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2024-06-28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共12篇)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1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孙利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现在、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能力。

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

课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 牢牢抓住公民政治方向教育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全新的表述, 从国家层面看, 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 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标准》, 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 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与社会》中关于近现代史的内容, 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 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专题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 为学生构建起近代探索史的框架。从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对复兴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相继失败, 宣告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在中国社会行不通。历史证明, 接受共产党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革命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 中国的GDP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二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 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撼。《标准》指出, “借鉴各国经验教训,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的鲜活史实对初中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 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成为中国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自古至今, 爱国主义历来是贯穿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

在《标准》中, 爱国主义教育着力从“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三个层面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例, 通过展示从秦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 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模式, 能生动地展现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 让学生体味教材“中国古代有过地方割据、政权分立的时期, 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而通过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如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 等等, 能让学生理解教材“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国家归属感的教育。另外, 通过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诵读会、实地考察、艺术欣赏等活动, 展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 让学生知道古代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从而理解教材“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观点的含义, 达成对学生开展国家自豪感的教育。

总之,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能使初中生充分认识到, 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从少立志, 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以形成科学发展观为目标, 牢牢抓住公民思想观念教育

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 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公民思想, 成年后回报社会。

1. 科教兴国思想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 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 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标准》主题二的标题就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其中就突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 使学生明白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 都会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而正是社会生产的发展, 引起了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依标施教”, 将《历史与社会》中关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以及二战后科技革命等的史实, 整合在一节课内, 通过实例、图表展现的方式进行比较,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的直观感受, 培养科学研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理性认识, 努力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境界。

2. 改革发展思想

改革与革命同样推动历史的进步, 而改革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历史与社会》教材里, 不乏成功改革的范例, 如秦国商鞅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如今更有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学习, 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 历史上的改革曾催生出许多辉煌的强国。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点, 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 各国的经济普遍在改革的过程中, 走向开放、外向, 从而与世界市场接轨。

当然, 改革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 《标准》提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改革融为一体, 才是真正意义的变革;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发展, 才可能形成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吏治清廉、贫富适度的和谐社会。

总之, 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矛盾”, 汲取借鉴国外一切成功有益的经验, 走改革之路,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新腾飞。

3. 文明多样性思想

《标准》提出, “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 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历史上的中国, 是一个开放的中国, 唐朝的对外开放, 铸就了中国封建文明的巅峰。在国外, 美国的对外开放曾吸收了大量的欧亚移民和欧洲剩余资本, 使其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飞速发展。

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 引导初中学生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 了解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 深入地认识到合作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当今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从而教育初中学生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宏大气度;既学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思维, 用知识武装自己, 迎接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选择, 又树立竞争与合作思想, 树立全球观念, 做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各项准备。

三、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成果为内容, 牢牢抓住公民品德素养教育

将品德素养教育引入历史与社会学科活动之中, 并结合时代特点, 能使学生的公民品德素养教育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具体, 拥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气息, 从而更有助于初中生公民品德素养的养成。

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品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害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是一种既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又要实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

《标准》以“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个篇目的大容量, 通过列举实例, 综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旨在让学生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改版后的课程标准, 还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既有积极利用和改造的一面, 又有消极损害和破坏的一面, 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功能, 帮助学生从史地结合这样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审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例如,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考察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相同因素, 分析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来观察地理条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以以“感悟沧桑巨变”为题, 展示以渭河附近为中心的文明从勃兴到消融的过程, 来观察人类活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即既要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 科学探究观念的品德教育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 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是猜想假设, 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是接受检验, 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是不断完善, 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 使之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标准》提出, “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 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因此, 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样应体现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互动, 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前提, 使思维在碰撞过程中产生智慧火花, 从而让初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善于提问, 尊重实证, 拥有“批判性思维”, 切实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此, 《标准》专门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

学习新课标的心得 篇3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

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的学习方式。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4

马燕辉 中国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中国通史淡化主题统摄、以点带面的特点,强调时序观念,突出以点汇线、以线贯通的特点。

上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突出主题教学这一特点。原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划分为6大板块,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有三大板块,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大板块下共细分为23个主题,其中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这23个主题是经过课标的制订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而成的,语言高度简洁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原课程标准精选了各阶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点的史实作为教学内容,突出以点带面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把历史的时序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细心分析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一条“气韵相连”、“精神贯通”的时间主轴和主题线索。授课教师或者学习者从中既可以轻便地把握到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原课标有优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主题彰显,但时序弱化,这导致了学习者学习后时序混乱、颠倒,甚至连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都弄不清楚。此外,基于主题的需要,原课标删减了某些朝代,例如“两晋”与“南北朝”的历史隐而不书,“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历史略而不书,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出于淡化“斗争”和“革命”色彩,突出“文明史”主题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必然会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断层或残缺。

