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2024-08-17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通用12篇)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篇1

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指出, “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从全球范围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 全美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每年创造就业岗位800万个, 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英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平均产值接近600亿美元, 约占全英国民生产总值的11%, 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几乎是本土经济增长的两倍, 伦敦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正如《娱乐经济》一书指出的那样, 人类即将步入娱乐经济时代, “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中国很多城市已步入后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程度已经无法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达到了极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 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动力, 国内很多城市也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长三角经济城市无锡已步入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 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重重压力, 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研究无锡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优势分析 (Strengths)

1. 物质文化资源丰富, 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厚。

“无锡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 历史遗存丰富, 地方特色突出。”2007年9月, 无锡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无锡有着与吴国相关的泰伯墓、泰伯庙, 有与“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有关的黄埠墩、黄公涧, 有与唐代茶圣陆羽相关的“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同时有明代东林党人聚众讲学的东林书院。寄畅园的深邃静谧, 横云山庄的湖光山色, 薛福成故居、秦邦宪故居、钱钟书故居等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 江阴黄山炮台遗址的弹痕残壁,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的中西合璧, 宜兴的国山碑、东坡书院, 还有市域内那刻写着历史记忆的一座座古桥、古窑、古庙宇, 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思古而惜今。截至2003年底, 全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5处, 文物控制保护单位185处。另一方面, 无锡自然景观也很丰富, 无锡山水秀美, 被誉为“太湖明珠”。集 (长) 江、 (古运) 河、 (太) 湖、 (天下第二) 泉、 (善卷、张公、灵谷、慕蠡) 洞、 (惠) 山于一体, 构成江南水乡的特有风貌。

2. 经济发达, 处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

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于人类精神领域的产业, 是只有在满足生存需求后才会创造出有效需求的产业。文化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递增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 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 是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期。2008年无锡的人均GDP是73 053元人民币, 按当时汇率计算已达到10 700美元。从近几年人均收入来看, 增长速度也相当快。2005—2008年, 无锡人均GDP年均增长12.76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3个百分点。无锡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基础条件已完全具备。全国类似无锡经济水平的城市并不少, 都已具备文化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的条件。

3.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目前, 无锡市已形成一个以程控交换为主体, 大容量光纤、数字微波传输为主, 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基本业务与增值业务相互促进的通信网络。据调查, 截至2008年底, 无锡城镇家庭电脑普及率达74.25%, 家庭宽带接入户数达到82.5万, 按2008年底全市总户数为153.82万户来核算, 上网普及率为53.85%。此外, 无锡市政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图书馆数字化等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软件、动漫、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二、发展劣势分析 (Weaknesses)

1. 从文化产业市场看, 无锡文化消费氛围不浓。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祥地, 具有悠久的工商经济历史, 在文化上主要以工商文化为主。整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比较快, 市民对文化的消费不甚重视。

从增长速度看, 无锡市民的娱乐文教服务消费的增速远远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2005—2008年的四年间, 无锡市人均娱乐文教服务消费支出分别为1 515.36元、1 568元、1 678元、1 521元, 环比递增速度分别为3.47%、7.02%和-9.36%。年平均增幅仅为0.12%, 远远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16.3%的年均增幅。

从市民消费结构看, 文化消费所占比例也比较低。2008年无锡人均可支配收入23 605元, 其中消费性支出是13 563元, 消费系数为0.57。分析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构成情况, 食品支出5 393元, 占39.76%, 衣着类支出1 137元, 占8.3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33元占6.14%, 医疗保健支出1 211元占8.93%, 交通和通讯支出1 792元占13.21%, 居住支出1 111元, 占8.19%, 杂项商品和服务565元, 占4.17%。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人均支出仅为1 521元, 仅占总消费支出的11.21%。在无锡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 只有“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的指标却未达标, 离18%的小康指标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

虽然从长远来看, 经过培育和开发, 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但从目前来看, 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不多, 质量也不是很高, 文化消费整个市场容量不大。居民的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 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2. 从文化产业链条上看, 文化产业链条比较松散。

文化作为各大城市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 必须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需要通过上下游去扩展产业链条。只有实现文化企业的集聚, 才能产生产业的整合效应, 文化产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从无锡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从以新闻出版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核心层, 还是近年无锡大力推进的以“动漫、软件、休闲娱乐和广告会展”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外围层“, 文化产业链都比较松散, 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以动漫为例, 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动漫生产、动漫市场、动漫消费等各个环节构成动画产业的有机链条。这个链条是一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交叉, 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连贯体,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循环系统。深入分析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成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就会发展, 这些国家的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是其动漫生产各环节、动漫市场各环节、动漫消费各环节的高效协同运作的结果, 各环节既分工明确, 又协同运作;既相互竞争, 又高度竞合;共同创造了辉煌。

截至2008年底, 无锡已有动漫企业70家, 数量不少。但这些企业之间缺乏横、纵、混合等各个方面的协作与分工, 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从前期创意策划、中后期制作、宣传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需要站在大文化产业的高度, 通过融合、嫁接、衍生、升级等多种方式, 推动产业发展由“链条”向“网状”发展, 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生态圈, 促进文化经济的平衡流动和能量转换。

3. 从文化产业主体看, 文化企业整体水平不高。

无锡的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小规模的经营状态。从2004年经济普查的情况看, 主营业务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只6%, 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万元~1 000万元间的企业占29.2%, 大部分的文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下, 占全部文化企业数的64.8%, 。从文化企业的资产情况看, 总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6.2%, 100万元~1 000万元的企业占34.9%, 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8.9%。由此可见, 无锡文化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居多, 有实力的支柱性文化企业群尚未形成。

从技术方面看, 传统文化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 在影视制作、艺术创作和娱乐设施等领域应用高科技的能力有限,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从人才方面看, 文化企业普遍存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 特别在数字网络、动画设计等科技含量较高和需要综合性人才的领域更是人才匮乏,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开发、推广人才也比较缺乏。从资金方面看, 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自身积累。

三、外部的机遇 (Opportunity)

1. 科技创新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文化产业更新换代。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文化产业增长的源泉。在过去, 报纸书刊依赖印刷技术的进步得以进一步发展;广播凭借电磁辐射传播电波, 并依托卫星的应用不断开拓受众领域;电影电视则依赖图像处理技术与光缆、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视听效果。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 拓展了发展空间。在未来, 科技在文化系统中的影响力将继续扩展, 在文化变革中的作用力将继续增强, 科技创新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增长极。

2. 政府作用强力凸现, 推动文化产业走入快车道。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近几年, 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加强了监管, 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完善了文化市场法制和机制, 有力统筹文化产业的发展。

自2006年起, 无锡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6年8月9日, 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两个文件, 《无锡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的决定》, 决定要繁荣文化事业,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加快建设文明无锡, 打造文化名城。2006年8月10日, 无锡市政府发出《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主要问题, 确定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八大工程。同日, 无锡市人民政府发文《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意见分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单位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抓好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和管理等五个方面, 推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32条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10月1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确定“十一五”市文化重点工程的通知》, 确立先进文化艺术八大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八大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八大工程、文化产业八大工程, 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项目任务责任书》。2007年12月7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的通知, 十二个方面36条再次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举措。2009年7月13日, 出台《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 (2009—2011) 年》。自2006年无锡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始, 无锡的文化产业就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 民众观念转变, 营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部《泰坦尼克号》或《狮子王》依靠一点新颖的创意和简单的三维动画技术, 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日产游戏软件充斥市场, 其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韩国的影视、歌曲, 造成了冲击全球、势不可当的“猎猎韩风”和“滚滚韩流”。凭借着不一样的商业敏感性, 无锡民众对发展文化产业从轻视淡漠到支持重视, 这种观念态度的转变对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更重要的是, 无锡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 已面临生态环境严峻、能源和土地资源供给紧张、人口大量集聚等问题, 投资推动增长的能力逐步减弱, 产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自从太湖蓝藻事件后, 无锡民众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锡民众普遍认识到, 文化产业文化含量大, 附加值高, 创新性强, 品牌效应显著, 开拓和占领市场的能力强, 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大, 具有很强的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力, 竞争优势明显, 是内涵式集约发展的集中体现。有了民众观念的转变。

四、外部的威胁 (Threats)

1. 经济的全球化将中国弱小的文化产业带入全球化的竞争。

全球化是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最突出的全球趋势。各国跨越空间障碍和历史、文化、制度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中国弱小的文化产业也被裹挟着进入全球化的竞争, 并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

在全球的文化市场上, 已经有很多的跨国文化企业, 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拥有100多家报社和有线及卫星直播收费网, 英国的天空电视台拥有《伦敦泰晤士报》等四张大报和190个模拟及数字电视频道, 美国的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拥有200多家电视台, 生产了《音乐之声》、《巴顿将军》、《泰坦尼克号》、《小鬼当家》、《星球大战》等作品, 其电影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一, 电视覆盖面的增长率为全球第一。香港的STARTV拥有30多个频道, 3亿多名观众。无锡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实力差, 与这些跨国文化企业相竞争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另外,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好莱坞影片、迪士尼娱乐产品、日本游戏、韩国电视剧等大量外来文化产品在无锡迅速抢占先机。在无锡的本土市场上与这些外来文化企业竞争也是处于劣势中。

2.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加剧拷问无锡文化产业的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省市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也早已开始着手文化产业的研究、规划和发展。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拥有同样优越发展条件的城市的挑战, 也受到省内苏州、常州等城市的挑战。一般而言, 如果某地区一旦形成文化产业优势, 由于洼地效应, 资源就会向此地聚集, 如何避免因发展滞后被市场边缘化, 成为无锡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R], 2009-07-22

[2]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R].

