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1
解放思想,赶超跨越
——关于我县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我县现有竹林面积51.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0.7%。其中,毛竹林面积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竹材1400万根,竹产业产值6亿元,居广西之首。2006年荣获“中国竹子之乡”。虽然我县竹产业获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想长足发展,做大做强。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必须秉承“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精神推进我县林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
一、竹业发展现状
兴安县种植发展竹类历史悠久,品种有毛竹、撑杆竹、麻竹、粉单竹、黄茅竹、吊丝竹、苦竹、慈竹、方竹等30多个竹类品种。其中毛竹林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商品竹材1400多万根,年加工竹材1000万条,年产鲜笋1万吨、竹业年产值6亿元,是全县林业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竹种植遍及全县10个乡镇,六大产区,其中华江乡、溶江镇的金石林区占92%,竹业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90%以上,竹业已成为是山区林农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但与竹业开发领先的浙江、福建等省相比,无论是加工利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还是经济效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竹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过小,资源利用率低。加工企业虽近千家,但大部份是私人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从事生产加工竹凉席、竹筷、竹胶合板、竹工艺品、竹地板坯板和竹编胶合板,年产值低,生产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小,无法对加工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导致竹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设备不配套,技术装备差。我县绝大部份企业设备陈旧或新购质次价廉的低档设备,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严重短缺。
三是产品单一,研发能力弱。目前,我县竹材加工企业仍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产品为主导产品,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一味仿造人家的产品,新产品少,造成产品链断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造血功能。
四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少。由于企业不愿意使用先进合理的设备及技术,导致加工精度、含水率、油漆等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出口。而因为质量差导致品牌跟不上,只能人为地降价销售来冲击市场。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林业,加快竹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培育壮大竹林资源为基础,以中低产林改造为重点,以先进科技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竹产品开发利用为龙头,开发竹产业,弘扬竹文化,发展竹经济,建设新农村,逐步建立现代化竹产业体系。把
竹产业建成绿色支柱产业,境内实现山川秀美,成为全国竹业名县。
(一)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实现我县竹业产业新繁荣。在“十二五”期间,全县扩种毛竹5万亩,完成毛竹低产林改造20万亩,毛竹丰产林比例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全县竹林达到57万亩,其中毛竹林55万亩,毛竹立竹量达到1亿根,年产毛竹1500万根,竹笋年产量5万吨。全县竹业年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
(二)加大竹产业精深加工,精品工艺、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继续扶持规模大,效益高,产品质量好的加工企业,重点建设2家生产规模大,除生产主导竹产品外,大力发展竹类环保、竹子加工、竹类药业、竹纤维服装等高科技产业,以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
(三)加快竹产业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竹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引进与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油漆、胶水、包装等配套加工企业,集竹文化展示、竹类经营、竹产品生产加工和观光旅游、科研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竹产业生态工业园区。
(四)实施品牌战略,帮助竹加工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抓好条形码登记,为产品准入市场领取“通行证”,引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五)切实加强竹业内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交流合作。重组和完善现有竹文化、竹产业协会组织,担负企业建立信息灵、反应快,能应对市场变化,业务素质高的营销重任及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抗击市场风险的队伍。
(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竹产加工企业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编印竹产品专刊画册,政府做好服务工作,引导、组织竹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和商品交易会,大力推介、充分展示兴安的竹产品,自己的品牌。
(七)开发毛竹资源旅游,做强做活竹文化森林、生态旅游,依托猫儿山、2000多年历史的灵渠文化底蕴、兴安的人文资源、文化产业建设以竹林风光的休闲观光园区、生态旅游园区、农家乐园、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兴安旅游名县品位。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2
余杭区是浙江省的竹子主产区之一, 享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瓶窑镇位于杭州市的北郊, 是余杭区的竹子主产区, 除少数地区是平原外, 大部分地区为丘陵, 栽培竹子历史悠久, 竹子是重要的生态与经济资源。据不完全统计, 瓶窑镇现有早竹21200亩, 毛竹28900亩, 淡竹5150亩, 合计55250亩, 列余杭区的前茅。瓶窑镇现有农业人口3.6万, 占人口总数的64.3%, 当地农民60%的收入来自竹产业。瓶窑镇大力发展竹产业, 将竹产业列入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 是建设都市型效益农业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然而, 在瓶窑镇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农民缺乏科学的竹栽培技术, 粗放经营, 产出的效能低下。怎样提高农民科学栽培竹子的技术, 怎样通过加工、营销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是破解竹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开展竹子栽培、竹笋加工和竹制品加工与销售等方面的培训, 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我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成立课题组开展《竹产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实验》的项目实验, 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为提高竹产业的科技含量, 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示范性人才, 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竹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 加强了学校的品牌建设, 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一) 竹产业培训课程的设计
1. 制定基地培训课程系列和要求。
基地培训课程小组多次召开课程研究会议, 根据竹笋种植栽培技术、笋制品加工和竹制品加工营销三个培训系列制定培训的要求, 确定每个培训系列的具体内容和所需教材 (见表1) 。
2. 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基地培训课程小组根据培训课程系列要求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确定培训课时、培训指导人和培训地点 (见表2) 。
(二) 组成竹产业培训师资团队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高质量地有序开展, 课题组建立竹产业培训基地的师资库。竹产业培训的师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教师;二是竹产业专业科技人员;三是当地一些农民技术骨干组成的“土专家”。
竹产业培训“土专家”培养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 形成独特的农民培训方法体系
1.
