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2024-07-23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通用8篇)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1

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持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各级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大常委会当做好信访工作,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认真处理来信和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人监督。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书信、电报、电话或者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申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控告、检举,要求有关机关和单位调查处理的活动。

进行前款规定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信访人。

第四条信访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受宪法和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五条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上访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一般不得超过5人。

第七条各级人大常委会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具体受理、办理信访事项。

第八条各级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职责:

(一)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二)办理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交办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三)办理上级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四)办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行政区域内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交办或转办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五)反映信访情况、动态和信访中的重要问题;

(六)检查、指导、督促本系统的信访工作;

(七)受理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其他信访问题。

第九条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本行政区域内下列内容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一)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三)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违法反法律的行政、司法行为的申诉信访件;

(五)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和申诉;

(六)对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七)对不服本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和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不予起诉决定的申诉信访件;

(八)人民群众反映的人大常委会职权内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十条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件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交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下级人大常委会办理,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调查处理;

(二)发函交有关职能部门查办的信访件,应明确提出要查实的问题,承办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查处结果,并答复来信来访者;到期不能上报的,必须书面说明情况;

(三)对承办单位处理不当的,可以通知重新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或者通知其补充说明,承办单位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办结,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结果;情况复杂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四)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因职责不明、管辖不清而不予受理的控告、申诉案件,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协调处理;

(五)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处理的信访件,分别情况,责成各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必要时,经人大常委会决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

第十一条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办理信访件中,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调阅案卷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对上级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信访件,承办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或者按上级人大常委会规定的期限办结并报告结果。

第十三条对信访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领导机关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可分别情况责成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群众来信不及时阅办,对应接待的群众来访,拒不接待的;

(二)对群众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推诿、拖延或者拒不办理的;

(三)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件拖延不办,又不说明理由的;

(四)索贿受贿、徇私枉法、打击报复信访人的;

(五)将控告、检举材料转交或者转告被控告、被检举者的;

(六)利用职权引诱、恐吓、胁迫、打骂信访人的;

(七)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信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可责成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者由民政、公安部门按照规定作出收容遣送、治安处罚或者劳动教养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理取闹,长期滞留,不听劝告,妨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聚众闹事,拦车堵门,张贴大、小字报、标语等,扰乱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

(三)侮辱、威胁、殴打、伤害信访工作人员的;

(四)利用信访渠道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或者造谣惑众的;

(五)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有实际问题要求解决的,由其监护人或者亲属代为反映。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上访,由接待单位通知其监护人、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接回。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由接待单位会同驻地公安机关予以制止。

第十七条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各地区工作委员会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适用本条例。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对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来信来访事项的处理参照本条例执行。第十九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2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与服务, 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减量化,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本条例所称再利用,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本条例所称资源化,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第三条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坚持减量化优先, 遵循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单位实施、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工作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协调解决循环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 (市、区) 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 (以下统称循环经济主管部门) , 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 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组织引导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 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推广, 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活动, 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公民应当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合理消费, 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对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九条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应当推进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供循环经济相关信息的采集、发布以及政策引导、技术推广、金融支持等服务,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政策研究、推广宣传、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第二章减量化

第十条实行区域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因素, 将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下级人民政府、重点单位。设区的市、县 (市、区) 人民政府及重点单位应当完成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能耗、水耗监督管理制度, 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规定总量的重点单位, 实行重点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定期发布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及设备导向目录, 引导生产经营者应用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列入国家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和产品, 禁止使用列入国家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使用国家淘汰名录所列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的, 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和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产品及其包装物设计, 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 优先选用生态设计方案和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少污染的材料, 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禁止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质量技术监督等主管部门建立产品过度包装不良记录公开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产品过度包装的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第十三条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 实施节能节水改造与系统优化, 对生产用能用水进行全过程控制, 建立用能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消耗统计和使用状况分析制度, 建设节能节水型企业。

