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2024-10-21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共9篇)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篇1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活动总结

为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我校经研究决定以社团管理为支点,以主题活动和拓展训练为杠杆,强调主体参与,注重生命体验,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自主能力发展”培养活动。

开展多彩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组织主题德育活动,为学生开展“自主发展能力”提供平台;提倡“有序教育”,规范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行为;“拓展训练”挖掘学生“自我发展”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活动开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管理为主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管理的平等性,并且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教育的基础上的主动发展,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和开展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在社团组织和主题活动中持之以恒,而且将不断拓展深化,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篇2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 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 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主体”自己干的事

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是自己的事, 作为学习的主人, 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有明确的目标; (2) 课堂上要做好自控; (3) 听课必须克服“三闲”; (4) 学习上要有信心、热心、专心和恒心。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整理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个笔记本, 在课下将当天的内容系统地整理在笔记本上, 及时复习并为日后复习用。2.积累的习惯。除了课堂学习外, 还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积累的内容可以是词语、句子、观点、论据材料、学习方法、错题……, 每天至少积累一至二则, 以丰富头脑。3.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下生活中难忘、有趣、尴尬、快乐等的一瞬间, 可以写下一些生活琐忆、感受等。当然, 对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 应当做好指导和监督, 以避免劳而无获。4.课外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除了读课本外, 扩大课外阅读。如读名著、报刊等, 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头脑。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

课堂上, 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压抑感、没有害怕感, 能真正愉快地自主地学习。为此, 我做到:凡是学生看的懂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看,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的出来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讲, 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的出来的, 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想, 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的出来的, 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写, 教师不示范。课堂上教师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 实行因材施教, 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发展的机会,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是主体, 把权力归还学生, 使其主动、积极学习, 改变过去那种“唯师、唯书”的学习方法, 逐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 把主动权归还学生, 授之学习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 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进而达到“善学”, 最终达到“乐学”, 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 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如, 在讲《雁门太守行》时, 学生提出1、2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明明是“黑云压城”, 按理应该接着写狂风骤至, 怎么忽然又“甲光向日”呢?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呢?学习《三峡》时, 学生提出:“三峡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顺序写?”。还有讲《愚公移山》时, 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 然而有学生逆向思维, 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正由于放权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 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 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

(一) 分层预习, 独立寻疑, 引导自学

学生良好的预习是教师成功上好课和学生学好课的前提。在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要求, 初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准字音, 读懂句子, 边读边画,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理解的字词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先行解决;其次, 按“导读”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内容练习自学, 读中有思, 用笔在书本上圈、点、注、画, 能自找、自读、自练;最后根据自学情况, 将不懂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 准备课堂上交流。这样通过预习研读,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和谐、探究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索。

(二) 明确目标, 创设自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 学习目标都要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心中有数, 明确学习的方向, 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与学习中。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个体的自学目标, 教师要创设自主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为此, 上课前先让学生谈预习课文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和方法, 教师随即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目标与方法学习。这样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 引导质疑, 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有疑问, 才有学习的动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 必先教有疑, 积极引导, 热情鼓励;让学生问, 从不会问到善问,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教学《向沙漠进军》一课, 出示课题之后引疑:读了这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有什么脾性?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效果如何?前景怎样?”学生提出问题后, 让学生自读互议.通过质疑,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与中心。通过“说危害-说脾性-说防治-说进军”,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效果良好。

(四) 努力搭设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别 (优、中、差) 优化组合学习小组, 实行金字塔式的监督学习与机制,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作文教学中, 自评与讲评相结合;课堂上实行小组监控, 开展小组竞赛。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活动, 教师要认真加以指导。小组学习中, 教师至少有目的地参与2~3个小组的学习讨论, 以倾听为主, 适当点拨;小组学习讨论后, 应特别关注小组学习讨论的反馈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六名成员分别向集体汇报发言, 可以由组长作主要发言, 其余五人作补充。也可以各执要点轮流发言, 但每名小组成员都必须发言。这样不仅提高了小组学习讨论的有效性, 锻炼了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而且唤起了学生间、小组间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意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探讨, 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多动、多想、多说, 为他们的表现多创造机会, 要鼓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 取长补短, 共同探讨。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老师参与其中, 并作适时点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激发学习热情, 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通过自主探究, 将课内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积累知识, 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一位语文教师, 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多向蒲公英的妈妈学习, “给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一把远飞的小伞”。这就需要我们大胆探索, 不懈努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36-02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未来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学生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发展能力、增强后劲上来。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顺应历史的发展,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能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主体”自己干的事

