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双语专业(精选12篇)
学前双语专业 篇1
摘要:本文先提出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结合问题和幼儿英语教育, 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重视英语语言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学前双语教育,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一、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英语热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兴起, 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一直是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幼儿去学英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学前双语教育活动遍地开花。而在21世纪的今天, 在一个普遍重视英语的社会环境下, 它的发展却仍是外强中干的局面。具体体现在:
1.因为家长和社会的热心而强。家长期望值过高, 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使幼儿形成被强迫学习的不良体验, 失去兴趣;又或者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去学英语,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让孩子失去游戏和发展其他能力的时间。
2 . 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 热衷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 争夺生源成为幼儿园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导致整个幼儿英语教育的良莠不齐, 比较混乱。
3.社会看准商机, 幼儿英语教材琳琅满目, 各种英语教师培训机构甚嚣尘上。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培训, 都表现了不规正的特点, 没有一定的系统性。
4.学前双语师资英语教育能力的欠缺。就目前来看幼儿园英语教师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类幼师毕业, 他们是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老师, 但是英语语言技能不足。第二类英语专业大专或本科毕业的老师。他们英语语言技能满足要求, 但是对幼儿教育是一无所知的, 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心理特点, 学习活动特点, 所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 要从自身心理上转变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 (这真的不那么容易) , 许多的老师正是受不了幼儿园的“小儿科”, 最后放弃了幼儿教育工作。最后就是学前教育大专和本科毕业的老师。但是这类人人数太少, 不能满足需要。
学前双语教师存在着诸如英语口语能力较弱, 语音语调不标准, 无法正常使用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与幼儿进行交流等英语教育能力方面的问题。
二、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从上述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 加强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 特别是英语教育能力的培养, 已经成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学前双语幼儿教师呢, 笔者认为应了解幼儿英语教学有哪些方法, 从而为学前双语师资培养做好准备。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幼儿英语的兴趣, 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游戏化, 注意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单词。具体可以用到像游戏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为幼儿创设情境, 这种情境要生活化, 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 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 符合幼儿天性好动的特点。游戏能激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创设英语环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幼儿的天赋, 皮亚杰指出:儿童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等教学手段, 尽量创设情景和语境, 让幼儿进行丰富有趣的对话活动。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 幼儿容易理解, 乐于接受, 印象深刻, 有助于记忆, 且适合于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创设多层次的课外语言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要坚持不懈地运用日常用语, 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创设物质情境, 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幼儿不用刻意去学, 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感知体验, 自然而然的就会掌握、运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工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 在观察、操作、游戏中, 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映使用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 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让幼儿能够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幼儿英语教育应朝这一方向前进!
三、学前双语教师技能培养
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 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集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师资是决定学前双语教育成功的关键, 是幼儿语言习得的模仿榜样和主要输入源, 因而, 有无合格的英语教师是幼儿园能否开展好双语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了解了上述幼儿教育方法后, 就应朝着上述方向努力;作为一个英语教师, 除了要拥有较高的英语语言的综合水平, 包括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几方面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外语教学理论, 还应具有一定的英语教育能力, 即能运用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各项英语语言技能, 采用恰当的外语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并能组织第二课堂英语活动的能力。所以, 学前双语教师的英语教育能力, 应是能运用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 运用听、说 (含唱) 的言语技能, 采用符合学前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组织英语教学活动, 并能运用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与幼儿进行交流, 组织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能力。
1.合格的学前双语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 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 能运用标准英语口语进行课堂教学。
(1) 语音语调训练。由于学生来自全省各地, 很多学生普通话带有乡音, 英语也存在着语音不标准的问题。教师的语音有一定的示范性, 作为未来的学前双语教师, 学生应该, 必须准确、流利地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 掌握语音基础知识。我国学者桂灿昆指出:“说英语的本族人对英语的各种语调模式的含义是如此的敏感, 反应是这样的强烈, 所以我们在与他们交谈时除了应该注意词的发音、语句的重音和节奏外, 尤其要注意语调。如果在谈话中某些词的发音不太正确, 只要不影响意义, 对方还是容易谅解的;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外国口音。但假如用错了语调, 我们本是无心, 对方却觉得是有意, 很容易引起误会, 甚至反感。”对此应该让学生养成多听、多模仿的习惯, 例如通过模仿英文儿歌, 英语小短文, 新概念等方式, 要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背。
(2) 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口语训练中, 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打破沉默, 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教学, 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获得乐趣, 根据情景模拟真实的情景, 学生感兴趣, 表演投入, 口语训练的同时学会了如何组织幼儿英语游戏。
2.合格的学前双语教师要掌握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技能, 制作教具能力。
学前双语教师除了掌握各项英语言语技能外, 还要掌握各种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技能, 如英语儿歌的教学技能、英语故事的教学技能、英语歌曲的教学技能、英语游戏的教学技能以及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等。
( 1 ) 英语游戏技能培养。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 通过游戏, 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 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 并保持内在和外在的平衡。学生应领会游戏在学前双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教学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掌握英语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技巧, 并懂得游戏创编。
(2) 英语日常用语、儿歌能力培养。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包括教师在组织英语教育活动的教学指令和其它环节的活动中为创设英语环境而使用的英语常用语。学生必须掌握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的使用, 如英语礼貌用语、课堂用语、操节用语, 入园离园英语、游戏英语、就餐英语等。各项英语教育技能的发展, 每学期我们都进行基本功考核, 包括英语课文朗读、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儿歌、英语故事、英语课堂组织用语等技能的考核。在儿歌教学训练上, 可以选择由易到难, 适合小班、中班、大班的优秀儿歌, 分层次教学, 提高学生的儿歌运用能力。教学生英文儿歌时, 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让学生听清每个单词的发音, 以利于他们模仿,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儿歌的动作进行创编,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 制作教具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鼓励学生创作, 运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行手工制作。
(4) 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训练, 或通过学校开设的模拟教学课程, 结合幼儿园实际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游戏进行模拟教学能力的专门训练。学生亲自操练, 加上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模拟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有序进行。从单项技能入手, 运用微格教学的方法, 一次集中训练一两种技能, 重点突出, 便于学生规范掌握。当每种技能都达到要求以后, 再把它们整合起来, 统一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中, 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使学生有效地形成整体的教育能力。提供音像示范或现场示范让学生观摩, 鼓励学生结合教材, 针对某项技能的应用, 进行活动片断设计, 并进入特定情景进行模拟演示, 亲身体验教师角色, 运用和掌握教育技能。再次, 利用音像反馈, 使学生通过音像记录直接、清晰地观察体验自己的教育行为, 然后进行讨论反馈, 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校内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将英语话剧、短剧表演、英文歌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融入英语学习, 使其体验英语学习乐趣的同时, 树立自信,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和市级的大学生英语口语, 协作和教学技能等比赛,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及经验丰富的幼儿英语教师来学校讲座, 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
在校外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和顶岗支教, 一定要让学生到幼儿园去亲身体验。开设“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外活动进行训练, 并定期下园实践, 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教学的机会, 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促成学生在校时初步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 学前双语教育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如何培养合格的双语幼儿教师还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 12.
[2]桂灿昆.美国英语运用语音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091
[3]李慧.浅谈学前儿童双语教育[J].才智.2011, 14.
[4]雷红云.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理论反思.现代教育丛论.2010, 6.
[5]陶玉凤.浅议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问题[J].教育探索.2010, 11.
