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案

2024-09-18

生物化学教案(共8篇)

生物化学教案 篇1

生物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

②其它生物入侵者(灵)。 1.阅读课文所供给的材料,学会从材料外获得无效动静。 4.师:你认为无什么法子来防范生物入侵者? 目前,世界上每个国家未起头认识到那一问题的严峻性,并让取了相当法子。 (4)生:不成以或许,那无先后关系,取人的认识相关。 1.师:你晓得还无哪些生物入侵者吗? 五、教学过程: 边会商边(板书),明白如下:(板书)(举例女、列数字、打例如) (六)做业。关于生物入侵者,网上材料良多,无乐趣的同窗可以或许查阅。 1.同窗们,起首教员自我引见一下,我是来自城关外学的戴海良。若是把教员今天来那里上课,取大师聊聊天写成那么一句话,大师看看无何弊端。那句话是“城关外学语文教员戴海良入侵城西外学上课。” 3.师:“为什么?”4.生:“入侵”指的是侵略、破坏,而教员是来上课。 ①水葫芦:打出幻灯(让生猜测是什么并说风险)。 生物入侵者 它们正在给人类形成(难以估量)经济丧掉的同时(举例女、列数字、打例如),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类以及物类的多样性形成(极大)要挟(举例女、列数字、打例如)。 生物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1.通过进修本文,正在理清挨次、把握文章利用的申明体例后,收集和筛选动静,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权力感。 10.生:会写生物入侵者的风险,定义,风险启事等。(板书)风险,定义,风险启事 目前,世界上每个(良多)国家未起头认识到那一问题的严峻性,并让取了相当法子(举例女)。 (3)师:同窗们很伶俐,那么,那些内容的先后挨次可交换吗?为什么? 那么,假如无一篇申明文要给同窗们看,而其题目是《生物入侵者》,你认为该文会写什么? 8.不可,因为是本人家。 (6)生:逻辑挨次。 7.师:“一小我喝了酒,入侵他本人家打碎碗”那一句的表达行不可?为什么? 6.生:“日本鬼女入侵华夏大地,烧杀抢掠,功大恶极”等。 我正在本课多媒体教学外利用了较多的超级链接,如ppt幻灯片第10驰是最后一驰,第11-20驰都属于超级链接,果此正在利用时需要连系教案相关内容并寄望ppt外超级链接提醒。 6.师点评,必定其科学立异精神。(板书) 3.师分结:可见,写做申明文时申明体例的准确利用十分主要,此外,申明文的言语很无讲究,要求切确严密,具无科学性。 (1)师:好了,下面请同窗们说说,本文引见了生物入侵者的什么?可否无适才所猜测的内容? 1、全体感知: 3.生:思虑会商,明白: 2.分析本文所利用的申明体例,体味其表达结果生物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 (7)师:对,逻辑挨次,合适人的对客不雅观事物的认识纪律。(板书)逻辑挨次 (5)师:可见,本文的申明挨次是什么? 2、理讲解明挨次: 六、附板书 (2)生:注释,风险,风险启事,对策等。 生物入侵者 生物学家们指出,面临那些顺当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动物,人们仍将没无什么法子来对于(一筹莫展)。 2.学生比力、会商,然后畅所欲言,师由其自正在阐扬,只需落实几个要点:①申明体例的利用及做用;②申明言语表达的切确性取科学性;③朗读指点。 5.师:很好!那么,假如给“入侵”制句,如何制才准确?(板书) 2.从文本出发,指点学心理解我国无良多外来物类(如小麦、西瓜、葡萄)为什么不是生物入侵者的启事。 无人把其添加的启事归结(归罪)于国际贸难取跨国宠物贸难。(举例女、打例如) 3.培育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愁患认识,加强防范认识,为扶植家园,庇护情况而勤恳。 (四)深切理解、把握文题寄义。 11.师:好,那么我们现正在就来看看那篇文章到底写什么,可否无我们适才所猜测的,请大师打开讲义第130页。 生物教案①生物入侵者既然是指外来的,那么,我国无良多外来物类,如小麦、西瓜、葡萄、胡萝卜、西红柿,为什么不举那些例女? (三)把握申明体例,品尝申明言语。 (七)下课。 言语准确严密 生物入侵者指本来糊口正在同国异乡、通过非天然路子迁移到新的生态情况外的生物(“移平易近”----打例如)。 生物学家们指出,面临那些顺当能力和繁殖能力强的动动物,人们仍将没无什么法子来对于。 (二)全体感知,理讲解明挨次。 2.生举例女。 (2)生起头默读。读完。 ①那些是农做物,是经天然路子引入的,不会无破坏性的,反而能添加经济收入。 七、体味: 1.师:下面教员把本文改写了,大师取本文比力比力,看可否取代本文?为什么?师打幻灯: 只需恰如其分地利用,结果事半功倍。 一、三维方针 ②为什么生物入侵者风险极大而正在其“老家”就不会无风险? 3.师:下面教员填补几个。 它们正在给人类形成经济丧掉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类以及物类的多样性形成要挟。 (五)拓展耽误。 二、教学沉难点 1.师:现正在还无几个问题请同窗们思虑?寄望:捕住文本外的环节动静分析。 (4)生提之,师让其他学生协帮释之。 9.师:本来“入侵”具无的特点是:一是外来的,并且无破坏性的。 无人把其添加的启事归结于国际贸难取跨国宠物贸难。 ②破坏大是因为繁殖能力强,又无天敌取同类食物合做者,而正在其“老家”反是无天敌的限制取同类食物合做者。 (一)导入课文,理解“入侵”寄义 四、课时放置:一课时 三、辅帮器具:ppt多媒体课件。 (1)师:请同窗们默读全文,划出信问字词,并想想全文次要引见了什么。 (3)师:同窗们,大师无没无不会读的字取不理解的词语? 生物入侵者指本来糊口正在同国异乡、通过非天然路子迁移到新的生态情况外的生物。 2.生:“入侵”无问题。 5.生畅所欲言。

