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2024-05-14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共12篇)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篇1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5、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篇2

2013年我读了30多本书, 其中一半是购阅, 一半是去学校图书室借阅。这几十本书大致可分为5类:

一是人文读本类, 如余秋雨的《何谓文化》, 刘念、黄涌编写的《教师人文读本》, 摩西的《读懂唐诗》, 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

二是语文专业类, 如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听余映潮老师讲课》, 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 蔡可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版) 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

三是学校管理类, 如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郑杰的《给校长的建议》、吴家莹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

四是通识教育类, 如《周国平论教育》, 肖川的《成为有信念的教师》和《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五是公民教育类, 如檀传宝的《公民教育引论》, 王小庆编写的《如何培养好公民》, 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 等等。

读得比较辛苦的, 是关于公民教育的书。《公民教育引论》完全是一种理论性的文字, 没有情节, 比政治教材还要枯燥。《如何培养好公民》选编了民国初期一些有志于改良公民素质人士的文章, 半文半白的论述, 充满理性的条文, 我用半个暑假才将这两本书读完。读完之后, 对公民教育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多的认识, 写成了《公民教育何日梦圆》、《公民教育的回望与展望》等文稿。这让我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 更有了底气和信念。

读得很滋润的, 是摩西的《读懂唐诗》和余秋雨的《何谓文化》。《读懂唐诗》读完后, 似乎意犹未尽, 我又陆续读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六角丛书”, 并完成了《读懂初中的李白》、《读懂初中的杜甫》、《读懂初中的苏轼》等文章, 也算是对这些伟大的诗人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 从而对他们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 是我出差到黄州时买的,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 总想写点关于文化的文章, 但一直没有写出来, 倒是吸收了书中的“中庸之道”, 并将其迁移到课改上。在学校的一次赛课结束后, 完成了《理顺开放课堂的辨证关系》一文, 《中国教育报·教师周刊》居然以半版的篇幅刊发了该文, 这也算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偶得吧。当然, 这与我经常阅读专业类的书刊, 经常进行专业写作, 也是密不可分的。

读得最有感触的是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语文丢失了什么》、《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春天不是读书天》等文章, 实在发人深省。我们在人文教育方面, 是进步还是退步?在培养目标方面, 是清醒还是糊涂?正如学者杨东平在序言里所说:“回首是为了前行, 重温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读完后, 我陆续完成了《村小之恋》等文章。这里援引《村小之恋》里的一段文字以供雅正。

当标准化的校舍屹立于校园时, 我们一方面为现代文明所称道, 另一方面则应当经常扣问, 扣问我们的教育良知, 扣问我们的教育智慧, 比如:

孩童们是否还拥有玩耍泥土、亲近自然的机会?

校长们、老师们是否把任下的村小也作为心灵的家园?

课堂上是否经常给学生渗透认识乡村、反哺乡土的人文情怀?

学校是否充分利用了乡村里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否成为乡村文化重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书成就名师》让我对读书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读书更重要的作用, 是给人一种内心的静谧, 所谓“读书至乐在宁静”。这正如张云鹰老师所说:“在人潮车阵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 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 找到生命的依托。”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成为“名师”, 但能有目的、持续地读书, 一定可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 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这样, 我们才可以成为一枝枝“会思考的芦苇”, 而不是一个个只会按程序操作的机器人。

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下, 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跨越———写就了“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的文章, 也即是“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坐得冷凳”。

其实, 我一直坚持阅读的, 是第六类书籍———教育报刊类, 比如《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校期末检查读书笔记时, 看到我厚厚的两个报纸剪贴本上, 还勾画着许多红道道时, 老师们笑着说我, “是个真读书的, 是个读真书的”。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篇3

关键词:乡村;语文教师;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30—02

当前,随着新课改实施的深入,人们逐渐清醒的意识到语文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泛的阅读,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基。然而对许多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自己或者是身边的同事,“教书而不读书”(尤其是教材教辅以外的书)已经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了,这不能不让人汗颜。

为了真实反映乡村教师的课外阅读状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一所边远山区的中学进行调研。该校共有17名语文教师,调查中发现该校的语文教师趋于中老年化,30岁以下的语文教师仅两名,教龄五年以上的占90%。依据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课外阅读的主动性的不强。关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平均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下的的占51.5%,1~2个小时的占25.4%。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的的情况总体上满意是否满意:20.9%的教师比较满意,36.6%的教师认为一般,14%的教师不满意。而在对周围的人读书数量的评价:55.2%的教师认为周围的人读了比较少的书,9.4%的教师认为他人读了很少的的书。这显示出教师们并没有养成自己主动读书的习惯与意识。