[3]钱韵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 2009, (11) .

[4]胡伟华.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比较[J].韶关学院学报, 2009, (2) .

[5]胡静.长三角都市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9, (4) .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篇2

该园区位于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总面积13.4万平方米,2011上半年园内文化企业总营收达8000万元。园区是以艺术设计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国棉八厂改建而成,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独特。园区建立了M50半岛1919创意设计工作站,引入杨明洁、潘微、日本文化村等设计师、艺术家和多家设计机构。园区通过聚焦艺术设计、艺术培训等特色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国内重要艺术设计创意园区。

2.新十钢

红坊位于凯旋路、华山路之间,坐拥徐家汇和淮海路两大商圈,毗邻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高调诠释“国际文化时尚社区”。曾经上海钢铁十厂工业时代的厂房焕然一新,15000平米的中央绿地广场被红砖厂房围绕,其中B区超过2000平米的活动会场曾上演OMEGA110周年庆典。如今的租户多为建筑设计、文化艺术、传媒、时尚设计、广告设计行业,世界著名的眼镜公司夏蒙眼镜、追求个性时尚的NOVO、意大利品牌fornarian争相入驻。

3.8号桥(其他)

该园区位于黄浦区建国路8-10号,园区总面积2万平方米,上园区内文化企业上缴税收约5000万元。园区是以广告设计、动漫影视制作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唯晶动漫、吴思远电影后期制作室等特色文化企业。下一阶段,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各个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4.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原是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五家工厂组成。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逐年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2000年5月,在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企业,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如今,田子坊被外界称为“上海的苏荷”。

5.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是老上海30年代的建筑,欧式经典建筑中蕴含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如今丰富多彩的时尚活动为这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一系列热力四射的定期活动已经在这里拉开序幕,从派对到演出,从创意市集到话剧沙龙,全新的打造让人耳目一新,更成为了沪上时尚达人汇聚的地标之一。

历史与时代的碰撞,时尚与建筑的结合,艺术与设计杰作的辉映,1933处处彰显独特的魅力。1933非凡的空间、绝妙的体验和汇聚多种创意元素,必将引领上海时尚创意新潮流。

6.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Xintiandi·Shanghai)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它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7.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永丰街道辖区之内。“永丰”,得名于境内明朝天启年间的永丰桥,自古以来就是万商云集、文人辈出的富庶之地。“永丰”以深厚文化底蕴和众多文物名胜见证了“苏松赋税半天下”的历史辉煌,在镇中千米街道上,分布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著名的大仓桥、云间第一桥、葆素堂、颐园和杜氏宗祠等,仍在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为发展“松江”支柱型影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周庄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行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附)9.创意仓库

苏州河北岸,坐落着一幢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四行仓库。曾经,旧上海四大银行以此为库;曾经,八百抗日将士在此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它沧桑的外表下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人文底蕴;而今,当推开那厚重的大铁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灰色的水泥圆柱整齐矗立,黑色的旧时铁门威严地划分着空间,悬空的灯光楼梯似乎通向未来世界;还有纵横的钢索,错落的空间,锈迹斑斑的索引牌,层次丰富的灯光„„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仓库,迎来了它的新生——创意仓库。

10.SVA越界

越界,漕河泾10万平方特大型创意产业园,原址为金星电视机厂。由国际知名建筑机构阿特金斯规划,率先引入OFFICE PARK概念,融合“办公 / 创意 / 休闲配套”三大功能,是目前上海最大创意产业园之一。

11.2577创意大院

国内外知名创意工作室,艺术机构,知名创意品牌代理,艺术家经纪人机构,国际艺术指数办事机构,知名品牌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艺术银行,领馆文化机构和交流中心,广告创意制作机构,艺术传播媒体,艺术书店,人才培训机构,艺术院校试验基地及相应配套服务机构和会所等。同时积极引入长期展览展示和发布活动。

12.中图蓝桥

中图蓝桥创意产业园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虹口区政府、上海市科委联合创立的一所兼有科技园、但突出以文化服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规模企业的招商引进、中小企业的定向孵化、服务标准的研发与输出、促进特定文化服务业的集聚等。

13.1919创意码头

1919创意码头,系昔日国棉八厂,该厂筹建于1919年,至今保留了原厂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建筑。整个园区占地13.5万平米,合计建设面积14.1万平米。1919•创意码头集合历史与现在,商业与艺术为一体,以码头和滨江景观带作为依托,打造成为北上海创意文化中心。在保留了历史建筑独特风格的同时又引入现代的时尚元素,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14.名仕街

上海名仕街时尚创意园位于上海市洛川中路1158号,总占地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其中个性化创意、商务办公用房30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中心、发布厅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生活商务配套设施6200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靠近南北高架和内环高架上下匝道口,地铁1号线延长路站等。

15.创邑•Young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 篇3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武器

1.经济上的举世成就

解放初期,人民的生活处于吃饱就行的阶段,直到后来国家领导人提出“农村急需发展!”引进机器等工业化后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富裕了,原来靠人力耕种的农田,现在有了机器,自然的多出了很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农村,城市发展起来后,我国的GDP也呈直线往上升。

2.保持对假想敌对势力之宣传

在这一个版块分为三个部分:初期,现在和一样的手段不一样的人。

首先,初期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的大字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震撼全世界”,到处都是我们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告示。执政党对于老百姓都是直接的告知,我们打败了哪些想要分裂我们团结统一,想要破坏我们美好生活的坏人!

其次,在现在,他们采取了比较含蓄的办法,就是每晚七点所有频道统一播放的“新闻联播”,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是却充分的告诉了老百姓现在我国的领导人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所进行的事情的成果。前十分钟是我国领导人出访了哪里获得了别人的认可,成为了朋友;中间十分钟是外国如何的动荡不安,经济如何的萧条;后十分钟是我国的老百姓生活如何的富裕了,人们怎样的感激。虽然跟初期想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想告诉老百姓,执政党会带给他们好的生活,但是手段却更加含蓄了,也许是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人们比以前更有判断力了,会辨别事情的好坏。

最后,是一样的手段不一样的人。在早期,我们针对的敌人是美帝,是各国的反动派,那是早期的历史遗留任务所决定的,后来就是由于钓鱼岛事件等,我们所针对的对象就变为了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虽然目标对象转变了,但是实质是一样的。

3.诉诸于传统历史文化

中华一直号称上下五千年,想想,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应该是很丰厚的。就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花木兰、民间剪纸技艺、西游记、三国、大熊猫、大禹、山海经等,但其实真正被人们所利用的电视或动画题材却少之又少。创意文化产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显著地提升或进步,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少,二是资源少。单单就说到“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里,它的制作花费了5年的时间,制作成本高达1.3亿美元,全球宣传推广成本高达1.5亿美元,这个换算后相当于17亿人民币,84架波音747,2009年1-10月份我国西藏省财政收入(23.3亿)的一大半!而且,“功夫熊猫”里的动画人物,有大熊猫,老虎等动物造型。我国的国宝就是大熊猫,然后还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理应拍出比“功夫熊猫”更好的动画不是吗?资源我们都是有的,是不是主要就是没有人来投资这一块,大家都是把重心把资金更多的投向于房地产,开公司等方向,因为这些是可以立竿见影出成绩的产业,但是却忽视了,我国若有人长期投资于文化创意产业,相信若干年后,或者说投资的人多了,不需要若干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产出的和投入的是会相等的或者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再说到“三国演义”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老版的“三国演义”。后来出了早期台湾版的三国志单机游戏,日本版的三国游戏甚至出到了11部,九几年二千年的时候出来新版“三国演义”,还有三国演义方面的动画片就不用说了。仅仅一个三国题材被翻来覆去拍过无数次,第一部三国题材的电视剧可以说是创新,但是如果后面跟风了无数部,那就只能说是文化的重复,且是没有新意的重复。难道是泱泱中国只有一部三国历史吗?不是的,而是人們并没有注意到文化创意这个大的历史趋势。新版的“三国演义”单集成本145万,总成本1.5亿左右,一部几十集的大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却不及一个三个多小时的动画片的十分之一,可见,我们在这个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有多少。就我们所知道的,有隋唐演义,饶帝和禹的故事,东周列国志,山海经等等,但是却一再的只使用一个题材,我们的文化在哭泣!并且也浪费了时间,那么就要提个问题了,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多久呢?我个人认为,起码是一代人的时间,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也可以是下一代,或者是我们持续到下一代的时间。

