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 教案

2024-10-10

素描静物 教案(精选12篇)

素描静物 教案 篇1

题: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 课

时:2课时

型:综合课

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素描静物的写生练习,使学生由浅到深的掌握素描的基本知识,学习静物素描的表现形式,为以后的素描风景和素描头像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静物写生,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讲授、认真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和作画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师生之间要多交流,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以及对静物的形体结。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把握正确的作画步骤,并注意画面的节奏感。

教学方法:

1.教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静物写生的构图方法和作画步骤。

2.学法: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且实践学习静物写生。

教具准备:写生台、台布,静物、范画作品。

学具准备:铅笔、素描纸、橡皮檫、削笔刀、画板。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清点学生人数,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5分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石膏写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素描的基本技法,学习了“三大面,五大调”,也学习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静物写生的相关知识。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静物写生与石膏写生的区别

相关思考提示:(学生回答)

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讲一下他们的区别?

老师讲述:

1、形体上的不同:静物画中,各个物体的形状颜色变化比石膏更丰富,更复杂,所以同学们在写生时一定要注意把不规则物体概括为规则形体,从而把握其透视规律。

2、质感的不同:石膏的质感是一样的,静物画是有不同的质感物体组成的,有粗糙的、细腻的、有硬得也有软的。

3、色彩上的不同:石膏几何体都是白色,静物是由不同色相的物体组成的,因此要注意线条软、硬、粗、细的运用产生的不同效果。

(二):静物写生的意义

静物画就是以静物为题材的绘画,对一些瓶罐、果蔬、文具、乐器等 的巧妙的摆放和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描绘,静物比石膏更富有生活气息,通过静物写生可以有效的提高构图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的素描造型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

(三)静物的选择

1、摆放静物要有一定的主题或情趣,静物与静物之间应有相关性并相互影响,不能随意凑合。

2、注意物体之间色彩的不同性,物体质感和形状的差异性。

3、注意台布的选择和摆放。台布在画面中可以起主领画面调子的作用。

(四)静物的组织原则

1、物体的造型应互相穿插,摆放静物不要放在同一水平上,一定要有前有后,有紧有疏,有竖有横,有 正有斜,物体的造型上要注意高、矮、胖、瘦等相互穿插,总之,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摆放静物要确定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把主要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其他物体作为客体进行烘托画面气氛,使画面主次分明,合乎情理。

3、为了加强意境,要适当选择好的光线和背景,并根据背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静物摆放,使静物组合更加完美。

(五)静物的写生步骤

1、把握构图(展示图片)

(1)认真观察,选择好的位置,并根据自己的位置组织构图,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X”形构图、“S”或“Z”形构图等。(2)确定主体物,用铅笔画出大体轮廊。

(3)要在平衡中求变化,注意画面中物体形状大小的布局,一定要统一协调。

2、画出物体的大致明暗关系,塑造形体(展示图片)

(1)刻画时要注意作画步骤,即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2)从暗面入手,大体涂出暗面色调,需要强调前面物体的明暗交界线,背景不宜画得太多,太杂,不要抢前面。

(3)注意质感和体积感的表现,一般说,粗糙的物体线条要适当宽松一些。质感比较细腻、坚硬的地方线条要硬朗,要精细。像台布可以采用软、粗、曲等线条表现。

3、深入刻画,统一协调(展示图片)

(1).进一步调整各个物体结构的准确性,注意各个物体暗面不同的变化、灰面与暗面的衔接关系,背景要紧密结合物体进行描绘亮面要放到最后去画。

(2)在调整大关系的前提下,把握画面的前后关系,注意虚实感,近实远虚。

(3)把握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注意细节的刻画要符合整体关系。四:课堂总结:(3分钟)

本课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静物写生知识,掌握了静物画的构图,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等。希望课后大家多临摹一些书上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五:作业布置(练习):

1.画三张素描静物构图

2.多看一些优秀的的静物作品,并且临摹一张。

静物写生(板书设计)

一、静物写生与石膏写生的区别

1、形体上的不同

2、质感上的不同

3、色彩上的不同

二、静物的选择

三、静物的组织原则

1、形状物体的造型应互相穿插,并且要在变化中求统一。

2、注意选择好的光线和背景。

四、静物的写生步骤

1.、把握构图

2、画出物体的大致明暗关系,塑造形体。

3、深入刻画,统一协调。

素描静物 教案 篇2

关键词:静物素描,中学美术教学,线性结构,色调,对比关系

静物素描是依据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以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教学中,通常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的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深刻认识物象,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依次掌握以下三方面的技巧:

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的。

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在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构造方面去认识,深刻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 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在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等对布纹进行有意义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明暗)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增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树立立体观念,增强空间意识。

1. 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及其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 明暗色调的变化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他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使色素调子有秩序地变化。

3. 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体积,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既服从透视规律,又服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实施教学。

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产生视觉的真实感受。

2. 对比意识。

线条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刺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 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以及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进行现场示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对有天赋的学生及特长生加大专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既要富有创造性又要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要安排有针对性、目的性、趣味性的教学课程内容,使静物素描教学更好地融入中学素描教学的整体计划中去。

参考文献

[1]胡妍丽.浅谈静物素描教学中的几种方法[J].华章, 2011 (10) .

[2]徐莉.素描教学方法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4) .

[3]温秀宏.浅谈静物素描教学的观察与表现[J].华章, 2008 (10) .

初中美术素描静物和水粉静物 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静物;水粉静物

水粉与素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如何能够做好初中学生素描静物画与水粉静物画的教学呢?

