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建设

2024-11-26

社团建设(共12篇)

社团建设 篇1

引言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为学科的独特性,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 在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中, 我曾不止一次地陷入迷茫。局限于班主任教育工作材料的缺乏, 致使自身的职称晋升之路停滞不前。要让自己摆脱这样的窘境, 唯有另辟蹊径, 发展自我。在不断的思考、摸索中, 我成功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以学生社团辅导工作为突破,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色, 创新性地开展社团建设工作,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接下来我就以淮安市文通中学学生摄影社团的建设历程为例, 以社团的发展为时间轴, 从摄影社团的筹备期、发展初期、发展期、稳定期四个时段, 谈一谈自身的心得体会。

一、筹备期:正视自己, 敢于突击

当时创建社团的动机, 是为了给自己评职称增加一份充实的材料, 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我无法从事班主任工作, 而职称评定对班主任这块的材料审查得很严格, 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 不正视自己, 浑浑噩噩, 自身的职业发展只能停滞不前。为了弥补这块的材料, 适合我的只有做学生社团辅导老师, 这样在评定职称时, 在学生辅导方面就可以添上浓厚的一笔。

带着美好的设想, 2014年6月的某一天, 我走进了分管领导的办公室,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 在表述观点的时候, 还是得利用了一些技巧的, 如果直接表达为做社团辅导工作就是为了给自己评职称加一笔材料, 领导肯定认为我的动机不纯, 不予支持。我清楚地记着, 当时的我说了四点:一是为了自己的发展, 职称的晋升, 工资的增长,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社团辅导平台, 弥补不做班主任的材料;二是希望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三是自己曾在大学阶段做过摄影社团的社长, 对于学校摄影社团的运作, 有一定的经验, 可以胜任辅导工作;四是可以充实学校的校本课程, 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领导听完我的讲述后, 现场表态支持, 并让我回去写一份可行性报告书, 从社团的命名、性质、章程、宗旨以及活动的策划、开展等方面拿出详细的方案。其实, 领导的态度对我来说, 是非常大的鼓舞与肯定, 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与肯定, 后续的所有都将无从谈起。

过了一星期, 经过充分的准备, 我向学校分管领导递交了一套完整的学生摄影社团建设方案材料。分管领导看完材料后, 很认真地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学校很需要像你这样主动地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老师。”听完这句话后, 我的眼睛有点湿润, 那种与学校共命运、同发展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经过学校德育部门的精心策划与筹备, 2014年10月24日, 包含我一手创建的光与影摄影社在内的22个学生社团在校逸夫楼阶梯教室正式挂名成立了, 宏伟的阵势吸引了区内外好几家新闻媒体加以宣传报道。

二、发展初期:迎合自媒体, 勇于突破

光与影摄影社团正式成立后, 对于社团的后续建设发展, 我自然是信心满满。一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学生摄影社团的社长, 对于摄影社团的运营有着一定的了解, 有着丰富的社团活动开展经验。我在学生时代的摄影社团, 当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实践活动经费的问题, 相比较其他学生社团, 摄影社团的活动开展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 相机使用的都是胶卷, 撇开照相器材, 后续的还有胶卷费、冲印费、作品展示费, 而且胶卷损耗非常厉害。而现在是数字时代, 互联网通畅发达, 限制摄影社团发展的瓶颈完全被打破, 我相信摄影社团的活动开展, 必将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二是因为自己专业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紧扣时代步伐, 对于网络自媒体的掌控易如反掌, 现在的“两微一站”不仅是时下主流的宣传媒介, 也是开展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摄影社团建设工作, 必将事半功倍。

整合互联网把自媒体运用到摄影社团的建设中去, 我将这一点明确地写在了光与影摄影社团建设的方案中。自光与影摄影社团成立后, 我就依据设计方案, 用自身的专业技能, 搭建了光与影摄影网交互平台与移动客户端, 为后续的社团活动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期:做好积累, 厚积薄发

无论做什么工作, 都要做好资料的留存工作, 当然在以前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代, 资料的留存的确是个烦琐的工作, 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而现在有了网络, 资料的留存积累再也不是个难题了。我们摄影社团自从成立以来的每一次活动的图片、文字, 都保存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上, 这不仅起到了资料保存作用, 还很好地起到宣传我们社团的作用, 就是因为资料做得好, 做得全, 我们的摄影社团被区评为优秀社团, 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也被市里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更为可喜的是, 我们的社团受到了全国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有关领导的关注与关心。因为网络平台上面不仅记录着社团的每一次活动, 同时在醒目的位置还留有相关的联系方式, 于是, 全国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的相关领导联系上了我们, 给予我们很多关于摄影社团建设方面的意见, 并且赠与了相关青少年摄影教育方面的教材。就是因为得到专业机构的专业指导, 光与影摄影社团的发展才如虎添翼, 很快地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学生摄影社团, 并在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依托网络媒介的神奇, 让我们这个刚刚起步的学生摄影社团, 受到了上级领导机构的关怀, 光与影摄影社团的发展犹如设定好的电影情节一样, 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着。

四、稳定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当机遇来临的时候, 不要轻易地放过, 既然能得到全国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的相关领导关注, 我们就得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向专业组织靠拢, 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我们积极关注他们发布的动态信息, 跟上时代脚步, 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全国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的自媒体, 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摄影教育方面的信息, 有学生摄影社团活动, 有摄影教育课题研究, 有摄影作品展示, 等等。并且光与影摄影社团的第四次实践活动“播撒爱心, 传递温暖”的主题摄影作品, 经全国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相关领导的推荐, 被发表在2016年4月5日的中国中学生报上;社团的第十九次实践活动的“校园冬景”主题摄影品也被青少年摄影指导委员会转发在他们的自媒体上。

在这些海量信息的“轰炸”下, 我萌生了开展摄影社团建设与互联网整合相关课题研究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于是我积极准备材料, 开展调研。经过努力, 由我主持的“网络平台在摄影社团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正式被市教学研究室立为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我们光与影摄影社团的品质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不满足是滚滚向前的车轮, 为了全方位打造品牌学生摄影社团, 提升学校美誉度, 我们摄影社团内抓管理, 外塑形象,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学校分管领导多渠道邀请多名摄影教育专家, 莅临学校开展讲学授课活动, 为社团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语

留住大千世界的美好瞬间, 记录青春年少的成长脚步,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中学摄影社团, 在高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难免在一些细节上做得有所缺失, 不够完美。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朝着既定的目标, 不断地修正、完善, 且大胆创新地利用网络媒介多角度地开展社团建设活动, 那么成为省内一流的学生摄影社团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高建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EB/OL].

[2]董靓.我国青少年摄影教育发展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 2012 (7) .