2.教师的阅读面狭窄。调查教师课外常读的书籍和杂志是:教育类的占66.3%,文学类的占71.2%,;历史类的占24.2%,科技类的占10.3%,娱乐类的占32.3%。进一步调查所读教育类书籍:教育理论类的占33.1%,语文学科教辅类的占67%,名师传记类的占21.6%。语文教师重点关注本专业领域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视教学探究而对非专业的课外读物关注较少。而在教育类的书籍当中他们又都偏向于直接有益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书籍。

3.阅读方式单一。教师课外阅读的方式:64%的教师通过书籍,57.1%通过杂志刊物,15.3%的教师则通过网上浏览。该校的语文教师年龄基本上都偏向中老龄化,现代的教学技术相对匮乏。

4.阅读资源匮乏。课外阅读的图书的主要途径是:51%的自己购买,6.3%的找亲友借,到图书馆借阅的占42.2%,网上浏览的17%。对所在学校的藏书如何评价:很丰富的4%,比较丰富的占33%,一般的占36.9%,比较少的占24%。学校的藏书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5.阅读没有长远规划和有效的引导。通过访谈发现,此学校没有举行过任何有关提高教师阅读的活动,教师们也基本上没有考虑过给自己规划个读书计划。

6.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在课外阅读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44%的教师认为书价太高,35%的认为生活压力大,69%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阅读。

分析思考:

乡村的语文教师是全国教师队伍中较为特殊的一支队伍,他们处在特殊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他们之中大多数自从学校毕业后,便远离了城市,长期在自己的家乡农村工作和生活。一些教师早已习惯敬书而远之的厌书情节。他们也曾怀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那究竟是什么将这股欲望逐渐浇灭呢?

1.教师自身的原因。缺乏远大的教育理想和职业追求。访谈中发现,他们普遍反映工作量太大。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平时看的书籍集中在教材与教参上,很少涉猎教育理论、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很少去反思与研究。个别教师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读书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只知课文的文章,名著的节选,自己都没有看过原著实在是令人担忧。

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的生存方式,对自身工作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从内心深处难以产生阅读的需求。有些老教师过分的依赖自己的经验,缺少忧患意识,不重视知识的更新。有些教师教书工作时间长了,单调而重复,容易产生职业感,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工作学习的激情。由于经常不看书的缘故,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上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外阅读数量少甚至缺失其根源来自于教师自身对课外阅读的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教师自身发展,教学成效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中提到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阅读应该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它应该具有主动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天天与书墨为伴的语文教未能“独善其身”,似乎也有难言的苦衷。有些教师虽然对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而难以静心下来看书。管理者的急功近利的短视,沉迷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极大地阻碍的教师读书的热情。教师们每天必须花精力搞好备课,讲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教学,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想法设法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没有举行过任何促教师阅读的相关活动,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聚集的学生的分数上。在大力提倡科研兴教的今天,农村的教师偏处一隅,不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教师的知识得不到补充与更新,不能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教师只能是井底之蛙,闭目塞听。

3.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论是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与阅读环境不甚和谐,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躁动期,同时影视文化和网络的冲击也极大的占用了读书的空间和时间。乡村的教师除了工作压力大外,生活负担也很重,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大部分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得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自身经济非常拮据,没有补贴,没有奖金,为了生计得整日劳碌,周末也不得休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走进同事的课堂观摩学习,或者进行校本专业学习,他们所工作的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都十分困难,没有财力聘请专家培训或者外出学习,因此教师们大都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建议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职业热情。许多农村的教师职业热情不够,把教师职业当做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教学当做谋生的手段,应该把这当做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因为只有热爱教师这职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乡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教师的光辉形象才会熠熠生辉。

2.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意识。一名语文教师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可见,对语文教师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文化底蕴的积淀依赖于广泛的阅读。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和教参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唯一,教师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不断收集整理信息,对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之中。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广泛的阅读。

3.倡导新型的读书方式。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应该大力提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语文教师现在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提倡网络阅读的方式,着眼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网络可以使那些世代与大山为伍的教师从封闭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了解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从而得以分享经济发达地区丰富的信息资源。

4.改进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引入发展性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比较传统,一直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很多教师就自然地埋头于题海和教辅中心,一心一意抓应试。放弃了学习和阅读,放弃了自我提升。而发展性评价则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教师未来的激励性评价。评价的是过去,着眼的是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川.给教师的五条建议[J].人民教育,2006,(12).

