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2024-07-25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共16篇)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1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成都市机投中学易传珍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看,本堂课有效地达成了预设教学目标,总体感觉流畅自然,学生积极主动,《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准备充分。在备课时,一方面认真分析了学情,七年级学生受知识、阅历等限制对法律相关的知识了解较少,法律意识尚未形成,认为法律离他们太远;另外一方面,教材的内容简单却又过于理论化,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与探究的兴趣。基于这两点分析,我依据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设计,既不脱离教材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从最终的教学效果看,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楚,与教学目标紧紧相扣,避免了空洞地说教。

2、课中教学顺畅高效。表现在,①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②案例选择得当,设问过渡简洁清楚,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③课堂氛围开放民主,学生发言踊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师引导自然,让空洞的法律变得“平易近人”,教学反思《《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例如:学生自学“法律的分类”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共同解答。又例如:在情景模拟环节中,一位学生认为“判得过重”,另一位则反驳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如此”,虽然观点有所偏差,但是说明学生真正在思考问题,闪现了思想的火花。在学生发言与辩论中,逐步理解了法律的基本作用,体会到了法律的尊严与平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处适时地依据学生的发言采用了“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能自我对法律的态度和认识进行反思,我认为这是有益的。这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认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与思考问题,掌握学习思考方法,学会怎样学习与思考问题,而教师重在创造这样的环境,并要善于“把控”与引导。

课后,我对本课的教学得失作了一些思考和梳理,教研组其他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其他老师的建议是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比如,教材知识点的勾画。这个问题在课前其实我是有思考的,但是在本课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少,一目了然,并且教学的重难点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法律意识上,因此本课教学中我没有在这方面安排时间,如果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落实的重要知识点,我会注意这个建议。我个人对这节课的反思主要有,在“案例导入”环节上,有没有更好、更合适的导入方式?感觉导入时间有些偏长。在教学过程中,除自学环节和落实环节外是否需要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以打开学生思路,避免学生害怕错误“照本宣科”?我觉得这些课堂细节的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2

中职院校是实行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因此, 加强对中职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教育, 使其树立法律意识, 且时刻站在法律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然而, 在实际的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 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1.劳动法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自案例教学法用于劳动法教学以来, 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欢迎,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学生在利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较差, 劳动维权意识也较为淡薄。由此可以发现, 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 案例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具体表现为:

1.1 案例质量不一, 功能简单

由于我国是沿袭大陆法系的传统, 并未把判例当作真正的法律渊源, 因此, 并没有对司法裁判进行高效、合理的整理。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 虽然十分注重案例的运用, 然而在收集案例、整理案例上, 依然无法达到与其他先进国家法律课堂上任意使用案例的程度。我国法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 其来源极为复杂, 大部分是源自于各种辅导书、报纸以及杂志等, 亦或者是教师以自身所代理的案件作为教学案例, 有的甚至是闭门造车, 上述种种情况造成教学案例的质量不一, 一些教学案例生硬、老旧, 缺少真实性, 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劳动合同法”时, 给出一个案例, 即:工人王某在上班期间乱扔烟头, 进而导致工厂起火, 给工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提问, 工厂有权单方面解除和王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吗?学生会回答:“有权利”。这种类型的案例生硬、老旧, 没有新意, 对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极为不利。

1.2 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作用两极分化

在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课堂中, 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由教师选择案例, 提出问题, 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教学结论。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受教师的控制。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与中职生的实际水平相符, 中职生因为缺乏社会实践, 对比如劳动保护、薪资待遇等内容缺少认识, 因此难以针对案例提出问题。但是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依据案例提问的机会, 使其丧失了对问题探究的兴趣。

