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2024-05-1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共8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改变课程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1-02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自2009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被确认为高校必修课程以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受到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对大学生各方面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关注的重点仍在就业率上,没有完全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授课教师没有纳入专任教师教学评优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课堂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由于学生活动较多,经常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到课率有所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理念不明确

在我国就业指导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形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就业知识体系,因此导致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滞在发展初期,只注重就业率,却忽视了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据调查,很多高校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时间跨度较长,中间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质、择业观、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则侧重于“职业规划书的撰写”“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忽视了对大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课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对职业的准确定位,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匮乏

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上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领域,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我国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政治辅导员担任,依靠自学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完成教学任务,受所学专业限制,对课程教学及改革创新研究有限,能真正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比较难实现,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形式过于死板,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具有一定参与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有的课堂仅限于口头说教,没有职业规划展示、模拟面试等实践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实用性不强。目前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数较少,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意识能力等深层次的培养比较欠缺。

(五)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每位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引进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但由于师资队伍的限制,对测评结果不能做到个体解释和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设计缺乏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由于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校仍以大班、多专业形式授课,有的高校还采用集体讲座形式授课,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对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为更好地与就业市场接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真正实现课程价值,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一)改变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在重视实践与锻炼的同时还要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任课老师应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与课程教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意志,才能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所成就。

(二)加强课程组织保障,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首先,针对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多样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授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到学生中去,到用人单位中去,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校园内部授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建立工作QQ群,上传预制课件、参考资料等,实现授课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中聘任一批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如就业部门人士、知名企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担任专题课程主讲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讲授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

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启发式提问、心理测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大学生职场礼仪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等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不足,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模式,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开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更好地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做好职业定位;鼓励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观摩,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要,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课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大一年级主要讲授职业发展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大

二、大三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业意识能力和求职技巧;大四年级则侧重于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个体指导。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按专业进行小班授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职业及就业知识的扩充与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尽早了解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问题,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订教材,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听课反馈、召开授课教师、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其次,充分调动授课教师自我评价,鼓励青年授课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第三,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更好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价,推进课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改变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几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鼓励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真正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晓莉.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4):58-59.[2]程曼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16-17.[3]李志锋,胡惠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130-132.[4]孟艳玲,李晓芳.浅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商,2014(01):395.责任编辑:张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2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 对大学生各方面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但关注的重点仍在就业率上, 没有完全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 教学设施不足, 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 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 授课教师没有纳入专任教师教学评优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课堂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 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由于学生活动较多, 经常与上课时间冲突, 导致到课率有所下降, 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课程理念不明确

在我国就业指导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 有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尚未形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就业知识体系, 因此导致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滞在发展初期, 只注重就业率, 却忽视了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据调查, 很多高校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 课程时间跨度较长, 中间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质、择业观、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则侧重于“职业规划书的撰写”“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忽视了对大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课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对职业的准确定位, 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 师资队伍匮乏

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上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领域, 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人格魅力, 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 我国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政治辅导员担任, 依靠自学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完成教学任务, 受所学专业限制, 对课程教学及改革创新研究有限, 能真正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比较难实现, 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但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 形式过于死板,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具有一定参与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 有的课堂仅限于口头说教, 没有职业规划展示、模拟面试等实践教学形式, 课堂内容枯燥,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教学实用性不强。目前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 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数较少, 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 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意识能力等深层次的培养比较欠缺。

(五) 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每位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据调查,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 虽然很多高校都引进职业生涯测评系统, 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 但由于师资队伍的限制, 对测评结果不能做到个体解释和咨询, 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设计缺乏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由于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 大部分高校仍以大班、多专业形式授课, 有的高校还采用集体讲座形式授课, 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 对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的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为更好地与就业市场接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实践创新, 真正实现课程价值, 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一) 改变课程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 在重视实践与锻炼的同时还要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任课老师应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与课程教学知识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意志, 才能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 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所成就。

(二) 加强课程组织保障, 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首先, 针对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多样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 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 鼓励授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 到学生中去, 到用人单位中去, 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 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 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校园内部授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 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 建立工作QQ群, 上传预制课件、参考资料等, 实现授课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 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中聘任一批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 聘请校外专家如就业部门人士、知名企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担任专题课程主讲教师,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讲授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

