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共10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1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通过对昌黎县内几个小型企业的调查,我们对昌黎县的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现象作出了如下的汇总以及分析:
首先是鼎龙火锅城,鼎龙火锅城是去年年底刚刚开业的一个新企业,该企业对员工要求较高,据了解,员工在进企业工作前都要接受培训,而且在工作期间的着装都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在问到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时,相关领事就没有了方才的侃侃而谈,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相关的签订合同,员工们就来这工作了。
据员工介绍,员工每天三班,早班是上午九点到两点,中班是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晚班是晚上九点到没有顾客结束,有这样大工作强度的员工每天工资是四十元,而且没有与企业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员工们对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有什么用都不清楚,由此可见该企业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欠佳的。至于三险问题更是没有规定,只是对一定的工伤有补偿,但是没有明确的保障制度。
但是随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的工人如果长期留在这里,并获得了一定的岗位地位,上面的领导就会对这些能够长期在这里的员工作出相应的保险机制,比如说最基本的----为员工上三险,但是这保险金的费用还是得自己出,当然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很普遍,一般的企业都是不给员工上保险的钱的,其次是对昌黎县果园宾馆的调查,昌黎县果园宾馆是一个相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员工人数多,规模大,经常承办一些大型婚礼庆宴,因此对员工的要求比较严格,经过了解,员工们在企业内严格要求自己,就连临时工都要求较为严格,工作量大,时间长,临时工的工资是每次帮场三十元,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三点。
根据详细询问,员工们未与企业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在员工想离开的时候会自动离去,只需跟上面的领导说一声就行,对于保险问题呢,是有保险的,但是这类的保险也只是基于平时的外伤保险,因此可以说这也是形同虚设的一个保险机制。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员工的素质问题,这里还存在老部队制度,就是长工欺负短工,短工干活长工赚取轻松和工资,在新社会的今天全民素质的提高应该是每个人的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学生的素质高就得到处受人欺压,四处受人排挤。
下面说一下果园宾馆的工资待遇,这里的工资待遇还算可以,每次帮工是三十元,长工工资是每月八百元,休息时间是看情况而定,上午八点准时上班中午两点半吃饭休息,下午三点半上班,直到晚上六点半下班,晚上的晚班是有各位员工轮班,从七点半到十点半。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那些还未成年的小姑娘来说是不是有点大呢?
为什么这些企业都机制这么不健全呢,在这里现归纳一下: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对合同的问题施行不够,认为劳动合同在企业运转的全过程中没有太多的作用,这是在先前的工作积累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当然了积累下来的不是实用的经验,而是社会企业经营的陋习,我想在现实社会中应该是更多的企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吧,于是我们又对几个稍微大些的企业进行了调查。
昌黎宾馆是昌黎县一个比较大的餐饮住宿企业,这里的服务质量高回头客很多,为调查清楚这里的员工待遇以及劳动合同问题,我们几个人特意在该宾馆找大学生帮忙时去参加这里的服务工作。
在上午十点时我们出发去昌黎宾馆,正式工作是在十一点半,经过切实的体会结果更有说服力,昌黎宾馆的工作时间少强度小,虽然到下午两点这段时间只有十五元钱,但是在这里的伙食却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在这里的员工素质都普遍较高,对待人的态度和蔼。另外该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明确的劳动合同制度,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保证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践行了国家的法律强国政策。
该企业对员工的保障制度相当好,而且工作强度不大,长期的员工月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每天休息的时间也很合理,对于劳动合同问题也是有明确的规定,每位员工都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在离开企业前都要提前打出辞职报告,然后交给上层经理,这样自己的工作经历也就结束了。
再有就是对于昌黎某葡萄酒生产加工厂的调查,由于该企业不愿透露自己的信息,所以按照规定我们也不会在报告中说出企业的真实名称,该企业是昌黎县相对规模比较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拥有员工四百多人,每位员工与企业签订了严格的劳动合同关系,最短的是一年的劳动关系,这是对于刚刚步入企业的新员工的要求,基层员工是三年的劳动合同,稍高层的员工是十年的劳动合同关系。我想这张的公司应该也有些不健全的地方吧,于是继续询问其他的问题,劳动时间是标准的八小时工作时间,每天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公司的利益收入有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险问题更是做得非常好啊,每位员工在入场的时候都做了体检,并严格的为员入了保险,当问到该问题时,相关负责人的一席话的却让我们吃惊,她说:“我们请员工来工作,为我们创造劳动效益,如果我们不能为他们的人身健康权利作保障,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开这个企业,我们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对于这一席话我们的确很吃惊,现在很少有切实为员工利益着想的了,这样的企业真是为数不多哦。
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一些重要的情况,比如说某些企业的员工素质低,员工法律意识差等问题,我想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吧,主要还是法律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对法律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差。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不好的规律,越是小规模的企业法律意识越差,法制建设越不健全,员工素质越差,这样的企业往往越容易在优胜劣汰中被淘汰,越是大企业约遵守法律,严格履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措施,我们的这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出来,昌黎县周围的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合同实施效果好,而一些小型企业实施不好,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2
近年来,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种情况的发生, 既有全球经济衰退、国内大学扩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又与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认知、就业态度等主观因素有直接关系。例如, 部分高职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够明晰, 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对就业的严峻形势缺乏足够认识, 在短暂的三年大学生活中没有能够掌握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热衷于学习理论知识, 忽视技能训练, 存在畸形发展的问题。所有这些, 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一些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 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 有的甚至不得不遗憾离职。另外, 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或其中的一些专业, 由于国家政策倾向及市场特定需要, 在一定时期会出现用人单位“抢人”的现象, 甚至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已经与学生签署了就业意向书。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高职学生往往会因为工作已经有了着落, 对学习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上述问题的存在, 无论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用人单位都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既然如此, 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就是高职院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除了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外, 还可以在思政教育方面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更应该在教学改革中自觉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 为全面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作出应有贡献。具体来说, 这种改革近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积极探索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 除了面向所有的大学生以外, 更应注重将知识的普遍性规律突出地反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 将共性的教学内容与个性的专业要求相结合,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思想认识层面, 应着力将“四信” (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民族复兴的信心) 、“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与特定的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在道德情操层面, 应着力将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不同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相结合;在法律规范层面, 应着力将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与不同行业、岗位的特殊工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相结合。
二、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就业指导的有机融合。
高职教育的年限只有短短的三年, 要在有限的学习年限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 任务十分艰巨。大一为学生开设的《基础》课, 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 将教学内容的普遍规律贯彻到学生的具体专业中, 就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消除就业方面的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提供有力指导。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 一切都是新鲜、未知的, 他们迫切需要学校、老师为他们在学习与未来的职业方面做出正确指引, 尤其是在目前某些就业形势较好的高职院校, 对于用人单位的提前进入学校进行“抢人”的局势, 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对职业选择、岗位要求一无所知, 存在盲目性、随意性。针对这一问题, 《基础》课教学必须切实改变以往思想教育脱离专业实际的痼疾, 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 着力宣传所学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借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从而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 坚定学生的就业选择,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课课程改革方案。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 必须尽可能地体现两大原则:一是教学中所选用的实际素材和具体案例必须以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业领域为主, 从而使学生了解并逐步熟悉自己今后就业工作的行业状况;二是教学中所选用的行业素材必须以正面素材为主, 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己今后工作的行业领域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 应根据教师自身条件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呈现出多样性, 如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有能力的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 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使思政教学摆脱以往的刻板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课课程考核方式。
一是作业布置和课堂考试, 必须尽可能地与学生就业中容易发生或遇到的实际问题相联系;二是将学生技能训练、岗位实习的操行表现纳入学生平时成绩, 并加大其在最终考核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三是将学生职业规划书、社会实践报告等纳入期终考核成绩中。
五、借助网络平台, 建立起对学生就业问题的时时跟踪与服务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方向性的宏观指导及重点问题的集中讲解以外, 对于学生个体表现出的特殊问题也不应忽视。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 对于就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尽相同, 比如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等存在的差异, 会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呈现多样性。再者, 对于某些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 国家出台了哪些新的就业政策, 学生应该如何看待目前所学专业在行业中的实际情况, 如何在学习中做好积极准备, 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等, 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限于教学时间,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为学生做出解答, 而网络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可以在校网上为学生建立思政课的相关论坛或建立“基础课”QQ群, 借助网络平台,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时时互动, 集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就业方面的有效指导。
总之, 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只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才能推进《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能, 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 服务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 21:154.
