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2024-07-05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共15篇)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篇1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1、教师应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

2、教师应是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篇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突破计算机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 克服纯技术学习的观点, 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道德与法律意识。要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知道怎样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1. 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

实践证明, 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践操作,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应用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之中, 它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 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如, 在利用Word进行文字排版的学习中, 让学生带着排版任务学习Word, 在版面中加入式样、标题与注脚等, 在应用的过程中, 逐步了解文字处理规则, 以及用word进行排版处理的局限性。

2. 用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信息技术

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可以通过小组共用一台信息设备进行某种教学活动。例如, 分组在因特网上寻找某些信息, 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有的查找站点地址, 有的操作信息系统, 有的进行编辑。又比如, 共同利用软件工具, 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学习小组在讨论了设想以后可以进行分工, 有的画出初稿, 有的录音并合成数字化声音文件, 有的把图画输入信息系统并且加以修改完善, 通过这种分工合作, 他们完成了一项任务, 同时学会了怎样利用信息系统完成工作。需要强调的是, 在小组内分别完成各自的探究任务后, 除了组内的交流, 还有一个组间的交流、整合和总结提升的环节, 以感受、了解和获得其他成员的相关经验, 对这个探究任务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信息技术要与其他课程进行学科整合

在“动”中学习信息技术 篇3

一、注意观察——动眼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进行观察,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并且使他们从“学会”变为“会学”。

由于信息技术不是应试科目,因此与以前学习阶段的学习有所不同,再加上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教育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有些同学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有些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而有些在进入高中才接触到计算机,这种“贫富悬殊”现象,使得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从易到难,逐步认识、操作计算机。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关于“删除”这一操作,我问学生“删除键”是哪个时,一部分学生知道是“Delete”键,可有些同学也表现出了质疑,他们觉得在平时输入内容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错误一般是通过回车键上面的“Backspace”键来删除前面的内容的,这时我告诉同学“Delete”是删除键,然后让同学们注意观察计算机屏幕,而我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对计算机操作,这时有的同学注意到这两个操作的不同,马上叫起来通过“Delete”键是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而“Backspace”键删除的则是光标前面的字符,然后我又选中一部分内容分别用这两个键再进行操作,同学们又发现这两个键的操作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就能很好认识、理解这两个键的不同,并能激起学生想了解计算机的兴趣。

二、归纳总结——动脑

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可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却是大相径庭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提高效益,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找到学习的乐趣,有时甚至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有成就感。

在选修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关于图形与图像的知识介绍,我先把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时学生知道了图形是矢量图,而图像是位图,虽然在其他学科里也接触过“矢量”这个概念,可他们对这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是一头雾水,这时我就通过投影打开了几组图形与图像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总结。

首先我打开了一组“笔”的矢量图和位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时学生就体会到了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绘制的图形,而位图是由像素点组成的;然后我打开了一张蓝精灵的矢量图,把它放大到了800%,接着又打开了一张一模一样的蓝精灵的位图也放大到了800%,马上就听到了有同学在下面议论起来,怎么那么难看,像马赛克一样;紧接着我又分别打开了一张矢量的Logo以及花的图片,接着又展示了几张位图,有同学就说矢量图一点都不自然、逼真;最后我分别打开了这些图片的属性,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总结。我把同学总结的归纳了一下,再介绍了一下矢量图可以用软件轻松转化为位图,而位图转换成矢量图要经过复杂、庞大的数据处理,而且转换后矢量图的质量有很大出入,很多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更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三、实践操作——动手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不同,是一门可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的过程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注意这一方面的注入。

信息技术实用性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许多学生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excel的操作时,我们可以以学生们常见的“课程表”“座位表”“成绩排序表”等为例,开始时我就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班上的情况自己试着做一张成绩排序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表格的输入没有问题,可在做的过程当中就有同学不断地发现了问题并提出来,希望老师教他们解决。这不就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吗?于是便纷纷提出了“如何把单元格里的内容快速地复制”“如何选出分数高于自己的同学”“如何使表格看起来更美观一些”……然后我进行提示,有些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有的很快操作成功了,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甚至还有一丝骄傲;有的虽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不气馁,不断进行尝试,而且在上课时我也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操作比赛,这样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帮助,有助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性、时代性等特点,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能使自己不被时代淘汰,还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篇4