“学习共同体”的形式, 如图2所示。
2. QQ群学习方式。
利用现代通信方式, 建立QQ群, 学员互留通信方式, 开展学员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由成校派教师专人维护管理QQ群。
3. 学员定期例会。
学员定期例会可以让大家面对面共同进行探讨与交流。例会可分成大、小两个层次进行。
“小例会”由十余人组成, 一般以村为单位, 由农技骨干主持, 每旬或每周举行例会, 成校教师作为联络员参与其中;“大例会”全体学员参加, 由省劳模、市农村实用人才沈要刚主持, 每月举行一次例会, 课题实验小组成员参与例会。
当然, “QQ群学习方式”和“学员定期例会”也都是“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形式之一。
(四) 构建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
通过整合资源, 采用合作的形式, 建立实训基地。课题组选择在西安寺村700亩以上成片的早竹林, 建立“早竹栽培实训基地”, 在已有规模的“彭公竹制品市场”建立“竹制品加工实训基地”和“竹产品营销实训基地”。
学校与西安寺村竹农和“彭公竹制品市场”分别签订基地共建协议。在协议框架下, 运用互助互惠方式, 基地培训机构为竹农和经营户提供培训与实践操作指导;竹农和经营户为其他学员提供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的场地, 形成互助互惠。
三、研究实践的成果
(一) 建立起“学、研、销一体化”的竹产业培训模式
通过本实验研究, 建立起“学、研、销一体化”的竹产业培训模式, 它是农民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模式, 以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需求为核心, 学员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将其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进行实验探索, 提高产出效益。“学、研、销一体化”模式如图3所示。
(二) 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济收入, 推动了“竹经济”的发展
竹产业系列培训让农民学会早竹笋的栽培技术, 掌握栽培的技能, 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竹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参训学员采用“春笋冬出”的技术, 提前竹笋的出笋时间, 提高竹笋的产量, 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增加了经济收入。
通过竹笋专家沈要刚培训A村的农技骨干, 再由A村的农技骨干培训A村的竹农, N表示若干个竹农。同样, 由沈要刚培训B村的农技骨干、C村的农技骨干, X村表示若干个村。
我们对部分竹笋种植大户进行了调查, 学员参训前后栽培竹笋的收入对比如图4所示。
将2011年竹农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竹笋的收入情况与2012年竹农采用“春笋冬出”栽培技术竹笋的收入情况对比, 竹农的收入明显增加。
(三)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项目, 打造成校的特色品牌
建立了“竹产业系列培训项目”, 成为我校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的一个亮点,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项目, 打造了特色品牌, 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教育信息报》、杭州电视台、余杭电视台、《城乡导报》、余杭农民素质教育网、余杭教育网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的竹产业培训进行了报道。
摘要:本研究探讨镇职技校培训基地合作机制、竹产业培训的内容体系、独特的农民培训方法等, 推广竹产业种植技术、加工技术,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项目, 推动了当地竹经济发展, 打造了职技校特色品牌。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3
桂林市竹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结合目前广西桂林竹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刻剖析了制约桂林竹产业发展的.几大重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使桂林竹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的对策.
作 者:易善成 作者单位:桂林市林业局,广西,桂林,541001刊 名:竹子研究汇刊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MBOO RESEARCH年,卷(期):21(4)分类号:F3关键词:桂林市 竹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4
4.1.1桃江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贯彻科技兴竹的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从资源培育入手,从加工增值突破,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机制,竹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化建设得到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培育全面加强,竹林质量明显提高。桃江县竹林资源比较丰富,但要形成大的产业,首先还是必须从培育和加大资源优势入手。基于这一思路,早从199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开始着手实施“开展一十百千科技示范,建设1.3万公顷楠竹丰产基地”的规划。至1995年,楠竹丰产基地基本建成。1996年,县委、县政府接着作出了用3年时间改造3.3万公顷楠竹速生丰产基地的决定,连续三年全县每年垦覆竹林2万亩以上。2000年以来,结合国家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全县每年新造竹林1万亩以上。至2003年,全县累计完成竹林低改面积38万亩,并先后建成了9个毛竹丰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面积在500—1000亩,示范点亩平立竹220株以上,全县17个乡镇拥有超过1万亩的竹林基地。全县竹林总面积达到72万亩,占全县林地的38%,立竹1.08亿株。竹林结构得到优化,密度明显提高,资源总量显著增长。据林业部门的监测,全县毛竹每亩立竹从“九·五”期间的106株增加到了150株,年采伐量达1000万根,竹材眉径平均增粗1cm,枝下高增加1.06m,预计到2008年全县产竹材可达2000万根以上。
2、竹业加工快速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加快。据统计,桃江县目前共有竹制品企业9000多家,其中固定资产投入10万元以上的有1100家,80万元以上的有16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竹制品主要包括家居装饰、建筑材料、日常用品、食品保健、家具、工艺美术、文娱用品、外贸制品、农资日杂和包装等10大类4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和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二是龙头企业逐步凸现,精深加工有新的突破。罗家坪竹业有限公司是桃江竹胶板行业中的“龙头”,也是全县唯一加入中南模板协会的企业,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产量1万立方米,该公司生产的新花牌竹胶板为湖南省名牌产品。竹地板行业中,桃花江竹制品公司和金山竹木地板厂总生产规模达27万立方米,年吞吐楠竹250万根,目前产销形势好,企业效益可观。竹工艺品生产企业桃花江竹艺开发公司(民营企业)拥有15名技术人员,开发产品80多种,长沙华天大酒店已将该厂定为“产品定点供应厂家”。三是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区域化生产渐成气候。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桃江县先后开发出竹炭、竹装饰板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邦博公司生产的竹炭板已打入国际市场,销售前景看好。在2003年全国第四届竹文化节上,桃江县春秋凉席厂生产的春秋牌竹凉席,桃花江竹制品公司生产的桃花江牌竹地板和桃花江竹工艺品公司生产的竹工艺品荣获金奖。随着竹产业的飞速发展,一批独具特色和产业规模的加工小区勃然兴起,形成了区域性布局。如花果山乡、石牛江镇的竹凉席小区;武潭镇、罗家坪乡和桃花江镇的竹胶板、竹工艺品小区;修山镇的外贸制品、竹帘、竹席小区;水口山乡和鸬鹚渡镇的竹制品加工“十里长廊”等,都已形成规模效益。
3、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贡献率明显提升。一是经济效益明显。1998年以来,竹业产值年平增长率为11.6%,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高出8.5个百分点。2003年竹业总产值1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实现税收630万元,上交国家“一金一费”800多万元,竹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二是社会效益可观。由于竹产业的发展,原竹价格抬升,农民收入增长。据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00市斤楠竹卖价为8元,现已达到24元。2003年全县有13万人从事竹业加工,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同时,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电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桃江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生态效益显著。竹子是一种常绿植物,枝叶茂盛,地下鞭根固土能力强,能保持稳定的林分,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据林业科研机构的测试,同等降雨毛竹树冠对降雨截留量为15.6%,比杉木林大6.11%;树木汇流占9.16%,比杉木多6.26%;林下径流量为32.37m3/年公顷,远优于杉木人工林。竹林改变了林业单一经营木材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减少了林木采伐压力,为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竹林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绿化环境有独待风貌,有利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