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 通过启发式提问、心理测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如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大学生职场礼仪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等活动, 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 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不足, 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模式, 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开辟校外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 更好地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从而做好职业定位;鼓励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观摩, 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要, 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 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课程, 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 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大一年级主要讲授职业发展基本理论, 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 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大二、大三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 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业意识能力和求职技巧;大四年级则侧重于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 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 进行个体指导。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可以按专业进行小班授课, 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职业及就业知识的扩充与指导,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 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 尽早了解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问题, 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订教材, 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 通过专家听课反馈、召开授课教师、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其次, 充分调动授课教师自我评价, 鼓励青年授课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第三,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 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 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 更好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价, 推进课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改变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几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 鼓励用新的课程理念, 结合本校实际, 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 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真正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晓莉.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2 (04) :58-59.

[2]程曼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5) :16-17.

[3]李志锋, 胡惠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06) :130-13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3

【关键词】职业发展 ; 就业指导 ;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6-02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高校将该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很多高校面临的课题,很多高校也提出了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強实践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提供个性化指导、加强课程的评估机制等措施,但根据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如果按照传统课程模式,有些方面很难真正实现。在学生多,职业指导师少的情况下很难统筹安排高质量的课程,一般走过场的情况较多。

二、课程现状

1.课程体系规划不够,使得教学内容衔接无序。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还是教学时间的衔接性以及教学任务的落实方面都存在规划欠妥、连贯不够、操作不力的问题,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的重复或者叠加,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前后内容的衔接不够,学校教学任务的落实随机等问题。

2.考核制度欠缺,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而言,自觉主动的学习职业指导课程的比例不高,所以更多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中听课的动力不足。

3.教学方法单一,致使教学质量要打折扣。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提高学生主动听课比例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考核激励制度,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不高,教师课堂组织和教学水平也不高,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4.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职业指导师大部分都是专业课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少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指导能力不够。

三、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宁波大红鹰学院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构建出了一套较完有效的、合适大部分高校的课程实施模式,供其他高校参考。

1.课程目标明确化:课程目标明确以就业为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课程内容开放化:目前在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泛,指导性不强,多以理论课为主,课堂乏味。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宁波大红鹰学院在教育部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开放式的内容,如:寻找职业指导师、生涯人物访谈、校友访谈、成功企业家讲堂、素质训练、求职初体验等,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强、操作灵活,改变原来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模式,真正体现让学生参与其中。但课程内容设计必须大于38学时,一般在50-60学时之间比较合适,这样为学生自主选课奠定基础。设计了学生人手一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手册,辅助学生学好课程,同时记录学生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

3.课程安排自选化:目前该课程大部分高校是分年级、分阶段、比较零散的安排课程,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被动接受,效果不太理想,很容易被遗忘,甚至很多学生毕业时会埋怨学校没有上过职业指导课。所以要真正体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必须改变传统模式。宁波大红鹰学院在上课模式改变原有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类似“课程超市”,把课程“上架”,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职业指导师挂牌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进行自主选课,学生觉得自己欠缺什么就听什么课,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听,此举可以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实现学生的“被动学”变成“主动学”。

4.课程形式灵活化:目前很多高校课程以课堂教授为主,教师说的多,师生互动少;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课堂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课程形式,如讲座、咨询、模拟面试、游戏、训练拓展、角色扮演等等,不再拘泥于课堂讲授。如“寻找职业指导师”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主动寻找校内职业指导师进行交流和咨询,有记录,最后由职业指导师认定是否给予2个学时,这样改变了现在很多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指导。如“生涯人物访谈”,要求学生通过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业者进行交流,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由被访谈的职场人士认定是否给予2个学时。

5.课程评价过程化: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该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只有“合格”和“不合格”,只要学时达到要求就基本通过,不能有效的、真实的进行课程评价。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考核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考核主体应多元化,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应建立实施“分类考核、综合评价”的形式对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三个层面的变化进行考核。如分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参加项目的心得及成果展现等进行量化考核,综合每一项的考核给出相应的等级。考核的主体有学生本人、职业指导师、同学、实践单位、职场人士等,实现由一元考核主体向多元考核主体、由注重结果考核向注重过程考核的转变。