一、素描静物教学

1.引导学生了解透视法则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圆的透视和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改变石膏几何体的摆放位置与呈现角度,并对其各边透视变化进行理解与分析。此外,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列举给学生,如,在笔直的马路上,站立并望向远方,对马路的透视现象进行观察(近大远小);如果接着对其进行横向截取,便呈现出类似立方体表面平面摆放时的现象。为了能够对物体透视实现清晰把握,并且能够对静物、角度以及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掌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不能直观看出来的部分用画笔勾勒出来,并且引导学生明白静物圆锥体或是圆柱体都是通过“切割”长方体得来的。

2.结构组合的正确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几何形体的分解、组成或部分组成简化任何常见生活物象。教师在素描静物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周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使其明白其中大多数物体都是可以简化为立方体、圆柱体、球体或是各种几何体的组合形体。例如,鸡蛋虽然既不是球体,又不是严格意义的圆柱体,但它的外观是介于两种几何体形态之间的;如果削去立方体的四个棱角便成了圆柱体,再将圆柱体的顶部与底部进行削切便呈现出球体模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任何复杂形体造型都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简单几何形体组合而成。例如,画出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方盒子;画出一个简单的圆柱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圆形石柱;画出一个简单的球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篮球。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何体设想出各种事物,再将几何形体进行分解组合便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客观事物。

3.熟悉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

有了光照才会生出暗影,也就有了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需要注意明暗色调是有着特殊节奏变化规律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在作画过程中对物体及光影的观察与表现必须贯穿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怎样明暗深入的时候,应该提醒学生对亮部、暗部以及中间色之间的渐变节奏规律。简而言之,就是暗渐变,最终形成有秩序的明暗变化。

二、水粉静物教学

1.明确构图重要性

在水粉静物写生中,如果不能做好构图则会对于后期的画面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水粉静物教学开始之前就必须将这一关键因素向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其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水粉静物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把握构图便相对困难。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便应该在对静物进行摆放的时候,增加多角度静物构图,并且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构图的简单常识。例如,稳定坚实的三角形构图、通常用于大场面表现的平静庄严的水平线垂直线构图、优雅流畅的“S”线或是弧线构图。

2.色调掌控

首先,色调是一幅美术作品的总基调。因此,在对色彩静物绘画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应该强调学生对色调掌控的学习与训练。小色稿练习便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色调把控能力,要求学生将眼光投入到整体画面中,现将大的色调画出来,再深入对色彩进行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色调掌控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色彩变调练习,促进学生对色彩关系的理解与分析。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组静物作品进行多种不同色调的改变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完成后鼓励其相互评比,找出各自色彩关系的正确与否,经过如此反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对色调的掌控能力。

3.画面整体调整

在基本完成画面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站在远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查,观察画面色彩关系以及整体结构是否能够协调统一,是否能够发现跳出整体画面的色块,主体物是否突出,有无明显拉开画面层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作画前将冷、暖色调考虑清晰,现将大块面的色彩画出来,考虑整体布局,再细画后整体。并且,画面色彩应该要具备对比性,如果静物背景是冷色调,那么前面便需要用暖色调,反之亦然;静物关系也需要相互形成呼应,如果选用的是蓝色衬布,那么静物也应该添加蓝色色彩;静物的光泽度也需要进行细分,并且使光泽度不同的静物相互之间存在色彩联系,如此才可以使整体画面得到协调。

总之,素描与静物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以此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开展,引导学生做好素描与静物绘画学习。

参考文献:

[1]罗兰.浅谈美术专业水粉静物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50.

《素描静物写生》导言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通过素描静物写生的导言教学,让学生了解开设素描静物写生课程的原因、素描静物写生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学素描静物写生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从而让大家在本学期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进一步对素描有更深的了解,提高对素描静物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总体要求是把握导言课的特点,以素描静物写生为主题,较完整的呈现此门课程开设的原因、功能、意义、教法和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写生技能缺乏,本课以写生技能练习为主,老师讲授理论为辅,静物训练时单个和组合结合,以激发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兴趣为主要目标进行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为:

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收心动员活动。

一、引言(估计时间:2分钟)

如果几何体、静物素描临摹是属于简单练兵的话,静物素描写生就是进入实战阶段的开始。因为前面大家临摹的几何体、静物素描的范图是经过别人理解后概括表现出来的,所以前阶段的临摹练习只是一个练兵过程,实物才是我们的最终要描绘的目的,而实物(包括万千世界所有的物体,含动的、静的)当中静物又是最容易表现的,因此素描静物写生是进入实战阶段的开始。

二、互动

问:什么是素描静物?(展示几幅石膏作品和几幅素描静物作品对比)常见的素描静物写生绘画题材有哪些?(由以上几幅素描静物作品发生联想)

常见的素描静物表现方法有哪些?(由以上几幅素描静物作品发生联想)(估计时间:4分钟)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简要介绍这些题材对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提高有何作用。突出素描静物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

三、开设素描静物课程的原因(估计时间:12分钟)1.素描静物是造型艺术基础的关键

2.提高对自然物象结构的理解能力的需要 3.丰富绘画语言的需要

4.在素描静物的练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5.塑造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毅力

在讲解、强调的过程中,辅以图片做论证。(见范图)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估计时间:3分钟)介绍内容设计的构想。说明教学的安排。即教学进度等(见教学档案)

五、实例:苹果的画法。(估计时间:12分钟)

从明暗画法到线面结合画法,从局部画法到整体画法等去探讨一些学生学习素描时将会出现一些误区问题。

七、学素描静物写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估计时间:5分钟)1.掌握一些素描的理论基础知识 2.运用理论指导动手操作

3.树立信心、积极主动、持之以恒

八、提出本学期的课堂纪律要求和作业要求

1、不带作画工具或没带够工具的扣3分;

