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调研报告

2024-07-03

第一产业调研报告(共8篇)

第一产业调研报告 篇1

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鄂尔多斯市科技局2008-06-0

2【字体: 大 中 小】

【E-mail推荐

一、第一产业现状

(一)产业现状我市于2000年提出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同时加快了“农牧区域布局、种养结构、畜牧业生产方式、人口居住布局、农牧业产业化和资金投入方式”六大调整,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划区轮牧、禁牧、休牧等政策措施,实现了农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双赢”。2007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0亿元。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375.1千公顷,牧业全市牲畜存栏1351.3万头(只),牧业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340.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比重达99.2%。

(二)第一产业科技资源现状我市农牧业科技资源较为丰厚。市直涉农涉牧科研院所5个(农研所、畜研所、水土保持研究所、林沙所、农机研究所),拥有一个市属农牧业学校,农业科技人才4394人,高、中、初级分别为575人、1259人和3100人。“九五”以来,我市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自治区级科技成果15项,市级科技成果50项。农牧业科技贡献率接近50%。经过农牧业科技人员的大力攻关,我市“飞机播种造林技术”治理毛乌素和库布其沙漠(地)、半农半牧区生态农业“四位一体”模式、羊“大肾病”病因及防治措施研究等成果与技术居全区乃至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府配置科技资源的引导作用,把市、旗区、苏木乡镇三个层面的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服务队(组)等形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配以96048科技服务热线,打造了“三层一线”农村牧区科技服务平台。同时我市顺势加快发展市场化科技服务组织,建成了5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10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2家国家级星火学校、8家市级农牧业专家大院,初步形成了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

(三)第一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技术现状在种子工程方面,我市的白绒山羊选育技术和玉米制种技术居自治区先进水平。我市在白绒山羊、肉羊、肉牛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冷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人工受精等技术,技术覆盖度绒山羊育种达1%,肉羊育种达20%,肉牛育种达70%。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选育采用传统的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杂交选育技术和株型选育技术,我市利用这些传统技术2007年发展玉米制种面积达11万亩,有20多家企业和1万多农户参与玉米制种,并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6个;在林沙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市采用容器苗的繁殖及示范推广技术、丸化种子沙漠飞播造林技术和系列林沙产品生物萃取深加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在现代农业方面,我市采用的主要技术有覆膜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喷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微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在设施农业方面,主要引进了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转基因植物新品种栽培技术、设施园艺技术,形成了一套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

(四)第一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牧业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滞后,技术引进、集成试验示范规模较小,组装集成配套的创新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由于受高级农牧

业科技人才和农牧业科研条件的限制,农牧业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只在林沙领域和玉米新品种选育领域有小的突破,在种苗组培快繁技术、家畜胚胎移植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与转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农牧业信息技术、设施园艺栽培新技术体系引进方面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只是小范围的引进示范。

2、农业科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相对滞后。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矛盾突出,导致农牧业科技创新效率低下,表现在农牧业科研管理上条块分割,设置重复,资源分散,结构雷同,不利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解决农牧业重大问题,也容易造成科技与生产,科技成果与推广的脱节,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成果转化率低。

3、农业科技园区基地数量虽已不少,但真正具备各种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服务氛围、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辐射示范带动能力的还不多。

二、第一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思路

第一产业科技创新总体思路是在现有的第一产业技术基础上,引进国内和国外的先进实用技术,采取引进吸收消化和集成创新进而研究和开发适合地区实际的组装与配套技术。

(一)种子工程——白绒山羊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建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因库,保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优良品种;二是在采用常规的杂交选育提高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动物模型BLUP方法,计算绒山羊完整、准确的育种值,筛选出具有育种价值的种公羊,加快种群的遗传进展速度,以产绒量、绒细度、绒肉兼顾三个指标为参数,淘汰不合格种公羊,选出达标种公羊,再采用人工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超排技术进行扩繁。——肉羊品种培育技术创新方向:以无角多赛特和萨福克作为终端父系,当地母羊和小尾寒羊为基础母羊,引进和采用经济杂交、多元杂交和级进杂交技术,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市的集约化肉羊生产所必须的繁殖控制技术、繁殖利用制度、饲养标准、饲料配方、育种技术、农副产品和青贮饲料加工利用技术,以及工厂化、半工厂化条件下生产肉羊的配套设施、饲养工艺和疫病防治程序配套技术。——肉牛品种培育技术创新方向:以西门塔尔、海福特、安格斯、夏洛来为父本,以蒙古牛和秦川牛为基础母牛,引进和采用人工受精技术、冷冻胚胎移植技术、新鲜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和牛超数排卵技术,研究适合本地区的肉牛育肥配套技术,推广阶段育肥法、短期快速育肥法和育成牛的持续育肥法,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在传统选育技术的基础上,引进转基因育种技术,进行快速育种,品种改良,以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粮饲兼用玉米;二是利用太空育种技术,诱发基因性状发生改变,选育出优良玉米品种;三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对优良新品种进行快速无性繁殖;四是研究和推广我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组装配套技术。

(二)林沙产业:——林沙作物种植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引进利用容器苗沙地植苗枪造林法、空中机枪扫射播种法、高压喷洒播种法、丸化种子沙漠飞播造林法等国内外先进技术;二是推广应用围栏封育技术、保水剂应用技术、工程与生物固沙等方面的技术。三是引进优良沙旱生新树种,利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适合我市立地条件的植物产业化繁育与示范组转配套技术。——收割设备研制技术创新方向:一是推广沙柳、柠条等灌木平茬复壮先进技术,提高沙生灌木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加强沙生灌木平茬机的研制,不断加强其动力匹配、动力传递、排送装置、刀具设计、刀齿齿型以及刃磨等方面的设计与开发。三是加强便携式平茬机的设计与改型,制造依靠小型农用车为主要配套动力的小型平茬机械。——林沙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方向:围绕人造板、造纸、饲料、饮食品、药品、化妆品加工和生态旅游林沙6大产业,引进和推广柠条饲料加工技术、推行柠条青贮、黄贮、微贮、氨化和添加降解酶技术、沙柳制浆连续蒸煮技术、亚氨制浆造纸技术和生物酶技术,研究“五化”(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饲一体化、林能一体化、林景一体化)和“三品”(饮品、药品、化妆品)组装与配套技术。

(三)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引进和推广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等。二是引进和推广节水灌

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三是尝试 “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通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及计算机网络,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网系统”,对农田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四是结合我市实际,集成国内外先进节水技术,研究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纯井灌区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低强度高效率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五是加强我市水资源采补平衡技术研究,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六是以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契机,引进大型喷灌设备研发技术,积极开展大型喷灌设备维修技术培训,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保驾护航。——精准农业技术创新方向:围绕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进精准作业车载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采集的共性技术,研究精准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模型及农田变量作业处方生成技术组装配套技术;在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精准农业重大装备、精准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精准农业推广模式与组织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四)设施农牧业——高效优质种植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一是引进和推广无土栽培技术,实现无土栽培的科学规范、量化指标和数字化程序管理 ;二是要引进和推广温室保温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温室蓄热墙、地中热交换系统、保温幕(帘)、双层充气膜覆盖等节能技术;三是推进计算机在温室设施中的应用;四是在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组装配套温室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如节水节肥技术、增温降温节能技术、补光技术、隔热保温等技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创新发展方向:在城郊区发展花卉、蔬菜、果树产业,引进和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技术、“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新型有机肥肥料生产技术和残留农药生物降解技术,有限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舍施养殖模式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引进和推广品种改良技术、饲料配制微生物接种技术和酶制剂添加技术;二是引进疫病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三是研究和组装适合我市实际的模式化生态舍饲养殖技术。