鼓励优先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鼓励和支持使用雨水、海水、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在有条件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的地区, 禁止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洗车使用, 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 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 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暗渠、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 应当依法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品的管理, 建立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节肥技术, 实施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 合理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

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工艺和设备, 减少木材加工过程中能源、原材料和投入品消耗, 提高木材利用效率。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并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展盐碱地、土壤污染耕地改良修复, 利用盐碱地、采矿塌陷区发展水产养殖等,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十七条城镇新建建筑物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 采用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案, 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城镇新区应当按照生态、低碳、宜居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制定并组织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 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且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采取措施, 加强维护管理, 延长其使用寿命。对符合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 且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 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 当地人民政府不得决定拆除。

鼓励建设单位提供产业化装修一次到位的建筑物, 提高建筑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机关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其他组织的办公用房装修完成十年内能够正常使用的, 不得再次装修;超过十年需要再次装修的,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交通体系,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工具, 因地制宜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支持、引导公众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

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和有条件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需要, 规划、建设电动交通运输工具充电设施。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机构资源消耗计量统计制度, 对能源、水等资源消耗实行定额管理。

公共机构应当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带头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产品, 节约使用办公用品, 推行电子化办公。

第二十一条禁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塑料袋。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倡导使用绿色环保购物袋。

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 应当鼓励和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第三章再利用和资源化

第二十二条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行业, 应当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 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耦合共生, 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交换利用。

企业应当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 优化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 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第二十三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园区, 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和水的分类循环利用。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尾矿、冶炼渣、煤矸石等工业废物以及余压、余热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 应当提供给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以抬高售价、拒绝交易等手段, 限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购买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

鼓励和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向社会供电、供热;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享受可再生资源发电优先并网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鼓励和支持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机床、办公设备等产品的再制造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船、废轮胎、废铅酸电池等特定产品的再利用, 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再制造、再利用产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制造、再利用产品。

第二十六条新建、改建和扩建下列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规范和标准, 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一) 建筑面积超过20 000 m2的宾馆、饭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

(二) 建筑面积超过30 000 m2的国家机关、非企业单位和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 日均排水量超过300 m3的工业企业。

第二十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基础设施、建筑与小区, 应当同步建造雨水收集、利用、下渗等设施, 推行雨污分流, 提高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推进生物质发电、供热、沼气等综合利用设施建设, 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 对废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农用薄膜等进行回收利用。

第二十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 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 畜禽粪便、污水、病死畜禽等贮存设施及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集中连片的渔业养殖区应当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十条建立和推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综合循环生产模式。

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联合与协作, 推进统防统治、种养循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三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施工单位应当对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现场分类, 可以重复利用的应当进行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 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分拣加工中心, 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开展再生资源收集、分类、初加工、储存、运输和交易。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体系,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机场、港口、车站、公园、商店、学校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 应当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鼓励和引导公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实现垃圾分类回收。

第三十四条具备条件的水泥、电力和钢铁等企业可以与政府或者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签订协议, 协同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五条鼓励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参与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鼓励城乡居民对不再使用的家具、衣物、儿童玩具、家电及电子产品等物品进行交换、交易或者捐赠。

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将不再使用或者富余的教材、学习用品进行交换、交易或者捐赠, 提高利用价值。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节能资金或者基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循环经济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将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加大支持力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 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增加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

鼓励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鼓励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等为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的企业投资。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税务机关, 应当及时落实国家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使用或者生产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和价格管理权限, 合理调整用水、用电和燃气价格, 对用水用能单位实行差别价格政策, 对居民逐步实行阶梯价格政策, 引导社会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

第四十条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将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列入省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组织建立示范工程, 支持循环经济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业链接、资源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关系等要求, 统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园区, 对园区的产业定位、功能布局、项目选择作出安排。

已经建成的园区,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循环化改造方案, 实施循环化改造。

第四十二条省人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 加强资源产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 并将主要统计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

