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新课标最新版(精选3篇)
初中思品新课标最新版 篇1
(2011版)初中思品新课标解读
教育局教研室为进一步提升我师中学思品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教程的理解,掌握新教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举行了九年级思品教师研讨会,对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新旧课标的变化:
与2003年5月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相比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它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及特性的具体表述更为科学,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修订稿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它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对课程目标进行了修改,修订稿的“课程目标”部分,并没有将其内容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而是在第一自然段中简要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然后分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这三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了修改。它将“内容标准”修改为“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部分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修订,同时对“实施建议”部分作了较大的改动。
以上种种变化,让我们看到课程本身不断探索前进的脚印,这些脚印在严谨地篆刻着时代赋予思品课程的使命,在向每一位与会者传递着新的德育理念,我们有责任当一颗颗石子,奋力将这些理念投射到每一位思品教师的心灵,让它溅起的涟漪不断扩大,不断扩大成波浪,推动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走向本真,让我们就此改变教育行走的方式,以此改变学生们被迫扭曲了的行走方式和生活方式,拼尽全力将一波波的孩子们带到高速公路的路口处,欣喜地远望他们转知成慧,不断探索、发现和创造„„唯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此次培训组织者的苦心,才能不枉负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才能同新课标一起坚守、突破,二、增强了人文性。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牛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三、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牛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中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切中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
四、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9)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10)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初中思品新课标最新版 篇2
【关键词】初中思品 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57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
一、认真研究、分析教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就是要把教材的编排体系、编排目的、教学目标搞清楚、搞透彻。这是教学前的必备工作,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没有周密、细致的课前准备,要上好课,教好学生,达到课标是绝不可能的。例如:八年级上册“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的内容与前面讲的“走自己的路”的有些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前面讲的“消极从众的危害”与后面讲的“危险的诱惑”在某些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消极从众的危害其中有一条就是“最为严重的是导致违法犯罪。”又如:第一册主要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展开,第二册就开始从个人生活扩展到他人的生活、集体的生活、社会生活,如“人与人之间”涉及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无序与有序”涉及法律,“走进社区”涉及国情,都是八、九年级该部分内容进一步展开的基础。重要的价值观念,如爱心、正直、勇气、公正、尊重、诚信、负责、谦逊、谦恭,都在很多单元涉及。
二、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德育的社会功能,抽象的说教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课堂上兴趣不高,弱化了政治课的功能,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推进素质教育,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景之中,把原有的能力迁移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转变情感。教师必须把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吸取包含政治知识的文学、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借用名言警句等来理解教材,加深对教材的运用。如在学习“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一课时,教师导入新课。
自古至今有许多赞美友情的警句、诗篇和文章,更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友情故事。当你把快乐分享给朋友时,你就会获得两个快乐;当你把忧愁向朋友诉说时,你将减掉一半忧愁。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真挚的友情,你知道什么是友情吗?我们为什么渴望获得真挚的友情?接着,运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讲友情的意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被称为“四老”,他们在同一个连队,同吃同住,患难与共。有一次,谢老生病了,粮食也吃完了,徐老就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了他吃,林老还给他打洗脚水。这充分说明友情是珍贵的,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鲁迅与瞿秋白相互帮助,同舟共济,为革命文艺运动而努力奋斗终身。从生活世界中提供给学生实例,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拓展思维空间,体味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总结出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相互理解。
三、多元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发展,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初中教学的要求,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恰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评价的平台,以此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一)教学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较为单一,这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相符。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前,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模式僵化,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化评价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把成绩评价、日常评价与学生的实践及课堂表现紧密相连。例如,个性化的体验活动。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知识水平不尽相同,对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此外,由于社会阅历、家庭背景的差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程度也不同。为此,应该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例如,学生的平时表现、描述性评价、成长记录等都可以列入被评价的范围,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在不影响学生的情绪与状态下,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教学形式多元化
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多元化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多媒体资源的发展与普及,教学内容不再单调、枯燥。比如,在讲解“网络是把双刃剑”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新闻、实例及视频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开展辩论赛讨论上网的利弊关系,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四、课后运用巩固
上学年我只需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氛围的确很好,学生觉得轻松,觉得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拟绝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本人的觉得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调查,就发现学生不晓得怎样将平常所学知识运用到答题中去。所以,学生上课听懂了,课下再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锻炼或花上短暂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抢记,趁热打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不只能更结实的控制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经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只需这样长期锻炼,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了。既培育了学生的做题才能,知识的运用才能。又让学生晓得了本课所学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个知识经常会呈现哪种题型,哪个知识应该怎样运用。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协助。从某种水平上说,培育了学生的自学才能。
初中思品新课标最新版 篇3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该是向每一刻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教学活动,我们应该要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粉笔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此时,教师个人的知识、学生个人的知识都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将会超越教材。它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且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触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作为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我们该怎样去追求这种境界,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把教材用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过去,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和学的创造性地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支配的因素增加,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和教参为教师留有成分的余地,为教师提供和创造发挥智慧的空间,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教学的依据使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信息和素材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填补,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体现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二、把主体激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主导,更关注学生的主体。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新课程渴望更多的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表达出来的,新课程渴望更多的动人场面也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课程心灵化,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方法才是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是“活”知识的源泉。我们不应该自命清高地代表真理,而是要做一个实践活动的好导游,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找到更好的旅游路线。
三、把过程盘活
变教学目标“一维”为“三维”,变“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过程动态化,使教法和学法在预设和生成之间灵动。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无限丰富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课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是创新。这主要看课堂师生的互动,看学生的参与面,看教学流程的独特创意,看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智力的挑战,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
四、把媒体点活
变单科教学为多科整合,使情景和谐。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呼唤教师素质的提升。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条件固然重要,但教师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靠教师去创造,如果课堂教学没有现代媒体,用“土媒体”也能让课堂教学生辉,呈现亮点。
为此我们广大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这样我们就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使课堂上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灵动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初中思品新课标最新版】推荐阅读:
新课标初中语文06-11
新课标初中学生11-20
新课标初中英语听力05-14
初中数学新课标解读08-08
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08-29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11-11
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桥(9)_人教新课标-word文档11-19
新课标初中政治课教学05-14
初中英语新课标培训总结05-21
初中地理新课标湘教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