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记忆

2024-08-14

生命记忆(精选6篇)

生命记忆 篇1

一荒谬的世界与真正的英雄

从1936年至二战结束期间, 加缪见证了无数的血肉模糊在滚滚尘埃里, 他相信尼采, 并以尼采上帝已死的哲学为基础, 提出人的价值判断的失落, 人在这个世界找不到终极存在的根源, 也无法为一切事物找到终极的目的。然而, 人又有天生的对统一性和明晰性的要求, 就是在这种“人类的呼唤和世界的无理的沉默之间的对立”1感之间产生了无尽的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荒谬。而战争, 尤其是这个荒谬世界的缩影和对荒谬的存在的极致阐释。在战争中, 人的每一个脚步的前进都要牺牲他人为脚下的奠基石, 甚至人的每一个手指的抬起都要以他人的鲜血为代价, 犹如《南京!南京!》中的每一个个体, 无论是日本士兵还是中国士兵, 胜者为王, 败者成寇, 都是这个荒谬世界的潜在定律。

在这个荒谬的世界, 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抗或把意义转嫁到对他人的奉献上, 不再像驴子以幻想的玫瑰花为生, 才有可能有意义地继续生存下去。荒谬感以意识的存在为基础, 而意识的存在又以生命为基础。生命在这个我们无法选择的世界中成了我们判断一切的价值标准, “不准杀人”或者“不准自杀”成为了我们的伦理道德。

我们可以说《南京!南京!》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影片, 因为它展现了在战争年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如《辛德勒的名单》中被成群送上火车送去集中营的犹太人一样, 它用黑白色彩的历史镜头告诉了观众南京保卫战前的士兵如何面对自己的敌人。陆剑雄在影片开始像英雄董存瑞一样, 出现在这场战争中最危险的地方, 镜头特写在影片开头最揪人心弦的地方。怎奈南京城终败, 高呼万岁的是日本士兵, 而不是陆剑雄和小豆子, 等待他们的只是又一场屠杀。英雄被屠杀, 故事的重角在一开始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并且是以这样一种如鱼肉般待人宰割的方式, 这就是陆川在《南京!南京!》中力图告诉我们的英雄的定义。陆川糅合了中国电影叙事传统中对英雄形象的描写和士兵突击中结尾处对许三多演习场景的表现, 把陆剑雄这样一个战争中的英雄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陆剑雄作为真正的英雄, 不仅能够全力以赴在战场上, 他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还能看破生死, 在日本兵的逼杀下不得不面对死亡时, 他能成为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的人, 无畏地面对死亡, 并用生命的最后力量保护住了身边的小豆子。

二集体与个人的信仰

离开了陆剑雄以后, 《南京!南京!》已经算不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 而至多只能有关在南京中的存在和丧失的生命的那些故事。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上空飘着的更多的只是弱肉强食定理和人性扭曲的乌云。不是没有反抗, 只是弱者的力量是这样的弱小, 以至于无法反抗, 只有顺从, 集体性的顺从。“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富则中国富”这样的豪情壮语在此时不再有人忆起, 曾有的民族自豪感荡然无存。两千多年以前, 罗马尼禄大帝残酷地把所有的基督徒聚集在竞技场上, 然而所有的基督徒都异常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死亡, 他们在场上所做的事情不是用力的叫喊, 而是默默地祷告。凭着信念, 他们感动了场外的人, 几十年以后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的国教。都说中国人似乎没有坚定的信仰, 但集体无意识无法欺骗我们作为一个共同的民族所具有的相同情感。江香君第一个举起了弱小的手, 便前赴后继地有其他妇女同样地举起了她们的手, 这都是在大难临头对中华民族的本能的爱的体现。集体的信仰在这里无需寻找, 民族情感或者说爱国精神已经填补了它的空白。

除了对这种集体情感的描写, 《南京!南京!》不同于先前的历史剧还在于它有层次地从主要的几个角色入手分别而非只从集体性层面表达了这种集体无意识。这种对个体情感变化的重视, 如江香君从最初的不愿意剪发到后来的自愿去做慰安妇的感情波动, 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从留洋学生安全区的领导者姜淑云到富家女唐太太, 从唐先生的妹妹唐小妹到妓女江香君等, 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女子在这场非战争的屈辱历史中都被置于很高的评价, 她们中间的大部分虽然都走向了死亡, 却都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她们始终信仰着人性的尊严, 在尊严面前死亡也要让位。

