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2024-05-21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共13篇)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1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熊国风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新课程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是学习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我们又必须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产生高效益的必要保证。而教师又在这中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反思总结实践探索,提升专业素养

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刻苦的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更是我们这一代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满足之心。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有人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人觉得学习是为了考试、工作等其他实在可见的目的。通过接触网络教学学习我认为,学习是源自内心的需要。我们需要过得充实,心灵需要不断的吸收知识来保持新鲜。网络教学就是一种学习的好方式,并且是一种与他人沟通、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网络教学给了我人生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我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平台,在人生教学的舞台上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之,通过观看专家对新课标的讲解视频、案例分析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2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学法指导,教学反思,实效性

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过程。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整体,有效教学既要体现“教”的有效性,又体现“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到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建议如下:

一、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所向往的生活,所崇拜的明星等等,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相反,如果是他们了解不多或是不太感兴趣的人物,比如李四光,詹天佑等,学生能讲的内容就简单得多。基本上只有He was a national hero.He was a scientist.或He was an engineer.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个性。所以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提供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讲、想表现,这是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的有效策略。

二、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

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等。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笔者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笔者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要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它强调课堂学习中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由于强调了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对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师授课的激情。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老师就必须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让自己的课充满魅力。教师要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信任、充满关爱;在教学行为上,用自己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高超的教学技术去感染学生,用幽默艺术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生动、活泼、有序、高效的课堂氛围。

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有效和长效的学习,需要学生把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如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过程中,起初采用“连词成句”训练方式,接着运用“遣词造句”训练,这两种方式主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句子的写法及与中文的不同。然后再以“根据图片内容遣词造句”进行训练,再到“根据汉语提示写作文”和命题作文等训练,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智慧,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3

那么,这一标准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新教材的具体实施中该如何做呢?笔者浅谈以下几点。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安全的心理环境可增强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合作欲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用各种方式给学生心理上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排除内向学生或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有热情、积极、信任的态度,并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这种态度,那么学生内心的不安和胆怯都会扫除,对这门课的兴趣也会增强,同学们彼此之间合作的欲望和学习效果都会增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

二、创设情景教学法

在语法教学中创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尽量让学生在该情景中利用刚学过的简单用语进行表达。例如,表演动作创设情景。八年级下册在讲授“Would you mind…?”这个语法项目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轮派一个代表上讲台来,老师说英语,学生表演动作。如: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老师很有礼貌地用手势请求学生开门)Would you mind turning on the light? Would you mind passing me my book? Would you mind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老师每一次提出请求都是面带微笑,非常礼貌,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这是礼貌地向他人提出要求时所说的话。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归纳出这一语法项目的用法。

三、直观归纳教学方法

利用学生看到的东西,如实物、直观教具、教室、学生、教师、图片及表情手势等进行语言对话。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4在讲授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和介词in, on, under的用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真实而现成情景进行教授,学生易于掌握,其做法是:教师趁学生不注意时把一些物品(已学过的单词)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桌子上和桌子底下。然后故意装出找寻的样子问:“Where is my book?”学生可能还在揣摸老师的意思,老师故做惊喜状:“Aha! It's under the desk.”这时学生肯定有所感悟。老师接着举例“Where are my keys ?”“They are in my backpack.” “Where is my watch?“ It's on the desk.”这时学生一定非常清楚where及in, on, under三个介词的意义及用法。然后老师再提问:T:Where are your books? S: They are on my desk.

Where is your pencil ?S: It's in my pencil case.

以上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直接表达和学生的直接模仿的双重含意。上述过程进行后,再要求学生做进一步的直观实际操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where, in, on, under的用法。

四、“以旧引新、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为了避免学生对所学的语法知识的混淆,还需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巩固。。例如,七年级下册 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一般過去时是该单元的语法重点。老师可以先复习一般现在时并且导入一般过去时。老师首先提问:“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学生回答 “ 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等等 ,让学生尽可能地把学过的动词说出来。老师接着问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atch TV./ I clean my room.学生的回答肯定是错误的。老师予以纠正 “I watched TV./ I cleaned my room.老师然后自问自答 “ Where did you do yesterday?” “I played the piano. I swam. I went to the movies.”等等。并将过去时态的动词短语都写在黑板上。 然后由学生进行 Pair work。 

