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课程(共12篇)
社团课程 篇1
摘要: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只有从课程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秉持“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中学文学社团应积极创办文学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多次提到文学社团活动,如:
●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课程目标)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诗歌与散文)
●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小说与戏剧)
然而,在现实中,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提出“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通过申请成为校园文学活动市级课程基地。我校的文学社团主要有诗社、话剧社、写作社、主持社、论辩社、小记者团、书法社等,以下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相关实践。
一、创办文学刊物
文学刊物是文学社团活动的平台。我校花季文学社创办于1991年,同时办有文学刊物《花季》,主要设有“刊首寄语”“校园小作家”“碎花漫道”“小说家言”“风华诗台”“读书频道”“文学大家谈”“议论天地”“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等栏目。“校园小作家”每期推出一名学生,旨在培养文学新秀,给同龄人以引导;“碎花漫道”刊发学生优秀的散文随笔;“小说家言”“风华诗台”分别刊发学生的小说、诗歌;“读书频道”刊发学生的阅读鉴赏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大家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座谈记录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议论天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会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考场作文”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写好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下设“青春偶语”“鸿信往来”“情感空间”三个子栏目,“青春偶语”刊发学生关于青春的睿智语言,“鸿信往来”刊发学生的生日祝福、道歉等,“情感空间”刊发学生遇到的困惑并由校心理咨询师予以解答。此外,文学社老师每期必须写一篇作品,以引导学生写作。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文学社还与公开发行的学生期刊建立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举办诗歌朗诵会,有助于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如我们举办的“我的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策划到评委打分都由学生完成。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诵篇目。学生选择的篇目集中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相信未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青春万岁》《满江红写怀》等,这些诗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表现,示范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朗诵中引导学生关注停顿、轻重、语气、语调、节奏等。
(二)开展校园剧表演活动
我们开展校园剧剧本的征集活动,并拍摄微电影。剧本要求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是课本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校园剧。学生在编制课本剧剧本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会更深刻。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剧本的文本形式,设计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课本剧如《鸿门宴》《雷雨》《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学生按照剧本的形式,对相应人物进行了自己的演绎,或增加现代元素,改变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表演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加深对戏剧的认识。优秀的剧本选送到校外参与评比,同时参加文艺演出,并拍摄成微电影,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
(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我们开展读书交流会,欣赏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阅读经典名著的要求,分年级分学期进行名著导读。要求学生阅读之后写出文学短评,优秀的刊发在《花季》上。在文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开设专门的阅读鉴赏课,还引导学生尝试阅读研究性学习:教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阅读方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方向,筛选、整合相近内容确定研究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开展调查,写出研究报告;最后,师生共同评定优秀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开拓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和提高文化自信的态度。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还关注书法。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练习毛笔字和硬笔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四)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正确地运用语言,必须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思维训练内容,所以在社团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就很有必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逆反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原则、方法及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思维训练,学生看问题时就不会片面,在认识事物时就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会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突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看问题。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
“社团课程化”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我校注重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如我们从文学的视角开发作文教学教材,以形成作文教学的新序列,教材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书法与文学等专题,每一专题包括文史知识、高考考点、鉴赏方法、写作方法、学生佳作等内容。又如,文学社指导教师开发了《新文学读本》,该读本共分八章,分别是超越梦想、叩问人生、青春榜样、心灵拔节、穿越人海、思想的光泽、仰望星空、我的社团,每章分为名家名篇、乡土乡音、花季雨季三个板块。再如《印象大沙河》教材,我们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出现的历史人物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此外,提高考场作文的写作能力也是文学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为此我们编写了《文苑滴翠———如何写好高考考场作文》,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有可以自学的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写作安排编写了《把习作写出高考范儿》。
社团课程 篇2
积极开发个性化的校本课程(社团),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张扬个性、释放生命的精彩,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校本课程(社团)的建设,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为个性化的卓越发展奠定基础。为保证我校-校本课程(社团)建设有序推进,特制订本方案。
一、社团的设置与实施
结合我校实际,本学年度我校的活动课程(社团)分为校级社团与班级社团两大类,即学校成立校级社团,七、八各班级成立自己的班级社团,做到“一班一社团”。社团的设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程的“社会性”、“发展性”、“励志性”、“益智性”、“创新性”和“怡情性”。
1.班级社团
班级社团是每班在广泛征求学生的基础上结合班情讨论确定一个主题,班主任为班级社团负责人,负责社团方案的制订、活动的正常开展、资料的记载汇总等工作。班主任可以聘请学校相关老师、家长等对本班的社团活动进行授课、指导等。建议班主任从德育类、科技类、动手类、体艺类、学科类、交际类等6个方面开设以下社团:
如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我爱发明、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书法、剪纸、动画制作、阳光健体、篮球、文学社、集邮、摄影、演讲、名著欣赏、数学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等。
2.学校社团
学校社团主要是对学有所长的学生的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与培养,开设校园诗社、智慧数学、物理探究、合唱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象棋队等社团。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时间
1.班级社团:七年级为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八年级为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2.校级社团: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
三、相关要求
1.每个社团负责人对本社团的发展应做好全面规划,制定出可行的社团活动计划,并于10月底前将本社团活动计划、社团简介(100字左右)上传至校园网(进入后台—左侧学生园地、点击添加信息—在二级类别中选“社团建设”)。
2.社团活动前,负责老师必须清点学生人数,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对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安全)等提出明确要求;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填写好《活动记载簿》。
3.精心备好每次活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内容安排要科学、系统,每次活动务必要注重效率、提高质量。
4.要认真做好每次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学期结束后上交相关材料(包括学生作品、活动成果、《活动记载簿》等)。
5.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活动地点,如确要更换地点请及时通知教务处。
6.维护活动地点的环境,爱护设施设备,使用后注意关闭电源、锁好门窗。
四、考核方法
1.学校对活动课程的.评价分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考核评价。
2.教师评价:
(1)学校将定期(结合巡课)和不定期(听课、查教案等)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其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期末对辅导老师进行考评,成绩突出者颁发优秀辅导老师荣誉证书,并进行物质奖励。
3.学生评价:
(1)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活动的表现、学期结束的考核以2:3:5的比例折算后作为综合成绩计入素质报告单;
(2)凡是活动课程的成绩不能达到良好等级的一律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三协作加强社团课程建设 篇3
与大学不同,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中,教师在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实施及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但现实中,教师教学工作繁重,专业知识、个人特长各不相同,教师组团协作开发课程,不仅能改变教师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和强化。
