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静物素描教学(精选12篇)
中学静物素描教学 篇1
素描学习是美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对静物的素描也是中学生美术教学的入门训练,对培养学生基本功的效果已经得到了长期教学实践的认可和验证。然而,中学生对于静物素描这一创作形式往往达不到深刻的理解,认为简单枯燥,耗时费力。这是由于学生无法认识到静物素描这一艺术形式的价值所在,没有培养起学习兴趣造成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塑造艺术灵魂的启蒙者,要善于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兴趣。只有改变旧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建立创新的现代化美术课堂,让学生真正理解素描课对于形质描绘和审美高度的训练价值,才能激活对静物素描的兴趣,执著不懈地追求作品的完美。
一、灌输素描的理念和美感,使学生了解艺术价值
1. 静物素描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的静物素描是运用简单线条勾勒,不涉及色彩运用,对于摆放物品外形进行重复的写生再现训练,是对基础造型的培训,能够使学生通过对线条、明暗、质感、构成、空间的感受和控制,逐渐掌握绘画手法,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入造型学习之中。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功,能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对空间构造及布局能力以及运用线条和阴影在二维空间中布置立体感观的能力,这都是一个人综合美术素质的扎实条件。因此,静物素描学习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具有不容轻视的地位,对学生从描摹写生过渡到造型设计阶段的艺术语言把握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2. 静物素描的节奏和美感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描摹道具的艺术形式美。从形体的空间深度感、线条的排列和秩序感以及明暗对比的图案表现形式,来体会画面节奏,并注意到物品材质的硬度、弹性、光泽及粗细度对线条比例的影响。通过形体结构的转折来制造画面美感,充分理解静物素描所能体现的不仅是物品直观的轮廓,还可以充分融入细腻性的情感感受与表达。理解了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审美角度,自然就可以对素描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高素描水平。
二、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 灵活选择描摹道具
目前的教学课堂上,使用的静物素描道具一般固定化,形式单一,艺术性和品味流于平俗,不能吸引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应该学会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选用创新型的静物道具,培养生动的课堂格调,建立活泼的绘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例如,在石膏头像描摹课上,适当穿插石膏雕塑或形体写生,锻炼学生在持续的静态临摹中锻炼临时速写训练等,采用交叉教学法来消除学生学习的枯燥厌倦感。另外,打破传统概念中对临摹道具的认识,将生活中具有艺术造型或创意的组合带进课堂,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形成样式协调、空间感强烈、线条清晰、具有丰富视觉映像的道具,达到激发学生创作个性,轻松发挥的目的。
2. 多元使用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教授线条笔法并给予道具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静物素描的学习。如运用幻灯片演示、视频播放、名作欣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更加直观地演示静物画的艺术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灵活选择多元化的教授方式,使学生对优秀的作品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比名家名作,改善自身作品的不足,提高学习动力。
3. 鼓励自由表达方式
在纸张上运用画笔等方法重现物品特征的表达方式是静物素描的构成基础,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让学生有更加宽泛的选择。在当前美术教学中,自由发挥和鼓励创意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在表达方式上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新的绘制手法,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建立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欲望,充分体会创作自由的快感,进而改变对静物素描旧有的墨守成规的印象,抱有极大兴趣地开发更大艺术表现空间。
三、运用鼓励评价手段,剌激学生求学欲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静物素描教学也是一样,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教给学生绘画的能力,而是要挖掘他们内心对美的呼唤,激发沉睡的潜能,并对其艺术意识进行鼓励。暗示和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得到教师和同学欣赏的成就感能激发强烈的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因此在评审时,要注意以肯定的角度给予鼓励性评价,及时发现画面构成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
在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品味和修养。对于优秀的作品,要及时加以褒奖,有意识地在学生中进行推广,并主动向外界宣传,争取在竞赛或刊物中得到推荐,对作者和周围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让中学生对静物素描产生更深刻持久的动力。
总之,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素描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深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全面加强创作理念的灌输和引导,训练学生积极思考并加以实践。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动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克服重重困难,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使素描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仁伟.现代基础素描教学之反思[J].现代中学生教学与管理, 2005,(15).
