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2024-09-23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1

《测量物质密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对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设计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注意到,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进行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画出了,先不作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步骤会造成物理量增大或减小,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五、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对通路的定义欠妥

九年级全一册第39 页讲到通路时,这样定义通路:“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实际上,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如果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太小,用电器是不会工作的。学生在学同一册教材第69 页的“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时,他们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流表有微弱的示数,表明有电流流过电路,但是灯泡却没有发光。在学同一册教材第91—95页的“电功率”内容时,学生会明白,用电器能否正常工作,或者能不能工作,取决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这些后续内容与通路的概念是矛盾的,会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如果教师在处理通路的概念时照本宣科,通路的错误概念被教师和教材强化后,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生脑海中。这不仅不利于后续的教和学,并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在各种试题中学生会遇到“通路时用电器是否工作”的题目。例如2014 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物理试卷第8 题和2014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5题。(由于试题题目过长,限于篇幅,此处不列出这两道原题。)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给物理概念下定义时,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同,把通路定义为“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为了给学生传递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建议教材将通路概念修改为:“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的电路叫做通路。”

二、这个插图中使用绕线电阻不合适

九年级全一册第58 页有一个“想想议议”,原文:“如图16.1-6,电压表已与被测电阻并联。如果要把这三个串联着的电阻与电源连接,哪端应该接电源的正极?哪端应该接电源的负极?请在图上标出电流的方向。”图1 是原图16.1-6 的截图。

这一部分编写内容不存在错误,但是内容超前。使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师都知道,同一册教材要到第63 页—67 页才会讲到电阻。尽管教材在开始学习电路的第38 页给出的几种常用元件及其符号的插图中已经出现了电阻,但是学生在学习第55-59 页电压的内容时还不知道电阻的概念,也不知道绕线电阻是电阻器的一种,而教师又不便提前介绍。

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建议将图1原图中的绕线电阻替换成小灯泡。

三、电功的符号“W”在印刷品中应用斜体

九年级全一册第90 页,在讲到电功的定义时,原文是这样叙述的:“研究表明,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时,电功W(或者说消耗的电能)为W=UIt。”从中可以看出“电功W”中“W”是正体,公式“W=UIt”中的“W”是斜体。很明显,这是编辑排版时的失误造成的。

在印刷品中,物理量的字母应该用斜体表示,单位的字母用正体表示。为了更加规范,建议原文“电功W”中的正体“W”改为斜体“W”。

四、总功率过大容易引起火灾的插图妥当吗

九年级全一册第109 页,在讲到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时,原文写道:“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引起线路故障,甚至发生火灾(图19.2-1)”。原文插图19.2-1 如图2 所示。

三脚插头,垂直于插片的截面通常是圆形或五边形;两脚插头,垂直于插片的截面是长方形。仔细观察图2 中的6 种用电器,不难发现,只有电饭锅和洗衣机的插头是三脚插头,其余四个用电器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电熨斗的插头都是两脚插头。我们知道,凡是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为了安全都必须接地,因此电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的插头必须是三角插头———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家里这几种用电器就可以发现。

课本早在同一册的第107 页提到:为了防止触电,洗衣机、电冰箱等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插头是三脚插头。图2 中的电冰箱插头是两脚插头,与课本前边的描述也是矛盾的。

为了让课本更接近真实生活,为了向家庭中没有电冰箱、微波炉、电熨斗这三种电器的孩子普及常识,也为了让教材的前后内容统一,建议教材重新绘制图3,把电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的插头绘制成三角插头。

五、电生磁的插图不准确

九年级全一册第124 页有一个验证电生磁的“想想做做”。原文提到:“如图20.2-1 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放一条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图3 为原文中图20.2-1 的一部分截图。

从图3 可以看出,虽然图中标有“触接”两字,但实际上导线只接触了电池的正极并未接触电池的负极。由于不构成闭合回路,因此电路中不可能形成电流,但是图3 却标出了电流方向。图3 的原图还有乙、丙两个图,丙图存在的问题和甲图一样,只是丙图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如果图3 中的“触接”这个词表达的是一个将来的状态,意图告诉学生,放置好实验器材,接下来应该将导线与电池接触;图3 中的电流方向,意图告诉学生,电路接通后电流是顺时针流动的。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电学知识,已经知道电路闭合后,在电池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流回负极。