首先,整合专长,成立两人开发小组。
在最初调查课程资源时,可请兴趣爱好和特长相近的教师进行2人自由组合,形成社团课程开发小组,并确立主研发和辅助研发职责。在此基础上,各社团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校开发方案协商确定课程纲要,设计教学内容,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师师配合的社团活动,丰富了课程内容,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活动体验。如,在《小眼看世界》社团里,两位任课教师分别是语、数教师,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数学教师讲“黄金分割”在构图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则帮助学生将摄影作品配上优美的词句,两人协作相得益彰,学生也获得美的享受。此外,师师配合的社团活动,也给教师带来职业幸福感。在《麦香厨房》里,从事健康课教学的李老师正开心地教学生包饺子,她负责操作,谢老师负责教学设计,两人的配合让李老师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也带给她深深的职业幸福感。
其次,分工协作,实行年级负责制。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成立课程开发管理机构,制定层层落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办法,保证课程正常运行。对于全体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来说,年级负责制是比较好的方法。
在年级负责制中,年级组长受学校社团课程领导小组的委托,负责本年级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管理工作:开学初,年级组长负责组织本年级学生自愿选择和组建社团;活动中,每月检查学生考勤,看学生参与情况;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探讨大家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各社团活动课程小组的收获、困惑及建议,反馈给课程领导小组进行解决;学期末,年级组长带领大家结合社团自身情况,开展活动展示及评价工作。
师师协作方式,既让社团的两个教师建立了互相商量、研讨的伙伴关系,又使年级内的各社团教师形成了教研团队,保障了社团活动课程的顺利运行和实施管理。
二、家校协作,共建互信互惠风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这句话旨在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社会都将教师演化为课程建设的唯一主体,形成“师本课程”的现状。其实,家长作为孩子成长教育最早和最终的指引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校不应成为课程的垄断者,而应将家长带动到课程建设中来。
挖掘资源,建立协作伙伴。 家长参与到社团活动课程中来,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人员不足的窘况,而且能给孩子提供多元的教育资讯,从而扩展孩子视野。因此,在社团开发初期,学校就应在全校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能提供的课程资源。学校再结合调查结果,将这些潜在的资源提供给各社团课程开发小组。随之,小组教师与家长建立社团协作伙伴关系。
诚意聘请,参与课程实施。在和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发放聘书给能提供课程资源的家长,与教师结成协作开发小组。组建家长教师协作委员会的三层组织机构,即:社团家长教师协会——年级家长教师协会——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并制定协作章程。社团家长教师协会是最小的组织单位,由各社团的教师和家长组成,随时可进行意见沟通。年级家长教师协会由年级内各社团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在年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年级社团的实施管理工作。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则负责学校所有社团的运行评价,该协会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活动。
在社团课程实施中,社团家长根据自身时间安排,每月至少参与社团活动1次,与学校教师共同负责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如:《果色生香》社团课程的辅助教师是一位从事蛋糕制作的家长,她从营养学和口感的角度讲水果的搭配,并带领社团的孩子参观水果蛋糕的制作过程,让孩子在色、香、味中体会水果的妙用。又如:《锦绣七里》社团活动内容是十字绣,指导针法时两位教师根本忙不过来,但有了爱好刺绣家长的参与,更多的学生得到了指导。可见,家长参与社团课程实施,扩充了教学力量,增强了课程实力,也为家长带来自豪感。
搭建平台,共助孩子成长。学校能提供课程资源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怎样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社团活动的大课堂?学校应发挥主阵地的作用,搭建平台,引导家长参与到社团的评价中。如,学校可建立社团课程博客。家长通过点击博客,了解社团课程建设情况,感受孩子点点滴滴地成长,并通过博客中的“畅所欲言”和“社团掠影”栏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社团及孩子的评价。学校可开展系列活动,如社团课程开放日、六一游园会等活动,让家长观摩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和家长一起探讨社团课程中的问题及需要共同配合的方面。
家校协作,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在社团活动中,学校与家庭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了共辅共生的关系。学校在家长的支持下,课程得以稳步推进;家长在社团活动中,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点,促进了家庭的和谐,营造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学校、社会协作,拓宽实践大舞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学校虽是育人的场所,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最终都必须由社会来认可。因此,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离学生最近的社区教育。
学、社协作中,要形成立足校园、面向社区、走向社会的教育互动,首要的是建立学、社协作机制。学校可邀请社区代表、共建单位人员和家长代表成立协作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协作机制的运行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拓宽了实践大舞台。
首先,学校与社区携手。儿童的发展时期大多生活在某一社区,所以社区教育的状况直接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关。学校作为社区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区内各社会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社区体系。
获取资源。学校可采取走访式,进行社区资源调查。走访周边社区,了解已有活动场地使用情况。运用协商式,与社区沟通,提出社团活动课程构想,与社区代表共同商议社团活动方案。
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以及学校周边文化和家庭教育实际,与社区开展学生社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穿越时空》文学社的孩子是社区图书馆的常客,在文明创建期间,他们与《小眼看世界》摄影社团的孩子一起开展了《文明在我身边》的征文、摄影大赛,反映社区的好人、好景、好事。学校与社区携手评比,并将优秀作品张贴于社区宣传栏中,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其次,学校与共建单位联合。
学校还应积极与共建单位联合,利用其单位的特点和优势,打开社团活动的窗口。如:《行规少年》社团成立之初,学校就与共建单位武警部队达成协议,定期邀请部队官兵与该社团的体育老师一起为学生操练;《蔬香农庄》社团成立之后,一度陷于苦无实践基地的困境。学校在平台上开辟养殖园,并着手与武汉蔬菜养殖基地达成共建单位,提供种苗和技术上的指导。共建单位的参与,使社团活动锦上添花。
学、社协作,不仅给社团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而且在实施中,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教育价值观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氛围。这种协作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的“三协作”,构建了与学校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协作教育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多元和谐地发展,也使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更加蓬勃有生气。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小学)
社团活动课程化永远在路上 篇4
首先, 从课程体系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随着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的实施, 以及江苏省高考模式的改革, 高中学段选修课的比例正在增加, 高中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也在逐渐加大。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且在本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更加有义务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超前构思和运作, 社团活动课程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其次, 从育人功能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知道, 要彻底地改变学生“被教育”“被活动”“被参与”的局面, 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主体, 自己策划课程, 自己开发课程。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行动能力与责任能力的主体, 能够得到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2013年, 镇江市教育局之所以将全市的社团建设推进会放到我校召开, 就是因为看到我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后, 综合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再次, 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呼应性。一是社团课程的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呼应, 而且学生不是被动地应付, 而是主动地参与。二是社团课程的实施与学校传统课程的规范性相呼应, 将学校管理课程的手段用来管理社团, 避免了“随意”和“作秀”, 社团活动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证。三是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目的与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意愿相呼应, 而且随着实践的深入, 学生对社团课程的价值认同也在逐步提高, 个性发展的意识也更加自觉。
美术特色课程及学校社团开设 篇5
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小学美术绘画课程已经被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列入到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美术学科也提出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也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尽管美术专业人士可能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课程,绝不是画出一张画,做出一个泥塑、剪出一张剪纸,美术课程需要解决的是孩子们的独特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要从人类历史上无数创造(造物及艺术作品)中,获取一种思维的趋异性、独特性、变通性、转化性、多元性等等。
当每个学生能够在美术课程里,将自己积淀的美术思维方法用于他的其他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处理问题的方法时,当他们能够基本做到艺术化生存的时候,其核心素养才是真正地达成了。
美术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令学生们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美术思维、表达能力去解决某个问题。传统的美术课,让学生画一幅画,看画的像不像? 难道就是参照、摹仿式的造型了,这样就是美术课?小学生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学习造型吗?假如仅仅是造型的体验,对学生们日后的生活有何用?即便是不在学校学习,当下各地城市里、旅游点里也有也能照葫芦画飘呀?美术课程的意义在何处?学生如何形成美术核心素养与能力呢?