社团建设 篇2

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发挥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引导我校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推进我校校园文明建设,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紧密围绕我校办学目标,积极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指导,发挥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1、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2、繁荣我校的文化生活,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丰富我校的文化内涵,展示我校的办学特色。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完善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催生一支敬业奉献,有创新意识,熟悉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

三、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总支及各年级组长为组员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实施。

2、政教处、团总支负责制定学生社团活动的总体方案,并对各社团及其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和评价,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

3、各教研组原则上应指导社团1—2个。各教研组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本组教师个人爱好、特长等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建设目标、指导计划,并择优推荐社团指导教师。

4、各社团原则上设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资料(如社团章程、活动计划、工作总结、学生获奖情况、活动图文记录等)积累,每学期末送活动资料交政教处、团总支存档。

5、各社团原则上设社长1名,副社长1—2名,负责定期召集本社团成员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各社团社长、副社长由社团成员民主推选,经团委会审批后产生。

四、其他要求

1、学校各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坚持以下基本工作原则,通力支持学生社团各项工作的开展:

①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方案,有目的、按步骤地稳妥推进,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的目标。

②坚持学校推动、处室管理、教研组指导的原则:在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教处、团总支等相关处室及各教研组、指导教师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③坚持发展特长、创建特色的原则:各教研组、指导教师应定期研究社团建设目标、辅导计划,认真围绕目标构建内容,深入开展社团工作,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团校本课程,全面提升社团活动水平。

④坚持创设条件、保障安全的原则:学校应切实保障经费,有关处室具体协调、安排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整合资源,提供设施,为社团活动开展创设条件。指导教师应重视对社团成员的安全纪律教育,确保各项活动开展安全有序。

⑤坚持优质优酬、奖励先进的原则:学校应通过进一步制定《驾车中学学生社团考评细则》等配套制度,对各社团指导教师履行职责及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落实待遇,表彰先进,推动社团活动向高层次、高品位方向发展。

2、学生社团名录及指导教师如下:

①学术类:文学社(杜光金老师)、英语角(孔睿老师); ②艺术类:书法协会(王天顺老师指导);

③体育类:篮球队男队(张盛金老师)、篮球队女队(周桂芬老师)、足球队(姜明帅和金发权老师)、棋牌协会(佟桂友老师)、健美操队(唐莎莎老师)、乒乓球之家(计丕斌老师);

⑤其他类:爱心社和志愿者服务队(管红学老师)等。

3、各教研组、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应做到“五定”,即定“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同时注意做好活动内容校本课程化的相关工作。有关处室应加强常规指导和管理,避免社团活动随意化、虚无化。

加强社团建设 培育健康心理 篇3

当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的形成原因。针对目前职校学生心理教育的具体状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建立完善的咨询机构当然很有必要。但同时要认识到,职校生中出现大量心理问题不是偶然的,是由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形成的。成长中产生的问题要在成长中解决。而学校社团在此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团活动能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心态,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资料显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都在于主观上的挫折感和失败感,生活单调、兴趣单一、缺少精神寄托的学生很容易因为生活中的困难和失败产生心理障碍。因评价标准的问题,职校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大都是失败者,学习成绩方面比较落后,指责声比鼓励声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任何自卑者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在社团活动中他们的许多优势,如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得到体现,从而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成功和快乐体验,心态也得到调整。另外社团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一些特殊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使其自我价值感增强,会变得更加开朗、活泼、积极,更加自信。

其次,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的社团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基础上,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跨越专业和班级的社交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心理支持系统。再则由于多数社团活动主要的组织者、参加者都是学生,不用受到来自老师或其他组织的约束,其自主性会很大,因此,容易使学生产生自由感,能使学生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再次,社团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其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其精神支柱和动力。社团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参加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所坚持和追求的,什么才是正确的。通过社团的实践,弥补了单向教育的不足,可以有效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尤其是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能在社团活动中把个人价值和潜能都充分发挥出来,从心灵中体会到助人和奉献的快乐,达到自我实现,形成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和公正民主的意识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要让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功能,学校团委应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一是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思想理论类、文艺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兴趣类、体育竞技等活动。通过参加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

二是规范完善管理办法。学校团委要设社团部或指派专人负责社团工作,具体制定或修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在社团成立、审批、活动开展、工作考核、评优奖先、财务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目标和方法。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内部lT作制度,对学生社团及其成员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抓好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到学生干部体系,在推优评奖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从事社团工作及其业绩。通过他们,凝聚更多学生,使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红色社团”建设创新研究 篇4

关键词:红色社团,青年,先进组织,建设

“红色社团”作为高校的一类社团组织, 它在培养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提升他们政治素质、凝聚、团结和塑造更多的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方面,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加强“红色社团”的建设、创新其实践活动形式, 充分发挥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引领作用, 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社团”的内涵及特征

一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信念。其宗旨与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社团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开展, 会员要求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组织品质:“红色社团”学习、宣传、研究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创新的, 社团成员积极主动的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思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关心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红色社团”虽然是理论型社团组织, 但其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活动, 服务于社会。注重实践是“红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红色社团”的建设重在创新

(一) “红色社团”要始终保持其“红色”本色

“红色社团”之所以被冠以“红色”二字, 就在于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始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保持高度一致, 其社团的理念、活动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凝练的红色文化精神。这是“红色社团”最重要、核心的功能。

第一, 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红色社团”应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其建设宗旨应与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社团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开展, 会员要求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并将这种坚定的政治性原则贯穿于社团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中。

第二、凝练红色的社团精神。“红色社团”要立足与发展, 必须继承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必须与民族的大多数成员的内在品质、心理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相互兼容。五四运动所凝炼出的“五四”精神, 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包括民主、进步、科学、创新和解放思想的民族精神。五四精神,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四精神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红色社团”的任务则是要将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群体发扬光大。

(二) “红色社团”应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综合考察活跃在各个高校的“红色社团”的发展状况, 其中最具有活力的社团往往就是那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团组织。一些高校的“红色社团”已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南开大学的“红色社团”组织,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化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动力, 注重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认识, 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武汉大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在精品活动组织上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他们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逐步成为一个融思想教育、学术研究、能力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有效平台。这些丰富多彩, 具有创新意识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年人, “红色社团”已经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青年学生骨干、引导学子成长成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重要责任的重要力量。

