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2024-05-18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通用8篇)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1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举措、真抓实干,有力地推动了文创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应有贡献。全市文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继续巩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势头良好,重点行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名人、名企、名牌引进步伐不断加快,重点企业和人才培育力度加大,两岸四地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重大文化会展活动再创佳绩,统筹发展的工作合力已基本形成,全市文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其中将“杭州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列为我市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由杭州的地方性战略升格为国家级战略,历史机遇倏然而至。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待改善。

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区域性文化差距及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从资产上看,20末,萧山、余杭及五县市(以下简称县域)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资产450.15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3.5%;从收入上看,县域全年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10.3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8.2%;从从业人员上看,县域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为9.6万人,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34.2%;而年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实现gdp总量达3057.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1.4%,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

而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县域丰富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动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鉴于此,农工党XX市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特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参加,以五县(市)为重点,围绕创意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古村落等三个方面对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分析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杭州文创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1、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

业,就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来升级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重力量来创新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科技是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将不断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对发展文化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在当代,经济奠基文化,文化拉动经济,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要把文化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2、融合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相对于“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文化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科学技术、产品载体、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杭州在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尝试以各种形式挖掘开发各种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出了竹木文化产品、丝绸文化产品、茶文化产品、湿地文化产品等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创意良渚基地、千岛湖姜家风情文化创意基地的建设等等开启了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的实践。但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多层次,我市的这些实践仅仅停留在单一层次中,真正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3、弘扬生态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过程中,一些地区常常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商承包经营大规模的土地。工业化、规模化的布局和思维,一方面造成了生态资源的破坏和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使得鲜活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逐渐丧失。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强化以自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的经济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发展,提升人居生活品质。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结合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建设,弘扬和发展生态文化,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4、实现城乡互融互动,推进城乡统筹。当前,“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成为摆在杭州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实际,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在农村,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使得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政府要着力思考的问题。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为内容,强调城乡互动,通过缔结城乡共生体,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使其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拉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大有可为。尤其对拉动农村消费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把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农民的素质培训提升到新的层面,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农民的培育,以新型农民的培育推动现代农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发展和统筹城乡夯实基础。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动态,重塑,多元性

1990年代以来, 价值链概念被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然而, 由于艺术和创意的历史传统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确实存在的特殊性, 价值链的线性的思维模式被质疑不足以解释当代产业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 艺术社会史成为艺术史研究的主流, 借助韦伯和马克思等人的社会理论, 还原艺术家所在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同时, 文化社会学从社会组织的视角来观察, 文化产品是“通过一个由许多行动者合作的集体过程产生的”结果。这一文化生产的面向启发我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看作是一个以符号生产为核心的系统, 参与者的范围和数量, 以及影响这一系统的政策法规、技术、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职业与市场等问题都超出了价值链可以呈现的内容。近年,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者纷纷呼吁, 应以生态的视角更全面完整地评价文化创意产业。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说明, 生态系统不仅仅是各种物种的组合, 而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 以及各种互动和改变的自然力量相结合所产生的系统。因此,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生物多样性、关联性大于分野、动态与重塑。

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的三位学者赫恩、鲁德豪斯和布莱奇 ( Hearn, Gregory N. and Roodhouse, Simon C. and Blakey, Julie M) 提出了“价值创造的生态”, 用以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三个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将以这些变化为起点, 对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研究做一次探索。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和参与者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共享的生存环境构成的。通过食物链, 每个生物、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发展出了依存关系, 一个交织复杂的食物网。这种网络的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结构和组织中也十分明显。文化经济学家大卫? 索罗斯比为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了一个同心圆模型: 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传统的创造性艺术门类, 及其当代形式, 比如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等; 第二圈是非艺术类的文化商品, 如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 最外圈是非文化产品, 但具有文化的内容, 如广告、旅游、建筑和设计等。同心圆模型比之我们简单地罗列和并置这些产业门类更有意义, 它揭示了不同产业和产品间天然存在的关联性。处于外围的文化商品和非文化产品实际是以核心艺术门类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成果。这种生态的视角尤其强调一种非等级化的, 而是根茎式的, 存在多重的互联与连结。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 文化生产是一项集体活动, 参与者们围绕一系列任务和技能共同完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这些任务包括: 构思和创作、生产执行、资金管理、分配产品、理性评价、消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赫恩等人根据游戏理论将网络中的参与者分为四类: 共生、合作、竞争和竞合。并强调竞合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遗憾的是, 作者们虽然强调了竞合关系是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新趋势, 但并未意识到, 竞合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是天然存在的。

首先, 文化产品间存在大量纵向和横向的竞争, 比如, 一部电影与另一部电影, 电视与电影或者任何休闲活动, 都可以构成相互竞争, 然而, 这些竞争不是排他性的。消费者为一次文化消费付出的价钱通常大大低于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成本, 甚至无需付出金钱, 比如欣赏 /消费一幅画。市场调查也发现, 不同门类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往往是同一群人。另外, 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存在于内容和意义, 而不是承载它们的媒介, 因此一旦某一种媒介上的文化产品的价值获得市场的认可, 便会迅速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上。

其次,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不同行业存在于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彼此间除去竞争关系外, 天然地具有合作关系。在风险难以预测的传媒业, 纵向与横向整合的趋势非常明显, 有实力的大型传媒企业自然而然地会建立跨越不同行业的大型联合体。在一个集团内部就构成一个复杂的产业生态, 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 彼此间存在竞争与合作, 共同开拓和占据更广泛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

