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法律毕业论文(精选8篇)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1
论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
摘要:与被告人权利保护相比,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却逐渐萎缩,在诉讼法上受到的保护较少。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加以合理适当的平衡,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被害人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特征,接着分析了国外刑事被害人权利配置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配置状况及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措施,以此希望能加强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保护。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权利配置 问题 保障
引 言
由于法制观念的演进和人权思想的发展,原来在刑事诉讼中居于客体地位的被告人一跃成为刑事司法的中心,对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日益完备,这是刑事诉讼科学文明的表现。但是与此相反,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却逐渐萎缩,在诉讼法上受到的保护较少。在有些时候,被害人只有告诉人的地位,甚至在诉讼程序中被以证人的身份传唤,并要接受案件被告人及辩护人的质问,这就存在使被害人再度受害的可能。如何保护被害人和重视被害人的权利问题,产生了重新探讨的必要。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加以合理适当的平衡,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发展趋势。
根据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须以加强诉讼民主、强化人权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而在具体修改议题即改革热点的关注上,则要秉持一定的“问题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有关刑事诉讼中犯罪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作一番探讨,以此希望能加强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保护。
刑事被害人界定及其诉讼地位
犯罪被害人是犯罪直接侵害的对象,在历史上曾经是刑罚的发起者和实施者,直至后来成为犯罪的起诉者。被害人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犯罪人的命运。
(一)刑事被害人界定
刑事被害人,亦称为刑事受害者或受害人,是与加害人相对应的称呼。被害人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学界有不同的定义。
我国著名学者康树华认为,被害人即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使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人,是相对于犯罪人而言的 。
而学者汤啸天则认为,被害人是指正当权益遭受犯罪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 。
综上所述,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正确理解被害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必须是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认定一个人是否刑事被害人,应当首先看其被侵犯的权益是否合法权益,也即其权利和利益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
(2)必须是直接遭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直接,则将受犯罪行为间接侵害的人排除在外,如被害人的近亲属,其因为犯罪行为心灵上也受到了创伤和打击,同时可能伴随着被害人的医药费等物质损失,但是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害人;
(3)必须是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因一般民事侵权行为、自然灾害等造成损失的人,并不是刑事意义上的被害人。
从范围来看,刑事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被害人,还包括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法人、其他组织,即单位被害人。
(二)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
纵观世界各国,对被害人保护的思想和制度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私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与私力救助相结合阶段。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公诉案件的当事人。首先从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平衡角度讲,当公诉无力或不能时,被害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其追究犯罪的愿望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其次,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利于让被害人通过亲眼目睹审判的公正,缓解被害人过激的报复心理,消解犯罪这一矛盾源所带来的冲突主体间的心理对抗及其对法制和司法过程的不信任感。最后,从被害人实质权利保护的角度讲,刑事司法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恢复被害人受损的权益,只有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被害人才能透过刑事程序的运作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有效避免当事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和最后执行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这是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应有之意。
[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2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3日
一、制定和完善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立法滞后, 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 立法机关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
(一) 增强《就业促进法》的规范性。
该法应明确政府的法律责任, 由于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与各种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应当清晰明确, 各具体责任种类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及后果亦应当确定。另外, 《就业促进法》中只规定了政府的刑事和行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导致求职者利益损害的, 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因此应将民事责任作为政府责任的一种形式。
(二) 将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明确规定为国家给付义务。
《就业促进法》首先应将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功能确定为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该法中需要明确将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确定为国家的给付义务, 对大学生失业保险体系做出框架性的规定, 为今后大学生失业保险专门立法起指导性作用。《就业促进法》中失业保障制度里要对权利、义务、责任等做出规范化规定, 同时针对《失业保险条例》未涉及失业保险基金中基本生活保障开支和再就业开支的法定比例, 应具体规定, 避免出现某些特殊情况而挤占再就业基金。
(三) 充实和完善《劳动法》相关内容。
要明确增加“就业权”的具体内容, 为穷尽就业权侵权的外延, 需要采取开放式的界定模式, 即在列举种类之后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就业权侵权”兜底, 以备司法扩张解释之用。不仅要赋予大学毕业生享有就业权利, 还应享有其他相关权利, 如接受就业指导权、被推荐权、户口档案保存权等。同时, 还需要明确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责任。从保障就业权的角度看, 必须明确用人单位侵害就业者,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尝试增加刑事处罚的内容, 也可以尝试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
(四) 明确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原则, 并且提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层次。
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原则, 即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原则、反创业歧视原则、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为总立法原则,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立法提供指导思想。同时, 细化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 给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创业权利特别保护。我国各级政府应以保护大学生创业权益、实现扩大就业为目标, 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立法机关要制定专门法律, 将有关的创业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 明确促进大学生创业中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用法律理顺创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使促进创业措施制度化、法制化, 避免了随意性,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充实大学毕业生就业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一)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 规