(三) 适度的政策倾斜和组织关爱是促使“红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红色社团”担负着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先进理论知识, 提高政治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品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 应特别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高校各级管理部门, 应大力支持红色社团健康发展, 为红色社团发展壮大提供政策支持, 从红色社团的成立、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未来发展规划实施适度的政策倾斜。对于该类社团的活动审批、经费设置、活动条件、评优考核等要由相关部门单独负责, 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同时, 相关部门要大力扶持“红色社团”, 要设立专门的社团活动基金。高校各级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红色社团”指导教师聘请、骨干力量的培养的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广大政工干部队伍的人力资源优势, 聘请他们中综合素质好, 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作为“红色社团”的指导教师, 发挥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特长, 从社团干部培养、社团制度建设、社团活动开展等给予全方位的指导, 保证高校“红色社团”的高品质, 能始终站在先进理论发展的前沿阵地。同时, 应重视“红色社团”骨干力量的培养, 抓好骨干队伍, 发挥红色社团骨干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红色社团自身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这方面应从红色社团干部的选拔工作、培训, 监督考评等各个方面予以重视。总之, 适度的政策扶持和组织关爱、培养是保持“红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红色社团走进校园》, 新华网, 2011年10月。

[2]《社团管理》,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年5月。

加强学校社团建设 篇5

加强学校社团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社团工作情况介绍

社团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组织,在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素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技术性专门人才,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一方面在文化课以及专业技术课这第一课堂教育中加以渗透。另一方面,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第二课堂,以其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灵活的活动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校将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加以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规模不断扩大,社团活动日益丰富,社团作用不断增强,社团建设成为我校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一、社团建设主要成绩

1、社团发展较快速。通过一定的努力与建设,我校学生社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成立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社团,并发展了一大批学生社团会员。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已发展到19个,会员人数为2248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4%。

2、社团管理较规范。社团在成立、日常活动等方面的管理都较为规范。社团章程及指导老师是新社团成立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必须准备负责人简历、社团成员花名册等材料,聘请指导老师对社团日常活动及管理给予指导,并报校团委审批才能成立;日常工作接受校团委学生社团部监督,所开展的活动要以方案形式报校团委备案。

3、社团形式较多样。我校社团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类型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分为专业学习、体育竞技、社会公益,兴趣爱好等四大类。在全校19个社团中,专业学习型社团5个,体育竞技型4个,社会公益型4个,兴趣爱好型6个,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爱好,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4、社团活动较丰富。社团活动在学生校园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学期,各个社团都根据自己类型举行一些有特色、有创意的活动。如书画协会每年开展的“现场书画大赛”,文学社开展的征文和演讲比赛,篮球协会开展的班级篮球赛,小爱协会的捐款和公益活动,家电协会的上街义务维修活动。

5、社团影响较广泛。我校社团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影响较大。公关礼仪队曾多次应邀参加省市机关企业的各种重大庆典活动,1中国株洲炎帝服饰商务节开幕式,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衡桂杯技能比武的开闭幕式,株洲市教师节表彰大会,株洲市教育局各种庆典活动。我校窗口文学社是第三个加入株洲市文联的学生社团,多次举办校园主题征文大赛,有10多人次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并获奖。服装模特队以学校服装专业为依托,多次参加市级大型展示活动。2007年株洲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型展示活动获一等奖,2009年中国株洲炎帝服饰商务节举办了专场服饰走秀活动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我校青年志愿者国策服务队自2002年成立以来每年与株洲市计生委、计生协联合举办婚育新凤出校园、婚育新风进校园,国策知识下乡等系列活动,引起社会较大反映。

6、社团成效较明显。学校积极倡导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团委积极搭建社团平台,各社团从一年级新生及时吸纳有个性特长和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学校通过社团,充分展示学生的优势潜能,成为学校“红五月系列活动”、“技能节”、“体育节”、“学校文艺汇演”等活动的主力军,并涌出舞蹈、书法、朗诵、技能、学习等“明星”,近几年,多次获得了全国、省市级技能竞赛等奖项。小爱协会围绕“心系祖国,心忧天下,凝聚小爱,奉献大爱”这一社团精神,曾组织各类爱心捐款,绿色环保,关爱老人、儿童等系列公益活动,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红十字优秀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学校计生协组织的国策服务队受到国家计生委崔丽副主任和株洲市委陈君文书记的高度评价。

二、社团建设的基本经验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通过各种会议,让教职工领会学校开展学生社团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通过国旗下讲话及班主任宣传,让学生了解社团活动是怎么回事,使学生产生兴趣,踊跃报名,乐于参加。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明确分工,科学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成立由主管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由团委、学生处分管,团委专门成立社团部具体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的协调,建立了明确、科学的管理体制。健全社团的组织建设。学校每个社团都制定了章程和工作计划,聘请了指导老师,落实了活动时间,社团的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3、保障有力,落实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团活动实施“三定三有一反馈”制度。所谓“三定”即“定时间”:每周班团活动时间和周末,每天的第七节课及晚上,合理安排错时活动;“定地点”: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场所保证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定内容”:社团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内容。“三有”即社团活动有计划、有考勤、有活动器材。“一反馈”即社团活动记录及时上交,以便了解社团活动开展情况。

4、正确引导,加强考核。

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团体,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加强对社团的引导和考核管理对促进社团的发展,保持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一是社团成果展示,学校把社团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适时展示出来,激发了各社团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二是社团考核评选,通过优秀社团评选,最佳活动方案评选,建立社团评价激励机制。

三、社团活动教育成效

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社团还为学生的技能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自我教育得以实现。一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负担轻,压力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活动,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良爱好多,自信心差,自卑感强。我们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爱好与兴趣展现发挥的条件,组建学生喜欢的社团,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兴奋与快乐心情,从而带动学生去改变自己,改变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改变不良的爱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个性特长得以展示。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开展创造性活动,增长创造的才干,激发创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天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实践能力得以积累。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社团能够促进学生融入社会的进程,学生通过在参与公益服务型、社会实践型等类型的社团活动过程中增加了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强了责任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

4、校园文化得以提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校园充满活力与生机,每次活动,学生自行策划、组织、实施、总结、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了全校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内容精彩纷呈,这些活动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新探索 篇6

一、抓住时机,认清形势,大胆开辟新社团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贫困生数量和比例在逐年增强,个别院系甚至达到了30%以上的贫困生。广大的贫困生生活拮据。大部分同学都希望采取勤工助学的方式减轻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各类皮包中介公司一味谋求经济利益,致使部分大学生上当受骗,缴纳了中介费用却得不到工作岗位,再者,个别人以找家教、招工为名,使大学生蒙受身体、经济损失的案例层出不穷,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这一完全服务性的中介组织应运而生。

二、确立社团建立及开展活动的宗旨尤为重要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的性质和宗旨非常重要,其决定着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这个组织的生命力,借鉴社团的灵活性,开展活动的多样性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以社团的方式开展活动,并把宗旨定义为“以爱的阳光驱散贫困的阴影,以生命的沟通燃起生命的信念”,这样,把从经济服务贫困生和心理服务贫困生的双重任务作为了社团努力方向和根本任务。