6.课程辅助多样化:课程需要很多活动和手段来辅助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开展“职业指导课金牌讲师”评选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同时评选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为职业指导课提供示范。评选出“职业指导课程金牌讲师”,核心理论课都由“职业指导课程金牌讲师”来担任,这样提高了上课质量和效果,学生课堂满意度明显提高。“职业指导课金牌讲师”聘期为三年,三年后重新评聘。同时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求职大赛”和“就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作为课程的最好辅助和成效检验。endprint

7.课程师资保障化:宁波大红鹰学院这方面也很有特色,首先制度推进,学校明确提出打造一支“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即教师不仅应当是合格的高校教师和技师(工程师),还应当成为合格的职业指导师。为此,学校颁发了《关于推行职业指导师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职业指导师的选拔面向全校教师进行,重点考察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通過笔试、面试等环节,选聘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的职业指导师。同时,聘请了数位行业企业的专家做兼职指导教师,充实了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用人单位的声音,保障职业指导工作面向社会需求。实行年检年审和无业绩退出的考核制度。对职业指导师采用每年评聘制,每年都要进行新职业指导师的选拔,每年进行业绩考评,降级或淘汰不合格者。学校划拨了专项经费给予津贴和奖励。在承担职业指导工作期间享受相应的津贴。近几年,学校职业指导师数量一直保持在70-80名之间,保障课程教学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职业指导师队伍有着独特的工作模式。首先,立足个性特点,实施团队建设。根据学生职业指导的需求和职业指导师的个人优势及特点,制定了职业指导师团队建设方案,将职业指导师划分为理论研究型、社会调查型、实践研究型三种类型,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服务。这种团队工作为不同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推进了职业指导师的专业化水平。其次,采用俱乐部形式,整体推进和提高。通过俱乐部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研究、互动和学习氛围;利用讲座、报告的形式对职业指导师队伍进行培训,促进了指导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第三,专题研讨学习,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每年开展全校性的以职业指导为主题的研讨会,许多教师都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撰写论文,介绍职业指导的先进理念、做法,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理论引导作用。同时加强对校内职业指导师的培训,提升队伍的指导能力,实现专业化、专家化,真正实现“指导”到“辅导”,带领学生自主探索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李月云,王德玉.试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3(1)

[2]张金华.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6)

[3]高洁静.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评价初探——从真实性评价的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4

关键词:高校;品牌化建设;党建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中,品牌是一个名称、符号或设计,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一方面代表着独特的意念、文化与特征,另外一方面则是产品质量、信誉和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是区别于其他商品的重要标志,超越于产品本身具有的有形价值。在以往,关于品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是在经济层面里进行探讨的,而将品牌创建理念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实践中来,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表和符号,即高校党建品牌化活动的品牌名、logo或其他等外在标志符号。二是理念和行为,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行为活动的载体。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我们应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基层党支部和支部党员为主体,培育具有高度认同感、品牌感染力深,模范作用强的党建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以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战斗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保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可以不断拓展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完成各项工作,解决党建工作中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通过特色而鲜明的党建品牌来吸引和凝聚师生,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并利用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凸显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促进高校党学生建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动力。

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建项目品牌化,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过程。通过高质量的品牌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个体影响力的普遍增强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激励广大党员不断积极进取追求上进,以更完美的表现展示党的先进形象。另外,通过培育党建品牌活动,丰富党建形式,以党建带动团建,加强对广大青年团员的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3.高校学生党建项目品牌化建设是应对党建工作挑战的重要举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研究性,但思想不成熟、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容易受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和负面新闻的影响和误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党建工作载体和方法使党建功能实效性欠缺,因此需要采用大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以党建品牌项目为依托,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党建活动,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创新品牌化建设的工作模式,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需要由一系列制度文本构成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科学制度,它是党建品牌保持影响力和持久力的前提。好的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就像一面旗帜,可以把广大学生党员牢牢地凝聚在旗帜周围,发挥出强大的正面力量。例如广东白云学院 “阳光队”,是财经学院党总支管理下的学生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党建的各项工作中,结合我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培训教育、管理考核、支部建设、先锋模范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夯实了品牌体系的建设基础。

2.构建品牌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党建品牌效应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品牌建设只有得到广大党员的认同和信任才是真正的党建品牌,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建立系统全面的工作机制,共同打造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形成了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阳光队”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最新社会思潮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如:“我的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阳光杯”技能展示等,使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凝聚他们的全部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导示范作用。

3.推进品牌化建设的网络体系,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5

各院系:

2014届毕业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已开课,为使大家对本课程的考核有所了解和准备,经学校就业办研究并参照往年做法,对本门课程考核作如下要求,请各院系务必组织所有2014届普高毕业生完成考核工作,以作为计入1个学分的重要依据。

一、考核办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按6:2:2的比例给学生评定成绩(其中课程作业成绩占60%,考勤占20%,实践占20%)

(一)课程作业要求:

1、形式:撰写文章一篇,题目自拟。

2、内容:紧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内容,结合自己求职就业的实际情况,内容可以是心得体会、求职经验、求职路的设想、求职前景展望、职业生涯规划等。

3、体裁:记叙文、论文、杂文、散文、随笔均可

4、字数:不少于1500字

5、其他要求:

(1)打印或手抄版本均可。如是打印版本,一律用A4纸张;如是手抄本,一律使用20x20或15x20的格子纸书写,字迹工整。

(2)作业文本上必须注明专业、姓名、学号。

(二)考勤要求:本课程总课时为16学时,凡缺课超过总课时数1/3的,不能参加本课程考核,请任课老师做好考勤工作。

(三)实践课要求:根据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数为16节,其中15节课为理论课,1节课为实践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践课教学内容体现为组织学生参加我校举办的招聘会,故要求每个毕业生都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届时请各位毕业生到签到处交一份求职简历(规格统一为一张A4纸),以作参与就业实践依据。

二、评分办法

任课老师根据学生文章质量评分,结合学生考勤情况和实践参与情况,按6:2:2的比例评定学生本课程的成绩,并登记在成绩表(见附件)上,成绩表应体现“作业成绩”、“考勤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四项成绩,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加盖系公章的成绩表和2篇优秀文章交到就业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就业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6

摘要:商贸类专业已经肩负起培养融商务技能、跨文化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商贸类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商贸类课程;学生主体;双语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商贸类课程成为当前发展变化最快的学习领域之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培养符合现代商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商贸管理人才,推进高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从2008年起开始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在三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一、以翻译原版教材为抓手,积累优秀教学资源。

师资和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是教育部对双语课程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商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体现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这对双语课程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翻译国外MBA经典教材,有机地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开发两项工作结合在一起。

教师参与翻译出版国外教材与单纯阅读原版教材在效果上有本质的差别。教师阅读原版教材,是基于自己思维去理解教材内容。教师翻译教材则要求从读者角度去思考,用读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文化诠释原版教材的精华。教师通过翻译国外原版教材,一方面提高了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深刻把握了原版教材的全部内容,并形成了对国外教材本土化改造的思路。

目前,双语教学可以选择的原版教材都来自先进管理思想比较集中的欧美国家,他们所处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过程等与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也蕴涵着作者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认识。直接将原版教材作为学生双语教材并不合适。对此,我们组织教师改编双语校本教材,删减了一些不适合教学以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在体系结构和内容特色方面保持了原版教材的风貌。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技能型课程,可讲授的内容很多,如果一个技能接一个技能讲,很难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我们按照“原理―实践―技巧”框架设计每个教学项目,原理部分简单介绍商务谈判的目标、分析各种谈判情境、了解谈判对手的需求和兴趣、如何合理组织谈判内容等;在实践和技巧部分,主要列举能够反映商务谈判中具有代表性问题的经典案例来讲解,并以企业谈判实践为立足点,通过大量案例解释商务谈判的内在复杂性,挖掘知识本身的深刻内涵,使教材中的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既有分立又有融合,最终形成兼顾外国文化和本土国情,指导学生能按照企业真实工作要求开展学习的校本双语教材。

编写双语项目化教材,不仅有效解决了双语教材问题,而且为克服双语授课实践中出现的“词汇讲解过多、专业训练过少”等弊端做了准备,为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工学结合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一些商贸类课程双语教学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学生专业知识空白、英语表达能力薄弱的状况下,双语课教师通过大量专业词汇讲解、语法解释、段落分析,向学生灌输英文版的专业理论知识。从反馈结果来看,学生负担过重,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欧美国家很早就在人才培养方法上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即成功的学习应该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内容的适用性。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人们并不是从他人传达的事实中来获取知识,也不是通过感觉和直觉来获得,知识是直接的运动行为的产物,也就是要通过“做”来学习。

