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导读答案

2024-07-01

共产党宣言导读答案(通用5篇)

共产党宣言导读答案 篇1

《共产党宣言导读》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 周为民(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教学参考)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的主任周为民教授。大家可能在相关的刊物、有关媒体上都看过周教授的大作,相信对我们的教学科研也曾经起到过很大的帮助和启迪。但是,那看的是论文。今天,周教授亲自拨冗来到我们这个班,给大家做专题讲座。

上半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有一个讲话,提出领导干部要读点经典。我们共产党人要读的经典,第一个经典就是《共产党宣言》。有的时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要搞调查,就是读过《共产党宣言》的,近几年通读过的举举手。我也搞过这个调研,没有举手的。

为什么讲《宣言》,《宣言》是我们真正的老祖宗,是我们的圣经。在当代读《宣言》,有什么意义,怎么理解《宣言》,怎么传承《宣言》,以《宣言》为指导,这是每个共产党人要思考的课题,也是每个党校工作者要担负的传承的责任。至于说怎么理解、传播《宣言》,今天周教授将给大家做一堂精彩的辅导。下面就欢迎周教授给大家授课。

周为民:大家好!今天给我布置的任务是《共产党宣言》的导读。关于《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意义,今天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地来读它,刚才张校长已经做了非常好的说明。

一、为什么应重读《共产党宣言》?简单说一下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和作用。

《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纲,它发表于163年前的1848年。

1848年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它是大清道光二十八年。离今天的确是很遥远。

一百六十三年过去了,无论是世界,无论是中国,也无论是共产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也和马克思当年所做的事情、所要回答的问题、要解决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学习道光年间的这样一篇文章,最根本的一个理由就是《共产党宣言》它是我们共产党的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同时,它也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

过去在长期的革命时期,《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今天,当共产党在中国已经是执政党,而且是长期执政 的党。作为执政党,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在这样一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经典,它仍然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首先,在今天的时代,着眼于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仍然需要从《宣言》当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从而科学地把握并且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

《宣言》作为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的党纲,它是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恩格斯当年曾经说过我们这个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我们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它是通古今之辩的,是长久适用的。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基本思想来观察、认识、分析、处理我们在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的问题。

2,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宣言》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从而来培育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和浩然之气。

《宣言》不仅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包 含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这样的科学的真理,而且它确立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这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

《宣言》,乃至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是科学真理和价值关怀、价值目标的统一。在《宣言》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共产党的创始人的那样一种为伟大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情怀和那样一种英雄的气概。

这样的理想、这样的情怀、这样的英雄气概,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共产党的灵魂。如果丢掉了这些,那么共产党就是失掉了灵魂。这一点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我们面对种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它显得格外得重要。就是强调共产党人、党的干部一定要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树立、培育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

怎么树立、培育这样的理想信念?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最重要的是靠认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刚才张校长也特别提到,习近平校长近几年来多次强调过这一点,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一定要认真地读经典。要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而读书当中最基本的就是读经典。

读经典除了可以了解科学的理论之外,与读任何其他的辅导材料、参考书、教材等等所不同的是,通过读经典,可 以感受到世界上第一流的人物、伟大的人物,他们的那样一种人格、那样一种精神、那样一种情怀。这是读其他任何材料所得不到的。读参考书、教材、辅导材料,可能会知道一些思想、一些观点,但是,你不是在和世界上第一流的人物对话,你感受不到那样一种精神气质。而读经典可以感受到这些,读经典是和伟大的人物在对话。这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3,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宣言》当中汲取文化的力量,从而来涵养我们共产党人的文化气象。我们共产党的盛泽马克思、恩格斯是什么人?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者、大知识分子。有了这样的大学者、大知识分子,所以世界上才有了马克思主义,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

同样,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共产党的事业在全世界的发展,首先也是靠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来推动的。例如在俄国,有普列汉诺夫。例如在中国,有陈独秀、李大钊等等。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共产党要搞革命、要造反,那也成不了气侯。充其量最多也就是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那幅模样。

我们共产党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我们共产党从来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党。共产党的领导人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到俄国普列汉诺夫、列宁、布哈林,再到中国的历任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闻天等等,都是大 知识分子。

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振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离开文化的力量是不可能的,离开文化的创造是不可能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它的深刻意义就在这。现代化、中华民族的振兴并不是只要有经济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有物质财富的巨大的增长就可以了的。它同时一定需要有新的文化的创造。

这一点也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基本的使命,文化的使命。对共产党所担负的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使命,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自觉。

为了担当起这样的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共产党自身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我们共产党的力量,从本质上来说,核心来说是什么?不是权力,不是凭做的官大,靠的是精神文化的力量。

共产党从当年只有十几个、几十个知识分子作为成员的这么一个组织、这么一个党,为什么能够吸引、动员、组织起千百万的人民群众来争取社会的进步。不是靠别的,靠它在精神文化上的这样一种感召力、凝聚力。

有这样一种力量,才能够把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吸引到共产党的旗帜下,从而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革命。

在今天,我们一再强调,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文化上的领导能力、精神文化上的力量,仍 然是执政能力当中最根本的因素。

怎么在新的条件下全面增强党的精神文化力量?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向一切优秀的文化的经典学习,包括学习中华文化的优秀经典,包括学习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的经典,其中当然特别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这样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来增强我们党的精神文化力量。

从《共产党宣言》当中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部理论经典,同时它是千古大好文章。《共产党宣言》也被公认为是一部文学经典。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打开《宣言》,从头至尾,那样一种磅礴的气势,那样一种激情澎湃的壮美的文采,使文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我们看《共产党宣言》可以看到原来党的政治文件也可以是这样写的,也可以是写得如此之漂亮。不是说一谈到政治纲领、政治宣言、政治文件,好像就是抽象的、枯燥的那么一些条条。不是这样的。这一点和我们今天的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起来,尤其有意义。

学习《共产党宣言》对于今天来说,它绝不是一件好像和现实关系不大、和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和中国的现代 化关系不大的一件事情,绝不是这样。

这是第一个问题,简单说一下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和作用。

二、读《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下面我们就进入《宣言》的文本。

《共产党宣言》一共四章。第一章是资产者和无产者。

作为导读,我们怎么讲《共产党宣言》呢?我想我们不需要一段一段地解释它的意思。因为第一,《共产党宣言》这样一部最基本的经典,应当是大家都熟悉的。第二,《共产党宣言》作为千古大好文章,又是很好读的。其中的很多思想、观点,在长期的传播当中,大家也都很熟悉。

因此我怎么讲呢?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就是《宣言》当中有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长期以来传播很广、影响很大。但是,在理解上有不完全、不准确的地方。这一类问题,我们集中做一点讨论。

另一点考虑,就是《宣言》当中有一些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去长时期当中,我们不太在意,比较忽略了。而今天它的当代价值又鲜明地凸显出来。对这类问题,我们也着重做一些包括。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在这一章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斗争的历史过程。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同时,揭示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并且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最后,得出了两个必然的著名结论,就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第一章,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这是长期以来传播很广、影响很大,但是,我们在理解上有不完全、不准确的地方。我们集中做一些讨论。

《宣言》第一章,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论断,至今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过去的翻译。

这个一切社会指的是从原始公社解体以后直到近代资产阶级社会这样的一切社会。这个论断对不对?当然是对的,非常重要的论断。

但是,比仅仅了解这个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去认识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恩格斯在《宣言》的两篇序言当中反复强调过的,是贯穿《宣言》的一个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 立的基础。

为什么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需要从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这样的基础上去说明。

强调这一点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要以为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标志,区分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理论的界限、标志,是承认不承认阶级斗争、是用不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说明历史。不是这样。