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循环经济等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地方标准, 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的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 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 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 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法律责任的, 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重点单位未完成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未达到治理要求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2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在有条件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的地区, 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景观用水或者洗车使用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责令改正, 处3 000元以上30 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袋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5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企业未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尾矿、冶炼渣、煤矸石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主管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未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100 000元以上200 00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集中连片的渔业养殖区未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30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可以责令停止生产。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机场、港口、车站、公园、商店、学校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 未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5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对装修完成十年内能够正常使用的国家机关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其他组织的办公用房进行再次装修或者超过十年未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进行再次装修的;

(二) 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 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 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3

山东省新就业条例2010年施行

修订的《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已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在就业支持、创业扶持、就业服务、就业援助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条例,县级以上政府应鼓励创业人员创办中小企业。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招用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订立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创造就业岗位数量,按照规定享受一次性岗位补贴。创业成功人员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按照规定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

如果创业人员自筹资金不足,可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按照规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贴息扶持。

河北成立残疾人创业基金会首批将有两千人受援助

河北省残疾人创业基金会在石家庄成立,该基金会将为河北省残疾人提供创业扶持。五年内,河北将有2000名残疾人获得该基金会的资金、技术、项目等创业援助。

河北省残疾人创业基金会制定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方案,在今年建立河北省残疾人创业项目信息库,五年内计划对2000名残疾人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完成扶持100名 风险创业投资,实现河北省11个市设立分支机构,发展100个会员单位、200名会员。

湖北省残疾人自主创业可获小额贷款及贴息

据悉,《湖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规定》规定,残疾人从事除国家限制行业外的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或者组织多人共同就业,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规定在贷款期限内给予贴息补助。残疾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的,可按规定一次性全额领取应享受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一次性给予每人规定数额的创业补贴。

西安大学生创业培训合格最高可贷50万创业款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西安市常年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培训合格者可申请5-50万元创业贷款。

“培训班每月滚动开班,高校毕业生可提前一周预约报名,每个班为150-200人。”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部长朱宇告诉记者,培训班由市财政专项全额补贴,学员可以到陕西教育学院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团队拓展训练、盈利模式设计、创业精神及潜能激发、企业文化与市场拓展、人脉学商业计划书编制技巧、演讲与口才等。只要身体健康,有创业精神,4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包括在校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合格后,学员可以申请并获得市政府设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5-50万元,所有学员都可以申请获得2-8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

失业人员创业贷款可找社区担保

“多亏了好政策,我申请到5万元小额贷款,才能把育婴培训课堂办起来,现在每年有六七万元利润。”宁波文教街道的下岗失业人员尤海娅开心地说。她下岗后想做点小生意,却没有启动资金。向银行贷款又要抵押又要担保,实在没能力。如果不是社区担保,创业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失业人员常因难以找到担保人或没抵押物,申请不到小额贷款,无法创业,徒有好项目、好点子。”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工作人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让失业人员不再为创业贷款犯难,08年,宁波开始创建社区信用担保机制,由承办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直接与社区合作,失业人员只要向社区提出贷款申请,经社区审核符合条件后,就能免除担保、抵押等程序,直接经由社区担保向经办银行贷款。这些贷款的项目,将由宁波市、区两级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全额担保,还可享受100%贴息。

声 音

我不会趴下,我还要爬起来。我就不相信,我在国外连生活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没有。

——温州商人侯嘉仲

“不改革企业死路一条。”

南昌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南钢)始建于1958年,虽然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与过去比有较大的进步。但始终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局面:企业基础差、底子薄、人员包袱重,负债比率高,市场竞争力差,始终在“死亡线”上挣扎。

09年3月份,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钢改制重组工作正式启动。南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钟崇武豪言壮语:“把南钢建成汽车零部件用钢和汽车零部件精品生产基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弹扁生产基地!”