三、加强第一产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第一产业建设中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集成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政策、资金、舆论导向等各种社会因素投入现代农牧业,支持和关注农牧业科技的发展。

(二)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调整科技经费的支持结构。要在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牧区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牧区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与农村牧区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牧业科技重大项目的支持,建立长期支持市级现代农牧业与新农村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农牧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应用与推广,提高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要加强农牧业科技成果的熟化与转化,加大农牧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配套,强化一线科技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调动科研院所、农业推广机构、学校、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核心,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联手中国农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大在我市建立农牧业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园区基地。——围绕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标,启动市级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8个旗区建立8个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8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围绕肉百万肉羊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种子工程,加大专家大院建设扶持力度,在达旗、杭锦旗、乌审旗、鄂前旗建设4个肉羊专家大院,在鄂旗、伊旗建2个绒山羊专家大院,在达旗、杭锦旗、乌审旗建成3个肉羊专家大院,引进和推广种子工程先进技术,研究种子工

程集成与配套技术;围绕设施农业,在东胜、伊旗、准格尔旗建设3个城郊设施农业专家大院,引进、示范和推广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研究设施农业集成与配套技术。——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市级园区基地扶持力度,在原有的5个自治区级园区基地和10个市级园区基地的基础上,再认定5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充分发挥园区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我市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我市林沙产业,推进东达蒙古王集团、亿利资源集团、伊泰集团,王致和集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部沙棘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探索产学研的新路子。

(四)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大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力度,每年从市、旗(区)、乡苏木镇至少选派600名科技特派员;二要加大农牧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每个旗区要围绕重点产业建10个样板式专业技术协会;三要加强乡苏木镇农机中心建设,全市优化发展区的20个苏木乡镇农技中心全部实现“五有”标准,即有场所、有人员、有仪器设备、有经费、有培训设施;四要研究制定扶持和激励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

(五)加强对农牧民和农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牧民。在8个旗区建8所农牧民星火技术学校,同时要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作用,便于农牧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实用农牧业新技术。

(六)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业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的政策。二要建立新型的科研机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三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四要探索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新型投融资机制,逐步改革现行农牧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牧业科技企业、农牧业科技产业和农牧业生产者使用新技术的扶持力度。

第一产业调研报告 篇2

一、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赤峰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积极调整承接思路, 加强承接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6-2010年, 全市累计引进区外 (国内) 资金1180.1亿元, 年均增长26.56%, 是“十五”时期的1.1倍。其中, 从京津冀地区引进资金570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48.3%;从东北地区引进资金317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26.7%。产业转移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延伸了产业链, 带动了就业, 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 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引联重组、提档升级, 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引进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发百万头 (只) 肉牛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凌志公司马铃薯加工、草原华宇蔬菜加工、万德脱水蔬菜加工等一大批项目, 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 全市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移使全市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 全市已建成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1470处, 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45处;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的村嘎查247个;肉牛存栏千头以上的村嘎查19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23处。三是带动了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目前, 全市通过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已达到64多万户, 比“十五”期末增加16万户;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 比2005年增加1700多元, 增长了1倍多。

(二)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项目中, 既有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类项目, 也有技术密集型的精密仪器加工、装备制造项目, 这些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势产业的有效衔接, 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喀旗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亚鼎铜业铜材深加工项目, 右旗引入总投资59.2亿元的中电投煤制甲醇项目, 林西县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东北特钢钼制品深加工项目, 使全市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延伸。松山区引入总投资8亿元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阿旗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大唐、华锐风电、山东中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以及翁旗引进的鸿宇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 使全市机械制造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 带动了就业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赤峰, 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 入园企业达95家, 已安排就业2万多人。翁牛特旗的玉龙、梧桐花等工业园区, 目前投产企业已安排就业2000人, 如果园区项目全部投产, 安排就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以上。

二、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承接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 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一) 统一思想, 充分发动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探索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 面对发达地区迫切寻找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 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分析产业转移动向, 找准产业调整走向, 把握产业转移重点。几年来,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 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二) 注重园区建设,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载体

没有一个好的承接载体, 再好的区位也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 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赤峰市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模式, 全力主攻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进程。按照“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要求, 全市12个旗县区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 并分设了近30个工业集中区或专业化园区。二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承接重点。目前, 克旗煤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园区、锦山铜产业园区、翁旗玉龙机械制造园区、喀旗和美建材园区、宁城塞飞亚和红山文钟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已经形成, 专业化、链条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的势头逐步显现。三是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 各旗县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道路、环保、通信、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 积极完善工业园区出入通道建设, 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上述措施, 全市已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4个, 市级工业园区8个, 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2个,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个, 这些园区为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政字[2010]149号) , 明确了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工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鼓励类的项目, 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 经税务机关认定, 在2010年底前, 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经省级以上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所得税减按15%征收。在金融支持方面, 市本级及各旗县区设立和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风险补偿资金, 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驻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承接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 简化授信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在土地保障方面, 鼓励转移企业进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其所需工业用地采取出让方式供应, 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转移项目, 土地出让收益由市及各旗县区财政视转移企业投资强度和预期收益以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项目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环保方面, 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转移项目。环评审批上优先受理产业转移项目。在工商方面, 对转移企业注册登记, 依法可以简化的程序一律简化, 符合当场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在人才方面,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引进和聘请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训。此外, 各旗县结合本地实际, 也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翁牛特旗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园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从制度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 增强服务意识,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 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 促进资源集聚的能力。近年来, 赤峰市突出了服务比招商更重要的理念,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靠服务留住项目。一是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针对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 建立了一整套吸引客商投资的服务体系。如翁牛特旗集中清理34项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费用收取、一周内办结”等服务制度。二是积极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 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 建立园区投资公司, 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问题。在企业用工方面, 积极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 引导市内学校立足服务产业发展, 调整办学思路, 推进校企合作。

(五) 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近年来, 赤峰市积极改变传统的分散招商模式, 按照“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加强与东三省、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并先后与大连、唐山、天津等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 就工作机制互访、友好区域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重点项目推介会。先后在沈阳、大连、唐山、天津等市组织召开了大型赤峰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 吸引客商来赤峰考察、投资。三是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参加西洽会、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民间资本合作暨产业聚集区招商选资对接项目洽谈会、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多个区外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推介活动, 打造了赤峰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 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三、几点体会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高层推动。同时,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着力在投资环境、服务水平、承接载体等方面加强建设, 提升总体竞争力。据判断, 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预计只有3-5年, 我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总结赤峰的主要做法, 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加强如下方面能力建设。

(一) 更新观念, 强化服务

能否承接好本轮产业转移, 产业是否向我区转移, 关键是能否满足转移产业所需的条件。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 主要应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因此, 我区加快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关键是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办事效能, 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 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行为, 给客商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 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政策优势。争取把我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享受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培育更多的有利因素。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 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动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企沟通, 积极推介重点项目, 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充分盘活土地存量, 用好现有闲置土地, 用好荒废土地, 解决好用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 建立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三)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提升承接能力

在赤峰市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 (工业园区) 建设。如我们考察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都是如此。当前, 我区工业园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功能不强等问题,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汽、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 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新体制。

(四) 完善引资方式, 提高承接针对性和实效性

宁洱蚕桑产业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宁洱县;蚕桑产业;现状;目标;对策;措施

1 蚕桑产业发展状况

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自1991年7月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种桑养蚕,至今22年。1992年发展桑园面积200.6亩,2004年种植桑园面积达8559亩,发种4109张,产鲜茧154.6吨,属历史最高。

“十五”期末,全县种植有效桑园面积4194.7亩,分布在7个乡(镇),21个村委会,2372户,占农村总户数的6.5%。累计发种11,580张,产鲜茧404.9吨,实现产值1215.9万元。