在众多的参与者中, 文化消费者的行为是最难预测的, 这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充满了风险。赫恩等作者分析认为, 如今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影响, 他们的购买决定不完全由价值链上的环节推动, 而是受到外部环境, 尤其是周围产品的使用者的影响。因此, 如何将个体与他人联系在一起是价值创造的关键。笔者认为, 这种网络的价值不是互联网赋予的新变化, 而是文化产品的特性使然。文化产品是象征性的商品, 文化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消费行为表明了社会的结构方式, 揭示了社会关系, 文化消费因其符号特征具有社会身份与人际关系的表征作用。进入后现代社会, 个体的身份朝向多样性发展, 文化消费则反映着人们复杂的欲望、需求、价值观、梦想, 以及各种亚文化群体共享的规范。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消费者的任务不再是单一地给予情感或理性的反馈, 赫恩等人认为, 他们已经成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随着产品的价值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 产品的传播也由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参与性更强的,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传播模式; 位于终端的消费者从过去孤立的、无意识的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转变为积极的, 富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合作者和价值的创造者。原先处于终端的消费者可以在整条价值链上创造价值, 成为产业生态中最有机和最活跃的参与者。大众中出现的业余专家群体基于自娱自乐的心理, 生产出专业水平的内容, 并因为兴趣相投而自行组织在一起。在没有核心控制者干预或外部对系统施加影响的条件下, 产生出新的结构、模式和规律。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动态的系统, “新物种”不断涌现, 参与者们自行组合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重新分工。生态系统能够获得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不断成长是基于物种多样性。下面, 我们将深入讨论这种系统的动态发展及其结构上的重塑。

二、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动态与重塑

克里斯托弗和斯多帕记录和分析了198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由大制片厂主导模式向分散的、专业公司的灵活生产模式的转变过程。这段记录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系统如何在外部环境的动荡下出现解构与重塑。现今的好莱坞由十几万个小型专业公司为生产主体, 各公司间的关系由相互依赖变得特立独行。拉什和厄里将这种主要由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公司组成的, 存在大量分包关系的电影产业形容为“交易充沛的个体集结点”, 独立制作公司的产量有限, 但非常活跃, 它们通常专注于一个较狭窄的领域, 不断变换形式和内容。大公司和独立公司或自由职业者群体重新分配角色, 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小公司与大公司之间是共生关系, 小公司为市场提供更多样化和更具实验性的产品和艺术家, 大公司也往往从这些创作者中再进行选择, 或者购买那些取得市场成功的独立品牌, 将它们作为既可以与自己竞争, 又没有风险的分公司。这种灵活生产同样出现在电视、出版和唱片等产业。

除此之外, 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最外围的非文化产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同样存在着互动和重组。研究者评价说, “传统 ( 文化) 与旅游是相互协作的产业, 传统将位置转化为目的地, 而旅游使它们变为经济上可行的展览。”代表着地方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收藏和展示它们的博物馆, 还有保留了传统印记的社区、居民及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被符号化、审美化和娱乐化, 成为旅游者凝视的对象。也难怪韩国政府将文化、体育和旅游划归为一个部门, 新加坡旅游局乐于协助新加坡艺术博览会的推广工作。

那些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 比如博物馆, 一直是作为国家或地方的高级文化的象征而存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者, 博物馆具有公益性, 与私人市场中的商业活动保持着敏感的距离。因此, 它们的价值不是通过经济价值来衡量, 而是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声誉, 即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不过, 在当代文化经济的背景下, 一些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有机会在市场中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甚至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非常活跃的参与者。上文中我们曾讨论, 在后旅游时代, 博物馆成为重要的观光目的地, 其经济性一目了然。而它具备的展示、研究与收藏的功能则掩盖了自身更为隐秘的经济功能。在接下来的篇幅中, 我们将讨论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一个多元价值基础上的生态系统。我们将之比作生态圈中的光合作用, 是文化资本、象征资本和经济资本间的能量转换。这个过程无法在价值链上得到清晰的观察。

三、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多元价值

在波特的价值链概念中, 价值只涉及经济的价值。他说: “就竞争角度而言,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用总收入来衡量, 总收入则是企业产品得到的价格与所销售的数量的反映……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 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很显然, 价值链不能全面和准确地描绘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中独特的价值流动、转换和积累的过程, 以及真正的“总价值”。

艺术博物馆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艺术品行业的价值链上, 但却是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参与者。自艺术的现代主义以来, “为艺术而艺术”的规则将博物馆与追求商业目的的市场隔离开来。然而, 一件作品一旦在这个独立的领域中获得确认, 被定义为艺术, 就有可能被纳入到艺术品市场进行交易。换句话说, 博物馆以其权威评价和声誉给与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 而后才可能在市场中取得经济价值, 这就是隐藏着的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提供产品的内容诠释、权威认定和信誉保障, 而后, 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得以在市场体现。当然, 资本间的转换率经常是不确定的或被批评不够公正。即便是在更商业化的电影、出版等市场中也有类似的角色, 从事批评的个体, 刊登和发布这些评论的大众媒体, 学术期刊, 以及各种竞赛都起着把关人和定义的功能。

当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流通, 消费者表面上购买的是产品的物质形式, 而实际上消费的是物质形式承载的, 具有个体独特性的内容、文本、意义和符号。如赫斯蒙德夫 ( David Hesmondhalgh) 所言, 这种符号的价值要比交换价值更加复杂, 富于矛盾和争议。作为经济部门的一个新成员, 文化创意产业向评价机制提出了挑战———创造性和消费者的感知, 以及不同资本类型间的转换, 该如何量化和计算呢? 或者说, 我们现在通过票房、交易额、投资回报率、参与人数、就业人数等指标获取的数据仅仅体现了这个部门所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

