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2024-06-25

童年记忆(共9篇)

童年记忆 篇1

记得小时候, 我的家在农村, 夏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大田的蔬菜成熟了, 不用再吃土豆、萝卜、大白菜老三样了, 伸手摘一根黄瓜, 撸一撸, 放到嘴里咬起来清脆带响, 清爽异常;西红柿红了, 摘一颗, 抹一抹, 吃起来是酸中带甜, 可口异常,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

那时候村里没有冰箱, 可是蔬菜、水果却特别耐放, 西红柿放上很久也不会腐烂, 苹果采摘后可以一直放到第二年春天。那时庄稼上的病虫害也发生的少, 几乎没有听说过哪种病虫害暴发成灾, 造成庄稼颗粒无收的事情。

不知从何时起村里人种地开始用农药了。庄稼上有了病虫害, 只要一喷农药便可以解决。人们种地方便了, 庄稼产量提高了, 产出来的农产品漂亮了, 村民收入增加了, 但大家也不再去大田采摘西红柿和水果惬意地品尝了。

长大后虽然住到了城里, 但由于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 所以经常与农民打交道, 时常会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查看农业生产情况。有时也会与村民们聊些农业生产的事。他们告诉我说, 现在农药使用的是越来越频繁, 病虫为害也越来越严重, 害虫们好像永远都消灭不完一样;有时候种一季粮食, 农药就要使用五六次, 他们用的都有点害怕, 产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敢吃了;可是要不用农药的话, 庄稼的产量会下降三分之一, 有的会更多;遇到病虫发生严重的年份, 有的庄稼几乎会颗粒无收。

见的和听的多了, 便有了恐惧感。每次从菜市场买回菜来, 总是要先好好地清洗几遍才敢食用。然而, 黄瓜、西红柿吃起来完全没有了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而且蔬菜和水果也不如以前耐贮存, 即使放在冰箱里, 一周后也会有腐烂的。

渐渐地, 农产品质量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大家在茶余饭后, 闲聊之时经常会提起来, 哪种蔬菜农药残留量较高, 哪种作物是转基因的, 吃哪种蔬菜更健康等。人们的饮食理念在不经意间转变着,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要吃出健康, 吃出质量。

村里人种地的观念也在转变着, 他们不断学习着新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逐渐减少着化学农药使用量, 在保障庄稼产量的同时, 努力种出符合人们健康食用标准的农产品来。

市场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较几年前有了明显下降, 超市内、菜市场都在明显的位置设立了“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专区, 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它们的出现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 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也让我想起了童年时拿起水果就吃的美好时光。虽然与那时遍地都是有机食品的时代还无法相媲及, 但我相信,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这一目标迟早能够得到实现。

童年记忆 篇2

某月某日星期一晴

哎!今天又和朋友闹翻了。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我心里不停的抱怨。今天上午,本来和往常一样,放学后,我和几个“铁哥们”一起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在分手的时候,忽然前面的同学不知被谁拌了一下,于是,他回过头来厉声质问我:“是不是你拌了我?”我连忙说:“不是”。然而他并不相信我,生气地说道:“一定是你拌了我。”说完,他怒气冲冲地推了我一下,我也生气了,对他说“你算什么朋友,我说了不是,就不是!”于是我俩吵了起来,吵到中午,各自喘着气回家了。

某月某日星期三阴

时间确实是生活的调料,时间冲淡了我和朋友的怒火,在正中午的时候,我遇见了他,我上前拍了他的肩,对他说:“对不起,那天我不应该生你的气。”他回过头,带着不好意思的语气,对我说:“不对的人应该是我,我应该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再下结论。”于是,我们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某月某日星期四雨

今天,天上下起了牛毛细雨,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不小心滑了一跤,正好被一个朋友看见了,于是他过来扶起我,并把伞递给了我,自己就跑向学校。不知怎的,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今天我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温暖。

