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2024-10-03

学前心理学(精选12篇)

学前心理学 篇1

学前心理学在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一些学前心理学教师囿于“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累;教师认为学生不用心, 学生发出“心理学无用”论, 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所学与幼儿园教育脱节。因此, 改革教学策略, 进行有效教学是必由之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教学策略。

一明确三大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为提高教学效益, 首要的工作是明确学前心理学教学目标: (1) 目标的具体内容。既要体现社会对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 还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 特别要强调情感目标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对幼教事业和幼儿的热爱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并且只有心理健康、个性良好的幼儿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 (3) 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幼教实践中是学前心理学教学的行为目标。 (4) 知识的学习是前提。情感的培养蕴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知识的学习以能应用于实践为目标。

二运用四种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1. 以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穿针引线贯穿课堂, 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解决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智能潜力, 激活过去的经验。当问题得到解决时, 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还会产生增值效应, 推动新的学习。

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首先, 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让整堂课在这些问题的牵引和逐一解决中流畅地进行。其次, 要根据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需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时, 提出记忆性问题;在讲解新课时, 提出理解性问题;在分析案例时, 提出评价性问题;在课堂检验时, 提出应用性问题。

2. 突显案例教学, 用典型案例阐释和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诸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言讲解语言表达能力、协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能力。

在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 要遵循典型性、趣味性、教育性、前瞻性的原则。

案例的选取有广泛的来源: (1) 来源于现实幼儿生活。用现实生活中幼儿行为表现或是幼儿的作品来进行案例说明, 会增强案例的说服力。 (2) 来源于文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文学名著、影视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中往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本性, 应用这些作为案例分析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来源于幼儿园名师教育活动。名师充满爱心的人格魅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教学模式、典范的教学方法, 既能让学生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 又能感受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光荣, 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3. 灵活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 还课堂于学生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肤浅的课堂讨论, 它需要课前自主学习和深入的探究行动为基础。给学生提前下达合作学习的任务, 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学生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步骤:分工→自学教材→网上搜集资料→幼儿园实地观察与调查→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堂汇报并再次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又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4. 加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丰富视听, 拓展时空与信息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学前心理课堂教学, 可以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特别是传授抽象的心理规律与和揭示心理现象时, 它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使那些看不见、观不清的理论变成看得见、认得清的现象, 使抽象变得具体, 复杂变得简单, 让学生对一些枯燥的心理学知识, 有耳目一新的体验。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 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幼儿园场景来让学生体验并练习解决问题, 这对职前培训来说是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一个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在设计教学时, 要充分考虑中职教育特点, 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充分利用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考察, 学以致用。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安排学生在学习前或学习后入园, 通过与幼儿直接交谈、调查, 观察其行为表现, 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紧密与实践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学前心理学效率、效果、效益三合一的有效课堂教学, 有助于幼儿教师未来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传统低效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无法满足现代幼儿园老师培养的需要。本文从明确课程目标、运用四种方法以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5)

学前心理学 篇2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2.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3.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手工

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的内容零散

C.想像受情绪影响

D.想像具有夸张性

7.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A.0~2岁

B.2~4岁

C.4~7岁

D.7~11岁

8.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连贯言语

9.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A.笑

B.哭

C.怒

D.怕

10.0~6岁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A.动力性

B.情绪性

C.坚持性

D.情境性

11.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13.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盖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守恒实验

D.早期隔离实验

14.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

15.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气质

17.直观行动思维

18.性别角色

19.情境言语

20.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

性别角色

19.情境言语

20.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特征,帮助小王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区青年幼儿教师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9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5题,每小题2分,本题总分30分)

1.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C)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2.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BCD)几个。A、活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C)是最基本的。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4.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AD)。