学前双语专业 篇2
学前教育(学前双语方向)
招收对象
三年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或职高毕业生、同等学历毕业生(参加高考)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积极献身学前教育事业,熟悉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扎实英语专业基本功,良好的语音面貌,了解幼儿双语教学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学理念新颖,较高艺术素养,能够胜任未来幼儿双语教学工作,适应幼儿园教育改革需要的能够以英语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大学专科程度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国家规定外语(大学英语三级)、计算机(省一级)、普通话考核(二甲以上),取得相应证书。
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语音、语法、学前双语教学法、模拟教学、英语游戏设计、英文歌曲与表演、英文书法、英美文化入门、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乐理与视唱、儿歌弹唱、舞蹈及幼儿舞蹈创编等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学生将在三年学习期间,分阶段、分年级按照不同标准和要求到牡丹江市所管辖区的幼儿园接受为期1——6周时间不等、学校统一安排的校外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训等教育实践活动,观摩、参与幼儿园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提高学生从教能力。
福建
外语系开设英语教育(小学方向)和学前教育(学前双语方向)两个专业。
二、外语系 http://tieba.baidu.com/f?kz=412192890
(一)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
1、专业简介
主要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先进教育理念,能够适应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社区教育服务、华文启蒙教育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教育教学、组织沟通、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实践研究等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获取教师资格证书、高级育婴师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操作应用等级证书。
2、课程设置
主要开设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儿童文学、幼儿游戏组织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实践等课程,还进行教师口语、幼儿英语教学、音乐、美术、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训练。本专业的《学前教育研究》、《儿童文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3、就业方向
学前双语专业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强,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专家学者早就预言未来是文化较量的时代,我国成为文化大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对外交流,不仅需具备流利的语言。更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教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师才具有积极向上的感召力和无穷的人格魅力。才会学模式,提倡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有包含的关系,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很大的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其中之一。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就行交流和和互相学习,也指任何文化、语言背景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互相交流。按照我们现在通俗的理解,跨文化交流就是指与其它国家或者其它地区的人进行交流,以此来了解它们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指的就是在于外族者进行交流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有强弱之分,是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是否努力学习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交际者得体、有效的行为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的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好的交际能力,双方的跨文化交际也会取得最好的成果。
二、双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特定的文化产物,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适合自己信仰的文化,众所周知,语言是最好的交际工具,了解了彼此的语言,就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就可以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双语教学就出现了。双语教学指的就是除了学习本族语言外,还要学习其它地方的语言,借此来了解其他地方的风俗自己文化,为跨文化交际做良好的准备。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双语教学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同样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毕竟,两者在进行交流的时候,语言互通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在进行交际时最好的表达寄托,它可以让彼此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好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所以,双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它甚至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小,所以,为了能使得跨文化交际能更好的进行,双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双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能很好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了解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在现在的社会中,学习双语教学的学生虽然有很大的一个数量,但是在这些人中能真正的成为人才的人却很少,除此之外,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差异,不能共通,所以学习一种语言的人就更少了,由此导致了人才的缺乏。其次就是教学的方式落后,因为现在双语教学的方式基本都是教学式教学,所用到的教学方式都是最老套的上课式教学,学的也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不能真正的接触到所学的纯粹语言,也不能了解到当地的实际风俗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学生,在实践的时候是不能体现出自己所学的。还有就是缺乏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校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终究只是理论的东西,它不能代替实践,再加上语言这类技能要想学好,实践是不能少的,而在校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实践的机会了,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没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发展,使得跨文化交际不能很好的实行,所以为了能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处理这些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四、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1.创建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课堂。为了双语教学能更好的进行下去,获得更好的成效,进行好的方法的创建就很必要了,而这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课堂的创建就到达了这种效果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课堂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能了解到不同环境下的语言差异。想要得到这样的学习效果,上课方式也一定是非常独特的,譬如:角色扮演;比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2.网络教学。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普及了,在缺乏实践教学的情况下,网络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双语教学来说,上网可以使得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开阔学生们的的视野,还可以学习一些地道的英语,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甚至还可以和地道的英美人聊天,以此来增长知识和见识。
3.创造文化交流的机会。实践是双语教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所以,为了能使得双语教学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创建文化交流的机会。学校可以进行国际访校活动,带着一些学生去国外的学校进行访问,见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可以让学生和国外的学生进行交换,以此来加强对彼此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彦群.浅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2-87.
[2]张瑞鸿.建构主义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传授与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08,(7):37-40.
[3]严贵容.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
学前双语专业 篇4
布朗芬布伦纳将环境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 指的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的人或事物;环境层次的第二个层次为中间系统, 指的是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介于包容个人的主要组织的一种联系, 即“成长中的人所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生活场域间的互动关系”;环境层次的第三个层次为外层系统, 主要指个人不直接接触, 却对个人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 包括文化或者亚文化的支撑性部分, 例如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和政治体系。对于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师来说, 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其所处的教师群体以及其工作的幼儿园;中间系统主要指教师自身、幼儿园及幼儿家长三方面是否形成了积极的联系;外层系统主要是指教师的工作性质、教师的工资水平以及教师所掌握的社会资本量;宏观系统主要包括社会对于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南疆地区传统文化两个方面。
二、提升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建议
(一) 宏观系统
在宏观系统中,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处在较高的水平, 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且教师手中的资本量较少。学前双语教师专业地位较低,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专业情意较低, 教师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因此应该从多方面下工夫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是社会层面尊师, 即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风气, 使教师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相统一。
其次, 幼儿园尊师。幼儿园是教师实践人生理想、贡献聪明才智的地方, 也是成就幼儿未来的第一站, 幼儿园尊师就是让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 使自己有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幼儿园的管理应从人本理念出发, 确立幼儿为主体、教师为灵魂的幼儿园发展观, 使教师在幼儿园感受到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尊严与价值。同时应该使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增加普通教师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机会。
