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共9篇)
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1
××市是全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焦化产品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焦化行业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焦化产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使焦化行业的产业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焦化行业经历了从小机焦到大机焦、从
小规模到中等规模、从点多面广到集约经营、从粗放生产到清洁生产的多方面转变,基本形成了规模适度的产业结构,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1、支柱地位得以巩固。我市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以主焦煤为主的煤炭资源是我市发展焦化行业的主要优势,经过“十五”期间的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在国内、国际都占据一席之地。我市焦化企业在2004年共有116户147组焦炉,产能达到4596万吨。经过清理整顿,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焦化企业102户132座焦炉,产能4393万吨。2005年全市生产焦炭2173万吨,占到全省7151万吨的30%,全市外销焦炭800万吨,占到全省外运量的20%,全市规模以上焦化行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7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已发展成为工业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十五”期间,我市先后开展了取缔土焦、改良焦和淘汰落后小机焦等整治行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有一定规模的大机焦企业逐步得以发展,产业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一是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展焦化行业清理整顿,进一步采取了总量控制和淘汰落后的措施,使全市焦化行业产业结构得以明显改观。截止2005年底,全市大机焦、小机焦的比重达到75:25,基本消灭了改良焦。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随着关闭改良焦和小机焦,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大机焦,焦炭化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行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三是焦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过清理整顿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基本形成以洪洞、古县、尧都、襄汾为主的产业布局,产业布局适度集中,为发展焦化化产品加工奠定了基础。
3、产业管理法规政策日趋完善。随着焦化技术的发展和焦化行业地位的日趋重要,市场机制下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冲击着不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为此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规范和约束,使焦化行业走上正轨。特别是《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和产业发展方向,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扼制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焦化行业坚持“总量控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保护环境”的指导思想,使焦化行业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焦化产业结构的低层次。从产业政策角度上来看,全市采用正规设计炉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仅27组,不足保留总数的50%;从生产能力角度来看,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单组焦炉生产能力应在60万吨以上,而我市单组生产能力达60万吨的仅有22组,占总数的15%左右;从化产回收利用角度来看,全市仍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化产回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设施不到位,高附加值焦化副产品没有全部利用。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由于总量过剩、技术落后和焦化副产品不能有效回收利用,环保设施不完善,“三废”排放严重,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化产品深加工滞后。由于利益驱动,多年来形成有焦少化现象,分散回收的化产品不能有效集中加工。同时由于化产品加工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投入,导致焦化化产品深加工不能形成规模。
二、焦化行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我市焦化行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循环经济为总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以贯彻《山西省焦化行业管理条例》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为动力,坚持“控制产能、淘汰落后,循环利用、延伸发展,减少污染、优化环境,严格准入、依法监管,增强实力、提高效益”的基本原则,以推进煤—焦—化产业链和实现环境不断改善为目标,走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和信息化的路子,不断增强焦化行业整体竞争力。
通过对焦化行业实施清理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市焦化产业及下游化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在控制焦炭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下游化工产业,依托工业园区集聚优势,建设大型化产加工项目,尤其要在焦炉煤气合成氨、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工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加快具有循环经济特征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推动我市焦化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走上“焦”和“化”并举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
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2
为了加快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十三五”期间焦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乌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招商局之邀,2015年8月31日,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理事长张绍强率有关人员前往乌海市考察和调研焦化产业现状,并于9月1日与乌海市招商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乌海市炼焦煤资源丰富,焦化产业发展较早,目前焦炭总产能1 800万t。受钢铁行业整体低迷影响,近几年来,乌海市焦化企业的利润逐年下降,且出现大部分亏损的局面。为寻求乌海市焦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乌海市招商局代表乌海市与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多次接触,共同商讨具体举措,以促进乌海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达成,将对实现乌海市焦化产业的较快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朝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聚集发展;存在问题
一、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
(一)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2010年以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以个体私营文化业户为主体,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2011年,我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了主导文化产业、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文化发展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和扶持力度,使我市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亿元,占GDP比重0.39%,平均增速为22%。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54亿元,占GDP比重0.75%。
(二)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以文化旅游发展为牵动的园区景区建设取得突破、以特色文化工艺品生产为主体的工艺美术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特色文化节为载体的文化会展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朝阳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朝政发[2008]4号),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二、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