在经济学中, 经济发展的概念一直以来只关注一个国家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文化和精神并非存在于物质满足之后, 文化行为自始至终都伴随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经济学家指出: “……在我们思考发展的时候, ( 这个概念) 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那就是将人类重新作为发展的焦点, 使之既是发展的对象, 又是发展的动力。因此, 一种以商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概念要让位于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的策略。”这一“人类发展”的标准也要求我们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物质的空间中进行观察与讨论, 即我们居住的现代城市。城市的文化生态研究关注社会世界、文化产品和建立的环境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如今, 广义的创意经济已经构成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 肯定和强调了各种创意和创新实践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同时, 鼓励整个社会应更加重视人的头脑和创造性的作用, 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被看作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创意的经济最终带来创意的社会。

四、结论

在前面的篇幅中我们讨论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和运行规律。最后, 我们总结和强调以下几点:

1. 系统化地看待文化创意产业将有助于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的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结构和组织中十分明显。就单一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它是由不同专业和职能的个人与组织结构而成的, 各司其职完成一个独立的生态和价值流动。同时, 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之间在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和参与者方面存在重叠和共生, 不同的产业生态间的关联性重于分野。

2.“动态与重塑”是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要义

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平衡处于不断打破和不断重塑的过程中。首先, 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门类间的边界是软性和模糊的。其次, 动态过程体现在产业结构与功能上的平衡。再次, 通过淘汰、更新和再生维持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平衡。

3. 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和多元价值是发展该产业的核心理念

多样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生态而言同样意义深刻。首先。多样性和多元化在企业应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扮演着缓冲的作用。营利和非营利性组织共存, 大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共存, 大规模生产和独立生产共存, 它们在不同的价值链上建立联系, 共同构筑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丰富性。最后,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商业和非商业价值的追求, 还将在根本上带来城市与社会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R霍尔, 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252.

[2][澳]Greg Hearn, Simon Roodhouse, Julie Blakey: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creating ecology:implications〗for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ume 13, Issue 4, 2007.

[3][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商务印书馆, 2012.61.

[4][英]Scot Lash, John Urry.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SAGE, 1994.115.

[5][英]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8.15.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2005.

[7][英]David Hesmondhalgh.The Cultural Industries.SAGE, 2002.3.

文化创意产业系专业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文化创意;培养方案;调查研究;发展建议

1 调研的目的、思路、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目的

为了面向昆山及周边地区的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依托学院地理位置优势,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高职教育中,作为创意产业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系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文化创意产业系办学已经逐步成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每年的招生和就业呈现出了相对稳步的发展态势。

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为了进一步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导专业及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设专业和收缩专业。同时,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就业领域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1.2 调研的基本思路

从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文化创意产业系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毕业班班主任分5组赴昆山、苏州及上海的20多家企业,通过问卷、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专业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

第一,区域行业产业(目前江苏和苏州的主要产业和“十三五”要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以便确立重点建设专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第二,专业产业分布调查情况(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和新项目投资等情况,寻求校企间的深度合作);第三,人才需求情况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含数量、规格、职业能力等,进一步修订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四,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第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第六,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便于安排实习、工学结合等);第七,相关企业管理人及專业技术人员(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第八,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第九,与专业对应的规模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分析。

1.3 调研的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昆山及周边地区室内装饰设计公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平面及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影视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调研、行业协会的调研。

1.4 调研的方法

采用询问法、问卷调查、走访法进行调研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2 调研结果

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数据显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一项的数据位居前三,特别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达89.6亿元,表明赢利能力强,其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4统计年鉴数据,全江苏省的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万,其中创意设计管理人员约占30%,总人数达到60多万;每年增长的与文化创意产业岗位有关的职位人数约占5%,即20万;在原来的队伍中,自然减员和企业岗位人员更新也达到5%,约20万。

2.1 就业岗位

从调查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类高职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室内装饰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及加工一线、服装销售、影视背景设计、影视修型、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上色合成、影视特效及渲染的环节等基层岗位,占调查总数的82%,而市场经理和区域经理由于层次比较高,只占其中的12%,还有其他岗位占6%。由此可知,基层的设计软件操作类岗位是我们培养的首选目标岗位,而设计经理岗位则是发展岗位。

2.2 学历要求

从实际调查来看,江苏省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中专文化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占42.5%,大专生有48.3%,本科及以上的仅占9.2%。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管理层认为高职或专科以上的学历能胜任单位的基层管理工作。

2.3 知识要求

(1)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基础知识方面,受用人单位重视最高的知识的前六位的是计算机基础、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设计构成、素描。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专毕业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也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又由于目前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设计图纸现场沟通需求,计算机基础和设计表现能力也受到重视。

(2)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现在设计创意、专业设计表达上,具体体现在与职业相关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动画和平面设计。

(3)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其他知识方面要求。根据调研情况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毕业生所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个人与团队管理,电子商务和成功素质训练。

2.4 素质和能力要求

(1)素质要求。调查表明,企业最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的素质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工作经验、身心健康。

(2)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基本能力:用人单位最重视的日常工作基本能力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和网络搜索与传输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使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能力。其次,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行为能力、企业常用文书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日常英语口语会话能力都有超过50%的用人单位选择。专业工作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工作基本能力当中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能力、专业设计图纸表达能力、与客户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最为重视的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几方面的素质。其次,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道德品质高尚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超过40%的用人单位选择。

2.5 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

第一,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加大就业推荐的力度。第二,希望学校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开设上机(软件课)、实训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第三,努力与相关单位探索和构建订单式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大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工作,提高就业技能。

