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精选12篇)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1
摘要:当前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其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功能。本文从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建设现状出发, 结合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式, 探究了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建设的新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探究
1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含义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是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科研究生自愿组织而成的群众性团体, 是结合前沿问题、课题、社会现实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并进行社会实践探索的学术型学生组织。它能有效地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活跃思维, 激发创造欲望, 碰撞创新火花, 扑捉思想灵感, 对于高校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推广、学术辅导与交流、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一般具有专业独特性、规模小型化和活动学术性的特点。社团的运作模式是采取学院团委统一管理, 专业导师指导、广大研究生主导和辅导员老师协助的基本运作模式。导师在学术活动的前沿理论引导、研究方法传授等方面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 研究生是学术型社团的绝对主角, 辅导员老师在研究生学术团体的组织、各种资源的整合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2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价值和功能
2.1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价值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如今,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中, 学术型社团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 直接推动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同伴教育与榜样教育, 肩负着积极营造高校学术氛围的重任。
实践表明, 高校学术型社团对营造浓厚校园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日益彰显, 大力建设高校研究生学术型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建设必须考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式、路径。文科类研究生所学习的专业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很多研究不可能通过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控制, 利用精密仪器加以严谨的测算和估计。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文科类研究生在教学培育环节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献、书籍, 社会调查和调研, 聆听学术讲座、掌握学科前沿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而, 文科类研究生需要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 但同时也需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 分享学科专业前沿问题,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研究生学术社团组织来提供交流平台和机会, 营造研究生的浓厚学术氛围。
2.2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功能
(1)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文科研究生加入到学术社团之中, 对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术社团一般致力于专业学术探讨、创新灵感启发以及创业能力培养, 在这样一个发散性的组织里, 研究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会体会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 这种交互影响将使每一个成员从中受益。
(2)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学术意识的提升。学术意识是每个文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 它能够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增强学术的造诣, 养成学术研究的习惯。学术社团通过开展活动, 使研究生们分享专业文献和杂志, 了解专业领域前沿问题和成果, 同时关注社会现实, 能够提高研究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敏锐的学术意识。
(3)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综合学术能力的提高。文科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集中表现在学术资料积累、文字写作、语言表达以及集体合作研究等方面。通过开展学术社团活动, 可以大大提高其综合学术能力。
首先是积累资料的能力。资料的积累是科研的基础,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没有大量可靠的、新颖的资料, 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就会无法开展。通过开展系统、系列的学术社团活动, 可以让研究生们共享哪些信息和资料有用, 这些资料、信息到哪里去寻找, 资料、信息找来后如何去整理、使用和保存, 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所用。
其次是学术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作为一个文科研究生必须要具备专业化和学术化的语言, 这既要体现在文字写作上, 也要体现口头表达上。通过学术社团活动, 研究生们可以不断进行学术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的历练, 最终使自己拥有一种独具一格的学术语言。
再次是集体合作研究的能力。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通过课题、专题研究等为纽带开展集体学术活动, 有利于他们集思广益, 集中集体的智慧, 克服个人研究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 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 这样能够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集体合作研究能力, 这是每一个文科研究生成就未来所必须具备的。
(4)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增强。就目前而言, 文科研究生相比较理工科研究生就业是比较困难的,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而, 在校的文科研究生非常注重自身专业实践技能和就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规划对文科研究生们越来越重要。专业学术社团是研究生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做好自我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平台。研究生通过在学术社团中进行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锻炼, 可以不断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 当前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学术社团没有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 缺乏制度保障
高校许多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在成立时, 仅是由少数几个研究生学术精英的兴趣爱好发展起来的, 其学术社团宗旨、精神、目标等定位都不够科学、规范、长远和全面, 同时其学术社团的执行力不够, 缺乏规范的制度保障, 如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成员考核较为宽松、奖惩制度不够完善等, 这些都使得社团成员间的凝聚力偏弱、社团组织相对松散、社团活动缺乏连续性, 不利于精品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3.2 学术社团干部组织能力较差, 缺乏学术骨干队伍保障
目前, 高校许多文科类研究生一方面需要一个学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和组织, 一方面出于现实的很多原因又不愿意担任学术社团干部, 特别是部分在学术科研能力上较为突出的研究生, 愿意参加学术活动, 但不愿意组织, 这是文科研究生一个现实的悖论。同时部分在学术科研能力上较为突出的有兴趣、有激情且担任学术社团干部的研究生, 大多又缺乏学生干部经验, 管理能力有限, 不利于学术社团建设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发展和成长。
3.3 学术社团活动的学术性不强, 缺乏品牌特色保障
学术社团的形成是以成员的学术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纽带的, 因而积极拓展学术兴趣爱好便成了社团成员的共同心理需求。目前有些学术社团, 活动形式单一, 流于形式, 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 很少结合学科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活动, 其提高研究生科研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也形成不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从而没能反映学术社团的本质内涵和满足文科研究生的本质需要, 对文科类研究生明显缺乏吸引力。
3.4 学术社团专业教师指导及经费投入不够, 缺乏人员物资保障
目前, “高校中很多领导和老师对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 仅仅认为它是一个研究生进行课外学习讨论的组织, 没有认识到其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层次中的重要作用”, (1) 同时部分导师和专业老师也因为科研压力、生活压力大,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术社团指导上, 这使得研究生学术社团在发展中得不到专业老师的充分指导, 在发展前景上偏离了其本身的发展方向。
另外, 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资源、资金投入也相对匮乏, 物质支持不足。专题讲座、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均需要较多的资金, 目前高校现有的资源和资金根本不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研究生学术活动的需要。
4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建设的新策略和路径
4.1 建立学术活动的考评制度, 激发学术社团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针对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参差不齐的状况以及学术骨干培养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非常有必要, 这可以激发研究生学术社团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考评机制, 不仅可以激励学术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活动的激情, 同时又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前进的方向, 实现其自我评价, 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从而有利于学术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和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积累和成长。
4.2 大力培养具备学术领导力的学术领袖, 增强学术社团的组织领导