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是自己的事,作为学习的主人,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有明确的目标;②课堂上要做好自控;③听课必须克服“三闲”;④学习上要有信心、热心、专心和恒心。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整理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个笔记本,在课下将当天的内容系统地整理在笔记本上,及时复习并为日后复习用。2.积累的习惯。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积累的内容可以是词语、句子、观点、论据材料、学习方法、错题……,每天至少积累一至二则,以丰富头脑。3.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下生活中难忘、有趣、尴尬、快乐等的一瞬间,可以写下一些生活琐忆、感受等。当然,对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应当做好指导和监督,以避免劳而无获。4.课外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除了读课本外,扩大课外阅读。如读名著、报刊等,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头脑。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

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压抑感、没有害怕感,能真正愉快地自主地学习。为此,我做到:凡是学生看的懂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看,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的出来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讲,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的出来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想,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的出来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写,教师不示范。课堂上教师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发展的机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是主体,把权力归还学生,使其主动、积极学习,改变过去那种“唯师、唯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把主动权归还学生,授之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进而达到“善学”,最终达到“乐学”,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如,在讲《雁门太守行》时,学生提出1、2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明明是“黑云压城”,按理应该接着写狂风骤至,怎么忽然又“甲光向日”呢?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呢?学习《三峡》时,学生提出:“三峡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顺序写?”。还有讲《愚公移山》时,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有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正由于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

(一)分层预习,独立寻疑,引导自学

学生良好的预习是教师成功上好课和学生学好课的前提。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准字音,读懂句子,边读边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理解的字词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先行解决;其次,按“导读”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内容练习自学,读中有思,用笔在书本上圈、点、注、画,能自找、自读、自练;最后根据自学情况,将不懂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准备课堂上交流。这样通过预习研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和谐、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索。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要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学习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与学习中。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个体的自学目标,教师要创设自主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为此,上课前先让学生谈预习课文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和方法,教师随即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目标与方法学习。这样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引导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积极引导,热情鼓励;让学生问,从不会问到善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教学《向沙漠进军》一课,出示课题之后引疑:读了这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有什么脾性?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效果如何?前景怎样?”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读互议.通过质疑,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与中心。通过“说危害-说脾性-说防治-说进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效果良好。

(四)努力搭设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别(优、中、差)优化组合学习小组,实行金字塔式的监督学习与机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作文教学中,自评与讲评相结合;课堂上实行小组监控,开展小组竞赛。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活动,教师要认真加以指导。小组学习中,教师至少有目的地参与2~3个小组的学习讨论,以倾听为主,适当点拨;小组学习讨论后,应特别关注小组学习讨论的反馈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六名成员分别向集体汇报发言,可以由组长作主要发言,其余五人作补充。也可以各执要点轮流发言,但每名小组成员都必须发言。这样不仅提高了小组学习讨论的有效性,锻炼了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唤起了学生间、小组间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意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自己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多动、多想、多说,为他们的表现多创造机会,要鼓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老师参与其中,并作适时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通过自主探究,将课内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积累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篇4

管仁福 2010年6月3日 08:57

浏览数:134 | 评论数: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胶南市第一中学 管仁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如“保姆式管理”、“强化制度的刚性管理”等以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为特征的学生教育管理格局,呼唤如“自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等以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为特征的学校学生管理新模式,要求学校对“管理育人”的理念注入新的内涵。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教育中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实践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与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理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途径,解决现代学校学生管理中片面强调理性教育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知识与能力”既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打牢基础,实现基本目标的形式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学生教育的高级目标和理想境界。而要真正地实现这个三维目标,除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面引导以外,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认知、体验和升华,因此学校大力实施主体性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又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德育在目前以基础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体性要求,最终必须落实

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等诸种自主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关怀自己、说服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是新课改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社会实践,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允许课堂“乱”起来,网络资源将向学生开放,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进一步增大,自主活动的时空进一步拓展,自我发展的弹性进一步增强,这就给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成了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开发校本育人资源的现实需求。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内心有不断进步的要求和欲望,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成人感较为突出,希望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控制;但是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差,意志较薄弱,缺乏责任感。这就决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在活动和交往中,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把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世界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和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可以这么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新课程理念启发我们,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亟待开发的德育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针对学校特定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不断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上校本化发展的轨道,是提高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新的生长点。