乡村阅读答案 篇4

我的家乡在一个乡村,这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虽然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公园里亭台楼阁,百花争艳;商场里货物齐全,顾客如云……但我认为最美的还是乡村,这里青山绿水,花香鸟语,处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

田野美。春天,田里禾苗绿油油。转眼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一阵微风吹来,沉甸甸的稻穗摇摆着身体。你看,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弯腰割稻子,有的踩着脱谷机,还有的载着满车金色的谷子往家赶……

山林美。茂密的树林里,一群群欢蹦乱跳的鸟儿正唱着歌呢,它们叽叽喳喳,唱得多热闹啊!山脚的小河哗哗地流着,伙伴们在清澈见底的河边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玩得多开心!

天空美。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池塘里,一朵朵雪白的云朵映在水面上。伙伴们在蓝天下捉迷藏,采野花,你追我赶,玩得多起劲啊!

学校美。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勤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啊!乡村,美丽的乡村,我爱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水马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和乡村相比,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更美,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描写了乡村的美。

参考答案:

1.(1)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

(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乡村 乡村青山绿水,花香鸟语,处处洋溢出生机勃勃的美,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

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篇5

6.(2分)示例:细雨密密地下个不停,天地间,如烟雾般迷蒙,淡淡的;又仿佛悬挂着一道薄纱,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此时,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啼叫声,更添些许闲适安详。(答对一个得1分)

7.(3分)“蚕桑”照应上面“绿遍山原”(1分),“插田”照应上面的“白满川”(1分),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1分)。

8.(1分)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乡村的风景》阅读答案 篇6

乡村是一帧大画轴,铺展着看不尽的风景。摇曳的风景或以朴素的节气,或以青翠的生命,或以激扬的旋律,或以动感的.场面,诠释着乡村,阅读着乡村,解说着乡村,丰满着乡村。

风景的砖石垒起了乡村的大厦,乡村的大厦又滋养着风景。

走进乡村,最动人的是那一簇簇风景;驻足乡村,最耀眼的是那一畦畦风景;深入乡村,最绚丽的是那一街街风景;品味乡村,最回忆的是那一屯屯风景。

檐下的几串红辣椒,那是悬挂的风景;高高的杨树上吊着几只白皮葫芦,那是摇曳的风景;萧瑟秋风中,猪圈顶上几朵金黄的倭瓜花黄得耀眼,那是盛开的风景; “万花凋谢一时稀”时,秧棵上挂着茄子那是特立独行的风景;冷风中,稻田里艰难爬行的蚱蜢,那是悲壮的风景;一串牛铃牵着牛车在狭长的青纱帐间悠然前行,那是轻闲的风景;长辈去世,晚辈葬之于高山,植柳纪念,那是亲情的风景;拉秋收的马车卡住了,地里的人跑来帮着推车,那是乡情的风景;噼噼啪啪声中,大红的“喜”字贴上农家院,那是兴旺的风景;晚霞中,中年人搀着白发老母静静走过谷子地,那是晚晴的风景;罡风飒飒,麦地里刀光闪闪,人影幢幢,那是收获的风景;一群顽童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在晨曦中跑向学校,那是希望的风景……

啊,乡村的风景何其多也!是这些平凡的风景,撑起了乡村平凡的天空,是这些平凡风景,勾勒出了乡村丰满的内涵。乡村因风景而年轻,风景因乡村而婀娜!

乡村有多少种风景,就有多少个精彩的故事!风景生生不息,乡村季季不老!

乡村盛产风景,乡村也感悟风景——从蒿子、苋麻斜斜的茬口,人们感悟到:人生一世,确如草木一秋,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和短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于是愈加珍惜现在,珍惜时间,珍惜拥有。

从大堆玉米的“瞎穗”中,人们领悟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于是愈加努力工作,以期自己的人生成色会饱满些。

从吃甜杆过程中,人们感悟到:但求事功,不事张扬。不事张扬是一种品质,愈是不张扬的人,愈是有本事的人。做人要有内涵,做事要有章法。两者俱佳,可矣!

从深秋田边探出的一朵韭菜花中,人们感悟到:有种精神叫做顽强。尽管微小,却不自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于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有一种掌声为迟到的春天而鼓响!

爱逐名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薄舌轻嘴、争是论非的,请到茶楼酒肆去;爱淡泊宁静、沉思默想的,请到乡村来——看风景!

阅读思考

1.说说你对文章首段的理解.