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生是其绝对主角, 而研究生学术领袖则是其主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组织领导力。他与学术精英不同的, 学术精英是具有一定学术功底、学术思想、学术能力并喜欢参与学术活动, 在活动中善于思考、积极交流的学生, 但不一定具有很强的领导力, 而研究生学术领袖则具有较强的学术领导力, 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人格魅力, 能够在具体的学术活动中引领大家积极思考, 活跃学术气氛, 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建议, 同时能够在尊重大家的基础上, 形成大家认同的学术方向、学术理念, 并能够将大家凝聚在社团的周围。因此, 对于研究生学术社团干部必须进行大力培养, 除了要注重培养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综合能力外, 还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 使其具备学术领导力。
4.3 打造精品社团, 深化学术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精品社团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团。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要不断深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打造成精品社团, 才能吸引和服务广大研究生。
打造精品社团, 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 尤其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制度, 鼓励学术社团结合学科专业, 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和研究, 在参与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到最后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科研能力锻炼, 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次要贵在坚持, 不断突出特色, 创新活动形式, 开发新的亮点和闪光点, 提高学术品牌的档次和影响力;第三要坚持不懈地开掘研究生潜能、发挥成员的特长, 根据不同成员的精神、心理、追求等引导他们投入到社团活动中;第四要注重延续性, 注意社团核心成员的“传、帮、带”, 保持稳定的核心队伍, 使好的习惯、做法、传统得到延续, 保证社团以平稳的、不断上升的趋势存在、发展、壮大。
4.4 整合各种资源, 加大学术社团的全方位支持
高校文科类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要必须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 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支持。首先是要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 比如高校的专业教师, 校友资源等;其次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 保障学术社团的健康有序运转;其三是要不断挖掘、开发新的资源, 学术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探索走向社会, 与企业结合, 获得社会支持和赞助等。
参考文献
[1]杜昕, 宋丹.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8) .
[1]童赛玲.在高等院校建立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思考——以美术院校为例[J].学会, 2005 (7) .
[2]张拥军.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0 (812) .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2
关键词: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运行模式;支持条件
摘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素质,提高社团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导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开放性等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团学习活动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并最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知教育调研团将社团活动定位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
1.学习目标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织,提出疑问并进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调研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后,选取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最终生成问题的答案。调研团各项活动均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其学习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2.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纵观调研团近五年的调研报告,学生的研究学科涉及教育、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涉及大中小学生、教师、农民等不同群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学课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教育问题,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真
本文由郑州seo整理
正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
3.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动方式,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实地调研、小组交流、报告撰写等
多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行知教育调研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情境。
二、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行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具体过程为:提出问题或假设,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行知教育调研团采用“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模式。
1.制定项目规划
每学年初,调研团都在师生中征集项目选题,要求选题要来自社会生活,具有非预测性、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度研究,且学生有能力驾驭。认真筛选后社团制订项目研究的总体计划,明确研究周期及工作推进时间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尽可能做到互补、互助。小组内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选取本小组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初步论证。
3.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根据选题为各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学生就项目研究主动与导师沟通、协商,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4.开展基础培训
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大,社团需对成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制订实施方案
各组成员自主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共同围绕课题的有效开展与实现展开互动式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互补的优势,尽可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发散式的见解、观点。
6.实施与体验
根据实施方案,合作小组开始有序地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发放问卷等调研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小组成员可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研究目标的基本实现。
7.进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要通过中期汇报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调研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形成调研报告。社团要组织答辩、讨论等,让成员研究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进行体验。
三、形成健康发展的社团文化
1.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调研团拥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确保招新考核、导师聘任、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汇报会、总结评奖、论文汇编等环节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2.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是调研团成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用的组织方式,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均有专业导师。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各种观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产生视角独特、思辨性强的调研报告。
3.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调研团倡导“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员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成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要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艰苦的实地调查,还要处理成批的数据,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社团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导师
社团导师要在课题的提供、筛选、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具体实施等过程中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导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尽可能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灵感和探索的热情,其职能是“指导”“引导”,而不是“领导”。
2.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更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成长,重视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量过程,而不是用静态的目光聚集结果。
3.高校学生社团需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社团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社团组织松散、运作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团还要重视提高成员素质,在招录新成员时要注重考察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课程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新成员招录来后要帮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凝聚力强的团队。