生物化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糖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能举例说明糖类在临床上的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 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单糖、双糖、多糖代表物的探索实验, 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相互协作、勇于承担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方法

目标导向法, 循序渐进法, 教、学、做合一。

四、教学过程

【目标导向】借助PPT先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接着演示四种含糖食物——糖果、葡萄、红薯、麦杆。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提问】我们每天吃的主食米饭、馒头、面条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为何每天还要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学生阅读教材P89, 边读边思考。

PPT演示

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能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

【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区分溶解与水解的不同。

一、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一)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有甜味。

实验测得: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除碳、氢外还含有氧原子, 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是前面学过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的官能团———羟基;还是醛、酮的官能团———醛基;或是羧酸的官能团———羧基?还是多种官能团并存。如何鉴别葡萄糖的官能团呢?在教师的提示下,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探究内容: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具体方法是依据前面学过的内容———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酮、羧酸, 由结构决定性质, 最终推导出它的结构特点及其应具有的性质。

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3.葡萄糖的用途:

(1) 临床上:病人往往因疾病导致饮食较少, 或者是身体虚弱, 通过输液方式补充葡萄糖, 有助于人体机能的恢复。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热量。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

(2) 生活中:可直接使用, 补充营养, 还有利尿、解毒作用。

(3) 工业上:大量用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维生素C, 在印染制革, 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工艺中作还原剂。

【小结】葡萄糖是醛糖, 具有还原性。

(二) 果糖的结构与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 有甜味 (是所有糖中最甜的糖)

【强调】糖精虽然比果糖还甜, 但糖精不是糖。

如何检验果糖是否有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进行。

果糖没有还原性, 因为它没有醛基,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属于非还原性糖。

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二、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讲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 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 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 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 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而得名。蔗糖、麦芽糖乳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三者为同分异构体。

1.物理性质

蔗糖: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甜味仅次于果糖。

麦芽糖: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有甜味。

乳糖:白色粉末, 溶解度小, 味不甚甜。

2.化学性质

蔗糖:无醛基, 无还原性, 但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产物为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为了加深印象, 用一民间歇后语说明:吃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正是由于水解后产生了最甜的糖———果糖的缘故。

麦芽糖: (1) 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分子中含有醛基) , 是还原性糖。

(2) 水解反应: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乳糖: (1) 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分子中含有醛基) , 是还原性糖。

(2) 水解反应:产物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PPT演示:三种双糖的组成示意图

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医药上的用途。

PPT演示:汉堡包中包含的三种多糖:面里面有淀粉, 肉里面有糖原, 蔬菜里面有纤维素。

三、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结构:[C6H7O2 (OH) 3]n

【提问】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思考】米饭、馒头、红薯等。

米饭没有甜味, 但咀嚼后有甜味, 为什么?

淀粉是一种多糖, 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虽然属糖类, 但它本身没有甜味, 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 水解生成麦芽糖, 故咀嚼后有甜味。

PPT演示: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

【实验】碘遇淀粉变蓝实验。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讲述】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 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 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 是一种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小组讨论:

1.人在患病时往往浑身乏力, 临床上常采取静脉输液治疗, 为什么输液中含有葡萄糖的成分?葡萄糖的浓度是否越浓越好?能否用蔗糖代替?

2.糖尿病人能否吃糖?

3.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哪些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纤维素?

【小结】人体摄入最多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但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和利用, 而是要转化成葡萄糖才能实现,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对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糠尿病人的首要治疗原则虽然是控制饮食, 但医生常常提醒病人外出时一定要带几个糖果或含糖的点心, 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

纤维素虽然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但它在人体组织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 减少有害物质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可预防很多疾病, 如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等。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糖尿病, 缺血性心脏病等。

生物化学教案 篇3

(一)考纲要求

1.现代生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Ⅱ)

(二)考纲分析

本单元内容和其他章节的联系非常的密切。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高考,在该单元的内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一轮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选择。(3)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例如感冒病毒疫苗的使用。(4)DNA分子杂交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方面。

【考点提要】

(一)考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1.两种进化理论的比较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二)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進化

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应用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方面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探讨进化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能力方面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考点突破】

考点: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

思考: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联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学生回答: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条件是群体足够大,随机交配(进行有性生殖)并能产生后代,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二倍体生物核基因遗传。

PA——显性基因频率 qa——隐性基因频率

PA+qa=1→(PA+qa)2=1→P2A+2PAqa+qa2=1

PA2——AA基因型频率

2PA×qa——Aa基因型频率

qa2——aa基因型频率

PA=AA基因型频率(P2A)+■×Aa基因型频率(2PAqa)

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2PAqa)

教师考点延伸: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ABO血型(启发学生完成)。

p(IA)——IA基因频率 q(IB)——IB基因频率

r(i)——i基因频率

p(IA)+q(IB)+r(i)=1→〔p(IA)+q(IB)+r(i)〕2=1

p2(IA)+q2(IB)+r2(i)+2p(IA)×q(IB)+2p(IA)×r(i)+2q(IB)×r(i)=1

p2(IA)——IAIA基因型频率

q2(IB)——IBIB基因型频率

r2(i)——ii基因型频率(O型血的基因型频率)