定劳动争议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先裁后审的程序, 不允许自由选择, 此处亟待改进。因为这种程序对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不公平, 如果毕业生对仲裁不满而要继续诉讼将会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 他们很难承受得起这种耗费。很多案件即使最后胜诉, 也未必得到应有的补偿。因此需要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权, 仲裁还是诉讼, 由当事人自己选择, 而且一旦选定其中一种处理方式就不允许再选择其他的处理方式, 最终实现裁审各自终局的目标。
(二) 改变我国现有诉讼方式处理劳动纠
纷处置的弊端, 为正在求职中的大学毕业业提起诉讼创造便利条件。在相关证据的举证能力方面, 大学生求职者同用人单位相比显然处于弱势地位, 经常出现因举证不力而导致败诉的状况。为了显示法律对弱者的特殊保护, 有必要对就业争议的民事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体现诉讼公平。法院机构的设置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议我国在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劳动庭, 适用专门的程序来处理劳动就业争议案件。对于劳动就业争议处理的程序, 重在简捷和快速, 以方便当事人通过诉讼方式及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通常都是等
到劳资双方矛盾激化后方才介入, 基本不涉及预防。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侵权行为的预防。由于大学生具有受教育者和一般求职者的双重身份, 因此有必要扩大调解组织的范围, 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都应当参与到基层调解组织中, 建立跨区域、跨行业、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调解范围覆盖本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高校, 有效发挥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三、强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一) 设立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的专门机构。
大学生的受教育者和一般求职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大学生就业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国可以尝试设立具有独立性的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权委员会, 代表大学生求职者争取权益, 一旦与用人单位调解失败, 可以代表他们向法院提出诉讼。我们还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立受理大学生劳动 (就业) 争议的专门执法机构, 在诉前对侵害就业权申诉案件进行调查、协商、调解和处理。
(二) 完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强化劳动行政部门行政执法力度。
针对我国当前用人单位用工违法、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的现状, 有必要强化劳动执法保障。应该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 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 给予必要的物质经费保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有效行使监管职责。劳动执法部门通过巡查、举报、专查等方式, 积极主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对违法者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各级监督部门不仅要对用人单位的各种歧视性行为实施监督, 还要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进行审核。此外, 还要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体系, 在全国各地开通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电话。
参考文献
[1]张凤, 赵敏.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邓佑文, 许志刚.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8.
[3]李淼, 张艳华, 徐盼.大学生就业困境之法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11.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
毕业生;法律保护意识;就业
收稿日期:2010-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天津教委调研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法律保护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章,(编号:Jwdy-091021)。
作者简介:包姝妹(1978-),女,辽宁朝阳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目标定位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转变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但连年的扩招也产生了其他负面效应。大学生就业群体逐年大幅递增,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发展到2008年的559万。而与之对应的大学生就业率却呈波浪递减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背景下,个别公司企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漠,利用毕业生对获得工作的迫切性需求对毕业生设置诸多就业陷阱,随意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
大学毕业生遭遇侵害,从自身来讲,主要是由于缺乏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态度、评价和信仰等内心体验和外在行为。[1] (P.228)它左右和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既能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在中国民航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2分,剔出回答少于3/4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87.6%。其中男生126人,占57.5%,女生93人,占42.5%。回收问卷中,文科学生占20.5%,理科学生占9.1%,工科学生占42.0 %,管理专业学生占18.7%,法学专业学生占9.6%。党员占40.2%,入党积极分子占0.5%,团员占56.6%,群众占2.7%。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遭遇就业侵权,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以及能否通过具备法律保护意识来保障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访谈、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毕业生在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就业欺诈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1.26.9%的同学对于在无薪实习期间缴纳押金是否合法表示不清楚;甚至还有7.3%的同学认为是合法的。
2.对于就业实习要缴纳培训费,41.6%的同学不清楚是否违法,10.5%的同学甚至认为是合法的。
(二)对就业歧视缺乏明显的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问卷:某单位在招聘会上列出“职位:打字员,条件:身高165cm以上,女,未婚,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对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就业歧视?24.7%的同学认为不存在,38.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
用人单位将求职门槛和歧视条件并列,容易让毕业生忽视其中隐藏的就业歧视,导致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己权益的的明显侵犯。
(三)对求职中介资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在对“到民办职业介绍所求职,是否会先问清楚该中介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等”的调查中发现,46.6%的同学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11.0%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查询中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否为合法机构。
正是由于部分学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欠缺,才造成一些中介结构利用毕业生迫切找工作的心理提供虚假就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或设置就业陷阱。这不仅可能使毕业生在财产上受到侵害,甚至还可能遭遇传销禁锢等人身侵害。
(四)对自身隐私安全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经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向毕业生索要毕业证、身份证及涉及自身的重要信息,或将上述证件借给用人单位办理工商登记、信息登记时,有5.5%的同学表示会这样做,27.9%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如何去做,6.8%的毕业生则表示咨询后再说。
