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画课件(通用13篇)
一笔画课件 篇1
小学简笔画课件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 :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
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
结果交流
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
布置课后作业:
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对于有些班,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的,可以利用这样的班级多捉几只,在其他没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为示范。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每个班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有些一个班只捉到一只鼠妇,很难开展活动。但这节课还得上。只能利用课内十分钟让他们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没找到,这个实验只能通过画图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尽量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园寻找,既可以了解到它们生活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捉鼠妇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一笔画课件 篇2
1735年, 有几名大学生写信给当时正在俄罗斯彼得堡科学院任职的天才数学家欧拉, 请他帮忙解决这一问题.欧拉在亲自观察了哥尼斯堡七桥后, 认真思考走法, 但始终没能成功, 于是他怀疑七桥问题是不是原本就无解呢?
1736年, 在经过一年的研究之后, 29岁的欧拉提交了《哥尼斯堡七桥》的论文, 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论文中, 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出来, 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 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并由此得到了如图2 (a) 这样的几何图形.若我们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哥尼斯堡的四个区域 (如图2 (b) ) , 这样著名的“七桥问题”便转化为是否能够用一笔不重复地画出此七条线的问题了.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 也非常巧妙, 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 但想到这一点, 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经欧拉研究发现, 图2不能一笔画出.也就是说找不到不重复地经过七座桥的路线.多少年来, 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地路线, 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 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几个一笔画的问题.
先让我们来了解三个新概念.
(1) 有奇数条线相连的点叫奇点. (如图3)
(2) 有偶数条线相连的点叫偶点. (如图4)
(3) 一笔画:下笔后笔尖不能离开纸, 每条线都只能画一次而不能重复.
图5-图8四个图形中, 你能找出图5-图8的每个图形中奇点和偶点的个数吗?请你试一试其中哪些可以一笔画出?
【分析】图5中有6个偶点:A、B、C、D、E、F, 0个奇点, 可以一笔画成.图6中有4个偶点:A、B、D、F, 2个奇点:C、E, 可以一笔画成.图7中有2个偶点:A、C, 2个奇点:B、D, 可以一笔画成.图8中有1个偶点:O, 4个奇点:A、B、C、D, 不能一笔画成.再找几个图形试一试,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规律】
(1) 可以一笔画成的图形, 与偶点个数无关, 与奇点个数有关.也就是说, 凡是图形中没有奇点的 (奇点个数为0) , 可选任一个点做起点, 且一笔画后可以回到出发点.
(2) 若奇点个数为2, 可选其中一个奇点做起点, 而终点一定是另一个奇点, 即一笔画后不可以回到出发点.
在表示七桥问题的图2 (b) 中, 现在我们来数一数, 奇点的个数有几个?由此你明白七桥问题无解的道理了吗?
由于七桥问题中的四个点都是奇点, 因此可以判断它是无法一笔画出来的,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能不重复走遍七座桥的路线!
如果在七桥问题中, 允许你再架一座桥, 能否不重复地走遍这八座桥?这座桥应该架在哪里?请你试一试!
1.一辆洒水车要给某城市的街道洒水, 街道地图如图9, 你能否设计一条洒水车洒水的路线, 使洒水车不重复地走过所有的街道, 再回到出发点?
2.如图10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能不能使游人走遍每一条路不重复?入口和出口又应设在哪儿?
“一笔画”的规律 篇3
[题目]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试试看。(不走重复线路)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必须弄清一笔画图形有哪些特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这道题中的三个图都是连通图。
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什么叫奇、偶点呢?与奇数(单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奇点;与偶数(双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偶点。如图4中的①、④为奇点,②、③为偶点。
数学家欧拉找到一笔画的规律是什么呢?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意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例如,图5都是偶点,画的线路可以是:①→③→⑤→⑦→②→④→⑥→⑦→①
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终点。例如,图1的线路是:①→②→③→①→④
3.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同学们,请试一试:
1.找出图1和图2的其他线路。
2.图3能一笔画吗?有多少条线路?
