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

2025-01-05

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精选7篇)

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 篇1

神经内科考试试题

姓名评分

一、选择题

1、根据哪些方面的临床表现区别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

A.肌力的大小B.有无感觉障碍C.有无病理反射D.有无大小便障碍E.以上都不是

2、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对疼痛刺激有反应.B.角膜反射消失C.无吞咽反射D.能执行简单的命令E.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下列情况中不符合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者为()

A.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B.损害平面 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C.大小便障碍D.损害平面以下运动障碍E.急性起病,早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4、下列治疗措施中不适合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者为()

A.糖皮质激素B.维生素B族类药物C.A.T.P.D.EACAE.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5、不适合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为()

A.突发眩晕B.眼球震颤 C.双下肢瘫痪 D.小脑性共济失调E.同侧面部及对侧半身痛温觉减退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中不应出现()

A.发作突然B.恢复较快,一般仅遗留较轻的神经功能缺损C.持续时间短暂,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应完全消失D.常反复发作E.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有效

7、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是()

A.烟酸B.EACAC.苯妥英钠D.小剂量阿司匹林E.卡马西平

8、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血液系统疾病B.先天性颅内动脉瘤C.钩端螺旋体所致脑动脉炎D.烟雾病E.心脏病

二、是非题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闪电样疼痛,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钟至2分钟,常伴有其他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和体征。()

2、多发性神经炎是指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自主神经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3、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

4、脑出血多在活动中发病,逐渐出现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多在一周后达高峰。()

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体征为脑膜刺激征。()

6、震颤性麻痹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

7、多数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8、苯噻啶(pizotifen)是治疗偏头痛发作时的最好止痛药。()

9、有无偏瘫是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重要体征。()

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 篇2

1 血液病常见症状的诊断及处理实战训练, 提升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医学生对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通过课堂“正向”教学都有了理性认识, 但特点是所学的东西是分散的、条块的。然而在进入临床后, 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个疾病, 而是一位有着不同主诉、不同体征的患者。此时, 医生对患者的认识是综合的、集中的, 且非条理的, 认识和诊断思维的方向是从结果到原因。这种“反向”的思维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以尽快做出诊断和处理。这就要求带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有针对性地、充分地对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的训练[2]。在进入临床实习前, 血液病患者常见症状及体征在内科学及诊断学中学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夜查房中, 住院总医师可以通过患者的某一症状或体征, 让临床实习生对引起这一症状或体征的原因进行阐述, 结合具体患者提出相应的病因, 并做出处理。这类似于PBL教学方法, 该方法既可以提高实习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又可以使实习生将知识灵活贯穿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逆向思维实现知识的应用, 为将来成为住院医师奠定基础, 特举例阐述如下。

病例:患者14 岁, 男性, 以“乏力1 周”主诉入院, 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 给予IDA方案诱导化疗, 目前为I-DA方案化疗后第8 天。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0.06×109/L, Hb:60 g/L, PLT:10×109/L。入院当晚患者首次出现高热, 体温39 ℃, 伴有寒战。提问:如果你作为值班医生, 针对发热这一症状, 应该如何继续询问病情?

实习生针对发热这一症状进行询问:发热时除了寒战, 还有哪些不适?有没有流涕、咽痛、咳嗽?有没有腹痛及腹泻?有没有尿频、尿急及尿痛?有没有头痛、恶心、呕吐?有没有皮疹、胸闷、气短?

住院总医师进行点评:能够从发热的伴随症状进行询问, 寻找可能的发热原因难能可贵。但是对于血液病患者除了上述伴随症状外, 还应该询问有无感染性休克及颅内出血、热型是否为稽留热、有无留置导管等?最终通过询问, 该患者发热之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而且血压稳定, 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 不排除合并败血症。再次提问:针对这一感染, 应该选用哪种抗生素?临时如何对症降温处理?

实习生回答:可选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临时给予物理降温及非甾体类药物、地塞米松退热治疗。

住院总医师在让实习生选择抗生素的同时让实习生对常用抗生素的分类、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行了回忆和分析, 这个过程可以发现实习生对各类抗生素的掌握情况。然后住院总医师教授实习生血液病患者发热的特点及临床选择抗生素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尤其重点强调该患者为粒细胞缺乏状态, 免疫力低下, 选择抗生素遵循降阶梯原则, 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而未成年则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禁忌证。患者合并有寒战, 不排除合并败血症的可能, 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为后续抗生素的调整提供病原学依据。同时讲授血液内科发热患者降温的注意事项, 针对能否应用非甾体类药物, 引申讲授粒细胞缺乏及感染性休克的处理。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 实习生需要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高度集中, 从所询问的病史中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 剔除无效信息, 寻找发热的病因, 同时掌握血液病患者发热的特点及抗生素选择原则, 既回顾了所学理论知识, 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考, 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及学习, 以后遇到相关的临床问题会处理得更得心应手。在这个过程中, 住院总医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提示、暗示、引导和纠正,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实习生学会正确的病史采集及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

2 角色互换处理急危重症患者, 提升临床应急能力

在短暂的临床实习过程中, 临床实习生很难掌握血液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方法, 但在夜查房中遇到急危重症患者的几率明显增加, 能培养实习生的应急能力。在一次夜查房中, 一位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突然端坐位, 呼吸窘迫, 伴有头痛不适。