为了使图片更严谨,传达出的信息更准确,建议将课文原图中的甲、丙两个图的电流方向删去,或者将甲、丙两个图的导线与电池负极相连。

六、“载重量”一词的使用不符合规范

八年级下册第68 页,课本在解释交通部门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时,这样写道:“车型不同,车的载重量就不同,也就是说,车的质量有大有小。如果车的行驶速度相同,质量大的,动能大,行驶时危险性就大。因此,在同样的道路上,交通管理部门会对不同的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行驶速度。这段文字里的“载重量”一词使用不规范。

大家都知道,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量,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两个量长期混用。这就导致我们国家早些年的专业书刊以及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载重量”表示交通工具的最大装载质量。现如今,“载重量”一词已经被标准的“载质量”一词代替。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 号)等法律法规文件,我们找不到“载重量”一词,只能找到“载质量”一词。查看货车或载货汽车的机动车行驶证,可以看到一个专有名词“核定载质量”。直接观察货车或载货汽车的车身,可以看到货车或载货汽车的“载质量”是多少千克。图4 是笔者拍摄的一辆皮卡车的车身照片,可以看到这辆皮卡车的“载质量”是500kg。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名词,也为了让物理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联,人教社有义务在教材中认真贯彻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和《量和单位》(93 年版)国家标准。建议将课文中的“载重量”一词替换为“载质量”。

物理是一门科学,作为传递科学知识的载体,物理教材的编写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使教材的编写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又要严谨、正确、规范、科学。人教社的初中物理教材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套教材,为了让教材向学生传播准确、实用的科学知识,建议人教社初中物理教材的编者对本文指出的六个“问题”进行修订。

摘要: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存在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容易误导使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师生。物理教材的编写必须正确、科学、严谨、规范。本着对师生负责的态度,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编者应该对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存在的这几个问题予以纠正。

关键词:通路,绕线电阻,电功符号,插图,载重量,修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3

首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原教材中是安排在九年级。一般的教师在处理这节内容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故相对处理得较简单,所用时间也不多。这是因为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数学基础,学习相对轻松,效果也不错。

但是新教材放在了整个初中物理的第一节,我想教材的编写团队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知识的储备水平,我认为再像老教材那样处理是不妥的。在这一节我认为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关于单位的换算以及科学记数法的运算。因为,(1)初一的数学虽然有过学习和接触,但数学上并没有作为重难点进行教學,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参差不齐。(2)纵观整个初中物理的学习,单位换算以及科学记数法的运算几乎贯穿各个章节。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此处不掌握好,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是解题就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此处教师应该去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恶补,为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中安排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中教材设计的实验操作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是:(1)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的重力;(2)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4)测出小桶的重力(详见教材54页)。按照教材的这种设计,我想只要是一位有过几年从教经历的教师都能看出这种实验步骤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其实验会造成误差偏大的后果,编者的意图在这里我不再做过多的揣摩,我仅将我在处理这个实验的做法提出来以供大家批评指正。按照我校“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我在导学案第二步“学生展示”环节中将教材的步骤原封不动的放在这一环节中,但在实验开始前以“教师寄语”的形式给学生指出:在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是有缺陷的,请学生结合学过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的相关知识将缺陷找出来,并说明此缺陷会造成什么后果?正确的实验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再请学生根据正确的实验顺序重新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如此一来我既避免了在教学中与教材冲突的尴尬,又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再次,就是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 电功》中关于电功的计算。书中给出了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但书中的例题的讲解我认为也是不严谨、有问题的。如,教材的原题是: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 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 A,计算这只灯使用5 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 V×0.09 A×5 h

=0.099 KW·h

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 h消耗的电能是0.099 KW·h。

从这道例题可以看出在运算的时候单位没有统一,而教材也没有给出明显的说明,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所以我认为这是教材的一个遗憾。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补充。如:

解:t=5 h=1.8×104 s

W=UIt=220 V×0.09 A×1.8×104 s

=3.564×105 J=0.099 KW·h

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 h消耗的电能是0.099 KW·h。

通过对整个新人教初中物理全系教材的使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个人对以上三处的教学有感而发。在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毕竟是我的一家之言。以此作为与各位同仁教学经验的一种交流,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以求共勉!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大进初级中学)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4

一、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

1、演示实验要注重过程教学

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演示实验的创新,主要应突出实验的过程教学,因为过程教学是物理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的纽带,只有搞清楚了过程,才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在实验中,重视过程,留出一定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实验中首先应使学生明确观察实验的目的,实验时要让学生看清楚每一步出现的现象,留出一定的时间追究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并由学生综述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如在《光的传播》一节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的得出,结论的应用,而对现象是否清楚,是否有说服力,对探究问题的方法过程不够重视。这种做法没有突出实验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把过程突显出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有突出实验过程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就相当于看热闹,只是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某些满足而已,没有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我在《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身进行体验,凭感觉和经验来学习物理的课程内容。比如有关对光源的认识,我除了通过多媒体将生动的画面,如:太阳从东方升起、都市夜晚的霓红灯、大海深处的水母等展示给学生外,还让学生利用自己课桌的蜡烛、手电筒、激光灯、火柴等器材自己制作光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演示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教学重点时,我开始采用了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来探究这个问题,虽然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后来听课的老师讲,这个实验有一些弊端:一是现象不是非常明显,虽然为了便于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在水中加了些牛奶,但操作时激光灯的位置放不好,还是会影响现象的观察。二是虽然实验时我也找了两个学生参与,但由于参与面太小,降低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后来我把往水中加牛奶改为用蚊香向倒放的烧杯中放烟,并且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使现象明显、观察清楚,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理解得深,掌握得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物理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适时点拨,有利于去伪存真,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概括出有关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人曾总结过:对于事物的认识,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一做.这说明动手做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他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让学生多动手

在物理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比如学习“液化现象”时,我让学生每人手拿一块玻璃,并对玻璃呵气,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让学生都动手

在上分组实验课时,秩序井然,实验结果(结论)正确,而在实验考查时,发现不少同学动手能力差,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分组实验的时候,大部分教师只注意小组的活动,如各小组是否动手、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完成实验的情况等,而没有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因此,出现了基础好的或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次次做,其他同学坐着看,没有做到人人动手。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应强调:实验时,每次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大家的动手能力都能提高。

三、变写实验报告为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就是对学生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激发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这样就把以往学生抄实验报告改变为发散思维的过程。如在讲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对于器材,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等,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于器材,我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我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学生在实验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学会坚持原则,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变学校实验为社会实验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视野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而八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索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增加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拓展了视野,为此,光靠校内师生的实验是不够的,要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将实验室搬到社会、社区和家庭。例如,让学生调查社区中噪声污染情况并提出如何防治,用橡皮筋制作简单测力计,观察家中电冰箱的物态变化,冰箱内外温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利用可乐瓶子做有关大气压和浮力的试验,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这些由学生自备器材,甚至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和学生自己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社会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没有使用过的器材,启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了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视野。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知规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并希望得到指正。

一、立足教材,让学生学得会听得懂

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也许正因为道理浅显而常被人们忽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讲测量的初步知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还没有完全掌握,较复杂的有效数字及误差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搬上来了;讲机械运动时,静止、运动、参照物还不熟悉,相对运动现象就争相登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速度,越学越没趣,教师埋怨学生素质差,越教越没劲。于是教学工作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要使教学工作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必须调整思想,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退为进,立足教材让学生听懂学会,成为教学工作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做的。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下面以机械运动为例谈谈我的体会。这一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时空概念。

