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心理(通用9篇)
记忆心理 篇1
摘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多利用记忆心理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在词汇的构成方面, 教师应限定范围, 确定目标, 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把词汇目标化繁为简, 化整为零。督促学生多复习, 勤记忆, 同遗忘作斗争。让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步步为营攻克英语词汇的堡垒。在平时的教学中, 使词汇教学灵活多样, 引导学生记忆方式多样化, 综合全面地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关键词:记忆心理英语词汇,心理暗示,选择性记忆,化简为零,反遗忘,记忆方式多样化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词汇的记忆虽然和记忆力有关, 但是如果能够根据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特点, 教师利用记忆心理学规律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 并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 那么学生就可能突破英语词汇的瓶颈, 使英语学习进入柳暗花明的境地。下面就谈谈如何指导高中学生记忆单词。
一、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而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意志, 进而促成积极的活动成果。”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要想学好英语, 信心是第一位的。有些学生由于初中的基础不好, 进入高中后, 信心不足, 对新知识有一种恐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 淡化学生的恐怖感, 课堂上轻松愉快, 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夸奖, 这会使学生克服掉不自信和恐怖心理, 经常对他们这样的暗示:“单词很容易记住, 比汉字好记很多, 你连汉字都记那么多了, 记住英语单词没问题。”这样,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对记忆英语单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心理暗示, 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记忆
知识是无止境的, 因此在引导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时要有选择性, 我们不能超越高中这一学习阶段的现实而要求学生博闻强记, 见到生词就要求背下来。如果这样遍地开花的话, 学生很容易感到挫败。所以, 高中生要记忆的单词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上的词汇为根本, 在把这些词汇掌握得很好的基础上酌情扩展。在记忆单词时, 让学生多记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 把他们的用法熟记, 作为万金油词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词汇加以总结和归纳, 在平时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般地传授给学生。
三、化整为零, 化繁为简
一个人的记忆力如果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来看分为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 , 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 。学生记忆单词的目标就是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这个规律, 把复杂的单词简单化,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四、及时复习反遗忘
科学研究证明:任何人记忆下来的东西都是反遗忘后的成果, 任何人都会有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Ebbinghaus) 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认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根据这一规律, 我们应该告诫学生及时复习, 和遗忘作斗争。要让学生选好复习的最佳时机, 根据自己的记忆实践, 在即将遗忘之前及时复习。教师应在平时授课中多反复、多考查, 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反复记忆。
五、引导学生记忆方式多样化
如果总是把单词孤立出来, 这样的记忆很枯燥, 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 效果不容易持久。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变换复习方式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例如在记忆单词时, 可以听、说、读、写并用或其中的某几种形式交替使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记忆模式, 人的记忆模式根据人的感觉类型来分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综合型等, 有的学生属于视觉模式, 看到词形比听到单词读音要记忆深刻, 那就采取视觉为主的方式。
六、循序渐进效果好
记忆单词并不是一劳永逸, 需要学生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刚开始我们不要要求把单词词义记忆的有多准确, 也不要让学生把单词的很多用法都记住, 记单词就像认识陌生人, 是一个一回生、二回熟的过程。第一次见面, 可能只记得个脸, 记不住名字, 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今后交往;第二次见面, 记住了名字, 但不知其脾性, 这也无妨;第三次见面, 可能略知其性格, 但不知其底细, 这还是无妨;以后见面多了, 就可能逐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 甚至交上朋友。所以, 最关键的是要增加见面交往的机会。
记忆单词没有捷径, 只有不断地付出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 任何方法只有真正地适合自己了才是好方法, 所以好的记忆方法还要靠教师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摸索, 切忌照抄照搬。
记忆心理 篇2
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表象。表象是我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映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回忆时多数是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表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形象性。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多是以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出现。例如,当我们游览了一处名胜之后,那里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都会在我们头脑中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迹;在回忆时,这种印迹就会表现为鲜明的表象。回忆一节课堂教学的情景时,教师讲课的形象、大致的教学内容以及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活动等都会浮现在我们的头脑里,这些都说明表象具有形象性的特征。表象的第二个特征是概括性。
表象来自感知,又不同于感知。感觉、知觉是我们对眼前存在着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表象所代表的却是过去感知过而眼前并不存在的事物。这种表象通常是由有关事物或字词所引起的。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于过去多次感知过的同类事物,在表象中留下的只是这些事物的一般特点,而事物的个别特点都消失了。例如,种种树木、种种房屋、种种人等都是我们多次感知过的。当重新提到它们时,我们头脑里出现的常常不是哪一座具体的房屋、哪一棵具体的树木和哪一个具体的人,而分别是他们的一般的概括的形象。表象与直接知觉的对象的区别是:第一,表象不如知觉对象那样鲜明,总要模糊、暗淡一些;第二,表象不如知觉那样完整,在表象中出现的只能是客观事物的某些突出特征,而不能反映客体的一切特征或属性,这叫做表象的片断性;第三,表象也不如知觉对象稳定。表象通常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当重新唤起时,它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又有了改变。
当然,这些并不意味着表象仅仅是知觉的一种贫乏的、模糊的副本。表象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概括化了的形象,这一形象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经常的、共同的特征或属性。就这一点而论,表象较知觉更恰当更有效地代表了客观事物。
