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2024-09-29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精选9篇)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1

世界大学城空间个性装扮代码

其中的字可以替换成自己想要的字。

1、下面是我世界大学城空间里面的网页代码,大家可以用这个美化自己的空间。

2、使用方法:居民信息管理----设置----个人爱好------最后一栏(自述)的方框内,把改好的代码复制进去再保存就可以进我的空间展示看看空间美化的效果了。

3、这个播放器选的是渐变播放器,歌曲的地址也可以自己改,这里的是《我相信》

4、还有,欢迎大家加我为好友,常踩我的空间。

欢迎 某某班

(这里写你的名字) 大学城 空间

(这个是第一行的彩色字体欢迎动画)

欢迎大家来到某某班XX的大学城空间
大家可以通过点击下面方框内的选项来换自己喜欢的背景颜色哦!(说明)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2

一、就业底层代码

人的行为主要受内心潜在“底层代码”所支配。这里的“底层代码”是一个用来形容内心表象的词汇, 并非专业用语。内心的“底层代码”是人潜意识中影响思想和行为的最主要的价值观和偏好体系。它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人的思维和行为, 影响人的发展, 它是人行为选择的底色。学生就业时的思维和选择受其就业底层代码的影响。

(一) 就业底层代码要简单

底层代码应“为道日损”, 越简单越好。任何事物, 越简单其操作性越强, 越持久, 也越稳定。人的能力、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就业时若内心填满了不同的价值偏好和不同方向上的欲望, 那么, 由它指导的行为也同样没有方向感, 并且会耗损精力, 身心俱疲却收益甚微。

《大学》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至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1]明晰底层代码就如同“明明德”。大学生要“明”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要想成为怎样的人, 这个潜意识中的“明”和“明德”将对你未来走向影响深远。内心清净的人面对繁杂的选择和诱惑时, 是有定力的, 其选择是从容、简单、方向感强的。欲望的繁杂导致选择混乱, 精力分散, 因此很难有所成就。减少欲望, 明晰内心需求, 将精力集中于一处, 成功的可能就增大很多。大学生就业时一定要明晰自己内心的真实喜好,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喜欢做什么。

就业底层代码明晰并非要求详尽, 大方向上清楚不疑就可以了。大学生毕业时明晰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并非要求具体详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 因为大学生毕业时并不完全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对社会真正需要什么也不很清楚, 此时就设计出详尽的就业规划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 社会变化很快, 其观念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大的趋势, 因此, 学生要有能力判断社会发展大的趋势, 在顺应大势的前提下再细化具体就业规划。

(二) 简化底层代码一门深入

底层代码简单、明晰, 力量用在一个方向上,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 就会一门深入。随着这个方向上知识的增加, 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 结果既容易取得成就又带来快乐。内心要有一个方向, 不可迷失方向, 否则就会东一头西一头, 迷茫、恐惧、疲倦而无效。简单的底层代码又如同在一个地方打井, 水再深, 也有打出水的那一天。底层代码复杂多重, 如同在多处打井, 因为精力分配给多个井, 所以每个井都不能挖深, 打出水的希望就渺茫。就业选择也是一样, 要集中精力, 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一门深入, 不可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在不同的选择上, 劳而无功。

二、构建“明德”的就业底层代码

(一) 大学生就业底层代码的内涵

“底层代码”主要由人的基本价值观组成, 由基本价值观可以延伸出来几个方向, 首先是对待自我的价值观, 第二是对待他人社会的价值观, 第三是对待自然万物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这个角度, 还可以衍生出第四, 即就业价值观。而对待自然万物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影响不大。

(二) 建立正确的就业自我观

1.守正。

大学毕业生毕业时不免会困惑。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经常会受外界影响, 导致内心彷徨迷茫, 不知所措。但是如果内心坚定, 有主意, 那么, 依然会从容面对。《道德经》上说:“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2]《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3], 人事与疾病道理是一样的。要明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要成为怎样的人, 在哪个方向上努力, 不评价别人, 不揣度别人, 不受别人影响, 认真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而不围绕外界的眼光和别人的评价转。 了解自身, 排除外界影响, 从自身上努力即为“守正”。大学生就业就是要明晰自己想做什么工作, 然后在这个方向上积累、实践, 培养相关的能力。