童年的那些记忆 篇3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无比珍贵的黄金年代。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是难忘的。

童年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名利的追逐。有的只是纯净的心灵、灿烂的笑容。当童年那耳熟能详的笑语再度在耳边回响,心中总是触动不已……

童年的“傻气”,如今想来,木禁失笑。那时因为家里穷,总是买不起什么好吃的零食。一次,爸爸去远方的叔叔家给我带回几个面包,当时爱不释手,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还是舍不得吃,准备第二天带到学校去炫耀一下再吃。晚上把它藏在自认为很安全的柜子里,夜晚还做了一个甜蜜的美梦。第二天打开柜子一看,傻眼了,柜子里只剩下一个空空的纸袋,没想到面包都喂了老鼠。当时就伤心地大哭起来……瞿秋白曾说:“儿时的可爱是无知。”是呀,正因为无知,世界对他们而言,每天都是新奇的。也正因如此,他们才对这个新奇的世界投注了饱满的激情、融融的新意和蓬勃的活力。再看看现在的我,对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的了解,自是比童年要熟悉许多,但在现实面前总是有许多不如意,工作的艰辛,生活的烦恼……至此,使我愈发地回忆起童年的纯真和可爱,也愈发地期待童年的“回归”。

童年的稚气总是在不经意间跳出。蓦然地,想起儿时玩“过家家”的游戏。为了玩得“真”一点,因失手打碎一个漂亮的花瓶,那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我曾如获至宝地疼爱它、喜欢它。遗憾的是,我太高兴了,一不小心失手把它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我的心先是一愣,继而又伤心地哭泣起来,幻想着能把它们再重新接起来。于是拾起地上的碎片,一片一片地拼接,拿着时是拼上了,可一松手照样还是碎的。如此这般地试了二三次,望着地上“牺牲”的碎片,不禁伤心地丢了一地。奶奶闻迅赶来,一点也没有责怪我,只是心疼地抚着我的头,擦干我的眼泪连称:“不要紧的,碎了好,碎了好,岁岁有余嘛!”可我依旧是哭,而且似乎更厉害起来。奶奶啊,您哪里知道,我不仅哭我失手打碎的心爱的花瓶,我更伤心的是这花瓶为什么就接不起来,为什么就“活”不过来呢?

童年总给人无尽的回味和感慨。记得那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长辈们的压岁钱,也可以到处去走亲戚。于是,大概还在冬月里,我们就开始扳着指头算着。就这样,年就和着我们期盼的心情和农家院落里的杀猪嚎叫声一天天地逼近。除夕转眼就到。除夕夜的欢歌笑语,和着起起落落的爆竹声,夹杂着远远近近的狗吠声,合奏出一曲没有雕琢不事张扬的迎春歌。我们在大年夜里成群结伙地放烟花、爆竹。那欢乐的笑语撒满了整个山村。而家家那高挂的红灯笼,会一直挂在堂屋或者正屋的屋檐下,彻夜长明,灿灿焰焰,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童年的记忆像一颗颗在阳光下绽放异彩的肥皂泡,那瞬间的美丽,给人以欣然的艳羡;虽然悄无声息地远去、破碎、消失,但曾经美好的刻骨的回忆将注定牵挂着你我一生。童年因欢笑而快乐,因兴奋而奔跑!我们曾经那样简单,那样直接无需任何遮掩地活着。孩童时期的灵魂是最纯真的,真希望永远“咔”在那纯真的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

童年记忆 篇4

一、“重述神话”的意义

《珀涅罗珀记》翻译者韦清琦先生说过 :“‘重述神话’的意义在于, 当一个现代作家把本民族 / 文化的童年记录加以重新叙述时, 我们不仅看到了作家个人的思想视阈, 更可以了解一种文化在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后, 它所哺育的人民对它的赞美与反思。