商贸类课程双语教学改革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尝试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等。要起到强化学生外语应用水平和跨文化思维能力的作用,双语课程就不能依赖于教师过多的讲授,而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双语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再局限为提问和回答,而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工作项目,摸索要如何行动,该学习什么。以商务谈判为例,教师通过若干个案例,启发学生能够策略性构建谈判方案。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跨国商务谈判情境,分组设计谈判预案。最后,对学生提交预案的可行性、复杂度等给予评价。授课全过程采用英语沟通,情境任务书和学生预案(作业)也都是英文。对学生提交作品不要求长篇大论,但求专业术语准确、全面。教师不再花大量时间向学生讲解谈判策略,仅引导学生对谈判策略重要性的重视,然后指导各小组搜集资料和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在双语教学中坚持工学结合思想,通过项目化教学,既实现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让学生在行动中掌握专业能力,领会跨文化差异。

三、采用多样化双语教学手段。

板书加教材的传统教学手段,使双语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忙于英文笔记,遏制了双语教学效果的发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克服双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力举措,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重要支撑。

1、多媒体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手段。

配上图片的多媒体课件能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通过视觉审美减缓学习紧张感。为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建议制作全英文课件,内容力求简明扼要,防止文字堆积。

2、网络课堂是学生课外开展双语学习的重要补充。

可以将电子教案、授课计划、案例库、文献库、习题、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表等资源上网,让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和任务,有计划开展自学。开发以客观题为主的网络题库,便于学生自我检测知识点掌握情况。要重视利用视频教学资源,尤其近年来许多国外一流大学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发布了大量公开课视频,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线收看欧美商学院教授的教学录像,在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体验一流的高等教育。虚拟商贸是双语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可以在实训室,通过借助英文版的商贸专业软件开展虚拟教学。例如,利用营销模拟教学软件、外贸模拟软件等,依托全英文界面,要求学生选择扮演不同商务角色,利用系统进行仿真操作,在互动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双语教师可以把要讲的内容通过各种平台,以立体化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根据需要随时调用。课内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互动,使双语教学从专业英语讲读彻底转变为跨文化环境下的职业能力培养。

四、设计多元化双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学生某种专业认知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敢于迎接挑战态度。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商贸类专业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应的,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不能围绕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的记忆效果展开,而应该侧重于预期的职业行动能力以及规范的职业态度。

商贸类课程双语教学评价要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工作能力的养成,尤其是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思维能力的获得,逐步完善双语教学课程评价形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个人的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团队的设计方案、小组汇报等;终结性考核包括综合模拟、课程论文、网络或卷面考试等。

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我们设计的课程评价依次是“完整的行动方案――具体的行动步骤――依托的商务原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针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而设计,要求学生制作英文PPT汇报国际商务谈判方案,再分组开展模拟谈判对抗。在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的前提下,力求能通过简明扼要的事实证据直接表达己方观点。第二层是围绕专业行动理论展开,通过问答或卷面形式,考核学生对商务谈判工作步骤的掌握。第三层是考查学生对面广量大的专业知识点记忆情况,可以采用网络或卷面考试。第一层比重最大,至少在50%以上,考核方式为活动过程。第二层对工作步骤的描述能力,比重应不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突破书本上的模式,尝试对工作流程的创新和改进。第三层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记忆性考核,比重在20%以下。如果完全忽视理论修养,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精神,但试卷反映的仅仅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是相差甚远的。

双语教学既然是为突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各种考核方式就应该都以英语为主。对于应用型商贸人才的培养,特别忌讳死记硬背,不苛求学生长篇累牍或演讲,淡化对理论性很强的原理的考核,但一定要能开展工作,并简单说出工作步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欧美外籍教师或企业中有涉外管理经验的专家,由他们出演对抗性角色,共同参与学生综合项目的评价。

五、商贸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与思考。

在国际化经营环境中,各类企业都对商贸类专业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着突出且较高的需求,针对商贸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思维能力。但要真正体现双语教学的优越性,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必须以学生能否有效完成专业课程所对应岗位活动任务为考量。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双语教学改革道路上,要不断完善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还要提高教师现场工作能力。同时,邀请外教或企业管理专家,以各种形成参与课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发展给以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将优秀的双语教学能力转换为学生合格的岗位活动能力。

3、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商贸类专业有着多种国际竞赛,如国际市场营销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7