住院总医师让实习生和住院医师进行角色互换, 给1 分钟时间要求实习生对患者进行快速检查及询问, 发现新的症状及体征, 并提出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实习生通过简单的询问和查体, 对患者之前的治疗情况及伴随症状、出入量进行了询问, 重点检测了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观察患者的面容及神志, 听诊了肺部及心脏。结果发现, 患者近期在服用维甲酸治疗中, 出入量平衡, 血压正常, 心率快, 血氧饱和度降低, 面容发绀, 口唇干燥,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湿啰音。提出可能的原因为维甲酸综合征, 并告知住院医师基本的处理医嘱。

住院总医师评价:实习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询问得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证明对血液内科急危重症维甲酸综合征有了深刻的了解, 但在此过程中实习生遗漏了对血常规、凝血项及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的分析。对实习生课堂上未能涉及的相关检查, 由住院总医师进行详细讲解, 以加深实习生的认识, 然后让实习生提出急救措施。

通过各位实习生的急救, 住院总医师进行总结, 并提出急救原则:停维甲酸、吸氧、利尿、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化疗, 进一步对相关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和归纳, 便于实习生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升其临床应急能力。夜查房结束后, 督促实习生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 总结住院总医师对急危重症诊断的切入点及依据;另一方面, 学习住院总医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外, 让实习生将自己临床分析和实际应用后的深刻体会整理记录下来, 作为学习笔记, 再结合书本知识, 把它变成自己的能力[3]。

3 实地培训操作技能, 提升临床操作能力

临床操作技能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及特殊有创操作。教学过程中, 实习生多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方式, 对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及操作顺序初步了解[4]。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 由于时间的限制以及患者的不配合等因素, 实习生进行实际的查体及骨髓穿刺等操作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是实习中的薄弱环节[5]。在夜查房前, 住院总医师可以就专科重点查体寻找合适的、配合较好的患者, 亲自指导带教实习生进行体格检查及骨髓穿刺, 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 可将如何系统查体及注意事项、临床无菌原则及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注意事项等的讲授贯穿其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采用“实战演练法”, 我科住院总医师对2014 年在血液内科的临床实习生进行了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的培养, 结果2014 年实习生出科考核理论及操作成绩均在90 分以上, 较往年提高10 分以上, 获得良好效果, 而且在实习生中反响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庸春, 于洁, 徐酉华, 等.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4) :420-423.

[2]彭奕华, 许红雁.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6) :104-108.

[3]张云霞, 张永亮.改进教学查房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6) :55-58.

[4]赵新颜, 胡豆豆.留学生内科教学、临床实习及教学查房的带教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31) :111-117.

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 篇3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临床培养

神经病学具有专科特色强、多学科交叉以及个体化特点,因此神经科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应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国家级神经科教学基地,我院神经内科在临床和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而神经科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基础,现将我科具体实施的办法总结如下。

一、规范主治医师查房制度,保证和监督住院医师临床工作质量

主治医师作为三级查房制度中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基本要求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临床分析及解决疑难病症的能力;②对病人、住院医师及病历质量的综合管理能力;③对下级医师的带教能力。在具体工作中,主治医师要求住院医师询问病史应详尽准确,查体手法规范,内容全面;在查房过程中,要求住院医师详细汇报新入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并要求其首先通过询问病史及查体,对患者作出初步定位及定性诊断,之后再通过影像资料印证;在读片过程中,要求住院医师先看胶片进行判断,再看报告并与放射科医师的结论进行比较;对于已查病人,则要求住院医师汇报病例准确且简明扼要,要有自己的初步判断并能及时提出问题。通过每一个案例,住院医师得以自我锻炼和考核,使其临床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另外,主治医师及主任医师针对某几个典型病例或个别疑难病例,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最新进展进行简洁评述,引导和启发住院医师拓展思路、与时俱进。病历书写要求规范、及时、准确和真实。在较为详细反映病情演变及诊治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强调病情分析的重要性,应突出临床逻辑分析及合理处置的过程,强调个例的特殊性与治疗基本原则相结合,既要突出循证医学的指导作用,同时强调个体化即因人而异的重要性。在早期的临床工作中,生物医学模式在保护人类健康、推进医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该模式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造成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只注意疾病的生物因素,而忽视了疾病许多重要的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主导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强调,对疾病的认识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尤其对某些重要疾患,如脑卒中、某些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氏病、运动神经元病)、慢性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以及慢性发作性疾病(如癫痫、周期性麻痹)等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干预。我们在强调生物学因素的同时,开始积极关注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社会背景,指导住院医师制定出符合患者个体特点的诊治方案,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综合效果。

二、加强教学查房,锻炼住院医师综合能力

为了加强住院医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每隔2周由各专业组组长轮流选择各病区有代表性的病例,组织科内住院医师查房,以住院医师为主体,讨论、分析病例,并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最后由专业组长点评。整个过程我们以调动每个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一改过去“大学学堂”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其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借鉴了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相比,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着根本区别。

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扩大住院医师的视野

作为国家级神经科教学基地,我院神经科学科内部、科室之间以及国内外同行之间学术交流已蔚然成风。每月一次的科报告会由八个专业组轮流主持,为各专业组提供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交流的内容包括了神经科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我科专业组相应领域的当前研究动态。去年一年内我们共进行了11次交流,内容涉及癫痫、脑血管病、神经科危重症、痴呆、中西医结合、神经免疫以及神经影像及电生理等各主要学科。不定期的科室之间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在促进科研合作的同时,拓展了广大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师的知识面,并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兴趣。同时,在完成规范化临床培训的基础上,多数住院医师要参加某专业组的科研工作,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严密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同时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亦得到锻炼。