2.自强不息, 而后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即在自身上下功夫。无论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还是服务家人、社会、国家等大的愿望, 无不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这是一切发展的根基。只有自强不息后, 才能为别人带来利益, 才有厚德载物的资本。大学生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先要能养活自己, 然后才能为别人服务, 对社会有用。

3.不为外物所役。

不“守正”就难免为外物所役。现在的人无比地忙碌, 其主要原因在于, 他们全身心地在追求外界的事物, 忘记自己内心的需求, 舍本求末。虽然物质丰富起来, 而内心却更贫瘠了。这种状况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目前, 很多学生成为“微博控”、“微信控”, 精力都扑在别人的反应和评价上, 这是典型的为他人所役, 精神外求。心思都被外在吸引走了, 就缺少了内心的坚定。大学生在择业时, 万不可被社会上时髦的职业名称所迷, 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偏好和擅长, 朝一个方向努力, 坚持不懈。不要让外界告诉你怎样走, 要让内心告诉自己怎样走。

(三) 建立和谐多赢的就业社会观

1.要培养判断社会发展大势的能力。

学生如果能把自身能力、爱好与社会发展大势相结合, 就会心意相会, 心满意足。判断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清净的内心, 要学会观察社会需求, 多与社会接触, 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另外, 毕业生还要学会化繁为简, 培养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 多进行未来趋势的判断, 慢慢培养判断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2.要有和谐多赢思想。

和谐社会是由靠一批批具有和谐思想和行为的人构建起来的。思想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很关键。大学生要有致中和协、为而不害的共赢思想。为社会服务, 为他人服务, 最终都回归到为自己服务。这个道理需要在实践和现实中体悟。大学生要明白, 只有自己对别人有用, 才能可持续发展, 才能受到欢迎。

3.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你幸福吗?”是这几年标志性话题。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得美好幸福, 在立志成为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时, 不妨先立一个贴近一点的志向, 即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靠他人、社会或国家幸福, 远不如行动起来靠自己更实际。每个人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这已经是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大学生在择业时, 要尽量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并快乐地工作, 如此工作才能做得好。如果不能满足, 至少找一个自己不讨厌的工作。如果还找不到, 那么, 要从自身找问题, 当你在一个事物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的时候, 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感觉的, 更谈不上喜欢。

(四) 建立顺应社会发展的就业价值观

就业就是在顺应社会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开创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顺应社会发展这是个基本大方向, 如果不遵循这个基本的“势”, 个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就业就要因势利导, 在符合社会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 根据自身的擅长选择自己的职业, 并在这方向根据自身情况和外在需求进行微调。若与社会发展方向不合, 那么, 就会有诸多扭曲。认清社会发展大的趋势, 找准自己的大方向, 根据社会大势因势利导, 则事半功倍。

三、学校影响学生就业底层代码构建的举措

(一) 使学生专心于课堂

清净内心必须有戒律, 放纵无节制是一切恶习的始作俑者。现在, 上课时学生动辄用电脑。不排除有些是为学习, 但是上课就是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时间, 而不是自学或者从别处学习的时间, 更不是与远在千里的外界交流的时间。与身在咫尺的教师、同学不交流, 却寄心于千里, 舍近求远。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上课的“正心诚意”。另外, 针对具有“微博控”、“微信控”的学生, 通过上课禁止使用电脑和手机, 降低其被“控”的瘾, 对学有利无害。这虽然不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 但对于学生清净内心、专心致志有很大影响。

(二) 进行职业理想教育

虽说现在少有人有信仰, 但是信仰并不是遥不可及, 其实有理想也就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信仰了。理想会使我们做事决断有力。理想可能难以实现, 但是没有理想, 方向感会减弱, 做事会犹豫不决。因此, 教师上课, 除了教授专业知识, 也要进行理想的渗透教育, 通过一遍一遍强化, 构建理想就不再是纸上谈兵。

(三) 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多赢的思想和行为

多赢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基础。多赢不仅是“我知道”, 更重要的是, “我做到”。很多道理理解起来不难, 但是做到不易, 因此, 多赢思想要配以行动来体悟。对此, 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合作的社会实践和专项活动, 比如, 使学生完成一项工作、策划某个公益活动、协助社区从事某些社区服务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多赢的价值。