4.总结

1.我们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

第一:挖掘历史经典。把新的经典植入中小学课本中,让它们伴随着孩子们长大,大家都知道,日日看日日记的东西就会很牢固。并且这个要参与到国学考核中来,不然,并不能熟识知识。

第二:加大产业投入。试想一下,若我国也敢投资12个亿来拍一部动画片或者电视剧电影,各个方面积极配合,利用有利资源,调动所有能用到的产业,应该是可以做出一部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产品。

创新性,其目的也是为了经济利益。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极为相似。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创意产业,而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除了北京外,目前还只有台湾和香港。香港最初使用的是创意产业,在2005年将其改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创意产业的前身。

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想和主要对策:

今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而快速的发展,应当贯彻“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突出重点,加强规划;尊重人才,大胆创新;百花齐放,彰显特色;东西兼顾,有序发展”的40字的战略思想和方针。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和提高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未来发展态势的理解、认识与认同,特别是各级决策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战略、策略、成果、经验、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实践,开拓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我也相信着,如果我们做到了加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他产业也会随着一同发展,我们也会更好!(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阿雷恩·鲍尔德温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江.上海创意产业指数.解放日报,2006年07月12日.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篇4

20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意为驱动, 以文化为内容, 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称创意经济, 最早来源于澳大利亚的相关报告, 随后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了创意产业工作组, 最后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的技能、天分和创造能力,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从理论上讲,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不过十余年, 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刚引进中国的新兴产业, 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 随着我国各城市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国内部分城市的文化创业产业在不断向前发展。

二、恩施土家族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一) 恩施土司城

1.土司城简介

恩施土司城位于湖北恩施市区, 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是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中华土家第一城”的美誉。墨冲楼、素素卡斜车、廪君祠、土司王府、土司简介碑、捞此罗又、爽心园、钟鼓楼等景点构成了土司城, 以供游客游览。

2.恩施土司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恩施土司城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三个关键点来进行分析。其一是在位于景区入口的墨冲楼, 其二是位于景区内的廪君祠, 这里供奉巴人首领、土家族先祖廪君和樊氏、郑氏、覃氏、向氏诸神像。其三是位于景区深处的九进堂, 再现土家土司王府的历史面容, 展示土司王府的气派和威严, 给人以历史厚重感。

3.土司城如何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性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1) 通过景区三个关键点将土家族建筑形式、起源、传统的生活习俗展示得淋漓尽致, 也清晰的展现了土司生活。 (2) 土司城舞台时常进行情景还原表演, 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土家人的生活场景。更具体的传达恩施土家文化。

因为恩施土司城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展示了恩施土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成为名符其实的土家“文脉”文化景点。所以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来说土司城的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是具有地域性的, 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恩施土家文化和土司文化。

三、西兰卡普文化衍生案例分析

1.西兰卡普介绍

西兰卡普是属于织锦类别里面的其中一小部分, 是土家族的文化特色之一。西兰卡普是土家语, “西兰”是被盖, “卡普”是花。西兰卡普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 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 用手工挑织而成。被面上的花纹图案, 色彩对比强烈, 图案朴素而夸张, 写实与抽象结合,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2.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衍生背景

随着恩施土家族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发展, 最主要的就是旅游文化纪念品。首先, 西兰卡普具有土家族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其次, 西兰卡普具有浓郁的民俗内涵;再次, 西兰卡普的色彩和纹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基于以上的特点, 西兰卡普作为旅游文化纪念品是可以实现的。

四、恩施土家女儿城

1.恩施土家族女儿城简介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中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位于湖北恩施市区七里坪, 在建筑风格上女儿城进行了合理且精心的谋划, 将仿古建筑与土家吊脚楼完美结合, 体现了恩施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2.恩施土家女儿城案例分析

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恩施旅游经济发展的产物, 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此延续和发展, 逐渐向产业化发展。作为具有民族氛围的土家女儿城也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1) 摔碗酒

“摔碗酒”缘于土家族, 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 土家族的两个族长之间有了恩怨, 为了整个土家族的生存和发展, 两人一并冰释前嫌, 于是共饮一碗酒, 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 饮过之后, 将碗摔碎, 以泯恩仇, 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

(2) 土家女儿会

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几天。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 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 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理念或多或少会传承到现代, 而女儿会正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 这种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 自主选择婚姻对象。到现在女儿会都会在恩施土家女儿城举办, 作为古老的相亲形式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 它已经成为了土家女儿城一项独特的名片。

五、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在现代社会中想要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 还需要去翻阅和查找大量资料。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恩施土家族部分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 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产业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理念, 而是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在国内大型城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提出, 湖北恩施地区进入发展期,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恩施土家文化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被社会所熟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宋) 范晔.南蛮西夷列传[M].中华书局, 1980.

[2]罗彬, 辛艺华.土家族民间美术[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篇5

2010年是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大市场开发的关键一年。北京各区域在“十二五”期间纷纷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发挥自己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从整体上看,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正在逐步形成,并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规划,按照北京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结构看:中轴线文化和两翼文化形成合理的布局。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区,以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北端以奥运体育、演展文化为重点;南端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原创为基础;左翼是中关村科技教育创新中心和石景山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右翼以大山子为中心的现代艺术区和国际传媒贸易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规划具体体现在对产业园区建设与分布上,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从各区县来看:

东城 “两带、三园、六区”

“十二五”规划期间东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今后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概括为“两带、三园、六区”,即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带、高端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带;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和平里文化商务产业基地、北二环文化要素资源市场、国子监国学文化产业生态区、南锣鼓巷(玉河)文化产业区、广渠门内新闻出版产业基地、永外服装及文化用品产业基地。

东城通过“十二五”规划,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新的布局。比如说,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划出了比较重要的几个区域来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雍和园以科技为手段,注重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像歌华大厦、雍和大厦都属于这个区域,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展示了其中的商贸、会馆等区域。还有龙潭湖体育休闲产业集聚区,东城区域内的北、中、南三片区域,能够带动东城区的文化氛围。同时还通过改造一些旧的四合院、旧的工厂,让它们能够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结合起来;通过改善环境,引入文化元素,把产业带动起来。东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和风貌保护、环境的改造,是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此基础上,东城区也注重产业的高端化。近几年通过扶持政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都纷纷地入驻东城,如北京演艺集团、北广传媒、歌华有线、歌华文化、保利集团等。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在东城这样一个区域范围内,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东城建设了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版权的核心元素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这样一些要素市场的建设可能会陆陆续续地成为东城新的发展重点。

朝阳 “一区三个中心”

朝阳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四大产业,包括艺术品交易、文化版权、文化传媒和文化旅游。

朝阳区现在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门去奖励那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和高端人物,通过去招人、抢人才,通过人才带项目,通过项目带企业群,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核心的竞争因素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资源或者政策优势的问题。

面向“十二五”,朝阳区做了未来的规划,从功能定位上概括为“一区三个中心”,也就是要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同时要建设三个中心,中国国际信息传媒中心和中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从“十二五”期间朝阳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在更大的范围的一个功能定位。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讲,朝阳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行梯次发展,主要发展的是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的企业,简称一个引领、四个主导、三个特色。

外国的传媒机构75%以上都在朝阳,外国驻京的办事机构、世界500强的企业75%以上都云集朝阳,所以朝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的是国际化道路。既要把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引到中国,同时我们更需要让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所以朝阳要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一个窗口或者一个起航点。同时,在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中心(798):利用闲置厂房等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的地标。

西城 “七大产业集聚区”

“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重点打造七大产业集聚区:

一是琉璃厂-大栅栏历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嘉德等拍卖业龙头企业,支持翰海等拍卖企业发展,挖掘报国寺、白孔雀艺术世界的市场潜能,培育提升行业规模和影响,推动古玩艺术品交易与相关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打造首都艺术品交易核心区。

二是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依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区及金融业政策优势,重点引导工业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出版创意、动漫设计等产业发展。

三是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打造集原创策划、出版发行、网络与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出版设计等链条为一体的出版体制改革试验区与示范区。