其实, 重述神话并不是近代的产物, 早在古希腊时期, 西方世界就出现了类似的文本。例如根据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 埃斯库洛斯写出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拜伦的《普罗米修斯》, 雪莱的《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更有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对荷马史诗的现代演绎 ;而对于圣经题材, 更是世世代代文人作家笔下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源, 例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 拜伦的《该隐》, 勃朗宁的《扫罗》, 王尔德的《莎乐美》等, 由此可见, 西方文学对神话的态度是珍视的, 他们的神话在文本中经历了不断填充和丰富的发展过程, 形成了文学领域里一股颇为重要的类型。上世纪掀起的“神话复兴”, 以及由此基础上形成的“新神话主义”就是这一西方传统的延续。

二、“重述神话”的现状

现代人的自我异化, 对文学对世界万物的近乎疯狂的解构, 使得我们在精神上流离失所, 无处寄托, 有人说对神话的重述是对自我的救赎, 是一次精神上的还乡。然而重述神话意义不但出于神话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文学“全球化”的大环境影响和促进下孕育而生。全球化语境中, 文学的世界性问题不再是有某种“中心主义”, 而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平等地交流和对话的“去中心化”。顺应这股复兴神话的潮流, 2005年3月启动了“重述神话”项目, 全球已有30余家出版社、数十位作家参与, 其中不乏诺贝尔文学奖及英国布克奖获奖者。至今为止已经先后出版了六部作品, 分别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 英国作家简妮特·温特森的《重量》和凯伦· 阿姆斯特朗的《神话简史》, 中国作家叶兆言的《后羿》、苏童的《碧奴》和李锐的《人间》。而在网络背景下方兴未艾的奇幻小说, 亦是植根于神话的基础上, 甚至融合了东西方神话传说元素为一体的神话故事变体, 它也是神话重述的一个颇为成功, 又得到普通大众喜爱的文学类型。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的明显差异, 以及作家个人经历、写作方式、兴趣偏好等个人因素的不同, “重述”出的新神话不仅在原来的文本基础上生发了独特的新质, 而且各个作家推出的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重述神话做好不容易, 尤其对于中国作家而言更不容易。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有充实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 并在后来不断依靠文本得到系统化和多样化的阐释, 西方作家对本国经典的重述和反思保持了高度的敏感和自觉。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缺少情节, 缺少故事框架, 是高度符号化的。而且, 中国神话故事虽然丰富多彩, 但各民族神话基本属于口述, 神话文本并不多, 处于一种“述而不作”的状态。到了现代, 受现实主义影响和我国政治需要, 古代神话的收集改编更是进入了空白期, 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功改写至今仍停留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上, 而我们具有历史开拓性的权威神话史也只有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史》。因而, 作为中国人, 我们似乎更多的是在继承和阐释神话传说背后的理念, 而非关注文字遗产的保留。口头传述的传统, 增加本土神话的重述难度,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又给予现代作家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被“重述”的“神话”, 在这个意义上说, “重述神话”是一部充满着个人创造色彩的旧故事, 也是一个有着历史神秘厚重感的现代新故事。

另外, 文本细读下中西作家对神话改写的思维差异, 还有在个人形象上的差异。这一点凸显在女性形象上。从英雄主义的角度来看, 西方作家着力于刻意颠覆其精神价值观, 而中国作家沿用的仍然是英雄形象的传统性格因素 ;西方作家更擅长于他们小说中传统的理性思辨色彩, 中国作家则继承古人诗文化的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等等。

三、中国重述神话的困境

当然, 我们必须得承认, 相较于西方, 中国重述神话迎接地太仓促, 必然存在各种缺陷。

神话以及远古传说所遗留下来的资料内容有限, 这就就对作家想象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想象力正是现在的作家创作较为薄弱的环节。浮躁的写作环境, 加之相较于正统文学, 神话长期处于边沿化的状态, 都是目前神话重述的硬伤。