四、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

作为当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愈来愈受到重视。其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在住院医师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创新教育。我们在强调继承的同时,更强调神经科学的复杂性和未知性。由于诸多未知领域尚待开拓,年轻医师的创新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潜力。我们在以上培养策略中,强调青年医师的主观能动性。在主治医师查房过程中,鼓励下级医师提出问题,并以讨论的方式答疑,对尚不能及时明确的问题,责任到人,争取在下次查房时再次讨论明确,并引导他们以辩证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研究,避免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教学查房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通过典型病例和疾病,启发青年医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种学术交流过程中,拓展了青年医师的知识面,同时加深了其对某些医学难题和热点的理解,避免闭门造车的弊端。

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篇4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关节、理化因素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疾病。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不确定专业。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

二、培训方法

在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它相关科室轮转。(一)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科 室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室)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室)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

(二)可选择的轮转科室 科 室 内科门诊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精神科 中医内科

普外科 皮肤科 病理医学科

临床检验科

科 室

妇产科 麻醉科 肿瘤内科(含放疗科)

时间(月)科 室 3 3 3 4

时间(月)2 2 2

肾脏内科 血液科 内分泌代谢科 神经内科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心血管内科

4个月(含心血管内科门诊2周和心电图室)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炎与心肌病 血脂异常

要求至少60例。

常见心律失常 常见瓣膜病

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 及急性心肌梗死)

(2)基本技能要求 技 术 名 称

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电复律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 病 种 心包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病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 称 心包穿刺术 临时心脏起搏术 动态血压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二)呼吸内科

3个月(含呼吸内科门诊2周)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要求掌握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临床诊疗手段。

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肺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等疾病的有关知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及肺活检,胸部CT、经皮肺活检、雾化治疗、睡眠呼吸监测等较高诊疗手段。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胸腔积液 肺心病

要求共45例。

名 称 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病 种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 肺脓肿 支气管肺癌 自发性气胸 呼吸衰竭(2)基本技能要求 名 称 结核菌素试验 吸痰 窒息抢救 氧疗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基本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病种的有关知识,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其它疾病要求如下。病 种 肺真菌病 肺部良性肿瘤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 称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三)消化内科

3个月(含消化内科门诊2周)1.轮转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消化、内分泌、免疫);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制酸剂如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腹腔积液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适应证、禁忌证;肝

名 称 雾化治疗 胸部CT 经皮肺活检 机械通气的应用 病 种 肺栓塞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名 称 动脉采血 体位引流 胸透 胸腔穿刺

结节病

间质性肺疾病 穿刺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和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了解: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消化内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其它诊疗技术。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脂肪肝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自身免疫性肝病 急性胆道感染

要求至少45例。(2)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腹腔穿刺术 胃肠减压

消化系统X线检查(读片)

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 病 种

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腹泻 慢性胰腺炎 其他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胃镜检查术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操 作 名 称 结肠镜检查术 肝穿刺活检

病 种 肝性脑病 功能性胃肠病 胃癌 急性胰腺炎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四)血液科

2个月(含血液内科门诊)1.轮转目的

掌握: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要点;溶血性贫血分类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及诊治原则;急性、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常用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依据及治疗;骨髓穿刺及活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其它血液疾病。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淋巴瘤

要求至少30例

病 种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慢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术

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 病 种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解读。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五)肾脏内科

2个月(含肾脏内科门诊1周、血液透析1~2周)1.轮转目的

掌握: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应用;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中营养治疗的目的和要求;血液、腹膜透析疗法的适应证;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肾穿刺适应证及其禁忌证。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它临床诊疗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急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尿检异常 IgA肾病 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尿路感染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要求至少30例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急进性肾炎。

(2)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3)临床知识、技能要求:肾穿刺

(六)内分泌代谢科

2个月(含内分泌科门诊2周)1.轮转目的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分类、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及抢救;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方法及意义。

了解:内分泌其它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内分泌高血压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高催乳素血症及催乳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糖尿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炎

要求至少3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指测血糖

常用激素血尿浓度测定标本采集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体重指数(BMI)测定 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

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 病 种 皮质醇增多症

病 种 嗜铬细胞瘤 尿崩症 泌乳素瘤 痛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脑垂体疾病

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Addison病)骨质疏松症 肥胖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禁水加压素试验;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七)神经内科

2个月(含神经内科门诊2周和脑电图室)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12对颅神经的应用解剖;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分类、定位和定性诊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帕金森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癫痫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常见并发症。

了解: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护理、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病变时出现的症状、癫痫的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脑电图和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面神经麻痹 坐骨神经痛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 多发性硬化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要求至少30例。

病 种 三叉神经痛 脊髓压迫症 脑出血 帕金森病 偏头痛 重症肌无力

(2)基本技能要求:腰椎穿刺术操作5例。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周期性麻痹、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 称 脑电图 肌电图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八)急诊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心肺复苏(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TLS)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基础知识;常见急救技术的应用;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指征、作用、副作用以及具体应用方法(扩容药、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镇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了解:生命支持理论的新进展;心脏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发热 胸痛 晕厥 休克 急性中毒 心律失常

要求至少45例。

病 种 急腹症 呼吸困难 昏迷

心脏呼吸骤停

出血(咯血、呕血、血尿等)

(2)基本技能要求 名 称 心肺复苏术 导尿术 腰椎穿刺术

名 称 洗胃术 胸腹腔穿刺术 心电监护 电复律术 气管插管术

3.较高要求

呼吸机使用 动静脉穿刺术

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心肺复苏后综合征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不同病症的应用特点和脱机方法等。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九)重症监护病房 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常见病种的诊断和紧急处理;常用急救药物(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抗癫痫药)的指征、副作用和临床应用;感染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输血指征;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常见生命支持技术(如循环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和急救技术的应用;常用监护仪器使用。