2.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2.1 选择典型教学案例

好的教学案例, 不但是一个让师生展开分析与学习的重要工具, 还能够将部分现实的生活融入于教学课堂中, 引人深思。这对劳动法课堂教学中, 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 教师应当对教学案例进行严格的选择。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应当将依据理论所“制造”出来的案例抛弃掉, 这种案例无法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 其所能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极为有限。因此, 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中取材, 同时还应当及时对自身的案例内容进行更新, 以确保案例的“新鲜度”。在平时, 教师应当注重对有关案例的收集, 例如从《今日说法》等节目中收集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实际的教学。

2.2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

要想真正达到提升中职生法律意识与利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那么单一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组织学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与辩论, 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 教师可以选择百度公司“裁员门”作为教学案例, 要求学生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辩论, 进而使其可以准确的了解并掌握“劳动合同解除”该法律制度;又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低工资制度”, 教师可以选择“北京和合谷餐饮公司海龙分店小时工最低工资案”, 要求学生对其展开充分的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以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掌握课堂氛围, 并且在讨论后进行总结。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提升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综上,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劳动法教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 但是并非是完美无瑕的, 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例如案例过于生硬、老旧。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 展开教学反思, 凸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优化典型案例, 改善教学方式, 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法有关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有效提升中职法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的成长, 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强化教学反思, 不但有助于教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对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改善教学手段, 都极为有利。在实际的中职劳动法教学过程中, 采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行为, 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劳动法的教学效率, 那么对劳动法案例教学法进行反思是必要的。基于此, 文章将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劳动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阐述, 并展开反思, 提出改进措施, 进而使中职法律课堂焕发活动, 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案例教学法,劳动法

参考文献

[1]李旭.如何提高中职法律教学的实效性[J].电子制作, 2013, (16) :164-164.

[2]李洁春.对中职学校法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7 (6) :16-18.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不是对教案简单重复的讲解,更不是像搬运工一样简单机械地将知识从教材上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整个过程蕴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轨迹,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情况,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发表意见等。我和很多教师都十分害怕这种“意外”发生,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产生了很多矛盾和困惑,这些困惑、矛盾和问题值得不断反思、总结。

一、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如果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展开讨论,他们的内心就会因为缺乏那种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因而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发言人数少,讨论不热烈,时常有人“开小差”。究其原因,还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让学生提问不够。没有了感兴趣的問题,学生怎能积极地投入精力去研究呢?我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将时间让给学生探究问题,而我现在还让得不够,原因在于自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思想中还有传统观念在支配着自己。其实教师要勇做先行者,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求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而不应该再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输者。

二、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每章的教学内容都十分丰富,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能够做到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达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的确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时,我引导大家合作、探究,展开想象后交流:“什么样的人生观是有意义的”,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尽情发挥,有时教学内容没完成,留下了遗憾。可见,在这里老师要把握一个度,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有责任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三、要反思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和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走进法律教学反思 篇4

自从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来,收获是很大的,在同伴的帮助下,思考问题的方向也更加多样化。接受这节“同课异构”公开课的任务之后,我便积极准备上课的各种资料,力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一直是我组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追求。因为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主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动手、动口、动脑,这不仅让课堂变得有趣、有效,也使他们爱学并且乐学。可怎样让

我的课堂动起来,我也一直为之困惑着。

本节课所授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的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主要从身边的规则入手,让学生能正确区分道德、规章、纪律和法律的区别。体会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及评价作用。教育学生明确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更离不开法律,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积极的学法、用法、护法。整节课结构清楚,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完整;注重对学生读写理解能力的培养;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情境,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

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讲练结合,升华思想。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就存在一个“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上总是怕出现磕磕碰碰,力求一节课学生没有问题,一切按照自己设想的完成,即使教学中有生成出现,也想把学生的回答极力拉回到“标准答案”上来。这就使得生成性的火花太少了,一切按照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教学,可能会使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得不到重视,那就会失去提问的兴趣,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以后学生只会变成装知识的容器而已,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说我们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学生动口、动手,更要学会动脑。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及材料,我选取的素材过于丰富,也较为复杂,使学生有些无所适从,同时在突破重点、难点时就显得时间不够,今后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比如说:今后尽量选取一个主要的事例贯穿始终,使得整节课能够把知识和事例有机结合地起来,形成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主线。