三历史的见证

这是一场集体式的屠杀。一个人通过不正常的途径达到欲望的满足就会导致对另一个人的伤害。一群人, 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人, 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来做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不正常的、病态的, 而这种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来完成一件病态的事情就会导致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深深地伤害。这是一种非自愿的、强迫的、奴隶式的, 只为个体考虑, 不顾及他人的意愿的对生命的、对尊严的侮辱。战争就是其中的罪魁祸首, 将人的本质异化到恶的极致, 杀人或者伤害他人成为生存的手段。

我们见证着历史, 历史也见证了我们, 鲜血流在历史的长河中, 又弥散开去。还是儿童的小豆在这样的年纪本不应该看到见证到这样的这场屠杀, 所以陆剑雄用手挡住他的眼睛。但成千上万地人群倒在他的四周, 鲜血像海水淹没了他的每一寸肌肤, 在他意识到自己是活着的那一刻, 他睁开了从在地狱里逗留了一圈的眼睛, 里面充满了空洞和知觉的麻木。队长已经死去, 他活着。在人群中, 他和姜淑云急急忙忙地寻找者每一个可以拯救的长辈, 枪声落下, 又一个让他全心依赖的人离去, 他还活着。他只是一个孩子, 但因这场对他的生命而言突如其来的战争, 让他的每一刻的回忆都与生命有关。

小豆被捕, 角川和小豆的回忆在此重叠。角川选择了结束自己的回忆, 放走了小豆。角川在影片开始呈倒下式的画面, 是他对命运的屈服, 在影片结束时倒下, 是他对生命的屈服。在杀人与自杀面前, 为了不再杀人, 他勇敢而又懦弱地选择了自杀, 倒在了无奈与绝望的野地里。苦难和希望也好像在小豆子吹起的蒲公英中飞向天空, 撒落在祖国各地后扎根开花。生命和回忆在那淡淡的喜悦目光与稳重而又轻快的步伐中消逝而又沉淀了下来。

参考文献

[1]加缪:加缪文集[M], 译林出版社, 2001年, 第640页

生命记忆 篇2

与“恶人”斗法

因为拥有接近3.9的学积分和在美林的暑期工作经历,我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几乎所有大型投资银行的初次面试;然后,凭借充分的准备和逐渐娴熟起来的技巧,我又在所有公司的第二轮面试中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地飞往纽约,接受最后的考验,

进入第二轮面试,常常是应试者同时面对两个人提问,半小时后,再迈入另外一个房间,接受同一家公司另两位银行家的评判。

两位考官,常常一个扮“好人”,一个扮“恶人”。

与摩根斯坦利进行第二轮面试时,我就曾经成功地把“恶人”感化成了“好人”。

那天上午9点,我准时走进约好的房间,两位男士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其中一人友好地站起来,热情地说:“子墨,你好。我是Mike,M&A的董事。这位是我的同事,MerchantBanking的经理,Rob。”一见Rob好似阴天的表情,我就知道,他一定是那个“恶人”。

“为什么对投资银行感兴趣?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喜欢接受挑战?”

好人Mike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如同一份押中了50%的试卷,前一半在复习范围之内,后一半却只好临场发挥。比临场发挥还折磨人的是,这个问题让人左右为难:虽然无论对本科毕业生还是MBA,投行的起薪确实高于平均水平,但如果你的答案是钱,你会被看做“贪婪”,如果答案是挑战,又会被视为“虚伪”。

我该怎么办?

此情此景,我想我只能避重就轻,搬出倒背如流的老套路:“投资银行最吸引我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首先,我可以学习到很多技能,比如,评估资产价值,帮助企业融资,协助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把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有谈判以及如何与律师、会计师一起创造出最好的交易架构;其次,投资银行集中了许多聪明能干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与他们一起工作,我一定会有收获;第三,美国经济高度发达,资本市场功不可没,我希望通过投资银行的工作,近距离地观察资本市场如何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

另外,我对投行感兴趣是因为我非常适合投行的工作……”

设计这样的答案,“首先”是为了告诉对方,我了解投行的业务,“其次”是一半奉承一半真心,当然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俩高兴,“第三”是表明我还有宏观的视野,最后,之所以又把“自我表扬一二三四”加了进去,哪怕有些答非所问,是因为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诠释自己的`机会。而且,我必须为自己赢得时间,必须在滚瓜烂熟地背诵“台词”时,腾出一半大脑,认真地思考“钱和挑战”,我到底该如何应对。