了解:休克、心脏呼吸骤停、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重症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体液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病症的理论和进展。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重症肺炎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重症胰腺炎 张力性气胸 颅内高压 昏迷

急性心功能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肝功能衰竭

病 种 心肌梗死 上消化道大出血 癫痫持续状态 脊髓损伤和脊休克 心脏压塞 休克

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不全 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要求至少3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种 类

心肺复苏术(包括除颤仪)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CLS)气管插管 心电监护仪 心肺X线读片 三腔压迫止血术 深静脉穿刺术 呼吸机使用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操 作 种 类 气管切开术 动脉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 胸穿和胸引术 床边血液净化术 头颅、胸、腹CT读片

(十)医学影像科

3个月(普放1周、CT4周、MRI3周、超声2周、核医学1周、DSA1周)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X线和/或CT和/或MRI正常解剖、基本病变表现、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超声正常解剖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原理;常见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等系统的超声诊断。

核医学显像的特点和原理;甲状腺普通显像、全身骨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肾动态功能显像及肝血池显像的应用和常见病的表现。

操 作 种 类 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术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血流动力学监护术 呼吸力学监护术 脑电功能监护术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了解:CT及MRI基本原理及应用;消化、呼吸、心血管、骨骼、神经各系统常见病变影像学表现;超声诊断基础;二维超声、M型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介入超声、腔内超声等;消化道出血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睾丸血池显像及唾液腺显像的原理和应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影像放射: 肺炎 肺结核 慢支肺气肿 高血压性心脏病 肠梗阻 食管静脉曲张 胃癌 肝硬化 肝血管瘤 胰腺癌 超声: 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 肝癌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室间隔缺损 核医学: 甲状腺普通显像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肝血池显像

要求至少45例。

病 种 肺脓肿 肺肿瘤 支气管扩张 肺心病 食管癌

胃十二指肠溃疡 结肠癌 肝癌 胆石症

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缺血、蛛血)房间隔缺损 肝硬化 肾结石 心肌病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全身骨显像 肾动态功能显像

(2)基本技能要求:各系统、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10例)。常见疾病的X线及CT阅片(150例)。常见疾病的ECT阅片(60例)。

3.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 病 种 影像放射: 风湿性心脏病

小肠克罗恩(Crohn)病 胆管癌 泌尿系统结石 肾上腺疾病 颅内感染 核医学: 消化道出血显像 睾丸血池显像

病 种 先天性心脏病 肠结核 慢性胰腺炎 泌尿系统肿瘤 甲状腺疾病 神经系统肿瘤 脑血流灌注显像 唾液腺显像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基本操作;包括CT、MRI各种造影、影像导引下穿刺、超声等。

(十一)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参加临床教学,三年内应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不少于1篇。

四、阅读参考书刊

《内科学》(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实用内科学》;《哈里逊内科学》(中、英文版);中华内科系列杂志。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专家组成员

组长 戚文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组员(排名不分先后)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魏 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点 篇5

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无同侧、对侧眼球不能内收 一个半综合征 同侧、对侧眼球不能内收

左侧视野同向偏盲,对光反射消失,病损部位 右侧视束 同向性偏盲见于 对侧视束

睁眼站立不稳,Romberg征阳性,双下肢音叉震动觉消失,病损 脊髓后束 感觉性共济失调最常受损在 脊髓后束

不一定有定位价值的体征 一侧或两侧的展神经麻痹 脊髓半切综合征 无大小便障碍

鉴别髓内肿瘤和髓外肿瘤最可靠的体征 有无分离性感觉障碍 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 双上肢迟缓性瘫,双下肢痉挛性瘫 慢性胸髓横惯性损害引起 双下肢痉挛性性瘫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感觉障碍特点 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传导束性感觉缺失 后角型感觉障碍表现为 两侧的阶段性痛、温觉障碍而深感觉障碍较轻

表现为一侧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觉消失,而触觉、深感觉保留的脊髓损害,定位于 脊髓后角

最能支持脑膜炎诊断的症状 颈项强直 霍纳征 眼交感神经损害

手指骨间肌、小指外展肌肉萎缩无力是由于 C8-T1前角细胞损害造成 肱四头肌肌萎缩是由于 L2-L4前角细胞损害造成 膝反射的节段定位 L2-4 踝反射中心 S1-2 胫神经 L4-S3 一侧肱二头肌反射消失病变在 C5-6 正中神经 C6-T1 中腹壁反射消失提示胸段脊髓损害位于 T9-10 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示胸段脊髓损害位于 T11-12 急性脊髓炎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T3-5 脊髓空洞症的最好发部位 下颈、上胸髓

脊髓空洞症早期常见的症状 一侧上肢或胸部自发性疼痛和痛觉缺失 分离性感觉障碍易出现于 脊髓空洞症 脊髓前动脉血栓表现为 深感觉正常

中央前回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瘫痪表现为 单瘫或上、下肢不均等瘫 垂体瘤导致的视野障碍常见 双颞侧偏盲 视交叉外侧病变可引起 左侧鼻侧盲

去大脑强直 四肢伸性强直伴内收内旋,角弓反张 去皮质强直 上肢屈曲,内收内旋,下肢伸性强直

仅受单侧皮质延髓束支配的脑干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 一侧角膜直接反射消失、同侧间接反射存在,病变在 同侧三叉神经 右眼直接对光反射存在、间接对关反射消失,病变在 左侧视神经 左眼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病变在 左侧动眼神经 大脑前动脉阻塞时出现小便失禁,是由于损害了 旁中央小叶 深感觉不包括 内脏感觉