总体而言,桃江的竹产业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将其放到全国竹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比较和衡量,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十分明显。一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全县竹林整体经营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平均亩产值仅407元(包括原竹、鲜笋)。70%的竹林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每亩竹、笋产值总共不足300元。虽已有30%的竹林建成竹笋基地,但由于经营粗放,平均亩产值也只有1000多元,横向比较差距大。据报道,目前国内集约经营的竹林亩产值高达3600多元。浙江省竹子现代科技园,试验基地冬、春两季竹笋收入最高亩产达4194.9元。可见桃江竹资源开发增效的空间还相当巨大。二是竹种利用单一,资源利用率低。资料显示:复合板和竹子重组成型材利用率可达90%以上,竹纸80%以上。而桃江县竹地板、竹胶板、竹凉席(麻将席)生产企业资源利用率只有40%—50%,竹筷子仅为30%,资源浪费现象仍很明显。三是竹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偏低。福建建瓯市毛竹面积110.45万亩,全市农民年人均竹业收入达1220元。浙江绍兴市平江镇同康村共有笋材两用竹林1260亩,该村户均竹笋收入1.13万元,人均竹笋收入3583元,占人均总收入的85%。而桃江县人均竹业收入仅800元,只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0%。四是加工水平不高。家庭作坊式生产和粗放式经营现象较为普遍,科技含量低,加工增值能力不强。
二、桃江竹业发展前景分析
桃江竹业历史悠久,基础很好,无论是从宏观环境来考察,还是从微观条件来分析,桃江竹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只要紧紧抓住“资源做大,加工做强”这两个环节,竹产业完全可能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支柱产业,成为弘扬益阳竹文化的主力军。
1、竹业发展正逢其时。中国是“竹子王国”,竹种种类多,面积广。至2000年止,全国已有竹林面积421万公顷,成为了我国林业雄厚的资源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逐步加深,竹子的培育和加工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及“863”高新技术项目中,都将竹材加工利用列为了主要科研项目。竹制品在汽车、建筑、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竹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浙江、福建的部分地方,已经在竹业领域领先一步,“竹经济”成为了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和龙头。桃江打响竹品牌、做活竹文章前景可观。
2、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位于东经111°36′至112°19′,北纬28°13′至28°41′之间。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气候,冬短夏长,春湿多变,寒潮频繁,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日照时数158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732mm,全年无霜期263天。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层厚、肥沃,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竹子生长,是我国竹子适生的中心区之一。发展竹林基地,壮大竹子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经营和市场营销基础好。一是竹业经营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传统竹产品一直受到人们青睐。加上桃江县已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竹业城,可形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竹业物流中心。二是毛竹生产历史悠久,竹农对毛竹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有经营竹林的传统经验,广大群众经营积极性高。三是竹资源丰富,经营面积集中,高产优质品种多,便于集约经营。且竹林基地和加工企业集中在半径为20-60公里区域范围内,运输里程短,交通便利。四是技术力量强,科研起步早,成果多。全县具有健全的县、乡(镇)、村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林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7人,助理工程师27人。近几年来,在毛竹低改、丰产培育、病虫防治等方面,先后获得5个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和16个市级科研成果。其中《毛竹高效专用肥研制与应用》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竹类研究上的一个空白。由桃江县森保科技人员练佑明主持的《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的识别与测报方法研究》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桃江也是国家级的“竹蝗测报中心”,科研机构的强力支撑,较好地解决了竹业生产中竹蝗危害的难题。五是营销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三、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思考
桃江县竹产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必须从桃江竹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借鉴农业产业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靠机制和技术革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1、创新机制,扩充基地规模。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桃江县竹林面积72万亩,每年采伐量1000万根,而2003年全县实际消耗量达2000万根,50%的用材需从安化、汉寿、桃源等邻近县进口。随着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几家大型竹胶板企业的壮大,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测算,每生产1立方米模板需消耗楠竹100根。桃花江竹胶板有限公司年产模板2.8万立方米,每年就要消耗280万根,用去全县资源的近三分之一。而桃江县还有43家竹胶板厂,48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15万立方米,每年就需消耗竹子1500万根。资源缺口巨大,必须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加强基地建设要创新机制,推进山林合理流转,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园区,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竹笋生产的经济效益。
2、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林业部门和加工企业要加大与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这些年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在资源培育和产品加工上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促进了产业的提升。下阶段要继续扩大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组织科技攻关,引进国内国际竹业生产、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发展竹材胶合板材,尤其是竹子重组成型材和利用竹资源造纸、竹子活性炭的开发利用。竹笋加工利用要攻破保鲜技术难关。目前,竹笋保鲜主要采用化学保鲜法或制作传统的盐渍笋、制酸笋等,在保存竹笋原有风味及营养品质方面均存在缺陷。竹笋保鲜技术重点应放在无毒处理和生物方法研究上,尽量减少防腐剂和化学保鲜剂的使用,朝着安全卫生、食用方便、经济实惠、便于携带、符合不同口味的调味笋方向发展。如五香笋、辣味笋、佐餐笋等系列产品开发。
3、切实加强行业管理。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以竹胶板为例,全县厂家由于无序竞争,竞相压价,毛利由原来每块10多元降至2—3元。加强行业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强化竹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内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交流合作。桃江县已成立了以企业为依托,由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竹产业专业协会,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够。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使协会逐步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不断增强协会的经济实力和自治能力,使之成为行业内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的依托和实体,为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等中介服务。