“十一五”期间,由于大力开发烟产业及其他生物产业种植,烟、粮、桑、经等产业争地问题日益凸显,导致挖桑弃养现象突出,到2012年末,全县有效桑园面积2040亩,分布在6个乡(镇)13个村民委员会,分别在勐先乡和平、先胜、雅鹿、宣德、谦乐、安宁6个村;德安乡恩永、石中、永顺3个村;普义乡普治村;磨黑镇庆明村;黎明乡团山村;梅子乡民乐村。种桑农户418户,养蚕农户408户,养殖蚕张1535张,鲜茧产量54.03吨,鲜茧产值182.63万元。重点扶持培育重点户131户,其中:种植桑园3~8亩、养殖蚕种4~12张有123户;种植8亩以上、养殖蚕种10张以上有8户。年收入1万~2万元有41户,3~4万元有8户,4万元以上有1户,年最高户收入4.23万元,亩产值最高达0.472万元。每张蚕种扣除生产成本纯利润510元左右。

2 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问题

2.1.1干部认识问题

部分干部对产业整体思路理解不深刻,对生产过程了解不全面,对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甚至置之不理。导致信心不足,决心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布局不合理,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没有一个乡(镇)作出过蚕桑产业规划,由于利益和任务驱动个别乡(镇)动员桑区挖桑种烟。出现极少有宣传种桑养蚕的,即便有也是履行职责而已,不抓落实。

2.1.2群众认识问题

据对5个乡(镇)13个村民委员会26个村民小组167户走访了解调查调研。群众有四种认识,一是22%农户种桑养蚕多年,已掌握技术,有收益,不愿挖桑改行,坚持巩固发展;二是31%农户认为只要蚕茧价格随行上升,种桑养桑稍加扶持,加以扶管,决不放弃;三是27%农户有“等、靠、要”思想,只要政府能出台落实像种烟那样的扶持政策措施,能投资修路、挡坝,有资金扶持,可以种桑养蚕;四是20%群众对蚕桑产业全过程不了解,也不想了解,绝对不种桑养蚕。

2.2 产业问题

经过22年种桑养蚕生产发展,蚕桑产业存在较多问题,但集中起来受五个方面的因素牵制。

2.2.1受传统产业的牵制

受水稻、玉米、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等相对稳定收成影响,对种桑养蚕发展前景,比较效益了解不多。

2.2.2受劳动力投入的牵制

多数边远山区老弱病残者留守家中,中青年外出打工或外出做其他产业,城镇坝区壮劳力忙于建筑业,发展短平快产业,加之蚕桑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农村缺劳力。

2.2.3受烤烟产业的牵制

众所周知,烤烟受国家政策的双控,有政府做支撑,财政资金做保障,投入资金多,激励机制活,财税贡献大,扶持措施强,种烟劲头足。反之,蚕桑投入资金少,扶持措施少,没有活机制,激励办法极少,以致种桑养蚕没劲头,得过且过、抵制思想较严重。

桑园高产、效益高的地方基本属于烟田整合范围,种烟喷药后影响蚕生长发育,甚至中毒,导致烟、桑相互争地、争环境矛盾加剧,挖桑弃养现象十分突出。农户种1亩烤烟,产值在2500~3200元之间,种1亩桑,产值在2410~2800元之间,烟、桑平均亩产值效益接近,但扶持措施相差大。

2.2.4受发展挫折的牵制

蚕桑种了挖,挖了种,反复折腾,部分桑农丧失信心,出现丢荒现象,部门、企业投入扶持不足,加之4年连续干旱,没有多余资金修沟挡坝,给种桑养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2.5受龙头企业投入的牵制

公司出现“只要马儿跑,不给马吃草”、“只要蚕生茧,不管蚕死活”,佳浩公司一统普洱市蚕桑产业,投入资金、技术、人力少之又少,基本见不到总公司人员下基层进农户指导服务,科技人员也从未有走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导致农户及基层推广人员丧失信心,看不到種桑养蚕的前程。

2.3基础设施问题

目前,桑田规划达不到科学水平,受生产规模限制,连片种桑面积小、地块分散,不利于集中建设桑园道路,修建配套水利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建设蚕房难以回收成本,出现“等、靠、要”扶持资金建设蚕房,无扶持资金不建房,出现专用标准蚕房,小蚕共育室、蚕种催青室、大棚养蚕房建设满足不了养蚕需要;导致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生产要素未能有效流通和科学配置,种桑养蚕效益难显现。

2.4技术问题

2.4.1规模小,资金缺乏

蚕桑生产规模不大,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比较困难,县财政安排不出蚕桑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新技术推广难,难以做到技、物有机结合,新技术到位率低,综合防疫不力,没有有效控制蚕桑疫病、病毒病、脓病等重大疫病危害。桑园预防、养蚕技术,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不到位,难以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2.4.2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不到位

从调研情况看,种桑养蚕技术普及不够理想,多数桑农对种桑养蚕技术掌握程度欠缺,普遍存在桑园管理滞后,桑叶质量低下,桑叶利用不足,蚕苗喂养粗放,蚕茧等级不高一系列问题,极大制约了蚕桑产业发展。

nlc202309020445

2.4.3技术力量配备不足

目前龙头企业只有5名蚕桑技术辅导员,县蚕桑办9名干部职工中有5名半路出家事业编制人员,年龄超过48岁,没有系统学习过种桑养蚕技术,没有外出学习机会,这些人员只能算技术熟练工,除承担技术指导外,肩负发放蚕种、收购蚕茧、发动宣传种桑工作,难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其余4名为公务人员。

2.4.4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宁洱县种桑养蚕农户较少,对种桑养蚕农户的培训和上门指导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依靠原有的方法、原有的人员,培训指导服务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地全面覆盖全县种桑养蚕农户,迫切需要改进方法,普及种桑养蚕常识,不断更新技术知识。

2.5蚕种订购发放有疑问

养蚕农户多数反映,龙头企业提供的共育蚕种,死亡率较高,出现质量问题,脓病病蚕率最高达6.3%,给桑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发放蚕种随意性大,实际领取到的蚕种数量少于订购数量,出现有时订购一张蚕种,实际只有0.8张左右;单位蚕种数量较少,蚕种数量计算困难,单张蚕种数较以往有所减少。

3 发展宁洱蚕桑产业对策与思考

根据市、县“十二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宁洱蚕桑产业发展以现状和主要问题,特提出三种对策与思考,供参考。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创造效益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提高对蚕桑产业认识,转变观念和工作作风,不折不扣抓蚕桑产业发展,建立宁洱蚕茧生产基地县。

3.1.1明确目标,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发展

各级政府拿出资金、人力、物力,以开展蚕桑产业“1、2、2、4、8”工程建设为目标。即:建立1万亩基础桑园,养殖蚕种2万张,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达40kg,鲜茧产量800吨。在勐先、德安、普义、梅子、黎明、磨黑6个乡(镇),选择和平、先胜、雅鹿、宣德、谦乐、安宁、恩永、石中、永顺、普治、庆明、团山、民乐等13个村民委员会进行重点发展,从2013年起,选择优势区域,高起点、高标准每年新建高产优质桑园1600亩以上,力争到2017年建成新桑园1万亩,年养殖蚕种20,000张以上,达40kg,鲜茧产量800吨,实现鲜茧产值2000万元以上。推动此项工作一是要科学统筹,系统规划,制定中、长期规划,对种植区域、产业发展阶段、相关配套措施等进行统筹安排,明确目标和方向,要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二是实事求是,有序推进。