“一笔画”智力题 篇4
有一道“一笔画”的小智力题,九个点分布在三行,每行三个点,排成一个正方块状,要求用四段直线一笔将这九个点连起来。起初,人们十有八九会落入一个小小的陷阱----在九个点围成的框中打转转,且发现至少要5段以上的直线才能连成。结果是,要找到答案,心须在思维上突破这九个点所围成的框框的限制。
游戏的第二步是,要求只用3段直线将同样这九个点一笔连起来。此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陷入困惑:这不可能。其实,答案也十分简单,用一条“Z”字线即可一笔连成。不过,最快找出这个答案的恐怕十有八九是那些没有学过数学的孩子。因为作为成人,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被另一些“框框”所框住。框框之一数学上有一条基本公理: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可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会在无限远的地方相交一点;框框之二,数学上有另一个基本假设:点没有大小。其实,现实中任何一点都会有大小。突破这一限制,只要无限延长“Z”字三段线,九点必可一笔连。
游戏的第三步要求只用一条直线将这九点一笔连。相信至此,我们已可轻易找到答案,因为只要再次突破数学上“线没粗细”的框框,用一条很粗的线将九点全部包含其中即可。
不是不可能用四段直线一笔连九点,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发明创造也许都是建立在打破前人所认定的“框框”的思维定势基础上。游戏的答案也许在你的意料之外。这个小游戏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挑点数学的权威,它只是在给我们一些启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而已。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某一个人的口头禅,那么他的思维就注定要被“不可能”的框框所局限。“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这必将注定他一生中难有辉煌成就。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企业的“口头禅”,大家都习惯说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这样的“文化”氛围,也许就注定该企业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企业所淘汰。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意焦,即注意的焦点。如果意焦集中在“不可能”上,我们将不会再去找方法,而只会为证明自己“不可能”结论是正确的找理由、找借口。一但关闭“可能”的大门,也许就真的“不可能”了。相反,如果我们的意焦集中在“可能”上,显而易见,接下来我们必定是在“找方法”,而不会是“找借口”。
成功学告诉我们,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一年级写字课基本笔画教学反思 篇5
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
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汉字包括八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捺、点、折、钩、提。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一般起笔较短,收笔次之,行笔较长。就用笔的力度而言,大多数笔画起笔和收笔时要用力顿按,行笔时用力较轻较快,笔略上提,这样就形成了“重(按)——轻(提)——重(按)”的运笔过程。指导时,我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范写、自己的练写学会找到手感,慢慢掌握每一笔画的书写以及用笔节奏的变化。书写时,有起有收、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重有轻、有顿有挫、有方有圆。
我从实践中归纳出几句简单易记的写笔画口诀:“横上斜,竖挺直;撇短捺舒展,点要快;折角顿笔收笔钩,提笔把握重准快”。“横上斜”是指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在收笔时则顿笔下压,以保持稳定。这样容易得势。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拔坚劲,正直不斜。竖有悬针、垂露之分。“悬针”即直接顺着垂直方向轻轻提起,拖出呈针尖状的竖画;“垂露”即收笔时还要略作停顿,使末端出现较圆的边缘,像是垂挂未掉的露水珠。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点要快”是因为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折角顿笔收笔钩,提笔把握重准快”是指写折时用顿笔处理转折处,钩一般在收笔时出,要顿笔蓄势,快速出钩。提画书写时入笔重,由左下向右上行笔要快,看准方向,干脆出锋。