2、回答问题奖励1分,答对的得3分;

3、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3分;

4、课堂吵闹大声喧哗、乱走动的扣2分,不听劝阻的扣3分;

5、按时交作业的每次奖励1分。

九、活动:学生反馈意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把握剩下时间)

素描静物 教案 篇5

一、考试形式

表现由考场提供的试题所规定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

根据考场提供的图片,完成一幅静物素描。

根据图片内容,再默写三个玉米放在白磁盘里,一把勺子,一个苹果,一个雪梨,一块白色衬布。

自由构图,用铅笔或炭笔进行绘画。纸张:8开。

三、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8开画纸;

2.考生只能使用铅笔、炭笔作为表现用具; 3.考生自备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的绘画用具;

4.考生必须按试题规定及要求完成试卷,不得增加或减少考试内容; 5.表现方法不限;

6.试卷完成后不允许在画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

四、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考试成绩

浅析静物素描写生的要点 篇6

很多人都在学习素描,但是有些人虽然很努力的在学习,但是怎么画也画不好,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素描的要点,只要你掌握了素描的要点,你会发现你的素描会有很大的提升的。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素描的要点。静物素描写生的要点包括:立体感与

空间感,色彩感与明度关系,质感与量感。

在物质世界中,空间即是立体存在的形式。因此在素描造型中,立体感与空间感表现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立体感是指物体自身三维空间的体感表现,因此立体感又称“体积感”,在静物写生中,物体的立体感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暗示出来的,即物体不

同方向体面的透视缩形,不同方向体面的明暗色调层次和在光线照射下物体的投影.空间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形体空间,即物体自身各部分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二是色彩空间,即物体所处环境与画者之间的距离,包括由于大气层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对光线照射的影响,而产生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的色彩强弱变化。

形体空间是物体存在的本质表现,是空间感表现的决定因素。物体之间或物体自身的透视关系错了,将直接影响到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存在的真实性。但以准确的形体空间为基础,通过明暗色彩透视即色彩空间的表现,则可以进一步加强物体之间的物体自身的空间感,带来与环境空间和我们的心理感觉相谐调的韵味和情调,增强素描造型的真实感,生动感和艺

术感染力

每一种色相都具有相应的明度,即是以几个色相的高纯度色作比较所呈现的明度差异,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的明度最低,其他各色相即为不同明度的灰色。如果将不同的色相分别混入不同分量的白色或黑色或将其置于不同强弱的光线下,它们的明度将会呈现出更多的变化。

素描是“单色”绘画,因此,在素描造型中,物象的色彩感只能依赖于不同物象色彩的明度差异来表现,即是说在静物写生中,准确判断在一定的光源,空间条件下,物象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异,是不同物象色彩感表现的惟一依据 物体固有色明度及其差异,是素

描色彩感表现的依据。

素描是借助于丰富的明暗层次去塑造形体的。在光线照射下物体所呈现的明暗变化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素描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如实表现客观物象光与色的绝对强度,它所需要的是

正确表现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即明度关系

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是一切物体在一定光线下明暗变化的基本格局,其具体的明度关系,除了取决于物体的形体结构和光线条件外,同物体的固有色有着密切联系。具体地讲,运用“五调子”的规律表现物体的色彩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物体“五调子”的明暗变化,一般来讲不应超出它固有色彩的范围,即是说应该在色彩明度的范围内扩展其变化不能画得过明或过暗,对色彩感的表现要服从于形体的塑造和表现,对于暗部客观存在的亮色或亮部客观存在的暗色,应按照“五调子”的规律予以调整。

量,是指物体的重量,不同的重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量感。在造型艺术中,量感与质感的表现是密切联系的。物体的量感和某些质感本应是触觉感知,但当物体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后,唤起了我们的感知经验或某种心理联想,而产生了视觉上的质感和量感。

陶制品的质地一般较为粗糙,宜用稍软的铅笔以粗松的线条铺色调,中间色调变化丰富应着力刻画。深色陶制品暗部及光较弱,应注意处理暗部色调的虚实关系。布纹的明暗层次不宜一次画到位。呢料与布料相比较显得厚而重,质地较粗,反射光弱,其纹理转折特别给人以厚重感。深色呢料明暗的反差弱。表现呢料质感一般多用软铅笔,线条粗松,依靠线

条的多次重复组织色调,并注意控制明度范围。

有光物体指釉陶、陶瓷日用品、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一般来讲,有光物体表面密度大,透光性弱,反射力强,因此对光源极为敏感。位置与形状不准,会破坏物象的造型;明度把握不当,会影响其光洁度和质感表现的真实性。在深入刻画过程中,线条要紧密,不宜

“松”、不宜“跳”,以得质感表现.带花瓶的静物、陶瓷的质感表现。

玻璃器皿是光洁度度很高的物体。它能透光性,也有不全透光的质地,高光在不透光部分显很特别明亮,其透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呈现微妙的变化。因其透明性,高光周围的色调往往比背光部分的明度稍低。玻璃的透光力与反射力是成反比的,即透光力愈强,反射的明

暗愈不明显,反之则愈明显,明确这一规律对把握玻璃的质感很有帮助。

光洁度高的金属物体,对光具有高反射性质,其无论对光源或环境的散光,都能予以较充分的反射,因而无论是高部或暗部都可能出现高光,其形状、位置和亮度也各不相同,但仍以对光源的反光最强。从整体上讲,它仍有着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色阶层次往往较为清晰。在静物写生的造型训练中,要依据不同的课题内容,课题要求和课时安排,加强多种表