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教育追求“智慧”,强调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这极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与个人兴趣。
以上是我对核心素养下美术课堂的理解,由此,基于本校的美术课堂及美术社团活动,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望领导批评指正:
一、美术常规课堂建议
(一)美术连堂制教学(80分钟)
美术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自实行课程改革、使用美术新教材以后,美术课的动手实践内容有所增加,或画或剪或粘或贴或揉或捏等。一堂课内教师在完成知识的传授、经典作品的欣赏、现场示范等必要步骤后,留给学生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充足了,大致的时间分配为教师引导分析面授15分钟,学生操作练习25分钟。根据课程内容及学情,教师讲的时间有可能还要长一点。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会更短,而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通过理解、探索、合作交流,最终完成一幅作品是不太现实的。如遇大型手工活动,未完成的作品很难保存,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作激情。
建议:80分钟连堂制,学生能够尽情的书画和创作,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完成优秀作品,布置校园文化。
(二)美术组教研活动
首先,美术教师的任课问题。我校美术教师平均每周16-18节课 加上善美课程活动,有时会达到20节课。美术组都是年轻教师,都有一腔为教育奉献终身的热情,更愿意扎身于美术教学改革活动中。但在校的时间有限,平均每天4-5节课,经常一个班一个班的穿梭,进行学习、备课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相对减少,从而不能把每节课都打磨成适合学生的精品课程。
建议:美术组增添数名新成员,合理分工,增加备课与教学设计时间,把每堂课都打磨成适合学生的精品课程。
其次,美术组备课问题。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上除了讲,更多的是画,有时也需要教师现场做范画。同时,教师要讲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还要涉猎传统文化、节日庆典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善美课程、社团活动都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画好范画,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这就需要美术组教师有更多的绘画空间。
建议:成立美术教研组,办公室一侧放办公桌,一侧放绘画书凳(条件允许的话),让教师巩固绘画功底,学校在大型美术作品展时,也可展示教师作品。也可与综合活动实践教师一个办公室,综合活动实践的开放性、生活性与自主性与美术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校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除种植外都与美术课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美术社团活动建议
(一)建议开设社团活动课程
黏土社团(超轻黏土、软陶)(社会实践课可选)
纸艺社团(剪纸、衍纸、瓦楞纸、皱纹纸、三角插、折纸
(社会实践课可选)
图左瓦楞纸 图右衍纸
水彩
水墨画
水墨画、水彩画社团
重彩油画棒、色粉画社团
致敬大师、致敬经典(传统文化)社团
版画社团(纸板、吹塑纸版、胶板)
纸浆画(社会实践课可选)
布语社团
(牛仔布和生活用布,融入刺绣,十字绣)
沙画社团 绳编社团
(社会实践课可选)
素描社团
动漫社团(黑白装饰画)石头画社团(社会实践课可选)书法社团
(二)取消部分原有社团
1.水粉画社团
应试性太强,原为高考培训班重点科目,不适合小学阶段。2.工笔花鸟社团
步骤繁杂,美术功底要求高,多为高年级学生练习。3.简笔画社团
简笔画近年来被多名美术名家所摈斥,它单纯的要求形体的相似而禁锢学生的思维,不符合核心素养的理念。
(三)社团要求
1、双向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社团教师的介绍或作品来选择社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选择学生。不适合或者消极厌学的学生,教师有权利让其退团。
2、社团考核制
所有参加社团的学生必须参加期中与期末考核,各完成一幅大型作品,为校园文化做准备。
3、社团上课时间
社团上课时间为一下午或3小时,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作品。
4、社团教案
每位任课教师要准备一份详细教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从接触新课程的普及常识至课程的由简到难要设置合理。教案经过美术组集体备课讨论后方可使用,不恰当之处随时改正,课程必须严格按照教案实施。学期末教案上交美术组,建档保存,重复使用。
5、优秀社团成立善美精品课程
经过学校领导观察考核后,优秀社团成立善美精品课程,例如牛仔布语社团,可以作为学校的特色,成立善美精品课程,自制或购买教材,广泛教学。
三、校园文化建议
广泛应用学生作品
1、挑选平时课堂与社团优秀作品布置校园文化,增加文化底蕴。
2、每层楼道一个主题,由一位教师负责。
3、楼道里陈列学生水彩作品【24节气】
4、大厅陈列剪纸与书法作品。
5、与学校特色戏曲进校园融合,让学生创作戏曲水墨画,京剧脸谱等,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社团课程 篇6
随着高中新课程学分制及“多位一体”教学模块的实施,高中课程体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突出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学生社团将逐渐成为高中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沛鸿民族中学)把“创新社团组织形式,拓宽社团功能范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校园发展’品牌”作为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倡导“校园社团活动课程化”,实现学生社团与课程教学的嫁接。通过制定社团活动课程大纲,建立明确的学生社团活动目标体系和系统的活动规划,使学生社团活动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实行学分制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把“自生自灭”“进出不设卡”的松散型学生社团活动,变成既有组织纪律性又有开放灵活性的课程活动。
二、 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导向
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课程可以实现教育目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学校设置的课程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改革,使得课程内容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些都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今年我区将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然而,许多学校早已先行一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改革。作为一所全国性的民族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学校积极研究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大胆改革创新。从2009年开始,学校高中教学改革和特色兴校的做法之一是:创新性地在中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三) 师生对新型历史教学模式的呼唤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近年来,沛鸿民族中学高中部(江南校区)师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现有的6位高中历史老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就有4位,这些教师把研究的精神和理念带到了学校。教师们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提升历史课的教学效果。“90后”学生崇尚个性,渴望表现自我,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符合他们的基本个性特征,以持续性兴趣展开课程教学符合他们的主要心理特质。经过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学校的历史社团活动终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三、 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一) 完善制度建设,使社团课程更加科学规范
2009年,沛鸿民族中学成立了江南校区自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学生历史社团——“江南春”史学社。社团的主要活动分年级开展,每个年级以竞选的方式选举出核心组织成员,并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和评估。由于社团活动课程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成立之初就吸引了200多名学生的积极参与。
为使社团工作常态化、有实效,社团以“边实践边积累”为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规定。《“江南春”史学社工作细则》对社团性质、组织结构、纪律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要求学期初要制定计划、过程要有记录、学期末要有总结。《“江南春”史学社课程纲要》规定社团课程的授课时间、类型、地点,明确社团课程的目标和宗旨,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流程。《“江南春”史学社活动记录表》主要对社团活动进行跟踪调查。《社团课程评价体系》规定每学期对社团活动出勤率、材料交收情况、活动记录情况、特色项目活动、活动成果展示、学期计划总结等进行一次考评。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了社团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 丰富活动内容,使社团课程更加灵活有效
两年来,沛鸿民族中学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为办社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历史社团活动。
课程一:历史影视鉴赏。面对形色不一的历史影视作品,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因势利导,借助影视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辨识能力和学科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信念,让中学历史因为有了影视作品而变得更加轻松且充满智慧。主要鉴赏作品有(见表1):