新课标着眼于历史内容的完整性,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尽管新课标仍按照旧课标的六大板块组织教学内容,但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不再根据主题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中国古代史按照时间顺序划简单划分为不同时期: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七个阶段;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不作时段的划分。对课标内容以平实叙述为主,不作性质上的划分和归类,这可能为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各地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原课标存在由于历史线索的不连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新课标对重要的时间点、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增加了对文景之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宣政院、李自成起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荣氏家族与中华民族资产主义的兴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共十六大、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补充的这些知识点填补了原课标中历史线索中缺失的节骨点,既尊重了客观的历史,也使教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捋出一条贯穿古今的、完整的、畅顺的历史线索,更能从这条历史线索中把握历史演进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新课标在克服原课标的缺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乏主题统摄,把同一时期不同侧面的内容不加分类地罗列在一起,内容庞杂,点点俱到,繁琐而不成系统,零散而缺乏逻辑,这不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内容。新课标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删减了一些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历史线索出现断续的现象。如删减了尧舜禹的内容会导致“传说时代”的历史内容欠完整;删减“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内容不利于理解传说时代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过程;删减了张骞这个西汉时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删减了武则天这个唐朝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不利于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现的过程。此外,新课标还删减了左宗棠、邓世昌、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黄继光、邱少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这不利于学习者完整把握历史。

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阐释,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史学原则、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回归历史学科本色的要求。

课程改革前,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史学研究的原则、方法的的渗透,正如聂幼犁所说的“鱼”多而“渔”少,导致了历史

学科被严重异化,使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成了一门片面强调知识,只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

原课标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目标中就史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在活动建议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议,对如何进行史学原则、方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引,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出现了偏差。例如在旧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内容提出要注重在学生中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但对何为“探究式”教学却没有进行阐释?这导致个别老师认为,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完全撇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全率性而学,他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完全放弃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课堂越热闹越成功。例如,某教师在设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提出以探究活动激活历史课堂。一节课的活动包括:春秋战国成语问答比赛、讲东周列国故事比赛、历史话剧表演《卧薪尝胆》、模仿辩论:苏秦和张仪的舌战等等。的确整个课堂很活跃、很热闹,学生玩锝很开心。但课堂好像变成了游乐场,学生闹哄哄一片,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收获。问问上课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也含糊其辞,说不清楚。问他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活动,他说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在本案例中,课堂教学几乎都被大量的活动所占据,但这样一节课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使历史教学完全失去了历史学科的本真。

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阐释,阐释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就“过程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目标:“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新课标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如史前时期的内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

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要求。“证据”和“依据”频繁出现在新课标中,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史学原则的渗透。“过程与方法”还对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具体目标,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基于这样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继续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历史教学能回复到历史学科的本真。

世界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以人类文明的产生为起点,表述精简,与原课标比较,删减了大量的内容,也增加了部分内容。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的表述形式更为精简,更多地以以点带面为主,更多地以“通过„„了解„„”为呈现形式,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不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表述精简,以点带面——这些特点与原课标的中国通史部分的特点相似。这些特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难度,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基本史实背后蕴涵的意义,才能把课上好。同时,也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进行富有个性的“二次创作”,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基于同一课标内容,一千个教师可以创造出一千种课堂。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删减了大量的内容。新课标中世界通史的内容以人类成型的文明为起点,如一开篇就阐述古代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而原始人类和氏族社会这些没有确切定论的内容略而不谈。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原始社会的演变,我们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说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早期人类基本状况的认识,对于促使学生构筑完整世界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增强学生探究“我们从哪里来”的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课标对这些内容略而不谈的确是一种遗憾。那么,授课教师是否因课标略而不谈的缘故就忽略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呢?我们认为在授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把有关内容补充介绍。

新课标删减了一些世界历史重要的、核心的知识点,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如删减了“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不利于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删减了“丕平献土”的内容,不利于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产生的影响。删去“希波战争”、“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仅仅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事件了阐释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是不全面的,学习后学生可能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所以授课老师很有必要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删减爱因斯坦、伏尔泰、托尔斯泰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任务有点欠妥当,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人类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就较难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产生有清晰的认识。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如果不介绍他以及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学生可能难以正确把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这场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删减了“琅城起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这些缺失的内容,授课教师都应该给予补充。