身份证、毕业证以及个人信息等都属于毕业生的隐私信息,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一旦被泄露或非法利用,有可能使毕业生成为欠费、欠税、担保人等各种形式的债务人,甚至可能成为被敲诈勒索的对象。
(五)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条件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对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职业危害等工作条件是否在求职中考虑,35.2%的同学表示没有想过,9.1%的同学则表示不会考虑。
工作环境的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对毕业生今后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从事的是危险性或特殊职业,法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因工作环境或职业性质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而多数毕业生却缺乏或忽视了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意识,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引发劳动权益纠纷。
(六)對试用期的法律规定了解模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的长短与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相关,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与正式工作后不同的劳动报酬和工作待遇
1.调查发现有60.7%的同学知道有试用期的规定,但仍有37.9%的同学不知道有试用期规定。对试用期的具体时间掌握上,如试用期的最长法律规定,45.6%的同学不能准确回答。
2.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要履行了相关告知程序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在问及合同约定“试用期内不允许辞职,辞职需缴纳3000元违约金”的条款是否合法时,认为合法的同学占18.7%,不清楚是否合法的占35.6%。
三、对策探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就业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的就业权益。具体措施如下:
(一)指导毕业生了解、掌握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其法律的认知水平与能力
各高校应在今后的教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毕业生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让其充分认识和把握就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权益:平等就业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救济权等。
(二)引导毕业生从自身生活入手,加强对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自我认知与形成,逐步培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的意识,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
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会促使毕业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三)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
普及与提高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应注意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大力宣传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调查问卷问及喜欢哪些教育宣传方式时,选择就业法律案例的占54.3%,选择专门讲座的占37.4%。
调查还发现,尽管选择就业网方式的只占13.7%,但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对于通过学校就业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保护意识是有一定需求的,只是由于就业网的设置及其内容涵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毕业生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网络这一途径。通过网络服务传播信息是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网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媒体的宣传作用。尤其是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借助网络途径进行沟通、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是非常有效、便捷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就业网的服务工作进行改善:将涉及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内容以专栏形式凸显出来;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既要有与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有针对就业较多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地方规章;设置典型案例来教育和提醒广大毕业生注意就业中的侵权行为。可以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包括以flash或动漫的方式来演示,激发学生的关注热情,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
(四)改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涉及企业安全環境、就业歧视、试用期、就业欺诈等问题与就业指导之间存在相关。说明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工作中,就业指导占据一定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而对于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仍处于相对较弱地位。对此,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1.树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本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这是法律赋予高校的职责。高校就业服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就业服务理念,坚持从权利维护的角度系统全面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法律指导。[2] (P.71)
2.改变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定位。[3] (P.43)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多侧重于学生就业思想定位和求职技巧,如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忽视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在今后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应着重加强这一方面。
3.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通过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权益保护课程、个案咨询、法律指导、就业维权等服务,把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提高纳入到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最终保障毕业生在就业中获得必要的法律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可以使毕业生保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稳定毕业生就业市场,而且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塑造其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对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开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之我见[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2]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赤峰学院学报,2009,(3).
[3]戴伶俐,章毓林.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7).
法律系大学应届毕业生自荐信 篇4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信。我是XX大学法律系的一名好范文。为了给自己寻找一片施展才能的天地,我谨向您作自我推荐。
大学四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四年中,我多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活使我逐渐走向成熟,我渴望在新的天地里运用自己所学,尽自己微薄之力从事我所钟爱的法律或管理行业。
我曾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在工厂做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自己汗水的薪酬,但不论是学校学习也好,实践做工也罢,让我学到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团结、友爱、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于信任等等!善于交往的我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和同学相处十分融洽,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我还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性格乐观自信、温和开朗;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除了法学理论及实践知识外,还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也曾多次组织篮球比赛),打篮球中的我与实际生活中的我一样。只有坚持、奋斗,不怕任何劳苦,因为只有自己努力所流下的汗水才是最欣慰、最踏实的!