但我们应当看到, 在当前新形势下, 我国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离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技能诉求, 还存在相当大的反差。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高等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以下简称该课) 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 促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但纵观目前我国开设该课的情况, 还存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等问题。

1.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第一, 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齐。该课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 它的最大教学特点就在于体验式教学。而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体验式学习的流程式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但从目前高校讲授该课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 “半路出家”或“临时出家”者占到约80%的比例, 甚至有不少高校把该课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待, 启用大量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人员兼职授课。不难想象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怎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因此, 高等学校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存在“不齐”现象, 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违背了教育部对开设这门课“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初衷。

第二, 授课教师社会经历和阅历“不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存在承担该课的教师年轻化现象, 据调查该课有近65%的教师是年轻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他们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较广, 但他们社会经历和阅历普遍偏少, 大部分是分配或留校的研究生, 或是从高校到高校, 对社会招聘和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程序了解不多, 对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招聘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 “由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数量少, 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 (1) 。在这样的师资构成背景下, 对该课的实用性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第三, 高职称教师与就业指导理论水平不齐。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结构除了“年轻化”外, 另一现象则是高职称的兼职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尽管在其专业领域可谓高水平, 但兼职教该课的理论水平却不强。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8~2009年间联合12所高校随机抽样调查的5000名大学生对该课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1.8%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教师的评价“十分满意”和“满意”, 有27.4%的毕业生给予“一般”的评价, 有30.8%的毕业生给出了“勉强及格”和“不满意”的评价。 (2) 可见目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设该课的反映是比较消极的。

2. 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

由于该课教材无全国统编教材, 各省市、各行业高校也无统编教材, 导致各高校按各自所需而制定教材。

第一, 教材实用性不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或由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该课教材, 因此, 大多数高校是自编教材。但纵观各高校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独特现象:绝大多数是统领或管制学生工作的人员编写, 教材给大学生带来真正实用的价值受到质疑。

第二, 教材章节设置不科学。纵观各高校所编写的该课教材, 以重庆市10所高等学校教材为例, 我们不难发现:第一, 各高校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不统一;第二, 就业理论部分普遍偏重;第三, 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章节部分, 可操作性较差;第四, 案例教学部分有的过时, 同时, 部分章节讲授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脱节, 甚至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需求有背道而驰的现象等。

第三, 授课学时分布不合理。第一, 部分高等学校把该课贯穿在整个大四学期, 但作为大四毕业生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提早进入社会, 多数已在社会用人单位实习, 身心已不在课堂, 因此, 在大四开设该课并不现实。第二, 部分高校把该课课时犹如蜻蜓点水般地平均分布在大学前三年的每一个学期。以重庆某财经高校为例, 在总共36学时中, 从大一到大三每学期分配6学时, 而大四不开设。但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正处于就业面试的“黄金期”, 而所学的就业技能早已忘记。

3. 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

讲授该课的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得法, 学生不愿接受, 即闭门指导现象较为普遍, 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第一, 学院派气息较为严重。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由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该课的教师绝大多数的是“生在高校, 长在高校的”专家, 老师自身就没有社会实践和找工作的经历, 因此, 所授就业指导课只是“照着一本教材念念”了事, 实际指导意义缺失。“我国部分高校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只注重专业教育, 而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 (3) 因此, 大学生上该课乏味或跷课现象就成为必然, 更不用说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有所提高了。

第二, 教学方法不恰当。纵观目前高等学校所开该门课程的教学来看, 往往习惯沿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采用“干瘪”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 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职业发展和就业过程中要注意的那些事项等, 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师生没法互动, 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等。由于教师讲授的手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 因此, 缺乏针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其结果是“在与10所学校共60名学生的座谈中, 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 56.70%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 21.51%的学生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逃课率约在30%左右” (4) 。

第三, 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等学校开设该课普遍存在“理论色彩过浓、内容枯燥空洞、实际用处不大, 因而也被许多大学生戏称为‘太空课’”。因此, 该课不被大学生所接受, 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上该课的学生出勤率低, 学生逃课现象增多。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探索

1. 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

根据教高厅[2007]7号文件精神要求, 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 对于提高该课教学质量, 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 师资授课有“门槛”。应该以“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作为高等学校讲授该课教师的准入门槛, 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该课教师的职业培训, 并须取得职业化的资格证书才能上讲台。