“做投资银行的确是很好的学习过程,但是钱呢?钱重要吗?”“恶人”Rob果然看穿了我的小把戏,将了我一军。

“不能否认,投行的薪酬是有诱惑力的,但是如果以一周工作八九十小时来计算,分析员每小时的薪酬又能比在麦当劳打工高多少呢?人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作为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薪酬有多少,而是你学到了什么,能让你终生受益。”

短短的几句话,我眼看着Rob的表情阴转多云,又多云转晴。我知道,我的左右逢源又帮我逃过了一劫。

生命中最重的记忆 篇3

那一年,我所在的部队正在承担国家六十二项援藏项目之一的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工程。7月份正是高原的黄金施工季节,隧洞施工也进入了施工高峰期,支队党委提出了“大干30天,确保隧洞贯通”的号召。荒芜的高原上掀起了一股感天动地的大干高朝。

我们连队是隧洞浇筑的主力,施工任务更加繁重。尽管高原缺氧,我们依然每天两班倒战斗在隧洞深处,后来任务越来越重,我们吃在隧洞,睡在隧洞,长长的隧洞是房,冰冷的岩石是床。最后那几天,我们创下了一个星期没有回宿舍睡觉的记录,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到洞口看一看现在这个世界是白天还是黑夜。等到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毕,出了洞子回宿舍睡觉的那一刻,阳光是那么刺目,风是那么刺骨,天空是那么陌生,唯有心是踏实的,终于可以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一个踏踏实实的好觉了,在梦中满拉电站发电了。等到梦醒,我才看到日历上写着:1997年8月1日。

第二个记忆深刻的八一,还是在西藏,在阿里高原上,我负责押运一个车队回拉萨。那是2001年的7月,西藏最后一个无电地区阿里,因为我们建设的普兰水电站发电而结束了无电的历史。我负责押运的车队是协作部队施工的五辆装满施工材料的地方车队。车队7月28日从阿里普兰县出发。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啊,雪山,雪山过后是沙漠、冰河,狼和牦牛的干尸散布其间,唯独没有人。每天的行程就只有一百多公里,而从普兰到拉萨的距离要一千三百多公里。八一那天,车队进入了日喀则和阿里之间的无人区,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不断打滑,最终车队陷进了一条冲沟。上路前带的方便面等食物已经吃完,如果不能在天黑前离开这里,不但要忍受饥饿,而且车队可能会被随时爆发的山洪冲走。我和几名司机只能冒着大雨用车上的钢模板等施工材料为车队铺出一条路,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车队驶出了冲沟,又缓缓前行。

雨停了,天晴了,彩虹高挂天边,夕阳中的高原风光如梦如幻。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河中黑压压的鱼脊泛着银光填满了整个河道,饥饿的我们用铁锹就从河里捞起了几十斤的肥鱼,也不知道有没有毒,就剁下鱼头,煮了一大锅鱼肉。不知是哪个司机突然想起了这天是八一,对我说,“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祝小翟节日快乐!”然后端给我一碗喷香的鱼肉。

十四年的青春与梦想,献给了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终究有一天我是要离开部队的,不管前方的路如何迷茫难行,不管我人生的落脚点在哪里,八一这个神圣而光荣的日子,将永远融入我的生命。

八一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原本没有过生日,因为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当兵后,父亲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八一这一天,他还把母亲的生日也改在了这一天。

父亲当兵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初吧。那时他也就是十八九岁,却已经结婚生子,家境还算不得差。有那么一天,他丢下家人,跟部队走了。这一走,就走了几十年,走出了几千公里。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南京解放了,上海解放了,他的部队驻扎在繁华的都市。有那么一天,命令下来了,他们还要继续走。这一走,就打到了四川。他一直珍藏着好几枚勋章。这些,记录着他走过的路,是他永远的光荣和骄傲。

全国解放后,父亲转业了,在当地的一个县城做公安局长。他的身上,体现了老一代军人的那种赤诚、坚忍。他不善言辞,有些沉默寡言,但是他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县委书记的太太户口“农转非”,他坚持要按规定办。60年代政府精简机构,他带头让母亲退职回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他就把大哥二姐送到老家下乡。

因为一次车祸,大哥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十八岁。得到消息的父亲连夜从四川赶回江苏,了解到驾驶员是酒后开车,五个孩子中最大的还没有成年,家里更是一贫如洗。一夜白了头的父亲,不忍看到另一个家庭的破碎,放弃了对驾驶员责任的追究。