2p(IA)×q(IB)——IAIB基因型频率

2p(IA)×r(i)——IAi基因型频率

2q(IB)×r(i)——IBi基因型频率

也可以寻找出类似的由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法:

p(IA)=IAIA基因型频率+■IAIB基因型频率+■IAi基因型频率

q(IB)=IBIB基因型频率+■IAIB基因型频率+■IBi基因型频率

r(i)=ii基因型频率+■IAi基因型频率+■IBi基因型频率

诸如此类都可以进行推理,比如多倍体生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体会】

在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知识点的细化,既具有侧重点,也不能忽视一些知识死角,可创造性地设计一些问题的延伸和难度的拔高。通过近几年各地市的高考题分析及考纲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方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还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试能力。在本节复习中,要加强高频题的训练,比如,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隔离对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等,既有理论知识的复习,也有基础知识的考查训练,要让学生找到复习理论知识、解答典型题、总结解题方法体会考题的规律。

生物化学教案 篇4

一、生物化学的含义

生物化学是云应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科学。

二、生物化学的内容

有关营养专业的生物化学即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规律,以及一切生命现象的化学原理为基本内容的普通生物化学,也不同于研究食品的组成、主要结构、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为基本内容的食品化学,而是将二者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由与食品、营养的一门交叉学科。

三、学习和研究生物化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把握有关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注意食品的组成、特性、生理功用以及在加工、贮存、代谢构成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2、正确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3、注意知识的不断总结

4、学会自学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构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蛋白质含量占干重45%

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是血清中的r球蛋白

c、既有的收缩则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e、激素也是蛋白质

3、供给能量

每一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为417kj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一些蛋白质含有硫;有些含有磷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α—氨基酸

天然氨基酸有300多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二十种。

1、及有酸性的羧基(—cooh),也有碱性的氨基(—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带电情况,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等电点ph=pi时,氨基酸为中性,最易沉淀,带电量为0。

2、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有旋光性,蛋白质中为l型。

3、各种氨基酸的r集团结构和性质不同,他们决定蛋白质性质。

nh2

r

cooh

结构通式

4、色泽与状态:各种常见氨基酸均为无色结晶。

5、溶解度:氨基酸一般都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乙醚。所有氨基酸都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中。

6、氨基酸及其某些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味感,味感与氨基酸的种类和立体结构有关。一般来讲,d型氨基酸多数带甜味,甜味最强的是d—色氨酸,可达蔗糖的40倍;l—型氨基酸具有天、苦、鲜、酸4种不同味感。

(二)氨基酸的分类。

1、营养学分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成为必需氨基酸。20种氨基酸中只有赖、色、苯丙、甲硫、苏、亮、异亮、颉氨酸为必需氨基酸,对于婴儿,组氨酸也是必须的。

2、根据r集团性质分类 中性氨基酸

甘氨酸

gly 丙氨酸 丙 ala

异亮 ile

颉氨酸 颉 val 脂肪族氨基酸 亮氨酸 丝氨酸 丝 ser 含羟基 苏氨酸 苏 thr 半胱氨酸 半 cys 含硫基 甲硫氨酸 亮 leu 蛋 met

异亮氨酸

脯氨酸

pro 苯丙氨酸 苯丙 phe

芳杂环 酪氨酸 酪 tyr 色氨酸 色 trp

天冬酰胺 asn

酰胺 谷酰胺 gln

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

谷 glu

碱性氨基酸:

精氨酸

组 his 赖氨酸

天冬

赖 lys

asn 谷氨酸

arg 组氨酸

(三)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α—氨基的反应

例:与甲醛反应(中性ph值条件)

nh2

r

hoh2c

cooh

n

ch2ohcooh

+2hcho

r

反应结果使其碱性减弱,氨基酸中的羧基就可以和普通脂肪酸一样解离,充分显示出它的酸性。

在食品检测中常用这个性质来定量测定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如,酱油。

2、α—羧基的反应

nh2

r

cooh

r

h2c

nh2

+co2

这是食品中胺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腐胺、尸胺,使食品腐败的标志。

3、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

羰氨反应制具有羰基的化合物与具有氨基的化合物发生一吸附在反应,最后形成黑色素的过程。

(1)初级阶段

还原糖中的羰基原基发生简单的反应。

n

(2)高级阶段

初级产物相互反应,使高级阶段的反应变得更加复杂。成立含氮、氧、硫的有香气的杂环化合物,使食品又陪烤香和焦香,是主要生香阶段。

(3)最终阶段

是主要的生色阶段,高级阶段的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失水,缩合,生成褐色素。含氮化合物的参与,生成黑褐色的含氮色素,食品外表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此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稳定,能使食品的贮存期延长。

4、成肽反应

一个α—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另一个α—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成肽。

hooc

hnh2+hooc

hnh2

hooc

hhn

co

hch2

两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多个较多台,多肽通常呈线状。有的低肽分子也有味感在食品中起着风味作用。

(四)氨基酸的合理营养

1、各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

2、必需氨基酸不但两要充分,而且互相要有一定的比例。只有当食品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合成机体细胞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一致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食品白质。——氨基酸(蛋白质)的合理营养,这样的蛋白质称为完全蛋白质。

(五)氨基酸在食品加工的作用

①调味剂 ②营养强化剂 ③增香作用

1、氨基酸的味

d—色氨酸,甜度强,是有发展前途的甜味剂。

l—谷氨酸,主要存在于植物蛋白中,具有酸味和鲜味两种味,其中以酸味为主。加碱适当中和后生成谷氨酸钠盐,酸味消失,鲜味增强——味精的主要成分。

味精+碱性溶液 谷氨酸二钠(无鲜味)味精+高酸度溶液 谷氨酸(鲜味减弱)