今天, 商业出版社涉猎文学领域, 我们可喜的是商业体制下的宣传和普及性, 但我们担忧的是文学附庸市场之后, 文学价值的削弱。“重述神话”本身是一个带有命题作文意味的、市场化运作的出版项目, 这些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市场化的烙印。对于文学创作而言, 市场是一柄双刃剑, 它在带给作家丰厚的物质回报的同时, 也给文学创作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获得最大利益, 作家不能不更多地考虑读者的接受, 导致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吸引读者眼球, 如何给读者产生阅读快感的层面上, 往往会忽略文学价值和人文思考本身。加之, 神话重述是再叙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 这样一个内容创新受到限制的命题作文, 本身就给作家提出一个难题, 我们不能在故事基础上胡编乱造太多的虚拟人物或情节, 但是同时又要考虑或是叙述或是视角的新意留住读者的视线, 这便是一种微妙的博弈。事实上, “重述神话”的项目在策划阶段就已经将作家的市场影响力作为选定加盟作家的重要指标了。如何能把握好这个度, 在文学和市场性上找到平衡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的这个困惑就给作家提出了一个要求——在种种利益的诱惑下, 需要作家纯正文学态度和牢记文化人的使命, 才能使文学不至于染上铜臭味, 才能还原神话本身的真纯。

四、重述神话的前景

尽管“重述神话”并非一种具有新意的写作方式, 但是, 在今天它疏解了作家长期处于西方话语霸权之下的“影响的焦虑”。回归本土, 在传统文化与民族记忆的根基中汲取中创作的养料, 创作出具有中国本土气息的作品, 重塑“中国文学”, 以与“西方文化霸权”抗衡, 而通过重述神话, 这种文本经典化的有效途径, 我们确实能找到可行的突破口。这是中国作家摆脱民族身份焦虑的应对策略。全球化文学的多元化, 显示了强烈的去中心化意识。狂欢是一种充斥着各种独立声音, 相互交融混杂的对话现象, 正像今天的文学, 乃至今天的神话一样的文化大交融, 甚至可以说, “世界文学”本身就是一场狂欢。这有如巴赫金盛赞的狂欢节, 狂欢的大众戏拟着一切。而“重述神话”这一活动的可行性, 就很大程度上在于神话简洁框架而纷繁复杂的人物资源所提供的广阔的艺术阐释可能。在这样一个热闹活跃动的“狂欢化”平台上, 作家根据自己的想象, 结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对神话进行精彩的重新演绎。

专家指出, 神话作为传承远古文明的载体, 是不可取代、不能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人文资源。丰富的神话文化资源, 蕴藏着很多发展机遇。“重述”作为文本经典化的有效方法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需要更多的作家积极的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另外, 这份植根于炎黄子孙的共同记忆, 也需要当代作家去唤醒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出版社, 2007.5.

[2]叶舒宪.神话如何重述[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6-18.

童年为话题五年级作文:记忆童年 篇5

“吱——吱——”,只见一个蓝色的板凳在梧桐树下飞舞,那茂密叶间从梧桐叶中时而浮动的蓝,也在嬉戏,秋千时高时低,直至把朝霞荡成了晚霞,把破晓荡成了月夜,把日出荡成了黄昏,才被母亲连哄带骗抱走,只留那秋千还在轻轻荡动。

“吱——吱——”梧桐叶下的秋千,荡着童年的欢乐。

月光轻轻洒落在草垛里,夏日的清风吹拂着绿茵,到处是“知——知——”的蝉声,几个彩色斑斓的小衬衫潜伏在一旁。

“嘘——,别出声。”我压低声音示意同伴们停止吵闹,脸埋在露水浸湿过的嫩草上,无声地听着蝉鸣。风从下巴贯过耳蜗,又从发梢遛走。“知——知——”声斥满了四周,在那不知名的树上,在那转瞬即逝的风中,在那孩子们的心里荡漾,孩子们也忘了黑夜,忘了凉爽,忘了家长们的呼唤——