我在看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很有共鸣。我从石光荣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他们那么相似。不过,晚年的背景不像石光荣那样闹腾,他提前退休,回到故乡,平静地过着他的生活。他喜欢种花,什么月季、绣球、美人蕉、虞美人,姹紫嫣红,满院子都是。

因为年轻时的出生入死,父亲的身体到晚年时并不太好。没想到,母亲因为照顾他发生意外,走在了他的前面。我在医院守候了母亲一个星期,终于没能留住她。小哥哥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中的父亲。我担心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但是,他挺住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六十多年的感情啊”,而我分明看见他眼中的泪光。那一刻,我明白了,这就是军人的柔情,军人的坚强。

现在想起来有些奇怪,我们兄妹六个,竟没有一人当兵。只有小哥哥高中毕业时报考了飞行员,却因视力不合格被淘汰了。不久前得知,小姐姐的女儿爱上了一个海军军官,很快就要结婚了。父亲见到高大魁梧的小伙子,满心欢喜。我想他高兴的,恐怕还是这个家里,终于又有了一个军人吧。

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做了军事记者,得以走进军营,走进军人的内心世界,看到这个军队为人罕见的另一面。我的生活,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曾在北京高耸的办公楼里与军队高层官员交谈,也在大漠戈壁和训练的士兵聊天;曾聆听军事专家对国防建设的高见,也听过基层士兵谈他们从军的抱负;曾感怀于维和官兵身处异国他乡时对家园故土的思念,也感动于军人之妻为爱的无怨无悔。

我在采访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毅海军少将的时候,他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颇有同感。他说,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军人的经历,那是终生遗憾。在这一点上,我是有遗憾的。但是现在,这种遗憾得到了弥补。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军人在枪林弹雨中锻造出来的勇敢、坚毅、牺牲,从我的采访对象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军人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所付出的努力。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安宁。

守望守望胡韧

今天是八一,在值班室,我对着电脑屏幕,看飞机在蓝天上划过的轨迹。

“守望蓝天”是我给这份工作取的别称,“守望蓝天”也是我给父母的安慰。去年八一,我从军校毕业到单位后第一次回家。父母向朋友介绍我所在的城市,听说我是空军又听说城市名字,朋友便赞叹那支全国闻名的航空兵部队,看着父母脸上掩饰不住尴尬的笑容,我坦然地告诉他我是在毗邻的雷达部队。的确,那是一支没有响亮名头的部队,甚至是别人不曾听说的,可我带着骄傲告诉他们说:“虽然我们不是航空兵部队,可他们飞机起飞都是我们看着的,不给他们指示位置他们就没办法飞。”雷达部队的性质注定我们不能走在台前,而只能在没人看到的地方默默守望

着蓝天。

送走朋友,父亲破天荒拉着我陪他喝酒,说是庆祝我毕业真正成为了一名军人,八一是我的节日。才几小杯,不胜酒力的他已经满脸通红,却开心咧着嘴,不停地给我夹菜,吃完饭还给我表演了几句他最爱的京剧。父亲是个内向的人,若不是真正为我骄傲,他不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当过几年兵,在海岛的舟桥部队,那曾经是号称最苦最累,但扛着两三百斤的桥板,冲在最前面的那就是他。虽然他脱下了军装,可却有着浓浓的军旅情结。

那天下午,他还搬出了从我上军校后,他和母亲从报纸上搜集的和部队有关的新闻,厚厚的一大本。我忽然间明白为什么前一天晚上,当电视上庆八一文艺晚会开始的时候,父母很兴奋地把我从房间里叫出来和他们一起观看……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在,窗外的国歌声已经响起,看着鲜红的国旗在风中飞扬,我在心中默默敬了一个军礼。第一次没在家里过八一,昨晚母亲打电话来告诉我,父亲一个人在家喝醉了,躺在床上不停叨念的是我的小名。那一刻胸膛里有东西在鼓胀,哽住喉咙,溢出眼眶。

我骄傲,八一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默默守望祖国的蓝天。我骄傲,今天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在岗位上度过八一,他们和我一起正在守望,守望祖国的边疆,守望辽阔的海空,守望人民的安宁。守望是我的职责,守望是我的骄傲。

“小姑娘,请出示你的护照和身份证”,安检小姐面带着微笑。

“啊!对不起,我没有身份证,军官证可以吗?”