“创业其实首先就是创新。我们要有一个真正创新的点。这个创新的点,并不是你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窍门或是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当你有了创新点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业的能力与创新相结合。”简晶如此说。

——李永胜/张思/公维锋《三十而谋》

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

百万富翁并非依赖于他们的天生才华,而是选择与其能力匹配的职业。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具体目标上,敢冒预计到又无法回避的风险,而且往往比大多数人都更加努力工作。

——斯坦利

“当前白银价格只相当于黄金的1/60,因此白银在未来10年内的上涨不是一倍、两倍的问题,而是在“1”后面加几个“0”的问题。”

——《货币战争》作者 宋鸿兵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曾湘泉

数 字

8000元

为鼓励个人创业,三亚市推出新的税费优惠政策,今后,凡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三亚市民,如果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财政将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该经营者当年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所以,符合条件的三亚市民在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将根据每年税费的不同,免交或少交部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只有这4项税费总额超出8000元,经营者将自己补充支付完余下金额。

1740万

近年来,青海省团省委积极联系省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相关金融机构,全力推进该省青年创业。截至目前,该团省委已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该省235个青年创业项目累计发放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1740万元,近千名青年直接受益。扶持初次创业者中有大学生、农村青年、下岗失业青年、妇女、残疾人,涉及范围为牛羊育肥、油菜加工、交通驾驶、生态养猪、餐饮、种植业、牛羊育肥、影视文化、幼儿教育等项目。

253名

09年以来,黄石市就业局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87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创业培训,253人当上了小老板,创业成功率达到了40% 以上。

据了解,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大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这些农民工返乡后,有的想自己创业,但不知路怎么走、项目怎么选。了解到这一情况,就业部门积极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活动。3-5月份,市就业局集中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提供项目咨询、市场前景分析、风险评估、开业指导等培训服务,并对创业全过程实行跟踪服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后,还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实现了以创业带就业。

千亿元

去年10月份江西省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182.86亿元和6278.56亿元,比上月增加52.15亿和74.15亿。其中,该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04亿元,成为该省首家贷款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地方性银行机构。其中农业贷款占77.15%,支农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4

【类别】房地产/房产地产权属管理

【发文字号】国法秘函[2002]11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国务院各机构/各办/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含国务院法制局)

【发布日期】2002.01.22

【实施日期】2002.01.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50649

【全文】

对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执行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2002年1月22日 国法秘函[2002]11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你办“关于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本条例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根据上述规定,对2001年11月1日以前已经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但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的项目,仍应当按照原《条例》的规定执行。

附: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执行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

(2002年1月16日 粤府法函[2002]9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我办代表政府依法受理岑竟等12户被拆迁人不服顺德市政府限期拆迁房屋决定的行政复议案件中,因该批案件的拆迁许可证、拆迁公告是在2001年1月间发出,大部分住户已达成拆迁补偿协议拆迁了;对这12户被拆迁人,顺德市政府于2001年10月30日作出了限期拆迁房屋决定书,适用的依据是1991年3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但该决定书送达却在2001年11月1日、2日、3日,而国务院于2001年6月 6日颁布了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本条例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同时废止。”为此,请你办对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给予解释,以利做好新老条例的衔接工作,能够正确适用行政法规,促进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

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 篇5

(草案送审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的公路路政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路路政管理,是指依法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管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行政管理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公路综合管理水平,并将公路路政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公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履行相关职责;设区的市、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县道、乡道、村道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设区的市、县(市、区)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道、— 1 — 省道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经营性公路的路政管理职责由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人员行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公路路政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公路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非法占用或者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有权检举和控告损害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

第六条 对保护公路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公路保护与管理

第七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规定对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等路产进行调查核实,建立健全路产档案资料。新建公路竣工时,应当同时建立路产档案资料。

公路报废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核准报废的有关资料送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第八条 公路用地的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标准确定:

(一)公路两侧有边沟(坡顶截水沟、坡脚护坡道、隔离栅,— 2 — 下同)的,其用地范围为边沟外缘起不少于1米的区域;

(二)公路两侧无边沟的,其用地范围为公路路缘石外缘或者坡脚线向外不少于3米的区域。

实际征收土地超过前款规定标准的,其公路用地范围以实际征收土地的范围为准。

第九条 进行下列涉路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许可:

(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

(二)影响公路桥梁安全的航道工程;

(三)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光)缆等设施;

(四)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杆)线、电(光)缆等设施;

(五)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光)缆等设施;

(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经公路管理机构许可的涉路工程建设。

涉路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穿越公路修建的公路桥梁,应当设置必要的检修通道和设施。

除公路建设需要外,禁止其他任何设施穿(跨)越高速公路

— 3 — 互通立交区。

第十条 建设单位申请进行涉路工程建设,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

(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利用跨越公路桥梁等设施悬挂或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标志,应当依法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许可,并按规定提交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及相应的技术评价报告。

设置非公路标志,应当符合非公路标志设置规划、技术标准和公路安全畅通的要求。

第十二条 公路管理机构根据保护公路的需要,可以组织专家对申请人提交的涉路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评审。涉及经营性公路的,应当征求公路经营企业的意见。施工活动影响交通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并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十三条 需要更新采伐公路用地范围内护路林的,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时补种;不能及时补种的,应当交纳补种所需费用,由公路管理机构代为补种。

— 4 — 第十四条 涉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许可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涉路工程建设。涉路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公路、使公路改线或者对公路、公路附属设施造成损坏的,涉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改建或者按照规定给予相应补偿。

涉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与公路管理机构签订协议,并按照协议进行施工作业,落实施工安全和交通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涉路工程设施、非公路标志建成后,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组织验收。未按规定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涉路工程设施、非公路标志不得交付使用。

涉路工程设施和非公路标志所有人、管理人应当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标志不影响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十六条 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从事下列行为:

(一)破坏、损坏及污染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及公路附属设施;

(二)擅自移动、涂改、遮挡公路附属设施或利用公路交通标志、护路林、护栏、隔离栅、防护网等公路附属设施架设管线、悬挂物品;

(三)进行集市贸易、设置障碍、摆摊设点、修车洗车、放养牲畜、采石取土、采空作业、焚烧物品、挖沟引水、堵塞边沟或者利用边沟排放污物;

(四)堆放物品、倾倒垃圾、种植作物;

(五)车辆装载物抛撒、漏洒、扬尘及拖地行驶;

(六)将公路作为检验车辆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

(七)擅自在公路和桥梁两端设置限高、限宽设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占、损坏、污染公路及影响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的行为。

第十七条 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外廓尺寸、轴荷和总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车辆外廓尺寸、轴荷、质量限值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公路桥梁经检测评定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影响安全通行的,应当在桥梁两端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和限载等标志。

第十八条 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具体管理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按照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管理规定执行。

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固定超限检测站,可以采取货运车辆和其他车辆分道行驶等措施,对货物运输车辆实施检查,但不得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十九条 造成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损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报告公路管理机构,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现场调查处理。

公路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或者在路政巡查中发现有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的,应当对损坏现场进行勘验、调

— 6 — 查、收集证据,并及时制作路政损坏责任认定书,作为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公路管养单位根据路政损坏责任认定书向当事人收取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损坏赔偿费。

第三章 公路路域环境保护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组织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加强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优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环境。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筑控制区范围,应当自公路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30日内,由公路沿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

公路建筑控制区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航道保护范围、河道管理范围或者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重叠的,经公路管理机构和铁路管理机构、航道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协商后划定。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在已划定范围的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外缘设置标桩、界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挪动该标桩、界桩。

第二十二条 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光)缆等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许可,并提供施工图设

— 7 — 计、施工方案和相应的技术评价报告。

埋设的管线、电(光)缆等设施应当与公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并符合公路发展规划要求。

第二十三条 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除公路保护需要及经许可的涉路工程建设、非公路标志设置外,禁止修建、扩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对公路建筑控制区划定前已经合法修建的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因公路建设或者保障公路运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外修建的建筑物、地面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不得遮挡公路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