朝阳化石文化堪称世界之最,以年代最久、化石数量最多、属种最全、层位最多、未知领域最广等为5个世界之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牛河梁红山文化堪称中国之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朝阳的佛教文化在东北地区最为悠久,朝阳作为东北乃至东北亚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誉为“东北佛教圣地”;朝阳历史文化遗存和民俗文化堪称辽宁之最。出土文物总量占辽宁全省出土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北燕定都朝阳,形成了长达百年的三燕文化。朝阳独特的地理形式和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形成了稳定而不封闭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
(二)自然资源丰富
朝阳文化在地产品丰富,紫砂土储量丰富,紫砂土矿工业储量10亿吨以上;温泉资源水质上乘。尤其是凌源热水汤温泉被称为为全国著名八大温泉之一;山水风光景观以凸显了北方山地、山峰、植被、湖泊雄奇壮阔的景观特征而独具特色。
(三)区位优势明显
从地理区位看,朝阳市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衔接着东北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从交通环境建设情况看,朝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经构建起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三、朝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朝阳文化产业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但与国内省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资金投入总量偏小渠道单一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我市文化企业处于规模小、质量低、总量少的发展状况,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巨大的投资需求,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
(二)资源整合开发措施滞后
我市的文化资源整体较为丰富,但化石资源、自然风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资源在各个县区都有分布,资源整合不到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缺少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能力较差。
(三)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
一方面,朝阳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能力有限,没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园区),大部分为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产业核心带动力、联动能力差。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和以在地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在地产品居多,缺少在线产品。缺少以数字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意型文化企业,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能力和水平偏低。
(四)文化产业政策尚待完善
我市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过于笼统,相关部门在政策解读、细则制定等方面又缺少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发挥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作用。
(五)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我市实用性创意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对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竞争,谁占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由于我市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对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整体水平不高。而我市尤其是缺乏文化创意、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等高端复合型人才。
四、“十三五”期间朝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确定目标、做好规划
1.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国家有关“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意图,深入理解我市“文化旅游牵动”、“融入京津冀”新战略、新思维,对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业态、特色、分布及管理体制及运营模式等基础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充分认识到目前正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从政府渠道和大众舆论两方面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大众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确定目标。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应当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明确定位,明确长、中、短期发展目标,努力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十三”五期间,全市要完成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园(景)区3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园(景)区7个。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上下游产业链顺畅、对本地经济推动明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10个,以旅游业的发展牵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大市。
3.制定战略。要坚持以“文化强市“战略为引领,加强协调,集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朝阳合力”。一是“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多以旅游、演艺、会展为突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我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有效牵动全市文化产业的重大突破。二是“融入京津冀”战略。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产业交流与合作,以加强基础建设为先导,倾力建设依托京津冀地区的休闲养生基地、文化产品的输出基地、文化服务项目的承接基地。
(二)依托优势、合理布局、聚集发展
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在宏观布局上按照“一核、两翼、多园区”的格局展开,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1.建设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
以朝阳中心城区、双塔区以及龙城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核心聚集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的集聚、扩散、示范、带动功能,形成以核心聚集区强势引导的发展空间。
2.构筑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东西两翼。
东翼着力打造自然风景文化旅游聚集区。以上园镇四合屯化石文化资源和清风岭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建设好朝阳文化产业的“东大营”。
西翼主要依托历史悠久的红山文化,打造中华文明祖源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历史文化厚重的产业聚集区。建设朝阳文化产业的“西大营”,向西辐射京津冀地区。
3.打造朝阳文化产业特色园区。
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全力打造朝阳十大文化产业特色园区,让特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强化园区建设,加大宣传、提升质量、拉长产业链、建设精品产业园区,开发最能反映朝阳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要抓住契机,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朝阳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2]《辽宁省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30)》.
焦化行业辞职报告 篇4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从96年来到公司至今,历经17个年头。我学到了很多焦炉相关的专业知识,从原一名职工做到调火班长,到红旗三号炉、六六型以及宏业泰4.3米焦炉主任,并参与这三座炉子的施工建设和开工烘炉,99年和09年推荐我去外厂学习。在此期间,我认真学习焦炉的点点滴滴的技术及管理知识,领导也给与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并非每个焦炉员工都可以有此经历及学到如此宝贵的知识财富,我感到无比荣幸。今后无论走向哪里,从事什么,这段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为作为公司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但是离开公司的这刻,我衷心向公司说声谢谢,离开曾经在一起共同甘苦的同事,心中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的淳淳教诲,舍不得公司的和善和信任,更舍不得曾经的在一起酸甜苦辣、欢声笑语及探讨焦炉知识的同事。