我们过去长时期当中,一直有这么一个认识,以为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理论的区别在哪里?唯物是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在哪里,就是看是不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解释历史、说明历史。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解释历史的,就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历史唯心主义。我们长期是这样看的。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当年对这一点做过明确交代。他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资产阶级理论的区别并不是在是不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历史。早在马克思之前很久,资产阶级的理论家们就已经是这样做的。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 历史,去研究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里?马克思做了说明。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条,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什么意思?强调的是从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上来说明历史上的阶级斗争,说明为什么一切社会的历史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点在基本理论上是非常紧要的一个关节点。如果在这个关节点上发生了偏差,那么在实践当中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党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点,我们应当了解《宣言》当中叙述的阶级斗争史是欧洲社会的历史。

《宣言》在重大的论断提出来以后,简洁地概述了一下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状况。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马克思的这样一个叙述,是符合真实的历史状况的。符合什么社会真实的历史状况呢?符合欧洲社会真实的历史状况。因为欧洲社会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近代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社会。它的社会结构始终是以二元对立的阶级结构作为 显著特征的。社会总是表现为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阶级结构。像马克思说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等等。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宣言》中整个社会的阶级关系更大大的简单化,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资本家阶级、雇佣工人阶级。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真正去学习理解掌握马克思理论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对欧洲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欧洲文明发展的产物。所以,如果我们对欧洲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不了解,比较隔膜,那就不可能真正地懂得马克思。同样,这一点也表明我们在中国的社会当中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它与欧洲社会之间的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社会与欧洲社会无论是在社会的性质、社会的结构、社会的基本关系等等方面,都是有重大差异的,都是不同的。包括国家的性质、城市的性质等等。

这就是说马克思的理论,他的一些思想、观点,在欧洲社会的背景和历史环境当中形成的这样一些思想观点,不能够简单地套用到中国来。对这一点,马克思当年也做过非常清楚的说明。他曾经给俄国一家杂志写信,在座很多同志可能非常熟悉,就是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在这封信当中,马克思说他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起源的论述是仅仅就西欧社会而言的。讲的是西欧社会的事情,是西欧社会的一个历史发展的道路。他说不能够把他关于西欧社会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当做万能钥匙一样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不能以为任何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

马克思并且把这个问题强调到这样的程度。他说谁如果这样做,他就是给了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给了我过多的侮辱。什么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精神?这就是。

对于这一点,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应当是要特别注意的。这是第二点。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第三点,《宣言》深刻地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宣言》是一个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社会必然灭亡的这样一份政治文件。就在这样一份文件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在《宣言》当中,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宣言》当中还有一段名言讲这个问题,资产阶级在它 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由于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宣言》又深刻地阐述揭示了随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在矛盾也不断表现出来,它的对立面、它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也在不断发展。

这样一种发展、斗争的历史过程,它一定导致这样的结论,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呢?《宣言》当中特别地阐述了两个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发展当中造成的根本性的矛盾。

一个就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宣言》当中,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他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

资产阶级越来越不能适应、不能支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这样一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越来越 不能适应。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宣言》当中说是由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发展,它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就是使无产阶级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

《宣言》当中是这样说的,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而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的还要快。

由于这两个条件,由于这两个原因、两个矛盾,因此《宣言》得出的结论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的结论。

这两个必然的结论,怎么理解?不仅仅要了解两个必然本身,同时非常重要的,我们还要联系到马克思的基本理论,联系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去认识两个必然。

也就是说,除了两个必然以外,我们还应当掌握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当中提到的。这是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做的最精辟、最严谨的表述的 时候,写的这样的话。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特别重要的经典部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猿类群体形态决定石器生产力,石器生产力决定原始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形态决定铜器生产力,铜器生产力决定奴隶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决定铁器生产力,铁器生产力决定封建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决定机器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决定资本社会形态;资本社会形态决定电器生产力,电器生产力决定共产社会形态;共产社会形态决定道德生产力,道德生产力决定仙佛境界形态。

换种说法: 成熟的石器生产力决定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关系适合石器生产力,石器生产力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原始社会生产方式;成熟的铜器生产力决定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生产关系适合铜器生产力,铜器生产力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奴隶社会生产方式;成熟的铁器生产力决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适合铁器生产力,铁器生产力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封建社会生产方式;成熟的机器生产力决定资本社会生产关系,资本社会生产关系适合机器生产力,机器生产力与资本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资本社会生产方式;成熟的电器生产力决定共产社会生产关系,共产社会生产关系适合电器生产力,电器生产力与共产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共产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自然科学性质规律,是马克思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王力雄先生的著作:“毛泽东主义和人间天堂”。在谈到大跃进时,王先生说:“那时的毛,思路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教旨中打转——既然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那么新的生产关系一定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毛希望这个原理在他创建的新中国得到最大体现”。

我觉得王先生的说法只说对了一半,大跃进的指导思想确实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这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这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天才创造与发展,而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把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就叫做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

关于这个问题,说到这,是不是够了?不够。因为长时期当中普遍存在一个困惑,早在道光年间的时候,马克思就 说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后来到了同治年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于186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同治年间,是慈禧太后当权的时候。

同治年间的时候,马克思又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它的外壳就是炸毁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后来到了民国初年,一战前夕,列宁说得更明确,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阶段,就是帝国主义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的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行将灭亡的,这个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说得都很清楚。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说明这些都没有发生。西方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好像活得好好的,都还能混下去。不仅能混下去,而且混得很好,生产力还在不断发展,甚至还能出现像信息产业革命这样的生产力发展当中的飞跃性的进步。

例如前段时间去世的乔布斯。乔布斯的去世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惋惜。因为的确这样一个天才的创造性的人才,他的那些创新,他的那些创造,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按照一种概括,很生动的。人类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苹果,乔布斯是著名一个。三个著名的苹果都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对人类产生深刻影响的。

第一个著名的苹果是亚当夏娃偷吃的苹果。从此有了人类,亚当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第二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

第三个就是乔布斯手里的那个苹果,咬了一口的。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说明资产阶级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在不断发展,而且有重大的发展、重大的创新,在不断地出现。

这样活生生的事实,这样的实际的状况,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马克思当年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这样一种认识、这样一种判断是错了吗?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马克思的这样一些观点是过时了、不管用了吗?和现实的反差如此之大。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说明马克思的理论错了?他的观点过时了、不管用了呢?对这个问题,邓小平有一个回答,五个字—哪有这回事。这是在《南方谈话》当中,邓小平所说的,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管用了,邓小平说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的确是大政治家,他讲话总是这样简洁、有力、干脆。这种风格确实也是很了不起。当年他被打倒,放到江西去,几年以后毛把他招回。招回北京,毛见他第一句话就问他这几年你都在干什么。让我们普通的人想想,伟大领袖这样问你,那怎么回答?那肯定是回答这几年在认真学习主席的著作,在参加劳动,接触群众,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对不对?大体上是这样吧。

但是,邓小平是怎么回答的?两个字,非常漂亮,等待。这很有分量的。这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意思。但是,就是两个 字,全部表达了,等待。

另外,有一个外国的总理,我记不清是加拿大总理,还是澳大利亚总理,向邓小平请教从政的经验。因为邓小平的从政经历太丰富、太波澜壮阔了。几上几下、几起几落。

这么丰富的从政经验、经历,邓小平怎么概括的?又是两个字,忍耐。他女儿问他长征的时候都干了什么,他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有旗帜—共产主义理想;有方向—建立新中国;有队伍—党领导的军队)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不管用了,他多说了几个字,五个字,哪有这回事。的确,没有这回事。

为什么没有这回事?我们需要讲讲道理。要讲清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回到本来的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去,回到原版的主本的马克思。因为我们中国人所了解、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本来的马克思,是经过苏联人整理加工发挥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用斯大林的概括叫做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概念是斯大林概括的。