4、积极打造竹业航母。桃江县竹产品加工企业在数量、规模及资源利用率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在狠抓资源培育的同时,要采取“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办法,扶植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重点围绕竹胶板、竹地板、竹炭、竹编加工、竹笋深加工等建设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竹模板、凉席已形成生产规模,模板和凉席生产总量分别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8和1/10。但单个企业的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佳。近年,将重点扶持1-2家模板、凉席龙头企业,打造桃江竹业航母。一是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并吸引外资投资竹业加工。同时,积极争取金融、财税部门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二是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包装、注册商标、争创名牌,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拓展国外市场。我国加入WTO后,为竹、笋制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必须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发展企业生产的同时,瞄准国际市场,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拓展产品的外向度。
5、建立有效的流通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不健全是桃江竹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桃江县大部分竹制品企业信息不灵,销售不畅。许多竹胶板厂至今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要等客上门;有些企业的产品要等经销商销完才能回笼货款,风险很大。在加强营销方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帮助企业逐步建立一支信息灵、反应快、能适应市场变化、有较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和网络。二是要围绕产品建市场。在原有市场环境好的重点区域,如石牛江、桃花江、水口山等乡镇建立竹类专业市场,建设竹产品一条街。三是要加快桃花江竹业城招商引资步伐。目前竹业城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本上没有形成市场,发挥作用。必须尽快抓好竹业城的招商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各地企业、商家来竹业城投资兴业,使竹业城真正成为桃江竹业对外的窗口和产品流通的集散地。
科技创新为竹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篇5
更新时间:2010/09/11点击:146
科技创新为竹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中国竹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道
我国竹子生长地分布广泛,有350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产业。凡是生长竹子的山区,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如何让竹产业更快地发展起来,让农民更加富裕起来?“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竹产业当是第一良策。”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对记者说。
我国现在竹产品年出口额已达15亿美元。近年来,有国家和省部级竹类研究成果50多项,在竹林培育及其综合利用方面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泽慧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竹产业发展中再次得到验证。”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魏殿生说。
科技创新让竹产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家的收入主要靠这78亩的竹林,省里推广的竹腔与竹蔸施肥技术使竹、笋明显增产,你看我的毛竹又粗又壮,我家每年可生产毛竹1500根、竹笋1吨,收入有3万多元。”江西省奉新县柳溪乡船坳村农民郭清洪深有体会地说。竹腔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提高工效10-40倍,而成本能降低4/5以上。郭清洪家的竹林每亩立竹量翻了一番多,每亩竹林的纯收入增加了近400元。像郭清洪这样,通过农技高效培育毛竹致富的林农在江西有近百万。江西省奉新县是全国竹地板加工的集中产区,竹地板加工量占全国的40%以上。以江西飞宇竹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松涛竹业有限公司等6家亿元规模企业率先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二次创业”。
“守着全国最好的竹林,如果仅满足做低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的一般竹产品,这等于是浪费了好资源。”飞宇竹业集团总裁余红梅对记者说。余红梅表示,公司一直专注于环保竹制品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近5年,公司累积投入300余万元资金用于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使传统的竹产品“变身”升级,也为行业带来了销售增加、利润增长的大好机遇。今年上半年,奉新竹加工产业的主营业务、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73%、68%、74%。
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泽慧说,在我国竹业发展进程中,竹种优势发挥不充分。我国毛竹的开发利用水平高,而我国丰富的中小径竹、丛生竹种发展滞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林地生产力不高。全国丰产竹林只占竹林总面积的25%左右,集约经营的竹林面积不大,产业化程度较低,低产、低质、低效竹林面积仍不少;大部分竹业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数只占竹业加工企业总数的8%左右;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具有明显优势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湖南省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篇6
湖南是全国竹类资源主要分布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竹林资源面积的逐步扩大, 涉林部门从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竹子加工利用水平、提升科技含量等方面着手, 提高了竹产业效益, 进一步明确了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2009年湖南竹产业创造产值200亿元, 整体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3%, 创历史之最。竹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民创收致富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湖南竹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Strengths)
(一) 竹资源规模迅速扩大。
湖南是全国竹类资源主要分布区, 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共有19个属116个种和44个变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竹林资源面积的逐步扩大, 据湖南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统计, 2007年全省现有竹林面积85.14万, 其中毛竹面积84.07万, 总立竹20.2亿株。竹林面积和毛竹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三和第二。先后涌现出了桃江、绥宁、安化、桃源和会同5个“中国竹子之乡”。
(二) 竹加工利用水平迅速提高。
竹加工企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面。目前全省大径竹2.29亿株, 年大径竹消耗1.84亿株, 有一定规模的竹人造板、竹材造纸、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加工企业1, 500多家, 开发了20多个大类、2, 000多个品种的竹产品, 涉及日常用品、家具、建材、包装、工艺品6大类, 产品销售辐射国内外25个国家31个省、市。竹产业化进程加快, 呈现出勃勃生机, 先后涌现了“竹子之乡”和“恒盾”竹砧板、竹饮料, “宝庆”竹胶板, “桃花江”、“方圆”牌竹地板, “春秋”牌凉席等知名品牌, 以及湘潭恒盾集团公司、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建翎竹业有限公司、浏阳方圆板业公司等一批竹产业化龙头企业。桃江、绥宁、安化、桃源、会同5个重点产竹县竹材加工率达到了85%。
(三) 竹林资源的多种效益迅速增加。
随着竹林面积的增加,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完善, 区域生态系统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竹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 以竹代木, 有力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竹类资源, 良好的生产加工条件, 畅通的市场营销网络, 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全省竹业的发展呈现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明显的较好局面。依托丰富的竹资源, 开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竹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南竹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 全省7个市18个森林公园依托竹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 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 旅游收入5, 000万元, 上交税金600万元, 实现利润1, 000多万元;桃江、绥宁、安化、桃源、会同5个重点产竹县竹业年产值28.88万元, 竹业产值占全县林业总产值约50%, 竹业年出口创汇1, 750万美元, 提供就业岗位27.38万人。
(四) 竹业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迅速加强。
全省先后成立了“湖南省竹产业化办公室”和“湖南省林业厅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进行了行业管理和研发。各地推广应用竹业实用技术50多项, 竹业科研人员200多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产品和专利技术20多项。
二、湖南竹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Weaknesses)