(二) 外层系统
在外层系统中, 教师工作较为稳定, 从横向比较来看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处在一般靠上的水平, 这些都是对促进教师专业情意起到正向作用的, 但是教师的专业情意受到传统文化的双向影响, 因此针对传统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情意提升起到负向作用的地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宣传、动员, 使当地教师意识到, 事物的变化及个人的命运并不是真主事先预料、安排的, 也不是由真主所掌握的, 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需要靠自己去奋斗去努力, 而这也是伊斯兰教的缺陷之一。这样就会使得教师提升自身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发展意识, 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情意。同时政府应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解除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逐渐转变其在养育幼儿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观念, 因此也就带动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幼儿园方面应该设立宣传栏, 设立家长开放日, 加强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 使家长意识到, 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并不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是为了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 微观系统
在微观系统中, 教师的家庭支持程度较高, 幼儿园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关键契机, 这些都是对促进教师专业情意起到正向作用的, 但是教师的专业情意依然受到其他负向因素的影响, 如教师群体文化的制约、管理评价体制僵化、工作环境较差、幼儿家长支持程度较低, 因此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创造良好的教师群体文化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的成长之所, 同时也是学前教师的发展之家, 因此幼儿园应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是否有好的文化氛围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教师个体发展的实现要靠幼儿园来提供条件, 而教师个体与团体的努力与合作又会推动幼儿园目标更好更顺利地实现。教师的发展与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幼儿园管理者为他们创设有利的环境。所以, 幼儿园管理者及幼儿园全体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和创新功能, 促进幼儿园教师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及高昂的工作情绪, 激励教师为幼儿园的发展不断奋发上进、创新自我。幼儿园应明确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明确为什么办园、办什么样的园、如何办园。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促使教师相互学习, 使教师在与同行的合作中获得发展, 鼓励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身的智慧与长处, 鼓励不同背景的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与教学心得, 共同获得专业成长。
2. 实行个性化评价
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 其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教学风格等等都会表现出个性差异, 同时每个班的幼儿情况也不尽相同, 因此, 管理者应在教师管理评价中承认教师的差异和幼儿的差异, 着眼于教师未来的发展, 以优化评价系统的结构为重点和突破口, 实现标准多元化与方式灵活化, 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在幼儿园管理上, 做到“以师为本”, 充分信任教师, 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翁”;尽量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 给予教师充分的教育教学自主权, 使其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 同时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 促进其不断发展和提高。在评价方式上, 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做教师发展过程的“陪伴者”;实行个性化评价, 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和教师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收集多方面的评价信息, 使教师自身、同行、管理者、家长、幼儿都成为评价的主体, 使教师全面地认识自己, 在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幼儿园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的现实条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来调节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运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根据双语教育的要求, 制订科学的学前双语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和具体的激励目标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建立的具体目标要在双语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每一位学前双语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 使他们看到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可能性, 提高努力工作的自觉性和激发职业兴趣, 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3. 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调查发现, 当地教育局给双语幼儿园配备的编制是一教一保, 其中教师由自治区统一招聘, 保育员由各地区自主招聘、各地区财政发工资。由于教师人数严重缺乏, 导致自治区在招聘时只能降低标准, 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也可报考;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财力不足, 无法给招聘的保育员与其劳动相符的工资, 因此保育员的职责也由教师来承担。与此同时, 由于编制问题, 小学、初中阶段那些无法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又无法有效地分流、转岗, 小学、初中又不会允许教师占用自己学校编制的名额而去幼儿园工作, 就导致了小学、初中阶段不称职的教师占用名额, 新教师无法进入, 幼儿园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 因此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 主管教育的部门应加强对于报考教师资格的审查, 使学前教育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如教育专业的教师进入学前双语教师的队伍。同时加强教师编制管理, 将幼儿园的编制增加为每班两教一保, 教师一部分由自治区统一招聘, 同时将部分招聘教师的权限下放到各地区教育局, 但要严格保证教师招聘的质量, 保育员由教育局负责招聘。将无法胜任小学、初中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分流。
教师培训机构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目前针对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中, 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 采取以学科为班级的统一培训方式, 忽视了培训对象的差异性。这就使得虽然多次进行培训, 但并未收到良好效果。对于学前双语教师可以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 但对于不同的教师, 培训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譬如,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我监控水平差的情况, 培训应该对其强调, 教师专业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应该把追求专业化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专业认同程度低的情况, 培训应侧重于学前教育相关理论、理念及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内容, 学前双语教师也应该主动追求专业发展, 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改进别人对学前教育的看法;针对教师自我监控和自我发展意识水平低的情况, 培训应侧重于其自身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及提高, 促进教师形成多元文化批判意识和能力, 使其将社会赋予的目标转变为自身的内在需要, 从而促进其专业情意水平的提升;针对教师道德情操和专业情操水平较低的情况, 培训应侧重于用优秀教师的案例影响其师德, 培训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表现,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改变自己不恰当的做法。
而幼儿园应该保证教师继续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为不同专业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在调查中发现, 幼儿园的读物大部分为幼儿读物, 教师读物很少甚至没有, 同时教师工作忙, 没有时间, 下班后也不想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对此, 幼儿园可以建立借阅室, 为教师提供不同层次的读物, 如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基础类读物, 如教材等,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拔高类读物, 如相关的期刊、杂志, 这样就为教师阅读专业读物提供一定的时间, 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阅读心得。除此之外, 幼儿园应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 如对于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 主要为其提供打牢基础、观摩类的学习为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 为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类的学习、培训, 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个人发展的积极性, 使新教师不断成长为专业的幼儿教育人员。
4. 改进家长观念, 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儿童观落后是制约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及教师专业情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提升教师专业情意就必须争取家长的信任, 改进家长的落后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因此, 幼儿园可以在农闲时间举办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使家长真切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及教育中, 感受到孩子的改变, 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易, 感受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幼儿园和教师并非是帮助自己看孩子的场所和人员。除此之外,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 尤其是班级中较为特殊幼儿的家长, 从而改变家长的观念, 使其认识到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的合作者和协作者, 达到真正的家园共育。
如果各个微观系统都能够在教师专业情意的提升中起到正向的作用, 那么各个微观系统之间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联系, 从而带动中间系统也提供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Urie Bronfenbrenner著, 曾淑贤, 刘凯, 陈淑芳译.人类发生态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0.
[2]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http://www.bjchy.gov.cn/affair/zfyj/law/15365.htm.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9) .
[4]刘桢.解读古兰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5]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学前双语教育年度工作汇报 篇5