那一声著名的炮响给我们送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经过苏联人整理加工发挥发展了的理论。但是,在不少的方面,和马克思本来的理论是有重大区别的。

回到马克思本来的理论当中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什么写了那么多著作,那样篇幅浩大的著作,而且无论是什么样的贫困、疾病的折磨、压迫下,他都是坚 韧不拔地写作这些著作。

马克思在一生当中所受到的贫困的折磨、贫困的压迫、疾病的折磨,稍微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生活经历的材料,都可以感受得到。

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著作?就像他的妈妈曾经说过,他妈妈曾经很遗憾地说过一句话,她说如果小卡尔不是去写资本,而是去挣资本,那该多好啊。

的确,马克思这样自非凡人物、天才人物,如果要想挣钱,他能挣不到钱吗?事实上他曾经挣过钱的,到股市上去炒股,结果小小的发了一笔。马克思很高兴说现在是可以以智力和少量的金钱就能赚钱的时候。就是指他在股市上炒股的一段经历。但他为什么把毕生的精力、心血都花在写这样的著作上?他自己说过《资本论》出版以后他得到的稿费还不够他写《资本论》的时候抽掉的雪茄烟的钱。

马克思写了这样多的著作,他反复要说明、要论证的是什么事情?是这样一件事情。就是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它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它是有历史必然性的。而历史必然性不在于说在资产阶级社会以外有什么力量要推翻你、摧毁你,而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在不断发展当中,一定会不断地否定自己。马克思翻来覆去要证明、要说明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你的这样一种生产关系,越发展,越否定自己。你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社会主义 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由此而来。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同时就是对自身的不断否定。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会不可避免地、不可抗拒地生长发育壮大起来。

这样的一个过程,马克思把它叫做自然的历史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思想当中,它不是一次行动、不是一组行动,而是一个过程。

这是什么过程?马克思特别强调这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是像自然史一样的历史过程。和我们通常简单化的想象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代替,它是像自然史一样发展的一个过程。这是马克思的思想。而不是像我们简单想象的那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某一天早上,突然霹雳一声暴动,推翻了资本主义政府,然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了。不是这样的。

用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同时就是对自身的不断否定,并且这是一个过程,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的观点、思想来看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当代的这些发展,它证明了马克思所揭示的那个趋势错了吗?没有。这样活生生的事实所证明的是什么?所证明的恰恰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是一再被证实的。

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不断走向自我否定,社会 主义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抗拒地生长发育壮大起来的这样一种历史过程,每天都在我们眼前展现着。

但是,我们局限于、束缚于苏联模式的那样一些观念,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我们误以为所有这些发展现象都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都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造成的。于是,我们感到茫然,觉得我们老祖宗的话全错了。哪里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当代的这些发展,它恰恰是社会主义因素在不断生长发育所带来的。是社会主义因素在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经常说西方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不断地处于调整当中,特别是二战以后,有了重大的调整。于是,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缓和了,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对,没有错。问题在于这样一种调整,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一些调整当中,它是社会主义的很多因素越来越起作用。所以这不是资本主义的活力,不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恰恰是证明了马克思说的一点都没错,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越发展越否定自己,越走向社会主义。

《宣言》当中,马克思当年所揭露、批判的那样一种为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它造成什么状况?无产阶级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越来越赤贫化,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来得快。这样的现象,在 现代、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不是被消灭了?那是被消灭了。那说明什么?说明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当年马克思所面对的这样一种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灭了。马克思说错了吗?没有错,马克思说它必然灭亡。

现在在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规模相对地越来越小,白领的规模越来越大,中产阶级规模越来越大。到任何一个大公司看一看,哪怕小公司。女打字员穿的比老板的女儿更漂亮,这一点不稀奇。那说明什么?说明造成工人越来越赤贫化、越来越不能维持自己奴隶般的生存条件的那样一种关系不存在了,它消灭了。

这种消灭是资本主义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个事情要搞清楚。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发展现象,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都看作是资本主义的,那套用前面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那真叫给了资本主义以过多的荣誉。明明是资本主义不得不调整、不得不不断地否定自己,而接受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不可避免的生长发展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发挥作用。结果我们作为社会主义者,看不到这一点,看不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我们仅仅把我们按照苏联模式的那样一些教条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当做是社会主义。这样一来,我们真觉得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举目无亲。就剩一两个国家,在我们心目当中还算社会主义,其他都不是。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来看,不是这样的。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离社会主义比我们更近。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的思想。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文明程度的更高的阶段。这样才有社会主义。

拿这样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思想来看问题的话,这一点不奇怪。因为社会主义本来就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高度社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一种社会形态。

当然,这样说决不意味着我们中国现在还不是社会主义,这样看问题又错了。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建立起来。所以从国家的性质上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并且是在不断地向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但是,要弄清楚一点。包括从列宁开始,列宁的很大贡献,他说当条件合适的时候、当具备了革命的形势、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落后的国家是可以先进行革命的。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领导劳动阶级先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然后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列宁的贡献是这个。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要明确一点,我们要把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不要混为一谈。混为一谈很多问题又解释不清楚。好像一旦革命胜利了,那就 是社会主义胜利了。不是。革命胜利了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提供了条件。而社会主义的胜利一定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

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都需要正本清源,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当中来,这叫做翻本开新。首先搞清楚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理论逻辑是什么。然后破除我们脑子里所受到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差别很大的那样一些苏联模式的观念和教条的束缚。这样很多问题我们就看得比较清楚。而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就能够建立在更科学、更宽广的基础之上。这里面有一个继续解放思想、打开视野的问题。

这是刚才说到的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我们应当进一步认识和考虑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总是在学习讨论的时候绕不过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马克思当年揭露批判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现象,剥削现象、两极分化的现象等等,好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这些问题怎么看?

看这些问题,首先有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原则是应当了解的。就是形式上相似的现象,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不同的社会,都会有一些现象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由于这 些社会的性质不同,因此这些现象的性质也不同。

在马克思所分析的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着突出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这样一种现象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制度,是马克思所揭露批判的那样一种资产阶级的制度。简单说就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所造成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必然的产物。

但是,在中国,现在我们的确面临着收入差距、财产差距方面的突出的矛盾。不仅仅是收入差距突出,更大的问题在于财产差距的拉大。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要通过切实的政策、措施、制度的改革完善来处理好这种收入财产差距突出的问题。否则,对于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它一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有一条,要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的提出问题。关于前面说到的相似现象,我们没有更多时间一一地分析,我们就集中地讨论其中一个大家最为关注,也是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就是所谓两极分化。

我们的收入差距、财产差距的确比较突出,要认真解决。但是,有一条,我们不要简单地笼统地把我们现实当中的这种差距叫做两极分化。如果简单地笼统地使用这个概念的话,它在理论上并不准确,在政治上也不妥当。

现在不少的媒体,包括不少的官员、知识分子、老百姓,大家都在用这个概念,都说我们现在两极分化很严重等等。要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收入和财产差距问题,并不是一定只有说两极分化严重才能引起重视,不是这样的。这样说不准确、不妥当。

为什么?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两极分化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很清楚的,特别是在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中,两极分化这个概念很明确。什么叫两极分化?那就是在资本家阶级这一极,是财富和文明了不断积累。在另一极,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这一极,是贫困、受奴役、劳动折磨、愚昧、粗野、道德堕落的不断积累。

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马克思也说得很明确,是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什么是资产阶级私有制?下面我们还要讨论。

我们现实当中的情况,虽然差距很大,但不是这种现象。为什么?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国社会普遍的从贫穷走向温饱、走向小康。中国的改革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来说,最具实质性的意义上来说,那就是十几亿人奋起反贫困的一项事业。而且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在整个人类的反贫困事业当中也是最重要的,并且是成就最大的一部分。人民普遍的从贫穷走向温饱,进而走向小康。这个是否认不了的。