[2]卢霞.学习兴趣的培养源自生活——基础素描教学的几点体会[J].生活教育,2009,(2).
[3]韩守杰.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中的“素描静物创意”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
[4]苏剑雄.从美术创作多样性的发展看素描教学[J].艺术探索, 2008,(2).
[5]宋乃林.中学美术教学中素描临摹的学习方法[J].书画艺术, 2009,(3).
中学静物素描教学 篇2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选择美术绘画专业,学习的功底不是很杂实,必须加强素描造型训练提高他们绘画技能。为了能充分地吸引他们,激发他们对美术绘画的学习兴趣,我决定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宽广,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设计理念
高中美术课除了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外,还有绘画应用领域,在美术绘画中素描静物是一切美术形式的基础,要开好这个头,必须进行大量的临摹、写生训练来提高学生整体构造能力,素描静物的临摹必须建立在三个准确基础之上,即构图准确、形体刻画准确、结构把握准确。这些将决定他们以后绘画的优秀与不优秀。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一整套针对物体的观察与结构剖析的塑造能力,掌握美术绘画中的自然规律。
要点分析
素描静物的临摹可分为单体和组合,可适当地开设针对单体静物的练习课,常见到的静物要对它的结构剖析有所掌握,画单体静物要把重点放在形、结构分析与找取上,要理解它的每一块体面,可以在组合静物上节省时间,可以让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寻找空间关系上。单体静物基本没有问题以后要进行组合静物临摹练习,千万不要盲目地取临摹,要有针对性,一开始不易过多,有三两个静物就可以了,主要练习它的构图、透视关系、结构分析,最终用明暗关系塑造画面,使得物体既结实,又有写实风格,整体看上去美观、生动。教学目标:
1、用实物展示,打聚光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学会观察、分析组合静物的构图,理解形体透视关系,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画面。
3、能区分开黑、白、灰三大面之间关系。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各个物体内部结构,找出并画准明暗交界线部分
2、掌握三大面的表现及线面穿插 教学难点:
准确地表现出三大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摆放好一组实景静物并打开聚光灯
2、画架,作画用具准备齐全,便于做示范给学生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术专业素描静物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 高校;美术专业;素描静物;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参与式课堂改革,为静物素描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
一、静物素描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静物素描呢?静物素描是以静物(一般指果蔬、花草和器物等)为对象,用单色或简单的颜色和相关工具来描绘静态对象的轮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基本造型的绘画。素描作为一门基础课,其训练目的就是使学生创作出具有视觉美感、空间感、立体感的作品,培养学生在二维平面上创造视觉上空间立体感觉的能力。静物素描可分为静物结构素描和静物明暗素描。前者注重的是物体的结构透视关系,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主要以线条为表现手段来强调突出物象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要从具体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后者则注重画面物体的明暗、体积、空间和质感等关系,以明暗调子来塑造对象,强调素描艺术的直观真实性。要表现一个物体的明暗调子,正确处理其色调关系,首先就要对这个物体的形体结构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素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作品的灵魂就是优秀的观念和创意。因此,高校艺术类目前均对很多有关创意规律和创意方法的课程进行了开设,这类课程能够让学生更专业,更独特的去对事物进行观察以及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得到了开阔。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创意时都会产生好的想法,具备灵活的头脑和开阔的视野,具备了创造优秀设计作品的前提,但是因为在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无法使好的创意完美的再现。尤其是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把好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学习相关的创意课程时就受到了限制。再者,因为学生们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较差,教师就不得不占用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基础课。而素描所练习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就是对这类问题进行解决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所以,学习素描是很必要的。
