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24-10-04

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

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寇刚

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大学教育的常识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和新教师的现场教学示范课。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

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

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总之,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参加培训的。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师专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而且还是刚毕业,对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未能认识。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都是毫无经验,我迫切需要学习和认识。庆幸的是: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新老师的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加入新教师培训队伍中去,学习别人宝贵的经验。本次培训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班主任学习方面,使我们感受颇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老师是决定性因素,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做为老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老师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心灵的媒介。老师可以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能受到感化决定权在于老师。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种激励的方法去爱护我们的学生 这样就会多一些优秀的学生。如果我们能欣赏每一个学生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是一抹灿烂的阳光,每一个小荷都会露出尖尖角,每一颗星星都有闪烁的机会!

二、在班级管理方面,对我影响最大。

(1)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虽然我们经常讲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换,但是在更多时候的班级管理中没有能够顾及到孩子们的真实心情,没有用心做学生的心灵的读者。我要用我的真心去爱孩子们,让孩子们有许多真心话想对我说,让孩子在他需要的时候找到我倾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提到我,就足已。(2)不露痕迹的教育。在开学第一天,给孩子们提供一份温馨的服务,给孩子们的第一封信,给新生的三句话。在教学工作中努力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的新起点,善于敏锐地捕捉教育的时机。“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令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是我追求的目标,坚持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想做坏孩子,在班级管理中给那些落后的孩子总是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宽容,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总是不断表扬。让每个孩子在班级中都有一份温馨的感觉,都有一份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责任心。但愿在今后的教育中有类似的不露痕迹的教育。

(3)幸福是一种心态。体验幸福感,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生命的成长,教育的幸福从学生中来,从实践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写作中来,从反思中来,从难题中来。不能把学生的琐事当成是负担,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收获就是他们成长的脚印,成也好,败也好,都是我们在班级学校生活中的幸福的事儿。我们应该感到生活着是幸福的,在幸福中生活就不会感到工作有多么的累人。

三、普通话培训方面:

刚开始学习是不以为然的。不就是普通话吗?小学水平已足够,自己学了几年的教育专业,普通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当我听完 教师的 时,终于有了些忐忑的心情。情况还不止如此,当我认真检查自己的发音时,才知错误很多。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时学到的一些小窍门

1、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工具,要想语音标准,必须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都多下功夫,弄清每个音节的口形和归音位置。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汉语拼音,才能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2、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对于不同的地域,这种区别也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对应规律。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掌握了这种规律,纠正方言,正确练习,学习普通话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3、先学会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

在生活中,有一些字、词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例如:“您好、谢谢、请问”等,先学会这些常用的字、词并不断使用,待掌握以后再逐渐扩大学习范围。运用这种方法,容易看到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不怕嘲笑,持之以恒。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笑话,但不能因此而退缩。相反,要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把他人的笑语变作自己学习的动力

我从内心里感谢这次培训,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讲普通话,使自己的普通话话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此外,还要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宣传橱窗、展板等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悬挂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标语,在班级、校园各处张贴推普标语,让说普通话的意识深入到学校每个人的心里,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推普氛围。

四、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理解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传统教育已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指导思想,进行新课程实践与研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已逐渐被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的氛围所替代,课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和活力,学生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

然而,在刚刚课程改革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束缚,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能一下子深刻领会体育新课改的精神。如何很快适应新课标,掌握新课标呢?我不禁有些彷徨。当我迷茫之际,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陶行知先生注重用崇高的师德、师魂感染学生,用高超的育人智慧启迪学生,善于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塑造人格。他的“民主的教育”、“民主的教师”等观念不正是当今新课标所提倡的吗?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1、树立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开发。

新课标提倡的“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与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不谋而合。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新课程正在致力于建立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开发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一切管理课程的权力,要求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各方面取得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我在平时教学中,能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所教内容资源的开发,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书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心和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水平。

2、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但却不喜欢上课的怪现象。“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用一些教学游戏以及一系列主题活动,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程的学习。

3、追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老师常常以严师自居,高高在上,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师生的关系难以融洽,情感难以沟通。因此教学或表现为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先教后学。陶行知先生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他对“民主的教师”作了如下定义: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小学生学习、游戏,……他还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地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自信地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勤动手;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学生不要太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教师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学习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享受教学快乐,改变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中的绝对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意志以及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不同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学校课程追求的是对人的培养,就是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来看待。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要做到多用鼓励,区别对待,经常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行!”、“请再接再厉”、“有进步,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朵小红花,一记掌声和一句鼓励,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无穷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让我们高举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精神旗帜,“热爱,奉献,实践”,与新课改同行,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有人说:“不变的老师,流水的学生。”我要说:“老师也要变,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让我们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各位老师,教育界的同行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此与各位交流初为人师的感受与心得.我叫张琳来自于满洲里职教中心.我手里的这张照片是目前我所带的07俄1班全体同学9月份军训时的合影.这张照片就压在我的办公桌下,每每看到照片上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都会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幸福!