A、替代性 B、戏剧性 C、虚拟性 D、假定性 5.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C)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6.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已有研究表明,(C)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7.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A)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 8.属于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的种类的有(ABCDE).A、无所用心游戏 B、单独游戏 C、旁观游戏 D、联合游戏 E、合作游戏 9.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的有(ABCDE)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 D、暂时隔离法 E、自我控制法 10.游戏准备活动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ABCD)等。A、游戏时间 B、游戏地点 C、游戏材料 D、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 E、游戏难度 11.(D)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1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ABCDE)等几种要素。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13.(E)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A、动机理论 B、品德学习C、问题解决 D、知识学习E、学习理论 14.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BCDE)的作用。A、指导 B、描述 C、解释 D、预测 E、控制 15.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ACDE)几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 B、逻辑理解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共10题,每题2分,本题总分20分)

1.在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等4个方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注意力缺失情绪障碍以及 行为过度依赖 等。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 社会环境 两个方面

3.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如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叫 高原期。

4.所谓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5.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社会性、虚构性、自由性和愉悦性。

6.儿童多动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 8-l0岁。

7.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行性行为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原因是幼儿 缺乏安全感。

8.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两个方面。9.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假定性。10.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 序列性。

三、辨析题。(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共3题,每题7分,本题总分21分)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错误。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心理学与幼儿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幼儿心理学原理在幼儿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幼儿各种活动的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正确。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2.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3.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3.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没有区别。错误。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表演游戏是为游戏自娱而进行的它与幼儿文艺表演不同,并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日的的,而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游戏活动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7分,本题总分14分。)

1.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l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2.如何对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一介绍清楚(2)在幼儿独立开展有规则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五、论述题。(共1题,本题总分15分)

1.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有哪些?(一)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二)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首先,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其次,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第三,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

(三)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

浅谈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实训教学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实训

高职院校历来就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所以,实训教学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学前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外,还需要通过实训教学帮助学生将知识和原理转化为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行为与能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突显学科教学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以及方式上突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在开展学前心理学学科实训教学时,需要根据高职教育规律以及学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培养新时期幼儿教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人才为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既确保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又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学、做”三结合与“知识、技能”双培养,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学习与职业需求相一致。在学科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和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学前心理学知识转换为自身开展幼儿教育的一种职业能力,实现以做促学、学以致用,培养出能适应幼儿教育岗位、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幼教人才。

二、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学科教学的应用性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特征以及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幼儿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幼儿实践的能力。由于学前心理学所设计的内容比较广,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整合,建立以知识为基础、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注重学前心理学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其中,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牢固,且达到“必需、必知、必会、必能”的要求,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突出学科教学的应用性。因此,学前心理学教学应改变传统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体现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发挥学科实训教学的价值。

三、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学科教学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实训,通过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前心理学应该将实训贯穿于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保证实训课程开足、开全,同时制订科学规范的实训方案,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首先,明确实训目标。学前心理学实训教学要围绕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技能训练以及能力培养来进行。利用实训来强化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训中加深对学前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具备观察幼儿心理、解释幼儿心理现象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能力。

其次,规范实训过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过程的规范管理,要制订学前心理学实训教学大纲,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计划,从而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确保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再次,丰富实训方式。高职院校开展学科实训教学的途径主要有课堂实训、实训室实训以及校外实训三种。课堂实训是最基本的锻炼学生能力的途径,教师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引入的方式,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和研讨,培养学生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创设模拟情景是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观摩录像、扮演角色等方式进行。校外实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训方式,高职院校应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习机会,通过深入幼儿教学一线工作,真正将在校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注重实训考核。实训教学期间,规范实训考核办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增加实训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促进学前心理学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加强学前心理学学科实训教学是由高职院校的教育特性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所决定的。脱离了实训教学,就等于违背了高职教育专业的育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将实训教学贯穿于学前心理学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符合社会实践需要的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石莉珠.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4).