重点工作
本学年,我园针对双语教学所做的重点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缩短区域落差,体现教育公平
1、送设备下乡
(1)20xx年,我园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柳城子分园添置了电子钢琴一架,多功能录音机一台。为柳城子分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2)本学期我们将柳城子分园的三间教室合理使用,增加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场地。34名幼儿与我们本园的幼儿一样,有寝室,游戏室,活动室。特别是活动室与游戏室的分开,对于混龄班的幼儿来说,更能有助于教育教活动室学活动的开展。
2、送环境下乡
开学初,我园派出单位骨干教师前往柳城子分园协助该园的教师,结合柳城子分园的教育教学计划为班级进行环境创设。在大家的积极协作下,将我园一些有特色的环境创设理念融入柳城子分园。(这是我们本园的比较有实效性的环境创设的版块:主题网络、作品展示、家园共育)
3、送活动下乡(是本学期重点也是亮点工作)
本学年,我园依旧委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两位中年教师在柳城子分园任教。对于纯民语混龄班的教学,经过这两年实践,我们借助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规律,逐步找到了适合纯民语混龄班的幼儿双语教学的模式:以集体教育活动为主, 借助区域活动、(关注个别幼儿的教育)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在培养和提高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说”的愿望,全面提升幼儿的汉语水平。
但考虑到柳城子的教师,长时间呆在分园,各方面的信息相对来说比较闭塞,本学期,我们加大了送课活动的力度。每月由我园州级双语骨干教师佳丽在柳城子分园任教三天。按我园双语教学计划,每年5月和10月组织青年骨干教师送课,这种送课活动为柳城子分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考虑到分园的幼儿汉语接收能力有限,首先我们带一些幼儿参与性强的活动,如美工活动:《我设计的哈萨克服饰》、《石头大变身》、《纸杯制作》,科学活动《风车转转转》下乡展示,在前期活动中幼儿感觉很新鲜,他们看到自己身边常见的材料,能被自己制作的这么好看,参与兴趣浓。但面对新的老师,表现很胆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距离感。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模仿教师运用剪刀剪开纸杯制作花。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奔跑技能好,但思维不活跃,这些都与与语言表达有关,与幼儿平时接触的人少有关。我园教师再次讨论解决办法,不但送活动,而且要关注幼儿半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幼儿做朋友。与幼儿共同做游戏。我们改送课为送半日活动。教会幼儿“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我园挖掘出来的传统游戏。通过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游戏等,幼儿很快掌握了一些交往的基本语言,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相互合作的氛围中,接近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激了了孩子大胆与他人用汉语交流的愿望。
4、城乡幼儿手拉手
每年的六一,柳城子分园的园庆,我们本园的幼儿都会准备几个精彩的节目,带着小礼物,自己的作品来到柳城子分园,与这里的幼儿共同欢庆。在六一的大舞台上,也会有柳城子分园幼儿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迎来大家的一阵阵掌声。这种手拉手活动扩展幼儿及家长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激发了幼儿运用汉语交流的兴趣。
5、人人参与,机会平等
这一点不仅在柳城子分园,在我们本园也同样。对于我们本园混合编班的幼儿,汉语学习并不是十分困难,老师们都能做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多给民语幼儿提供表达、表现的机会,促使幼儿的汉语水平的发展。在我园一年一度的儿歌朗诵会,双语口语大赛、迎新年汇报活动中,我们都能做到让每一个民语幼儿有机会表达表现,提高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及家长的关注程度。
二、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这近两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更加明确了双语教育的目标。开展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好用好汉语,更重要的是加强少数民族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因此我园在本年度除了做了民语幼儿汉语水平测试,还给每位幼儿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在这里,记录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我们认为通过对幼儿档案的记载和查阅,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拟定基于幼儿具体发展状况的教育计划,实施相应指导与措施,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仅对幼儿发展有利,也使教师、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驱于多元化,为家园共育架起桥梁,也为做好双事教学宣传工作提供了事实依据。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综合素养
对于我园的民语教师来说,汉语水平在近几年的培养培训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要求民语教师通读《纲要》,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并能将对《纲要》的认识运动到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去。
1、开展 “园本教研”
利用生活教师培训,班级教研、小组教研,开展对民语教师的保教观念更新交流活动。
2、重视“园本培训”
(1)参与上级培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
(2)以活动为契机,提高民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以研修小组为依托,加强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依托家长资源,合力发展双语
只有家长正确看待双语教学,才能使双语教学这项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发展潜动力。比如部分家长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孩子入园仅仅一个月时,就要求看到显著成效,认为孩子的进展太慢,对我园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质疑,教师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语言环境,因为部分家长自身的汉语水平有限,幼儿回到家里与父母交流仍使用母语,这就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为幼儿尽早的掌握汉语创设家园一致的语言环境。
我们抓住每一个家长工作的契机,开展好与家长交流沟通工作。
1、利用迎新年、园庆、亲子联欢会,在孩子的表演中,家长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入园一年来汉语水平的提高。
2、每学期一次,召开家长座谈会,将双语教学的观念渗透到家长的心中,使家长能够更好的配合孩子学习汉语。
(柳城子当地牧民对我们的教学点,从座谈中可以听出非常满意,但是村委会对我们并不是很支持,认为办幼儿园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今年的迎新年亲子会上,园长和家长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希望发挥家长的作用,使村很会对我们的工作重视起来,使我们在工作中得到支持,使当地的幼儿都能尽早的接受学前双语教育)
取得的成效
1、幼儿汉语水平的提高
2、少数民族幼儿入园率的提升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家长报着只接受学前一年的思想不送孩子入园,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动员力度还不够。
2、双语教学研究,过程中有了进展,但没有形成成果。
今后工作思路
1、多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家长看到更实际的学习效果。做好民语幼儿的摸底调查工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入园率。
2、将我园的幼儿汉语水平测查表与我市民语幼儿汉语水平等到级评定表结合起来,使学前幼儿汉语发展水平等级评定更加细化,更益于教师操作。并发挥我园州级示范园的引领作用,给全市幼儿园推广。这一项工作的完成还需教研中心的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的探究 篇6
【摘要】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是指幼儿教师在小组或集体教学活动中,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室内教学游戏强调教学性,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含有经过仔细推敲和总结的游戏规则。室内教学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和引导,以帮助幼儿记忆、应用和强化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教学游戏 室内 探究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包括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学前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和学前英汉双语数学游戏三种:
一、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
1.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种类。(1)英汉双语发音游戏。英汉双语发音游戏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准确地发出难发音、易错音、相似音的一种活动。英汉双语发音游戏的目的、玩法和规则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发音特点及本班幼儿发音现状来确定。在游戏的设计中,对于小班幼儿,应注意对正确发音进行强化,错误发音尽量回避;对于中大班幼儿,可以通过方言干扰音的练习、声调练习等各种方式来加深发音游戏的难度。在发音游戏的设计中应注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听说结合,全面提高。教师在生成、设计发音游戏时,可根据幼儿发音中常见的问题确定发音游戏的目的,进而生成和设计发音的类型。(2)英汉双语语汇游戏。英汉双语语汇游戏是为幼儿丰富、理解、运用、巩固语汇而设计和组织的游戏。幼儿园语汇游戏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礼貌用语、量词、代词、方位名词、反义词、关联词、称谓用语等类型。教师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掌握词汇的特点,设计出目标明确、玩法有趣的游戏。设计英汉双语礼貌用语游戏时,要注意礼貌用语使用的语境。如教唱《找朋友(Try to find)》时,在唱到“敬个礼呀”的同时说“你好”就能够巩固小朋友见面时要说“你好”,道别时要说“再见”。
2.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设计与组织。(1)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设计。英汉双语听说游戏是幼儿英汉双语语言教育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游戏,在游戏设计上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目标“小步子”。即每节课一个重点,或发音,或语汇,或句子,或描述,定期进行综合训练。2)说的要有趣。由于听说游戏常常是在重复,尤其是发音游戏,因此,教师应注意玩法设计,要有趣,具有可玩性。游戏形式要丰富多样,多与艺术形式相结合,避免重复枯燥。(2)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组织。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组织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听说游戏组织时应注意纠正的方式要恰当,因3-6岁的幼儿正处于由发音不清晰、不准确到逐步准确的飞速发展期,所以,对于小班幼儿不必过分强调说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而应把重点放在说的态度上,如“想说、敢说、喜欢说”。对于中班幼儿则需要在组织和指导时给予更多的耐心,对于中大班幼儿在组织和指导时应强调“说”的清晰度、准确度,对于流畅度可提要求但不要过分强求,否则,就可能使幼儿失去游戏的乐趣。2)听说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游戏中,如果不是因为幼儿胆小害羞就不要刻意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尤其是不能大声地“喊着说”,要让幼儿懂得用中等音量说话一方面是文明、有教养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嗓子。
二、学前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
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主要是巩固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游戏。主要包括翻看图书的游戏、认识常用图标和字标的游戏以及书写姿势训练的游戏。
