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2024-10-17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共8篇)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

桂阳县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一、桂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桂阳县以建设湖南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城市辐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2008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产业单位360个,从业人员2252人;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9%。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2008年末,全县有歌舞娱乐场所20家(其中县城区18 家,乡镇2家),有电子游艺场所17家,有营业性演出场所2家,有旱冰场1家,有台球俱乐部2家;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投资在400万元以上的2家,300万元-100万元以内的5家,投资在100万元以内的 11家;文化娱乐行业固定资产总值4653万元,年营业收入2342万元,从业人员1221人,年上缴税金130余万元。

2.图书发行、销售需求巨大。全县有图书发行单位1家,图书零售、出租单位21 家,年销售额2585万元。其中县新华书店每年的教材、教辅读物、书本等的营业额达 1

2100万元。

3、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桂阳县文联下辖文学家协会等群众性文艺创作团体8个,全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员在300人以上,有专业剧团1家,年收入22万元以上,业余剧团3家,铜管乐队66 家,弦乐队8 家,龙队7家38条,狮队2家5支,年演出收入200万元以上。

4、广电传媒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39个乡镇目前开通有线电视的有22个,有线电视用户3.7万户。广电传媒业经营已初步形成电视网络、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

5、教育培训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县拥有举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1 所,教学班级 5个,在籍大、中专学员985 人,在职教职工总数92 人;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所,年培训人数在3000人左右;有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机构2家,其中县文化馆培训中心年收入10万元以上,年培训人数在2400人左右。

6、印刷、体育、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印刷业方面,我县现有印刷企业7 家,打字复印单位37 家,从业人员100 余人。体育产业方面,现有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6 个,从业人员10 人,销售收入150余万元;体育竞赛表演和有偿体育娱乐服务有初步发展,有体育器材、服装销售单位13家,大型健身房两处。广告业方面,全县现有广告经

营、发布单位20 家。

7、以“网吧”为代表的互联网上网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全县城乡有“网吧”118家,其中县城38家。“网吧”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县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投资额达400万元以上的“网吧”达2家,每年“网吧”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300万元以上。

二、桂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划分过细,互相交叉,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2、政事不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投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以文化、体育、旅游最为突出。文化行政部门陷于操办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活动的具体事务之中,削弱了行政管理和宏观管理的职能。公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公有文化企业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

体。全县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属国有性质,集体或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几乎没有。体育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分散单一,以体育彩票为主。旅游业仍然只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3、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文化演出规模小、规格不高,无法形成大反响,没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有资源,但开发不足,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广告缺乏规模效应,竞争力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我县的文化要素市场(指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文化科技市场等)、产权市场发展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没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也没能按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调整。

4、对人文资源的罗列性展示大于开发利用。目前,我县对县内的人文资源,还仅仅停留在浅表的罗列和学术研究,没有进行深度的包装和打造,观赏及参与性不足,缺乏新意、吸引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展桂阳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

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

2、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要修缮并保护好蒙泉井、东塔、阳山古民居等古迹建筑。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做好湘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发和保护好瑶歌、花灯戏曲、土法榨油制作工艺等1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上档升级上下功夫。加强对古戏台、古宗祠、古桥梁、古佛塔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及时修复整理馆藏文物。积极支持和鼓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影视、民间艺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生产,努力创作文艺精品。

3、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大图书发行业。新华书店要利用新华大楼地处黄金地段的优势,兴办社会图书超市和影视放映产业项目。二是做大做强广电传媒业,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节目运行及用人分配

机制,振兴广播弱势产业。开发和拓展互联网、互动电影点播频道、付费电视频道、党政信息频道、图文广告频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到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 万户,营业收入达到1600 万元。启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三是做大印刷业。力争在近两年内,使我县的公开出版物印刷企业达到3家,产值超百万企业达1家。

4、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两院”合并,利用县电影院、影剧院的影城资产,组建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好县内各项演艺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县文化馆馆址的资产置换,馆内场地和设施进一步完善的机遇,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人才优势,采用独办或吸纳民间资金或与他人联办的方式,建立以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摄影等为内容的大型艺术培训中心。三是建设好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全国图书资源联网开通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增强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抓好阳山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旅游观光;做大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两个面。以现有农家乐、休闲庄、度假村为基础,注入文化内涵,努力做大做强休闲度假和观光农业;着力开发生态旅游三个片。舂陵江湖心岛、宝山蒙泉主题森林公园、泗洲山;培植宗教文化旅游点(东塔鹿峰寺、天坛山三神庙、金仙寨佛寺、坛

山古寺遗迹);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花灯戏曲、舞龙狮、傩舞、清明祭祀文化、瑶歌古调、风味小吃)。同时将桂阳昆曲培训、表演融入桂阳旅游行业中,并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5、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积极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渠道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在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提供政策倾斜,并且优化环境,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民营化战略。通过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以此构筑桂阳文化产业体系。

桂阳县文化局

2009年10月15日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2

为了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易县砚雕产业发展的情况, 课题组做了系列调研。调研成果汇报如下:

易县砚雕产业的发展概况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调整之后,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易砚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已具有一定规模。很多企业经历了商海沉浮, 也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砚雕产业正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易砚产业由原来尉都乡的几十家农户和遍布城乡的百十个加工作坊, 快速向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 现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企业100多家, 实现就业人口过万人, 年生产能力160多万方, 利税几千万。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多数企业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企业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企业有自己的销售部和销售网络, 同时也设有雕刻厂和包装车间。而且很多企业的老板自己就是雕刻师, 他们既负责设计生产, 也要负责产品营销和企业管理。第二、“工厂加农户”模式是主要生产模式, 在十几家较大规模的易砚生产工厂之外, 更多的是手工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 他们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 产品要靠较大的企业进行销售。同时, 由于易砚手工生产的特点, 即使大的易砚企业产量也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他们要以订单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收购成品, 贴上自己企业的标签销售。这样, 就形成了易砚产业“工厂加农户”的生产模式。有些企业则是没有独立生产能力, 他们直接从各农户手中收购成品砚进行销售。第三、现有易砚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 主要以家庭成员为管理核心, 是父子店、夫妻店, 以血缘、姻亲关系为纽带维系企业管理。很多企业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财务、人事、用工方面问题较多。第四、产品销售方面, 以在大中城市建设销售部, 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为主, 谁的销售网络覆盖面大、销售能力强, 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占有巨大优势。同时, 推销员对特定客户的上门推销也是主要手段。网上销售也在开展, 很多企业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和主页, 支持网上订单业务, 在淘宝上也能购买到一些易砚产品。易砚产品以内销为主, 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销量占有优势, 市场覆盖率较高。同时易砚的出口能力也在提高, 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