两极分化是什么意思呢?两极分化指的是向两个方向分化,是南辕北辙、是背道而驰的拉开距离。中国现实当中的这种差距,收入的不平等等等,它不是这种性质。它是在向同一个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拉开的距离。怎么是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呢?因为整个社会普遍地在摆脱贫穷。但是,在走向温饱、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过程中,这个差距拉开了。

这个差距拉开,它的具体原因有很多,我们没有时间逐一地进行详细分析。我们集中的说一点,就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处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时期,我们的很多制度,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的没有完善。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它不是向两个方向背道而驰地拉开了距离。既然是在向同一个方向前进,为什么还会拉开这么大的差距呢?向同一个方向走,也会拉开这么大的距离吗?有可能。想一想马拉松比赛。在马拉松比赛当中,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和落在最后的运动员,那个差距是很大的。甚至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已经早早地到了终点,已经喝了水、洗了澡、休息好了,落在最后的运动员还在气喘吁吁地艰难跋涉。差距大不大?很大。但是,它不是向两个方向拉开了差距,而是在向同一个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拉开了差距。所以,和那种背道而驰的两极分化的性质是不同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误地提出了问题的 话,那么我们的结论,我们处理问题的思路、方式可能就不正确了。

现实当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长期以来我们改革远远没有完成,各方面体制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不断地积累、加剧,甚至现在有些问题到了失控的地步。

在这个时候,和改革初期不同的一点,就是社会上普遍的滋生蔓延了一种不满情绪。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思潮。集中地表现为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还是旧体制好。这样的一些思潮。

本来这样一些,通常我们叫做左的或者极左的思想和观念,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从一开始就存在。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中,这样的思想观点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没有群众基础。

为什么?因为整个改革是在普遍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但是,到了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很多矛盾问题突出了,包括改革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方式上的毛病、缺点,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等等这些问题。所以,发生了比较普遍的不满情绪。于是,这样一些错误的观点、思潮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了一定的蛊惑力。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说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

两极分化什么意思?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于是,他 们提出来的主张是什么?要重新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要重新来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且提出来要重新开展文化大革命,处理这些问题。现在这样一些思潮在社会上的确还是产生了影响的,说文化大革命是好的、是对的,应该再一次地搞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有些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旧体制下生活的体验,很容易受这些思潮的影响。因为对现实不满,于是就在想象当中构想了一套旧体制,好像如何完美的一种图景,以为过去的时代很好。例如最典型的是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穷一点、效率低一点,但社会比较平等,大家都差不多,不像现在社会这么不平等。另外,在旧体制下,没什么腐败现象,不像现在腐败这么严重。这些都是误解。

旧体制的矛盾不仅仅是说它造成了长期的普遍的贫穷,而且与长期的普遍的贫穷联系在一起的一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想一想中国最广大的人口,农民的当代命运。旧体制下,用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构筑成坚硬的壁垒,户籍制度、商品粮制度、城市消费品的配给制度、城市的就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制度构筑成伸延的坚硬的壁垒干什么?隔绝城乡,不让农民进城。人为地把社会成员的身份划分为这两种,城市居民和农民。随着这种身份不平等而来的是全面的机会的不平等。几乎一切机会对农民都是封闭的。你说这是什么问题?这是世界上罕见的不平等。而且是在人的基本权 利上造成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当然,计划经济体制有它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这个我们没有时间来说明。计划经济不得不这么做。但是,毕竟这是严重的对人的权利上的不平等,而且也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理想。这种严重的不平等是怎么打破的?改革开放以后一步一步打破的。当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地解决问题,例如像农民工待遇、歧视等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毕竟这个壁垒被打破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因此,改革开放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不仅带来经济繁荣,它促进了社会的平等。

再一点,旧体制下,仅仅以一个出身、成分就划出巨大的社会鸿沟,数以千万计的,乃至数以亿计的人,仅仅因为出身不好、成分不好,就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受到种种的歧视、打击,甚至任意迫害。多少大好青年,仅仅因为成分不好,就永远地被拒斥在大学的校门之外。而且不要说上大学,参军参不了,招工招不了,甚至因为出身不好、成分不好,找不到对象,一辈子结不了婚。这又是什么问题?这又是罕见的社会不平等,而且同样是在人的基本权利上的一种严重的不平等。

尤其悲惨的是处在这样的境地,因为出身不好、成分不好受歧视、被排斥等等。处在这样的境地当中,还不能发出任何不满的声音,叫做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这样的现象是怎么打破的?这样巨大的社会鸿沟是怎样填平

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填平的。

改革开放以来改变了这样一种现象,所以多少富有才华的大好青年才能抬起头来,能够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取财富、争取自由。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是不是显著地促进了社会的平等。

再一点,旧体制下,基本的分配方式是什么?是按等级分配。有多少特殊的待遇、特殊的福利、特殊的供应、特殊的场所,那是老百姓一辈子都不能染指、不能问津的,甚至是根本不知道的。这种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打破,也在改变。

再说腐败。以为旧体制下没有腐败,那真是非常天真、善良的一种想象。不要忘记一个基本的规律,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旧体制那样一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有的甚至是具有绝对权力的,能没腐败?那是天方夜谭。

但是,为什么大家印象当中会觉得好像旧体制没什么腐败呢?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旧体制下的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公开是完全不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很多事情是社会、民众不可能了解、不可能知道的。二是旧体制下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很多的腐败现象不直接表现在捞了多少钱上,表现在种种的特权方面的一些情况。所以,使人误以为旧体制下廉洁得多,好像没什么腐败。

今天呢?腐败的确是严重的问题,这个不能回避,不能粉饰太平。但是,今天的腐败问题之所以这么突出,就是因为社会在进步。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公开,官员不小心拿包烟,就会被人发现有问题。手表也会被人发现有问题。

另外就是市场经济以后,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了。在这种时候,由于改革没有到位,由于特权,旧体制下的那样一种控制方式,靠权力来支配资源、控制资源的那样一种方式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改革。因此,垄断、特权很容易在市场上攫取财富。所以腐败问题不是证明改革开放错了,恰恰相反,说明改革还没有能够完成。旧体制的那些靠权力、靠集中的控制,那样一种方式还许多革除。所以到了市场上能够很快地和资本合谋,能够很容易地转化为货币财富。这是我们今天的问题,要认真去解决。但是,从中得出一个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市场经济的结论,那就完全错了。腐败、特权、以权谋私、凭权力控制资源,这是对市场经济最大的、最直接的伤害。怎么变成好像是市场经济造成的?这就把问题搞错了。

为什么我一再说不要笼统地用两极分化来说明我们现实当中的收入差距、财产差距问题。基本的道理就在这。不要把性质搞错了。性质搞错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就错了。如果真是出现两极分化,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那就是革命的结论,那就是清算、剥夺、推翻。

现在社会上的错误思潮,鼓动文化大革命等等,就是这样。认为现在已经出现了剥削阶级,领导层也是成了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等等。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得出文化大革命的结论。

从政治上来说,我们共产党于千难万难之中,为了摆脱过去的长期普遍的人民的贫穷、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度匮乏,而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了三十多年,结果现在我们说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请问改革开放还站得住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站得住吗?共产党的执政还站得住吗?那就是要接受那些错误的思潮、极左的思潮,要清算、剥夺,要重新发动所谓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文化大革命。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非常厉害的理论。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正确地运用了它,它是强大的思想武器,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的。同样,它的厉害之处还表现在如果用错了,特别是在一些紧要的关节点上搞错了,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我们怎么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它。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地意识到共产党在中国是执政党,而且是长期执政的党。所以,必须以执政思维去把握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