3、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我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我校是一所县市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学生近5000人,生源情况复杂,既有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农村学生,又有很多父母都是在县城工作的职工的学生,他们整天为了工作,顾不上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全国

各地的借读学生,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受到的特殊待遇,以及学生间经济状况的不平衡,给我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清醒地看到,要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必须抓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一重要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自主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弃传统的灌输式、强制性管理模式,突出人性化管理,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和人本主义的人文管理的有机融合,即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全校学生动员起来,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级别的学生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生群体核心的积极分子队伍,开展各种各样的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活动,真正把学生当作管理的主体,并使学生在自治自理中受到锻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理当成为学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

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其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自主意识。心理研究表明,自主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从没有自主感觉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认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动机的过程,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事实证明,高中生已经能注意自己的外部行为,有独立性的欲望,喜欢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但这时他们的行为由于受到内心矛盾冲突的影响,还不能形成完全的自我控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律”性,还不能达到完全“自律”的程度。因此,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为此,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舞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让学生增强“自主意识”。例如,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提出“三自主”“三参与”培养模式,实行学生全员值周,常规管理工作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管理;学校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升旗仪式、社会实践活动等由学生自主承办;足球、篮球俱乐部,校刊编辑部,学生社团让学生自主组建。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参与评议学校工作、评议课堂教学,参与监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青春礼赞”诗会、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会成为学生展

示自我的舞台,《征帆》杂志,星河文学社,天文物理协会,足球、篮球俱乐部成为学生挥洒青春的阵地,体育节、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林大会”成了同学们亮出精彩的自由天空。

(二)构建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在管理体系和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创新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舆论氛围,为学生张扬个性、锻造自我搭建平台。

①学生个人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袋内可装入学生一次自己满意的作业,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一次学习中的反思,一次整理得非常好的学习笔记本,一次课外练笔,一份研究性作业,一次获奖,一次成功的经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历程。阶段性地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校园里、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成功的感觉。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培养学生学会自控、自制。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自主管理。

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班级情况,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班主任从前台走向幕后,成为学生的参谋和帮手,充分相信学生,使他们成为“自主管理”的志愿者和自觉者。

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共同制定目标,创建班级文化。例如,让学生了解班级目前的现状,引导学生做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建和谐奋进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从软件上制定班规班约,提出班级的口号,在大型集会或上课间操时迸发出全班同学的心声,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二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强化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例如可以设置众多的班干部,采用A、B角,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管理岗位并采用轮岗制,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集体。三是自查互查相结合,实行自我临监控。

③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1)设立“校长信箱”,让学生为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献计献策,设立“金点子奖”。

(2)建设校团委——学生会——班委会为主线的学生自主管理架构。

(3)创设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第二课堂,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编制《学生指南》、《学法指导》,刊发校报校刊和学生自办期刊,积极联系社区、企业,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完成“小课题”研究作业。这样,学生的课内与课外、学习与活动交互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释放出无尽的灵动。

2、在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方面,从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全员参与、评价学习过程,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①构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体系,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体现一中人文历史的校本课程。

借助专家智力支持,进行教师在岗培训,获取诊断校本课程设置的信息,提供教师有关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分析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需求,分析社区、家长的需求,分析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与经验,合理评估、分析学校的现有的课程资源。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灵活采用大课时和标准课时两种形式,使必修、选修、活动、自修四类教学模块与基础、拓展、探究三种课程的实施,在时间上得到保证。

倡导和推广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使用讨论式、全员参与式、学生主讲式、讲座式、自学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它使“教”围绕着“学”转,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一,也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习资

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知识巩固落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③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教育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5

2009年起我省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此次课改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导致上课听讲效率低、效果差;学完每单元后,多数学生不总结、归纳重难点,忽视巩固知识的环节。因此,我特别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授每一单元前我给学生印发学案,要求并督促学生预习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减轻了学生做笔记的负担,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还要求学生除了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要准备纠错本和默写本。建立纠错本是为了使学生养成随时整理、总结、积累的好习惯。默写本是为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设置的,讲完每单元后我都要求学生把重点段落、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背诵并抽出专门的时间检查默写,达到巩固和积累的作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自己动脑思考问题,而是等着机械的接受新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也欠佳。

针对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我采用了集体预习、部分课型师生共备、共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在开学初给每个学习组分配好任务,一个组负责一个单元。

二、在预习课上负责讲课的学生先介绍本单元的背景知识,再领读单词,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们边听边跟读,最后结合学案有针对性的预习。