易县砚雕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思考

1.消费市场与产品研发

作为传统手工艺为基础的文化产业, 易砚企业的销售对象相对固定, 消费市场虽在不断培养, 但规模不会有很大突破。大量产品不是用于书法爱好者实际使用, 而是观赏、陈设、收藏, 很大的一部分市场实际是礼品消费。我们不能想像, 易砚和电视机一样普遍, 所以易砚产品要创新和丰富, 比如砚和笔筒的结合, 石雕加湿器等等。另一方面, 易砚作为艺术品、收藏品, 它的价格会高于日用商品, 但是过高的价格定位又会限制消费人群的范围, 甚至把易砚局限在高端礼品。我们在销售部看到的产品一般都很昂贵, 远远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力, 如一方巴掌见方的精品砚标价就在三四千元。开发多消费层次的产品也是开拓市场的途径, 比如作些案头石雕小摆件、室内装饰石版画等。

2.批量生产与纯手工生产

即使有足够大的市场, 易砚的传统生产模式也难以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 这就需要引进机器加工、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如此势必冲击易砚引以为豪的传统特色———“纯手工”生产。如何保证易砚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性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难题。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抛弃“纯手工”无异于抛弃了易砚的“个性化”艺术生命, 使易砚在长期发展中丧失竞争力。所以, 目前看只是用适度的批量生产结合手工生产。

3.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有易砚企业无论大小, 很多是家族甚或“家庭”企业, 是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企业的管理离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普遍有很大的差距。内部管理上的落后也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经营者不够专注于易砚产业发展, 企业收益被用作它途, 得不到更多的资金扩大再生产,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易砚企业不能持续发展;有的企业工作环境恶劣, 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保险, 和职工的关系不稳定, 也就留不住人才;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财务不清, 职责不明, 浪费严重;有的企业违法经营, 丧失诚信, 欺骗消费者, 信誉扫地。当然, 很多企业家善于经营, 眼光敏锐, 正在带领企业向现代企业、规范管理迈进, 它们将是易砚产业发展的未来。

4.易砚生产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

易砚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尤其石材, 是不可再生资源, 优质石材十分珍贵, 这也成为易砚生产规模的局限因素。据易砚爱好者指出, 市场上有很多易砚产品以次充好, 欺骗消费者, 如用劣质石料雕刻, 极易风化裂纹;人为粘贴和伪造颜色、石眼, 抬高价格等。这一方面是经营者诚信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易砚优质石材的紧缺。易砚石材的开采过程中环境资源也是不能忽视的, 绝不能乱采乱挖, 污染破坏环境。易砚的价值也来自文化资源, 易砚是易县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易砚产业的发展要紧密依托于易县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做好易县的文化名片。同时, 回馈和促进易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 易砚发展到现在, 以易县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砚雕作品很少, 说明易砚经营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易砚产业和易县大文化产业的依存关系。人才资源前面已经讲过, 易砚艺术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人。如何培养优秀的设计师、雕刻师, 乃至工艺美术家, 或者吸引更多的雕刻美术人才投身易砚事业, 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又一难题。培养人才, 尤其是艺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需要企业有大的投入和长远地发展眼光。

5.市场竞争与产业发展

实践证明, 适度的竞争是易砚企业产品开发和艺术进步的持久动力。规模经营是竞争的结果, 却不是抵制竞争的借口, 适度规模经营和竞争都是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但是现在市场上受利益驱动, 一些小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 低层次竞争, 既损害了易砚行业整体的声誉和利益, 又影响了企业名牌效益, 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易砚的竞争对手不仅来本自行业内部, 还来自其他的砚类产品、石雕工艺品, 这要求易砚经营者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心胸。处理好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关系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必须解答的难题。

对易砚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艺术品位, 打好人才牌

前面提到很多关于易砚艺术发展的问题, 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易砚的发展传承关键是人的因素。由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雕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才困难大。这就要求企业及早做好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 创建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一方面要通过师徒传承或技校授课自己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要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要搞产学研的结合吸引人才, 把高校艺术专业教师, 从事雕刻、绘画的艺术家引入易砚行业, 从而提高产品的艺术品位。

2.拓展销售市场, 打好产品牌

占领销售市场, 最有力的武器还是产品。现有易砚企业大小不一,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小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打击了消费者投资易砚艺术品的信心。为了让更多消费者敢于进入易砚艺术品投资市场, 就要保证产品质量, 多出精品, 迫使低质产品退出市场。同时, 产品质量提高了, 艺术特色突出了, 还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靠品牌树信誉, 靠品牌拓市场。

3.重视矿产保护, 打好资源牌

易砚产业对矿石资源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砚石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也十分昂贵。虽然易砚石料相对丰富, 但精品却是千金难求, 石料的开采还涉及到环保问题, 成本将大幅增加。今后的产业发展中, 原料的争夺战会逐渐加剧, 甚至会成为很多小企业退出舞台的直接原因。关于矿山管理、转让、利益分配等问题现在还缺少一个比较系统的规范,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长期保护机制更是缺失。这点需要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出来协调、治理。大的易砚企业也不能无所作为, 应该做好矿产资源的长期战略, 合理的、绿色环保的开发矿产资源。

4.建立现代企业, 打好管理牌

高起点、高站位,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是易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打造企业文化、实施品牌战略、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提高易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实现易砚公司沿着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轨道又好又快的发展。达到这一目标, 突破家族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迈向现代企业制度, 是必由之路。

5.争取政策支持, 打好项目牌

全面把握从国家到地方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争取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快项目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 加大对易砚产业的资金、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 引进现代雕刻技术和设备,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性价比, 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搞好项目建设, 是易砚产业克服资金短缺和融资难这一历史难题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易县砚雕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文章从调研实际出发, 介绍了易砚产业发展的概况。通过对砚雕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砚雕,文化产业,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正兵.文化产业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6.

[2].李思屈, 李涛编著.文化产业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

[3].石子.易水萧萧砚底波涛[J].市场观察, 2002.4.

[4].牧野, 陈继忠.易水名砚走向世界—河北燕下都易水砚总厂巡礼[J].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1.12.

[5].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 2010.3.