从执政思维出发,作为执政党,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地代

表全社会的利益,社会上是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会发生利益矛盾、利益纠纷、利益冲突。但是,作为执政者的责任,在于要以良好的法制的方式去整合、协调这样一些利益关系。

基本的目的、着眼点是要实现维护全社会的团结。简单说,今天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我们正确地把握是要防止避免出现阶级斗争,而决不是说要鼓动阶级斗争。因为我们已经是执政党。

这是关于《宣言》第一章,我们集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用的时间多一些。

下面关于《宣言》第一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宣言》当中的经济全球化的思想。这个思想在马克思理论当中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过去是比较忽略的。但是,今天它的当代价值显示出来。

马克思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最初兴起的时代。《宣言》当中,马克思也是很生动地描述了经济全球化最初兴起的时候的这样一些现象。

马克思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

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化中来了。如此等等。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最初兴起时候的现象。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趋势是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了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视。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关于世界历史进程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历史进程当中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取得胜利。

在马克思的时代,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作用直接联系在一起。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体是资产阶级。这一点很自然,这也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到的革命作用、进步作用的表现。

但是,在今天,在我们的新的时代高度上,我们来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到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间仍然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市场关系、市场经济的作用。

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体现在哪里?像《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说的,体现在它打破了种种封建的宗法的关系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市场的发展、为市场关系的深化拓展、为市场经济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

作用不断地扩大的一个结果。

市场化,实际上就是社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乃至于超过国界。各种资源,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这就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从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而来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个趋势从马克思时代开始了,后来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中断。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阵营。这样中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到了冷战结束的七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市场的作用也就在加速表现出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这样来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点认识。第一,市场经济关系及其作用不等同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及其作用。

第二,经济全球化不等同于全球资本主义化,当代经济全球化也不等同美国化。这是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特别是具体来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一直受到很多干扰和阻力。

今年是中国入世十周年,在入世、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从一开始一直有不少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在海外留学以后回来的知识分子,包括有一些到海外以后已经在海外生活、工作,但是又不时地到中国来发表言论的

知识分子,他们一再地写文章、演讲、写书、出书,呼吁中国一定不能加入经济全球化,不能加入世贸组织。因为那是西方国家的阴谋,是美国的阴谋。如果中国一旦加入进去,上当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首先,中国广大的农村就会破产,广大的农民就会连买油盐酱醋的钱再也没有了。城市制造业、工业各部门也都要倒闭。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会纷纷倒下。中国的银行体系会崩溃,全国居民的存款就会变成一张废纸。中国的新华社就会被美联社接管。如此等等。我这说的都是他们的书当中的原话。

但是,中国入世十年,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恰恰相反。中国的发展获得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三).邓小平当年看得非常清楚,他的确是一位大战略家。邓小平当年说世界给中国的机会不多,这次是个机会。什么机会?他就是看到了经济全球化这个趋势,再展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这对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所以,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是与经济全球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脱离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天下大势,中国的发展就会失去,再一次地失去机会。关起门来当皇帝是不行的,同样,关起门来想搞成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展开的一支重要

力量(四)。

中国参与了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不是中国的农业、工业、银行、金融系统都被冲垮了。恰好相反,中国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助力。反而是西方,美国、欧洲等等,他们对中国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以后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准备。

什么经济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呢?哪里有这回事。经济全球化过程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中国面貌、中国因素和中国特点。

想一想,过去自由贸易的口号是我们一直作为资产阶级的口号、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批判的。但是,今天在世界上高扬自由贸易旗帜的重要国家之一是中国。

第五,在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鲜明地表现出了它与传统的苏联模式的所谓社会主义的不同,表现出了它的鲜明的特征。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封闭的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要在世界上鼓动战争、鼓动革命的社会主义。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是两大阵营对立、对抗、冲突,现在中国与西方,与美国、欧洲的关系是什么?用中央的话来说,是在相互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党

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就是因为中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天下大势,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脱离这个天下大势。

第六,我们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在不断地表现出它的活力,正在越来越大地发挥它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想一想,过去社会主义是靠什么办法,靠什么手段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呢?其中一个手段、一个办法是突然一夜之间高高地砌起一道墙来,那是高高的柏林墙,挡住自己的人民,不让他们逃离自己的控制。谁如果试图逃离,开枪击毙。是在深圳、珠海这些毗邻香港、澳门的地方,密密地拉起铁丝网,密密地布上军警、狼狗,防止老百姓民众偷渡、逃过去。大家肯定知道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逃港事件。

社会主义用这样的办法和手段与资本主义竞争,你能表现你的优越性吗?你能有竞争的优势吗?用这样的办法来与资本主义竞争的社会主义,你能不垮吗?你一定要垮,非垮不可。如果不垮,那叫没有天理。所以苏联垮掉了、东欧垮掉了。

中国没有垮,为什么?因为中国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果

断地改弦更张,那条死路不能再走了,那是非垮不可的死路。所以一定要变。因此,中国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走上了一条活路,从死路转向了活路。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如果不是这样,和苏联、东欧一样,非垮不可,叫做不可避免。

你说那是社会主义,那行,那人民的回答就是不要这样的社会主义,我冒死都要逃离这样的社会主义。一旦社会主义混到这个份上,能不垮?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看一看什么景象。今天的深圳、珠海,还需要拉上铁丝网、布上军警、派上狼狗吗?还需要这样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地防止自己的人民逃亡吗?不需要了。因为深圳、珠海都发展成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繁荣的大城市,乃至于国际性的大都市。尽管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毛病、问题还很多。但是,三十多年的发展的确是一个奇迹。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开始具备了对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这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进程的思想来看,这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具有何等深远、何等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当中关于马克思在其中提出的对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这样一些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当中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这是第一章的第二个问题。第一张我们就集中讨论这两个问题。

下面,关于《宣言》的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在这章当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阐述了党的性质、特点和党的基本纲领。最后,提出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伟大的目标。

这章当中,我们也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消灭私有制的问题。和前面一样,这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传播很广、影响很大,但是,理解上不完全、不准确的,我们集中进行讨论。

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是《宣言》当中的一句名言。

长期以来我们了解的《宣言》就是阶级斗争、就是消灭私有制、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的思想,在马克思理论当中、在《宣言》当中,它包含什么意义。马克思的关于所有制变革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这个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本来的马克思理论去认识它。

回到马克思本来的关于所有制的理论来看问题,首先一点,我们应当认识到所有制关系与形式及其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这是唯物史观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根本观点。任何时候,只要讨论所有制问题,都需要从

这个观点出发。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去进行讨论。这样说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是公有制好,还是私有制好;是公有制优越,还是私有制优越。孤立地来讨论、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要讨论哪种公有制更好、更合适、更有效率,一定要联系到它是在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在什么样的生产社会化程度上,这样来具体地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第二,我们应当了解马克思明确的提出私有制有两种不同的性质。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

哪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一种是劳动者的私有制。也就是所谓劳动者靠自己的劳动挣得财产的私有制。对于这种私有制,马克思是这样评价的。他说这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是在《资本论》里面,马克思所说的。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解决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活力比“大锅饭”要强的问题,并不是私有制比公有制更优越、更具活力。

与此不同,另一种性质的私有制是非劳动者的私有制。--这才是我们所要反对的!它的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形式,就是资产阶级私有制。前面我们说资产阶级社会两极分化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结果。那么什么是资产阶级私有制?马克思也说得非常清楚。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前提的私有制,是靠剥夺社会上绝

大多数人的财产为必要条件的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消灭私有制,什么意思?《宣言》说得非常清楚。共产党人所要消灭的是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这个问题是如此得重要,因此,我们来看看原文。

在《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当中。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他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下面他具体地说了一下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的一个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一种私有制。