2008年下学期讲授这节内容时,做了一次对比实验。在给初二

(3)班讲授时,讲完教材内容后,我就给出了不少带有灵活性的例

专心爱心用心 1

子,结果把学生弄得糊糊涂涂,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反而使用权学生觉得云天雾地。在给初二(4)班讲授时,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并肩行走,让其他学生分别以讲台和其中一位学生为参照物,判断另一个学生的运动情况。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运动与静止。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一些不太难的题目训练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前者,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点知识容易的很,无须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而不是考虑学生的物理时空概念如何。后者,我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敢于正视矛盾,先慢而后快,先易而后难,这种明退暗进的做法,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好物理入门课,为后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降低起点,减小梯度

学习就象上楼梯,太陡了,学生会望而生畏。例如透镜及其应用涉及面广,学生学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减小梯度,不仅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而且能带动其它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比如:通过复习折射规律,再次明确光的折射规律中“一个面”、“三条线”、“两个角”的关系。首先使学生在脑子里明确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通过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实验,使学生明白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通过做烛焰实验,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了解到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基本原理。从基本物理知识开始、起点低、梯度小,学生都能接受,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突出重点,各个击破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散注意力,精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问题。如果授课教师不注意这一问题,往往讲得越详细,效果越差。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我也曾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做物理计算题,就认真分析,详细讲解,从基本公式v=,讲到t=,又对例题各数量关系列表分析。这样,20分钟过去了,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思想开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我再讲授这节内容时,放弃了原来的做法,而是突出重点,围绕v=,s=vt,t=授课。首先,我把速度和路程、时间的三个公式,一起写在黑板的适当位置。这不但便于学生利用这三个式子理解物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的理解,例题也举得简单,难度也适当降低。在分析题目的物理过程时,我也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同时,明确解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格式。物理题目决不选无实际意义的综合题,避免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中困难,加重学生负担。

二、以用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家都明白,物理课堂教学仅仅使学生听懂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会应用。只有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或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品偿到甜头,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教师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例如讲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测自己步行来学的速度。后来上课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我发现学生用了多种测算方法,大开眼界。有的学生先测出自己步行时的平均步

长,然后记录下家到学校的步数,用平均步长*步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用电子表的秒表功能测出所需时间,最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利用路旁的电线杆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然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让家长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出家到学校的路程,从而计算出步行的速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原来不太清楚的问题逐渐清晰了,对测量的初步知识与机械运动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

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而收到如此在的效果,我非常吃惊。由此,我体会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问题是教师是否能把它挖掘出来。挖掘学生潜能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教师不再强塞给他们概念、定义而是引导和启发、发动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获取,其结果使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得到帮助、启发,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三、感知教材,启迪思维

习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培养创新思维只是对少数尖子学生而言,对在多数学生来说就是接受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灌输。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它忽视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与学生被动接受,教与学严重分离形成教学两张皮。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经常鼓励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各问题拴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来。这样,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的每一环节,成为教学的主体,并渐渐地爱上物理,成绩稳步上升。

如何实现感知教材,启迪思维呢?德海纳德认为:“所有的活力思想,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解决办法都会阻碍学生去努力研究。”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早地给出定义、定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探索。目前物理教材编写的很好,许多菰开头有一个在问号,问号后面通过故事、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许多节后面有“想想议议”,如果能予以引导,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将会使学生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并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许多节里安排了小字排印,并用花边框了起来的内容,巧加利用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或者给学生提供些有益的或有趣的信息。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那势必把课堂教学搞成注入式,使学生丧失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枯燥感,厌学情绪必然产生,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以“研究液体的压强”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液体的压强概念比较枯燥、单调,又比较难学,学生学习时往往缺乏兴趣。教学中若能以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基础,引入课题,就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未知愿望。首先,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洗澡时,当水齐胸时有憋闷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液体的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要针对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缺乏感性认识这一实际情况,教学中应加强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观察,来探索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主要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1:液体对容器壁有没有压强?2: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何特点?

