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4-06-05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通用8篇)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1

xx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xx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xx

作为一名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实地,搞好社情民意调查,是我履行好指导员工作职责,接近群众的基础,也是熟悉村情的有效途径,我通过查询资料,走访农户,深入地块调查等方式对xx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祥细调查。并在上半年的调研基础上对如何抓好xx村产业发展,富裕农民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xx村发展现状

xx村位于xx乡西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8公里,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2400米,山高坡陡,立体气候显著,全村辖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188人,农户559户,有耕地1662亩,人均占有耕地0.7亩,有林地4500亩,已发展核桃5294亩,建成高优桑园60亩,有茶园60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2380元。xx村是一个人口较多,生产资料相对较少,人口和资源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高寒贫困村。全村地貌山头大,山脚小,80%的村民居住在1800米至2300米海拔范围内,气候变凉,耕地产出率低,且农户土地零星分散,路途耗费时间较多,不利于耕作及管理,致使优势特色产业规划难,产业化推进难,以种粮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仍然存在,优势特色农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经济对比效益不明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全村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接受新科技运用新技术能力较弱,缺乏产品竞争意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二)、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管理粗放

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奔波于打工热潮,家里仅剩老人和子女,农业生产,产业管理投入不足,靠发展产业效益的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传统的耕作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生产出的产品竞争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

村、自然村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协会运转机制不活,职能作用发挥不突出,缺乏农村经纪人队伍,产业发展仅靠村“两委”牵头组织,组织化程度较低。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工程性缺水现象仍然突出,产业水浇条件仍然较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存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

三、推进xx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产业发展的思路

立足xx村区位气候条件,资源状况,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

向,科技为依托,紧紧围绕“长抓核桃,短抓桑,粮、畜、茶叶不松劲”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巩粮食、畜牧、茶叶产业,做优泡核桃产业,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

(二)加快xx村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要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典型大户、示范户,进一步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力度,提高群众产业意识,按照市委提出“见缝插针做大产业,精益求精做优产业”的要求,继续抓好泡核桃种植,大苗移植工作,进一步提高核桃在全村的覆盖率,发展面积达7000亩左右;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扩大蚕桑产业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打造蚕桑种植千亩村,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实施专业化发展;推广良种,普及良法巩固好粮食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产业发展条件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关键在投入,重在基础设施。要改善群众的生产发展条件,我们只有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抓住上级扶持导向,积极做好项目规划、申报、协调争取工作,争取实施好一批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全村产业发展条件。

3、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

要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忖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以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村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特色产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明确协会职责任务,着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采取联合经营、租赁、转让、转包等各种形式,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通过服务机构的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措施的落实,为广大农户提供高效的服务,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提升产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力,我们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扎实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办好特色产业科技培训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核桃、蚕桑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村科技的窗口,培训农民的场地,扎实推进核桃、蚕桑科技的推广普及。

5、逐步建立特色产业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新、机制活,则产业效益高。我们要下决心坚持不断地

抓好核桃、蚕桑两大基地建设,打造好产品品牌,加大产品对外推广力度,把两大产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农业,实现xx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格局,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中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适行机制,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城中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高碑店村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村, 一条静谧的通惠河缓缓流村而过。该村常住人口约6000余人, 位于北京市中心以东, 距离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距离仅仅只有8公里之遥, 被称作是离天安门最近的村庄, 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中村”。

高碑店村的悠久历史, 从清代《日下旧闻考》中就可见一斑:“通州至京城, 中有高米店;辽以城村。”由于旧时京杭大运河在入京的渠段中专为运送皇粮的运转站之一平津闸及码头设在此处,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缘位置为高碑店带来了众多的流动人口, 这里逐渐开始变得商贾云集, 而往来的人们也就在此大兴土木, 使这一漕运码头附近也开始林立起各式各样的屋舍和庙宇。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也在这片熙熙攘攘繁忙的土地上开始形成了各式各样富有特色的民间花会和庙会等等, 在本是漕运码头的地理背景下, 逐渐使高碑店这个名字名扬京城内外。

该村地理位置特殊, 京沈铁路、京秦铁路、京通快速路以及通惠河、华北输电线穿过村庄。1983年以来, 因华能电厂、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国家及是重点工程建设征占土地, 该村2300亩耕地已全部失去, 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2002年进行的五环路及百米绿化带建设, 使该村26家企业被拆迁。高碑店一度成了“叫农村无农业, 称农民无耕地, 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1]究其原因, 这一现象是由这几个因素导致的:首先, 北京这一现代化都市的不断扩张, 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被纳入到城市的范围中来, 变成城市社区的一部分;其次, 这一现象也是因我国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造成的, 虽然农村成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 但是农村居民的身份并未改变, 他们在社会保障、生活福利等各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有着一定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高碑店人该如何在夹缝中寻求一条生存发展的出路?事关村域村情村民大局, 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2002年上级选派高碑店乡兴隆公园党支部书记支芬同志出任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 并确立了大力培育发展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的新思路、新模式, 十年磨一剑, 硬是把个通惠河两岸建成了集古典家具、华夏文化、民俗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碑店模式新社区。现在全村的古典家具及其他商户已达500多家, 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05亿元, 人均收入2.63万元, 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条路用高碑店自己的话说就是:成立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园。高碑店人走出了一条“一街一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现在, 又在这一街一园的基础上, 把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部分:古典艺术文化区、国际民俗旅游接待区、通惠河茶酒文化长廊、休闲购物娱乐区。这就很好的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概念运作在高碑店的发展模式中, 而且提高了本地方的旅游服务质量和保持了旅游项目的特色。