让学生在半真半假的对话中悟出:一般现在时是现在经常发生的事情和动作,一般过去时着重强调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动作。总之,语法教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而是有血有味的情景体现。我们要创设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使语法教学交际化。

五、以“任务”为基础、“话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任务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两点:任务是围绕某个语法项目而设计的;所选题材贴近学生生活,是较为具体且易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以七年级下册Unit10 SectionB3b所设计的一般过去时为例,任务:假设你是一个美国学生,把你在北京旅游的经历写成日记。可以采用先每个学生写一篇,然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修改组合成小组中最好的一篇,再与相邻小组交换批改;接着老师抽取一些由该组代表在班上朗读,并可以在课后要学生配上画之后张贴在教室内。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阅读和修改别的同学的错误提醒和监督了自己的学习,文字配上图画张贴出来,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六、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若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例如: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短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 ? 掌握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及区别,对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描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利用国庆节假期刚刚结束这一事实,要求学生依照此短文口头叙述或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假期情况。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学到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4

新课改开始了,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了新课改。在新课改之始,我们备课组就进行了许多尝试:

1、我们上课的形式在变,由灌输式的课堂授课转变成探讨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我们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在变,把原来的单纯的习题式练习变为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小制作、家庭小实验、小探究、物理小报、所及相关资料、社会调查等等。

3、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在变,由单纯的学习分数变为评语、课堂纪录、作业、考试成绩等以指导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4、我们的考试题目在变,改变以往单纯的考察知识与技能的题目,增加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题目。

5、我们的师生关系在变,以往老师是权威,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改正缺点,课改后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开放的,讨论了很多没有明确结论的问题,课堂延伸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很多领域超过了老师,老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6、我们还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把授课的难度降低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难度。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杜绝繁难偏旧的题目。在当时,我们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很多领导的肯定评价;学生们也相当配合,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总是盼着上物理课,在上课前,翘首以待,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课后,对形式多样的作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课改前相比,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感觉。很多学生的作业超出我们想象的好。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合作的机会较多;完成作业时,也可以协作完成。在形式多样的作业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展现:能写的写;能画的画;会上网的搜集资料;动手能力强的做小制作、做小试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曾经记得:有一个小女孩,数学成绩不理想,一开始学物理时,听了别人的话“数学不好的物理很难学好”,一度没有学习信心,作为老师,刚接触时我竟没有察觉,后来,我布置了一个关于“八孔竖笛的发音原理”的作业,她竟然做得最好,它把作业设计成物理小报的形式,有实验、有分析,而且,组织语言,版面设计都非常棒,她的这次作业不仅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也是她获得了学习物理的信心,课堂上,她敢于发言了,做作业也不觉得很难了。后来她和我聊天,我才知道她是怎样开始学好物理的。

在做作业时,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改变着:为了弄清楚汽车的速度仪去请教当司机的亲戚朋友;为了掌握认识交通规则上网搜集资料;为了了解听诊器的原理甚至跑到医院挂了号去请教大夫;为了了解衣服鞋子的号码进入商店去请教售货员。正当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准备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课改后的第一次全市统考到来了,我的学生并没有取得令领导满意的成绩。

后来我分析了这次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如下:毋庸讳言,在新课改中,虽然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提高,但是,我一共教150多个学生,总有关注不到的角落,有个别学生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他们惯于接受,惯于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学习,一旦放手,他们无所适从,在班主任和我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学习成绩已经有所下滑了。再就是,我在教学中,追求和《课程标准》要求一致的同时,忽略了教研员的思想转化情况,我的授课难度降低了,但是,教研员出的统考题的难度比课改前反而提高了。还有就是,我所关注的`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能力方面的提高并不能在单纯考察知识与技能的试卷上体现出来。