四是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依托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繁星戏剧村、首都电影院等演艺资源,积极承办北京新年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影演出季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动。构建沿西长安街的现代演出娱乐产业带,及现代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演艺小剧场集群。

五是天桥演艺区。重点引进儿艺、北京交响乐团等院团,积极吸引演艺业中介组织和中介机构,打造集文艺演出、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演艺中心,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六是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集聚区。整合什刹海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打造烟袋斜街——北京旅游商品原创基地与胡同人文艺术工房;护国寺街——老北京历史文化商业街;金丝套地区——四合院博物馆区;后海北岸——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等特色主题功能区,突出文化、旅游、演艺、休闲等产业定位。

七是天宁寺文化创意园区。开发利用天宁寺周边的北京第二热电厂旧工业遗址,推动工业遗产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通州建世界最大影城

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通州新城东北部,规划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全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重点发展当代原创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卡通产业以及配套服务的延伸。

通州区政府近期落成两大重点项目。“新乐城”项目,占地400公顷,计划总投资额超过216亿元。派格5D秀文化置业项目集群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派格5D秀项目,拟建包括水幕剧院、影城、青少年动漫基地及体验中心等项目群,拟建成中国最大的娱乐商业中心,除了音乐聚集区、音乐工作室,以后还会有露天的演出广场、不同类型的音乐街道,将包括音乐产业创作、制作、发行、推广以及消费的全部环节;而新乐城项目,则将建成囊括音乐创作、制作、消费等环节的全国首个音乐主题产业城。

据了解,上述两个项目都位于通州新城的休闲功能区。

文化创意产业是通州贯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通州着力发展、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

丰台“两带四区” 按照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紧扣区域功能定位,在科学分析丰台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基础条件下,着力落实城南行动计划,丰台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在区域“两带四区”格局基础上,以区域特色为立足点,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领跑作用明显。重点发展科技园区创意总部经济、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河西生态休闲旅游区、莲花池文化休闲区,而方庄地区则是文化创意产业高集聚度区域。

此外还有,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位于石景山区。侧重于发展网络游戏、无线游戏、动画制作、教育课件等,目前有20余家中小规模企业入驻。基地企业自主研发的休闲网络游戏 “卡通摩托”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茶与文化创意产业 篇6

生活文化是生活现象中已定型成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的生活特色者,如我们常说的中国服装、川菜。如何从中国服装、川菜中想出一个点子,足以形成一件新商品,那就是文化创意,如美国人从速食中想出了“汉堡”,这就是文化创意,将之产业化,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汉堡连锁企业,就是文化创意产业。

艺术创作是人们的艺术生活,如画张画、哼首歌,如果这张画、这首歌进入了艺术市场(如由艺术经纪人接手了),就形成了文化商品,运作这项文化商品的事业(如画商、音乐媒体公司)就是文化产业。艺术产业尤如其他的服装业、食品业,都是产业界的一员。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产业界的成员,只是它贩卖的商品为文化创意。艺术创作与文化创意产物在进入市场流通后都可以称作文化商品。

茶原本是极为普通的农产品,集合了种茶、制茶、卖茶而成了茶的产业。由于茶含有极高比例(如50%以上)的文化性,人们甚至将其衍生部分称为茶道,因而;睁茶列为文化商品。但茶与柴米油盐处在基层生活之中,又被归于生活文化之列,所以在文化创意被重视的时代,茶也被期望有许多的文化创意产生,被期待形成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

如何在茶文化上找出文化创意呢?现成的例子是藉重咖啡文化的咖啡品饮,从生活品饮中产生“提供商品化的品饮空间”之构想,进而产生咖啡品饮连锁店的新型态产业。茶界已有人试探着如此规划与设计。茶餐厅是已有雏形的茶文化创意产业,介于正式“正餐餐厅”与广式茶楼与英式下午茶馆之间的一种新型态餐厅,提供简便餐食与正式茶饮,全天可以营业。另外一种简式茶饮店则以冷饮、泡沫茶、调味茶的形式成熟地以茶文化创意产业站稳了市场。

以上的创意是从茶的生活饮用引发,另一个方向是从茶的产地、茶山出发。名山出名茶、茶山有好水,历代文人、名人多歌咏,是发展茶园民俗的好地方,目前已有人做了,只是尚未落实于高纯度茶文化的范畴中。利用茶山自然的景观创造出让人们心领神会的表演或意境也是另一项可以发掘的方向。

再从茶汤找灵感,能从同一包茶中泡出好茶汤的“水”、能从同一包茶中泡出好味道的“壶”、能从同一壶茶汤中盛出好喝的“杯子”,都是人们,尤其是喝茶人追求的事物。能创造出好茶汤的水、壶、杯,同样也能创造出好的咖啡、好的酒,在欢腧了感官与精神后也健康了身心,将这现象商品化就是茶的文化创意,再加以产业化后就是茶的文化创意产业。

茶是农业、茶是产业(即茶业)、茶是文化商品、茶是文化产业,茶的另一个代名词是茶道、是品茗艺术,它是生活艺术,有如音乐、美术、戏剧一般。我们在谈论文化创意之时不要忘了它的艺术特性,它可以不必产业化,可以不求其文化创意,但更严格地要求艺术创作。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篇7

此外, 20世纪后半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使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变为依靠知识和信息, 构成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根本动力, 促使现代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主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能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 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 增长的速度更快, 美国达14%, 英国为 12%, 超出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3—5倍, 按此计算到2020年, 全球创意经济将高达610亿美元。[1]

旅游者对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需求趋向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使得旅游产业寻找发展突破, 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资本投入高、回收周期长的问题, 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又因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高关联度、文化的展示性等共性, 使两者共同融合发展成为了可能。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引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印刷等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协同促进了新兴信息通信产业的出现, 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产业融合 (industrial convergence) 。随着技术的突破, 越来越多产业之间发生互动与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格林斯腾和汉纳, 1997) 。Lind从具有操作性角度将融合定义为:以前各自分离的市场的合并以及跨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李美云 (2008) 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 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 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2]在整个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不同, 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来看, 有可能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首先打破产业间的技术边界, 通过产业间的技术渗透, 推动整个产业边界的融合, 也有可能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延伸或重组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每个产业都会形成其特定的产业活动和价值链, 因此, 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原有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过程, 价值链不同的重构方式也形成了产业融合方式的多元化。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走向融合

(一) 产业融合的背景因素

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生成很大程度上也是系统性思维推动下的结果。在产业分立的思维之下, 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各自产业的内部,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的进步通常是靠各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等加以实现。而系统性思维则使人们用综合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从关注部分转变为关注整体, 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生, 使得不同的产业在融合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更具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关联。系统性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到了这些关联, 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了相互融合。

旅游资源观的改变。过去曾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旅游开发就是对山水名胜的开发, 这种观念将旅游资源狭隘地局限在了自然山水、文化古迹的领域, 也局限了旅游开发的思路与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学者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在其合著的《旅游地理学》一书中, 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3]李天元认为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 都可构成旅游资源。[4]从学者们归纳总结的旅游资源定义中不难发现, 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对游客的吸引力, 而新、奇、特能造就引力, 因而新、奇、特的文化创意产品衍生成为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也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 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思想、理念、知识、信息、文化等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新经济时代下的人们, 不再担心物质匮乏, 而更关心精神“空虚”, 或者说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和新奇的娱乐享受。这无疑使文化创意产品对旅游者产生了无限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 这些新旧名词极大地拓宽了传统旅游资源的范围, 源源不断的将新鲜的元素注入进旅游产业发展中来。高新技术催生下的网络游戏, 以景区化的方式将虚拟真实化, 使网游迷们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寻找到游戏中的场景, 模糊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一般可以描述为:首先是原创性生产物质创意和智力财产, 包含了最常见的活动、设计创意——从书籍到舞蹈的创造、从建筑到时尚的设计、从数字艺术到摄影和绘画的形象创造、音乐创作、数字内容原创如多媒体主题、软件包和电子游戏;其次将这些创意“一次性”或原型创造, 该环节还关注与其创造相关的特殊的物品要求、原料来源和公共设施提供, 比如与绘画相关的有原料颜料、画笔等, 与音乐创作相关的乐器制作等;接着进行再生产和大众产品分配, 引导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终端市场, 包括印刷、复制、运输和批发, 从广播到数字传递的分配、更新数字化和对话形式等;然后通过宣传促销进行产品推广;最后就是以会展等基础活动 (如音乐大厅、剧院和电影院) 中, 也体现在一定创意产品的零售 (如书籍和音像品) 中。这就形成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文化创意产品最终以会展和零售的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换, 这并未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无限渗透能力, 而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融合, 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相关的主题公园 (如迪斯尼乐园、动漫乐园、影视主题公园等) 、创办相关节日 (如音乐节、民俗节) 、开发文化创意园区旅游 (如北京798) 以及建设艺术场馆、博物馆 (如古根海姆博物馆) 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换环节。