味精在高于120℃的温度下或长时间加热会产生焦谷氨酸钠,无鲜味,对人体有害。

2、风味前体物质

羰氨反应 产香、产色

氨基酸在加热、或在细菌分解下产生某味风味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其结构所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复杂,具有多层次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多肽链氨基酸的顺序是由基因上的遗传信息,即dna分子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所决定。

肽键与肽链: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co—nh—)称为肽键,又称酰胺键。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化合物称为胎。有两个氨基酸形成的肽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形成的叫三肽,十肽以下称为寡肽,十肽以上称为多肽。

p.11 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肽键中存在的其他公家间也包括在一级结构中,这些是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一级二硫键,它们在不同多肽链之间,或同一条链不同部位之间。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盘旋、折叠形成的主链构象。

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基础是肽键平面,肽键中的c、o、n、h四个原子和两个α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形成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等几种。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氢键。

(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所有原子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肽分子主链及侧链的构象。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才有生物学活性。

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各种次级键包括

1、氢键

2、二硫键

3、离子键

4、疏水基互相作用(疏水键)

(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次级键(氢键、疏水键、盐键)结合而形成的复杂结构,四级结构中的每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当蛋白质处于某一ph溶液时,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蛋白质为兼性离子,此时ph之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含碱性氨基酸,pi高;含酸性氨基酸pi低。

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蛋白质分子量从一万到十万。蛋白质亲水胶体溶液的稳定是分子表面水化层和电荷层。

三、蛋白质的变性与凝固

1、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影响下,其特定空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物理因素与变性 ①热变性

提高温度对天然蛋白质最重要的影响是促使它们的结构发生变化。②辐射变性

如果射线的能量足够高,也会导致蛋白质构象的转变。③运动变性

由振动、捏合、打擦产生的机械运动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例如:打鸡蛋)

④高压变性

高压变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柔性及可压缩性。素与变性 ①ph值与变性

极端ph

肿胀、展开 pi 易聚集、沉淀

②表面活性剂与变性

2)化学因(③有机溶质与变性 有机溶质(尿素等)诱导蛋白质变性 ④有机溶剂与变性 大多数有机溶剂被认为是蛋白质的变形剂 ⑤金属离子与变性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1)蛋白质胶体

溶于水的蛋白质能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统称为蛋白质溶胶。常见的豆浆、鸡蛋清、牛奶、肉冻

蛋白质的体积很大,而且由于水化作用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层,更增大了分子体积,粘度比一般小分子溶液大得多。如果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增加了水化层的厚度,则溶胶粘度变得更大。

蛋白质溶胶有较大吸附能力。(2)蛋白质凝胶

食品中许多蛋白质以您胶状态存在,如新鲜的鱼肉,禽肉、皮、筋、水产动物、豆腐制品及面筋制品等,可以看成水分子散在蛋白质凝胶的网络结构中,他们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和可加工性。

(3)溶胶与凝胶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常以溶胶和凝胶两种状态存在,入蛋清和蛋白,肉酱内的蛋白质和肌肉纤维。

蛋白质溶胶能发生胶凝作用形成凝胶,形成凝胶的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之间各集团以副键相互交联,形成网络结构,水份充满网络结构之间不析出。

血液 凝胶 酶

豆浆 凝胶

四、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分子聚集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

(一)盐析(不变性)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盐浓度稀——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盐溶)——蛋白质表面电荷吸附盐离子之后,增强亲水能力。

盐浓度高——盐与蛋白质争夺与水结合,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中和蛋白质电荷,破坏蛋白质电荷层。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变性)

乙醇、甲醇、丙酮等能破坏蛋白质水化膜是蛋白质沉淀。乙醇消毒就是这个道理。

(三)重金属盐沉淀法(变性)

重金属离子如cu2+、hg2+、pb2+、ag+等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蛋白质沉淀,(五)热凝固沉淀

淀。

引起蛋白质变性。(在ph>pi时)

(四)生物碱试剂沉淀法 生物碱可以蛋白质正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ph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显色,称为蛋白质显色反应。

六、蛋白质的水解与分解

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作用。

水解

单纯蛋白质 α—氨基酸

水解

结合蛋白质 α—氨基酸+非蛋白物质(糖、色素、脂肪)

①产生小分子肽、低肽 ②低肽增加风味

③过度加热产生有害物质

④在腐败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第四节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和营养性质

1、蛋白质的水化性和持水性

蛋白质的许多功能性质,都取决于蛋白质和水的作用。(1)蛋白质的水化

蛋白质在水中存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食物的质构和口感。干燥的蛋白质原料并不能直接加工,需先将其水化。蛋白质水化过程。

干蛋白质 水分子通过与极性部分结合而被吸附① 多层水吸附②液态水凝聚③ 溶胀 溶剂分散 溶液

溶胀的不溶性离子或块

影响蛋白质水化的因素首先是蛋白质自身的情况。蛋白质比表面积大,表面极性基团数

目多,多孔结构都有利于蛋白质的水化。

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蛋白质的水化程度 ph值 温度 盐

(2)蛋白质的持水性

蛋白质的持水性是指水化了的蛋白质胶体牢固缚住水不丢失的能力。

肌肉蛋白质持水性越好,意味着肌肉中水的含量较高,制作出的食品口感鲜嫩。

ph(使肌肉远离等电点,经过排酸的肌肉 避免过度受热(肌肉表面)

2、蛋白质的膨润

蛋白质的膨润是指蛋白质吸水后不溶解,在保持水分的同时赋予制品以强度和粘度的一种重要功能特性。

例如:干凝胶形式保存的干明胶、鱿鱼、海参。膨润吸水分四个阶段:

① 吸水水量少,亲水基团(—nh2,—cooh?)等吸附的结合水。② ① 渗透作用进入凝胶内部的水,这部分是体相水。②

干蛋白质凝胶的膨润与凝胶干制过程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有关。干制脱水,蛋白质变性程度越低,发制时的膨润速度越快,复水性越好。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干制品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最低,所以,复水后产品质量最好。

蛋白质在远离其等电点的情况下水化作用较大,所以,许多原料采用碱发制。碱性蛋白质容易产生有毒物质,要严格控制,并在发制完成后漂洗。碱是强的氢键断裂剂,过度膨润会导致制品丧失应有粘弹性和咀嚼性。

第五章 蛋白质的营养性质与食品加工

1、蛋白质的质量

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它的必要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消化率。主要品种的谷类和豆类的蛋白质往往缺乏至少一种必需氨基酸。

2、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的定义是人体从食品蛋白质吸收的氮占摄入的氮的比例。

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相比具有较高的消化率。一些因素影响着食品蛋白质消化率。

①蛋白质结构 天然蛋白质通常比部份变性蛋白质难水解完全。

②抗营养因子 多数植物分离蛋白和浓缩含有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抑制剂,抑制种子蛋白质的吸收。

③结合 蛋白质与多糖及食用纤维相互作用,也会降低他们的水解速度和彻底性。④加工 蛋白质经受高温和碱处理,会导致包括赖氨酸残基在内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发生化学变化,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3、食品加工对蛋白质功能与营养价值的影响 ①热处理的影响

大多数食品蛋白质只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才表现出生物或功能性质。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温和的热处理所引起的变化一般是有利的。

例如:热可使酶失活,防止食品、色、味的不利变化。大豆、花生、菜豆等种子和叶片中存在蛋白质抑制剂,抑制蛋白质水解酶,影响pr的利用率,同时还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②低温处理的影响

延缓微生物生长,抑制酶活性及化学反应。a、冷却:蛋白质稳定,微生物也抑制。

b、冷冻:肉类冷冻与解冻,组织及细胞膜破坏,酶被释放,使蛋白质分解,但不会使蛋白质营养损失。鱼蛋白很不稳定,冷冻后,肌球蛋白变性,与肌蛋白反应,风味破坏。

③脱水的影响 目的在于保藏(1)传统脱水(2)真空干燥(3)冷冻干燥(4)喷雾干燥(5)薄膜干燥 ④碱处理的影响

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尤其加热过程中更严重。但分离、起泡、乳化要靠碱处理。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具有复杂三维空间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质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三类:核糖体rna,信使rna和转运rna。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分子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磷元素在核算中含量恒定。dna平均含磷为99%,rna为9.4%。

一、核算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一)核酸是大分子化合物,经水解得到他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核苷酸可水解成核苷和磷酸。核苷可水解成戊糖和碱基(嘌呤和嘧啶)。

戊糖 核苷

核酸核苷酸 碱基 磷酸

(二)核苷酸的组成

1、核苷

戊糖与碱基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核苷分子中的核戊糖有两种:核糖和脱氧核糖。为了与碱基中的c相区别,戊糖的c原子顺序加“撇”

ho

ch2

o

ho

ch2

(核糖结构式)

核苷分子中的碱基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嘌呤碱主要有腺嘌呤和鸟嘌呤,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5134

7n

534

嘌呤

2、核苷酸

嘧啶

核苷分子中戊糖环上羟基磷酸酯化,形成核苷酸。5’—核苷酸为主要存在的。

(三)核苷酸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rna是核糖核苷酸链;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三、体内某些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

凡含有一个磷酸基的核苷酸统称为一磷酸核苷。

(一)多磷酸核苷

5’—核苷酸的磷酸还能与磷酸结合而生成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如5’—腺苷酸可再加一个磷酸生成二磷酸腺苷,再加一个磷酸为三磷酸腺苷。(adp atp)p27

atp在能量贮存、释放中起重要作用。

(二)环形核苷酸

3’,5’—环腺苷酸、3’,5’—环鸟苷酸。多种激素是通过camp、cgmp而发挥生理作用。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分子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dna的一级结构。有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组成,两条链反向平行。两条链上的碱基朝内,同一水平上的一对碱基借碱基间形成的氢键互相连接,腺嘌呤(a)与胸腺嘌呤(a=t),鸟嘌呤与胞嘧啶(g=c)

这是碱基配对规律。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彼此成为称为互补链,所有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结构是相同的,dna种核苷酸顺序可以用碱基顺序代表。

(二)二级结构

(1)右旋的双螺旋结构,螺旋直径2nm

(2)碱基位于中央,相互平行且垂直于长轴,10个碱基升一圈。双螺旋结构十分稳定,维持稳定性的主要事件基之间的堆积力,和氢键。

(三)三级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更高级的结构。

原核生物多为闭链环dna

真核生物dna三级结构与pr有关

二、rna的分子结构

(一)rna分子也是由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一分子rna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二)rna分子的链可以弯曲折叠,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双螺旋区域腺嘌呤与尿嘧啶(a—u),鸟嘌呤与胞嘧啶(g—c),无法配对则以螺旋多的突环形式存在。

(三)三级结构

三级结构指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成为三维空间结构。

第三节 核酸的性质一、一般性质

(一)核酸的分子量大

其溶液的粘度大。

dna

rna

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活体中dna多数为线性分子,分子量很大,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06~1012,为白色絮状物。相对分子量较小,一般在104~105,为白色粉末。