第一次统考后,很多老师都清醒了,及时调整了方向,继续搞应试教育,继续搞题海战术,继续逼迫学生拔高练习,因为统考题目中还是有很多繁难偏旧的题目。而我,却一时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我中新课改的“毒”太深了:我投入了那么多精力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头脑风暴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改变,研究作业的改变,研究测试题目的改变,竟然不如原来的研究教研员、研究中考题,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在我的徘徊思考中,领导对我失望了;家长也开始挑剔,认为我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的作业完不成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班主任也认为我不够狠,对学生放纵;要好的同事开始劝我:你不能给学生好脸,他们就是欺负你好脾气,你狠一点,看他们还敢不完成作业吗?作业做得少,当然成绩就提不上去了。

同事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是正确的,可是,根据我学习的教育理论,却是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靠老师的威逼利诱来学习,那怎么算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我也从各方面了解了学生的作业情况,每个任课老师都急于出成绩,作业很多,而且大多数老师手段毒辣,学生不敢不做,经常有学生作业做到十一二点,面对缺乏休息、面容憔悴的学生,我实在是不忍心再逼他们。由于顽固不化,不思悔改,我被靠边站了,教差班,但是,我依然故我,继续研究,当时正好是30岁,三十而立,我虽然不能有自己成功的事业,但是我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教师之路,搞教育教学研究,哪怕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后来,学校要参加新课改学校的评选,领导想起我来了,把我们组的新课改材料整理收藏展览,把我们的新课改经验大书特书。这时,领导对我说了几句恭维的话:“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学才会教出科学家。”但是,我的用处,也就是在论文评选、先进学校评选这些活动中。

近几年,应试教育之风越刮越烈,领导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手段逐步升级,老师们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差,待岗、交流、支教,校长的权力越来越大,看谁不顺眼,那您就走人了。在无奈之中,我的理想化的新课改实践越来越难,毕竟,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教育还具有曲折性、反复性、合作性,单凭个人之力,怎么能实现新课改?我开始向应试教育低头,学期初,按新课改的要求去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要求、科学素养等等,临近考试,加强练习,不再回避繁难偏旧,只要是教研员有可能考的,我就要紧跟形势。面临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我想:是否有一天,我会彻底的变回到原来的应试教育模式?

总结我的新课改历程,我觉得,新课改的阻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教育局按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学校按考试成绩评价老师、学生,家长按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老师。而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不宜评定“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予以同等重视。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应该采用笔试、实验操作与学习档案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不同的评价方式反映不同的侧面,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比的,所以不宜按某种权重对各种评价的结果进行合并,不宜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或等级。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不能削长补短,以同一个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新科改在推广,但是,管理者的评价方式不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怎么能改变呢?而且,现行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之间的合作性越来越差,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在关注自己学科的教学成绩,没有人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新课改理论的推广,虽然,新课改搞了6年,针对教师的培训、考试接二连三,但是,老师们真正明白新课改理论的很少,甚至很多管理者、校长对新课改理论一窍不通。

第三,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学习能力,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不思创新,不会创新。

第四,还有社会的整体意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可是我们的社会能提供的机会却很少,很多企事业单位、相关机构还没有做好准备。

第五,现行的教师编制,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要对学生有全面地评价,按现在的教师编制,一个老师至少教100个孩子,向我们这个学科,每年一个人教200来人,根本达不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第六,现行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现在的学校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面向每一个孩子,其实,根本做不到,看似每个人都在管理每一个孩子,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孩子,谁对他真正负责呢?班主任?一个班主任要管50个左右的学生,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到;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团委书记、任课老师,好像都能管到这个孩子,实际情况是,谁都不会走到这个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思想状况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怎么能自主发展呢?

第七,教研员,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教研员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市教研员负责出中考题、区教研员负责出区统考题,而中考题、各区统考题是现在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每一学期,各区都在用统一的题目考学生,给学生、老师排名次;每年中考结束,市教育局都会按照学生成绩给每个学校排名次。所以,教研员这个职位是相当重要的,他在制定一个标准,一个衡量学生、老师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不是一定合理呢?

