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2024-07-04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共8篇)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1

一“考研热”成因

1. 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僧多粥少”已成为社会难题, 一时半会无法得以妥善解决。有些政府部门、企业习惯性地招收相对优秀的人才作为职员, 把学历作为一个入门槛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它确实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应聘者的能力。同样的一个公司招聘, 考官对专科生投的简历可能不屑一顾, 对本科生的简历选择性地抽出一部分看看, 对研究生的简历则着重观察。从知识体系结构来看, 研究生懂得的确实相对前两者要多出许多;但从个人综合素质上进行比较, 却也未必尽然。只可惜, 好多人连门槛都没法迈过去。当这样的情况不只是个例, 而是发展成一种社会现象时, 大家就会采取一些稳妥措施, 比如去读研。虽然他们内心并非真的相信高学历的价值, 但起码可以缓解眼前的压力与困境。

2. 社会要求的提高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我国经济体系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对“高、精、尖”人才需求大增, 传统本科生已经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我国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 对高等人才的储备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只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挑选出需要的人才来进行培养。大家都想着如果不趁现在大好时光继续深造, 进一步将自己发展成为高层次、学习研究型的知识人才, 很可能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丧失核心竞争力。紧张感与压抑感如影随形。

3. 大学生的盲目规划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考研真正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也不管自己的个人爱好或价值取向, 盲目进行选择。通常情况是快到大三、大四, 他们看见身边的同学纷纷加入考研的队伍, 心想:反正大学里面的课越来越少, 整天闲着感觉无聊, 闲着也是闲着, 大家都在考研, 找工作还早着呢, 不如我也复习复习去考吧。这样的学生由于本身当初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纯粹是想获得考研的一种情感体验, 从而导致复习时没有认真复习, 找工作时则拿考研当“挡箭牌”消极对待。

二考研与就业

1.真实的工作情况

虽然现在社会上有些企业要求员工具有高学历, 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整体还是以制造业、传统型行业为主。可以这样说, 除了科技、经济这些特殊尖端领域需要极高素质的人才外, 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所需要的还是普通人才。

真正影响以后发展的是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个人能力, 相比文凭, 老板更看重的是你平时对待工作是否认真尽责, 与他人能否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 遇到问题时能否妥善处理以及对公司是否忠心。

2.做出明智的选择

大学生不管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 关键在于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前方有好多条道路, 思维要灵活不要紧紧盯着一条路。在考研和就业上, 既可以选择先认真复习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 然后拿着高文凭去与其他普通求职者竞争。用你学到的知识体系来获得一个中意的职位, 然后将其付诸实际工作中;同样, 也可以先就业积累人脉, 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到了一定的位置, 然后去读研究生, 有目的地补充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没有哪条路是更好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路是自己选的, 既然选了就要对它负责, 切莫半途而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精彩的人生不留遗憾。

摘要:考研与就业问题, 当今仍有许多大学生对此感到难以抉择, 渴求得到指引。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实际, 对考研与就业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比较, 建议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情况, 有的放矢, 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合理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考研与就业,选择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路瑞峰.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6)

[2]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3]吕姝、张竞美、张永勇.浅谈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选择[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2)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2

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

作者:路瑞峰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4期

[摘要]“就业还是考研”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应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

[关键词]就业 考研 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路瑞峰(1970-),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河南 南阳 47300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0-02

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大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还有很多同学徘徊在所谓“就业考研都不误”的两手准备中,考研未必成功,就业也受到影响。那么,如何对待考研或是就业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考研热”的成因分析

1.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以往的“天之骄子”越来越为就业发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同时,由于近几年许多高校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上研究生也并非那么遥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形成了“考研热”。2007年全国共有128.2万人参加考试,其中应届本科生约占51.28万。为确保考研成功,一些同学甚至从大二开始就加入了“职业考研人”的行列。由于提前进入考研复习,许多学生从大

二、大三开始就不再专注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对与考研关系不密切的课程如公选课、实验课等更是不屑一顾,或以应付的心态去对待,以60分过关为目标。对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活动等也不热心,一切似乎都要为考研让路。这种现象不但背离了高校的培养目标,而且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一旦考研不成功,就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高校和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目前,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校就业率有硬性要求,而学生考取研究生将被统计到就业率内;况且在一些评比和检查中,高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所以,各高校对考研都表现出比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更大的兴趣,为考研的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条件,鼓励和帮助学生考研。而家长的鼓励也是促成“考研热”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他们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知道社会上的人是有

“等级”之分的,而这个“等级”往往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所以当本科毕业出现困难,研究生就业形势要好些,而在考研也不再高不可攀时,家长就会鼓励子女早做考研准备,毕业时一鼓作气直接考研。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不充分,他们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价值观几乎是父母灌输的,所以他们也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