在2009年底, 文化新大街也正式亮相, 这是高碑店打造的文化产业集群。全长800米的文化新大街上建造了紫砂壶博物馆、内画壶艺术博物馆、暖炉博物馆、科举匾额博物馆四个博物馆;以及体验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产业聚集区——华声天桥民俗园区与聚集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展示、展览、制作、生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还建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下属的中国油画研究院、紫砂壶研究院、雕塑研究院等。

高碑店这种经营模式, 结合了自身的产业优势, 突出发展为两个部分, 即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高碑店的传统文化产业园区是在自上而下的产业基础上, 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 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高碑店村发展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各项资源, 例如:1.古文化资源, 高碑店悠久的历史, 为此地丰富了古老的文明和文化积淀。2.民俗资源, 高碑店村留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等等古典民俗文化。大量的文化资源成为高碑店发展民俗旅游的基础, 也是高碑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关键。3.古家具文化。古家具文化产业是高碑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 高碑店村在原来的家具街的基础上不断扩展, 开发出一条远近闻名的, 极具特色的古家具一条街, 成为高碑店发展的特色品牌。[3]

在高碑店村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第一, 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中。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之中的比重也逐步增加, 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比例和关系。文化产业的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 文化产业的流通和文化服务属于第三产业, 其基本趋势是文化产业中的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 文化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广泛吸纳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 产业化的文化生产效率趋高, 其创造的增加值和经济效益也较高, 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英洪.高碑店村的“民办公助”旧村改造模式[J]村委主任.2011 (16)

[2]岳岩.高碑店, 从城中村到民俗大观园[J]中华手工.2010 (09)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3

可行性论证的报告

县选派办、县财政局、林业局:

香泉镇泉水村地处和县香泉镇境内,经村级调整扩大后,由原来的泉水和星火二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15个自然村,人口3900多人,面积5000多亩。以一产为主,三产为辅。农业中:种植业以种水稻、小麦、油菜、山芋、西瓜为主;养殖业以养鱼、鸭、猪为主。地貌属平原中的丘陵地带。省道合芜路贯村而过,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村集体经济薄弱,外债30余万元。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化解村级债务,建设村公益事业,改善村部办公条件,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是摆在村“两委”领导班子及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大事。为此,通过广泛调研,民主讨论,结合本村实际,研定了独山林场开发项目,现就该项目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一、独山林场开发项目研定背景

许多村过去都有过发展集体经济兴办村企业的经历,但很多村因盲目上企业而导致村集体经济未达到发展壮大,却背上沉重的经济债务包袱。我村从上述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通过对本地地理资源的考察,在何石、大庄自然村以北有一座部分开发的荒山,山名叫“独山”,产权为村集体所有,如果开发种上林木(木材、茶叶等),即美化环境,涵养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林木成材后,又能为集体创造经济价值,成为村里的活期存折。为此,村“两委”一般人经实地查看,讨论,征求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研定了独山林场开发项目。

二、林场开发经济价值效益估算

独山及周边荒地面积700余亩,已开发400多亩,剩下210余亩待开发改造利用。如果按种植200亩林木(100亩国外松、100亩速生杨树),10亩苗圃算:100亩国外松,每亩栽90棵,100亩栽9000棵,15年成材,每棵300斤,可产木材1350吨,每吨价600元,产值81万元,年均产值5.4万元。100亩栽速生杨树10000棵,5年间伐:每亩30棵,100亩3000棵,每棵100

1斤,共150吨,每吨价500元,产值7.5万元;10年间伐剩下的70%共3500棵,每棵250斤,共437吨,每吨500元,产值21.85万元。15年将剩下的3500棵全部砍伐,每棵400斤,共700吨,产值35万元,杨树15年产值64.35万元,年均产值4.35万元。10亩苗圃,5年周期,每亩产值1000元,10亩年均1万元。上述三项年均为村集体创造价值共计10.75万元。树木在间伐、砍伐后进行轮植,效益无限。

三、林场开发投资概算

(一)道路建设。从通向独山的合芜路口至独山修一条路,以便林木运输,护林人员及消防车辆通行。全程约1500米,为节省开支,初步按沙石路建,路宽3米,所需费用:平整费3000元;沙石(大石子)150车,每车80元,共12000元;沙石(小石子)70车,每车150元,共10500元。3项合计25500元。

(二)房屋建设。独山片,我村现有退耕还林林场和独山林场共700余亩,防火、防砍伐、防病虫害等防护任务较重,目前没有专门护林场所,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建造普通护林砖木结构瓦房屋三间,每间5000元,约15000元;围墙5000元。2项合计20000元。

(三)苗木及荒山开发投资。400亩荒山开垦,开挖工程机械及人工费6000元;种植苗木林木苗10000棵,约18000元。2项合计24000元。

(四)护林设施。各类消防器材,办公设施,防虫器材、药物等约3000元。

以上是发展我村集体经济开发荒山项目可行性报告。根据总投入资金匡算,共需资金72500元。资金来源于省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40000元,缺口32500元通过争取县扶持部门和村自筹解决。资金将实行封闭专项使用,并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工程质量标准将邀请群众和有关部门监督,保证该工程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正做到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附件:独山林场开发项目规划示意图。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4