三、精选优秀学生干部担重任,重视社团干部培养

优秀的学生干部是社团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社团干部队伍是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经过公开报名,民主选举产生了试用干部,为竞聘上岗的社团干部划定试用期限,给任务,压担子,加速其成长、成熟。同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①注意时刻增强社团干部服务意识

作为社团联合会、学生会以及下属的团学组织,服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这样一个服务性社团,增强社团干部服务意识更加重要。时刻要求社团干部端正认识,任何工作都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工作不能指手划脚,趾高气扬,要树立踏踏实实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②注意发挥制度的力量,使社团干部有章可循

要科学地管理好社团组织,没有一套严格完整的管理制度就会给工作增加困难。社团建立后,相继出台的《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章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管理条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社团干部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逐渐修订完善,这些制度对社团管理和社团干部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注意关心社团干部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关心社团干部是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注意经常关心学生干部对学习好、工作负责、思想上进的社团干部要给予关心和培养,对生活中有困难的社团干部要尽量给予照顾。在社团内部要注意把社团的宗旨和活动目的展现给社团干部,用真心之犁去耕耘社团干部心田,用言行去影响和感化社团干部,使之能够真心为学生服务。

④要注意关心社团干部的心理问题

繁重的学业,紧张的工作使社团干部承担了比普通同学大得多的心理压力,要注意深入到社团干部当中与之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时进行心理指导,消除隐患,及时排解,促进社团干部健康成长。

四、充分估计社团初始运作困难,设计好各项预案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社团建设的初始阶段。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成立伊始面临着新建社团怎么开展工作的实际问题,由于新建立,毫无经验可言,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有的社团干部在为贫困同学寻找助学岗位的同时受到了“白眼”“冷言冷语”,甚至是“恶语讥讽”,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使这些同学极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打退堂鼓,这时,必要的思想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要时刻鼓舞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十分微小的,也要给予表扬,只有全体成员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另外,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类似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良好的运作机制是社团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寻找岗位,认证岗位,信息发布,推荐上岗,跟踪调查回访等一个完整体系。其中,寻找岗位由全体成员共同完成,每个成员根据本人情况入会时间,担任职务不同,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有效岗位数完成情况是考核干部重要指标,认证岗位是重要的环节,形成调查,确保安全。最后,形成与用人单位的书面协议书,信息发布则把经确认的信息以公告的形式面向全院贫困生发布,推荐上岗是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申报同学情况最后确定人选,主要依据和原则是上岗次数较少,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同学优先。跟踪调查回访是调查用人单位执行协议情况,是社团的维权部门,同时,也对贫困生上岗和工资收入情况作以统计记录。

六、选择工作要从实际出发

大学生勤工助学属兼职工作,同时又要受到时间的限制,这样势必会给所寻求的岗位和工资待遇带来一定的 局限。所以,寻找的岗位要切合实际,工资待遇高但工作时间过长和占用上课时间的同样不适合大学生,而一些短期工作,例如:节假日商店促销员,各种产品校园代理,家教,摄影公司引客入座,礼仪员,派发等兼职工作应该是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的首选。

七、注意形象问题

做兼职工作的大学生一方面代表着大学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怎样使大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展现给社会,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对上岗同学的必要礼仪培训和引导教育要跟得上。

八、要把勤工助学岗位的提供与对贫困生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贫困生大多存在较重的自卑心理,在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的同时,要把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要让他们感悟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那种珍贵的友情,要多开展类似于“温馨港湾”情感诉说一类的活动,要多给贫困生创造交流,倾诉的机会,要让他们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更要获得自信与豁达,勇气与抗争。

总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是社团发挥服务职能的一次有益探索,社团的发展、创新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社团、热爱社团,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要不断进行尝试和实践,只有这样,大学生社团才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 张文学,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 中国青年研究 , 2006(06) .

[2] 李海舰, 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认识和管理[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 2006(01)

[3] 文君,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 2006(05) .

社团建设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团,途径

一、高校学生社团概况

近年来, 随着扩招, 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参与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通过学生社团, 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动中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奉献精神, 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社团成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平台。高校学生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 灵活地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 促进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及大学生成才, 并有力地化解冲突, 保证学校的稳定, 从而增加学生对学校的情感,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在社团活动中, 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情感表露真实, 使学生社团活动成为高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 这有利于高校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学生社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引导、管理。首先, 管理松散、指导性差。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社团都有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但由于落实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监督实施, 导致学生社团管理松散, 活动缺乏新意甚至很少有活动, 有的社团甚至名存实亡。其次, 社团活动层次较低。目前在高校中学生社团名目繁多, 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或活动内容单一, 通常缺乏整体策划, 缺乏教师指导。再次, 社团文化建设及知识技能运作水平的传承不足。随着成员的新老更替, 社团的发展水平往往呈暂时倒退, 导致社团水平总体上在一个水平附近波动, 无法持续提高。

这些问题涉及面比较广泛, 需由主管学生社团工作的团组织认真分析、研究, 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解决, 而思想政治教育一旦以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寓教于乐的行式进入社团, 就能够更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 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团的重要意义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团是保证社团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近年来, 在学生社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 特别是社会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往往企图通过高校学生社团这一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渗透。为保证社团活动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应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 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社团, 让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进入社团。

第一, 学生社团组织及其活动反映和体现着学生思想的一种倾向, 是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动向的晴雨表, 是学校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因素, 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是青年中的先进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 担负着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

第二, 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 对成员约束力差, 组织松散。大学生思想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方面, 目前学生社团还普遍存在着活动肤浅, 技术不精的情况。这需要共青团组织在社团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 集中对学生的指导。

第三, 针对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问题:如社团发展不平衡, 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社团规范性不够, 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社团继承和发展不够, 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等, 这些都离不开团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和引导。