2.根据文章,请你给本文再拟一个标题.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篇7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探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需回答几个密切相关且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乡村文化”?如何理解“乡村教师”?究竟哪些教师在乡村学校中处于文化不适应的状态?

1. 何谓“乡村文化”?

理解“乡村”是理解“乡村文化”的前提。“乡村”, 抑或称作“农村”, 是一个复杂概念。从地理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城市周边的地区;从经济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以农业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 也可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文化意义上讲, “乡村”还可能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在一些城镇化已经基本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也基本完成的地区, 依然还保留了“村”的名称。这表明“乡村”未必意味着落后或传统。事实上, “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 两端的农村和都市是两个纯粹的理想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农村或都市社区。”[1]

由于对“乡村”可有多种理解, 对“乡村文化”便有了“当地文化”、“传统文化”、“落后文化”、“乡土文化”等多种解读。在全球化势头迅猛的今天, 乡村的剧烈变迁势必带来乡村文化的急剧变迁。尤其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深入影响下, 乡村文化更难以摆脱城市文化的影响, 两者的边界也会日益模糊。因此, 乡村教师所面对的乡村文化, 并非完全与城市文化相对立而存在。

2. 如何理解“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所指为谁?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并没有清晰界定。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在年龄、性别、职称、地缘等结构上具有多重性, 因此, “乡村教师”也是个复杂概念。《出路》一文作者仅从年龄结构入手, 将乡村教师分为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 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的文化态度与选择, 以及他们各自的文化生存状态。然而, 年龄结构并非影响乡村教师文化态度的唯一因素, 地缘结构、性别结构等都会对教师的文化态度产生影响。例如, 同为乡村年轻教师, 是否生长于斯 (地缘结构) 将直接影响其如何看待当地文化, 其文化生存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笼统地判定乡村教师面临着同样的文化困境。

3. 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论及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况, 必须回答谁面对何样的文化, 陷入何种冲突之中。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认为“年轻与中老年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状况”[2]。其中, 很多年轻教师奔走于乡村学校与城市之间, 在城市购房, 到城市购物……而与之相对, 中老年教师则朴实、勤劳, 从事农业生产, 言谈举止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群“因为没有共同话语、彼此间缺少沟通, 因此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指责”[3]。作者进而认为, 由于学校本身的城市导向, 以及年轻教师的增加, 学校的话语权逐渐为年轻教师所掌握, 年老教师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这实际表明年轻乡村教师与中老年乡村教师分别代表了两种文化, 而由于学校的城市导向与城市文化相符, 所以那些代表乡村文化的中老年教师逐渐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然而, 究竟哪些乡村教师不适应乡村学校生活?这一问题是否可以与“谁在乡村学校中掌握话语权”的问题等同起来?学校之中话语权的归属又是否由学校文化导向决定?在笔者看来, 将乡村学校话语权的归属看成学校文化导向的结果未免牵强。

首先, 在一个学校之中, 话语权掌握在哪些教师手中, 除了学校的文化导向之外, 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 (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不同群体 (主要是不同的教师群体) 之间的力量对比、学校的各项制度 (如奖惩制度) 以及学校原有的文化 (如强调尊重老教师) 等都是影响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重要因素。因此, 仅仅因为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是城市导向就认定学校的话语权归属于年轻教师值得商榷。

其次, 对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定也不可等同于乡村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问题。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是与其对城乡文化的态度有关, 但其态度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 学校话语权并非唯一因素。

简言之, 笔者并非否定《出路》一文提出的“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断, 而是认为不同的乡村教师群体面临文化困境的情况是复杂的, 需要就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

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何在?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原因在于乡村教师“被动的文化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混乱”。所谓“被动的文化选择”, 是指乡村教师“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其创造的传统文化, 而随后进入学校, 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文化元素”, 无论哪种文化乡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因此,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 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被动与消极的色彩。”[4]所谓“价值观混乱”是指, 无论乡村教师选择何种文化, 而学校教育都是城市倾向的, “因此,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 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5]这种观点将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乡村教师的个人选择, 而实际上忽略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