学前心理学 篇4

学前心理学课程 (以下简称心理学课程) 是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它既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普通心理学知识, 又使学生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中职心理学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以教材黑板背诵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 应改变原有教学模式, 将合作教学模式引入中职的心理学课程。本文探索的合作教学关注课程教学中教师间和学生间开展的合作教学活动。教师间的合作是指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以教师团队的形式, 就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合作授课、共同反思课堂教学等形式的分工合作, 依靠集体智慧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师生间的合作重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实现教学相长。学生间的合作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科学分配小组, 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 做到优势互补,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效率,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合作教学实践

在心理学课程中实施合作教学, 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师—师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水平, 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完成学习任务。

(一) 师—师合作

1. 课前合作

课前合作包括一系列为学生施教前所作的各项教学准备, 具体包括:

(1) 合作设计

学期初合作进行课程总体设计, 就教学总体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 、学期教学计划、课程考核方案、教学方法等和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达成共识。

(2)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专业知识的不足和工作精力的局限, 减轻备课压力, 通过分工合作, 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内化、反思和提炼。在教学实践中, 以整个心理学课程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备课, 以章为单位, 该门课程包含十一个新课章节和六个复习章节, 每周一个教学章节, 共十七个教学周。学科组长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负责人, 负责人需做到提前研读教材、分析大纲、查阅资料、设计教学思路、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教学准备。在授课前一周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会, 负责人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课件进行介绍, 课程组成员进行讨论, 相互交流观点, 通过集体智慧完善课程前期设计。在研讨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集思广益、相互启发, 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专业发展。如, 为了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两章内容之后都设有两课时的复习课程, 在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 课程组老师集思广益, 创新复习的方式方法, 采用班级竞赛性质的复习方案, 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以竞赛促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在集体备课环节共制作完成十七个教学课件, 相关的教学资料、教案得到了共享。

2. 课中合作

(1) 合作授课

在合作授课环节, 采取助教制, 由两位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一名教师负责主教任务, 另一名教师担任助教, 协助主教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主要采用以下模式:

a.一个教, 另一个观察。在课堂教学的讲授环节, 主讲教师负责讲授知识点, 辅助教师通过观察收集课堂信息, 如, 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对问题能否做出反应、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 及时发现问题, 做出教学决策, 必要时提示主讲教师, 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b.一个教, 另一个巡视。在课堂教学的任务环节, 辅助教师在教室里巡视, 对学生提供帮助、辅导, 对有疑问的学生做出解释说明。

(2) 观摩教学

观摩教学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借鉴、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主要进行了学科组内的听课、评课和不同学科间的听课、评课、反思、探究, 每次课程安排至少一名学科组内教师进行听课, 课后评课, 学科间的观摩可由教师自愿进行, 一般一学期进行2~3次, 如本学期进行的各科之间的交叉听课及课后研讨, 促进了学科知识的渗透、教学改革的完善。

3. 课后合作

(1) 合作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 每位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定期召开碰面会分享交流心得。主教和助教从各自角度出发, 分析课堂教学活动的得失,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研讨磨课, 产生了“1+1>2”的效果。

(2) 网络资源利用

课程组教师创建了共同的微信群, 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进行交流、探讨, 使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在学校网站上, 教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至教育资源, 在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共享教学成果。

(二) 师—生合作

1. 课前合作

在课前阶段, 主要采取师生合作备课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 分析学情, 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确定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如在“幼儿个性评价”一节中, 学生已有幼儿园见习经历, 对幼儿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切身感受, 因此, 在授课中以学生自己分享观察记录为主, 教师做最后总结提升, 以切合学生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方式。

2. 课中合作

(1) 学生合作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的指导要贯穿教学始终,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给予学生启发、引导, 在学生合作讨论过程中, 通过来回巡视, 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学习情况, 给予帮助、反馈。

(2) 活跃课堂气氛, 交流积极情感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进行情感交流, 打造融洽的教学环境。

(3) 及时反馈信息, 进行教学评价

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需要及时获取教学评价信息, 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后和课程结束前, 设置“当堂检测”环节, 使教师知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加强。