(四) 培养学生一门深入的敬业习惯

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在专业中或者专业外修一门课程的选择机会, 并且达到深入的程度。目前的辅修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但是辅修基本上是修了这个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 学生仍然把精力分散于几门课程, 难以做到一门深入。其实, 学校可建立让学生只选修一门课程的选修体系, 这门课程可以开多几个学期, 循序渐进, 逐渐深入。学生投入多了, 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学习和工作一样, 都需要敬业精神。在学校就可以从某一课程开始, 引导学生从一门深入到产生兴趣, 再到敬业, 为其日后工作的敬业打基础。

(五) 教学生就业时做减法

要毕业的学生在安全的需要以及私欲的驱使下, 往往进行多头准备。笔者所在的法学院学生, 大三下学期初就开始准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考研、出国考试, 以及其他职业资格考试, 其有效学习时间实际只有两年半, 剩下的一年半都用在应付各种考试上, 专业上的学习时间缩短了, 准备各种考试的时间都越来越多, 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没有时间去掌握, 全身心地进行了考试训练。为此, 学校应该在学生大三大四时对其毕业选择进行减法指引, 让他们早早想清楚自己的方向, 静下心来选择其一。学生内心不坚定, 经常受外界影响而改变, 因此, 减法指导要经常举行, 不断强化。在一次次内心的“扫除”后, 内心就会坚定明朗起来, 行动就变得有力, 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六) 人文品格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贡献很大程度不是来自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 人文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影响源远流长。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已经使人离从容优雅太远。从容地做事本身就具有某种价值和吸引力, 这不是一时学来的, 是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学校教育要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培养人品和人文精神, 提倡古典传统文化的学习。为此, 学校应该营造这样的气氛, 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场所, 培养学生睿智、儒雅、从容、坚定的气质。具有如此气质的学生, 其就业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 构建“就业底层代码”, 使大学生简化和明晰自己的就业价值观, 消除诸多迷茫和选择,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 能做什么, 选择之后在一个方向上做出努力;可以使学生判断社会发展大的方向, 在顺应社会发展大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内心意愿和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可以使学生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怀有共赢思想, 成为一个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4]。

摘要:针对大学生毕业前复杂的内心模式和不简约的价值观外在表现, 提出构建就业底层代码的观点, 并从就业底层代码的含义、构建“明德”的就业底层代码的方法、学校对学生就业底层代码构建的影响举措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内容对学生简化内心欲求、明晰思维和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底层代码,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孟子, 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9:47.

[2]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49.

[3]郝易.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11:195.

广东湛江有什么本科大学院校代码 篇3

2、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湛江分院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湛江医学院易名为广东医学院;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3、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创办的`雷阳书院,19,学校改建为雷州中学堂,19始设师范科教育,1935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正式改建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并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更为岭南师范学院。

4、湛江科技学院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创建于;2月3日,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正式转设为湛江科技学院。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4

武汉大学的简介、地址与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外(文名: Wuhan University)简称: 武大,WHU;学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武汉大学学院设置及主要专业

武汉大学学院设置有: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国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系、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WTO学院、社会学系、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测绘学院、印刷与包装系、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HOPE护理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专业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航工程专业、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全球健康学专业............。武汉大学历任校长及学校代码:10486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十一五”期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办学水平提升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称号。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和136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5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5个。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十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未来开拓者,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历任校(院)长:邓永清 1952.10--1956.09 吴继周 1956.09--1968.01 朱启銮 1979.11--1980.11 余承业 1982.12--1987.11 朱剑英 1987.11--1998.03 姜澄宇 1998.03--2001.05 胡海岩 2001.05--2007.09 王福平2007.09--2009.11 朱荻 2009.11--2013.6 聂宏 2013.6-至今 学校代码:10287

1: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2: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2 : 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

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在起始位置加“C”,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其后续编号为16位数 , 成人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为 9,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数字,但不得使用数字9,证书其他位的编制规则相同。4 : 自考生所获学位证书,第十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Z”标明,其余与成人 学士学位相同。总位数为17位。5 : 专业学位证书编号位置印有汉语拼音缩写的“Z”字样,其后续编号改为16位数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6