表象可以是单一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等是单一的表象。单一的表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人有着鲜明的视觉表象,对以前看过的东西的色彩、轮廓都能有清晰的形象。如画家的视觉表象常常是十分鲜明、稳定的,他们好像“在内心中看到”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曾经感知过的熟悉的事物。有些人有着鲜明的听觉表象,对以前听过的声音有着清楚的印象,甚至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地步,如音乐家的听觉表象常常是异常清晰和稳定的。有些人则有着鲜明的运动表象,对别人表演过的动作能清晰地回想起来,准确地模仿出来。
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通常,各种单一的表象,由于感知时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可以互相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综合的表象。例如,在回忆一位熟人时,他的音容笑貌、谈吐举止,都会浮现在我们的脑中。这种表象就是综合的表象。
记忆心理 篇3
【关键词】认知心理 交替传译教学 学生译员 短时记忆训练 影响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尤其是因为它影响到学习和行为的认知过程。在认知心理学范畴内,所谓的“认知”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它涵盖了所有与获取知识和经验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认识、理解和推论),这些过程不同于情感或者意愿的体验。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融合认知心理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译员提升学习效率和英语专业技能。本文将简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内涵和交替传译教学内容,论述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并从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译员的英语感知能力,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使用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认知心理学的内涵
认知(cognitive)是指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它涵盖了所有与获取知识和经验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认识、理解和推论),这些过程不同于情感或者意愿的体验。自古以来,有不少哲学家都在反复讨论认知的本质及人类头脑与外在事实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心理学家普遍开始重视认知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由此诞生。认知心理学在英文中写作cognitive psychology,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这个领域是从格式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特指信息处理研究,所谓的“信息处理”是指对信息的获取、记录、组织、检索、显示和传输的过程)的进展当中发展出来的。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有许多相同的研究课题,曾经有专家还将前者划分为后者的一个分支。当代认知理论有两大研究途径,第一种体现在发展取向方面,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皮罗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即人的思维能力发展自然时间表,其中,他考察了4个阶段,分别是0到2岁处于感觉运动阶段,2到7岁处于前运算或者符号运算阶段,7到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2对到成年处于形式运动阶段,每个阶段,人的认知能力和运用符号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衍生而来的,主要关注的是“表象思维”以及对世界的心智模型(基模)建构;第二种则体现在信息处理取向方面,认为人类心智类似于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反应研究法、计算机模拟类比法和口语记录法。其中,反应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对某种事物的瞬间反应;计算机模拟类比法是对计算机模拟法和类比法的统称,所谓的计算机模拟法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是否和计算机编程相似,类比法是将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认知进行对比与分析;口语记录法主要是让人类听一段语言(通常是外语),边听边记笔记,听完以后用自己的语音复述所听到的信息。
二、交替传译教学内容
交替传译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导学生译员一边听讲者所讲的英语,一边记笔记,等讲者讲话完毕,学生译员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无误地传达所听的信息。所听的外语听力通常在5到10分钟之内,学生译员可以采用快速记录法、缩写法和同声传译的方式来记录所听的信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翻译技巧,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
三、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
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尤为重要,学生译员在倾听英语听力时,通常会在认知习惯的驱动下,本能的翻译和速记所听的内容,快速记录英文,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短时记忆力。
其次,学生译员所听的英文一般都在5到10分钟之内,这会促使他们用快速记录法、缩写法和同声传译的方式来速记听到的内容,快速记录法通常是指速记重要信息,缩写法一般是对重点单词的缩写,同声传译是在听英文的同时进行翻译,并根据汉语意思,用自己的语音来进行英语翻译,复述原文。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学生译员将会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心理素质和稳定的短时记忆力,其中的语音能力包括扎实的母语和外语功底,学生译员不仅会要求自己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词法、句法、语法等基本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有敏锐的听力和丰富的词汇,懂得做交替传译时措辞应得当,表达必须准确、流畅。
另外,学生译员在不断的交替传译训练活动中将会逐步具备敏锐的头脑,快速的反应,出众的记忆,高度的判断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使用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
1.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整合认知心理学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译员在词汇、听力、语法、英语发音、母语功底等方面的基础,逐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译员的适应能力为学生译员播放有价值的听力内容,提前指导学生译员提取听力信息,做好交替传译工作的技巧,例如在让学生译员倾听短文《A noble gift》(崇高的礼物)这篇短文之前,为学生列举重点单词和短语:noble(高尚的,崇高的,壮丽的);copper(铜);monument(纪念碑);support(支持,支撑); statue(雕像;framework(框架,构架);liberty(自由);transport(运输); present(礼物); site(场地);sculptor(雕刻家);pedestal(底座);actual(真实的,实际的)。接着,让学生译员快速记忆这些重点单词,指导学生译员注意倾听单词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学生译员在做交替传译工作时的难度。然后,教师可以播放听力,让学生译员边听边记所听的内容,听力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译员翻译这篇短文的汉语意思,再让学生译员用英语复述所听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译员展示英语原文和关键句型,例如:One of the most famous monuments in the world,the Statue of Liberty,was presen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the people of France.The great statue ,which was designed by the sculptor Auguste Bartholdi,took ten years to complete.(世界上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的自由女神雕像是在19世纪由法国人民赠送给美国的,这座由雕刻家奥古斯特.巴索尔地设计的巨大雕像是花费了十年时间所完成的),并让学生译员将原文和自己复述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定期复习,不断加强自身的短时记忆能力。