3 调研结论

第一,在花桥、昆山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及上海市,从行业需求及企业发展上,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的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第三,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人才需求相对更为迫切。第四,我院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生的就业面非常宽,初期就业岗位大多为助理设计师(如绘图员)及较小项目的设计师。企业特别看重的是专业设计表达能力(如计算机设计表达能力、手绘表达能力),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在校内强化素质教育及专业技术水平。第五,可重点合作的企业及合作方式(如表1)。

4 文化创意产业系发展建议

4.1 调研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行业用人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

第一,缺乏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第二,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第三,创意设计能力不足。第四,所学知识系统性、连贯性不强,学生的实际制作效率低。第五,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第六,承受压力能力不足。

根据相关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调研,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体现在沟通表达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基本工作能力的工作要求水平,文化创意产业的毕业生满意度为90%,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體表现:创意设计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4.2 建设建议

(1)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相关行业、企业要深入地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要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在教学方法上推广体验式教学,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加小项目”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3 发展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设计流程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中,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流程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又自觉掌握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贯穿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从一开始规范学生的设计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多让学生亲手测量、绘图、设计、交流,强化学生的执行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4.4 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立足昆山、立足花桥、立足台企”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系实际,经过充分调研,我们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系部专业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色发展服装设计和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其他专业维持现状。

4.5 师资建设规划

一是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优先考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重点建设专业);二是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三是通过实施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计划,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四是采取企业锻炼、职业资格考证等措施提升双师素质。

4.6 实训室建设规划

在争取企业支持的前提下,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建设集上课、学生创业、对外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校内实践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学生创业、社会服务的需要。

5 主要困难

第一,校内实践条件不足。由于校区迁建等原因,缺少专业实训室,很多实训建设项目因场地限制无法落实,导致有些实训不能进行。第二,师资力量薄弱,高级职称比例过低,师资比例不够合理。兼职教师专业课授课达不到教育厅要求。第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一是企业更加注重效益,对于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校企合作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双方合作难以深入。二是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看重的是短期利益,在直接利益的驱动下,多数企业看重的是人才需求,而不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从而使得校企合作仅浮于表象,难以真正深入合作。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4

目录

一、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需求环境

(二)要素供给

(三)十八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

(四)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

二、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主要构成(二)主要产品目录

(三)主要基地产值

(四)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与无锡经济

三、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分析

(一)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滨湖、惠山、锡山、新区、北塘、南长、崇安)

(二)江阴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三)宜兴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四)无锡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四、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行为

(一)文化输出

(二)标准输出

(三)产品输出

(四)文博会

五、无锡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一)无锡广电集团

(二)无锡日报集团

(三)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

(四)无锡大剧院

(五)华莱坞

(六)凤凰画材

六、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一)惠山泥人

(二)宜兴紫砂

(三)二泉映月

(四)灵山大佛

七、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分析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5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4年8月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专门于今年七月上旬就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工作思路,高起点、大力度,全方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根据各市、区文化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显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5.08%提高到2013年的6%,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根据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在京公布的2013年《两岸城市文

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苏州排名第九位,是省内唯一进入前十的地区。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总量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617.3亿元,增加值达148.6亿元,比2012年比重净增加0.6个百分点。

2.产业集聚成效显著。以重大项目为龙头,聚集发展要素,扩大产业规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开发多元运营模式,不断加大投入,凸显创新功能,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产业集聚特征正在显现。

3.文化科技融合类发展态势良好。去年我市软件销售收入达到1008.98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居全市八大新兴产业之首;当前累计认定软件产品6261个,两年来增长了一倍多。高速发展的软件服务业助推了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2年总产值22.5亿元,2013年总产值实现超100亿元。以苏州创捷传媒展览有限公司、苏州金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和数字传媒企业群,以蜗牛电子、士奥动画等为代表的原创动漫游戏企业群在我市已初具规模。

二、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为切实加强对全市

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09年,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25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同时还成立了由5个核心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通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部门联审会、集聚区联席会、专家座谈会、企业联谊会等方式,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协同配合,实现了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同时,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人才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营造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仅市本级这几年共投入约1.65亿元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同时争取到国家及省资金约1.36亿元。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聚。近年来,依托工业遗存、历史文化建筑、楼宇建筑等载体,我市已经创建了“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这其中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小块创意产业集聚,比较多的是由政府引导形成的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进驻法人单位5371家,吸纳从业人员12.9万人。苏州工艺文化城、香山工坊园林古建文化创意集聚区、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个国家级、12个省级和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争创品牌特色。按照产业梯次发展的思路,我市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第一梯次产业,大力促进媒体信息、广告会展和旅游休闲等第二梯次产业,支持鼓励古玩及艺术品交易和文艺演出等第三梯次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核心行业优势显现,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的20%,成为支撑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苏州全市共有44部20707分钟原创动漫片获准发行,其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5部12307分钟,昆山园区8部2956分钟,张家港园区8部4784分钟,吴江区3部660分钟,动漫业产量居全国前列。苏州欧瑞动漫的《开心宠物店》、昆山合谷数码科技的《粉墨宝贝》分别入选“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中的动漫品牌项目和动漫创意作品。媒体信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的收入也逐年递增,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如以“中国苏州旅游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为引领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以“苏绣”、“香山帮营造工艺”、“舟山核雕”为代表的工