中学生好动,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很不成熟,还要进一步塑造,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可是由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急躁,包办代替过多,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逐步修正的地方。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5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丰富教学内容一是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此外,还可以结合班会安排学生设计黑板报、手抄报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三是适时增加专题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并开设《法律大讲堂》,学生热情高、兴趣浓、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极大地增强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艺术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教学反思的作用 (范文) 篇6

一、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作用》。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三、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由“教书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师由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反思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学更理性、更自觉,教学过程更优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四、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由“学科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学实践者,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掌握科学理论的人。而反思性学习,是教师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学习,经过理论的重构和重建,积累大量的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创造新知的目的。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反思可以取众家之长, 完善教学环节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过程都有环节, 课堂教学当然也有环节。 教学环节大体包括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确定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回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复习引入新课;教学新课;练习巩固;总结, 等等。 其中教学新课可以分为整体感知新课;大声朗读文本;质疑重点难点;探究讨论重点难点;教师解决疑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应该在集体备课的时候, 取众家之长。 比如重点难点的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比如巧妙引入新课, 设置情景的效果, 等等。在校本公开课中, 我讲授了著名词人李煜的《虞美人》。 这是一首哀伤、凄婉的悲歌。 意思不难理解, 亡国破家、寄人篱下的感情不难把握。 教学的重难点如何设置, 集众教师之长之后反复思索, 最后定为有感情地朗读。 也就是在品读中感悟, 感悟后再次品读。读中见情。 确定重难点之后, 具体环节如何操作, 如何驾驭这样一个另类的课堂, 这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 在反思的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能力, 而且完善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反思可以充实自己, 提高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习惯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概括说明, 语文素养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毛主席曾说:“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 ”反思有的时候就像一面镜子, 它能有效反映我们的成功与不足。 及时反思, 有利于提高专业素养。 在每一天的备课环节时, 时时考虑自己的不足之处, 虚心练习。比如在讲授《游褒禅山记》时, 这里的虚词“其”有很多解释。比如代词意思、语气词意思, 等等。 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讲解, 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信手拈来, 出口成章, 这需要文学素养和功底。 比如在讲授《滕王阁序》时, 有的老师可以声行并茂, 惟妙惟肖地讲解和范读。及时反思, 刻苦练习, 必然会提高朗读能力。 比如高三组内共研句式变换中的整散互换, 一些老师的授课环节、引导方法、操作步骤新颖独特, 效果颇好, 必然要取长补短, 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 在高三复习课中,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 第二轮是能力提高复习。 在基础复习后的第一次月考后, 对比自己所教班级与优秀班级的成绩, 反思自己哪里不足? 是教学环节还是要求力度? 深入反思每个题型的得分情况, 分析失分原因。这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拥有一颗好学之心、反思之心的老师, 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反思, 可以提高专业素养。

三、反思可以督促自己, 勤奋刻苦, 实现目标

行者无疆, 拥有远大的职业境界是语文教师的痴性。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行者, 进而在教研领域树立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 首先, 反思自己是否有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 职业追求是一个教师不断前进的动力。 我的目标是三年之内成为旗级优秀教师。 它就像一个领航的标志警醒着我。 我会经常与优秀教师为伴, 时时督促, 刻刻勉励。 其次, 反思自己是否有客观务实的职业规划。 从那些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中, 我们看到他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适应阶段、强化教学基本功阶段、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成长的“徘徊阶段”, 最后有少数优秀教师 “成名、成家”。 尽管每个老师并不都会成长为教学专家, 但作为一名教师, 专业化发展会让我们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快乐。 我们要及时反思, 深刻反思, 树立职业规划, 并且客观务实。 过空的、过大的、不切实际的规划只是纸上谈兵。 每个人都有独特性, 独特性使我们成为重要的人, 独特性使得我们被社会需要。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独特性, 树立合理的目标。 我们应该找出自己的特性, 并勇于接受自己的特性, 从而有针对性、按步骤地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实现目标, 实现梦想。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认为:“个体要获得真知, 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 尝试、改造。 ”这就是对反思最好的诠释。 反思如一把教具, 时时鞭策我们前进。 反思如一面镜子, 反映出我们的成功与不足;反思如一艘前进的帆船, 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必然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无论是一个人, 还是一名人民教师, 都要勇于反思, 善于反思, 时时反思。 拿破仑曾说:“不会在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 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同仁们, 让我们一起努力, 做善于反思的新时代教师。