恳请贵公司能给我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各位领导能对我予以考虑,热切盼望您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5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标准
写作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本科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本科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也是对本科生的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一次的重要训练和检验。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6000到12000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果写得好,可以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
二、写作毕业论文的态度和要求
1、每位毕业班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论文,培养和坚持优良的学风,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时写出反映本人最高水平的论文。不允许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更不允许由别人代作。发现类似的情节,论文一律不予通过,即不能毕业。
2、学生应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论文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最好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兴趣相关的题目,这样便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论文应力求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和观点。写成一篇有深度、有分析、材料丰富、可靠,经科学加工的文章,不是对一般事物的简单叙述和介绍,也不是别人观点和材料的堆积。
4、论文应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
5、论文中所用引文、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包括被引用的文章、著作的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出版社、刊物名称、期号,出版日期。
6、论文字数:6000---12000字左右,不宜过少或过多。
7、上交的论文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份数打印,字迹工整清洁。
三、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
1、选准题目。学生选题时,在首先考虑题目意义的同时,要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条件,选择恰当的题目。一篇论文的题目不能做得太大,不要做因条件限制难以搜集资料、难以调查研究、难以完成的题目。
2、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3、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在本题目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主流和非主流的各种不同观点、论据、数据资料。为写作参考方便,应将主要内容摘抄或复印成卡片,集中使用,避免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某种资料时,花费很多时间重新查找。多数题目的研究和写作,都需要作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即使是一片纯理论性文章也应调查了解社会上对相关理论及观点的认识。
4、认真考虑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
5、撰写提纲,并递交导师审定。论文提纲应列入文章的纲、目,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层次。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
6、进行写作,反复修改。写作过程中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写作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文章的文字要简洁、通顺、流畅、无错别字。凡引用文字、数据注明出处。写完初稿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论文简要。
写作中重要注意确立所要论述的论点,特别是通过调查写出的材料型论文更要注意论点的提炼。论文的总体结构应分成三部分:引论(总论)、本论(分论)、结论(总论)。引论是论文的开头,提出问题,表明观点,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本论是全文的主体,就是通过论据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观点进行论证。论述的方法可以穿插使用举例论证法、因果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批驳论证法等;结论是论文的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设性意见或者某种理论的概括。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看法;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论据可以是事实,可以是道理,再进行分析说明一个新的道理,这就是论证的方法。
7、将论文的初稿及提要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到导师定稿为止。
8、将论文按规定的规格和份数打印成稿,按中心规定时间交稿。
四、论文文本格式
1、一律用宋体四号字,A4一页格式纸打印,字迹清楚工整,不得大于或小于此规格。
2、论文前面附一页300—500字左右的论文简要和3—6个关键词。论文封皮由中心统一提供。
3、论文一律在左边装订成册。顺序为(1)封皮;(2)论文评定纸;(3)论文简要和关键词;(4)目录;
(5)论文正文;(6)参考文献。
4、注意,在正文写作中,如果需要引用他人的著作时,请务必采用当页脚注的形式。
五、论文成绩的评定标准
论文成绩根据导师评定成绩和答辩委员会给定的答辩成绩,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务办公室综合以后,确定最后成绩,记入成绩册。一般情况下,综合成绩以上述两个成绩的平均分为准;如果在答辩中证明论文主要不是本人撰写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应以答辩成绩为准。
毕业论文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分为四个等级:优秀(相当于85分以上)、良好(相当于75-84分)、及格(相当于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具体评定标准是:
1.优秀
(1)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并能紧密地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独特的见解和鲜明的创新;
(2)材料典型真实,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4)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全面,比较深刻,并有所发挥,口语清晰、流利。
2.良好
(1)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材料真实具体,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材料的分析较充分,比较有说服力,但不够透彻;
(3)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4)在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中肯,口语比较清晰。
3.及格
(1)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基本独立完成,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材料较具体,初步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能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
(3)文章有条理,但结构有缺陷;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图表基本正确,无重大数据错误;
(5)在答辩中回答问题尚清楚,经提示后能修正错误。
4.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5)由他人代写
(6)在答辩中回答问题有原则性错误,经提示不能及时纠正。
六: 论文答辩
① 原则上凡是申请学位者,应进行论文答辩。
② 由3名(或以上)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论文作者逐个进行答辩。
③ 答辩者首先向答辩委员会汇报:(1)撰写本文的目的意义;(2)论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3)本人的创见,创新。
④ 答辩委员会成员围绕论文有关内容提问,一般不超过三个问题。答辩者可稍做准备,逐题回答。⑤ 答辩委员会记录答辩情况,写出答辩评语,并评定答辩成绩。
七、论文成绩
根据导师评定成绩和答辩委员会给定的答辩成绩,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务办公室综合以后,确定最后成绩,记入成绩册。一般情况下,综合成绩以上述两个成绩的平均分为准;如果在答辩中证明论文主要不是本人撰写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应以答辩成绩为准。
八、联系办法
1、导师确定后,中心通知到学员本人。同学请根据自己选题以及我们发放的导师联络表与导师自行联系。
2、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由学生本人直接与导师联系。学生应按导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阶段的论文撰写工
作。
深圳柏泰培训中心
如何写法律毕业毕业论文的致谢 篇6
毕业论文致谢的写作应该来说,不管什么科目的毕业论文,都是一样的,因此本站将致谢的写作在博客上发布,而不在网站上发布。毕业论文致谢表达作者的感激之情,感谢师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帮助和提携,这是人之常情。毕业论文致谢的写法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明确感谢的对象。