2021年1月3日至8日,由xxx带队组成调研组,赴xxx村进行调研考察。通过对xxx村的历史渊源、民族风情、民俗习惯、民间叙事、人文轶事、文物古迹、古树史话、民间传统工艺等生态文化形态和现象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化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了xxx村生态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xxx是一个小山村,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为379.7毫米,年蒸发量达1880.3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25天。全村228户、902口人,总土地面积32300亩,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xxx村历史上是以农为本,自放恳始,粮食产量始终低而不稳,农业生产处于自种自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干旱、风沙,严重缺水是制约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坚持不懈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在全县第一个把分散的土地调整到一起,发展成了林、果、草、牧于一体的农业庄园模式,探索出一条林果起步、养殖致富、庄园载体、产业立村的发展之路,农民人均收入达万元,迈出了改天换地的铿镪步伐。

一.xxx村的发展历程

(一)昨天的厚重记忆。

xxx村地处两山夹持的山坳,与全县其他地方的村落相比,没占天时,不享地利。到90年代初期,由于过渡砍伐,超载放牧等原因,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这里已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众多农户举家外迁,成了“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均持有粮不足300斤,是典型的国家贫困村。

(二)今天的生态崛起。

穷则思变,面对严峻的现实,1991年12月,新改选的村党支部、村委会明确了走封山禁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大搞生态建设的发展之路。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制定出了第一个十年规划:到2000年人均稳步实现“一口猪、一头牛、两只小尾寒羊、四亩耕地产吨粮;三亩果、八亩松、收入两千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七合堂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管死、放活、调优”。“管死”就是把全村3000只山羊一次性砍掉,对3000多亩流域治理工程和1万多亩山杏林进行了死封,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封山禁牧。“放活”就是把土地、荒山、林地的经营权放活,在全县率先实行土地流转的有益探索,最早有七户党员干部带头进山,并将荒山、土地、林地自由置换到自己的房前屋后,形成庄园式的经营模式。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变成现实。目前,xxx村已发展庄园户57户。“调优”就是因地制宜搞栽植,对准市场调结构,向生态效益要经济效益。

走进如今的xxx,你会看到“阳坡满山杏,阴坡尽是松,山中杨柳缠腰,山下野果遍地红”的生态景观。截止目前,全村有收益的山杏林12000亩,果树6000亩,落叶松6000亩,草地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1.1%,2012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0元,全村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的直接产值达到820万元,占总产值的85%以上。其中年产水果500万公斤,果品产值720万元,牧草产值60万元,山杏林产值4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三)艰苦奋斗结硕果。

经过近20年的努力,xxx人创造了山上绿树成荫禽兽齐鸣,山下花果飘香蜂蝶共舞的自然景观,同时xxx村也步入了xxx先进行列。

二.xx村生态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开拓思路

点燃发展三把火

1991年,新组建的村党支部大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誓把这方百姓带上小康之路,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研究,确立了xxx村生态文化的发展思路,点燃了发展三把火,第一把火:“砍”山羊、保生态。当时全村家家养山羊,山羊存栏达2400多只,养山羊占农户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村党支部顶住各种压力,支部成员首先“砍”掉了自家山羊,同时要求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砍”山羊,并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到1992年底,“砍”掉了全村的所有山羊。

第二把火:引进小尾寒羊,进行舍饲圈养。1993年村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引进200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畜,分养给农户。通过几年时间发展,全村养羊户达到198户,高峰期存栏母羊2000多只,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小尾寒羊繁育基地。

第三把火:荒山承包。在全县率先推行了山杏林承包及荒山荒坡的“两权分离制”,实施封山禁牧,把所有荒山荒坡全部承包到户。新的机制激发了xxx人植树造林热情。十几年来,封育补种山杏树12000亩,退耕还林4100亩,栽植松树8000亩,杨树6000亩,森林覆盖率由1991年的17%上升到目前的81.7%,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二)凝心聚力

开创庄园新模式

今天的xxx,青山之下,绿野丛中,一家一户孑然独立的庄园,零星散布于一条20多华里狭窄的山沟中,每个庄园都有自家的一片果园、一块牧草、一坡山杏林、一处养殖场、一眼小筒井。当年不少农户纷纷举家外迁的时候,是村党支部成员带头把家搬到了山里,相继建起了全村7个果园。1996年这百亩党员示范果树林进入初果期,亩均收入比种植其它农作物收益高3倍多。村民们看到希望,纷纷进山建果园,一些过去因穷搬出山外的农户也返回了家园。

2003年,针对土地零散、经营不便的难题,村党支部协调农户互换土地,进山户在集中的土地上建房、造林、种草、打土井、建果园和养殖厂,先后发展庄园户70多户,建果园300多处。也正是因为村党组织的韧劲和执着,才有了今天的“xxx模式”。