公司的营业状况日趋良好。在此特别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是公司给了我这样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的平台,让我从对焦炉的一无所知,慢慢成长到对焦炉知识的全面掌握。感谢公司一直来对我的栽培和信任,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我要重新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最终选择了新的工作、新的开始。也许是人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和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经过许多日子的慎重考虑,为此我决定变换个环境来磨砺自己,使自己朝着自己方向发展。
最后,衷心的说“对不起”和“谢谢”,但因某些个人原因,现正式向公司提出辞职,希望领导给予批准,谢谢。
祝愿公司在往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5
(一)养老服务产业的内涵。养老服务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也是从各种具体需求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托底服务,包含和覆盖各种人群。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养老服务为内容,以满足中、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配置养老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由老年市场需求拉动而兴起的综合性产业,亦称为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是两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前者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具有服务性、盈利性等特征;而养老事业是指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事业,属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范畴,体现了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政府责任。
(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作为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产业,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视为朝阳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不同服务层次、不同消费水平的养老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丰富的、适合其需求的物质、精神产品及各种服务,确保其“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食、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百姓的幸福指数得以较大提升,能为我市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养老产业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产业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老年用品、食品、医疗、房地产、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设备及原材料、电子设备,保险金融、教育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仅可以刺激消费、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最终拉动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带来连锁效应,促进与之相关产业发展,可实现我市三种产业的协调联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轻财政养老负担。养老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涵盖的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弹性较大,比较适合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劳动力群体,可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能较好的解决我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问题;同时养老服务产业主要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配置养老资源,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减轻政府在养老财政支出上的负担。
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是我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佳选择
xxxx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发展养老产业,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一)生态优势凸显。我市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季风湿润温和,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生活环境舒适宜人。近年来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命名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58.21%、湿地面积占26%,是安徽省首位、华东地区17个、全国58个国家级森林城市之一。而森林城市建设也是人们衡量幸福指数的话题之一;全年空气质量为良,是华东地区老龄人居家、休闲、学习、娱乐的首先地之一。发展养老服务产业,xxxx市有着良好生态优势。
(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具备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随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健康护理、文化娱乐等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和宁宜城际铁路公交即将交付运行,我市已建成水、陆、空交通互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以市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的市域、“二小时”的省内周边地市、“三小时”的周边省会城市交通圈已基本形成,方便吸引市内乃至周边地市、周边省会城市有一定经济收入的退休老人前来养老;另一方面,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富, 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重要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亚洲重要的湿地、被称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珍稀水禽保护区--升金湖,以及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杏花村遗址、石台溶洞群等十余处。随着市旅游建设的步伐加快,“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画面将再现在我们面前。具有发展养老产业独特的自然、社会、人文优势。
(三)市场前景广阔。一方面是我市老年人口基数大。民政部副部长2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根据xxxx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xxxx市登记人口为1596790人,65岁以上人口数为140612人,占总人口数的10.03%,与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10%或65岁人口数占总人口数7%)相比,我市已经完全步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据权威部门公报,到204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将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市除0至14岁年龄段人口数下降了7.46%外,其它年龄段人口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 65岁以上年龄段人员上升了2.31%,且仍处于上升趋势;再次就是我市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全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我市20老龄人口统计显示:70周岁以上人数为95118人,80岁以上(高龄人员)为30857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人口上升趋势也将更加显著。老龄化已成为我市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也是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实际需要 。