3.1.2为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十项工程

(1)强村大户工程建设。以培养蚕桑示范大户为切入点,以建蚕桑专业强村为突破口,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采取面上扩大、点上扩张,培养大户、整村推进和综合配套等措施,全面提高亩桑产叶量、亩桑产茧量和优质茧比例,增加蚕农收入。到2017年,培养桑园面积6亩以上、平均亩桑产茧量120kg以上、年鲜茧产量720kg以上的蚕桑示范大户50户;建设桑园面积100亩以上,平均亩桑产茧量100kg以上,年鲜茧产量10吨以上的蚕桑专业强组12个;建设桑园面积500亩以上,平均亩桑产茧量100kg以上,年鲜茧产量50吨以上的蚕桑专业强村1~3个,培养一大批强村大户典型。

(2)新桑园建设。加强对现有2040亩桑园改造和管理。从2013年起,选择优势区域、高起点、高标准每年新建高产优质桑园1600亩以上,力争到2017年建成新桑园1万亩,确保新桑园每亩产叶量达到1500kg,产茧100kg以上。

(3)中低产桑园改造。从2013年起,每年改造400亩,通过良桑嫁接改造,老树更新复壮、缺塘补株、改土、改水等措施,使现有2040亩中低产桑园达到亩桑产叶量1500kg、产茧100kg以上。

(4)小蚕共育室建设。按每30亩桑园配套建设一个100m2的小蚕共育室。到2017年,计划建立200个。

(5)大蚕房建设。按照1亩桑园配套建设10m2大蚕房,确保养蚕设施配套、产量高、质量优。积极探索和改进大棚养蚕。

(6)清毒设施建设。按每户3畝桑配套修建一个消毒池和购置一台消毒机具,确保消毒到户,全面彻底。

(7)蚕种催青室建设。围绕桑园分布情况,按每建设1万亩,扶持配套一个100m2的蚕种催青室,到2017年新建1个蚕种催青室。

(8)桑水工程建设。在山区和干旱地区,大力开展以集雨为主的小水池、小水窑、小引水渠等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

(9)推广桑园间作套种。因地制宜,适时适度科学,推广桑园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10)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一要稳定和完善县、乡镇)、村组(蚕桑辅导员)三级蚕桑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对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宣传引导,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维护鲜茧收购市场秩序;二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重点解决优良桑、蚕品种选育推广、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控、标准化省力化科学养蚕、桑园间作套种复合经营、蚕桑副产物开发利用、丝绸精深加工、新型蚕药和蚕机具的研发利用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三要加大蚕桑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对桑农的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桑农的科技文化素质,使每户桑农至少有一人能熟练掌握种桑养蚕的技术操作规程。

3.1.3 实现以上目标应采取五条措施

(1)加强示范带动。建立一批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专业村、养蚕专业大户,使农民看有基地、学有样板。

(2)搞活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在蚕桑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蚕桑产业化体系的核心,是蚕农进入市场的载体,龙头企业大力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盘活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效益。进一步开拓蚕桑茧丝及副产品市场,搞精深加工发展路子,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稳步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

(3)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完善县一级、健全乡一级、延伸村(组)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蚕桑专家和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蚕桑推广服务体系,采取聘用制、工资专户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

(4)促进科技推广。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第一线技术力量,加强蚕桑技术培训,实行品种优良化,桑园管理科学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消毒防病制度化,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推广大棚养蚕、省力化养蚕等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生产场所限制等矛盾,提高经济效益。

(5)强化领导作用。加强领导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加强领导机构力量,实行县乡领导,单位挂点扶持蚕桑基地制度,把蚕桑产业的发展列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出台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对养蚕建房用地,苗木供应等给予适当扶持,改进宣传栏、宣传单、墙报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优惠政策,开导农民发展蚕桑产业生产。加强蚕种统一供应管理和蚕茧市场管理,维护蚕桑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3.2稳步发展蚕桑产业

在现有机构不撤,人员不变,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以“巩固提升、稳步发展、提质增效、整村推进”为基本思路,稳步发展蚕桑产业。

3.3 放弃发展蚕桑产业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烟、经、粮、桑、生物药业”等产业之间相互争地、争劳力问题日渐凸显,整个大环境造成蚕桑产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各级投入力度不大,制定不出活机制,拿不出扶持措施和办法,可以大胆决定放弃,把该挖的桑园挖掉改种,把现有人员撤并,该退的退,该回原单位的调回原单位工作,其余人员,归并县农科局或重新恢复蚕桑站,随行就市,尽力发展。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篇4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XX 年英国《金融时报》500 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 15 年的时间,耗费 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 20 年间,每隔 5 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 1 倍。XX 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 71 亿美元、46 亿美元和 35 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 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 1/5000,日本为 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XX 年,世界前 10 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 20 家占有率已经达到 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 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 70%。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出现了令人触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今年上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24 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 5%,同比增幅降低 0.9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1063 元,实际增长 2%,同比提高 1 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还同时指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 162 元,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 65%,而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 43 元,占全部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 82%。剔除其中的一些不可比因素,仍然可以看出,医疗消费在城乡人均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差距并不大。农村居民人数基本是城镇居民人数的二倍以上,如按实际数字计算双方医药销售金额应当大致相近。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多种因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额 723亿元,而其中农村销售额 35 亿元,仅占全国销售额的 9%。城乡医药市场消费差距之大,确实应该令人思索。笔者认为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还依然存在。这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极不相适应。医药保健是保障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长久下去,势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

(一)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镇、乡两级的集镇上。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需求客观的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由此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在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从而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之地。另一方面在销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二)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 GMP 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严重下跌,不合格药品随处可见。据有些地区对

农村基

层药店、诊所、卫生室抽检,药品不合格率竟高达 70%,而那些无证经营的超市、保健品店、诊所还不包括在内。归纳起来,主要问题就是过期失效、霉变虫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制的原药上市等几个方面。

(三)农村市场药品价格混乱。

农村医药市场由于价格信息闭塞,价格方面又无实质性的管理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靠高不靠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价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往往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

(四)农村市场药品管理松弛。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刚刚涉及县级,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机制管理状态。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交通工具无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由于农村市场的客观因素,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又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

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二、症结

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第一、农村医药销售市场药品供应问题,建国以来主要靠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和委托代批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分割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了原有的农村医药批发机构不适应多种经济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消费层次的农村医药市场现状。

旧的渠道不适应,新的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渠道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村镇小店、医务所和行政村的卫生室药品进货渠道处于秋黄不接的状况,农村分散在最基层的销售网点药品供应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

第二、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或地段,竞争过度,竞销过热;经济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众多的村落、村镇药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市镇,医药品种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农民消费的需要。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农村市镇药店已经很多,有的已经亏本。殊不知解放前许多镇上有近十家药店,现在人口增了三倍,集镇的规模也成倍地扩展,药店不是多了而是规模、机制不对头。更何况众多的村落、村镇也是农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网点空白,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第三、各种经济成份自成体系,各类经济成份连锁网络中心按照自已所在城市经营的习惯遥控指挥身处农村乡镇的销售网点。购销脱节,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不能适销对路。一些企业还片面地追求高差价、高价格、高利润药品的销售,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的雷同化。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医药商品、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特别是传统的服务项目却很难购到和满足。

第四、经济实力雄厚,品种齐备的医药集团企业热衷于在城市拼搏,无暇顾及如何占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价、低利润的商品无人经营,传统的繁琐薄利的药店售后服务也基本不见。

第五、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投入等超常规发展,造成单位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卫生院抓住了行政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工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数供应给卫生室的药价往往高于市场上一般零售店的进价。管理严格的乡镇,有些村级卫生员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对上实行明顶暗抗,偷偷摸摸在无证药贩处购药。他们甚至八小时在卫生室上班,业余时间在家里行医,成了一证多摊。管理松一些的乡镇,由于经营的分散性,村级卫生员采购药品基本处于监督管理的空白状态。