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为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笔画顺序 篇6
一
横
二
横、横
三
横、横、横
四
竖、横折、竖、撇、竖弯、横 五
横、竖、横折、横
六
点、横、撇、点 七
横、竖弯钩
八
撇、捺 九
撇、横折弯钩
十 横、竖 万
横、横折钩、撇
千
撇、横、竖 百
横、撇、竖、横折、横、横
小
竖钩、撇(点)、点 个
撇、捺、竖
太
横、撇、捺、点 鸟
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早
竖、横折、横、横、横、竖
上
竖、横、横。
马
横折、竖折折钩、横
水
竖钩、横撇、撇、捺
火
点、撇、撇、捺
手
撇、横、横、竖钩
又
横撇、捺
天
横、横、撇、捺
云
横、横、撇折、点
土
横、竖、横
红
撇折、撇折、提、横、竖、横
立
点、横、点、撇、横
向
撇、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雨
横、竖、横折钩、竖、点、点、点、点 点
竖、横、竖、横折、横、点、点、点、点 里
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在 横、撇、竖、横、竖、横
了
横钩、竖钩
虫
竖、横折、横、竖、横、点
方
点、横、横折钩、撇
去
横、竖、横、撇折、点
开
横、横、撇、竖
也
横折钩、竖、竖弯钩
采
撇、点、点、撇、横、竖、撇、捺
林
横、竖、撇、点、横、竖、撇、捺
牛
撇、横、横、竖
丫
点、撇、竖
珍
横、横、竖、提、撇、捺、撇、撇、捺
鱼
撇、横沟、竖、横折、横、竖、横、横
犬
横、撇、捺、点
竹
撇、横、竖、撇、横、竖钩
草
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地
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鸡
横撇、点、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下
横、竖、点
牙
横、撇折、竖钩、撇 山
竖、竖折、竖 木
横、竖、撇、捺 公
撇、捺、撇折、点 人
撇、捺 大
横、撇、捺 才
横、竖钩、撇
白
撇、竖、横折、横、横 儿
撇、竖弯钩 子
横钩、竖钩、横 中
竖、横折、横、竖 正
横、竖、横、竖、横
江
点、点、提、横、竖、横 风
撇、横斜钩、撇、点 月
撇、横折钩、横、横
我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片
撇、竖、横、横折
可
横、竖、横折、横、竖钩 不
横、撇、竖、点
田
竖、横折、横、竖、横
花
横、竖、竖、撇、竖、撇、竖弯钩沙
点、点、提、竖、撇、点、撇
羊
点、撇、横、横、横、竖
牧
撇、横、竖、提、撇、横、撇、捺
鸭
竖、横折、横、横、竖、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鹅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鸦
横、撇折、竖钩、撇、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日
竖、横折、横、横
长
撇、横、竖提、捺
电
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有
横、撇、竖、横折钩、横、横
从
撇、点、撇、捺
回
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豆
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年
撇、横、横、竖、横、竖
两
横、竖、横折、撇、点、撇、点 东
横、撇折、竖钩、撇、点
西
横、竖、横折、撇、竖弯、横 让
点、横折提、竖、横、横
会
撇、捺、横、横、撇折、点 再
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么
撇、撇折、点 他
撇、竖、横折钩、竖、竖弯钩
画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
比
横、竖提、撇、竖弯钩
当
竖、点、撇、横折、横、横 用
撇、横折钩、横、横、竖
后
撇、撇、横、竖、横折、横 书
横折、横折钩、竖、点
雪
横、点、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折、横、横
头
点、点、横、撇、点
好
撇点、撇、横、横钩、竖钩、横 放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捺
到
横、撇折、点、横、竖、提、竖、竖钩
多
撇、横钩、点、撇、横钩、点
乐
撇、竖折、竖钩、撇、点
北
竖、横、提、撇、竖弯钩
听
竖、横折、横、撇、撇、横、竖 出
竖折、竖、竖、竖折、竖
气
撇、横、横、横折弯钩 口
竖、横折、横
毛
撇、横、横、竖弯钩 见
竖、横折、撇、竖弯钩
青
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对
横撇、点、横、竖钩、点
着
点、撇、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
叫
竖、横折、横、竖提、竖
分
撇、捺、横折钩、撇
干
横、横、竖
更
一笔画课件 篇7