四是社会需求潜力巨大。一方面是我市老龄事业社会普及率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观念和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社会普及率低,家庭养老模式根深蒂固。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市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子女担负着养老的主要责任。对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赡养,90%以上还是靠家庭来承担,人们参与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不高,一些老人因不习惯不愿走出家门,子女也因怕背“不孝之名”而不同意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同时人们对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诸多偏见、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较高、人们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农村赡养老人负担太重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市社会化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是“未富先老”矛盾日益凸显。随着1953年和1954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迎来了又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生活不能自理)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截至底,全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口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口0.97亿人,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再次就是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但是,由于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的延长,家庭结构逐渐趋向小型化、核心化。传统家庭养老分散式的模式使得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日益增加,家庭养老压力剧增,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4个老人,夫妻2人和1个孩子)将成为中国近几十年内主流家庭模式,养老产业发展的社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优势得以凸显,发展养老产业,拓宽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三、xxxx市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xxxx市养老产业现状。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80家,养老床位9600余张。其中,光荣院1家,床位100张;县区敬老院74所,床位9000余张;儿童福利院4所,床位500张;老年公寓1所,床位30张。
(二)xxxx市老年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老年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老龄化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年,虽经努力,我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有所提高,略高于20底全国公布的安徽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数(24张)的平均水平,但与国际认同的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要达到50张--70张的要求,相距甚远;城乡老年服务产业发展也不平衡。单纯依靠投入和发展养老事业已不能满足我市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吸引周边地市更多的老年人到xxxx安享晚年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与养老产业功能不相适应。首先是投资主体单一。我市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定位在福利性、公益性原则上,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靠支出负担。公办民营、民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全市还没有;其次是养老服务产业功能单一。全市养老机构建设,目前仅限于提供吃、住和日常照顾等基本服务,缺乏护理、医疗、康复、教育等综合化服务,多数养老机构处于中低档次水平,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开发不全;再次就是法律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扶持还不完备。目前,我市尚缺乏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市内现有的`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也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偏低。
三是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养老事业的投入,但养老服务的供给还是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笔者带着养老服务需求这个问题,走访了市直和贵池区几个敬老院,80%以上老年人对敬老院或相关养老服务产业在日常生活保障上表示满意。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少老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医疗卫生保障、虚假保健食品识别、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诉求较高,存在不少意见,需求巨大。且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特征,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项目齐全、质量较高的服务。
四、xxxx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规范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制定详细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科学布局,以规划引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积极研发老年服务产品、项目,形成养、疗、研、学、乐等一条龙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与商贸餐饮、医疗康复、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度假等领域的专业服务联系合作网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分管领导牵头,发改委、财政、民政、人社、住建委、规划、卫生、国土、税务、老龄等部门参加的养老服务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四是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积极与志愿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搭建好养老服务产业的社会支持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宣传机制,提高对养老服务产业特殊性的认识和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认同。
(二)建立完善优惠扶持政策。界定区分产业养老和事业养老,形成产业养老与事业养老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明确事业养老为政府责任,市、县级财政加大其投入,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努力确保需要集中供养的“三无”老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另一方面,产业养老应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明确养老产业兼顾福利性和盈利性的性质,为现代服务型产业,对符合城乡规划的新办养老机构,依法优先核准、备案、审批、立项;将养老服务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部今年4月23日已对外公布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并要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应当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细化了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等。市、县政府要合理界定区位、建设比例,结合城乡服务配套设施统筹考虑,优先供地;对前景好、规模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财政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适当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标准收费,为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构建多种养老模式。一是积极建立多层次养老机构,根据不同层次收入的老年群体,形成服务功能齐全、高中低档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服务档次、不同类型的错位发展格局,将老年消费群体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层次来构建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收纳市内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三无”人员、低保户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中、高收入层次群体主要由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中、高档型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二是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和资源禀赋,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我市大部乡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瓜果、蔬菜等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蓬勃发展,适合发展乡村养老、农家养老、田园养老、旅游养老等模式;在一些县城或毗邻县城、中心镇等交通便捷的城郊,适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以房养老等模式,兴办中高档老年公寓;三是积极鼓励建设“医养合一”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和县域内医疗资源有效结合,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经审查批准后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合一”。