首先非常感谢微软携手助学工程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在这里更好更方便的学习。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我都会认认真真的去做。同样,对待学习我也是如此。每一次老师上课,我都会按时来,而且认认真真的听,虽然我计算机基础不差,但我仍然虚心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用心去领会老师的上课策略,授课方法。以及怎么应对突发疑难问题和事件等。这都是需要我学习的地方,我口才不甚好,但我想我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一定也会教好学生的。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我这个老师的。

其次,我利用网络平台,认真的学习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阅读每一个案例,我还很用心的读了老师推荐的红宝书和蓝宝书上的内容,收获甚大,让我懂得了很多教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改变,也进一步规范了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习了很多优秀案例,对我的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为这次学习是采用网上自学模式,所以非常方便我们的学习。各个主题的培训活动设计合理,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配套光盘里包含了各种案例,活动模板,阅读资料,评价参考量表,参考答案等栏目,利用资料,我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网络平台非常注重教师过程性学习和反思,我每学完一个活动,都认真按要求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并及时在班级讨论里发了贴子,感觉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很幸福。

通过本次学习,我还做了一个网站,链接了一系列有关网页,并申请了空间,进行了发布和上传。原来我处理教案一般都是用word软件,但这次老师推荐了一款可视化工具Freemind,可以制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图。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及对分析结果进行表述时,可以借助一可视化工具Freemind画思维导图,这样比较简洁、直观,而且有利于清楚地描述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3 篇5

1.密码czgg080

12.彭景授课资料: 密码jspx2012PJ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随县尚市镇中心学校 童加云

七月十三日我作为一名学员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学习,从老师转变为学生,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武汉,让我再次体验学生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武汉的七月应是骄阳似火,但天公作美,瓢泼大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接着凉爽的天气陪伴了我们八天的学习生活。乘坐随县教育局专门包用客车,不仅缩短了我们到武汉的时间与距离,更是让我们体验到了高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与新奇。

来到武汉工程大学,首先感受到的是培训承办方周密的安排和对学员的热情接待。快速注册后,我们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寝室,床铺已经安排就绪,再加上寝室的空调,一下子让我们学员不再担忧武汉这个火炉的烘烤。紧接着班主任的欢迎词和安全提示让我们倍加温暖。

回顾八天的学习感触多多。

首先是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带给我们学员的感动与震撼。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思维方式,前卫的个人观点让自己深感乡村老师的信息闭塞与自己教书底蕴的不足,更深的感到终身学习对自己从事职业和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在这些授课的老师中,尤其他们对自己学科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事业、人生不懈追求的精神更是深深吸引和感动着我们所有的学员,给我们以启示。肖作均老师也出生在农村,开始也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从信息技术到

1脑科学研究,如今他游学于世界各地,让我们敬佩与羡慕的同时,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生中不断追求的重要,更感受到了肖老师所说的人生要“高站位”的重要,更让我们明白只有站位高了,眼界才宽广,人生奋斗的动力也才会更大。肖国新老师从一个小学教师成长为如今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彭林老师从一个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如今的信息技术专家,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授课中都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同样具有学科优势,只要热爱自己的学科,耐得住寂寞,努力工作,不断追求,终究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表现出的自信,与我们常常报怨信息技术老师地位低微或不被重视而产生的自卑情绪相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或许就是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所在。这次培训,作为一名学员不仅学到了自己所带学科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在自我成长、终身学习上得到了许多启示。

这次参加培训,转换自己的角色,让我们又是一种体验。寝室上下铺依然睡得香甜;自己洗衣服让自己学会了离开家人后的独立;排队打饭,众人聚餐;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大教室听报告,专心听记笔记„„使我们再次感受学生生活,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时代。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可这短暂的时间里,但不知觉中同学间却结下了浓浓情意,让我们永远铭记。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心得体会

从三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我进行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的学习。历时两个月,用去2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知识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共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六个模块,前四个模块中包括教材分析、案例分析,后两个模块中包括教材分析、案例分析、教学课件、课程视频、测试与练习等五个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分析有六章,每章包括教学目的、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部分。案例分析共提供了十一个案例。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分析共有五节,案例分析12个;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分析包括4节,案例共19个;网络技术应用教材分析包括4节,案例共10个;数据库技术应用教材分析包括3节,案例共32个,教学课件共3节,课程视频16个,测试与练习10个;人工智能初步教材分析共4节,案例共13个,教学课件1个,课程视频11个,测试与练习4个。