其次,教师在做完初步训练以后可以进一步提升交替传译教学的难度,进入第二个教学阶段,不再为学生译员一一列举重点单词,为学生译员播放三遍听力原文,让学生译员自行做笔记,等播放完听力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复述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等学生译员的短时记忆和听力、翻译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以后,教师可以进入第三个教学阶段,即让学生译员只听一遍听力,紧接着让他们用自己的英语语言来准确无误地描述所听到的内容,指导学生译员在做口语翻译时口齿须清晰、语调应自然、措辞必须得当,告诉学生译员在进行交替传译工作时反应须敏捷,学会抓关键词,做好短时记忆,增强瞬间反应能力,努力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彬彬有礼、态度谦和、风度文雅,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严肃谨慎,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丰富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母语功底。
2.培养学生译员的英语感知能力。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活动中,学生译员经常会听到到发音相似或者相同的单词(像feast和fist,rise和rize或者rose),也会遇到有一词多意现象(例如present可以表示动词赠送,授予,呈现;表示;提出等,也可以表示名词礼物、赠品等;在做形容词时,还可以表示现在的,目前的和出席的),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译员良好的英语感知能力,科学使用认知心理,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译员播放没有字幕的英语听力视频,让学生译员从视觉感官上来推测单词的含义,快速记录所听到的内容。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译员速记包含多个意思的单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英语阅读量,指导学生译员坚持练习听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短时记忆能力和英语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短时记忆训练和长时间的记忆训练相结合,指导学生译员牢记所听到的信息和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运用语法规则和不同的词义,这样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3.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在倾听英语的同时迅速记录第一反应(主要包括英语单词、翻译),掌握英文以及翻译的缩写技巧,尽量在聆听英文的过程中减少记笔记的时间,尝试用大脑速记所听的内容。听完听力以后,及时回忆所听到的信息,并立即用英语进行复试和翻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主要用于研究人的记忆、感知能力、注意力、知识量、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采用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译员进行短时记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借助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时,应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本科交替传译教学中表达技能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2]姚斌,周娜.交替传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理解等式”对交替传译教学的启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3]康志锋.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02).
思想政治教育之心理记忆律分析 篇4
一、记忆的生理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1. 记忆的生理过程。
生理学认为, 记忆是分布在大脑皮层上的具有中枢神经活动性的节点之间的突触电冲动, 导致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的结果。记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外部传入的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中保持1~2秒, 未经注意的就被遗忘;其次, 由注意从中选择信息, 送入短时记忆系统。如果这些信息未被编码将被遗忘;最后, 短时记忆中被编码的信息被送入长时记忆系统, 相对长久的保存下来。记忆又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感觉记忆是指个体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它一般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时间, 如不立即进行处理, 记忆就会消失;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是指感觉记忆中经选择性注意而能保持到20秒以下时间的记忆, 它具有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和易受干扰的特点;长时记忆是指经短时记忆加工处理而能长久保持的记忆, 它的储量几乎是无限的且能永久存储。记忆包括编码、存储、提取三个历程。编码, 是指个体在信息处理时, 经由心理运作, 将外在刺激的物理性特征转换成另一种抽象形式的心理表征, 它可以分为形码、声码、义码等多种形式;贮存, 是指将业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的过程, 它与中枢神经和大脑皮质的部位功能有关;检索, 是指将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应用的心理历程, 它实际上是一个解码还原的过程。在科学记忆过程中,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要经过编码、贮存和检索这三个历程。
2. 记忆的基本规律。
(1)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保持和遗忘的变化规律, 即遗忘在学习后就迅速下降, 继而随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损失增量的递减。曲线显示, 对于初学的知识, 20分钟后会遗忘30%, 1小时后会遗忘40%, 1天后会遗忘60%, 而1个月后会遗忘80%。也就是说, 遗忘在记忆完成后立即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保持会越来越少, 遗忘会越来越多, 遗忘速度呈先快后慢的曲线。 (2) 重复的次数与保持的程度成正比关系。研究表明, 第一次记忆的材料, 长时间不进行重复记忆, 就会被逐渐遗忘, 甚至达到没有记忆前的水平。而适时对记忆材料进行重复, 保持的就会增大, 遗忘的就会减少。重复的次数越多, 保持的比例就愈大。当然, 重复次数超过达到正确复呈平均所要次数的过度学习也是无益的。 (3) 记忆效果与个体生理特征呈正相关。生理特征是指个体在感觉、知觉、智力、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它涵盖了视觉、听觉、智商、心境等各个方面。研究表明, 个体生理特征越好, 在记忆过程中效果更好的可能性更大。比如说, 一个视觉能力强的人会比视觉能力弱的人记忆力强, 一个人快乐高兴的时候会比忧伤郁闷的时候记忆力强, 一个人睡眠充足时会比缺少睡眠时的记忆能力强。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
1. 在教育内容上, 设计系统、形象、生动的教育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 它既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也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还包括时事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学科广, 涵盖知识面宽, 并且相互之间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关联性不是很强。如果不对教育内容进行分割、归纳和梳理, 必然会造成各个内容之间的交互干扰, 影响受教育对象的接受和认知水平。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一个没有进行分类整理的图书馆检索一本书籍, 我们会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自然检索的速度非常缓慢, 零散、抽象的记忆材料在人的大脑中也是如此。对教育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教育内容梳理成体系。记忆规律指出, 完整、形象的事物较零散、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记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堆零散的玩具手脚我们记不住, 但是组装成一个玩具人我们就会过目不忘;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会毫无印象, 但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我们就会牢记脑中。建立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结, 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把它的内容以一个结构完整、要素关联、形式直观的框架传授给受教育对象, 必然能增强受教育对象记忆的效果。二是把教育内容转换为图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政策性、理论性较强, 它具有高度概括、比较抽象、枯燥晦涩的特点。按照心理记忆规律来看, 这样的记忆材料是比较难以记忆的。但我们如果把这些记忆材料以生动实在的图片形式表现出来, 使得记忆材料和受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结。三是把教育内容关联至情境。心理学研究发现, 回到记忆的情境中, 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例如, 你可能会想不起中学同桌的姓名, 但当你回到你们当时同桌的教室, 你可能就会立即想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把教育内容与现场情境联系起来, 建立两者之间特殊的联系, 能在回忆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定位, 提高记忆水平, 增强教育效果。