3.大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大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最终以职业的形式服务于社会。考研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它是否有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也要视各人情况来决定。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不同类型的人格适合不同类型的职业。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考研并非有利于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研究型人格特征的人更适宜在研究领域发展,以后取得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但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将考上研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对于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读完研是否就能从事自己感兴趣和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因此,考研并不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可能只是一种盲目从众或被动选择。

二、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

1.以平常心态看读研。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提升。在我国,目前研究生在就业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可以说,读研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方法。“知识改变命运”被许多在校生奉若圭臬。但是读研是否能改变命运,是否意味着就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不仅与文凭有关,更与个人的真才实学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能力不能以其曾经获得的学历来判断,用人单位需要员工给其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更重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重的是真才实学,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2003年,青岛一家企业为招聘高级塑料模具技工,竟然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高价,即为明例。

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报考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录取比例并不太高,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从这几年情况看,录取率约为5∶1,某些热门的专业达到了100∶1的惊人比例。读研可能意味着眼前良好的就业机会,还要花费多年心血,较大的经济投入,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在此情况下,一些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分析形势,最终放弃考研,虽然可惜却不失明智。读研究生也不是学习的唯一手段,在许多领域如管理工作、美术绘画等,在实践中的学习是更重要的,而且工作以后,可以根据自己将要终生为之奉献的那个特定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毕竟许多人可能要在市场中遨游几年,换好几个工作岗位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及兴趣所在。除了在工作中学习、自学之外,以后系统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脱岗学习、在职读研、在职进修都是系统学习的好方法。

2.以理性眼光看就业。据报道,深圳有企业曾到全国各地去招聘高级钳工,开出了6600元的月薪,结果一无所获。“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成为近两年人才市场爆出的新闻。应用型人才的紧缺现象告诉我们:直接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适合不适合市场的问题。只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生照样能够拿高工资。一位企业负责人

无奈地说:“动辄几百万的设备,谁敢放心交给那些只有理论而没有一点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操作呢?”许多学生不重视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练习和实习实践活动,只是“黑板上开机床,嘴巴里做试验”,缺乏起码的操作经验,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这是大学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人才相对过剩的原因,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是研究生在就业道路上也不会平坦。

在我国,从学生到家长,普遍存在着想当干部、搞管理、搞科研,不愿当工人的思想,有人称之为“白领情结”。与“白领情结”相应出现的是“蓝领恐惧症”。许多需要就业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家人,不能正确审视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导致了学生在选择受教育的途径时,瞄准的目标是越高越好,而对于接受就业型教育,缺乏认识,没有激情。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限度和局限,是成熟的开始。

总之,就我国目前人才市场的现实来看,高学历、高文凭的硕博士与应用型人才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也都是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自身不能“有文凭没文化”。在决定读研还是工作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家庭情况,认真、仔细地分析,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避免头脑发热,匆忙决定。事实上,英美发达社会的常态是准备成为律师、医生、大学教授、高级咨询专家等职业的人,才会去读研究生。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

1.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生经过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储备后最终将走向职场,其大半生也将在职场中打拼,在为推进社会进步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的幸福人生。从人职匹配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人可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但却未必能在任何一种职业中取得成功或得到快乐。只有从事自己既喜爱又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职业才能够在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的感受。人职和谐是创造美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据北森测评网调查,有40%的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正是着眼于未来发展,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今天的我该怎么做,将自己的今天与明天结合起来,通过培养自我职业意识,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并积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努力。

2.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目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使其习惯于在教师、家长的安排下学习。另外,中学阶段他们没有接受相关的职业教育,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行业与职业分类,不了解不同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没有对自己的需要、能力、特长、价值、就业机会等做比较充分的考虑,导致在报考专业时有很大的被动性、盲目性。进入大学后,有的同学专业思想不稳定,有的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大学里应该学什么、如何学,也不知道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去达到目标。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是没有职业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虽有规划却不够科学,要么自我评价和职业期望过高,要么职业路径设计想当然等。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跟风考研现象,就是没有职业生涯规

划,没有真正结合自身需要的不理智选择。有的学生一旦考研不成功,因缺乏职业方向性,在毕业之际仓促应战,乱投简历,求职成本很高,成功率却不高。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是目前大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确定如何安排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关键。

3.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明确未来的道路。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渴望通过提升自身条件,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业难可以说是形成校园“考研热”的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真正的原因应当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当然,对就业或是考研的困惑,也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果。那么大学生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首先,高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注意教育的连续性,帮助学生在对就业环境、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知识、技能、道德水准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大学生的四年生活中,每一年的职业生涯规划重点都不一样,高校应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比如,一年级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和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结合自我个性特点制定职业目标;

二、三年级应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自己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并督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四年级就应该帮助大学生检查职业目标是否需要修订。其次,大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早日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好自己的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和实现途径,按照规划安排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修订和完善,做到有方向、有目标,在一步步的实际行动中实现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至于是考研还是就业,由于有前期根据自身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有了脚踏实地的准备过程,因此,在如何选择方面也许就不再困惑,也避免了盲目被动和从众跟风。