焦化厂实习报告 篇6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计划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二实习内容 1.进行集团(公司)级,分公司级,工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1):焦炉煤气的性质
2):安全生产方针 3):安全生产法
2.学习焦化厂回收车间工艺流程
1):回收车间重要意义 2):回收车间工艺组成
3):回收车间工艺流程
3.熟悉回收车间硫铵工段工艺,技术指标,以及相关的安全生产事项
1):硫铵工段简介 2):喷淋式饱和器 3):蒸氨塔 4):工艺特点
4.了解鼓风工段相关工艺
1):工艺流程
2):主要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计划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使学生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扩大视野,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生产实习的目的是:
1.在工厂与工人接触,学习工人的优秀品质。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工厂的了解和与技术人员的交谈,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加深认识,培养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这更好的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做好准备。
2.通过观察和分析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学习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知识,对化工生产加深感性认识和后续课程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过和理论知识去分析实习场所看到地实际生产技术,使理论知识得以充实、印证、巩固、深化,体会书本知识的必要性,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整个实习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产现场缌观察,虚心请教,积极思考,多方了解,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二:实习内容 1.三级安全教育
1)焦炉煤气的特点:
a、焦炉煤气发热值高,可燃成分较高(约90%左右);
b、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
c、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
d、焦炉煤气含氢多,燃烧速度快,火焰较短;
e、焦炉煤气如果净化不好,将含有较多的焦油和萘,就会堵塞管道和管件,给调
火 工作带来困难;
f、着火温度为600~650 ℃。
g、焦炉煤气含有H2(55~60%),CH4(23~27%),CO(5~8%),CO2(1.5~3.0%),N2(3~7%),O2(<0.5%),cmhn(2~4%);密度为0.45~0.50 Kg/Nm3。
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法:
A.禁止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处吸烟、动明火、睡觉;
B.禁止穿带铁钉的鞋、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
C.从业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和责任; D.工作中不能擅离职守,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未经领导允许不得将自己的工作交
由他人或代替他人;
E.煤气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
F.焦化生产的废渣主要有煤渣和焦油渣;
G.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益与2002年15日实施;
H.设备在运行中,严禁在皮带上行走、跨越;需要对皮带实行检修、加油时,必须
停机后才能进行。
2.回收车间工艺
1)回收炼焦化学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煤在炼焦时,除有75%左右变成焦炭外,还有25%左右生成多种化学产品及煤气。
2)回收生产工艺的组成为:焦炉炭化室生成的荒煤气在化学产品回收车间进行冷却、输送、回收煤焦油、氨、硫、苯族烃等化学产品,同时净化煤气。
3)回收车间工艺流程: 煤气净化车间由冷凝鼓风工段、硫铵工段、粗苯工段、脱硫工段、甲醇工段、焦油工段、生物脱酚等工段组成,其煤气流程如下: 焦炉→煤气→气液分离器→初冷器→鼓风机→喷淋式饱和器→洗苯塔→脱硫塔→甲醇工段→净煤气。
来自焦炉82℃的荒煤气,与焦油和氨水沿吸煤气管道至气夜分离器,气夜分离后荒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横管式初冷器分两段冷却。上段用循环水,下段用低温水将煤气冷却到21-22℃。由横管式初冷器下部排出的煤气,通过鼓风机压送至脱硫工段。
由气夜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焦油和氨水首先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此进行氨水、焦油和焦油渣的分离。上部的氨水流入循环氨水中间槽,再由循环氨水泵送到焦炉集气管喷洒冷却煤气,剩余氨水送至剩余氨水槽。澄清槽下部的焦油靠静压流入焦油分离器,进一步进行焦油和焦油渣的沉降分解,焦油用焦油泵送往油库工段焦油贮槽。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和焦油分离器底部沉降的焦油渣刮至焦油渣车,定期送往煤场,人工掺入炼焦煤中。
进入剩余氨水槽的剩余氨水用剩余氨水泵送入除焦油器,脱除焦油后自流到剩余氨水中间槽,再用剩余氨水中间泵送至硫铵工段剩余蒸氨装置,脱除的焦油自流到地下放空槽。
3:硫铵工段:
1)硫铵工段简介:硫铵工段主要是将煤气中的铵和剩余氨水中的氨通过喷淋式饱和器合成硫酸铵,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使煤气的氨含量降低,为下一工段创造良好条件。
2)喷淋式饱和器:由脱硫工段来的煤气首先经煤气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煤气在饱和器的上段分两股进入环形室,与循环母液逆流接触,其中的氨被母液中的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铵。脱氨后的煤气在饱和器的后室合并成一股,经小母液循环泵连续喷洒洗涤后,沿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旋风式除酸器,分出煤气中所夹带的酸雾后,送至终冷洗苯工段。
饱和器下段上部的母液经大母液循环泵连续抽出送至饱和器上段环形喷洒室循环喷洒,喷洒后的循环母液经中心降液管流至饱和器的下段。在饱和器的下段,晶核通过饱和介质向上运动,使晶体长大,并引起晶粒分级。当饱和器下段硫铵母液中晶比达到25%-40%(v%)时,用结晶泵将其底部的浆液抽送至室内结晶槽。饱和器满流口溢出的母液自流至满流槽,再用小母液循环泵连续抽送至饱和器的后室循环喷洒,以进一步脱出煤气中的氨。
饱和器定期加酸加水冲洗时,多余母液经满流槽满流到母液贮槽;加酸加水冲洗完毕后,再用小母液循环泵逐渐抽出,回补到饱和器系统。
当饱和器母液系统水不平衡(水分过剩)时,可通过煤气预热器提高煤气温度,对母液操作温度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水平衡及结晶适宜操作温度。
室内结晶槽中的硫铵结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结晶槽底部的硫铵浆液经视镜控制排放到硫铵离心机,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后,硫铵结晶从硫铵母液中分离出来。从离心机分出的硫铵结晶先经溜槽排放到螺旋输送机,再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到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经干燥、冷却后进入硫铵贮斗。从硫铵贮斗出来的硫铵结晶经半自动称量、包装后送入成品库。
离心机滤出的母液与结晶槽满流出来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饱和器的下段。
由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出来的干燥尾气在排入大气前设有两极除尘。首先经两组干式旋风除尘器除去尾气中夹带的大部分粉尘,再由尾气引风机抽送至尾气洗净塔,用尾气洗净塔泵对尾气进行连续循环喷洒,以进一步除去尾气中夹带的残留粉尘,最后经捕雾器除去尾气中夹带的液滴后排入大气。
尾气洗净塔设有旁通管。当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开工调试时或经一级干式旋风除尘即可达到除尘指标时,可直接经旁通管将尾气排入大气,而 无须经过尾气洗净塔。开工调试时走旁通管是为了避免由于振动流化床干燥器操作不正常而造成尾气洗净塔及管路可能的堵塞。
尾气洗净塔排出的循环母液经满流管流至室外母液槽;同时经流量仪表控制,向尾气洗净塔连续定量补入少量工业新水。补入的最大水量以不超过饱和器系统达到水平衡所需的最大水量为原则。
硫铵工段所需的93%浓硫酸定期由油库工段送至硫铵工段硫酸高置槽,再经流量控制仪表及视镜加到饱和器系统的满流槽。
3)蒸氨塔:
煤气的初冷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剩余氨水,氨水中含有挥发氨和固定铵,通常挥发氨采用水蒸汽汽提法蒸出;固定铵则加碱性分解成挥发氨后蒸出。剩余氨水中的氨按照氨的存在形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溶于水中的游离氨、需加碱分的解固定铵中的氨、可受热分解的挥发性铵盐中的氨。蒸氨塔的任务是用蒸汽将剩余氨水中的氨通过汽提蒸脱方法分离出来。
由冷凝鼓风工段送至剩余氨水蒸馏装置的原料氨水/废水换热器,经与塔底出来的蒸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蒸氨塔底通入直接蒸汽。蒸氨塔顶出来的氨汽经分缩器浓缩后,与经加热后的煤气一起进入喷淋式饱和器合成硫酸铵。塔底出来的蒸氨废水由废水泵抽出,经原料氨水/废水换热器同原料氨水换热并经废水冷却器冷却后,送生物脱酚工段进行污水处理。
油库送来的氢氧化钠溶液,用计量泵从上段喷洒液泵后接出的含碱溶液经静态管道混合器进入到入蒸氨塔前剩余氨水中分解剩余氨水固定铵,降低蒸氨废水中的全氨含量。
蒸氨塔底产生的沥青定期排至沥青坑,冷却后人工取出送煤厂掺入配煤;排出的蒸氨废水经沥青坑流入地下槽,再由泵送至初冷前吸煤气管道。
4)工艺特点: a.采用喷淋式饱和器,集酸洗、除酸、结晶为一体,设备体积小,脱氨效率高; b.淋式饱和器为空喷结构,煤气系统阻力小,鼓风机能耗低;
c.硫铵母液系统设备均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保证装置长期连续稳定
操作,维护费用低;
d.硫铵干燥外排尾气采用干式及湿式两级除尘,净化后外排尾气可达到无尘排放,环
保效果好;
e.CJST不锈钢蒸氨塔采用CJST径向侧导喷射塔板,CJST塔板是一种新型高效气液
喷射塔板,依靠气体动能,将液相破碎 成大量小颗粒的液滴,有效地缩短了氨分
子在液相中的传递路径,大大增加了汽液接触面积,强化了汽液相界面的快速更新。