在那“知——知——”的声音里,安详,享受,愉悦,在蝉不曾掉落的日子里一直静默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院子里的车内,音响无休止地唱着歌,车后是一件件货物、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玩具……

“我不想走”,啼哭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响,我紧紧贴在地上,任凭大人们的言语一次次迫使我离开,我的答复仍只有泪,母亲紧紧扯住我的衣袖,我抽咽着,这里的一切都死死地握住我的另一只手,痛楚从指尖流传到心里……妈妈抱走我,也好似货物一样被塞上了车。

“天之涯,地之角……夕阳山外山。”我随着发动机的启动中远去,童年的家,也缓缓消逝了。

天逐渐亮出了鱼肚白,星星的故事结束了,我的记忆也停下来,童年,也在心里烙上印记,又惚地睡去了。

童年的记忆 篇6

(节选自曹文轩《童年》,题目为编者加)

小露一手

在作者的记忆中,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同的,母亲的爱是默默的,而父亲的爱是教他做人的道理。在你的印象中,父母对你的爱是怎样的?你可以通过讲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将他们对你的爱呈现出来。

童年记忆 篇7

一、童年期受虐待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

1.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

自传体记忆是指对个体经历过的所有生活事件的回忆, 其中包括了对感知觉、情景记忆、语义记忆、自我表征等成分提取的复杂过程, 是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自传体记忆应用于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对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研究。研究者将被试在研究中提取的自传体记忆分为具体记忆和概括记忆两种, 具体记忆指所提取出的回忆是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天的事件;概括记忆指所提取出的回忆是那些重复发生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天的事件。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就是指在对自我相关事件的回忆中, 个体不能按要求提取特定时间内的具体性记忆, 而倾向于回忆那些过度概括的记忆或类别、重复的事件。

2. 童年期受虐待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

Melchert (1996) 研究发现, 有被虐待童年经历的被试在评估他们一般记忆的质量或是最早的早年记忆的质量时, 与控制组没有差异。Burnside (2004) 在群体被试中发现在较早的童年经历性虐待的被试检索更多的绝对化的记忆。但是Aglan和William (2010) 研究显示只有性虐待是与过度概括化的记忆相关的, 而其他的童年期不幸与之无关。综合多篇关于报告有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被试的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均得出下面的结论:童年期被虐待经历是与回忆具体性自传体记忆的困难相联系的, 有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个体倾向于提取出过度概括的记忆。

二、童年期受虐待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的机制

1. 情感调节假说。

对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人所表现出的自传体记忆具体性上的缺陷, 最广泛引用的解释是“情绪调节假设” (Williams, 2007) , 认为过度概括的记忆是一种情感调节策略, 用来阻止对痛苦自传体事件 (如虐待) 细节的通达, 具体记忆引发的是初级情绪, 概括记忆则能保持与具体情节的分离, 阻止初级情绪事件的回忆。研究显示, 提取具体性记忆的能力是在童年期在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发展的, 那些更加复杂地构建一个生活故事的能力直到青少年期都在发展。所以Williams (1996) 提出过度概括的记忆或许是在童年期创伤正在经历时发展的, 那时可供选择的更主动的应对方式不能获得, 如果过度概括的记忆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回避形式, 个体对某一种回避形式的依赖会与过度概括的记忆产生某种关系, 自传体记忆的提取风格就形成了。