(三)合作共赢

树立品牌闯市场

目前全村果树面积达6000亩,其中结实面积4200亩,年产野果300万公斤,年产值600多万元。村党支部组织果农成立了xxx野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xxx”商标,创出了野果的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广东、深圳、澳门等地,每年九月举办的野果采摘节被市政府定为“十大旅游节日”之一。2007年又成立了年储果品1500吨的xxx公司。现在,xxx村果树产业已经形成了企业+基地+果农的发展格局。随着野果逐步进入盛果期,以及松树、杨树逐年增值,今后十几年内,xxx村每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将以1000元的速度快速增长。

(四)特色种养

拓展乡亲致富路

随着4000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推进,紫花苜蓿成了xxx一大资源。党支部围绕草业开发组建草业协会,使草业成为了致富百姓的又一财源。农民党员邵志军除了自己种植的40亩紫花苜蓿外,每年从xxx等毗邻县收购紫花苜蓿草20万斤左右,加工成草籽或草粉出售后,仅经销草业一项年纯收入就达6万多元。在xxx村,像邵志军这样的经纪人有6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党员,xxx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草业集散地。如今,这个村加工成的草籽和草粉远销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

到xxx年,xxx村“耕地林草化、山区建设林网化、农户发展庄园化、生态建设旅游化,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第二个十年目标基本实现了。现在,村党支部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正逐步由农业、林果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多链条产业发展,果树盆景、绿地草坪、狍子、鹿、笨鸡、獭兔等特色产业,农家乐、采摘节、生态观光等旅游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发展特色养殖大户20多户,兴建旅游饭庄4家,改造嫁接大扁杏2200亩,6000亩果树全部实施节水灌溉,投资650万元修建了8公里生态旅游路,正在向“千亩核桃、万亩扁杏、万亩樟子松”、“内蒙野果采摘、农家乐、原始农庄生态旅游”的第三个十年目标奋进。

十年苦干,硕果累累。xxx村先后被授予“xxxx”、“全国绿色小康村”,并被列为“国家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实验区”和

“环境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村屯绿化示范村”、“科技支撑项目示范区”。

三.xxx村的未来发展思路

为巩固和深化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成果,xxx又村制定了未来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低产林的改造步伐,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1.2万亩山杏林改造成为附加值高、品质好的美国大扁杏,让山杏林年产值翻两番,突破160万元;二是争取利用2年的时间将不适应在这里生长的6000亩落叶松改造成樟子松,建成万亩樟子松基地,让常绿树种年产值突破200万元;三是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将6000亩果树全部实现节水灌溉,让果产量达到800万公斤,果产值突破1150万元;四是利用xxx的独有优势,发展鹿、狍子、山野鸡、飞龙、野猪等特种动物养殖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业,让特色养殖和旅游收入再造一个七合堂;五是设计和实施好旅游公路绿美亮工程、小巷治理工程,建设村级文化广场一处,老年公寓一处,让公路街道更靓,老人老有所养;六是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xxx建成全县乃至周边最大的野果集散地、苜蓿草集散地、果树新品种试验基地、特种动物肉产品集散地。同时,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xxx村,再次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再次高潮。2010年至2012年三年时间,xxx得到了新农村整合建设资金3800万元,修路、兴水利、搞节水、建浴池、建广场、抓村容等等项目纷纷落成,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实现了xxx“生态建设理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双丰收。昨天的七合堂带着厚重的记忆,已然渐行渐远,今天的xxx正用新的绿色、书写新的希望、铸就新的辉煌。

四.xxx村发展历程的启示

xxx的发展轨迹,教会了我们用生态建设家园的道理。发展是曲折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一)生态立村是强农富民的准确发展定位。

历史上的xxx也曾是青山绿岭、流水潺潺,由于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农牧业生产的极度倒退。为寻求xxx脱贫路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群众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加之国家政策扶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终于在前行中找到了生态立村、发展林果草产业、走庄园经济的致富之路。

(二)绿色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xxx人创造了很多全县第一:第一个砍掉山羊,率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第一个引进小尾寒羊,实施舍饲圈养;第一个划庄园为界,实施荒山、土地、林地的使用权流转;第一个尝试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有山必有权等等,如今xxx人的绿色事业已经花繁果硕,尝到甜头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事实证明,一些模式的最先尝试者,也是最先的受益者、最大的受益者。

(三)持之以恒是生态建设的制胜法宝。

村两委班子对于xxx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了二十多年。七合堂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向荒山、荒坡、荒沟宣战,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年四季不间断,用他们不屈的脊梁撑起了绿色的希望,用他们倔强的肩膀,挑起了绿色的小康。

(四)项目合力是发展的根本保证。

如果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助推器的话,xxx的发展就是靠项目合力推动的一个典型。xxx先后实施过流域治理、科技支撑、低产林改造、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果树节水灌溉、以工代赈、人畜饮水、旅游公路、整村推进、危房改造、沼气建设、财政奖补、扶贫开发和扶贫互助资金等诸多项目,共实施国家各类项目资金3800多万元,人均受益4.2万元。这些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为xxx的科学发展,效益发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科学规划是长效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贫穷的现实,1991年,xxx人确定了生态立村、生态富民的发展定位,制定出了第一个十年规划,确定了人均收入达2000元的奋斗目标;2000年,xxx人决定走生态庄园经济模式的发展模式,确定了人均收入达7000元的目标;2010年,提出了“庄园经济兴业,特养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的目标。做到思路清晰、目标具体、措施有力、落实有效。