3. 课后合作

师生合作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程结束后, 采取师生合作评课、教师批改作业、课后测试反馈、学生内化知识等方式, 明确问题、调整计划, 加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三) 生—生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合作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生—生”间的横向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1. 课前合作

以班为单位,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适当引导,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从整体考虑, 使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由6~8人组成, 优、中、后进生数量呈正态分布, 每位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课中合作

班级授课过程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 方便课堂上进行合作讨论,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讲、练、想, 如在“记忆”一章的讲解中, 学生就记忆三环节之一的再认和回忆的本质进行讨论、思考, 最终得出再认和回忆无本质区别, 只存在忆的程度的区别, 更深刻地理解了记忆的过程。

3. 课后合作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 从课后复习、课前预习、难题解疑、课后测试、作业完成各方面, 发挥小组合力, 做好课后巩固完善。另外, 全年级学生设置有QQ群, 供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学习。

三、合作教学实践的成效

将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心理学课程, 在取得师生认可的同时, 也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要总结优势, 提出建议。

(一)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合作教学是学校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于一体, 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多边协作优势, 构建符合学科特点、学生接受能力、操作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合作教学探索中, 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 如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课程设置的初级探索阶段, 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该如何控制等。在校科领导的引领、支持、鼓励、协调下, 不同学科教师的配合下, 搭建了合作教学平台, 课程合作教学有效开展, 教师间的备课、听、评课、观摩、讨论、磨课、反馈、评价等合作形式深化了教师教学反思, 构建了校内教师文化群落, 提高了教师合作质量, 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 优化了教学软环境

心理学课程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课堂教学更重视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流, 合作教学模式为师生创设了愉快、活跃的教学环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等、自由、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 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意识

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更是一种智慧。合作教学发挥学生团队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增进了学生感情, 提高了学生素质, 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结束语

古人云: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心理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 合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师生通过实践不断磨合, 提高合作教学的成效, 对创新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高师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 2006.

[2]郭晓丽.高职外贸函电课程合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 2015 (3) :39-41.

学前心理学 篇5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颜色视觉的出现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三)听觉发生的指标

近年来人们不但通过儿童的大动作反应来判断其听觉表现,还通过他的机体内部变化,如心律、呼吸等的变化,以及眨眼、面部肌肉活动等来判断。有的人如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重要作用,触觉在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依恋关系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更多依赖于身体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

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经过若干阶段。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二)视触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之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开始。其出观大约在生后5个月左右。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鲍厄(1966)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训练,结果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范兹(Fantz,R.L.1963)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同形状。苏联文格尔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根据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小的盲童已学会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这也可以说是人小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换句话说,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象的主要信息来源。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知觉发展的这种重大质变,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知觉的最重要变化,是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的目的方向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

三、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丁祖荫的研究(1964)也说明,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他提出,对图画认识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该研究指出,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四、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学前儿童心理咨询的基本观点 篇6

学前儿童心理成熟程度决定儿童的行为方式。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而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与其他方面对比具有不均衡性,即体重和身高的生长高峰具有不同期性;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在时间上的呈现出早晚的不均衡性,生理发展先于心理成熟,有的儿童看起来很结实但他的内心不一定坚强。因此儿童的行为方式由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决定而不是由生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

改变学前儿童所处环境和改变学前儿童同样重要。古语云:“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孩子身边都有什么样的人,最近和谁交往,孩子最近是否有不良的变化倾向,这些都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都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例如,有的孩子有悲观、忧郁或是暴力、攻击等不良倾向的玩伴,若孩子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时间久了难免会沾染上相同的感情色彩。因而,有必要提醒家长孩子辨别能力有限,需要时刻的关注和适当的指引,在必要的时候应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会有益于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家庭气氛及父母管教的方式决定学前儿童未来的生活形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习惯、成就、素养甚至人格等。一方面,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和睦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开心快乐,更有安全感,以便于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出比较良好的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态度,比较容易形成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反之,如果夫妻不睦,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如此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负面生活态度,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更容易形成敌对叛逆的态度。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等。其中,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参与到涉及自身或家庭等有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独立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积极的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人际态度影响未来的发展。自我概念也叫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对孩子来讲,老师喜不喜欢我?爸爸妈妈爱不爱我?小伙伴们喜不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这些都属于自我概念的认知。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孩子心里中的自己要比实际上的自己对于孩子的长成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只要孩子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那么即使他现在表现的还很普通,将来也可以成为最棒的。故此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他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孩子从这些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形成自我认知,如果这些态度是积极的,孩子自我概念就很有可能是积极的和自信的,如果这些态度是消极的,那么孩子自我概念也很有可能是消极的和自卑的。故此,对于学前儿童的家长和老师甚至这个社会都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表扬和鼓励,这样利于让孩子形成自信、乐观的自我概念。