这两个问题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实验,且在每个演示前都要求学生先进行猜想实验的结果,然后再演示、提问。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加强感官印象,加深对平抛运动特点的理解。3.能够设计实验得到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能够对平抛运动轨迹进行研究得到结论。

4.能够通过对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计算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教学重点

A.如何设计实验。B.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C.通过实验处理结果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三、通过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 师:刚才的演示实验中,我们进行的都是定性的观察,如果要定量地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必须设法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师:为了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我这里提供几种方法供同学们自己选择

方法1:用水流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如图,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不变,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小。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方法2: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码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钟拍摄约15帧照片。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

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象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方法3:斜面、小槽、小球等实验仪器(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实验图如下:

1、将平抛运动实验器置于桌面,装好平抛轨道,使轨道的抛射端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调平螺丝,观察重垂线或气泡水准,使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卡好定位板。

2、将描迹记录纸衬垫一张复写纸或打字蜡纸,紧贴记录面板用压纸板固定在面板上,使横坐标x轴在水平方向上,纵坐标y轴沿竖直方向向下(若用白纸,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x、y坐标轴线),并注意使坐标原点的位置在平抛物体(钢球)的质心(即球心)离开轨道处。

3、把接球挡板拉到最上方一格的位置。

4、将定位板定在某一位置固定好。钢球紧靠定位板释放,球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由轨道的平直部分水平抛出。

5、下落的钢球打在向面板倾斜的接球挡板上,同时在面板上留下一个印迹点。

6、再将接球挡板向下拉一格,重复上述操作方法,打出第二个印迹点,如此继续下拉接球挡板,直至最低点,即可得到平抛的钢球下落时的一系列迹点。

7、变更定位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钢球平抛的初速度,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便可打出另一系列迹点。

8、取下记录纸,将各次实验所记录的点分别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以不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线。如图所示。

实验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记录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使平抛轨道的平面靠近板面。

(2)调节斜槽末端水平,使小球飞出时的速度是水平方向。可将小球放于此处调节到小球不会左右滚动即可。

(3)贴坐标纸时,可以用重锤线帮助完成,使重锤线与坐标纸的一条线重合,则这条线就是纵坐标。

(4)坐标原点是斜槽末端处小球球心的位置。(5)每次从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小球。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7

一、设计思想

作为选修1—1的内容,本节课和以前的必修教材相比只要求学生对交 流发电机的原理、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及描述具有简单的认知,并不要求深入研究。另外本节和以前相比增加了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要求并不高。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在授课中更多的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方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交流电的变化规律,知道交流电的有效值;

3、了解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积极探索,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简单描述 难点: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

手摇发电机、电池、灯泡、导线、电流计、电键、学生电源、示波器、电容器

五、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简介历史上电的发展历程和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电从何而来? 板书:

三、交变电流

问题一: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实验演示:

(1)将电池、灯泡、电键连成简单的串联电路,电键闭合,灯泡 被点亮。提问:电从何而来?(2)将手摇发电机代替电池接入串联电路,电键闭合,转动手摇 发电机的摇把,灯泡被点亮。

提问:这时电又从何而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的构造,由学生试着画其原理图。教师做指 导。

教师小结学生画原理图的情况,给出课本55页图3.3-1,介绍发电机 的构造:定子、转子。

板书:

(一)发电机

1、构造:

教师提问: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做引导、最后由各组派代表小结发电机工作 原理

教师总结发电机工作原理。

板书:

2、工作原理: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产生电流。

问题二:交流电的特征及描述

实验演示:(1)电池作为电源,将灯泡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点亮后的情况。(2)用手摇发电机代替电池接入电路,观察灯泡在摇把转动过程中亮度情况。

教师提问:两种情况下灯泡点亮情况有什么不同?

灯泡亮度变化说明什么?

那么电流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如何观察到它的变化? 实验演示:把电流表接入电路,观察摇把转动过程中示数变化。学生小结实验观察结果,教师总结。板书:

(二)交变电流

1、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各种电池供给的电流只沿一个方向流动,叫做直流。教师提问:我们家庭用电是由电网送来的,它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呢?请大家用示波器自己观察一下。

学生实验:由学生分组操作课本56页的实验。教师适度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电的变化特点。

找各组学生代表总结实验现象和交流电的变化特点。教师补充、总结。

板书:

2、变化规律: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叫做正弦式电流。

3、交流电的描述:

(1)周期:交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通常用T表示,单位是秒;

(2)频率:交流在1秒内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T=1/f;f=1/T,我国使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学生会自然提出问题: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在变化,该用哪一个值呢?