课程二:历史人物评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课程之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共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说,构建起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以及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考察历史人物的角度,学会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内容有(见表2):
课程三:实地考察。近三年来,沛鸿民族中学多次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召开学生交流会、报告会,发表学生参观考察作品十余篇。
课程四:专家讲座。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定期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或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按照《社团课程评价体系》的规定,每学期对社团活动出勤率、材料交收情况、活动记录情况、特色项目活动、活动成果展示、学期计划总结等项目进行一次考评。从三年社团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学生的出勤率都达到90%以上,作业质量也比较高。教研组组长彭越对历史人物评价活动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将会远远超过一个专业教师的水平。”
四、 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意义
经过3年摸索和探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结出了丰硕之果。
(一)“社团活动课程化”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发展
社团活动课程化,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社团活动中,“历史”再也不仅仅是纸上铅印的知识和银幕上光影组合的镜头,历史已活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实践,有助于他们领会终身受益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形成学习能力,激发了创造精神,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创造。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的角色应是一个参与者、一个研究者,学生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虽然学校的社团还没有达到全员参与,但是她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引领学生尝试着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新奇与快乐、感受着合作的乐趣与力量,这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
(二) “社团活动课程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要在学校教研组和课堂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团活动的社会性很强,教学研究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历经“主导”和“引导”角色的转换,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参与社团课程化的开发,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而且更新了教师观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 “社团活动课程化”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社团课程化”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也是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有效尝试。这种模式既增强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又使校本课程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社团课程化以后,社团活动划归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学校为社团活动安排了活动的场地、时间、指导老师,同时在经费、政策等方面学校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使社团活动得以有效进行。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社团化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反映了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追求真实、扎实、务实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说有什么巨大的成绩,但收获却是丰盛的。在课程的认识上,观念的更新上,课程的理解上,教材的使用上,研究的成果上,老师们都感受到课改带来的欢欣。
(责编 欧孔群)
社团课程 篇7
一、社团课程的开设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接手财艺社后, 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财艺社要开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对学生有帮助?这时我想到了从调查已经毕业的学生入手。调查的对象是2008 级学生, 2008 级财会专业毕业生42 名。参与调查人数36 名, 占总人数的85.71%, 在36 名学生中, 企业会计18 名, 占统计人数的50%, 出纳7 名, 占统计人数的19.44%, 收银员4 名, 文员2 名, 报关2 名, 分别占统计人数的11.11%、5.56%和5.56%, 其余3 名学生除1名转行业做了幼师, 其余2 名都是做投资分析、理单等相关行业。通过对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来看, 80%以上的学生认为, 在学校中, 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考虑到财会专业工作的特殊性, 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待人接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办事能力、自主能力等社会能力。这就为我社团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方向。
二、社团课程的开设以理论学习为辅, 实践操作为主
在确定了课程内容之后, 我开始思考第二个问题:我该如何开展我的社团课程?于是我把社团课程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加强理论学习, 第二部分为实践跟进。
(一) 理论学习部分
1.资料查阅, 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能力
我先将参加财艺社的成员根据人数分组, 3~4 人为一小组。
第一组:通过上网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了解有关超市场地的布置技巧, 每人一个超市 (家家福、乐购、沃尔玛) , 查阅组内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组:上网查阅目前我国著名的食品公司, 每人一个公司 (如娃哈哈、农夫山泉、王老吉、加多宝等, 并撰写公司发展故事梗概和读书心得) 。
第三组:上网查阅温州皮鞋的故事和温州打火机的专利权故事, 每人一个故事并撰写故事梗概和读后心得。
第四组:上网查阅超市中熟悉的商品、商标 (食品、日用品、文化用品等) , 每人一种并做好笔记。
第五组:上网查阅熟知商品的价格、规格、型号等信息, 为绘制超市调查表打下基础。三种以上调查表样式并做好笔记。
2.理论指导, 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教师在学生查阅的过程中做好指导。第二阶段的社团活动课, 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组内交流和组组之间讨论交流, 分组进行超市调查表的绘制, 根据讨论情况和交流情况分为校内调查和校外调查两个部分, 针对不同人群的调查。调查结束后, 在老师指导下写调研报告。
3.撰写心得, 内化专业知识, 提升理论素养
理论学习结束后, 让学生撰写阶段学习心得, 将学习体会跃然于纸上。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学习, 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感,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作业能力和自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二) 实践操作部分
1.小活动, 初试锋芒
小活动1:运动会物品销售
运动会到了,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后, 学生提出了运动会买卖小食品等的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社员的一致同意, 由社长带头, 策划了运动会小食品、拉拉棒等的销售。拉拉棒进货120 支, 其中发光的60 支, 不发光的60 支, 销售后发光的结存9 支, 不发光的结存25 支。荧光棒棒糖进货300 支, 阿尔卑斯棒棒糖进货200 支, 全部售罄。橘子80 斤, 还有奶茶、果冻等小食品, 也销售较好。进货渠道分别为网络、超市、奶茶店等。虽然销售状况良好, 社员们的热情也高涨, 但由于是第一次策划, 第一次实践, 轮班销售的社员交接班状况不好, 账目混乱, 诸如棒棒糖、橘子、奶茶等销售都是进价销售, 老师指导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运动会结束后对不上账, 亏本70多元!
运动会后, 全部社员都上交了一份体验心得, 社长也总结了整个活动, 大家对这个活动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 为12 月圣诞节苹果销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小活动2:圣诞节苹果销售
12 月10 日, 圣诞节苹果销售的策划方案形成, 社员们各司其职, 分工精细化。确定了总负责人, 市场调查人员、销售人员, 货源联系人员、宣传人员、记录人员、记账人员等。12 月17 日, 市场调查人员上交了调查报告, 认为圣诞节销售苹果市场前景良好。12 月22 日, 在社员离家回校时, 采购好苹果, 有蛇果和带字的喜庆苹果两种, 负责包装的社员有别出心裁地对苹果进行了包装。两箱苹果, 全部销售一空, 盈利状况良好。
2.小卖店, 大显身手
第二学期开始, 财艺社开始接手学校小店的经营管理。学校将小店用于学生的勤工俭学和社团的社会实践, 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学生轮流的实践, 学生上课所学的知识, 较好地应用到了小店的运营管理中。社团活动也已经完全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和学校的管理中。尤其是收银机的操作, 加强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待人接物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办事能力, 也帮助了其他同学。
三、社团课程开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社团课程开设后, 我还是看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我该如何处理出现的问题?