三、静物素描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
1、线性结构素描。(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2、明暗色调素描。(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2)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3、多元对比关系与表现素描。(1)质感表现。首先,要近距离观察物体的肌理走势,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有层次变化的,这是表现物体质感的突破口;其次,表现技法可以通过线条的有序排列,或揉擦、涂抹等多种手段去模拟肌理变化;最后,使所画物体更加生动逼真。(2)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3)艺术处理。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
4、多元化素描教学的方法
(1)素描观察训练教学。素描的观察方法有整体观察、比较观察、局部观察等,整体观察就是要对你所要描绘的对象做到全面细致地观察,首先是看主体部分,其次再看局部细节,在作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大局。比较观察是把一组静物中的每一个对象进行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轻重、高低确定你要画的每一个物体在画面中所要占的比例。对象中的结构、透视、空间等关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出来,我们所说的比较就是整体与局部的比较、局部与局部的比较、大局部与小局部的比较;这些比较有位置高低的比较,体积大小的比较,线条长短的比较,光线明暗的比较,色彩深浅的比较等等,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才能使画面有节奏感,才能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
(2)全因素素描基础教学。静物素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分为写实性的、表现性的以及研究性的。全因素素描和结构素描是从属于具象领域和现实主义范畴的两种表现形式,有助于静物素描基础课训练的学习和掌握。全因素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它强调造型的科学性,比如形体比例的研究,解剖结构、透视知识等,通过明暗关系的处理,依靠空间透视的原理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多种因素。全因素素描的主要特征是在固定光源下,用明暗色调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进行全因素素描首先是从写生对象整体明暗关系着眼,将对调子的理性分析与形体分析相结合,在不断比较的基础上深入刻画局部细节,即先整体后局部。全因素素描的作画过程就是感性——理性——感性,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
全因素素描是目前我国美术院校测试考生水平的主要手段。所以考生在平时训练中要以全因素写实素描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打下扎实的写实绘画基础,为自己将来的艺术之路做铺垫。
(3)专业造型分析素描教学。由于素描形式上简洁明了的特性,所有造型专业都可以用素描这种形式来体现自己的视觉需求,学生在进行了全因素素描基础训练之后必然要发展到更高层次的专业造型的分析素描。根据今后发展专业的不同需求,其技法和表现手法各有侧重。造型因素的取舍使得专业素描的视觉效果别有意境。像版画专业的素描,其视觉特性具有平整、简明、准确的特色,与油画专业的素描面貌明显不同,而设计专业素描则更多使用线性结构,强调结构的穿插关系。在静物素描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有了学生个性的参与,再加上造型因素,素描中对各种表现手法的有意的选用与摒弃,这一类型的素描必将呈现出形式多样、面貌迥异的特征。
在专业分析素描的教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任何手段去表现对象,但所有的选择都必须经过思考。如何把视觉形象直接溶解于具体的表达之中,使技能训练成为有方向、有目的的自觉行动,这是这个阶段教学所要注意的。这种实验性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充分调动起来。
(4)艺术创作阶段素描教学。进入这一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各造型元素进行构成组合训练,突破单色概念,将各种质、各种媒介引入素描,从而上升为素描教学的艺术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广泛观摩前辈大师的作品,从古典大师和现代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求视觉造型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素描造型艺术创作活动中教与学是平置的,教师与学生只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组合、设计、创作的样式,创作的冲动及灵感往往产生于对话中的冲突和碰撞之中,教学的目标在于诱发学生个性的自然成长。赏识式教育在此阶段中具有魔力般的效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旗.创新美术课程中的素描教学[J].《美术观察》.2015,(24).
[2]孙海洋.地方高校基础绘画教学研究[J].《美术研究》,2014,(04).
[3]张成子.浅谈素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书画艺术》,2023,(01).