(六)党员是xxx发展的开路先锋。

xxx村目前共有党员74名,成为了xxx的产业带头人、小康领路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群众贴心人。带头砍山羊的是党员、带头进山的是党员、带头搞特种动物养殖的还是党员、带头搞农家乐饭庄的仍是党员。党员带领产业纵深发展的基础逐渐巩固。

(七)科技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xxxxxx大力支持下,xxx村引进了科技支撑项目,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了规划,建设完成了主副林带、美化林带和林间公路林,形成了区域大林网、小面积林成片的生态格局。xxx生态实验基地和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培训出了一大批林果实用技术人才,为林业增产、果农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做法,极大提升了xxx村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推动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共赢。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5

一、城沟村基本概况

城沟村辖区总面积53平方公里,距县城小市4公里。山林面积6.5万亩,耕地面积3200亩,农户858户,总人口2970人,共计9个村民组。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900元。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县来看属中等水平,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民对政策不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今年城沟村为农民免费安装自来水,由于地形因素,地下管道需从农户的农田地下经过,施工结束后就恢复其原貌。这本身是一项惠及村民的工程,但是一些农户关注的却不是自来水为其带来的方便,而是管道会不会造成土地减产,后由村干部和农业技术部门人员反复讲解引导,才保证自来水普及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土地制度不科学。城沟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基本上是以人口作为分配土地权利的依据,是一种行政性的“均田制”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造成土地规模过小,地块零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无力抵御市场风险。

三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目前城沟村农业生产仍以人工作业

为主,从播种到秋收,耗费较多的人力,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这个季节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务农。实际上,该村农民的务工收入是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从事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技能型农民相对较少。

四是惠农效应不明显。近年来,国家在粮食提价、粮食直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城沟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拟定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着力转变农民循规蹈矩、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敢闯敢拼、积极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能型农民。

二是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新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把握好国家相关土地政策的基础上,遵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努力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促进土地利用的规模化经营。如:上堡和下堡两村,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调整出300亩土地,作为土地有偿转让的试点,建起280栋反季节温室蔬菜和水果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有10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每个棚室年产蔬菜1万余公斤,每年获利近2万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利用小市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发展中药材、干坚果、水产养殖、特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如:城沟村有山林6.5万亩,是一个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的村,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人工林、经济林和效益林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四是转变发展思路,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把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我镇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脆弱,单靠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转,无法发展村路养护、人畜饮水、环境治理、农民培训、文化医疗等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公益事业。要通过资源开发、争取项目、多方帮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化解村级债务等形式,转变当前大部分村单靠“输血”而无“造血”能力的现状,推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6

关键词:通红甸,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

玉溪市的苗族主要聚居在通红甸乡, 苗族是通红甸乡除彝族之外的主体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大婆左村委会辖区内。2014年末, 全乡共有苗族1708人, 占全乡总人口的16.14%。通红甸乡苗族的民族特性是勤劳、善良、坚韧, 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苗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有《苗王阿三》之类的民间故事, 有花山节之类的民俗节日, 有芦笙舞之类的民族舞蹈, 培育出富有个性的苗族刺绣。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以多元一体的方式构筑起苗族的生活世界。

一、基本情况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有上苟崩竜、小婆左、塘子、中寨、陆寨、小糯节等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 其中上苟崩竜村民小组属于小得勒村委会管辖, 其余5个为大婆左村委会所辖。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共322户1286人, 苗族1268, 占6个小组总人口的98.60%, 占全乡苗族总人口的74.24%。

通红甸乡苗族大体分布在乡政府驻地北部地区, 以小得勒——大龙树路 (简称小大路) 为中轴, 由小糯节—陆寨—中寨—塘子—小婆左呈弧形分布在两侧。海拔上上苟崩竜、陆寨两个小组靠上, 中寨、小糯节两个小组居中, 塘子、小婆左两个小组最下。总体上讲, 6个苗族聚居村均属于山地村组, 地理定性上可以划分为山地苗族。山地性质是这6个苗族聚居村寨的根本属性。

6个苗族聚居村各有优势资源, 综合而言,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苗族聚居村附近有一定的植被覆盖, 加上近年来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作物逐渐替换为柿子、核桃、柑桔、金银花、佛手之类的经济林果作物, 达到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2013年小糯节种植核桃183亩, 2014年塘子规划种植柑桔550亩, 2014年陆寨水源点规划种植黑杨150亩, 以点带面, 促进自然资源的生态型开发和利用。二是民族资源优势。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 集中体现在民族歌舞、传说故事、民俗节日、民族刺绣等方面。其中, 苗族花山节已经举办多届, 逐步引起外界关注;苗绣产业是当前乡党委、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已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三期培训, 相应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筹备组建中, 迎合当前民族文化发展热潮, 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带动苗族聚居村子的发展。三是革命历史资源。通红甸乡是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新西区人民政府诞生之地, 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地方史志价值。目前已经修建起新西区革命纪念园以及彭顺宽墓两个景点。这一优势, 在华宁县是唯一的、独特的, 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四是整合性资源优势。由自然、民族、矿产等资源带动的旅游业的发展, 以么波冲自然景观—太极谷鸳鸯温泉为依托, 可以进一步打造以小婆左为中心的苗乡观光体验园。纵观成功景区生成过程, 大都是人文与自然密切结合, 交融出一种单独一方无法具备的魅力。五是气候优势。独特的山地地形与立体性气候, 为发展多样性产业提供了条件, 比如当前种植业方面的高海拔地区种植中草药、上半山种植核桃、下半山种植柑桔, 高地么波冲风力发电规划、低谷老独寨水利发电站建设等, 彰显出山地乡镇发展中的多元方向和立体结构。