二、获益

通过学习,使我获益非浅。本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有十

余载了,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也有三年了。高2013级是实行高中课改的起始年级,那年2010年的夏天,我校高2013级的教师在教师E通上通过培训持证上岗。我虽然也经过培训,但没有今年培训获益之多。今年的培训知识系统,使我对怎样进一步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我还记得2010年秋教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时,一切都是进行摸索。因为课时少,课程内容多,加之新教材,说句实话,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011年秋教《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时,效果要好一些。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次的经验。2011年春我校选修的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学生一点儿基础也没有,我当时教学时就很困惑:一节课上多少内容为好呢?怎样学生才能接受得了呢?等等,总之缺少一个指引。2012年春我校选修的是《网络技术应用》,我觉得这门课程好教学一些,因为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要多一些,基础好一些。正好这时,进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我学习的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获得了以下收益:1、备课时教材分析应深入。2、教学时教学目的应明确,教学策略应多样。3、课时分配应合理,符合学生实际。4、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5、教学评价应综合化。6、好的案例开拓了我的视野,活跃了我的思维。

总之,这次培训受益多多,特别是那些教学建议,提得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篇7

一、改变传统思想认识, 更新信息技术教育理念

当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具体表现:1.学生根本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 觉得不好玩, 课程教学枯燥无味, 教师讲课繁琐难懂。2.电脑基础知识缺乏, 基本功不扎实, 课堂实践性操作觉得困难。3.痴迷于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教师课堂严格地管理, 使痴迷者无心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造成以上不良后果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学校教育, 同时家庭和社会的监管不力与消极影响也是有关系的。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是当前大多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所出现的教学不力或引导不当, 都将会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变化。因此,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直接承担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任务与责任, 必须能够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 不断改变思想认识, 从根本上转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改变现有课堂教学带来的困惑。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阳光成长、健康发展, 建议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 切实抓好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力度, 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 把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升学必考的科目, 不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各类的知识竞赛。制定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与有据可参的考核标准, 并通过制定一些奖励性的措施, 对在校内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或市、县各级各类电脑制作大赛作品选送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激励和鞭策,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精心设计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

要让学生渴望成功,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学习目标。首先, 学习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 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过低,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 就可以摘到果实”。其次, 学习目标要清晰。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指引学生踏踏实实地去努力, 不至于半途而废, 由此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另外, 学习目标的形式要新颖。新颖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比如, 在学习了“发送电子邮件”的课堂内容之后, 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如果只让学生自由地试着发送一个到教师设定的作业邮箱, 许多学生会毫无目地胡乱写一两个句子就发送交差。还不如让学生相互索要邮箱地址, 给对方发一句祝福的话, 或是赞美对方的话、或一个谜语。如在节日前, 还可以发一张贺卡。

三、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个目标, 没有一定的压力, 就没有动力, 我在教学时就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任务, 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目的来进行教学, 这样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学习有动力也易于接受。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协调性,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而且要设计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

例如, 在学习网页动态效果制作教学任务时, 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的相关知识和Front page的基本操作, 完全能够制作出一个简单的网页。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页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小小的任务, 让学生自主完成滚动字幕、交互式按钮、视频、音乐以及Flash动画的插入等等操作, 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充满动感的网页。有了网页素材, 在没有限定具体任务内容的情况下、学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只要教师给个小小的提示, 学生便能完成很有特色的作品。通过一个个小小“任务”的完成, 学生从中体会到创作的喜悦, 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重视教学的激励功效,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与鼓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各学科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方法。这种激励方法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更为重要。

信息技术知识抽象, 操作要求严格, 初学者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犯很多错误。教师往往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 (这还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有关) , 容易变得急躁, 大声斥责学生的事情屡屡发生。使学生对成功的渴望, 变成对失败的恐惧。以至于越来越胆小, 越来越害怕上信息技术课, 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如果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 教师淡化学生的错误, 耐心地指导学生克服困难, 同时尽力发现他的闪光点, 及时多给表扬肯定, 哪怕这困难是微不足道的, 往往能把学生刚刚产生的畏难情绪, 立即转化为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形成个体的成功体验, 从而大大激励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任务也是关键。要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必备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 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勤学好问。学生只有更好地呵护兴趣这一沃土, 才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不断地健康成长, 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在中小学生当中, 却出现了“痴迷电脑游戏, 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的现象。因此, 要改变这一局面, 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作用, 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 成了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本人就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作了一点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 2012 (8) .