这样的事情,印象中应当由政府和大众媒体等公共社会责任承担者来做。因为这样的事情,往往浩瀚而繁重,于社会有大益而于眼前经济无大益。为中国画坛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地域——南京——的老中青三代画家集体立传,可谓文化事业的基础工程。因此,看完《画廊与画家》,它首先令人心动的还不是文采如何,作者如何与画家相知,而是它基础性的工具意义,这是有大功德的。
然而钱晓征写这本书,出发点恐怕并没有这样伟岸、崇高,反倒是一种生发于她本能智慧的贴地飞行。在南京做画廊这么多年,她已经通过种种方式与画家打交道,交朋友,做生意,办画展,玩沙龙……她一直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当她有机会操作一本杂志、获得一个自由的文字平台时,与画家深度对话的想法便应运而生。这件事源自她感性又踏实的个性,作为一个在画坛里泡了这么久的中文系毕业生,如何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对绘画做一个钱晓征式的盘点?她是有选择的,但她没选择虚空漂亮的硕博镀金,她也没有选择拉政府资金为自己的心头好买单,她选择了真正学生式的诚实做法,每一个画家就是一所学校,她一一寻访、拜读这些学校。写画家的这两年中,我时时会听到她感喟:和谁谁谈过,我就把书法史梳理了一遍!和谁谁谈过,等于又把宋画悟了一遍!在这个快餐式的炫技时代里,用白纸黑字梳理历史,记录当下,就如用工笔画长卷,已然是最笨拙原始的方法,但却是最实沉隽永的方式。
前面说到钱晓征的感性,这感性在她的文字中展露无遗。每一个画家的小传,写作方式都不大一样,有对话,有记叙,有单篇,有主副双篇,有时候严肃,有时候跳脱。周围朋友公认的是,女画家写得最好,吴湘云写得最好。
她着实被吴湘云迷住了。然后,很多读者也被吴湘云迷住了。这个一直藏在丈夫(著名美术评论家李小山)背后的江南女子,不疾不徐行走着自己的诗意人生。从绘画试验,到诗歌写作,到草木日志,到走访南京……吴湘云的世界早已超越绘画本身,她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活艺术家,生活的艺术反馈到她的绘画中,成就独特的话语与思想。
徐乐乐也好看。她率性、聪敏、犀利,艺术直觉极强,常常给人一种“不过是说了一句大白话,就已经高人一筹”的感觉。她毫不掩饰,年轻时也曾跟风搞现代派,想当毕加索,最终承认“搞现代派我找不到形式感,找不着能画的东西,更找不到自己的语言。”“整个的感觉就是人站在这个地方是虚的,人跟人是空的,这个不是我,如果画成那样子就认为是好作品的话,我就觉得心虚,我知道那是乱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是具有趣味性和戏剧性的古典题材,那才是适合她天性的。没错,如今,造就徐乐乐独特风格的古代工笔人物,造型夸张,调侃俏皮,充满了幽默感,那精气神活脱就是徐乐乐自己。
姚媛还年轻,艺术成就、画坛地位当然还不能和前辈们比,但她的8年蛰伏令人震撼。作为同龄职业女性,我揣摩着她的蛰伏、痛楚与化蝶的快乐,有将心比心的痛感。科班出身的姚媛,毕业后8年,投入了家庭以及一份与绘画无关的工作。如果没有天分,琐碎的日常营生早已使画家夭折,如果没有挚爱,复出之时不可能拿出长达26米的浩瀚长卷((长平秋色图))。画面素材来自于姚嫒的四姑娘山之行,她用两年的时间,在租来的小画室里,艰苦而寂寞地绘就她的鸿篇巨制。于是,“这个一直远离艺术圈一直没声没息看上去温婉柔和的小女子,突然就这么冒了出来,以令人惊艳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只能说明,画画是姚嫒的宿命、使命与天命。
一笔画课件 篇8
百合花的简笔画成品图:
百合花的简笔画步骤如下:
百合花简笔画步骤1
百合花简笔画步骤2
百合花简笔画步骤3
百合花简笔画步骤4
百合花简笔画步骤5
关于百合花的作文:
关于百合花的作文一:
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百合花,它的花瓣是淡粉色的,其中有带一点白色。花蕊是白色的,活脱脱像一位落入凡间的天使。
刚买回来时,百合花还是一根毫无光泽的茎,上面零星的长着三片绿色的叶子,再加上一些棕色的泥土在花盆里,一点也不好看。我对这盆花毫无兴趣地转过头去继续看书。可是妈妈告诉我这是百合花,等到开花时就会好看了!我一听高兴极了,因为我一只想要一株百合花。
我把这个不起眼的花盆放在家里的阳台上,并定点给它浇水,希望他在阳光和水的陪伴下能早点开花。盼望着、盼望着,我做梦都希望有一天那个不起眼的花盆里能开出一朵漂亮的百合花。每天给它浇水的时候,我都对它说:“百合啊,百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
终于,功夫不复有心人。花茎上冒出几颗花苞,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能够耐心的等待百合花绽放。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起床闻到一股清香,以为是妈妈做早饭的味道,可厨房并没有任何食物。我顿时感到很迷惑……我顺着花香走到阳台,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六朵百合花正向我招手呢!微风吹过花香更浓郁了。我想:百合花给我带来的不仅是香气吧!
从花茎到花苞再到花朵,大约也已经过去半年了!他一直都在慢慢的改变自己,一步一步实现它的梦想,花如此,我有何不可!