(二)核酸的两性电解质性质

磷酸基 两性

碱基 磷酸基的酸性较强,故通常表现为酸性。在电场泳动,也可进行离子交换。

(三)紫外吸收性质

核苷、核苷酸、dna,rna都有吸收240—290nm紫外光的特性。不同碱基的特性不同,在不同的ph、浓度时吸收值也不同。

二、化学性质

(一)两性电离

碱基接受质子带正电荷,磷酸基团可进行酸性离解带负电。

(二)变色反应

核酸中含有核糖和磷酸,它们与专一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三、核酸的变形、复性与分子杂交

(1)变性

核酸分子中双螺旋区碱基对间的氢键,受到某种理化因素的作用而破裂变成单链的过程叫核酸的变性。

伴随变性,核酸的紫外吸收值增加,增色效应dna的热变性,不是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化,而是在某温度时,突然发生并完成。称dna的熔点:70~80℃

(2)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互补单链可以恢复。

复性后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也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和蛋白质相同)

(3)分子杂交

不同来源的变性dna,若彼此之间有部分互补的核苷酸顺序,当他们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形并从高温冷却时,可以得到分子间部分配对的缔合双键。

不仅dna—dna,dna—rna,rna—rna

四、dna,rna的功能

(一)dna功能

(1)dna分子能自我复制

(2)dna是遗传基因的载体

dna复制 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 转移rna(trna pr

(二)rna的功能

(1)rrna使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2)trna运送氨基酸的作用

(3)mrna由dna转录而合成,长链中有许多“三联体”信息密码,作为pr合成的模版。

五、核酸与食品加工

常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成人每天摄入核酸总量不超过2g。

1、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

2、改良微生物菌种性能

3、改良食品加工工艺

4、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有效成分

第三章 糖类

糖类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物,它为人类的食品提供了某些期望的组织状态,如口感和愉快的甜味。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膳食热量——他供给人类的热量占总摄入量的70%~80%。

第一节 糖类的分类、结构及存在一、糖类的分类

糖类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1、均一多糖和非均一多糖

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多糖分为均一多糖和非均一多糖。

同多糖是由一种单糖分子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

杂多糖是由不同单糖或单糖和单糖衍生物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半纤维素,果胶。

2、复合糖

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成的复合物。如:糖类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糖与pr结合形成糖蛋白。

二、糖类物质的主要结构

1、单糖分子的主要结构

(1)手征性,对映异构

手征性c简称手性c

eb

e

(2)d型糖和l型糖

cho

hchooh

hohch2ohch2oh *为手性c

倒数第二号c的官能团在右侧者为d型,反之为l型。

hhoh

hhohhohch2ohoh

d—葡萄糖(醛型)

(3)单糖的环状结构

h

ho和—oh发生加成反应。d—葡萄糖科环化成多种形式的结构。

ohhch2ohho(五元环)

hhoh

ohohhch2ohhooh(六元环)

hoh 半缩醛羟基(c1的羟基)d、l构型中决定构型的羟基在同侧为α型,反之为β型。

ch2oh

h

h

ch2oh

ho

o

h

ohoh

oh

hohhoh

α—d—葡萄糖

ch2oh

h

oh

ch2oh

ho

o

oh

ohoh

h

h

ohhhoh

hoh

β—d—葡萄糖

2、低聚糖分子的结构

在酸性条件下与醇法生反应,失水后形成糖苷。

ch2oh

h

h

h

ch2oh

h

+roh

ohoh

h

oh

+

ohoh

h

o

r

+h2o

ohoh

r为糖苷配基,r与糖基和氧之间的结合方式称为糖苷键。

3、多糖的分子结构

p79

多糖有两种结构,及直链多糖和支链多糖。

三、糖类在食品中的存在。

糖类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食品中,其中淀粉是人类消费的主要食品。多数天然植物食品,如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氮糖和低聚糖较少。

注意:不同成熟度的同种植物中各类糖含量是不同的。

粮食作物一般在成熟后收获,主要是为了使果实中的单糖和低聚糖尽可能转化为淀粉。水果一般在成熟前采摘,是为了在贮藏期间,与后熟有关的酶促过程使贮藏淀粉转变成的低聚糖和单糖。

第二节 糖类的性质及应用

一、糖类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1、旋光性

通过光栅后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光波叫平面偏振光,简称偏光。偏光前进的方向与光波振动的方向构成的平面叫振动面,与振动面垂直的平面叫偏振面。物质使偏光的偏振面向左或右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叫物质的旋光性。右旋“+”,左旋“一”

2、糖的旋光性及应用

糖分子中都有不对称碳原子,因此,其溶液右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测定一定浓度糖溶液的旋光性,可计算比旋光度。

根据糖的比旋光度可鉴别糖的纯度。

3、甜度

各种单糖和低聚糖都有一定的甜味,而多糖则无甜味。

名称 相对甜度 蔗糖 1.00 果糖 1.33 葡萄糖 0.74 木糖 0.40

规定蔗糖溶液的甜度为1,以此为基准。

3、溶解性、吸湿性与结晶性

单糖易溶于水,低聚糖和多糖有些能溶于水,有些则不溶。蔗糖、麦芽糖、葡聚糖都溶于水,乳糖难溶于水,淀粉不溶于水。

凡是能溶于水的糖都有吸湿性,如单糖中的果糖和二糖中的蔗糖都有很高的吸湿性。此外,水溶性很小甚至不溶于水的汤有些也有吸湿性,如淀粉。

糖的吸湿性,可使糖从食品中溶解出来,故含糖多的食品容易潮解。由于糖的结晶性,在温度降低时,潮解后的糖又结晶出来。如柿饼上经常出现的“白粉”,就是糖吸湿后又重新析出的结果。

