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德(共12篇)
课程育德 篇1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是一个舶来品, 1966年杰克逊 (P.W.Jackson) 在《课堂中的生活 (Life in Classroom) 》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德育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忽视的隐形力量。它在中小学德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学生, 是对学生实现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隐形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考察我国学校德育现状发现,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正规德育课程”, 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课程;二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 如, 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他校内外德育活动。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 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 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 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有位老师在给小学生讲爱国主义时说:“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有丰富的矿藏”。有位同学不解地问老师:“如果我们的国家小, 矿藏少, 那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就不值得热爱了?日本地方小, 矿藏少, 他们的人民不也热爱自己的国家吗?”可见这种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 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
叔本华曾将人对法则的服从比喻为一个能用健全的双腿走路的人, 却拄着拐杖走路。我们的学校德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抛弃掉鲜活的生活、极具感染力的生活实例、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性的对话。却守着那些永远一成不变的教义、使用毫无生命力的语言, 让高高在上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都存怀疑态度的所谓准则。因此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之外, 我们必须重视隐性德育课程。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将隐性课程巧妙地运用到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中,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重视在学校生活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1. 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
传统的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的德育活动, 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是属于显性德育课程, 但一些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却具有品德养成性的活动, 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 像这类活动便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显性德育, 但存在于教材, 被教师忽视的一些德育因素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 这些因素也应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要重视通过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容易感染学生, 引起情感共鸣, 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 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
2. 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它主要是指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客观存在物。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就曾指出, “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 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学校的校容校貌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什么。”
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 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 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 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 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用环境, 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因此, 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校园美的象征, 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在校园和教师环境设置方面我们要重视它的隐形的教育功能。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例如, 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 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校门, 用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墙壁等等, 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 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 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不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 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
3. 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和体系, 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 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学校制度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德育过程, 它一方面由学校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决定, 另一方面由学校内的社会互动加以补充。学校制度的形成让所有成员, 尤其是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参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制度的制定, 使学校制度反映其成员尤其是学生的要求。它的制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 而良好的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有效的道德教育。
因此, 一个学校制度的建立应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的学校的交织理念不再像过去那样专心德育, 而是走向了“多元”。有的学校为了生存, 把价值理念放在了“争第一, 创名牌”上, 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反映在制度上就是僵硬的、沉闷的管理条例, 往往取得的效果不好。好的制度的建成会让成员感受到学校在德行方面对自己的要求, 起到德育的目的。
4.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不仅如此, 还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 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 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 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因此学校应努力促进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 学校应努力在与成员互动的情况下形成深入人心的“校训”———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而不仅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决定。 (2) 学校应努力挖掘学校历史与显示中的榜样或典型人物, 发挥其示范作用, 但要尽量保持其真实性, 不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 (3) 引导学校的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与导向。特别要注意:学校应努力在与成员互动的情况下形成深入人心的“校训”———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而不仅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决定:学校应努力挖掘学校历史与显示中的榜样或典型人物, 发挥其示范作用, 但要尽量保持其真实性, 不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引导学校的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与导向。保障核心道德价值取向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回到生活实际、指导人的生活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德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在教育本身而是在于生活, 美而善的生活。源自生活, 回归到生活的生活德育极具真实性, 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融为一体, 整个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可感的、可触的, 就在学生的每日生活之中, 所使用的素材也是学生所熟知的, 在尊重人类美德、规范的前提下, 用生活来学习道德, 整个过程都十分自然, 最终的效果也是真实的, 深入人心的。隐形的道德课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道德教育实施的效果, 是中学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育德 篇2
道德教育正处在两难抉择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的三个最为现实的两难选择,表现了德育的无奈与彷徨,道德教育的两难症结在于无法超越一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影响,道德教育的价值观感在于幸福生活的.体验,从人、道德和德育的角度分别阐述幸福生活的实然主体性以及“体我性”对于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才是德育取向的正确理路.
作 者:李晓峰 LI Xiao-feng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刊 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7(5) 分类号:G041 关键词:道德教育 兼利 幸福生活 体我性
课程育德 篇3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朝阳区教委、教研中心高度重视完善德育课程体系,立足国家课程、完善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和社会大课堂活动,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区教委的统领下,教研中心和各基层学校统筹建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的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思想政治课,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深入研究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开发各学科教育资源,实现道德认知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实践的落实,做到全科、全员、全程、全面育人。在区教研中心主导下,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区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读本;为适应现代德育需求,开设了《生命、生活、生态》《中小学礼仪常识》等课程;结合区情,开设了《朝阳》课程。全区各中小学校也广泛行动,探索德育工作课程化、校本化的有效途径,如陈经纶中学分校构建了核心价值取向教育体系,陈经纶中学开发的“人生远足”和樱花园学校开发的“英华品质”德育课程均颇具特色与实效。
朝阳区教委编制了《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指导手册》,通过督导检查、评优展示、成果物化,推进基层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全区上下通过大力开展综合实践和社会大课堂活动,创新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开展“课程德育”说课展示活动,探索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三种普适性教与学的模式,丰富学校的德育活动内容。教研中心编制了朝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手册》《教师工作手册》,指导学校把德育工作课程化,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朝阳区教委、教研中心积极发挥课程研究的引领作用,开展学科育德教学途径、方法的研究,开展“问心的道德”教育、“道德两难”教学方式等专项研究,总结出“身体力行,示范感染”“寓德于知,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等学科育德基本方法。
朝阳区教委、区教研中心、区教科所共同承担了教育部委托北京市教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试验”子项目研究。通过此项研究,揭示了品德的社会规范内化本质,创建了基础道德教育系统的理论、各学段基础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基础道德教育策略体系及方式方法,编写了朝阳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纲要》《教育活动参考目录》《学子规》,研究涉及幼儿园、小学、中学、职高共计119所学校,评选了68所德育课题先进校。
我区基层学校申报的“十二五”规划德育、心理课题共36项。区教科所科研员承担国家级、市级课题(含项目)10余项,并用研究成果直接指導学校,作用于课堂,构建学科育德体系,着重把握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发掘课程内容中的育德资源,找准学科育德点,扩展文本内容,开展各种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活动,使学校、教师、学生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我们先后召开了市、区级现场会,得到国家级、市级专家高度认可。
注重课堂育德落实
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应站在教育的角度处理教学问题,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与落脚点,研究课堂育德中的问题,整体提升教师的楷模意识、课程意识和生成意识。