1.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并非仅是个人文化选择之过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既是播撒城市文明的激情满怀的‘传教士’, 又是远离‘城市’的‘失落的天使’”,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内心矛盾, 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 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不知疲倦地奔走”[6]。可以说, 乡村教师的这种与乡村社区相脱离的行为和心态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重要表现。然而, 将其归因于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上内心的矛盾并未触及问题的深层。实际上,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隔阂绝非仅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所致。探究这一问题需要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入手。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脱离并非自古如此。在古代, 乡村教师 (例如私塾中的教师) 作为乡村中文化人的代表, 在教育、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与乡村社区发生着关联。而近代以来, 乡村教师才逐渐与乡村社区脱离。有学者认为“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演化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下沉、乡土社会文化结构现代转型相互切合”[7]。在国家教育推进的过程中, 乡土社区原有的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变, “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 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8]。同时, 工业化和城市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心, 导致学校文化导向由乡土文化转向工业化所需要的普释文化 (尽管对这种文化的普释价值存在争议) 。随着国家权力下沉到传统社会难以触及的乡村社区, 一个人能否教书、如何评定职称、如何调动工作等都有严格的制度安排, 而所有制度安排都与乡村社区是否同意无关。乡村教师成为“游离于乡村之外”的群体, 他们只需关注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要求设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并且考虑如何将学生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不断“打造”即可。至于乡村文化本身该如何评价、如何发展等问题并不是他们关注的核心。由此可知, 乡村教师个人的文化选择并非乡村教师脱离社区的实质原因。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安排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才是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

2.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未必“非此即彼”

姑且不论能否划清城乡文化的边界, 当面临着城乡文化时, 乡村教师未必选择一方而全然拒绝另一方。

首先, 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 乡村教师身上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文化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乡村教师在农忙之时头戴草帽, 脚穿布鞋, 腰系毛巾, 劳作于田间地头;也可以看到同一名教师穿着休闲牛仔裤和时尚的运动鞋与朋友在商业街购物。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按照城乡文化的二元划分理解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 城乡两种文化可以在乡村教师身上共存。

其次,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不断调整。通过与不同年龄的乡村教师的交流, 笔者发现一些教师自己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于乡村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地认识, 不会仅仅将乡村文化当作一种落后的、愚昧的文化, 而会对其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 理解其中的积极因素。当然, 他们也会客观分析城市文化的不足。由此可见, 从时间维度上看, 乡村教师对于城乡文化的选择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

3. 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绝非无能为力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乡村教师无论是拒斥乡村文化还是疏远城市文化都“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 也说明他们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9]。事实果真如此?笔者调研经验表明, 在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并非无能为力。试举一例。笔者在某县农村小学调研时发现, 几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最初并不适应当地打麻将的习俗。在他们的言谈之中依然透露出对城市文化生活 (如电影院、KTV、舞会等) 的怀念。然而, 尽管去电影院和KTV的打算一直未能如愿, 但年轻乡村教师并未整日抱怨。当他们意识到在当地打麻将可以化解矛盾, 增进感情, 改善人际关系时, 他们不但积极参与老教师们张罗的打麻将活动, 还积极联系老教师参与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在麻将桌上, 年轻教师不仅与老教师拉近了感情, 也聆听了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还通过老教师了解了很多学生家庭的情况。可以说, 通过打麻将的活动, 年轻的乡村教师迅速弥合了与老教师之间的文化鸿沟, 从而有机地融入了教师团队。可见,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 乡村教师完全有可能在不放弃自己文化选择的同时, 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将自己培养成一个跨文化的个体。

总之,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家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教师管理制度的设置等多重原因。乡村教师并不是作为乡村文化或城市文化的“卫道士”而陷入困境之中, 陷入文化困境的乡村教师也绝非完全被动, 而会主动寻求破解之法。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村教师都能自如地应对文化困境。诚如《出路》文中所虑:部分乡村教师身陷文化困境之中,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生活, 更影响了学生对城乡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因此, 寻求对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破解, 不仅是为了乡村教师个人, 更是为了千百万乡村学生良好文化态度的形成, 还是为了使乡村文化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多支持。而破解困境必须从原因着手, 既关注宏观层面制度的调整,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跨文化生存能力的提升。

三、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何在?

既然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保障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文化的冲突与文化选择的矛盾, 那么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也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求。

1. 改变教师教育单一的专业技能导向, 培育乡村教师文化生存能力

法国学者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曾指出“乡村教师的行业应具有独特性, 其培养过程不仅是特殊的, 而且全然不同于城市里的教师。”[10]薇依的观点尽管有些极端, 但却坚定地指出我们应当对乡村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给予充分的关注, 而文化便是其特殊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 所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 拓展乡村教育的乡村文化视野, 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11]不仅通常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如此, 教师教育也应如此。然而, 尽管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在现有的乡村教师教育中, 关注文化态度与文化生存能力的“文化教育”还未占据重要地位。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无可非议, 但一些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的错误看法, 依然影响着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区的发展。因此, 通过“文化教育”帮助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已刻不容缓。