像很多女孩子一样,成为一名教师曾是我儿时的梦想,从记事时起就记得那些形容老师的词汇:老师是太阳下最伟大的职业,老师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年少的我随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却依然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深深的向往.四年的大学时光里,知识丰富了我的头脑,阅历丰富了我的人生.师范专业出身的我更能深刻体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似乎冥冥中便于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迈出大学校园,带着青春的梦想,满怀激情我蹬上了那三尺讲台.与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打交道我才意识到:原来教师身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自古以来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上岗以来我就认真备课,详写教案,细心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解答教学问题,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怠慢,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很快就胜任了教学工作.也许很多年轻教师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教书轻松,育人难.做任课教师容易,做班主任却很辛苦.初次面对些十七八的孩子们,他们用小心的目光打量我,却又很快识破我没有经验的真面目.没有老教师那副威严的面孔,缺乏那种无形的威慑力,孩子们变的大胆起来.起初我的指示总是约束不了他们;课上他们或是活跃的说闲话或是沉默的看小说,时常连不迟到不早退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课下忘记值日逃避集体活动更是常有的事.开学的前两个月我常被叫到主任室训话,班级间的纪律卫生检查总是后几位,天天都有课任教师向我诉苦.这些意料之外的问题把我弄了个措手不及,要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仿佛比当年寒窗苦读备战高考还要难十倍.我就纳闷;怎么那么多坏孩子都让我碰到了?一时间我成了全校最痛苦的人.偶有一次与一位知心姐姐聊天,无意中向她说起我的处境,她开导我说;”你忘了?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你这么猛烈的燃烧,能不痛苦吗?”她又启发我说;”吓唬学生那不叫本事,试着和他们交朋友,像我们这样无话不说,哪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啊?”

听上去是个好主意,我不再抱怨,努力寻求问题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的职教学生缺乏学习的意识,个性又很强.经过调查了解我发现,班里的很多孩子都来自于离异或单亲家庭,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缺少来自于家庭父母的关爱.叛逆心理突出,喜欢与众不同我行我素,做事缺乏责任心.结合岗前培训所学的理论知识,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找机会与孩子们接近,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小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我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时,我看到他们的心灵是那么的纯净.我们班的徐楠,在众人眼中是个不爱学习迷上抽烟的坏孩子.稚嫩的脸上挂着鄙视一切的不一为然,每次找他谈话总是说不到两句就与我顶撞起来.我和他的父母多次沟通见效甚微。又一次吸烟事件过后,我说尽了所有该说的话,正打算无奈放弃时,他却郑重地向我表达了好好学习重新开始的决心,他那认真的表情,简单的话语,和眼中的泪花,第一次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

班里的白云泽有着男孩子少有的沉默,但沉静的外表下掩饰不住他非凡的潜能,他竟能那么逼真的模仿俄罗斯著名歌手维塔斯的高音,而且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全班同学一展歌喉,让所有人拍手叫绝。

班里的周磊曾是个有名的小混混,打架斗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却能出人意料的弹出一手好吉它,下得一手好象棋。

班里的王晨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子,说实话平时在我的课上很少提问到她,总是担心她站起来会耽误大家时间,前不久在我的复习课上,一道很难的语法题却被她准确无误的独立完成了,一时间让我刮目相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换个角度就能发现,每个孩子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正等待老师耐心的开采,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他们会以独特的形式带给我意外的惊喜。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孩子们的每一次懂事,每一个小进步,甚至是多会背了一个单词都会让我兴奋不已,难怪人们都说;老师是最容易满足的人。

粉笔黑板之间传承着知识的文明,也记载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三尺讲台耕耘着今日的梦想,也收获着明天的希望。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成就着孩子们的成就,教师是如此的平凡又如此的富有,只有亲身体验方知其中滋味啊!