(一) 资源分布不均衡, 未达到有效配置。
一是地理位置上的分布不均, 目前湖南毛竹资源集中分布于湘南、湘北和湘中, 湘西最少。其中邵阳12.92万, 占全省的15.2%;益阳12.61万, 占全省的14.8%;郴州8.8万, 占全省的10.3%;湘西0.24万, 不到全省的0.3%, 资源分布不均衡。二是竹类种群上的分布不均, 全省竹类资源以毛竹为主, 占到整个竹林面积的98%, 种群结构不合理、群落简单。培育目标不明确, 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 致使用材林、生态公益林、笋用林三者用途混淆, 竹农只顾眼前利益, 未能体现定向培养的目的, 从而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二) 产业化程度不高, 经济效益低。
目前, 全省大部分竹业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 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数只占竹业加工企业总数的8%左右;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 具有明显优势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少;竹子综合利用率低、重复项目多, 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市场竞争力弱。湖南毛竹面积84.07万, 位居全国第二, 是毛竹大省但不是毛竹强省, 全省毛竹年产值才七、八十亿元, 还不如浙江省安吉县一个县108亿元。
(三)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生态旅游开发滞后。
一、二、三产业衔接不紧凑, 生产力低, 综合利用率不高, 全省仅有桃江县的洪山竹海开发成了竹林生态旅游景点, 且知名度不大, 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与竹林生态旅游发展成熟的景点 (如四川的蜀南竹海和浙江的安吉大竹海) 相差甚远。
(四) 产品技术含量低, 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对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时间短, 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拘泥于经营习惯和消费习惯, 仅仅认同和偏好传统竹制品或竹资源的传统用途, 例如传统竹工艺品以及在建筑中使用的竹脚手架等, 而对新开发的竹产品不了解或不认同, 致使现阶段未能充分地将自然资源向第二产业转化, 仍只是在生产传统的笋竹产品, 产品涉及面不广, 且对原材料利用率低, 产品生产能耗大, 附加值不高。目前, 只有竹林培育和加工部分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且转化水平低, 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品, 如竹席、竹地板、竹胶板的盲目生产, 一些边角余料尚未能进行综合利用, 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而如冷链储运技术、保鲜技术、提取分离精制技术、脱水技术、杀菌技术、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等尚未进行开发和推广, 严重阻碍了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湖南竹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Opportunities)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富民强省为加快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构建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人民赋予林业以新的历史使命, 是对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竹业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发挥积极地作用。加快竹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是改善农村生态状况的需要。
(二) 实现我国现代林业战略目标对加快竹产业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竹类资源开发具有投资风险小、见效快、产品多元化、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市场潜力大、资源再生性强等特点。积极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 加快竹产业发展, 对全省生态建设, 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 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加快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当前, 在总结福建、江西等南方集体林区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全国正在逐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湖南竹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动力。
(四) 科技进步为加快竹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支撑保障。近年来, 全省竹业科技人员紧紧围绕竹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重点难题开展攻关研究, 在竹林培育、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竹纤维、竹建材等研究项目已经逐步开始工业化生产, 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为竹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洪江竹胶板长合作, 成功研制开发了复塑高强竹帘胶合板, 产品迅速卡开建筑模板市场, 现已在全省各地建立竹胶板生产线100多条, 年生产能力50万以上, 产品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 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
四、湖南竹产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Threats)
(一) 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竹林资源的产量。
林业生产直接受制于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状况, 各种灾害性天气、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等对林业生产影响巨大。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 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 000亿元以上, 如2008年1月, 我国南方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给湖南林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灾害造成的影响使有的县市区的林业发展要倒退好几年甚至上十年, 全省123个县市区全部受灾, 全部的国有177林场、99个苗圃、114个森工企业和采育场、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无一幸免。在全省1.6亿亩林地中, 受灾面积超过40%, 达6, 788万亩, 木竹资源损失122.33亿元。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森林鼠害的危害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大约130万扩大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800多万特别是在一些灾害高发年份, 危害面积更是高达1, 000万, 相当于解放初期的6~8倍, 全国每年因森林病虫鼠害而减少的林木生长量高达1, 713万, 损失约450万, 总体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人民币, 森林病虫鼠害已经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头号杀手。
(二) 贸易壁垒阻碍了湖南省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 关税壁垒向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转变, 对出口的竹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等方面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或是国际标准。但目前湖南省只有少数较大的竹制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认证, 大多数竹加工企业根本没有质量标准。这样不规范的市场秩序不仅影响湖南省竹产品的出口, 而且阻碍了湖南省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摘要:我国是“世界竹子王国”, 而湖南是全国竹类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近年来竹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民创收致富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运用SWOT模型, 对影响湖南竹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竹产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
[2].窦营, 余学军.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J].世界农业, 2008, 7:18~21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7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中国竹汁饮料行业发展状况综述1
第一节中国竹汁饮料行业简介1
一、竹汁饮料行业的界定及分类1
二、竹汁饮料行业的特征3
三、竹汁饮料的主要用途4
第二节竹汁饮料行业相关政策7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7
二、其他相关政策8
三、出口关税政策10
第三节政策发展环境14
一、产业振兴规划14
二、产业发展规划17
三、行业标准政策19
四、市场应用政策20
五、财政税收政策22
第四节中国竹汁饮料行业发展状况26
一、中国竹汁饮料行业发展历程26