我们认为这许多因素归结起来,基本上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农村医药市场监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强和规范;二、农村医药市场药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药品监管工作好,药品流通渠道就通畅。只有药品流通渠道通畅,农村医药消费才能正常发展。

三、初探

农村医药市场要加强监管力度,已经引起许多领导的重视。县级药品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正在建立和强化,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特殊性和因此而形成的难度我们更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建国初期,由于农村医疗水平的落后和医药商品的缺乏,农村急切的是要解决药品的供给问题。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解决了农村医药市场的根本问题。由于药品掌握在国营经济手中,在国营商业系统从上到下的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平稳。随着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农村集镇上的个体诊所联合起来,组成联合诊所。个体零售药店联合起来,组成合作药店。有一定规模的医药商店实行了公私合营。由于联合诊所、合作药店、公私合营药店都在掌握住医药物资的国营经济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还是发展平稳。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中心集镇由国营经济直接组建地区性人民医院,联合诊所也接受卫生局的领导和管理。农村医药商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规范管理曾多次因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而条块变动。但在国营经济的统一领导下,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也是比较平稳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加入,多种商品流通渠道的展开,彻底打破了农村医药市场几十年平稳发展的境况。特别是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村医药市场也就跟着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简单的历史回顾,面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发达、人口分散、村落众多、网点稀少,形成了农村医药市场宽广、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网点设置分散和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我们认为一、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坐镇在城市中的大型医药集团企业深入农村,通过收购、兼并,合股、控大股、直接建网点等多种形式,切实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农村行政机构的改革,特别是以经济自然流向为指导,实行撤小乡并大镇,撤小村并大村,精简行政机构,精简行政人员,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变革。这为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占领

农村医药市场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效益。建国几十年中,农村医药市场的平稳发展,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农村医药市场长期有一个主体力量统管。大型医药集团牌子硬、信誉好、实力强、品种齐、价格廉、质量有保证。支持他们占领农村医药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农村医药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向那些大集团企业提议,深入农村应该深入到在农村机构改革后的大村所在地组建连锁网点,因为这里是农村经济最基层的中心地,也是各农村村落人流的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农村医药网点的空白处。

(二)建国几十年中城市国营医药批发企业下伸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发部门,我们认为这个经验实得大型医药集团占领农村医药市场的借鉴。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应该在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零兼营的药品配供中心。全面开花,做到每个网点品种齐备,这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每个网点品种齐,势必库存大,药品卖不掉,周转失灵,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若品种少、规模小又满足不了消费多层次的现代农民医药保健的正常需要。这正是一些以单一经济成份组织的连锁网店存在的而且很难解决的问题。而在中心集镇建立配供中心,则有利于商品资金、人员规模的节约。农村中心集镇人口多、经济繁华、商品辐射能力强。配供中心由于实行批(配供)零结合,身在农村了解农村市场的需要,多备品种能够适应农村医药市场多层次的消费新需求,又可以“以一供十”,即用较少的资金满足周围乡镇、村镇(含改制后的大村)连锁网点的需要。同时农民有个土种土生药材的收购问题。近年来土生药材由于无人收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农民收入。配供中心身在农村,了解药源,又可根据组织的指令,辅导种植和收购药材。确实这是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三)市、县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否能以农村中心集镇上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农村医药配供中心为依托,借用或聘用配供中心的领导为农村药品监管的人员。在县级药品监管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1、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员熟悉农村中的情况;2、由于配供中心在农村有一个网络体系,运用好这个网络,监管工作可大大地取得实效而且大大地节约费用;3、可节省行政机构人员编制;4、容易取得地方党政领导、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容易协调地方上的各种关系,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5、农村居民民风淳朴,讲究情感。监管人员在农村工作,为严格、公正执法,容易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实行政务公开,提高药品监管工作水平,切实改变农村药品市场的不良现状,确保农民用药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农村是个大市场,有占到全国人口 70%的农民住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农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去占领农村市场,既能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近期的经济效益,健全的销售网络,入世后,其战略性的成果也将十分显著。当然政府更应该积极鼓励企业深入农村医药市场,要制定倾斜的政策支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1、城市与农村有一定的行政障碍,这很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2、现有的店铺都有较好的地段,新网点的设立要取好的地段,更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3、新建网点,手续难度大,费用也很多。企业正常营业后,正常情况下还要半年才能盈余,所以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积极的政策辅持、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支持。4、医药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大型集团企业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当成自已的眼睛和手足在农村的延伸,支持他们,依靠他们,共同监督管好农村医药市场。

随着农村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农村医药市场一定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一、宏观情况

医药行业在 2015 到 2015 这 8 年间由于药品价格管制和招标政策比较宽松,配合充足的行业资金支持,以及市场自身稳定的需求,医药行业在这 8 年间发展较快,产值增速平均保持在 20%,2015 年以来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 GMP 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有所下降,维持在 13%左右,不过政策面上也 有许多利好消息,无疑仍将会刺激着医药行业稳步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利润外在因素是国家的医疗医保政策,内在因素是市场需求,核心是产品药效质量和招标政策。

首先新一届政府大力发展医疗保险,把城镇居民大病重病均列入医保统筹范围提高了报销比例,无形中能促进医药行业整体销量利润,另外仅以 2015 年来讲,全国医保结余资金总额超过 9500 亿元,占药品消费的 102%,医保资金具有强大的消费欲望和动力。

其次目前随着疾病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本身人口基数大的现状,无论是在医院就医型,还是在家疗养型对医药及医疗器械客观上都有大量稳定需求。

再次国家药监局逐步放开药价管制,可能导致低价药有所上涨,高价药价格回落,药品市场充分竞争,这将对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有益,大大促进销售额度,增加利润。

最后政策逐渐探索试水医院药房“对外托管”;允许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拟放开网上药店处方药互联网销售。又增加了一个医药销售渠道,市场销量广阔。

二、微观分析

医药行业整体前景好,但好的行业不一定百分百有好的企业。具体到一个企业公司来讲要想实现高利润运营,需要有核心的安全且吸引人的产品和技术,有专业营销中介如经销商,货物储运商,稳定的供应商,下游客户要广而分散,要有金融中介持续稳定支持。

决定医药公司发展中几个关键运营板块分析

(一)原料供应商 供应商地位举足轻重,是整个价值传递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尤其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客户满意程度,产品销量,公司利润。所以医药企业都很重视和供应商保持好关系,原料价格直接影响成本,所以一般也会多选择几家供应商,不过分依赖于某个或某几个,防止因供应成本走高,而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关于医药生产公司与上游供应商之间供销结算方式,以调研的两家生产型药企业河南明仁药业(该公司具有Ⅲ类医药器械生产销售资质)和顺康中医药批发连锁

公司来看,除了针剂供应商可以赊销购销或开承兑外,中药材,酊剂,西药化学原辅料多使用现金结算。药企在进货过程中对流动性资金有需求。

(二)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营销,人工,财务成本 远不及研发成本,公司直接设立研发部研究所,所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长,有时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所以有的药企可能会直接选择与高等院校、医药研究机构合作购买他们的专利,再进行直接或仿生生产,以节约研发成本。产品定型后还需要由药监部门组成专家组进行 GSP、GMP 质量认证,方能对外销售。这期间购买专利和药品生产批号的费用,以及公关认证费用是一笔较大开支。一旦产品得到相关部门技术认证,方能参与各大医院招投标,进药房,以此能够保证有较好市场销量。所以药企在进行技术认证和后期招投标过程中,也是具有强烈使用资金欲望的时期,能够且愿意承担高利息成本,所需资金一般在 200 万以上。