二、发展现状

通红甸乡的基本乡情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乡镇、贫穷地区、面积小乡镇, 简单概括为“老、少、边、穷、小”。6个苗族聚居村与其他各村组与一样, 发展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最大的任务。近年来, 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发展出路, 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团结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在上级部门的帮扶、党政班子的带领、干部职工的努力、人民群众的配合下, 乡域面貌发生变化, 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政府积极引导, 调整粮经比例, 优化产业结构。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的经济收入来源由原先的粮食作物为主逐步替换为经济作物, 最明显的体现在烤烟、柑桔、金银花、核桃上, 经济作物收入占村民收入的绝大比重, 尤其是柑桔、核桃产业, 应该是6个苗族聚居村未来的主导性产业。2014年末, 6个苗族聚居村人均纯收入约3000元, 高于民宗局贫困线2300元700元, 高出30个百分点。

2. 基础设施得到提高

乡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村民小组的扶持力度, 加快少数民族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方面, 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都有入村公路, 正常情况下能够发挥交通运输功能;村内都有硬化道路, 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出行需求。乡政府组织进行陆寨到小糯节路段路面铺沙, 女嫁斗矿山至小婆左路段扩建铺沙, 极大地改善了这两个苗族村的交通条件。二是水利上, 大力实行小水窖建设补助, 提高村民的积极性, 共建设小水窖315口。2013年底小婆左片区人畜饮水抗旱工程竣工, 解决苗族群众生活用水难题。目前, 这6个苗族村子都有了安全的饮用水。2014年初, 通红甸乡积极申报龙洞河水库扩建项目, 概算投资2960.46万元, 已由玉溪市水利勘察设计大队完成地质勘查及扩建设计方案。扩建后总库容将由现在的15.4万m³增加到75.15万m³, 调供能力由现在的34万m³增加到166万m³。项目实施后, 完全辐射到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 为其发展柑橘、烤烟、蔬菜等用水量大的产业提供生产性用水保障。

3. 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6个苗族聚居村共有耕地面积1426亩。为了有效利用耕地, 提高产值, 增加收入, 村民自行进行配套灌溉设施建设。同时大力修建田间路, 方便肥料、作物的运输。根据调查, 2014年使用化肥施160吨, 亩均耕地施用112公斤;农药使用量1550公斤, 农膜使用量3100公斤。有摩托车297辆, 汽车24辆, 其中农用运输车13辆。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现代文明技术成果用于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苗族村子生产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4. 社会事业继续改善

跟随全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 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得到改善。

文化方面, 6个苗族村民小组均有农家书屋, 有2000册各类图书可以借阅。逐步完善的大婆左花山广场, 是苗族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 利于苗族民间文化的对外宣传, 增进外界对通红甸乡苗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

教育方面, 全乡有6所小学、1所中学。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有小学75人、初中34人, 高职中3人, 有大专以上学历2人, 平均小学入学率95%。上苟崩竜小组的小学生有小得勒小学和通红甸中心小学供选择, 小糯节、陆寨、中寨、塘子、小婆左5个小组有大婆左小学、通红甸中心小学供选择, 其中塘子小组可以到小河边小学就读。依托整乡推进项目, 大婆左将修建教师宿舍楼, 改善其生活条件;集镇所在地通红甸修建综合教学楼以改善教学环境, 修建中心幼儿园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 大力引进教师, 购置教学器具,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苗族的教育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科技方面, 各小组均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 满足苗族群众科技学习与宣传以及业余文体活动。乡属站所加大相应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苗族群众科技意识, 提高科技实用能力。村委会设有远程科技教育室, 进一步推进科技普及力度。

卫生方面, 有卫生院一所, 医生6人、病床6张。兴建了综合门诊业务楼、6个村级卫生室, 方便苗族群众看病, 改善苗族就医条件, 节省医疗支出。另外, 针对6个苗族村子, 由民宗局、民政局、残联等为其缴付新农合费用, 其中巨大部分是民宗局代缴, 减轻苗族村民医疗开支负担。2014年, 民宗局替1127人缴费67620元。

5. 惠农政策基本落实

落实国家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 使得苗族村民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6个苗族小组2014农资综合补贴75144.84元, 2013年良种补贴17898.4元, 2013年公益林补贴15637.05元。

三、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 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

1. 思想意识落后, 带头作用不强

部分村组干部、苗族群众思想意识落后, 满足于现状, 不投入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当中来。甚至个别村民小组长没有尽到职责, 没有发挥带头作用。苗族群众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6各苗族聚居村子1286人中, 现有中专以上学历5人, 现有大专以上学历8人, 高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13人, 在总人口中占有的比率极低, 文盲半文盲仍有140人, 可见文化事业发展程度还很低。这必然导致苗族村民经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 认识不到项目实施的效益, 不理解、不配合, 社会协调难度大, 影响一些项目的推进。