对于乡村教师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情感培育和文化生存能力教育。它对于个体如何看待文化的内涵、差异与冲突、如何在文化差异与冲突的现实中更好的生存和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 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价值观是对文化的功能、价值、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与看法。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其文化行为, 因此, 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至关重要。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 不仅要以文化基本概念的教育为基础, 更要以文化相对论 (cultural relativism) 作为重要理念。文化相对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时空下的产物, 不能用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的发展, 任何文化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 需要从其发展历程中理解这种文化的价值。[12]长久以来, 受文化进化论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忽略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生态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联系。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 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更何况, 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受乡村文化的滋养。因此, 对于乡村教师的教育而言, 应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不能妄自菲薄, 一味地贬低乡村, 也应当认识到乡村文化也需要借鉴城市文化的发展经验, 面向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推动自身的改造与发展。

其二, 文化情感培育。如果说文化价值观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对乡村教师进行教育, 那么文化情感培育则更具有一些感性色彩。“生命是需要整体滋养的, 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截断我们与乡土社会的根本性联系。乡土社会不仅仅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 同样是作为个体精神滋养的根基。”[13]乡村教师尽管未必是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之人, 但他们同样也需要以乡土作为个体精神滋养之根。面对城市文化的喧嚣、浮躁、功利, 乡村文化的宁静、深沉、淡泊则显得弥足珍贵。叶落归根, 乡村教师也应当扎下他们的“文化之根”。而要乡村教师主动接受乡村文化的滋养, 则需培养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建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走进家庭, 需要用心体验。尽管文化情感不易培育, 但却是乡村教师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其三, 文化生存能力教育。无论是情感的培育, 还是价值观的形成, 最终都指向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毕竟只有观点与体验, 而没有能力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中生存, 乡村教师也难以摆脱文化困境。而要培养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既需要通过培训课程给他们创设文化冲突的情境, 让他们在复杂难决的情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生存能力, 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给予他们应对文化冲突的指导与帮助。只有当乡村教师能够清醒地分辨城乡文化之别, 明确乡村文化的发展之路, 冷静地处理由于城乡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断裂所带来的种种不适, 他们才能彻底摆脱文化困境,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

2. 纳入社区因素, 变革教师管理制度

作为乡村重要“文化人”的乡村教师与乡村的脱离, 不仅使自己陷入文化困境, 还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区中重要的文化机构, 却一直在为“离农”而努力。村民不再关注教师是否参与乡村的社区生活, 而只关注他能否让自己的孩子升学。要解决这一问题, 绝不仅仅是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还在于变革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已经调整, 乡村教师与乡村隔离的根本障碍已经破除。在这个宏观背景下, 寻求在教师管理制度上打破学校与乡村的隔离, 才能真正破解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而制度变革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因素纳入教师管理制度中来, 即一方面使乡村的民众有权对教师的工作提出要求与进行评价, 使教师的晋升与奖惩受到村民的监督;另一方面, 给教师足够的时空使乡村教师有可能走出学校, 走进乡村。应当允许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应当对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的教师给予奖励, 应当将教师周转房建在乡村社区之中而不是学校院墙之内, 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社区成员交流, 进而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总之, 乡村教师要对乡村负责, 乡村发展也需要乡村教师参与。

当然, 建立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相联系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要重新审视现行制度背后的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只有认清了盲目跟从工业化以及城市中心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导向所带来的隐患, 只有建立了关照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关照乡土文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 才能做到既帮助乡村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增进教育教学质量, 又使其为乡村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 乡村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乡村教师走出文化困境的关键所在。

摘要:尽管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的复杂性, 对乡村教师文化生存现状的描述不能笼统地进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相关制度的安排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的文化选择。破解乡村教师文化困境, 一方面在于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基础上的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化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何肇发等.社区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10.

[2][3][4][5][6][9]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0) .

[7][8]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9) .

[10] (法) 西蒙娜·薇依著.徐卫翔译.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70.

[11]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 2008, (9) .

[12]关于文化相对论的发展历程参看李安民.试论文化相对论[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7, (3) .