第二, 建立合作培训机制。高等学校应与当地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和中介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合作机制。 (1) 教师介入大型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培训, 直观了解企业对新员工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2) 大型企业职业指导师为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使高校教师吸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的技能技巧。 (3)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就近原则聘请当地人才市场指导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依靠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大学生开设就业专题课。同时, 要求把企业内部员工上岗的基础培训放到学校来做, 一方面方便企业提前吸引大学毕业生,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真正了解企业。 (4) 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锻炼1~2个月, 这样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授课水平。

第三, 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机制。教师授课水平除了外在培训提高外, 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讲授该课教学水平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因此, 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实践锻炼,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2. 教材统一及课程设置科学布局

第一, 统编教材方案建议。 (1) 由于目前还没有该课的全国统编教材, 建议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统编的教材。 (2) 各省市、自治区统编教材。在教育部还无法组织全国统编教材的前提下, 建议由各省市、自治区教委组织专家根据地域、行业、专业等特性统一编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材。

第二, 课程设置科学布局。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 按“不得少于38学时”计算, 同时, 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专业等特性, 以及作者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 建议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布局应按“弃四、重三、轻二、点一”的原则: (1) 大一是大学生心理适应和调整期, 就业指导重在专业教育、专业目标、学业规划、综合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储备指导上, 因此课时安排要“点”, 即点到为止即可 (上下学期各安排2学时) 。 (2) 大二是大学生生理、心理逐渐适应和成熟期, 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 学习任务繁重, 为加强大学生对该课学习吸收的有效性, 应该侧重在职业生涯设计、认识自我等方面指导。因此, 课时安排应“轻” (上下学期安排各4学时) 。 (3) 大三是大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和实验实践课的重要阶段, 即进入准社会阶段, 重在讲授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程序、途径、方法以及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适应等内容。因此, 课时安排应“重” (上学期12学时, 下学期14学时) 。 (4) 大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见习阶段, 加之大学生这阶段难以集中学习, 因此, 在此期间开始该课已失去指导的实际意义, 建议“弃”之。

3. 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及效果

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在讲授该课时须采用新型组合开放式教学方式和方法。

第一, 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 (1) 引入式教学法。所谓引入式教学法即指开放课堂教学空间, 引入社会人力资源进课堂, 对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在“招聘面试技巧”“企业对人才需求”等章节中引入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指导专家进课堂现身说法, 并在“职业适应与发展”等章节中引入社会发展成功的本校学长进课堂讲授成功经历。 (2) 互动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即在该课程相关章节中, 老师通过营造参与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如在“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设计”“面试礼仪”等章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 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 视频分段式教学法。所谓视频分段式教学法即将所授教学内容相关的章节的课程选用一段相关的视频 (央视网下载) , 分成几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播放不超过10分钟即暂停, 由教师设问, 随机抽学生上讲台分析解答, 由授课教师点评解析。接着再继续播放视频, 再随机抽学生上台分析解答, 时间控制在2学时, 以期达到强化大学生的就业面试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既是对就业指导课的一种丰富、完善和改革, 又较好地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职业的角色体验, 该教学法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普遍需求,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场景模拟式教法。所谓场景模拟式教学法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 要求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某一种场景中, 进行就业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职场招聘环节, 学生既扮演招聘者同时又扮演被招聘者, 这样的模拟方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场景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拓宽教学渠道, 增强教学的逼真性, 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促进教学相长。同时, 场景模拟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实战技能。

第二, 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效果。多年的实践证明, 该课程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贴近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 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特点, 有利于教学相长, 优化教学效果, 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1) 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信息时代为大学生广泛吸收新知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只要他们需要学习新知识, 点击网络就会有收获, 他们的思想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比较强烈。因此,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实战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单凭老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的。然而, 自“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以来, 通过多层面、多形式、多感官、多成员、多视觉的教学, 使大学生置身社会职场空间, 以主人公的角色体验到生存的危机感和现实感, 不仅大大加强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而且增强了大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实力的欲望, 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听课欲望强烈。 (2) 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特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抗拒, 另一方面会“误人子弟”。因此, 整个教学过程要根据大学生个性需求并能使每个大学生满足个性需求而又有所收获, 如“模拟招聘”“职场礼仪”示范等环节, 以学生作为模拟对象, 老师点评、示范, 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实体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收效显著。 (3) 符合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求职要求。当代大学生接收新知识快, 但实际社会见识少, 他们普遍需要较为实际和可操作性强的社会知识和就业技能。因此, 该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 使课堂上多数的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 又接近社会 (如引入式教学法) , 普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功率证明大学生通过该教学法的学习, 竞争高质量就业职位普遍成功率较高, 就业竞争能力明显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何瑞铧.浅议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2)