4.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社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社团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创造活动,指导他们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丰富内容、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聘请导师,并在经费投入、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还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采取开放、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创设更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3
关键词: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 发展态势 明星社团
一、我校社团发展现状
(一)我校社团呈现规模化发展
截至2009年,我校注册社团120个,共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六类,而且大多数社团形成规模,有固定的社团规章制度和部门设置。社团每学年定期自发开展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
(二)社团内外管理正日益成熟,但有两极分化形势出现
我校各学院的社团统归校团委下设的校社团联合会管理,总体协调管理社团活动和日常事务。鉴于社团种类繁多,不可避免同类社团并行存在,出现了竞争,导致部分同类社团两极分化严重,存在个别社团名存实亡现象。
(三)社团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办活动情况显现
如今社团活动不局限于室内,如在教室或者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更多的文艺类社团,比如乐队、舞蹈、时装表演等,把眼光放在了外场,这样不但可以把活动办大,不受場地制约,最重要的是能够扩大社团影响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社团目前存在问题
(一)受自然条件影响
1.各社团发展良莠不齐。社团成立之初,每个负责人都想大展拳脚,把社团做大做强,但是个别社团没有迎合同学们的“胃口”,导致发展困难,但是更多的社团呈发展良好态势。
2.社团活动场地不足,资金支持不够。由于学校社团较多,教室、活动场所有限,致使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地点缺乏,一些活动从而“流产”,社团无活动可开,自然无法良好发展。
(二)受人为因素影响
1.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往往较大,其内部管理、活动内容一般完全由该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决定,学院分团委的干预较少,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
2.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社团发展改进措施
(一)社团从严审批,提升社团质量,规范社团制度
校团委和学院对社团申报把关,进行可操作性论证,从严审批;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社团每周例会制度,出席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做好社团的注册、社团成员的登记注册,做到社团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二)加大对精品社团活动的资金、场地的投入,鼓励社团走向社会筹资
活动是社团的灵魂。所以在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督促社团每学期举办活动,活动不以大为主,而以精为主;学校、学院加大对社团的经费投入力度,对于大型活动,学校经费给予资助的同时,还要积极与社会和赞助商进行接触,社团做活动为企业宣传。
(三)鼓励社团创精品、系列活动,注重培养“明星社团”
我校对社团的资助和支持正逐年加大,每学年定期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立项、“明星社团”和A级社团评比等,各社团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申报项目,举办系列活动,形成品牌社团的品牌活动。
(四)加强各学院、各高校之间社团交流,取长补短
社团的发展不应该故步自封,应该积极打破同类社团之间的壁垒,增强有益竞争,加强交流,每学期聘请学校“明星社团”或者校外知名社团进行讲座,小型社团从中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最后达到共同提高。
(五)社团指导教师着重培养社团骨干
部分社团从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团负责人的“传帮带”工作做得不够,对骨干的培养不够。每学期对社团工作突出的骨干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团建设研究 篇4
一、新媒体对高校社团建设的影响
(一) 给社团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
新媒体打破了以往“面对面”交流方式的束缚, 其已成为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 这给社团工作带来了新途径。校园贴吧、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软件的普及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全面实现了社团成员间的“即时通讯”。与此同时,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社团文化进入“多极化”传播阶段。社团成员从以往单向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升级为“传播者与接受者”。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 张贴海报等传统线下宣传模式在社团活动中日益减少。针对浙江省内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当下高校社团活动中, 新媒体运用越多, 社团活动影响力越大, 两者呈现明显正相关;现在开展社团活动时, 社团组织都会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新媒体上予以宣传配合。
(二) 给社团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95后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 其学习与生活与新媒体息息相关, 更熟悉新媒体的运用法则。新媒体传播让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补充, 对大学生生活与学习形态产生着巨大影响。双向互动性的便捷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 满足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心理需求。与此同时, 新媒体也让各种社会“负能量”消息传播飞速, 这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其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不利于社团工作的开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策略
(一) 重视新媒体作用, 以新媒体阵地开展社团工作
很多高校在迎新时就利用微信等开展社团工作宣传, 这种形式的效果十分明显, 增强了互动性。据某校团委统计, 通过开学第一天的“扫一扫”, 91.2%的学生对各个社团都有了初步了解。有意向的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联系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而后在新媒体上进行“面对面”交流。在社员相互之间没有相互见面之前, 社员通过微信等新媒体, 相互之间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种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的效率。
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 很多高校的团委也尝试将新媒体参与性调动起来。利用微信抢票、投票、评论, 使更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社团传统的交流方式是在校园显眼处张贴多张宣传海报, 而后鼓励学生来参与相关活动, 同时要完成门票发放等活动。以某高校“十佳歌手”比赛为例, 该校采用“微信抢票”后, 学生参与性更高, 650张门票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在“微信”上遭遇“哄抢”, 抢到“门票”学生只需凭借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入场。这省去了纸张门票的印刷等经济成本, 提升了交流的效率。
除了节约经济成本和提高效率外, 新媒体还可以提升师生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以某高校的“校园十佳学子评选”为例, 该高校的团委在校官方网站与微信上发布候选学子的相关信息, 学生相互之间各自转发, 为自己心目中的“十佳学子”拉票, 效果反映强烈, 效果远远超于预期。新媒体可扩大社团文体活动的影响力, 增加了社团活动的受众面。
高校社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建设社团, 很多高校社团都设有专题德育网站, 依靠新媒体的力量强、信息量大、形式新颖等优势, 使社团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例如, 很多高校的校团委与校学生会等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一旦学校有相关活动, 微博就第一时间予以发布, 其有助于学校师生与社团间的深入交流。
(二) 加强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 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笔者对所在院校的200名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6名学生 (53%) 每天对着电脑与手机的时间为三到四个小时, 在使用电脑、手机时, 学生关注的信息依次为个人微博、微信与qq空间等个人资料, 其余为关心体育娱乐类新闻、时事类新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95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各种媒体客户端的普及, 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与发布信息, 除了文字外, 语音、图片、视频等各种沟通方式的升级, 使受众间沟通更丰富有趣。由于技术的升级, 新媒体的沟通成本越来越低, 其除了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超地域性等优势之外, 还具有互动性超强、自由性超高、信息内容丰富、发布方式多样性、语言表达方式接地气等特点, 新媒体已成为社团交流的主要方式。
从某种程度而言, 新媒体各项功能是明显优于传统媒介的, 但对“95代大学生”而言, 新媒体利用不当却可能带来很多弊端。其新颖特性, 信息开放性, 传播快速性、虚拟性使其监管难度加大, 这样的网络生态环境使得许多“95代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加强“95代大学生”的新媒体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一方面培养“95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其网络辨别能力的培训, 使学生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
高校社团对“95代大学生”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媒介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外院校教育必备内容, 美国、英国等在这方面已形成系统化教学。国内, 除北京及上海一些高校尝试开设媒介素质相关课程外, 其他高校在这方面都是空白。针对此问题, 高校社团一方面要担负起“95代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教育重任, 必须结合新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 灵活的选择新媒体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 同时完善课程体系, 为学生的新媒体素质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社团要有意识地发挥先锋作用, 积极在学生中挖掘“意见领袖”, 充分整合新媒体的各种资源优势, 让“意见领袖”通过微博、论坛、贴吧等多种互动形式,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摘要:新媒体在高校社团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已成为社团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新媒体对高校社团建设的影响, 并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团建设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社团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秋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13.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 篇5