[参考文献]

[1]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胡敏,赵姝.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7(6).[3]王征,陈国祥.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J].现代企业教育,2007

有限理性与社会分工 篇3

斯密指出, 追求私利的个人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产出。个人理性最终导致了集体理性。同时斯密也指出分工促进生产, 社会分工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是斯密并没有详细的论证个人理性与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在随后的经济学家中, 有人对个人理性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将个人理性的内涵由追求私利扩展到理性预期 (卢卡斯1978, 穆斯1980) , 完备信息 (萨缪尔森, 1962) 以及凸性偏好 (萨缪尔森, 1963) 。并从此出发构建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最终得到了一般均衡的结论。也有人从社会分工出发试图构建新新古典经济学 (杨晓凯, 1984) 。但迄今为止, 没有人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 试图辨析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联系。我们已经知道, 目前经济学关于个人理性的假设是严重脱离实际的。对于决策中的个人, 获得全部相关信息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他们所能要求的是在信息的完备性与取得信息之间的成本之间做一个最优的权衡。对于决策中的个人, 取得关于决策的全部相关信息也是没有必要的。相对于海量的信息, 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极其微不足道,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的提高。那么有限的个人理性最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作者拟从个人理性的重新定义出发, 辨析个人理性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以期能够对个人理性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做出解释。

二、古典经济学关于个人理性的假设

古典经济学的个人理性假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 自利性。理性的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的人。利益就消费者来说是效用, 对生产者来说是利润。不论何者, 理性的经济人的决策目的就是最大化其目标函数。 (2) 完备性。完备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对于被选方案的信息完备, 对于消费者来说, 他了解所有消费束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对于生产者来说, 他具有产品成本、市场价格和竞争对手的完全信息。第二是具有完美的信息处理能力。消费者有能力解析关于消费束的全部信息并将消费束进行排序, 生产者有能力处理关于产品生产和产品市场的全部信息并选择最优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数量。

这样的假设对于实际做决策的消费者和企业家来说是十分粗糙的。首先来看自利性。不论从哪方面来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家都不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社会要求企业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人们也普遍对企业家有着社会责任方面的严格要求。他们被寄希望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扶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对社会公共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企业家本人也乐于做出这方面的贡献。刘易斯曾论述过这方面的典型。在一些文化传统下, 企业家本身担当着部分的社会救助的职责。如果企业家是利润最大化导向的, 那么如何解释他在做出再投资决策得时候进行的这样转移性质的资源配置?因此, 关于自利性的假设是值得质疑的。

其次来看完备性。如果说经济学家对于自利性的假设尚无系统性偏差, 那么他们对完备性的假设则是有系统性偏差的。就信息的完备性来说, 即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 消费者仍然不能保证可以得到关于所购买商品的全部信息。我举两例以资说明。第一例, 洗发水。在中国市场上有大小一百余种品牌, 上千种洗发水在生产和销售。即使是行业方面的专家亦不能将这百余种品牌都研究清楚更何况是普通的消费者。消费者只知道某种洗发水能够去屑, 某种洗发水能让头发更柔软, 但不知道这些东西里面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 长期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皮肤问题。第二例, 奶制品。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前, 很少有消费者清楚的了解自己每天喝的牛奶里面会含有类蛋白的有毒物质。他们无从了解。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仍有许多消费者不了解自己每天喝的牛奶里面有什么成分。关于商品的信息消费者永远都没有完全的知识。再来看生产者。即使是凭借市场调查进行决策的企业家又对自己市场的了解也不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在抽样基础上进行的统计只能在某一概率水平上保证统计推断结论的准确性。大多数的市场调查都只选取相当于总体10%到20%的样本对市场特征进行归纳。其置信水平最多达到60%。这就是现实中的情况: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三、西蒙的“情境理性”

对完全理性的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人涉及。西蒙 (Herbert A Simon) 在其1978年发表于AER的论文《Rationality as s Process and as Product of Thought》中指出:复杂性是人类智慧的本质, 理性选择模型可悲的不完整, 大多数只是基于“情境理性”在进行选择。

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某一情境中, 在此情境中, 他首先会有一个回报预期, 当他做出某项决策之后会得到一个实际的回报, 如果他对实际回报是满意的则认为自己的决策是理性的, 否则他会认为自己不够理性, 进而会修改他的行为方式直到达到满意的水平。 (满意并非效用最大) 他在此过程中不断变的“理性”。所谓的环境造就人, 换句话说, 每一个人都是局部理性的。换一个环境他立刻就不“理性”了。来自经验世界的证据有很多, 某一位勤恳的农夫可能在农业生产上有很高的生产力, 他通过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积累了良好的农耕判断力, 所以其边际产出非常高。但是如果把这位农夫配置到百货商场的化妆品促销柜台, 那他的边际产出必然会直线下降。他很可能连一样商品都卖不出去。