右动眼神经麻痹,左侧偏瘫 病变部位在 中脑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最有价值的体征 病理征

中枢性舌瘫与周围性舌瘫的鉴别主要是后者有 病灶侧舌肌萎缩 锥体束病损时肌张力 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动眼神经损害可有 睁眼困难

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的是 舌下神经 颞叶癫痫 海马硬化 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

假性延髓麻痹损害的部位在 双侧皮质延髓束 延髓损害时呼吸障碍 共济失调式呼吸 脊髓半切综合征常见于 脊髓髓外肿瘤 供应延髓外侧部血液的血管是 椎动脉 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的 后1/3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的 前2/3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供血部位 眼部和大脑前3/5的脑组织 大脑中央前回下2/3的动脉供应来自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 Weber综合征的病损部位 中脑

运动神经元病一般不出现的症状体征 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闭锁综合征见于 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 迷走神经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头面部的感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出现反复意识障碍,主要是病变累及 中脑及(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 张口下颌向右侧病变在 右侧三叉神经

意识清醒病人角膜反射消失损失可能在 面神经或三叉神经 脊髓丘脑侧束主要传导 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主要传导 触觉

颞上回后部是 听觉中枢 颞叶内侧面勾回是 嗅觉中枢

枕叶内侧矩状裂上下缘是 视觉中枢

感觉性失语主要损害优势半球的 颞上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主要损害优势半球的 额下回后部 优势半球颞叶的病变导致 命名性失语

造成双侧肢体失用的病损在 左侧顶叶缘上回 顶下小叶、缘上回 失用 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导致 失读

经皮质性失语 复述较其他语言功能好 额叶中央前回是 皮层运动中枢

传导性耳聋 Rinne试验骨导大于气导

苍白球及黑质的病变导致 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的主要生化病理特征 DA减少

重症肌无力产生肌无力的原因 体内产生ACHR自身抗体、使ACHR受损或减少 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 突触后膜 重症肌无力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不足

重症肌无力反拗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不敏感 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过量

全面性发作包括 失神发作 强直性发作 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 肌阵挛发作 失张力发作

脑脊液标准 压力80-180 蛋白质0.15-0.45 糖2.5-4.4 细胞数 0-5 氯化物 120-13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疗 两性霉素B、氟康唑 肝豆状核变性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

偏瘫型偏头痛 发生在小儿的偏头痛类型 雷诺病 肢端小动脉异常痉挛性疾病 红斑肢痛症 小动脉扩张

雷诺病治疗 注意保暖、CCB、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 低钾周期性瘫痪患者24小时补钾 10g 颅内静脉窦血栓最常见临床表现 颅内高压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构成 少突胶质细胞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 早期症状可以加重 新纹状体的病变导致 舞蹈病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常发生于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脑白质病变的病因 PML乳头多瘤空泡病毒

MS自身免疫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细胞免疫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主要递质是 谷氨酸、门冬氨酸 小舞蹈病与下列哪种病原体感染有关 A型溶血性链球菌 脑囊虫病 吡喹酮

脑出血病人瞳孔不等大,昏迷加重 颞叶钩回疝

内科及医技医师考试试题 篇6

1.十四项核心制度有: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

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医生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2.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包括:手术、麻醉及二、三级医疗技术项目。

3.我院目前上报危急值的部门含:检验科、病理科、血库、彩超、CT、放射科、心电图、内镜室。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者 10 分钟内电话联系病区,值班医师30分钟内对危急值进行处理并在危急值记录本上简单登记处理措施,6 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处理措施。

4.青霉素类属于 时间 依赖型抗菌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属于该类抗菌药物的还有 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请至少再举一例)。氟喹诺酮类等属于 浓度 依赖型抗菌药物,可一日给药1次(重症感染者除外),属于该类抗菌药物的还有 氨基糖甙类(请至少再举一例)。

5.我院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同一患者一天申请用血量少于 800 ml,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同一患者一天申请用血量在 800 ml至 1600 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一次或短期内(一般24h)申请输血量超过 1600 ml或以上,应填写《大量用血审批表》,经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并报医务处批准后送输血科备案。(急诊应于事后补办手续)

6.营养风险筛查评分≥ 3 分,需请营养科会诊。

7.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40 DDDs以下;总使用率应控制在 60 %以下,门诊处方应控制在 20 %以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全院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原学检查比例不得低于 30 %;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 30 %以下。

8.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临床医师可以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主治 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可开具限制使用药物。副主任医师以上开具特殊使用药物。紧急情况下(需在病程录中予以明示)医师可以越级使用,开具用量仅限于 1 天用量,且需在24小时(节假日除外)完善审批手续。

9.病历质量缺陷判定标准中列出18 项病历质量重度缺陷,每份病历发生任何一项,则该份病历为重度缺陷病历。在无重度缺陷项的情况下,每份病历扣分≤ 15 分为甲级病历,扣分 16-30 分为乙级病历;扣分≥ 31 分为丙级病历。

10.外出会诊邀请,除紧急会诊或特殊会诊外,原则上周一至周五时间内不予外派。

11.院内会诊按范围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院内大会诊。急会诊要求会诊医生在 10 分钟内赶到进行协助诊治的会诊活动。

12.疑难病例、手术前病例、死亡 病例需要进行病例讨论。

13.新技术新项目时限周期为2 年。

14.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措施有 基本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

15.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病人应观察 72 小时,重症病人观察48小时后,再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 72 小时内停用。