[2]刘和忠, 马东薇.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11) :44-45.
[3]刘磊, 叶曲炜.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15) :21-23.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就业成才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大学生就业成才关系密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讲政治的高度学好这门课非常重要,从现实性上讲,学好这门课对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也至关重要。
其原因是: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作为社会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健全的人格和专业技能,健全的人格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但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其核心内容。比如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价值观念、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是教会学生做人,适应社会。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专业技能是学生在学校通过学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从事相关专业做的能力准备。一般来讲,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在大学里也不例外,但对于道德修养的學习和培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重视或忽略了。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或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的培养更难,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常言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人德为先。因此。道德修养是一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承担着这样的重任。
从实践上讲,学好这门课还意味着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非常必要。从权威部门所做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排在首位的的因素没有一项是学校或学历,而对企业的忠诚、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等方面非智力因素欠缺,使很多学生被拒于用人单位之外。有些用人单位坦言,比起专业知识和学习背景,大学生的修养更重要。很多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实践之后,对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与自己的成长成才才有所领悟:
上海市对毕业5年,工作上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学生作过调查:在大学你最不爱上的课是什么?他们说是“两课”。
当问到:走向社会后对你成长成才影响最大的课是什么?时回答也是“两课”。
这些大学生说,回过头来看,尽管当时的课并不爱听,但自己走向社会后很多理想、思想,包括做人的道理,恰恰是在“两课”中获得的。
为什么会出现“两课”在校大学生不爱听,毕业后又感到非常实用非常重要的矛盾状态呢?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两课”教学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性不强,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从而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喜欢。怎样缩短"两课"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呢?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亟需改革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学生的高素质和高技能是学生就业和成才不可或缺的两翼。高素质和高技能是德与才的关系。高素质是高技能得以发挥和施展的前提和基础。具体讲高素质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较完善的职业纪律素质。职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载体和途径,一个大学生从毕业到退休,可以说人生三十多年的黄金时间都是在具体的职业中度过的。职业素质如何,不仅影响倒工作的态度潜力的发挥,还影响道一个人是否幸福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直接影响到为社会是否做出了贡献及贡献大小。传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等于政治理论知识传授。同时传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停留在认知层面的弊端。也就是实践性不强。在授课方式上还以填鸭式的满堂灌的老师个人一言堂为主,在考核方式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张考卷定乾坤”的结果考核。这种不足的存在影响了本门课程主渠道育人作用的发挥,桎酷了思想政治理论的生命力,使学生感到此门课程枯燥乏味高高在上,远离社会生活和大学生个人的实际。导致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态度是被动学习,缺乏兴趣,应付考试。另一方面,这种教学弊端的存在也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质量,也一定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成才。2006年大学生就业严峻局面出现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成才是全社会社会责任,更是学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更是责无旁贷。
可以说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举措
1.整合教材内容,强化教学内容着力点,体现职业性
目前,要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问题,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内容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特别要强化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教育。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实践教学方面,体现职业性,比如,让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收集成功人士事迹、畅谈自己的创业计划、大学生与诚信等等。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也要体现职业性,坚持内容职业性的同时,体现完成的团队化和考核的过程化。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精选实践教学项目,促成知行合一
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计划,规定实践教学的学时,做到每一章都有与学生就业成长有关的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以人为本,让学生积极广泛的参与,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也要体现职业性,坚持内容职业性的同时,体现完成的团队化和考核的过程化。制定对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制约和检验的手段和措施,如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记录,成果的保存记录、成绩考核等等,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可以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管理人员作关于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岗位要求、职业生涯设计、应聘技能等做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和就业能力。同时与校系团学部门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比如通过考察调研、志愿活动、顶岗锻炼 社会服务等形式,增加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性认识。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解决学生所想、所忧、所求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制作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将优秀影视资料引入教学之中。影视资料的形象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其能突破时空限制并提供丰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抽象材料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中可采取讲授法、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视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等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少讲精讲,目的让学生参与进来,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目考查卷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9**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090440401**成 绩:
勤工俭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国
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高校的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了解,力图理清勤工
俭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联系,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俭学利与弊 成长成才
一现状
勤工俭学的助学模式发展由来已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
生的青睐。
从参与方面,据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有52%的同学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53%,勤工俭学的既有
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
高,多达64%。
据笔者调查,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要是为了赚钱。
这部分同学中大部分,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需要靠勤工俭学维持生
活。少部分同学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度过自己一时的“经济危机”。
还有部分同学是为了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潇洒。
2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早日接触社会,为日后在社会找工作积
累经验,而钱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主要依据。
3其他目的。
这部分同学占总数的少部分。他们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打发
课余的无聊时光。
目前大学生的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如笔者
本校的家教主要是由家教中心组织的;学校勤工部为经济特别困难的学
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职位;通过应聘网络广告求职;商家到校招聘。
由于途径有限,所以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工作种类也较少,主要集中
在:家教、兼职、临时钟点工等。
二 利弊
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希望。随着我国教
育体制的改革,八股文式的书呆子渐渐消失。特别是国内素质教育的全
面展开,我国的教育开始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但目前,素质教育
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理想,在部分地区甚至是失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从千军万马中走过高考的独木桥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落后于当今社
会的需要。
因此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我国
大学生还应努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其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加强社交能
力和锻炼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大学生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综
合素质才能真正地成长成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提供给大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和加强社交能力的活动并不多。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贫困生的助学奖优制度得到了一定的落实,但我国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依然不乐观。
许多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认为勤工俭学可以使他们早日接触社
会,不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而且让他们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对于
贫困生,勤工俭学除了让他们学到了丰富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了他
们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维持了他们的生活,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勤工俭学有利有弊。大学生涉世未深,而社会上求职陷阱形形色色。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许多大学生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不能很好的处
理社会矛盾,往往不能维护自身权益。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大学生
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而求职心切的心态,往往以保证金或押金为
名向大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钱到手后就以种种理由推诿为大学生提供
兼职职位或扣减大学生的工资,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权益。
部分大学生求职心切,有些娱乐场如酒吧、舞厅等打着高薪的幌子来吸引学生从事所谓的“公关”工作,包括走秀、陪客人喝酒、唱歌、喝茶,甚至从事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在这些场所打工,很容易受骗上当或自己误入歧途。一不小心走上歧途,极易把美好的前途葬送。