第二十四条 新建村镇、开发区、学校和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应当在公路一侧进行,并与公路建筑控制区保持规定的距离,不得在公路两侧对应建设。

前款规定的公共场所,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在公路两侧建设的,不得再沿公路平行扩建;影响公路运行安全的,公路沿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改造或者迁移。

第二十五条 在编制城市、村镇规划时涉及公路建筑控制区时,应当征求公路管理机构的意见,并依法注明建筑物、地面构筑物与公路的控制距离。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公路巡逻检查,依法查处车辆违法行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及时疏导交通,维护良好的公路通行秩序。

— 8 —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法取缔占用公路的集市贸易、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利、林业等部门,对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河道、湖泊、荒山、荒坡、破损山体等进行整治,绿化美化公路通行环境。

第四章 服务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完善公路服务设施,建立健全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众查询、许可办理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第三十条 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收集、汇总公路交通流量、养护施工作业、公路交通阻断等与路网运行有关的信息,并通过媒体、可变情报板等形式及时播发。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公路、公路附属设施损坏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公路管理机构到场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 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并保持服务设施的完好。公路养护机构驻地和服务区应当提供供司乘人员免费使用的卫生设施。

第三十二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涉路工程建设、非公路标志设置、护路林更新采伐等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发现未按

— 9 — 许可要求实施的,应当责令被许可人限期整改。

第三十三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配备路政执法人员和必要的装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施路政巡查,并制作巡查记录。

路政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向公路经营者、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资料,必要时可以录音、录像。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方便,不得阻挠。

第三十四条 路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统一着装,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公路监督检查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在辖区内收费公路上执行公务时免费通行。

公路监督检查专用车辆执行紧急救险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避让。

第三十五条 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根据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路通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法律责任的,— 10 — 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九条第二项规定,擅自修建影响公路桥梁安全的航道工程,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或者未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许可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并限期改正。

被许可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侵占、损坏、污染公路及影响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拒绝、阻碍路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规定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影响公路运行安全和公路发展规划实施的;

(二)在编制城市、村镇规划时,涉及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未征求公路管理机构意见,致使新批建筑物侵入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的;

(三)未及时处理交通事故,采取措施疏导交通,导致公路长时间堵塞的;

(四)未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许可事项实施监督检查,导致涉路工程设施、非公路标志危害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 篇6

第一条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专利运用,加强专利保护和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专利促进、保护、管理、服务以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 专利工作遵循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专利工作的领导,将专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专利工作体系,支持专利运用和产业化,促进专利事业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工作;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专利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专利宣传教育,普及专利知识,增强公众的专利意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具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秀专利项目,以及对发明创造和专利运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省人民政府设立山东优秀发明家奖。

第二章 专利促进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发明创造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支持发明创造形成专利;重点扶持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自主研发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专利运用。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用于促进专利运用、专利资助奖励、专利人才培养、专利行政保护等相关工作。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并根据财政状况逐步增加。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应当将专利发明人、设计人的相关专利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推动技术进步产生重大作用或者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获得山东优秀发明家奖的个人,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的主要发明人,符合破格申报条件的,可以破格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十一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和报酬。报酬可以采取现金、股份、股权收益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形式支付。

第十二条 以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和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管理机构,应当加大对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第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对具有发展潜力、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实施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实施专利技术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

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担保业务。

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实施专利,股东依法以专利权等非货币出资所占注册资本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

企业在专利实施以及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新产品,享受有关扶持新产品开发的税收优惠。

单位和个人从事专利技术转让、开发和与之相关的专利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制定,促进专利运用与标准制定相结合。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发明创造,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7

修改《条例》的主要背景

按照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资源税按照“从量定额”的办法计征, 即按照应纳税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规定的单位税额来计算纳税。从实践来看, 这种计税的办法并不能使资源税随着资源产品价格和资源企业收益的增长而有所增加, 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已有较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 资源税在这类产品价格中所占的比重过低, 既不利于发挥该项税收调节生产、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功能, 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该项税收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为了完善资源税制度, 经国务院批准, 自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进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试点后, 2010年12月1日起, 又在其他西部省 (区) 进行了这项改革试点, 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 即按照应纳税资源产品的销售收入乘以规定的比例税率计征。