解析乡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阅读内容的有效扩展

就现阶段乡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现状来说,面临的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倾向根本没有得到顾及和考虑,因此,学生对整个阅读教学没有参与热情也就不足为奇了。针对这种情况,在乡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建议教师最好能对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展,从而扩展整个阅读教学的开展范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意识,为乡村中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可以结合具体课程的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去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东西,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

另外,教师在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考虑,争取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创造出有利的情感优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今后阅读教学的良好教学氛围奠定有利的基础。

二、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

就乡村中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展之外,还应结合乡村中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创新以及思维接受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教师在课程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通過提问,教师不仅能轻易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同时还能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相应的策略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乡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不仅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对现阶段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争取为乡村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 云南省龙陵县木城初级中学)

月是乡村明阅读答案 篇9

真的,乡村的月很白很圆,就像一个醇厚的梦。你小小的陋室如积水空明,屋外的竹枝投影入户,如随波交横的藻荇。

你我临窗望月,思接千载,心驰八荒,许多吟哦明月的诗词曲赋都涌上心头,天籁之音如风,是响在天际还是耳畔难辨分明。悠悠时空,绵绵岁月,因为一轮明月当空,仿佛就是窗外山水的凝固和浓缩。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村舍隐约,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深幽空阔、安逸静穆的水墨画卷。

月就是戳盖在这幅画卷上的新亮印章。

多美的`夜啊!我陶醉在月营造的境界,就要融入画中了,成为一团色彩,竟忘了自己来的使命。

月华柔和清凉,沁透我的肌肤,流入我的血脉,逸我满心的芬芳。

你说: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恬适?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富有灵性?月是美的,但没有寂静的水映衬,清辉就会黯然失色;没有澹远的夜空作为背景,皎洁就难凸现。月和乡村浑然一体。

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你周身泛动月晕。

我知道都市的霓虹彩灯中难寻月的面容,都市的喧嚣嘈杂声里难觅这般诗意的夜。我也知道月孤寂清寒不会有辉煌,因为月的光泽源自太阳的照耀。这是常识。

但你说:世上万物都是自然的造化,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和运行的轨道,得其所就和谐,和谐就能焕发自身蕴蓄的美;而错位了,乱序了,本色就会湮灭,就只能显露丑陋。月何必要争辉煌,月的神韵风采就在“静”中涵纳和舒放。选择就是放弃,有所得就有所失,月与人都如此。

你是离不开这小小的陋室了,这偏远乡村的水和空气把你滋养得明净玉洁,像月一样。

【我觉悟到,我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的心被月光澄清了,就理解你了。人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我把月光收藏,也把对你的祝福挂在心上。今晚,我又一次念起你:窗外的月依旧那样皎好吗?多少年了,你守着那方天地,耕耘播种,已是桃李满天下,常常让我心生羡慕。

普天之下,月儿无数,可莹清明洁的月就数乡村了。

月是乡村的魂魄呵。

选自《教师博览》12期

【问题】

1.本文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请写出故事的基本内容。

2.本文并没有对主人翁作其体地叙述,只是用了几个语句引导读者去思考,联想,补充。这几个语句分别是什么?

3.文中【 】处句子“我的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其中“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美丽”的?

4.文章最后一句与文章开头一句只有两个字不同,你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

1.年轻时,“我”曾劝“你”(一位乡村教师)到域里去工作,然而“你”认为人生在世“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和运行轨道”,坚持在乡村当一名教师。到老年“你”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2.①“你我临窗望月”;②“竞忘了自己来的使命”;③“你是离不开这个小小的陋室了”;④“今晚,我又一次念起你”。

3.错误指的是“我”劝说“你”离开偏远乡村,去城里找工作。“我”发现了一个纯洁无私的“你”,领悟到“你”的选择的高尚。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篇10

近年来,关于城乡应做到“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教育公平并非仅仅针对学生而言,教师也需要同享教育公平所带来的福利。乡村教师,一个尴尬而又艰苦的职业,面对的是简陋的教学环境、较低的薪资待遇与一群眼神中充满期望的莘莘学子。近年来,有许多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学生、教师积极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他们选择艰苦的地区,用自己的青春与精力,努力提高乡村教育的水平。虽然他们的形象一直处于“道德高地”,但是生活却处在“待遇洼地”,个人的生活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而要把乡村教育搞好,关键是要有一支强大的乡村教师和校长队伍。在广大乡村,教师不只是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是乡村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与照亮前程的希望。

乡村教师待遇低下,其原因并非是浅层次的工资低、环境差,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元结构的固化,都是导致目前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之路崎岖不平的诱因。乡村教师的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则是导致教师资源流失的“罪魁祸首”。因此,破解乡村教育瓶颈,关键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乡村教师“安下心”、“留下来”、“教下去”,是做好乡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首先就应该让乡村教师享受更多“教育公平”带来的福利。一方面,要让乡村教师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在工资福利、奖励扶持等方面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渠道。具体而言,要健全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为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全方位地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是关键。近年来,大批大学生、青年教师满腔热血地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但在面对农村落后的教育环境、家庭的阻碍,以及结婚生子等个人生活问题时,不少人开始退缩或止步不前,使乡村教育面临发展瓶颈。要破解这一困局,就必须建立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为乡村教师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是确立专项经费使用办法,专款专用,改善乡村教师的住宿条件,提高工资待遇,解决好乡村教师的个人生活问题。二是制定差别化的补助政策,依法为乡村教师缴纳“五险一金”,做好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为乡村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三是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