2. 在教育方式上:
引导受教育对象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长期以来,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比较重视教员在教育的主导作用, 对受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单纯的将受教育对象视为知识灌输对象, 强调教员怎么教就怎么学, 教员教什么就学什么。这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方式, 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注意”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认为,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认知过程中, 没有注意就没有对刺激信息的辨别, 就不会对相关信息的学习和记忆。没有注意的记忆只能是瞬时记忆, 始终处于随收随忘的状态。刺激信息只有经过注意登记后, 才能被存储。只有引起受教育对象的注意, 才能把边听边忘的瞬时记忆转化成短时记忆, 进而转化成长时记忆, 最终成为永久掌握的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问是引起受教育对象注意的良好方式。教员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 引人入胜地提出问题, 从外部强化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受教育对象通过对问题的准备和回答, 引起了自己对教育内容的注意, 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粗浅认识, 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内部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 内外结合强化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 从而引导受教育对象深入分析问题, 帮助受教育对象理清思路以解决问题。实践证明, 这种通过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而产生的“互动”, 能使受教育对象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有效开启学生广阔思维空间, 有助于增强受教育对象记忆力, 提高受教育对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他们能较快接受书本知识并得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最后, 教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使得受教育对象纠正了认识不足, 强化了正确认识, 完善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体系。教员提问到受教育对象回答再到教员解答, 这样一个闭合的过程中, 由于注意的作用, 使得教育效果大为提高。
3. 在教育手段方面, 向科学化、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法。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教育手段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手段, 必将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教育效果。一是要依据科学规律开展。比如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就应当依据遗忘规律, 适时对已讲授的教育内容进行再学习。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 有计划的采取学习要点归纳、理论体系梳理等多种形式对教育内容进行再学习, 即进行重复, 将能加深知识记忆, 降低遗忘比例, 提高记忆水平。二是要采取多种样式开展。在过程中, 就可以采取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拟演示等多种教学样式。就拿模拟演示来说, 它就是通过对真实情况的模仿和演示, 帮助受教育对象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仿真性、实践性, 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三是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展。所谓现代化教育手段, 是指利用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录像机、大屏幕等现代科技成果, 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更能激起受教育对象的兴趣, 激发受教育对象的动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 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落后模式, 从根本上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郝唯学, 何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
[3]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心理课教案 记忆,你也可以 篇5
广州市培英中学外国语学校 心理科 陈贻承
活动设计:
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昨天上课听懂的东西,今天就不记得了?英语单词背了十来遍都还记不住?为什么有些同学临时抱佛脚非常有效„„这些问题都和记忆有关。
众所周知,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出来的。很多学生记忆力不好,并不是他(她)不够努力,很有可能就是没有遵循记忆的规律,不懂得记忆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到规律,并遵循其规律,并掌握应用一些记忆的技巧,完全可以提高记忆力的。
辅导对象分析:初一学生
知识技能:学生了解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但对记忆的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学习能力:学生能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但遇到记忆困难时,还是有一些束手无策,只能硬着头皮死记硬背。
课堂表现:学生活泼好动,基本上能独立思考问题,对于活动性和思考型课程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辅导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忆的常见规律,学习并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这些记忆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记忆的常见规律;通过交流、活动体验以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的实例,让学生亲身实践,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记忆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学生在记忆力方面的一些必要指导,可以减小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提高记忆力,进而建立愉快的学习体验,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辅导重点:
掌握四条记忆规律和一些记忆方法。辅导难点:
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方法和技巧提高记忆力。
辅导方式:
讲述 讨论 游戏
辅导准备: 幻灯片课件; 辅导时间: 1课时 辅导过程:
一、导入(2分钟)呈现一幅内容丰富的画10秒钟,然后让学生回答与这幅画相关的几个问题。
1、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
2、右下角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
3、右边中间的那个小男孩在做什么?
