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档案

2025-01-13

社团档案(精选3篇)

社团档案 篇1

天津市高校档案社团——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2003年成为天津高等教育学会下的分支机构,全称为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多年来,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在社团职能、组织构架、工作思路、学术研究与工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实践证明,建立具有学会职能和一定程度行政辅助职能的高校档案社团,是有利于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和指导的组织形式。

一、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职能特征与优势

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除了具有其他学术团体普遍具有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公益性与群众性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比较鲜明的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行政辅助性的职能特征。

1. 学术性与专业性。

学术性是学术团体组织最基本的属性,是推动和促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档案工作委员会各会员单位之间,市教委、档案局、档案学会与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之间互相连接的主要纽带。专业性是不同领域学术活动内容特点的体现,是专业领域内同仁之间相凝聚的黏合剂。抹杀了专业特点,就难以维系业内的同仁意识和团队结构,不利于培育会员从事本专业的荣誉感,不利于发扬为共同事业目标执著追求的奋斗精神和互助协作精神。

2. 公益性与群众性。

公益性即对公众有益。所谓“公众”,既指委员会内的会员公众,也指业内的同仁公众和社会公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服务,发挥有益于会员、同仁和社会的作用,是委员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则。群众性,表现为档案工作委员会的主体是广大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3. 相对独立性和行政辅助性。

我国各行业学会都有自己的章程、任务和活动方式,因此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有利于主动、灵活地开展活动。但是一般都缺乏独立运作的能力,影响了学会工作的积极性和效能。建立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由市教委副主任担任名誉主任,办公室主任担任会长,高校档案馆馆长担任秘书长,档案工作委员会理事会辅助市教委加强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指导与管理,使档案工作委员会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意义上的行政性。

天津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使高校档案社团具有自身优势,并为逐步形成发展优势奠定了基础。

1.有利于加强对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

理事会成员均系兼职者,要使档案工作委员会各项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必须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扶持。由市教委有关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有利于强化对高校档案事业的宏观指导,有利于争取同级档案行政部门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2.有利于各项活动的开展。

天津有各类高校55所,驻地分散,管理基础参差不齐。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要实现其宗旨,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必然要开展各种活动,需要教育行政机关的重视与支持。如一定的时间、相应的地点甚至必要的经费支持。很显然,如果没有教育行政机关领导或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要开展活动是十分困难的。

3.有利于取得较高的效益。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在开展活动时,都会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这些目的只有和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的工作目标相一致时,才能使其活动显示出社会效益来。档案工作委员会与会员联系密切,这种广泛的组织网络是社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因此,一定程度的行政化,不仅可以使档案工作委员会活动的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而且通过教育行政机关的支持、参与,可以提高档案社团的社会地位,扩大发展空间,发挥潜力、增强活力。

二、强化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职能的重要意义

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高校档案事业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一个分支,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校体制、教学规模、教育需求、学科结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革。例如,院校合并中办学资源的重组,新校区建设中的征地、置换,高职高专、民办学校、独立学院等多层次、多类型高校的相继出现,都成为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认真研究高校变革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拓宽思路,是高校档案社团必须应对的问题。

2. 档案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1)从关注档案实体的保管利用转向关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要,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整理、保管、借阅到开展编研、专题信息服务、计算机检索服务、网络化、数字档案馆。因此,必须把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高校加强档案馆建设和办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检验标准。(2)从关注文件末端去向转向关注前端文件过程活动。校园网的建立和电子文件的产生,使档案管理的对象发生变化,档案管理部门应从参与校园网文档一体化设计开始,进行电子文件的获取、鉴定、著录,确保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这是实现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重要保障。(3)从单纯校内服务转向社会化服务。传统意义档案馆的机制、管理、服务对象是学校内部,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随着馆藏的丰富,高校档案馆在服务学校的同时,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3. 档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阶段,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提升,功能进一步扩展,用户需求多样,需要开发、整合与深层加工档案信息。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科之间知识融合、渗透,学科界限日渐淡化。这些变化,要求档案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有现代管理技能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力,从而形成档案人员复合知识结构的趋势。(1)档案人员任用证书化趋势。职业资格是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其性质是一种行政许可,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资质。2004年,上海率先试行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明确了档案执业资格的取得、登记、失效等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档案人员资格证书制度,但是其已经开始进入我国档案界的议事日程。(2)档案人员专业教育终身化趋势。专业化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入职前必须接受长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还强调在任职以后应该根据专业活动的需要,保证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职业社会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包括了30年及其以上的生命周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经历了手工检索——自动标引——数字化的过程,专业活动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素养,以获得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围绕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档案社团作用

1. 学术研究的平台作用。

始终将学术研究的着眼点放在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和理论联系实际上。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重大转变和改革,现行档案工作的一些理论原则、方式、方法正处在一个既相适应,又不完全适应的环境中。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每两年一次学术论文的评选已坚持多年,编辑出版了三辑《天津高校档案学术研究论文集》,并公开出版《高校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推动了会员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理论与高校档案工作体制、管理和服务创新实践的研究,发挥了高校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2. 研究成果的培育作用。