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理的,怎么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发展过程,这不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怎么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老师的教学,每个老师遇到的学生、学生家庭千差万别,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何况,教研员由于长期脱离教学一线,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拔高考试难度。不能落实“杜绝繁难偏旧”的新课改要求。更有一些教研员唯利是图,利用手中的权利办培训班、编辅导材料捞取利益。

★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

★ 政治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 新教材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 语文新教材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 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新课标解读培训总结 篇5

在这次培训中,我眼界开阔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新课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现将其梳理如下:

一、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让一线教师正确认识到识字、写字不单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是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三、强调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既得意又得言”: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得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

四、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包括段落,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6

开学初我学校数学教研组成员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老师们认为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

一、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从现实中取得学习资源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找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创造规律。

2、从具体事实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这些发现和欲望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发现。人教版很多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1、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2、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多种感观。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如《连加、连减》一课。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这样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教学活动必须倡导有效地合作学习现阶段,合作学习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改课堂上。合作与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初步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是无效的合作。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7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单词,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单词教学的要求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词汇能力的掌握程度是语言水平的基本体现,与传统的英语教学要求相比,新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学生对单词运用的能力,偏向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词汇的要求从词汇量、词汇用法、词汇学习方式、理解及运用形式等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总体而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期对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尊重,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使一项长期、综合性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灌输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掌握词汇,而是应该促进学生正确拼读、理解并运用词汇,同时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契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词汇、提升英语水平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英语单词教学技巧

1. 自然拼读,激发学生兴趣。

正确把握英语单词的读法及拼法,是英语单词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对英语音标的认知,在巩固学生对英语单词发音规则掌握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将单词的发音、拼写与意义进行巧妙的结合,引导学生发现英语单词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英语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一般为[ei],在英语中,有些拟声词是根据发音来拼读的,boom表示巨响、爆炸的声音,ugh表示厌恶等,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以音标为基础,充分挖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潜能,又如,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拼写中的词根词缀等,引导学生高效记忆、理解单词,如词根ward具有“方向”的意思,forward表示向前,backward的意思是向后,upward的意思是向上,downward的意思是向下,这样的词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的效率,并且能够促进学生获得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联想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分级目标中,明确提出“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作为学习策略,因此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单词串讲、游戏教学等方式进行联想记忆教学,使学生能够提升单词记忆的能力,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嘴巴的单词“mouth”,然后引导学生讲出与“mouth”相关的词汇,从身体部位进行联想,可以由“手(hand)”、“头(head)”等,而从行为动作来进行联想,可以由speak、tell、talk、say等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进行联想记忆,能够让学生增强对嘴巴相关词语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既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联系事物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单词,不仅能够大大增强英语单词教学的效果,也会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合听说,提高单词运用能力。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语言的各个板块相互联系,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单词数量大,词义丰富,运用方式灵活多变,也没有像语法那样的句式,有的时候是需要靠学生积极记忆的,因此,在单词的学习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捷径和规律。由此,很多学生面对枯燥的单词,很容易就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或是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再加上低效率的课堂以及单一试卷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单词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听说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注意力,如采用动画英语教学、单词听写、单词填空比赛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听力、视觉、触觉上建立对英语立体化的感知,进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单词正确使用的形式及场合,增强初中英语单词教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运用,从而真正掌握英语单词使用方法。

4. 加强读写,积累词汇量。

英语单词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拓宽视野,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课件、移动客户端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英语阅读、写作方式,将单词教学与阅读、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熟悉、使用英语单词的平台,帮助学生不断巩固英语单词记忆效果,进而深化对单词的理解、运用能力,阅读与写作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单词,不仅嫩巩固有效促进学生词汇量积累,还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切实、高效地运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任务繁重,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记忆、理解及运用英语单词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恰当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拼读教学法、联想记忆教学方法以及听说教学法等,使学生熟悉英语学习的知识规律,进而为长远的英语能力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凡.谈拼读在促进单词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7).