2. 基础设施落后, 发展难以突破

受山地地形地理条件的制约, 苗族聚居村子入村道路基本上是土路, 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出行、运输等的要求;水源点少, 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只能保证人畜饮水, 生产用水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 6个苗族聚居村子1426亩耕地中, 水浇地308亩, 占耕地面积的22.48%;水里有效灌溉面积532亩, 占耕地面积的21.6%;平均水利化程度只有35.33%。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跟不上, 制约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与障碍, 发展难以突破。

3. 农业生产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较低

通红甸乡属于偏远的山区, 大部分苗族聚居村子耕地属于山地。目前6个苗族聚居村子共有耕地面积1246亩, 人居耕地面积只有1.07亩。面积小, 坡度大, 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 只能靠人力和耕牛劳作,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较差的农业生产条件, 限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4.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事业建设不协调

总体上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但6个苗族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一方面是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际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另一方面与其他乡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教科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仍然滞后, 建设项目不协调, 跟不上时代步伐, 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村民收入水平低, 后续发展能力弱

2014年, 通红甸乡农民人均村收入5365元, 6个苗族聚居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 占全乡平均水平的55.92%, 比例较低。根据经济学理论说法,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 低收入群体生活开支占很大比重, 其他消费支出相应减少。由于6个苗族村子收入水平低, 村民除去生活开支, 没有多少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后劲。

6. 特色产业尚在培育, 收入增长比较缓慢

传统的粮食、烤烟等种植面积逐步缩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禽畜养殖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型的柑桔、核桃等经济作物正在大力发展当中, 产业尚未培育起来, 导致6个苗族聚居村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支撑点, 苗族群众收入增长缓慢, 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7. 资源优势没有发挥, 品牌带动效应欠缺

苗族聚居村子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仍在探索当中, 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生态农业品牌如土鸡、土鸡蛋、野菜、绿色蔬菜, 缺乏深层次打造, 品牌的影响力和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品牌的带动效应力不足。

四、思考与建议

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设施制约、意识观念影响等诸多因素造成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相对发展落后的局面。这种状况, 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 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继续扶持、引导, 依靠苗族群众几代人努力奋斗才可以改变的。

1. 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方针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民族地区的政策方针, 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 切实把通红甸乡苗族聚居经济社会发展列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加大站所对口扶持力度, 尤其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带领作用, 努力推动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实现量的突破、制的变化。

2. 围绕中心任务突出发展首要地位

发展始终是解决苗族聚居村子一切问题的根本, 始终是中心任务。要科学确定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从小组实际出发, 扎实稳步推进村组建设, 要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乡发展规划, 扶持苗族聚居村子发展生产、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社会事业, 增强苗族聚居村子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经济社会发展与全乡同步推进。

3. 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归根到底, 发展始终是自己的事情。6个苗族聚居村子要自力更生, 通过艰苦奋斗, 改变经济社会落后局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优惠政策, 同时自筹资金, 投工投劳, 抓住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示范村与美丽家园等建设机会;集中精力攻克经济难题,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配合乡党委、政府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厚实基础;立足自身资源、解决拓宽收入渠道;重视教育教育、提高苗族村民的文化素质。

4.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村民收入

争取各种资源, 加大对全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的科技投入力度, 增强科技带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派科技人员下村, 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中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 通过2200人次的技术培训, 培养起部分技术骨干, 辐射村组, 以点带面提高科技使用率。有条件的情况下,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 健全激励机制, 普及和农业科技知识,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鼓励创新, 实现科技兴村, 科技致富。

5. 重视培养苗族人才干部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6个苗族聚居村子1286人中, 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13人, 只占总人口的1.01%, 这个比例是很低的。逐步改变苗族人才干部数量少、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 努力提高苗族文化素质。通过招考苗族大中专毕业生, 下派到苗族村子挂职锻炼, 增加苗族大中专学生就业机会, 提高少数民族送子上学的积极性。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 掌握劳动技能本领, 有一技之长, 拓宽苗族群众收入渠道。

6. 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建议市县乡三级设立一定的苗族聚居村子专项发展资金,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适当增加, 扶持苗族聚居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农业、水利、交通、文化、卫生及其他相关部门, 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做好对口扶持工作, 切实采取有效有力措施, 积极主动地帮助苗族聚居村向上申报项目, 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7. 开发民族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探索发展苗族文化旅游项目, 以苗族花山节为平台, 大力宣传, 吸引更多的游客;以苗族刺绣产业发为契机, 推广民族文化精髓;依托温泉等旅游线, 设立苗族特色食品、餐饮、风味小吃及旅游纪念品, 让游客切实参与文化活动体验, 切身感受苗族文化气息。

村经济发展调研 篇7

北村书记助理黄瑜

作为新泉镇北村的大学生村官,经过近几个月年基层锻炼,我对北村村级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艰难处境,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深感肩头责任重大。现结合本人任村职的工作实际和近几个月创业的切身体验,就北村村级经济如何发展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一、我村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经济基本情况