新课标也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的内容,有利于理解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对于促进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加了“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的内容有利于理解经济因素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增加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有利于全面了解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运动的情况;增加了“德国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战后两极对峙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新课标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原课标把一战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畴,新课标把一战内容纳入世界现代史的范畴,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成了世界

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分水岭。这样的调整使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为完整,有利于系统理解一战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淡化主题统摄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但时间的分界线模糊,时间线索不明晰。

原课标共分三大板块,分别是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原课标共设有16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各大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主要内容。在主题统摄下,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主题性和时序性相结合的特点。学习者通过学习世界通史的内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也可以把握各时段的基本特征。原课标对世界通史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是精当合理的。

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仝文慧) 篇5

——仝文慧

我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收获颇多,获益匪浅。我体会到: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基本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总的思想和原则。它是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反应,是课程标准其他部分的总纲。全面认识和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这对于学习、掌握、实施课程标准其它部分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二、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1、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教育是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所以培养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素质发展中所应起作用的科学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在科学课标中,包含为:“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关键。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

初中政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6

近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标的观念深入人心。

义务教育新课程是依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建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目标的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新课标凝练了每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强调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统领,构建了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师生共同克服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该在一节节活生生的课堂中努力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7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化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任务,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阅读也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进行直接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倡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在以前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将对阅读的理解和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或者精心设计无数问题,采用所谓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将学生引到固定的、标准的文本解读上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丰富阅读体验的感悟。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兴趣或者学习需要进行精读、泛读和略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爱读、悦读的效果,形成浓浓的阅读氛围。

二、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的基础应该是对于文本的整体把握。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反映了侧重语文的工具性而轻视人文性的教学观。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直接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接受文化艺术和思想情感的熏陶,并结合一定的背景知识来把握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巷深处》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通读全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补充副标题“一个 的母亲”,重读课文;最后,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精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对文中的“我”对“母亲”发生的情感变化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通读与精读的结合,利用朗读、复述、讨论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突破过去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多彩且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直接的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现代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观众。教师要重读轻讲,重视学生具有个性与创意的自读自悟,而不是采用某种方式将学生引向标准化的规范解读。例如,笔者在教学《口技》第一课时,有一学生这样说道:“能不能不要开头一段,设置一个悬念,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应该对他们多肯定和鼓励。

将思维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阅读,需要静心与情感的投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只有情感的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调动起来。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一想自己送好友出行时的情景,再联系课文中附有的插图,比较一下与古人送别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一些学生很快站起来说道:“古人送行的时候,会把酒带上,以酒送行,表示友情天长地久。”

四、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名著,这就要求教师变通语感的触发点,注重阅读的质量。例如,许多小说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精神意蕴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会导致不同的看法,教师可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如,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提问:故事结束的时候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能加深对小说内涵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和变通性。

此外,现在学校里的每个班级都订有报纸,报纸上有文学类的文章,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学校也可以开展“读书,我快乐”和“背书,我能行”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爱上阅读,丰富的阅读经历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而充满灵性。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提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明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2]赵耀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

[3]陈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之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

学习新课标的点滴心得体会 篇8

西小王镇中心小学

张英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想”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怎样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呢?

首先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从站在讲台上的传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要关心爱护学生,随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状态,营造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伙伴,与他们无拘无束地交流,并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品尝成功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不,一次语文课上,说到名字了,有些同学就来劲了,大讲、特讲自己名字的由来,有的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于是有一天,我专门拿出了一节课,让孩子们尽情去表达,四年级的孩子还正是爱说的时候,我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顾德宝同学的妈妈是英语老师,“顾德宝”即英文“good boy”,他说他妈妈希望他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马天慧同学的家长之所以给她取这个名字,即希望她天资聪慧,陈垚红同学的妈妈,因为孩子五行缺土,所以取名垚红,希望孩子既长命健康又红红火火„„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也畅谈了自己名字的由来,这节课,我们都觉得充实、快乐。

其次,教师要当好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调控时间和节奏,做到讲练结合,张弛有度。该讲的一定讲,该“导”的必须导,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科学地设计教法,优化教学过程。“讲”在关键处,“导”在迷茫处,老师不要忙于评价,而是要因势利导。在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大部分孩子对联合国及维和部队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于是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补充了有关课文的一些资料,学生学起来就容易了,发言也积极了。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学生就不可能有富有个性的思维和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允许学生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

最后,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验新知。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