然后马克思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什么意义上说?从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意义上说的。

《宣言》当中,马克思对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论述。他在驳斥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一个攻击的时候。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说你们是要消灭靠自己劳动挣得财产的私有制的。马克思是怎么驳斥的?他说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

说得非常清楚,共产党人消灭的是以那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十分之九的社会成员没有财产的少数人的私有制。

因此,在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当中,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建立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它的实质是剥夺剥夺者,它的实质是恢复劳动者、恢复社会上十分之九的成员的自主的财产权。

我们叫公有制,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在他的理论当中,他所使用的概念是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

公有制的实质是劳动者在自主财产权基础上的自由联合。我们知道,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叫做自由人联合体。什么是自由人?从经济性质上来说,首先是有自主财产权的。然后,这些有自主财产权的自由人,在自主财产权基础上,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来选择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财产的联合。这叫自由人的联合。

所以,劳动者、社会成员的自主财产权,在自主财产权基础上的自由的联合,这是公有制的本质,公有制的实质。任何时候,离开这样的实质,所谓公有制就只能是空洞的抽象,任何关于公有制的说辞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来看问题,我们就要来考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新的认识、新的实践,它到底是什么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改革是不是像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些议论所说的那样,其实是在搞资本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不过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是不是这样呢?不是的。如果这样来看问题,那只是因为我们对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理解仍然被束缚在苏联模式的斯大林主义的教条当中。从马克思的理论来看问题,不是这样。

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所有制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恰恰是马克思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基本主张的体现,是真正贯彻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的,它否定的是苏联模式那样一种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但是,它没有脱离,更没有背离马克思的理论逻辑。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方面的变革,它的基本精神、基本指向在于把自主获得财产、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力、条件、机会向社会开放,向广大民众开放。是为广大的社会成员、老百姓,能够自主地获得财产、自主地支配财产来提供相应的权力、条件和机会的。这是什么?这是切切实实的社会主义的步骤。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是在恢复十分之九的成员的自主财产权。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弊害就在于它剥夺了大多数人的财产,维持少数人财产。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广大的社会成员拥有自主的财产权。这是社会主义的本意。

苏联模式的那样一种所有制,为什么号称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但是,它没有体现公有制的实质内容呢?就是因为它用强制集中的办法来形成的那样一种单一的所有制,其实质恰恰同样在于它排斥了社会上十分之九,乃至于一切社会成员的自主财产权。因此,把那样一种所有制,把强制集中当做是公有制,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权有制

当然,在中国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缺点、毛病、不足等等。例如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有些场合造成了少数人的自肥、在有些场合损害了广大普通职工的权益等等。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需要进一步问,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什么?说明刚才我们所说的所有制变革的这样一个基本精神、基本指向,就是把自主获得财产、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力、条件和机会向全社会开放、向广大民众开放,这一点没有在一些地方很好地贯彻、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才出现这些问题。

你怎么损害普通职工的权益了?因为本来这种所有制变革的要求,它的基本方向是要让劳动者成为有自主财产权的,但是你没做到这一点。因此,你有问题。因此,带来了矛盾、不满、抗议。所以解决这些问题,正确的方向是必须进一步坚持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不是反过来认为改革错了,要倒退回到垄断的、集中的、强制集中控制的方式。

那就完全把事情的因果关系搞颠倒了。

为什么造成少数人自肥了?还是没有体现中国改革的基本精神。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向民众开放、向广大社会成员开放。没有很好地做,少数人在搞猫腻。这不是改革错了,是改革的要求没有很好地贯彻。

从基本理论来看,中国的改革,它的这样的基本精神和方向,的确是马克思理论逻辑的贯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主张。这一点要清楚、明确。要继续解放思想,摆脱苏联模式关于公有制的那样一套观念的束缚。

2、关于《宣言》第二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共产党宣言》的主题、根本思想究竟是什么。

长期当中,我们认为《宣言》就是讲阶级斗争,就是讲消灭私有制。我们对消灭私有制的理解是非常简单和笼统的。然后就是暴力革命。

的确,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暴力革命等等都是《宣言》的重要内容。但是,《宣言》的主题,它的根本思想不在这里。因为这些都是途径,都是手段、方式。构成《宣言》的主题、根本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根本思想,以及始终如一的目标,是《宣言》第二章最后的这样一段话,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宣言》所确立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宣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最精辟的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思想。那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且马克思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前提、条件来强调。这个思想在马克思理论当中是一贯的。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特别说迄今为止历史上的一切所谓集体都叫做冒充的集体、虚构的集体。

为什么叫冒充的集体、虚构的集体?例如国家组织这种集体。马克思说因为在这些集体当中,个人都是隶属于集体的。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是真实的集体。什么叫真实的集体?那就不是个人隶属于集体。在真实的集体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集体的。

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意思。自由的人,然后自由的自主的参加集体。这样形成的集体是自由人联合体,是真实的集体。

马克思把这个问题强调到这样的程度。他说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物质基础,它排斥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

我们知道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公共集体所有制的一个经典表述,在《资本论》中是说在资

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实际上也就是在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理论?它是对人的苦难、人的命运,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的苦难、人类的命运怀有一种最深切的同情、关怀的这样的理论。是自始至终以争取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为目标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温暖人心的理论。而决不是说令人生厌的,令人觉得枯燥乏味的,甚至感到害怕恐惧的。那样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是这样关心人的,是这样温暖人心的一种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种基本精神就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大慈悲。我多次说过,我们过去长时期当中,我们只是记得了马克思的霹雳手段,丢掉了他的菩萨心肠。

现在我们应当正本清源地来看问题。《共产党宣言》的主题、根本思想在哪里?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要建立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恩格斯去世前一年,恩格斯给一家杂志社题辞。因为那家杂志社让恩格斯用尽可能简短的话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点。恩格斯反复考虑以后就用《宣言》第二章最后这段话来作为回答,并且恩格斯有一个解释。他说要想既简短又不流于空想、不流于空泛辞藻

共产党宣言导读答案 篇2

2011年山东青岛卷:①《水浒》——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②《骆驼祥子》——旧社会最底层平民辛酸故事的真实写照。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茫,激励过无数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文学作品。

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卷: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颁奖词:保尔?柯察金经历了一系列人生困苦的挑战,但从未向命运屈服,反而更加坚强,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中品质。他是地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代表。

《红楼梦导读》作业答案 篇3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 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 相思局、弄权 铁槛寺、逼死 尤二姐、破

坏 宝黛爱情,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 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她善良风趣,却常被大家取笑戏弄,她是 刘姥姥。

5.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 贾赦、贾琏。

6.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7.《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袭人 ;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 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鸳鸯。

8.《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 林黛玉。

9.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元春、懦弱的 迎春、精明的 探春、孤僻的 惜春,作者给她们如此取名,取“ 原应叹息 ”之意。

10.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些女子的命运。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薛宝钗、林黛玉)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④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⑤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1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千红一窟,品的酒叫 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 《红楼梦》。

1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 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 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 黛玉焚稿。

13.贾宝玉佩戴的玉叫 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 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 玉麒麟。

14.为秦可卿办丧事,协理宁国

府的人是王熙凤。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题帕诗。

15.在大观园,各人住的地方是不同的,如贾宝玉住的是__怡红院___,林黛玉住的是___潇湘馆__,薛宝钗住的是_蘅芜苑____,李纨住的是稻香村,探春住的是秋爽斋,迎春住的是缀锦楼,惜春住的是蓼风轩,妙玉住的是栊翠庵。

16.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叫 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蘅芜君()、怡红

公子()、蕉下客(探春)、菱洲(迎春)、藕榭(惜春)等人。

二、判断题

1.《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正确)

2.《红楼梦》第三回两首《西江月》以寓贬于褒的手法,充分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错误)

3.《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

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错误)

4.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温顺世故的袭人,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正确)

5.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对王维、杜甫、李白等唐人诗作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

要有新意,要寄寓情感,不能以辞害意等,这是一种明达通脱的观点。(正确)

6.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7.《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

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错误)

8.《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应为薛宝钗)

9.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曹雪芹用

铺垫渲染的手法,让一些反感晴雯的人(如最恨晴雯的王善保家的、王夫人等人)从口中说出来,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正确)

10.《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无事。(正确)

11.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三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应为尤二姐)

12.《红楼梦》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托言“梦”“幻”世界,因此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应为现实主义)

三、简答题

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

并请简要说说这个传说的内容。

答:木石前盟。(2分)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3分)

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红楼梦》第三回“摔玉”事件中反映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因为贾宝玉家中的姐妹都没有玉,他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觉唯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解下脖子上的玉,狠狠地摔在了地上。(3分)这充分显示出他的叛逆的性格。(2分)

3、宝玉挨打有哪些直接的原因?真正的根源是什么?