艺美术市场品牌,以“科文艺生活”、“四季周庄”为代表的演艺娱乐品牌等。

四是探索金融支持,助力中小企业。我市通过“拨改担”、“拨改投”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文化金融创新产品逐步发挥效应。“文贷通”实施一年多时间,已为16家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了2.41亿元的融资担保;“文投基金”启动运作,与苏州国发创投签订了2.5亿元的合作协议,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已募集到位,将重点投向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首期2000万元的市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已由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与苏州银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首笔900万元贷款已成功与苏州米粒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用于帮助该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以及扩大公司产量提供资金支持。

五是构建公共平台,优化服务职能。为切实支持帮助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做大做强,我们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引导成立了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等中介组织,搭建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据库、项目管理系统,同时着力组织开展各种推介活动、搭建招商平台。近几年,分别以大市组团的形式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会。截至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累计共吸引近33万人入场参观,达成交易总额约32.7亿元。注重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苏州市姑苏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近两年,分别评选表彰了4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14名文化产业重点人才,涵盖了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动漫等专业。我市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昆山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喜入选江苏省第一期“科技企业家培训工程”。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鲁永泉团队获得2013年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文化类资助团队,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联合市文创联、市金融办等部门举办《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赢利模式》讲座、“中小企业融资沙龙”等活动,促进金融机构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化层次偏低、缺乏品牌龙头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等

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还较为宏观,适用性、操作性等方面还较欠缺,尤其是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引导作用尚待加强。

2.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工作尚不准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围、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从实际操作来看,各地统计口径仍存在较大差异。3.人才结构不合理,加工类人员较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从事创意、策划、营销、经纪的中端人才较为缺乏;现有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尚需加强。

4.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程度不均衡,除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的企业集聚化程度较高,总体较为分散。

5.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效应不强,以中小企业居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培育亟待加强。

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1.修订完善规划,统筹协调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及对相关产业的长期带动作用,在下一轮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要加快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些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涉及到多部门的沟通协作。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沟通,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对“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这一全国性、专业性文化创意产业展会的扶持力度,打造专业展会品牌。

2.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更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创新完善各类扶持形式。

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企业龙头企业,助推发展民营文化创意企业,支持专业化的中小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企业群。鼓励创意和设计优势企业根据产业联系,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业务合作,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苏州地方特色和原创类国内知名的企业品牌,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对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企业。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重视文化企业自主研发、营销能力的提高,整合资源、强强联合,把全国屡屡得奖的品牌艺术与我市在资金、创意、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企业紧密结合。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引进战略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实施重组,实现新生,乃至做活做强。

3.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

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苏州,有重点地打造苏州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平江路等打造成文化娱乐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姑苏〃69阁”这样的老企业,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4年南京举办青奥会和2015年苏州举办世乒赛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4.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鉴于我市目前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成功经验,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量身打造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加强金融服务,建立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助力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等。二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加强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

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完善有利于创意和设计发展的产权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强数据保护等问题研究。加强知识产权监督执法,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维权援助机制。三是加大对创新型、紧缺型、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突出加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文化团队的引进,提升人才引进的综合效益。加大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完善政府奖励、用人单位奖励和社会奖励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创意和设计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引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专业培训机构,根据文化创意企业需要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四是进一步重视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要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认真研究涉及文化创意、科技等交叉领域的统计工作机制,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范围,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情况。

5.适时考虑在苏州设立“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区”。建

立健全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创新区”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生产、文化创意产业等予以各类资源上的优先供应,为区内重大工程实施、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配套、数字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进出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及风险投资跟进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牵引力强、示范性好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动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整合资源,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层次、专业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扶持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加快园区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服务体系的架构。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6

发布时间:2014-02-18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新知识型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度融合性、高度创新和集约型特征的新型产业,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广州市的总体创意产业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其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实现创意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是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当下面对的最大问题。为此,本文对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趋明显,产业集约化程度、资本实力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产值达1.35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达2.85%。广东省2012年文化产业产值为2706.5亿元,占全省GDP的4.74%,同比增长14.8%,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一种以思想创造力、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它脱胎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形态,其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无边界创意的全新特征,使其成为文化产业中最领先的领域,推动了经济转型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当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技、体育、城市建设等联动发展时,对经济转型、城镇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广州开展旧城改造与“退二进三”产业升级以来,各种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文化、研发、设计、咨询和时尚消费等5个大类,包含工业设计、电影电视广播和录像、咨询服务等23个种类的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创意产业体系。其中软件、动漫和工业设计成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最大亮点,设计类和咨询类创意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约62个,主要分布在越秀、天河、番禺、海珠、荔湾、萝岗等区域。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有6个,省级10个(包括4家省直文化单位),其他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有12个。涌现出羊城创意、T.I.T、创意大道、信义会馆、华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全市文化产业园入驻企业近3000家,形成了文化创意、动漫、工业设计、广告等产业集聚整合,相关产业整体发展的局面。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正成为广州经济转型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多与旧建筑、旧码头、旧厂房的改造利用相结合,一般属于广州实施“三旧改造”的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用地往往来自于该项目中的低效用地(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约有100平方公里左右),这种新旧结合既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又创造了新的价值。

二是园区的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由于土地性质限制,目前的园区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投入较少,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对进入园区发展缺乏动力,导致了园区众多入园企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很多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税收贡献也有限,这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投入压力和持续负担,一旦有新的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往往要服从于新的规划进行转型(如红砖厂)。

三是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主要在产业中低端环节。这与上海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如国际化品牌展览、设计、招商等功能)有不少差距。

二、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地位明显不符。

2012年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630.9亿元,同比增长约10%,占GDP总量4.6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

同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313.6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总量1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9%;

同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7695.36亿元,同比增长10.8%,占GDP总量11.29%,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

同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总量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9%;

同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60.7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总量13.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