秉承儿童心理咨询的这四大基本观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儿童心理素质,降低了学前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家长和教师社会等方面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心理咨询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惠萍,王祖莉,柯洪霞.简论师范院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2]但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学前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3]汪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改设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学前心理学 篇7

一、以学科情感培养为起点

学生对学科的情感态度, 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要通过学习《学前教育学》, 了解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掌握科学的保教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 为将来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学好本课程的意义, 坚定信念, 在新学期的第一堂上, 我将当下热销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书的作者刘称莲家庭教育的故事引进课堂, 用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启发学生。

“刚到北京的时候, 只能租房住, 所以总在搬家。然而, 无论怎么搬, 在我的心里都有一个准则, 住在北大清华周围。因此, 租房住的9年间, 我们在北大西门附近住了三年, 在清华大学里住了六年。不为别的, 就为女儿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因为一直住在北大附近, 北大的百年讲堂变成了女儿接受艺术熏陶的殿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刘称莲教女的故事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响。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 这位母亲是多么深谙教育的真谛, 虽然孩子还在读小学, 但因为她教育的智慧, 她的孩子其实已经在接受名牌大学的教育了。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 这位母亲将一个在世俗眼中的很平常的孩子, 培养成一个综合素养很高的人才, 后来同时被北大和中国香港大学录取。我们学好这门课程, 即使将来不做幼儿教师, 也会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 还会对亲戚朋友提出积极的教育建议, 善莫大焉。

也正因为从学生的情感心理出发, 重视了学科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对《学前教育学》产生亲近感, 为他们今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氛围。如今的课堂, 师生互动热烈, 学生的听课热情很高。

二、以教材情感化处理为突破

《学前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性较强, 显性情感因素不多。如果教师将理论知识、社会生活以及富有情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 对抽象的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化处理, 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时, 教材中介绍了几位中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抽象、深奥、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陶行知这一重要的教育人物, 我用心收集了他教育实践的故事,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强化了情感色彩。上课时, 我先绘声绘色地讲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经典教育故事, 以及两则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的故事, 后来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阅读材料:

一次, 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 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 她非常生气, 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 连连摇头说:“哎呀, 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 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 把那个小孩请出来, 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 看着他把表拆开, 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 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 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 修表师傅是老师, 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 自己拆了装, 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 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 花一点工夫, 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则故事, 气氛相当热烈。最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 领悟了大师的光辉思想。然后, 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 再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学生的收获可想而知了。

三、以情感型案例分析为抓手

《学前教育学》中的有些理论知识, 很难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进行教授。例如幼儿园教育目标和任务、幼儿园课程等教学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实践是很重要的, 但是由于有大量的学术性语言, 理解起来很吃力, 味同嚼蜡, 学生并不喜欢。对此, 我巧用情感型的案例, 用分析、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幼儿教育的教育原则”时, 我选用了这样一则案例。