建立选培机制,实现以点带面。到2007年底,天津市各类高校由1993年的19所骤增至55所。由于档案管理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校档案管理还是兼职,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使档案工作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的辐射面及工作量骤增。对此,档案工作委员会建立了选培机制,即在加强普遍培训的基础上,选择了档案干部综合素质较高、学校领导重视的高校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力度、细化深化咨询、提炼工作亮点与特色等,使其尽快成熟,取得经验和成果。以现场会、观摩会等方式进行推广,实现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整体推进。

3. 行政辅助作用。

辅助执法检查,营造外部环境。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开展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如何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与学校办学事业相适应,为学校发展提供档案支撑,是对天津高校档案工作的检验。档案工作委员会以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为切入点,制定了《天津市高校档案行政执法考核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市教委、档案局联合颁发实施。该《标准》将行政执法检查与高校档案建设的要求有机结合,将档案馆(室)的制度建设、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内容作为对各校档案执法的实际效果加以规定,成为天津市第一个加强高校档案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各校对照《标准》认真自查,积极整改,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

4. 组织保证与宣传窗口作用。

(1)组织保证作用。①加强理事会建设。健全常务理事会决定大事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学术论文评审制度;增设了高校理事,在高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培训指导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学会小组,组建委属高校、市属高校与其他院校按照学校类型既相对集中又合理交叉,业务水平形成梯次,便于交流借鉴,与档案局协作组协调一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学会小组构架。(2)宣传窗口作用。①建立天津教育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网站。及时发布信息,为会员开通网上交流,扩大学术交流与教育培训的空间,得到了全市高校的广泛参与,吸引用户了解高校档案信息。②编辑会刊—一《天津高校档案工作简刊》以下简称《简刊》)。不断丰富《简刊》内容,增加信息量,增设“导读”、“新书介绍”等栏目,推荐国家及天津市有关档案管理权威性、方向性新书,方便各校选用,进一步增强了《简刊》的可读性和实效性。通过信息交流建立了与外省市多个地区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摘要:建立具有学会职能和行政辅助职能的高校档案社团,是有利于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围绕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强化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职能,充分发挥档案社团作用,加强社团建设,推动高校档案事业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档案,社团组织,职能

参考文献

[1]章燕华.分化与转向:未来档案职业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档案.2006(3)。

社团档案 篇2

第一条校社团联合会档案的管理工作由秘书处具体负责、专人管理,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各社团应根据本制度制订相应的档案管理条例。

第二条档案的分类管理:对校社团联合会所有资料包括各社团上交的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和分类,校社团联合会自身的各种资料按类别、性质分档,各社团上交的资料按社团类别分档。

第三条资料的存档:按资料的性质、类别存档、编号,统一入档,每周对新资料进行一些清点,由专人负责分类存档在年底统一上交校团委:

(1)每学期开学初:各社团负责人存以下资料:社团注册表、社团成员登记表、社团负责人登记表、社团学期工作计划、社团会费收费情况及使用范围。(合指导老师和挂靠单位意见)

(2)学期末存如下材料:社团工作总结、社团材料汇编、社团成员、个人小结、社团负责人总结及建议;社团活动申请登记表、社团的活动图片及社团其他主要成果、财务帐目报表;

(3)以上材料应以打印稿留存,所有材料应客观、公正、真实。

第四条档案的查阅。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的按以下要求进行:

(1)校社团联合会所有成员都有权查看资料,办公室成员可自由查阅,其它成员需查阅的,要经办公室副主任或档案管理负责人的许可。

(2)各级社团成员,如需查阅相关资料的,应说明理由报请校社团联合会组委会批准。

(3)任何查阅人员,必须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查阅后要恢复原状,不得乱扔乱放,同时未经特别许可不得在其上涂改,或带出,或复印,或其它非法形式使用,若有任何失误,将按有关规定予以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五条档案的更新:每学期期未对全部档案清点整理一次,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作以调查、更新,使之日趋合理化、科学化

附: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东华理工南昌校区社团联合会。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社团联合会

社团档案 篇3

一、高校学生社团档案的价值

档案是一种“基于过去, 着眼于现在, 面向未来”的信息资源, 社团档案独具的原始记录性、参考凭证价值, 使其在实现社团成员的全面发展、促进社团的完善与进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1. 高校学生社团档案有助于社团成员的全面发展。

高校社团活动以兴趣爱好为中心, 形式多种多样, 规模大小不一。从社团发展的规划到社团活动的策划、实施, 学生自主组织并积极参与活动, 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对知识的运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社团活动的效果, 社团活动的内容、形式实际上是社团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外在化表现。持续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社团档案暗含了学生在社团期间的成长成才过程, 比如, 以某一社团成员为例, 我们可以通过对社团档案中关于其活动的相关记录 (比如角色的转变、工作任务的分配等) 进行系统分析, 更全面地分析了解该生的性格特点、优势和不足, 进而形成对学生更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校学生社团档案有助于促进社团的持续发展。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高校社团从成立到逐步完善发展不可避免地历经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既有成功的经验, 亦有失败的教训, 社团档案则真实的记录了这一过程。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流动性较强的特点, 与社团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凸显了社团档案的价值作用。社团档案固化了社团发展完善的过程, 使社团不因成员的流动而失去基础, 使关于社团完善发展的知识在社团档案中积累, 不随成员的改变而流失。齐全完整的社团档案揭示了该社团的客观状况, 为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有助于社团沿着科学的、可行的路径开展活动。