[2]庄晓红.兴趣——信息技术的源动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4) .

[3]汪爱莲.新课改下,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J].中小学电教, 2011 (6) .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篇8

【关键词】整合  主题  完善  归纳

江苏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网络基础中有一章节是学习下载,内容包含《下载图片》、《下载文字》和《下载网页》。下载是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网络应用能力的一个方面。通过教师的合理优效地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能将所学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综合这三课的以下载为中心操作任务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点整合,教师制定了一个主题任务让学生来认识下载、学习下载,最后掌握下载的技能。

根据学情任务主题就提炼为《小小机房看昆山》,具有生活化和开放性。

一、生活引出,搭建任务梯台

1.疑问开篇,引出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你了解家乡昆山有多少呢。如果远方一个朋友要来昆山,你将如何介绍。

简单的对话,揭示主题《小小机房看昆山》。此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昆山。如果让你介绍,没有网络支持怎么办?(可以先查询了解再下载)

这个环节需要学生之间小范围讨论:什么是下载?简单说说下载的含义,即让学生认识下载及意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下载的作用,体现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学生感悟到下载的根本是将网络的信息复制到个人电脑中,有利于下载操作的学习。主题任务选择介绍家乡为了让学生有种亲切感,使用计算机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投入意愿。这项主题的完成还囊括了下载的几个知识点,相互融合,学习有比较、有延续。

2.归纳任务,共探如何完成。

师生就此开始讨论明确:下载网络上介绍昆山的内容来了解昆山。这里笔者安排让学生分组做汇报:你准备下载些什么。

教师则把学生罗列的进行板书强调,比如图片、文字、音乐等等。

整理后揭示任务:

设计意图:

围绕主题任务,搭建任务梯台。学生因此明确学习操作的目的和方向,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善于归纳梳理思维的能力。

二、环环深入,激活操作舞台

1.紧锣密鼓,引导建立文件夹。

教师继续质疑询问:任务明确了,可这些下载来的东西你准备放哪里呢。引导学生学习文件夹的建立。

文件夹的建立知识点的学习,安排学生自学。

自学完成请学生示范操作,教师深化下过程,并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文件夹的概念,比如抽屉、口袋等。

设计意图:

建立文件夹即一个电子口袋的概念,形象又贴切,为下文的资料存放做基础,是任务梯台的重要部分。自学是为了让学生探究感悟虚拟口袋的作用,以便完成文件夹的建立。

2.小组活动,下载图片。

启发学生说昆山代表图片:你会选择哪些有代表性的图片介绍昆山呢?(有周庄、千灯等古镇景点,也有昆山三宝,琼花、并蒂莲和昆石,还有饮食,诸如奥灶面,美味的大闸蟹和万三蹄等等。)

该环节采用先探究尝试后小结再练习的学习过程,先让学生自我学习,下载若干图片到建立好的文件夹。教师只给一个网址(百度)和一本书(教材),学生自己尝试。

师生交流:你的文件夹里下载了相关昆山的图片了吗,你下载了什么图片。先看成果,再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关注师生差异,让学生示范图片的搜索和下载操作过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

自学为主,教师巡视点拨辅助。提醒下载图片选择时拓宽想象面积,为得到丰富的资料埋下一个伏笔。

3.教师追问:除了图片,还可以下载什么?

让学生自主学习文字的下载,并随时关注多数学生学习动态。开展讨论:文字如何下载到电脑。(结合教师的文字下载教程思考)

文字的下载与图片的下载是有区别的,它不同于图片的直接右键保存,可以用复制粘贴保存的一系列过程。

此环节教学步骤:

搜索有关昆山三宝的网页,浏览文字。

网站或教材同步自学,尝试各种方法下载文字。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学生的操作方法是五花八门的,常见的是复制粘贴文字,有的用记事本,有的用word,教师给予肯定,并提醒学生要保存。

教师引导通过菜单另存为,保存为文本文件。此时穿插一个小讨论:两种方法的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与图片的下载再进行大对比,感受两者的异同。

4.分段展示小成果,纠正存在问题。

看看你的文件夹,成果给大家欣赏下。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管理文件的能力(打开浏览图片和文本文件)。

体验网络获取信息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

图片的下载和文字的下载为重点且方法不唯一,比如图片的下载,除了图片另存为还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甚至粘贴在画图软件再保存。师生交流时立足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可行性开展讨论,各抒己见,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