(一) 社团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 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社团课程开设以后, 学生或多或少地都参加了这样那样的社团, 很多学生对社团的活动比自己学习基础课、专业课更上心。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适当引导, 告诉学生社团课程的开设是为基础课、专业课等服务的, 不能舍本逐末。必须明确什么是重, 什么是轻。正确协调社团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 多门学科相同或类似内容, 注意交叉学习和沟通
中职《财务会计》是财会专业的核心教材, 在讲第六章无形资产讲到商标权、专利权等内容时, 很多学生很感兴趣。以这部分知识为依托, 在社团课程上,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此有关的知识, 并且将市场营销课程中商标权、著作权知识、税收基础中的纳税政策、经济法中知识产权法等内容融合起来系统归纳, 给学生开设社团课程。服装班、日语班学生也都有开设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课程,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了解生活中细小的部分。
(三) 社团课程的开设以实践结果做总结, 不断提升社团课程的内涵
社团课程开设后, 不能一成不变地只靠在课堂中的教师讲解学习知识, 必须经过演练、实践, 再演练, 再实践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达到最高限度的提升。社团课上可以组织各种活动, 比如, 模拟招聘会场景、模拟银行工作场景, 在学校小店模拟超市场地布置、模拟理货等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 也可以通过干事竞选这样常态的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等。
总之, 参加学生社团可以让职高生从刚入校就开始注意今后就业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及熟悉各种真实工作状况下的模式, 让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通过社团课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 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社团课程 篇8
这个活动小组大多数学生绘画基础差,动手能力弱,理应从基础造型训练开始,但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又不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果,往往会让许多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诚善·校本课程”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写了一本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目的的校本教材《创意空间》。在课程设置上,考虑从上手快、易掌握、容易出效果的线描入手,目的在于培养兴趣。
临摹对于初学者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从简单的形象入手,如荷花。从单瓣、到一整朵。这些都是短线条,容易一笔画完整,画流畅。然后画线条转折较复杂,长度增加的荷叶,学生在反复的临摹中培养一种画线条的手感。他们会发现,一次一次的逐渐加深难度的临摹,自己笔下的画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以前常用的短节线不见了,线条流畅了,观察能力也在增强。学生从自己的绘画中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
有了前一阶段的基础铺垫,第二阶段就开始默写。学生自由想象荷花、荷叶的位置和形象。这个阶段既可以强化对形的把握,也开始渗透一种构图的意识。学生不再被动的依样画瓢,而是在主动的探索线、形的组合。这个阶段是许多学习美术的学生一直很难突破的关口,当他们发现自己默写的绘画经过一次次修改渐渐丰满、渐渐赏目,通过展示,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们的肯定,那种自豪和满足是无法言表的。有学生曾这样说过“老师,我真没想到自己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信心此时有爆棚之感,这样的情绪对学习文化学科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就开始强化学生的构成意识和想象力的培养,主要方法就是结合我们诚善校本教材《创意空间》,给学生进行表现方法以及美术创作等思路上的引领。前阶段学生们都接触到的是线性的图画,通过多种美术形式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点、线、面、体等构成要素。因此,这个阶段从单项练习,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体的构成和综合构成这样的渐进形式。在构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超于常态的绘画。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打破了以往对点线面体的单一认识,知道了形状、疏密、方向、大小、长短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这些基本的图形构成要素的丰富变化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画面的观赏性。在单项练习中还不断渗透节奏、对比、呼应、均衡等美术形式法则,把专业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学生的接受效果明显。由于每堂课练习一张小的构成,容易出画面效果,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也是很大的。这个阶段接近尾声时,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一张四开大的综合构成,当他们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哇塞”“真棒”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这种成功的体会不亚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已经相对稳定。所以有针对性的基础造型训练就正式开始了,主要方式是画石膏几何体、人体五官、静物,到石膏头像这样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过程。一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二来是为了学生能在初中的前两年打好美术基础,为将来中考考艺术类高中或职校做准备,以免到初三临时抱佛脚,既难见成效,又影响文化课的复习。
以上教学活动是我们诚善美术社团比较常规的步骤,但有时也会灵活安排的美术课外活动内容。这种活动具有临时性、选择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例如遇到校外的美术比赛,如重庆市中小学课堂内外杯或者科幻绘画比赛等大型的赛事,我们就做专门的针对性辅导,让学生所学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取得的成绩对自己是莫大的肯定。而在每年的美术院校毕业展,鼓励学生去现场看,即便不能亲自去,我也会把展品拍回来给学生拓展视野。这类活动虽然不多,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美术品的观摩中,不仅得到了技巧上的训练,而且还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这些会给他们留下一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诚善·校本课程”美术社团活动的教学安排充分体现我校学生这个主体的个体特征,在社团活动的层层推进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诚如,李庆云先生在《中小学美术教学法》中总结的,它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表现应用方面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方面的能力,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所以,对于有美术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我们诚善美术社团这个阵地,能真正使那些爱好美术的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在教学的课外延伸中得到满足,使我们开发“诚善·校本课程”的目的落到了实处,同时也真正体现了“一切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摘要:本论文探讨的是新课改环境下,以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为教学对象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在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基础,缺乏明确的美术活动体验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热情,并把这种参与的热情渗透到其它学习活动中,是我校美术社团活动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作阐述。
社团课程 篇9
一、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 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学校课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各个学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均呈上升态势, 这与社会的需求、新课改的要求、当代学生的发展特点密不可分。
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健全的人格, 更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合作创新等多种能力。具备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社团的组建恰恰符合这一社会要求, 学生们通过社团活动, 能够锻炼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团结协作和领导的能力;可以走出校园, 接触社会, 提高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生长点, 以其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 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 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气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而这些培养目标可以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得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社团能够使学生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更多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体验成功的同时, 培养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另外, 社团所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及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交流, 帮助学生扩大了交际圈, 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将社团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使其课程化, 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设置的不足, 充分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中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需要。
当代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 希望成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有发展的独特要求, 希望成为爱好广泛、学有特长的人;有潜在的创造性, 希望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为学生建立自信、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搭建广阔的舞台。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功能
以社团为载体, 发挥其特有的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功能与作用, 是新课程赋予学生社团活动的新创意、新使命。基于这一理念, 学生社团活动应在突出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功能上大做文章,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展示个性特点、锻炼各种能力、树立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 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拥有各类特长的学生, 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舞台。学生社团活动从过去单纯的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主逐渐走向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课程化。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 弘扬兴趣爱好, 彰显个性特长, 促进自我发展, 形成自我规划。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打破班级的界限、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 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 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 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的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风采、激发独特创意、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学生们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能, 培养兴趣爱好, 扩大求知领域, 锻炼自我, 张扬个性, 促进对未来的设计和规划。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了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2. 开阔眼界, 体验社会生活, 提高实践能力, 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社团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开展活动。各类社会服务类社团, 如志愿者协会、环保社团、敬老社团等, 将视野投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 提高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日及日常的许多社会公益活动, 都活跃着社会服务类社团成员的身影。如志愿者协会成员自发参与公益劳动, 深入社区“捡脏护绿”, 清理卫生死角, 绿化社区环境;环保社团成员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敬老社团成员定期赴老年公寓做爱心义工, 为老人们做卫生, 和老人们唠家常。