(二) 产业关联的基础:市场需求的变化

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只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须品, 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 购买精神享受, 审美体验, 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气氛, 购买一句话, 一个符号。据估计《哈利波特》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 超过2000亿美元,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是体验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开始并不完全在意能够得到什么产品, 而更在意是否能得到可以使他们留下难忘、美好回忆的体验、经历, 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随着现代人可支配收入的显著提高, 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延长法定休假日办法的实施, 以休闲娱乐消费为代表的无形服务消费更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追捧的对象, 休闲生活成了现代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迅速发展了起来。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人们无形的精神需求正好吻合了消费需求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 文化创意产业也要注重其潜在的旅游功能价值和深层体验内涵。旅游经历的消费, 是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无形性、符号性的重要手段。

消费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潮流化趋向。消费者行为的趋同性是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历史背景;与之对应, 追求差异性、个性化和潮流化的倾向又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活跃程度。在充斥着广告、品牌、图像的现代社会, 人们开始消费文化符号。这几年风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并又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扩散趋势的“韩流”如一股旋风席卷了庞大的文化市场, “韩流”通过韩国电视剧、韩国歌曲、韩国明星引起人们对韩国的兴趣, 从而人们开始追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二手车、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 同时一部《大长今》将韩国烤肉、韩国泡菜带进中国, 此外在中国又掀起韩国旅游热潮, 去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 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最后消费韩货就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而韩国标签则成为了产品的卖点和品牌。

(三) 产业融合过程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在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旅游资源观的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的背景要素的推动下, 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且呈现出时尚化、个性化和潮流化的消费趋向, 为产业关联基础, 进而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旅游业提供永续更新的文化创意, 旅游业通过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服务实现了两大产业的延伸、交叉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旅游化的过程, 即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延伸服务的过程, 其中也包括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旅游整合开发和建设, 比如动漫乐园就是动漫产品与旅游业整合开发和建设而成的经典案例。

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内容、基础,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的是提供无形旅游资源的角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主要由前期的内容创意、研发, 中期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宣传、传播或销售等环节组成, 各阶段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 人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特别具有审美、教育、娱乐、放松身心等吸引价值的环节的了解, 甚至亲身参与到这些产业环节的过程中, 很好地体验文化创意产业, 感受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如此,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园、旧工厂、旧仓库等也是十分具有体验价值的部分, 被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范畴, 加以充分挖掘利用。

旅游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 在融合的过程中, 旅游业扮演的是服务延伸的角色。旅游服务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旅游活动需要通过某个载体加以实现, 过去依附于名山大川, 现在则依附于无形的文化创意资源, 与文化创意产业环节交错在一起, 通过创意地组织、展示, 选择一定的地域空间将无形文化创意有形化装载, 如将音乐会放置在一个风景优美或文化深厚的地方, 音乐与环境交相辉映, 透射出音乐的无限魅力, 2001年“为中国喝彩、为申奥放歌”为主题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音乐会就是在北京紫禁城午门举行的。在此基础上, 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需求, 拥有美好又难忘的回忆。文化创意资源加旅游服务也就构成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当然开展文化创意旅游活动还需要进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要是按照自身产业需求进行的, 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则要兼顾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要求和旅游者的心理诉求。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一) 产业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创新, 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景点、新文化、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弥补了传统旅游产业的传统景区 (点) 的资源禀赋性的不足, 从而扩大产业市场需求;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的产业价值链, 融合了更多的服务部门, 改变着传统旅游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 促使旅游景区、产品与服务结构升级, 转而又带动旅游需求结构升级, 从而拉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 使得两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市场基础, 从而推动旅游产业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

(二) 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部分实现了融合, 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 融合后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文化创意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还为旅游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潮流和时尚新品, 极大完善了产业功能,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也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提高, 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相关企业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 (版权、专利的利用等) 、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产业扩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 产业扩张的不断增大转而又积极推动了产业融合的程度,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三) 产业融合有助于旅游需求消费和人才消费的提升

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景点、新产品和新服务, 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需求, “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定律告诉我们, 产品的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另外,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文化创意、旅游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 既懂旅游又善于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 这一阶层往往就是社会的精英, 但却是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探讨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背景和产业关联基础, 分析了两者的融合过程, 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John Howkins (李璞良译) .创意经济———好点子变成好主意[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出版社, 2003.

[2]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 (12) .

[3]保继刚, 楚义芳, 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篇8

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为载体, 势必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并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体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最早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国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的产业,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 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创意产业分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我们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理解, 可以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传统文化产业, 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 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 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 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 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 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二)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 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评价创意产业:“创意具有裂变效应, 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法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创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 而且能够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为发展新兴产业及相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从而促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 其本质在于“创新”, 但这一创新活动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则需要三大核心要素的支撑。

(一) 文化理念。

现代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经济发展中, 特色经济优势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文化知识的拓展和引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加离不开文化, 文化理念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产业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 是对文化资源和文化理念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 是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渗透力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创意产业融入了文化理念, 才有了品位、价值和竞争力。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其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成为世界影坛的霸主, 在推动国家影视业发展的同时, 也将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对世界各国电影及电影文化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统计数字表明, 好莱坞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 美国每年影院发行影片约450到500部左右, 电影产业年产值约在400亿美元以上。

(二) 科技支撑。

文化创意产业以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 是科技大发展时代科技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 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 重视创意向形成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如网络游戏中Flash动画就是将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 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品的高度交融。

(三) 商业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产品, 其企业运作模式也区别于传统模式, 不再以生产制造为中心, 而是更加强调创意活动、强调宣传推广活动、强调新的营销运营模式。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成功的商业化运作典范。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 首先在影视中流行, 而后又进入娱乐、服装、玩具等行业, 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 其产业规模及盈利稳居世界企业500强的前10位。美国迪斯尼乐园给全世界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创意+科技+资本”, 即以非凡的创意为基点, 通过科技手段将创意理念转化为产品, 再依靠高度产业化的运营模式, 拓展全球市场。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迎接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

首先,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世界各国各民族间平等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开放条件下, 文化市场进一步扩大, 发达地区与国家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不断涌入, 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 文化市场机制、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可以说, 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与发达城市相比较, 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水平, 还是在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 都要逊色得多。其次, 面对发达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以及其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强烈冲击, 我们应遵循这一市场游戏规则, 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制, 营造适合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手段来阻止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发展, 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与行动迎接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同时要积极地取“洋经”——借鉴发达国家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 而且要虚心向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取经。当然, 不能一味“拿来主义”, 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再者, 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 不断完善文化市场, 使其在保持有序竞争的前提下良性发展, 把文化创意产业从单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依靠政府扶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改革政府管理文化的体制和模式, 积极推行和实践政企分开、管办分开等在经济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

(二)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一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 必须树立市场化观念, 积极培育并完善市场体系, 同时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不断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要求, 重视产品的包装和推销, 争取最大的市场效益;在不断改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市场杠杆, 以发展为主题,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使文化消费在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满足多样化、个性化、规范化的文化消费。目前, 文化创意产业法规政策相对滞后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 为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让文化创意产业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下规范运作, 并以此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创造必需的良好环境, 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来投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三) 加快建立一支“拚得过、打得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综观国内外, 无论是风靡全球的“好莱坞”、“迪斯尼乐园”, 还是人气旺盛的“星光大道”、“超级女声”, 无一不是那些既懂创新、又懂管理的人才在操盘运作。在娱乐界、新闻界、出版印刷业、旅游业等等, “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必须大力吸引、引进、留住一批文化界的“高、精、尖”人才, 尤其是电影电视动漫文化创作人才。一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加紧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体系, 鼓励并支持高校开设文化创意产业专业,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适合新形势需要的专业人才。三是针对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 利用高校假期和网上人才信息库, 积极吸引、聘请一批“假日专家”、“网上专家”做顾问, 利用各类专家的经验和智慧,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四是通过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奖励基金等形式, 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不断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为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 从而建立一支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能够经得起考验、有创新头脑的人才队伍体系。五是加快建立文化专业人才信息库。通过对专业人才信息库建设, 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信息化工作。六是加强人才管理的法制建设。对在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已经成熟的政策, 要适时提出立法建议。同时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保护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 加大投资力度, 创新投融资方式。