随着民办高校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民办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高校组织层级结构末梢的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而建立的群众组织,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甚为重要,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化的模拟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第二课堂的能力培养,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大学时代,社团在为学校聚集色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维护公共秩序和温馨校园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困难
学生社团现行的结构管理体制是校园生活的产物,学校需要学生社团进行学生的管理。但是,在民办高校组织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学生社团原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整体架构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随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增强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如何调整社团服务宗旨和社团行动的关系成为社团认知的紧迫课题。认知观点上从学生社团角色定位的角度出发,浅析社团体制创新。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团的管理及其内部建设片面化
学生社团毕竟在主体上来说都是学生,因此,在管理上来说,学生管学生,规章制度过于严格的,失去社团存在的意义,但是有的又过于松,使得成员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社团种类较多,大多数学生是因兴趣而参加的,所以,一些规章制度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实施不能深入人心。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管是组织形式,还是社团成员、活动主题等都不可避免的容易流动游移,特别是当社会生活出现新的热点时,其成员也会受这一潮流影响,而这往往会导致离开社团主旨的结果,表现为结构松散。
2、社团成员缺乏对社团意义的正确认识
学生社团成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追求正式群体的组织凝聚力、集体主义精神及健康向上的个性特点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片面主义、功利主义与抵触正式观念的负面效应,甚至在实际运行中缺乏最有效的调控管理和引导。使得很多学生过度投身于社团活动的开展,丢失了专业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在不断的活动开展中出现了对社团活动的庸俗化和活动动机过度社会化的现象。学生失掉了社团活动和学习的平衡关系,丑化的理解社团活动的真实意义,这些现象很是不好,具有辐射传播的危害,是应及时以合理的社团文化理念改变的。
3、财务困难,经费缺乏保障
学生社团发展一直存在盲目追求社团数量、社团财务不清、社团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财务沉重是最为一件非常
严重的问题。所在问题解决不是朝夕之事,应在管理上得以健全,重视建设中给予加强,深化社团文化意识,进行有效财务管理。此问题的出现,上层组织无法提供经费保障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一)、学生社团的道德性
经济社会的时代特性难免会给高校校园带来一定的社会化冲击,随之而来的给高校造成了“校园庸俗化”的现实。重要的表现就是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降低与精神隐患、校园暴力等问题的凸显,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却失去了学术的执著与诚实。学生社团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组织,能否健康的发展将取决于社团道德的深浅,也决定校园文明的现实意义。
(二)、改善学生社团的盲目性
民办高校在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在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新生入学时期成为了学生社团的集体活跃期,加以其对社团特色的有关宣传,吸收了很多的新成员,成为了社团换取新鲜生命的固定模式。相反,也出现了后期大幅度的退会现象,与此反映了社团找新的盲目性。在此意义上,社团成为了不能够很好安排时间的大学生的校园“避风港”。加强盲目性的改善建设工程,对于校园建设至关重要。
(三)、学生社团发展应向学习型和公益实践型转变
文化建设是校园建设的精神,公益实践将是校园社会化的现实。只有加强高校团学建设,要有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新思路,要充分体现民办高校的特点,与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相适应。着力转变,快速发展,寻求突破,成就成效。
三、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
(一)学生社团的政治敏感性需不断加强。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为原则,对学生社团的创立和社团活动进行管理。加强政治引导,端正学生社团的政治方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好社团主要干部审核工作,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保证学生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学生在选择社团时,往往由于社团多而杂的现状难以取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教育学生不要单纯为了玩乐或打发时间而加入社团,要多考虑自身修养和提高知识、能力水平;学生要了解社团活动的整体情况、各社团的特点,结合自已的兴趣爱好、发展意图进行选择;应教育学生注意从培养多方面能力出发选择社团,要分清主次,保证充分的精力完成专业学习。
(三)学生社团人员流动快,稳定性差。学生社团的组成缺乏合理性,大
一、大二人数多,大
三、大四几乎无人参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以点带面,抓骨干力量。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转换观念,充分认
识并利用骨干分子的组织带头作用。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社团管理走上了“动员一个,带动一批”的良性轨道。
四、规划发展方向
1、社会价值。大力支持与开展社会性的实践与公益性活动,以资源共享为前提,携手互助打造集聚辐射力的社团理念品牌。以公益实践服务为原则,参与社会活动,帮助他人、服务校园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文化价值。增强社团文化建设,凸显它独特的魅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该善校园氛围、服务校园。
3、目标价值。坚持以人为本,认知管理,加强各层面交流,认清发展动态,把文化色彩做出来,把良好的品牌形象搞上去,为把学生社团更好推广与建设不懈努力。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活动,它的组成源于成员共同爱好与共同语言,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团体。高校应积极建立体育社团,并加强对社团组织、管理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配合其他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社团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社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形成朋友圈。就社团的活动性质与形式来说,学生都是主动参与,这种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良好素质与判断力。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体质、人格、心理、道德等素质的提高,单凭理论知识教育是不能完成的。据调查显示,近80%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参加了学校社团,体育社团就是其中之一。
二、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校内体育社团的成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如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都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知识的重要途径。校内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校园文化是一项强有力的补充,在加强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高校体育社团不足之处
现代高校内学生社团众多,管理社团的机构、成员比较繁杂,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管理方面,管理者更多地注重社团活动带来的荣誉而忽视了成员内部的梳理、引导与支持。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社团每年所开展的活动以竞赛型为主,培训、健身、表演、社交型活动占的比例极少,活动单一,缺乏创意,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员流动性大,极大限制了体育社团的发展。
四、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途径
1.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关键,也是校园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风貌与教育素质的一种综合反映。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蓬勃的校园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增强自身实力,培养团队精神,结合两者之间的共性来说,学校一定要注重从价值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来培养“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
2.提高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效率
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首先要对社团的模式与功能进行认识,要明白体育的性质不只是一种潮流,而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干部和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对体育社团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比如每年对各个社团进行评估,对综合素质较高的社团进行表彰,对不积极的社团予以整顿或取消。另外,社团管理层在选拔环节中要做到认真负責,服务意识要强,同时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定期通过社团活动向学生介绍体育锻炼对人体、生活、职业生涯等起到的积极作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3.经费投资
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与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健全的体育设施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所以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体育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另外,投入经费建设的设施一定要保证物尽其用,所以高校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与实力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规范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按劳分配,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实际上,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是大学生自我挖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常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以温州市高校体育社团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
[2]刘晓莉.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陈洛嵩.中外体育社团对比研究[J].科技展望,2015(34).