4、渗透压

食糖在糖腌果蔬食品中达50%左右时,食糖腌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有效的发挥着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糖含量高时甚至可造成微生物的大量失水而死亡。只要糖制品不接触空气,不受潮,其含糖量不因袭潮而稀释,就可以久贮不坏。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氧化反应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易被氧化成酸。

以葡萄糖为例,因反应条件不同,有三种方式氧化

溴水(弱)

hooc—(choh)4—ch2oh葡萄糖酸 cho—(choh)4—ch2oh hooc—(choh)4—cooh葡萄糖二酸 hoc—(choh)4—cooh葡萄糖醛酸

2、还原反应

h

hoh

ohhoh

cho

h

hohhoh

ch2oh

hoh2c

oh

hoh2c

ohohh

d—葡萄糖 d

山梨醇是一种保湿剂,甜度仅是蔗糖的50%

三、多糖

1、淀粉

生物《生物检索表》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

2、难点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一)尝试检索

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去查阅苔藓或者桃是属于哪一类生物,是否能够发现规律,如果不能教师再提示、引导。

检索表

1、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

2、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3、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3、裸子裸露…………………………………………………….裸子植物

2、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

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

2、身体被鳞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鱼纲

2、身体不被鳞片,不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3、身体被羽毛,卵生…………………………………………鸟纲

3、身体被毛,胎生…………………………………………….哺乳纲

(二)给农贸市场的生物分类

1、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到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和统计;(要注意安全,卫生、礼貌等问题)

2、客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编制检索表;

3、每个小组再把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发表!(教师应该多鼓励)

4、讨论题:

(1)你们组对各种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可以是生物的来源,可以是加工的方法,还可以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等。

(2)在你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属于国家级保护的生物?如果有,该怎么处置?

答:向有关部门(例如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举报。

(三)根据叶片的特征,编制检索表(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给四张叶片编好字母,分别为A、B、C、D)

单叶

2、有叶裂

2、无叶裂……………………………………………………B

3、叶扇形……………………………………………………C

4、叶掌状…………………………………………………….D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 篇6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课件展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蚂蚁。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2分钟 提出问题:画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 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尝试分类:中华鲟、啄木鸟、蝴蝶、东北虎是动物;银杏树是植物;大肠杆菌是微生物。 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 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动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植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生物化学教案 篇7

一、群落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的职业都是为社会团体服务的, 并且在这个团体中承袭着该团体的特征性群落关系, 并在此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社会活动, 即从事其职业。这种群落关系从伦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专业伦理。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要素是共同的, 就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社会的伦理关系, 其核心要素是师生伦理关系, 这是教师专业伦理的基础。教师伦理关系的正确归因与评价, 就表现在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敬业精神、社会诉求等等。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理念其特别要强调的“实践”和“科学”两个关键词, 这是生物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教育理念

1. 基本教育理念

现代高职教育观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论, 优化教学效果, 强调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 重视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 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技术人才的培养。现代高职教育观念不再只单方面强调教, 更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现代高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 技术的教授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 学生实践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现代高职教育观念追求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不只是认知能力的提高, 技术水平的进步, 而是个性和社会性人格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现代高职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完全不同, 它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是教育面对急剧发展的生产型社会社会做出的必然反应, 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基本依据, 也应该是高职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引进生物化学课堂, 培养现代化的职业生物化学人才, 是每一个高职生物化学教师首先要具备的观念。

2. 职业观

高职教育生物化学教师除了对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 在高职教育理念中有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就是教师的职业观。这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理念必须通过这一观念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观 (professonal ideology) 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 海外有学者译作“专业理念”或“专业意理”。职业观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它一经形成, 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和职业行为。特别是当一种职业观内化为从业人员伦理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时, 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据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 有时候这种自主性可能达到与职业组织力量相抗衡的程度。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科学的职业观应当包括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和科学创新的职业发展观。

(1) 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

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带来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高职教师的职业内涵也在发生这微妙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出现的价值冲突带给教师更多的选择机会, 尤其是对于职业教师其自身具备多元化的素质结构, 就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我们如何看待高职教育岗位的价值, 就决定了我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展开我们的教育活动。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观是以教师的职业价值为框架, 但是以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需求为内核的。这就是高职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最大价值区别, 就是其劳动直接影响社会生产体系, 参与社会资源分配。所以, 我们说高职生物化学教师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是以明确清晰的职业价值观为基础的。

(2) 科学创新的职业发展观

高职生物化学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劳动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为目标的, 因此教师在对自己职业特点深刻认识的同时必须对社会职业有科学的把握。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对生物化学类职业特点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建构, 在实践环节里有效帮助学生转化, 从而建立学生的职业观, 才能帮助学生合理的选择职业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的特点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因此对职业的理解也应当是发展的。教师如何以更先进的思想理解生物化学类职业, 才有可能以更进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学生。另外, 建立教师的职业发展观, 对于学生从事生物化学类职业的过程中, 有效应对职业特点变化所带来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生产集约化、自动化、人性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只有建立创新的职业发展观才能创新的创造社会价值。

三、服务理想

服务理想是在对服务人群特性清楚了解的基础上, 形成的驱动社会劳动, 所达到的某种职业方向或成就。它是社会职业的内心驱动力, 它不等同于职业动机, 不是教师自我强化的一种心理暗示, 其本身是基于对其职业的社会理解, 基于对其自身发展的合理认知, 而做出的具有社会共识的目标体系。

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基本服务理想就是实现学生的生物化学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这并不完全以教师的自我意志为主, 而是以社会的共同意志为基础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而建立的。未来实现这一基本目标, 教师就必须达到相应的素养标准, 采取相应的职业行为, 可以具有个人性但基本标准必须满足。