1 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湘南学院使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在校大学生。研究采用纸质问卷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到50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7.12%,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

2 调查结果

2.1 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获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调查发现,临床医学学生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学习的时间、频次严重不足,只有教师在空间布置了需要完成的作业时,才会被动的利用空间完成任务。80.01%的学生每次登陆空间进行学习的时间不到1小时。如图1所示,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网络资源的学习居于份量较轻的地位。影响学生利用空间进行学习的因素有多方面,如表1所示,这些因素揭示了空间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值得关注。

图1 使用空间进行学习的时间分布

表1 影响学生利用空间进行学习的因素

2.2 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建设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网络资源建设在支持教学改革中需经历3个阶段[1,2,3,4,5]:①是信息和资源共享阶段;②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阶段,真正促进“教”,又支持“不教”;③是特色构建阶段,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随着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深入,每个学校对于网络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个基本的体系,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周历表、表格化教案、教学课件、资源库、教学视频、课程作业、师生互动等。

调查发现,70.96%的学生认为,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栏目设置“较好”,但有29.81%的学生认为这些栏目不能很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说明空间建设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框架设计,但是在支持学习的细节功能开发上还比较欠缺。表2的数据表明空间建设的有效性不足,表现在栏目内容、网络更新、在线学习和学习反馈等方面,这些方面与教师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技术支持和不重应用等有关。

表2 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3 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教学的有效性

如图2显示,学生对空间资源的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资源下载”,而交互性、自主性的深度学习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这也反映出空间资源在实现真正的深度整合与深层学习方面还要继续突破。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络学习活动有:知识扩展、案例学习、在线学习、留言互动、反思评价、讲稿下载等[5],这些活动应该作为网络空间建设中的基本思路。

图2 学生使用空间进行学习的表现

2.4 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教学影响的有效性

如表3所示,空间教学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深层思考”等方面一般,在“培养学习兴趣”、“拓展思维能力”等方面较差。

表3 空间教学影响的有效性

3 讨论

通过纸质问卷与网络调查方法,从获取有效性、建设有效性、应用有效性和影响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空间教学有效性,现有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尚需通过建设使用与推广提升教学应用水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获取有效性方面,需加大建设项目和资源的宣传力度,关注学生的空间学习动机;在建设有效性方面,需强化空间的应用;在应用有效性方面,积极促进空间与常规教学的整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师和学生采用空间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真正使空间教学适应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的发展;在影响有效性方面,积极推广基于空间的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突破时空局限,强化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丁兴富,王龙,冯立国,等.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6(5):22-25.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9.

[3]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可及性评估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18-120.

[4]夏洪文,郑哲,李巧丹.国家精品课程的可用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03-107.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7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的学习空间平台。 (1) 目前, “世界大学城”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千家本科、高职院校基于空间平台开展管理、教学、学习、通讯和社交, 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管理、教学和学习。使用该空间平台的高校都会给每个教师和学生一个实名注册的账号, 也就是说“世界大学城”构建了与现实校园相对应的一座虚拟校园。所有高校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校园网络云平台。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创新是创业的开端, 创业是创新的结晶。就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来看, 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和学生被动地学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还没有根本改观, 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支持、创新项目的资助、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将学生局限在了以教师为主导的、狭窄的专业知识学习范围之内, 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部分高校已开展了一些关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的尝试, (3) (4) (5) 但主要以静态网页方式展现创新创业动态和成果。这种模式能较好完成信息传递的功能, 但对于想要学习创新课程和进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来讲, 还缺少足够的教学研究资源, 缺少对已完成的创新课题和创业项目的学习环境, 缺少创新创业协同合作平台, 尤其缺少针对不同学生、多个方向的通用创新创业网络平台。因而, 借助高校信息化建设机遇, 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 建设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3.1 建设目标

依托“世界大学城”的学校云平台和教师、学生个人空间, 建设一个集教学资源、系统资讯、教育管理、协同创新和校企合作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网络平台,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的自我学习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环境。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云平台建设完成后, 教师通过登录个人空间发布课程视频、创新创业培训信息、创新创业动态等, 学生登录个人空间后, 了解创新创业信息和相关知识, 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探索。