之所以人会成为”局部理性”而非完全理性的多面手原因就在于人的理性能力受到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约束。有限的生理和心理资源只允许人专注于处理某一种或几种类型的信息。长期专注于一种或几种类型信息的处理会产生信息的沉淀, 也即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减少信息的接收量同时能够让信息的处理速度更快。在进行情境选择的时候, 人们会倾向于那些已经熟悉的情境, 因为在这些情境里面他的信息处理能力更高, 做出理性选择的可能性更大。不论个体处于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地位, 他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理性。因为他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在某些方面必然存在死角, 而他的生理和心理能力的限制又不允许他迅速将这个死角弥补上。这样他就无法在某些情境中做出理性的决策。

四、个人有限理性与社会分工

要解决个人理性有限性带来的问题还需要将思路从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中引开。个体的局限性决定了自从人类诞生起, 人类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体。在生产方面, 有限理性的个人无法包揽全部的工作, 因此需要分工。分工并非产生于权威, 分工是自发产生的。具有不同智力天赋和生产经历的个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在自己擅长的生产情境中变的比其他人更加理性。而被淘汰的人则继续寻找自己所擅长的生产情境。这样分工逐渐形成。但是受到农业经济封闭性的影响, 分工的规模在农耕文明时期并没有长足的发展。大规模的分工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大规模应用替代了许多重复性的人类劳动, 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则分配到需要发挥一定能动性和判断力的岗位上。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工人通过选拔进入到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情境中开始专门的工作。他在这一情境中积累的经验不断增加, 生产力不断提高。反映在其工资收入上则是收入的不断的增加, 于是他选择一直从事相同的工作。就业的均衡就此形成。当成千上万的工人都通过类似的机制被配置到其生产力相对较高的生产情境中时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最优的配置。对于个人而言, 他已经在自己有限理性所能达到的程度内做到了最优的就业选择。对整个社会而言劳动力资源被配置到了具有最高生产力的地方。在消费方面, 有限理性的个人没有对所要消费产品的完全知识, 所以他们只能求助于消费方面的专业权威。这一专业权威就是大众媒体。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大众媒体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生产者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塑造着消费者的偏好结构。消费者最终购买了大众媒体推介的产品并且感到了满意。生产的最多的产品最需要大众媒体的大力推介, 大众媒体的大力推介则造成了大量的需求。大量的需求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于是更多的厂商进入, 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进入。最终形成了市场的供求均衡。资源就这样被配置到了社会最需要的产品上面。这就是古典经济学最终的结论。而通过个人理性的有限性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

摘要:个人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在作出决策时遵循着如下的原则:接受尽可能少的信息。为做到这一点, 有限理性人需要做到在某一方面信息处理的专门化并在其他方面的信息处理上求助于他人。这就是社会分工合作的起源。而社会分工则使得有限理性的个人组成了一个理性的集体。以彼之长补此之短, 整个人类社会才构成了一个正常运转的有机体。

关键词:有限理性,社会分工

参考文献

[1]、杨小凯.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的差别[J]开放时代, 2002, (3) :77

[2]、[美].H.A.西蒙, 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中译本.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就业市场的日趋完善,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短的影响;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而社会所提供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 加之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所产生的“挤占”效应将部分毕业生流入了“待就业”大军, 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待就业”现象。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 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338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2.6%;2006年初次就业率为71.8%;2007年初次就业率为71%, 2008年, 初次就业率为70%, 2009年只有68%。可以预见, 未来几年大学生“待就业”人数将持续增加。

二、影响大学生待就业因素分析

1、政府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

(1) 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待就业”

随着我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 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 如行业限制和区域限制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大学生就业体制转轨和发展时期, 大学生在求职和择业时, 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在就业市场上盘踞不去, 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导致部分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2) 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待就业”

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 市场化程度低, 造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市场信息不对称使供求双方在相互选择时不能充分了解对方信息;就业市场规则不统一、秩序混乱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待就业”的另一因素。

2、高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一些高校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对滞后, 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 与社会实际脱钩, 不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奉行宽松教育环境的同时,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服务的教育, 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应用能力, 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总体素质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地就业。

(2)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级就业主管部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每年都下发专门文件, 做出专门部署, 但有些高校尚未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就业机构和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上明显滞后, 在硬件、软件建设上明显不足。

3、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1) 择业观念的影响

在“精英教育”阶段, 大学毕业生是稀缺资源, 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充足、层次较高, 不存在就业压力问题。而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必然形成大部分毕业生要从事与“大众化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工作。而许多大学生在“望子成龙”“光耀门楣”的观念和高期望值的影响下, 把择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收入”“高层次”上,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就业空间。

(2) 个人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 个人素质的高低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 往往是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来综合考察。综合素质好的大学生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对弱一点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就比较困难。

三、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1、政府与社会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 促进大学生就业