感谢的对象一般包括五方面的人物,分别是你的指导老师、学院的老师、领导们、同学们、父母朋友。当然,上述几方面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感谢指导老师、学院的老师这两项一般是必须的,切不可遗漏了。
(二)理顺感谢的顺序。
我们中国人做事讲究次序,所以这一点应该注意。我们认为,先后次序应该是:指导老师、学院的老师、学校领导、其他人,这样的次序比较合理,也比较能够得到答辩委员会的`认可。因为,感谢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和任课老师,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学校的领导放什么地方,说实话,学校的领导不在乎。
(三)注意措辞和文采。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在致谢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文采,不可过于幼稚,否则可能无法得到答辩委员会的青睐,当然也不能写得太肉麻,否则会引起反感。
总体来说,既要平淡,又要不失真挚。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7
全国逐步展开的就业见习制度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由于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数量的庞大,就业见习制度有进一步完善的需求和动力。不过,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我国就业见习制度运行的法律框架不够齐整、有效,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
一、就业见习制度的性质及其实施的效果
(一)就业见习制度的性质
就业见习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已进行失业登记并有见习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协调资源,与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参加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与劳动场所而构建的一种系统工程。在这样一种系统工程里面,政府不仅是参与者,也是有重大责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政府作为参与者,平等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没有获得高校毕业生同意之前不能强迫他们进入见习基地(单位)。政府作为有重大责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组织登记而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对有意愿成为见习基地(单位)的企业考察、遴选及其事中事后管理、监督而行使国家权力。成为了见习基地的单位,依法对毕业见习生进行劳动管理并为其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并按时发放生活补助,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单位应予配合接受。高校毕业生在成为见习人员之后自当依法服从劳动管理,明确之所以选择一种短期而报酬较低的工作岗位就业,重点在于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业技能学习与实践机会。进一步而言,就业见习是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一种权利,高校毕业生有公平分享就业见习信息资源的权利,有自愿选择见习单位和方式的权利,也有获得政府、见习单位就业见习权益保障的权利。[2]
(二)就业见习制度实施的效果
其实,早在2002年2月,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就在全国首创制度化青年职业培训项目,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针对本市户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职业见习计划。2004年,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也积极跟进,建立了以促进本地户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就业见习计划。应该说,近十年来,各地开展的就业见习制度配合其它促进就业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工作能力和其它相关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提供了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历,自身的就业能力大为提高,为其下一步的顺利就业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而相关企业通过建立见习基地招纳高校毕业生进行劳动,增进了其对相应的高校毕业生的了解,开辟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新途径。据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建成青年职业见习基地800多家,参加见习的青年人数累计达7.2万人,见习结束后一次就业率达到59.4%。陕西省开始组织实施见习计划后于2005年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见习基地,省财政厅又给予见习计划相应的资金支持,到2009年底全省共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26695人。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实施职业见习最明显的社会效果就是拓展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完善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010年4月,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研究并发布了《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其中团干部问卷500份,见习基地负责人问卷937份,见习青年问卷2563份;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工作人员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周边资源对就业见习制度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并发布数据。[3]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其它相关资料的考察,研究表明,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但是总体效果不太明显。这一点,从2009年初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之后,全国各级政府共有二十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和相关带薪见习的政策就可见一斑。
二、就业见习制度运行的法律框架之现状
在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的通知之后,2006年2月27日,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又联合颁布实施《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在开展青年职业见习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及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为此,2009年4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遵照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里,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进一步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通过努力,提高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相关部门也根据各地情况,陆续制订了一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规范就业见习制度的法规和规章。如2009年6月19日,江苏省人事厅、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颁布了《江苏省2009-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并配以2008年1月4日颁布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对管理机构与职责,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的建立与调整、就业见习人员的招收与组织、见习期管理、经费管理、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等相关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在地方性的有关就业见习的法律文件中,广东省成为第一个由省级立法机关颁布规范就业见习地方法规的地区。2010年1月22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这部地方法规的亮点在于它为就业见习制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规定了更为明确的职责,如建设信息平台(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见习岗位,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报送见习岗位信息”等),公平对待非本地户口生源参见就业见习(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需要,吸纳非本地常住户口的毕业生参加见习,改善本地人才队伍结构。非本地常住户口毕业生参加见习享受的优惠政策,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就业见习,在补贴、资金和项目支持、税费优惠等措施的引导下吸引、鼓励企业参与就业见习工作(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农业等部门应当引导和鼓励建立实习基地、见习基地,对基地有关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予以扶持”等),承担见习人员的医疗保险等等。《条例》强调保障学生见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明确要求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见习,明确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为就业见习提供帮助和便利的义务和责任。该《条例》还有一个亮点,即它将在校学生的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放在同一部法规中提出,着眼于学生参加职业培训、获取职业经历的前后承接性,不再将就业见习当做一种应急性的临时措施。然而,有一些省市颁布相关就业见习的法律文件却失之粗陋,规定过于简单。