社会服务类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关心和参与社会和社区事务的自觉性, 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使学生超越了狭隘的自我意识, 改变了只求索取不讲回报的思维模式, 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己贡献出一份力量, 从而有意识地调节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地参加社会服务类社团,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能够激发学生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热情, 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3. 培养自主管理、民主合作意识, 促进全面发展, 训练领导才能。
学生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就是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体验民主与合作精神的过程。一个社团的成立, 从社团章程的酝酿到社团活动的开展, 从活动的组织宣传到经费的多方筹措, 其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自主发展、民主参与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 社团成员之间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他们群策群力, 发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起交流经验、研究探讨、组织策划。在合作中, 他们学会吸纳别人的长处、接受别人的建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 学生社团还是培养领导才能的主要场所, 是杰出学生的摇篮, 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平台及发展社会能力的机会。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模式的创新
1. 制定政策, 创新机制。
为了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组织, 就要采取严格的措施,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人性化管理和引导。在学生参加的基础上, 出台一系列社团管理制度, 如《学生社团章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社团成立登记制度》《社团学分管理制度》《优秀社团和个人奖励办法》等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 从申请、登记、活动、评价、展示等方面做出规定;将学生的出勤、训练、表现以及获奖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当中, 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发展, 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另外,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社团干部和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保证学生社团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场所。逐步形成“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三级管理格局, 加大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支持力度, 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应吸引更多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为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建立选派、聘任指导教师机制, 将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纳入学校正常教学工作, 将激励机制引入指导教师的管理, 指导教师接受考核, 享受一定的津贴。还可以聘请街道、社区离退休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为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创建互动共享新形式。
借鉴国外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根据中学生实际, 采取导师宏观引导、学长具体负责、新老成员联动的“互动共享式”社团辅导模式。社团辅导模式的形成, 既加强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专业指导, 利于在社团活动中师生互动、师长联动, 又能将高年级学生好的作风与宝贵经验传承下来。
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因此参加或退出社团都非常自由。然而频繁的人员流动、缺乏规范的训练与活动, 往往会使学生社团徘徊在流于粗糙、流于形式的边缘, 无法形成品牌社团、精品社团。为此, 可以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评价机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等于选修校本课程, 每学期要接受考核评价, 并相应地取得不同的学分。这样, 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的问题, 有力地保证了学生社团活动规范化与科学化, 也有利于打造一批优秀的品牌社团。
3. 形成学生社团活动评价新模式。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 完善注册管理登记制度和社团及其成员的考核评价制度, 将学生社团的注册、活动申报、活动管理、年度审核等内容纳入“社团活动电子管理系统”。每个获得批准的学生社团将会在电子系统中得到专用的用户名和密码, 由该社团指导教师、学长进行管理, 定期总结活动申报、成员出勤、成员活动表现等方面情况, 为年度审核学分认定做积累, 将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 对优秀社团成员大力表扬, 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引入激励竞争机制, 每学期评出优秀社团成员, 将优秀社团骨干向大学推荐;开展优秀社团评选活动, 由服务的社区、指导教师进行评价, 开展学生互评, 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团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荣誉感。
社团课程 篇10
一、当下学校民乐社团与传统的音乐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音乐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限制,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为学习而学习, 为考试而考试的机械化观念。课堂学习机械化、教学环节模板化, 使得教师的教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生趣,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音乐教育以唱歌为主,音乐课探究不够深入,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创作手法、挖掘艺术情感的少。艺术培养渐渐变成了灌输式教学,传统的音乐教育片面的理解音乐知识, 使得音乐教学变得较为空泛,学生在课中只能学习一些皮毛,有可能因此对学生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有所影响,不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民乐社团存在的问题
民乐社团实践活动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增加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绝大部分学校学生参与民乐社团的活动范围不够广泛,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以学习音乐技能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发展。艺术培养渐渐变成了灌输式教学,使得音乐教学变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作为机械的技能去训练。社团的功利性,常常以比赛、演出为目的,对音乐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所不够,忽视了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从而忽视了学习音乐的初衷。
二、反思中寻求解决方法
(一)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
民族音乐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孕育了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我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其他每一个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底蕴。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学校教育改革,与民乐社团合作,创编适合低中高年级的民乐校本课程,并引入传统音乐教学课堂。从音乐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生们比较喜爱的、经典的且具有民族特性的音乐去学习,去活动,以及大师课堂引领等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二)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对师生的影响
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教师的学习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打破,二是创新。打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点,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
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室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更好的与专业社团人员之间进行互动,建立共同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一位大师说过,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素养。优秀的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素养,通过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师的改革,让学生从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中,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民族意识。
(三)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的具体措施
在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的活动中,学校音乐教师与社团老师合作,编写出低中高三本校本课程,并成立了课题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教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现阶段,邀请民乐社团老师走进课堂,按校本教材亲自授课2次,详细讲解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每学期还开设了一次民乐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现场教学, 让学生在高端引领下,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快。
三、实施协作的成效
(一)唤醒教师对艺术课程的重视
我校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活动展开以后,音乐老师与民乐社团老师可以同时通过授课活动更一步观察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点,检查音乐教学的成果,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校任课教师和校外社团教师都能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去及时调整授课节奏、方式,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传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有效
音乐教师在民乐社团走进音乐教学课堂活动中,找到品牌打造的方向,建立校课题组并开设个人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研修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着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注重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发展民族音乐教育项目,让学校教学课程更丰富、更灵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正处于音乐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要求我们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也要有良好的教育思维和敏锐多元的视角,勇于创新,深度挖掘,因材施教,使音乐教学目标在音乐课程中更好地实现。
摘要:民乐社团实践活动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教学形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情操的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与民乐社团协作,将民乐课程引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为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音乐技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品牌的打造,做了很好的尝试。
社团课程 篇11
关键词:社团 研究生 立德树人 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一、活动课程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1.活动课程概念及基本特征
从理论渊源上看,“活动课程”概念源起裴斯泰洛齐、卢梭、福禄培尔和杜威等的教育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活动课程作了如下界定:“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活动课程:它是以教育者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并获得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的课程,是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其本质是打破学科界限并建立课程与学习者生活的关联,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习活动。其教育价值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性交往来实现的,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1]