三、讲阅读课时,学生们先齐读课文,再由负责本单元的同学讲授主要内容,在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我会及时地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四、做完每单元练习题后,负责本单元的学生通过整理易错点总结该单元重难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各学习组准备相关单元的复习材料及练习题。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开动脑筋认真准备,开始时学生不大适应,总说这样做太累、太费工夫,提意见让我恢复以前的教学方法。在我的坚持和说服教育下学生渐渐理解了我,并主动、积极地配合,尽心尽力地准备每一节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改进和磨合,学生们从害怕、讨厌学英语进步到勇敢、踊跃地讲英语课,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6

球溪高级中学黄金梅

球中的初中生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学校,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学校和班级管理制度,他们要自理生活,还要应付各科老师高要求的学习任务,没有双休日,生活学习节奏快,很少享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几乎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尽兴地玩,快乐对他们来说是可忘而不可及的。所以很多学生恐惧球中生活,心里压力大,厌倦学习。

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让每个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带着快乐的情感基调去从事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球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策略,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中学习。为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以下几点培养策略。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

“感人心者莫过于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知爱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对学生施与一种什么样的爱呢?如何让这些孩子自觉地服从班级的管理呢?用爱心,因为爱是一种温暖,它可以温暖冰冷的心灵。我们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 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情感上的协调关系。平常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在学生的心田上都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我们应该把这种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班主任的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学生无限的-1-

温暖。

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民主组织,实施“班干部竞选”,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这样,即减轻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又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集体自豪感得以增强。民主化的管理和家庭化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自豪和家庭的温暖,这使我们的班集体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正气。

三、掌握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意味着班主任应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尤其是对待“问题学生”不能总是批评指责,要善于激发其积极向上,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使其产生内在动力,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在教学中可试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效果显著。

1、“悄悄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把一些捣蛋、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在这方面采用“说悄悄话”的方法挺管用的,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如果当时老师马上点名批评或大声训斥他们,他们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会走

到事情的反面。

2、“激励语”

创设班级特色激励用语。我常用这几句话鼓励学生:“我们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别灰心,再来!”另外,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常常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生,赞美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从而改正不被老师欣赏的赞美的缺点。我除了自己在日常这样做,还教育学生要学会欣赏别人,会欣赏别人也就懂得欣赏自己。

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获取快乐之情怀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快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快乐恰恰就是老师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每一个期待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知识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在老师的鼓励的话语中拥有成就感,在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从而得到收获。

五、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成就感成为学生快乐的原动力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和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学生由于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体验,那么他随之而来产生主动学习内驱力,而个人内驱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条件无法比拟的。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就是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内因,因为只有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依据。所以教育的过程

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老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六、改变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课堂,给学生自主的探索、主体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感想去表述着、表现着对知识的理解与阐述。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一位引导者,让教师恰当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学习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理念等等都需要每一位教师主体的重新体验和理解,并且需要教师用心的展现与传授。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一个个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会、接受与理解。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的快乐重在引导,关键在主动体会与探索的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快乐学习着,学习着快乐着并且进步着。

教学不仅仅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教师必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做学生“老师化”的朋友。课堂之外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浓厚的师生情建立起来了,学生真正喜爱老师了,自然就喜欢上学习了,这种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效果是我们不可估量的。因此,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让他们愉快主动地

学习,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我们球中争光,使球中的教育事业更加欣欣向荣向前发展吧!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篇7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 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学生刚入学, 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 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 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 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实施教学民主, 给予自由, 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在教学活动中, 实施教学民主, 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 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首先需要解放学生的思想, 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 自愿到讲台上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 完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 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 放松了学生的身心, 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 便于激发灵感, 发展个性。