故蒸氨效率远高于各类泡罩、隔栅等塔内件。
f.径向侧导喷射式蒸氨塔其蒸氨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检修方便,抗堵性好。g.加碱分解固定氨,可大大降低废水中全氨含量,有利生化废水处理环保达标
4:鼓风工段:
1)工艺流程
经过高压氨水直接冷却的荒煤气(~80C),与焦油和氨水沿吸煤气管道流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的荒煤气由分离器上部出来,进入四台并联操作的横管初冷器上部,在此用32C的循环水将煤气冷却至~35C;由横管初冷器下部排出的煤气,进入直冷塔下部,用直冷塔循环水喷洒煤气,将煤气冷却至~22C;由直冷塔上部排出的煤气,由煤气鼓风机压送至脱硫工段。
为了保证横管初冷器冷却效果,在初冷器上部连续喷洒来自机械化氨水澄清槽中部的焦油、氨水混合液,在其顶部用热氨水定期冲洗,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杂质。初冷器底部排出的冷凝液经水封槽流入冷凝液槽,再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从直冷塔底部出来的循环液加兑一定量氨水后,用泵经直冷塔循环水冷却器用低温水冷却至~21C,送到直冷塔顶部循环喷洒,多余部分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由气液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焦油和氨水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此进行氨水、焦油和焦油渣的分离。上部的氨水流入循环氨水中间1槽,再由循环氨水泵送至焦炉冷却煤气;其中一部分氨水定期经高压氨水泵加压送至焦炉,一部分氨水去初冷器、电捕顶部喷洒,以清除管壁积存的萘、焦油等杂物。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氨水经过剩余氨水中间槽沉淀澄清、除焦油器除油后送入剩余氨水贮槽,再用剩余氨水泵送至氨水蒸馏装置处理。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下部的焦油靠静压流入焦油分离器,进一步进行焦油与焦油渣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焦油自流入焦油中间槽,用焦油泵送至焦油蒸馏油库的焦油贮槽。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和焦油分离器刮出的焦油渣,排入焦油渣车,定期送往煤场,掺入炼焦煤中。
2)主要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①离心式鼓风机
离心式鼓风机由导叶轮、外壳和安装在轴上的工作叶轮所组成。煤气由鼓风机吸入后做高速旋转于转子的第一个工作叶轮中心,煤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壳体的环形空隙中心处即产生减压,煤气就不断的被吸入,离开叶轮时煤气速度很高,当进入环形空隙中,其动压头一部分转变为静压头,煤气的运动速度减小,并通过导管进入第二个叶轮,产生与第一叶轮相同的作用,煤气的静压头再次被提高。从最后一个叶轮出来的煤气由壳体的环形空隙流入出口连接管被送入压出管路中。
②横管式初冷器
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7
一、重点产业发展初具成效
㈠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多年来, 县上立足资源优势, 紧紧围绕果、薯、畜三大主导产业作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 集中主要精力, 实行政策倾斜, 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布局。
果品产业不断壮大, 目前果园面积达到80万亩, 果品总产量达45万吨, 发展果蔬贮藏、加工企业48家, 农民从事果品产业化人均增收23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由于大力推行标准化果园建设, 果品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均创历史新高, 成功注册静宁苹果证明商标, 果品产业在扩量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西北部畜薯产业助农增收作用凸显, 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 全部实现脱毒马铃薯全覆盖, 扶持新建了三元、兴辉、金豆、红光等一批马铃薯经销、贮藏、加工企业家, 马铃薯销售、贮藏量由过去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6.8%。扶持发展了恒丰、精威、广源等一批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企业, 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21%。
㈡企业与农户和基地的联结程度更加密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我县积极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 (协会) +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 带动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通过订单生产的方式, 使企业、农户与生产基地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㈢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近年来, 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基地和产品品牌。静宁县上先后组织认定了30.1万亩果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成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 (GAP) 苹果基地, 认定了1.3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3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 4万亩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 使“三品”基地认定总面积达到38.45万亩。引导企业注册了“静宁红富士”、“陇原红”、“常津”“格瑞”、“路大路”、“精威”等各类农产品商标30余个, 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㈣龙头企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坚持多种形式创办和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引进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管理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如静宁县鼎元纸业有限公司、静宁县益源果品有限公司、静宁县通达果汁有限公司和静宁县润源果蔬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 企业实行现代管理制度;改扩建了静宁县常津果品有限公司、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公司、静宁县工业品公司、静宁县润仕果品有限公司、精威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红光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等一批老企业, 进一步盘活了资金, 为使企业焕发新的活力。通过引进和改扩建, 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能力增加了1.5万吨, 饲料加工能力增加了1万吨, 极大地缓解了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压力, 使企业实力得到增强, 带动能力更大, 产品更具有市场优势。
三、主要做法
㈠科学制订计划, 落实指导培训根据省、市和县上农业产业化工作要求, 每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并在年终组织检查考评。并对重点龙头企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现场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督促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对从事产业服务的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进行了经营管理知识指导培训2期120人次。
㈡积极争取项目, 加大扶持力度静宁县上根据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要求, 积极论证和筛选了一批产品优势明显, 带动能力强, 信用度好企业给予重点推荐扶持, 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补助或贴息。并对产品竞争力强, 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了项目后期贮备。同时多方联系金融部门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融资帮助, 2012年协助农业发展银行静宁分行、建设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累计向各级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 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00余万元。
㈢加强产业指导, 做好交流服务在省、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中, 宣传相关政策, 对符合条件家企业积极组织申报和监测。到目前, 已申报国家、省级和市级重点农业产化龙头企业共计30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 省级龙头企业3家, 市级龙头企业26家, 并在此基础上, 基本摸清了全县规模发以上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为今后分类指导和服务奠定了基础。每年组织3—5家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参展、产品评比等经贸活动, 增强了企业的交流合作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存在问题
一是总体投入不足, 缺乏发展资金。虽然静宁县上制定了一些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农业产业化发展始终受到资金短缺“瓶颈”的制约, 用于农产品认证、产品评优、技术创新、企业升级、人员培训等方面经费明显不足。