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建设研究 篇7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适应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 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组建主要是以参加各类科技类竞赛为目的。科技类竞赛对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社团成员往往先要投入大量课余时间自学一些竞赛类课程, 并在对理论掌握的基础上, 把团队的想法和理论结合起来, 制作参赛作品。成功的作品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调试的基础上的, 这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高校更多的是重视理论的灌输, 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这与企业对毕业生理论基础牢靠、动手能力强的要求有很大距离。高校科技类社团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解决这个供求矛盾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
二、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一) 科技类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当前, 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会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 但社团活动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 缺乏社团特色活动, 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社团具体管理者的角度看。现实中, 主要负责社团事务的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浅、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 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 活动效果不明显, 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 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从而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科技类社团的积极性。
2.从社团成员的角度看。大多加入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新生都是凭一时的新鲜感加入, 对于科技类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学习主动性差, 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 并不是想着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是选择逃避, 离开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 社团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 严重制约了科技社团的发展[2]。
(二) 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科技社团重视不够
当前, 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主管部门主要是高校团委。高校中隶属于团委的学生社团非常多, 科技类社团只是其中的一类。科技类社团要想做出成绩, 一方面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需要资金投入。而其他社团在同样时间和资金投入下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 因此在工作实际中, 高校团委可能对于时间短、资金需求少、做出成绩多的社团更加重视, 而对于科技类社团的重视程度、管理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经常要为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活动让路。各项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也经常因为活动方案不过关、活动规模过小或过大而夭折, 造成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活动影响力不大, 与大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长此以往, 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没什么好参加的认识[3]。
2.科技类社团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大学生科技社团经费来源稳定性差, 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大学生科技社团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类社团的资金花费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 大部分学校都是让学生先垫资购买, 等到参赛作品获奖后再给予报销, 对于不能获奖的项目不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积极探索依托科技竞赛项目组建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新模式
新模式主要是依托不同竞赛项目组建不同科技类社团, 各社团成员的选拔、内部机构设置、社团的管理、参赛组织等所有环节均由社团的学生负责, 指导教师专注于业务指导。
这种基于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建设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模式, 一方面有利于打造本社团的特色品牌活动。由于这种新模式着眼于各个竞赛项目, 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 有利于本社团品牌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 社团的日常事务由社团学生自主管理, 业务指导由专职教师负责,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如高年级社团成员有参赛经验和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 通过内部培训和参赛过程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开展内部指导;社团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年级不同, 自我导向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与发展, 目标路径明确。
新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于一年级的新生, 主要是科技启蒙和竞赛引导, 着重培养新成员的兴趣, 让新生了解社团主要活动安排, 提前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二年级社团成员主要是基础科研训练, 技能提升, 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三、四年级的社团成员主要是积极参与各种竞赛[4]。
(二) 创新科技类社团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 创立社团的品牌特色活动, 扩大社团影响力和知名度
1.要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创新社团活动形式, 形成本社团的品牌活动。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比如, 通过学院科技活动节或实验室开放日营造学生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学科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召开社团与学生见面会来提高“传、帮、带”的效果。
2.鼓励社团成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 积极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从选题、申报、研究到最后结题中全面锻炼社团成员的科研能力,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 各高校领导层面要重视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
1.各高校领导层面要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工作, 要为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 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技处、研究生院、财务处、人事处、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 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 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 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并检查落实情况[5]。
参考文献
[1]包枫娇.高校学习型学生社团标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9) :47.
[2]赵清.北京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88-91.
[3]夏拥军, 罗远渊.基于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建设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3 (3) :85-86.