静物素描教学浅谈 篇4
关键词:静物素描,中学美术教学,线性结构,色调,对比关系
静物素描是依据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以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教学中,通常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的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深刻认识物象,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依次掌握以下三方面的技巧:
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的。
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在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构造方面去认识,深刻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 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在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等对布纹进行有意义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明暗)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增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树立立体观念,增强空间意识。
1. 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及其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 明暗色调的变化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他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使色素调子有秩序地变化。
3. 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体积,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既服从透视规律,又服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实施教学。
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产生视觉的真实感受。
2. 对比意识。
线条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刺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 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以及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进行现场示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对有天赋的学生及特长生加大专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既要富有创造性又要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要安排有针对性、目的性、趣味性的教学课程内容,使静物素描教学更好地融入中学素描教学的整体计划中去。
参考文献
[1]胡妍丽.浅谈静物素描教学中的几种方法[J].华章, 2011 (10) .
[2]徐莉.素描教学方法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4) .
[3]温秀宏.浅谈静物素描教学的观察与表现[J].华章, 2008 (10) .
中学静物素描教学 篇5
美院附中素描基础教学基于它与学院本科教学上的链接关系,同时又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这一认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附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对素描静物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6
在素描静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几何形体素描开始,使学生认识物体的体积结构和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对造型语言进行思考和把握。在教学中,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和各种对比关系与表现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进行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表现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结构加以理性分析,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和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形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和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和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组合连接关系。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掌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3.画面的有序组织
这是指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自然界。教学中要求学生从物象中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使画面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直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的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的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的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时意识到亮部、暗部和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或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先是最亮,然后是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最后到最暗,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體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和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这些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各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和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开展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金属、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等各自不同的感受。如何表现观察者的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涂抹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等感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就形成了反差。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素描静物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篇7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教师应教学生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以及这样表现的原因, 从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来说, 有以下四点:
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透视规律
虽然高中生在对物体立体感的认知上已经没有丝毫的困难, 但是想让他们在平面的纸上塑造出物体的立体感, 没有对物体透视的正确理解也是不行的。因此, 在学生接触素描之初, 尤其是初学者, 一定要学习透视理论, 掌握正确的透视方法。因为物体透视的正确与否,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造型能力的高低。透视掌握了, 学生对造型就不会感觉到困难了, 也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单个物体的立体表现
了解了透视的基本知识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单个的静物入手, 先训练他们用结构素描表现物体的体积感, 加深他们对物体结构的了解, 这大概需要20个课时左右的时间。然后进行明暗素描的训练, 明暗素描要先让学生了解调子的形成规律以及表现方法。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物体的结构, 而明暗素描又和结构密切相关, 讲起来就容易多了, 学生也能很快接受。明暗素描要靠调子要表现, 因而调子的好坏就显得至关重要。训练时应先从石膏体开始, 让学生来表现物体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然后进行不同材料的物体训练, 提高他们对不同物体质感的表现能力。
3. 构图能力的培养
构图是如何在画面上合理地安排你想要表现的对象, 它的好坏关系到整幅画的成败, 是美术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表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构图, 也是一种缺憾, 所以, 构图的训练非常重要。静物的安排要合理, 既不满, 也不空, 又要变化统一。要想达到这种要求, 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 高考考试时间为2.5-3个小时, 所以构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最好在15分钟左右。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是不行的。
4. 整幅静物的整体表现
有了构图能力和单个静物的表现能力, 并不意味着就能把整幅的画面控制住了。整个画面的掌控, 对学生们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刚开始练习整幅画的时候, 教师不能要求他们能表现得多好, 只要求他们能把静物和衬布分开, 不相互粘连就可以了。这个时期, 能把静物与周围环境分开, 就已经做得很好了。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 再去强调整幅画面上需要注意的静物的颜色、空间和虚实等关系。这样把复杂的事情分成几步来做, 先易后难,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课程能按照预期的目的走下去, 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示范教学的运用
美术是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 教学示范是其中一个重要且很有必要的环节。通过示范, 学生可以理解描绘对象, 掌握绘画技巧。示范教学中, 教师还要结合讲解, 一面口头传授, 一面进行示范, 让学生了解画面上这样或那样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明白了道理, 学生做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例如, 学生在接触素描初期, 结构素描怎样去找物体的结构, 如何把单个的物体看成是几何体的组合, 透视的正确运用, 明暗素描是调子怎么和物体的结构结合起来, 五大调子怎么表现等, 光靠讲解学生是不容易接受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示范, 帮助学生理解, 让其尽快地掌握。
三、媒体教学的运用
现代媒体教学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景象, 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它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如绘画中的透视规律, 光凭口头讲解学生不太容易听得懂, 而借助媒体演示, 学生就能直观地看明白, 了解了它的成因, 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来。素描静物中有一句常说的话:“画面要整体地表现。”如何整体表现, 怎么才是整体表现, 光靠讲是讲不明白的, 做示范需要的时间又比较长;而通过媒体把录好的视频经过处理, 则可以既直观形象又清楚明白地把这句话演示出来, 让学生把这句听不出所以然的话看明白。
另外, 临摹也是提高绘画技巧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适当的临摹对提高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现在的书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教师选取几本高质量的书籍供学生临摹。
以上几方面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辅导和评价的结合。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把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放到个别学生身上讲解, 提醒学生注意。这时要组织好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 而教师也应边引导学生观察边示范, 使演示和讲授结合起来, 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 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如可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 让学生自己找“毛病”, 互挑“毛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不足的地方放到最后进行提示。这样才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高中阶段素描静物教学方法 篇8
静物的形状、大小、材质、明暗等多种多样,而且可以相对地固定静物的位置,固定光源的朝向和强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静物写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以及怎样表现静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等。
近几年来我接触到一些高中的新生,因为在中考报考美术类,录取时在文化分数上有着较大的优惠,而且中考美术的要求也比较低,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考试前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才开始学习美术,他们多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仅仅是进行了一些临摹练习就上了考场。这样就势必造成这类学生不了解美术基本知识,不知道绘画的正确步骤,不懂得使用绘画的技法、技巧,不明白静物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如何表现,只是依葫芦画瓢地照抄了静物形状、位置,画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明暗线条。针对这些学生怎样进行教学?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我们要有作画步骤,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整体———局部———整体三大步。第一个整体就是静物摆好后要整体观察,深深地抓住第一印象,而且要养成画小稿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构思、构图的过程。然后,在画面上构图、起形,区分明暗调子、画出阴影的位置、分清立面与平面的黑白关系。局部就是深入塑造物体,画出三大面,区分出五大调子。充分地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位置关系。第二个整体就是调整好画面为一个整体,虚实关系、主次关系、黑白灰关系都要调整一致。这三大步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其实在作画过程中,“整体”和“局部”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比如在局部深入时也要整体的局部深入,也就是说深入塑造物体不是把一个物体的明暗调子一下子画够了再画下一个,而是要整体深入刻画。具体方法就是,先从主体物开始,先从最重(最黑)的明暗交界线开始深入,画一两个层次的调子再画其他物体的明暗交接线,然后再一次把主体物的明暗交界线和暗面再画一两个层次,再画其它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和暗面。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暗面、亮灰面都铺上层次丰富的调子,整体式贯穿作画的始终。