楷模意识。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道德行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育德途径。朝阳区教委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包容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质疑、尝试、体验,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课程意识。教学意识更多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课程意识既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更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区教研中心围绕“三维目标”“学科德育”组织专题研讨,明确“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结合新课标学习及落实工作,确定各学科育德的方向与目标,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通过研读《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使学科德育有章可循,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核心价值,把握学科德育的内容和分层递进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德育要素,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准确捕捉育德点,有效实现学科育德。
生成意识。德育不能脱离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师要探索新的课堂育德模式和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加强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将对德育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在交流中使学生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育德实效。如人文学科要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展开讨论;自然学科要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和践行所学的学科价值和美德。
为此,教研中心完善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突出教学的过程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课堂氛围、学科育德等方面的权重,引导教师把学科育德落在实处。出台《朝阳区小学各学科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带领全区小学围绕学科习惯,培养聚焦课堂,提升教师的意识和能力。在教研组建设方面,修订了《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强化了学科育德,引导学校教研组加强学科德育研究。
通过上述工作,朝阳区涌现出一批学科德育基地学校,一批骨干教师在全国、北京市各种课程德育评优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在“全国文明城区”评选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肯定。
课程育德 篇4
1.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定的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改进课程育人,开发有效的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1]。我们希望通过校本化行动研究,建设一套初中学校“自主体验式”的育德课程体系,为初中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载体,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进而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2. 为青少年健康迈过风暴与骚动并存的初中阶段提供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青春期是情感骚动和心理风暴与压力并存的一个时期。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精神上对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玩手机特别着迷,物质上穿戴名牌,生活上衣来伸手,性格上骄横任性和父母顶撞,心理上特别逆反,极个别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孩子们青春期的到来而来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使青少年们困惑、躁动,他们的身体发育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心智却远远没有成熟,因而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特别多。这表明初中阶段既是青少年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容易产生不良品行甚至走上歧路的“分水岭”[2]。正是如此之关键,我们更应该在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路径上做出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科学的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中有所反思,让学生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良好行为习惯,并形成长久稳定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帮助学生调适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学习兴趣、思维习惯,为初中生健康顺利地迈过风暴与骚动并存的初中阶段提供帮助。
3. 为初中学校的班会课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
考察现实中的班会课,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班会课内容简单、空洞,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班会课教学方法单一,重说教、轻体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情感体验、情感品质不能很好地形成,认知和情感发展不平衡。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所需信仰不能硬灌,所需态度不能粘贴上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主张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人,做好人。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试图通过对“自主体验式”育德课程的研究,将德育与学生的主动性实践体验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初中学生的班会课程体系,为初中学校的班会课程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
二、构建初中学校“自主体验式”育德课程体系的策略
初中学校“自主体验式”育德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从注重育德者的“教育”向注重初中生“体验”的转变,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教学等方面统筹设计。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核心,课程形式是课程体系实现的外在表现,课程教学是课程体系实施的纽带。三个维度有机融合,缺一不可,构建三维度模式。
1. 课程内容坚持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确保有的放矢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元素,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石,必须遵循系统、连贯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是指既要避免零敲碎打、断断续续,又要考虑全面育人,不头重脚轻。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指的是课程建设形成循序渐进、有机连贯的体系。课程体系设计为“3339”体系,即育德课程分为三个学年,每年设计3个课程主题,每个课程主题设定3个育德点和9条具体的实施路径,还配套了相应的课程要求和课程文化。
课程内容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在七年级设计了“我是初中生”“班级管理我来干”“说实话、办实事、做真人”这3个课程主题;在八年级设计了“担子挑在肩”“仁者爱人”“自胜者强”3个课程主题;在九年级设计了“志存高远”“振奋的生活”“相信自己,我能飞得更高”3个课程主题。
每个课程主题下面设计了3个育德点,主要来自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选取民主、文明、自由、公正、法治、爱国、友善7个育德点。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提炼,如将“诚信”破解为“诚实、守信”,将“敬业”提炼成“进取、坚持、乐学”3个育德点,将“平等”体现在“规则”这个育德点中。三是根据初中生的育德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而得出的育德点,如将“富强”分解成为“富”与“强”两个部分,其中“富”既体现在“有抱负、有理想”的追求中,还在“理性”这个育德点中设计了“如何看待社会中的‘仇富’心理”这一实施路径来辨析,而“强”则体现在“自强、自控、自信、自励、智慧”等育德点中;对于“和谐”的理解,在“团队、宽容、责任、担当、仁爱、孝顺”等育德点中得以体现。各个育德点又有机地融入各自的育德主题中,从刚入校的新生到九年级的毕业生,既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又一以贯之、浑然一体。
2. 课程形式坚守自主性、体验性、丰富性,促进价值观形成
育德课程形式同以教师为切入点的教学形式有区别,主要指的是班会课的形式。朱小蔓教授在《情感德育论》中说:“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3]石川勤在《中学生自学法》中介绍了自动上弦式学习法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旋转转子的意欲,及“主动性”;二是要有实际上弦的“行动”。而在行动这一条件中,“体验学习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石川勤认为,如果不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力量去进行体验,就不会取得好成绩[4]。因此,育德课程形式的含义是指,在课程内容的框架指导下,以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体验、自主提升为主要流程,通过观察、调查、品味、动手、研讨、辩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文化、心理和生命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心灵的体验加深对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道德内驱力[5]。我们把这种课程形式称作“自主体验式”,主要有自主性、体验性和丰富性3个特点。
自主性,即课程需要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程内容设计时,我们进行了实施路径的设计,对每一堂课的具体环节未做进一步“限制”,这是“留白”,留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空间,进而自主设计、组织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兼顾了课程内容的框架指导,不偏离方向,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自由。在班会课上,学生是课程的“导演”,是活动的“主持人”,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在调查“如果班会课让你和几位同学来组织,你乐意去做吗”时,77%的同学表示乐意。我们认为这既是大多数同学对自主这一方式的认可,也是实施自主体验式课程以来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体验性,是指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能使人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本课程所说的体验性,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真实、现实的体验,为其价值观的形成留下深刻印象。为实现体验性的课程形式,一是设计实施路径时,在课程形式上要进行便于学生产生体验的设计;二是在学生进行活动设计时,务必指导自主设计的学生考虑到同学们怎样参与到活动中,去进行相关的“体验”;三是为“体验”搭建表达的舞台,通过体验—展示—交流—碰撞—提升,来实现课程目标。
丰富性,指的是课程形式的种类很多,能够不断地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任小艾说的“我们要用五十种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用一种办法去解决五十个问题”就是这个道理。课程形式的丰富性对于学生长期自主参与、积极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初步设计了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社区实践、论文撰写、专题辩论、创新设计、科技制作、活动设计与编制、故事会、演讲大赛、游戏活动、征文比赛、开放式课堂、主题讨论、阅读欣赏、设岗育人、自主竞选、自主培训等18种课程形式,并且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课程形式。
3. 课程教学坚持信任、尊重、共生三大原则,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因此,育德课程教学维度的重点从教师的实施角度出发,提出了信任、尊重、共生三大教学原则。
信任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给予期许和对其能力的肯定,从而获得积极正向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当教师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行的时候,无疑给了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也满足了学生被信任的情感需求,这也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与和谐,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开展。信任原则在本课程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体验、自主提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一定能行。
尊重原则,即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是文明这一价值观的外显方式之一。尊重学生是对教师素养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作为一种课程元素,要用自身的行动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和影响,这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课程教学中的尊重原则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诚相处、平等相待的同时,更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善用接纳、欣赏的态度对待别人在活动中的一切真实体验,达到保护学生参与自主体验积极性的目的。同时,有了尊重原则,学生自主组织时课堂的规范性、氛围的和谐性才更有保障。
共生性原则,是基于生态学理念的教学原则。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共生放在课程教学中与教学相长原则有共通之处,都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信息互动,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本课程中的共生性原则在原有信息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还着力于强调合作与指导。设计一堂有质量的自主体验式班会课,对多数学生现有的能力而言,是有难度的,这需要同组同学的精诚团结、分工合作,也需要老师指导,尤其是在准备阶段的真诚帮助和结束阶段的反馈点拨。当然这并不是指老师单方面的指导学生,同时老师也受到学生的影响。
朱小蔓教授指出:“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关心学生心灵成长的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如何关照学生的心灵成长?我们在初中阶段找到了班会课这一切口,建设“自主体验式”育德课程体系,探索出了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教学三维度行动模式,以期贴近初中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以期契合初中学生的心灵成长需求,以自主性、体验性、丰富性、系统性的策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Z].教基一[2014]4.