“军官证?你是军人?给我看看!”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封面上印着“八一”的五角星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安检小姐接过小姑娘递过来的证件,一打开,一张纯真质朴的脸庞,身着一袭白色军服的女兵照片映入眼帘。旁边写着“姓名:张晶,部别:海军跳水队,职别:运动员。”

“你今年才1 6岁啊,就已经是军官了,真了不起啊!”安检小姐一边说着,一边将证件递还给小姑娘,脸上笑容更加灿烂,小姑娘接过证件,微笑着说了声“谢谢1”

这是1998年8月1日,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演的平凡一幕,这个小姑娘就是我,一名八一跳水队队员,已经入伍三年却仍旧稚嫩得像一个新兵。那时的我正在登上飞往澳大利亚的飞机,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

飞机在急速拉升,身体瞬间超重,这是多么熟悉的感觉。在十米跳台、三米跳板上我曾无数次地体验,那一刹那的漂浮,让我享受着飞翔,原来上与下的感觉是如此相似。今天是8月1日,我又一次离开了脚下的土地,去往异国展开新的征程。对于同行的大多数队友来说,可能没有太多感触,大家已经习惯穿梭于蓝天白云之间、异国风情之中。可这一次出征对我的意义却是那样重大,因为今天,是中国军人的节日,而我也将第一次以中国军官的身份,在世界赛场上与对手展开角逐。16岁的我,初省人事,太过于庄严和伟大的字眼,我无法体会也不懂承担,对“国家荣誉”、“军人风采”我都只能去朦胧地感受,隐约地领悟。我甚至无法完全理解在跳板上那纵身一跃、空中翻腾、凌空转体、垂直入水,对于我,对于军队,对于国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那练习过无数次的一跳显得如此重要。但有一点很清楚,我不能失败,打胜仗是每一个军人本能的渴望,完成任务是每一个军人的职能。

飞机爬升到了空中,地面渐渐模糊,透过白云,隐现着青山秀水。山是那样的绿,像穿在士兵身上的迷彩;水是那样的蓝,似水兵军帽上的飘带。我脚下的土地,这是我在远离你吗?我心中突然一阵惊恐。不!不是!你的身影越来越小是因为我把你装进了心里。不是第一次出国,却是第一次如此不舍。是什么打开了小女孩恋家的心锁?飞机在蓝天中轰鸣着,似一艘巨轮在海洋中游弋,远处传来海浪的声音吗?仔细一听,仿佛是响彻着争夺胜利的炮火,又像是夹杂着中文的欢呼与呐喊和赛场上奏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东西模糊了我的眼眶,轻轻拭去,对自己说那不是泪水,犹记得入伍那一天,那位钢铁般坚毅的首长对我们这些孩子说:“你们虽然不拿枪,不开炮,但也要记住自己是军人,军人流汗、流血,但决不流泪!”可是首长你知道吗?如果我眼中真的饱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八一这一天,我怀抱着凌云之志,一飞冲天。凝望着慢慢远离的国土,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那套装在箱子里的白色海军军服,那本握在手里的红色军官证,让一个16岁的小女孩懂得了两个字“责任”,这两个字里饱含着期望,饱含着荣誉,更饱含了爱。

转眼间,十年快过去了,当年青涩的新兵,如今已经是一个入伍12年的老兵了,入伍12年,没有开过一枪,却得到了两个一等功,两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的殊荣,我诚惶诚恐,心存感激,集体给了我如此多的荣誉,而我的回报还不够,远远不够。又是八一这天了,我仰望天空,蓝天白云映衬着我身上的军装格外靓丽。此刻,我脚踏着这片深爱的土地,天空中有一只雄鹰载着十年前那个小姑娘展翅飞过……

(本文作者为我军第一位世界跳水冠军)

生命记忆 篇4

人总是会死的,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类持久。譬如,建筑师的寿命往往要比建筑短暂,在英国剑桥大学那种地方,动辄你就会靠在一面存在了800年的墙上。但是从无限的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有烟消云散的一天。命运让建筑有不同的消亡方式,其中有一种是“战争”。美国一位建筑类杂志的编辑罗伯特·贝文选取了大量的实际例子,考察战争对建筑的毁灭。如你所知,战争背后总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底因,而在战争中与建筑一起遭到毁灭的,还有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集体记忆。