文化创意产业系专业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文化创意;培养方案;调查研究;发展建议

1 调研的目的、思路、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目的

为了面向昆山及周边地区的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依托学院地理位置优势,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高职教育中,作为创意产业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系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文化创意产业系办学已经逐步成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每年的招生和就业呈现出了相对稳步的发展态势。

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为了进一步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导专业及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设专业和收缩专业。同时,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就业领域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1.2 调研的基本思路

从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文化创意产业系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毕业班班主任分5组赴昆山、苏州及上海的20多家企业,通过问卷、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专业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

第一,区域行业产业(目前江苏和苏州的主要产业和“十三五”要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以便确立重点建设专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第二,专业产业分布调查情况(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和新项目投资等情况,寻求校企间的深度合作);第三,人才需求情况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含数量、规格、职业能力等,进一步修订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四,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第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第六,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便于安排实习、工学结合等);第七,相关企业管理人及專业技术人员(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第八,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第九,与专业对应的规模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分析。

1.3 调研的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昆山及周边地区室内装饰设计公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平面及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影视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调研、行业协会的调研。

1.4 调研的方法

采用询问法、问卷调查、走访法进行调研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2 调研结果

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数据显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一项的数据位居前三,特别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达89.6亿元,表明赢利能力强,其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4统计年鉴数据,全江苏省的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万,其中创意设计管理人员约占30%,总人数达到60多万;每年增长的与文化创意产业岗位有关的职位人数约占5%,即20万;在原来的队伍中,自然减员和企业岗位人员更新也达到5%,约20万。

2.1 就业岗位

从调查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类高职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室内装饰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及加工一线、服装销售、影视背景设计、影视修型、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上色合成、影视特效及渲染的环节等基层岗位,占调查总数的82%,而市场经理和区域经理由于层次比较高,只占其中的12%,还有其他岗位占6%。由此可知,基层的设计软件操作类岗位是我们培养的首选目标岗位,而设计经理岗位则是发展岗位。

2.2 学历要求

从实际调查来看,江苏省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中专文化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占42.5%,大专生有48.3%,本科及以上的仅占9.2%。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管理层认为高职或专科以上的学历能胜任单位的基层管理工作。

2.3 知识要求

(1)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基础知识方面,受用人单位重视最高的知识的前六位的是计算机基础、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设计构成、素描。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专毕业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也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又由于目前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设计图纸现场沟通需求,计算机基础和设计表现能力也受到重视。

(2)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现在设计创意、专业设计表达上,具体体现在与职业相关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动画和平面设计。

(3)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其他知识方面要求。根据调研情况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毕业生所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个人与团队管理,电子商务和成功素质训练。

2.4 素质和能力要求

(1)素质要求。调查表明,企业最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的素质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工作经验、身心健康。

(2)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基本能力:用人单位最重视的日常工作基本能力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和网络搜索与传输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使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能力。其次,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行为能力、企业常用文书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日常英语口语会话能力都有超过50%的用人单位选择。专业工作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工作基本能力当中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能力、专业设计图纸表达能力、与客户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最为重视的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几方面的素质。其次,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道德品质高尚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超过40%的用人单位选择。

2.5 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

第一,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加大就业推荐的力度。第二,希望学校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开设上机(软件课)、实训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第三,努力与相关单位探索和构建订单式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大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工作,提高就业技能。

3 调研结论

第一,在花桥、昆山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及上海市,从行业需求及企业发展上,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的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第三,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人才需求相对更为迫切。第四,我院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生的就业面非常宽,初期就业岗位大多为助理设计师(如绘图员)及较小项目的设计师。企业特别看重的是专业设计表达能力(如计算机设计表达能力、手绘表达能力),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在校内强化素质教育及专业技术水平。第五,可重点合作的企业及合作方式(如表1)。

4 文化创意产业系发展建议

4.1 调研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行业用人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

第一,缺乏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第二,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第三,创意设计能力不足。第四,所学知识系统性、连贯性不强,学生的实际制作效率低。第五,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第六,承受压力能力不足。

根据相关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调研,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体现在沟通表达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基本工作能力的工作要求水平,文化创意产业的毕业生满意度为90%,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體表现:创意设计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4.2 建设建议

(1)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相关行业、企业要深入地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要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在教学方法上推广体验式教学,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加小项目”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3 发展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设计流程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中,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流程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又自觉掌握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贯穿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从一开始规范学生的设计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多让学生亲手测量、绘图、设计、交流,强化学生的执行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4.4 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立足昆山、立足花桥、立足台企”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系实际,经过充分调研,我们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系部专业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色发展服装设计和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其他专业维持现状。

4.5 师资建设规划

一是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优先考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重点建设专业);二是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三是通过实施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计划,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四是采取企业锻炼、职业资格考证等措施提升双师素质。

4.6 实训室建设规划

在争取企业支持的前提下,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建设集上课、学生创业、对外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校内实践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学生创业、社会服务的需要。

5 主要困难

第一,校内实践条件不足。由于校区迁建等原因,缺少专业实训室,很多实训建设项目因场地限制无法落实,导致有些实训不能进行。第二,师资力量薄弱,高级职称比例过低,师资比例不够合理。兼职教师专业课授课达不到教育厅要求。第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一是企业更加注重效益,对于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校企合作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双方合作难以深入。二是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看重的是短期利益,在直接利益的驱动下,多数企业看重的是人才需求,而不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从而使得校企合作仅浮于表象,难以真正深入合作。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4

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县城12家,通关镇2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资源现状。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

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丛书》(6本)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独立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近年来,随着县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五)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11.72亿元,共接待游客达11.3万人次,同比增长8.7%,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并被人民网等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

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市委党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改革。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进行深化改革,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统一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六)创新文化服务、引导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水平,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文化产品,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造舒适的文化休闲与消费平台,有效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习惯,自己花钱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乡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贯彻落实文化艺术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繁荣,乡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中心由副乡长直接分管,岗位职责、财务财产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实处。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因修建政府大院被拆迁,于 乡党委政府划拨土地重建文化站, 10月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岗位现有3人(大专学历),工资和业务金费得到落实,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金费3万余元。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有6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彝、壮族传统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全乡14个村委会共有文化室6个、农村文化户14户、文艺演出队5支;文化爱好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全乡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1200余人,文艺演出队、文化室、文化户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经费给养的新途径。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彝壮乡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把挖掘彝壮族原生态小调演唱形式作为民间文化搜集的重点,使原生态小调大放异彩,走出民间,走上舞台。