(三)销售环节 医药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医院、药店、诊所为主,三者都有可能成为同一家医药公司的客户。尤其是连锁药店,渠道能量很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销售力量。在省内例如张仲景药房,省医药超市,健康人药房,千禧堂,老百姓等大的药房还有一些名气稍弱的小连锁药店零售收入占比颇大。药企在跟这些医院,药店,诊所合作时资金结算上是先收取一定比例定金,然后全额结算,所以账期一般不会太长,所以在此经销过程中,药店大型诊所会涉及进货流动资金、周转资金需求,但期限根据调查来看均以 2 到 3 个月为主,承担利息成本在 2 分以内。

(四)小型药店零售 单一个体户经营的药店,其利润增长首先靠的是好的店铺选址,其次就是有价格竞争优势的进货渠道,再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取得省市医保刷卡资质。根据调查显示一个经营刚满一年,面积在 350平左右的中型药店在医保资质下来之前月均营业额在 15 万左右,医保资质审批下来后,零售业务达到 23 万左右,有突飞猛进增长。所以一般药店大多都有意愿申请医保刷卡资质,其公关活动费用省、市加起来至少 20 万左右。

诊所及其药店也有相对的淡旺季之分一般在 5 到 7 月份是淡季,进入下半年 8 到 10 月份库存周转率加快,年底 12 月份备货需求增大。所以中小型药店在采购药品、补充流动性资金需求、以及申请特殊资质时期,对资金有非常急切的渴求,一般所需资金在 50 万以下,利息成本在 8 左右。因为经营相对稳健风险较小,所以需要的是短平快资金不愿承担过高利息成本,融资渠道一般是以拿房本抵押办理的大额生意人信用卡为主,或是亲朋之间转借,支付1 分左右利息。

三、风险因素 目前省内医药生产企业经营较好的应属新乡的华兰生物和信阳的羚锐制药,二者均是上市公司,它们具有自己核心的生产专利技术,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其他的一些中小药企大多是生产国内外仿生药品的,企业没有研发实力,所以利润空间有限。另外,药企在原料采购时多以现金结算,销售环节收到医药连锁公司的多是承兑,所以容易产生一段时间账期,造成流动性资金紧缺,因此对银行等金融部门有很大程度依赖性,经营稍有不善,会面临抽贷风险。

四、综合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当前形式下,我们要帮助一个好的行业好的企业找到融资需求融资点,由原来被动选择客户到主动发掘客户。综合衡量来看,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及增长

空间还是蛮不错的,可以覆盖融资成本。受政策层面影响较大,但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药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环节都存在短期流动性资金需要。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于此,专门设计适合他们需求的信贷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具体产品设计如下

(一)寻找一优质药企,打通它的上下游企业,走供应链金融模式,做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全方位资金支持,这样可以避免以往合作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压贷,抽贷造成的资金枯竭风险,单笔贷款额度不宜过高,但可以循环使用。

(二)针对单一小规模药店而言,设计短平快信贷产品,可以面积在 40平以上房本抵押,设计单笔贷款额度在 10 万元以下,期限 60 天左右信贷产品,要优于信用卡 45 天免息期条件,突出产品优势。

(三)另可以月均收入在 3000 以上,医保社保公积金齐全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做连带责任担保走信用贷款,期限也不宜长,可以约定有循环使用功能优势。

(四)针对医药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结算上,收取承兑占比较大这一现状,可以设计以应收账款抵押来做贷款,承兑视同应收款,大大降低放贷风险。

五、总论

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篇5

我县物流业受交通条件限制,虽然起步较晚,但,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修水物流市场活跃。现有20家企业落户物流园区,其中3家已经注册为正式公司。大量个体运输户,承担着商贸、工业物流运输任务。许多经销商、代理商和批发商成为货物配送中心,集批发、销售、物流于一体,仅副食品行业拥有配送车辆300多辆;“五丰”干货每天有6条专线给乡镇送货上门,县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并且向周边县乡辐射。10多家国内知名的快递公司在修水设点,主营小件货物配送,成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星物流商贸城坐落在在良塘新区,占地面积140.6亩,规划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设立了六大功能区,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建了规模可观的服务平台。

物流管理日趋完善。2013年4月,修水县物流办成立,建立修水物流网站,为工业园区136家企业安装物流软件,初步实现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货源信息对接,与物流企业签订了协议书,实现契约化服务。基本形成广州、义乌两条物流专线,设立南昌中转线,政府分别给予资金扶持,或争取贴息贷款。2013年9月,修水县物流商会成立,实现物流企业管理自治。

然而,修水的物流业毕竟处于初始阶段,经营规模小,企业分散,竞争力和融资能力弱,大多数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粗放经营状态,抵御风险能力差。由于供货商销售体制带有区域性,服务范围被限制在县内,向周边县市辐射受到阻碍,外地市场占有率仅有10%。

修水远离大中城市,运输线路长,工具单一,主要靠汽车货运,成本仅次于飞机。进出货物不均衡,进的多出的少,70%车辆放空出去;简单的直线运输,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缺少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没有形成物流网络,无法产生物流集聚效益。

物流管理粗放,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比如中途加价,送货不到点,货物积压造成损失,货物损坏拒绝赔偿,旺季任意涨价等现象,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由于经营不善,迫使部分商贸企业选择中转方式,或者选择社会车辆和过境车辆带货,这种物流方式竟然占到整个物流市场的50%,对物流业产生巨大冲击。

物流园远离城区,没有设置公交车站,无形中抑制了消费需求,减少了单件、小件物流量,加上园区场地租金偏高,也相应提高了经营成本。

许多因素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突破这些障碍,就能为物流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修水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处于三省九县的中心地带,高速路网逐渐形成,铁路线正在向修水方向延伸,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又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因此,我建议以建设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总体目标,在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的格局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实现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把修水建设成为三省九县物流高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制订高标准物流规划,规范物流市场,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物流体系,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工业、商贸同步推进。其次必须引进大型物流品牌企业进驻修水,借助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整体物流水平,实现物流业跨越式发展;鼓励外来资本联合、兼并、收购修水物流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实行资源优化组合。引导物流企业转变家庭经营观念,树立“抱团发展”和“靠大联强”思想,加强内部合作,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实行“户户联合”,组建股份制公司,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积极发挥商业行会作用,推广“五丰配送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形成现代第三方物流体系。

更要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一方面争取上级优惠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包括资金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物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相关土地政策等,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从税费减免、信贷金融方面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持。规范收税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完善物流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设立公交车站,实行警民共建,提升服务功能。在专业市场或周边地段建设大型连片低成本仓储,采取钢架式结构,功能定位为单一仓储性质,防止异化为商品房开发,通过降低成本,增强对周边县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打造商贸物流区域高地,形成三省九县商贸物流中心。

养蜂产业调研报告 篇6

——安远县蔡坊乡蔡坊村工作组调研报告

蜜蜂是人类最珍贵的饲养昆虫之一,蜜蜂可以为作物和果树授粉,提高产量,改良种子和使品种复壮,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蜂蜜产品的药用价值也很大,蜂蜜以其营养保健和绿色安全的特点成为一种传统的保健食品,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蜂王浆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均起到营养、保护、调整、治疗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美容用品,长期食用,皮肤红润、光泽、倩丽。蜜蜂养殖可使农林业产量大幅提高。据统计,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油菜增产30-50%,棉花增产5-12%,果树增产55%,向日葵增产30-50%,在新疆曾出现果农抢租蜜蜂进行受粉的情况。