希特勒曾经说:“今天谁还会谈起亚美尼亚人大屠杀?”这是因为,与大屠杀同时发生的是,有系统地消除亚美尼亚人的文化记忆,其中就包括让他们的建筑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八国联军和南京大屠杀,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圆明园遗址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关。对历史上的暴行施以视觉上的留存,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流传甚广: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992年,塞尔维亚人烧毁波黑国家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城里到处都飘着还在燃烧的软软的一页一页灰色的灰烬,像脏乎乎的黑色的雪。抓到一页灰烬,你还能感到它的温热,一时间你还可以看到奇怪的黑灰色底片一样的书页上的一部分文字,直到温热渐渐散去,书页在你手中化为乌有……”几乎能触摸到那种欲哭无泪的悲哀。但是,也有一种建筑的毁灭,是自由、友爱以及隔膜的消除,最著名的就是柏林墙。柏林墙的建立是一种可怕的蛮行,当年为了修建它还在柏林的中心地带开出了一条50多米宽的空地,把城市野蛮地一分为二。虽然,1990年6月30日才是正式拆除柏林墙的起点,但自从1989年开放边境检查站以来,柏林人就纷纷爬上墙顶,载歌载舞,东敲西打地拆掉了一部分柏林墙,人们称它为丑陋的建筑,认为它记录了一段罪恶的历史。而历史有时候会沿着意想不到的路径前进,留下来的一段柏林墙成为艺术家表达自由向往的区域并不奇怪,最有趣的事情是柏林墙成了被贩卖的小商品,即便是在中国,我也在很多人的家中看到过柏林墙碎块。沉重的一段历史以无伤大雅的小摆设的形式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贝文记载的建筑还有很多:从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将阿兹特克城市夷为平地,到二战对德累斯顿和东京的地毯式轰炸,以及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事,伊拉克清真寺破碎的外砖,9·11世贸大厦的坍塌……

人类的文明记忆承载在这一栋栋建筑之中,可是却又毁于自己之手。究竟什么样的文明才值得我们去建设、拥有、珍惜?贝文没有给出答案,却向每一个人都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命记忆 篇5

我终于知道,在某个地方,我学会了加紧呼吸,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那个时刻我或许会忘了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可事实她却在拨开面纱的那一刻,让我在人潮涌动的人海中发现她。我只是说:朋友,你出现了。那一种内心的激动,是放开后无法想象的,就像朋友们都是以何种方式出现的,真是让我难以捉摸,在陌生的地界,人总是会表现出他生命中的本色:热情,开放,真善美。这是殷霞给我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真切,哪怕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微笑,蓝天,大海,星空,仿佛是一张连缀的图片,把自己嵌在其中,还有她。

1.人的内心是复杂的,其实也很简单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她能和我做简简单单的朋友……”带着总总单纯的想法,我在12:45站在了传媒大学的校门外。那天的天气很明朗,微风,只是缺少东洲那种水藻的气息,天空中的几篇云朵像是几颗星,有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作文

2.明确的目的,是去考试,但收获了一份蛮棒的记忆

我总是不早不迟,准时到了。可当我排队不一会儿,我发现身后的人越来越多。6500多的参考者,就在这所学校涌动。我歪过身子,那样或许能在某一个角落发现她,或许被她发现。但我的愿望最终破碎,我的视线慢慢的沉入众多的人声拼合中,我的.队伍越来越靠前,这意味着我将在这和她说再见,因为我没她的联系方式。

3.有一种过于对友谊的冲动而致失落

只喜欢春天的雨,有新意。但失落是种怪东西。因为我第一次发现和自己有过多爱好的女生时,内心其实是心潮澎湃的,哪怕自己仍很沉默,我就这样,对陌生人有一种矜持,哪怕一起生活几年,有时还是会有这样一种矜持,总是希望能多一点礼貌,少一点误解。

4.微风中,幻影重现

我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不过分失落,只是很沉重,唯听到一颗心沉在深水里,自己怎么也捞不起来。暗示自己“先考试,在走着瞧……”。但我的视线里有一条绿色围巾在晃动,昨日的记忆清晰可见。我在不时向前移动的人潮里寻找。可是突然那条绿围巾就消失不见了。我久久的呆滞着。突然有一种紧张的感觉,是的,大量的人向这里涌来,黑压压的一片,把整个明朗的白天……闭上眼,放开!