制定合理的乡村教师职业规划是有效手段。深入艰苦的农村一线教学,环境的艰苦是一大困难,乡村教师职业生涯的上升渠道闭塞则是另一阻碍优秀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的因素。农村教师,身兼数职,兢兢业业,却得不到事业上的进步的空间,难免心生抱怨。制定合理的乡村教师职业规划,为乡村教师事业的进步勾画出美丽的蓝图,让乡村教师看到职称与待遇晋升的希望,必能留住那颗毕生奉献教育事业的心。

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是重要推手。乡村教师常年工作、生活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很难获得第一手的先进教学经验,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乡村教育质量下降。定期选派优秀城市教师到乡村支教,同时安排乡村教师到市区学校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做法带到农村教育中去,必将有效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开拓乡村教师的眼界与思路。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子、对口支援、学区一体化管理、跨校竞聘等形式,拓宽城乡学校交流渠道,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此外,还可以制度形式规定某一行政区划内城乡教师互换轮岗,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人民满意的乡村教师 篇11

车子在熟悉的路口停下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透着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 慢慢洗涤着我灵魂的杂质。在走向学校的一小段乡间小路上, 乡村人爽朗的笑脸, 亲切的问候, 淳朴的言语, 让我感到人情、人性的美丽, 给了我坚信自己的勇气。

在校门口, 红领巾值日岗的同学整齐地站成两排, 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到来。他们的笑脸似刚刚绽放的花朵, 在朝阳的照耀下, 是那么灿烂、惹人喜爱。看着他们, 我似乎想起了儿时的我。也曾在这里快乐地学习。这里留下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里是我编织梦想的地方, 这里是我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的起点。

来到教室, 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四十几双小眼睛一下子盯住了我, 那眼神充满好奇, 充满渴望, 充满尊重, 充满满足……就在我的讲台上, 放着一只用野花编织成的小花篮, 虽然没有买来的那么鲜艳、漂亮, 然而那错落有致的层次及花色搭配, 显然是花了一番功夫精心编织的。正当我俯下身, 深深地嗅着那淡淡的花香时, 孩子们“唰”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异口同声地说道:“老师, 新学期快乐!”——孩子们用他们非常质朴的方式给了我一个特殊的见面礼。这份礼, 着实让我热泪盈眶;这份礼, 让我顿感肩头的责任之重;这份礼, 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微笑着面对他们:“孩子们, 谢谢你们, 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吧!”

大课间活动铃响了, 孩子们欢喜雀跃地排好队在等着老师的到来。我这个“排头兵”走在队伍的前面, 副班主任陈老师紧紧地压住后阵, 中间是一条长龙似的队伍。当来到操场, 我一声“立定”, 队伍“唰”的一下停了下来, 先前细小的吵闹声也跟着平息。我大声宣布:“现在请同学们把刚刚写有‘我的理想’的纸贴在风筝上, 让我们来个放风筝比赛, 为了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加油哟!”孩子们异常兴奋, 大声地回答着“好!”队伍解散后, 他们兴高采烈向操场的四面八方奔去。渐渐地, 载着孩子们梦想的风筝飞起来了, 它们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此时的孩子们也仿佛“飞”了起来, 他们的笑声萦绕在操场的上空, 传向了很远, 很远……望着他们, 我思绪万千!是呀, 乡下的孩子没有权利选择生在哪儿, 然而, 他们有梦想去选择将来, 他们有能力去挑战未来。让我们在三尺讲台, 一方黑板上为这些孩子绘制动人的五线谱, 为他们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吧!

《乡村的泥土》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2

(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阅读题:

1.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4.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

5.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

2.因为父母对土地饱含深情,他们离不开土地,在泥土里劳作成了他们生活的方式,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3.揽含有一种父母将孩子拥入怀中之感,表现出我对庄稼的爱怜,以及将要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4.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

土地培育、送走了庄稼,完成了历史使命,感到欣慰与满足。

5.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土地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

上一篇:对不起,大树的作文500字下一篇:泾界小学三年级数学中考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