1.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种类。(1)翻看图书的游戏。翻看图书是前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翻看图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主要有认识图书的结构以及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以及一页挨着一页翻看图书等两个方面的技能。(2)认识常用图标和字标的游戏。虽然幼儿年龄小,不识字,但是成人对身边常见的图标和字标的识别和表达,常常会激发幼儿识别的愿望。一般说来,幼儿开始对生活中图标和字标感兴趣就是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产生的开始,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图标和字标会使幼儿对生活中的符号和文字感兴趣。
2.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设计与组织。(1)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设计。英汉双语早期阅读主要是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和习惯,早期阅读游戏也是巩固相应的技能。那种把早期阅读游戏当成是单纯的识字和写字的游戏是曲解了游戏的目标,在游戏设计中应注意不要走入了早期阅读游戏的误区。(2)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组织。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应根据年龄班幼儿的特点设计,对于托小班的幼儿需要在愉快宽松的氛围里,对阅读感兴趣,了解早期阅读的活动特点即可,不必过多强调规则。对于中大班幼儿则要求组织游戏时更应强调规则和效果。
三、学前英汉双语数学游戏
英汉双语数学游戏是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它是幼儿数学学习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它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英汉双语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情景性、操作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感知集合的游戏,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游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的游戏,认识几何形体的游戏,感知空间的游戏,感知时间的游戏等。
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游戏中涉及数学的内容及操作性活动要准确严谨,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由于数学比较抽象,所以,游戏设计应注意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游戏适合于所有年龄段的幼儿。幼儿年龄越小,越宜多注意游戏情景的创设。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游戏中应多增加智力因素。
学前双语专业 篇7
一、课程开发背景
五年制大专师范院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 符合学前双语教育发展需求的, 既具有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英语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身心和谐健康, 胜任组织学前双语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师资[1]。毕业生除具备一般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外, 还要具备幼儿双语教师特有的素质要求:
(1) 教育理论知识。
了解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 掌握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 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 把理论和具体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同时, 鉴于幼儿英语教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 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 教师才能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较强的外语能力。
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发音标准, 语言规范,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娴熟的英语口语组织学科教学, 把学科知识顺利传授给学生。
(3) 扎实的专业知识。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 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因此, 双语教师必须懂得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方法, 能够深入浅出的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4)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掌握双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规律, 能将学科知识和外语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2]。
二、学前双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1.合格的学前双语师资的专业要求
幼儿园双语教师不同于一般的幼儿教师, 她需要同时兼具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双重角色。一名合格的学前双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语音, 词汇, 语法, 语用方面的知识, 此外为使英语教学能在一个尽可能纯粹的环境下进行, 幼儿英语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和查阅跨文化背景的能力, 从而在自学英语、备课时, 遇到困难能自行解决。
教师在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实施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模仿力。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 教师要注意面部表情的变化, 教师要注意西方人讲话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在动作行为的模仿力方面, 教师在讲对话时, 模仿各种角色要惟妙惟肖, 给幼儿做动作要夸张、幽默、引人入胜, 尽量使幼儿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其次, 在教师语言方面, 作为幼儿英语教师, 教师的教学用语要简洁,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此外, 教师还应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基本的教学原则, 具备唱歌、跳舞、绘画、游戏、制作等综合的教学技能, 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与幼儿进行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
为了给孩子创设轻松, 愉快, 有趣, 真实的学习环境, 教师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如: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 包括计算机、因特网等。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英语的平台, 使环境更好的为幼儿的英语学习服务。
教师还应具备出色的科研能力, 要善于发现本学科领域内发展的新动向, 并能够分析这些新动向, 还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把握这些新动向而且还要善于归纳总结, 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五年制大专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也要研究课程的主体——五年制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年龄上来看, 他们正处在青春期, 兴趣广泛, 思维活跃, 喜欢与人交往, 有强烈的交流欲望, 比较关注社会新观点;从认知角度上看, 其英语水平进校时略低于本市四星级高中的水平, 但学生在中学的英语教育主要是公共英语, 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语言的输入为主, 输出很少, 英语技能的弱项是语言的交际, 而且对所学的双语专业并没有很多的了解和基础, 所以在课程设置上, 学校就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三、课程设置的反馈 (职前)
研究目的:对我校第一届双语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评估,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设置课程和提高教学有效性。
研究对象:2011届学前教育 (双语方向) 班学生。
研究工具:本次调查使用的工具为:学生调查问卷1份, 幼儿园园长调查问卷1份。问卷设计的目的在于了解课程设置在哪些方面有空缺, 在上课模式, 考核评价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效果。学生问卷发放33份, 收回30份, 幼儿园园长问卷发放5份, 收回5份。
研究方法:文献法:广泛搜集与阅读国内外相关理论, 并对不同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予以深入辨析, 以此构建整个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调查法:前期调查我市幼儿园英语教师的组成情况。重点关注幼儿双语教师学历, 专业, 困惑等与课程设置相关的问题, 剖析现在幼儿双语教师存在的问题, 为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
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在课程设置上是否有空缺, 在上课模式、考核评价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学生问卷中, 第1~3题关注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中使用频率的问题;第4~5题关注上课模式;第6题关注课程考核;第7~8题为综合。园长问卷中, 1~4题关注的是园长在选用双语教师时聚焦哪些技能, 哪些知识。
观察法:选择典型的课堂教学或辅导活动予以实况详录、记录, 以此积累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双语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 开展反思。
研究结果:
1.课程内容
从表1中我们发现, 学生感到使用最多且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即兴伴奏”课程。从总课表中我们看到, 琴法课贯穿5年的学习, 但琴法学习的种类很多, 真正专供“即兴伴奏”的时间是进入专科段后的一年半, 每周仅2课时。此外, 学生对美术, 舞蹈, 电脑也有较强的求知欲。心理学, 教育学作为教师招考的必考项目, 同时作为合格双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 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 教师才能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表1中我们看到, 幼儿教育学, 幼儿心理学开设在第三, 第四学年上半学期, 在第五学年没有安排相关课程, 学生对这部分理论知识的遗忘较高。
补充科目:英语语音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英语听说和课堂用语的需求比较高, 同时, 作为基础的英语语音没有列入教学总课表中, 有些意外。作为幼儿园双语学科的教师, 英语方面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英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方面的知识, 此外为使英语教学能在一个尽可能纯粹的环境下进行, 幼儿英语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和查阅跨文化背景的能力。幼儿学习英语更多的是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 教师的英语语音语调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 教师在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实施能力。教师要认识幼儿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要了解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流派, 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法产生的背景、长处和短处,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幼儿的英语教学法。
从表3中, 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对英语语音, 多媒体教学, 美术类的技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
从园长的角度, 她们在选用双语教师时最关注英语等级考试, 其次是计算机, 艺术技能证书, 育婴师资格证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她们会比较主动参加钢琴、舞蹈的考级, 今年也集体报考了育婴师, 但对英语等级考试的关注度不高, 学校曾有过相关考级的规定, 但后来都不了了之, 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提醒学生及时考证。
作为参考, 我们还向金桥, 连元, 实验等幼儿园的领导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相关结果如下 (表5, 表6) , 其结果与学生所反应的基本一致。