[4]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课题组.科技类社团管理模式及创新发展案例分析报告之二[J].学会, 2012 (9) :1-3.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8
一、高校社团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高校社团一般由大学生自愿组织而成,且社团内各成员有相同的爱好与兴趣。高校社团文化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是社团的主人,他们对社团文化有自主创造、自主改造与自主评价的权利,并能以自身需要或成员需要为依据开展社团文化活动,通过对社团文化的自主改造与评价,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团文化对社团成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对社团成员主体需要的关注。高校社团文化的组织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对于社团发展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将社团文化活动纳入高校团委及学工部门的管理职责内,对社团活动进行正确引导。
2.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大学生在高校社团文化活动中,通过参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可以说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补充。新时期,大学生对获取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充满渴望,而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渐增多,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增多,文化品位也日益提升。而高校社团文化正是凭借其自身的独特性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文学艺术社团、理论研究社团、专业技术社团等不同类型的社团,也满足了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从某种角度讲,高校社团文化的知识性是通过实践性而体现出来的。
3.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
高校社团文化由社团成员打造,而社团文化也能反作用于社团成员,具有非常强的塑造人与教育人的功能。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通过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培养自身对社团的归属感。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逐渐被社团文化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高校社团文化的教育性得以彰显。另外,大学生之所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正因为社团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为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增强参与兴趣、交朋会友的平台,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二、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价值
1.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开展社团活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有利于大学生改进思想观念,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一,实现自由发展。尊重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德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其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实现全面发展。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完善思想道德,进而增强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近年来,高校社团文化不断发展,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团文化工作中,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3.营造校园文化繁荣局面
在大学校园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智,促进其综合发展。高校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显性表达,能够直观真实地反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校园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大学生在优秀社团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更好地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三、德育视角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径
1.增强对高校社团的物质支持
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资金、设备及场所的物质保障。为保障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相关政策或资金扶持,增强对高校社团的物质支持。一方面,社团与学生工作部门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自身的资金收入。而高校应为社团活动划拨更多的专项资金,根据社团实际需要,划分资金用途,对资金进行专款专用,同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应为社团活动设立专门的活动场地,向社团免费开放学校公共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团活动场所紧缺的现状,而且还能进一步降低社团活动成本。
2.打造品牌活动,提高社团文化品位
高校在举办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社团品牌活动的打造,保证社团文化积极向上,提高社团文化品位,在活动中突出社团文化宗旨,提升德育效果,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对高校社团文化活动而言,品牌活动是彰显社团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对社团文化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社团品牌活动能被广大学生接受,社团文化才能进一步在校园文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3.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活动质量
高校社团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建设水平,就应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第一,在内部管理方面,丰富活动形式,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团成员凝聚力,丰富社团文化内涵;第二,在外部宣传方面,拓展多种宣传渠道,提高社团活动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
4.加强社团自我管理与教育
高校社团文化活动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积极性,增强社团自治能力,推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进一步规范社团管理,制定社团管理办法,完善社团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社团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团德育功能。
当前阶段,高校开展社团文化工作有以下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充分认识社团文化工作的德育价值,使其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摘要:社团文化作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德育视角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贴近学生,进而提高校园文化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社团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型存,董乃涵.基于德育视角的高校社团文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2,(46):153-154.
[2]廖颖.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3]王小奎.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中德育功能的承担[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7):118-120.
[4]王大宏.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德育价值与实现路径[J].宿州学院学报,2012,(12):4-6.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9
一、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
1.院级社团建设为学院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 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为主要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与时俱进, 积极创新, 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院级社团直接挂靠于学院团委, 在其领导下开展活动, 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 学院学生社团能够随时学习有关学生政治工作的最新思想, 及时获取中央及学校学院团委的最新指示, 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思路,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学生社团有助于塑造学生主体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院级学生社团的工作针对性强、辐射范围广, 为广大学院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的广阔平台, 如今已发展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1)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性, 学生社团组织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满足了学生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善于交际、渴望表现的心理需求,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陶冶他们的情操, 挖掘他们的潜能, 施展他们的才华, 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欲望。
(3) 社团活动给予大学生个体角色分工, 强调其责任感、合作意识的创设, 激发学生互相协作, 提高危机意识。
(4) 社团作为一个自发的非正式群体组织, 成立之初也相互约定了一些规范, 遵守这些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也需要每个成员自觉维护。在此过程中, 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院级社团基于其先天获得的专业优势, 以服务本院学生为出发点,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很多对口的实践机会, 这就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中承担一定角色起了预先学习和自我选择的作用, 为他们自治自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实践机会。
3.院级学生社团多以专业性、服务型见长, 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 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 它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关注。专业性的社团活动使广大同学优化了知识结构, 开阔了学术视野, 同时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适时适量的锻炼机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这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 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 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 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这种内在的需求与院级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可谓说恰好吻合。专业性、针对性的社团活动, 为学院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创造了良好条件, 尤其为其提供了职业化的锻炼机会。
二、当前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效
放眼当下, 在各类学校社团“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同时, 院级社团也在所属院团委的领导下茁壮成长起来,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我院为例, 为响应党中央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 我院学生工作处为学院社团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学生社团工作成效显著。
1.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来看, 学院社团内外部管理正日益成熟, 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我院各社团如今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 尽管有的章程不是很完善, 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展开活动总体框架和依据;各社团明确规定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尽其职, 分工负责, 定期举行会议, 讨论活动安排, 整个社团运作井然有序。从外部管理来看, 我院团委成立了专门的社团联合会对本院社团进行宏观管理, 制定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条例、财务制度等规定, 定期对社团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 每年对校内社团进行登记注册, 等等。这些都推动我院社团建设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 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近几年来, 大学生参加社团, 逐渐从纯粹的兴趣转变为现在的“兴趣+务实”。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生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中丰富自己的生活, 更希望能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 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同时, 过去的学生社团较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知识经济浪潮, 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 而是注重将科技精神及学术研究充实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 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 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性、科技研究性团队正广泛兴起, 而院级社团基于其专业背景与组织经验, 正好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 这就促进了学院社团的学术性发展。
3.从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方面看, 学院社团正在尝试积极利用社会资源, 逐渐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发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 包括与社会企业联合共同进行活动。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普遍缺乏经费,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许多社团在走出校园, 在社会上展开活动的同时, 也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 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 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 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比如, 我院“扬帆服务社”以“整合资源”为理念的管理模式积极投身于社会中, 与社会力量联合, 将自身固有优势与社会资源整合, 使得社团与社会单位双向受益, 形成良性循环, 既锻炼了社员的实践能力, 同时又激活滋养了社团,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已经固化为该社团资金来源的经常渠道。