蔡坊乡位于安远县城中北片,东北邻天心镇,西连版石镇和重石乡,南接高云山乡。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距县城38公里,至安(远)赣(州)公路13公里(通水泥路),下辖四个行政村,人口5992人,全乡乡风淳朴、山清水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覆盖率达到80%,境内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美丽的大脑河穿境而过,水流清澈,果树自然生长密度大,绿色植被覆盖率高,同时也是(林果)乡镇,果树花也是很好的蜜源;蜜源的植物好,蜜源丰富远离闹市区,没有污染、气候温和,特别适合蜜蜂养殖。为准确掌握蜜蜂养殖业成本利润情况,2010年12月10日,蔡坊乡“三送”活动工作组干部对蔡坊乡部分蜜蜂户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成本利润情况

养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以箱为单位进行计算,其成本构成主要包括:购置蜜蜂投入、饲养费用和人工运费及其他费用;一

箱蜜蜂大约有1.6-2万只,购买价在()元左右,蜜蜂可自行繁殖;休闲期饲养及采蜜期补助饲养用白糖、蜂蜜等一年需()元,人工及运费等其他费共计();一箱蜂整个采蜜期大约7个月,可采蜂蜜斤左右,采蜜多少受天气状况影响很大,按照正常年份原蜜的收购价格()/500克,一箱蜂整个采蜜期销售收入可达()元;由于蜜蜂自身可无限期繁殖,购置费用暂不计入年成本,因此一箱蜂整个采蜜期的净利润大约在()元左右,一般饲养户的饲养规模在50箱甚至更多,如果饲养规模按50箱计算,那么其一年的养蜂收入应在()元左右,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

蜂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一)饲养人员普遍饲养技术缺乏。采蜜期一般不进行补助喂养,管理不到位,饲养模式以师徒式的家庭模式为主,对养蜂场地的选择随意性大,缺乏科学依据,蜜蜂的采蜜效能没有达到最大化。销售渠道单一,销售价格受制于中间商,不能达到最佳价格,市场信息奇缺;

(二)对蜜蜂品种缺乏选择性,没有优质品种;

(三)原蜜的纯净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纯;

(四)缺乏流动性,采蜜范围小,采蜜时间短,蜂产品品种少,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

三、建议

(一)选择优良蜂种,增加产品品种;

(二)科学饲养、科学管理;采取补助饲养、奖励饲养、饲喂花粉相结合;

(三)科学选择放养场地;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四)加强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广开销售渠道,选择最佳价格;

(五)对原蜜进行深加工,争取效益最大化。

蔡坊乡“三送”活动驻蔡坊村工作组

执笔人:唐华

赣州市养蜂产业调研报告 篇7

1.1养蜂历史悠久

赣南养蜂由来已久,赣南山区素有饲养中华蜜蜂的传统习俗,养蜂在安远、会昌、信丰、寻乌等地是农民群众一项重要副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养蜂遍布全市

赣州18个县(市、区)都饲养蜜蜂,山区主要饲养中华蜜蜂,平原地带饲养意大利蜜蜂。中蜂主要分布在安远、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寻乌、于都、会昌、崇义、上犹等10个县,意蜂主要产区分布在南康、宁都、瑞金、石城、赣县、大余、兴国、章贡等8个县(市区)。

1.3养蜂初具规模

2015年,全市蜜蜂饲养量100 645箱,其中中华蜜蜂大致60 000箱,意大利蜜蜂约40 000箱。全市蜂蜜产量2 077t,养蜂业产值15 000元。全市建立了信丰金盆山、会昌站塘、石城屏山、瑞金京都、全南乌梅山等15个养蜂生产基地,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18个,有饲养100群以上的养蜂专业大户180余户,有职业蜂农2 000余人。还成立了赣州市养蜂学会和4个县级养蜂协会。

1.4养蜂蜜源丰富

赣州有10万hm2果园,15.3万hm2油茶林,20万hm2水稻。一年四季都有蜜源植物,春季有油菜、肥田萝卜、紫云英等;夏季有柑橘脐橙、乌桕、山乌桕等;冬季有野桂花、枇杷、菊花、茶叶花等植物。赣州蜂农还可以就近到福建、广东采龙眼、荔枝蜜。

1.5养蜂产品独特

赣州蜂产品主要有蜂蜜、蜂王浆和蜂荷花粉。其中,蜂王浆年产量20000kg,蜂荷花粉年产量60 000kg。赣州蜂产品特色鲜明,由于生态环境优美,生产出优质生态土蜂蜜;由于蜜源植物多样性,生产出独特百花蜜和品质超群的野桂花蜜;赣州是世界脐橙主产区,可以开发生产独特的脐橙蜜;赣州石城县生产的蜂荷花粉畅销市场,销量全国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1.6养蜂效益凸显

蜂产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养蜂效益显著。赣州市场蜂蜜可卖到50~60元/kg,高的可达160元/kg;蜂王浆600元/kg,蜂荷花粉180元/kg;蜂农养10箱蜂每年可获利万元以上。

2前景

2.1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保健美容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蜂产品消费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给今后养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赣州养蜂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更具备人口多,消费群体大,蜜源植物丰富等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优势条件,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2.2可助力精准扶贫

由于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与其他养殖业争饲料,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等优点,使得养蜂业短时间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成为精准扶贫的好产业。发展甜蜜事业,可以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2.3能够促进主要农作物显著增产和保护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蜜蜂授粉是一项很好的农业增产提质措施,而且对于保护植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油菜增产18%,蔬菜水果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大幅减少化学坐果激素的使用。发展养蜂业能够显著促进赣州市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增产和保护生态环境。

3主要问题

3.1对发展养蜂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国家到地方,对养蜂产业的发展认识不足,市、县农业部门一直没有专门的蜂业生产组织机构,缺乏鼓励发展养蜂业的扶持政策,缺乏养蜂专业人员对基层进行业务指导,普遍不了解蜜蜂对农作物增产和对生态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2养蜂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虽然组建了地区养蜂学会和18个养蜂专业合作社,但是蜂农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现象严重,养蜂生产依然处于传统养殖状态,缺乏利益联结机制,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知名品牌的影响,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产品的价值效益与抱团合作创业能力没有得到体现。

3.3产业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山区农民贫困,连基本的养蜂机具蜂箱也不舍得购置,蜂箱破烂,蜜蜂受严寒酷暑影响,受药、病、虫、饥威胁,容易飞逃,权当副业。养蜂靠天吃饭,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养蜂人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缺乏养蜂技术指导,养殖水平低,规模小。

3.4蜜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由于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造成无法采集独特的赣南脐橙蜂蜜,每年有50万kg以上的脐橙花蜜白白流失。同时夏季的主要蜜源植物山乌桕、园株树,尤其是冬季的主要蜜源植物野桂花,都曾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利用,从而影响了赣州养蜂业发展。

4对策与建议

4.1把养蜂业列为精准扶贫的主要产业来抓

切实提高对养蜂业的认识,将养蜂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养蜂机构,充实养蜂技术人员,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责任,落实推进措施,大力发展养蜂产业,使养蜂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好产业。

4.2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完善中蜂良繁体系

由于中蜂同场同群兄妹之间交配遗传,特别容易发生品质退化、分蜂性强、个体变小、采集力下降、抗病能力弱化的现象。建议以安远三百山、信丰金盆山、黄泥蜜蜂山、崇义阳岭章江源和全南乌梅山、石城洋地贡江源为选点,设立中华蜜蜂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防止外来蜂场进入放蜂。完善中蜂良繁体系,开展中蜂本品种选育与提纯,建设种蜂场,培育优质中蜂种王。

4.3大力培植蜜源植物,为养蜂业大发展打牢基础

结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林下经济、公路绿化、新农村建设,在山地、房前屋后、冬闲田广种既可以供人们观赏又能让蜜蜂酿蜜的油菜、红花草、山乌桕、园珠树、板栗树、油桐树等蜜源植物。同时,制定脐橙等农作物花期农药使用规范,改进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式,尽量避免花期喷施农药,加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安全用药等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通过对农药的减量替代和使用控制,减轻对蜜蜂的伤害,促进蜜蜂进脐橙园采蜜,大量生产赣州特色脐橙蜜。