二、中国竹汁饮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中国竹汁饮料生产现状分析33
第一节竹汁饮料行业总体规模33
第一节竹汁饮料产能概况34
一、2010-2014年产能分析34
二、2014-2018年产能预测37
第三节竹汁饮料市场容量概况40
一、2010-2014年市场容量分析40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42
三、2014-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45
第四节竹汁饮料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48
第五节竹汁饮料产业供需情况49
第三章竹汁饮料产品市场供需分析51
第一节竹汁饮料市场特征分析51
一、产品特征51
二、价格特征52
三、渠道特征54
四、购买特征57
第二节竹汁饮料市场需求情况分析60
一、市场容量60 29
二、原料需求62
第三节竹汁饮料市场供给情况分析66
一、产品供给66
二、渠道供给能力69
第四节竹汁饮料市场供给平衡性分析72第四章竹汁饮料行业竞争绩效分析74第一节竹汁饮料行业总体效益水平分析74第二节竹汁饮料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75
第三节竹汁饮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76
第四节竹汁饮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分析77
第五节竹汁饮料市场分销体系分析78
一、销售渠道模式分析78
二、产品最佳销售渠道选择81第五章竹汁饮料产业投资策略85第一节产品定位策略8
5一、市场细分策略8
5二、目标市场的选择87第二节产品开发策略89
一、追求产品质量89
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91第三节渠道销售策略93
一、销售模式分类93
二、市场投资建议95第四节品牌经营策略97
一、不同品牌经营模式97
二、如何切入开拓品牌99第五节服务策略101
第六章中国竹汁饮料行情走势及影响要素分析103第一节2014年中国竹汁饮料行情走势回顾103第二节中国竹汁饮料当前市场行情分析104第三节影响竹汁饮料市场行情的要素105第四节价格风险规避策略研究106
第五节2014-2018年中国竹汁饮料行情走势预测107第七章竹汁饮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09
第一节中国竹汁饮料行业不同地区竞争格局109第二节中国竹汁饮料行业的不同企业竞争格局110
一、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分析110
二、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分析11
3三、国内竹汁饮料企业竞争格局分析115
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竹汁饮料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分析 第八章竹汁饮料行业产品营销分析及预测119第一节竹汁饮料行业国内营销模式分析119
第二节竹汁饮料行业主要销售渠道分析120
117
第四节竹汁饮料行业营销策略分析122
第五节竹汁饮料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123第六节竹汁饮料行业市场营销发展趋势预测124 第九章2014中国竹汁饮料产业投资分析126第一节投资环境126
一、资源环境分析126
二、市场竞争分析129
三、政策环境分析131
第二节投资机会分析
133
第三节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134第四节投资发展前景13
5一、市场供需发展趋势13
5二、未来发展展望136
第十章竹汁饮料行业国内重点生产企业分析第一节A.企业分析140
一、公司基本情况140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42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45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47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48第二节B.企业分析151
一、公司基本情况151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52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54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57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59第三节C.企业分析16
1一、公司基本情况161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63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64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66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69第四节D.企业分析172
一、公司基本情况172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74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77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79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80第五节E.企业分析18
3一、公司基本情况183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84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86
140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91
第十一章竹汁饮料行业风险趋势分析与对策194第一节竹汁饮料行业风险分析19
4一、市场竞争风险194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97
三、技术风险分析199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200
五、进入退出风险202
第二节竹汁饮料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206
*** 219 219
一、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4-2018年竹汁饮料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二章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竹汁饮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二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环境风险220
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220
二、汇率风险22
2三、宏观经济风险225
第三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228
一、上游行业风险228
二、下游行业风险230
第四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市场风险23
4一、市场供需风险23
4二、价格风险237
三、竞争风险239
第十三章竹汁饮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研究242
第一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主要区域投资机会242第二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出口市场投资机会243第三节2014-2018年竹汁饮料行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机会244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图表: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2-2014年我国竹汁饮料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图表:2012-2014年我国竹汁饮料行业供给总量分析 图表:2012-2014年我国竹汁饮料行业产能分析 图表:2012-2014年竹汁饮料行业产量及其增长分析 图表:2012-2014年竹汁饮料行业需求总量分析 图表:2014年竹汁饮料产品需求区域分布统计 图表:2014-2018年中国******行业发展规模预测 图表:2014-2018年中国******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8
1 竹产业发展前景综述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分布广、生产快、用途多、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由于其具有容易繁殖、利于土壤结合、轮伐期短、纤维长等优点,竹子成为造林、土壤保护及社会林业发展规划中的理想植物。在亚洲国家,竹子被称为“穷人的木材”,广泛用于房屋建筑及日常用品中。在欧洲被看作是外来植物,用来装饰房屋及花园。“世界竹子看中国”,我国是世界种植和使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身影与人们的生活形影不离:住有竹楼、用有竹具、食有竹笋、坐有竹凳、卧有竹席……就在你我周围,竹产品可以说无处不在。竹产业链一经形成,其实竹子全身都是宝。[1]
1.1 竹制日用品
竹制日用品多属于竹材的初加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并不高,但与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古已有之,如竹凉席、竹筷、竹床、竹椅、竹书橱、竹屏风、竹窗帘等等。“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竹帘在窗帘大类中独具风雅清淡的气质,赢得了古今文人的喜爱。
1.2 竹制深加工品
竹制深加工品是以竹材为原料,蕴含一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的竹制品,如竹工艺品、竹刻竹雕、竹笋加工、竹胶板、竹地板、竹浆造纸等。竹制深加工品是拉长竹产业链,增加竹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2]。
其中,竹刻竹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独具风格特征的艺术,不仅其自身存在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比如上海嘉定竹刻还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木林资源短缺的加剧和价格的不断攀升,“以竹代木”方兴未艾,甚至“以竹代钢”也已提上议事议程。因此,竹地板的需求会随着人们住房需求的增长而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竹材、竹笋的社会需求量会比20世纪末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