资源税暂行条例修改的内容

管辖区域

修改前: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 (以下简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 的单位和个人, 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 (以下简称纳税人) , 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修改后: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 (以下简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 的单位和个人, 为资源税的纳税人, 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变动内容及解读: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变动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 明确了是在中国管辖的领域和领海, 相比以前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要更加具体, 更具有可操作性。

税额确定依据

修改前:第三条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 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纳税人所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资源状况, 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

修改后:第三条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率, 在本条例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 根据纳税人所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资源品位、开采条件等情况, 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变动内容及解读: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率由原来的“根据纳税人所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资源状况”更改为“根据应税产品的资源品位、开采条件等情况”来决定, 把开采条件作为确定税率的重要依据更加全面、更加合理。众所周知, 虽然资源品位相同, 但南方地区煤矿的开采条件要比西北地区煤矿的开采条件差很多, 同一征收标准是不合理的, 新《条例》的修订有利于地质条件差、开采条件不好地区的资源回收率的提高。

应纳税额

修改前:资源税的应纳税额, 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修改后:资源税的应纳税额, 按照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 分别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比例税率或者以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定额税率计算。

变动内容及解读:修改后的条例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 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自2010年6月1日, 率先在新疆实施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 同年12月1日, 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到内蒙古、宁夏等12个西部省区。这次修改后将拓展到全国执行。

自用产品缴纳规定

修改前:第六条资源税的课税数量: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 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 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修改后:第六条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 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 不缴纳资源税;自用于其他方面的, 视同销售, 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变动内容及解读:修改后条例规定“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 不缴纳资源税”, 这一规定相比以前对自用于连续生产的资源企业减少了重复纳税。

条例解释规定

修改前:第十五条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修改后:第十五条本条例实施办法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变动内容及解读:修改后的条例规定了实施办法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改变了以前只有财政部一个部门解释和制定实施办法的规定, 这将提高资源税缴纳的可操作性。

资源税税目税率

变动内容及解读:

改变了原油和天然气的征收办法

原油和天然气由原来的8~30元/吨、2~15元/千立方米, 变为按照销售额的5%~10%征收。改变了征收办法, 相应的改变了征收额度, 相比以前明显增加, 地方财政收入也将会相应增加。

焦煤和稀土矿单独列出, 并增加了征收标准

煤炭资源税增加了焦煤种类, 提高到8~20元, 其他煤炭仍然按照以前的标准征收。增加和提高了焦煤的标准, 意味着国家保护炼焦煤等稀缺资源的政策倾向。焦煤是生产焦炭的原料, 是煤炭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 其价格和利润率远高于其他煤炭资源。对焦煤和其他煤炭资源实行同样的税额标准, 不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 促进焦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稀土最高征收标准从30元提高到60元, 是考虑到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长期以来, 我国稀土行业存在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过量开采、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稀土战略资源安全和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理顺焦煤和稀土资源产品的价税关系, 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功能, 促进焦煤和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按照资源税暂行条例关于国务院可以决定资源税税额幅度调整的规定, 国务院已分别批准自2007年2月和2011年4月起, 提高焦煤和稀土资源的税额标准。在这次资源税暂行条例的修改中, 将焦煤和稀土矿分别在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原矿资源中单列。

《资源税暂行条例》修改的意义

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征办法和税率, 是这次资源税暂行条例修改的重点。暂行条例修改后, 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 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成本, 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环境补偿成本, 对促进资源节约开采利用、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资源税属于地方税, 按照修改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油气资源税的计征办法和税率, 地方财政收入将会增加, 增加资源地财政收入, 增强这些地方保障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改善地区发展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有利于公平各类企业资源税费负担。油气企业资源税政策的统一, 符合“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税制改革目标。