二是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乡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加大对网吧、图书市场的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具体情况是:

(一)专业人才紧缺

我乡文化站编制为6人,但在编的仅3人,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员的指导,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乡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化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户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三)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对于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建设上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创新意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四)文化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乡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粮,逐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涵养。

(二)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先进文化乡镇”创立活动,完善文化阵地设施。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业余演出团队,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更好的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办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6

?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 文化市场 ? 论文摘要: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这是成都市委、市府提出的未来重点工作之一。在现今国际国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需求,而且它对地方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巨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促进成都文化产业在已有的基础上,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呢对此本文将作一些个人探讨。

? 2004 年成都提出“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基本态势,不仅成都市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超过了全市 GDP 在全省的比重;而且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然而,与成都这样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与国内一些已经形成特色和品牌的城市相比,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尚需大力、快速发展。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并使之成为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 1.体制制约和机制不够灵活的制约。由于成都的文化市场开放度不高,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成都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差。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也没有完全市场化,由市场决定并选择文化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的机制也还没有完全建立。全市文化管理部门仍然存在条块分割、划分过细和交叉行政、政事、政企、官力、不分,文化及相关产业主体不明确、“执法机构”职能单一、缺乏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政府管理组织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与当前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的情况。

? 2.文化生产布局结构的不合理。由于文化资源的长期按计划分配,没有建立由市场决定并选择文化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的机制,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没有走向市场化,这就造成了文化生产布局结构的不合理,形成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重复建设的局面。

? 3.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品牌文化产品稀缺。成都可以打造文化品牌的资源很多,除了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金沙古蜀文化、大熊猫文化三大文化产业品牌外,还有三国文化、诗歌文化、道教文化、民族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水文化、以及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等等。但是在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而创新对每个文化企业来说又是命运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创新的企业必然没有活力。成都平原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文化张力还远远没有在成都的文化产品中表现出来。

? 4.民间资本的投入太少。由于管理文化的传统思维和对风险的考量,成都市文化产业项目,无论是市级、区(市)县级,乃至乡镇级众多文化产业项目,大多是政府文化建设的内容,对成都市民营文化企业的建设以及作用的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在获得政府的文化建设投资项目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 促进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在考虑成都现实供需关系、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和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激活需求,加大供给,拓展市场上下工夫。从世界文化产业的成果,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结合成都市这几年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笔者认为成都市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不断创新机制 ? 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实质则是要为新兴产业发展创

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成都市文化产业要船陕发展,无疑应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清除,并建立起各项配套的政策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只有建立起了有序的管理体制,创造好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运行宏观环境,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成都市虽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初步建立起了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自律发展的机制,但要促进成都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还必须加大和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在一些场合还含混不清,政府管理会有意无意的介入其中,干扰了企业的工作,企业很难依法,以市场和效益来决定。因此,进一步调整理顺两个关系,是成都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理顺关系的同时,健全各种配套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情。要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应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研究引导消费和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从供需两方面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好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政策配套,使之在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文化投资,壮大文化市场。有了成规模的市场,成都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就有了保证。

? 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文化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的创新。在确立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目标下,切实转换机制、创新体制。成都市在转换机制上做了许多工作,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单位重组,基本完成了成都市文化单位的转制。但目前看,转制后的企业效益不显著,产品不丰富,且社会影响力不够、文化产业的吸引力不强,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对市场的了解不足、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够,创新还不够,还没有激活创造力,必须加大机制的创新力度。

?(二)促进文化龙头企业的形成带动文化产业链发展 ? 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离不开有竞争力的企业的支撑。因此,加快发展有实力的成都文化企业,是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看,强大的文化产业企业,不仅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带动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达。我们从挤身世界500 强的文化企业,不难看出,它们涉及行业广泛,如迪斯尼从影视、音乐到公园、玩具,具有很强的文化资源整合能力、创造力,能以市场的需求,提供文化产品,从而拥有巨大的世界文化市场占有率,赚得丰厚的利润。它们的活力能将众多的行业联系到一起,形成网状式的产业链,带动一片产业发展,而不仅仅是一条产业链发展。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性,即它的创意性所决定的。由于文化产业是具有创意性的产业活动,它的每项创意都可能形成一条产业链,比如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创意,就形成影视、书刊、玩具等多条产业链,而这些产业链又都交织一起,共同缘自于“米老鼠”的创意。因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企业,使之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失为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三)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大胆引进民间资本民营企业 ? 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成都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必须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拓宽资金来源和渠道。从统计的数据和公布的报告看,成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创作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国有文化企业是成都文化市场的绝对主体,民营和私营文化企业弱小、稀少,与此同时,国有文化企业的融资能力有待提高,民间资本的引进有待政策和机制,这就造成了成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资金限制,这与成都这样的大型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所应该具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差异甚大。成都市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探索融资渠道,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在这一过程中,需着力探究和解决国有文化企业的融资和民间资本的引进两个问题。解决国有文化企业的融资通畅,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企业改革经验,应努力加大文化产业大型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在制度、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提升国有文化集团的融资能力。对于民间

资本引入文化产业的问题,应在保证弘扬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开放民间资本的投入,放松对民间资本经营文化的过多限制和干涉。让民间资本能在坚持正确文化方向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口味、不同爱好、不同欣赏水平的需要。

?(四)扶持优势北产业发展创造品牌文化产品 ? 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必须因势利导,顺势发展优势文化产业行业。根据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文化产业被分类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层,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表明,包括三层全部的众多的成都文化产业行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成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差异性极大,而成都市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可齐步同行,而必须采取扶持优势文化产业首先加快发展,进而带动相关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那么,哪些行业可称为优势行业,而优先发展,重点扶持呢?笔者认为,成都文化产业优势行业的确立,一是要看它的历史业绩;二是要看它的潜力;三是要看它与成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定位的关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观光、文物博物、会展广告、电子娱乐等行业,在成都文化产业发展中坚实突起,显示出了独特的行业竞争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几年的统计中,这些行业的增加值之和,都超过了成都市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是成都市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应着力发展的优势行业。

?(五)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开拓世界文化市场 ? 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既要注重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即文化企业的改制、发展、产品、品牌等问题,也要注意需求方,即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等问题。只有两相平衡,才能助推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两相接洽,才能使成都文化产业发展越做越强。加快发展成都文化产业,必须有广阔的市场支撑,有了广阔的市场,就有了文化产产业发展的动力。但从现实的数据和实情看,成都文化消费处于低档次、较单一的状况。这一状况,不仅影响市民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广泛的文化行业发展。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何在?我们认为,一是要通过城乡整合,开发农村文化消费;二是要走出国门,开拓世界市场。