3.2 建设内容

(1) 构建教学资源平台, 完成搜罗、陈列大学生创新创业课件、讲座视频和书籍等功能。 (2) 构建系统资讯平台, 完成介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单位和组织、创新创业动态和成果等功能。 (3) 构建教育管理平台, 完成发布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安排、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创新创业技能比赛等功能。 (4)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完成师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相互评价等功能。 (5)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完成学校和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合作项目发布、专利申请、技术交流等功能。

2.3运行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将通过五大功能平台实现预期功能, 如图1所示。

(1) 教学资源平台:发布创新创业教育视频讲坛、精品教案、学习课件、论文专著、辅导书籍、模拟练习等资源, 浏览者通过在线查看、下载等形式,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系统资讯平台:发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部门和教育名师简介、创新动态、创业动态、成果公告 (新闻) 等信息。学生可随时登录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后查看学校相关部门和名师介绍, 浏览最新的创新创业动态, 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 以便把握最合适的创新创业时机, 为创新创业成功添筹码。 (3) 教育管理平台:发布创新创业培训安排, 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审批, 创新创业竞技比赛以及创新创业成绩等信息。高校可在此平台上, 组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评选,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创业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学科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SIYB创业培训;学生可方便快捷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上浏览相关信息, 并在线填报相关申报表格, 管理者同样方便快捷地通过平台对学生的申报材料进行统一评选审批, 并使用电子公章签署评审意见。 (4) 协同创新平台:登录“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的教师和学生可在空间内建立讨论群组、推荐创意发明、发起竞赛、发起学习俱乐部等, 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展开自由讨论和协同合作, 教师和学生虽然身处异处, 却能通过空间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探讨, 甚至可实现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即时交流。 (5) 校企合作平台:发布产品研发、专利申报、技术支持、合作交流等信息, 为高校及在校学生与企业、社会搭建一个“沟通”平台。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 在平台空间上发布寻求合作或技术支持等信息;高校和在校大学生通过平台空间搜寻合作机会和企业的经费支持。

2.4平台优势

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 将为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和指导, 且具有全方位开放特性, 学生可自由平等地登录、自由平等地交流, 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将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

(1) 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铸造“三元一体化”, 搭建一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理论知识学习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 较好地解决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根本性问题。 (2) 集常规基础实验、综合能力训练、学科竞赛、创新课题申报、创业设计等多方位教育培训于一体, 既可简化学校职能部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也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展示。学生完全根据自身的特点、爱好、需求、风格, 选择资源、目标、类别, 在主动选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独立剖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3) 提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 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细胞, 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成为怀有极大热情的组织者与策划者,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4) 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 可保证学习者从复杂的、真实的问题中建构新知识, 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从而构建一个循环的、反复的、互动的教学过程。

注释

1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8-14.

2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 2007 (2) :26-27.

3李涛.创新与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94-96.

4杨宇涵.大学生创业创新网络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 :69-71.

世界大学城的代码 篇8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在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中, 世界大学城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 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资源通道。在教学方式的变革过程中, 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世界大学城为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 对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的提取与优化、共享与传播、应用与创新的过程。

在本个案中,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 选择世界大学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机制, 探讨这一机制的具体实施措施, 为高校信息技术特别是世界大学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二开发课程资源, 推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 教师会形成六大类的课程资源, 即 (1) 规划资源; (2) 教案资源; (3) 课前资源; (4) 课堂资源; (5) 课后资源; (6) 综合资源。

这些资源很多属于教师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三建立教学资源知识库, 促进教师知识的优化和传播

以教学资源知识库的形式整合以各种资源形式存在的教师显性知识, 实现教师知识的优化和传播。

教师个人空间是教师知识优化和传播的媒介。教师可在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建立教学资源知识库 (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训练库、音频视频库及拓展库) , 实现教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增加教师的社会认同感。