16.实施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输血方式、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的疾病,并有医方和患者或其委托人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入病历保存。

17.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按照项目开展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将新技术、新项目分为四类:院级 新项目、省级 新项目、国家级新项目、国际 新项目。

1、按项目开展的 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 将新技术分为4类。

2、告知方式有 口头告知、书面告知 和 录音录像 告知三种。

3、病情评估完成时限:普通患者 24 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在 1 小时内完成,ICU患者应在 15分钟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4、同城互认时间限制:一般情况检验结果不超过3天,影像检查结果不超过7 天。

5、科主任、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必须查房1-2 次,以解决本科疑难和重症患者的诊

断、治疗问题。对新入院的病人必须在 72 小时内作出诊断及治疗意见。

6、门诊处方抗菌药以单用为主,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别(3级)的抗菌药物,禁止三联应用,静脉用抗菌药物不超过 3 天量,口服用不超过 7 天量(抗结核药物除外)。

7、红细胞悬液使用指征:血红蛋白(Hb)> 100 g/L,不需输注;Hb在 60-100 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Hb> 100 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Hb<60g/L,考虑输注;

99内科血小板(Plt)使用指征: Plt> 50 ×10/L一般不需输注;Plt 在 10-50 ×10/L之间根据临床出

9血情况决定是否输注;Plt< 5 ×10/L立即输注。

1.抗菌药物主要用于 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感染性疾病,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相关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和病毒感染者 均属于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3.按照病历书写规范时间要求,入院记录 24 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8 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入院后48小时内;会诊记录 48 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在 24 小时内完成。

7.医疗技术分 3 类,分别由 院内、卫生厅、卫生部 授权管理。

8.抗菌药联合使用目的: 协同抗菌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0.病人抢救工作应由 主治医师 或以上级医师组织

二、问答题(5题,共计55分)1.新鲜冰冻血浆临床输注指征有哪些?

(1)单/多个凝血因子缺乏,PT或APTT>正常参考值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者;

(2)因输注大量库存悬浮红细胞(出血量或24h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而出血者;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4)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引进出血者;(5)抗凝血Ⅲ(ATⅢ)缺乏者;

(6)肝衰竭伴出血者;(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TTP);

(8)治疗性血浆置换术;(9)大面积烧烫伤。

2.什么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需要会诊?请写出会诊程序。

特殊级抗菌药物或使用三联抗菌药物的患者

会诊程序:

(1)一般情况下,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填写系统自动弹出的“三联使用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由院里指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进行会诊后,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开具处方使用,会诊单装订入病历保存,临床药师同时建立药历。

(2)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经治医师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情记录,并于48小时内补办会诊审批手续。

3.医疗技术分几类,定义是指什么?分别由谁授权?

分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由院内授权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由省厅授权。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等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由卫生部授权。

4.在执行知情告知制度时,对不同的告知对象有哪些规定?

未成年患者的监护人;神志清楚的成人本人或被委托人;患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告知其近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或被委托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患者,告知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属并签字。必须紧急采取高风险的抢救性医疗措施的患者,患者本人无法进行意愿表达或为未成年人,且无亲属或与亲属无法联系的,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应当汇报主管职能部门。

5.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其准入流程。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定义:凡本院、本科室原来未开展的项目,无论国内外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医疗新技术新业务项目。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

1、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2、医务处定期组织院医疗伦理委员会、院医疗技术指导委员对新技术新项目准入进行评审。

3、项目组开展科室科主任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评审会,由项目组负责人对开展项目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效益评价、技术难度及是否符合伦理等方面进行汇报。

4、根据项目组汇报及现场答疑情况,专家组成员进行现场打分并判定其是否能通过、不通过及修改完善后重新认定。

6.如何执行首科首诊负责制度?

首诊医师应该热情接诊,按规范书写门急诊病历,负责就诊患者的诊治、会诊、转科、转院等。如果不书写首诊病历或让病人退号,都视作推诿病人,按相关院规处理。

首诊医师认为病人病情需转外院诊治,原则上要先请本科主任或二值班会诊后再作决定。对于危重症病人转院要报请医务处或总值班,联系好转入医院,向病人(家属)充分交代病情,签字确认。

7.我院的值班、交接班制度如何规定的?

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值班医师如有事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并由有值班资质人员替代,不得参与手术与会诊。

8.患者每次输血时输血记录中应包括哪些内容?

输血目的、输注品种和数量、达到的治疗效果、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和向输血科反馈情况、输血全过程监护情况、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及用血量等,并应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依据。

9.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置流程是什么?

① 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疑似输血反应时,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输血;

② 责任护士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相关情况,并立即将病区急救设备处置到位,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以备查直至查明原因;

③ 主管医生立即至患者床边判断病情,确定是否发生输血反应,如不是,处理相关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输血;如是则判定输血反应类型,并立即对症治疗,调查发生原因;

④ 主管医生电话向输血科报告患者情况(姓名、床号、住院号、输血时间、发生输血反应时的血袋号),抽取患者非输血侧静脉血3~5毫升,标记后送输血科备查,同时留取患者输血反应后的第一次尿液送检尿常规;

⑤ 输血科接报后应对临床通报的输血反应填写《输血反应卡》,并立即按既定流程进行复核查证工作,结果及时向临床反馈;输血后供、受血者血标本依法至少在2-6℃保存7天; ⑥ 临床根据输血科反馈结果决定增加或改变抢救方案;

⑦ 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将相关情况完整记录于患者病历中。

10.抢救过程应注意哪些内容?