答:直接原因: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不满意(1分);

宝玉与戏子琪官(即蒋玉菡)的交往中得罪了忠顺府,给贾政招来政治纠纷(1分);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逼死了金钏(1分)。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振家业的期望背道而驰。同时宝玉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更是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法。(2分,意思对即可)

4、请简要叙说《红楼梦》中探

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答: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除”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5、请简述抄检大观园的故事。

答:园子里发现了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的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5分)

6、试分析《红楼梦》以“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答:两个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 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1分)“女娲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2分)“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同时也为下文张本。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入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2分)(两个神话故事分开来答也可)

7、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根据你对刘姥姥的了解,说说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

答:刘姥姥藏精于拙,装傻扮愚,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博得贾府上下的欢心,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她还有中国普通老百姓所与生俱来的处世美德。最令人感动的王熙凤托孤,刘姥姥救助巧姐儿,就是她善良诚信的表现。大风大浪,难掩其忠厚本色。(3分)刘姥姥在全书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结构上的贯穿

作用。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之。她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三是在意义上的象征作用。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2分)

8、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贾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答:黛玉忙往宝玉处问询,回来后,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焚绢毁诗),病倒在床。(答出“焚绢毁诗”1分,“问询宝玉”或“病倒在床”1分。)宝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哭找黛玉”,1分;“哭祭黛玉”1分。)

9、“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

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者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红楼梦》的《葬花吟》,(1分)吟诗者是林黛玉。(1分)《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

望。(3分)

10、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答: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5分)

11、《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及与全书内容的关系。

答:《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1

分)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并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蕃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5分,各1分)

12、“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请简要分析。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篇4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A.惠安馆 B.驴打滚儿 C.追寻母亲的足迹 D.我们看海去 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A.英子 B.妞儿 C.桑桑 D.小栓子

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B.思康一去不返。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 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

“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 A.英子 B.妞儿 C.小栓子 D.方德成

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A.小铜佛 B.金镯子 C.一串象牙佛珠 D.玻璃球 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A.兰姨娘 B.宋妈 C.英子母亲 D.秀贞 7.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A.英子 B.宋妈 C.英子爸爸 D.英子妈妈

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 B.去看电影 C.到三贝子花园玩 D.吃驴打滚儿 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

“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她说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A.秀贞妈妈 B.宋妈 C.兰姨娘 D.秀贞

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A.我们看海去 B.兰姨娘 C.驴打滚儿 D.惠安馆 11.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

A.双双走失 B.双双送人 C.双双溺水而死 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 12.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A.夹竹桃 B.石榴花 C.白缨花 D.栀子花

13.下面对《城南旧事》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英子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之后,为了帮助秀贞,英子还偷偷从家中偷了母亲的金镯子给他们做盘缠,但两人不幸命丧火车轮下。

B.英子有一次从草丛中捡到并拿出一个小铜佛,在路上被一个路人看到后报案导致草丛中的陌生人被警察逮捕。

C.英子在感觉到了爸爸到兰姨娘的爱慕之后,为妈妈感到不平衡,不希望妈妈受委屈,就巧妙地当起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的红娘。

D.英子知道宋妈的儿子溺水而亡、女儿被送人后非常同情宋妈,还陪宋妈到哈德门一带去找她的女儿。当宋妈临离开林家回顺义乡下时还早起找宋妈梳辫子。

二、填空题

1、《城南旧事》是 女作家 写的,小说共分成 各部分,分别是:。

2、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上面几个故事对应的主要人物。3、20世纪20年代,小女孩 随着爸爸妈妈从 漂洋过海来到,住在北京城南附近的一个小院里。爸爸是,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和乳母,她的童年就在这种无忧无虑的氛围中度过。

4、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渐渐地,他们熟识了,秀贞非常喜欢英子,英子也很喜欢她。从秀贞口里,她的女儿“ ”也被人扔到齐化门城根底下,至今生死未卜。

5、“ ”的经历和命运,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是在英子生活的时序中出现的一幕悲剧。所以,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6、英子家的乳母 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来到林家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宋妈勤快、诚实,她很喜欢小英子和她的弟弟。一天,英子放学归来,看见宋妈呆呆地坐在屋檐下。原来。

7、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是佩戴了爸爸种的,她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同学领。

8、因为,英子的爸爸急得吐血。英子的爸爸因为,没能去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

9、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一首我们学过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0、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 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

11、“小戏子”妞儿很怕他的养父打,养母骂,娇弱的身子骨却有着自己独自找亲爹亲妈的决心,并且她付出了行动。她提前偷两件衣裳藏在,准备自己带着包袱走到。

12、宋妈的丈夫每年都会有 次时间牵着一匹驴来英子家看望宋妈。后来宋妈得知她的女儿送给了拉马车的人。宋妈和英子一起去找小丫头子歇息的时候,看见有人买一种吃的叫,那是把黄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很香。找不到自己的女儿,她最终决定。

13、《兰姨娘》主要叙述了兰姨娘从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从 被人带进了北京,二十岁嫁给一个六十八岁老头的经历。她在这个家庭受尽了欺辱,后来逃离了那里,来到了英子家里,从此打乱了英子家平静的生活。新青年闹革命的时期,不少革命青年被杀害。一个叫 的人,经常到英子家里躲藏,在和兰姨娘接触的过程中与兰姨娘产生了爱情。北京形势吃紧,兰姨娘和他离开了北京去了。

《城南旧事》答案:

一、1、答案:C。《城南旧事》中的回目依次为《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2、答案:C。桑桑是《草房子》中的人物。

3、答案;A。

4、答案:B。此处的“她”是妞儿,也就是秀贞口中的小桂子,被养父母逼着学唱戏。后来和秀贞相认后被秀贞带着去找思康,结果双双命丧火车轮下。

5、答案:C。

6、答案:A。兰姨娘本来是施家老伯的姨太太,离开后在英子家认识了大学生德先,后来一起离开。

7、答案;A。英子感觉到爸爸和兰姨娘走得比较近后就想办法撮合了德先认识兰姨娘。

8、答案;D.吃驴打滚儿是和宋妈一起时发生的故事。

9、答案:B.10、答案;D.正是因为秀贞的事情使我大病一场所以我家才搬到新帘子胡同的。

11、答案:D.12、答案:A

13、答案;B.路人是一个便衣警察。

二、3、林英子 台湾 北京 惠安会馆 大学教授

4、秀贞 小桂子

5、小偷 小铜佛

6、宋妈 她的儿子小栓子被淹死了,她的女儿也不知被丈夫卖到什么地方„„

7、夹竹桃,毕业证书

8、她的叔叔被日本人害死,重病在床

9、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0、思康,火车轮下

11、英子家的杂物室,小时候被人捡的齐库门(地方)