?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工商部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之一,应当迎时而上,积极思考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近期组织力量对镇江市丹徒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 一、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丹徒区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多数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或无力技术创新,产品科技、创意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一些企业的经营方式相对落后,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创新性,产品销售多以自行销售模式为主,不能有效地推广产品。

? 市场程度低,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加之小农经济意识束缚,导致企业不愿意把重点放在品牌培育和内容原创上,习惯于“贴牌生产”,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产品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 经营机构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尽管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配置过于分散,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小。

? 市场秩序乱,不能进行有效管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体经营户占经营总数的 80%以上,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文化活动场所从事违法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盗版书刊、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软件屡禁不绝,严重扰乱经营秩序,扼杀原创精神。

? 二、问题成因分析 ?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当前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政府对文化经营单位仍然管得过多、过死,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文化产业经营者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此外,文化产业的 7 大门类:电影、广播影视、报刊、出版、音像、娱乐和广告,分别由广电、文化、工商等不同部门进行监管,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方式,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现象,对整个产业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 文化产业投资渠道相对单一。调查结果显示,62%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80%以上的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积累,融资方式极为单一。文化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加之目前银行贷款条件愈加严格,无法为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文化产业的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整体水平提升不快。

? 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调查发现,文化消费只占居民消费的很少一部分,文化消费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不成正比。受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大额消费支出影响,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持谨慎态度。

? 三、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积极开展文化企业对口帮扶。一方面,实行企业联络员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建言献计,为企业做好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如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实行定期走访、跟踪服务,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形成对内对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外来引资文化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上门服务,扶持引资企业与本地文化项目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文化企业提升广告策划宣传能力,鼓励开发新的广告发布形式,支持互联网、楼宇视频等新兴广告媒介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广告投放成本,使其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 积极培育文化商标,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大商标宣传力度,向企业宣讲商标知识,提供商标注册咨询服务,宣传引导企业注册商标,帮助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同时,鼓励文化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商标的原创性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二是推动民族民俗文化、文化活动、文化创意等注册成商标,提高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文化类商标保护力度,对涉及文化企业的商标侵权案件,建立维权“绿色通道”,组织力量查处。对涉及商标争议纠纷,积极协调、保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

?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激发新兴行业发展活力。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特别是动漫制作、文化创意、网络文化等新兴领域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联合政府等相关部门,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带动行业发展。引导企业坚持文化产品研究与开发相结合,使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和巨大潜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各特色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集聚化、集团化道路,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增强企业竞争力。

? 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联合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争取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积极提供助企融资和行政指导服务,发挥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股权出资登记职能,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建言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引导和吸收非文化部门、民间资本和外来投资,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

? 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将文化产业列为保护重点,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督和检查,并加大与文化、广电、新闻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依法保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文化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二是开展整治净化行动,对网络、娱乐、出版、印刷等文化市场开展集中清理整顿,从重从快打击各种侵权盗版、淫秽色情、发布虚假广告及“黑网吧”经营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行业自律,依托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行业

协会等倡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娱乐性、丰富知识性和审美教育性,引导文化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文化市场规范。四是充分发挥工商监管职能,主动参与部门合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3

文化是一种特殊资源,是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点。文化产业对于区域经济来说,是形成特色区域经济的精神内容,是提升地区经济活力,保持生命力的推手。当前,在国家制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升级为文化战略,并积极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截至目前,内蒙古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内蒙古的经济增速曾连续 7 年居全国之首,但其中文化产业只占 GDP 的 1.05%,远远低于全国 2.8%的平均水平,形成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化底蕴挖掘得不够深入、认识滞后、发展观念落后、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文化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文化人才比较匮乏等因素是严重制约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由经济发展驱动文化转型、经济优势转变为文化优势,势必需要转变思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机制与瓶颈,创新文化产业的路径与模式。

? 一、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 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内容产业,创新是源头,人才是关键。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必须贯彻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市场主体,研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链的关系。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李长春同志曾明确指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文化事业是以公益性、服务性为主,文化事业的积极发展离不开效率提高与职能转变。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以文化事业为基础,并为文化事业的长期建设提供经济动力。它们共同服务于保持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内蒙古地区经济要想保持发展的持续力,需要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并进。一方面要分清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另一方面要认清文化产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将公益性发展与利益性驱动协同并进,将二者相互促进与融合不仅能有效增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持续力更是考验地方政府行政智慧与效能重要指标。内蒙古的文化发展需要制定文化发展规划,一方面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中注重民众的主观诉求,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中注重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利益点,将二者在利益驱动的机制中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实现有效对接与共同发展,这样才可能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共同前景与良好的发展基础。例如,内蒙古自 2006 年始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初见端倪,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自治区图书发行业进行改革、内蒙古电影集团与出版集团成立,这在提振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方面给予了前期基础,后期的工作规划要体现与文化事业的对接,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与原动力。

?(二)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链的关系 ?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的领域广泛,从成产环节到消费环节其链条中能够驱动的相关产业众多。因此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是提振地方经济的有效方式。通过产品的制造与加工、流通与消费,以文化发展促进生产进步与经贸繁荣是发展中的亮点。例如,文化产业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以旅游展现文化、以文化包装旅游,展现旅游发展的文化之路与文化发展向旅游业渗透的新文化发展之路。此外,文化产业发展还可以与会展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剧、数字媒体等产业相促进,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走上一条创新之路。

? 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找到制约的瓶颈 ?(一)文化体制瓶颈 ?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尤为重要和紧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的制约性显现。传统文化体制是以事业性为主体的,在这种机制下,文化资源被国有文化单位所掌握,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只能有所取舍,体现不了文化发展的全面性与民众对文化发展的诉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文化发展的层次提高,而传统机制又不能在文化发展上提供新路径,因此产生了民众文化饥渴与国家文化创新力弱的局面,当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讲,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后劲、实现跨越是当务之急。地区经济的发展依赖国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深入开展有特点、有实践性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并逐步推进。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在增强地区文化发展创新力的同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以此提升地区文化特色与影响力,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增强区域文化竞争力,在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发展的同时体现文化的协同发展。