还有部分同学过早接触社会的功利世俗,把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而没有把锻炼自己的能力摆在第一位。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这些大学生无法专心学习,容易影响到学习成绩。如果功利化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利有弊,但任何一样事物都会弊利相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与弊不应一概而论,应具体判别。
但我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远大于弊。大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可以与同学或社会企业合作交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方便大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找工作。由于提高了自己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校园毕业的大学生更能在今天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勤工俭学反而勤工阻学的现象其实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只要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就能抵御功利世俗对心灵的腐蚀。
总的来说大学生勤工俭学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看比尔盖茨、李开复、余世雄等著名的企业家不都是早早就脱离了父母物质上的资助。他们在大学时期或更早就开始了勤工俭学。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持了自己的生活,这样的青春将会是更加的精彩和踏实的。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在20年代初远涉重洋到欧洲勤工俭学,相当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这也部分受惠于勤工俭学过程中的素质磨练。许多西方国家的青年从成年时就开始相对独立地生活。他们不再依靠父母的资助,而是通过勤工俭学来养活自己。这样的国家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我们国家的在温室和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更强。
三 建议
勤工俭学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看,还需要多方部门和社会的努力来改善。
1.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国家还应完善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以更好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
2.社会应广泛宣传,让学校、广大学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
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利用好大学生的专长和高等教育的优势。同时,社会还应建立大学生勤工俭学联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诚信兼职,保护好大学生的切身权益。
3.高校应健全完善有效的勤工俭学体制。大学生勤工俭学是高等教育中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教育方法,其管理和机构设置应融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高校除了为特困生提供在校内勤工俭学的机会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到校外的诚信企业和用人单位勤工俭学。高校主持勤工俭学,必须依法保护学生以诚信和服务获得收入,但不提倡参与以赢利为目的的经商活动,严禁大学生在酒店歌厅等娱乐场所陪酒陪舞。高校主持勤工俭学还必须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首要目的,以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式人才为宗旨。
4.大学生勤工俭学首先要端正目的,应由单纯的增加收入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改变,为未来就业做准备。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被世俗功利化。大学生应视自己的专业和实际学习水平,选择内容、层次有别的工作,尽量参加一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发挥自身的专长和高等教育的优势,结合本专业把高新技术融入勤工俭学的企事业单位中,以达到学以致用。大学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有意识、有目的性地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人民邮电出版社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5
(二)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根据《婚姻法》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4.中国的道德资源十分丰厚,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5.共同犯罪是10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
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7.在甲杀害乙的案件中,乙是犯罪客体。()
8.理想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其中,居核心地位的是道德理想。()
9.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对其判处缓刑。()
1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二、单项选择
11.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
A.对社会做出的贡献B.从社会中获得的满足
C.在社会上名声的大小D.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动机
12.我国现行宪法经过()次修正。
A.2次B.3次C.4次D.5次
13.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C.积极投身社会实践D.大胆想象美好未来
14.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诚实守信为重点B.思想教育为重点C.心理健康为重点D.理论建设为重点
16.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诉讼证据的特征不包括
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18.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10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赞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的民事行为
A.无效B.有效C.重大误解D.显失公平
19.智是人才素质的()
A.基础B.灵魂C.条件D.重要内容
20.甲被乙打成轻伤,则甲要求乙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21.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A审判机关 B人民政府 C监察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
2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公有制 B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私有制
23.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A应当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D可以免除处罚
24.王五与妻子离婚,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王五结婚期间的工资收入()A由双方协商确定所有权归属 B属于王五妻子的个人财产
C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D属于王五的个人财产
2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2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27.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______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A.中止犯 B.既遂犯 C.实行犯 D.危险犯
28.犯罪集团是______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29.法律主要体现的是_______的意志
A.全民 B.统治阶级 C.党 D.整个社会
30.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主刑适用
C.只有主刑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才可以附加适用
D.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三、多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1.以下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是()。
A.遵纪守法B.文明礼貌C.奉献社会D.助人为乐
32.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A.是一种合法行为B.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C.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3.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A.风俗B.道德C.纪律D.法律
34.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有()
A.排污许可证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
C.环境监测制度D.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3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D、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36.下列选项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有()
A.警告B.罚金C.拘留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3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有()
A.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
38.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
A.人身安全B.经济安全C.科技安全D.文化安全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40.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A.因胁迫结婚的B.重婚的C.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D.未达到法定婚龄的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41.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42.民事主体必须亲自进行所有的民事行为。
43.“立志做大事”就是“立志做大官”。
44.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材料(案例)分析题
45、请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对此事做出分析和评判。
去年某日日晚上7时许,厦门515路小巴行驶至禹洲新村站,一个姓郭的乘客准备下车,但由于车内太拥挤,他还没走到下客门,车子就启动了。“我要下车!”他大声喊。“刚才让你下你不下,车子启动了,又喊要下车。”司机骂骂咧咧地打开车门。郭某挤到下客门边准备撑开雨伞,司机生气了:“你到底要不要下,下了车再打伞。”郭某也不甘示弱:“外面雨那么大,又耽误不了多少时间。”郭某下车后踢了车门一脚,司机从车上冲下来推了他一把。司机返回驾驶座后,郭某又从下客门上了车,挤到司机身边。车子启动后,两人打起了口水仗,还不时发生肢体碰撞,拉拉扯扯。冲突过程中,满车乘客无不战战兢兢,不停地劝解道:“你们不要这样闹,一车人的性命都在这呢。”
46、甲男和乙女欲害死乙的丈夫。甲为乙准备了毒药,乙趁其丈夫洗澡之际将毒药放进丈夫的咖啡中。乙的丈夫举杯欲饮,乙心生悔意,遂打翻杯子。问:甲男和乙女是(或分别是)何种犯罪形态?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六、问答题
4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6
【李志勇学长特别提示】:
在法律硕士择校问题上,《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一文(全文详见:
http:///ns.asp?nowmenuid=500003)中我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财经特色法学院”。我一直特别推荐外语类与财经类相关专业背景的法硕考生可以考虑全国一流的财经大学,无论录取分数、自身所学、培养机制、职业前景还是个人发展,都会性价比较高--这是与财经法律自成体系又非常热门,而且财经法律的国际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较高密切相联系的。
我想通过本文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就业的相关数据,让大家对我的择校分析与建议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不在将法硕院校选择仅仅限于传统的“五院四系”。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与培养中心”:
http:///ns.asp?previd=500472&nowmenuid=500379
下面这篇文章直接来源于一个上财法硕在论坛的帖子,未做改动,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作者的某些情绪化语言。
上财06级JM于今年7月毕业。60多个同学拿到上海户口,平均起薪4850元/月。班里近一半进了律所,四大。
当然不乏像光明,金伦等牛所!
进Big4的主要做TAX,还有些做audit,法务的也有。
进这些牛律所的不是英语好,就是司法+注会或者 司法+专利代理。
也没有外界说的律所只要复旦和华政的,人家要的是人才。有家律所(大概是金伦)直接要求托福640以上。
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业进了很多。
外地公务员将近10个。上海的只有一个。
(一)上财法硕07司法通过率为65%,远远高于上财法学硕士。
400分以上有6,7个。法学硕士最高分没到400!06级法硕异常团结,同一切歧视法硕的外界力量做对抗。司法通过率便是证明。
有个超级SB法学硕士,自视清高,老在论坛上抨击法硕,自认为学术水平很高。结果司法358!
被法硕们当作笑柄。如果学术真的那么高,为什通过司法都这么难呢?
(二)导师方面是研二只有一个导师
财大老师也有异常疼爱法硕的。
这些老师帮助法硕们争取到了90%公费医疗,助学贷款6000/年,800元的论文补贴。
也没有像外界传的超歧视法硕。
08级新生貌似还有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室!
(三)招生方面,前几年只要第一志愿报考,过线的都录取。当然调剂的分不高被刷没办法。去年调剂的就刷了很多。
至于排外,这不是上财一所学校的现象而已。之前有个女生报北大STL372分,面试的时候教授便问“985吗,211吗”
她不是就直接被刷了。也有考复旦的,面试官一连问了三个国际法的问题。这些是法硕能搞定的问题吗? 前几年还有传言厦大很黑!!
财大采取的面试随机制,很多题目都在分析和指南里有的。只要认真准备,基础比较扎实,一志愿应该没问题的。
总之财大相对比较容易考取,分高点就不怕被刷。交大去年360的也刷了,复旦380+也刷。财大340的全要了。
(四)培养模式
研二开始几乎是经济法的课程,尤其是像TAX,accounting,审计法,证券法,„„ 这些如果学好的话,进一些金融机构优势会很大的!
尤其是是税法,把合理避税的能力学到手,无论是律所还是big4 都会很有优势!
(五)法硕PK法学硕士
法硕和法学硕士也有去应聘同一家单位的,结果通常法硕的简历被收下,法学硕士只有眼睁睁的看着饭碗被抢。法学硕士确实没法硕复合优势明显。
法学硕士要学术没学术,要司考没司考,要就业没就业,除了会歧视法硕„„„„„„„„
(六)财大在上海的确牌子很响,落户上海时给分和复旦,交大,同济一样
财大有个好处,学校比较小,但就业信息量很大。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各类企业招聘信息!
也不是光招经济管理的,法律类照样也要!