新形势下,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 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党团组织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 政治上定向、干部上把关、工作上监督, 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在社团运作中指导学生关注并正确认识社会, 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方法和途径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需要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而且更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发挥社团优势, 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 完善机制建设和管理制度, 加强学生社团骨干力量的培养。从社团的人员构成、内部环境入手, 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规范学生社团资格的审查、章程的审定、活动的考核、年终的评比, 建立学生社团会员证制度, 在全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形成校和院 (系) 二级管理体制。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 我们还应积极把学生参加社团同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挂钩, 吸引学生们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 要定期对社团骨干进行培训, 定期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应劝其退出社团负责人的岗位。通过思想教育和实际锻炼,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队伍, 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 做好社团指导教师的选配工作, 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选配一批政治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 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有效途径。这样既能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 又能对社团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以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高校要鼓励教师特别是“两课”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 既是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 又进行正确的引导规范。对教师的评聘可制定相关的政策, 如“优秀社团指导教师”评选活动, 对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加以肯定, 工作应考虑计入工作量。同时, 社团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业人士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要在全校形成一种大家都来关心社团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三, 加大投入, 为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 多渠道筹措经费, 划出专项经费支持社团活动, 在社团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高校应为社团开展工作划拨一定的专项经费, 对社团组织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予以支持, 并鼓励社团采取接受社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社团活动经费。通过开展诸如社团文化节、社团成果展示、社团巡礼等活动,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主题和内涵, 创出社团的品牌, 提升社团组织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品位, 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第四, 加强社团的党团建设工作, 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学校要尝试在一些发展成熟、机制健全、团员集中、活动经常的社团中建立团组织, 将社团建设纳入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延伸。在学生社团中建立临时团支部, 既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需要, 也是开展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样使每位团员都具备“一个身份”和“两种户籍”。即每个团员只在所在班级团支部中进行团员注册, 注册后的团员同属于学院团委领导下社团支部的共青团员。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社团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机制, 强化社团团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五, 发挥网络优势,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新途径。在信息社会化的今天,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社团与网络进一步结合势在必行。在网络上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这样也方便了社团管理机构及时了解社团动向和社团成员的真实想法, 从而使社团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取得更好的效果。一直以来社团文化、知识、经验的传承不足困扰着社团水平的提高, 社团水平往往伴随着人员的新老交替而波动, 当社团活动水平再度提高后, 又很快到了下一次的新老成员交替。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手段得到有效的解决。如可以建设社团网站, 通过学校的网页将各社团联接起来, 可以方便各社团交流理解, 从而达到加强合作, 增进了解, 避免活动过度同质化的作用;可以通过社团博客及时记录社团的工作,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方式, 也为下一届成员及时了解社团, 熟悉工作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材料;可以通过建立学校统一“维基”百科的形式, 鼓励各社团成员广泛参与, 这种提倡人人参与、贡献知识的方式可以使社团举办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更好地传承。社团中的很多项目需要大家协同工作, 采用网络化的在线Office就可以实现多人同时编辑同一份文档, 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 要顺应时代变化, 针对大学生特点, 让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品味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 在友好、理解、双向交流的氛围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海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新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2]、赵红梅.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载体作用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10) .

论高校社团组织建设 篇8

一高校社团组织的特征

1自发性。高校社团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不需要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只要其成员共同拥有的兴趣爱好,即可组建社团组织。

2松散性。一般高校社团组织的领袖并不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只是该组织的负责人,为满足该组织成员的兴趣爱好而为大家服务,他的命令不具有强制性。这就决定了高校社团组织内部结构松散,行动靠自觉,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和惩罚机制。

3自主性。从管理方式上看,尽管学校学生会、班级等正规学生组织也宣称实行自主管理,但它们自主管理的宽度和深度根本无法同社团组织相比,只有社团组织才能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

4灵活性。从活动方式上看,高校社团组织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本社团组织的特征,采取任何恰当的形式来达成活动的目标和社团的宗旨。同其它正规学生组织相比灵活性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5群众性。高校社团组织发展成员的原则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层次、不限制人数,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加社团,因此有的社团组织的人数非常之庞大。而其它任何正规的学生组织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并受到严格的控制。

6即时性。高校社团组织难免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并随社会思潮的起落而产生、发展、灭亡。一种思潮和流行的观念过时之后,根植于其上的高校社团组织也将消散,而另一种思潮的兴起又会使新的社团组织诞生。

二高校社团组织的分类

1依据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政治性社团组织、经济性社团组织、科技性社团组织、艺术性社团组织、体育性社团组织、服务性社团组织、文化性社团组织等。政治性社团组织主要是分析国内外形势、学习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哈师大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经济性社团组织主要研究经济现象,参与一定的经济活动,如学生证券投资爱好者协会(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科技性社团组织,如学生航模学会(哈工大)、网络知识学会等。艺术性社团组织,如吉他协会(哈理工)、校园广告制作社(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书画协会、影评协会等。体育性社团组织,如篮球协会、足球俱乐部、棋类协会、太极拳协会、踏青社等。服务性社团组织,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心理健康活动室(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爱心社等。还有其他一些文化性社团组织,如勺子协会(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号召大学生们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改用勺子)、绿色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

2从规模上进行分类。可分为优势社团组织和劣势社团组织。优势社团组织是指那些参加的人数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社团组织,相反则被称为劣势社团组织。优劣仅是相对而言,一般说来初创的社团组织都是劣势社团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可能成为优势社团组织。

3从社团组织在不同高校的出现频率进行划分。可分为普及性社团组织和特色性社团组织。一般说来文艺、体育性社团组织大多属于普及性社团组织,不受专业限制,而具有专业特征性质的一般都属于特色性社团组织,如能源协会,但这并不绝对。

4从影响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开放性社团组织和封闭性社团组织。开放性社团组织是指力求将自己社团组织的宗旨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中,通过活动积极改变别人的态度。封闭性社团组织的活动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和自我愉悦,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去主动影响其他人。

三高校社团组织的功能

1保健和发展心理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呈金字塔型排列的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大学生来说,前两种在一般的生活中都可以满足,归属的需要便上升为最主要的需要。只有归属了某个群体,心里才会踏实。从高校社团组织的年级构成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由于刚到新的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心灵感到孤独,需要一个可以归属的群体,以满足心灵上的空虚与迷茫。高校社团组织也因自身的这一特点吸收了大量的新生,帮助他们形成归属感,促进其心理成熟。另外在社团组织中,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广阔的交流和沟通空间,并把冲突因素降到最低限度,这些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2发展能力的功能。高校社团组织发展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许多成员参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自身的多方面能力。

3培养民主协作意识的功能。高校社团组织具有自发性和松散性,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的是共同的兴趣追求,而不是行政命令。因此,在高校社团组织内部,成员可以培养自己民主协作意识,公开交换意见,就不同观点平等地开展讨论,同时也要求高校社团组织的领导者有能力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作出决策,掌握民主的工作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功能。培养独立创业者人格是大学生面对的重要使命。建立一个社团组织、运作一个社团组织都可被视为一种创业。参与社团组织也是在尝试创业、实践创业,为将来大展宏图奠定基础。

5塑造学生个性的功能。个性发展应该置身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首位。班级授课制满足了人才统一性的要求,却压抑了学生不同的个性。而高校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创建、参加社团组织,扬长避短。

6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功能。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用高尚、健康、科学的方式参与建设校园文化,丰富了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通过文化的微妙性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7促进信息交流的功能。高校社团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高速的,丰富的信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分享。无论从信息量还是信息交流渠道的通畅和多元性上,其它正规的学生组织根本无法同社团组织相提并论。这种非正规的信息交流拉近了院系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推动院系之间正规组织的交流与理解。