二是部门协调不力, 上下缺少互动。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产加销各环节、贸工农各方面, 横跨各大产业, 牵扯诸多部门,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统一安排和协调, 财政、农牧、商务、供销等部门没有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整体推进的合力。
三是企业制度不健全, 利益机制不规范。现在有不少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更加看重的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扩张, 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个别企业法人满足现状,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实行家族式管理, 忽视人才的引进和职工的培训。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合同契约方式, 由于容易受市场行情影响, 加之部分农民、企业法律不强、诚信不够, 合同不规范等原因, 导致合同履约率不高, 纠纷时有发生。
五、对策及建议
一要集中突破, 促进重点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静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 因此,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当务之急, 当前要集中精力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整体推进中寻求重点突破, 促进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 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实现企业优化升级。同时,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尽可能多的引进资金和技术。
二要强化企业监管, 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 加强对省、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的跟踪督查,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逐步规范公司与农户的产销合同,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8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全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塔城地区风力发电产业所享受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效益、存在困难及出路,期望给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塔城;风电产业;效益分析;调研
近年来,全球石油、煤炭等石化能源的资源压力加剧,新能源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发展前景广阔。《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1亿千瓦左右。
一、“五大关键词”表明风电“风头正劲”
1.“背后推手”:发展风电不仅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国家能源局不仅将地方风电消纳情况纳入地方政府风电管理考核。
2.“一亿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正式标志着我国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并网装机一亿千瓦的规划。
3.“弃风限电”:全国弃风限电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
4.“电价下调”:2015年12月24日正式发布《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
5.“海上风电卡壳”:在陆上风电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时,海上风电最终也没能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既定任务。按照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将建成500万千瓦海上风电,但实际上,只完成了1/10左右。
鉴于以上情况,国家针对风电产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给风电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风电企业税收政策及效益分析
1.国家对风电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风电企业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和所得税:
(1)增值税税收优惠方面:电力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为17%,根据《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其销售收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
(2)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方面:新疆的风电企业执行以下优惠政策:享受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风电企业同时享受 “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2.风电企业经营期间税收情况
按一期4.95万千瓦项目为例:
(1)增值税:风电企业建设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享受抵扣政策资产约3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额约6400万元,按企业目前发电量计算,年销项税额1200万元,则年抵扣增值税(进项税)1200万元,抵扣期约为6年。抵扣期结束后,按年均应缴增值税1200万元计算,即征即退50%实际每年减免600万元。同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应缴增值税税额的5%、3%、2%计征。
(2)企业所得税:按一期4.95万千瓦项目平均年利润3000万元计算,3年免征期间企业每年减免750万元;3年减半征收期间按7.5%征收,企业每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225万元,减免525万元。“三免三减半”政策到期后减按15%税率征收,每年缴纳企业所得税450万元,每年减免300万元。
3.风电项目效益分析
由于风电企业运营的特殊性,一期风电项目在正常发电情况下,所需人员在10人左右,管理费用相对较低,企业运营成本主要为设备折旧,约占运营成本的75%。费用低、又同时享受多项产业优惠政策,风电企业在经营初期投资收益非常可观。
但从长远看,风电企业的效益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风力发电企业投产后,前几年主要的成本费用是设备折旧费和财务费用,但是随着项目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材料费和维修费会逐渐增加。由于对风电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时限较长,待企业优惠期满、按正常税率缴纳所得税时,企业的效益比投产初期有所下降,税收贡献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还应在投资初期最大限度地解决“弃风”问题,在其收益较高时期,使得风电企业利润、税收实现最大化。
三、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基本概况及存在问题
1.基本概况
(1)塔城地区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北四县常年多风。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加依尔山、巴尔鲁克山之间的塔额盆地及玛依塔斯地区,年平均风速在5.9m/s以上,部分地区大于7.9m/s,年平均风能密度达742w/m2。塔城地区有效风速出现频率较高,且风力资源具有分布范围广、平均风速高、空气清洁度高、稳定性较好等特点。
(2)2015年,塔城地区并网装机容量达到61万千瓦时,按照2014年塔城地区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2400小时计算,塔城地区满负荷上网电量应达到146.4亿千瓦时,实际上网电量102.5亿千瓦时,弃风43.9亿千瓦时,弃风率为29%。按照目前执行的上网电价0.58元/千瓦时和行业税负测算,塔城地区风电企业减少利润25.5亿元。
2.存在主要问题
(1)风电场的限电、窝电现象没有消除。近年来,新疆风电开发过于集中,受现有电网网架送出能力影响,风电被限输出。加之新疆地处北方,系统峰谷差较大、系统调峰能力有限,风电在电网低谷时段参与系统调峰。由于局部地区电源相对于用电负荷严重过剩,即使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风电仍无法全部消纳。
(2)配套电网建设速度滞后于风力电站建设速度。塔城地区辖区内2013年度以前基本全部为火力发电,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手段有限。风力电站接入电网后,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在风电规模占电网负荷比例超过15%后,电网的可靠性会降低,目前的配套电网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接入,已经成为风电并网的制约因素。
(3)风电政策和冬季供暖等因素限制风电企业发展。受经济放缓因素影响,企业用电量大幅下降,而发电装机容量在逐渐增加,也相应导致风电的减少。塔城地区冬季寒冷、无霜期较长,为确保冬季供热稳定,进入供暖期后对热电联产电厂采取了优先和满负荷发电的措施,而冬季又是风电企业的发电高峰期,对风电企业的限电比较普遍,未达到“捕风捉银”的效果。
四、促进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配套电网建设。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做到风电场和电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风电接入电网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一、二百公里以上,不但需要加大500千伏主网架的投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电网结构的改造。电网建设要与风电场建设同步,甚至是先于风电场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弃风限电”。同时增加风电入网配额,减少有效收益的流失。