摘要:教学反思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也就是指自己对这一段时期的某种教学行为、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的一种活动。教学反思可以是单方面的, 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一个勇于反思和善于反思的人, 一定是一个进步的人。

浅谈教学反思的作用 篇8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授课后对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回顾、评价和总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是教师对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教师应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并总结每节课的心得和体会,记录教学的得与失,写好教后记。教后记的特点是随手记录,不流于形式,有感而发。写好教后记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的形式。写好教后记,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促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有利于查漏补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记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独到见解

教学反思中,记录最多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教学反思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考试中的失分点等记录下来,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难题,可为再教时确定学生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

如本学期我在教完全平方公式时,翻看了三年前教这一节时的反思,记录了当时教和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死背公式,少数学生展开时漏掉中间的乘积项。因此,本学期再教时应重点强调中间的乘积项,加深学生的印象,效果较好。

教师还应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自己不能立即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外研究。例如,我在教“幂的性质”时,学生逆用公式解决问题很困难。我查阅了三年前这一节的教后记,当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于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类讲解,并让学生做了相应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前提,并适当地延伸问题的深度,效果就好多了。

学生课后发问以及课后辅导中出现困惑,有些是因为课上没有听懂,有些是因为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记录下这些内容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减少偏差,少走弯路。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非常有益于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时常会遇到学生的解题方法比教师的更简单,学生更易理解,这时教师不仅要对提出这种见解的学生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以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二、记录课堂教学中的偶发灵感

教师应将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设计出教学的全部,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偶得”对课堂教学往往非常有益。但是,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悄然而至、转瞬即逝的偶发灵感,若不及时去捕捉,便会消失。

例如,上学期在教“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学生对“三线合一”的性质会叙述,但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却很死板,喜欢将问题转化成全等三角形来证明,一大段的推理不严密,所以让学生通过剪了三个等腰三角形,分别做了底边的高,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引导学生总结并掌握规律,加深了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再如,这学期在讲“一次函数”时,我查看了三年前的教案,部分学生不善于运用图像解决问题。因此,这次教学时,我尽量用图像来解决问题,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总之,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要思考课堂上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方法,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还要对所思考的问题作及时客观的分析和必要的取舍,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改进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记录教师的心理状态

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参与的过程,教师上课的仪表、声音、神态,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的授课效果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经常分析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师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9

昆山学校 陈姜

这一块的知识有点抽象, 如磁场本身是看不见的, 摸不着的, 所以学生在直观上有点不 好。电流又是不能眼见,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块的不好理解。

当然在上课时本人做了相应的实验, 学生在看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 理解了磁场对电流 是有力的作用的,所以实验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收获: 1.学生掌握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能受力运动,而且受力的方 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与磁场的方向有关。2.在演示直流电动机的模型时,加深了学生对三者方向之间的判断,同时学生还进一步 从实验的结果中得到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电流的强度和磁场的强度有关。

3.学生在自已安装直流电动机时出现的故障能够进行分析和排查。有电压太低、接线柱 接触不良、线圈在平衡位置、换向器太紧等原因。

《磁极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篇10

1、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学目标都能达到了,而且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并能用本课所学知识科学地推理分析出小车B装有什么。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在引导学生交流这一方面做得也还不够。

