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社会工作一个好饭碗

2024-05-17

要给社会工作一个好饭碗(共1篇)

要给社会工作一个好饭碗 篇1

要给专业社工一个好“饭碗”

“目前,我所教的学生中,仅有五分之一的第一志愿是选择社工系的,与之相对应,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仅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贺立平昨天接受记者采访,谈及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与流失问题时,一脸忧心。

贺立平介绍,自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和课程。据统计,到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部分省市建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考试制度,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体系,每年毕业学生近万人。仅广东省,就有中山大学、广东商学院等1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

但是,让贺立平忧心的是,这些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大多都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国的专业社工面临着严重短缺、严重流失的局面。比如,一方面,作为今年司法社工试点区的上海浦东新区,专业社工所占比例不到1%;另一方面却是复旦大学22名社工专业毕业生仅有2人从事社工行业。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贺立平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有二:首先,社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对口工作的并不多;第二,即使找到了比较对口的工作,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学生不愿意去。贺立平举例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刚刚毕业,手头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是到老人院当工作人员,一是到电台工作。老人院的工资每月不足2000元,学生二话不说就去了电台。

“如此多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流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贺立平谈起这个很痛心。他说,要留住这些人才,关键在于两点,第一,学成之后能不能找到“饭碗”?第二,“饭碗”里的“饭”多不多?

贺立平认为,社会工作激励机制是实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以薪酬标准为主体,以“体现专业人才价值”为指导思想,设计及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设计上,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使其高于同等工作的一般从业人员,合理体现社工的专业人才价值。对于业绩突出、能力卓著的社工及机构,可设立各级各类灵活的表彰奖励措施,采取嘉奖、评优、培训、保险等多种方式,激励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吸引优秀人才。

上一篇:中医首次病程记录模板下一篇:可复制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