在上述比较中,无论是产业规模、从业人员,还是园区建设、产业专项基金方面,广州均无明显优势。

(二)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效应不强。

与广州“三旧改造”项目推进进程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点状分布,各自割裂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缺乏集聚效应,因而无法形成在市场化环境下才能自然建立的有序的产业链生态结构,难以实现产业集群性、集约式发展效应。主要原因和表现有三点:

其一,政府对园区较少长远规划,常面临为服从新的城市规划而搬迁的局面,导致优势企业不愿在园区开展投资建设,使得园区特色定位不强。

其二,大部分入园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往往是为享受园区优惠政策,优惠期过后又转入另一园区,较少做依赖园区资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其三,由于园区进入壁垒较低,聚集了大量低成本、个体规模的初级创业者(如广告、动漫设计、信息服务等),其低成本、低质量、高模仿的竞争手段往往导致了低层次价格竞争,行业竞争环境不良,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园区企业成长性较差,存在着优势企业被迫逃离园区的“逆淘汰”现象。

(三)产业园区发展定位较低,往往沦为商业项目。

首先表现为企业多数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来样设计、来料加工环节,缺乏创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发展意识,未能引领珠三角制造业,获取的设计加工利润有限,而丰厚的创意附加值多被国外品牌商所赚取。

其次是广州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及保护力度不够,加上大量低端产品批发市场的存在,出现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迪斯尼等品牌并未授权的衍生产品市场泛滥现象。

再次是有些创意园区实际已成为商业街区,存在文化创意概念被滥用现象。园区充斥画廊、服装店、时尚精品店、咖啡店、饭店甚至“跳蚤市场”等商业业态,一些地产商为发展房地产项目打出文化创意园区招牌,实际是住宅配套的商业项目,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开设休闲中心、棋牌室、美容院、酒楼等,侵蚀着文化产业品牌。

三、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对策

(一)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和投入。

首先,在园区规划中减少短期化倾向,规划理念上要由单纯的利用历史街区和旧厂房转为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打造永久性文化地标。如在广州中轴线南端的布局规划中就应为TIT创意园区保留一席之地,在天河区国际金融城规划中也应开辟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专区,或者保留红砖厂的城市文化标识。老城区的沙面、南方大厦一带历史建筑街区,可以规划成体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集聚高端、国际化品牌企民革广州市委员会业与产品的创意、展览、交易功能的文化园区。

其次,建立市级文化公共资源运营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特点,在目前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加强市政府产业投资力度,借鉴广州打造水务集团、城建集团成为治水和城建领域的政府运营平台的经验,建立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整合广州的文化与金融公共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融资和运营平台,打造政府文化产业主力军,带动民间投资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

再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开展产业园土地的使用权创新,引导优势企业入住并参与产业园建设投资,逐步形成各园区各自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保证创意园区获得持续发展。

(二)园区建设要与港澳国际市场及珠三角制造业体系形成对接,在广东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发挥集聚和桥梁作用。

第一,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掘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合作空间,建立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国际化大都会需要较多的国际化品牌的支撑,以香港、澳门为样板,广州应主动与国际一线品牌对接,如汽车、皮具、陶瓷、珠宝、钟表、媒体、演艺、体育产业等时尚国际品牌,引入其创意设计、品牌展示和销售营运等功能,形成国际品牌高端创意部门的聚集区,带动国际化创意人才的聚集,培育、带动中低端配套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

第二,发挥珠三角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引领珠三角传统制造业,打造品牌创意和工业设计中心,在全省经济转型中发挥集聚和桥梁作用。创造条件将珠三角企业的品牌总部、外贸客户的品牌创意和工业设计部门引入广州的创意园区,在推动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带动众多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时装设计以及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众多相关行业发展。

第三,促进广州文化龙头企业与创意园区的统筹发展,打造广州品牌标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广州建立了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珠江啤酒博物馆等成功模式,可引导广汽集团、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珠江钢琴、琶州国际会展中心、恒大足球俱乐部等一批本土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将其品牌创意、工业设计、历史文化、演艺等部门进行整合,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高端服务园区,带动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发展,形成独具广州风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将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强化广州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三)完善园区配套功能。

第一,在园区建设中要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商务、交通、网络通讯等方面建设要跟园区建设提供配套,与传统制造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创意园区对创意氛围、商务服务条件和人才交流培训平台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服务贫乏的文化产业园,即便租金再低廉,往往较难有吸引力。

第二,引导高校、培训单位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专业对接。在中大、华工、广美等艺术学院基础上,强化创意专业的培养;加强创意学生就业与创意园区的对接;组织城市级大型创意竞赛活动;强化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宣传;在招商引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意人才团队。

第三,强化全社会的文化氛围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引导全社会推崇文化价值,创造城市、园区文化氛围,培养公众参与的热情。

第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坚实保障。相对于传统产业,数字信息产品更易复制,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保障。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加强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指导、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申请专利及注册商标;引导与保护企业将品牌优势拓展至衍生产品和产业领域。

(四)强化政府服务与产业扶持功能。

第一,制定园区评审标准及加大行业监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广州创意产业园区评审标准,对园区的申报、规划、租金定价、种类、创意指数等设立标准,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规范文化创意园区的命名指导,对伪文化园区坚决取缔。

第二,扩大创意园区融资渠道。政府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或通过政府融资服务平台,扩大融资渠道,以风险投资、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帮助优秀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搭建政府主导的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展会、论坛、竞赛、培训、评选等活动,聚集创意人才,培育创意市场。在网络推广、园区信息与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降低企业和人才收入税负方面争取更好政策,留住更多的高端企业和人才。