三、院级社团的建设经验
与校级社团相比, 院级社团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 没有竞争优势;而院级社团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 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可循:
1.社团工作纪律性与自主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 学院团委对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严格把关, 防止学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而出现的目标定向上的狭隘和片面, 从而使学生社团的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 本着“大胆放手、科学引导”的原则, 在加强合理引导、有效监督和适度控制的基础上, 尊重和鼓励社团的自主管理, 尽量减少干预, 给社团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社团获得了长远、健康、稳健的发展。
2.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社员激励体制。为规范社团运转, 学院团委在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制定了社团管理细则, 完善了社团考察制度、社团财务制度、社团档案制度、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制度等。学院团委还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监管机构———社团联合会。作为学生社团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社团联合会始终以院团委精神为核心, 以服务社团服务学生为工作出发点, 对社团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为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保驾护航:下设必要部门为社团服务, 加强社团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并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 规范社团运作;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保证社团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 在社联的指导下, 各社团逐步完善了社员评优评先机制, 定期对各社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并且严明赏罚, 以此激起大家工作的激情, 从而达到“物尽其用, 人尽其能”的良好效果, 促进社团快速有效地发展。
3.适度的竞争体制与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竞争与合作, 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对社团也是如此。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学院团委力争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 创造良好的竞争气氛。通过竞争, 各社团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 并实现一定意义上的“优胜劣汰”, 这是促使社团主动适应学生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良策。但竞争必须适度, 为防止过度竞争引致的混乱, 社团联合会建立了社团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 鼓励各社团之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 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院社团的总体发展。
4.给予学生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 同时鼓励社团走出校门, 利用社会资源筹集活动经费, 以建立自给自足的资金应用体系和内外对接的活动体制。学院鼓励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 利用企业的文化优势, 充实社团活动内涵, 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扩大社团活动影响;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 使学生社团的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 为社团活动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另外, 社团联合会建立了专门的资金监督机制, 对各社团的资金来源、应用等进行严格监管, 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5.重视社团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管理阶层的培养。社团的发展与社团的管理人员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是人才激烈竞争的社会, 科教兴国、经济现代化都与人才有关。社团的干部是社团的核心, 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兴衰, 是社团的“灵魂”。因此, 学院团委十分关注社团干部的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 首先把社团干部真正当作学生积极分子, 组织他们参加党课的学习,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其次, 设立专门的社团联合会, 检查监督各社团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 并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进行指导和培训, 着力于提高其组织领导、应变处事等各种能力。
6.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 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 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 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 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 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团委把一些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调到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指导上来, 指导社团围绕专业特色, 高质量开展活动, 提高社团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各学院团委只有在保证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引进创新机制, 方能实现学院社团的长远发展。
摘要:作为链接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 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一进程中, 院级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内容的专业性、活动对象的针对性及活动成果的有效性, 成为学院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应用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的跳板, 既符合了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满足了广大学生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素质,院级学生社团,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周厚思.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 (7) .
[2]文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05) .
[3]王晓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加强与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05) .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10
1 “主体性”教育
1.1 主体性
“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指人作为主体性的规定性。”主体性是指人在参与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主动性、自为性、自在性和社会性。主体性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与教育的碰撞和融合是教育的历史性选择, 也是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于既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 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它是人在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中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 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下, 其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的一种特征。主体性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也是教育自身名至实归的客观要求。
1.2 “主体性”教育
教育,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人“直接以塑造和构建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 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让每个学生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本, 了解学生主体成长的愿望, 关注学生主体需求, 及学生之所及, 想学生之所想, 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
2 第二课堂及社团建设
2.1 第二课堂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 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之间, 时空范围更加广阔, 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系列有益活动的总称。同时, 它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撑, 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渠道。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还能够很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实现良性循环。
2.2 学生社团建设
2.2.1 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高校中拥有共同志趣、爱好、目标的大学生自发形成、自愿结合的一种非正式组织的学生群众团体, 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效用, 是课堂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和时空范围的有效延伸, “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实施载体。
2.2.2 学生社团的特点
(1) 类型的多样性。
人的兴趣爱好广泛, 主体需求和主题愿望随着主体掌控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因此, 不同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兴趣, 但同时也会因为同样的兴趣而把不同的主体聚合在一起。社团的蓬勃发展, 重要的原因是她具有多样性, 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型、专业应用型、志愿服务型、文体娱乐型、宣传教育型等社团中根据主体兴趣而有所选择和有所作为。
(2) 志趣的同一性。
志同道合, 兴趣使然是学生社团组建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社团成员“彼此能从相互交往和共同相处中受益, 这种一致性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 ……保证社团健康持续发展。同时, 社团目标的趋同性又为个体成员施展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
(3) 组织的自为性。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凭兴趣、爱好等感性和情感因素组成的可供主体自由选择的群体组织, 组织机构较为松散, 没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 成员和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等没有强制的约束力, “社团的这种自发性需要是建立在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之上的, 这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每一个同学都有选择参加或者是不参加这个社团或那个社团的权利, 和自己发起成立社团的自由”, 这使得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建设中能够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同时, 也为社团实现纵深发展埋下隐患, 如社团人员流动快, 稳定性相对较差;缺乏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没有统一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活动内容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打造品牌和社团影响力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3 “主体性”教育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主体性教育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人格, 体认人的自由价值的一种具有人道主义性质的教育理论, 对于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和自主性, 培养学生主体发展意识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作用
“主体性教育既要培养能力, 又要尊重权利;既是新的生活方式, 又是为了新的生活方式, 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学生社团的发展在处理和解决社团管理问题的工作中, 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 在社团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把尊重人的主体需要, 发展人的主体能力, 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条例, 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真正从自我效能、内驱力、自我管理和发展意识等方面促学生之思想、素质、能力的提高, 变外驱动力为内驱发展力, 变他人监督为自我监督, 变他人教育为自我教育, 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提升活动水平, 提高活动效果, 打造活动品牌, 实现学生和社团的双赢发展。
3.2 影响
“主体性”教育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体现学生人格, 实现学生个体价值的一种发展性教育理论, 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主体发展意识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 在这一结合体中, 个性是前提, 共性是基础, 发展是目的”,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学会生存,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 提升主体的社会化水平。因此, “主体性”教育对社团长足发展和实现繁荣具有指导性意义。
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以学生为本”社团理念的有效发挥和纵深发展需要:第一, 教育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 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第二, 完善社团注册、考核和评价机制;第三, 社团的组建者和管理者要从社团宗旨出发,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创新活动方式的主体意识, 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提升社团的吸引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自我, 相信自我, 教育自我、发展自我,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印学.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9) .