作画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遵循正确的作画步骤就可以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学会整体观念。
其次,进行一些单因素的素描训练,解决问题,寻找规律。我们学校美术生的课程安排的比较少,不能每次课程都完成一幅全因素的素描写生作业。于是我就对他们进行了一些短时间、有针对性地训练。全因素素描是指完整地表现了造型、明暗、质感、量感、空间感,单因素是针对其中的一项进行训练,学习的目的性更具体化了。我把它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构图训练。2.明暗调子训练。构图训练就是要抓住第一印象,用简练的线条画出各个静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比例关系、空间关系、透视关系,画出单个物体结构、明暗交界线、投影。绘画的意识要整体,要体现出空间感、体积感。明暗调子训练,首先要知道三大面: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即黑白灰。五大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把这三大面、五大调子在画面上表现准确了,那么物体的立体感就十分强了,视觉效果也就更真实了。具体的练习过程:在素描纸上进行排线、画调子的练习,线条要求浅入浅出,就是线条两端细中间粗,这样调子的衔接就会更加自然。调子要求画一条较长的由黑到白的渐变色带,3厘米宽左右。要层次丰富,有十层以上的层次变化。一般人眼可以分辨十三个左右的层次变化,进行过长期的素描训练的人可以分辨出二十个左右的层次变化,黑白灰的关系拉开了,层次越丰富,质感就会越强烈。
再次,进行一些单个物体的全因素训练,这个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深入塑造的问题,这是画龙点睛的地方,不但造型要严谨,技术、技巧也得精彩。
单个物体的画法:单个物体也有自己完整的黑白灰关系,也要有虚实关系。
1.衬布。衬布在静物画里一般算不上主题,但是我们仔细分后就会发现,衬布在画面里占的面积是最大的,在空间里也是贯穿了前后左右、上上下下。衬布有软有硬,有粗糙有细腻,有深有浅,有的还有图案、花纹等,而且衬布的形很不规律,布褶有款又窄,有高有低,要画好它就要认真地观察分析,找出每个布褶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叠压关系。在画的时候要根据光源找好明暗交界线,找准确投影再附上一些灰调子留出淡淡的反光,根据衬布的质感采用相应的粗线条或细线条,灰面过渡的细腻程度,还要考虑空气透视,也就是虚实关系,中间靠近主体物的最实、最细腻。靠近光源的一端次之,远离光源,远离绘画者的在明暗的对比度,描绘的细腻程度上都是最低的。
2.陶器和瓷器。陶器和瓷器在质感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陶器表面粗糙,反光弱,高光不明显,瓷器恰恰相反表面光滑,反光强甚至还会有其他静物的倒影,高光强烈细腻。所以,在用线上就有很大区别,陶器用线适中,按照正常的作画步骤铺好调子,找好关系,体积感自然就有了,反光减弱,高光减弱,适当地刻画些细节,比如表面的小麻坑质感就有了。瓷器要求较高,线条的组织要准确、细致。反光的位置、大小、强度同样也要求到位,还有最重要的高光部分,甚至要表现出光源的形状。另外,罐口是陶瓷制品表现体积最重要的部分要认真对待,准确地透视,恰当和罐口厚度是关键。不锈钢和玻璃制品:这两种材质的反光都很强烈,不同的是玻璃制品有一定的透光度,会在背景的深度上在加上一两层,同时还有光的折射造成的透过来的背景和边缘的错位现象。知道这些就可以将这两种材质处理得很好了。
静物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9
素描基础教学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高中学生美术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把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及多种变化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 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全因素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 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 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 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然后要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多种变化与表现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或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 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 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根据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
摘要: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静物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
对静物素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篇10
素描基础教学,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技能, 而且要懂得艺术, 学会审美。培养及训练学生探究自然的艺术规律及能融会贯通地反映自然的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 通过联系实际讲解, 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 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 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列为这一门教学基础, 分别来展开教学。
一、线造型素描
以单色的线条来塑造物体形象的绘画, 或者说以线的方式, 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为主而减弱对形象明暗因素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特点是对所描绘的物象采用减弱明暗光影色调, 运用透视法则, 强调观察与分析基本形体特征, 强调用线条来表现本质的形体结构及组合关系。这种画法清晰、肯定、概括有力, 能充分地表现出物象“线”的韵律美感。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 正确的结构组合分析以达到画面的有序组织的把握。
1. 了解透视法则。