三、营造开放式课堂, 拓展学生自主意识

营造开放式课堂, 拓展学生自主意识, 就要求有教学的新理念, 教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希尔伯曼认为, 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 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 学习材料的丰富性,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 发挥群体相互激励机制, 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 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 让学生“自由地呼吸”, 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情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 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 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满足发展需求, 自定目标,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布鲁姆认为, 学校教育必须考虑学生作为人的特性, 其中个体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充分阐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是存在着差异性的, 不能以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 更不能用“一刀切”的做法来进行课堂教学。赞可夫说:“要求一律, 就会压制个性, 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就拿课前预习来说吧, 课前的预习, 无论从质量还是从量, 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或缩小这种差异, 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掌握得多, 学得好、快。这无疑给课堂阅读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该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求?该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呢?我认为, 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课前的自学目标应由学生自己拟订, 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的自学目标, 要充分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五、丰富自主学习的活动内容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会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利用上网找资料, 增强自主学习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查找资料, 自我准备。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 自己查阅资料, 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例如, 在上《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之前, 我让学生去花时间查找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来了解神奇的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利用学校的图书馆, 班中的“自主阅读小天地”, 知道了燕子低飞, 大雨将来临;蚂蟥水中翻上滚下, 也是大雨来临的预兆;蚂蚁急着搬家, 预示大雨即将来了;蜣螂晚上寻食, 明天准是个好天气;夜蛾出现明天要下雨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二) 开展教学活动课, 开拓学习天地

活动课教学强调群体的经验交流, 相互启发, 使之产生更强的探索愿望, 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例如, 我在上完《南浦大桥上的全国之最》后, 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各种桥的介绍和图片。他们收集到了古代的赵州桥、廊桥等;了解了现在横跨黄浦江的杨浦大桥、泸浦大桥和徐浦大桥, 之后他们围绕桥开展了主题队会, 还举行了班中绘画展。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养成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 从而使自信和谦虚有机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师要持之以恒, 学生要循序渐进。只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能使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语文能力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课堂教学要优化结构, 形成“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 重视课外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而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论文 篇8

近年来,上海市青浦区徐泾小学为了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设计、开创并实施了“学生快乐成长积点卡”。“快乐成长积点卡”是对队员全面评价的创新方式,它以实物卡为载体,以积点的形式将队员参与各项活动的情况作记录,利用积点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行为,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并创造良好的绩效。下面对这一模式的开发过程与实施效果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快乐成长积点卡》的开发与实施

如何评价并鼓励今天的小学生?学校曾对少先队辅导员及班主任教师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访问。调查显示,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有的以单项单次来评价,有的则采用明星制来评价。这些评价激励,既给队员鼓励,又激发了其自信心,在中队中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评价客体单一,整个评价活动几乎限于辅导员对于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评价激励随意化,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学生实行即兴评价激励,没有形成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激励,同时操作弱化,吸引力也不强。

在此基础上,校大队职能部组织实施了“徐泾小学‘我的中队我当家队员自主管理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队员的主体意识不强,队员主动参与活动程度不高。经分析,原因在于缺乏辅导员有效指导,影响了自主管理效果。由于小学阶段的队员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弱,这使得发挥队员自主自动能力的德育活动,必须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如果辅导员没有适时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或代管所有安排,不仅会导致队员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无所适从,也削弱了队员的主动参与度,从而使队员缺失自主管理意识。

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2年进行了《快乐成长积点卡》的开发设计活动。每位队员每学期都享有一张《快乐成长积点卡》卡片。封面包含了学校的校徽、校名、卡片名称、队员个人信息,封底包含了校址、网址、邮箱信息,积点卡里面包含了每月的活动内容、积点数、评价语言等。其实施运行具体如下。

第一,建立“多轨并行”的管理网络。(如图1)

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顾问,德育教导通过年级组长会议、中队辅导员会议、 RTx等媒体宣传活动来开展工作。同时,大队辅导员指导大队职能部制定各项活动方案,并通过各中队队长及宣传委员做好积点卡的登记、管理等工作。

第二,制定“兼顾个体和集体”的积点制度。

队员个体积点制度。以积点卡为载体,在学校开展的“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中,个体自主参与或获奖者,能在《快乐成长积点卡》上积1-5个点;参加市区竞赛者可积1个点,获奖者一律积5个点。

中队集体积点制度。以中队为单位,集体参加学校的少先队活动,根据奖第可在《快乐成长积点卡》上积1-5个不同积点。

实行“中队一大队”两级自主管理制度。《快乐成长积点卡》由各中队自行保管。每次活动前,利用午会课或少先队活动课,中队长或宣传委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将活动方案进行宣传发动。活动后,辅导员进行积点卡的内容填写指导,之后由争章部长统一送至大队职能部进行审核认定,确认无误后盖章积点。积点卡的管控职权及礼品发放权均在德育综合处和大队职能部,由大队委员核对积点数并发放相应礼品,如有遗失不予兑换。积点礼品兑换后,大队委员再进行统计盘点。