[2]覃洁莹.在初中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5(11).
[3]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石川勤.中学生自学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校园处处能育德 篇5
近几年来,山东省肥城市教育局本着“让先进文化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的原则,把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
奇石“说”出警世名言
“诚信是一个家园的生命,虽跌宕坎坷却生生不息”。“诚信是根本,风雨摇曳当自岿然不动”。这是刻在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校园里一些石头上的警世名言。在肥城实小校园里这样的石刻随处可见。
肥城实小充分利用建筑工地上的废弃石块和在山上捡拾的各种形状的自然石块,稍加改造,在草坪上设置了不同造型的石头景点,有的像静读的少女,有的像飞翔的信鸽,有的像憨厚朴实的老牛……不同的石头上分别制作了“金色童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能行”等系列石刻,使奇石与文化巧妙结合,达到了天然与人工的有机统一。
肥城市龙山中学根据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精心制作的“勿忘国耻”雕塑群,时刻警醒着广大学生刻苦学习,成才报国。
每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从这些现代文化气息浓郁的奇石旁走过,自然而然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德育长廊”增强自豪感
肥城实验中学已有2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
为把这些变成学校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宝贵财富,塑造校园精神、提升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实验中学深入挖掘,潜心提炼,以学校的辉煌成就为主线,精心打造了从不同侧面、立体式反映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远景的长200余米的“德育长廊”,充分展示了学校来走过的坎坷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学校从一开始的几间小瓦房到今天的高大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宿舍楼;由十几位教师几个班到今天的260余位教师57个班,由默默无闻到今天的学生家长以孩子在实验中学上学为荣,风雨沧桑,历历在目。在“名生”栏里可以看到,肥城市历届高考省、市文理科状元均出自实验中学,还有很多人继续读硕士、博士,有的已出国留学深造。这些既增强了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又使他们学有方向,追有目标。
“德育长廊”凝聚着全校师生的心血,它已成为学生入学教育的思想阵地,成为上级领导视察和来宾参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实验中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未来名人座”在召唤
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肥城六中校园甬路两旁设置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头像,中国的有教育家孔子和蔡元培、数学家祖冲之和华罗庚、文学家鲁迅、“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外国的有科学家爱因斯坦、化学家诺贝尔、生物学家达尔文……这些头像底座上刻写着他们的生平和成就。在校园显著位置,独具匠心地制作了“肥城六中未来名人座”,时时刻刻激励着莘莘学子立志图强,奋发有为,为母校争光添彩,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天来。肥城市校园文化已经遍地开花,果满枝头。它们既各具风格,内涵丰富,又宽松和谐,充满人文情怀。随时迈进学校任何一处,无不给人一种清新高雅、催人奋进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专家点评田建国
肥城市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充分挖掘育人资源,营造育人环境氛围等方面,很有特色,也很有实效。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
一群人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氛围。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文化,文化,根本在化,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
校园文化既担负着育人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未来学校竞争,是校园文化的竞争。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
有效育德 成长共赢 篇6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如何实施有效德育?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目前的德育现状。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首先表现在德育目标设定虚空,对德育价值的认识过于狭隘和功利,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其次是德育教育任务化,德育成了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和防范,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最后是德育实践的模式化和德育活动的形式化,缺乏创造性。种种的原因,限制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实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实践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品德教育平台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则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旦品德课程实施不重视生活实践教育,就会形成课程学习重道理少生活,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道理什么都懂,可却不按道理行事的人,那么就教育显得空洞无力,德育也成了无效的教育。“拓宽课后活动渠道,加强品德课课后延伸”就是要把品德教育平台引导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把课堂上所了解的品德知识或道德标准在生活中实践。
(3)五校联动的必要性在哪里?一则,金井镇各个学校课题研究发展不平衡,基层学校在技能学科方面相对薄弱,毓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品德学科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带动其他学校更快的进入研究状态。二则,多个学校的联合研究,可以让研究活动更加全面,让研究的成果更具推广的实效性。因而,在金井教委办的牵头下,五所学校共同承担“拓宽课后活动渠道,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品德教育生活化——强化生活实践,把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紧密联系。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品德教育,在跟踪研究中分析教育成效。
(2)活动策略多样化——提升研究的深度,抓住课后延伸的点,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分析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筛选和推进。
(3)研究成果实践化——加强实践的操作性研究,通过各个突破口的研究,定期交流研究阶段性成果,并把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行再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达到提升与拓展。
三、课题研究实施与方法
课题研究实施的有效落实取决于课题参与校的重视及课题参与者的态度。“拓宽课后活动渠道,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五校联动的课题由金井教委办牵头主抓,参与课题的5个学校有4个点校,28位老师中有3位校长,3位教导、2位总辅导员、5位研组长,可以看出各个学校都投入了较大的力量。同时,教委办非常重视实验老师的业务成长,多次派遣课题组老师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佳绩。领导的重视、教师的成长成为了课题能够按照拟订的计划与方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整为零法:找准课题研究的各个突破点,成立子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定期整合探究,交流实施策略,寻找共同体,形成理论升华。“课后活动延伸”是个很广的主题,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要从小目标着手,因而在研究中,五所学校确立了七个子课题,分别是 “链接班队活动 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和“课内学习,课外宣传”、、“小学品德课作业布置的研究”、“开发地域节日资源 拓宽德育实践渠道”、 “家校联动,促进品德课课后延伸的有效落实”, “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各个子课题各自为政,又互相联系,在每月的研讨活动和每学期的总结会中,我们通过交流来互相促进,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制。
(2)课堂教研法:定期开展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探究课后活动渠道对课堂的有效促进以及如何拓宽课后活动渠道。实践的平台是生活,但教学、引导的主阵地还是课堂,课题组制定了常规的课堂观摩研讨制度,即每月一研。课题组每个月抓住一个小主题开展研讨活动,主要形式是课堂观摩及经验交流。从2011年4月至今,课题组共举行了9场镇级研讨活动10位老师10节研讨课。课题涉及低中高三个年段,其中特别强调要提供高年级的课例,从而寻找新的突破口。