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 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 及圆的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石膏几何体的摆放不同位置及角度, 加以分析和理解几何体各边的透视变化。并列举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及现象, 如我们站在笔直的马路中央, 向路的远方望去, 就可看到平面马路的透视现象--近大远小, 如横向截取一段, 那不就像是平面摆放的立方体底面吗?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 并准确地掌握角度及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要让学生把看不见的部分 (结构线) 也画出来, 还要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也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 正确的结构组合分析。
在生活中, 任何物象都可以简成几何学形体或分解成几何形体或由这些形体的局部所组成。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 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介于立方体和圆柱体之间, 抑或圆柱体和球体之间的。例如。一只蛋既不是圆柱体, 也不是球体;它的造型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同时想到, 立方体的四边棱角削去, 可以成为圆柱体, 圆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弄圆, 就会出现球体的模样。用这种方法你能发觉这些形体间的相互关系。还要让学生领会到, 任何简单的形体都可组合而成任何混合形体的造型。如画一个立方体你就可设想成一个方盒子;画一个圆柱体, 你就可设想一根柱子;画一个球体你就设想一只乒乓球。你可以用这些简单的设想来说明成千上万的事物:将这些形体综合起来, 你便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客观造物, 这就是塞尚的观点:用圆柱、球体及圆锥来表现自然。这是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一种绘画形式, 也就是运用归纳法, 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 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 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 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 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明暗素描
用明暗表现的方法, 概括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色调, 以达到光影的真实, 及物体具有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整体感和完整性的视觉效果。在明暗素描训练中, 应侧重光影与物体明暗色调变化的规律, 以及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1. 光影与物体明暗色调的变化。
有光才有影, 才有物体明暗变化。生活中我们发现, 离光线近的地方, 或者光线强烈情况下, 物体明暗对比关系强烈;反之则弱。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明暗相对统一的关系, 反复加强练习, 以免画面上出现黑一块、白一块, 造成黑白之间秩序混乱。如亮部中的高光要恰到好处, 而背光中的反光不至于跳出来, 投影不会漆黑一团。
明暗色调的变化是有节奏规律的,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 要同学们意识到亮部之间, 暗部之间, 中间色之间, 是存在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的。也就是, 物象最亮、最暗之处, 只有一处;然后逐渐亮、再亮……, 从而产生明暗调子有秩序的变化。
2. 体积感与空间感, 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
中学静物素描教学 篇11
关键词:职业高中 素描静物写生 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对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教学课程,对学生观察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文中笔者拟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尝试对职业高中的素描静物写生教学做浅层次的分析。
一、注重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理论性教学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促使学生对静物的形体构造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应以启发引导式的教学为主,同时由于静物形体上的差异,教师还需向学生强调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以及其他透视方式的基本运用规律,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使学生对物体的构成有更加直观的把握,从而将静物刻画得更加逼真。
其次,线条是静物素描中的图像的基本构成元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线条组织方式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演示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强调实物在线条构造和连接方面的规律与自然感,从而使学生在素描过程中对静物做更加合理的刻画。
再次,受光线的影响,静物呈出来的明暗程度是不同的,且合理的明暗色调对比,可使得静物在画纸中更加具有立体感和质感。鉴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和单元训练来使学生逐渐熟悉对光影和明暗色调的处理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强化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技巧性教学
在实际的素描静物写生过程中,写生的角度、构图、观察以及写生的步骤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画作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的教导。比如,有些初学者在静物素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体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使得整个画面变得很不协调。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阐明素描静物写生中,角度的选择的重要性,强调角度不同,物象特征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素描过程中,以实际物象为基准,合理构图,在极大限度上展现静物的艺术美感。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多用手或眼睛去感受物体,从而加深物体结构在脑海中的印象。另外,我们都知道观察对静物素描写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对静物的观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描成果,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不少学生的观察往往局限于静物的某个部分,仅是将眼睛直观视角下的内容表现了出来,缺乏整体和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静物的质感、背景衬托、整体效果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强调事物整体的感观,引导学生树立“整体观念”。比如,描绘一处静景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素描对象的观察,抓住画面的中心,以中心为原点散开,进行仔细的观察,包括画面中的物体、衬布、空白。又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还需要向学生强调画面内容的联系性和内在联系,如在一处静景中同时出现了水壶与水果,教师则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在水壶与水果一般会在怎样的情景下搭配出现最为合适,有的学生则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餐桌上水壶和水果的摆放。通过类似于此的有效联想,来增强学生构图的合理性,使学生在素描过程中更加顺畅。