2.鼓励“以电取暖”增加风电的本地消纳能力。塔城地区冬季取暖时间长,目前主要是采取燃煤取暖方式,在取暖方面存在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转变取暖方式,鼓励“以电取暖”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风电的本地消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9
一、基本情况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2010年10月31日,南康家具企业达5670家,比去年新增629家,同比增长13.9%;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15.5亿元,同比增长244.4%;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税收2500万元,同比增长25%。办理木材放行78.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9.4%.,其中进口橡胶木42.6万方,同比增长40.6%;直接和间接从事家具产业的人员达20万人。在5000多家企业中,生产成品的家具企业有22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家具产业已成为南康的“富市产业”、“富民产业”。
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南康家具产品结构品种齐全,种类繁多,主要有实木、板式、皮(布)艺、藤制、玻璃、五金六大类,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床俱、皮件布艺沙发、床垫和办公转椅的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打造“南康家具”区域品牌,积极扶持鼓励企业创品牌。目前,南康本地家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226个,其中:江西省著名商标5个,赣州市知名商标15个。
3、产业平台初具规模。家具市场方面,建成国际家私
城、家居博览中心、光明家具城等市场,集中连片占地面积达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店铺5000多间。引进北京北方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泓泰家具大市场,目前已开工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今年年底前可峻工并交付使用。规划在建的市场还有家具城中心市场、家具板材市场等项目。生产基地方面,成功申报了5000亩家具产业基地项目,首期1334亩已开工建设,土地平整和市政工程进展顺利,明年初可供企业入园;二期3000多亩用地指标也已经获得批准,正在组织征地拆迁。在龙回、蓉江、镜坝、太窝、龙岭、东山、唐江等家具企业集中的乡镇规划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9个,规划建设面积达4200亩。物流方面,有专门的家具物流企业217家,主要运输线路612条,覆盖了除西藏和港澳台等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家具产品流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便利。
4、行业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组织机构健全,市级层面有南康市家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调度产业发展工作;工作机构有家具产业促进局和市场办、基地办、物流办以及家具研发中心,专门负责家具产业综合管理服务和市场、基地、物流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研发、服务等工作;行业自律管理有家具行业协会和物流协会,经常性开展合作交流和维权等服务。同时,专门设立家具市场治安巡逻中队、城管执法中队和物流执法队,为家具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
力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用地指标有限,工业开发用地紧张,用地价格高涨,南康大部分家具企业无法进入工业园区,主要从城郊和圩镇的农户手中临时租赁荒山荒坡、余坪建厂,形成“有路的地方就有厂”的现状,分散在全市各地,(其中龙回、蓉江、镜坝、太窝、龙岭、东山、唐江等7个乡镇街道占了90%),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又增加了国土、规划、环保、消防等行政管理难度,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因为没有土地,企业要扩大规模就要在多个地方租赁办厂,管理成本高、难度大,极大的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2、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骨干企业。由于家具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引导措施,大量的民间资金进入家具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小家具厂。在2000多家家具成品企业中,产值过亿的仅2家,大部分企业的年产值均在100—300万元,用工20人左右,年纳税不足万元。企业规模小,导致产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没有龙头骨干企业,整个产业没有标杆,没有形象,在外界的印象还是低质、低价。
3、产品档次较低,没有叫得响的家具品牌。南康有2000多家家具成品企业,主打产品是实木床、实木餐台椅和皮革布艺沙发等几大类,但只有5个省级著名商标,15个赣州市
知名商标,没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只有个别家具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多数企业不具备研发、原创能力,广泛采取仿制、贴牌等形式,原材料单一,款式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和新产品,销售难,利润低,又导致了相互压价,甚至偷工减料,质量下滑等问题,在外地市场只能是“地摊货”。
4、业主整体素质不高,战略意识不强。南康家具企业大部分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他们虽然在打工时学到了一些实用知识和技术,但缺少系统知识培训,缺少先进制造技术知识,资金投入有限,法制观念不强,风险意识不高,没有战略意识,企业管理粗放,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存在同样的问题,制约了企业和产业发展。
5、市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南康家具市场始建于2001年,沿国道而建,逐步往两边(重点往北)推进。受历史条件制约,市场区域内路道、站场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造成市场外部环境秩序混乱;市场内部由于店铺产权业主分散,承租经营户密度大、素质低,物业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市场的运营管理较差,形象的讲就象“农贸市场、大排档”。泓泰家具市场建成开业后将可以大大改善南康家具市场的外在形象。
6、缺少营销渠道,物流行业发展不规范。南康大部分家具生产企业只专注抓好生产,没有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更没有现代化的营销网络,主要依靠市场门市等客上门,甚至
依靠物流拓展业务,大大增加了“代收货款”的风险,极易引发货款纠纷。南康家具物流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使南康家具通达四方。但这些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落后,鱼龙混杂。尤其是代收货款现象一直是困扰南康家具企业、主管部门乃至市委、市政府的一大“心病”,是影响南康的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没有专业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分散在家具城周边,既不利于监管,又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混乱。
三、几点建议
1、在省、市层面统筹家具产业发展。把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纳入全省、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调度,在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产业布局中,明确南康为全省家具产业中心,把家具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安排在南康,其它市(县、区)不再新批家具产业项目。在省、市的招商活动中,每年安排一次南康家具产业专项招商活动。鼓励各市(县、区)和驻外招商机构引进家具企业落户南康,对落户南康的家具产业外来投资项目享受江西省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
2、对南康家具产业建设用地给予倾斜。每年安排1000亩用地指标专门用于解决南康家具企业的用地问题。规划建设5000—10000亩的龙回家具加工区和镜坝家具加工区,主要承接广东、浙江转移和本地家具企业退城进园;规划建设1000亩的家具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物流行业规范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南康家具的知名度。把南康家具区域品牌宣传列入省、赣州市级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加大在中央、省、市媒体的广告投放和宣传力度,扩大南康家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省、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南康家具产业的宣传。
4、建立家具研发机构。建议批准成立“南康家具研究开发院”,为赣州市直管的副县级事业单位,采取市校合作等形式,积极引进人才,就南康家具产业的设计、质量、创新、品牌等进行常年科学研发,指导南康家具产业做大做强、科学发展。建议省、市财政在建立机构、引进研发人才等方面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5、加强培训,提高业主素质。加强与省、市高校的合作交流,对南康家具企业主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家具业主的综合素质。如有选择性地安排一部分家具业主到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建议由省、市财政每年下拨专项培训经费200万元用于提高南康家具业主素质的培训。
【焦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05-21
天宏焦化厂实习报告05-30
延迟焦化08-19
焦化生产09-04
焦化煤气09-21
焦化柴油10-24
焦化产品10-26
焦化企业生产06-27
焦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07-02
焦化企业营销策略分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