(3)整合促进法:把品德学科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把各种活动作为品德课的延伸开展,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品德学科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再加上绝大多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老师都是由语文或班主任(辅导员)担任,因此把品德学科与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就可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七个子课题中,“链接班队活动 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家校联动,促进品德课课后延伸的有效落实”、“开发地域节日资源 拓宽德育实践渠道”这三个课题就是典型的把各种活动作为品德课堂延伸的一种研究方式。在课题研究中,如曾丽玉老师在教完品生课《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后,就引导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打扫房间、买菜、洗衣服、做饭等具体事务。结合少先队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开展亲子烹饪大赛中队活动,比赛前每个小队进行分工,作好赛前的准备工作。比赛共分为7个参赛组,每组同学均大显身手,带来了风味各异的南北菜肴:“红烧排骨”、“飞腾跳跃”、“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等。菜色一上桌,由老师、家长品尝菜色—评比菜色。
(4)分段探究法:各个学龄段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不同的课后延伸活动,从而达到有序渐进。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在子课题中,毓英中心小学的“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和“课内学习 课外宣传”,双山小学的 “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宣传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三个课题都是“宣传”,然而他们的角度却是不同的,“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面对的是低年级,主要还是以自身出发,宣传的手段比较单一,目标则是身边的同学或家长。“课内学习 课外宣传”面对的则是中高年级,他们的意识更强,所做的宣传也更加丰富。“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宣传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则是站在学校的角度,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等都是其品德学科的宣传阵地,学生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
(5)案例分析法:抓住课例、学生个体及课后延伸活动等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举一反三,探究、归纳其理论实践。教育理论是一线教师的软腭,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参加培训、交流活动来开拓,另一方面自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总结来不断充实自己。而抓住课例进行分析,发现,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再从经验提升的理论,这就是一条很可行的途径,而我们的很多课题组的老师也就是这样做的。在课题实施的两年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撰写了两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或经验总结发表在镇级、市级以上的相关汇编及CN级刊物。
课程育德 篇7
艺术在人的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能够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礼乐相济”的辩证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教育学认为,“德、智、体、美”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其中,美育过程与德育过程具有密切而独特的内在联系,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论述凸显出了美育所具有的育德价值。
道德内化的一般过程遵循着知、情、意、行的脉络,一个人价值观的树立,往往是从情感的触动、共鸣开始的,是从喜欢什么或厌恶什么开始的,没有情感共鸣,就不会有态度认同,也不会有价值观的树立。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都高度重视艺术情感陶冶在人的道德内化中的作用。比如:中国画中梅、兰、竹、菊对培养正直向上品格所具有的作用从古延续至今;油画和风琴是西方基督教不可缺少的元素;很多革命先烈和前辈在《国际歌》震撼人心的旋律激发下加入了革命的洪流;一曲《松花江上》曾经鼓舞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保家卫国的战场。
艺术教育所产生的感染力在学校育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情感激发作用,这个功能可以形象地被称为艺术教育的“载波”功能。载波,原本是无线电技术术语,指低频的声波等信号借助高频震荡的载体波发射传播。如果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需要被传递的“低频波”,那么这个“低频波”加载到艺术教育这个“高频波”上之后,就能够被更有效地传递和接受。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教育的“以美载德”功能,这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殊育德功能。比如,一首儿童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教育了几代人“拾金不昧”的朴素品质,在人们内心深处扎下了道德的根基。这些充满童趣的歌谣往往胜过枯燥的说教。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因此,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深刻认识艺术育人的作用,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要善于积极发挥并运用艺术课程的育德功能。
二、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育德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艺术课程的育德价值认识不足,艺术课程地位偏低。不少学校仍然走应试教育的路子,集中精力抓“语数外”等“主课”,轻视艺术课。没有认真落实国家的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挪用、占用乃至取消艺术课课时的事情经常发生。艺术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实际待遇也往往比“主课”教师差,艺术教师开展工作也很难。
二是当前艺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育德内容,需要做更合理的安排,并加强课程内部育德方面的衔接,对于通过艺术课程如何育德的表述还可以更加明确和细致一些。
三是艺术教学实践中还存在“重艺轻德”现象。个别艺术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教唱歌的”、“教画画的”,或者把工作重点放在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上,满足于辅导个别学生的艺术课考试和竞赛,忽视学生整体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四是对艺术教师培养、培训的过程存在“专业主义”倾向,艺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薄弱。在艺术教师的师范教育中,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对于艺术教师如何通过艺术课程育德的内容还比较欠缺;在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中,缺乏如何通过艺术课程落实国家德育要求的内容模块;在工作岗位中缺少对其育德能力的培训和指导。
五是师资与教学硬件配置不足。不少学校难以按国家的要求设置艺术教师的岗位,有的学校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一些学校对开设艺术课不积极,对国家所要求的最低设施和材料都难以提供,这让艺术教师感到“有心无力”,不能获得学校的支持,工作积极性受挫。
六是艺术课程育德资源建设落后。艺术课程育德,需要通过大量的蕴含着德育元素的美育素材得以开展和落实。当前关于艺术教育的素材比较多,但对于蕴含德育元素的美育素材的开发和运用还不够系统和全面。艺术教师在通过艺术教学落实德育目标时,教师往往难以找到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并且具有育德价值的艺术教学素材,缺乏足够和有效的教学资源支持。
七是对艺术课程育德的理论研究薄弱。艺术教育的研究多倾向于关注培养艺术“专才”方面,对如何通过艺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比较缺乏,从而艺术课程育德的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八是对艺术课程育德落实情况监督不到位。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底子还比较薄弱,督导部门的工作精力通常放在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对艺术课程是否有效发挥育德功能难以开展细致的督导检查。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发挥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育德功能
当前,我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重构中小学艺术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课程不能与育德过程分割开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单纯教会学生唱歌或画画的技能更加重要。
艺术课程育德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艺术课程之中。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育德功能,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三落四化”,即:“落细、落小、落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做到贴近师生,切实可行。
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德育功能,就要明确艺术课程育德所要遵循的目标。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中小学艺术课程育德的核心目标。对中小学生而言,“明大德”,即是为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对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守公德”,即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对应“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严私德”,即做一名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学生,对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育德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学生发展阶段规律,适应青少年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系统安排艺术课程育德的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发挥中小学艺术课程育德功能的策略