(通过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导入正题做准备。)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忆。
二、记忆的重要性(3分钟)
提问:
1、记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记忆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记忆方面的问题呢?(1、给学生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2、为后面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寻找案例;
3、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内容的积极性。)
3、记忆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可不可以提高? 通过一个实验的报告,让学生认识到记忆完全是可以训练出来,然后点题:记忆,你也可以的。
三、记忆的规律(10分钟)(这部分内容可以灵活处理)
游戏:老师呈现一组数字20秒钟,学生凭记忆把刚呈现的数字按顺序写出来。(可适当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测试)。比如:***638。
(通过现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记忆过程,寻找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记忆的认识。)
(这组数字的例子很有深意。第一它反映了学生现在遇到的记忆难题。就是任务很重,一下子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而且很多还是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第二这组数字其实是一个身份证号码,它是有意义的,你掌握了规律,是可以很快记住。这点和学习也是相通的。)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从学生刚记忆的数字发现大家能记住的数字都是最开始的那几个和最后呈现的几个。这就是记忆的一个规律,叫做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和最近呈现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而中间的比较难记住。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规律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启发?比如在复习的时候,应把重点的复习安排在前面或最后面。
2、记忆的广度有限
引导学生从刚记忆数字的数量来思考。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记住的数字数量都很有限。这是记忆的另一个规律:短时间内能记住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这个规律告诉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比如尽量把长的资料分成一段一段来记,最后再串起来一起记。比如在记忆英语单词时,一天的量不要太多;长的单词分开几段来记,如congratulation(祝贺,贺词)。(还可请学生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3、有意义的知识容易记住
再次呈现那组数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的18位数字是有一定意义的。前六位代表你办理身份证时户口所在地,紧接着的八位是你出生的日期,再接着的三位是给在同一地区、同一日期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男的为奇数,女的为偶数。最后一位是根据一定公式算出来的数字(略)。根据这个规律,你能记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吗?爸爸妈妈的呢?(让学生体验记忆的成就感)
这又是一个记忆的规律,那就是理解的东西容易记住。比如在记忆文言文以及数理化公式时,最好是理解记忆。
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
记忆除了有刚才这么规律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学生知道的就少讲)
1、分类记忆法
请同学们拿出第三周数学小测的试卷。为什么有的同学很快就找到了?因为平时他们有整理,根据学科的不同,考试时间的先后,分门别类放在文件夹中,所以找起来很快。这就是分类记忆法。
比如学习英语时,有一些词组很相似:
Give away泄露(秘密)get away离开,逃脱 Give in让步,投降 get in到达,进入等 Give out公布,发表等 get out出去,离开等 再比如:
猫和老鼠:有一个rat(老鼠),非常地fat(肥胖),跳进了vat(缸),偷吃了salt(盐),变成了bat(蝙蝠),气坏了cat(猫),咬破了hat(帽子),当成了mat(垫子)。(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和学生互动一下,不过本人觉得毕竟不是很专业,最好不要太深入)
3、场景记忆法和想象记忆法
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很火,叫做《读心神探》,里面有介绍一种记忆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里面有讲到一种叫做记忆宫殿的方法。大概说的是我们可以把我们要记忆的东西放在一个想象的宫殿中,宫殿里有很多房间,通过你的想象把要记忆的知识变成有意思的故事或图片放在相应的房间里。
询问学生的观后感以及在学习上如何应用?
老师可以举例子:比如说我们要记住历史的朝代,我们可以把每个朝代放在回宿舍的路上„„
4、知识的应用有助于记忆
大家喜欢唱英文歌吗?歌词你都能记清楚吗?如果没有音乐背景,只是让你记忆歌词,情况可能会是怎样的?很多人觉得记忆很辛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心中觉得记得东西没有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要记得。如果我们能把我们说要记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记忆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让大家去估测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比如记忆英语单词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报纸,和老外交流等形式。
5、兴趣有助于记忆(如果时间不够,可不讲。)
很多同学都觉得记忆是一件很累、很无趣的事情,自然记忆效果也不好。其实记忆也可以很有趣。
“咬尾巴”游戏:游戏玩法。举例:eye——》eat——》tea——》„„原则:不能重复,要注明词性和词义。两分钟之内看谁写得最多。(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五、记忆的遗忘规律(3分钟)请开始上台的同学回忆刚开始呈现的那组数字。结合学生情况讲一下遗忘。遗忘是记忆中的常见现象,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同学们也不要太责怪自己。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遗忘得少一些。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针对遗忘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进程先快后慢。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明明已经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就忘记了。了解了遗忘的规律,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遗忘呢?(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多说一些)老师补充:一下课,不要急着出教室,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老师刚讲的内容;或在睡觉前大概回想一下当天所学内容,这些方法都有助于保持记忆量。
六、小结(2分钟)
记忆心理 篇6
心理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综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两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语言如何在产生、习得和理解三个心理过程中起作用。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语言学习当作从理解到最终产生的心理过程。英语教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产生英语。心理语言学的实质是总结语言学习过程与其它语言学习的过程之间的关联, 得出的规律能够帮助教师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 分析学生的心理和英语的特点, 最终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果脱离语法, 英语还是可以继续一些语言功能的, 但是脱离词汇, 就什么也表达不出来。然而词汇的记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词汇包含语义, 语法, 形态。经过多次试验, 专家得出证明, 在这三者中任何一方的声音或是影像都会激活另外两个方面。二语习得相关理论表明, 对于儿童来说语言的习得是天生的, 自然的, 但是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我们来说, 学习外语必定有环境上的缺陷, 毕竟出国学习的人是少数, 所以出于不利的语言环境中, 词汇的记忆变得更加重要。