首先, 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多元化、多领域、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 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市场化和社会化, 特别是要积极、慎重地发展集体所有、民营、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文化企业。同时, 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创意产业, 鼓励更多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做大做强,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开发、创造“名牌”文化产品。政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真正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加大开放力度, 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 为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商机。其次,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投资的前提下, 要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当今时代, 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需助推器, 它能极大促进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以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信息产业对文化艺术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一处吸引人的旅游胜地等等一切, 只有借助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介的传播才能“娱于众、乐于众”, 才能带来高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的运用, 不仅能为文化作品带来成功, 而且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只有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 并及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将之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力, 才能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真正的繁荣。

概而论之, 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改善、提升发展环境和增加地方财力上,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刺激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上, 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打造品牌城市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张泽.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新思路[J].科学决策, 2005, 10

[2].赵敏安, 张明慧.加快文化产业建设, 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5, 9

[3].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4

[4].Florida, Re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概念探讨 篇9

20世纪末以来, 一些原本被称为文化产业的经济部类, 包括广告及营销、广播与电视、电影、因特网、音乐、印刷及电子出版、影视与计算机游戏等, 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 即创意产业。英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创意产业的名义政策性推动其发展的国家。1997年, 布莱尔首相组建了创意产业特别小组, 着手推动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发展, 使得创意产业概念深入人心。英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各国随之纷纷效仿, 创意产业得以风靡全球。

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二者的关系有很多论述, 有人主张文化产业包含创意产业, 也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更大的范畴, 文化产业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多媒体等新技术的融合, 是更新、更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类型。然而, 这些论点大都带有学者主观倾向的色彩, 没有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所涵盖的意义出发, 没有回顾二者产生的历史过程并解释二者的差异, 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本文将通过回顾两个名词产生的历史, 分析两个词汇被创造的原因。主张二者是从相对的视角出发所定义的相互交汇的产业部类。文化产业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创意产业是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出发, 二者的交集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是那些生产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发挥主要作用, 产品以精神价值为主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产生的历史及辨析

(一) 文化产业

社会学家赫斯蒙德霍 (Hesmondhalgh) 在《文化产业》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一书中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20世纪40年代, 社会理论界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德籍犹太哲学家阿多诺 (Adorno) 和霍克海默 (Horkheimer) 在《启蒙辩证法》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一书中首先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如果说美国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生活不像德国的那样野蛮、恐怖, 也是空虚的、表面的。根据他们的观点, 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乌托邦的批判, 因为它已经被商品化, 变成了买卖的商品。文化和工业是相对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两者一起倒塌, 形成了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这类产业被认为价值主要来源于象征意义而非功利主义的属性。

由于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不同的逻辑, 莫兰 (Morin) 、于埃 (Huet) 和米耶热 (Miège) 等法国社会学家在吸收了阿多诺等人的“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概念后, 考虑到这一领域是各种文化生产形式的综合体, 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各自不同的逻辑, 将其由单数变为了复数的“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ies) ”。同时, 他们还反驳了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其他观点, 指出:首先, 在文化生产中引入工业化和新技术, 确实导致了商品化, 但是它同时还导致了令人兴奋的新方向和创新。文化的商品化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文化悲观主义。其次, 资本主义对文化的侵入是有限的、不完全的, 不像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认为的文化已经输给了资本, 卷入了“工具理性”的系统。

赫斯蒙德霍指出定义文化产业概念的困难来源于“文化”概念的复杂性。如果按照广义的人类学的意义:文化是不同人群的总体生活方式。那样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 因为它们都包括了生产和消费文化。事实上, 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一个更为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进行通报、转载、经历和研究的符号系统, 借此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文化产业就是那些直接进行社会意义生产的机构 (包括盈利的公司, 也包括政府组织和非盈利机构) 。赫斯蒙德霍认为文本是象征意义和功能性之间的一个平衡, 它更加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根据文本可以将文化产业概括为核心文化产业和边缘文化产业。其中核心文化产业是指关于文本 (歌曲、故事、演出) 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和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印刷和电子出版、电视和网络游戏。这一定义得到了经济学家马库森 (Markusen) 的赞同, 称其为目前定义文化产业最好的概念。

地理学家斯科特 (Scott) 对文化产业给出的定义则更为明确, 他认为现代文化经济是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主观意义或更狭义的观念价值高于使用价值的部门。因而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系列的部门:娱乐、陶冶、信息产品的服务业 (比如动画、音乐、印刷媒介或博物馆) ;用来满足消费者展示个性、自我肯定和社会炫耀 (例如时装或珠宝) 的产品制造业。

赫斯蒙德霍所提到的文本更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性, 和斯科特定义的文化经济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强调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观念价值大于使用价值, 都是从消费角度出发定义经济部类。

(二)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最早在澳大利亚产生, 但是真正产生广泛影响、流传开来却发起于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一种是将创意产业看作文化产业的另一种提法, 因而它也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和观念价值, 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凯夫斯 (Caves) 给出的定义为代表。第二种从生产者 (供给) 的角度出发,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贡献, 以英国政府、经济学家霍金斯 (Howkins) 、城市学者佛罗里达 (Florida) 的界定为代表。第三种将创意产业看作新媒体技术与原有的文化产业的结合。

1.文化产业的新提法

凯夫斯定义创意产业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单纯的娱乐价值的部门, 包括书籍、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 (油画与雕刻) 、表演艺术 (戏剧、歌剧、演唱会、舞蹈) 、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 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这一定义与前面提到的赫斯蒙德霍、斯科特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无论从分析的视角, 还是界定的内容来看都是一致的, 因而凯夫斯定义的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没有差别, 只是一种新提法而已。

2.创造性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英国文化部2001年创意产业报告中定义创意产业为“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巧和天分,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政府的定义将人的创造力放在定义创意产业的首位, 但是其界定的创意产业部类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等, 却没有将科技创新行业 (比如研发机构) 包括进来。

与此相反, 霍金斯 (Howkins) 认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活动几乎没有区别。科学和艺术都试图想象并描绘现实的本质和意义, 都经历了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区别在于他们为什么这么选择, 怎样展现他们对世界的想象, 怎样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简单说, 创造是相同的, 而创造的产品是不同的。他认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小组将创意的概念变得与它通常的定义相差很多。本来这一小组将所有基于创意、产生并处理知识产权的行业都叫做创意产业, 但是, 由于文化部门希望强调他们自己对英国总体经济的贡献, 很快将创意产业的范围局限于那些具有艺术和文化意味的行业和一些计算机和电子业, 把知识产权改为局限于版权, 对专利权、商标权和设计版权则不予重视。英国政府的定义包括了那些有意向吸引政府注意力并获得资助的行业 (比如社区艺术) , 去除了那些有意避免政府注意力的行业 (比如报纸的出版业) , 导致了概念的混乱。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的最佳定义是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可交易的知识产权的行业 (霍金斯原文中没有“可交易的”这一条件, 但是他在《创意经济》一书中, 明确提出像商业秘密这类知识产权不能交易, 因而不能单独成为产业, 更不能成为创意产业。也即这里所说的只有产出的知识产权可以交易的行业才能称为创意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机构、软件、玩具和游戏、广播电视、视频游戏。与英国政府的定义主要区别是增加了研发机构这一科技创新产业。

金元浦指出霍金斯为创意经济所下的定义有不少优点, 为确定一种给出的活动是否属于创造性部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又一致的方式。创意产业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强力保护体系。通过界定创意部门, 霍金斯避开了该职业的性质是否有创造性这一潜在难题。

美国城市学家佛罗里达 (Florida) 是从职业的角度定义了一个创意阶层, 而这些阶层从事的工作, 被看作创意产业。他认为创意阶层是那些从事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社会成员。这一阶层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意人才。超级创意核心 (Super Creative Core) :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职业、建筑和工程、生命、自然和社会科学、教育、培训和图书馆、艺术、设计、娱乐、运动和媒体。创意人才 (Creative Professionals) :管理、商务和金融、法律、医疗保健和技术、高端销售和销售管理。

显然, 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比霍金斯的创意产业范畴更广, 所有那些需要高度智力参与、需要人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行业都被涵盖了。

3.新媒体技术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的坎宁安 (Cunningham) 反对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归结为创意产业的做法, 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 并对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他认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之间无疑具有关联性, 但认为它们之间存有差异, 创意产业正在试图描绘出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即从被资助的“公共艺术”和广播时代的媒体转变为对创意新的和更广泛的应用。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 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动态, 这是诸如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词汇所无法做到的。哈特利 (Hartley) 的看法与此有些相似, 他认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描绘知识经济中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 创意艺术 (个人天赋) 和文化产业 (大范围上的) 在概念和实践上的会合。

新媒体技术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创意产业的核心部门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同时“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本身强调了人的创造性, 将信息技术看作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可能是偏颇的。