12、两次,驴打滚儿,跟随丈夫回家

共产党宣言导读答案 篇5

我的答案:D 4《人性论》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贝克莱 B、康德 C、莱布尼兹 D、休谟

我的答案:D 5宋应星的代表作是()。(1.0分)1.0 分 A、《农桑辑要》 B、《考工记》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我的答案:C 6《人是机器》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孔狄亚克 B、狄德罗 C、爱尔维修 D、拉美特利 我的答案:D 7卢梭认为人因()而区别于动物。(1.0分)1.0 分 A、思维 B、语言 C、爱 D、自由

我的答案:D 8葡萄牙的首都是在()。(1.0分)1.0 分 A、马德里 B、阿姆斯特丹 C、里斯本 D、波尔图

我的答案:C 9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间是()。(1.0分)0.0 分 A、1931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45年

我的答案:C 10关于伽利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0分)1.0 分 A、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B、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C、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D、他著有《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 我的答案:D 11()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1.0分)1.0 分 A、牛顿 B、开普勒 C、哥白尼 D、伽利略

我的答案:D 12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1.0分)1.0 分 A、水 B、原子 C、数 D、气

我的答案:C 13提出“轴心文明时期”概念的哲学家是()。(1.0分)1.0 分 A、柏拉图 B、康德 C、雅斯贝尔斯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1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荣哥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B 15哥白尼的国籍是()。(1.0分)1.0 分 A、德国 B、意大利 C、波兰 D、法国

我的答案:C 1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孔德 B、孔多赛 C、达尔文 D、培根

我的答案:A 17以下关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经验主义在英国和美国影响最大 B、培根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C、莱布尼兹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D、理性主义属于唯心论 我的答案:D 18英国的湖畔诗人不包括()。(1.0分)1.0 分 A、华兹华斯 B、骚塞 C、布莱克 D、柯勒律治 我的答案:C 19《独立宣言》中认为造物主所赋予人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的答案:C 20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自觉性 B、统一性 C、利他 D、可普遍化 我的答案:D 21()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1.0分)1.0 分 A、休谟 B、培根 C、黑格尔 D、贝克莱

我的答案:D 2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是()。(1.0分)1.0 分 A、伽利略 B、莱布尼兹 C、开普勒 D、牛顿 我的答案:D 23洛克人为通过契约,人把()交给了国家。(1.0分)1.0 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裁判权 D、财产权

我的答案:C 24()提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帕斯卡尔 C、歌德 D、卢梭

我的答案:B 25《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卢梭 B、黑格尔 C、孔多赛 D、孟德斯鸠 我的答案:C 2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是()。(1.0分)1.0 分 A、米兰 B、罗马 C、亚历山大 D、佛罗伦萨 我的答案:D 27哪位思想家认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1.0分)1.0 分 A、霍布斯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我的答案:C 28《群己权界论》是严复翻译的()的作品。(1.0分)1.0 分 A、洛克 B、霍布斯 C、密尔 D、康德

我的答案:C 29《呼啸山庄》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艾米莉·勃朗特 B、夏洛蒂·勃朗特 C、安妮·勃朗特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A 30卢梭在()当政时期获得了最为崇高的地位。(1.0分)1.0 分 A、雅各宾派 B、君主立宪派 C、吉伦特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我的答案:A 31以下著作中属于洛克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论法的精神》 B、《国富论》 C、《政府论》 D、《论自由》 我的答案:C 32《十日谈》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薄伽丘 B、但丁 C、伏尔泰 D、路德

我的答案:A 33罗尔斯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1.0分)1.0 分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B 34勾股定理在西方也被称作()。(1.0分)1.0 分 A、毕达哥拉斯定理 B、费马大定理 C、阿基米德定理 D、芝诺悖论 我的答案:A 35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是()。(1.0分)1.0 分 A、康德 B、海德格尔 C、罗素 D、维特根斯坦 我的答案:C 36()认为“人是两足而无毛”的动物。(1.0分)0.0 分 A、达尔文 B、卢梭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C 37()认为“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我的答案:C 38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0分)1.0 分 A、道德有普遍的立法形式 B、人是目的 C、行为受限 D、意志自律 我的答案:C 39以下的文学著作中没有描写到法国大革命的是()。(1.0分)1.0 分 A、《丹东之死》 B、《双城记》 C、《熙德》 D、《九三年》 我的答案:C 40洛克认为合法的统治权应来自于()。(1.0分)1.0 分 A、上帝的旨意 B、教皇加冕 C、统治者暴力夺取 D、被统治者的同意 我的答案:D 4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胡塞尔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我的答案:D 42 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于()。(1.0分)1.0 分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法国战败 D、珍珠港事件 我的答案:D 4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出自()。(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拉斐尔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D 44对户粟郁子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出生于东京 B、是自愿为日本法西斯服务的 C、1946年被绞死 D、是一位日裔美国人 我的答案:D 45()提出了拉普拉斯星云学说。(1.0分)1.0 分 A、拉普拉斯 B、叔本华 C、康德 D、布鲁诺

我的答案:C 46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1.0分)1.0 分 A、1588年 B、1621年 C、1642年 D、1688年

我的答案:D 47基督教的道德体系内容中不包括()。(1.0分)1.0 分 A、仁爱 B、谦卑 C、同情 D、尚武

我的答案:D 48下列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的学说对早年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我的答案:B 49《独立宣言》通过的时间是()。(1.0分)1.0 分 A、1765年 B、1766年 C、1775年 D、1776年

我的答案:D 50“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出自()。(1.0分)1.0 分 A、《理想国》 B、《正义论》 C、《会饮篇》 D、《苏格拉底的申辩》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封建社会已经产生了现代科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约定论认为规律是约定俗成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18世纪英国开始出现现代政党制度的雏形。()(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传统无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518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是罗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6在康德看来,功利主义道德行为的特点是一种假言命令。()(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7笛卡尔认为来自感官的观念是可靠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8不同的民族会存在不同的道德。()(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9康德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0《营造法式》被李约瑟誉为“17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118世纪时法文是欧洲的通行文字。()(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2《理想国》里没有涉及到有关“正义”的内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3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4《圣经》的开篇是《创世纪》。()(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5怀疑主义在古希腊又被称为皮浪主义。()(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6自由就是任意妄为,不受限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7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人天然的是一个社会的动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8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王室就被废除了。()(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19慈禧太后死于戊戌变法运动之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0中国传统关于国家形成的理论是契约论。()(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1“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俄国。()(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2卢梭曾写过《忏悔录》。()(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3“他出生,他思考,他写作,他死了”这句话是海德格尔用来评论亚里士多德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4霍布斯认为人有保全自己生命的自由。()(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5洪堡强调一个国家的作用在于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6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一起合作发明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7在康德看来,善的意志是善的行为的保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8洛克的理论中的政府是一种无限政府,有无上权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29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0“历史”一词对于自然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含义是一样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1《崇祯历书》的主编是徐光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2古希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体。()(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3历史学家能够完全复原历史。()(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4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影响的社会阶层更为广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5霍布斯和洛克都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奠基人。()(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6卢梭笔下的自然状态是一种田园牧歌的美好状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7《理想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共同体。()(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8卢梭认为社会秩序不是源于自然,而是奠基在契约之上。()(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39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0无罪推定的原则属于现代法治思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1孟德斯鸠强调的是言论自由,而伏尔泰强调言论政治自由。()(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2《君主论》的作者是马基雅维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3《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献。()(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4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5理性主义是在法国发展起来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6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社会要让位于政治社会。()(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7雅典民主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8“预定论”是加尔文的主要观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49广播在二战时期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上一篇: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设计)封面及基本格式下一篇:1468471943夏令营闭幕式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