新泉镇北村位于新泉镇政府周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曾3次进驻新泉整训,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草案也在新泉起草。是国家级的革命老区,是红色旅游景点。全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760户,总人口3275人。党员91名。村两委共有11人,其中1名女支委。耕地705亩,村财年收入仅1300元,境内有205、319两条国道,龙长、永武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纵横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两年来通过上级拨款、集体投入和群众捐资等多种方式完成了街道硬化、饮水改造、水利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使我村村级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引进了一家投资两亿的4A级温泉宾馆——红汤温泉休闲度假中心,我村永武新村已成为新泉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我村村级经济基础整体偏于薄弱,村级经济的后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村村级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①村店面租金收入

由于我村基本无村级产业,只剩下村部楼下的几间店面,收入仅1300元。

②上级拨款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在政策、技术、资金方面向农村倾斜。其中,资金补助成为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扶助措施,在村 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村上的正常经济运转也是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我村在申请上级政策资金方面补助的项目以村道工程、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农田水利设施等为主,争取到的资金杯水车薪,入不敷出。

二、制约村级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村级经济发展缓慢,存在的问题,固然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4点:

一是政策因素。

土地二轮延包后,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村级无经济来源,村组织负债运转。村级干部待遇比较低,报酬平均在100元/月左右,较之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该报酬标准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村组干部因公垫资情况普遍,建设公益性事业举债较大。

目前尚没有相应配套政策来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拓展村级发展空间,村级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二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匮乏。

调研发现,大部分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一些高中毕业生也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

经济土地发包数量小、经济来源少,尽管属长期、稳定、固定收入,但难以维系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只得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哪里还顾及到发展村级经济。因为土地政策等原因,办村级企业土地租赁转包资金投入太大,和村民土地纠纷不易协调,限制了村级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村两委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 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经济漠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少门路、缺资金、无项目。

“要想富,先富脑”,没有技术,常常导致一些看好项目半途而废,有的因技术问题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

三是干部自身素质问题,也就是事业化、责任心问题。不少村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思想僵化、畏首畏尾、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这主要原因是前些年村里盲目发展村办企业、盲目搞调整负债累累所致。债务中既有金融机构的贷款,也有群众的集资借款,这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因素,使村干部头痛。因此,发展村级经济对村干部来说,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导致村干部思想僵化,畏首畏尾,停止不前。

导致村干部没有事业心、责任心,还有一个原因是村委换届周期短,一些村委成员不敢得罪人,做事缩手缩脚,没有长远意识、大局观念,已成为制约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

三、村级经济发展之对策思路

村级经济发展发展问题之多,难度之大,矛盾之尖锐是客观存在的,但解决的对策还是很多。

对策之一: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村级经济难题。

思想是行动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村干部要有敢闯敢干敢拼之精神。看准事要一往无前,一鼓作气,一门心思,一抓到底,不达目的誓不休。在这方面,要把造就一支作风硬、思想正、素质高、责任强的两委干部队伍作为关键来抓。牢牢把握抓项目、上工业、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条腿”走路,发挥优势,以农兴工,多元发展,在农区走出一条工业化的富民创业之路。

对策之二:大力实施回归经济,招商引资,实现双赢。一方面把本村在外打工并有一定技术和雄厚资金的能 人请回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信息资金,在家乡投资办厂,带动村级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抓招商引资,合资联合入股办企业,实现互惠双赢。

对策之三:扶贫攻坚,打碎瓶颈。

取领导干部包户对口帮扶、示范带动等办法,解决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资金、人才、项目、技术等关键问题,领导干部要躬下身子为群众发财致富谋点子、找门子、铺路子。

对策之四:大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结合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

同时注重为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致富创业提供平台,改变当前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当陪衬、摆样子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

大力推进农村事务“4+2”工作法,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对策之五: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投入。

某村发展特色经济调研报告 篇8

(二)发展于产业集聚形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的富民政策更加宽松,一部分长期从事“三粉”加工、销售的能人,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感知外界的信息,已不满足于一年挣几千元、上万元的收入。主动学习加工技术,购置较为先进的加工机械,开始较大规模的加工生产,淀粉纯度、粉丝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催生了一部分专门从事“三粉”销售的经纪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村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作坊200个,专门从事“三粉”销售的经纪人50多人,部分经纪人还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农贸市场设置了直销摊位和网点。这一阶段,**村人彻底摆脱了以卖初加工淀粉原料和一家一户自产自销为主的历史,“三彭”等品牌粉丝开始在县内外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和较受客户欢迎的**土特产。与此同时,该村有近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三粉”加工、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

(三)壮大于规模企业起跳。进入本世纪初,**村“三粉”加工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部分经营户发现他们的粉丝虽好,但进不了超市,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小作坊、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卫生不达标、外观不好看,且“三粉”加工形成的水污染、烟尘污染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必须注重产业升级,走高标准、高质量、规模产业经营之路。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他们多次到外地学习粉丝加工经验,成立了**村“三粉”加工协会,制定章程,对小作坊、小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合并,纳入协会统一管理。按照卫生、质监、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引进技术,改进工艺流程,使“三粉”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目前,该村原有的近200家小作坊、小企业已整合为45家,年均产值在100万元、利税20万元以上,其规模龙头企业――三彭粉丝有限公司已进入县级规模企业行列。**村“三粉”加工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市场上倍受青睐,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销售,部分品牌已进入大城市的超市。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ps第六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