?(二)管理体制瓶颈 ? 真正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地方政府要创新发展思维,以市场为先导、积极培育充满市场活力的微观主体。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主体,传统管理体制下管办一家、政府与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职责不分,不能激发主体的活力,因此说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主体方面完成培育,也才能促使其向市场转型,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整合有效资源进行重组,发挥其优势为文化的繁荣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转变管理观念,放开管理路径,重塑管理思路是目前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的着眼点,积极调整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文化产业保持强大的后劲,逐步实现突破性发展。否则,没有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 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健康发展的路径 ?(一)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需要建立健全相应政策支撑系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和扶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做出了《关于印发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连同《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内蒙古文化产业 2009-2013 发展规划》等,这一系列政策和重要文件,为引导和扶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体系要体现宏观的方向的把握和微观专业的指引,既要注重总体又注意细节。

?(二)要建立起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的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注重宏观指导向服务思维转变的路径。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发展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宏观政策指导、打造地域文化产业特色、扶持骨干企业的发展、培育创新的市场氛围、吸引非公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硬件。以自治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为基础,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规模大的、功能全的、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文化产业是具有实质意义的。例如通过会展中心、文化城、产业园区等工程的建立,打造一批内蒙古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四)要开拓文化创意产业 ? 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现代高端的制造业与现代化文化相结合,形成现代生产与时尚消费的新主流。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抓住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实质,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上拓宽了视野、调整了方向、掌握了重点,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地方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必须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新主流,以创意促进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在科学发展、可持续进步的思想指导下,自觉地对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做更加整体性的考虑,探索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五)要加强地方金融体制改革 ? 将地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推动文化资本投资浪潮的形成。推动自治区文化产业格局成型,推动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观念更新与积极探索。可依托部分具有相关服务经验的金融机构,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金融创新平台,对文化产业金融产品开展集成创新。

? 四、结论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高尚的品格,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整合内蒙古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我区优势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不仅是建设文化大区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草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7

河北省具有丰富、独特、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但目前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低端的、落后的局面。为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笔者在河北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调查。笔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发放自填式问卷, 问卷主要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等问题, 共发出问卷4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8份, 有效回收率约为90.67%。

二、关于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习惯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在关于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习惯的调查问卷设计中, 笔者主要设计了三方面的问题, 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以下是笔者将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简要的结果分析。

1. 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

关于个人基本情况的问题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及现居住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的平均年龄为29.63岁, 其中最小年龄22岁, 最大年龄62岁, 频数最高的为23岁年龄组, 占全部样本的13.7%;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 共占到样本的46.8%;约有58.6%的被调查者年收入在一万到三万之间;被调查者居住地来自石家庄地区和邢台地区的最多, 分别占到样本的20.5%和18.5%。

2. 休闲方式的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人中首选的三种休闲方式为娱乐场所 (KTV、酒吧、电影院、游戏厅等) 、逛街购物和外出就餐, 选择的人次分别为54.2%、51.7%和46.9%, 选择文艺演出的人次最少, 仅有11.2%。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仍以传统休闲方式为主, 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文艺演出占居民文化消费比例垫底。

3. 选择休闲娱乐时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被调查者在选择休闲娱乐方式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统计分析 (见图一) , 放松身心是居民首选的因素, 占全部样本的46%;其次考虑的因素是有新的体验, 占全部样本的21%。考虑放松身心和有新的体验的居民占到67%, 可见, 休闲娱乐项目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能否放松身心, 是否能够带给居民新的体验。

4. 休闲消费场所的选择。

通过对被调查者休闲消费场所的选择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传统消费场所仍居主导地位, 而选择文化创意街区的居民仅占14.22%, 居民对文化创意消费场所的认知有待加强, 但这也恰恰说明文化创意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 调查也显示出河北省居民对剧院这种休闲消费场所的认同度不高, 仅有8人约1.96%选择了此种休闲消费场所。见表一

5. 被调查者对文化创意地标 (标志性区域或地点) 的反应。

调查结果显示, 如果河北省出现一个独具创意、时尚舒适的文化创意地标 (标志性区域或地点) , 约有43.4%的居民选择一定会去体验一次;其次, 约有26.3%的居民选择听朋友或别人推荐才去;而会因交通不便或距离太远等原因不会去的居民占样本的19.6%。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对独具创意的项目有较大的兴趣,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应尽可能注意项目的可持续性及交通的便利性。

6. 被调查者对现有文化创意广场和文化休闲概念的了解情况。

笔者重点调查居民对石家庄市的文化创意广场的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居民比较了解的是省博物馆广场, 选择人数占到样本的45.4%;对于开发时间较近的石门1925国际文化创意街区和河北文化创意园 (新开发区) 了解程度最低;在被调查者中竟有32.7%选择都不了解。由此可见, 河北省对于文化创意广场的宣传力度不够, 居民的了解程度较低。

河北省居民对文化休闲商业概念嘉年华了解较多, 占到样本总数的41%;而对于其他休闲商业概念例如SOHO空间、文化创意工坊、Art-Mall等, 普遍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被调查者中有25.9%选择都不了解。

7. 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类型的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河北省居民的主要文化消费为:电影电视 (电影院、网上购买影片、音像制品、衍生产品等) 、休闲度假 (旅游、度假村等) 和娱乐休闲 (游乐场、主题公园、酒吧、KTV) , 而动漫游戏产品 (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动画片、动漫衍生产品等) 、文化创意品 (潮品、创意礼品等) 、演出产品 (话剧、文艺演出、相声等) 、艺术品 (画作、工艺品、装饰品等) 等方面的消费仍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8. 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情况。

对河北省居民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的情况统计分析 (见图二) , 分析结果显示, 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在3000元以下的占多数, 约占到全部样本的65%, 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在10001元以上的仅占到全部样本的10%。来自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的最新调查显示, 仅2012年上半年, 石家庄市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6243.20元。其中:20%低收入组人均4353.32元;20%较低收入组人均5682.15元;20%中等收入组人均5950.69元;20%较高收入组人均7356.64元;20%高收入组人均8878.31元。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三、河北省居民文化产业消费特征及建议

1、文化产业消费主体以青年人为主, 文化产业消费主体文化水平较高。

从调查者的年龄分布来看, 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为20-30岁之间的青年人为主, 表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消费者年龄分布不均。分析表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内容不丰富并且需求分布不均, 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开花。河北省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水平较高, 一方面体现文化消费与文化水平有一定正相关的联系, 另一方面, 也反映着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群体面较窄, 这需要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注意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建议:文化企业在生产制造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前, 要以不同受众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思维为支撑, 使不同年龄层的文化消费者活跃起来。