我愿用我的青春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教师岗前培训共计11课时,两天的培训内容十分 丰富,包括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 的老师、政策法规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及聘用管理制度等诸 多方面的系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 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㈠虚心学习给新教师的建议

新教师在授课时,要关注: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 了解新课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新课改强调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 想上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强调 新课程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 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用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 本地校本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新课程 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 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部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 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 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 的人;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 过程,角色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新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 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 机、情境、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等建议。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久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 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㈡新教师如何才能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老师,要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在教育别 人子女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子女正在(已、将)被别人教 育。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像对待自己 的子女一样去爱我们的学生,那么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就 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要做好的老师,需要懂得教学。要时刻关注课程改 革,做信息型、有视野的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做现代 型、有思想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做专业型、有学养 的教师;要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型、有灵气的老师;要 重塑师生关系,做民主型、有魅力的教师;要形成自身风 格,做个性化、有才情的教师;要热爱生活生命,做生活 型、有激情的教师。

爱,要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学 生。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

㈢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作为培养造就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 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而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作教育教学 的时候,要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 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道德规范。把新一代的青 年、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的接班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独善其身,我们应该兼济天下。把 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德育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著名作家王殿卿在所著的《文化、道德、德育》一书中提到: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位, 不重视道德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1]那么, 何为德育呢?我是这样理解和定义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从事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2]德育就个人方面考虑, 是一个人能否为社会作贡献, 对社会影响多大, 对他在这个世界有何作为起关键作用。再者, 我们从哲学角度看,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而德育与意识是从属关系, 即意识包涵德育。良好的德育教育会对个人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有着独特的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 包括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等多种内容, 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之间, 处于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由于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心理、生理、思维等的巨大变化, 思想品德的发展表现出独特的特点。所以, 音乐教育教学要抓住学生年龄段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 做到“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 涓涓细水长流不息, 积量变为质变。在景志明、宋春宏主编的《中外学校德育综合比较》的第十一章内容上就提到, 不同年龄阶段德育的特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心理正向逐渐成熟的方向发展, 他们的求知欲很强, 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从个性心理发展的特征来说是一个自觉的阶段, 从被动的学习逐步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阶段。[3]因此, 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注意启发性,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 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

(一) 把握教材内容, 进行正确教育。

音乐教材中, 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它们对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在北海实习期间, 选了一首当地的创作歌曲《南珠传友情》导引课堂教学, 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 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北海的历史文化, 从而增强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北海属于亚热带地区的海滨城市, 它位于广西的南端, 北部湾的东北岸, 西与钦州、防城港相连, 南与海南岛相望。“南珠传友情, 情谊结北海”, 每年一届的北海国际珍珠节更是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外宾朋友们。而歌曲《南珠传友情》则被选为北海珍珠节节歌。所以, 在教唱歌曲《南珠传友情》时, 我先是播放一段珍珠节晚会的录像片段和一些具有北海特色的景点, 让同学们再次感受那令人难忘的海滩壮景, 感受家乡的美好风光。接着采用DVD播放歌曲《南珠传友情》, 山秀水清的画面和豪迈奔放的旋律, 唱出了北海人民的热情。开始便让学生先有了一个情绪体验, 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接着, 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教学生学唱《南珠传友情》, 并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来进行演唱。为了使教学圆满而有效, 我设计了“三步走”。

1.第一步是学生轻声视唱旋律, 要求划拍, 注意大符点和小符点的节奏和长音的圆润饱满:

2.第二步是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用la模唱旋律, 声音要求轻巧, 有弹性。

3.第三步是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接着跟随琴声唱词。 (谱例:附1)

(二) 深刻理解歌曲内容, 以情激情。

在刘庆华编著的《课堂组织艺术》8.1节中歌唱课的组织艺术, 在这一章节里给我们提供了多种课堂组织方法, 例如:1.运用良好的身教,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利用情感艺术, 强化课堂效果。3.利用歌曲内容, 陶冶学生情操等。[4]而且, 还列举了很多教学实例,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甚至可以引荐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中国有句古话:“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情与理相互结合, 才能打动人, 说服人。将德育融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两者相互配合, 以情为线, 以理为针, 才能充分地发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理服人, 音乐教育以情动人的整体作用。我们都知道要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 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养。