(六)读法律的工作很难找,事实上都不好找。
金融系也有找不到工作的,还有的只拿2000的月薪。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盲点与对策探索 篇7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的表现
(一) 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匮乏。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和法律无关, 所以他们很少接触法律课程, 在没有系统接受到法律课堂教育的情况下, 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比如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等应该熟悉的法律很多大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 这样对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匮乏, 使得大学生在应聘和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法律盲点。因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比如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劳动合同法》中所制定的关于试用期或违约金等方面的规定, 在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时候, 他们无法判定其中的某一条款是否存在违法的现象, 而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对违法行为清晰的识别能力, 所以在此过程中, 难免因为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而使得自身的就业权益被用人公司所侵害[1]。另一方面, 很多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过大, 工作不好找, 又因为求职心切, 所以在法律知识淡薄的情况下因防范意识不够强被迫加入了传销组织, 更有甚者, 在知道自己被骗入传销组织后, 竟然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 不去考虑法律制裁所带来的后果, 跟随传销的非法组织来骗取其他亲朋的加入。
(二) 缺乏合同意识与守约观念。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并不知道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他们的合同意识相当匮乏, 由于对合同问题没有产生一定的重视, 所以很多大学生只是与用人单位产生了口头的协议, 在轻信了用人单位的许诺后, 便直接进行工作而并不要求签署书面协议的合同, 这也造成即便与用人单位发生了纠纷, 也没有书面合同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在空口无凭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处于有利的地位, 这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2]。现如今由于缺少守约意识,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 很多大学生都不能自觉遵守和履行毕业生就业协议和与用人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那些相关的规定, 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被约束的, 所以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得不到重视, 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违约的行为。大学生的违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与用人单位签署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之后, 在到达了规定时间时并没有去签约的单位报到, 在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 自己单方面就解除了就业的协议。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并没有精挑细选一家单位并与之签订协议, 而是同时签订很多家单位的协议以便再作取舍。与此同时, 还有很多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之后, 随意频繁跳槽, 单方面进行了违约, 完全无视劳动合同法的约束力。这样的单方面违约行为让很多大学生都不能够顺利找到工作, 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成本, 不仅对自身造成了不良影响, 也影响了学校的名声, 这样的做法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 缺失诚信就业原则。
《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法律条款就是必须要遵守诚信原则, 对于招聘单位, 必须遵守诚信招聘的原则, 而对于劳动者, 则必须要遵守诚信应聘原则。可是有些大学生并没有重视诚信的原则, 在去用人单位应聘时使用虚假简历和假证书等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欺骗, 以便得到用人单位的录用, 在有些大学生看来, 伪造简历和证书极其平常, 这样不诚信的做法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得到工作,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 当用人单位一旦发现了他们不诚信的造假行为, 便可以立刻解除与他们的劳动合同, 甚至需要他们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赔偿来弥补他们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 对虚假应聘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缺失诚信就业原则的行为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法律的盲点。
(四) 就业维权意识淡薄。
在就业的过程中, 有些大学生的自身权益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 是因为他们严重缺乏对侵权行为的维权和防范意识, 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于是往往在自身就业权益被侵害之时束手无策, 这样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就业歧视。在求职的过程中, 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就业歧视的问题是很普遍的, 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所规定的很多条款都展现了诸如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3]。在这样的就业歧视面前,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就业权利, 而只是埋怨自己运气不佳。第二, 就业陷阱的存在让很多大学生吃了苦头。在迫切想要找到工作的情况下, 很多大学生一旦被用人单位录用, 便不会过多考虑就业陷阱的问题, 于是很多大学生在违约金、试用期等方面都掉入了用人单位设计的陷阱, 到最后不但没有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还损失了自己的时间、劳动甚至金钱。而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 由于就业维权意识的缺乏, 大学生并不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问题的对策
(一)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与立法保护。
我国现在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诸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所针对的对象不是大学生本身, 而是广大的劳动者群体, 然而大学毕业生由于在刚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与任何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 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来讲, 他们还不能被称为是劳动者,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很多就业权益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以保护[4]。
由于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关于自身权益的问题, 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此进行规范, 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权益进行保护。与此同时, 还需要在立法的基础上, 对原有的诸如《反就业歧视法》《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详细规定关于各种侵权行为要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与惩罚措施, 只有这样, 大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时候, 自身的就业权益才能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来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与就业的过程中,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便是在高校学习期间, 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法律教育, 并且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法律教育与指导工作做得不够完善。高校应该把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针对大学生就工作的选择与就业的需要来让大学生系统认识到依法维权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针对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然而经验不足的情况,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的乘虚而入, 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 这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是着有重要意义的。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该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 加强大学生对《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与解读, 这样才能提前警惕各种就业陷阱, 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很多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 法律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不强, 针对这样的情况, 学校可以开展法律讲座, 普及法律知识, 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 高校还应该让大学生多走出校门, 不断参与社会实践, 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锤炼, 积累经验, 不断在遇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中, 成熟起来。
(三) 建立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诚信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诚信教育应该贯穿在大学生高校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高校可以针对大学生的诚信度来建立诚信评价机制, 在监督和督促的同时, 根据大学生诚信度的高低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 让大学生明确诚信是对, 不诚信则是错, 有了这样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不遵守诚信原则的行为。与此同时, 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 并在此添加相应款项, 针对那些在签订就业协议之后单方面与用人公司解约的大学生, 明确表明单方面违约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违约后果。另一方面, 在就业推荐中, 必须要严格审核大学生的就业推荐表, 参考大学生平日在诚信评价机制中的诚信情况, 以此作为判定, 来决定是否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对于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 要及时予以曝光, 只有这样, 才可以让大学生重视起诚信原则, 在就业过程中减少遇到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朱梦颖.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 2013
[2]廖海华.论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保护[D].湖南大学, 2009
[3]朱文玉.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0, 3
[4]杨娇, 张平.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14
[5]唐霞.职业中学学生就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J].法制与社会, 2011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 篇8
关键词:能力培养;能力目标;课程教学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这既是本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切实改善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本课程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一)从本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本课程的教学关系到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沟通交往与表达能力、组织管理协调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深入挖掘素质教育功能、大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完全能有所作为,也应当有所作为。
(二)从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来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需要
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采取的是教师本位制,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这种说教式教学在教学中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思想的灌输,思维和实践等综合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们认为,本课程要增强对学生的说服力、感染力,就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教学模式改造。
(三)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的新形势下,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而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往往准备不足,危机意识不强。实践证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辨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能力目标的确定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确定学生能力目标。
一是从本课程的整体能力目标来确定,我们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回答相关人生问题与分析社会现象。②能正确处理自身人生活动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③综合基础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思维应变能力、自我调节与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
二是从本课程的章节来确定能力目标,概括如下: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①能认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大意义。②能把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①能明辨并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②能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①能明辨爱国行为与非爱国行为。②能理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非爱国行为。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①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分析和回答人生中的现实问题,如生与死、伟大与平凡、幸福与价值等。②能辨析各种人生观的性质和特点。③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①能明辨传统道德和当代社会中道德现象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②能识别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常见的虚假欺骗行为,如传销等,能自觉抵制非法活动的利益诱惑。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①能明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现象,如不文明行为,交通违规行为和违背治安管理的行为等。②能正确处理公共生活中常见的有关道德和法律问题,如救人被反诬、被骗、遇到歹徒、受到骚扰等。
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①能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②能依法应对就业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用人欺诈、不签劳动合同等,采取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①能明辨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特点、作用和意义。②能以法律思维方式预防和应对常见的民事行为。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①能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民事、经济、行政和刑事法律案件。②能依法应对简单的法律纠纷。③能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加强本课程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学论坛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即行动导向教学法。它是一种“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的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省,学习不再是一个外部控制的“黑箱” 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自我控制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积极参与全部教学过程,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职业行动能力。这种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关键能力能发挥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因而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所推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完全有必要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的“讲” 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 转变,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活动,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筑“导学式”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要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有必要改革教学模式,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构筑新的“导学式”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而不是领导、指挥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目标和方法手段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协调、教学结果的评价与考核等教学环节和要素中,要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学生在教与学这一关系中也应确立新的地位和作用,即由原来的授课对象向学习主体转变。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老师要我们怎么做”为 “我要怎么做”,从而确立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本课程的能力培养功能,不仅适用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适用于理论教学环节。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以任务和项目驱动为主要载体,以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让学生在教学任务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观察、分析来解决和处理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环节:一是任务驱动设计。任务驱动设计要结合相应的能力目标,以解决和处理相关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加强研究和创新,以人生和社会问题来设计教学任务。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类型,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理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课程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情境,在情境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把任务驱动和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是实现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准备和组织,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建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0,(4).