4.4普及蜜蜂授粉技术,建设蜜蜂授粉生态农业示范区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发展生态农业。选择油菜、草莓、柑橘、枣等蜜蜂授粉增产提质明显的农作物品种,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加强蜜蜂授粉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在蜜蜂授粉主要区域,将蜜蜂授粉技术列入农技推广示范的主推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步伐,建设一批蜜蜂授粉生态农业示范区。

4.5注重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

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打造赣州蜂产品的品牌,不断提高赣州蜂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制定蜂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养蜂基地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建议赣州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注册区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赣南富硒土蜂蜜。要创新蜂产品营销模式,实施“互联网+”养蜂行动,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微商,开拓赣州蜂产品销售市场,加大营销力度,让广大蜂农的产品能够好卖、价高。

4.6加强养蜂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提高养蜂技术水平

要高度重视对蜂农的技术培训。市、县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相关部门或市养蜂学会组织开展养蜂生产技术的培训工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请蜂业技术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选拔有提升空间的蜂农或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养蜂所的技术培训,到蜂业生产先进地区学习观摩,或采取结对子以老带新开展养蜂技术传授,组织养蜂专业技术人员巡回现场指导等,帮助广大蜂农尽快提高养蜂水平。

4.7创建赣州中华蜜蜂主题博物馆,宣传普及蜜蜂文化和养蜂知识

第一产业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一、什么是服务外包

(一)概念

所谓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转移给外部供应商承担。外包是社会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外包依据转移活动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亦称“白领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通过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经营中最有优势的环节。对于自身不具有优势、成本相对较高的环节,可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等目的,实现企业经营的最优化,创造最大的企业价值。

(二)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

随着服务外包的飞速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外包业务。目前主要的业务类型如图1所示。

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根据Gartner的研究。基于长期合同关系的服务外包将得到大力发展。世界著名市场分析机构麦肯锡预测。2009年服务外包将达到5000亿美元的规模。从全球范围内来看,BPO是未来5年内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09年将达到172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同期,ITO细分市场到2009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600亿美元。

(一)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从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商务部联合多个部委共同发起了“千百十工程”。目前,全国有18个城市和地区被授予外包服务基地城市称号,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湖北、陕西等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这一发展机遇,在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服务外包产业规划为新型支柱产业。纷纷上马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等各类载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2007年,中国服务外包中85%为在岸外包,但离岸外包将以34.9%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将占据20%的市场份额。

目前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中主要是ITO和BPO。市场份额最大的是ITO,但增长潜力最大的是BPO,高端的KPO和CRO刚刚起步。

(二)江苏省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增势强劲

近年来,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各地已涌现出一大批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和示范区。仅仅苏州就有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等6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太仓市等3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并且省、市、县(区)都争相出台了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法规,在招商引资、载体建设等多方面采取了得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高速发展。

2008年全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外包业务增势强劲。据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显示,1-7月份。江苏省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数4344份,总协议金额同比增长214%,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同比增长166%;产业主体迅速扩大,至7月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数为959家,其中今年新增企业768家,同比增长302%;从业人员同比增长22%。

三、服务外包人才现状

(一)人才结构现状

当前服务外包行业中。比例最大的是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学历呈橄榄形结构,大多数为专科、本科学历,这与中国服务外包业务的现状相吻合。目前中国的外包业务主要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因此对中端的编程人员需求量最大、最迫切,而本科、专科生能较好地满足这部分需求。需要指出的是,学历结构在不同业务的企业里有着不同的变化。在有些细分行业中,比如呼叫中心、数据处理业务,企业里中专以下的员工比例是很高的,甚至达到50%以上。

调研发现,服务外包企业绝大多数员工年龄不到30岁,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

(二)人才水平现状、人才竞争力现状

作为新兴行业,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参加各种培训认证的主动性很高。有26.4%的人通过了技术资格认证,14.0%的员工拥有行业专业资格认证,6.8%的人拥有项目管理认证。

随着来自国外的外包业务比例逐渐增加,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语言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现有员工中44%的人具备英文能力,19%的员工具备日语能力,2.8%的员工具备韩语能力。

统计发现,员工中专业工作经验年限在0-3年的要占51%,5年以上的不到25%,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非常缺乏。所以人才已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调研中,很多企业都表示,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人,企业的业务发展根本不成问题。人才缺乏,已成为每个希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地区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人才流动情况

人才的高流动率也是服务外包企业的特征之一,具体体现在企业招聘录取率和流失率的“双高”上。数据显示,企业在2007~2008年某一固定12个月内的招聘录取率达到42%,而企业提供的同一时期内人才流失率的统计平均为15%,甚至有公司高达85%。

这么高的流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的紧缺状况。

(四)员工培训情况

外包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投入。新员工普遍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在调研中有的企业甚至表示新进员工在半年内都无法产生效益。在职员工也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年人均培训投入在3000元以上的企业占据一半以上比例。而年人均培训投入在10000元以上的企业则占据22.1%。

这些培训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也牵扯到企业巨大的人力、财力投入。企业耗费高昂成本进行员工培训,也说明学校及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人才需求层次

服务外包产业包含各种层次的业务,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对各个层级的人才都存在着各有侧重的需求:

1操作层员工

对这类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从业。集中在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的工资与福利外包、金融数据后台处理等服务外包业务。

2专业人员

包括行业性专业人员及技术性专业人员,通常在系统开发或其他业务方面有一技之长。比如软件编程人员、动漫制作人员,以及电信、金融、制造等外包业务。

3项目管理人员

这类人员的需求迫切,其素质结构是影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中坚力量。

4高层管理人员

这类人员能够为服务外包企业未来的发展把握方向。由于中国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还不长,而培训机构目前针对此类人才的培训课程相对较少。短期内此类人才还需要从其他行业或者从国外引进。

四、职业院校要抢抓机遇、主动应对,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是培养各类职业人才的主力军。江苏的职业院校应当根据区域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特点,主动应对、加快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养。职业院校要有前瞻性。对专业结构的布局、调整要适当提前,这样才能满足当地产业两三年后的人才需求。同时这也为职业院校加快自身发展、加强专业建设提供了机遇。

据我们调研。全国已有不少地区的动作比较快,瞄准了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前景,迅速启动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江苏省内,也有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也已经启动。

五、职业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一)认为服务外包的内容太宽泛,所谓的服务外包不过就是软件、金融、物流等这些专业的泛指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无非就是开设软件、物流等专业。实际上,服务外包产业需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具备T型结构。对人才有着特殊的要求,非常强调复合型和国际化。

(二)认为服务外包比较高端,高职院校可以搞,中职搞不了

其实服务外包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非常多,对中低端人才需求非常大。在我们调研中国BPO行业老大——华道数据时得知,他们的用人需求大多数都是中专以下。并且诸如这样的企业并不少见。

(三)认为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事,与工科院校没有关系

实际上软件外包等都是工科院校的强项,更何况大量的生产性服务外包本来就与制造业密切相关。这些都为工科院校或工科类专业向服务外包转型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

六、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前景和建议

第一,政府、社会、学校要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宣传和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教育部门要有政策支持,在示范专业评估、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要向服务外包类专业倾斜。

第二,职业院校不仅要重视服务外包的学历教育。还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认证等非学历教育。因为外包企业非常重视在职员工培训,在职培训量大且种类多。

第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要符合企业的T型人才需求,重视服务意识、服务国文化的培养,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技能。

第四,因为服务外包兼具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从业人员要具备典型的复合型人才特征,需要大量本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必然推动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向本科以上培养层次的发展。

上一篇:汽车露营地方案下一篇:学生宿舍防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