四高校社团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社团组织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为此学校管理层既要正视社团组织的存在,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社团组织的发展。在高校的社团组织建设中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高校社团组织的地位问题。由于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大多数高校社团组织无论如何发挥作用,结果却总是被人轻视。之所以地位问题迟迟不能落到实处,归根到底是由学校的认识不深刻决定的,因此必须转变思想。重视社团组织并不是要轻视其它组织,只是要求给社团组织一个公正的、应有的地位,少排斥,多支持。首先,学校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社团组织的发展是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其次,院系管理者也要突破狭隘的自私观念,学生参加社团组织并不妨碍他们在本院系内的学习和工作,应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组织发展个性。最后,作为一名社团组织成员要珍惜自己参加社团组织发展个性的机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追求自己的爱好,不受其他人的言语评论影响。

2高校社团组织的延续性问题。现在高校社团组织的发展连续性普遍较差,缺乏长远计划。刚开始成立组织时热情很高,“三分钟热血”过去之后便开始混日子。因此不少高校社团组织发展呈现的是波浪状前进,尽管存在的时间不短,但发展不大,有的还一直在走下坡路。因此领导者要针对本社团的综合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坚决执行。还要根据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保持社团组织持续向前发展。

3高校社团活动文化层次不高的问题。高校的社团组织建设要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因此活动要搞得有层次,而不要仅限于模仿,没有实质。要对活动的主旨有清晰的把握,仔细研究怎样开展才能把活动主旨表达出来,又要体现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付出。

4高校社团组织内部的作风问题。高校社团组织内部应充满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但现在不少高校社团组织内部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官僚习气,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做事情全凭负责人的意志,甚至其他成员无法参与。因此一个社团要制定负责人选举产生制度和表决制度,其负责人必须由全体成员以投票的方式民主产生。进行决策时也应采取民主的做法,每个成员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理由,再综合考虑这些看法作出决定。

5高校社团组织的经费问题。经费问题一直是高校社团组织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光凭学生的力量筹措经费是十分困难的。高校社团组织是群众性组织,活动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全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提高,促成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学校可以为之提供部分经费。社团成员也可以交纳一定的活动经费,但这个数量应当控制好,交多了就会影响成员的参与热情。一部分有能力进行社会创收的社团组织通过自己筹集资金也可锻炼对外交往的能力。经费少就必须认真考虑应该怎样合理使用,这也能锻炼组织者的理财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社团组织的功能决定了其在高校内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对高校社团组织的突出特点——自主性的探究很有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改善,赋予高校社团组织的自主性应当越来越大,活而不乱才是高校社团组织应当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探索 篇9

高职诸如文艺类、体育类社团很多, 可谓空前活跃, 但同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专业社团主要立足于本专业, 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研究, 如对科技项目、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等, 可谓是对专业知识的弥补与拓展, 极大地发挥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 如何加强高职专业社团的建设, 高效地开展社团活动, 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高职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经费投入、场地不足, 设备欠缺。经费投入不足是高职院校社团开展活动的瓶颈。社团很多活动的开展, 都需要一定的经费, 如购买实验材料、设备等都需要经费, 活动宣传也需要经费。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学院的投入, 自筹资金的渠道较少。学校往往只对重点立项的社团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其他社团由于经费相对不足, 往往造成社团活动不能长久开展, 更难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的社团活动, 这无疑影响了社团成员参与的热情, 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场地、设备投入不足是社团建设又一严峻的问题。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技校升格而来, 硬件设施建设的速度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虽然学校有学生活动场地, 除教室、操场以外, 学生没有别的活动场地, 更别提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足够的场所, 而且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更谈不上办公设施, 导致社团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没有能够展现自己的特色。

( 二) 社团活动水平低, 没有形成特色。据调查,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大一新生参加比较多, 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知识, 动手能力差[3], 虽然组织了很多活动, 且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但收效甚微; 社团组织者在组织活动时没有筹划, 甚至没有经过指导教师的指导, 效果可想而知, 不是活动时组织不好, 就是收效甚微; 有些活动则侧重于兴趣性, 甚至带有功利性, 没有形成特色, 很难发挥社团的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 三) 缺乏专业指导老师的高效指导。指导教师的高效指导是确保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好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 按照相关规章制度, 每个社团成立时都配备了指导教师。在调查中发现, 每个社团都配备了自己的指导教师。但由于社团指导工作不计工作量, 而指导学生社团会占用很多业余时间, 而且教师既有繁重的教科研任务也有家庭琐事要处理, 时间精力有限, 往往无法对社团活动进行及时的指导[4], 使得社团单纯为了应付考核而准备活动材料, 使得一些社团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存在低水平上重复现象, 社团成员从每次社团活动中收获不大, 严重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

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老师是主导, 所以学生开展每一次社团活动都需要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但实际上, 很多老师缺乏与社团成员的沟通, 对社团工作不熟悉, 指导力度不够, 出现消极对待社团工作的现象, 有些只靠社团负责人在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 导致指导教师有名无实, 失去了设立指导教师的意义。

( 四) 社团队伍良莠不齐。社团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团核心成员的精心筹划, 所以社团核心成员的能力、奉献精神往往决定了活动开展的成败与否。有些社团核心成员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思想觉悟不高和沟通能力有限, 同时也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等, 难以胜任社团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段, 大一新生居多, 但由于缺乏引导, 有些参加了很多社团, 精力分散很大, 甚至学业也会受到影响[5], 得不偿失, 不利于社团的换届衔接。

( 五) 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必要的奖惩制度有利于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运行机制, 社团成员积极性不高, 一些社团属于指导和管理, 社团工作不能持续开展;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 一些积极性较大的社团成员往往会因为得不到提升或工作得不到认可而脱离社团[6]。社团的建设由于缺乏适合其成长的外部环境, 影响其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高职专业社团建设的对策

( 一) 学校加大投入, 募集各方资金, 提供必要的活动地点和设施。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 没有经费的支持, 再好的社团计划也无法实施。高职院校经费紧张, 但从长远角度看, 学校要对社团活动经费有所倾斜, 特别是对重点社团的扶持。另外, 学生社团也应该主动走出校园, 通过开展活动, 如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自主创业等方式募集一部分活动资金[7], 在募集资金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 要加强对经费的管理, 在审批、监管等方面严把关, 能不花的不花, 能少花的不多花, 节约开支, 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费的效果。