2、文化产业消费主体年均收入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消费占总支出比例偏低。

河北省人均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下等水平, 这造成居民的文化产业消费偏低, 不利于文化市场的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能造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经济跟不上文化需求的步伐, 文化需求就有可能降低, 这样一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阻碍。与此同时, 调查中还发现, 在居民年总支出中文化产业消费支出较低。

建议:经济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同步进行。目前, 河北省以“建设经济强省”为发展核心, 这保障了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但同时需要经济、文化两手抓, 相互促进, 相互支持才能提高河北省整体的文化形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营造文化氛围, 吸引更多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进驻河北, 从而推动河北省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3、居民文化产业消费场所和项目欠丰富, 不利于产生文化消费。

从调查中显示, 居民选择文化休闲娱乐的方式主要是大型休闲购物广场和公园, 这两个文化场所属于公共性质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是非直接产生文化消费的场所, 不利于直接产生文化消费。

建议:河北省的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鲜少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和项目。从政府层面, 应着重促进建设一些群众认同度高、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项目, 并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在省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从文化产业企业层面, 应注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加大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

4、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模糊。

从调查统计中看, 居民对文化产业的一般概念比较清晰, 但对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概念相对较模糊, 笔者还对河北省周边发达的北京、天津两直辖市的居民进行了街头随机口头问卷调查, 北京、天津两地居民对文化创意相关概念的了解更多, 并能够说出与文化创意有关的文化创意场所和该场所的主要文化功能和文化产品服务。

建议:河北省各城市在今后的文化地产规划中, 应该加强文化创意元素的涉入, 引导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的理解和消费。

5、居民对河北省整体文化印象模糊, 文化整体形象较弱。

通过调查走访河北省内外居民发现, 民众对河北省的文化印象比较模糊, 普遍认为河北省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缺乏自己的特色, 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政府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建议:尽快定位河北省文化形象, 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文化形象建设, 官企研结合, 政府牵头, 校企合作, 合力将河北省文化形象建设工程做好、做稳, 建设有河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良好的文化形象。

摘要:目前,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低端的、落后的局面, 本文通过在河北省主要城市范围内开展的居民文化产业消费习惯的调查发现, 存在文化产业消费占总支出比例偏低、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模糊、文化消费项目单一等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不同受众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思维为支撑, 尽快定位河北省文化形象, 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文化形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产业,消费习惯,调查

参考文献

[1]杜开林, 赵欢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 (2)

[2]葛红兵, 谢尚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问题——兼评2009年上海文化消费状况[J].科学发展.2009 (12)

[3]林东升.论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东岳论丛.2011 (5)

[4]林丕.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新视野.2009 (5)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8

一、“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发展概况

1.产业规模

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单位为547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7524家。截止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8000余家。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由2005年的674.1亿元增至2010年的1697.7亿元,年均增速20.3%,超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9.7%提高到2010年的12.0%,共提高了2.3个百分点(见图1)。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共实现收入7442.3亿元,年均增长21.6%;资产合计达到1.1万亿元,年均增长16.8%;利润总额429.8亿元,年均增长31.3%;从业人员122.9万人,年均增长8%(见表1)。

2.产业构成

在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领域中,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是最具优势的行业,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49.9%。新闻出版,其他辅助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和广告会展业也具相当规模,其占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0.1%、9.6%、8.2%和7.5%,五大领域合计比重达到85.3%(见表2、图2)。

3.从业人员分布

“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就业带动效应逐渐显现。截止2010年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2.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1.9%,年均增长8%。从九大行业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人员最多,从业人员达到 51.6万人,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的42%;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达到14.9万人,占总数的12%,位居第二;艺术品交易业从业人员最少,仅为2.2万人,占总数的1.8%(见图3)。

4.所有制结构

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非公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从2006年的73.4%提高到2009年的78.4%,年均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2010年1-11月,在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中,非公有制及混合所有制单位实现收入4483.2亿元,同比增长20.6%,超过公有制经济增速4.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比重80.5%,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5.产业分布

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东、西、朝、海支撑作用明显。据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总收入6858.4亿元。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城区文化创意收入分别为899.07亿元、510.42亿元、1625.51亿元和2842.78亿元,合计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85.7%,成为支撑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坚力量(见图4)。

(二)行业发展概况

本次分析的行业是我们所促进的八大行业: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和文化旅游。总体看来,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优势仍优;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等新兴行业成长迅速;广告会展、文化旅游等融合行业持续发展。

1.优势行业

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品交易等发展比较成熟的优势行业整体实力日益雄厚。文艺演出市场容量逐年增大,艺术演出观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演出市场更加繁荣活跃;新闻出版在全国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净资产、利润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广播影视综合实力全国领先,资产总额全国第一,2010年影视作品产量全国第一,电影票房在全国城市中排名位居第一;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交易额增长显著,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不容忽视的是,文艺演出收入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仍然偏小,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新闻出版行业主要靠央企支撑,市属出版机构实力不强,而且新闻出版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于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速,在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广播影视行业企业外流问题比较突出,影视衍生产品竞争力较弱,影视编创人才匮乏;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薄弱,行业诚信有待加强。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到2010年,上述四个行业的增加值在文化创意产业总增加值中的比重之和仅为24%,与这些行业的影响力显然不相称;四个行业发展速度不均衡,就增加值占比看,艺术品交易行业增长一倍多,新闻出版行业则下降1/3多(见表3)。

2.新兴行业

“十一五”期间,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等新兴行业迅速成长,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后起之秀”。动漫游戏原创和自主研发实力雄厚,位居全国前列,网络游戏出口居全国第一;设计服务行业发展位次较高,推动力度较大,工业设计水平领跑全国,人才优势明显(见表4)。

但动漫游戏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优秀民族动漫游戏作品等方面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结构问题突出。设计服务行业发展规模化不够,设计产品的产业转化率有待提升,行业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尚不健全。

3.融合行业

“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与旅游、会展、体育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行业平稳增长(见表5)。

2010年广告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广告经营额位居全国第一,会议业国际化趋势明显,北京已成为全国会议之都;旅游业中文化元素日益增多,时代性和历史性相结合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亮点,北京旅游的推广、营销力度增大。

但是,广告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会议业大而不强;受场馆条件的刚性制约,展览业品牌项目外流不容忽视。旅游行业高端文化旅游产品偏少,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较低,北京旅游需进一步彰显首都文化魅力。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八大行业发展简析