(三) 利用乡土文化、渗透情感。

音乐教育要弘扬民族音乐, 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从本土的音乐文化入手。这样, 不仅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 更能直接地感受并了解本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范阳在《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书里这样提到: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十分丰富。这里的人们不论在什么季节, 什么场合, 不论是白天或黑夜……到处都可以听到悠扬动人的歌声。如何把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引入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中, 也是本文探讨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1.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民族风格鲜明、地域特色突出, 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歌曲, 介绍给学生, 引领学生自主探源。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 仅“民歌”部分就含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部分, 各个部分中又含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歌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中选择主题鲜明, 风格性强, 旋律优美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如:广西民歌《多谢了》的纯朴、真挚之美;《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含蓄, 委婉之美;山西民歌《看秧歌》的热烈, 酣畅之美;东北民歌《瞧情郎》的风趣、幽默之美。另外,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民族音乐歌曲, 如:《茉莉花》、《四季歌》、《嘎达梅林》等。精心的选材结合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 都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使学生感受到民歌之“美”,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选教这些歌曲时,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歌曲所包含的内涵, 使学生充分理解词和曲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自始自终接受着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训练。另外, 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 加强民族主义精神的教育。在掌握和灌输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流行音乐离不开民歌, 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 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民族音乐, 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2.在教学中, 适当穿插并简要介绍一些社会动态, 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 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的重要传播者, 既是教育工作者, 又是学生的引导者。当前的音乐是纷繁复杂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广阔的音乐海洋, 就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相互学习。因为这种教育不只影响学生的现实思想, 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成年后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崇高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乐者乐也, 乐行则伦清, 耳目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两千多年前儒家这几句话, 深刻地道出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 深入挖掘音乐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 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 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 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摘要:音乐教育是形成思想品德素质的关键, 而德育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以, 把德育教育引入中学生的音乐课堂, 结合中学音乐教育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 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并将其与创新相结合, 是本文极力探讨与阐述的。本文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以及如何在中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三个方面作了一定分析, 并突出了乡土民族音乐文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教育,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2]王殿卿.文化、道德、德育》,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4:247, 256.

[3]景志明, 宋春宏.中外学校德育综合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2001:204.

育人先育德之蒙学教育 篇3

一年级是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纽扣,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是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做法是:

统一教材 ,方便诵读

现代社会,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弟子规》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更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版。由于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弟子规》有不同的修改,为方便学生诵读,我们都会购买统一版本的教材。

跟读背诵,解说含义

《弟子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之作,它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虽然《弟子规》看起来浅显,但却寓意深刻,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一般会跟学生讲解意思和相关故事。为了能让学生们熟读诗句,每天早读时间,我都会安排轮值班长使用多媒体播放《弟子规》音频让学生一起跟读;为了让学生们领悟诗的含义,还利用下午2:00—2:30的午会时间播放《弟子规》的视频故事,使学生从中领悟内涵。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布置的作业要求每日必背《弟子规》,而且每天让学生看5页《弟子规》,了解其大意和相关故事,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

古诗擂台,故事表演

对于《弟子规》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古诗擂台赛是我用于激发学生背诵《弟子规》的兴趣活动之一。活动规则如下:班级共有四组学生,每组10人,必须每人都参赛,轮流背诵,忘记诗词的同学就淘汰。先小组赛,四个组胜出的三位同学可以进入决赛。决赛胜出的给予奖励:一等奖1、2、3名,二等奖4、5、6、7、名,三等奖8、9、10、11、12名。均有小礼品和小奖状下发作为鼓励。

赛后,我还鼓励学生们去表演弟子规里的小故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每4个学生一组,共有10个小组,各组选择弟子规里不同的小故事进行表演。接着,我抓住他们表演中的某些做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育。古诗擂台与故事表演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了很多道理,而且学以致用,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

当习惯成为自然时,学生们把《弟子规》的规范变成为自己的习惯。例如上课时,只要老师提醒应该怎样读书时,同学们会很快地说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于是学生们很快就进入到良好的读书状态。又如有的同学捡到没有署名的小铅笔,上交给老师,末了还附上一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伤心。”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这些都体现了孩子们通过学习《弟子规》,从道德伦理的认知向道德行为习惯升华的过程。