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伦理是其专业素养的内涵, 是教师的专业气质, 是稳定的专业取向的心理驱力, 其通过知识、能力整合, 外显化为教师选择专业方法时的专业情意, 就是教师的专业性格。教师的专业伦理决定教师的专业情意, 表现为知识、能力结构构建, 方法论体系优化过程中工作的有效性和努力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向红, 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2:39

爱学化学乐学化学学好化学 篇8

在一次中考前的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项:学了一年的化学,你感到幸福快乐、还是痛苦、或是无所谓,其原因是什么?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调查就“产生不同情感体验的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具体如下:

一、原因

1. 能让学生体验到幸福快乐的原因:① 学到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很有帮助。如:知道煮菜时放盐的先后,进久未开启的深洞、菜窖之前必须进行灯火试验,碰到火灾知道如何自救等生活常识,学到这些知识都使人感到十分的快乐;② 神奇的化学现象,自己动手实验,使我乐在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化学现象变化莫测,实验十分好玩,有挑战性,这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感到快乐的主要原因;③ 老师的关怀,学习的进步,让我感到快乐。有位学生写道:每次考试之后,老师都找我交流,指出失误原因及努力方向,使我每次考试都有很大的进步,进步的感觉真好,所以我感到幸福快乐。

2. 让学生感到快乐而又痛苦的原因:上化学课学到了不少知识,能够看老师做实验,自己也能动手做实验,感到快乐,但学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难于记忆的化学符号,特别是讲到计算题时,自己无从下手,有时感到痛苦无助,慢慢地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这部分学生认为,第一学期的知识较浅,综合应用比较少,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比较高,对中考充满了希望,感觉学习化学很快乐,但到了第二学期,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特别是综合实验题和推断题的出现,测试成绩往往不理想,当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会感到痛苦。

3. 让学生感到痛苦的原因:化学知识繁杂零乱,难于记忆和应用,特别是一些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根本就无法下手,花了不少时间,却没学会,感到很纠结,不知如何面对中考。有一位学生写道:自己学习方法不对头,理解能力又不好,做题不够细致认真,感觉很难,特别是一些长长的计算题(升考题),成绩一直提不高,永远也不会提高,现在很害怕化学。

二、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胜华教授认为: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可分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产生愉悦心理,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和渴望,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怎样激发学生积极的化学情感体验,把化学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呢?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反思,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培养兴趣,愉悦之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很容易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会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甚至变成终身追求的目标。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即使碰到了困难,产生了不良的心里体验,但也会很快调整心态,接受挑战,直至成功。成功的甜蜜和兴奋,又会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就成了促进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结合化学科特点,可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 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让变化莫测的化学现象刺激学生的外部感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通过改进和创新各种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生动、直观,甚至产生震憾的效果。同时,我们尽可能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把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满足学生想看实验、动手做实验的欲望,同时使实验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尽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如碰到实验失败,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再次尝试,直到成功。经过失败后获得的成功,更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产生更强大、更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比较选择那两种药品比较适合制取二氧化碳。提供的药品有: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对比分析后得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最合适。这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知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化学的乐趣,增强了对化学的热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他们往往乐于参与,积极动手,极高的实验成功率又让他们乐此不疲。比如组织学生做氢气球,各小组成员积极思考,互相配合,解决了不少困难,每个小组都做了一个或多个氢气球,系上写有他们梦想的小纸条,当集中一起放飞时,学生欢呼雀跃,快乐溢满了每个学生的脸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正面评价,使他们产生更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联系生活,体验用处

学化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的用处,而不仅仅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也不仅仅为了满足升学的需要,特别是在普通农村中學,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读技校、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他们需要的是实用的化学知识。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实实在在的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动机。如讲到“常见的盐·氯化钠”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而是让每个学生找一个食盐包装袋,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寻找资料,要求解决下列问题:1、补碘食盐是补碘单质还是化合物?具体指什么物质?2、为什么补碘标准要降低?3、食盐为什么要放在干燥的地方,还要避免光照?4、煮菜时为什么菜起锅前再放盐?以上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食盐的用法也有不同看法,这些知识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他们对此很热心,上课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发言,效果相当好。

(三)分层教学,分类推进endprint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人的基础、思维、動机各不相同,有的班级相差很大,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相同的高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必须摸清各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学生的水平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都能体会到被人肯定被人欣赏的愉悦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更努力读书。分层教学工作量很大,必须付出心血,但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四) 排忧解难,扫除障碍

学生开始时都会被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所吸引,喜爱有较多动手机会的化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较难记忆的化学符号及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的出现,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开始减退。为此,教师要对初中化学进行整体设计,分散难点,循序渐进,比如新课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对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的化学知识,教师要想办法把它们编成顺口溜,比如溶液的特点“一均二稳三混合”等,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准确把握要求,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解决知识上的障碍,特别是中考专题复习,更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和点拨,还要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保证成绩不断提高,延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记笔记、复习,如何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和自我反思等,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调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取得进步,持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五)关注思想,稳定情绪

中下层生思想不稳定,意志力差,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如果不及时疏导,他们很快会放弃化学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加强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艰巨性,扶这些同学一把,使他们思想上不至于掉队,保持对学好化学的信心。教师的及时帮助,也会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思想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指望一次谈心就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在作业本上与学生交流(此法耗时短,效率高),也可以是课后闲谈、家访、网上交流等。谈话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不能回避问题。指问题要尽量做到委婉,如果以幽默方式进行效果最佳。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特别是心理辅导,它就好像氧气一样,可以使学生的希望之火重新复燃。教师也要改变仅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要求,这更有利于发现中下层学生的进步。教师还要敏锐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维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上一篇: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五年级)下一篇:小区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