2.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
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活动课程”。自从杜威对活动经验课程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世界范围内课程综合化的走势日趋明显。近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更有力地强化了这种趋势,加强课程实践性与综合性成为主导潮流。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综合实践类课程。比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社会参与性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法国“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德国的“自由学习”,日本的“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等。他们重视通过增设活动课程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他们注重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活动方式,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和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中国,孔子的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思想等都是对活动课程教育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对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前行,認识不断深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与学科课程互为补充的活动课程体系。大学也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活动课程的实施,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康人格养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是指从研究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社团类活动课程使某一方面具有潜能和特长的研究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这一课程是“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 生成) 模式”。[2]研究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综合运用知识,自主探社会、自然或自身的问题,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和道德成长。
社团文化与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都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因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共通的。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是一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理论灌输与主体内化双向互动的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这种活动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使研究生德育从单向度、控制性、管理化的灌输方式,转向了注重践行道德的“识见”和“体验”的交往性的德育,体现了道德主体内在的创造性和自我扬弃能力。[3]
二、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1.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以扬州大学为例,目前,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共426个,涵盖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文学艺术、实践创业、学术科技和其他等六大类。其中,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社团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笔者以扬州大学的研究生为对象(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对研究生参与社团组织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38份,其中有效问卷1489份,有效率达96.81%。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社团的比例较低,为63.7%,有26.3%的研究生表示从未参加任何一个社团。在社团类别的选择上,有83.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志愿服务类、文学艺术类等社团;调查显示,仅有31.6%的同学认为参加的社团符合了当初进入社团时的期望,对自己帮助很大;对活动的质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7.3%,同时有70.8%的研究生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待提升,选“缺乏创新性,不吸引人”的最多,占68.83%。
在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制定了课程方案,明确了课程要求。课程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数、活动要求、考核与评价等内容组成;建立了组织机构,加强活动课程管理,在校级层面依托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院级层面依托团委)成立活动课程指导办公室,负责全校(院)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教务部门、导师、校院研究生会和各班级也积极协助活动课程的实施。
2.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在研究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体现了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活动课程打破了院系、年级、专业的界限,不同院系、年级、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2)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社团文化为载体实施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沟通,形成了两者彼此兼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课程结构。这对于传统学科德育课程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补充和延展,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3)拓展了研究生德育阵地,创新了研究生德育活动组织形式。丰富的社团文化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延伸了工作手臂,拓展了工作阵地。同时,以创新的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活动课程,研究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因共同的成长需求凝聚起来,在自主参与和自主体验中发展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三)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程覆盖面窄和研究生参与度低。究其原因,课程资源不足首当其冲。此外,课程内容出现偏差,课程教师指导不到位、策略选择不当,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等也是重要原因。
2.课程实施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管理错位甚至失位,存在管理真空。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权,分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及学院,职责存在诸多交叉,划分不清,存在管理真空,导致效率低下。
3.注重外部课程资料和活动组织形式,轻视人本身(包括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内在精神的重构。往往比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但在强调课程的技术化和程序化的同时,忽视了课程的人格化和生活化。
4.有关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操作规范。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定位模糊不清、职责可操作性差、精力投入不足、考核难以量化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不断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实效。
三、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体系的优化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认识和参与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过程中,也显现出其特殊性。首先,研究生的人格更加成熟稳定。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年龄总体稍长且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更成熟,社会阅历更丰富,心理人格更加成熟稳定;其次,研究生具有更精深的学科知识和更强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本科生教育一般侧重知识的传承,而研究生教育则在课程学习之外承担了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更加注重探究真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研究生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識及与此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群体意识较弱,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加之不少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多以“充电”或“镀金”为目标,参与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身心特点,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选择确定活动课程的优化路径。
1. 以优选性、适应性、生活性为原则,优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利用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质化、序列化和生活化。研究表明,研究生往往更倾向于参与文体类休闲类社团活动,对专业类社团活动兴趣相对较弱,对活动的内涵、层次以及形式的创新性、趣味性要求较高,这反映了研究生对德育活动课程的客观需求。因此,课程内容应强调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纳入德育活动课程资源,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研究生在参与德育活动课程中实现自身道德成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挖掘其德育功能,创建“以多种媒体共用,形成载体合力的德育工作模式。”[4]
2.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生成和道德成长为指向,优化课程设计。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活动课程设计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5],注重寻求生活与学术的交融。因此,活动课程的实施应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注重“知识”和“体验”的联系。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强调研究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重视其主观体验和感受,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成长。
3.以师资的专业化和校本化为目标,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培训,使指导教师掌握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要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资源,克服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的弊端,注重文理交融,强调专兼并重,开展师资校本培训,形成丰富的校本资源。
4.以全环节、全过程介入为手段,优化课程实施管理。制定课程的准入、实施和评价制度,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制订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程及评价措施。如明确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将活动课程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并核计学分;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课程的情况纳入各类奖学金评定。此外,还可建立创新奖励学分制度,对参与课程成绩突出者给予必要的激励。
5.以整体性、过程性、多元化为价值取向,优化课程评价。
从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学校领导要带头重视,树立“标杆”,形成有利于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并确保政策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指导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学生评价方面,应强调整体性评价,坚持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题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PPZY2015B109)
参考文献:
[1] 张国胜.论大学社团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8
[2] 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
[3] 段新明.科技与人文耦合背景下的当代德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85