二、心理语言学的记忆理论
心理语言学将词汇的记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输入, 存储和输出。大脑将感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在感觉记录器中以备短时记忆来处理。记忆的目的其实就是把获得的新信息储存起来, 以便以后使用:有的时候是马上使用, 而有的时候是为了不定时的长期使用。评判是否拥有良好的记忆系统需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记忆存储, 记忆提取和部分遗忘。
(一) 记忆存储
能用最合适的形式存放信息, 这就是良好的记忆系统基本要求。存储信息为了以后再次使用。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存储。那么, 怎样存储的基本过程?新的记忆必须要在已有的信息与新的信息之间建立某种特定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联系的任务是把感知, 思维和其他心理行为经过加工之后紧密的联系在记忆里, 所以无论以后这其中的任一个环节再次出现, 都会激发其他环节。从英语学习和词汇记忆的角度来看这不是比较稳妥的形式, 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增加练习的次数和频率。两件事物同时出现的频率越高, 二者的联系也就越强。
(二) 记忆筛选
记忆系统的另一个部分是记忆的筛选, “内容寻址原则”在记忆筛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原则表明必须先把旧记忆的经验中的内容和新的记忆中类似的内容匹配好, 然后准确地提取相关信息, 这是人类记忆的首要方法。
(三) 部分遗忘
事实验证, 正常人类的记忆绝对不可能完整的记住经历过的所有信息。因为其中必定会有一些信息在存储的过程中丢失了。即使在记忆存储以后, 那些次要信息仍然会被记忆系统放弃, 只有最重要的信息将会被保留下来。所以记忆的强度越大, 提取的可能性就越大, 速度也越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记忆强度渐渐衰退, 遗忘的可能性必定会增加, 缓解这个现象的办法只有回述和再认,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回顾, 记忆的强度会再次提高, 从而降低遗忘率。将其应用到学习和记忆中也是如此。
三、英语词汇策略及教学策略
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中国学生普遍采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等多种策略来记忆英语词汇, 而这些学习策略与词汇知识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很大关联。死记硬背是最容易被想到的方法, 但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方法自然记忆的效率也最低。本文通过对记忆的功能进行研究, 总结分析出如下记忆策略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 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 解决遗忘快的难题
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 遗忘的速度是有规律的, 它不是我们以为的匀速, 也不是混乱的, 而是是先快后慢。也就是说在记忆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的很快, 后来逐渐缓慢, 最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在记忆词汇的过程中, 要把握这个规律, 记忆后的三五天基本上会忘掉大部分内容, 所以最好在记忆当天就要再次复习一次。比如, 早上记忆的单词晚上睡前要复习一遍。但是哪怕是及时复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在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都会发生一定比例的遗忘, 这就是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体现。因此, 不仅要及时加强复习, 还要注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因为间隔的时间也有相应的规律, 对应遗忘规律的先快后慢, 间隔的时间就要先短后长。比如早上学习了十个单词, 最好的效果产生在当天晚上复习的那遍, 第二天再花费稍短的时间复习, 第三天再短一些, 越到后来越短。这样的效果会很好。
(二)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将元认知应用到学习中形成了元认知策略, 学习者在学习中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解决学习的问题。词汇学习和记忆的元认知策略分为四种, 分别是提前计划、注意、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1. 提前计划:
根据上文的信息存储过程为词汇的记忆做具体计划, 学习经验告诉我们, 对于词汇的学习, 分散练习比集中练习要好, 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练习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2. 注意:
我们现阶段的英语教材都是通过严格的挑选编写出来的, 不管是课文还是词汇都是有一定的记忆意义。但是也避免不了其中一些消极词汇, 除了教师的帮助和提示, 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进行区别对待。这一点表面看起来貌似对词汇的记忆方面的作用不大不, 但是只有做好完善的准备, 事先决定应该学什么样的单词, 知道怎样去学习也是很关键的。
3. 自我监控:
顾名思义, 就是自我反省, 善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词汇的记忆过程中, 能够发现并改正错误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例如, 中学时学过的“pick up”是“挑选, 捡起”的意思, 当你在阅读中遇到“You pick up the new method”时, 脑海中会自然的反应出以往记忆的含义。但语境会让你作出否定的判断, 此时”挑选、捡起“都是不对的, 而应该引申为“偶然习得, 学得”
4. 自我评价:
在自我监控之后还要对自己的词汇记忆的结果做出评价和总结, 加强自我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查自己的词汇记忆量。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词汇输入量和输出量做出客观评价, 才能激励或督促自己获取更多更有效的记忆。
(三) 培养学生的组块联想
虽然人们的记忆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又有很大的差异, 但就短时记忆这一部分而言, 几乎所有正常成人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将所要记忆的新词汇进行组块化, 也就是将不熟悉的词汇变成意义组块, 这样就能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当我们看到“almond (杏) ”这个词语时, 就会就近联想到apple、orange、banana等常见的水果词汇, 这三个常用词汇已经存在于我们的长时记忆中, 而almond这个词就属于正在记忆存储的过程中, 经过这次的联想, 生词也会逐渐转化成长时记忆。这样, 把almond这个新的单词添加入其余三个词汇中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记忆组块, 由组块联想建立起来的有效联想锁链能够唤醒处于“遗忘边缘”的长时记忆, 大大提高了对词汇的记忆效率。
(四) 增加学习动机
由于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者在实践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加强动机参与程度, 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和记忆效果。
1. 自我关注
在实验中, 我们把被试者分成两组, 一组被告知此次实验只作为研究资料, 另一组则被告知此次实验要记为学习成绩, 最后让他们记住一些新的词汇。一天后检测这两组学生记忆新词汇的结果, 测试结果不差上下, 又过了七天后再一次检测, 结果表明第一组比第二组的成绩要好得多, 这说明当人们被测试的成绩是以自己为评判标准时, 成绩会相对高一些。这就是自我关注, 也叫自我参与。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个以自我关注为目的的学习方法。 (1) 构思多种复习词汇的方法提高自我关注度。比如, 学习一部分新词汇之后, 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 自问自答或者同桌之间互相提问, 也可以通过背写一个单词的不同词性的单词来巩固记忆。 (2) 丰富的教与学的活动也有助于增强记忆。如果教师能够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性活动。比如给学生安排课本中出现的对话练习, 或者进行著名的小短剧的角色扮演, 也可以策划一些有奖励制度的听写比赛, 以此大大增加学习者反复强化词汇的机会, 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2. 尝试回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大多数学生采用的这种反反复复的读读写写其实并不是很有效的记忆策略。这个过程也就是自我检测的过程。也许并不是每一次回忆都能够有收获, 但是这个行为会反复刺激记忆系统。建议学习者能采用记忆与回忆同时进行的方法, 使自己更容易的进入记忆状态。不仅能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还可以改善纠错能力。只有一层一层的筛选出难记的词汇, 通过再次加工处理, 如此反复才会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心理语言学所涉及到的词汇记忆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检验, 它为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教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学活动, 通过对大脑和心理的刺激来增强词汇的记忆能力。