关于百合花的作文二:
我家有一株美丽的百合花。
百合花的茎直直的,像正在站岗的威风凛凛的战士。鳞茎的鳞片有点弯,手摸起来滑滑的。
百合花刚长出来的叶子是浅绿色的,老叶子是深绿色的,叶子上有着清晰的叶脉,就像穿上一件衬衫。
百合花的叶子是长长的椭圆形的。百合花有六片花瓣,五颜六色的,有白边带粉色的,粉边带红色的……展开花瓣的百合花就像展翅欲飞的老鹰,又像一把把小伞……
百合花的中心有七根花蕊,长长的是花柱,六根雄蕊上面有棕黄色的花粉。凑上去闻有一股诱人的清香,花蕊的颜色会随着花瓣的深浅发生变化。
百合花真美呀!我喜欢百合花!
好了,百合花的简笔画学会了吗,更多简笔画学习,可关注文库【简笔画频道】
(本文为5068儿童网(5068.com)原创作品,文库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致其他平台发布!)
IP课件一 篇9
1.为什么学习教育学?
2.学什么?
3.怎样学?
教育学课程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专科)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掌握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初步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中小学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初步训练学生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教育学的价值。
一、为什么学习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
人从本质上来说,是追求价值的一种动物。人类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价值认识得越清晰、越深刻,就越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追求并最终实现活动得目的。因此,无论是谁,从事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一个必要得思想前提就是要弄清教育学得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通常人们都对教育现象、问题形成一些态度、看法、评价或信念,形成日常教育经验。然而,这种认识,往往由于日常教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而使得所形成的教育经验也往往比较直接和感性,没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或者流于表面,并由此而易产生矛盾和歧义等。比如说,“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下出孝子”等,这是错误和片面的认识。可怕的是,我们一些老师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
案例:《英国医学杂志》曾经报道说:加拿大的一项调查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以后酗酒、吸毒或出现其他反社会行为的比例是不挨打的孩子的两倍。
因而,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教育认识来代替习俗的教育认识,以科学的教育理论来代替日常的教育经验。这也是现代教育实践日益复杂和丰富之后的必然要求。教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经验,并将其纳入到教育科学认识的架构之中。
2.科学解释教育实践、教育问题
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因为,教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识的新解释。提出、界定和明确教育问题,是教育科学认识的基本功。通过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人类的教育知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增长,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实践的需要。因此,从事教育学研究,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提供对于教育问题的新的更有效的解释。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教育实践进行的科学解释的目的尽管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但是并不止于教育知识的增长。从古今中外教育学者们以及一切从事教育研究的思想家们的研究来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进而进行改造,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具体讲,教育学的作用体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教育学的实践价值首先就在于对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进行理论的教化,促使其内在反省,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活动的自觉程度,深刻地理解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在理论的教化与理论的启迪之下形成高度的教育自觉,把握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避免陷入到陈规陋习之中。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教育问题是复杂的、教育实践是多样的,要真正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途径或办法,单靠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善于从教育思想史和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而要做到这样,非努力学习教育学不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开阔自己的理论眼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自觉。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积极的、健康的教育态度是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消极的和不健康的教育态度则是导致教育内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所有伟大教育家的共同人格特征,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伟大的凝聚力量。而教育态度和教育信念都不是凭空形成的,它们与教育知识,特别是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有着直接的关联。教育学的学习,是形成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的基础。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反思和发展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自我反思,就是能够不断地在思想领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追问。能够自我发展,就是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已经达到的教育境界,追求某种更高的教育境界。而这些在经验领域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教育理论才能抱住教师超越经验的限制,摆脱习惯的束缚,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递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教育学的学习恰恰可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研究者,它不仅可以给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一些教育的基本知识、概念和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思考教育问题,以及如何表述自己的教育见解。
总之,教育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学好的一门教育基础理论学科。
二、教育学学什么?
教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与学生、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教育管理等。
本课程现有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教育基本原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中小学教学,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课外教育,班主任工作,中小学教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共13章。
上述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3章)着重阐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第4章)阐述课程相关问题;
第三部分(5-8,11章)探讨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问题;
第四部分(第9-10章)论述班主任、教师工作;
第五部分(第12章)论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及其关系和教育科研方法。
这五部分内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应该了解与掌握的有关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三、如何学习教育学?