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学初,由于学生们一直走不出年味,收不回心,所以听课也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于是我在教学第一课《古诗三首》时,就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大体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配画,然后看着自己做的画再进行朗诵表演,并且还进行了小组比赛,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特高。相反,如果这节课我只是一字一板地讲三首古诗的意思的话,我估计学生们学习兴致不会很高,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同学恹恹欲睡。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9

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了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深有感想。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觉得,我们学生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靠死记硬背。以往我在教学中,习惯了旧式教材的老套教法。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总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更多,才能学得更牢固,学得更扎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自主的理念。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长期以来,受陈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中学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依赖性严重。依赖老师讲解,依赖老师抄答案。有的学生学习时间很长,白天整天在学习,甚至晚上学习到凌晨一点钟。上课也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详细,但作业、考试还是不理想。我认为这是受陈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新内容前让学生先预习,自己做配套练习。练习批改后,再讲授。这样既能让学生逐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听讲,提高他们听课效率。当然,在他们预习前,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他们预习后完成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因为这时的作业肯定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方法。老师也不能在讲课时只给出一种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些非客观题,要尽量考虑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2、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目标知识。我认为,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唱独角戏是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既然“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尽可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学生大胆地尝试。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活动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3、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过去我在上公开课课的时候,在安排学生活动或表演时,往往只集中在班级中少数基础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也是如此。总觉得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活动或表演,会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现象,就是班级里常常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大部分坐着看“热闹”。因此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覆盖面要广,不要总集中在几个尖子生上。当然,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就注意把学生也考虑进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分组活动时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的指导。

4、适当地进行西方文化渗透,让学生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英语的使用习惯。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近年来许多学校开设了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多样。对学生扩大知识视野起了和大的帮助。我们学校虽然没有校本课程,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增添了我的校本专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信息社会,中西方之间文化渗透逐渐深入。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在我国的城市流行。而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了解却不多。

5、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往往只是狠抓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我的设想是:

(1)让学生找规律、查特点,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所学语法,我常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归纳,找规律、查特点。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2)设计灵活性思考题,让学生探求不同答案。

(3)利用课本资源,引发学生创新能力。有时候我让学生针对某一课书或一个单元。自己出试卷,尽量出一些有新意的题型。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复习所学课本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创新能力。(4)新教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我们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培养和引导。必将让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享用不尽。为他们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束语:

解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10

汉语文学习,识字是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识字基础,很难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因此,第一学段的阅读,必然要基于充分扎实识字的基础上。于识字而言,阅读的文章是识字的载体,其表情达义居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下特点。

(一)基于识字写字的阅读教学

识字原本是为阅读服务的,但是在起始阶段,学生识字量不够的情况下恰好相反,阅读要为识字服务。听读识字,在朗读中识记生字。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要做到字字过目。识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课文更多时候是识字的情境。阅读是以朗读感受为主要形式伴随着识字进行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朗读课文的要求应尽可能低些,以听入手,以带读、跟读和指读为主,重在培养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出声朗读,边读边有意识的记忆生字”。听读、带读、跟读都强调老师的示范作用。对于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如果直接读文,很难把句子读通顺,既起不到读懂文章的目的,更容易导致顿读和唱读。所以,学习开始由老师示范朗读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通过老师的示范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章情趣。同时,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也有着重要作用。听读过程中,学生宜同时轻声跟随并指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进行识字。

第一学段选文浅显易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识字环境,使学生不孤立、枯燥地学习单个汉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多带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当然,作为检验并形成独立识字能力,还应该进行单个字的认读练习,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二)以教读、感受为主的阅读教学

第一学段应该以读为主展开阅读教学。前面已经提到教读要注意范读、带读、跟读,在这里还是要强调这样几方面:首先要读准确,准确不只是把音读准,关键是逻辑重音,要把句子读通顺。其次是先有感受再有感情朗读,没有感受就谈不上感情,必然导致矫情造作的读。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较难理解的课文,采用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形式。以对话为主的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描写景物的课文,采用轻声地自主欣赏性读和全班自主朗读后集体交流的形式读。情节生动的课文,采用表演的形式。为了激发兴趣,可将竞赛、游戏等贯穿“读”的始终。

以读为主,并不是不理解,而是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在读中理解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表演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句,并在语言环境中初步体会句号、逗号、感叹号及问号的用法,了解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尤其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认真解答。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读文中的真实问题。

(三)自主表达下的阅读教学(乐于与人交流)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这即是一种语文实践。因此,在朗读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孩子表达的欲望,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联想、想象。大胆表达,说真实的想法。作为老师要格外注意保护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同时应该意识到,既然是感受,那么一定是个性化的,也就没有对与错。因此,教师不应该否定学生的感受,而应该作为倾听者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并把相应的感受送到朗读中去,促进学生的理解。