一个社团如果没有必要的活动场所, 其活动肯定大打折扣, 同时也不利于社团的进步发展。随着学生社团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社团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而公共教室对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是不合适的, 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来存放活动器材、设备等。可以根据不同社团的属性, 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 为了节约场地可以集中办公, 同时方便教师指导, 更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必要时可以开放一些实验室, 方便社团活动的开展,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和设备的利用率。

( 二) 创建专业的品牌社团, 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引入竞争机制, 对社团进行等级评定, 把有限的经费和师资放在有价值和前景的社团上, 重点扶持和指导, 集中力量培育出几个精品社团, 为其他社团树立榜样, 通过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扩大影响力, 提高知名度,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保证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

( 三) 强化教师队伍, 双师指导制。在社团活动课程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课程中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体验探索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和评价者[8]。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 大多师资力量不足, 不会为每个社团配备专职社团指导教师, 学校要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计划, 选拔一批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兼职社团指导工作, 给予一定的报酬, 使得课外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使社团成员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 有利于教师课题的完成, 成就感突出。同时为了避免时间上的冲突, 可以聘请正规大中型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作为第二指导教师, 这样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 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 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 更有利于职业发展。

( 四) 加大社团队伍建设。常言道: 要想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可见, 学生社团负责人在社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选择能力素质高、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做负责人, 并对社团核心成员制定详细的思想教育、专业素质等系统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必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开培训班[9], 或通过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 培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强、有团队协作能力的社团干部队伍, 确保收到实效,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而凝聚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高校专业社团要结合自身内在特点和优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多种形式社团活动, 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社团工作局面, 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内在潜力, 让大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10], 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 五)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对专业教师, 主要考核其在专业社团的工作项目,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亦可以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考核, 给予相应的教学绩点, 必要时纳入当年年终考核指标之内, 充分调动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社团负责人设立试用期, 结合社团日常管理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后启用, 没有通过考核的予以调整更换。三是对社团成员可引入学分制, 严格考勤, 经指导教师、社团核心成员进行考核, 给予一定的学分, 或根据其对社团的贡献度, 给予优、良、中、差等级评定, 在综合测评时予以加分, 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大家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

三、结语

总之, 要保证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创造个性化的专业社团, 学校要加大资金和场地投入, 保证足够的场所开展社团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提升社团规格和层次, 提升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 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 保证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形成合力, 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6~7

[2]吕恒志, 尚姝钰, 张君.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0:73~75

[3]王岳蕾, 冯程伟, 陈倩, 等.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建设研究[J].学术研究, 2015, 3:10~11

[4]陈东旭.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4, 23 (4) :34~36

[5]黄静宜, 常荆燕, 毛维.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20 (2) :17~18

[6]严颖.高职院校社团建设问题的探析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 2013, 15:220~221

[7]何艳瑾.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8]韩延歌.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 2012, 2:106

[9]闫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加强社团建设丰富学校文化 篇10

一、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活跃了学校文 化活动。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社团活动在中学蓬勃兴起。各学校从校本课程的发展出发,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社团,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活动。

2.拓展了学 生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综 合素养。社团活动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深入了解、学习,通过全校性的活动成果展示,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凝练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促进了学科教学。 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投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4.有利于教 师专业内涵 的发展。所谓教学相长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成长, 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发展专业内涵,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并能引领学生不断发展。

5.丰富了校 本课程。 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 ,学校为规范社团管理和发展,积极开发社团校本课程,不但促使学校社团蓬勃发展, 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

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操作策略

1.加强培训 ,统一思想 ,建立高效的教师辅 导团队。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具有自主性,但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促使社团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培养一支热爱学生社团工作、乐于奉献、善于钻研的高效教师辅导团队, 统一培养思想和培养目标,规范管理模式,形成凝聚力。

2.分工明确 ,注重实效 , 全方位发展学 生特长。中学社团的发展,和高校有明显不同。不同性质的社团必须要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由于目前的体制,很难有学生社团的专任辅导教师, 一般都由团委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兼任, 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同时指导不同的社团活动, 往往形成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因此, 不同性质的社团之间, 辅导教师要有明确的分工,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目标,合理规划开展活动,并注重实效,为学校全方位发展学生特长提供条件。

3.理念引领 ,提升高度 ,普及与提高 相结合。学生社团的功能在于满足其成员发展的需要, 包括知识技能的增长、社会交往、社会承认以及获得新的发展途径等等,这就要求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先进理念的引领,通过社团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并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发展提高个性特长。

4.以赛促练 ,以评促建 ,积极打造精 品社团。 社团要发展,还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参加社团的学生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 不断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对于社团内部,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以赛促练,在社团内部或者同类社团之间开展竞赛,或者参加不同部门组织的不同层次的相关评比。在学校内部, 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社团之间的成果展示与评比,积极鼓励社团不断规范发展,打造适宜于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的精品社团, 为社团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三、建立利于社团发展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1.注重过程性 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成果,更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情感、技能、认知等发生的变化,注重分析学生在不同体验和活动后的感悟以及对活动新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创意或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学生自身和教师都必须进行及时评价,使活动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

2.抓住节日 展演评价 。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天性。

3.开展阶段 性精品社 团的创建。 鼓励不同性质的社团展示自己的成就,可以采取现场竞赛、作品展示、研究过程或成果展示等形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以及专家、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考评小组,对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积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以文字、图片等综合评比,不断激发社团发展的潜能,激励学生成长。

五年制高职社团建设初探 篇11

一、以多样化活动作为载体,诱发学生间接兴趣

五年制高职学生入校时年龄较小,加入学生社团多出于好奇、一时兴起,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有趣、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社团活动有趣、多样化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切忌为有趣而有趣、为多样而多样。笔者指导的江苏广播电视学校“群音汇”演讲社,是由若干对演讲等语言艺术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因为有兴趣,社团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因为有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但即便如此,若不注重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也会让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因此必须以多样化活动作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社团还围绕“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以“培养学习兴趣、积累实践经验”为活动方针,除了参与校内外一些大型的主持及表演之外,社团内部不定期开展一些交流比拼活动,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台本撰写,到主持、表演及后场服务等,都根据学生情况定人定岗。活动之后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参与机会,到更大的舞台上去锻炼、去展现。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得到了保障,社团影响力也大大增加。

二、以目标引领作为基点,引发学生间接兴趣

除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外,若能够在学生加入社团的起始阶段,就根据不同个体设立由浅入深的目标,则势必能通过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让社员产生成就感,从而让兴趣“保鲜”。目标是个人、组织所期望达到的成就与结果,没有目标,就没有力量;没有目标,就没有集体的团队合作。现代管理学讲究的是目标管理,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个人和组织取得最佳成绩的现代管理方法。但目标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控制,而过度控制会让学生反感,让社团活动显得过于被动化。若将管理改成引领,让学生更有主人翁的姿态,将会达到更好效果。目标的制订也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要共同目标和个性目标兼顾,年级目标和个性目标兼顾;要做到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相互联合。