新课标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篇8

一、听音——激发兴趣

一个学生如果对其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让学生听一段幽默小故事,或一段生动的报告,或一段有趣味的自由谈话,或一首英文歌曲,都能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激发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兴趣,为活跃课堂气氛做好铺垫。

二、模仿——建立自信

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初中生年龄小、记忆力好、模仿性强的特点,针对教材内容,组织学生“Read after the tape”。这个环节虽然有点简单机械,但它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活泼、好奇和善于模仿的心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的语音和语调,适应英语听、说教学的需要。若能模拟出优美而标准的语音语调,便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入,为学生上台表演做好准备。

三、表演——寓教于乐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利用教材中的某个情景、某个故事或某个短剧,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角色安排可由教师指定,也可让学生自行组合,但必须自始至终遵循“同组异质、以优带差”的原则。上台后,学生一般都能配合默契、积极投入、生动活泼地演好各自的角色,教师再从旁边加以适当指导。表演过程中,有时一个惟妙惟肖的动作、一个幽默的语句常使大家开怀大笑,真正收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的效果,同时又能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切实做到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思、在乐中用”。

四、讨论——展示个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坚持精讲巧练的原则,切忌满堂灌,避免让学生学“哑巴”英语。因而,在学生上台表演之后,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或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交流的形式通常以“work in groups”为主,每组人数一般是5至7人,小组的划分依然须体现“同组异质、以优带差”的原则。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7至10分钟,然后进行组际交流。交流一般可先由讨论的比较成熟的小组发言,或者各组派代表发言,或者采用抽签等多种形式。在讨论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当好“主持人”的角色,通过巡视、参与和引导帮助学生探寻解题思路。但须注意不能轻易地给他们“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们自己研讨,得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五、练习——检测反馈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应及时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于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可采用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或是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切实做到存在问题当堂解决,达到及时消化的效果。

六、评价——总结、鼓励

在练习测试之后,教师可针对以上每个环节中学生的不同表现,按一定的标准对各组学生及时作出客观、全面而又公正的评价。我经常采取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最佳搭档奖”、“进步奖”和“积极参与奖”等方式,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同时也指出其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让其今后改正。

初中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内涵。

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要求,包含了扎实的基本知识的训练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还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和学习方法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要求教育者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二、正确认识和领会历史教材的几点新变化。

1、新教材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删减了旧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减少了练习。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2、新教材设计了较多动脑筋的问题:活动与探究,知识卡片等,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潜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觉,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4、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增加了历史文化积淀。

三、教学过程应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是传统教学转向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学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2、教师精心设问置疑,为学生创设思维情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亚里土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科学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

3、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课堂上老师不经意的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学科特点,传授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

因为历史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有的同学记知识点丢三落四,有的同学需要一遍一遍反复记忆才有印象,往往不久又忘得差不多了,从而失去了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对此,要求教学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记忆。这里不妨试举两例:

1、采用谐音和形象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人为联想,使无意义且难记忆的学习材料在头脑中生动奇特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故事,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人们都有好奇心,对新奇事物记得牢。比如记历史朝代: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通过形象联想,可把这些内容想象成:原始人在夏天受了伤(商),喝了碗稀粥(西周)。穿了件春秋,战果(战国)归了秦始皇。秦始皇累出两滴汗(两汉),三个国家(三国)送来两条毛巾(两晋),南北来朝拜(南北朝),敬送水(隋)和糖(唐),秦始皇送(宋)给他们金元(元)宝,帐目搞得明白(明)清楚(清)。又如,战国七雄,可与各国的地理方位相结合,记忆为“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间”。

2、编歌谣记忆。

歌谣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如记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儒家孔孟荀(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庄子(老子、庄子),兵家两孙子(孙武、孙膑),墨家一墨子(墨子),法家韩非子(韩非)。再如巧记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

湘江乌江到遵义,四渡赤水抛追敌。

金沙彝区大渡河,雪山草地到吴起。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10

8月25日,我参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2012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有如下几点重要的变化:

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1.《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新教材无论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材都没有明显的算法倾向,主张各种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

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愉快的学数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11