图片和文字两者的下载不拘泥于先后的顺序,开放化根据学生的动态回答进行学习,鼓励学生总结表达自己的操作,思考并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5.网页的下载。

网页的下载是综合图片和文字一起——整页的下载,学生理解起来不如图片文字直观,教师以书做比喻,整本书是一个网站,那么其中一页就是一个网页。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学习心得 篇9

远程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方面,是教育学横向的分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技术层次的学科,是教育学纵向的分支。

远程教育只不过是教育技术施展其本领的一个领域。但是由于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赶到了一个时代,并且都是因为收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突破。因此两者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教育技术应该指导远程教育,而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丰富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一种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和控制的过程,就是教学最优化的过程,它可以应用到学习教育,也可以应用到非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也是一种学校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实践应用领域,是今后的一个研究热点。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从学科的角度来看,首先两者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两者之间是“并集”的关系。预计将来可能会有“远程教育专业”出现。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从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两者是一个“交集”的关系,而不是“子集”的关系。比如,远程教育中的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就涉及到教学设计的一些知识,再如,在师生交互方面,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都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与学的理论。

教育技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首先它是一们专门的技术,这门技术被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所以一切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以至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世界的先进技

术都可以称为教育技术。而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他主要针对已经脱离了学校教育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有目的,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来进行学习的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逐渐的“热”起来是必然的。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们独立 的学科。但严格地说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的“子集”是 不确切的,应该说二者已经相互融合,很难将二者分开来说了。

丁兴富教授在《远程教育学》中谈到教育技术的两种应用:一是教育技术在校园教育中的应用,一是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能否得出,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之一?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教育技术学的教学设计理论为远程教育教学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同时远程教育中的诸多问题给教育技术提出挑战,促进教育技术学进一步走向成熟。

长期以来在国际上远程教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专业,而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仍然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个方向。

人类正在迈进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知识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源,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教育界追求的目标,终身学习也将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这就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教育的大众化和学习的终身化加速了远程教育的发展步伐,信息交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增进了远程教育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远程教育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教育领域。

在我国构建一个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要教育形式之一。

从我国的专业目录分类来看,远程教育还是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方向,这一早期的分类已经完全不能符合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硕士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不同的,每个专业中只有一门课程是有交叉的,即有的教育技术专业中开设一门“远程教育”的基础课程;远程教育专业中设有与“技术和媒体”有关的基础课程。

我认为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专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技术学和远程教育学是独立的两门课程,因为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都是不同的。

第二,由于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在研究方法上也就不同,前者是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教育技术领域的主题,后者是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远程教育领域的主题。

第三,在管理课程方面,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是技术的管理,而远程教育关注的是远程教育整个过程的管理,如管理模式、组织文化、成本效益、人员管理与学习中心管理、资源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知识产权和版权等等。

第四,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课程中,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基于计算机的各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远程教育则关注的是多媒体的教材设计和课程开发,其中设计和开发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的印刷教材仍是主要内容。

第五,关于教和学的过程,教育技术关注的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而远程教学关注的是提供适合远程学习者需要的多种学习途径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六,在教育技术专业中,技术和道德、技术和文化是相关的课程。而在远程教育专业中,对远程学习者的研究、远程学生学习支持、国际和比较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师资发展和培训、远程教育和社会等是重要的课程。

然而,在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两个专业中,它们的关系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这是因为在学习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时,既要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又要掌握远程教学的知识。而远程教育专业也需要学习技术和媒体的知识,这是因为在远程教育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来传递教学。

远程教育之所以会成为教育技术重要和主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其主要原因是远程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对教育技术最依赖,对教育技术发展最敏感,应用教育技术最坚决也最彻底。对其他教育形式,教育技术是锦上添花的辅助手段;对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是其赖以生存的必备平台。远程教育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果,实现了向第二和第三代远程教育跨越式发展。远程教