2. 执行功能受损的理论。

执行控制受损理论认为自我记忆系统中记忆是分层级存储的, 概括记忆在具体记忆的顶层, 成功提取记忆需要两种不同的执行控制:一是在自传体记忆库中搜索具体记忆, 同时抑制非具体记忆。执行控制能力降低将难以抑制不恰当的记忆, 而提取非具体记忆, 作出反应。二是需要贯穿自传体记忆的层级, 从顶部的概括记忆到底部的具体记忆。如果执行控制较差, 就难以从顶层贯穿到底层搜索具体记忆, 将顶层的概括记忆作为反应。该理论一度被认为不适用于解释童年期受虐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 后来的研究将视角转向侵入性的想法以及消除这些想法的努力而造成的执行功能的不足。假定是执行功能的限制导致具体的回忆更困难, 因为一个自上而下的或“生成”记忆的搜索依靠有效的程序来完成, 包括保持提取模式和在工作记忆中记忆搜索的结果, 以及抑制不相关的、可能产生妨碍的绝对化的信息。创伤的幸存者中, 侵入性的想法确实可以预测记忆的过度概括性, 而在没有创伤体验的样本中, 记忆的过度概括性是同执行能力的减弱以及抑制的失误相关的。

3. 情绪障碍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 创伤经历并不是过分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产生的充分条件, 那些有创伤经历但没有形成长期的情绪障碍或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现象。创伤经验与自传体记忆的关系是复杂的, 受到创伤本身特征、应对方式、创伤发生的年龄、心理体验等因素的影响。Valentino (2009) 的研究显示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比无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在抑郁和焦虑水平这两个指标上都高。过度概括的记忆与情绪障碍症状的相关性比单纯的创伤经历高, 所以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有创伤经历的人过度概括的记忆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创伤导致其出现情绪障碍症状, 而情绪障碍症状导致过度概括的记忆。

三、脑和生理方面的解释

Sapolsky (1985) 的研究显示, 长期处于压力条件下会导致海马回中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这可能影响很多种记忆功能, 包括回忆事实和事件。进而假设童年期受虐待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这一模式反映了压力引起的海马回的损坏, 导致一般的情节记忆的受损, 但是证明这一解释的神经解剖学和行为的证据都比较混乱。同样的, 创伤体验会诱发激素和神经化学水平的变化, 这一变化或许就会导致记忆的增强和损坏。

综上所述, 关于童年期受虐待个体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得到一致性的解释。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 将会有更多新的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继续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 拓展研究范畴。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也很好地运用到对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的心理治疗中, 为不同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提供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儿童虐待问题研究概述[J].青年研究, 2008, (2) .

[2]Valentino, Toth, &Cicchetti.Autobiographical memory functioning among abused, neglec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the overgeneral memory effect.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9, 50 (8) :1029-1038

[3]张镇, 张建新.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 2008, 16 (2) :157-160.

[4]Bunnell, &Greenhoot.When and why does abuse predict reduc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specificity?Memory, 2012, 20:2, 121-137

[5]Sumner, Griffith, Mineka, Rekart, Zinbarg, &, Craske, .Overgener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nd chronic interpersonal stress as predictors of the course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Cognition and Emotion, 2010, 25 (1) :183-192

[6]Brewin&Soni..Gender, personality, and involuntary autobiographical memory.Memory, 2011, 19 (6) :559-565.

童年记忆 篇8

关键词:余华,童年经历

一、余华前期作品风格概述

余华的前期创作, 充满了“血腥”与“暴力”, 通过“冰冷”的叙述, 表现人性恶的一面。很多评论家说余华的血液中流动的是“冰碴”, 因为他总会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心态去叙述每一场“暴力“与”死亡”。可以说, 这些“血腥”的场面, 已成为余华心中无法割除的烙印。在“鲜血”与“暴力”面前, 余华将施暴者、受害者、甚至旁观者从多个角度融入其中, 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余华前期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

余华对“暴力”与“鲜血”钟情已久。在余华的众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 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 余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暴力”与“血腥”的世界。“我”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与抢夺司机苹果的村民们打斗, 结果是司机带着“我”的包袱跳上了抢苹果的拖拉机, 与村民一同消失在沉沉的暮色之中, 而“我”带着满身血迹, 在破旧不堪的卡车中等待着夜晚的来临。现实世界与“我”的憧憬存在巨大反差, 村民和司机用暴力粉碎了我的正义与梦想。因此, 余华写道“鲜血像是伤心眼泪一样流”。