(三)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源于我国台湾。台湾跨部会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英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定义, 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与文化积累透过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 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邓晓辉认为“文化”二字使得该产业的内涵更加清晰, 因为单纯“创意”二字, 并非一定要与文化关联, 只要是产生新思路、新潮流、新产品的思想活动都是创意, 甚至生活中也处处有创意, 而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了该产业的产出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产品与服务。显然, 邓晓辉的解释与本文前面的观点是近似的, 即“创意”是从生产的角度对产业的概括, “文化”是从消费的角度加以概括。“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二者的交汇, 综合了两个角度, 是定义我们通常所特指的广告、艺术、电影电视等行业最明确的概念。

三、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环境不同, 创意产业概念也应该不同, 因此应该构建本地区或者本城市特色的创意产业概念。马库森等却指出定义清晰的文化经济概念以便科研、政策制定有可比性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赞同应该有统一的创意产业概念。因为一方面统一的概念使不同研究成果真正具有可比性, 避免了相关政策的混乱;另一方面, 统一的概念必然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上, 有助于深化对文化经济的认识。

要想获得统一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概念, 首先要放弃学者的主观认识, 寻找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标准, 不是某个机构或个人主观制定的。知识是对创造力全部的概括。在现代社会, 知识的价值是经由法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加以实现的, 它的获得是社会认定的结果, 是全社会的统一标准, 也是惟一标准。因而, 霍金斯从产生知识产权的角度定义创意产业无疑把握住了这一关键, 其创意产业的概念也最富逻辑性和一致性。从广义上讲, 知识产权无非两种形式, 要么是科技的, 要么是文化的。因而, 创意产业也必然包括两个范畴: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遗憾的是, 霍金斯看到了它们的共性, 却忽视了两者的差异。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看, 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性上也许没有根本不同;然而, 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看, 消费者在消费他们所创造的产品——科技产品和服务 (使用价值) 和文化商品和服务 (观念价值) 上可能很不相同。

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区分出一个狭义的创意产业和一个广义的创意产业。广义的创意产业和霍金斯的定义是一致的。狭义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汇, 即文化创意产业, 可以定义为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专利权以外其他可交易的知识产权 (版权、商标、设计) 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和广播等行业或部门。

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浅议 篇10

一、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 促进两大产业融合

政府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是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对促进这两种产业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 政府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政策支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当前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 出台一系列的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帮助有关企业打造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 给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创造更多接触的机会, 促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另外, 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资金支持。政府优化整合可使用资源, 统筹资金, 适度加大产业融合的资金支持力度, 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的融合。在此过程中, 政府可以依据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设立不同的专项资金, 鼓励旅游企业与文化创意企业协同发展的行为。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优化我国企业的投融资体制, 适当放宽社会资本引入以及市场准入条件, 使得企业得到更多的投融资渠道, 有效缓解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问题;三是人才支持。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都需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继而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整体融合中。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吸引、鼓励有对应能力的人才投入到产业融合建设当中, 构建完善的人才竞争机制, 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规范人才市场竞争行为, 尽量削弱人才流动对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企业合作, 促进两大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促进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催生了以文化创意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 这一产业也逐渐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产业之一。所以, 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文化创意企业, 都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树立自身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 采用企业合作的方式, 共同构建一种产业发展新模式, 并在主动参与该项活动的同时积极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 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 共同建立网络服务公共平台, 为旅游产业提供集资讯、交流、营销、交易为一体的服务, 从而提高两者的协作能力,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创造更多可能。另外, 人是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必要的因素之一。因此, 为使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培养兼具旅游和文化创意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除去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推动之外, 还需要旅游企业与文化创意企业共同参与进来。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是企业人才输入的主要来源。企业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的方式, 协同培养出兼具旅游和文化创意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以人才推动产业融合。

三、引导文化创意旅游消费, 促进两大产业融合

市场对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产品的需求, 是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原动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消费。因此, 引导文化创意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培养社会大众对文化创意旅游的认知, 获取社会大众对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认可。在当前网络盛行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众对网络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代特性, 联合建立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为社会大众提供必要的宣传、咨询、消费等服务, 深化社会大众对文化创意旅游的认识和了解, 并培植出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要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 刺激社会大众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消费。人们对文化创意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是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础。旅游企业与文化创意企业应立足于消费者的价值创造, 依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文化创意旅游新品, 多维度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同时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借此刺激社会大众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消费, 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有利条件。另外, 鉴于目前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融合较少且融合产品强调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状况, 我们可以组织旅游者参与到旅游文化创意的过程当中, 激发旅游工作者与文化创意工作者的灵感, 同时让旅游者对文化创意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增强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

四、优化环境, 促进两大产业融合

一般而言,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各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之上的, 当旅游产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层次时, 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继而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与此相同, 只有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层次时, 才有可能为旅游产业创造更多的使用资源, 协同开发出文化创意旅游精品, 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但是,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依托于城市良好的创意环境。因此, 要想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就必须要优化城市创意环境。具体而言, 优化城市创意环境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构建新型文化生态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构建新型文化生态环境, 就是整合、优化文化创意产业所拥有的文化资源, 产品化文化创作、文化资源以及文化积累, 从而将文化创意市场化, 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应有的价值。构建新型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旅游产业在现有的格局上, 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进行二次创造和生产, 这对原有旅游产业产品及服务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二是将文化创意纳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城市文化创意环境的优化, 需要将文化创意纳入到城市规划当中, 塑造出适合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城市创意环境, 既要适应现代城市功能转变的需求, 又要营造城市良好的氛围, 切实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意有效地结合起来, 打造出符合国际化大都市标准的特色城市形象。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又是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 对打造极具特色的城市旅游品牌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 优化城市环境还需要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到城市形象定位上, 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资以及人才集聚到此地, 继而对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益, 有利于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由其衍生出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鉴于笔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 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 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探寻出更加有效的两大产业融合路径,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基于创意经济的旅游规划方法研究[J].旅游研究, 2010.

[2]张海燕, 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 篇11

《报林》:文化创意产业要素有那些?

胡万进:文化创意产业包涵创意、创作、创造三大要素。

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文化、科技、经济三方面融合起来;第二个是用更具主导性的行动来推进;第三是思考面向未来做一些事情。

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技艺层面上,要把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也叫文化和科技双引擎,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报林》:中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胡:目前中国在传统文化、创意和科技单方面都发展的很好,缺乏的是能够把这几方面资源整合起来,再赋予他们新的特征。

为此从2005年开始,北京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应该说让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打开了文化创意产业这扇大门。

如果说之前的情况是一个摸索的阶段,那么现在正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再经过3到5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和全国应该会蓬勃发展起来。

《报林》:有哪些标志性的成果?

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无论是开闭幕式,还是高清电视转播,都有科技在其中做了巨大支撑作用。

可以很自豪的说,奥运会上很多的电视编播系统或者转播系统都是由我们中关村软件园里面的企业提供技术,提供系统,也提供服务,我们还提供了包括语音设备,动漫画设备,包括渲染等。

强调几点,现在的文化创意远不是以前的那种概念,一讲到文化,我们就仅仅想到传统的抖空竹、剪纸等,文化创意产业交易的不仅仅是物,更多的是交易知识产权。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典型特征。

《报林》:未来发展?

胡:首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会越来越常态化,比如奥运会是我们准备多年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但以后某个公司或者某个地方随时都会组织出来一个非常精彩的活动。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性和融合性越来越强,比如奥运会取得的各种单项成果会更多的被应用。

第三,在传播上会取得更大的成果,普通人能够时时刻刻享受到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成果。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两个阶段要走:第一是把我们高科技和我们国家的文化进行很好的结合,有一个质的提升;第二是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不仅仅把老祖宗的东西搬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创造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作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报林》:人才现状?能否解决就业问题?

胡:不论从文化创意、科技和经济方面来讲,人才状况都是不错的,有一定的储备,但是最缺的就是能够把三方面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会在培养这方面复合型人才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林》:金融危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胡:文化创意产业几乎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原因是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是那些金融领域且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全球化程度越高,受的影响越大。

但反过来讲,对文化创意产业恰恰是一个大力发展的好机会。从国家层面来讲,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调整产业比例,扩大第三产业规模,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正好能借机加快发展。

《报林》:需要解决的问题?

胡:首先要解决文化、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融合问题。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把几方面人才聚集在一起的问题,而是要进行内在的深度融合。其中,还要解决推广的问题,不仅仅是推广一个产品,还要去发掘衍生品的市场。

此外,以高科技产业化为基础,加强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如798、潘家园等等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化创意聚集区的联系,加强全方位合作。

《报林》:有报告显示,中国文化影响力世界排名第七,您怎么认为?