现方法的学习和探索,提高对素描造型语言的驾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线是最富表现力的造型因素。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造型,着重于物象形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的研究和表现,并通过形体自身的结构,透视缩形状态去表现形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是一幅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静物写生。习作中着重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物象的形体特征,形体结构以及比例和透视关系;除由远及近的玻璃瓶;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线的虚实、轻重、粗细的变化,表达了物象形体的体感特征和空间状态。“ S ”形的画面

结构和衬布布纹上下,前后疏密有度的穿插关系,暗示出富有流动感后画面空间。

线与明暗调是素描造型的主要因素。线与明暗色调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一是注重运用;二是注重明暗色调的归纳概括,在明暗色调的归纳概括上,要善于依据物象黑白灰的大关系,依据物象形体结构的转折系统。依据用线的轻重和虚实去进行归纳概括。

是一幅以线和明暗色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静物写生运用几何化归纳的原理,对物象形体进行“简化”和“强化”的处理,简化形体的细节,强化形体的结构。在形体的塑造上,排队对物象明暗色调的如实描绘、依据不同物象固有色的明度关系和物象形体结构与体面转折的大关系,对明暗色调进行归纳概括,使明暗色调服从并强化形体结构和体积表现。而在具体运用中,往往依据不同的课题要求,注重素描造型语言的学习和探索。

依据物象固有色的明度关系,理性地把握黑、白、灰色调和形体的平面性布局,形体塑造结实而富有力度,由衬布构成的菱形构图样式和“ S ”形曲线的静物配置,以及左松右紧,疏密对比的衬布处理,赋予画面以流动的韵律感,是现在形式语言的美感特征。注重形体的光彩和画面空间的表现,刻画生动而虚实有度的白色衬布,单纯而微有反光深色桌面,有意识“净”化处理的灰色背景,构成和谐而富有节奏感的画面空间。变化微妙而统一的深色衬布,并非是画面的主体,但对于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与整体感表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虚化的背景空间如微妙的投影,将观者带入琴声悠悠的遐想之中。

水粉、素描静物同步训练法探讨 篇7

素描是一门以线条、光影、明暗等手 段来塑造 和表现物体对象的单色调绘画艺术,也叫黑白艺术,与其他美术类学科关系密切,是学习其他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在水彩、水粉画、油画以及平面设计等方面。

水粉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有机物或无机物粉质 材料绘制而成的一 种绘画艺 术,为不透明 或半透明 的特征,有较强的覆盖能力,能够产生明亮、浑厚等绘画艺术效果,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水粉绘画在要求正确表现好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关系的同时,同样也需要运用光影、明暗等手段来塑造和表现形体。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清楚认识了两种不同艺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要分别掌握好两种不同的艺术,以往我们采用的是分式练习法来进行训练,学生往往须分别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得到技能提升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而同步练习法将两个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避免分时间、分内容带来的诸多训练问题,使素描和水粉画静物训练相辅相成。因此,在训练中采用同步训练法,不仅可以 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绘画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水粉、素描静物同步训练的方式

(一)单个静物同步训练

1.教师在制定教学训练计划和任务时,应将两个练习内容安排在一起,进行同步练习,即不再采用单个素描静物和水粉画静物分式练习法。

2.在练习中应向学生强调,说明两个不同练习内容之间本身存在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使学生解放思想,从旧有的训练方式中“脱颖而出”。

3.单个内容应遵循苹果 → 梨→ 陶罐→ 其他内容的训练方式。

4.在4K木制画板上分别贴上1张8K160g素描纸和1张8K150g水粉纸,准备好素描和水粉绘画相关工具,然后分别同时进行素描和色彩的打轮廓、铺大调子关系、深入刻画、调整完成等步骤。

例如,练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打完素描的轮廓立即开始打色彩轮廓(色彩轮廓提倡学生直接用水粉笔画),也就是素描做一步,色彩就紧跟一步,其他步骤亦是如此完成。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两个不同 训练内容做直观的认识和比较,从而找到诸如形体结构、用笔、明暗和色 彩规律等 之间的内 在联系与 不同区别点。由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掌握得更快更好。

表一和表二分别是过去采用分式训练与现在采 用同步训练情况的比较。

通过表一、表二的比较,可以看出,表一教学计划实际分为两个部分和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素描5课时,色彩5课时。由于该训练缺乏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学生训练内容转换时须进行不断的消化与磨合,所以须耗费10个课时才能基本完成。期间既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又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为减弱。而表二采用了同步训练教学计划,素描与色彩训练得到有机的结合,避免和减少了因磨合消化过程而产生的诸多不便与问题,学生举一反三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在取得同样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同步训练法较分式训练提高了25%的效率。

统计结果表明,教学中单个物体训练采用同步式训练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是目前快速提高学生绘画技能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二)整体综合同步训练

1.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综合同步训练法是采用与单个同步训练方 式一样的手法来进行,要求学生在掌握好单个物体塑造和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一张完整的绘画。

2.了解重点和难点所在

由于整体综合训练是要求必须完成一张完整的画,与单个物体训练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应放在解决好画 面整体的 大关系和 形体塑造 表现上。也正因为如此,整体综合训练画面要表现的内容增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会较单个物体训练时多,难度也会更大,因此教师应强调和说明该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预期。

3.分板操作

与单个训练不一样,在整体综合同步训练中我们采用分板操作的方式。既 要求学生 准备两块4K木制画板,其中一块放临本和素描纸(8K160g),另一块贴水粉纸(8K150g或4K160g)。临本最好选择色彩的摹本。

4.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安排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简 到难的原 则。教师指导训练时,应首先选择画面物体内容较少、较简单的开始,然后再逐渐提升到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应避免难易不分的做法。