家长参与,一起学习

每次古诗擂台赛和故事表演,我都进行录像,并且将学生们的比赛过程剪辑成精彩视频,放到班级Q群里 ,让每一位家长学习和欣赏,让他们都能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格、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家长积极配合,让孩子养成“一日一善”的良好习惯。

上课时我让同学们分享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件小事,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妈妈接我放学的时候,我听到妈妈向邻居黄爷爷问好,我也很礼貌地跟着叫了一声黄爷爷好!我做到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有的同学说:“妈妈叫我帮忙把菜端到桌子上放好,准备开饭,我一听见就马上去帮忙。我这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的同学说:“昨天晚上,我跟堂哥一起玩的时候为了一个小玩具打起架来,爸爸看到了,立即拿出《弟子规》来,让我们俩大声诵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后来,我跟堂哥互相道歉,和好如初。”……从学生们分享的事例中,我们看到家长的引领作用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孝”,我认为身教大于言传,只有自己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孩子才会那样孝顺你,否则,孩子嘴里背着《弟子规》,行动上虽然也照做,但心里不服,因为他看到你并不是这样对待爷爷奶奶的。所以家庭中教孩子孝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行孝,示范给孩子看,如此,孩子自然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学会了行孝。

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们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们学会自律,学会自理,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们懂事了,吃完饭能主动收拾桌子,帮家长洗碗筷,对长辈也很有礼貌,常常给爸爸妈妈一个甜蜜的拥抱。同学之间变得更加谦让团结,每位学生见到老师都能主动打招呼,并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以上教育实践,希望能把诚实、守信、善良、勤劳、文明、有礼等美德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里,愿每一个孩子都有精彩充实的童年和幸福美满的人生。

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学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育人理念。“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是薄弱学校,我们学校应以什么为育人理念?这是我们这次开展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四个引路人大讨论活动讨论活动主要议题。我校在校学生有80%左右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有的是孤儿,还有的是残疾。这些学生家庭教育是不健全的,缺少感恩教育、励志教育、道德教育。比如十月八日,我们学校八年级一个女生离家出走到外省市(河南、上海);

近段时间因琐事二个学生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将引出现极端事件;

九年级有一女生因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进而到学校欲行极端行为。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道德失范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留守儿童长期无法得到父母在道德观念、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直接引导及帮助,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在与我校的一些留守儿童交流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挣钱,他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学习动机被功利化了。因此,“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主方向!

我们学校培养的不是只会考高分的“学霸”,认真读书,长大了就能多挣钱,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道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并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它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教育,从来就不应该窄化为“教知识”、“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着更为重大、深远的使命。

我深切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

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

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其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廉洁自律,修身育德 篇5

廉洁修身由古至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现在又是我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其受关注程度有增不减。古代圣贤所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特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然而,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乱了方寸,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缺失,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社会风气,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社会价值意识的不健全误导了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消费主义倾向阻滞了大学生的廉洁修身,金钱放大效应侵蚀了大学生的廉洁修身。廉洁修身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缺失的危险。于是,廉洁修身的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学习了《廉洁修身》这门课程后,对廉洁修身这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四个部分来谈谈我对廉洁修身这一精神的认识。

一、什么是“廉洁修身”?

廉洁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所谓“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 不贪污、不行贿受贿、不奢侈浪费、不利用权力为亲友谋取私利、不做其他损公肥私的事情,也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清清白白,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早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可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求沫”。随后它一直被沿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进而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一个公正清明、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

修身是反腐倡廉的主体诉求。

“修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墨子·非儒下》里:“远施周偏,近似修身”。所谓“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修身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所谓的“内贤外王”。“内贤”是指个人的道德目标,通过修身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从而成为道德的楷模;“外王”是指个人的社会政治目标,修身成为君子者应该参与到经邦济世的活动中,让自己的道德风范惠及全社会。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

修身是廉洁的基础,是主体廉洁的诉求

廉洁与修身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修身是廉洁的前提与根本,廉洁又是修身的必然延伸和体现,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修身是根本性的防贪手段、是成本较低的防贪途径、是形成全社会廉洁氛围的措施。同时,修身又是一个人形成廉洁品性的有效方式、是个人主体自律的根本途径。对处在社会化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廉洁修身具有特殊意义。

二、大学生为何要廉洁修身?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将来为国家和人民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

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致力于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使命;科技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使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使命。这些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的人才规格要求,其中廉洁修身就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大学生是未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者,这一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需要廉洁自律,修身育德。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学生的知识分子定位及传承了对知识分子尊重的传统,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特殊期望。

