通过儿童的大动作反应来判断其听觉表现,还通过他的机体内部变化,如心律、呼吸等的变化,以及眨眼、面部肌肉活动等来判断。有的人如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重要作用,触觉在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依恋关系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更多依赖于身体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

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经过若干阶段。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二)视触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之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开始。其出观大约在生后5个月左右。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鲍厄(1966)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训练,结果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范兹(Fantz,R.L.1963)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同形状。苏联文格尔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根据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小的盲童已学会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这也可以说是人小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换句话说,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象的主要信息来源。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知觉发展的这种重大质变,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知觉的最重要变化,是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的目的方向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

三、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丁祖荫的研究(1964)也说明,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他提出,对图画认识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该研究指出,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四、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7

1 《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幼儿心理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变化, 该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心理特征、心理学综述、普通幼儿心理问题分析以及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就目前该学科教学而言, “一张试卷和填鸭式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通常情况下, 教师往往是依据教材知识进行讲述, 而且整个课程均是由教师讲, 学生只负责听, 没有良好的互动。即使教师讲的大汗淋漓, 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积极性缺乏的环境中, 教师的讲课热情也不断衰减, 直至殆尽。填鸭式教学模式, 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减弱了学生学习的耐心, 最后, 通过一张试卷, 对学生学年度的成绩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难以真正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缺乏全面性。采用试卷的评价的方式, 只能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 无法考核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该课程的设置已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 未对学前教育专科课程进行创新, 造成某些课程出现重复较差现象, 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 注重公关基础课, 而忽视其他课程的设置。

从各个学科的重视程度来看, 《幼儿心理学》课程重视度明显不足。就目前多数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而言, 更注重美术和英语等专业课程, 与幼儿心理变化和发展有关的课程, 难以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 从而导致学生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在考试前, 只要熟记重点知识, 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无法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工作中遇到这方面问题, 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

填鸭式教学模式仍被沿用, 这种教学模式下,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难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同时, 学校也不注重与幼儿机构进行合作, 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 与儿童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

2 《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 现阶段《幼儿心理学》课程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给学生未来的幼师职业道路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相融合, 培养合格的、专业的幼儿教师, 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本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尽管不同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形式不断变化, 但对于完整的教学实践来说, 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见, 教学活动教学的最终归宿点击出发点均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与具体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实际开展效果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在教学前,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要掌握该目标, 这样, 就可以牢牢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从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成教学。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教学目标的维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技能和知识、方法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该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教学思路后, 制定教学目标时,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以知识维度为前提。幼儿个体差异、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等, 是《幼儿心理学》课程中,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 只有掌握这些, 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儿童观。教师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认真研究, 通过实践, 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其二, 以能力维度中心。通过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了解和掌握, 要对儿童的能力进行了解和研究, 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教育问题, 还能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多进行实践, 自我总结存在的问题, 多角度、全方面的调查和了解,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其三, 以情感认知维度为重点。要想深入研究和学习幼儿的教育及心理问题, 首先, 学生要愿意接近幼儿、从内心喜欢和关爱幼儿,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认识是该课程教学目标的重点, 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要让学生意识到幼儿教学的真正乐趣, 通过幼儿教学展现自身的价值。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后, 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能够把握教学活动方向, 使整个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变得十分合理,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明确后, 需要有实际交际教学策略作为载体, 以下为该课程实际教学的策略探讨。

2.2 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理解教学

《幼儿心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而且就大多数学生而言, 该课程比较陌生, 如果在课堂上, 教师仅注重教授大量的抽象心理学理论, 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导致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学习该门课程。根据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年教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 但要保留该课程原理的精髓, 这样, 既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又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例如, 在讲解绪论这一章节中, 教师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向学生阐述心理学的不同心理现象种类、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防止罗列和堆砌大量抽象概念,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在讲解幼儿个性、情绪、思维和感知等各方面的心理发展过程、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年龄特征时, 可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等进行教学, 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让学生概括、归纳所学知识, 阐述自身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变化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有效的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 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2.3 结合实际,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所谓的教学方式, 是指学生和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就目前《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来看, 多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 实现教学,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 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给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理论知识带来不良影响。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还强调重视教学实践性。这种趋势下, 进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时, 需要改变教学的教授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 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性和概念性强是《幼儿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最大特点, 如果仅依靠教师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可能仅记住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论, 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一部分,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教师组织每位学生到省直机关或者市直机关等幼儿园, 重点研究和跟踪某一个儿童, 通过自身对幼儿成长历程的跟踪研究, 详细的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实质以及发展过程。校方也要注重与幼儿园等幼儿机构的合作, 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保障。