一是学校和艺术教师要高度重视艺术课程的育德功能。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重要文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次指示,从新的高度来深刻理解和认识艺术课程育育德的重大意义。
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做出系统性的德育安排和设计。
三是重构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首先要加强艺术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明确全体艺术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立德树人”。在培养过程中要树立每位艺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有效提高艺术教师育德工作的能力。其次,在非艺术学科师范专业的课程中增加艺术教育内容。重点针对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把相关艺术欣赏、基本艺术知识和技能等纳入师范生培养计划中,使普通师范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教育实践基础。另外,在继续教育中增强学校干部和非艺术学科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在中小学干部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中,把艺术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列入必修模块。
四是在课堂教学和学校发展层面加强对艺术课程育德的指导。发挥教研员队伍的专业引导能力,在营造学校艺术氛围、建设校园文化、发展学校艺术特色等方面加强对基层学校的专业引领、指导和帮助。
五是完善体制,加强保障。表彰奖励一批在艺术课程育德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激发广大学校和艺术教师提高育德的自觉性和育德能力。
六是大力支持艺术课程育德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各种学习交流展示活动,如艺术育德微课大赛等。
七是大力支持并深化艺术课程育德的研究。在全国和各省市的各类相关研究项目中,加强对“艺术课程育德”研究项目的支持,鼓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
八是加强督导,促进落实。结合相关工作,加强对艺术课程育德工作的督导检查,促进落实。检查学校是否落实与艺术课程有关的办学条件标准,是否“备齐备足”艺术课教学场所和所需材料,是否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是否“开齐开足”艺术课等。
课程育德 篇8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下简称“柳州师专”) 教师教育专业近几年来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列为专业主干课程。任课教师在任教过程中, 深入分析和归纳班主任工作角色的各种构成元素, 努力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钻研教材, 收集资料, 研究学生, 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实用性、有操作性,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师范生的主动性得到激发, 相应的职业技能得到培训,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初步探索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益之路。
一、理论层面:
以情育德——渗透人文情怀, 提升人格魅力, 促进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尽管师范生对这句古训都耳熟能详, 但却未必人人都能深刻领会其意旨而产生切身体认。而作为一名师范生, 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和班主任, 是必须以拥有丰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前提条件的。如何在“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中, 有机地渗透人文思想, 促使师范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任课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 他们往往不喜欢听老师刻板的说教和高高在上的指示, 因此, 创造各种有利契机, 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榜样激励法、文艺熏陶法等教学方法, 或让师范生直面教育界的热点新闻事件, 进行讨论与辨析;或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名师事迹, 追慕名师风范;或在课外引导师范生赏析高雅的文艺作品, 进行美育熏陶, 让他们不断丰富情感世界, 滋养人文情怀。师范生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态度与价值追求, 也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例如“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上课伊始, 任课教师就抛出了网上曾热议的“杨不管”事件以及汶川大地震中“范跑跑”事件, 让师范生进行自由讨论、小组辩论后, 又引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那数次舍身冲进火海抢救邻家儿童的王茂华老师, 以及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助学生而光荣殉职的谭千秋老师等的感人事迹。两组人物, 两种境界, 任课教师由此再引导师范生深思——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作为教育施行者的教师 (班主任) 需要怎样的素质才堪当“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经过思考、讨论、总结的环节, 师范生最终明白: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与人们赋予它的社会理想, 任何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 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有机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鼓励师范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让师范生树立明确的意识:要育人必先育己, 让自己拥有真挚的情感世界及健全的人格品质,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不断增强文化底蕴, 提高职业技能, 促使自己获得专业化的成长。
二、操作层面:以练促训——课堂上精讲多练, 课内外强化实训
限于课时, 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授课内容止于一般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介绍, 缺乏对中小学一线活生生的教育案例的探讨, 也无暇实施相关的技能训练环节, 因此不少师范生到了教育实习阶段, 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班主任工作问题, 便显得力不从心。柳州师专修订后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的教学计划, 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 总课时为32学时。师范生前期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课程, 对教育工作及其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学习“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打下了理论基础。鉴于班主任工作涉及的具体内容较多, 由于课时有限, 任课教师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统筹安排, 确定好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内精讲重点章节, 突破难点内容。此外,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凸显实训环节, 具体做法是:
(1) 分析案例, 展开讨论。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引介中小学教育典型案例, 有正面的, 有反面的, 让师范生深入分析, 展开讨论, 作出自己的评判, 最后由任课教师作点评与总结。
(2) 创设情境, 即兴演练。
课堂上让师范生根据任课教师所提供的教育素材,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如班主任与中小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班主任与家长等) , 即兴演练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教育情节:如课堂上的师生冲突——老师批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后学生顶嘴;班主任碰上态度强硬的家长——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天职, 孩子表现不好就说明老师无能;与前来告状的科任教师的沟通——科任教师认为自己只负责教书, 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作为班主任第一次面向班集体的说话;家访时的礼节, 等等。这些演练让师范生们初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在特定情境下可能有的表现、反应及相应产生的心理感受。
(3) 小组合作探究, 制定实训方案。
主要针对一些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突发事件或较为棘手的集体教育对象和个体教育对象, 让师范生利用课余时间, 自由组合, 五人一组, 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分析案情、查找资料、自由讨论, 共同制定出解决方案, 下次课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轮流汇报, 以利于大家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任课教师逐一进行点评, 最后作出总结。