教师给出有效值的概念和定义方法。板书:(3)有效值:

a、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把交流和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个直流电压、电流的数值称做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b、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 Ue=Um/√2≈0.707Um

Ie=Im/√2≈0.707Im

c、在使用交流电的电器设备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都是交流的有效值。

问题三: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

实验演示:把电容器接入串联电路,当电源为电池时,灯泡不亮,当电源手摇发电机时灯泡被点亮。提问:说明了什么?

教师提问:为什么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交流电变化的一个周期内电容器会经历哪些过程?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荷是怎样运动的?

教师结合课本57页图3.3-7引导学生分析交流通过电容器的实质过程。

结合课本58页图3.3-

8、3.3-9简单介绍电容器在收音机和收录机中的应用。

板书:

(三)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

1、电容器能够“隔直流、通交流”

2、电容器在电子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重点和难点。

七、板书设计

三、交变电流

(一)发电机

1、构造:定子、转子

2、工作原理: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产生电流。

(二)交变电流

1、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各种电池供给的电流只沿一个方向流动,叫做直流。

2、变化规律: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叫做正弦式电流。

3、交流电的描述:

(1)周期:交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通常用T表示,单位是秒;

(2)频率:交流在1秒内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T=1/f;f=1/T,我国使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3)有效值:

a、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把交流和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个直流电压、电流的数值称做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b、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 Ue=Um/√2≈0.707Um

Ie=Im/√2≈0.707Im

c、在使用交流电的电器设备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都是交流的有效值。

(三)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

1、电容器能够“隔直流、通交流”

2、电容器在电子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篇8

课 型

预习+展示

达标测评:

见课件

拓展提升

8、如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

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 ②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 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观察并感受汽化和液化现象。 ②经历探究汽化的现象与实质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让学生参与本节课对汽化现象的探究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物理现象。

课堂流程:

预习课:阅读教材10′→组内交流导学案10′→组间交流10→巩固提升10′

展示课:预习交流,发现问题3′→组内互动,探究问题5′→小组获取任务,明确答案2′→交流展示15′→穿插巩固,整理纠错2′→知识拓展5′→达标测评8′

学习内容:

1、观察沸腾现象,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9

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的、定量的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中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本节介绍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设计思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相应的质点、参考系的知识,本节主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章节知识。因此,本章节主要采取举例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教学环节】 一.课题的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视频,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这些场景中哪些物体是在运动的?在物理学中,什么叫做机械运动?举例说明。

2.对学生的举例分析给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总结机械运动的概念。

3.指导学生分析视频资料,指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画家也可以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那么,我们怎样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呢?即怎样地描述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

1.学生尝试回忆九年级学过的《运动的描述》,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机械运动?如:老师走下讲台(老师对讲桌位置改变),汽车驶过学校(汽车对学校位置改变)等。

2.回答:物理学上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3.听讲,理解什么是位置变化,进一步体会机械运动,做记录。

(二)物体和质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多媒体展示三幅图),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图片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注意地球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

2.分析: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3.指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采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即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4.可见,引入质点是为了使物体的位置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使物体的复杂运动转化成点的运动。

5.总结得出①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②质点是人们为了使实际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引入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6.进一步说明: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撇开不考虑的(只能是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

1.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 听讲,记录,认真体会,理解引入质点的意义。3.讨论①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②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③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关于质点简化的条件

一个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形状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整个物体当质点。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当然,假如我们需要研究汽车轮胎的运动,由于轮胎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车的运行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而火车过桥时,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不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

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③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

再如:乒乓球旋转对球的运动的较大的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简单看作质点。

(三)参考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2.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①得出什么结论?②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小结

①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在选定参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参照物中去观察物体的运动,即“参考系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②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比较才有意义。

③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而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1.思考课本P12图1.1-3,1.1-4。并思考观察结果为什么不同?