图文结合是有效促进理解与表达的好方法。第一学段的课文大多图文并茂,图画内容是对课文内容有益的补充。无论是识字、学词,还是理解感受,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课程标准还提出“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教师应大力提倡课外阅读,并积极在校内为学生创设读书的环境、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收获的舞台,从而激励学生保持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 篇11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1

今年的4月21号,教育部印发了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标准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实施,同时也将影射未来十年的教育升学考试。在今年的新课标中,艺术课占总课时比例9%-11%,与旧课标的占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丰富性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印发,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艺术与其他学科、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性,加强跨学科教学,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课程结构将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更多艺术课程内容。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新课标整体规划不同阶段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四、增强指导性。新课标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围绕核心素养和开展项目式、问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五、加强学段衔接。新课标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美术教育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应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间接性。

那么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对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大概念引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跨学科素养、美术知识技能等等,不断学习,摸索出经验,逐渐去适应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要求。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2

课标是教学的航标、也是教学的指南针,熟悉掌握《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下文称为新课标)是每位学习者的责任。此次课程标准较以前变化极大。正如尹少淳老师所说:“美术课程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因此,课标的变化之一是实践育人。新课标倡导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此课标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设计、策划、制作、观赏、创造等,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新课标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将教学重心从“重结果”回到“重过程”。

通过本次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学习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认知和理解,认真研学和开展大单元、项目式等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和整合,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只是课堂观。在教学中,要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指向和要求,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标的颁布,要求我们从一个单纯的美术教师角色向着合作型、创新型教师方向前进,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3

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它指向的是素养养成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新课标与现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课标中论述了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性质:“美术学科是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可见美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四个艺术实践-二十个任务”。即美术学科课程的框架设置,始终保持着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将原来的“图像识读”融入到“审美感知”,体现了核心素养更加综合和浓缩;其次艺术课程的课程总目标融入了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又以艺术课程总目标为依据,每个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又通过任务落实核心素养,体现了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趋势;最后四个艺术实践(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与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相关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化

学业质量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与总目标相关联,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可测、可评的方面,也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学业质量清晰明了的规定学生学习之后将“知道什么”(事实)“理解什么”(概念、内涵)“做到什么”(实践)“学会思维方法”并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独特性

在逐渐重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上,美术学科要以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由此教师的美术技能作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贯通和发展别的。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4

相较于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首先在课程性质方面,保留了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新增了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其中旧版课标中的视觉性、愉悦性特点被涵括于新课标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特点之中。情感对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学习是基于情感、动机、认知的动力性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教师应当高度地协调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达成感的作用机制。从中不难发现,新课标的课程性质相较于旧版课标,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对于我们的艺术课程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也有了变化。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要求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强化育人导向。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新课标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都开始聚焦于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运用多学科知识融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标下,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大概念,设置真实任务问题情景,形成单元化教学,驱动学生的长期的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5

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标》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比,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和增加,新课标更加强调素养指引、问题导向、情境创设,辅助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一、艺术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素养提升。艺术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标志着初中美术课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养时代。并且提出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关注核心素养,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评价量规都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总目标—美术学科分段目标—美术学科课程目标”的递进。

二、改变课程设置安排,注重知识与学段衔接。首先艺术课标由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组成,五门学科共同组成艺术学科;同时在8~9年级的课程安排上,引导学生在五门学科中选择2门进行学习,更好地与高中模块课相衔接。

三、任务驱动的目标设置,注重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意图通过更多的真实性任务、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身边的事件、结合现实生活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真实情境的任务创设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四、学科内容选择更融合,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提倡将美术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与其他姊妹学科知识融合、与社会学科知识融合,通过将知识进行整合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12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来说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一、经过近两年来的历史教学,更加清楚的认识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通过学习我清楚的认识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增减与知识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新课改下备好课上好课,首先必须要不停地为自己充电。要不断更新知识,对考纲上的增减,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各个章节的联系,吃透教材,选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我认为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最好是能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

二、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学生学习过程。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看,有一点值得提醒的,就是课程目标有明显的不同,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分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主要有七个环节:一是学习动机的确立;二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三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四是相关能力的培养;五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评价与理解;六是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七是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三、通过网络上具体的课堂案例的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

网络上一些老师的具体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深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二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服务。

上一篇:最新维权书样本范本下一篇:留学澳洲存款证明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