从上述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法律规定来看,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全面建立起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各项规定,但是总体上立法层次不够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衔接度不够,而且针对就业见习制度制订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对就业见习的组织协调机构、见习基地的审核与监管等内容规定得仍然不够具体、有效。
三、就业见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法律隐患
(一)就业见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就业见习制度缺乏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由于毕业生见习时并不是见习基地(单位)的正式员工,取得的报酬只是基本生活补贴,各地法规及规章均规定由地方政府和单位共同分担。然而该基本生活补贴多少,政府和单位又该如何分担,各地差异很大(这里也有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最低工资数额的差别等客观原因),缺乏一个明确的和可持续遵守的标准。如果见习生不能够按时取得报酬该如何?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该向哪个机构或组织求助,或者通过什么程序解决问题?此外,见习生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安排的或者见习基地(单位)承诺的工作岗位、工作条件时该如何救济?再者,见习生的医疗保障等基本福利水平也难以在各地的法规、规章中见到明确和严格的执行标准。
2. 对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亟待加强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无论基于何种原因,当见习基地落户企业单位时,它都要以最后追求营利为目标。如果该企业是合法地追求营利,法律都应该加以保护。但是目前由于就业见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一些见习基地(单位)仅仅为了追求补贴和其它优惠政策,没有实现对政府的承诺而接纳毕业生来本单位见习,为其提供合格的职业培训,反而对毕业生设置各种见习障碍或者对其弃之不顾。当然,在有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就业见习基地(单位)从审核到监管做得比较到位,毕业生见习效果取得比较明显,如江苏省要求省、市、县三级人事部门按各自权限对基地进行初审,经初审与试运作2个月合格后,方可成为省人事厅正式行文批准设立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正式挂牌运行。而山东、重庆实行了走访制度,定期深入见习单位,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
3. 毕业见习生相关权益没有可靠的法律途径加以保障
由于毕业见习生与使用其劳动力的见习基地(单位)之间不是劳动关系,当其合法权益遭受见习基地(单位)侵犯时,他们无法通过《劳动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获得救济;对于医疗保障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福利内容,在见习基地(单位)不予安排的情形之下,毕业见习生也往往求诉无门。更多的情况是,见习基地(单位)会充分利用各地法规、规章制订的关于见习制度期间为数月至一年的条款,为了达到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不断辞退见习生,再不断招收见习生,之后又不断招收见习生,从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二)就业见习制度的法律隐患分析
1.就业见习期间毕业生与见习基地(单位)的法律关系模糊
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单位)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按照目前各类规范就业见习的法规和规章的内容,见习生与见习基地(单位)所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见习协议。所以,参加见习的毕业生与见习基地(单位)建立的并非劳动关系,也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且已依法参与劳动法律关系的自然人。可是,这里所谓的高校毕业生的说法是针对见习基地(单位)而言,实际上由于其已经毕业离校,见习生不具有在校大学生身份。这种意义上的见习生既不等同于在校期间出于勤工俭学或是增长经验等原因而在一些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不同于应届毕业生进入单位适应业务及被单位考核的被招聘(录用)人员——此种见习制度适用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所以,如果严格按照目前的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单位)不适用目前《劳动法》涵盖的劳动法律关系,只能依据相应的法律事实适用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然而,即使见习期不同于《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见习协议内容也缺乏劳动合同的一些主要内容,作为已经毕业的原高校学生在为见习基地单位提供劳动力并接受单位管理和约束的情况下,若是完全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民事法律规定加以解决的话,必然引发、遗留一些难以消除的不良后果。如见习协议被认定为民事合同时,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将被严格适用,处于弱势一方的毕业见习生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任由见习基地(单位)“宰割”,与同在一个单位付出同样劳动的正式员工在遭受单位侵犯其劳动利益而能够理直气壮地拿起劳动法律武器相比,不公平之处大为明显。
在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中第四章“见习规范与管理”部分许多内容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部分相应规定较为相似,如见习协议的主要内容(条款)的列举、见习单位的主要职责、见习单位的禁止性行为,以及“见习人员应当遵守见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见习指导人员的管理,保守见习单位的秘密”等规定。《条例》还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见习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可以看出,该项法规的立法者有意将就业见习制度向劳动法律法规靠近并注意它们的衔接性,至少立法者基于劳动者平等的思想将毕业见习生视为特别的劳动者,因为毕业见习生业已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而且没有处于休息和失业的状态,毕业见习生亦非与见习单位签订属于典型民事合同的雇佣合同。
依本文所见,今后各地规范就业见习的法规、规章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确定为一种非标准的劳动关系。所谓“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可以称为“非典型劳动关系”、“弹性劳动关系”、“灵活劳动关系”,这是指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场所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固定用工形式和就业形式的特殊类型的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包括非全日制就业、兼职就业、短期就业、承包就业派遣等。[4]正如前文所述,就业见习对政府来说是承担国家责任,对见习单位来说承担社会责任,接受政府监管就要担负对进行劳动管理的毕业见习生的各种劳动保障,高校毕业生拥有的权利已与一般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无甚实质差别,其与参加就业见习的见习单位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应属于劳动关系范畴,不过是一种非标准劳动关系。原因在于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单位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其劳动关系中的人身依附性减弱,且就业见习期限较短,就业实习待遇只是补偿性的,不同于一般劳动者的工资等等。
2.就业见习制度中的见习期间、报酬等相关规定与《劳动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有冲突或是权益保护留有空白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各就业见习法规、规章规定毕业生见习期或为三个月,或为六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一年。那么,如果有见习基地(单位)使用毕业见习生达到最上限的一年之后正式聘用了该(部分)毕业见习生,此举就变成了直接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劳动者的合法的工资支付要求将会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保障,而毕业见习生的生活补贴不仅数目较少,而且在见习基地(单位)因财务问题或者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而不能依法支付时该如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在《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中的第四部分“组织实施”的第三款“确保经费到位”规定了“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保障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但是接着说明了“具体标准和操作办法由各地制定”。《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了“见习单位支付生活补贴后,见习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对见习单位给予补贴,补贴的具体数额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由此可见,该法规仍然没有规定具体可行的标准、措施来保障毕业见习生生活补贴的经费来源与发放。《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五条规定了“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按月发放,由见习基地和政府补贴分担。财政专项补贴先由见习基地垫付,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经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将财政专项补贴划拨到见习基地,见习人员只能享受一次就业见习财政财政专项补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要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该项规定只是明确了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发放的一些流程,也没有解决见习基地(单位)因财务问题或者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而不能依法支付时的问题。当面临上述问题时,毕业见习生只能依据见习协议寻求民事方式解决,或者通过行政方式由政府部门协商解决。这样索回生活补贴的方式的效率显然较慢且结果难以预料。