2.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讲解。

3.练习课本P13 练习2。

4.讨论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②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四)坐标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实例:多媒体播放视频刘翔的110m栏。)

1.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人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2.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3.总结:①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坐标系是在参考系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①一维坐标: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1-1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XB=-2m(“-”表示沿X轴负方向)。

图1—1—1

②二维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描述物体在一平面内运动,即二维运动时,需采用两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

③三维坐标:立体坐标系,描述物体在空间的运动。

4.进一步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②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③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④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思考。

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3.小结: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

4.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及课外研究性课题布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课堂练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知识;

组织各小组成员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教师对该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评价。

按照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回顾本节知识;

在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书面总结;

听老师总结,补充修改自己的书面总结。

四、作业

1.观察与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 2.常见的坐标系有哪些。【板书设计】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2)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3)质点简化的条件性

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

③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

2.参考系

(1)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

(2)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

(4)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坐标系

(1)一维坐标;

(2)二维坐标;

(3)三维坐标;

4.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篇10

会说。

“说”即“归纳”,根据测量数据,横纵对比,归纳实验结论。哪些数据可以进行数量上的对比,得出初步结论?如何对数据运算处理,得到进一步结论?归纳初步结论时,语言叙述要精炼,也要注意控制变量,还要注意结论的完整性。归纳进一步结论时,要明白进行加(求和)、减(求差)、乘(乘积)、除(比值)运算,是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与普通的数学运算是有本质区别的。

囫囵吞枣的学物理,没有过程,就像盖楼房没有地基,是不牢固的。只会背概念,不会用概念,时间久了,那些物理名词、公式、原理,就成了“天书”,不理解,不是“真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11

屏山县书楼中学:熊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能用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通过观察ppt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分析什么力做功,什么力不做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并会计算功。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具准备:ppt课件、木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景:车陷雪地里

二、新课学习

1、力学中的功

“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下面是几个做功的例子。课本图15.1—1,物体在绳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升高,拉力对物体做了功。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拉力对小车做了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重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功的关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从有无成效方面分析力是否做功?。。前面的实例归纳得出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我们在分析下面几个例子中是否有力做功?

(1)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

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S=0)(2)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F=0)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得出以上三例中都不做功。

2、功的计算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所做的功越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J),1焦=1牛〃米。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1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例:教材P105例题,学生读题后提问:

(1)马运货物时拉力方向、重力方向各是怎样的?

(2)货物运动距离是多少?货物运动方向与什么力方向一致?什么力在做功?

(3)货物匀速运动说明拉力与摩擦力有什么关系? 弄清以上问题后,学生阅读书上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力所做的功只跟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跟拉力方向、物体运动状态(匀速、加速或减速)等其它因素无关。

3功的计算的课堂练习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功,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也学会了计算功。

.五、板书设计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1功

1、力学中功的含义:“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2、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6.2《密度》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物理意义和大小特点

3、提高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 过程方法:

1、体会应用DIS系统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审视和探索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2、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3、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4、摩擦力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1、DIS实验探究

2、学生互动实验

【学习用具】

DIS实验系统 毛刷 木块 砝码 木板 毛巾面 玻璃 直尺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1)筷子提米

(2)两本书夹在一起,请学生上台来拉

一、静摩擦力的概念

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3)有相对运动趋势。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利用毛刷进行静摩擦力方向的研究。

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DIS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当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与外力等值反向,且随着引起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四、最大静摩擦力

定义: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受最大静摩擦力时,处于即将滑动而未滑动的临界状态。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则静摩擦力F:0<F≤Fmax DIS实验探究:最大静摩擦力 实验参考结论:

(1)对于同一种接触面,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

(2)对于相同大小的压力,接触面不同,一般最大静摩擦力也不同,接触面比较粗糙时,最大静摩擦力也比较大;

(3)对于不同接触面或不同的压力,最大静摩擦力都大于滑动摩擦力。

五、摩擦力的应用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分析

2、擂台挑战——单指夺棒

3、拔河比赛取胜之道

上一篇:求职简历四点注意下一篇:情侣网名超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