5.训练方法和步骤

(1)打轮廓:先将素描画板的素描轮廓和色彩画板的水粉轮廓分别完成。打轮廓时应注意处理好画面物体的比例、构图与透视关系等,尤其是构图与透视,学生在这一步会得到更多的体会与认识。

(2)铺大调子关系:在这一步中要求学生树立起整体观念和概括意识,学会“比较,比较,再比较”的方法。素描应着重强调抓住黑白灰与光影基本明暗关系的表现;色彩则在强调与素描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基本色彩冷暖大体关系和色相大体关系的表现。

(3)深入刻画:选择从主体开始,逐一展开画面内容的深入刻画和塑造直至完成。由于这一步花费时间比较长,可采用素描、色彩各安排1课时的策 略。素描在深入刻画过程中应表现好细节、体感、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色彩则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注意结合明度及纯度还有固 有色、同类色、近 似色、对比色 和环境色 的表现,注意解决“花”、“灰”、“乱”、“脏”、“火”的弊病。

(4)调整:调整实际存在于绘画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当中,只是通过最后的调整步骤,使画面整体更完善和更符合整体效果要求。调整过程中我们提倡学生将临本和完成的素描与色彩放在一起,不断退后几步进行三者之间整体的比较,然后做适当的调整。这样做既可以更快地发现自己素描和色彩绘画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参悟对素描和色彩绘画更多的理解,使自己的绘画能力和鉴赏水平都同时得到极大的提升。

以下表三、表四是采用分式和同步两种不同训练形式前后的对照情况。

在加大了训练难度,训练结果同样取得良好的情况下,通过表三、表四综合教学计划训练安排我们可以得出比较结果。同步练习法总作业量比分式训练提高了33.3%,在训练总课时减少了4个课时的 情况下,效率却提升了12.5%,而在实际的操作与实践中取得的效果远要比预想的好。

虽然目前同步训 练教学方 法研究较 少,起步也较晚,但它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所显现的成效是显著的,尽管这种训练方式还有待完善,但仍不失为诸多绘画教学方式中一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训练模式。尤其在当下,应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减少磨合,缩短训练周期,使训练内容更加紧凑和谐,以达到快速完成教学任务、迅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绘画技能水平之目标。同步训练法是我们今后值得不断尝试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希望这种训练模式能够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摘要:水粉、素描静物同步训练法是美术绘画训练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教学训练理念,目前在高中美术教学训练实践中鲜有开展。同步式训练法创新了新的美术绘画教学方式,它有机地将两个本属于不同单元、不同练习内容和不同练习形式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同期开展、同步训练,同时提高的愿望,有效地减少了因训练内容交替而产生的磨合时间。

素描静物 教案 篇8

【关键词】高职教学;素描静物;色彩静物;衔接

【分类号】TU238-4;G712

所谓的素描静物就是运用立体、平面线条来塑造物像的形体结构,以此来塑造物体的明暗及空间关系的一种绘画形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瓶瓶罐罐都可作为素描的素材来进行系统的描绘。色彩静物是源于西方的视觉艺术,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速。在当今中国,色彩静物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艺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也深受百姓的喜爱。因此,色彩静物课程在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高职教学素描静物分析

(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述

我们日常教学中的素描静物教学是这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训练部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脚力好黑白灰颜色之间的关系和训练学生眼睛的准确性以及动手能力。和所有的基础性课程一样,它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只有通过大量的系统性联系才能更好的掌握到这门攻克的精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素描静物课程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对于形体比例概念的监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尽量缩减素描教学中一些直观的法则性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反其道行之,教师可以现去领会整体教学目标要求和具体的作业要求,而后教师可以亲自对作业进行示范,这样一来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准确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要知道临摹是最容易进步的绘画学习方式。举个例子来说吧,笔者第一个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构图和透视的问题,在具体完成上不作限制,但是要求必须勾勒出准确。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素描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静物素描的现状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学生的普遍问题就是美术基本功底比较差。有的同学对素描静物结构缺乏认识,缺乏学习积极性,每位同学的分析掌握程度又有所不同。于是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法:1—4周(几何形体结构素描)、5—8周(几何体明暗素描)、9—11周(静物结构素描)12—16周(静物临摹,要求准确掌握形体结构,掌握明暗关系)、17—22周(素描静物写生,进一步进行塑造)。并在高一、高二的考前每个阶段素描静物将以每周大约13课时的速度,进行静物写生、临摹和默写的训练方式反复练习。每学期的第5、12、17和22周举行阶段性考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同学们经历了由简到难的训练。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有所不同,一定要进行逐一辅导,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静物进行剖析,同的为学生进行讲解。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其实集合体的素描是最简单也是最困的绘画技巧。作为线条入门的基础所在,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都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几何体让学生联系好几何体的素描之后在进行重新的组合安装。这样一来,即使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素描的感觉不是十分好的也可以通过恰当的重新组合来进行不错的绘画联系。当然,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基础比较好,天生具备很好的绘画素质基础的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建议不能一概而论,同意教学,应在课前就做好准备摆放难度不同的静物写生图稿以供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静物素描的基本创作

在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不同,也许会暴漏更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对待,系统而反复的向学生灌输一些绘画法则和技巧。如:质感、线条、形体、结构、空间、节奏。通过素描静物教学中的浅析论述,使學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所收获,并且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高职教学色彩静物分析

(一)色彩静物材料与技法

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色彩静物工具材料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色彩静物的两种常用技法。1、厚涂法。作画其用水较少,在着色时是等第一遍色彩干了后才画第二遍色,色彩之间层层叠加。干画法能进行细致的刻画,常用来表现主体物的厚重和体积感,易学易掌握,但是也会出现不易干,干后给人感觉干、厚开裂的转况。2、薄画法。作画用水比较多,着色过程中是在第一遍色还未干时马上接着画第二遍,色彩之间相互渗透,产生水色淋漓或朦胧的色彩效果,常用来画静物或风景画的远景。此画法学生运用中易掌握,但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薄画法只在画面的暗部或远景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实践练习为主的原则,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探索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色彩静物材料的不同特性有亲身体验。教师也可以加入综合材料的相关内容,开阔学生对于材料的视野。