2.上课模式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学习能力, 专业知识, 基本功方面的认可程度是很高的, 同时, 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创新、合作交际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与此产生对比的是“教师常用授课方式”的调查,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对常用的“教授法”的授课方式不太认同。——“因为授课法上课时感觉自我意识比较少, 也就是思想不自由, 授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自己不要多动脑子, 很容易就分心了。”——“我选择合作探索法。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学习, 而是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在学习, 比较有成就感。”
3.考核评价
在课程考核方面, 学生对常见的书面闭卷方式不排斥, 但对于教法类课程, 学生希望能加入其他方式, 例如实践等方面的考核, 使考核更加全面。——“对于我们幼师班来说我认为技能实践更重要, 所以书面闭卷考试就片面了, 不能体现我们技能方面的优劣。”
我校对大二毕业班有一系列的技能考核, 在学前教育专业, 分阶段也有简笔画、琴法的考核, 但这些因素如何能被综合运用到实际上课中去, 还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来磨练。
4.小结
(1) 加强英语基础, 尤其是语音的训练。本届毕业班学生共33人, 绝大部分参加了公共2级的考试, 从幼儿园园长的调查反馈来看, 对于双语教师的选拔, 园方对英语等级证书是十分看重的。掌握外语在于培养熟练的外语技能。学前双语教育新师资英语言语技能的培养应侧重听、说、读等技能的培养。合格的学前双语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 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总是从发音开始的。人们在生活中习得语言时最大的缺陷是发音不标准, 腔调不标准。教师的语音有一定的示范性, 作为未来的学前双语教师, 学生应该, 也必须准确、流利地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 掌握语音基础知识。学前双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对幼儿的英语输入量不足。所以, 在学前双语新师资的培养中, 要注意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所谓扩大语言输入就是扩大语言的接触机会, 接收和吸收充分数量的语言材料。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 向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量越大, 越有利于其输出能力的形成。要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背。在口语训练中, 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打破沉默, 开口讲英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 如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故事比赛, 英语剧表演比赛等, 参加社会上语言培训学校的活动, 以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英语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对于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缺乏实践支撑。每科教法每周只有两节, 由于课时甚少, 只能集中学理论, 而没有时间边学理论边试讲, 由于缺少实践练习和接触幼儿园实际, 从而削弱了理论学科的应用价值。有的学生的教姿、体态、表情和幼儿园老师差距甚远, 她们的教姿、体态、表情让你感觉不出她们所教的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只通过学习理论, 模仿录像, 试教等, 是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学前双语教师的。所以, 学生们一定要多实践, 在校内增加微型课练习的次数, 在校外, 创造机会到幼儿园去亲身体验。在幼儿园里, 学生们身临其境, 不仅可以感受到幼儿园里活泼可爱的童真, 还能观察幼儿园里英语环境的创设, 了解幼儿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 尝试用英语与幼儿交流, 并学到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
(3) 在校学生游戏储备甚少, 缺少专业的游戏设计教学训练。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 通过游戏, 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 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 并保持内在和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 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实践表明, 科学地采用游戏教学大有裨益。游戏教学可以活跃气氛, 帮助幼儿更好地习得语言, 能调节教学节奏, 放松儿童的情绪, 让幼儿乐学而不倦。英语游戏活动使幼儿对英语的习得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 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学生们应领会游戏在学前双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教学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掌握英语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技巧, 并懂得游戏创编。
(4) 提高幼儿学生微机操作及课件设计能力。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教学, 还是幼儿园管理以及教师素质提高、实施信息共享, 电脑在幼儿园各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因此, 幼儿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微机操作技能并具有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学生现在做的PPT课件都比较单一, 技巧不足。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课题组.试论学前双语新师资培养规格标准及其课程设计[G].2005.
[2]虞翔.苏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学前双语专业 篇8
视唱练耳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同“音乐基础理论” (基本乐理) 并列与衔接, 在保有各自学科独立体系、教育功能和教学范畴的同时, 二者又时常相互渗透与交融, 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
在新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中,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视觉、听觉、运动学的各方面感官的刺激, 形成一种系统的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力, 因而, 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音乐语汇和体会音乐内涵的水平。
一、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表现
在当今正在改革的音乐教学环境中, 需要更多的探索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广泛研究中、外音乐文化的纵横关系, 把视唱练耳的教学放在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之中展开, 使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在学习当中, 可增加多元的思考和多维的视角, 识别各种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下的音乐特色, 认识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态下的音乐异同, 体会东西音乐文化的区别。
特别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变现无处不在。各种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不同生态背景孕育下的不同音乐形态、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相处的文化之间的交融。独特的地域特色为视唱练耳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与养分。
从视唱练耳的教材来看, 它不仅囊括了西方大小调体系的视唱, 同时还有中国古代的五声、六声、七声的视唱。近些年,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视唱练耳课程中改编收集有关各少数民族的民歌、器乐曲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视唱条目,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音乐风格的艺术作品。通过视唱、打节奏、给鼓点、民间舞蹈的不同的教学手段的丰富, 使得视唱练耳课程更为多元化、艺术化。
二、视唱练耳课程中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思考
1. 立足新疆本土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的乐感训练, 首先要对新疆众多民族音乐进行以母语语感为基础的乐感教育。
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长期以西方乐感体系为基础的训练模式, 最终培养的人才是具有视唱、音乐听力、识谱、记谱等较为狭隘单一的人才, 因而对乐感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现象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 因此, 培养本土本民族的乐感的理解与培养是音乐教育的第一步。正如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一文中提到, 音乐家在音乐成长道路中所需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听觉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音乐风格的训练。从这里给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先体会到本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和语言, 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种音乐风格的各种音乐曲调和素材。
2. 吸收与借鉴《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及风格训练教程——维吾尔族民歌视听与模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题的一所专科学校。其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是培养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目标的学院。如何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立足新疆本土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 我们可以参考由新疆师范大学“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编写的教材为参考, 将西洋音乐为基础的教学训练与本土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乐感的体验纳为教学内容, 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自己民族的音乐曲调, 当听到自己熟悉的民歌曲调时, 他们的内心该是如何的激荡, 将视唱、练耳专业基础课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教材与其他视唱练耳教材的不同点表现为:第一、音乐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将节奏还原为民族民间的歌曲中, 将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色彩的节奏型训练组合, 而不仅限于孤立、单一的几个节奏型上, 音准的听辨不限于键盘上的某个具体音高, 而是落实到通过视唱后熟悉的民族旋律曲调、音型、音调的听辨上。将乐感训练放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切身体会。第二、乐感的训练立足于本土, 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的音乐思维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具有掌握各种音乐曲调的前提基础。第三、体会维吾尔民歌的共同特性:维吾尔族音律的音体使用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等混合律制。其次还有各种诸如四分中立音律、活音、多结音、一级音等现象。其中, 节拍的表现除了常见的四四拍、四二拍、四三拍之外, 较多的维吾尔族民歌使用的是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等复合节拍及不规整的增盈节拍。维吾尔族民歌的旋律起伏不在节奏重位起, 常见切分及其变体, 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旋律方面较为鲜明的特点之一。维吾尔族民歌结构较为严谨, 主题乐句常做重复和变化重复, 有向套曲变化发展的趋势。以上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将为我们讲授本土视唱练耳课程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欢著.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音乐, 2013.1.