论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的重要性 篇9
莒车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上一大特殊群体,是介于完全的学生和完全的社会人才的中间过渡人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走向,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否。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这一群体必须做到事,大学生对法律的应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未来我们能否建设成一个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法制社会。并且在大学期间,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有利于个人在价值观等方面正确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势在必行。
关键字:大学生 法律 重要性引言
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是积极的、正面,还有消极的、负面的。对于谁是谁非,我们自有各自的判断,但作出的选择必须符合一项要求,那就是合法。大学生的价值
大学生是社会上一大特殊群体,是介于完全的学生和完全的社会人才的中间过渡人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走向,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否。而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每天忙碌的根源,我们把职业知识学好了不仅是我们的福利更是对社会的贡献,因为我们的学到的知识正是未来改变世界的源动力。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以确保未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正是我们大学生的价值所在。大学生的价值的提升关键在于大学期间的努力。而我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一个未来能对社会做真正贡献的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我看来,大学生在大学必须学的有: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基础法律知识、某项外语。我认为国家应该设基础法律等级考试以促进全民知法守法。
法律的重要性
(1)法律的基本作用:法律是维持社会公平的重要准则,是我们每个具有法律意识到公民的必修课。法律维持着社会的基本运转,没有法律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混乱的,落后的社会。而法律也必须是符合历史、人民需求的为人民服务的并且能为人民所遵守的法律。
(2)法律维护人民利益:人民的法律为人民,这不仅体现在大的方面,在生活中我们是时时收到法律的佑护。当我们的利益收到侵害时,法律替我们维持公道,当我们的权利受到非法约束时,法律是我们的解救者。而要用法,我们必须先要知法守法。
(3)法律警戒着我们做正确的事:有了法的规矩我们的行为自成方圆,我们因为具法,所以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因为知法,所以我们明白我们的任何行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高速有效又和谐的运转。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我认为大学生在大学必须学的知识除了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某项外语外,还有一项重要知识要学习,那就是基础法律知识。
(1)高校是一个集教育、科研、管理于一体的场所和机构,无论在社会教育领域还是社会管理领域,高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高校的特殊地位和社会功能,维护高校的稳定十分重要,高校稳定更成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温度计”。[1]而学生作为学校的主题,对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而学生能够知法是关系到学校稳定的重要事情。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不知法,所以发生了火灾之类的灾害,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不知法,所以发生了学生闹大事的悲剧,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不知法,所以发生了学生偷、抢、诈骗等不应出自大学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小了影响到了身边同学,大了影响到了整个学校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必须对基础法律知识有所了解。
(2)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知识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条件。对于类似于火灾这样的事情,只要我们知道与火灾有关的法律,只要我们知道怎么预防火灾,这样的灾害就不会发生。而对于像被偷被抢被欺诈的事情,只要我们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完全可以保证自己不受任何伤害。而只要懂得了法律,我们也就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3)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也是对社会的负责。我们要建设一个法制国家,就必须人人知法守法,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大学生能否知法守法关系到整个法制社会建设的步伐。
(4)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这一群体必须做到事,大学生对法律的应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未来我们能否建设成一个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法制社会。并且在大学期间,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有利于个人在价值观等方面正确的发展。结束语
可以明确的说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非常重要,而据我所知我们还没有类似于在全校范围内学习法律的必修课,这对于建设法治社会来说是一大缺憾。虽然我们有学习法律的选修课,但这相当于杯水车薪,而综上可见,大学生学习法律势在必行。希望我们能尽快见到大学生法律必修课的通知,这不只是我的个人期望,更是我们所有知法守法人的期待。
参考文献:
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 篇10
一、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就业日渐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纵观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陷阱多,就业权利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但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就业过程中法律问题较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易受侵害。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原则,更需要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政府监管、市场主导、高校辅助的和谐就业体系,从而实现毕业生和谐、顺利就业。
用法律视角和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法律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为一个法学学科的学生,不仅要从社会角度深思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要从法律角度深思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毕业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方式,笔者更希望能学以致用,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探究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不仅希望从理论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还希望能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法律帮助。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本文试图从宏观的就业环境和微观的就业法律问题出发,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由此问题提出了保障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法律促进就业,既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前言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现在有人把大学毕业生戏谑地称为“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视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个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道难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工作岗位相对不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的法制环境
1、立法层次较低,政策性文件繁多,修改和变化频繁,法律效力低。
2、就业监管部门众多,权限划分不清,政策之间未能匹配。
3、区域差异大,地方保护严重。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一)“准就业”——实习期间的法律问题
1、实习期间的身份难以确认。
2、实习期间的工伤难以确认。
3、实习期间的责任归属难以确认。
(二)就业前——就业协议书中的法律问题
1、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2、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归属问题。“被就业”现象。
(三)就业后——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1.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延迟签订劳动合同。2.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
(1)试用期问题。试用期是大学毕业生最关键的过渡时期。(2)“零薪酬”就业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及完善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则
1、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
3、就业信息公开原则。
4、自主择业原则。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
1、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构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和谐就业体系,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建立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法律保障与完善
1、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安全
2、完善《就业促进法》,监督就业协议书的签订与履行,保障平等就业权 就业协议书是否正确签订、内容约定是否合法、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是否受到侵犯。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的签订需注意以下问题:(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2)明确就业协议的内容。(3)严格按照程序签订协议书。
3、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三、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尽管已有一些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依,也有学者和专家对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在现实中促进大学生生就业的对策主要还是行政手段,研究也主要是单独在宏观或者微观方面。甚至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高校的扩招,这其实是没有法律和社会依据的。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的欠缺有必不可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者法律保障体系。重要劳动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重要劳动法规有《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还有大量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政手段的作用必然很有限。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缺少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且保障程度较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且服务水平较低,作为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大缺陷。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很有必要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立法,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法律对策。
以法律保障大学生就业、依法促进大学生就业,应当以民主和法治为导向。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构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和谐就业体系,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建立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研究只是涉及到毕业生就业应当知道的常识。没有从法制的宏观方向和微观的具体法律实施来把握就业形势。本文试图从宏观的法制建设和微观的法律问题着手,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做了相关的探究。
[1]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2]李景森.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四、参考文献:
[3]常茜奕.法制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7(4)[4]赵洪斌.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学院,2005 [5]李友谊,卢彭.论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构建的原则.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6]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7]卢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之探讨.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09(4)
[8]闵辉.毕业生就业协议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6(1)[9]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树义.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1]苏永钦.民事立法与公私法的接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王丽娟.论高校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3][日]星野英一,王闯译.私法中的人.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7 [14]王雪燕.有关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的法律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5)[15]聂杜艳.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8(8)[16]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7]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理工高教研究,2002(4)
[18]林嘉,杨飞,林海权.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9]李瑞学.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0]陈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1]梁平,陈奎.大学生就业困境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以《劳动合同法》制定为视角.河北法学,2007(8)[22]邓佑文,李长江.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学分析——以平等权为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摘 要:就业难背景下的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企业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体系,是当前保证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及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尤其是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选的重要条件。为此,各高等学校积极为大学生实习拓展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实习活动日益彰显出其特殊的育人功效。就大学生的实习方式而言,一方面,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开展这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为了积累经验,增加就业的砝码,学生个人也在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总之,不论是学校组织的统一实习还是学生自主实习,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应当受到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利益,而且也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实习时期的天之骄子却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他们一旦出现工伤、酬薪等权益方面的纠纷问题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加上不签实习权益保障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所以,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大学生实习现状令人担忧
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大学生打工状况的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者占86.1%。由此可见,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体系,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其表现如下:
1、实习期变成“盘剥期”,无故辞退实习生或延长试用期现象长期存在
顺利通过实习期是当前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挑战,部分用人单位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利用实习生求职急切的心理,在试用期上做文章。以试用为由延长试用期,并在试用期内不与实习大学生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不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并在试用期结束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端将实习生辞退,或者故意延长试用期,致使实习生自己辞职,然后重新招募新的实习员工,置社会的道德伦理全然不顾,把大学生的试用期当成剥削期,从中获利,这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惯用伎俩,这些单位,不断地从人才市场招聘新的实习生,不断有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扮演“奴役”的角色,这些单位只用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就辞退大学生。在这种不断的招收—辞退——再招新中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小化,少数用人单位这种短视的心理取向,致使大学生的实习期成了部分用人单位榨取人力资源的无偿“剥削期”。