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加快教师教学方式转变

教育部高教司在2000 年下发了《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2000〕79 号) 。通知指出:“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开展‘教育技术培训’, 对于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整体改革,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过程的生命线, 具有掌控全局的作用, 其变革的方向为建设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 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1.调查问卷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前后的情况, 具有两个作用, 一是让老师了解自身的教学方式所处的层次, 以便准确地定位;二是让教师了解自身教学方式进步的空间, 展望未来可以达到的层次。本次调查, 我们共提出32 个问题。问题1~6 调查个人的基本信息, 问题9~10 调查使用世界大学城的态度和心态, 问题11~24 调查世界大学城和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问题25~29 调查使用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个人空间所做的工作及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 问题30~31 调查资源更新频率和限制条件, 问题32 调查建设性意见, 以便改进。

2.空间调研

我们调研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一线空间建设最好的7 位教师, 基本信息见下表。这些教师都申报了2014 年5 月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 (名师空间课堂, 项目配套资金5 万元) , 且2015年6 月验收全部通过, 属于教师个人空间应用方面做得很好的教师。我们以他们的空间为个案研究对象, 展开调研。

基本信息表

第一, 社会认同。陈翠娥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的名师课堂就做得非常好, 其中网页设计客户端技术MOOC课程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其受邀作为专家在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湖南职教C&T MOO课程培训中进行讲座和交流, 并多次参与湖南省职教MOOC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还受邀在湖南多所院校举办关于信息化教学为主题的重要学术讲座, 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个人特质, 传播了正能量。

黄有全的空间课程使用了翻转课堂、问题导入式教学等多种最新的教学方式, 获得长沙民政职院网络课程特等奖、入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课程, 为100 多个职业院校进行课程建设和应用示范, 课程教学情况被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报道。

这些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教育界的明星人物, 个人特质得到极大提升。

第二, 认识方式。课程资源规划 (教学内容、教学单元、教学视频及教学图文资源) 需经过调研 (例如, 陈翠娥个人空间的名师课堂资源, 里面的资源全部是原创) , 制作后全部上网, 导航中需有超链接。以前教学形成的四大类课程资源, 大部分资源学生只能在上课时45分钟观看。学生无法从宏观和知识链的角度把握一门课程, 现在这些课程资源全部上网, 按需更新, 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源都是原创, 培养了学生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前人的工作。

教学互动以前只能通过课堂进行, 时间短, 供人思考的空间小, 效果不好。现在除了课堂以外, 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文章评论、群组回帖、留言和私信等方式进行, 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效果的提升。例如, 陈翠娥个人空间的名师课堂在2014~2015 年, 教学互动为7132 次;黄有全个人空间的名师课堂互动达到了8500 次。

三方教学评价 (教师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价、社会评价) 效果好,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在高职院校基本都能做好教师互评和学生对教师评价, 但是社会评价一直无法进行, 成本高, 效果也不好。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个人空间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兄弟院校及社会人士 (包括学生家长) , 只要能够连入互联网, 都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证据链非常清晰。

第三, 行为方式。建立常见问题解答讨论专区, 日积月累之后, 不但可以看到本届学生的提问及回答, 还可以看到往届的, 有助于知识传播和积累。

学生考核方式的变革。在实施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教学之前, 期末考核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占50%, 有时甚至占70%, 比重过高。现在实行证据链教学全过程管理, 期末考核最多占30%, 侧重于过程管理, 督促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减少应付了事的心态和态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方法, 提高社会生存能力,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四, 教学组织。教学分组的多样化,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形成学习共同体, 教师在其中起宏观指导作用。教学全过程 (课前、课中和课后) , 使用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进行常规和实践教学管理, 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辅助作用。

第五, 限制条件。校园wifi免费全覆盖不足,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学习终端电池易耗。

五结束语

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生命线。以往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下, 教学方式迎来了深刻变革的契机。本文解决了信息时代教学方式的结构建模, 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 2010 (12)

[2]温恒福.论教学方式的改变[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6)

[3]张佳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杨维国.基于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个人空间的教学方式研究之一——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分类[C].//2014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5]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 2012 (2)

[6]李森、杨正强.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其变革[J].当代教师教育, 2008 (1)

[7]丁钢.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变革的核心[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3 (1)

两大世界大学排名的比较研究 篇9

我国最早的大学排名是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于1987年以科学引文索引(SCI)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发布的针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的排名,排名结果公布在了当年的《科技日报》上。(3)目前国内大学排名中影响较大的有广东管理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以及网大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排名”纷纷走出国门,一些国际性的大学排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了全球首个多指标的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紧随其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于2004年发布世界大学排名200强。(4)