育与教育技术有着不解之缘。以此为由,将远程教育纳入教育技术的范畴之中,看来是合乎情理的。

在探究两门学科的本质方面,远程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可以分开进行为主要特征,能够独立培养人才的完整的教育形式;而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是支持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通用支撑平台。教育技术不仅支持远程教育,同样也支持常规的面授教育,支持传统学校以面授为主的教学。而远程教育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以教与学活动在时间和(或)空间上可以分开进行的教育规律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属于社会学科。凡是教育所涉及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远程教育都要研究,而决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上。二者在研究内容上虽同样强调技术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多有交叉,但绝不是一者包含另一者的关系。远程教育被教育技术包容的认识也会给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危害。长期以来,我国的远程教育归属于教育技术领域,形成教育技术领域势强力壮,学者如云,相比之下,我国远程教育领域是个“弱势群体”。教育技术领域的强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教育全民化和学习终身化的现代社会要求日益增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当今远程教育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的大力支持,进行合作和联合,共同发展,使远程教育在建立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

农村信息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我认为要做好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就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管理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和平常工作经验得如下体会。

一是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信息采集体系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在农业各行业和农业服务领域建立了近40条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处理。相继建立了生产、市场、进出口等50多个数据库,信息资源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面,能够客观反映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为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是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三是建立各类农业信息的实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宣传和展示,扩大影响。建议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合作组织(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会)、种养大户,作为农业信息化扶持的重点。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强烈,有能力比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户的带动力强,效果也会很好。

四是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加强农村信息队伍建设。要设立乡镇村信息站的信息员岗位,使农民能够通过信息员反馈信息,并在农村信息网络上随时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另外还能通过他们向专家学者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信 息技术学习心得doc 篇11

关键词: 移动终端设备 网络 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教师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词汇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和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目前,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词汇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范琳,2002;陈峥嵘,2006;侯香勤,2011),不同层次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研究(张萍,2001;丁怡,2006;苗丽霞,2008),词汇学习策略和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黄小萍,2010;王瑛,2013)。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广泛使用,英语学习越来越依赖各种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词汇学习策略的变化是将来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结合当前外语学习环境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1.调查样本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西华大学500名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分别来自能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贸学院、理化学院。作为研究工具的调查问卷,所有问题均采用5分制莱克特量表形式。传统的词汇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含预先计划、选择性注意、自我监督、自我评估等。认知策略有六类,分别是查词典、猜测、做笔记、编码、重复/死记、活用。社会(情感)策略指与人合作、自我激励、控制情绪等。此次调查着重于网络和移动设备对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问卷共35个问题,是笔者自己设计的,基于传统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并结合前期的开放式问卷,受试的英语老师协助完成了问卷的发放收集工作,共收回有效问卷461份,回收率为92.2%。测量英语水平的调查工具是受试在2015年7月初的英语期末成绩,该测试包括写作、听力、阅读、词汇、完形和翻译六部分,由大学英语教研室任课教师共同设计,测试后的试卷分析表明整份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均达到要求。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词汇学习策略的新变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它的读音、拼写及词性等,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掌握词汇的深层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词汇库和语义网络中,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随时提取。因多媒体技术提供的生动情景和网络环境,英语词汇习得成为可能,即在语言实际使用中自然随意增加词汇。总之,词汇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学习,而是一种意义学习,是习得。根据前期进行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笔者总结了移动设备和网络影响下词汇学习策略的新变化。

元认知策略。有了移动设备和网络,自己确定需要学习的内容及难易程度,按照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词汇量,确定学习进度和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词汇呈现模式,学生可通过网络自由阅读那些包含高频词汇的英文杂志、报纸,进行词汇练习与拓展。学习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关词汇的学习、练习、阅读及测试等。

认知策略。(1)查电子词典策略。当学生遇到新单词时,首先应该呈现单词的读音和意义,一些词汇学习软件可及时提供读音和释义及语料库分析,在线词典和鼠标取词功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重复策略。记忆单词时,如果能间隔性重复,效果较好。有了无线终端,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3、MP4等,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摆脱了传统教学受到的时空限制,词汇学习成了时时、处处的事情。调查中发现,有的老师将一些重点词汇通过微信或短信的方式发给学生,并且会不断重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针对重点单词及词组的测试也可分批发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科学地复习。重复策略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坚持在线阅读英文报刊,养成在英文报纸中复习和习得词汇的习惯。(3)编码策略。如果采用多种编码回忆,所学知识点更易被记住,因此,多模态学习材料呈现,可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材料呈现时,视听结合优于单独视觉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利用MP3进行听力训练及词汇听写,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读音进行对比,矫正发音错误。很多老师喜欢制作微课,将一些重点词汇用一段音频、视频来解释,学生可通过访问特定网站,如校园网,获得这些词汇讲解资源及其他很多词汇学习资源。(4)活用策略。学生可通过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进行英文交流互动,包括视频互动,这样的互动可用于单词复习。课堂上这种互动较费时,但如果在网络中开展此类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随时参与,而且可以相互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词汇记忆兴趣。此外,还可通过各种作文批改网进行写作练习,得到及时的 反馈和帮助。网络还提供了很多的阅读材料供选择,使学生在阅读中活用单词。