1.3 竹制精加工品
竹制精加工品是高科技与竹产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如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环境污染、电磁辐射、农药残留等问题却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同时还能防辐射和产生负离子,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健康;竹纤维具有有机、抗菌、吸湿排汗、亲肤等诸多特性,符合人类倡导的环保观念,是纺制亲肤服装的理想新型纺织原料。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人们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利用炭来取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用生长周期较短的竹子作原料代替了木材烧炭。科学家们经过试验测算得出:竹炭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每克毛竹的竹炭吸附表面积竟达150~38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或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是木炭的2~3倍。资料证明,10公斤竹炭可以调控114~457立方米的居室或办公室写字楼空气质量达标;同时还能吸收室内湿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凉爽。如今,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竹炭已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被广泛用于水净化、空气净化、产品保鲜、人体保健和抗磁辐射等众多方面。
竹纤维被誉为21世纪纺织产业最具震撼力的科技成果,带来了家纺的面料革命。由于竹纤维是以3~4年的新竹为原料,保留了竹子抗菌、除螨、清热、解毒的特性和天然清香,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又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独特的回弹性、瞬间吸水性,被人们称为“会呼吸的生态纤维”。展望未来,中国家用纺织业仍将呈现出巨大上升空间,根据欧美国家的纺织品消费量计算,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各占纺织产业份额的1/3,而我国的比例为65:23:12,因此,专家判断:中国家用纺织品消费远远没有饱和,上升空间惊人,是未来20年纺织业消费的黄金增长点。竹纤维家纺面料革命,从人们对健康、保健、时尚的追求出发将竹文化与时尚家纺完美结合,必将开辟出一块家纺业的崭新市场。
1.4 竹文化生态旅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是正直高洁的象征,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孤松、傲竹、寒梅又被誉为“岁寒三友”,苏轼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足见古代文人墨客对竹的推崇和喜爱。
竹的形象、竹的气质、竹的风骨、竹的品味、竹的韵致,浸入了文学,浸入了艺术,浸入了文化形态,就被人格化了,充盈着作家的意识,昭示着人们的希望。竹文化的精髓,在于典型地象征着人类的道德风尚。以竹喻人,首先喻的就是节,郑板桥的《竹》诗云:“一节扶一节,青枝托绿叶。我知不生花,免撩蜂与蝶。”竹竿皮韧中空,人们又由此想到了虚心、虚无,竹子又有了虚心、虚无的品行,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时写诗赞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从竹影里走出来的,应该是俏丽的女子,多愁善感的闺秀;从黑松林里走出的,只能是打虎的武松、剪径的李鬼;从青纱帐里走出来的,不是李向阳、飞虎队,就是铁姑娘、民共班。
可见,竹与文化血脉相连。在发展竹产业的同时,把竹业科技示范基地、丰产培育示范点与中国传统竹文化结合起来,开辟成具有特色的竹海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乐”、“竹景观”、“竹工艺”,也是竹产业发展前景中的一个亮点。
2 纳溪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竹产业是纳溪区确定的“一区一品”的重点产业,也是泸州市的重点产业。纳溪区发展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潜在优势,全区土地总面积172.5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72.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50.1%,现有竹林面积51万亩,竹种39种,主要有绵竹、慈竹、黄竹、西风竹等,年可采伐杂竹40万吨,可采伐楠竹35万根,拥有银鸽纸业、圣峰纸业、鸿运纸业、兴乐食品厂、九头鸟炭业等一批竹类加工企业。2007年全区竹产业总值4.8亿元,上缴税收5 000万元,农民人均从竹产业中获得收入358元。纳溪区已成为全国13个杂竹大县(区)之一,也是四川省竹林主要富集区之一。竹产业已成为纳溪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尽快做大做强竹产业,中共纳溪区委、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区竹林面积达到66万亩,年产竹材50万吨,鲜笋5万吨,生产竹浆和纸各15万吨。全区竹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农民年收入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年竹业收入530元以上,为财政年创收1亿元以上,年转移和安置富余劳动力8万人。[3]
尽管基础扎实,规划诱人,但在调研中,我们感觉要真正把竹产业做成纳溪区的重点产业,还必须用够精力解决以下问题。
2.1 规模小不集中连片的问题
全区现有竹林中,除2008年新建的6 000亩示范竹林基地外,其余竹基地成片集中的面积小,最大的不超过500亩,都呈散生分布状态。全区竹基地未能形成集约经营和规模效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没有形成。
规模小催生粗放经营。全区现有竹林中有近28万亩竹林属于天然次生林,因为分散而形不成规模,引不起竹农的高度重视,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未进行任何抚育复壮措施,重砍轻抚的现象普遍存在,林地生产力退化,单位产量低下,处于“掠夺式”的经营模式。
规模小导致“副业情结”。由于规模小不集中连片,农民不会把竹产业当作主业来经营,而仅仅当作茶余饭后空闲时间来经营的副业,因而在农民收入中占比很低。以合面镇为例,合面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200余元,而竹业收入仅100多元,只占到总收入的3%左右。[4]这样低的收入占比,农民敢靠它吃饭吗?
2.2 加工产业链未形成的问题
任何产业要规模发展,必须形成产业链并延伸产业链。目前,纳溪区竹产品生产链条并未形成,主要停留在原料销售和初加工阶段。如合面镇目前仅有竹胶合板加工企业1家,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且品牌不响亮,发展后劲有限;全镇有2 000余户从事竹编业的农户,其竹席主要靠外运,对市场依赖明显;竹料50%以上都是以竹片的形式销售给银鸽纸业。
产业链未形成导致竹业附加值不高,影响竹业在当地成其为一个产业。据测算,纳溪区杂竹年可采伐量在40万吨左右,近年来实际商品采伐量每年只有20万吨左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仅仅作为原料采伐销售成本高收益低。合面镇的人们算过一笔账:目前全区竹片统一收购价为区政府与银鸽纸业公司承诺的300元/吨,而扣除人工费、转运费170元左右,农民实际所得130元左右。由于收益低,农民对采伐竹片没兴趣,许多竹林已有了3~5年时间没采伐了。可见,形成高附加值的竹产业链条,调动农民种竹、护竹、伐竹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
2.3 产业间互动缺乏的问题
泸州是酒城,酒业是泸州的第一支柱产业,竹产业如果能与酒产业互动,必将带来竹产业发展的一个春天!实际上,竹产业是能与酒产业结缘的,比如竹材酒包装就是一条重要思路。[5]竹子是一种易降解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作为亚洲独有的资源,竹子具有明显的东方民族特征,在中国传统中,它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子高风亮节、虚心向上,从古至今为国人所讴歌推崇,寄情言志,被视为人格境界的理想化身,被赋予了特定的属性和含义。我们相信,经过现代技术处理后的竹材,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现代的制造技术、工艺方法相结合,再与现代的销售手段、市场推广相结合,竹材酒包装必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业间互动不仅指竹产业与泸州其他重点产业间互动,而且也包括竹产业自身相关的一、二、三产业互动。“山上育竹林,山下建工厂”、“把山当地耕,把竹当菜种”、“竹子农家乐,挖笋好去处”,这种集竹子种植、竹材加工、竹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模式,目前在纳溪区还基本没有形成甚至根本没有出现。
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
在调研中,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反映较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现有竹业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农民看不到竹业种植的前景和希望。由于“烂公路”、“晴天公路”、甚至根本没有路,竹片大量积压在山上,据纳溪区各乡镇统计,全区有村、社级“晴天公路”61条,公路里程150多公里,约有6万吨杂竹因运输原因不能采伐利用。由于道路不畅,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引起的劳动力短缺,使杂竹采伐成本不断上升,而竹片收购价又是采取封闭式限价300元/吨收购,导致竹农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不仅挫伤了竹农的砍竹积极性,使已有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也严重影响他们的修路积极性——无钱来修路,修好了路也无钱赚。