一、听音——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如果对其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让学生听一句名言、或一句彦语、或一段幽默小故事、或一段生动的报告、或一段有趣味的自由谈话、甚至是一首英文歌曲,都能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激发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兴趣,为活跃课堂气氛做好铺垫。如圣诞节来临一首“Jingel Bells”,新年来临之际一曲“Happy New Year”都能振奋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如在教“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这个情景前,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The Zoo”欢快活泼,其歌词是这样的:You can see all kinds of animals in the Zoo,the lion,the tiger,the elephant and the goose…针对教材内容,教师可故意编改歌词,把教材中即将出现的snake、monkey、duck、deer、bear、dolphin、panda…等新单词替换入歌词中,这样学生便可在歌声中轻松地掌握了有关动物方面的生词,同时又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模仿——建立自信

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初中生年龄小、记忆力好、模仿性强的特点,针对教材内容,组织学生“Read after the tape”。这个环节虽然有点简单机械,但它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活泼、好奇和善于模仿的心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的语音和语调,适应英语听、说教学的需要。再者若能模拟出优美而标准的语音语调,便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消除某些学生心理上的“笨拙”“英语难学”“我不是学英语的料”等消极、畏难情绪。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入,为学生上台表演做好准备。

三、表演——寓教于乐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利用教材中的某个情景、某个故事、或某个短剧,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角色安排可由教师指定,也可让学生自行组合,但必须自始至终遵循“同组异质”“以优带差”的原则。上台后学生一般都能配合默契、积极投入、生动活泼地演好各自的角色,教师再从旁边加以适当指导。表演过程中,有时一个惟妙惟肖的动作,一个幽默的语句常使大家开怀大笑。真正收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的效果,同时又能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切实做到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思、在乐中用”。

四、练习——检测反馈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应及时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于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可采用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或是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切实做到存在问题当堂解决,达到及时消化的效果。例如在进行ProjectEnglish七年级下册Is thereacomputerinyour study?教学之后,笔者根据本Topic 教学重点内容之一“There be”结构设置了以下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1.There____a lamp on the desk.(is、are)

2.There____somebirds on the tree. (is、are)

3.There____some milk in the bottle.(is、are)

4.There____a pen、two pencils and some books on the desk.(is、are)

5.There____two chairs、a desk and a bed in roon.(is、are)

6.There____no buses here at night.(is、are)

7.There____lots of sheep on the hill.(is、are)

8.There____nobody in the house.(is、are)

9.There____any money in the purse.(is、are、isnt、arent)

10.There____any shoes under the bed.(is、are、isnt、arent)

学生若能迅速而准确地填出上述句子,那就说明他们对本节课内容掌握得扎实,理解得透彻。

五、评价——总结、鼓励

在练习测试之后,教师可针对以上每个环节中学生的不同表现,按一定的标准对各组学生及时作出客观、全面而又公正的评价。笔者经常是采取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最佳搭档奖”“进步奖”和“积极参与奖”等方式。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并当场记载对学生所作的相应定性评价,同时也指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让其今后改正。

总之,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用心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创造性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融素质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12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对学生词汇知识的教学与对学生今后听说读写能力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增强有直接关联。与传统英语词汇教学相比, 语境理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提高学生词汇运用的熟练程度,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 下文中笔者拟对语境理论做出扼要的论述, 并尝试借此对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索。

一、语境理论内涵

所谓语境是包括事情发生的场景、背景以及在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语言对象。将语境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 即通过特定语境中的字词短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新词汇的内涵和运用规则。有学者曾表示要向准确习得词语的真正含义, 就要将词语放到真正的语境之中来学习和认识词汇, 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学词汇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才能够真正掌握在不同场景、场合以及不同语言对象交流中词汇的运用规律。语境理论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角度和位面,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一般来讲, 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部分,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 这两种语境为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就语言语境而言, 其强调的是语言片段中个成分间的逻辑关系, 简而言之, 语言语境体现的是一种语言词汇的固定搭配, 如turn off??? 表示关闭, turn on???表示打开等等;而情境语言则更侧重表现在不同交际对象、场合、背景下对语言词汇的选择, 比如形容女孩漂亮用“beautiful”, 形容男孩漂亮用“handsome”。