摘要:词汇的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词汇量是基础, 直接影响听说读写的发展, 目前, 大部分学生记忆单词还是死记硬背, 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而本文正是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词汇记忆的多种有效的记忆策略, 进一步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 使英语教与学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记忆策略,心理语言学,词汇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记忆心理 篇7
“学困生”因有长期的受挫心理,所以教师要倾注比对其他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成功的,特别是当有人关注和激励他们的时候上进心尤为强烈,这种特征更为突出,了解到了“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老师就此对症用药。用耐心、关爱和细心地观察,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习记忆单词的兴趣。
比如,在单词教学初学阶段,可采用全息反应记忆法来提高学生兴趣,尽量设计一些独特情景,专门让“学困生”来做,调动起他们各种感官来体验和情境参与。当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运动觉等各种感官时,他们理解力、记忆力最强。
比如,教“delicious” ,教师可带一块蛋糕到教室放在讲台上,让某个“学困生”来闻一闻,甚至尝一口,同时教出读音和拼写。再比如,学习短语“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有目的让学困生来表演,这样他们会表现出异常的兴趣盎然,或许会做出相反的错误动作“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但在大家活动和笑声中,体会到了轻松和愉快的学习,增加了自信心。
二、运用科学方法轻松记忆单词
在教单词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单词结构,灵活采取以下的几个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1.利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所谓读音规则是指元音在开、闭音节的发音规律,以及一些相关的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比如,字母A在开音节发音/ei/的音,在闭音节发/?/,而字母E则不可以。当看到date一词时,就会容易读出/deit/,因为date是开音节单词。复合“元音+辅音+e”读音规则。再比如,看到fat一词,也会准确读出/f?t/因为fat符合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还有字母组合ay,ey等等,常发音/ei/。比如单词may,they,rain。这些规律让“学困生”掌握是很容易记忆的事。
2 . 利用结构分析记忆单词。针对“学困生” 的认知能力低下的现实,教师要多付出耐心,爱心,给他们专门总结、归纳出一些单词构词法上的规律便于他们记忆单词。这样在不费多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词汇量会成倍增加。用相应的构词法就可以为“act”派生出很多单词,比如actor,actress,action,activity,activist,active,inactive,enact,actual,actuality等等。同时可以简单讲解一下上面词中的“-or,-tress,--tion,-ty,-ist”都是名词的后缀,而“-tive”则是形容词的后缀,“en”又是非动词转换成动词的前缀。
3.通过联想法记忆单词。众所周知所,如果想记住新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与已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单词也是这样。比如想记住“喜欢”一词时,可把意义相近的词放在一块记忆,如,like,love,enjoy,appreciate,prefer,be in interested in, be fond of,favour等等单词用这种方法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再比如,教“结束”一词时,可同时交给学生end,over,finish等等。同理,还可以把形近意义不同的单词放在一起教,能扩大单词记忆库增强记忆效果。比如,cough,enough,rough,tough等等。
三、循序渐进操练,巩固学习果实
艾宾浩斯记忆法认为:新学某种知识或技能,若不及时加以操练巩固,几星期后就如同没学过一样。故在学生学习新单词后除了做适量的抄写外,还得及时背诵,教师在第二天、第三天连续检查背诵情况,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之后,再隔比较长的时间来一次默写,以提醒他们记忆单词。对于学困生,这样的练习可能要做得多一些,细一些,检查背诵的间隔也不能太长,要求他们的背诵量不能太多,教师对他们的表现尽量多鼓励,少嘲讽,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在不断积累的自信中完成新单词的学习,掌握积累新知识。
所以,教师不能放松对“学困生”的要求,除了在课堂上对他们特别关照以外,随时还应鼓励他们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可以相互间互默单词,互背课文,互编对话。对他们的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哪怕只有一小点。对于有松懈现象的学生,不能过于严厉批评,出现懈怠放松现象是正常的,这在普通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只不过不如“学困生”那么明显罢了。这时,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与督促。
记忆心理 篇8
一、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渡
从心理学视角展开对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剖析, 首先可以实现的一个过渡就是引导学生在单词记忆时从机械记忆逐渐向意义记忆转变。如何提升单词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一直都非常受关注。在探究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很有必要分析当下小学英语课堂上单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机械记忆仍然是许多课堂上单词记忆的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记忆的效率非常低下, 以这种方法来记单词也很容易让学生们觉得枯燥, 久而久之甚至会扼杀学生对于单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如此, 单词教学才很有必要实现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转变与过渡, 这不仅能够提升单词教学的效率, 也能够让学生们对于单词记忆更为牢固。
例如, 在学习和学习用品有关的单词时, 教师可以很好的在词汇教学时实现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转变与过渡。在给学生们介绍book、ruler、pen、pencil、pen-cil-case、bag、crayon、sharpener等学习用品时, 可以在向学生展示一种物品的同时说道:This/It is a..., 再出示同一类物品时可以补充:This/It is a ..., too. 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条件下很容易将所学物品与其相应英文单词的听、说、读、写对上号, 这是非常典型的意义记忆的展开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引下不仅避免了机械记忆的单调与乏味, 这个过程也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所熟悉物品英文称呼的兴趣, 并且深化了单词与实物间的联系。机械记忆是英语单词记忆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记忆模式, 这种记忆方法也是心理学视角下并不提倡的。机械地记忆单词不仅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 这个过程更是会加剧学生们对于单词记忆的心理负担。意义记忆则不同, 这种记忆模式通过将词汇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或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很好地降低了单词的记忆难度, 同时, 也提升了单词记忆的效率。