实践证明, 我们凸显实训环节的教学模式, 使师范生能够提前把教育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践活动, 学习过程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体验—总结—巩固几个阶段, 使师范生的教育艺术、方法技巧与教育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见习与实践层面:
以技长能——开辟第二课堂, 延展训练空间, 实现由“技”到“能”的跨越
师范生要巩固知识、提高实践工作技能, 第二课堂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积极开辟校内外第二课堂, 有效延展师范生的学习与训练空间。如我们开设解读中小学名师系列讲座, 介绍名师 (魏书生、李镇西、王君等) 的成长经历与成功的教育案例, 他们的从业精神到教育智慧, 都给师范生以有益的启迪;创立师范生技能交流团体 (QQ群) , 提供即时、便捷的师生、生生网络交流, 搭建起广阔的师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每学期与校团委联合举办师范生主题班会设计大赛, 以赛促练, 以赛促学。除此之外, 与中小学教育工作紧密对接, 把教学活动延伸到中小学校, 增长师范生“默会知识”, 也是“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的一项改革举措。我们通过“引进来”的方式, 把中小学优秀的班主任请进校园, 给师范生现身说法, 谈谈当中小学班主任的切身体会, 传授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弥补了大学课堂教学“非现场”的缺陷, 使师范生加深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并学习到一线优秀班主任的教育良法与技巧。同时, 我们启动“走出去”的教育见习程序, 第四学期安排一周的班主任工作见习活动, 让师范生直接走进中小学教育一线, 通过“望”“闻”“问”“切 (当助理班主任体验角色) ”等见习方式, 在真实的中小学教育情境中, 与班主任、中小学生亲密接触, 既获得了丰富的“默会知识”, 还在原班主任的带领下“描花试手初”, 运用在大学课堂里学到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去处理中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锻炼了工作能力。与此同时, 我们还尝试把在主题班会设计大赛中获得优胜的师范生选派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现场班会课展示, 由纸上谈兵的方案设计到真枪实弹的现场授课, 身临其境的锻炼促进了师范生由“技”到“能”的转化, 这一活动方式得到教育实习基地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 师范生把握了有利的学习契机, 实现习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双重目标。
四、实现网络共享, 构建立体课程, 全方位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柳州师专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初显成效, 其专业综合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于2010年荣获区级教师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立项,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课程网站。“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作为该综合课程的一个分支, 充分共享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 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网站上开辟了班主任工作专栏, 任课教师积极投身于相应的网页建设工作中, 不断丰富网站资源, 把相关的教育法规、课程教学文件 (教学计划、教案、课件) 、师范生作业、先进班主任工作经验及成功教育案例、班主任工作心得文摘、班主任工作实训案例集、相关培训讲座课件等优秀的教育资源放在网上, 并设置了相关链接, 实现大网络的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了资讯时代网络提供的便利, 构建起了具有先进性、高效性、即时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色的立体课程, 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综上所述, 柳州师专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得有声有色, 探索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见习与实践层面三个层级的教学活动相互交融的路子,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成效显著,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师专教师教育专业整体改革之步伐。
摘要:本文从理论层面的以情育德、操作层面的以练促训、见习与实践层面的以技长能、构建立体课程四方面, 阐述了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改革作出的有益探索。
以德育的方式育德 篇9
学校餐厅是重要的德育场所,可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习惯。但是本案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以道德教育的名义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学校的“光盘”行动违背了最基本的健康原则,也并不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以道德号召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吃掉其他同学的剩饭菜,但是又以扣分的方式惩罚有剩饭菜的小组,构成了对学生的强迫,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认同,或者谋求自己在教师与学生干部面前的好印象,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积分,在就餐过程中表现出“担当”,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会助长形成“虚假的道德”,而不能培养出真正负责任、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高年级的大队委员按照学校的规定监督和强迫低年级的学生吃饭,成为一种遵循学校制度的合法化霸凌(bullying),对于那些稍有个性的同学而言,会造成与作为管理者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怨恨。
如何以道德的方式育德,在教育的各个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以不道德的方式伤害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本文中的案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革,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使食堂就餐这件事情成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第一,在饮食分配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学校要加强德育与体质健康、德育与学校管理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整合,在学校教育的任何环节都体现道德性。
第二,通过让学生参与就餐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德育离不开规则,但是,规则由谁制订、如何制订,是一个影响到规则能否被有效执行的大问题。学校可以发起关于食堂“光盘行动”的意义和路径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的沟通和协商确立食堂就餐的各种规则,包括剩饭菜如何处理,就餐顺序和秩序等。学校的家委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食堂管理者等组织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议定最终的规则。这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及其家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学生理性沟通的能力。
学校德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养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道德品质,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运用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素养,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育人育德——我们的责任 篇10
坚持全员育德理念
1. 全校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牢固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事情无小事,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是对每位教职员工的基本要求。
2.充分发挥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3.任课教师是德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教书育人,形成良好的教风。
4.班主任是最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
5.行管人员要注意在平时的工作中,提高全员管理意识、全员育德意识。服务热情,敢管,敢说。
加强责任感教育
1.教师之责任。教师要担起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为学生负责,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班主任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细心、热心、责任心。要有“三力”: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引导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2.学生之责任。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担起对自己的责任,每个学生要对自己负责,提倡五负责:(1)对自己负责,做好个人的学习,学习上做到上课认真听讲,遇到问题不懂就问,主动完成作业,让自己在进步; (2) 对自己负责,做好个人纪律保证,做到团结同学,诚实守信,以诚待人,让自己成为文明学生;(3)对自己负责,讲究个人卫生,穿着整洁大方,个人物品摆放整齐,让自己身心健康;(4)对自己负责,做到爱班级爱集体,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乱丢杂物,让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友好一员;(5)对自己负责,处理好个人与同学的事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让学生负担起为班级做事的责任,体验责任,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是班级里的一员承担起一员的责任,是班级的干部承担起干部的责任,是学校学生会干部就要承担起学校授予学生会的责任。在参加各项活动中,是活动的一分子就要承担起一分子的责任,承担责任,体验责任,为自己增强素质,为集体增添荣誉。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意志力教育和宽容教育。