二、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 借助语境, 确定词义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词汇作为语言的构成基础, 同样也与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语言各组成部分对文化的反映程度不一, 词汇对文化的反映是最为敏感的, 往往从词汇中最能看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观察对比不难发现, 大多数词汇的意义之所以如此,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影响, 虽然是相同的词语但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其代表的意义是不同。因此, 词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词汇的表面解释上, 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中, 就是为了让词汇教学从传统的词汇解释的范畴中走出来, 将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以“dog” (狗) 为例, 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使用中也有所不同, 在汉语中“狗”这个词的使用可能带有贬义色彩, 如“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英语中“dog” (狗) 这个词的使用则带有了褒义的色彩,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 人人皆有得意时 ) ”、“a lucky dog ( 幸运儿 ) ”等。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就应该注重这些词汇产生背后的相关文化背景, 联系语境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词汇的意义。

(二) 借助语境, 猜测词义

随着文化的发展, 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会衍生出更多的意义, 如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等等。以外延意义为例, 这种意义实际反映的人对客观现象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意识层面上的概括。所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了解词汇的外延意义。对此, 教师可以运用语境理论, 将词汇教学寄托在阅读理解之中, 利用阅读理解所创设出来的语境,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猜测词汇在这里的真正含义,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词汇词义的理解, 有提高了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以“right”为例, “He should have asserted that right.”联系上下文可知, 在这里“right”既不是“右边”的意思, 也不是“正确”的意思, “他应该利用这一权利”, 显然, 这里的“right”代表着“权利”。

(三) 借助语境, 选择词汇

在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比如上文提到的“right”, 此外如cloudy, 既具有多云的, 阴天的意思, 又可以理解为朦胧的, 如果用来形容心情则可以理解为愁容满面的。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 多是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 将单词的中文意义列出, 但是随着语境的转变, 单词的意义改变, 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误差。以“reference”一词为例, 在“Putting it in your reference files.”该词意为“参考”;而在“Closures are functions that reference variables from the scope enclosing the function definition.”中该词意为“引用”;再者在“These books are for reference purpose and must not be re-moved from this room.”该词意为“查阅”;最后在“A couple of months ago a friend asked if I'd write her a job reference. ”该词又具备“推荐”的意义在内。鉴于此, 教师在利用语境理论来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车工中, 课透过特殊的语境, 来增强学生的理解, 清楚学生理解上的障碍,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词汇的意义, 从而在交际中选择正确的词汇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05) .

新课标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并从实际理论为指导,以实际活动安排为特色,能从课题结构,实际功能相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具体表现为,从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模式训练和语法讲解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转变;单一的黑板媒体向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转变。

总之由过去对语言结构知识的讲解、翻译转变为重视培养运用语言实际交流的能力,英语教师要积极参与英语教研活动,学生要以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新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内容分散、跨度大、弹性大而且具有大量的课外知识进入,课本作为学生的辅助学习材料,不少教师反映教学操作难度大,有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困难,有一部分学生实际功能达不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接受新的教学思路,灵活把握和运用结构D功能教学思想,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要脱离旧的教学模式,要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营造进行实际实践的`学习环境,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说、脑想、手动等综合活动进行交际性训练,总之,我们应遵循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将实际法、翻译法、谁知法的可取之处融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语言的基本规律,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习题”的传统学习模式,尽可能地创设情景,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不断体会、熟悉、掌握英语。

二、要尽力克服教材容量大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的矛盾。

(1)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出发点,精讲多练重点语言项目,大胆减少词汇和语法的繁琐讲解。

(2)语言知识点处理的时机要视情况而定,应放弃逢生词就讲练,句句语法分析等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运用语言机会,少搞脱离语境的语言练习。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自习单词阅读课本等。

(4)集中力量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任务,不加无效的习题和考题。班级人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应采取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组织适应他们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参与实践机会,教师应多采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方式进行各种语言操练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均等而又充足的训练机会。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进步要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满足,从而强化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这一学科上取得满分而不安”。

三、英语教学不应单一注重其工具性,更应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了解异国文化,传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效工具。就人文性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大教育观”要“大气”,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不要做“目光短浅”的教师,只注重考试分数,不注重学生学习语言的感受,不去体会考题以外,经典文本对学生的影响。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英语课程工具性和文本性的统一。教师大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掌握相关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对教学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建构力。总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带岭供电局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报告下一篇:泥瓦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