作为最早出现的世界大学排名,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选取这两大排名的依据是:其一,二者对于大学科研与学术能力的强调。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是教学与科研。有研究者对这两大职能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做出评价:“强调科学研究会对本科教学产生一定的威胁,但是良好的科研声誉可以帮助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资助、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5)所以一所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更能反映其社会竞争力。ARWU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是一项专门针对大学科研与学术能力的大学排名。THES的排名指标范围相对较广,评价内容包含了教学、学术、声誉等领域,它虽不专门评价学术能力,但从其指标赋予权重来看,2010年新推出的指标体系中,能够反映科学研究能力的指标权重高达62.5%(其中科研指标权重30%,论文被引用次数权重32.5%)。这表明THES的评价内容与大学学术的相关程度较高。其二,除了二者对于学术的共同关注外,其指标范围的差异性也使得两大排名具备了进一步的可比性。ARWU只反映大学的学术表现,所采用的指标也均为定量指标,客观反映学术成果。THES在指标选取上,综合考虑了大学的教学、科研、声誉、雇主评价等能力,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二者指标选择上的非重复性使得二者具备了进一步的可比性。最后,信息可获取且信息内容较全面、准确、透明。ARWU的排名机构是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每一年都会将相关信息发布在其官方网站上,一目了然。同样地,THES在2010年推出了全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此次排名采用的几乎是全新的排名方法。THES也史无前例的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尽可能详细的相关背景信息及排名细则,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数据及结果的显示更加透明、公开。

大学排名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二者都选择了与教学和科研这个大学最基本职能相联系的一些指标,并且赋予了相对较大的权重。再者,两大排名对于科研能力的考察,其指标选择多集中在论文发表数量、(下转第18页)(上接第6页)论文被引次数或是获奖数量这些二级指标上,一来是因为这些指标的数据获取较为简单可靠,二来就目前世界大学排名的现状来看,很难找到其他的更能代表大学科研水平且易量化的指标,这也是由大学排名本身的局限性所致。

两大排名更多是体现其个性,也就是彼此的差异。两大世界大学排名最初的差异就体现在其制定大学排行榜单的单位及初衷上。上文已经指出,上海交大“世界大学排名”最初是为了了解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异,响应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号召,其制定机构是上海交大高教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是一个专业的研究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的科研机构。而《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则是由英国权威媒体发起,最初则是为了给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一份较为可靠的大学榜单,帮助学生择校,同时提高自身媒体的公众影响力。这种最初的差异还延伸到了两大排行榜的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考察大学的科研实力,为了较为准确客观的反应大学的实力,排名组全部采用定量指标,数据均为客观呈现,而且在权重赋值上,与科研相关的指标获得绝对比重的赋值。与此相对,《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要显得主观许多,特别是其“学术声誉”指标,其数据均来自于在不同学科领域权威专家的评估,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除此之外,“世界大学排名”还将学校的工业收入纳入考核范围,这也是对今年强调的高校的第三大职能,即社会服务职能的一个考察,相较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强调科研能力这一事实,《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选择更为全面,涵盖内容更为广泛。同时,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增强这一不争的事实面前,《泰晤士报》方面还将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纳入考察范围,这一举动眼光长远且更具国际视野。之后,就大学排名的动态发展而言,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自2004年调整其指标体系后,7年来并未发生任何变化,排名的结果也无很大差距,这一方面显示出其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活力不足。《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不断的调整其指标体系及权重,排名结果即使在两年的时间内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说明排名组不断改进其排名的决心,但也反应出其自身对于现有指标体系的不确定。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大学排名只是一个参照系,我们不能完全依据大学排名的得分或结果来判定一所大学,毕竟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历史因素,不能简单的用量化的数字来衡量,这也是大学排行榜目前最大的瓶颈之一。我们需要对大学排名持一种清醒的头脑,而不是一味的迷信。

参考文献

[1]黄欣,吴志功.美国大学排行的产生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4).

[2][4]林晓青,程莹,刘念才.国际大学排名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7(11).

[3]王珊珊.我国大学排名研究的回溯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5).

上一篇: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假期趣事——打水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