加强班风建设
1.树教师之作风。(1)班风是一个班级思想意识、精神状况、言行习惯的集中表现,班主任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个人作风等最直接地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人格是教育的基本职责,班主任是代表党、代表国家、代表社会尽职责,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3)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是一本最鲜活的教材。育人、育心、育德、育能是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突出任务,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熏陶着他们;(4)尊重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尊重是人性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起点,是开发学生各种潜力的起点,在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培养学生良好之作风。 (1)帮助学生树立四种意识:课堂纪律意识、课间秩序意识、学习进步意识、同学友情意识。养成五种习惯:见面微笑问好、文明礼让右行、穿着整洁得体、言行文明规范、遵守校纪校规; (2) 认真执行学校校规校纪贯彻制度,每学年开学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利用半天的时间一起学习学校校规校纪,并制定班级的班纪班规;(3)积极创建班级文化。走进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感觉来自于班级的教师和学生独特的气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学生群体,不同的班主任教育风格,班级文化各不相同。
3. 狠抓一年级的班风建设。抓住有利教育的时机:(1)抓新入学时机;(2)抓军训时机;(3)抓日常规范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4.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四个一:每天与学生谈话一次,每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会,中考后总结一次班级学生思想情况,为女生做一次女生专题讲座。
坚持六个一管理
1.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学校的稳定以及学风建设和班主任的辛勤工作息息相关,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利用例会通报一个月以来班级取得的成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的动态。对于不能胜任班级管理和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的班主任,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还利用例会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促进年轻班主任的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为学校打造了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团结和谐、勤于奉献、能打硬仗的班级管理队伍。
2.坚持每周举行一次的升旗仪式,通过在国旗下唱响国歌、演讲和一周有针对性的总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达到树立正气、转变校风的目的。
3.坚持每月一个德育主题的活动,如,二月份开展以“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三月份开展以“珍爱生命,共享美好人生”为主题的班会,配合保卫科开展有关法制、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安全演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四月份开展以“健康心理,快乐人生”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五月份开展以“亲恩永恒,感恩无限”为主题的班会,通过问卷调查、家长意见反馈、评选“感恩之星”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情感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项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六月份开展以“面对挑战,为理想拼搏”为主题的班会,激励全校师生抓好期末的复习工作,为期末考试做准备。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开展,以课堂为主渠道,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感染每一位学生,一点一滴地改进他们的行为习惯。
4. 坚持每月一次的仪容仪表检查活动,根据学校的要求,政教人员坚持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五对学生进班的仪容仪表进行检查,周一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复查,对特殊学生进行耐心说服教育,检查结果记入班级考核档案。通过坚持不懈的整治,目前已基本杜绝了我校学生留长发和穿奇装异服的现象,学生穿着整洁大方,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5. 坚持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各班于每周星期一,利用班会的时间,根据本月的德育教育主题,结合各班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分别从安全、学风建设、文明守纪、心理健康、流行性疾病预防、女生心理讲座、考前动员、考场纪律要求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特别是5月12日由政教处和学生会倡议,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死难同胞默哀。3月30日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配合安全部门举行安全疏散演练等活动的开展,使主题班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达到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水平。
6. 坚持每周一次卫生大扫除的活动。针对每年入学的新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通过对学生在卫生保持方面不断进行养成教育和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垃圾入箱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自觉地在校园内捡垃圾,校园的卫生状况不断好转,学生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靳育德作品二题 篇11
从西宁翻达坂山到大通河流域有三条路径,分别为下达坂、中达坂和上达坂。从使用率上看,这三条路中上、下达坂最繁忙。上达坂过大通城关,进宝库峡,傍黑泉水库,翻山处即为上达坂。由于下山即到门源青石嘴,加之目前又有达坂山隧道,所以过往车辆多取此道。下达坂在互助,过威远镇,进柏木峡,翻山处即是下达坂。下达坂连着有名的十二盘,加之近年来互助北山名声日隆,许多人是很熟悉的。只有中达坂地处“深闺”,少为人知。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中达坂是人们赴门源的主要路径,只不过近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了减轻上达坂交通拥堵问题,保护黑泉水库安全,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划,中达坂公路扩建工程已经开始。一个偶然机会,听中达坂扩建一承包段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中达坂路面扩展中,推土机偶尔推出一块碑座,莲花座刻工特别精细,凿痕依然清晰,而且碑座石质与当地石料完全不一致,是否可去看看?好奇之下,于是促成了我中达坂之行。
中达坂西连大通东峡,东通门源阴田乡,只要你过东峡衙门庄,在欣赏广惠寺、鹞子沟美丽景致之时,不觉间已到了向化乡地界。这里天蓝地绿,流水潺潺,在青山绿野之间,有着流水口、将军沟、三角城等一个个掩映在绿色之中的村庄,三角城所在地地势开阔,东侧川原平缓,由于它扼达坂峡与川原结合处,古人在此设城堡,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内升平,事过境迁,三角城城墙已平毁殆尽,农家庄廓和村树之间,依稀尚能见到一些城郭残基。惟有“三角城”的村名,让人们感受到悠悠历史的沧桑。三角城西侧川原之中,兀立着一座孤零零、高约百余米的小石山,人称其为“圆山”。圆山山坡上遍布耐寒的灌木,青螺翠黛,像西宁大南川里的牛心堆一样,天造地设,可称为天地奇观。
达坂峡大致呈西东向,峡尽处即是高山。其山由片状土褐色裂碎岩构成,峡中两侧高山上除长有边麻(金露梅)外,遍布高山草甸型牧草,由于地势高寒,达坂峡北侧主峰浑圆如锥,岩石裸露,寸草不生。解放后新修的过山公路沿峡的北坡“之”字形延伸,经几个迂回,伸向山顶。在山顶辟出堑壑,然后过峰顶沿卡子沟下山,到门源阴田。中达坂公路为砂石路,山顶堑壑处两侧悬崖高达六七米,路侧树有路标,上书“大板山垭口,海拔3775米”,站在风飕飕的垭口上,远望北侧门源川,只见烟树朦胧,一片苍茫,虽然油菜花盛期已过,但远方仍呈现出一溜淡淡的金黄。
碑座距中达坂垭口还有一公里多路程处。因路面拓宽,碑座已翻滚到路右侧碎石中。走下路边泥泞的边坡,只见平整的碑座半掩在土石之中,它长1.12米,宽0.66米,高0.36米,石质为淡青色花岗岩。碑座制作精致,凿痕清晰,前后面为大莲花纹;座面刻有立碑凹槽,与碑座同长,凹槽中间插碑孔长约0.3米。但可惜的是,原碑不在,是否仍被乱石掩埋?不得而知。达坂山均由土褐色片状裂碎岩组成,碑座石料肯定不是当地所产,或许来自湟源峡或其他地方。但愿这一历史实物的来路,将来能得到破解。
千百年来,达坂峡里人行马踏所形成的古道依然可见,除了峡口今已遗弃一段古道仍然在谷底外,沿峡北坡的盘旋古道依旧留在苍翠的山坡上,虽被山草渐渐掩埋,但它仍像大山的一条伤痕,淡淡地记录着那段越来越远离我们的历史。
1936年冬,中国工农红军在河西走廊与马步芳部队激战,英勇的红军在与凶悍的马家军进行了数百次浴血奋战后,除万余健儿壮烈牺牲外,前后有六千余人被俘。1937年3月,被俘红军官兵在敌军的押解下,经扁都口、中达坂来到西宁。据史料记载,他们一个个被“绳捆索绑,衣着褴褛,惨不堪言”,他们中,有的是伤病员,有的是妇女少年。高原三月,中达坂仍是冰天雪地,多数人脚上只缠着一些破毡片,啼饥号寒,艰难步行,一些走不动的伤病员被马家军押送人员就地残杀,遗尸荒野。西宁西路军纪念馆就有当年红军路过中达坂时夜宿三角城等地的旧照片。如今,当年红军走过的山径依稀,野草摇曳,黄花绽开,“血沃川原肥劲草”,旧地重游,真使人感慨万端!