(1)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并记录执行时间。(2)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血袋、输液空瓶等用完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对。

(4)抢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5)对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向诊疗组长汇报,必要时向科主任及医务处报告,病危病人医师下病危医嘱,同时应开具《病危通知单》。

(6)管床(或值班)医师对病危病人的病情应立即、随时向病人家属交代,详细介绍病情发展规律和趋势、已采取和即将采取的抢救措施、可能的转归等,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

(7)病危病人每天应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查房。

11.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指证是什么?

目的: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用药指征包括:

①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②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③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④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12.新技术、新项目发生哪些情况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① 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② 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获知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

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③ 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④ 中期评估经伦理及技术委员会论证确认该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1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有哪些?

① 吸烟

② 肥胖、高龄

③ 长期卧床或下肢瘫痪

④ 恶性肿瘤:发生率提高3-5倍

⑤ 既往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病史

⑥ 重大复合性创伤:骨盆骨折和急性脊髓损伤

⑦ 严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⑧ 妊娠期妇女,尤其是剖宫产分娩。

14.院内会诊如何分类

按范围分为:① 科内会诊:对本科内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对科研、教学有意义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全科人员参加。② 科间会诊:是指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请本院其它科室医师为患者所开展的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③ 院内大会诊:是指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请本院其它3个以上科室医师为患者所开展的执业范围内的集体诊疗活动。

按紧急与否分:紧急会诊:患者病情危重或紧急,会诊医生需在10分钟内赶到进行协助诊治的会诊活动。普通会诊:患者病情一般,需在48小时内完成协助诊疗的会诊活动。

15.写出检验结果同城互认地域范围、内容范围和时间限制。

地域范围:本省上级医院或者本市同级医院。内容范围:肿瘤病理检查结果不在同城互认范畴内。时间限制:检验结果不超过三天,影像检查结果不超过一周。检验检查结果已经超出上述时间,但是医师认为患者病情与当时情况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可以谨慎地承认相关检验检查结论,但是须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6.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1).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疑似输血反应时,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输血;2).责任护士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相关情况,并立即将病区急救设备处置到位,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以备查直至查明原因; 3).主管医生立即至患者床边判断病情,确定是否发生输血反应,如不是,处理相关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输血;如是则判定输血反应类型,并立即对症治疗,调查发生原因;4).主管医生电话向输血科报告患者情况(姓名、床号、住院号、输血时间、发生输血反应时的血袋号),抽取患者非输血侧静脉血3~5毫升,标记后送输血科备查,同时留取患者输血反应后的第一次尿液送检尿常规;5).输血科接报后应对临床通报的输血反应填写《输血反应卡》,并立即按既定流程进行复核查证工作,结果及时向临床反馈;输血后供、受血者血标本依法至少在2-6℃保存7天;6).临床根据输血科反馈结果决定增加或改变抢救方案;7).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将相关情况完整记录于患者病历中。

17.抗菌药物如何实行分级管理

①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按“非限制使用”(1级)、“限制使用”(2级)和“特殊使用”(3级)分级管理。

② 药剂科将根据遴选的药物品种,公布我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分类。

③ 临床医师可以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药物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开具,特殊使用药物需副主任医师以上开具,但特殊级抗生素需经我院指定的抗菌药物专家会诊后方可开具。

④ 紧急情况下(需在病程录中予以明示)医师可以越级使用,开具用量仅限于1天用量,且需在24小时内(节假日除外)完善审批手续。18.紧急情况下用血原则:

紧急情况下,为争取时间抢救患者生命,经医务处处长/院总值班批准,输血科可以在①已定血型,但未做交叉配血的情况下,先行将与患者同一血型的血液发往临床,之后立即补做交叉配血,如出现交叉配血不配合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停止输血,并改换配合的血液输注;②情况紧急来不及定血型时,可先发2U“O”型红细胞或一定数量“AB”型血浆供临床使用,之后再提供配合的血液制品;③遇患者同型血液用完,市中心血站来不及供给,患者紧急需要的情况下,在与患者或其亲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可按照规定流程向患者提供非同型相容性血液制品。

三、单项选择题(10题,共计20分)

1.不需要讨论的病例有:(D)

A.疑难病例B.死亡病例C.二级手术D.四级手术

2.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下列哪项不属于重度缺陷:(E)

A.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不能通读;有两处以上重要内容明显涂改;代替或模仿他人签名

B.诊断不确切、依据不充分、名称不规范

C.植入体内的人工材料的条形码未粘贴在病历中

D.非患者本人签字的同意书,缺患者本人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E.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3.什么时候需要请营养师会诊:(B)

A.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分B.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

C.营养风险筛查评分≥4分D.营养风险筛查评分≥5分

4.病情评估完成时限,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D)

A.普通患者24小时内完成B.急诊患者在1小时内完成C.ICU患者应在15分钟内完成D.病情危重者24小时内完成5.检验检查结果同城互认范围,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C)

A.本省上级医院B.本市同级医院

C.本市下级医院D.病理检查结果均不在同城互认范围内

6.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E)

A.按“非限制使用”(1级)、“限制使用”(2级)和“特殊使用”(3级)分级管理。

B.临床医师可以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特殊使用药物需副主任医师以上开具

D.限制使用药物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

E.紧急情况下(需在病程录中予以明示)医师可以越级使用,开具用量仅限于2天用量,且需在24小时内(节假日除外)完善审批手续

7.下列哪项不在知情告知制度规定范围内:(B)