(1) 完善就业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首先, 加快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经济调控手段, 对去西部地区或条件艰苦的一些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 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个人发展上给予优惠政策。其次, 健全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完善创业机制, 形成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第三, 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2)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服务毕业生就业。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 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所属相关公务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 主动开展公益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目标责任, 建立机构健全、功能完善、服务到人的梯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2、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1) 适应市场需求,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把握社会经济趋势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 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 不断革新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 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专业, 确立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为基础, 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2) 培养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政府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 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这一教育环节, 通过开展系列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实行系统性和全程性的指导和培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 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3)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高等学校要在已有的基础上, 继续大力抓好“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先进的服务理念、真诚的服务态度、现代的服务手段、规范的服务程序、高效的服务效果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

(4) 加强就业市场及信息化建设, 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问题, 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上, 要像企业重视产品的生产一样重视产品推销, 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大宣传力度, 让社会和用人单位了解学校, 了解毕业生;加强与地方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铺路;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员参与, 为毕业生就业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做好各项条件的准备和必要的指导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为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和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渠道。

3、大学生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 转变就业观念, 端正择业态度。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 要客观的评价自己, 量体裁衣, 期望值不要过高, 树立“先就业、后创业、再择业”的观念。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 合理定位, 改变一次性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树立能力本位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将自身的目标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培养敬业意识和开拓意识, 本着服务基层、服务西部的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到适合岗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建功立业。

(2)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实质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业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其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择业心态对他们是否能顺利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基础,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是保证。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通用技能的培养, 养成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良好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 强化创新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规划人生。

高尚的事业追求, 远大的奋斗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 不仅是把它作为一种个人的行为, 而且要将它与社会发展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不断积累经验, 创造条件, 发挥潜能, 拓展道路, 把握机会, 筹划未来,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新民, 郭洪波.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03) .

[2]、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状分析.人才开发, 2005, (08) .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5

( 一) 理念滞后, 对形势政策缺乏了解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 正确的理念才能带来正确行动, 通过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 在我国,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如今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 其指导就业的理念存在以下较大误区, 据调查显示, 我国大部分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将首要目标定位为出国深造, 而对自己的专业是否真正具备竞争力, 在市场上存在多大价值缺乏具体的考量。

( 二)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的就业背景下, 大学生要提前做好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才能在毕业时从容应付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就业的相关问题, 而这样的准备显然是远远不足的。 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应该结合自己专业, 对自己的未来将从事的行业, 以及今后在行业中竞争力的提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具体的规划, 从而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减少因迷茫找不到前进方向而浪费在学校里宝贵的学习时光。

( 三) 知识陈旧, 利用率低

随着我国产业主体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过度, 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因此, 如今的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 而与此同时, 在大学校园中所传授的知识的更新速度已经追赶不上对人才要求的更新速度。 教学体系与教师素质也存在严重的滞后, 陈旧的课本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社会的节奏, 学校所学的无法在日后工作中使用, 造成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巨大脱节, 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就业中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 四) 求职心态及求职渠道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 在此种转型逐步完成后,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心态却还未适应此种变化, 这也导致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 许多毕业生自以为是“ 天之骄子”, 以为一毕业就应该成为社会中的精英分子, 忽略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 因而接受不了这种心理落差, 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去踏实地从基础做起。

在求职方法上, 根据统计结果, 绝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求职信息渠道来源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信息, 其次是网络信息和父母亲戚朋友的介绍。 根据其结果, 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方式相对较为集中, 主动获得求职信息和通过多渠道辅助求职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可采取的措施

( 一) 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越多, 才能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才能真正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用人单位最终看重的也还是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当前面临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的双重压力, 只有不断地接受大学后的教育和学习, 储备更多的能量, 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 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 二) 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

在毕业生面临从学校迈入社会, 需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 以适应两者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 从而更快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在此毕业生择业观形成时期, 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 挖掘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 开拓其对社会、对岗位的认识。

( 三) 拓宽求职渠道

大多数学生在求职的时候除了学校提供的招聘会就两眼抹黑, 首先, 可以参加社会上的招聘会, 其次可以在各大人才网站上投简历, 第三可以借助各种媒体, 比如, 报纸、广告等方面关注招聘信息, 最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圈子去帮忙打听适合的工作。

( 四)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提高知识利用率

学校的知识由于教材和老师的原因更新速度完全不是对应岗位的更新速度, 而所学知识大多都是偏向于理论的框架。 因此, 应该加快教材改革, 搭建理论联系实操的项目平台, 深化教师队伍改革, 重视知识的更新速度。

总之,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避免闭门造车, 真正地从就业角度出发, 去解决大学生的问题, 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修池, 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6

一、高校决策层的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美国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提出来的, 他认为行政决策者在做出自认为理性的抉择时, 往往会发生令决策者意料之外的事情, 使得决策者达不到最佳方案的选择。这是由于任何决策者或者决策层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在高校管理中, 尽管决策层力图以“决策最优化”和“管理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指导, 但在各项管理活动中为达到目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却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高校决策层知识信息的有限性。