2、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进行了改动,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适合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发现:对学生利用实验材料的特点来设计实验这方面,我重视不够,引导不够到位,匆匆让学生动手,虽然后面做了补救措施,但还是有影响实验的效果。所以教师的引导这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117-02

情景教学法在近年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主要原因在于情景教学法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强迫灌输的模式,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掌握教材知识、扩展知识面的目的。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与自身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以《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一课为教学案例,说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有力地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往往给文字配以合适的图片,或者为课文提供了相应的案例,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通过设置情景或讲述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教材知识,并在情景中激发学习热情,一点点地深入学习课本知识。科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兴趣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之后,他们的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而运用情景教学法则可以快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吸收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几个法律案例并思考问题。

案例1:快要开学了,小明却为此发愁,因为爸爸想让小明辍学去打工。老师知道这件事以后,前往小明家给小明爸爸说明了《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内容。小明爸爸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后,就打消了让小明辍学打工的念头。小明又可以开心地回学校读书了。

案例2:小柳去商场买东西,结果被商场里掉落的吊灯砸到而受伤。商场认为这是意外情况拒绝赔偿。无奈之下,小柳在父母的陪同下找到了当地消费者协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小柳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案例3:还在上初一的小亮今年13岁了。有一次小亮和哥哥逛街时,哥哥被街上的歌舞厅所吸引一定要去看看,小亮劝阻道:“我们还是未成年人,不能进歌舞厅的。”

在学生阅读完以上案例后,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为什么可以重返课堂?通过小明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吗?2.小柳为什么很高兴?3.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通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带着思考去讨论,学习欲望得到了有效激发。在学生讨论并发言后,教师则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对三个案例的认识并得出结论,由此进入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什么是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要承担的责任。通过分析这三个案例,学生在无形中也就树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是关于法律常识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违法行为的类型及其应接受的惩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遵纪守法并运用法律保护自我。若教师干巴巴地讲述课本的内容,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和意识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讲解法律常规知识后,教师可通过综合案例的剖析,让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案例,使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应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案例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定的警醒。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得到一定的提升,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案例4:某学校有一个问题少女,由于家庭管教不周而和一群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因此被称为“霸王花”。“霸王花”经常借钱不还、流连歌舞厅,甚至因为结伙闹事而被公安机关处罚。刘老师为此批评了“霸王花”。“霸王花”被刘老师批评教育后因怀恨在心到处造谣诽谤刘老师。不久前,“霸王花”又集结她的“伙伴们”抢劫了同学的钱财,并将拿不出钱的同学打成重伤。警方介入此案后,迅速抓获“霸王花”。请问:这个案例中,“霸王花”都有哪些违法行为?请列出这些行为,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后讨论“霸王花”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讨论后,学生列举出了“霸王花”借钱不还、结伙闹事、诽谤老师、进入歌厅、抢劫、打人等违法行为,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了违法行为分类和法律责任的讨论。其中,借钱不还和诽谤老师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结伙闹事和未成年进入歌舞厅则属于行政违法,至于抢劫并打人就属于刑事违法了。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则是犯罪。“霸王花”从一般违法行为走向犯罪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也说明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只有一线之隔,如果放任一般违法行为,就容易导致走向犯罪行为。作为青少年应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这是教师要在案例分析后给予学生的感悟。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了违法行为的类别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下决心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以提升,为提高法律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帮助学生体验法律之“威”