为了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老师设计了“红花送妈妈”的活动。老师先念儿歌, 引出主题:“红花美, 红花香, 我要做朵小红花, 要问红花送给谁?红花送给好妈妈。”“红花为什么要送给妈妈, 什么节日快到了?”孩子们齐声答道:“三八妇女节要到了, 所以要送妈妈大红花。”老师出示一朵大红花:“妈妈的节日要到了, 我们做朵漂亮的红花送给妈妈, 好吗?”于是老师示范做大红花的方法, 然后孩子们回到座位尝试制作红花, 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大红花围坐在老师身旁一起学念儿歌。老师总结道:“妈妈很辛苦, 所以我们要爱妈妈, 把做好的红花拿回家送给妈妈。”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我引导学生充分讨论, 并让学生自学章节的内容。有同学指出:上述案例中的教师忽视了儿童情绪的感受与体验, 只是一味地用认知替代情感学习, 没有关心儿童的情感经验积累、体察儿童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激发儿童爱妈妈的情感上是无效的。

怎么才有效呢?我再组织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 有同学说,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儿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积累被爱的点滴经验, 孩子自然而然会升华出爱妈妈的情感, 而不是机械地通过做红花送给妈妈, 来言说爱妈妈的情感……学生的悟性如此之高, 令我感佩;思辨力之强, 令我叹服。原来, 我们一旦把握了学生的情感心理,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勃勃的生机。

总之,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这一特殊的催化剂, 让学生在愉悦、自觉的心理状态下求知, 是情感教学心理学应用的精髓所在。我们要加强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中专幼教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中, 教师可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的角度, 对学科情感培养、教材情感化处理以及情感型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科情感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学前心理学 篇8

1 《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幼儿心理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变化, 该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心理特征、心理学综述、普通幼儿心理问题分析以及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就目前该学科教学而言, “一张试卷和填鸭式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通常情况下, 教师往往是依据教材知识进行讲述, 而且整个课程均是由教师讲, 学生只负责听, 没有良好的互动。即使教师讲的大汗淋漓, 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积极性缺乏的环境中, 教师的讲课热情也不断衰减, 直至殆尽。填鸭式教学模式, 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减弱了学生学习的耐心, 最后, 通过一张试卷, 对学生学年度的成绩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难以真正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缺乏全面性。采用试卷的评价的方式, 只能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 无法考核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该课程的设置已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 未对学前教育专科课程进行创新, 造成某些课程出现重复较差现象, 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 注重公关基础课, 而忽视其他课程的设置。

从各个学科的重视程度来看, 《幼儿心理学》课程重视度明显不足。就目前多数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而言, 更注重美术和英语等专业课程, 与幼儿心理变化和发展有关的课程, 难以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 从而导致学生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在考试前, 只要熟记重点知识, 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无法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工作中遇到这方面问题, 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

填鸭式教学模式仍被沿用, 这种教学模式下,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难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同时, 学校也不注重与幼儿机构进行合作, 导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 与儿童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

2 《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 现阶段《幼儿心理学》课程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给学生未来的幼师职业道路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相融合, 培养合格的、专业的幼儿教师, 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本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尽管不同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形式不断变化, 但对于完整的教学实践来说, 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见, 教学活动教学的最终归宿点击出发点均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与具体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实际开展效果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在教学前,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要掌握该目标, 这样, 就可以牢牢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从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成教学。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教学目标的维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技能和知识、方法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该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教学思路后, 制定教学目标时,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以知识维度为前提。幼儿个体差异、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等, 是《幼儿心理学》课程中,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 只有掌握这些, 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儿童观。教师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认真研究, 通过实践, 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其二, 以能力维度中心。通过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了解和掌握, 要对儿童的能力进行了解和研究, 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教育问题, 还能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多进行实践, 自我总结存在的问题, 多角度、全方面的调查和了解,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其三, 以情感认知维度为重点。要想深入研究和学习幼儿的教育及心理问题, 首先, 学生要愿意接近幼儿、从内心喜欢和关爱幼儿,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认识是该课程教学目标的重点, 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要让学生意识到幼儿教学的真正乐趣, 通过幼儿教学展现自身的价值。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后, 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能够把握教学活动方向, 使整个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变得十分合理,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明确后, 需要有实际交际教学策略作为载体, 以下为该课程实际教学的策略探讨。