A.入院时病情、诊断和可能的预后、住院制度、护理常规以及介绍病区环境。

B.每一项检查结果及检查产生的费用

C.出院时,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明确的复查时间和下一步治疗计划

D.告知诊治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

E.患者病情变化、特殊检查、诊断性或有创性操作、使用特殊药物或特殊治疗等时,需沟通签字。

8.下列关于查对制度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D)

A.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B.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C.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D.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不需要再进行观察。

9.病历书写规范中对各项记录的时限要求,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A.抢救记录: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例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

B.首次病程记录:系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C.三级医师查房: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至少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

D.入院记录:应于次日上级医师查房前完成,最迟应于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

E.手术记录:手术记录应于手术后及时(当日、当班)完成,第一次手术后病程记录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于手术后及时书写。术后病程记录应连记3天,以后按病程记录规定要求记录。

10.抗菌药物的管理目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60DDDs以下

B.总使用率应控制在60%以下,门诊处方应控制在40%以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C.全院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原学检查比例不得低于30%

住院医师内科考试试题 篇7

一、明确目的要求

到检验科轮转学习是完成规范化培训规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科室的第一天邀请负责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各专业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到检验科学习,了解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开展的检验项目,标本处理基本流程,以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如何做好检测标本在实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参加患者信息的录入工作,亲身体会认真开好检验报告单的重要性,能将所学的医学检验知识融于实践,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依据,为今后做好临床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培训工作由检验科主任负责、有专职带教教师。从接受培训的医师中选出小组长一名,负责协助带教教师做好管理工作,要注重素质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从进科室的第一天就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去培养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严格组织纪律

受训医生在学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擅自离岗。考勤由小组长记录,科室审核,并纳入学习鉴定。

四、重视生物安全教育

1.进实验室凡与试验无关的物品切勿带入室内;禁止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吃食物或在实验室化妆等;必须带入的书籍和文具等应放置在非操作区以免污染;贵重物品不要带到科室;手机要随身携带,防止被盗。

2.每天在实验室都要接触大量的生物标本(血液、尿液、痰、体液等),具有潜在危险性。血液检验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告诉他们应把每一份标本都看作是无法重新获得,有可能具有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结核杆菌等病原体传染的“高危”标本。进入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甚至穿隔离衣、戴眼罩;如果手套破损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应尽快更换;进行强传染性标本操作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或在生物柜内进行,因而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检验人员在采血、运输、处理、上机以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的各环节与血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防护装备,脱去手套后使用感应水龙头流水肥皂洗手。

3.若标本发生泄露污染桌面时,应立即用抹布浸泡消毒液包在污染部位半小时后清洗,手和身体其他部位被标本污染应及时用肥皂液反复冲洗并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左右。针头扎伤,应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发生病原微生物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及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报告。

五、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为巩固同学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进展,安排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定期做专题讲座。检验科开展的知识讲座等学术活动也积极邀请他们参加,反映受益很大。

六、通过实践发现问题

通过参加患者信息的录入工作,亲身体会认真开好检验报告单的重要性,要求临床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时书写要清晰,完整,以便为检验医师出报告时提供参考,临床上经常有医生字迹潦草,无法看清,导致录入病人信息错误,引起纠纷,有的医生甚至将自已的姓名填写在患者的姓名处,如骨髓申请单,要填写血常规的相关结果,简单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没有相关的临床资料检验医师就难以结合临床发报告。

七、掌握项目选择原则

临床检验的内容日益丰富,项目繁多,选择项目时,要遵循一定的临床思维。

1.一定要认真和详尽地询问病史。在得到初步诊断的基础上,从疾病诊断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出相关的检验项目。

2.选用针对性和特异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检查,做到有的放矢。

3.避免滥用和杜绝浪费。并不是检验科所开展的项目每一位患者都必须做。

八、检验结果解释应与临床相结合

临床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检验科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然而,对于离体的检验标本,影响检测的变化因素和环节众多,通常发生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主要阶段。

1.分析前影响因素:是指从医生开出医嘱到标本送到检验科,现认为做好标本采集和转运过程的管理,可降低70%左右的检验差错率。分析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所以质量保证涉及患者、医师、护士、标本转运人员、检验人员,各方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检验质量,以上内容易被忽视需多宣传,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2.分析中影响因素:涉及标本的质量,如不合格标本(需抗凝的标本凝固);标本处理不当(如需分离血清的刚抽出的标本还未凝固就离心上机);仪器重复性不好、试剂质量、人员的技能与学识、操作技能与方法、质控物与标准品等。

3.分析后影响因素:涉及检测记录、结果书写,计算机的输入错误,与临床的沟通等。

九、排除生理等因素影响

检验结果对临床诊疗工作虽非常重要,但仅是静态的数据和现象,用来判断动态的复杂机体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病人处于可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反应性也因个体差异而有不同,同患一种疾病的病人可因健康因素、病期、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不尽相同的检验结果,而有时不同的疾病进行同一项目检验却出现相似的结果,因此评价检验结果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恰当地做出合理的结论,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1.生理变异:生理变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能控制的,另一类是能够加以控制的。

2.饮食因素:如进食后引起血糖、血脂等结果增高。

3.药物因素:当出现不可能的异常检验结果时或与临床不符合时,应考虑是否有药物引起干扰。

4.人为因素导致标本采集错误。如需抗凝的标本凝固,全血与抗凝剂比例不对致结果异常,抗凝剂使用错误,抽错患者的标本等。

通过上述尝试,我们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方式及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体现在深受医师欢迎:用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医师对教学的看法,满意度提高;考核成绩平均分值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云南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四年已有354名医师接受了培训,现总结该项工作,旨在今后能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在检验科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城市管理10月工作汇报下一篇:教育反思:托班孩子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