二、《快乐成长积点卡》评价的效果

一是“我的活动我参与”,增强了队员的自主发展意识。通过“黑猫警长”督察队、小辅导员等平台给队员提供做事、学习、获益的机会,促进队员自主意识的形成。通过各班少代会代表的访谈,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以积点卡为载体,队员都能积极主动参与。

二是“我的中队我当家”,营造了中队的自主发展氛围。规范中队建设,引导队员主动参与中队的板报设计、环境布置等常规管理,为队员搭设平台,提供多个管理岗位,使中队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自主参与意识。这期间的所有工作,包括设计、排版等细致的工作,都是由队员自己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和成果展示的时候,建设者和观看者都对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德育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队员兴致高涨,中队建设的荣誉感大大增强,自主成效可见一斑。

三是“我的团队我凝聚”,促进了队干部的智能并进。队干部们始终牢记着宣誓词:“当好‘火车头、甘当‘小黄牛、乐做‘水中鱼、勇做‘智多星、争做‘小火箭。”在各项活动开展前,队干部们都有较强的带头和服务意识,为活动方案群策群力,在相互学习、交流、切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的凝聚力,其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也在独立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是“我的队课我组织”,点燃了辅导员的教育火花。通过课题研究,辅导员们掌握了以积点卡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方式,领会了培养队员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把队员的主体作用和过程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如通过调查,康忠明老师在少先队工作中以积点评价激励,实行“六放”原则(放手、放开、放心、放胆、放言、放权),充分发挥了队员的主动性。

三、反思与新思路

在积点卡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提高队员的自主参与度。各中队仍然有个别队员缺乏自主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兴趣。因此,对被动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积点评价要素很难穷尽或科学归类。因学校规模较大,中队数较多,对于品行良好的队员(如好人好事),没有一个规范的登记、审核、积点敲章管理平台。如何将积点卡全面覆盖队员的各类良好品行和基础学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 篇9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

作者/朱文光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引导、点拨并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

关键词:自主学习;案例;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价值取向之一。其旨意在于转变教师观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引导、点拨并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去体验、探究、合作、创造,并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对此,笔者拟就以一节政治示范课作为案例分析,谈几点陋见,希望从中能够引发更深入的探讨与认识。

一、案例的构建

1. 目的

以校本课题的研究为依托,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2. 来源

本案例源自笔者的一节示范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高二教材),通过总结经验,并融会了我校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组的评课意见构建为案例及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3. 案例教学步骤

(1)课前。教师――布置预习课题;准备教学设备与课件。学生――自主预习整理提纲;个人为解答问题和参与小组讨论作准备。

(2)课中。教师――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及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台演讲。

(3)课后。教师――教学反思;写教学日记;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学生――要求各小组整理讨论稿;将讨论稿上缴存档;预习下一新课。

4. 案例设计模式

(1)知识网络设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与谬误的区别);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具体。――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因为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A.相关成语典故:“纸上谈兵”“要知梨味,必先尝梨”“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

B. 启发:“与是俱进,开拓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关成语典故:“纸上谈兵”“要知梨味,必先尝梨”“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

启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学问题设计。在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提四个问题(注:后面用“四个问题探析”表示):①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教学管理论文 )②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③追求真理的哲学思考及启发?④应用真理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列举一些成语典故并作简要分析?

二、案例分析

本节示范课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

1. 课前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要求全体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每人整理一份预习提纲手稿在课前的两天内交上检查。笔者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三份预习提纲作为案例样本(分为优、中、差),以作为上课时讲解的材料。

2. 课中

其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知心理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很大一部分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此,笔者先用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成语典故的漫画故事,通过成语典故的直观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与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入到课堂,然后笔者顺水推舟提问:这些成语典故蕴涵了什么哲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二,注重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是这节示范课的重点。对此,笔者再用10钟投影展示学生的三份预习提纲,作简要点评,接着投影展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网络,目的是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对比,指出优点与不足。短短的10分钟,学生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在认识上经过两次的比较不断升华;后2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四个问题探析”(全班分成4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对讨论的结果实行记录,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演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重在启发、引导、点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探讨、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3. 课后

教师要求各小组整理讨论稿并将讨论稿上交存档,同时布置作业与预习下一课书的知识,使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连贯性。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引导、点拨并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具体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去体验、探究、合作、创造,并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以上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并希望从中能够引发更深入的探讨,以利于新课程的实践。

上一篇:岚县污水处理厂关于申请比对验收氨氮在线监控的报告(2013.7)下一篇:诵读国学经典 争做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