对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办理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在《通知》中的第三部分“工作内容”的第一款“确定见习单位”规定了“见习单位应能够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如果见习基地(单位)没有办理时该如何处置,该《通知》没有涉及。相比之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为每位见习人员办理见习生活补贴专用银行卡,指定保险公司为见习人员代办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规定进步了许多,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办手续上直接绕开了见习基地(单位),对毕业见习生的人身权益保护显得更加可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4年颁布的《关于规范本市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市劳动保障局为参加职业见习计划的学员统一办理综合保险。经市劳动保障局相关管理部门对需办理综合保险的见习学员名单进行审核后,由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将见习综合保险费直接支付给保险公司”,与江苏省的相应规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仅有简单的“……并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句规定;《湖北省高校毕业生省级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却无任何关于为毕业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事项的规定;成都市《关于建立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第六部分“见习经费拨发程序”规定了“见习经费包括见习毕业生生活补贴、见习单位工作补贴和购买见习毕业生保险费用。见习经费由市财政按市人事部门分配的名额直接拨付给相关部门,然后由市及各区(市)县人才中心按月发放给见习单位、见习毕业生和购买保险”,相应措施等亦较为简单。
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则规定“见习人员可以在见习基地所在地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并享受相应待遇”特别为毕业见习生提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独树一帜。既便如此,在广东省参加毕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也缺乏正式员工在单位享有的工伤保险的保护力度,遑论其他省市参加毕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了。综上所述,各地就业见习制度对参与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的人身权益保障水平参差不一,空白之处较多,整体上不利于就业见习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就业见习制度目前急需以法律、法规这样高层次的立法加以专门规定。作为专门的劳动立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不会对工时、工资、保险福利等内容进行改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并契合、借鉴劳动法律法规,各省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地方法规规范就业见习制度。法规中应借鉴劳动合同将见习协议规范化、固定化,将毕业见习生的补助(贴)标准提高并从政府财政资金方面加以保证支付,为毕业见习生提供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必需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
3.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不到位,对见习基地(单位)的监管缺失
如前所述,就业见习是政府代表国家承担责任,为社会成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资源和平台而构建的一套体系。具体就政府方面来说,政府组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组织登记而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对有意愿成为见习基地(单位)的企业考察、遴选及其事中事后管理、监督而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些权力的背后就是各种责任。从目前出台的见习基地管理规定来看,各地政府对于见习基地的申请均制定了严格的审核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了见习基地的质量,但缺乏明确的监督和管理条款。如《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至第九条对见习基地的审核、确立规定较为详细,却只有第二十二条涉及对见习基地的评估,第二十三条与第二十四条只是说明见习基地建设成功之后将受到宣传与表彰而已。同样地,《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也仅有第十四条规定了“省级见习基地在挂牌期限内因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不再具备基地设立条件的,由单位提出申请或经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评估认定后中止协议,取消省级见习基地资格”以及第四十条规定了“建立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加强对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工作的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区就业见习工作组织和基地建设、岗位条件、制度执行、师资队伍、见习实效和经费管理等情况”,缺乏更进一步的监管措施与各部门责任分配,且对于见习基地(单位)违反规定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一旦企业申请成为见习基地后,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后续的实际运作情况跟踪管控相对松懈。[5实践中,各地很多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常态长效的考核管理办法,这就会让部分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抛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为追求利润骗取补贴、利用高校毕业生的廉价劳动力或是兼而有之。
虽然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就业见习制度规定中看到当地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对该项事务进行管理,然而由于行政事务的繁杂性,政府相关部门很可能就会疏于对见习基地(单位)的监管。因此,立法上应该就政府监管的原则、内容、方式等进行详尽的规定,并明确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应地,对于见习基地(单位)也在赋予其劳动管理权、施以严格的义务和责任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律规定一些措施避免其不当利用资源获取不法利益,如规定见习基地(单位)使用高校毕业生顶岗的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的一定比例,以避免不良企业借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侵害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张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法律规范及权益保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本文所指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部门人员有贺玲(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陈岚君(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瞻(四川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傅琳琳、袁洁、凌金兰、张春兰等。
[4]张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法律规范及权益保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毕业生 就业权益 法律保护