[4] 项梅,罗炎成.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76
社团课程 篇12
就“知识与能力”这一问题看, 我们确实有太多的思考, 我们的学校缺少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实践空间, 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基本的能力素养, 我们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善于仿制的“制造大国”, 我们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从中美教育比较看, 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对“学生学习”, 我们强调的是以“三基”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体系”构建, 而美国教育强调的是以“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力体系”构建。
二是关于“知识多少才够用”, 美国教育认为, “能力体系”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就是够用的知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学了那么多知识, 到底有何用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能力体系”, 我们可以从课程体系的改变入手, 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这不是一个校长就能做得到的。但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 我们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提出了“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课程观”, 提出了高效落实国家课程 (共同基础) , 有效开发“校本课程” (差异发展) 的课程建设总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最突出的任务。
我校“校本课程”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九年一贯制办学资源有效整合为内容的“中小学衔接课程”;二是以体艺、科技、人文以及其他综合实践领域为主要内容的“社团课程”;三是以我校“红色历史”为载体的“德育课程”。
其中, “社团课程”是我校最成熟、最丰富、最有创意、最有成效、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我们自2001年就已开始探索社团建设, 目前已有校级社团43个、年级63个 (总社团106个) 。2004年, 学校将学生社团正式作为一门课程排入课表, 第一批正式由出版社出版的校本课程系列丛书已于2011年11月面市。目前, 每周两节社团课, 小学生参加社团课的人数占全校80%以上, 初中生则为100%。学生社团已成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主要做法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 教学副校长、校长助理、教学管理处主任、课程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团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明确成立、活动、队伍、考核、评比、监督等环节的责任, 将社团建设纳入德育工程, 纳入新课程模块学习和学校团队建设管理, 列入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切实将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 真正将九年义务教育课时总量 (9522节) 中的1250节校本课用足用好。教学管理处负责社团教师管理和课程安排, 德育管理处负责社团成员管理和社团活动协调, 形成了共同参与、协同配合、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
(二) 规范操作程序, 丰富社团类别。
根据学校资源、办学特色等因素统筹编制、发布社团目录表,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行自主申报, 打破固定的班级界限, 以校级或年级为单位组建学生社团。社团师生共同草拟《社团章程》, 规范社团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活动要求和管理策略, 通过竞选等方式产生社团负责人和社团干部。学校106个社团有四大类:
一是体育与艺术类, 有合唱团、舞蹈协会、健美操队、足球俱乐部、篮球协会等20多个社团;
二是科技与制作类, 有信息学、网络应用、机器人、SCARTCHADUINO电子技术、3D打印技术、三模 (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 、头脑0M、科学趣味实验等;
三是社会综合实践类, 有小导游、少年邮局、第二课堂基地考察、小交警、西湖小卫士 (绿色环保行动) 、劳动技术培训等;
四是人文与语言类, 有文学社、真实情景英语口语训练、中英文课本剧、西湖名人研究协会等。
(三) 完善机制建设, 规范社团管理。
一是出台相关制度。出台《社团章程》、《社团学分管理制度》和《优秀社团和社团积极分子奖励办法》等制度, 从申请、登记、活动、评价、展示等方面做出规定, 将学生出勤训练表、活动表现及获奖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当中, 促进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根据制度加强社团管理。根据学生需求成立新社团或组织新成员加入相应社团, 统一安排社团活动时间、场所, 提供师资、资金等保障。加强管理、协调和指导, 及时开展学习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 实现社团之间取长补短。每学期末进行社团工作总结、评比、表彰等活动。
三是建立相应的社团干部培训和社团骨干成员培养机制。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社团骨干成员的培养, 发挥社团骨干的积极带动作用, 促进社团活动健康发展, 为学生锻炼技能、加强交往、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
(四) 强化师资队伍, 专业引领发展。
一是建立指导教师选聘和考核机制, 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社团, 将指导教师的工作纳入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引入动态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 社团授课期间考察老师上课质量、活动开展情况, 期末关注学生成绩、获奖情况等, 及时肯定教师的工作。目前学校106个社团中97个社团由本校老师执教 (占全校教师总数1/2) 。
二是不断提升社团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实施“1+1”和“2+1”教师能力结构调整, 即要求初中 (小学) 教师除上好一门 (两门) 文化课之外还要能带一门社团课。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一线教师开发“校本教材”, 机器人、电子百拼、游泳、少年邮局、少年交警、陶艺、画室资源、管乐、田径训练、德育活动等十余种校本课程教材已经投入使用, 其中九本已公开出版。
三是组建“社团活动顾问团”。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教师或担任社团外聘教师, 让老师从业余走向专业。
(五) 创新活动机制, 打造社团品牌。
一是实行“三定一反馈”社团制度。“三定”即“定时间” (每周一、周二下午各安排一节社团课在课表中体现) ;“定地点” (每个社团都有固定活动场所, 除科技馆、体艺馆、游泳馆、图书电子阅览楼、高标准运动场等场地, 学校还专门设立一幢楼作为学校社团楼) ;“定内容” (每次社团动都有可是内容) 。“反馈”制度:学校印制《社团活动记录本》, 包括制定计划、人员组成、活动时间、内容记录、学生社团素质报告单 (学生社团课程评价单) 、指导教师评价表等, 以促进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二是利用九年一贯学制优势, 形成新老成员互动共享新形式。跟单一的小学或中学相比, 九年一贯学校利于实现一统、连贯的社团学习, 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持续性增长。借鉴国外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学校形成教师宏观引导、学长具体负责、新老成员联动的互动共享式社团辅导模式, 将高年级学生好的作风与宝贵经验有效传承。
三是实施学分制管理, 探索学生社团活动评价新模式。将学生社团活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考评, 每学期评比表彰一定比例的社团优秀成员, 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社团实施学分制管理、推行过程性评价,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等于选修校本课程, 每学期要接受考核评价, 相应取得不同的学分, 以改变学生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的问题, 利于打造一批优秀的品牌社团。
四是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探索社会化运作方式。通过社团讲座、参观活动过程、成果展示等。争取家长对于社团工作的支持。开拓社团与社会交流渠道, 引导社团走出校门、走进社区, 如和交警部门共建小交警社团, 组织开展文明执勤、参观交通指挥中心、开展交通类社会调查等活动, 充分挖掘和利用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资源优势, 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 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成为社团发展的强大保障。其中蚂蚁机器人社团、车模海模社团、电子百拼社团、少年邮局社团、小交警社团等近20个社团在全省、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二、主要成效
(一) 促进了学生发展。
学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能够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帮助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支点。学校每年20多名特长生被省一级重高免试录取。每年学校社团取得的区级以上荣誉超过1000项, 2008年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600余项、省级以上200多项、国家级32项。例如, 校“蚂蚁机器人”社团2008年至今, 获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六个一等奖, 2009年, “蚂蚁机器人”社团的初中生打败大学生, 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ROBOCUP公开赛季军;校“宝石”管乐队获全国校园管乐节一等奖;2003年至今, 体育社团为省市及国家输送50多位优秀运动员, 连续8年获得西湖区中小学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二)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社团活动, 一大批教师成长起来。一是实现了“2+1”或“1+1”能力结构调整要求, 近一般老师能够胜任社团课程教学;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学校已有省特级教师3人, 省市教坛新秀43人, 市区学科带头人68人, 区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5人, 区教坛新秀98人。一些教师经历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 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 深化了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课程与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特色, 也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增长点, 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学校被教育部定为“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校”, “全国机器人教学实验基地”, “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三、主要体会
(一) 铭记教育真谛是实施校本课程的思想动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效, 取决于办学者对教育的理解, 如果我们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正确的理解, 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校本课程, 重视课程开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一个个受教育个体得到发展的活动行为。这种发展是以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为指向。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我们学校,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说, “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有教养有个性发展”, 这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是我们对学生及家长的承诺, 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我校有三个核心价值观, 即“先做人后做事的德育观”、“健康第一的生命质量观”、“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课程观”。由于我们一直坚持“差异发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所以在学生特长培养领域实现了理想的效果。
(二) 理解课程功能是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指南。
在我国课程体系是三级课程体系 (国家、地方、学校) , 校长需要清楚每个版块的课程功能。国家课程强调的是“共同基础”, 是从人的发展基础需要出发, 国家强制实施的学习要求, 是必须且强制的。国家课程部分约占总课程的85%, 对于国家课程, 关键是“怎么学”的问题, 学校需要做的是“开足开齐开好”, 实现“轻负高质”。地方课程是为了使课程让学生对地方的适应性, 体现我国地方资源与文化的多元, 课程主要功能体现在文化领域, 但也关注个性领域。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差异发展”, 关注的是个性领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倾向, 有不同的生存需求, 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领域, 这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学校需要重视校本课程。
(三) 课程化管理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基本保障。
【社团课程】推荐阅读:
国学社团课程纲要10-17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05-21
加入社团社团工作计划07-14
院社团联合部社团变更与解散制度05-10
优秀社团、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员评比细则06-03
“塑社团风采”社团联谊活动策划书10-26
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百强社团入选社团名单08-21
社团汇报08-26
信息社团05-13
电子社团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