三、严抓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实践性教学
如上文所言,素描静物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教学的课程,且在职业高中既定教学目标的影响下,要想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和升学中更具竞争实力,教师就务必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单体静物的塑造训练,通过单体训练,培养学生对物体结构、光线明暗、空间、质感、色素和透视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进行单体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静物作为学生写生练习的对象,突出静物在种类、形体、质地以及色感上的特性,从而使学生的素描作品表现的更具针对性,更符合素描静物对象的物质特征。当学生的单体训练目标基本达到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组合静物的训练,从单体素描晋升至组合素描,提高对画面背景和环境气氛的表达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组合对象的整体感,突出画面整体的表现与构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组合性整体静物的塑造能力。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的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颇为激励的就业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高中应当充分承担起其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使命与职责,从理论基础、技能技巧以及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素描静物写生水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素描写生对象有更加全面的感官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素描静物写生作品更具灵性,以此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义.抓好素描教学 夯实学生美术基础[J].新课程:下旬,2011(7).
[2]徐燚.谈中学素描教学中观察方法的训练[J].新课程:下旬,2012(2).
[3]黄菊华.浅议中职素描教学中的“情”与“理”[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
作者简介:
刘海涛(1978- ),女,河北,本科,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第一职业学校。
谈静物素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尊重、引导、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 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教师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成长需要精心设计学习环境, 创设具有新奇性、变化性与神秘性的物质环境, 这种新奇包括了学生少见的, 由物质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带来的新奇性, 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倾向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新颖, 趣味性强, 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选择的写生内容为生活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题材。比如, 儿时玩具、古玩瓷器、老树根带大须、提马灯、破旧的运动鞋、腌菜缸、报废的自行车等等。这些虽然是生活中的旧东西, 但它们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主动地表现, 激发起他们对这些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为学生创造出好作品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性资料, 同时又对创新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检验提供了证据。观察的步骤对整个物体来说, 是先由整体到部分, 再由部分到整体。而对各部分的观察也要有一定的步骤, 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这样才能做到观察的全面、精确、细致。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 找出它们的高低、宽窄区别;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物体的质感、量感, 找出它们的内在结构及质、量感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关系, 找出它们的前后、左右空间位置,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 运用想象力去创造希望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 接着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 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 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想象力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享受快乐, 享受惊奇, 享受自由, 享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感受。
在静物素描课中, 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组静物中互相遮挡物体的透视关系, 被遮挡的物体虽然被遮挡, 但是我们一定要运用科学的透视知识, 想象分析出后面物体的透视以及造型特征, 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对学生多赞美、多鼓励
赞美, 是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喜爱之意, 赞美不仅能使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 更能让人感到愉悦和鼓舞, 从而会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 相互间的交际氛围也会大大改善。因此, 喜欢听赞美就似乎成为了人的一种天性, 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静物素描课中, 我尽量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 发表各种见解, 以便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对学生的作品多赞美、多鼓励, 如:你真棒!你的画太漂亮了!你的画真给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写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画得较好的作品, 我常常悬挂在墙上让同学们互相交流, 鼓励大家比一比看谁的好作品被挂上的最多。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会争着画出好的作品, 争取把自己的作品挂在墙上, 这样就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动力。
【中学静物素描教学】推荐阅读:
素描静物教学论文05-11
静物素描的教学反思07-04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08-27
素描教学中的静物写生06-28
美术教案静物结构素描教学设计09-03
高职静物素描09-10
素描静物 教案10-10
素描教案静物写生08-17
静物素描_教案10-21
素描静物临摹范本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