社会/情感策略。和传统的教室环境中学习不同,移动学习让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更频繁,利用学习工具构成互动模式。生生间的互动模式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学生既能分享各自的想法与反馈,又能彼此督促学习。短信、QQ、微信中英语及词汇的使用,让学生更有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微信或QQ英语语音留言中听不懂的单词会不厌其烦、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

2.2词汇学习策略描述性统计

表1 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注:单因数方差分析表明得分较高的策略与得分较低的策略之间的均值差异是显著的(p值均小于0.05)。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查电子词典和重复策略这两项有较低的标准差和较高的平均值,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使用电子设备查阅单词,通过无线终端和网络进行学习和复习。作为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要素,编码和元认知策略的均值都超过了3,说明多数学生会利用移动网络设施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做到自我监控和自我测试,而且会使用多种手段呈现材料。相比之下,活用和社会/情感策略两项平均分较低,说明学生用英文进行口头交流的机会不多,书面表达也较欠缺,英语词汇不能在口语和作文中得到练习。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1)尽管新的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语言知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素养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2)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利用现代技术活学活用单词受到较多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一些参与机会,但是教师的讲解仍为主要内容,学生养成了被动吸收的习惯,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单词应用于口头和书面的表达。

2.3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差异

T检测用来确定英语水平不同时,策略运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进行T检测的过程中,根据测试分数的高低(得分是否高于平均分67),受试被分为两组:组1(≥67),233人;组2(<67),228人。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策略运用与英语水平差异T检测

表2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大部分策略时,两组受试差异显著,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也高。但在查词典和重复两项策略中,两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在学生中被普遍使用,无论英语水平高低,都可借助这些设备设施学习词汇。调查还发现,两组样本在策略使用的频率顺序上各不相同,组1的受试使用最多的是元认知策略,其次是编码和活用。组2的受试喜欢使用查词典和重复策略。从此项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更能预先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而且能活学活用,而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则更被动,除了查电子词典和重复记忆,好像没有更有效地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两组受试都未能很好地使用社会/情感策略,不能积极地通过各种现代设配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

3.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外语学习和词汇拓展面临着全新的时机,各种外语学习客观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网络和移动设配的不断发展,外语学习将变得简单,但是词汇的发展仍然需要持之以恒和长期积累。很大程度上说,词汇学习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学习者有更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使用现代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使词汇习得成为可能。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词汇的各种策略,而不是只教会他们某些具体的单词。学生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坚持不懈,积极热情地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和网络学习,大量阅读各种英文网页,有了大量词汇输入,足量、有效的词汇输出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陈峥嵘,王立非.双语者词汇习得策略———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4):68-73.

[2]范琳,王庆华.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分类组织策略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209-216.

[3]黄小萍.英语词汇观念和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68-73.

[4]侯香勤.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习得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J].外国语文,2011(2):128-132.

[5]丁怡.外语善学者和不善学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6(6):47-51.

[6]苗丽霞.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策略对比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1):57-60.

[7]王瑛.认知风格对二语词义猜测影响的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13(3):59-64.

美术学习心得 篇12

可爱四班

今天的学习是由蔡老师和李老师为我们进行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更爱美术了。我知道了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能使学生感受美;新纲要的标准下,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欣赏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果幼儿能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那么就能更快提高幼儿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从而开阔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美术欣赏在美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內容。其中美术欣赏可以说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理解和欣赏美术的能力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来说是更重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能发展其感官功能,开阔眼界,丰富表象储备;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美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享受;为幼儿创造力做奠基。

二、实施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我懂得美术欣赏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中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在低幼儿童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有其它活动不可代替的功效,它对开阔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艺术兴趣,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在培训中我学到了进行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时采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三、正确选择美术欣赏作品

美术欣赏的作品,都包含着审美因素,只不过有的显而易见,容易把握,有的含蓄、深刻,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美术欣赏的基本素质只能从审美实践中来,多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美欣赏基本素质的首要条件。