如果说“鲜血”和“暴力”是余华用笔在狂欢, 那么“冰冷”的叙述更能体现余华前期小说的风格。在《现实一种》中余华这样描写 :“胸外科医生已将肺取出来了。接下去他非常舒畅地切断了山岗的肺动脉和肺静脉 , 又切断了心脏主动脉 , 以及所有从心脏里出来的血管和神经。他切着的时候感到十分痛快。他对身旁的医生说 : ‘我觉得自己是在挥霍’”。

在这两段文字中, 我们不仅领略到余华的“血腥”与“暴力”, 也感受到余华超然于外的冰冷所引起的惊悚感, 给人一种直觉化的冲击力。

三、余华前期作品风格的影响因素

(一) “血腥”因素

余华在《现实一种》的前言里写道 :“对于死亡和血, 我却是心情平静。这和我童年生活的环境有关, 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经常坐在医院手术室门口, 等待着那位外科医生的父亲从里面走出来。我的父亲每次出来时, 身上总是血迹斑斑, 就是口罩和手术帽上也都沾满了鲜血。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护士跟在我父亲的身后, 她手提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

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 余华比其他同龄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血腥”与“死亡”的场面。余华是胆小的, 但命运却给他安排了一个充满恐惧的生活环境——医院。这样, 就意味着余华需要不停地与自己内心的恐惧进行较量。虽然, 作为一个孩子而言, “血腥”、“死亡”这些词可能还很陌生, 但是, 余华却早已习惯了这些常人感到恐惧的“血腥”场面。因此, 在余华前期的创作中, 大量“血腥”场面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冰冷”因素

也许是习惯了医生们对待生命的自然常态, 面对死亡场面, 余华变得异于常人的“冷静”。甚至会在夏天炎热的午后, 跑到阴暗的太平间, 躺在里面睡一个舒服的午觉。这种特殊的童年经历让余华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冰冷”。

在《现实一种》中, 余华运用冰冷的语言, 描写了一群医生虐尸的场面。“女医生拿起解剖刀, 从山岗颈下的胸骨上凹一刀切进去, 然后往下切, 一直切到腹下……那长长的切口像是瓜一样裂了开来, 里面的脂肪便炫耀出了金黄的色彩, 脂肪里均匀地分布着小红点。接着她拿起像宝剑一样的尸体解剖刀从切口插入皮下, 用力地上下游离起来。不一会山岗的胸腹的皮肤已经脱离了身体像是一块布一样盖在上面”。

从切开死者的皮肤, 到完成对尸体肢解的整个过程, 余华对整个解剖场面进行冰冷的机械化描写, 这样娴熟且专业的描写, 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根本无法呈现出如此鲜活的文字。而这份记忆恰巧与余华童年的医院生活环境不谋而合。

(三) “暴力”因素

社会颠覆是余华“暴力”因素的直接导火索, 余华的童年就是在颠覆性的潮流——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他既是这场社会颠覆的见证人, 也是心灵的受害者。在十年的浩劫中, 余华看到的是神色凝重的人们, 还有“暴力”的“革命”活动。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使余华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安, 这也是他前期“暴力”创作的重要原因。

在《一九八六年》中, 我们看到被迫害的历史老师, 他通过自虐、自残的方式来反映文革对无辜人们的戕害。例如 :“他嘴里大喊一声‘劓!’然后将钢锯放在了鼻子下面, 锯齿对准鼻子。……钢锯开始锯进去, 鲜血开始渗出开。于是黑乎乎的嘴唇开始红润了。不一会钢锯锯在了鼻骨上, 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本是一个胆小、谨慎的老师, 却成为“文革”的牺牲品。在颠覆的时代里, 已无秩序可言, 同事关系四分五裂、血缘亲情丧失殆尽, 人们彼此背叛, 生活中到处是冷漠与恐慌。这种异化的社会, 让余华过早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也看到了社会背后的伦理危机, 这些都对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 特殊的童年经历对余华的性格以及写作风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余华前期“冰冷”、“血腥”、“暴力”的创作风格都是特殊童年经历的重构, 或者, 我们可以说, 余华一直都是在记忆中远行。