(二)色彩静物的基本练习与创作

目前高职学生,在入学前是基本没有美术绘画功底的,选着美术专业多数是自己的文化功课不理想,对大学又很向往的大环境下产生。对与这类学生,多数学校的教学才有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基本上分为4周临摹和4周写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按月组织检测、最后备考阶段也组织默写以应付考试。

三、高职教学素描静物和色彩静物的衔接策略

(一)将素描静物做为色彩静物学习的重要前提

色彩的教学常常会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014年浙江省的高职考从石膏头像变成素描静物以来,色彩静物的考题也由坚持了三年的色彩花卉悄悄的发生改变,2014年是一只鸭子,2015年考题是书桌一角。因此教学生画什么已经不重要,而是理解其中形体,比例及色彩变化。在色彩静物创作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着临摹和写生创作。面对各种复杂的形体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形体塑造,结构理解然后才是色彩的感知。素描静物修养是画家之根本,素描静物不仅是一切绘画(包括色彩静物)的基础,而且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素描静物来完成的,比如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构图、比例、创作形式、人物的形体关系等等。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考虑素描静物的因素,比如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素描静物的虚实关系,素描静物的空间关系,画面中人物的主次关系等等。这些素描静物关系都对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素描静物是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前提。

(二)重视素描静物在色彩静物创作中的空间作用

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在三维的空间内,在一张平面的纸或布上应用素描静物的关系画出空间,制造出形象的幻觉,这就是艺术。“所谓空间,是在现代绘画创造中最令人关注的重点,也是不同的造型观念之间相互争论的焦点。”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以表现三维空间为特征的绘画便成为主流,并形成绘画的传统。“从严格意义上讲,纯平面的东西只能是画布或纸张,而不是绘画。因为在绘画中,即使是平面绘画,只要涉及到形和形的层次,就自然具有了一定的三维属性。”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中,素描静物对画面空间的作用包括明暗关系、透视关系、素描静物虚实关系、近大远小的关系和前后关系等。

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我们看到达·芬奇在对人物的描绘中,运用了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抓住人物的明暗交界线,并使用明暗渐变的画法,使人物具有了立体感。在对人物背景的描绘中,运用了素描静物的虚实关系,近处的风景清晰、明确,远处的风景虚而模糊,并运用了人物在前,风景在后的前后关系,这样绘画产生了空间。素描静物的空间透视作用也应用在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中。

(三)强调素描静物黑白灰关系在色彩静物创作中的空间作用

黑白灰关系,空间关系,主次关系共同组成了素描作品的三大关系。黑白艺术作品更能表现本质,更能生动的表现光、影、形、肌理,以至于,在彩色绘画中那些平凡无奇的景色,在明暗、色调分明的黑白作品中,都可能变的非常生动和突出。在美术创作过程中,黑白灰是用来对画面层次节奏归纳概括的一个方式规律。黑白灰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画面的整体调子关系,是组成黑白画面基本关系的造型元素,一幅素描如果构图完整,造型准确,明暗自然,主体突出,整体关系完整,有艺术感染力,那就是一幅很成功的素描了。在色彩中,黑白灰的关系就是色彩的明度关系,指的就是画面的素描关系,素描加冷暖就是色彩。不过色彩的黑白灰不像素描那样简单,素描只是单纯的黑白灰定义!而色彩要看自己对色彩的感觉,也就是色感.即冷暖感知,色相、色调的调整等都是在色彩練习中不可或缺的对象。但是如果色彩中没有素描的黑白灰关系,就没有节奏次序感,没有素描的体积塑造,没有形体量感,只有将素描的黑白关系原理与色彩创作合理斜街,才能更好的凸显色彩作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要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开始,学会表达,学会创作的前提是从静物的结构、比例、明暗关系,体积、色彩等多方面的着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静物观察法,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正确观察和研究。同时,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理解能力,让素描的知识点和色彩的知识点相互融合,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以此来实现由静物素描向色彩素描的有效过渡与衔接。

【参考文献】

[1]于幸泽. 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张亚松. 在高中基础素描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韩晓坤. 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实践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4]陈美珍. 静物素描模拟的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D].中山大学,2012.

[5]陈静超. 静物素描的超写实语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素描静物质感的表现方法讲解 篇9

质,是指物体的物质属性。不同的物质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质感。如陶罐的粗糙,玻璃的光洁,丝绸的柔软,金属的坚硬等。

量,是指物体的重量,不同的重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量感。在造型艺术中,量感与质感的表现是密切联系的。物体的量感和某些质感本应是触觉感知,但当物体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后,唤起了我们的感知经验或某种心理联想,而产生了视觉上的质感和量感。

在素描造型中,对物体质感与量感的刻画,将使物象的表现更真实而富于感染力。

A、无光物体的质感表现

无光物体如砂锅,陶罐、缸钵等陶质用品,以及纤维制品中的粗布、毛呢等,其质地粗细适中,反射光不强,高光不明显,除深色无光物体外,明暗变化的规律显示却比较全面。陶制品的质感表现

陶制品的质地一般较为粗糙,宜用稍软的铅笔以粗松的线条铺色调,中间色调变化丰富应着力刻画。深色陶制品暗部及光较弱,应注意处理暗部色调的虚实关系。画暗部色调时要分层加色,用力不宜过重,避免形成笔迹反光而影响质感的表现.陶壶与水果、陶土的质感表现 布类、呢料的质感表现