廉洁修身是自身的现实需要。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社会中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廉洁修身是大学生采纳阳光、驱散阴暗的道德所向,也是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关键。

正因为以上几点原因,作为祖国后备力量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今天的社会局面,认识到“廉洁”所面临的挑战,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到廉洁自律,修身育德。

三、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才能具备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其中,廉洁修身非常重要。要做到廉洁修身,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第二,第三,大学生要端正廉洁修身的价值认识,也即要明白廉洁修身的成才价值、生命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大学生要坚持廉洁修身的发展方向,即要坚持正确原则,注重政治修养;遵循法制规范,提高民主素质;加强道德自律,养成良好责任行为。大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廉洁修身的方法,即要做到做人与做事通融,认知与行

为统一,他教与自律结合,现实与虚拟一致。

四、我与廉洁修身

学习了《廉洁修身》这一门课程后,我对廉洁修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身上肩负着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在学校不仅要学好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要廉洁自律、修身育德,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培养,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

依我看来,大学生要做到廉洁自律、修身育德,是需要靠自己一点一滴慢慢努力、慢慢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大学生要做到廉洁自律、修身育德可以有以下做法:

第一,明确对廉洁修身的认识。这是大前提。如果一个大学生连何为廉洁修身都不清

楚,那还谈什么怎么做。这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看书(如《廉洁修身》)、请

教老师或参加道德活动等渠道了解什么是廉洁修身。即从理论上认识廉洁修身,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如何廉洁修身。

第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做到廉洁修身也不是说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才

算廉洁修身。作为大学生,我们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读好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小不洁致大

腐败。几乎所有的腐败行为都是由小的不洁行为积聚而成的,大学生要抵制腐

败,就必须从小的行为开始修炼。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道义,也是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要课题。

第三,大学生要踏实做人,廉洁做事,抵挡不良诱惑,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遵

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敢于同腐败、铺张浪费等丑恶现象作

斗争。

第四,大学生要立志,立德,立信,树立远大的理想,情系民众,培养公仆意识,不

为私心移节,提升忧患意识,不为懈怠误事,增强参与意识,不为应付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鞠躬尽瘁、奋斗不息。

以上都是此次学习《廉洁修身》后的收获,从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了以后学习的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磨练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坚决摒弃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权力意志论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全面地解放自己、完善自己;争取做到更多,学得更细,想得更全面,向着合格的大学生目标前进;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为马上步入社会,投身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浪潮中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和美育德 润物无声 篇6

润物无声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素质再高,也难成大器。因此,可以这样说,学校德育工作是衡量学校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实践中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阶段,各种良好的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学生德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这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将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在思想认识上着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有不少教师重教书,不重育人,他们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智育上,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德育责任感和育人实际工作都不到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模糊,在思想上和精力上向“应试”方面大角度倾斜。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下大力气,坚决改变抓智育一手硬,抓德育一手软的现状。

首先,学校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了理顺关系,各司其职,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校长亲自挂帅,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班主任为骨干、少先队、学生会密切配合,社会综治办鼎力相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召开家长会,制定家访制度,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管理教育问题。这样,拓宽了德育工作的途径,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其次,学校定期组织学习活动,以此改变教师观念,强化教师服务育人的意识。对教师进行“充电”、“洗脑”,促其角色转变,培养新型师生观念。针对学生的道德内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情感意识难以稳定,并容易产生反复的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有匠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求教师做到“一言一行要有积极的影响,一饮一啄要有正当的意义”。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垂范,以心交心,以爱博爱,以德育德。而且让教师意识到高标准、严要求并非是学校的苛求,它一方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对教师的尊崇和期许。

再次,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平等宽容地善待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乐于倾听学生的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老师的立场,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的裁决,而是进行富有启发价值的评价。培养学生具有好奇性、挑战性、独立性等人格倾向,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使命感,教会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二、营造氛围,在育人环境上着力。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因此,在学校我们努力营造育人的文化氛围,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首先,学校十分重视环境道德教育。各班在教室悬挂伟人画像及名人名言标牌,学校在教学楼醒目位置悬挂名人画像,在校园醒目位置书写校训、校风警句和名人名言。学校建造文化墙,上面辟有固定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和“万里长城”壁画,有永久性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学校利用有限的资金,修建草坪和亭子,绿化美化校园的生活环境,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校园环境的设计布置与德育活动相配套,形成育人的整体氛围。