有限理性首先表现在高校决策层在做出理性决策前所掌握的知识信息的有限性, 当决策层在进行决策时, 展现在其面前的往往是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 而必须在其中进行判断和取舍。如果决策层所掌握的知识信息不够充分、不够完备, 就会制约决策的深度和广度, 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年代, 客观环境复杂多样, 高校面临内外环境的变革, 使得决策层受到日益严峻的考验。而决策层知识信息的有限性必然限制决策层的战略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制订和选取, 以及对后果的不可预见和评价, 最终导致管理决策的有限理性。

2. 高校决策层预见能力的有限性。

高校决策层预见能力体现在高校未来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决策方案实施的效果。这就需要决策层很好地把握高校未来发展的情况, 既要充分考虑高校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又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 灵活变动实施方案。而由于决策层在信息知识方面的有限性, 这必然限制其在现有信息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把握和预见, 使得高校决策层所预见的未来状况与变化中的真实环境不能完全匹配。高校决策层预见能力的有限性必然影响高校决策层对决策方案未来实施效果的评价, 从而影响决策的理性。

3. 高校决策层价值中立的有限性。

在知识信息的利用过程中, 由于决策层是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组成, 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因此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运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导致高校决策层价值不能完全中立, 进而导致截然不同的决策结果和实施效果, 也就不能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达到高校管理效益的最优化。这是因为, 一方面, 决策层在决策之前已经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使其不能以完全理性的态度、思维和方式进行决策;另一方面, 高校决策层可能本来就是由不同价值观的主体组成, 选择方案与其希望的结果存在差异, 这就使得高校决策层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建立单一的决策目标体系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教师参与高校决策的价值

人的理性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客观规律无法超越, 这必然致使高校决策方案的理性边界受到限制, 使得高校管理效益下降。在高校实践管理过程中, 很难找到完全理性的个体胜任高校的决策。但是, 高校可以通过扩大决策层的理性边界来提升决策的理性。在具体管理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使教师、学生参与管理决策, 甚至吸引外界人士参与高校的决策。从高校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看, 教师参与决策对高校决策理性边界的扩大和决策实施的可行性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将从高校理性决策的制定和决策方案的实施两个角度对教师参与高校决策的价值进行分析。

1. 教师参与决策可有效扩大高校决策层理性边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信息, 教师作为高校的主体, 如果不能通过学校政策有效地交流教师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将是对高校信息资源的最大浪费。知识信息作为教师们的无形资产, 只有通过教师参与决策, 实现与高校决策层之间的有效沟通, 才能使其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发挥作用。教师作为高校内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 应充分了解学生和学科课程以及学术方面最前沿的知识信息, 他们对学校背景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教师参与高校决策并不需要直接参与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各种建议启发高校决策, 这样可以扩大高校决策层的知识信息空间, 增加决策层知识储量, 提升预见的能力和水平。如此将拓展高校决策层的理性边界, 从而使其制订出合理的决策方案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措施。

2. 教师参与决策可实现提高高校决策方案的有效性。

制订出合理的决策方案不是最终目的, 顺利实施决策并最终达到目标才是根本。在高校中, 教师作为主体并且是高校决策方案的实践者, 如果能够参与决策过程将是决策方案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在高校中, 教师作为权利主体如果被高校决策层忽视, 不能有效地与决策层进行沟通和交流将会在决策方案的实施过程产生消极作用。使得传统的“决策层做决策、教师遵照执行”在高校管理的具体事务中不断遭受挑战。如果教师直接参与高校决策或者提供各种平台使教师有发表决策建议的机会, 使其受到重视, 教师将会对决策方案形成认同感, 在决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 甚至创造条件去执行, 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这是提升高校决策方案可实现性的有效途径。同时, 教师参与高校决策可有效减少“价值差异”, 因为教师参与高校决策将提升民主决策意识, 使得不同的主张和意见得到表达和重视, 使得各种利益达到最大化均衡, 消除决策方案制订过程中的不满、争执和冲突, 极大地减少教师在决策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满或抵抗情绪, 增强教师对决策方案公正、合理的信息, 提升高校决策运行的效率。

三、教师参与高校决策的方式和有效途径

1. 选拔教师充实管理岗位。

教学是高校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质量好坏的影响, 但同时又受到高校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对较为重要的并且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行政岗位, 高校应具有相关优先政策对教师进行提拔, 使其进入决策层并能够充分发挥对基层信息掌握的优势, 更大程度上提升决策的话语权, 拓展领导层的知识信息边界, 扩大其理性决策的边界, 这会更有益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2. 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

教师代表大会是教师参与决策、提出有效意见和建议的主要途径。教师代表大会为教师行使民主权利提供平台, 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民主性的特点。与决策层相比, 教师一直处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线, 掌握着教师、学生以及基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可以在各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代表大会这一有效途径为高校决策层提供建议。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 不能流于形式, 要对教师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 使教师对高校决策方案产生认同感,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决策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 建立高校意见征询制度的长效机制。