[2]宋双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 2012 (2)

[3]袁淑清.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 篇8

笔者拟结合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就业指导阶段教育模式”的思路,旨在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情况如下:

1.入学后渗透教育。由于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学制更短,更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留给学校开展就业教育的时间相对缺乏,因此,从新生入校开始,高等职业院校就应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渗透就业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感受期。这个阶段主要针对大一新生。首先,开展“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指导,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告诉学生就业是自己的事,就业过程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是自己的能力素质,帮助学生将就业的压力转化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其次,针对“三观”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南针。学生思想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主观教育,从而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下基础。第三,针对专业的内容开展相关工作,如对所学专业的特点、学习要领、以后的方向以及与该专业相对应的相关行业的具体特点,从事该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从事该行业需要付出什么、将会得到什么、该行业近几年和以后的就业前景等各方面做详尽而具体的介绍,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个总体的把握。

规划期。主要针对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的学生,职业规划是这个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环节。一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帮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即所谓的定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定位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二是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告诉学生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和大学生培养自身能力、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认真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选择一些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选修理工课,认真参加相关的培训并尽可能地考取相应的能力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把自己培养成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其他技能(如计算机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让学生明白,在现代社会,仅有证书是不够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企业的用人新特点。因此,在学习和考证的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尽可能多地锻炼自己。比如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节假日打工、寒暑假实习等等。三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以良好心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与竞争。

2.毕业前的强化教育。提供就业政策的咨询和指导。讲解有关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学院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规;分析当年就业形势,市场动态和供需状况。

掌握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和切入点,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学校应该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比如通过各类招聘会(大、小型),或举办专场招聘会,与就业网站、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取得联系,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开拓思路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和资料。

就业相关技巧培训。主要是针对求职与面试的技巧指导。众所周知,就业前,必然要经过求职面试,而面试是需要技巧的,学校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以培养学生求职的外在能力和内在能力。如:模拟招聘会(即对整个面试工作流程进行培训,包括设计一些职业场景),练习写求职信、简历,做面试准备、学习面试的礼仪和技巧等。培训要抓住技巧,有的放矢,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经过培训学生会有更强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升学指导。为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比如专升本,报考公务员等,一方面满足毕业生的不同需求,一方面分流部分就业压力。

3.实习中的跟踪教育。实习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就业适应环节。安排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这个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过程,为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咨询、帮助解决,包括适应性方面、技能方面、人际关系及心态调整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回访实习单位,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达到信息的双向沟通,这样做不但能增进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还能利用反馈意见指导教育学生如何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调整实习计划,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效果最明显,指导解决的都是实际面临的问题,因此绝不能忽略。在实习中,希望就业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前进行登记,介绍自己的简历、特长和爱好,提出自己希望就业的行业、所在地和具体岗位。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本人的特点和要求,介绍符合条件的实习岗位。实习结束后,高等职业院校应就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从而组织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活动。尤其要对他们进行就业面试技巧和适应性训练,提高他们推销自己的技巧和能力,鼓励他们增加就业信心。

4.毕业后的后续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从教育类属的本质来看,具有继续教育的属性。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毕业生毕业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看,高职院校应为毕业生提供1-3年的毕业后服务,使他们顺利度过“调试期”。一般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强调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动态维护毕业生就业信息,并及时跟踪和调研,为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继续教育服务、继续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难题,继续提供就业信息岗位培训等等。

此外,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把毕业生的后续服务尽早纳入议事日程。如毕业生离校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应做好待就业毕业生的登记工作,以各种方式提供后续就业服务。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一定时间后仍未就业的,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帮助。对已提出申请的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应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或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培训,并给予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对象,应给予一次性创业技能培训补贴,享受公益性岗位安排等就业援助政策等等。

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集教、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为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包含的内容应当是多方面的。包括为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就业渠道,通过直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的方式,以求得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缓解,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上一篇:秋颂的诗歌下一篇:[暑期征文]并不是所有的童年都美好——童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