2、实习期间尚未享有相关基本待遇,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
理所当然,大学生的劳动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关的有效补偿。但当前由于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作为市场主体的雇佣方,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要向实习单位交纳一定的费用。我们承认,用人单位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遇,但问题的本身与界定的尺度应该是大学生劳动投入与企业回报之间的利益大小问题。如今,部分企业管理者以金钱为导向:爱心缺失,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使部分用人单位以提供就业机会和试用考察为由,把实习生当成廉价了劳动力,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分文不给,这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用人单位的不正确价值取向有直接联系。国家教育部与团中央的有关通知中,曾要求企业的实习生应该享受基本工资和工作时间的保护,但事实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习生在职场目前所处的劣势,并不享受要求享受这些基本保障的主动权。
3、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签订劳动保障协议书,发生工伤、医疗等事故,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保障协议,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跟实习生签订劳动保障协议。同时,部分高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相关配套的学校管理措施和文件法规尚未健全,这些致使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依法享有保险、待遇等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该为其缴纳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但这些目前根本无法落实。例如,发生在河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李淑在实习期间发生的汞中毒事件,最终无奈的将实习单位告上法庭,等等。一件件鲜活的事例,说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实习期间的大学生,一旦出现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不能做工伤保险赔偿,司法系统因为没有相关的劳动协议保障难以受理,劳动部门因为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而无法界定,学校认为工伤、医疗等事故应该由保险公司赔偿。诚然,大学生的实习合法权益没有从制度上得到有效保障。
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探究
1、劳动力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卖放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的扩张致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过剩人数将达到1400万,其中大学生毕业生为413万,比去年净增75万,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而此变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这就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客观原因,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部分大学生首先必须取得实习的这场演习战的参与权。
2、企业管理者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降低成本
市场经济使企业有了用人自主权,竞争体制的引入使得企业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浪中,于是,效益便成为企业的目标。追求企业成本最低化,实现创利最大化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追求利益,节约开支,占领市场,有的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仅仅把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的甚至故意以种种理由克扣实习生工资或者抵押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实习生为企业创利创惠。还有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看准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找工作心切的心理,许以颇具诱惑力的承诺,引学生入套,而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却又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当初的承诺。这种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却以丢失企业诚信,损害企业社会形象的做法目前正成为部分短视企业获利的“最佳决策”。
3、大学生求职心理压力过大,求职心切,抢抓实习演习战参与权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在情理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面对就业和步入社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深感焦虑。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急躁,为了找到工作,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女大学生竟然以“舍身”为代价换取工作,这种急切的求职心理成为部分实习生被用人单位利用的直接原因。
4、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现阶段,国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属于法律管理的“真空地带”,同时,国家的有关规定中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大学生实习生活中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可依,只有少数实习生与用人单位采取双方约定的原则。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学生被中介和用人单位欺骗的案例,就是他们利用法律的漏洞,在与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时,不与大学生签定劳动协议,拒绝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期间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受到侵害后,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问卷显示:仅仅有不到30%的兼职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另外,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诉之于法律,但因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连诉讼费都拿不出。实际上,尽管法律上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却依旧是个孩子,远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这是制约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却无法有效维护的重要瓶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般不能通过劳动监察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制度,学生权利的救济程序缺失,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有权利必有救济”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然而,我们的教育立法却很少有关于学生权利救济程序的规定,因此,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法规是一项事关重要的紧迫任务。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使之尽快完善,使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有法可依,使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把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纳入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或者出台更为明确的为实习期间大学生服务的法律条文,切实降低大学生因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而维权的成本,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规定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保障协议
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是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就业市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学生本人并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习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据相关调查,用人单位也没有与实习生签订保障协议的主动意识。因此,高校管理者而言应该有针对的制定一些实习规范性文件,并尽可能和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另外,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它的制定宗旨,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内在功能;同时,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必要时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实习生进入市场实习的规则之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定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大学生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政府和学校应该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全社会积极关注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把保障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内化成社会全体的共同理念,积极宣传实习法律教育,唤醒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各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印刷宣传册,开展实习权益保障讲座、开设相关实习自我安全等课程,多方面、全方位的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实习主体自我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有意地去培养大学生看世界的透彻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自己,要有意地锻炼自己,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教育,增强学生在实习期间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让实习生尽可能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则,明晰《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规定。
4、成立各级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维护服务中心 目前,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部分高校已经把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纷纷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这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浙江大学就成立了学生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组织,借鉴这种做法,我们认为,应该号召在学校、社会专门成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权益服务中心,使大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能很快找到维护中心,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现在,我们也应该有效利用网络宣传的作用,开设“权益在线”等有关大学生权益维护的网站,宣传有关权益保护的知识,呼吁全社会重视大学生的权益问题。
5、开设实习权益维护短期培训班,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避免各种陷阱
实习前期,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对参加实习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实习生开设短期培训班,使日常的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是预防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典型的个案说理,让实习生了解实习状况,如果可能,还可以邀请遭遇实习合法权益受损的大学生现身说法,让大学生在真实的案例情景中明晰事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通过个别典型案例,以事实说话,以事实说法,教育实习生学会自我保护,这是避免掉入陷阱的有效途径。通过开设培训班,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实习单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该单位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与形象,以及相关的人事制度,对企业所提供的实习机会,自己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获得的时实习还是试用,一定要尽可能把口头协议形成文字内容,使之有据可依,这样合法权益受损时才能有据可依,实践表明,开设短期实习权益保护培训,是避免实习生步入陷阱的有效方法。
6、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系统工程
积极构建大学生权益保障系统工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报刊等多种辅助手段,需要发挥各级维权组织的积极作用,需要把大学生就业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能否落实提高到影响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高度上认识。建议学校和社会积极构建相关的服务机制,开设服务部门,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权益保障部门服务的能力,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权益保障机制。各高等学校应该深入了解大学生实习权益维护的现状与实况,真正发挥权益服务的作用,建立并尊重学生权益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受损问题尽快予以解决。同时,积极构建维权网络系统工程,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我有我言”权益保障系列座谈会等一系列方式,积极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搭建平台。
(本研究为江苏省2005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5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当前大学生实习状况及发展趋势.江苏高教,2005(5)
2、陶书中:创建毕业生就业满意工程.中国高等教育,2006(2)
3、罗增让,王佳利: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10)
大学生劳动就业与权益保护
作为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专项立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大学生在劳动和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协议或者合同,它们是否都适用《劳动合同法》?大学生又该如何利用法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日前,我校招生就业处张弛撰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大学生在实习、求职以及就业过程中要签订各种协议,如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等,如何在签约时保护好各项权益,这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注意的问题。
实习协议:一般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实践学习,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对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只意味着企业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并不存在着应聘和聘用关系。学生参加实习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实习一般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所以,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教育的关系,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不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特别是实习期间的学生并不能享受到工资、最低工资、工伤、社会保险等劳动法法定的保障,双方权利义务基本靠实习协议来自行约定,只受《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合同法》等民事法规的保护。
因此签订实习协议,要明确以下几点:学校、企业及学生的权利和责任;实习期限、作息时间、工作地点、实习内容以及预期效果;住宿、饮食、劳务费、安全责任、用人单位有关管理规定;发生争议时解决办法等。特别提醒的是企业以提供实习机会收费的做法应当是被禁止的,学生参加这样的实习需要警惕,要做好自我保护,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得到相应赔偿。
就业协议:是指在校学生毕业前与学校、用人单位3方签订的协议,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3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作为办理报到、迁转档案和户口关系的依据,并起着约束学生和用人单位在毕业后建立劳动关系的作用,该协议受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保护。
签订就业协议时,要明确单位是否具备办理学生落户和接收档案的资格。明确到用人单位报到前有关违约的责任,还要对报到日期、未来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薪酬、岗位、福利等涉及未来劳动合同的内容给予尽量详细的说明。
劳务合同:学生从事自由职业,如家教、翻译、软件设计等类似的工作,一般要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是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一般受雇方只获得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事法规,如《合同法》;合同解除时,双方均可随时根据合同的约定解除雇佣关系。