高校决策层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制度和重大决策前, 应广泛征询教师的建议和意见, 集思广益、广开言路, 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最大扩展决策层的理性边界, 达到高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可采用以下具体方式:一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为每个基层教师提供与高校决策层联系的纽带, 使得教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随时在该平台上得以表达, 管理决策层对其中信息进行汇总、分辨,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施行, 达到持续改善的效果;二是面对面进行交谈, 决策层面对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可深入到师生中, 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原则, 广泛与师生进行交流沟通, 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效果;三是对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可召开专题研讨会, 使各部门派出代表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决策层在综合各单位讨论意见后可最大程度地做出理性而全面的决策。

4. 建立监督评议决策层的制度。

为更好地做好高校管理工作, 最大化发挥管理效益, 高校应建立教师对决策层的监督和评议制度, 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 从决策层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给予评价, 并对结果进行公布, 对存在问题的地方采取措施修正,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校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美]H·A·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2]刘淑艳, 姜全红.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方式研究[J].北京教育, 2010, (8) .

[3]陈太忠.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理念基础与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 2009, (11) .

理性面对专业与就业间的差距 篇7

两条新闻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专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差距, 这一差距并不是今年才存在, 这是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时不可避免的现象。政府、社会和教育行业如何认识这一差距, 如何弥补这一差距, 涉及专业、职业、就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

以专业就业, 还是以专业作为“敲门砖”实现就业, 这既是个人的事情, 也是教育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现代社会, 一方面需要通才, 需要超越专业的通用专业;另一方面,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各项事业更加专业化。也就是说, 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越来越大的宏观专业, 二是越来越细的微观专业, 其基础则是社会更加需要专业。面对实际就业中专业的作用正在弱化的现象, 高校和大学生们应当如何应对?

对高等学校而言, 能够做的无非就是加强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这需要站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深思。高等教育以学科专业设置为手段, 为人类社会传播知识, 学生也就是知识的继承人。在科学和学科名义下, 脱离具体社会情境培养人才, 尽管传播的是人类最优秀的知识, 所培养的学生却往往具有大智慧而缺乏“小聪明”。然而, 就业与创业首先需要的往往不仅是大智慧, 也需要符合社会需求、另辟蹊径的“小聪明”。科学崇拜的是真理, 社会需要的是可行。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围绕社会需要设置专业。

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 篇8

关键词:“零工资”就业,大学生,贵阳市

一.贵阳市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它严重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就业难, 难就业”一直笼罩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过程, 困扰着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重压之下必有反常, 在一年胜于一年的就业压力下,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尽快稳定工作, 在社会上求得一席之位, 不惜采取种种办法, 甚至对工资的要求是一降再降。在一些形势更为严峻的大城市更是出现了一批只要工作、不计报酬的“零工资”群体。所谓的“零工资”就业, 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先到自己向往的用人单位去工作, 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 待通过用人单位考验后, 双方再商谈报酬工资、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现在这种现象也不仅局限于一些大城市, 据2006年的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显示, 有0.8%的被访者处于“零工资”就业状态。随着形势的发展, 贵阳市的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也多有发生。

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 是所属全国中等城市, 其就业压力虽没有沿海发达城市严峻, 但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形势也不容乐观。贵州省教育厅数据显示, 2011年贵州省47所普通高校毕业生84772余人, 其中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2686人, 占全省62.2%。近几年, 在省外高校的贵阳本地生源的毕业生, 返乡就业趋势也愈加明显, 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据贵阳市各大高校抽样调查, 贵阳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有“零工资”就业意向占调查者的0.5%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也反映了贵阳市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现状。

二.造成贵阳市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 贵阳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上升, 造成严峻的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现实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商品的价格受市场供给和需求影响, 当需求保持不变, 市场供给的大量增加必然带来价格的下降, 这一规律运用于劳动力市场亦然。在劳动力市场上, 单个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其使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即单位工资) 与所得边际收益的对比。在短期内如果没有制度或技术的明显变革,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可视为不变, 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就取决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平稳, 也没有发生能使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明显增加的制度或技术变革因此, 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

贵州省2011年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为84772余人, 预计2012年上升为生85800余人, 且全省7所高校和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预计毕业研究生3862余人, 这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又是一大压力。由于大学生纷纷毕业走向社会, 而社会就业岗位有限。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零工资”就业现象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 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与用人单位要求经验的矛盾

“零工资”就业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就业方式, 可以理解为一种隐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为学校教育投资的一种延续。刚刚从校园走出的大学毕业生, 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在职业技能和经验上却比较缺乏, 虽学校也有一些实践岗位供学生锻炼, 但与真正的社会经验有很大的差异性, 再加上, 学校很多专业的设置缺乏一定的社会需求, 专业不对口现象也屡屡发生。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多从经验角度来考虑:一是为获得工作经验, 二是为争取机会。