当然,理论上来讲,修路是公共产品工程,是政府的事。但客观地讲,西部省份的区县政府本来就穷,现在农业又是免税,因此完全靠政府拿钱来修路短期内也有难度。企业呢?由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尚未形成,企业对修路也没兴趣。因此,竹山道路已成为制约纳溪竹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 纳溪竹产业发展应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辐射能力强,不仅可以通过竹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由第一产业升级为第二产业,还可以通过发展竹文化休闲游进入第三产业。因此纳溪区分析现有基础把竹产业确定为“一区一品”重点产业,定位是准确的。但发展中的上述问题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的。看不到竹产业在纳溪区的发展前景,妄自菲薄,在理论上属于产业近视症,是有害的;看不到纳溪竹产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盲目乐观,在实践上属于脑热多动症,也是无益的。怎么办?我认为,“共建共享共赢”是关键。
“共建”是基础,“共享”是过程,“共赢”是目的。竹基地规模小的问题、产业链未形成的问题、产业间不互动的问题、基础设施无人出钱建设的问题,只有通过共建才能解决,而这些问题一旦解决,政府、企业、竹农共赢的局面就能形成:政府要经济发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企业要盈利增加,做大做强,产业报国;竹农要生活宽裕,生产发展,安居乐业。
3.1 共建的原则
“共建共享共赢”,基础是共建,关键也在共建。共建的原则,应该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与竹农主体”的原则。
政府引导。主要是确定产业方向,规划产业布局,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产业扶助。这一点,纳溪区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制定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而且在2008年还对集中成片3亩以上、当年未列入上级造林项目的新造竹林实行补助:苗木由区政府集中采购,免费提供(每亩55株),造林户交纳0.2元/株的保证金,经验收合格后退还;对提供土地用于造竹的,经验收达标的,再给予50元/亩的补助;给予各镇、村共20元/亩的工作经费;低产林复壮给予50元/亩的肥料补助。
市场主导。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经济规律。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基础配置者的经济形式,所谓基础配置者就是产品的价格形成首先由市场调节、在市场中形成,政府只管市场做不了和做不好的事。政府可以制定保护价,但要注意,经济学原理中的保护价又叫最低限价,指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由政府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产品,以保护竹材生产者的利益。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都是尊重市场,随行就市,因为这时如果按保护价执行,实质上是保护竹材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市场主导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保护价的含义,给市场应有的尊重。
企业与竹农主体。是指企业与竹农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上的平等参与者。他们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迹运行。卖方供给竞争形成产业,买方需求竞争形成市场,买卖双方竞争形成市场的均衡价格,并在均衡价格下本着等价有偿、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交换。
3.2 共建的基本思路
纳溪区竹产业要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实现竹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可考虑与加工企业共建、与酒类企业共建、与旅游文化业共建的思路,挖掘全区的人才资源,联姻全市的产业资源。共建形成规模、共建完善产业链、共建推动产业间互助、共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一句话,共建开创纳溪区甚至泸州市竹产业的新局面,共建铸就纳溪区甚至泸州市竹产业的新辉煌。
首先,与加工企业共建。目前,纳溪竹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规模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高附加值企业更少。在竹产品精加工方面,仅有九头鸟竹炭公司一家林化工企业,而且目前尚因资金问题,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的正常生产。大量的是竹产品初加工企业,如竹筷生产、竹席编织等。虽然银鸽纸业公司规模较大,但因多种原因,扶持竹产业的能力和努力也有限。因此,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按照四川省政府打造川南竹产业经济圈的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引进一批高附加值的竹产业加工企业是十分紧迫的。竹产业要规模发展必须要有工业带动,同时以工业反哺促发展。只有加工业起来了,竹农收益提高了,竹农种竹造林、售竹修路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政府热农民冷”的局面才能根本改观。
其次,与酒类企业共建。“酒城泸州”的城市名片已在全国叫响,但特色还不突出。酒城产酒,酒产量当然大,但包装地域特色不浓。纵观酒包装的演进历程,每一地区每一发展时期的酒包装方式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关系。总体来讲,酒的包装总是在不断从简易走向丰富,从简单的满足使用功能走向实用和精神功能并重,并且总体上表现出随着技术发展而逐步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的基本特征。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人类的生活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朝着物质日益丰富、生活更加艺术化的方向演进,人们更加主张现代生活与自然和谐的主体观念。而竹材酒包装正符合上述理念和观念,竹子是可以参与生态循环的具有良好还原性的材料,作为四君子之一其高洁的品格和优雅的风韵为其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具有很强的产业化特征和文化内涵。因此,竹材酒包装是完全可行的。现代科技与竹材有机结合的酒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也许正是泸州酒业大发展、纳溪竹业上规模的战略机遇。
再次,与旅游文化业共建。泸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纳溪区也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如护国岩蔡锷讨袁、棉花坡朱德歼敌等等,把旅游资源溶入竹产业发展,挖掘历史典故、恢复风土人情、打造竹山景观、开发“竹子农家乐”,对调动竹农种竹造林的积极性也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曾专题研究过“农家乐”现象,认为“农家乐”现象产生不仅具有必然性,是社会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6],而且更是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现象,是一种“以城代乡,统筹城乡,城乡互助,相互促进”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为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进而实现城乡文化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7]展望未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闲假时间的增多,“农家乐”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由“观光”经“观光+度假”发展到“度假”,到那时,山清水秀的“农家乐”必将成为都市人康体健身的理想去处。[8]在那里,人们可以乘着习习凉风、吸着天然氧气、听着泉水韵律、望着流星明月,达到“天人合一”的修身养性境界;在那里,人们可以赤脚走在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脚踩着沙沙干枯的落叶,嗅闻着竹林特有芬芳气息,耳中充满蝉鸣一片,展现“返璞归真”的休闲健身本色。“走向大自然,负离子洗肺,好山水提神,”这是我们未来必然的选择;“吃农家饭菜,走林荫小道,唱村民山歌,听美丽传说”,这必将成为我们健康生活新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农村信息报.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EB/OL].(2009-03-06).http://www.168ec.com/app_web/news/ShowNews.aspx?id=106758.
[2]朱择邻.关于加快发展义乌市竹产业的思考[EB/OL].(2009-04-25).http://www.laojia100.com/view/news.php?func=detail&detailid=2958&catalog=0101.
[3]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局.做大做强纳溪区竹产业的调研报告[R].
[4]合面镇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R].
[5]巫建,戴娜娜.探索原创竹材酒包装设计[EB/OL].(2009-05-06).http://www.foodqs.com/news/spbz03/2007712151652582.ht m.
[6]赵成文.试论“农家乐”现象产生的必然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4):12-13.
[7]赵成文.试论“农家乐”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J].经济师,2005(4):53-54.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我县竹产业调研报告07-04
沙县竹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09-20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6-05
竹产业合作区07-24
发展竹产业工作方案09-29
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06-06
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07-16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09-13
关于农村产业化经济的调研报告05-23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