莲花山中刘琦庙
刘琦庙坐落在号称“八瓣莲花”的湟中鲁沙尔,你只要站在金碧辉煌的塔尔寺前北望,就会看见远处西山之腰,一处粉墙青瓦的殿宇,掩映在绿树丛中,那就是刘琦庙。
刘琦虽与《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刘玄德之侄刘琦同名,但他却是明代甘肃河州韩家集人。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刘琦考中进士,十七年(公元1417)年奉命进藏,任明王朝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互通友好往来的交际官员。据《河州府志》记载,刘琦进藏后,潜心学习藏文,拜谒寺院,研究佛经,后皈依佛法。在任期间,他向当地民众介绍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改革生产工具,深得民心。因众望所归,后被聘为西藏“财贸官”。刘琦去世后,藏王追念他生前功绩,敕封其为“业斗侯”(地方护法神),并令藏区各寺院绘制其画像,供奉膜拜,以护佑地方安宁。广大牧民称其为“阿尼刘琦藕藕目拉”,即“财神爷”;老百姓尊称他为“阿尼刘琦”,即刘琦爷爷。数百年间,供奉处香火不绝。
清初,塔尔寺三世赛多活佛游历西藏,感念刘琦功德,从那儿请来刘琦护法神真容绘像,虔诚地供奉在塔尔寺祈寿殿内,以求护佑地方。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自西藏来青途中,夜梦自己被一身着汉式官服的长须老者相助脱险。后来他到塔尔寺后,无意间在祈寿殿中见到那儿供奉的刘琦画像竟与自己梦中所见老者分毫不差,深感灵异,感念刘琦在冥冥之中护佑之功,遂命四世赛多活佛寻找一处能看到塔尔寺全貌的地方,选址建庙,将“业斗侯”刘琦安置其内,以作为塔尔寺的“护法山神”。
塔尔寺所在地的莲花山实际上是拉脊山向北析出的一支余脉,它逶迤前来,至莲花山前一峰突起,横亘在湟中大源川前,登山一览,西面南佛山如画,照壁山似屏,大小康缠尽在眼前;东望大小南川,烟波浩渺,峰峦如骤,似万马奔腾;俯瞰莲花山,翠螺凝聚,八瓣四列,气象万千,真乃一方风水宝地,四世赛多活佛遂确定在此设庙址。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刘琦庙在俯瞰塔尔寺的金麟山半坡山坳破土修建。建成之后,活佛特意从祈寿殿移来一棵菩提树,栽在庙内大殿之前。后赛赤活佛又在庙东侧主持建起一座佛塔,起名“太平塔”,寓意太平盛世保太平之意。太平塔塔座呈方形,塔身呈宝瓶形,上为十三层法轮,塔刹上仰盘托日月宝珠,寓意日月同辉。整个塔座用青砖砌成,伸缩有度,简洁明快,上有精美的砖雕藏八宝图案、白马送宝和白象驮宝图饰。庙旁有口泉,水质清冽,饮之可口提神,后人称其泉为“神泉”。流连其间,自然被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所笼罩。可惜这样一座凝聚藏汉民众心血的古迹,竟毁于上世纪中叶。残墙败垣,蛛网挂梁,衰草委地,荒径人稀,委屈了将近30年。
1984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四方民众的支持下,刘琦庙得以重建,经多年陆续修整,一座小巧而雅致的庙宇又重新安坐在金麟山坳。今天,当你沿盘山公路驱车上行,或沿鲁沙尔上十字清真巷上行,不久就到了斗拱飞檐的四柱三楼式金麟山山门下,石栏相扶,踏阶而上,仰望晴天丽日之间,梁枋彩绘,黄瓦丹柱,更觉肃穆。过山门右拐,平台之上,便是刘琦庙。迈进简朴的庙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洁净的小院,有塔尔寺喇嘛专门管理。院中央花栏内依然是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据寺僧说,近50年前的那场变革中,菩提树也未能幸免,惨遭砍伐。说来也巧,1984年重建庙宇时,枯根竟重发嫩芽,经30年风雨,今又长成一株绿荫满园的大树。透过树荫,迎面便是一溜五间硬山式大殿,据说是仿照塔尔寺祈寿殿样式而建。两侧各是三间硬山式偏殿,三殿呈品字形拱立。迈过高高的正殿门槛,只见高高的敬台上,正中塑有慈祥的刘琦,“慈容带笑,鹤发童颜,风度飘逸”,据说这尊药泥神像是由塔尔寺活佛亲手塑成。活佛以这种虔诚而隆重的表达方式,倾注了对阿尼刘琦的尊敬仰慕。刘琦五绺长须,头戴汉式官帽,脚蹬官靴,身穿蟒袍,与两旁的阿尼麻欠、白马山神等穿戴式样完全不一样。两侧偏殿内供雷部天尊、土地爷、牛王马祖及红岭山神、虫王等。庙外绕墙一周,建有玛尼经筒;庙后高阜之上,建有祭拜阿尼刘琦的敖包,供人们抛撒“鹿马”,悬挂经幡。不时有各族善男信女携带哈达、鹿马和五色经幡,前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沿敖包(鹿马台)后台阶继续上行,一路绿环翠绕,山杏丁香,时现两侧。左侧是正在兴建的菩萨大殿和莲花宝殿等其他建筑群,雕栏画廊,金瓦彤柱,令人惊叹。转眼之间,过观景台,来到金麟山山顶。山顶建有六角攒顶的钟亭,檐角高翘,吻兽罗列,金顶耀目,彩绘焕然。亭中悬有吉祥如意钟。据说当年悬挂的钟铸于清咸丰年间,也随着那场激烈的变革,竟毁于炼铁炉中。亭南侧树有祈愿碑,亭北侧建有焚香炉,经幡四围,色彩斑斓。
站在这高山之巅,游目四望,感念600年前,刘琦栉风沐雨,前赴西藏,为社会发展、汉藏民族的团结和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坚毅果决的处事能力、公正亲和的人格魅力和赤诚严谨的办事态度,是不可能赢得西藏民众信任的、殁后还称其为“阿尼(爷爷)”,藏王也不可能将关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财政大权”交给他的,更不可能在他死后,还给予他在各大寺院与诸佛同享、受万民百姓顶礼膜拜的殊荣。刘琦庙安卧在绿树丛中,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祭祀某人功绩的祠庙,而是彰显民族团结的象征,真正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颂歌!
语文教学中的育德 篇12
教学内容的挖掘是语文教学育德的主要载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属于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它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历史、现实或未来生活;议论文虽然从体裁上讲是不一样的,它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或者是从抽象到具体来说明和论证问题,但是,中学的大部分课文也主要以形象的手段进行处理。具有形象性这个突出特点的语文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育德资源,各种各样的形象中有人物的追求和修养,有人物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这些形象背后情感和思想的挖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品质。
教学管理的优化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有效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反馈和改进。虽然从常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文的导入语”、“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范读”、“课堂提问”、“课堂中的组织讨论”、“课堂中的评价”、“课堂结尾的处理”等一般环节,但它绝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即不仅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思想充盈的精神活动过程,而且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为此,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必须超越管理的环节性和控制性,体现管理的伦理性,即灵活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思想充盈和情感体悟服务。
教学方法的选用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根本手段。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形成中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论思想。透过形式各异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开放、平等的互动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平等、开放的互动过程,对于“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说更重要。
【课程育德】推荐阅读:
教师育德06-16
以情育德05-29
活动育德课题开题报告05-27
《育德园》读后感09-10
育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0-04
育德小学第五届校园艺术节闭幕词07-05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09-02
中国画课程课程09-08
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07-30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