5相信友谊这种东西,她是个精灵,会随时出现

队伍突然开始变动,我向更前方走去,后面大量的人向我身后靠来。但我听到一种声音,在千百种声音中,我仍能立刻辨析她。是殷霞!我的脸上春光乍现。“嗨,你不是说再也见不到了吗,郑宇飞?呵呵!”她踮起脚跟模样似的,而她的微笑随着微微在转动的身姿在我的视眼里旋转。

…………

6离开考场的那一刻

触摸故乡生命中的风雅记忆 篇6

嘉定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名胜众多,素有“教化嘉定”的美称。出身在嘉定一个数代都是读书人家庭的周嘉,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诲和乡土文化的滋润。他喜好文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家庭的原因,他结识了不少嘉定的“老夫子”,他们渊博的学识让他钦佩,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使他感动。后来周嘉学习篆刻、书画装裱、古陶瓷鉴定,爱上了传统文化,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了。

周嘉认为,故乡的记忆是有形状的,是有色彩的,是有温度的,有时更是富有旋律的。这些记忆,就内含在那些张挂着的字画、陈列着的竹刻、发黄的线装书、斑驳的石碑中。

周嘉曾是嘉定博物馆的一名职工。在长期的工作中他发现,尽管文化部门想方设法保护当地文化,但嘉定的许多文物还是早已流失到了世界各地,而政府部门的文物征集工程并不能在文物市场中快速奏效。于是,周嘉萌生了自行“寻宝”的念头。为此,他还“暂时”下海创过业,尝试了多个产业,为“寻宝”打下了资金基础。

多年的寻访经历告诉周嘉,真正的文物已很少“留”在民间。他曾经听到过许多关于某户人家有“宝”的消息,结果专门赶过去却发现大多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旧货而已。因此,他如今主要通过文物拍卖市场来搜集各类嘉定文物,而且含金量较高的文物大多已经流失到海外,为此他的足迹也到了世界各地。去年,他听说英国一家拍卖公司即将拍卖两件嘉定竹雕,于是立刻启程去英国,总算及时赶到了拍卖现场。原来,这两件竹刻作品是英国一位收藏家28年前在当地一个小古玩市场买来的,一件是清朝早期的“东方朔摆件”,一件是清朝中期的“英雄摆件”。特别是后者,以一只鹰和一只熊的组合取谐音“英雄”之义,并结合了圆雕和透雕工艺,在国内已很少见。鉴定经验丰富的周嘉,当机立断花费巨资买下了这两件作品。如今,这两件作品就摆在他的博物馆里。走遍世界各地寻宝的周嘉,常常因为不懂英语而陷入困境,有时一连几天只能靠随身携带的面包和榨菜充饥,但他却乐此不疲。

令周嘉得意的是,他搜集来的文物,有不少并不比国有博物馆里的藏品逊色。他指着馆中一枚清乾隆时期的竹雕如意告诉记者,这样的雕刻工艺非常少见,它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里的一枚如意正好是一对。而他从香港拍得的一只“二乔并读笔筒”,竹刻内容是常见的题材,表现大乔、小乔在榻上读书的情景,但采用了深浮雕技法,连榻上席纹都清晰可见,工艺水平和价值甚至比国内某知名博物馆的一件同题材藏品还要高出不少。博物馆中一件清中期的“松涛山人款笔筒”更是备受关注,中央电视台还曾在有关专题节目中专门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作品采用的是浅浮雕工艺,却将山水景色的层次感表现得十分丰富,反映了嘉定竹刻作品的最高水平。

这座私人博物馆里的藏品,并不仅仅是竹刻作品,还有50多件嘉定历史上名人画家的墨迹和当地的历史文献。周嘉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溪山清远图》说,这是嘉定人王敬铭的作品,此人是清朝康熙时期的恩科状元,其书画早在考中状元之前就在民间颇有名气。这件作品是他从香港买来的。周嘉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嘉定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知名书画家就有300多位。

周嘉的朴实愿望是,通过这个博物馆来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讲述”嘉定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此,他还自费出了一本厚厚的书,生动而详细地展现他的博物馆中各种文物的图像和相关史料,让它们走出安亭小镇,“传播”到更广的范围。

周嘉希望,承载着故乡记忆的这些文物,能化作一种朴素而伟大的力量,成为故乡的后人走向新生活的支持与指引,能使故乡的后人在走向新生活时眼中多一分温柔与诗意,内心多一分自信与从容。

上一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一篇:桥梁桥面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