学前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篇9
1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现状
1.1 师资严重匮乏, 整体素质偏低
近年来, 学前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师资短缺是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采访时表示:目前办幼儿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队伍奇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是全国学前教育教师缺口80万。农村大约缺56万 (熊曼琳等2012) 。以重庆市学前教育师资情况为例, 在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情况下, 重庆市中职中专幼教人才格外抢手,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2008年以来一直位居榜首 (吴国琴2013) 。根据湖南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未来10年湖南省学前教育事业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其对学前师资需求的总规模将迅速增加 (彭世华, 伍春辉2012) 。
幼儿园师资短缺情况严重, 双语师资更加匮乏。学前双语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生动活泼的双语课堂活动, 并且英语发音标准、语言基础扎实、词汇丰富、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这种既懂幼儿教育又有良好英语语言基础的教师凤毛麟角, 师资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双语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目前培训幼儿园现有教师成为双语教师是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1.2 对双语教育的误解
幼教界对双语教育存在诸多误解:第一、把双语课和英语课混为一谈, 许多幼儿园以双语教育为特色招揽生源, 在实际操作中却简单地将双语等同于“汉语+英语”, 仅仅开几节英语课而已。第二、不注重双语教学法, 错误地认为幼儿园涉及的英语不过是简单的单词和日常对话, 只要懂点英语的人就能教双语课, 把英语当成知识来传授, 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第三、误以为在非语言学科中随意穿插一点英语就是双语教学, 教师采用同时翻译法用英语或者汉语重复讲过的内容, 降低了学科知识输入量, 破坏了母语习得的语境, 费时低效。
2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本质
2.1 概念
中国的汉英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 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并不排斥汉语 (欧卫红2009) 。学前双语教育指幼儿教师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组织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这两种语言既是学习对象, 又是获取新知识和参与活动的工具。为了避免语言滞后阻碍幼儿理解学科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非语言行为和直观的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理解。
2.2 目标
结合2001年9月起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发展特点, 学前双语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第一、让幼儿自然地接触不同于汉语的语音系统, 丰富语言经验, 增长第二语言敏感性, 加深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 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第二、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感悟异国文化的特殊性, 逐步形成多元文化意识。第三、儿童运用两种语言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3 特点
学前双语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 直观性, 双语教学应该尽量复现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 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采用全身反应法和直接教学法帮助幼儿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速的变化理解语言。第二, 趣味性, 幼儿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的特点要求教学活动务必趣味性强。第三, 交际任务性, 双语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具体的、贴近幼儿生活的交际任务, 幼儿通过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习得语言。
3 职后培训
针对我国幼儿园双语教育师资短缺现状, 结合我国幼儿园双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 幼儿园双语教师职后培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展:
3.1 园本培训
当前园本培训可从“幼儿教师英教化、英语教师幼教化 (高敬2007) 和外籍教师专家化”三个方面开展:第一、为幼师毕业的双语教师纠正语音语调、规范课堂教学用语、拓展词汇、补充语法知识、加强英语教学法。第二、为英语专业毕业的双语教师提供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强化对幼儿的心理和发展特点的关注, 以便设计和组织幼儿化的英语教学活动。第三、许多外籍教师缺乏从业经验, 把双语课丢给他们存在很大的风险。应该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 让一名外籍教师和多名优秀的中国幼教搭档共同承担双语课, 携手合作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外籍教师还可以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专家参与园本培训。
3.2 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利用师范院校资源优势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争取建立实训基地, 希望派高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幼儿园应该积极与高等院校对接, 争取高校资源优势对在职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开展以高校为龙头的双语师资培训实验研究, 构建符合学前教育实情的双语师资培训模式。借助高校师资对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口语及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3.3 建立长效的双语教师培训班制度
学校定期派教师参加双语教学短期培训班, 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TESL中英双语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培训项目。也可聘请双语教育专家到校举行园本培训, 开展教学观摩课并组织教学研讨会, 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 提高双语教学和科研水平。组织优秀的双语教师到国外进行英语和专业课程的短期进修, 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如果经费有限, 也可以与英语国家学校建立友好学校, 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资源。
3.4 实施双语教师资格证书准入制度
双语教师资格证书准入制度, 对学历、双语教学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做出规定, 是切实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有双语教师资格证书, 例如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引进的、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认可的“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 (闫建立2006) 。辽宁省每年面向全省高校进行双语师资培训, 经考核合格者获辽宁省高校双语教师资格证书 (张东芳2010) 。我国目前暂时没有幼儿园双语教师资格证书, 幼儿园应该根据本园职后培训的要求, 确定双语教师资格标准。
4 结束语
学前双语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开设学前双语专业,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管齐下;另一方面, 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 效仿学前教育发达地区的作法, 例如温州学前儿童入学率很高, 据温州市教育局2009年统计, 全市5周岁户籍儿童入园率高达99.49%, 同时温州的学前双语教育也具有模范带头作用 (倪建发, 陈苗2011) 。该文提出了多层次的职后培训策略, 但是怎样有效地实施“幼儿教师英教化、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外籍教师专家化”, 如何衔接学前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实施学前双语教师资格认证等问题需要双语教育者进行广泛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27.
[3]倪建发, 陈苗.温州学前师资队伍建设构想—公共管理的视角[J].教育评论, 2011 (12) :49-51.
[4]欧卫红.双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44.
[5]彭世华, 伍春辉.湖南省近中期学前师资培养需求预测[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5) :25-27.
[6]熊曼琳.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凸显进城务者难承担高昂学费[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0-14/4246286.shtml.
[7]吴国琴.学前教育师资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8) :66-68.
[8]闫建立.双语教师资格证书年底认证[N].北京青年报, [2006-01-09].
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的探究 篇10
(一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中要蕴含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精神。贯彻科学性原则一般有以下两个要求:其一,在创编创新游戏的过程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适应幼儿的需要、特点和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创编创新游戏,应该把幼儿装在心里,这是游戏选择、创编、组织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在游戏中,提倡幼儿动脑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使幼儿从这样的游戏中获得关于生活的正确认知,使其自身获得主动发展。其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创编创新游戏的过程中,讲求科学,传达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与幼儿现在的生活相适应,让幼儿获得健康发展。
(二 )兴趣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创编创新游戏时,应将能否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贯彻兴趣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如下:一是游戏内容要生动具体,形式要活泼轻松,并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二是游戏必须是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的游戏, 这样的游戏最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幼儿比较感兴趣,并且玩得较多的主要是角色模拟游戏、音乐律动游戏、建构创意游戏等,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站在幼儿角度对游戏进行适当合理的创编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点,参与引导,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融入游戏,体验游戏带给他们的幸福和愉悦。
(三 )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要追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贯彻时代性原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不断增加反映时代气息的新的游戏内容。第二,不断赋予新的游戏形式,使游戏本身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和需要。
二、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创编创新的方法
(一 )变换游戏玩法
教师可针对传统幼儿游戏,在继承传统玩法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创编创新,使其更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让幼儿能玩、爱玩,在享受游戏的乐趣中获得发展。
(二 )替换英汉双语童谣
很多传统幼儿游戏都有动听的童谣相伴, 但有一些童谣由于年代久远,带有那个时代某些消极的印记,对于今天的幼儿来说有些不合适, 可以适当进行创编和替换。还有一些童谣,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需要调整童谣唱法。另外,歌曲可以改编成儿歌或童谣,这样,既增强趣味性,又能起到提醒作用,一举两得。
(三 )变换游戏场地
传统游戏一般对场地要求较低, 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很少有游戏需要特定的场地布置。我们可以根据场地调整游戏,也可以根据游戏调整场地。如简单的棋类游戏在室内可以用棋盘玩,在户外可直接在地上画个棋盘玩。这样一来,游戏场地的伸缩、灵活性较强,可以看做创编创新的一个方面。
(四 )变更游戏规则
有些传统幼儿游戏在形式上比较单一,不适合幼儿群体游戏,因此,可以对此进行必要修改。可以适当改变游戏规则,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对抗,这样增强幼儿的集体竞技、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
(五 )投放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其重要性在于游戏的开展必须以游戏材料为物质保证, 复杂性在于既保持幼儿游戏兴趣,又保证幼儿的安全性。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可以就地取材,还可以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游戏。通过材料的创新,一方面赋予传统游戏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具体案例