山东省人民防空条例 篇8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条例》(以下简称《财务条例》),已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财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部队财务管理加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于维护部队经济管理秩序,提高经费综合保障效能,为推动各项国防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更加有力的财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军队系统的一部分—公安消防部队,如何贯彻好、落实好《财务条例》,是今后一段时期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宣贯《财务条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财务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部队财务工作从立法的角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对加强部队财务管理,提高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推动消防事业进一步发展必将起到史无前例的作用。各级消防部队党委班子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学习和贯彻《财务条例》中党委理财的制度要求,正确处理好部队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一般供应与重点建设、维持性保障与发展性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经济决策和建设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效益型,推动消防部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后勤部门尤其是财务战线工作者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总结近年来财务工作经验,深刻领会《财务条例》出台的历史背景、过程及程序,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宣贯《财务条例》的重担,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全面开展宣传发动,把宣贯《财务条例》工作贯穿在各项后勤工作之中,推向整个消防部队,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

2.多措并举,宣传《财务条例》到位。《财务条例》是部队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需要全体消防官兵人人皆知。一是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对《财务条例》的学习贯彻。要针对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情况,精心研究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学、指导学”的方式,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正确理解、熟练掌握、严格执法、带头守法。二是多种形式持续扩大《财务条例》宣传声势。要综合运用转发文件、公安专网、电视电话会议、专题辅导、网上问答等形式大力宣传《财务条例》,丰富宣贯形式内容,突出直观效果。要结合财务日常工作,邀请专家辅导授课、印发专题学习资料,组织消防官兵认真开展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财务条例》的实质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三是宣贯《财务条例》与推动财务建设相互促进。要把《财务条例》宣贯贯穿于消防财务工作的全过程,让《财务条例》进入到后勤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把《财务条例》宣贯纳入岗位练兵的内容,抓住财经基本制度这个重点,对照实际认真查找以往财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党政一把手、后勤工作负责人、财务人员等人员切实掌握相关财务技能。

3.注重实效,学习《财务条例》到位。较之以前的财务规章制度,新颁布的《财务条例》凸显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对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财务工作职责分工,规范了经费管理使用的基本流程,严格了财经纪律。贯彻落实《财务条例》,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官兵积极参与”的强大声势。一要坚持党委统揽,将《财务条例》纳入党委议事日程,成立宣贯机构,发挥动员部署、组织协调和具体指导的主导型作用;二要坚持部门协作,科学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凸显齐抓共管的合力效应;三要坚持上下联动,上级部门以座谈讨论、办班培训、制作宣传片等方式确定重点内容,同时定期督导、随机检查,强化跟踪服务。下级部门要及时汇集官兵对《财务条例》的反应,主动听取建议和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自觉维护《财务条例》的权威。

4.突出重点,落实《财务条例》到位。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紧扣《财务条例》的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科学筹划,统一标准,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具有本单位鲜明特色的落实《财务条例》模式。一是突出党委管财这个根本制度,强化财务集中统管,健全财经决策机制,明确经费管理责任;二是突出依法管财这个中心思想。强化依法管财意识,增强财务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突出预算管理这个龙头。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将预算管控贯穿到消防后勤建设的各个环节;四是突出资产管理这个薄弱点。统筹资金和资产两种资源,强化钱变物后的延伸管理,提高经费资产综合保障效益;五是突出财务核算这个制度基础。严格经费审批和财务结算、核算制度,准确、真实、完整反映资金收入流程,充分发挥基础性监督作用;六是突出财务监督这个关键环节。落实财务监督的基本制度,推进财务监督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刘剑萍:《加强公安现役部队财务监督工作的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第07期.

[2]范庆安:《谈部队财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第05期.

[3]刘志明:《谈财务积极有效保障与新财务保障观》.《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07期.

[4]李传春:《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消防部队财务资金使用效益》.《市场论坛》,2006年第02期.

上一篇:申请英国留学程序及注意事项下一篇: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