布类一般以多层次的线条,在反复排列中组成富于变化的色调予以表现。布纹的明暗层次不宜一次画到位。否则易显单薄和生硬、要特别注意布纹的结构关系和因转折而产生的色调虚实变化,这往往是布料的粗细,厚薄等质地表现的关键所在(图99)。

衬布上的旅行水壶、衬布的质感表现

呢料与布料相比较显得厚而重,质地较粗,反射光弱,其纹理转折特别给人以厚重感。深色呢料明暗的反差弱。表现呢料质感一般多用软铅笔,线条粗松,依靠线条的多次重复组织色调,并注意控制明度范围。B、有光物体的质感表现

有光物体指釉陶、陶瓷日用品、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一般来讲,有光物体表面密度大,透光性弱,反射力强,因此对光源极为敏感。高光是光面物体最重要的视觉特征,高光的高度一般都很强,但由于物象的形体特征。固有色的明度差异等,因此在其高度,形状及虚实关系上,都呈现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同形体的塑造、质感的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釉陶与陶瓷的质感表现

画釉陶和陶瓷物体一般开始用较软的铅笔铺色调,适当地用布擦拭,再用较硬的铅笔深入刻画,以表现质地的密度和坚实感。表现高光要注意其位置。形状和明度。位置与形状不准,会破坏物象的造型;明度把握不当,会影响其光洁度和质感表现的真实性。在深入刻画过程中,线条要紧密,不宜“松”、不宜“跳”,以得质感表现.带花瓶的静物、陶瓷的质感表现 深色釉陶和陶瓷物体,高光与固有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其暗部色调明度差异很小,要善于在有限的明度范围内,表现其明暗层次,以利于形体的塑造。玻璃的质感表现

玻璃器皿是光洁度度很高的物体。它能透光性,也有不全透光的质地,高光在不透光部分显很特别明亮,其透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呈现微妙的变化。因其透明性,高光周围的色调往往比背光部分的明度稍低。玻璃的透光力与反射力是成反比的,即透光力愈强,反射的明暗愈不明显,反之则愈明显,明确这一规律对把握玻璃的质感很有帮助(图101)。

玻璃质感的表现 金属的质感表现

光洁度高的金属物体,对光具有高反射性质,其无论对光源或环境的散光,都能予以较充分的反射,因而无论是高部或暗部都可能出现高光,其形状、位置和亮度也各不相同,但仍以对光源的反光最强。从整体上讲,它仍有着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色阶层次往往较为清晰。深入刻画时多以硬铅笔为主,线条要细腻,有力度。

光洁度低的金属制品,其质地粗糙,有重量感,高光很弱,甚至无高光.带火锅的静物、金属的质感表现

素描静物 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了解梨子的作画方法及步骤

2.技能目标:用光影表现形式去表现梨子的形式与结构,学会用体块去分析与概括形体的结构与穿插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精神及严谨的绘画风格。

二、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理解形体的穿插、前后、厚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外部形体的比例

四、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

上一次的作业我们对苹果的明暗、造型进行了训练,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对苹果的分析来进行梨子的绘画。绘画之前哪位同学能再重复一次作画的步骤。

答:

1、打轮廓

2、画大色调

3、深入刻画

4、调整统一 2.新授 梨子结构画法

要点:梨子造型可用球体概括,梨子形体 的不规则增加了表面的生动性,要注意区别。梨子结构线刻画 要准确,梨子的蒂是重要特征,应加以表现。结构线要有强弱、粗细、虚实等变化,方可形成—个完整画面。梨子明暗画法 步骤:

(1)确定梨子高、宽比例。

(2)画出梨子动势、朝向,根据结构画出大体明暗。

(3)深入刻画,衔接中间调子,加强体感、质感,对蒂与柄的刻画要注意整体感。

素描静物 教案 篇11

【关键词】静物素描写生 明暗 塑造 调整统一

静物素描课程是参加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考生及美术爱好者必修的绘画基础课之一,也是一些美术院校近几年美术高考主要考试内容之一。高考前应遵循教学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素描静物写生的正确方法,通过大量的静物素描写生实例系统而完整地阐述素描的表现技巧,从而使考生在素描基础训练这一课题上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下面就从表现物体结构入手,研讨静物写生的技法,通过构图、结构与透视学相结合及写生与临摹相结合等练习手段,使课程训练丰富而又灵活,避免单调乏味,不断提高考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如下:

一、布局轮廓、掌握构图规律

一张完整的作品,首先必须具有整体的构图,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和掌握构图原理,充分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形式。一般情况下,画面布置要均匀,防止出现头重脚轻、左右失衡或比例不协调等弊病,要注意物体的大小配制、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及点、线、面的前后穿插。这些都是深入塑造对象的前提,是为了给进一步的描绘提供一个简单又可靠的基础。也是对考生进行画面形式美感敏锐度考察和培训的一个必要阶段。起稿前最好先用铅笔或炭笔多画几个小稿比较它们的优劣,然后选出合适的构图,以充分表现出物体内在的结构关系。

构图时要求确定对象位置、比例基本形的因素突出起来,要求对被描绘物象实行最大限度的简化,用轻松的直线勾勒对象,便于把握形体的长短、线段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以及形体轮廓与转折相对准确的位置。