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还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感受法律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明白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如举办“模拟法庭”“模拟生活场景”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切身体会,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而且明白了学法、知法、懂法以及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此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主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如以下的模拟表演:“学校组织大扫除,班主任临时有事离开了教室,临走前交代了学生打扫卫生的任务。不一会儿,冒险擦窗户的小林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左臂受伤。受伤后小林为了治疗先后动了几次手术并花了一笔钱。对于自己受伤又花了不少钱这件事,小林感到很难受。”请你给小林出出主意,她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人物分配角色,如小林、教师、医生、法官等,并安排不同的场景,如学校、医院、法庭等,让学生上课时进行简单的表演,再现整个事情的始末。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就能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效果,并在分析模拟场景的过程中深化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式。在模拟情景表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剖析法律案例、介绍维权方法等,能够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未成年人,也享受和成年人一样的权力,并且还享受未成年人独有的权力,因此,我们要善于使用法律保护自己(提示:小林通过诉讼获得了学校的赔偿。法官认为教师不在场,虽然小林也有责任,但学校应负主要责任)。

四、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并升华认知

从知识到技能习得,最后至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教材知识的完整传递、行为技能的有效习得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情景教学可以说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教学效果的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达成这些目标。当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后,教师要及时将外部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心理感受。因此,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可以确保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切实感悟到法律对于自身生活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一定的法律认知与素质。

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类别之后,教师可提供下列材料让学生分析判断:

1. A和B打架,A打了B一个耳光,使得B嘴角流血;B回击A,结果把A打成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个事件中A、B的行为各属于哪种违法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2.偷窃与盗窃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偷窃是一般违法行为,盗窃则是犯罪行为。当达到盗窃数额或者偷窃数额巨大,或盗窃金融机构、盗窃文物等的,就成为犯罪行为)

3.刘佳好几天没来上学了,班主任觉得很奇怪,打电话到刘佳家里才知道刘佳的父母开了一家超市,因为生意很好所以让刘佳回来帮忙。班主任前往刘佳家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时,没想到,遭到刘佳父母的强硬反对:我们是刘佳的监护人,有权替刘佳做决定。你认为刘佳父母的说法以及做法对吗?(提示:父母或监护人有抚养未成年人的义务,也有尊重未成年人的职责;刘佳的受教育权受到了侵犯,应该维权保护)

这样,在符合教材内容的案例讨论中,学生强化了认识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判断分析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法是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进行教学,既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也能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深化认知。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情景教学法来为思想品德课服务。

教学反思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英语教学,作用

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 它不但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执行者, 还应该作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每一节课后, 都应该静下心来, 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只有在反思中, 教师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不懂得反思的教师, 其教学就是在不停地重复已有的模式, 教学水平就会在原地踏步。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也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用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后发生的, 是教师对自己的讲课行为、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诸多方面和教学效果相联系, 进行的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发生的时间是不固定的, 可以是课前、课中和课后。首先,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自己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寻找差距, 改进教学方法。其次, 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手段, 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氛围和谐, 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例如, 我经常考虑哪篇课文适合探究性教学, 哪篇课文适合任务型教学, 哪篇课文应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一、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现在的英语教学上有两大主要教学方法, 一是探究性教学法, 一是任务型教学法, 其他还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适合学生的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教学反思, 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分析, 能够发现所用方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的优劣。例如《Chapter 4 A blind man And his eyes》的教学, 这篇课文较长, 我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设计了stripe game, 把每段的意思写在一些小纸片上, 然后打乱纸片的顺序, 发给每个小组的成员, 让这个小组的每个同学, 根据所读的故事排出正确的顺序, 最先正确排出的小组获胜。这样, 就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自学程度, 也能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能第一个完成任务, 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这项“任务型阅读”活动。通过愉悦的活动, 大家对文章的大意 (main idea) 都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课文《7B Unit3 Main task》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对问路的人做出正确的回答, 并能根据调查问卷和图片写一封邀请函, 并附上路线。在讲课中, 我利用图片进行新单词的教学, 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学习。但是, 课后我发现, 学生理解并不深刻。在进行第二节课的教学时, 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角色扮演, 通过设计路标, 完成问路指路的过程。这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反思可以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表情、眼神、动作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而影响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Module 10 Fitness》时, 我觉得自己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很用心, 可是学生却怎么也调动不起来。结束了这节课, 我仔细回想了整节课的每一个环节, 发现自己因为情绪不好, 所以上课的激情发挥不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揣摩教师的表情和心情, 使得学生的激情也不能发挥出来, 从而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出这个原因后, 在第二节课时, 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也重新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 让学生分组讨论What kind of food is healthy, why?What kind of food is unhealthy, why not?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学生的口语表达得到了锻炼, 增强了健康意识, 使本节课充满了生机。