其次,我们特别注重将环境道德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学校制定学生养成教育中长期规划,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细化到月,每月一重点,每周一目标,一周一反馈,一月一总结。具体做法是,九月,养成举止文明的习惯,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十月,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十一月,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十二月,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细化目标: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元月,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细化目标: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二月,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细化目标: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三月,养成懂得感恩的习惯,细化目标: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四月,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细化目标: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2、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五月,养成遵守秩序的习惯,细化目标:

1、每天佩戴学生证和红领巾。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六月,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细化目标: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坚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评比,实行量化评分,特别是把保持清洁卫生、保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节约粮食和水电等当作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考核内容,每日一公布,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授奖,并与班主任津贴挂钩。总之,让学生在学校处处感受到育人的氛围,使学生在潜够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学生行为习惯日益文明。

再次,学校充分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和广播室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校在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组织各班举办规定主题的板报和橱窗,每组织一次都先布置,后检查评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准备。学生在创办过程中,积极搜集资料,认真设计版面,精心书写,在活动中既自觉接受了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学校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室宣传报道校园的新人新事,学生心声,报道国内外大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三、狠抓教研,在学科渗透上着力。

“人人都是德育老师,处处应做育人工作。”这是学校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为此,学校提出并精心组织实施了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案,要求各老师充分挖掘学科德育因素,结合本学科特点,找准结合点,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中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思品课教师充分利用思品课的德育优势,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使思品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把握“双纲”,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尊老爱幼的传统等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结合乡土教材,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墓,介绍革命史实,讴歌革命先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再现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总之,学校重视德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备课中找准每章节(课)的德育渗透点,教案检查中,这是必检内容。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势,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了情操,又接受了教育。

四、真抓实干,在活动载体上着力。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实践领域,也是全面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我们深知,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来重视、关心、支持、配合,以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和学校家庭互动交流的立体教育网络。

其一,探索了一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路子。学校组织了一些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组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组织劳模、先进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一支有经验、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由他们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经历、事迹和一颗颗火热的心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精神的家园。

其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中,家长们通过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系统地学习家庭育人知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而且,利用节假日举办学生、家长、老师的联谊活动,师生、父子同台演唱,并评选出最佳搭档、优胜家庭,这样促进了三方的了解、沟通,无形中进行爱老师、爱家长、爱学校、爱生活的教育。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第三,学校通过政教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到规范。例如,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荣誉感。每学期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书香少年”、“文明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等,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上进。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文艺晚会和运动会,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通过晨诵、午读、暮醒的读书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有益的课外读物,通过读写绘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会从阅读中反思,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聘请综治办和派出所的同志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塑造了良好品德。大多学生都能成为举止文明、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以德育的方式育德 篇7

学校餐厅是重要的德育场所,可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习惯。但是本案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以道德教育的名义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学校的“光盘”行动违背了最基本的健康原则,也并不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以道德号召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吃掉其他同学的剩饭菜,但是又以扣分的方式惩罚有剩饭菜的小组,构成了对学生的强迫,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认同,或者谋求自己在教师与学生干部面前的好印象,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积分,在就餐过程中表现出“担当”,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会助长形成“虚假的道德”,而不能培养出真正负责任、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高年级的大队委员按照学校的规定监督和强迫低年级的学生吃饭,成为一种遵循学校制度的合法化霸凌(bullying),对于那些稍有个性的同学而言,会造成与作为管理者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怨恨。

如何以道德的方式育德,在教育的各个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以不道德的方式伤害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本文中的案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革,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使食堂就餐这件事情成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第一,在饮食分配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学校要加强德育与体质健康、德育与学校管理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整合,在学校教育的任何环节都体现道德性。

第二,通过让学生参与就餐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德育离不开规则,但是,规则由谁制订、如何制订,是一个影响到规则能否被有效执行的大问题。学校可以发起关于食堂“光盘行动”的意义和路径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的沟通和协商确立食堂就餐的各种规则,包括剩饭菜如何处理,就餐顺序和秩序等。学校的家委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食堂管理者等组织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议定最终的规则。这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及其家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学生理性沟通的能力。

学校德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养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道德品质,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运用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素养,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上一篇:一个毕业生的“惊险求职”记下一篇:一句话的力量500字初中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