二、大体明暗、分析和理解对象

大体明暗阶段的描绘也应是从形体结构出发,是用明暗表现形体结构的大关系。因为塑造体积与明暗色调始终不能分开,所以,涂明暗调子决不是为了表现单纯的明暗,而是为了表现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形体。在这一阶段中,概括、比较,抓准大的形体结构关系,塑造好大的明暗体面与空间基本层次,是其主要目的。要准确地抓住对象的特征,首先要理解对象。从造型艺术的特殊性来讲,无论客观物体是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其结构关系或复杂或简单,都可以归纳并体现在基本的几何形体之中,我们可以运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形体概念去认识和分析对象,把握对象形体结构,简化复杂的细部。但要注意仍以直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线的轻重、虚实变化和对比构成关系的理解与确认,去表现物体的内在形体结构。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分析和理解对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我们所掌握的透视学知识是准确把握造型乃至整体画面的一项重要前提。

三、把握整体、深入细部塑造

深入刻画是素描写生的关键阶段。所谓深入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地方重来一遍,也不是意味着一切地方都要画得精细。深入刻画的目的主要是整体完善,是将素描中结构、形体、明暗等主要因素完整地联结起来,完成画面整体形象塑造。

由此可见,深入刻画首先要有整体观念,刻画的过程决不是由一个局部到另一个局部,直至全部画完,而是整体比较,逐步深入,分几次完成的。画虽然是从局部下笔的,但时时要注意整体谐调感,要留有余地以便整体比较,所谓“画上边要看下边,画左边要看右边”,也就是说要比较地看,比较地画。有的考生常有画不准确,画不深入的苦恼,实际上是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比较,同样,画得拘谨、呆板、不谐调,也是因为缺乏比较的观察。所以说,从某种角度上说,绘画的诀窍就在于比较。

同时我们还应明确,深入刻画不是平均对待、照葫芦画瓢,而要有主次、有虚实,在刻画程度上有强弱、有深浅。在深入刻画形体结构时,必须准确地抓住形体轮廓与结构造型的关系,不要被物体的表面形态所迷惑,要抓住物体的本质形态及我们上面提到的“几何形”。

当主体物与衬托物的基本“形”确定之后,对主体物的刻画要仔细,分量要重;刻画前面物体时线条较重,后面物体较轻;物体的质感不同,采用的线条也就不能相同,一般的处理态度是对于质地粗糙的物体所采用的线条相对要“松”,对于质地柔软的物体则可使用相对光滑些的线条,而对于质地坚硬的物体其线条则可处理得重而肯定。物体大小不同刻画时也有所区别,物体大则粗重,物体小则轻细,包括处理物体的固有色也可持同样的态度。此外,也可根据物体的明暗关系,用线条对那些有利于表现形体结构的明暗交界线,做不同程度的交代和提示。

四、整理归纳,调整统一

调整也可以说是深入刻画的继续,完成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之后,必须进行整体收拾这一过程,以求造型更准确,形体更厚实,画面的整体效果更统一、更概括、更生动。

调整是跳出细节,从整体上去谐调处理画面关系。在检查画面时,对主体部分的关键之处交代得含糊不清的地方要做明确肯定,松散的地方要加强,外形轮廓要结实地连贯起来,画面繁琐的要大胆删去,同时还要细心地检查透视是否正确;比例是否协调;形体结构是否表现准确;明暗调子是否明朗、谐调;空间关系是否恰当、自然;背景衬布的处理是否整体等等,使画面尽可能达到准确、生动、完整、谐调。

【参考文献】

[1] 宫六朝 编.《素描静物教学对话》,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 7-5310-1463-7.

[2] 张京红 著.《素描静物》,湖南美术出版社,ISBN 7-5310-1180-8/j.973.

试论静物素描中的三个关系 篇12

我认为在静物素描教学实践中, 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要重视线性结构

要学会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 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 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 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静物素描线性结构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与合理的结构分析两方面的把握。

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 余角透视 (二点透视) 的基本规律, 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 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 应把看不见的部分 (虚体) 也画出来, 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 在构造上去把握, 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二、要重视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 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 我们要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 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 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 或揉擦, 或涂抹, 或点刮, 运用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 从而传达出视觉的真实感受。

2. 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 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 明暗的黑白、强弱, 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 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 等等, 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 反差生成视觉刺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 运用反差对比, 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 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 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 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 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 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 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 表现感受。

三、要重视画面的完整性

把一幅静物素描画“完”容易, 把它画“完整”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同学的画, 画面已经画得很重很黑了, 可是画面上的“东西”还是很少, 效果不理想。怎样才能使静物素描做到完整呢?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

①构图完整。构图要做到丰满适宜, 高低错落, 左右有合离, 前后有主次。

②形要准确。抓住不同物体的不同外形特征, “圆”要画得舒缓, “方”要画得直挺, “斜”要画得富有变化。

③结构要严谨。物体的结构要有组织有联系, 不能出现孤立的线和面。体面变化要符合透视的要求。

④明暗要有层次。画面中所有物体的明暗变化要统一在相互区别的色调体系里边, 形成明显的层次。另外, 根据各个物体的固有色彩, 适当表现物体独特的色感。

⑤刻画要细致。完整的素描要有深入地刻画, 要充分发挥绘画工具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充分运用造型的各种对比手段, 充分发掘素描表现的最大潜力。

⑥主次要分明。完整的画面不是“面面俱到”的画面, 它在刻画上要有主有次, 在节奏上要有急有缓。主要部分要表现得严谨工细, 次要部分要表现得松弛流畅。

要想做好上述六条, 画者应具备强烈感受形式的能力和丰富准确的表现方法, 还要了解人的视觉规律和调整画面节奏的经验。在素描结束以前, 画者按照素描整体的需要和表现思想的需要, 将画中的色调、明暗、虚实、强弱、主次作一个全面的调整, 使素描达到不仅要“好看”, 而且要“耐看”的效果。

在实施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以课题单元形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江雪的作文下一篇:春天来了-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