签订劳务合同时,应本着合法以及平等自愿的原则,要搞清楚合同每条条款的确切含义,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疑问和咨询,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一定不能马虎从事。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这样才构成了双方的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程序、形式以及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实习期、见习期就是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合同法》还对签约、违约、劳务派遣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的限定,因此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及时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以便必要时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决纠纷: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务合同的本质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劳资双方发生纠纷时在学校或相关鉴证部门调解不了的情况下可直接诉请到法院,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合同法》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适用于劳动法;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特别是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又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我国今年相继施行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上现行的《劳动法》以及《合同法》等诸多法律都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了重要规定。因此,同学们只有提前对相关法律有所了解,才能在签订各种协议的时候明确其性质及法律适用性,在践行义务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各项权益。
用法律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社会上打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呈现扩张趋势;我国各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大多数也都有一个实习的过程。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在校学生打工群体,相关劳动法律却出现了空白:准大学生毕业前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其身份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劳动者,其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是劳动关系,目前来看,尚无明确规定。如果界定为劳动者,则受《劳动法》的特殊保护,否则,只能是一种劳务关系,工伤、劳动待遇、社会保险等均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对此,江苏省法学会有关专家表示,为保护这部分大学生的权益,减少纠纷,首先要订立内容完备的实习协议,由实习生与企业、学校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签订契约来规范实习行为,特别要对实习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这是弥补立法不足、及时进行救济的有效手段。从有效维护实习大学生自身权益的意识出发,大学生在实习之前应主动要求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可以明确要求用人(实习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学校应加强实习生管理,派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思想、心理、实习表现等情况调查、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派专人常驻实习单位指导、管理实习学生,这样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专家呼吁,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打工学生要维权,只能通过仲裁、诉讼途径。但打官司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尤其还要花费不菲的诉讼费用,这些都会让贫寒的打工学子“望而却步”。因此,从长远来看,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修改现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内容,填补大学生实习、就业的法律维权空白。比如,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已基本完成学业,系适格的劳动关系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参照在职职工事故处理办法处理,等等。
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勤工助学
述及《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前置性问题是: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怎样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呢?根据凯氏的法律规范理论,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的行为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属人因素和属事因素,即必须要作或不作某件事情的人,以及必须要作或不作的事。法律规范在决定作为法律条件或法律后果的人的行为时,就决定了这两个因素。具体到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的问题,即为哪些人和哪些事可以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畴。前者表现为对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判断;后者表现为对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的判断。
公民成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前提条件,在法学上统称为劳动者资格(或称主体资格),由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共同决定,而大学生早已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16 周岁以上的公民具备劳动权利能力,所以只要年满16 周岁的大学生都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另一方面,决定一个自然人是否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有:健康因素、智力因素以及行为自由。对大学生有无劳动行为能力的判断主要焦点是最后一个因素。很多学者主要基于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及管理,认为大学生的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此不具备劳动行为能力,不能成为劳动者。但是,学习之余属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仍然不少,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至少有3个月。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工作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工作的方式也很自由,如IT行业的软件设计、外语翻译无需到用人单位报到,在寝室、家里就可以完成,大学生完全有行为自由。
对于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理论和实务界存在两类截然相反的认识:“否定说”和“严格保护说”。“否定说”主要基于对劳动部文件的规定认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严格保护说”则认为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可以形成劳动关系,且基于民法规范对大学生勤工助学保障不力,而认为“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995 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为,大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从而长期拒绝为大学生提供劳动法上的保护,是有失偏颇的。“就业”和“劳动关系”不是同时发生的法律概念,就业一定有劳动关系存在,但劳动关系存在未必就是就业。因为只要公民为用人单位有偿提供劳动就存在一个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可以先于“就业”产生。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条重新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结合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基
本法律事实是用工。
与“否定说”相左的是,持“严格保护说”的学者认为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可以形成劳动关系,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相较于“否定说”,这种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的关系。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两者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两者的历史不同;合同订立的主体不同;雇佣人主体不同;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实践中,对区分两者有意义的主要是“合同订立的主体不同”,特别是其中雇佣人的不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雇佣人为用人单位;而雇佣合同与之不同,法律对合同主体没有特别限制,自然人、法人、合伙都可以作为雇佣人。
据以上分析,“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的观点,实际上忽视了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对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加区分。该观点也过分执着于“大学生”的这个身份,忽视了成文法的抽象性的要求。应该看到,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间有很多的重叠部分,这部分适用劳动法的特别规定。但雇佣合同中还有不属于劳动合同的纯粹的雇佣合同,如个人的、短期的、临时的雇工需要,因此劳动合同并不能完全取代雇佣合同,大学生勤工助学如果属于纯粹的雇佣合同则应适用民法或合同法。当务之急是在民法中写入雇佣合同,把劳动法中没有规定的雇佣方式在其中加以规范,弥补法律漏洞。套用一句格言来说明,就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如果问题实在迫切,由地方政府专项
规定来保护倒是可行的做法。
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
摘要 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使我们有了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弱者保护的立法宗旨,符合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理应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供给,因而更加需要劳动合同法的特别保护。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劳动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学生校外打工、勤工俭学的现象在各高校均很普遍。与此同时,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与用人单位、雇佣方之间的纠纷也日渐增多。与其他劳动合同纠纷有所不同的是: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始终受到质疑,甚至出现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公然否认大学生劳动者身份,对其合法权益不予理睬等事件。其他现象如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任意扣减报酬;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强行索取各种不合理费用;乃至各种中介的欺骗行为也屡见报端。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相关立法不够完善。1995 年劳动部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95《意见》)第12 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作为特别法,《意见》专门否认了大学生的劳动者地位,使得大学生勤工俭学不能适用劳动法,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此也没做明确规定。(2)大学生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不强。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很少有意识要签订合同,就算签订合同,基本对合同内容也无法提出保护己方权利的有力条款。调查显示:一旦出现纠纷,权益受到侵害后采取司法救济的只占18 %[ 1 ]。另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一项调查,大学生维权比例只占10 %[2 ]。
(3)公权部门缺位导致保护缺失。与劳动维权相关的公权部门主要包括劳动部门和工商部门。劳动部门的职能局限在保护、调整正式用工关系中的劳动者身上,缺乏足够的精力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加以保护;而工商部门的职权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工商部门自身的法定职能并不涉及对大学生劳动纠纷的解决。工商部门对劳动用工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的办理、违法经营内容的查处上,与大学生的权益维护没有太大的相关性。(4)高校相关就业指导120部门缺乏适当的指导与帮助。目前,各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权益维护部门。前者基本上是为毕业生服务的机构,而后者则为学生校内自治组织,很难在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中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分类及适用劳动法之法律依据
为了在法律上厘清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到底能否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必要首先搞清常见的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有哪些类别。由于大学生勤工俭学主要为课外兼职,时间有限及经验缺乏使其常常局限为几种:家教、产品促销、餐饮服务、散发广告宣传单等。以上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1)介于大学生与雇主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教,大学生受雇于自然人雇主,以提供一定的智力劳动为内容而与雇主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一般认为不属于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而是属于合同法调整的雇佣合同关系。
(2)介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如前文所述之散发广告宣传单、产品促销等。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单位而非自然人。一般认为其合乎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关系的相关表述,因而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合同关系。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之法律依据问题,我们认为:
(一)《劳动合同法》并未排除适用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该条可以被理解为关于订立劳动关系的主体的规定。结合第二款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可以看出《,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限制大学生的劳动关系主体身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中也无相关禁止性规定。劳动法理论上一般认为,适格劳动者应当符合四个标准,即年龄标准、体力标准、智力标准、行为自由标准[3 ]。大学生劳动者无论提供家教服务还是促销服务均符合这里的四项标准,理应具备劳动法主体资格。《劳动合同法》第三节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之规定,解决了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之类别对接上的困境。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 小时的用工形式。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 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从上述两条规定来看,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性质是非全日制用工,实践中大学生双重法律关系的建立也有了法律依据。大学生可以与多家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并且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拿上述几种勤工俭学的典型行为即家教、产品促销、餐饮服务、散发广告宣传单等来分析,均可能存在多重劳动关系并存在随时终止用工之现象,其与法律之规定恰好对接。
(二)劳动部95《意见》并未否认大学生劳动者身份
劳动部95《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首先,其出台有特定之背景。1995 年前后,国家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态度是保护学生的就业权。当时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开始出现。该条文重点在强调“不视为就业”。因为当时的大学生仍由国家包分配,如果把这种打工视为就业的话,学校就无需为学生分配工作了,实际上就会造成对勤工俭学者就业权利的不公。劳动部的这个意见有明确的立法取向,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对大学生的这种规定不是要限制和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是旨在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一个选择性条款,可以不签,也可以签。如果大学生不是劳动主体,怎么还能签订劳动合同呢? 因此,有学者指出该条款不仅不能证明大学生是没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而且恰恰证明了大学生是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是法律授权产生的,不能因为人的选择而改变。资格要么有,要么就没有。最后,同是该部法律,95《意见》明确规定了几种不适用劳动法的主体,第一种是国家公务员;第二种是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即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三种是农村劳动者;第四种是现役军人;第五种是家庭保姆。这五类人员根据95《意见》第4 条之规定,被严格限定为不受《劳动法》规范,而在校大学生并未被包含在内。随后在2003 年的时候,劳动部又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 小时的用工形式。”劳动部的此项规定,也只是提到“劳动者”,而并没有进行区分,没有将大学生兼职排除在外,就是说凡是在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5 小时累计的,都属于《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之适用范围。既然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下位法未作排除性规定即应视为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肯定。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立法之宗旨