2.2 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理解教学

《幼儿心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而且就大多数学生而言, 该课程比较陌生, 如果在课堂上, 教师仅注重教授大量的抽象心理学理论, 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导致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学习该门课程。根据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年教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 但要保留该课程原理的精髓, 这样, 既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又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例如, 在讲解绪论这一章节中, 教师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向学生阐述心理学的不同心理现象种类、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防止罗列和堆砌大量抽象概念,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在讲解幼儿个性、情绪、思维和感知等各方面的心理发展过程、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年龄特征时, 可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等进行教学, 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让学生概括、归纳所学知识, 阐述自身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变化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有效的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 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2.3 结合实际,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所谓的教学方式, 是指学生和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就目前《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来看, 多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 实现教学,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 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给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理论知识带来不良影响。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还强调重视教学实践性。这种趋势下, 进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时, 需要改变教学的教授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 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性和概念性强是《幼儿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最大特点, 如果仅依靠教师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可能仅记住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论, 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一部分,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教师组织每位学生到省直机关或者市直机关等幼儿园, 重点研究和跟踪某一个儿童, 通过自身对幼儿成长历程的跟踪研究, 详细的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实质以及发展过程。校方也要注重与幼儿园等幼儿机构的合作, 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保障。

其二,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活跃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发现, 模像直观教学效果要好于实物直观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方式已被应用于多门学科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效的条件, 教师可以采用图像、文字、动画、生怕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够帮助教师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

其三, 完善评价体系, 多角度考核学习效果。完善评价体系时, 要把鼓励和检测两者结合作为主要原则, 检测学习效果和给予学生鼓励,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完善评价体系时, 注重学生情感维度, 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 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3 结语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性和理论性强,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想学习好这门课程, 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简化复杂的心理理论知识,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手段等多种教学方式, 创新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我国培养更专业、更合格的幼儿教师。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 此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往往是幼师为主, 因此, 该专业学生能力的高低, 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幼儿心理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 其目标是让学生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变化情况, 但就目前该学科教学模式而言, 存在一定问题, 该文对该专业教学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并深入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亚芸.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5) :59.

[2]何宋霞.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 2013 (19) :109.

[3]杨惠娟.关于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西青年, 2013 (6) :109.

[4]程玉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措施[J].科学咨询, 2014 (53) :100-102.

[5]高玉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104) :181.

[6]谢连英.试述如何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效果[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 (11) :6-7.

学前心理学 篇9

一、调整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 能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状态, 筛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 构建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措施。为此, 我们结合学生就业需求, 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全书内容调整为四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教学中以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 包括幼儿生理机制等生理心理学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幼儿方法等教育心理学知识, 明确幼儿知、情、意发展, 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特点。以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的教学, 探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0~3岁亲子教育等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新理论、新成果, 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前沿知识, 拓宽学生视野。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为教学重点, 着力研讨幼儿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心理问题破解方法, 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 “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习惯于教师口头讲述和灌输, 学生被动地机械接收, 影响了学科理论对学生将来工作的有效指导。现代教育理念和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学实践性的特殊关注, 要求我们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包括: (1) 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验参与相结合。“幼儿心理学”的许多内容概念性、理论性强, 如果仅凭教师讲授, 学生可能只是识记了一些心理学条文, 而对其实质模棱两可。对此我们应将实验引入课堂理论教学, 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 深化对原理的理解。 (2) 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我们在讲授“幼儿心理学”新知识前,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学习提纲, 将学生编排成学习小组,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课程体系,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认知。 (3) 更多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 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效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难点。 (4)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和原理, 指导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要使学生早日进入角色, 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 比如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心理问题模拟、去幼儿园见习后写相关心理观察报告等方式, 表现学科知识对职业岗位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检测是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以检测与鼓励并重为原则, 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 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 搭建起不同学生的成功平台, 让学生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 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 突出针对性, 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自信, 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 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艺术工程。只要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职业要求出发, 多动脑、多探究, 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幼儿心理学”学习中积极开展探究与实践, 以个性的张扬促进自己潜能的释放, 进而推动自身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 2010 (6) .