作为教师, 还要是一个好的演员, 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把学生带入一个设计的情境中。在这个情景中, 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 每位教师的理论修养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而摸索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前进的阶梯, 是教师成长的动力, 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 它在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水平提升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每一篇课文的反思, 教师的总结能力都会一点点提升。我原来的教学反思就是三言两语, 就像茶壶里煮饺子, 有想法也不能很好地总结表达出来, 这些想法在自己的头脑中左冲右撞, 就是不能系统地反映出来。通过经常性反思, 我能很快地捕捉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想法, 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 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四、教学反思与英语教学的相辅相成作用

只有不断反思, 我们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生和时代, 也只有不断地反思,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一名优秀、成熟的英语教师, 教学反思是促使其成长的重要一环。“教, 然后知不足”, 有困惑才有反思, 通过反思解决困惑, 反过来就会促进新的教学行为的改进。我们很难说清, 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学行为, 还是教学行为使得教学反思成为有源之水。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 使反思———解困、困惑———反思成为双向的有效行为, 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

教学反思对初中英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它使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教材的反复体会,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从而使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教学反思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13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一、分析物理新课程的特点,通过反思感悟新旧教学观念,以适应新理念新要求

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过去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主要特点有:

1.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人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概念和规律是通过使用“活动卡”引入,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甚至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2.课程标准的目的明确。

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1)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形成对科学的内在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2)初步具备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善于表达沟通,具有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所以新教材让学生既体会到科学探究过程的愉悦,又轻松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悟”,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活动中“行”,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学”,学习物理相关的知识。

4.教师“角色”的变化。

实施新教材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教授者,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最后才是解惑者。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广大空间和机会。教师可以自主确定教学的方式,可以适当筛选或补充活动卡的内容,可以引用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自行设计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等等方式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新教材给予了教师全新的体验。

二、新课程背景下必须重建新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布鲁姆认为:有利的学习条件对学生的学习、学习态度与兴趣以及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根据新课程的宗旨和理念,必须重建新型的学生观,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鼓起学生对自身学生能力的信心,使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1.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往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而新课程除此之外,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着力点更多地落在形成的过程中而非结果上。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他具有与教师平等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设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在新型的师生关系完全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指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的问题,师生双方始终保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课堂气氛,以求得新的发现。

3.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身份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从理论、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尽快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还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通过一些物理专业杂志或网络信息、博客论坛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尽快更新教学理念,进入新的状态。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史、物理学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而且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3.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四、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课本例习题,要反思学生的解法是否有创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蒸腾作用教学反思 篇14

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是植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而且对周围环境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积极探讨,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师生互动,既联系生产实际,又从自然的角度,多方面描述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唤起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地球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的共同家园。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地球上许多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这不仅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就连我们人类自己也受到很大威胁。为了保护自然,同时更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通过本章教学,能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每年的植树活动中。

假如条件允许的话,本节课能带学生到室外操场的大树下来上,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体验”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受,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肯定更好,学生肯定会更喜欢的。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15

一、反思性教学概念解析

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主要由教学行为主体借助有关行动、研究对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解决的行为。其教学方式的设定目标在于统一“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 进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可见, 反思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包含四个:第一, 反思性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解决教学问题, 其对教学创新性的激发作用较强;第二, 反思性教学以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探究为原则;第三,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提升;第四, 反思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效果的切入点在于教师道德感的增强。