以“群音汇”演讲社为例,社团起步时,就以参加文明风采大赛作为社团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在这一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互相支持协作,取得了文明风采比赛的诸多佳绩。通过文明风采比赛,真正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以赛促成长的最佳效果,让社团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根据成员所在年级和专业的不同,社团又设置了不同的年级目标和个性目标。在个性目标中,又切分了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1.年级目标: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通过观看历届老社员参赛视频学习演讲技巧,鼓励尝试撰写演讲稿,对参赛不作硬性要求,条件突出者鼓励参赛。高年级学生均要求参加比赛,从演讲稿的撰写、服装的准备到参赛视频的录制,一样样检查过关。

2.个性目标:在为社团成员制订共同目标、年级目标的同时,也关注每个社员的个性发展,为其制订个性目标。演讲社成员中,有人擅长文字写作,有人适合口语表达;有人擅长活动组织,有人适合具体参与。因而在具体目标制订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及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个性目标,让每个学生绽放个性色彩。引导的同时还须重视目标的重要性及可能性,二者缺一不可。个性目标的制订还需要分阶段实施,中长期目标侧重于未来需要达到的方向,短期目标侧重于指导如何行动。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目标引领和活动多样化互为驱动、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了社团的吸引力,增强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社团育人功能,拓宽素质教育的渠道。2010年以来,我校“群音汇”演讲社在文明风采比赛中共有67人次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92人次获得国奖,其中获得国家一、二等奖作品达33件,演讲社先后被江苏省及南京市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浅析高校社团的作用及建设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两面性,思想误区,辅导员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而自愿组成的,按其章程并在学校和各院系团委的领导下,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社团也不例外,在对大学生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起着消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受家庭环境和学校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时,思想上往往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引者,应及时做好大学生在社团中的引导工作,确保大学生能够辩证分析,认真对待大学生社团,并借助社团这个实践锻炼的平台,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大学生社团作用具有两面性

1.1社团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1.1.1活跃校园的学习空气。当前,随着大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给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大学生除了课堂内枯燥单调的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从而活跃了校园的学习空气。

1.1.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多彩,形式也灵活多样,涵盖了人文社科、科技、公益、文艺和体育五大类别。适度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味剂”和“润滑剂”,大学生除了学业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并积极参与活动,来不断丰富课余生活。

1.1.3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大学生社团打破了年级、院系和专业的界限,使得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走在了一起,他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共勉。可见,社团的开展,一是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了交流沟通能力;二是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了合作能力;三是通过施展才华,互相切磋,扩大学生的求知域,并将兴趣爱好培养成专业特长技能,增强了学习科研能力;四是通过完成社团布置的任务,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五是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的阅历。除了能力地提升外,社团活动的开展,还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社团对大学生的消极作用

1.2.1活动频繁影响学生学业发展。有些社团活动开展的较为频繁,甚至占用大学生的上课时间或者休息时间,来进行开会或举行活动。还有的社团任务比较繁重,大学生不得不放弃课余学习时间来按时完成社团布置的任务。这些社团大大占用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消耗了他们过多的精力,从而影响了学业的发展。

1.2.2不良风气影响学生道德素质。有些大学生受他人影响,参与社团的动机不纯,可能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自己能力素质,而是为了达到其他的目的,如参加社团可以加分,参加社团利于就业等。有些大学生在社团通过一年时间地锻炼后,表现优异的就担任了社团的部长、社长或会长等重要职位,其中个别人或多或少受社会上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影响,出现了道德素质的滑坡。

2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思想误区

2.1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

大一新生迈入校门后,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社团,心中充满了好奇。由于对各个社团不了解不熟悉,在选择社团时难免出现盲目性,导致参加的社团活动有可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投机,以至于参加几次活动后又随意放弃,可能会一无所获。

这些大学生都是因为没有清楚了解学生社团的具体情况,没有切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以为社团可以随便参加,有的只是过过新鲜感,以至于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

2.2社团功利性色彩浓厚

一些大学生一入校门后,就参与了好几个社团,其目的是为了利于就业,或者为了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参与社团能有分可加。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社团担任部长、社长或会长等重要职位时,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干部,也是一官半职,于是在学生办事时甩脸子,在工作期间摆架子,功利色彩浓厚。

这些大学生都是背离了参与社团的真正目的,没有真正将社团作用有效发挥。

2.3学业与社团失去平衡

有些大学生一门心思扑到学业中,参与社团活动很少,以至于大学生活枯燥单调,实践能力较弱;有些大学生整天忙社团,无心学习,最后荒废了学业。

这些大学生因为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没有较好的将学业和社团做到同时兼顾,以至于他们对学业和社团经常顾此失彼。

3辅导员在社团中的引导对策

3.1提高大学生对社团的了解认识

在新生入学不久,辅导员应及时举办一个介绍社团相关情况的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楚社团组织到底是做什么的,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符,是否能提高自己所欠缺的能力素质。同时要告诫新生,在选择社团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报名,切莫以为参加社团的数量多就觉得能力进步空间大,防止“贪多而嚼不烂”。

3.2增强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热情

大一新生刚开始对社团充满新鲜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逐渐减退,再加上学习任务重,以至于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辅导员应及时搞好思想发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社团和学业都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持之以恒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逐渐提升。

3.3指导大学生客观辩证看待社团

社团对大学生存在积极作用,也存在消极作用。辅导员要经常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全面地看待社团作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社团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

3.4引领大学生平衡对待学业社团

一味醉心学业将缺乏能力素质,过分沉溺社团将带来学业重负。因此,辅导员应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阵地,在学业和社团中都没有功利性可谈,两者也不可本末倒置。辅导员要引领大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在搞好学业的基础上,有效借住社团这个平台,不断拓展能力素质,始终做到社团锻炼不忘学习本职,重视学习不忘社团锻炼。同时,辅导员要注重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时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教诲及时指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社团的组织和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实践锻炼的平台,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容忽视社团在大学生中的消极作用和大学生对社团的思想认识误区。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好大学生的指引作用,指导大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社团,引领大学生同时兼顾好学业和社团,使他们既能踏实学习搞好学业,又能社团锻炼拓展素质,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丰富、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李轩航.高校社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4(04).

[2]王婷婷,段青.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教育研究.2013(04).

[3]黄幸然.论高校社团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4]张琳.大学生社团作用的两面性[J].文教资料.2012(06).

[5]苏卓.浅析高校社团的作用及建设[J].青春岁月.2012(01).

[6]张东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管理[J].科教导刊.2011(01).

上一篇:规范化财务会计下一篇:创作方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