《劳动合同法》开宗明义,第一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一言蔽之,其立法宗旨乃在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践中将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排除在劳动法适用范围之外,恰恰有违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中,学生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将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符合一般法理关于保护弱者的基本原则。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赋予兼职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对违反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法律责任具体化,并规定双方的救济途径和程序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事前减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侵权的可能性。一旦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相应地大学生就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会给合同双方当事人特别是给用人单位一种威慑力,从而有利于减少侵犯大学生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第二,可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救济途径。和司法救济相比,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纠纷方面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一旦用人单位发生拖欠、克扣工资等侵权行为,大学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不至于被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大学生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加以拒绝。第三,有利于相关部门对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重视。作为处理劳动纠纷的劳动监察部门和劳动仲裁委员会,由于大学生的劳动侵权纠纷成为其工作范围以内的事情,其自身必会更加重视。这有利于最终解决各类侵权事件。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职业中介组织立法的进程,加强对中介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如此,才能净化职业中介机构的服务环境,提升其服务水平,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三、雇佣关系中的勤工俭学对劳动法的适用及例外
实务及理论上均有人质疑雇佣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对此,笔者认为:雇佣关系在性质上与劳动关系的相似度高于与合同关系的相似度,因而,在劳动法中规范雇佣关系似乎更合乎法理及逻辑。毋庸置疑,雇佣关系中包含人身性质与财产性质的内容;同时其平等性与隶属性兼具,劳动力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特征,均与劳动关系相似。而合同关系中一般并不存在主体间的隶属,人身性质的内容也很少见。鉴于民事诉讼法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采用特殊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出于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将雇佣关系中的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管辖范围更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及实现劳动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关于例外,华东政法大学的董保华教授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不能适用劳动法的最低工资规定。理由有二:其一,大学生不是劳动者,因为大学生的主要职责在学习而非劳动;其二,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了根据赡养系数计算的赡养花费[4 ]。对此,笔者不能苟同。首先,如前所述,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当担负自我供养的责任,其父母已无法律上的抚养之责。同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也理当担负赡养之责。现行教育法上关于学分制的规定,关于休学创业的规定等保证了大学生行使劳动权的可行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合法性。诚然,由于大学生兼职劳动身份的特殊性,其在适用劳动法上肯定存在例外。比如关于社会保险的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劳动者办理各项法定社会保险事项,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及女职工生育保险等。但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事先可预见的短期性及不确定性,加之各高校均按教育法相关规定为学生购买了相关医疗保险。因此,笔者认为,除办理必要的工伤保险外,其余险种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似不宜强行规定。
结语 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使我们有了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符合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理应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供给,因而更加需要劳动合同法的特别保护。大学生课外勤工俭学关系到高校正在进行的就业培养机制的改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对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进行保障不但是高校的份内事,更是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责任。为此,首先,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课外勤工俭学的管理和引导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劳动执法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要认真领悟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切实理解劳动法维护弱者权益、维系社会稳定、追求社会和谐的立法宗旨,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的情况进行查证和约束,才能使劳动法各级各类立法的规定不至于落空。综上,将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到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内,大学生课外兼职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根本的保障,大学生才能通过课外兼职获取更多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也能改变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 1 ] [ 2 ] 杨 晓谭和平:《高校学生兼职权益法律保障路径探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 年第4 期。
[ 3 ] 雷 芳王杰兵:《论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法保护》,载《知识经济》,2008 年第9 期。
[ 4 ] 董保华陆 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劳动》,2007 年第6 期。
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法律维护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极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尺度。尤其是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取的主要条件。为此,各高等学校积极为大学生实习拓展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等院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实习活动日益彰显出特殊的育人功效。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利益,而且也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实习期间的天之骄子却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他们一旦出现工伤,薪酬等权益方面的纠纷问题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加上不签实习权益保障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学校和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所以,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实习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实习现状令人担忧,据对5 296名大学生打工状况的调查显示,约51%的大学生对实习效果不大满意,将近40%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的占81.6%,由此可见,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体系,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其表现如下-1 J。
1.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随意“盘剥”,无故辞退实习生或延长试用期现象长期存在。顺利通过实习是当前大学生首要要面对的挑战,部分用人单位以追求企业利益为最大目的,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利用大学生求职急切的心理,在试用期上做文章。以试用为由延长试用期,并在试用期不与实习大学生签定相关的劳动合同,不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并在试用期结束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端将实习生辞退,或者故意延长试用期,致使实习生自己辞职,然后重新招募新的实习员工。
2.实习期间的大学生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理所当然,大学生有劳动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关的有效补偿,但当前由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作为市场主体的雇佣方,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期问,还要向实习单位交纳一定的实习费用。我们承认,用人单位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了良好的时间机遇,但问题本身与界定的尺度应该是大学生劳动投入与企业回报之间的利益大小问题,如今,部分企业管理者以金钱作为导向;爱心缺失,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使一部分用人单位以提供就业单位和试用考察为由,把实习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分文不给,这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用人单位的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直接联系。
3.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没有相应的劳动保障协议,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和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保障协议。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跟实习生签定劳动保障协议,同时,部分高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相关配套的学校管理措施和文件法规尚未健全,这些致使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受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依法享有保险、待遇等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该为其缴纳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但这些目前根本无法落实。
二、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1.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使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的扩张致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2o06年我国劳动力过剩人数已达到1 4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为413万,比去年净增75万,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而由此便带来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这就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客观原因,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部分大学生首先必须取得实习的这场演习战的参与权。
2.缺乏社会责任感,使用人单位不择手段降低成本。市场经济使企业有了用人自主权,竞争体制的引入使得企业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浪中,于是,效益便成为企业的目标。追求企业成本最低化,实现创利最大化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追求利益,节约开支,占领市场,有的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仅仅把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的甚至故意以各种理由克扣实习生工资或者抵押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实习生创利创惠。还有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看准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找工作心切的心理,许以颇具诱惑力的承诺,引学生人套,而在收取高额中介费用后,却又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当初的承诺。这种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却以丢失企业诚信,损害企业社会形象的做法正成为部分短视企业获利的“最佳决策”。
3.急切的求职心理,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就业自主选择权。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求职心切,抢抓实习演习战参与权,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在情理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面对就业和步人社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深感焦虑。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急躁,为了找到工作,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女大学生竟然以“舍身”为代价换取工作,这种急切的求职心理成为部分实习生被用人单位利用的直接原因。
4.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得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无法可依。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属于法律管理中的“真空地带”,同时,国家的有关规定中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大学生实习生活中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可依,因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效保护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自我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弱,使得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期间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受到侵害时,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据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另外,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诉之于法律,但因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连诉讼费都拿不出,实际上,尽管法律上大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也依旧是个孩子,远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实习期问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三、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这是制约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却无法有效维护的重要瓶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般不能通过劳动监察机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制度,学生权利的救济程序缺失,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法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迫任务。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使之尽快完善,使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有法可依,使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强化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法规保护意识,把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纳人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或者出台更为明确的为实习期间大学生服务的法律条文,切实降低大学生因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而维权的成本,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2.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规定学校及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是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就业市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学生本人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际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细节,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实习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习期间,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对参加实习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实习生开设短期培训班,弥补在工作技能上的劣势地位,减少依赖性。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避免各种陷阱,把日常的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是预防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论文08-14
大学生就业法律07-03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08-21
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思考06-30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06-1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经济法律基础》网络考试全部答案-网络作业06-27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11-16
大学生诚信与就业11-19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12-17
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