游戏名称:藏猫猫(Hide and seek)
适合年龄:小班。
游戏目的:开心地多次重复学习内容,增强记忆效果。
游戏材料:围巾一块。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探究 篇11
【摘要】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人际智能。在角色模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使角色模拟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还需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彼此间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代表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往,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角色模拟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客观地反映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水平以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角色游戏 模拟 探究
一、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主题的设计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对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游戏主题的产生具有偶发性,教师应善于捕捉住幼兒游戏的兴趣,根据幼儿的游戏意愿自发生成游戏的主题,由于这种游戏主题的产生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教师组织起来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但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人,只要是合理的游戏主题,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游戏材料来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
二、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情节与内容的生成
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成一些新的游戏情节与内容,对此,教师也应该持包容的态度,只要游戏情节和内容合理,就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此外,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纠纷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有可能生成新的游戏内容。
三、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自发性的游戏活动,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干预,游戏也会自然发生,并普遍存在于幼儿的游戏生活中。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育要与游戏相融合,所以,深受幼儿喜爱的英汉双语角色游戏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教师的指导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1.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开展前的指导。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开展前的指导工作是指做好游戏开展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内容来源。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所见所闻,为了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除了在活动中渗透知识教育外,还应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加深幼儿对生活的印象,提升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材料,为幼儿开展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创造物质条件。游戏场地、设备及材料是幼儿开展英汉双语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同时对激发幼儿的游戏意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投放玩具或材料时,既要考虑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较差,且喜欢模仿,在投放玩具和材料时,教师可多投放逼真的成品玩具,且数量要多;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动作操作能力,在游戏中更倾向于运用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多投放半成品材料或原材料,给幼儿探究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此外,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也能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2.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主题。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游戏的主题也应该由幼儿自己提出,而不是教师硬性规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适当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并在游戏中充当观察者,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2)指导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幼儿分配角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协商、猜拳、轮流、竞争等,教师可将这些方法教给幼儿,让他们学会分配角色的方法。在幼儿分配角色时,教师也要注意观察,不要总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主角,能力弱的幼儿总是扮演配角,确保角色分配的公平性。角色分配好后,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认识角色的社会职责,指导幼儿扮演好角色,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角色身份相符合的行为。
3.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结束后的指导。
(1)引导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是教师游戏指导中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结束的时机,即在幼儿兴趣尚未低落时结束是最好的,这容易让幼儿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保持游戏的热情。在幼儿游戏遇到困难,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很难继续下去时,教师也要及时结束游戏,以免让幼儿产生倦怠感或挫折感,影响幼儿游戏的兴趣。结束游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弹一段音乐,提醒幼儿活动要结束了。
(2)引导幼儿整理好游戏材料和场地。游戏结束后要引导幼儿整理好材料和场地,以方便下次游戏的开展,同时也能养成幼儿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教会幼儿整理材料和场地的简单方法,以教师整理为主,幼儿协助收拾为辅;对中班幼儿,可培养他们独立收拾玩具和场地的能力,但教师在必要时也应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要求他们独立整理游戏材料和场地。教师也可以从小班开始,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如“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不乱扔玩具”等。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的探究 篇12
一、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
1.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种类。(1)英汉双语发音游戏。英汉双语发音游戏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准确地发出难发音、易错音、相似音的一种活动。英汉双语发音游戏的目的、玩法和规则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发音特点及本班幼儿发音现状来确定。在游戏的设计中,对于小班幼儿,应注意对正确发音进行强化,错误发音尽量回避;对于中大班幼儿, 可以通过方言干扰音的练习、声调练习等各种方式来加深发音游戏的难度。在发音游戏的设计中应注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听说结合,全面提高。教师在生成、设计发音游戏时,可根据幼儿发音中常见的问题确定发音游戏的目的,进而生成和设计发音的类型。(2)英汉双语语汇游戏。英汉双语语汇游戏是为幼儿丰富、理解、运用、巩固语汇而设计和组织的游戏。幼儿园语汇游戏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礼貌用语、量词、代词、方位名词、反义词、关联词、称谓用语等类型。教师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掌握词汇的特点,设计出目标明确、玩法有趣的游戏。设计英汉双语礼貌用语游戏时,要注意礼貌用语使用的语境。如教唱《找朋友(Try to find)》时,在唱到“敬个礼呀”的同时说“你好”就能够巩固小朋友见面时要说“你好”,道别时要说“再见”。
2.学前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设计与组织。(1)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设计。英汉双语听说游戏是幼儿英汉双语语言教育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游戏,在游戏设计上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 目标“小步子”。即每节课一个重点,或发音,或语汇,或句子,或描述,定期进行综合训练。2)说的要有趣。由于听说游戏常常是在重复,尤其是发音游戏,因此,教师应注意玩法设计,要有趣,具有可玩性。游戏形式要丰富多样,多与艺术形式相结合,避免重复枯燥。(2)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组织。英汉双语听说游戏的组织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听说游戏组织时应注意纠正的方式要恰当,因3-6岁的幼儿正处于由发音不清晰、不准确到逐步准确的飞速发展期,所以,对于小班幼儿不必过分强调说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而应把重点放在说的态度上,如“想说、敢说、喜欢说”。对于中班幼儿则需要在组织和指导时给予更多的耐心,对于中大班幼儿在组织和指导时应强调“说”的清晰度、准确度,对于流畅度可提要求但不要过分强求,否则,就可能使幼儿失去游戏的乐趣。2)听说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游戏中,如果不是因为幼儿胆小害羞就不要刻意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尤其是不能大声地“喊着说”,要让幼儿懂得用中等音量说话一方面是文明、有教养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嗓子。
二、学前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
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主要是巩固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游戏。主要包括翻看图书的游戏、认识常用图标和字标的游戏以及书写姿势训练的游戏。
1.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种类。(1)翻看图书的游戏。 翻看图书是前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翻看图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主要有认识图书的结构以及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以及一页挨着一页翻看图书等两个方面的技能。(2)认识常用图标和字标的游戏。虽然幼儿年龄小,不识字,但是成人对身边常见的图标和字标的识别和表达,常常会激发幼儿识别的愿望。一般说来,幼儿开始对生活中图标和字标感兴趣就是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产生的开始,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图标和字标会使幼儿对生活中的符号和文字感兴趣。
2.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设计与组织。(1)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设计。英汉双语早期阅读主要是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和习惯,早期阅读游戏也是巩固相应的技能。那种把早期阅读游戏当成是单纯的识字和写字的游戏是曲解了游戏的目标,在游戏设计中应注意不要走入了早期阅读游戏的误区。(2)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的组织。英汉双语早期阅读游戏应根据年龄班幼儿的特点设计,对于托小班的幼儿需要在愉快宽松的氛围里,对阅读感兴趣,了解早期阅读的活动特点即可,不必过多强调规则。对于中大班幼儿则要求组织游戏时更应强调规则和效果。
三、学前英汉双语数学游戏
英汉双语数学游戏是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它是幼儿数学学习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它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英汉双语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情景性、操作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感知集合的游戏,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游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的游戏,认识几何形体的游戏,感知空间的游戏,感知时间的游戏等。
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游戏中涉及数学的内容及操作性活动要准确严谨,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前双语专业】推荐阅读:
学前双语学生10-15
学前双语教师培训07-29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08-02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07-30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09-04
护理专业双语教学方法11-10
高师学前专业06-25
幼专学前专业09-0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0-30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