反思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教师对其目标进行清晰、准确的定位, 切勿在过程中出现偏离的情况, 否则极有可能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 反思性教学的目标在于增强教学目的实现方面的有效性, 并发展教学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中专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于中专英语教学目标的进一步体会, 这一效果的直观表现在于提升中专英语教学的效果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环境下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追求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教学效果的升级, 对于中专英语教师而言, 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反思性教学对中专英语教学的作用分析

第一, 反思性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传统经验式教学的弊端, 对中专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更加注重中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现阶段大部分中专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手法源于过去中等职业学校中所运用的手段。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单调。在实际教学中未能有效注重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直观反映。正是由于反思过程的欠缺, 造成现阶段中专英语教学的效果一般, 学生与老师之间就教学内容的互动性不强。而应用反思性教学手法后, 中专英语教学相比于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学所具有的特征便会越来越凸显。中专英语教学目标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更为明显。换言之, 受到反思性教学的影响, 有助于中专英语教师及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其英语教学需要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学校在寻求合适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中专英语的实用性要求也就更为明确。

第二, 反思性教学不仅有助于中专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升, 对于中专英语学习者来说也是自我综合素质进步的过程。由于中专生对于英语课程的掌握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相比于其余类别学校而言有明显不足, 这也成为中专英语教学相关从业者需要不断加大对自身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的研究力度。在中专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溜号、学习气氛严重不足等不良学习状态。这些现状都需要通过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予以不断完善。借助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过程, 相关教师需要认识到中专英语课程效果不好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本身, 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有很大关联。据相关统计调查结果显示, 中专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并不低, 但现阶段的中专英语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利用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反而会削减一部分基础不错、兴趣不低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相关教师经过反思性教学可以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中心主体身份。

三、反思性教学应用于中专英语教学的原则

中专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教学过程的反思需要贯穿英语教学课程的整个流程。在对英语课程进行前期备课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反思, 其反思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备课内容本身, 也同样包括对于所带学生的反思。而在中专英语的实际教学课堂进行过程中, 需要将学生对于中专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课程大纲要求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此时需要中专英语教师所反思的内容主要在于人文教育与情感教学部分。而在英语课程结束后, 教师需要对课堂流程中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进行反思, 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中专英语教学效果为反思目标, 对自身的教学过程的细节以及整体进行回顾。相关中专英语教师在进行反思过程时, 需要保证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 作为改进建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高清教学问题后, 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调整。采用相互沟通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快速纠正。提高了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效果。

“反思”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16

关键词:反思 英语教学

一、 反思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个称职的老师,不再是以前的教书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课堂,学生在粉尘飞舞的课堂上被迫接受教师满堂灌的知识,“照本宣科”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果英语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教学又不作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单词、语法知识,句型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硬背,第二天上课就默写,批改后再默写,怎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怎能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呢?

在英语教学中我也清楚地看到那些通过反思成熟起来的教师,在理解和应对教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比新手来得更迅速、更成功。通过反思,使自己在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中,有了自身个性的提高。在思考自己教学实践的点滴行为中,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去构建自身专业成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及课后反思。课前反思是主动的,它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的反思。而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只是反应性的反思,仅具有应答性的特点。因此,课前反思更为重要,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 英语教学过程中反思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还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教师也要及时地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

1. 情感目标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英语教师最大的不足就是只顾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拓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然不顾学生是否对这一课感兴趣,是否在某些情感方面产生共鸣。

2. 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套自己驾驭成熟的教学体系,因此,要经常去听别的教师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只有通过听课,才能了解别人的教学方法,然后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从而补充完善自己,改进教学模式,创新理论体系,最终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每听完一节课,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分析教学得失,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 教学方法的反思

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以活动为主,强调在活动中感知、体验,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并进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和用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反思在英语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对课堂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之处,教师不仅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还要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或者准备学生课后作业时所吸取的教训。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作业纠错时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

总之,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学语言离不开反思研究。教学反思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查,源于真实的、生动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反思,也只有有效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身素质、能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不断地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司发放高温补贴的通知下一篇:甘肃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