其二,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活跃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发现, 模像直观教学效果要好于实物直观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方式已被应用于多门学科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效的条件, 教师可以采用图像、文字、动画、生怕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够帮助教师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

其三, 完善评价体系, 多角度考核学习效果。完善评价体系时, 要把鼓励和检测两者结合作为主要原则, 检测学习效果和给予学生鼓励,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完善评价体系时, 注重学生情感维度, 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 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3 结语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性和理论性强,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想学习好这门课程, 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简化复杂的心理理论知识,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手段等多种教学方式, 创新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我国培养更专业、更合格的幼儿教师。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 此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往往是幼师为主, 因此, 该专业学生能力的高低, 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幼儿心理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 其目标是让学生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变化情况, 但就目前该学科教学模式而言, 存在一定问题, 该文对该专业教学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并深入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亚芸.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5) :59.

[2]何宋霞.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 2013 (19) :109.

[3]杨惠娟.关于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西青年, 2013 (6) :109.

[4]程玉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措施[J].科学咨询, 2014 (53) :100-102.

[5]高玉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104) :181.

[6]谢连英.试述如何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效果[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 (11) :6-7.

学前心理学章节 篇8

关键词: 中职校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心理学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幼师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有效性越高,学生学习的收益性就越大,教学质量越高。然而,现实中中职校幼儿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却不尽如人意,这必将影响学生将来在幼儿教师这一重要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度。积极探索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响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保守

在中职校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常常以教定学,把教学过程看成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照本宣科现象依旧存在,教学没有创意;过于偏重知识目标,忽略情感态度目标;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大部分采用的是讲授法,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等等。

(二)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普通高校扩招热持续升温,进入中职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由于缺乏对幼儿教育的感性认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幼儿心理学,总觉得心理学深奥又抽象,教材看不懂,普遍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浓厚,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三)师生互动不强,课堂氛围不活跃

课堂上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师“一堂言”,学生一堂无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认清新形势,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者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角度出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等态度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教学素质,深厚教学基本功,努力使教学语言更富艺术性、教学方法更有灵活性、教学过程更有情感性、教育手段更具策略性,最终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运用事例法、案例分析法,“盘”活教材。幼儿心理学内容科学性、理论性较强,学生初次接触,觉得深奥又抽象,难懂难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心理学教育教学案例把抽象的心理现象概念、原理等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际教育教学情景之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心理学概念、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既“盘”活了教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运用游戏法、实验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关心理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心理小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知识。通过游戏法和实验法,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抽象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内容更形象化,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掌握。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材料,教师应充分整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这种手段的使用,一方面使幼儿心理学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笼统的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获取更深刻的求知探索体验。信息技术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通过创设兴趣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创设激励情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

5.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学定教”,科学安排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之下,充分发挥主体性、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学习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长期的教与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信任和理解为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主动地接触、关爱学生,采取情感投入、民主教学手段,对学生尊重信任,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实现积极的师生互动,为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牢固基础。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等,结合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如上述提到的事例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等等),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同时,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交给学生,把想和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者,引导学生乐学、活学、会学、善学,从而使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师德修养、知识层面的扩展、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使得学生“敬师乐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自身情绪的调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自身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2010(06).

[2]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6).

[3]吴安琪.谈谈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的优化[J].现代教师与教,2011(02).

[4]刘懿,徐旭荣.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J].中等职业教,2010(20).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问题初探下一篇:教研员个人工作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