(一)文艺演出

“十一五”期间,北京文艺演出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演出场所数量、演出场次及演出收入逐年增长,行业整体发展迅速,观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有演出团体转企改制初见成效,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业外资本加速进入演出市场,小剧场发展迅速,带动演出平均票价逐年下降;院团联合和院线联盟进一步深化,产业资源整合加剧;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增加了大型演出场馆的供给;外地演艺机构进入北京市场分化演出竞争格局;票务代理规模显著,业务模式多渠道发展;大型演艺机构进军国际市场,“走出去”迈上新台阶;行业竞争优势凸显,全国演艺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见表6)。

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北京文艺演出行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人才荟萃,艺术演出观众人次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艺术演出市场。但是,与上海等地相比,北京艺术表演团体的国内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差距较大,即使加上中央单位也差距不小,说明北京艺术表演团队面向市场拓展力度仍需加强。

(二)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已成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熟、最有实力的行业之一。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品种均居全国首位。据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創意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697.7亿元,其中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171.8亿元,占总增加值的10.1%,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九大行业中排名第二,仅低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从业人员14.9万余人。

从综合经济实力看,北京在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总体经济综合评价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司《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北京新闻出版排名第二,仅落后于广东省(见表7)。(编者注:综合评价得分系选取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七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中的回归方法通过SPSS直接计算所得。)

从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七项指标来看,北京在全国均位居前列,其中净资产、利润总额排名第一(见表8)。

同时也要看到,2009年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十位的出版集团中,仅有中国出版集团一家位于北京地区,市属出版集团未进入前十名;综合评价前十位的报业集团中,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仅位居第八位;综合评价前十位的发行集团中,北京榜上无名。新闻出版占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也由2006年的16.4%下降到2010年的10.1%(见图5),反映出北京新闻出版业增速有放缓迹象。

(三)广播影视

“十一五”期间,北京影视产业发展迅猛,综合实力全国领先,资产总额全国第一,影视作品产量位居前列,创收总额达468.5亿元,同比增长200%,整体上位于全国第一梯队(见图6)。

在电影方面,北京电影产业在“十一五”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出品电影270部,占全国出品总数(526部)的51.3%;票房收入11.8亿元,占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101.72亿元)的11.6%,比2005年(2.95亿元)增长300%,全国排名第二,位居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第一。目前北京拥有电影院线13条,电影院102家,银幕510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在全国领先,电影院少于纽约,与东京、巴黎、伦敦持平,人均拥有电影屏幕数接近巴黎和日本水平。

在电视方面,到2010年12月底,市广电局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已经达到了1238家,其中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18家。2010年出品电视剧63部2204集,占全国总产量436部14685集的14.4%和15%,居全国首位。

“十一五”时期北京影视产业发展特点如下:扶持政策效果明显,产业环境不断改善。自2006年起我市已有128个广播影视项目获得4.714亿元专项资金的扶持,占“十一五”期间专项资金总额的近20%;颁布了《北京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有效地推动了本市电影院线的建设。空间布局科学,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在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与影视相关的已达8个。影视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北京是汇聚影视专业人才最多,高端人才(明星、名导演、名编剧)云集的城市。北电、中戏、传媒大学、北大、清华都设置了影视专业,培养专业影视人才。产业门类齐全、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见图7)。

(四)动漫游戏

北京已成为全国动漫游戏产业的重要研发中心。根据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对300余家相关企业的摸底调查,2010年北京动漫游戏行业的产值达10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网络游戏的产值为87亿元,动漫和新媒体为5.2亿元,动漫教育近10亿元(见图8)。

在影视动画方面,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 530分钟,北京地区39部18 714分钟,占全国动画产量的8.5%,位居全国第五。

在网络游戏方面,2010年我市备案登记的网络游戏企业实现业务总收入87亿元(见图9)。目前在京各类游戏企业超过300家,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其中包括完美时空、搜狐畅游、金山三家上市企业。《2010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共有34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82款网络游戏作品进入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2.3亿美元,北京网络游戏出口额1.2亿美元,占全国54.5%,稳居第一。

“十一五”期间北京动漫游戏行业总量成倍增长,佳作不断涌现;原创和自主研发实力雄厚,位居全国前列;网络游戏“走出去”成效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布局较合理。但同时在管理与协调、政策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设计服务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设计服务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平面设计等优势行业,涌现出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一批高水平的专业设计机构。北京设计服务业2006 年实现增加值40.2亿元,收入224.1亿元,从业人员6.7万人;2010年增加值达84.2亿元,收入343.9亿元,从业人员增加到10.9万人。

北京的设计服务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与上海、广东等省市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政府大力推进,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北京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设计服务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展览展示活动频繁,聚集效应和国际化趋势日益显现;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企业发展健康有序,逐渐形成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企业发展规模化不够,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欠缺行业高端人才,行业标准体系亟待建立,统计体系仍不完善等影响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

(六)广告会展

广告会展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以来增加值以年均20.1%的增速增长。

在广告业方面,北京广告经营额增长较快,年广告经营额和广告从业人员数都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广告媒体市场,正逐步跻身国际广告中心城市行列。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广告经营额分别为259.0亿,312.52亿和386.7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其中2009年营业额占全国营业总额的18.95%,并已连续三年占据着区域广告经营总额第一的位置(见表9)。2010年,全市广告经营额是494.06亿,比2009年增长27.76%;全市广告从业人员达120 154人,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5 450家,其中外资广告经营单位268家。

同时,北京广告产业也面临着本土广告公司实力不强,综合业务水平亟待提升;市场竞争有待规范,市场成熟度需要提升;本土广告公司发展面临挑战;广告管理部门作用发挥不够,政策支持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尚待改善等问题。

在会展业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会展城市之一,“十一五”期间,会展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据市统计局初步统计,北京会展业收入预计将超过140亿元。展览规模持续上升,大中型展览会数量增加,展览结构更趋合理,单个展览会的效益上升。展览会的总规模达到近700万平米。在会展业构成中,会议业所占比重要大于展览业,北京接待会议数量逐年增多,会议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北京会议业的规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北京正日益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会议目的地城市(见表10)。

2009年,北京会展业总收入中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收入达到29.16亿元,占到总收入的23.4%。2009年北京各类展览1 216个,其中国际展览248个,国际展览面积为325万平方米。2009年舉办国际会议5174个。无论是从国际会议展览收入,还是从国际会议和展览规模,北京会展业都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见表11)。

上一篇:无罪推定原则下一篇:四道河子镇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