二、从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的过渡
从心理学视角下对于单词记忆的剖析过程来看, 单词记忆应当是一个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形成也是学生们对于单词的记忆不断深化的阶段。形象思维帮助学生们认识一个单词, 然而, 想要深化学生对于一个单词的理解与认知, 尤其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以及语法体系中的应用, 必须以一定的抽象思维作为引导与辅助。形象记忆在当下的许多小学英语课堂的单词教学中都非常常见, 教师会借助实物的引导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进而深化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然而, 对于有些词汇的理解与记忆而言, 这种方式是不足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尤其是涉及到要让学生领会一个单词的多个含义, 以及在不同语境下同一个单词的不同的使用方式, 这必须借助抽象思维作为辅助, 只有在抽象思维的指引下才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一个单词的多重含义。
以have这个词的认识过程为例。这个单词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差别很大。如果仅仅是借助形象思维学生们可能会很迷惑, 然而, 如果能够给学生们创造不同的语境, 让学生在抽象思维的引导下深化对其的理解与记忆:“I have a pencil.”和“Ihave a rabbit.”学生知道它是“有”的意思, 可是到了一些其他语境中, 它又有了不同的意思:“What do youhave on Mondays?”指的是“有什么课程”。“What doyou have for lunch on Sundays?”这里的have是指“吃”。“I like beef, but I’m heavy now. I have to eatvegetables.”其中的have是跟to搭配, 组成词组, 意思是“不得不”。对于每一种用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借助抽象思维让大家融入各个语境中,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个词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发展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都是单词记忆的形式, 然而, 它们所起的成效却不一样。短时间记忆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速记一个单词, 这种记忆可能并不牢固, 然而, 却能够给学生们留下一个感性印象。长时间记忆则是一种巩固与深化, 这种记忆模式也是英语教学中更为提倡的。教师可以让两种记忆方式相结合, 这对于深化学生的单词记忆会很有帮助。
例如, 在教学March时, 可以先列出car、are、arm、art、farm、park、smart、post-card等单词, 引导学生进行音、形、义上的比较, 记忆效果就更好。新授单词时, 教师应做到音、形、意结合, 不能孤立地只教某一方面。有实验表明, 如果只靠耳听, 3小时后保持70%, 3日后保持10%;若只靠眼看, 3小时后保持72%, 3日后保持20%;若眼耳结合, 3小时后能保持85%, 3日后能保持65%。这充分说明单词记忆中应当从多元视角出发, 并且让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单词的音、形、义融为一体。
记忆心理 篇9
1病例分组,选取我院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其中20例为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69岁,男19人,女8人,平均年龄51±3.9岁。本次帅选患者无严重的其他基础疾病,如肾病、肝病、严重心脏病等,高中以下学历10人,高中、大专学历7,本科以上学历10人。
2、学习记忆功能分析采用画钟试验检测(clock drawing test,CDT)[3]:。要求患者在一张白纸上,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一个钟表模型的画出,标出准确的位置,用时分针标出制定的时间,本实验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排除文化的差异等;画钟试验,目前文献上说明有多种方法,各有不同,本实验采用是四分法,本实验也是最为临床常见常用的方法:(1)画出闭锁的圆,1分;(2)将数字安放在正确的位置,1分;(3)表盘上包括全部12个正确的数字,1分;(4)将指针安放在正确的位置,1分;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包括:初发病年龄、发作频次、发作类型及发作持续时间及用药种类多少等多个方面。
3.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认知功能测验成绩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个自变量对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相关性。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画钟试验结果评分比较,心理护理组与普通组比较,所得评分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见下表(表1)
2.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将心理组的画钟试验总分与患者初发病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性别因素外其余几种影响因素均与认知功能损害状况呈明显相关性(P<0.05)。
讨论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多都为血管畸形原因,动脉瘤、动静脉瘘或是海绵状血管瘤,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有认知功能不同方面的损害,有些事可以恢复,有部分也为不可逆的损伤,受到临床专家的重视,由于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这种损伤不可逆性更为显著,研究画钟试验评分量表中可以显示出,经过心理护理的患者各种检查项目与普通护理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性,表明心理护理在患者认知功能中有着明显的作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学习记忆功能较正常人受损,经过心理护理后,部分功能可以明显的明显恢复。而影响认知功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表2影响认知功能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知:除性别无差异性之外,起病年龄、受教育程度有重要的作用,年龄小的,恢复明显,受教育程度高的,恢复相对要好一些,相似度(or)也较明显。在对患者治疗同时,加上必要的心理护理,组织患者力所能及的学习外界知识,最后加强知识获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学习记忆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5.01-2015.09期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患者共27例,普通护理10例做对照,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学习记忆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患者学习功能恢复明显较普通治疗患者恢复强,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认知功能的回复有明显作用,提高患者出院率,生活质量改善有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理护理,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郑月华,赵秀荣,张晓玲,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554-555.
[2]杨振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5):2777-2779.
【记忆心理】推荐阅读: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09-15
快乐的记忆之旅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8-19
走进记忆的王国——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9-06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11-19
拿不走的记忆《拿不走的记忆》歌词07-10
记忆实验05-09
英语记忆05-19
记忆空间05-19
理解记忆05-20
高效记忆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