学前心理学 篇10

一、调整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能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状态,筛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构建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措施。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全书内容调整为四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教学中以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包括幼儿生理机制等生理心理学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幼儿方法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明确幼儿知、情、意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特点。以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的教学,探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0~3岁亲子教育等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新理论、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为教学重点,着力研讨幼儿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心理问题破解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学法

长期以来,“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习惯于教师口头讲述和灌输,学生被动地机械接收,影响了学科理论对学生将来工作的有效指导。现代教育理念和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学实践性的特殊关注,要求我们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包括:1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验参与相结合。“幼儿心理学”的许多内容概念性、理论性强,如果仅凭教师讲授,学生可能只是识记了一些心理学条文,而对其实质模棱两可。对此我们应将实验引入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深化对原理的理解。2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们在讲授“幼儿心理学”新知识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学习提纲,将学生编排成学习小组,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认知。3更多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效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难点。4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和原理,指导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要使学生早日进入角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比如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心理问题模拟、去幼儿园见习后写相关心理观察报告等方式,表现学科知识对职业岗位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受挫教育意义

受挫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承受挫折的能力。现在家庭和社会为孩子提供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心理素质也很脆弱,受挫能力不高。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即将升入小学,面对全新的一个学习生活天地,我为孩子们脆弱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倍感堪忧。

我们教育学生要清楚地知道,幼儿学前班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生活中或在幼儿园学习中,都避免不了遇到挫折。幼儿受挫能力的教育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使幼儿心理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和生活上去面对挫折;二是在遇到挫折时学会用积极心态去应付,尽快走出逆境。通过这两方面培养目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幼儿受挫能力培养的研究,运用有效的培养方法,对幼儿进行抗挫折磨练进行模拟分析。科学的提高幼儿遭遇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方法的知识,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接受挫折教育最佳时期。由于幼儿的抗挫能力高低,是直接影响幼儿成长主要因素之一。

四、创新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检测是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以检测与鼓励并重为原则,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搭建起不同学生的成功平台,让学生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针对性,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自信,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前心理学 篇11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45-04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交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 & Smith,1996; Flavell & Miller,1998; Gopnik & Wellman,1994; 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性功能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 & 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 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 & Taylor,1996;Gerstade,et 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 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 day-night stroop 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 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 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 J,LANG B,KLOO D.Theory of mind and self-control:More than a common problem of inhibi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 AS. Ethnopsychologies: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oeries of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 S M,MANDELL D J,WILLIAMS 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ages 2 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 C.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Links with theory of mind and verbal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16):233-253.

〔6〕魏永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7〕RUSSELL J, MAUTIMER N ,SHARPE S,et al.The “windows task” as a measure of strategic deception in preschoolers and autistic subjects〔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9):331-491.

学前心理学 篇1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 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 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其发展核心是科研, 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 强化专业, 强调课程发展, 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 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 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 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 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 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 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 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 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 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 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 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 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 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 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 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 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 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 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 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 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 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 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 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 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 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 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 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 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

(2) 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 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 重构教学内容, 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 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精简基础理论, 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 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 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具体包括: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 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 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 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 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 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 课程的重点

第一,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 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 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 课程难点

第一, 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 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 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 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 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 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 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 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 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 让学生交流、讨论, 阐明自己的观点, 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理解知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 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 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 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 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 应用在教学中, 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 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 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 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 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 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 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 学会观察、了解儿童, 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 安排见习、实习, 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 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 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 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 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 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 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 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 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 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 (40%) +期末考试 (60%) 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 (观察报告、调查报告) 、实践训练 (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 ;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 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练.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 , 2011 (11) .

[2]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 2005 (2) .

上一篇:信息扩散下一篇:苯乙醇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