参考文献

铁皮玩具, 童年的记忆 篇9

今天的孩子,哪个没有几箱玩具?但大多是喜新厌旧,一个玩具能钟爱上一个月已属难得。但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玩具种类并不丰富的年代,很多小孩都是一个玩具玩几年。那些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玩具,大多有着一副结实的铁皮身体。铁皮玩具,看似已经过时的老玩具,近几年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不过不再是以玩具身份,而是以收藏品身份。

铁皮玩具,指的是将铁皮材料冲压成型后在表面印刷图案的玩具,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一问世就受到欢迎。19世纪中期,铁皮开始作为木质玩具的廉价替代品被用于玩具制造。最早的铁皮玩具出现在德国,手工制作。19世纪80年代,铁皮玩具上出现了彩色印刷的图形。上世纪20年代,铁皮玩具传入中国。

说起中国的铁皮玩具,就不能不提上海康元。这原本是一家制罐厂,却凭借铁皮玩具制造打响了招牌。1934年,上海康元制罐厂开设康元玩具部,以其具有印铁设备的优势,利用制罐的边角余料生产金属玩具。没过多久,该厂又利用钟表发条为动力,制作具有机械动作的发条玩具。上海康元生产的铁皮玩具很快赢得了市场的青睐,风靡一时。

抗战爆发,铁皮玩具生产一度衰落。直到1956年,铁皮玩具生产纳入了新中国计划,产量品种均有所增加,康元玩具厂又推出许多设计新颖、工艺细致的铁皮玩具。不仅如此,上海康元玩具厂、胜泰玩具厂还先后试制成功惯性金属玩具,使铁皮玩具在静态、发条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到1965年,上海生产的玩具品种已多达1000种以上,其中越野摩托车、小熊拍照、超音速飞机、冒烟火车头、母鸡生蛋、宇宙飞船等一批新品种都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最多时曾拥有50余家工艺和技术相当高的铁皮玩具厂,生产了大量品种各异的铁皮玩具。60年代,中国玩具展览会在香港举办,上海生产的“母子鸡”、“新闻照相汽车”、“回轮车”、“倒顺车”、“小熊拍照”等一批玩具新品种参加了展出,反响热烈,反映了上海玩具行业的实力和水平。

直到80年代初,中国的玩具市场还一直被铁皮玩具占据着。那只上发条的绿皮青蛙,几乎每个孩子人手一只。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制造业的变革,加之外国玩具进入中国市场,拥有高科技工艺的塑料玩具开始大行其道,国产铁皮玩具逐渐退出了主流玩具市场。好在人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给大人和孩子带来无数欢乐的“老朋友”,今天,铁皮玩具收藏开始风生水起,以“怀旧”的姿态占领人们的收藏圈。

近几年,原来价格低廉的铁皮玩具增值不少,收藏者也从最早的70后为主,扩大至80后甚至90后群体。虽然铁皮玩具产量巨大,但因为价格便宜,完好留存至今的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有损坏、残缺。为数不多的好品玩具,价格都被炒到很高,而且可遇不可求。因此,在市场逐渐成型之后,一些生产商推出了“复刻版”的铁皮玩具——采用经典款的设计、样式、功能,制作一批新玩具,也受到市场的欢迎。毕竟,收藏铁皮玩具的人大多并不是为了等待升值、赚钱,而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回忆。收藏铁皮玩具,收藏的是往日的情怀。

上一篇:学生管理中的爱与惩罚下一篇:环氧脂肪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