这部分,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阅读教育名著的方法;
其次是学习教育学时怎样才能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
第三是向大家推荐一个学习教育学课程的“春季学习计划”
(一)教育学课程学习方法——阅读教育名著的方法
教育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入门课程,其中有许多教育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内容。要想学好这些内容,除了认真阅读教材,观察思考教育现实的问题之外,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的理论及现代教育思想,最好多读一些教育名著。下面就向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如何研读教育名著”的文章。文章来自:中国教育报网站上的文章“教育名著你读了多少?”
网址是:http:// 学习教育名著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学习应当是“研读”,应当“求甚解”,并且把研读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研读教育名著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生动有趣与治学严谨相结合。研读教育名著的全过程可以包括“读、议、省、写、用”等几个阶段。
1.读。初读教育名著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先选择那些有生动情境、丰富事例而又蕴涵深邃思想和崇高精神的著作,继而选读理论性抽象性更强的其他著作。自读的时候,应当浏览、细读、精读、摘抄、记忆相结合,并采用表格、提纲、心得、批注等形式作好读书笔记。一般说来,研读的过程中应当安排适当的专家辅导,帮助教师梳理名著的基本观点,提炼其思想精髓,解释疑点难点,介绍背景材料。必要时也可围绕名著读一点介绍性的辅助读物。
2.议。研读教育名著可以个人进行,但最好是有组织地以培训班或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共同进行。研读过程中的“议”——交流和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组织的议可以做到时间固定、主题确定、提前准备,提高议的质量和效益。“议”也可以包括辩论。辩论不仅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而且能把不够成熟的思想观点在讨论中炼成真金。
3.省。即把从研读教育名著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思想、观点与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认识、做法相对照,进行反思、分析、解剖,判断正误优劣,把成功的经验上升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或找出失败的原因,确定改进工作的方向、途径和措施。这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
4.写。研读过程中的“写”,除了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体会外,更重要的是写论文、研究报告或经验文章。写,不仅能把读书、交流、反省过程中产生的点滴思想条理化、层次化、系统化,而且能促使读者把原来没想清楚的问题进一步想清楚,能帮助读者产生新的想法。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考评教师研读成果和运用成果的重要证据。
5.用。研读教育名著过程中,教师个人或小组可以把学得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小型课题的教育科研活动,改进学科教学、班队工作、课外活动或管理工作等。这种课题研究可以是验证性、完善性、移植性的,也可以是创新性、反驳性、颠覆性的。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运用从名著中学得的理论、思想、观点,比让教师自发地运用要好得多,因为前者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强制性、效益性,更能体现研读的成果,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教育名著推荐
下面,向大家推荐几本教育名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读:
1.李明德等主编:《教育名著评介(外国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3.洛克著:《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4.卢梭著:《爱弥尔》,教育科学出版社
5.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2)《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3)《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二)学习教育学时怎样才能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
学习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而不仅仅是知道有哪些教育理论,教育的规律是什么等。毛主席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
那么如何将教育学中学到的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工作结合呢?我想:
1.要吃透理论。要明确理论的内涵、产生的背景、与其他理论的关系、应用的领域、以及应用的范例。如“因材施教”理论,只有吃透、掌握起理论要点和实施细则,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项原则。那么因什么材?施怎样的教?需要你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你的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认知风格,然后在教学中,采用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这也就是第二点要求:
2.将各种理论融汇贯通。一般情况下,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不是一种理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往往需要多种理论共同作用,这也就是现在提倡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理论是破碎的、支离的片断,不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从这个目标来看,我们的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该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上进行教学的改革,努力创设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学课程春季学习计划建议
作为远程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学习,要想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很强的学习计划性、学习“执行力”以及对学习的时时监控。俗话说的好:凡事预则立。
下面是我草拟的春季学期的自学本课程的计划表,供大家参考。秋季学期可以参照执行。
一年级数学的课件 篇10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7、思维拓展。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水彩笔、、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流程
(一)走数学迷宫
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A、说数。老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
B、用数。老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
C、找数。启发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
小 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D、排数。(课件出示:迷宫图)
老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跟着小白兔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米老鼠和唐老鸭会分别在两个出口处迎接我们呢!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奖励。
E、找规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顺利走出迷宫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对口令、拍拍手
老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想与我们一起玩呢!让我们跟着小猴淘淘一起来玩第一个游戏。
A、对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小小邮递员
老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
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老师提问:
1、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
老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2、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3、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五)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
老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 8+2—1=5 5—4—1=0 5—3+2=10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
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A、白兔图(加法:6+2=8)
B、天鹅图(减法:7—3=4)
C、松鼠图(一图四式:5+3=8 3+5=8 8—5=3 8—3=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
(七)思维拓展
老师:同学们,聪明屋的小博士在等着我们呢?他出了一个思考题来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吗?