近年来,在校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打工的现象也日益普遍,每年都呈扩张趋势,我国各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绝大多数也都有一个实习的过程。学生就业、实习时遇到的法律问题在现阶段还是一个灰色地带,大学生兼职或实习时遇到的工伤、劳动待遇(包括工资或试用期等的合法性)、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缴纳等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由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历较低(大中专),就业的单位行政事业单位较少,多为临时性的工作,一般为公司或企业,就业或工作中遇到的权益问题比高学历毕业生遇到的更多。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权益分析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的扩大招生,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进行毕业就业协议的签订问题上,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都普遍存在不甚了解的状况,据去年的数据分析,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知道就业协议是对于自身就业的一种法律保护形式,有三分之一是命令使然,既然学校有要求那就签,但是签来有何用,根本不了解。还有十分之一是随大流,见到别人签自己也签。剩下的就是签或者不签都无所谓的人。这组数据说明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对待自身的就业问题上,整体存在着就业权益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常识不足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在实习期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难从主观上去对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进行维权和申诉。甚至有些学生在与用人单位达成实习意向或者签订就业协议之前,完全都不知道企业的性质和情况,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就把自己“卖了”。
2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2.1职业院校毕业生对于就业协议书的不了解
现在全国通用的毕业生就业协议,是由国家强制性执行的用于维护毕业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协议书。其主要的签订者由学校、学生本人、用人单位三方所签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毕业生认为,既然签订了就业协议了那么即使不用签订就业合同也是没有关系的了,其实这样的看法恰恰是错误的,因为就业协议是指毕业生还没有毕业离校之前,与学校、用人单位三方一起签订的具有劳动保护的文书,是具有学籍的毕业生就业关系和毕业派遣的凭据。而劳动合同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具体签订的正式用工合同书,是收到合同法的法律保护的。其主要的签订主题是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并没有学校的参与,这个是两者之间较大的区别之一。再者,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具体的规范内容和性质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业协议仅仅是表明毕业生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愿意进行企业内的某项工作的实习或者劳作,同时学校作为担保人对协议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做担保和推荐。而第三方企业表示愿意接收该毕业生。从法律层面上而言,就业协议书对于企业的约束力远远小于合同的约束力。仅仅通过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内容,毕业生无法保障自身全部的就业权益。往往就业合同的签订在实习完毕之后进行操作。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不可替代。
2.2直接签劳动合同容易出现的问题
就业协议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因此,很多毕业生就认为不用签就业协议,只要把就业的合同签订了就完事了,其实不然,因为就业协议的参与是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者,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对于学生的一些基本权益进行监管和保护,另外签订了就业协议之后。学生再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可以通过学校很简单的将自身的一些档案和人事资料转到企业或者人才市场上去,大大节省了自己办理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就业协议中对于企业的违约是有具体的规定的,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毕业生的合理权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合同的签订和违约是根据合同法而来,对于违约的内容有非常详细要求和界定,因此其对于企业的有意规避没有太好的约束力,其效果远不如毕业就业协议的保障程度。
2.3企业利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弱势心理进行欺骗
“就业压力大”是当下年轻人就业的一个普遍心态。很多毕业生都很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因此一旦接收到实习单位护着企业愿意接受的信息,都会对企业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做出让步,而有些不良的企业正是根据大学生的这种弱势的心理状态。在合同的制定上,往往加入了一些向企业利益倾斜但是很不利于毕业生的条款。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时候由于害怕已经答应到手的合同会流失,往往都会不顾眼前的权益损害,签订了不平等的合同条款。例如,有的企业故意将使用期限突破了合同法的正常规定,采取12个月最长的试用期,以最低的试用期工资付给毕业生。还有的严格规定必须工作满多少年才可以结婚,生孩子,这种毫无道理的霸王条款往往都会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造成权益的很大伤害,但是他们又不得不签。
3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
3.1加强校园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培训与讲解
在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实习阶段之前,学校一般都会安排适当的讲师对其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分析,但是特别针对就业协议和就业合同的区别,毕业生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重点维护自身权益的内容却讲授不多,因此,学校在进行常规的职业规划的讲解和安排的同时,应该同步加强毕业生对于就业协议、就业合同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和归责所在。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申诉的主体地位,并懂得执法,懂法,维法三者的统一。在遇到实际的企业刁难、工伤、不合理要求的情况下,知道如何通过一定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endprint
3.2就业协议的完善和补充
毕业学生在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之前,应该与其签订毕业实习的协议,对于在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工商或者纠纷进行详尽的描述,这样可以避免事后的纠纷和职责不明。针对一些存在高危险性质的企业工作内容实现确定意外伤害的类型和赔偿的条框,并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就业协议书中,将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应。同时作为学生尚未完全毕业之前,学校一直都是学生的庇护者,在就业协议依然生效的实习期间之内,学校应该做好相关的监护工作,对于学生在企业内从事的相关工作和内容,学生与企业之前签订的协议内容等,都要做认真的审核和监护。最大程度上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到不良企业的侵害。在三者沟通过的途径上,毕业生不能不闻不问,一定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学校老师进行及时沟通与反馈,同时也要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毁约。学校对于在统一联系的实习单位,应该与企业进行实习期内的工资补贴,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合同法监督企业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工资发放,严格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3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途径
学校之中一般都有专门管理学籍和毕业生就业的部门,这类的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内部的规范来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行合理的维护,并及时对那些敢于侵犯毕业生权益的企业和单位,带头据理力争,当学生的维权人,不能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学生的权益维护才是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其次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也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毕业生就业的安全和保障性。从学校的高度出发进行维权和申诉,将要比学生个体个人更加有力和更有能力。
4总结
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是需要毕业生自身首先具备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切实关注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学校作为毕业生的权益维护者,应该对毕业生进行足够的维权意识培训和协议、合同的讲解。另外,在更多的措施上对毕业生进行维护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德炳.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及法律保护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2]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大学法律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06-17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论文11-02
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09-15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长寿分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作业实施意见08-19
大学生就业法律07-03
大学生法律素质09-07
大学生法律教育11-02
高校大学生法律11-10
大学生创业法律事务06-26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