而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得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竞争面前处于劣势, 一些找不到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只好委曲求全, 选择零工资就业。 (三) 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 缺乏科学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 缺乏科学的就业观念, “零工资”就业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经营成本, 必然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利用“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 在选聘人才时, 降低待遇。

面临这一状况, 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不是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响应国家鼓励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政策号召, 而是一味朝贵阳市涌入。这主要是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城市机遇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造成的, 而不会根据自身条件、专业能力、业务水准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三、正确处理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对策探究

(一) 学校方面, 加强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 注意拓宽学生的专业面, 使之成为基础知识扎实, 具有多方面专业才能, 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要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尤其要重视大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收集等能力的培养锻炼使大学毕业生具有与其学历相应的各种能力;三是高校要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动态, 注意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 但又不要出现赶时髦、凑热闹、盲目扩大热门专业, 忽视学生内在素质培养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不良倾向。对一时还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 学校有责任对其“回炉”教育, 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二) 学生角度, 转变择业和就业观念

为了使广大毕业生适应就业机制的新变化, 应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首先, 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才能, 用务实的态度去选择就业岗位, 而不要画地为牢, 过分理想化或盲目与他人攀比;其次, 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心态。面对当前就业较为紧张的现实, 要克服自卑和无所作为的心理, 树立竞争意识, 通过公平竞争, 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要克服依赖等待心理,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大胆地到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去“推销”自己;三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 独立或联合成立经济或科技实体, 为自己创造一份工作;四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服从国家需要的关系, 使学生在择业时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需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择业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树立全局意识, 艰苦奋斗意识和实干创业意识。作为用人单位也要转变用人观念, 坚持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 讲究用人成本, 克服不切实际地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合理地安置和使用大学毕业生。

(三) 就业市场方面, 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

人才和就业市场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为此, 各级政府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建设, 增加必要的物质及资金投入, 解决就业市场的办公场所和信息联网问题;通过培训尽快提高就业市场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完善就业的中介服务功能, 为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方便, 减轻他们择业时的心理压力, 高度重视就业市场的网络建设, 使就业需求信息和人才信息的发布趋于现代化, 通过信息的服务, 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的法规建设, 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完善人才招聘的公开机制、公平机制、竞争机制和仲裁制度, 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四、关于贵阳市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思考

(一) 从法律角度审视,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属于一种违法行为

“零工资就业”践踏了劳动力社会价值, 暴露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不守道德、不守法则的弱点。当前, 因为自己满意的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太高, 所以, 贵阳的少数大学生采取另类的以零工资方式求得用人单位得录用, 但这毫无疑问是以用人权挤榨掉劳动的社会价值, 这是对被用者不公半也是对所有存职人员劳动的不尊。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 保障就业者的获酬权利, 并确定有最低工资标准, 即使试用期双方也应该签订劳动用人合同, 报酬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劳动保障部明确指出:“零工资就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做法, 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方式选用或接受劳动者从事无报酬工作。因此, 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属违法行为, 所签的是无效合同, 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同时, 抱着不要工资只要工作的愿望采取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往往会被唯利是图的用人单位利用甚至欺诈, 其自身的合法权利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维护和有力保障。

(二) 从市场角度审视,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求职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廉价推销甚至是低价贱卖了自己, 而且还会给其他大学生求职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 将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 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不合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单位自然会利用“供过于求”的机会, 借机人为地不断提高招聘条件和录用门槛, 以此招聘和录用更多的零工资就业大学毕业生,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从而给大学生就业难增添困难。另一方面, 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来讲, 这种零工资就业的做法类似于商业上的恶性竞争, 是不正当的。不仅“贱卖”自己, 而且会打压其他大学生求职就业, 给其他求职者增加更大的就业压力, 逼迫大多数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跳水, 迫使大学生突破正常就业的底线, 严重干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 从经济角度审视,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体现, 当大学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不能获得最基本的工资, 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时, 证明这种用人或工作方式不合理。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要投入很多的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 同时也花费很多的机会成本,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投资得不到回报, 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原则和要求, 没有收入来源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家庭负担, 同时, 大学毕业生未得到有效吸收及合理的安置, 也加剧了社会的负担。

总之,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 虽是严峻就业压力下的一种不得以的选择, 是为求得生存暂时的一种择业观念, 但理性思考, 这也确实扰乱了正常的就业市场、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 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正常发展。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以市场为导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教育厅统计数据, http://www.gzsjyt.gov.cn/gzjyt/[1]贵州省教育厅统计数据, http://www.gzsjyt.gov.cn/gzjyt/

[2]国家发改委发布: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2]国家发改委发布: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何莉娜.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辽宁教育研究, 2004 (9) [3]何莉娜.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辽宁教育研究, 2004 (9)

上一篇:文学文本解读下一篇:中药灵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