胡:我没有读过这个报告,但从传统文化本身的角度讲,我们有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排名靠前是没问题的。但是要从文化现代化程度的角度来看,我估计排名可能会靠后一些,因为我们的文化产业现代化程度还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对提升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水平起到巨大作用,并且也必须依靠这个手段。比如日本的动画片产业对提升日本文化现代化竞争力是功不可没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好的经验。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要结合高科技手段,一定要进行产业化,围绕知识产权角度展开,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文/本刊记者 汪鹏 拜湃

旅游产业文化创意 篇12

从宋代的青白瓷到元代的青花,从明永乐的青花斗彩到乾隆的珐琅彩、粉彩,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不仅“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而且善于利用和驾驭当地的材料与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开创了属于其自身独特的陶瓷文化发展道路,在艺术领域中也开辟了一片甚为广阔的天地。在现今省市地方政府大力提倡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之际,也同时赋予了景德镇弘扬传统陶瓷文化,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特色的最佳时机。

景德镇丰富的资源与精湛的传统技艺,为其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短短的近几年时间,在这块千年制瓷的土地上就先后出现了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实践案例。它们都仰赖于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与传统文化,同时又坚守着各自的运营方式与特色路线。它们的存在对于当下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积少成多的经验与思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桥梁,更是传承陶瓷文化的最好契机。由于这些案例的相继出现,我们更能够去在实际经验中分析出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探索出最适合其自身发展与传统陶瓷文化传承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当下,在我国已形成的几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性陶瓷产业集群中,景德镇陶瓷产业无论从规模、效益、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相对优势并不鲜明,作为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如何提升成为焦点问题。为了与国内其他以陶瓷产业城市区分开来,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发挥其独有的特色与优势。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在英国、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表1)。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逐渐壮大,对传统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开拓了新的启示。确切的认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属于创意文化产业的一条分支,它需要灌溉更多的创意理念,汲取更多的传统资源。除景德镇之外,全国其他以陶瓷产业为主的各个城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比如福建德化陶瓷产区出台了鼓励陶瓷企业争创名牌规定。广东石湾陶瓷产区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并依托南风古灶建立国际陶艺创作与交易中心,将石湾建设成为陶艺和陶瓷产品的展览商贸基地。陕西富平陶艺村逐步建设为辐射南北、吸引世界的陶艺文化交流中心和世界现代陶艺中心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国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模式的经济产业链,更映衬于源远流长的传统陶瓷文化,它使我们看到了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与创意结合的可能性。

景德镇千年置镇,集千年陶瓷文化之大成。陶瓷文化与艺术的共生与互动亦可逐渐演变成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模式,来推动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向前迈进。据资料显示:在2008年景德镇实现陶瓷产值达70.2亿元,共新增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26家,占全市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33%。2008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92亿元,同比增长91.4l%,为该市工业发展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19%,直接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注入创新理念催生出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再一次打响了景德镇的瓷都品牌。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创意文化活动,吸引着知名企业的加盟,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大力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战略背景下,景德镇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模式,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1 景德镇传统资源的价值基础

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主要得益于景德镇良好的传统资源,它们是景德镇经济产业与陶瓷文化发展的基础。景德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好,多样化的陶瓷文化遗存使景德镇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瓷业文明体系。景德镇不仅拥有世界任何产瓷地和窑口无法比拟的陶瓷文化遗存,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调查,在景德镇的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柴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角落拥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文物遗迹达1500余处,仅南河流域就有136处古代窑业堆积。不仅如此,与之相伴而形成的“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节日规定,一并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

景德镇有着完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景德镇至今仍在一代接一代传承着精湛传统制瓷工艺,这是在世界手工艺文明的财富和瑰宝。在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体系中,以家庭作坊与师徒传承制为主,一个陶瓷工匠从十二、三岁开始学徒,约三年出师单独工作,一直干到五、六十岁,几十年从早到晚从事的都是一个环节的工作,其熟练程度是可想而知。同时学院派现代陶艺教育,又使得这种技艺有着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设计思维。促成了景德镇陶瓷质地精良、设计现代化的原因所在。

2 景德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基于对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文化厅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陶瓷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帮助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

2009年在景德镇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景德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晓明在《关于景德镇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标准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主打陶瓷文化牌,重点推进投资30亿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景德镇政府还大力支持一系列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与许许多多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论坛、展示、交流活动。

也即是在景德镇如此优良的资源条件与政策环境下,一批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实践案例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十年前的三宝陶艺村的创建,到后来的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构建落成,再到房地产行业的积极参与,当地院校师生对陶艺创作热情的灌注,一股股新生代陶瓷创意文化力量正在凝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景德镇当下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软实力。这既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需要,更是景德镇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

2.1 整合资源,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

景德镇地处江南腹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矿产资源,以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这是景德镇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笔财富去发挥景德镇资源优势,体现其地域特性。

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丰富的资源,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陶瓷生产原、燃料。这些资源奠定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决定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其自身的地域特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这是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特色。

2.2 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景德镇自古以来一直以瓷器闻名世界,吸引着无数的外国友人到访,古有著名传教士殷弘绪,今有国际陶艺组织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与西方的陶瓷理念一直都在碰撞中相互切磋,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来讲,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待本土陶瓷文化,应本着古为今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在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正确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是景德镇这座城市必须具备的特质。景德镇不同于其他一般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景德镇是传统手工业城市,承载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世界的陶瓷热爱者和友人。在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范畴,我们需要本土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外来文化的参与。比如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等创意产区推崇的东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也正是景德镇本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的契机。以客观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双方,是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

3 发散性思维,多种行业交相融合

景德镇需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必须停止自古以来的单行手工业的发展模式,陶瓷艺术品与传统陶瓷文化需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向各个产业相融合,并不断引向深入。而此举的意义与作用也在古窑艺术博览区、台湾法兰瓷、金昌利陶瓷中心、陶瓷大世界等不同的案例当中得到了证实。顺应社会激烈竞争局势的需要,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昌盛也日益带动了其旅游业、餐饮业、创意策划行业的繁荣。并且同时,陶瓷文化亦可注入融合在这些行业当中,使之彼此间产生一种无形的纽带,相互牵引着向前进步。

4 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当下意义

如今,景德镇正积极响应国家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大量培养人才团队,呼吁全民互动,灌注创意理念,为景德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而不懈努力。应对于景德镇的目前形势,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产业发展与陶瓷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景德镇,也具有促进瓷都人文、弘扬民族文化,强化自主创新、更新发展观念,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城市形象等多种积极意义。

4.1 促进瓷都人文、弘扬民族文化

“CHINA”意为“中国”,又有“瓷器”之意。自古以来,瓷器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形象。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积淀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其自身的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关键。在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为弘扬我国民族陶瓷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陶瓷创意理念深入人心,以民族的自信力参与多元的国际视域融合,对于景德镇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扬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强化自主创新、更新发展观念

根据目前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领域的现状,大力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有利于深化景德镇陶瓷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守旧思想,使创意理念不再是少数艺术家或者学院学生的专属,使整个城市都肩负起发扬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艰巨任务。而对于企业发展也同样适用,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帮助他们改善观念,突出自身创新意识和引进其先进创新型理念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更可助他们敢于思索,跟上时代潮流,更新发展观念。

4.3 完善市场体制、提升城市形象

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将会推动景德镇艺术、文化、经济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更会连锁的带动景德镇旅游业、餐饮业、制造业、运输业、策划、教育、文化传播等多种行业的同步发展,从而完善原先不足的市场体制。从而来促进景德镇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文化,开创现代瓷都的新面貌,对于提升景德镇当下的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景德镇陶瓷文化一直是中华五千年延续下来的华夏瑰宝,是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千年一器,景德镇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为主要特色,延续着陶瓷文化的生命脉络。而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正如徐徐吹来的一缕春风,正逐渐沁入瓷都人的心脾。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创意及产业发展成为景德镇城市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决定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也必须向其个性化方向发展,融入创意理念与高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深刻探究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发展的特色。

随着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诸多实践个体不断地破土而出,努力在营造成为世界各地陶瓷爱好者积聚的国际陶艺创作、交流文化平台,从此意义上,很大程度上繁荣和发展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它对景德镇传统技艺的整理,对东方手艺精神的把握,对传统陶瓷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组合成生命蓬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向人们证明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所取得的最大成效,就是引起了公众、政府、企业、机构对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深度重视。因此在其后,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实践个体为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发扬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参与其中、奉献其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景德镇仍正在兴建各类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相关项目,“陶瓷创意文化”依次也渐渐走遍大街小巷。星火燎原之势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真正实现陶瓷产业创意化、创意陶瓷产业化、陶瓷文化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2004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2004年12月

[2]李雄德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08年第6期

[3]余炳才等.浅析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代经济,2009年第5期

上一篇:强化企业档案管理六法下一篇:脱硫烟气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