美术课堂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这次培训中和以后美术课堂教学中

美术学习心得 篇13

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就要对教材重新理解和处理,针对教材的不同章节,都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触动好奇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强化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技巧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深挖教材,打破课堂常规,不被传统观念束缚,有效积极地引导学生,课堂中顺应认知规律,根据不同发展需要进行教学,不草率的评价学生,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愿学、乐学,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美育的精神在于创新,而艺术重在创新,在学生阶段他们的创新意识,往往处于萌芽阶段,需要不断挖掘,给足养分,使其开花结果。每个人的创新能力,从表面上看是体现在智慧的基础上,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情感和创新欲望有密切联系。所以,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他们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形成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为将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作文 篇14

[摘要]:新课程强调语言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少不了语言。两者相辅相成,如同鱼与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而作文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拓展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想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这不仅是我的心事,也一直是许多师生心中的症结。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倍尝艰辛。有人认为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人主张由说到写,降低难度;还有人建议作文要在玩中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等等。的确这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也收效不小。但是,静心而问,学生感到作文难,没内容可写,难道真是写少了,练少了?是老师指导方法有误?其实并非如此。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其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在新课改中强调,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言万语,也很难以有片言只语。当然要想写好作文,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光有语言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开启这把“金钥匙”呢?一、 要注意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并重。语言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少不了语言。两者相辅相成,如同鱼与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两者相互并重,语文这棵常青树才能枝繁叶茂,作文才能开花结果。1、捕捉学生的谈话教师要着眼于日常生活,让学生学会积累,提高生活积累的“质量”。我认为学生之间的谈话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往往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伙伴交流,这一部分生活积累“量”足“质”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留意收集师生、生生等课余闲谈的话语,敏锐地发现有新意的思想内容。同时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整理话题,练习写作。平时我喜欢在课余与学生谈话,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一次,他们在说咱班的同学,我仔细听“你们说咱班的王明怪不怪?”“你为什么说他怪呢?”“他太怪了,从不玩,总是看书,玩电脑”“平时不说话,可到关键时候,只有他一人在津津乐道,难道你不觉得他怪吗?”“还有你瞧他那样子太怪了。”我马上抓住这个热门话题,以《你心中的怪同学》为题,自由作文。学生的作文观点新颖,富于情感,现实性强。2、每日一忆,每周一记写日记就是反映当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你只要将其中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实践证明,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二、用科学的方法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 篇15

05611502

1120151191

沈晓宇

这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许多以前对计算机迷惑的地方。在高平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演练下我渐渐明白了。以下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

这门课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0sI的分层体系结构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全面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应州、管理、安全、Internet 及其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我们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将更深刻地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并能够解决计算机网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的学习,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还能更快地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最终设计出一个先进、安全、可靠、高教、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许多人以前都有接触,但真正了解网络的,首先要理解网络的层次结构。

也就是七层协议。OSI的七层结构并不是目前真正的工业标准,目前业界在广泛使用的是TCP/IP网络,应该算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TCP/IP分层模型的四个协议层分别完成以下的功能:

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协作IP数据在已有网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实际上TCP/IP标准并不定义与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功能。相反,它定义像地址解析协议这样的协议,提供TCP/IP协议的数据结构和实际物理硬件之间的接口。

网络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本层包含IP协议、RIP协议,负责数据的包装、寻址和路由。同时还包含网间控制报文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诊断信息。

传输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它提供两种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其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流运输服务,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数据报服

OSI和TCP/IP七层协议参考模型

应用层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达层。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包括Finger、Whois、FTPGopher、HTTP、Telent、SMTP、IRC、NNTP等。

其次,就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通俗地讲,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虽然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局域网一般来说只能是一个较小区域内,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不过在此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IP地址基本概念

Internet依靠TCP/IP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不同硬件结构、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网络系统的互联。在Internet上,每一个节点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的地址,由4个8位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之间用点号隔开,用于标识TCP/IP宿主机。

每个IP地址都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标识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宿主机,主机ID标识该物理网络上的每一个宿主机,于是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地址来标识。

IP地址构成了整个Internet的基础,它是如此重要,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无权自行设定IP地址,有一个统一的机构-IANA负责对申请的组织分配唯一的网络ID,而该组织可以对自己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主机ID,正如一个单位无权决定自己在所属城市的街道名称和门牌号,但可以自主决定本单位内部的各个办公室编号一样。

上一篇:选拔大学生村官纳入选调生下一篇:全市企业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