第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类知名品牌企业将品牌总部或创意基地、设计部门落户广州。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篇7

对于汹涌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浪潮, 人才队伍的捉襟见肘已经毋庸讳言, 特别是高端人才和战略人才更是长期匮乏, 大学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江西唯一211院校的南昌大学,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进程出发, 因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内涵发展, 从而为新世纪中国中部地区创意产业人才的智力储备和推动“中国创造”发展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一、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然联系

1. 江西综合类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复合型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作为江西第一个国家级发展战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而言, 无疑是提升区域发展创新能力, 提升生态经济产业竞争实力, 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更有效服务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而实施这一重大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都是其所必需的最紧缺的专业人才。针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文化创意产业各个领域多层此人才的迫切需求, 江西综合类高校必须早日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与创意实验区, 加大培养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力度, 更好服务于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 建立与生态经济区建设相匹配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与创意实验区也是填补江西在新经济发展实践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空白。

步入新世纪以来的江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 江西高等教育已经把“要积极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提到了重要议程。

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 更是客观上要求必须优先发展生态经济区建设急需与生态经济区支柱产业相关的应用专业, 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来考虑。“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 最大的后劲是生态, 最大的财富也是生态。因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应定位于生态产业,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其目标是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 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的统一体。”【2】区域内的南昌大学等省属综合类高校, 以及环鄱阳湖周边地区的综合类高校如九江学院等, 都正在集中优势, 整合资源, 深化改革, 产学对接, 改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特色不足的现状, 缓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协调的矛盾, 满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积极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努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问题, 为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急需的后备人才。

“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 肩负着培育人才、创新文化、服务社会并同国际交流学术的重任, 而且首要的任务是培育高级专门建设人才, 这一首要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但要满足所培育人才的数量, 而且更要提高所培育人才的质量。”【3】人才是社会的财富。是一切事业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发展文化产业更离不开优秀人才。因此, 培养善于管理、长于经营、精于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是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要务之一。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以高校、研究机构为依托, 设立文化产业专业, 培养各种层次 (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的专业人才, 从事理论研究, 建立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学体系, 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二、南昌大学影视产业教育的创意培育

“文化创意产业说到底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在把文化资源转移到创意产业运作时, 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从而走向创意性经济模式。”【4】当前无论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业界, 还是在教育领域, 在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及其实际发展状况基础上已经提出了一种更为明确的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创造性的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思路, 凸显“创意”对于现代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刺激消费者视听神经的市场营销策略往往能够决定产品的成功与否;制造这些刺激性信息的推广活动要自始至终贯穿于生产、分销、交易等过程中。假如内容是一个洋葱头, 那么创意便是其第一层表皮。”【5】而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领域显然是所谓“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层”, 对于这个核心层面的“创意培育”又必然成为当代高等院校影视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

在高校影视教育对于符合创意产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开发研究过程中,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 积极拓展学、研、产三位一体的高校影视教育模式创新的康庄大道。加快全方位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等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紧扣理论联系实践的思路, 使知识与技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创意 (影视) 产品。基于这样的前瞻性认识, 南昌大学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龙头, 将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整合为三大特色与四个目标。

三大特色:

1. 适应于21世纪戏剧影视教育专业化与综合化结合的必然趋向, 推动戏剧影视学科向纵深发展和向社会辐射。在建构戏剧影视艺术科学研究的理论优势的同时, 开发影视传媒平台社会产业化发展路径, 同时强化戏剧影视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

2. 注重开拓数字媒体、科学与戏剧影视艺术等相关教学、科研的新领域, 以突出现代化高科技的新特质。总之, 在专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 可以力求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体现综合大学的人文理念, 传达社会科学的文化品质;并以影视传媒教育拓展实践学科的社会空间, 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

3. 课程内容与戏剧影视创制相结合,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基本技能、创新训练和创作实践紧密结合, 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多渠道推进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与政府、社会、专业机构实现无缝对接, 形成一套完善的作品、人才推广机制。

四个目标:

1.教学资源建设目标:戏剧影视学科团队在已有课程建设基础上, 进一步注重加强戏剧影视学专业的立体化教材、专业实验室、专业教学网络平台建设。这其中教材建设是专业综合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江西省唯一专业类、综合型、产学研结合的戏剧影视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戏剧影视学科的《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外电视史》、《影视作品读解分析》等课程在全校已拥有品牌效应, 《艺术概论》、《文化创意产业》、《影视摄影摄像》、《播音主持实训》等课程已拥有网络互动平台和丰富的硬件资源。目前规划中的教材编著已经涵盖国内戏剧影视学科所有的基础课程环节, 涉及导论、史论、方法论、批评鉴赏等多个领域。本学科还将大力升级网络平台, 使网络教学、视频公开课教学成为更加主流的教学方式之一, 为本科生及专业硕士生、学术型硕士生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戏剧影视产业是知识密集度、资金密集度、科技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很高的重要文化创意产业, 相应地要求影视人才、戏剧编创演人才、动漫设计人才等都是“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要求我们既培养适应专业艺术创作与表演市场的专业人才, 又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戏剧影视艺术的师资人才, 还培养适应戏剧影视文化管理市场和戏剧影视艺术经纪人市场的艺术管理人才, 以此适应更多、更为巨变的竞争市场环境。戏剧影视艺术是一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艺术,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优良师德的同时, 也能不断吸取更新鲜和多元的信息, 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优良的教学团队, 是一个专业课程体系能顺利有效进行教学的成功保障。南昌大学戏剧影视学科团队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 在现有高学历高职称师资队伍基础上, 进一步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组织实施“团队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分级管理机制, 明确各层次人员的责任;明确建设目的、建设内容、组建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基本任务, 并认真组织实施。