3. 高校学生社团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 表现多样, 它是高校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其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观念体系以及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73。学生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相互影响, 一方面, 校园文化决定和影响着社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身体力行的品位校园文化, 传播校园文化;另一方面,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阐释着校园文化, 彰显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单份的学生社团档案, 记录的是学生社团活动的片段, 而完整的有机联系的学生社团档案则成为某一时期学生精神面貌的缩影, 反映和传承了特定阶段的校园文化, 是学生品读校园文化的直接素材。

二、以完整收集社团档案为切入点, 维护社团记忆的完整

哈布瓦赫认为, 在一个社会中, 有多少个群体就有多少个集体记忆。记忆是人类进行身份认同的基础, 是团队、组织记忆是其成员认同感产生的关键来源。高校学生社团档案是维护社团“记忆”的重要线索及工具, 是社团“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社团档案涵盖学生社团从诞生到发展完善的全过程, 包括社团的历史沿革、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社团文化等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信息, 并为其决策、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也是学生和校友实践的真实记录。社团档案是社团“记忆”的固化, 是社团“记忆”存储的载体, 是重新提取社团“记忆”的重要基石, 做好社团档案工作, 不仅满足社团留存自身记忆的需要, 更是对社团记忆的构建、保护与传承。全面收集学生社团档案是维护高校社团记忆完整性的重要切入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日益增加着档案载体的种类和内容, 学生社团档案的收集变得更加复杂。为了确保学生社团档案能够得以及时完整的收集, 首先, 在社团管理中, 应形成关于社团档案收集的相关制度, 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明确社团档案的收集范围, 避免有价值的社团档案的流失。其次, 关注各类载体的社团档案, 现代社团活动形式不断多样化, 所形成的记录的形式也更加丰富, 除传统的纸质载体之外, 电子文件、声像档案的比重不断增加, 应进行及时收集并有效管理, 已形成完整的社团档案积累。

三、以科学管理社团档案为主线, 推动社团的有序运转

根据社团活动, 对社团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是科学管理社团档案的重要内容。从高校社团的发展和活动内容来看, 可将其分为, 一是关于社团创立的档案, 高校社团一般要经过本校社团联合会的批准而成立, 在遵守宪法、法律和校规校纪的前提下, 按照一定的章程开展活动。比如社团成立申请书、主管单位批准文件、社团章程草案等, 真实地记录了社团“因何而生”以及其诞生历程, 其所记载内容反映了社团的性质、目的、意义、拟发展方向等, 此类档案对社团活动中即具有凭证、依据作用, 又具有宏观引导性价值。二是在社团各类具体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记录。社团活动是社团功能和价值实现的载体, 文字记录、音频、视频等以不同形式记录着活动的过程, 比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总结、现场视频等。三是社团管理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记录。每一个社团都有其自身的组织机构、成员, 人财物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是社团有序运转的根本保障, 关于社团成员的记录、社团财务管理的记录等是支持与维护社团延续的重要内容。社团及其成员应利用档案审视社团在存在和发展中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为社团的发展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降低管理中的成本, 使社团更具生机与活力。

四、以有效利用社团档案为目标, 实现社团的创新发展

有效利用是对学生社团档案进行管理的根本目的, 学生社团档案具有独特的价值, “利用”是活化其价值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 创新已成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也必须在不断创新中彰显其存在意义与生命力[2]198。首先,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成员应该主动培育自身利用档案的意识, “让历史告诉未来”。社团的发展历程具有持续性, 对历史的审视是创新的基础, 脱离本社团历史的创新容易导致因“水土不服”而失败, 因此, 基于对社团档案的利用, 分析社团现状, 在此基础上, 探索社团创新的理念, “量体裁衣”设计适合本社团的创新活动。其次,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应将社团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统一, 协调发展, 互相促进, 在文化创新中实现社团发展的创新。“文化”孕育于组织、团队的发展历程之中, 社团档案记录着社团创立、发展完善的足迹, 凝聚着学生和社团指导老师的智慧与心血, 是社团文化的缩影, 因此,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 比如举办主题展览等, 来帮助师生感知社团文化, 感知校园文化, 并在社团文化的传承中探索社团发展的创新点。

高校学生社团档案是社团不可再生的珍贵财富,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树立正确对待学生社团档案的理念, 通过科学的管理, 合理的开发利用, 充分活化和发挥档案价值, 有助于实现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推动整个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档案的价值形态及作用表现, 在此基础上, 以“完整收集”、“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为三条线索, 探索了高校学生社团档案价值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社团档案,价值实现,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董晓欢.人文校园构建中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2) .

上一篇:英国实践下一篇:涂料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