提示学生从最下面的空思考,从较小的数思考。
三、活动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松鼠一课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能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谁来说一下?)
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你们看到它的图片,你认为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你的话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松鼠这一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过渡语: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下面开始读,看哪位同学学得认真,收获最大。
2、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认为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谁来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现在教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2、学生汇报: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
3、比较句子:
刚才同学们都介绍得非常好,(出示课件)看看这段话,读一读,你觉得哪一种写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4、指导朗诵课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的美丽可爱,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丽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二、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学习的?谁来说一下?
课文不仅从外形上说了松鼠的可爱,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描写,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
三、学生自学课文,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分组介绍课文学习情况,要求按顺序说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讲了小松鼠十分机灵:
板书:
活动①它们是十分警觉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②夏夜(活动时间)。
③它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⑵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板书:
住①出示课文,学习有关顺序的“先……再……然后”练习说话。并利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②(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⑶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①它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让学生坐在椅子上边介绍边模仿。)
②为什么说松鼠很机灵?
③冬天怎样觅食?
四、总结归纳
1、同学们学习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通读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讨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几个方面?全文可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今天我们从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关于松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这种美丽可爱的小松鼠介绍给你的朋友。
【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漂亮可爱松鼠活动
一年级语文秋天课件 篇12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等3个偏旁;会写“了”字和笔画“横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好“一”字 的不同读音。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
2、读好“一”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师:出示一片枯黄的树叶,引导学生谈话:“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引入课题:秋天
2、认识生字“秋”师用字卡演示“禾与火”组成“秋”。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标出自然段。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读课文圈画生字,认读生字。
5、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随机点拨:
找出平翘舌音的字。
气:组词:天气、空气、生气
了:数笔画的方法。观察田字格,写一写。
树:认识偏旁“木” 演示 木做偏旁的变化。
叶: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口字旁”
大、飞、片:象形字,结合古文字讲解字理,识记生字。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一片( ) 一片( ) 一片( )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演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个:认识“人字头”加一加,组词识记。
6、巩固识字:@带拼音领读、擦掉拼音领读、打乱顺序读
@摘苹果游戏。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一片片”和“一片”的区别。指导朗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变化。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出示“一”字 的读音不同变化。教学生读。
3、引读第三自然段:师:秋天可真美呀!
四、总结全文
一年级语文bpmf课件 篇13
1、学会b、p、m、f四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声母b、p、m、f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bá、bù、pá、mā、mù等音节。
3、初步学会读轻声。
4、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b、p、m、f四个声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b、p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声母。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b。
1、看图说话引出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b、b。”
3、学习b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
图上画着什么?(一位老伯伯。)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b o 让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o。
(3)念儿歌,边读边表演,作为课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萝卜。”
四、教学声母p。
1、看图说话引出p。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可以这样说:“小兔用脸盆泼水。”“泼”的声母是p。
2、教学p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突然张开嘴唇,把气送出,发出p音,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b、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4)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想象,p的一竖像水往下流,p的半圆像脸盆。顺口溜:“脸盆泼水p、p、p。”
3、学习p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pá。
图上画着什么?(一位小朋友爬坡。)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p-á-pá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正音、领读。
变声调,让学生拼读:pà、pā、pǎ。要求带调拼读。
五、巩固练习。
认读卡片。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m、f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b、p。(集体练,个别读)
2、拼读bá、pá及四声。
二、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
“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扇小门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一笔写成。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mō。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2)记忆字形。
“像根拐杖f、f、f。”“像把雨伞f、f、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4、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fō。
四、巩固练习。
1、猜字母。
(1)两扇小门是什么声母?
(2)一竖像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是什么声母?
(3)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是什么声母?
(4)像根拐杖是什么声母?
2、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
3、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
板书设计:
【一笔画课件】推荐阅读:
生字动态笔画课件的制作方法12-30
一年级读拼音写笔画08-28
小班美术教案《大笔小笔画一画》12-23
笔画教学08-20
儿童简笔画08-12
简笔画艺术09-02
动物简笔画12-11
简笔画专题05-22
简笔画课堂06-21
简笔画教学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