3.实践教学建设目标:戏剧影视学科团队积极拓展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实践化教学模式。在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政策引导下,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这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从质和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国内影视教育普遍从以理论课为主已经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但培养出的学生在与各类媒体、影视公司、剧组等业界机构对接时仍然存在种种障碍, 实践能力的欠缺和专业精神的薄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 戏剧影视学科团队将进一步重实践、重参与、重团队合作, 拿出相对独立的时间段里, 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创作,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作品, 以期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探索“实践实训”教学新模式, 注重实践能力的强化集训, 努力做到人才培养与影视机构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4. 学科专业品牌建设目标:实现戏剧影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过程中, 综合型大学负有特殊使命。这个使命不是仅仅培养出更多的戏剧影视高层人才, 而是要培养出可以在戏剧影视文化以及多个领域充当领袖或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培养出具有实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能力并重的现代戏剧影视教育人才。为此, 南昌大学戏剧影视学科团队积极筹划谋求在南昌大学的统一改革发展框架内实现戏剧影视教育层次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结合, 致力于包括本科、专业培训、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大戏剧影视文化人才培养品牌”系统。该品牌系统的定位是把专业建成培养戏剧影视编创人才、戏剧影视研究人才、戏剧影视传媒经营人才的重要基地。该品牌系统对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戏剧影视理论素养、比较开阔的戏剧影视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戏剧影视从业品质。

南昌大学因应“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 “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该学科门类中包含本科专业最多, 发展势头强劲的时代大趋势, 在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 文化事业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 戏剧影视学科团队面对当代戏剧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形势和新发展, 始终“坚持植根中部, 凸显地域特色”、“努力拓展平台, 加强校企联合”、“注重实践教学, 强化创作环节”、“发挥网络作用, 开展多元教学”、“激发学生热情, 培养创新能力”, 确保南昌大学戏剧影视学科团队在江西省戏剧影视艺术与产业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 积极打造出一个既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又具有应用型人文艺术专业特色;既扎根本土又融入到当今戏剧影视前沿思潮;既强调理论创新, 又注重密切与戏剧影视业界互动联系的集影视教育、理论研究、戏剧影视创作实践为一体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创新基地, 使之成为南昌大学新的交叉型、综合型学科建设的有效生长点, 使之发展成为宣传南昌大学、宣传江西、宣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宣传中部地区的亮丽窗口, 使之成为在全国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高层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平台。

摘要:人才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 为创意产业丰富性提供了智力支持, 也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但是,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应该存在的各种有效的互动关系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基于多领域、多行业专业分工之上的高度社会化、集约化和团队化的倾向, 敏锐的科技整合及转化能力, 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为深度反映社会进步时代进步的先导型产业形态。亟待从人才队伍建设视角出发, 优先基于信息时代、生态经济时代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来进行新的研究。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时代,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 (澳) 约翰·哈特利/编著:《信息产业读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315页。

[2]廖进球:《鄱阳湖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第56页。

[3]朱命榴, 刘建堤:《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1页。

[4]陈红玉:《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政策研究》,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11页。

把脉文化创意产业 篇8

首先,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可以真正弄清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性质。从“产业“的概念不难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但在人们的讨论和实践中,不少人还是容易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混淆起来。过去,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由政府、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提供,一提到文化,人们习惯把它理解为文化事业,再加上很多文化产品具有比较强的政治思想载体的功能,一时间,许多人对文化的商品特性认识还不深刻。其实,在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数量增大、质量要求提高以及选择性、多样性增强的形势下,单纯的文化事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必将带动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这种产业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因此,必须勇于突破旧有观念,树立起文化商品、发展文化产业的强烈意识。除了一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采用非市场方式,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服务将以产业的方式来发展运作,这些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消费为主要目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标准。明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一方面可以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大张旗鼓的推动企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可以划清它与文化事业的界限,有些文化领域是不能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做成产业,这些部分只能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承担(当然这种选择和区分主要是企业的事,企业不做的政府就要做)。

其次,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能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真正发挥其能动作用。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代表、核心与灵魂,企业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企业家来实现。看起来很好的创意,具有再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如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转化为市场产品,从产业的角度讲,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而不断发现、创造和满足市场需求正是企业家的使命和任务。在谈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人们经常要讲有什么有利条件,有优势固然是好的,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要有发挥优势的人,最重要的是文化创意企业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在于企业家的眼光和素质。

最后,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能明确政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功能和角色。政府必须明白,企业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必须围绕培育文化创意企业展开。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尤其在中国,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还是潜在的,有待大力开发。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成熟度不够,产业回报率不稳定,这就要求政府对文化产业这种幼稚产业予以扶持。同时,政府也要明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必须把握好度,扶持不是包办,不是插手越多越好,不是给钱越多越好,扶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学会自立,学会生存,形成自生能力,否则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除了扶持,政府还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秩序良好的环境。要放宽政策和限制,大力鼓励各种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只有更多的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形成适度的竞争环境,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促进它们形成核心竞争力。政府还要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尽量减少各种阻碍,形成允许失败,允许试验的创业环境。其实,企业生生灭灭是正常的规律,尤其对新兴产业,更是如此。能有少数文化创意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就是成功。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比较长期的规划,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政府有选择地建立一些园区或基地,搭建一些平台有时是必要的,但不要认为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根本之途,不要奢望这样做就可以很快形成蓬勃发展的产业。以这样的心态和认识去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上一篇:凯里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下一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