[2]黎军, 石恒慧.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 2011, (10) .
[3]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0, (8) .
[4]沈晓华.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 2006, (5) .
[5]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探讨[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3) .
[6]杨艳斌, 赵华鹏.高等教育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
关于高校社团建设作用的探究 篇11
关键词:社团;名度;交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27-01
社团是指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它超越了班级、年级,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的小小缩影,在一个社团里需要有形形色色的学生负责不同的职责才能使社团正常运转起来。那么社团建设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校知名度,创立学校知名品牌
社团的建设在以往很容易被学校忽略掉,很多高校往往在抓学生四六级过关率、考研率、就业率等等,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方面提升了,才会对学校的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实,这和应试教育所犯的错误是一致的,正如分数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样,这些考试通过率也不能作为一个学校的唯一代言。对于高校的建设,我们同样应该将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灵魂与内涵深入其中,注重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而社团的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高校应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社团应该积极的给予鼓励,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学校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情景,应当将目光放的长远。现在的各种通讯技术都相当的娴熟,学生也不再是被束缚在自己小小的空间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外界交流的方式,比如QQ、校内网、微信等等。都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那么我认为学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走在前沿的那一部分。学校应该站在一定高度适时地去引导学生社团的组建,让学生随着自己的社团不断成长。在众多的学生社团中,选取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增加社团的影响力,帮助其创立一定的品牌,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很好的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有助于学校品牌的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学校单纯的什么率更容易让学生门所接收,这种灌输是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厌烦感的基础之上的,通常具有很强的可接受度。
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核心,正面校园文化可以有助于学生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社团的建设可以很好的提升校园文化。校园文化通常包括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风气等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愉悦自己的身心,使自己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精神层面上有所归属,可以拥有更好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每次机遇和挑战。
有些高校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例如学生的情感问题,虽然说是不硬性反对,但是学生在该汲取知识的年龄段不去学习总归是有些可惜的,作为职业学院,学习技能以便将来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是根本目的。对于这一问题,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社团,发挥社团的作用,鼓励学生多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有过那些青春萌动的岁月,对于情感问题是不可避免,这是由生理所决定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精力和时间都有所分配了,是不是这一方面就会慢慢忽略掉,至少是没那么去关注了。如果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在社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算是有情感问题,页会提高自我的约束力。
三、学生团结意识
由于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溺爱,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去考虑,更无法顾及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什么团结意识和团队力量。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缺乏团队意识,是很难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更难有自己的一番作为。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会只是一个人的力量,它需要的是一群人的共同努力,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在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和团队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在社团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通过和自己的队友合作努力,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感悟团结的力量。比如,通过参加文学社团,社团中要举办一次诗歌比赛,那么,这就需要社团成员分工合作,将负责征稿和审稿以及评委等人员落实到位,还得做好宣传,通过这次比赛加强社团的对外影响力。学生可以通过整个社团的成员共同努力,成功的创办这次诗歌比赛而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职业学院,学校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通过娴熟的专业技术将来可以再社会上扎根立足。那么,学校可以倡导、鼓励学生建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社团,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在增加自己实践机会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可以帮助的人。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归根于实践。但是,作为中国的教育,不论是综合类学校还是专业技术学校,往往缺乏的都是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过分的强调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增强的只是学生“纸上谈兵”能力,实践起来往往和理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通过,社团这一渠道,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做个提前练习。
五、不同专业的学生沟通交流
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要专,而且还要博,及俗话说的,不仅要有宽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厚度。作为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肯定不同。学生平时的生活圈子都是和自己专业相同的,很难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社团的建立,学生参加到一定的社团之中,便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专业知识,这大大扩大了的自己的知识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社团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是学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它超越了班级、年级、专业的限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自己想了解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这个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正如口号所说,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但是,中国的教育恰恰是分专业的,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只能是在自己的专业里越走越深,和其他专业越来越远。记得听过这样一个事例:说是一名读到化学博士专业的教师,有一次,一位在读中学的学生请教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就是关于英语一些语法类的,但是这位教师却着实被难倒了,他面对这样的问题,似曾相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最后他又给请教了别的同事,这次经历,让他深受打击,在此后的教学和家庭教育中,他都十分重视博学这一理论,有时候单纯的专业能力只是适合做实验研究,但是,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专业只是你的长处,你更需要有一个广博的基础。
社团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弊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校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 篇12
关键词:创业类社团,高校,就业
一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类社团现状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四个就业创业类的社团, 它们分别是职业发展协会、就业服务团队、创业者协会、KAB创业俱乐部。职业发展协会成立于2005年, 它以“启蒙职业规划意识、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 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成立九年来, 在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品牌活动, 如“职业规划训练营”“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公共关系技能大赛”等。就业服务团队, 2003年建立, 由就业指导中心统筹, 主要成员为九大学院学生会就业部的同学, 主要任务是帮助学校及二级学院相关就业部门做好离校手续办理、企业宣讲服务、大型招聘会服务工作。创业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 由学校管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扶持, 主要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等活动来提升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为在校生了解创业知识创造条件。KAB创业俱乐部成立则通过“KAB创业俱乐部创意大比拼”和“第二届市区生存挑战赛”来分享创业心得,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二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现存问题
1. 管理机制不健全
就业创业类团队虽有规章制度, 但协会成员对制度不关心、不熟悉, 基本不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协会, 管理机制基本流于形式。此外, 学校对于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整体布局不合理。同时, 社团的团员之间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组织日渐涣散, 缺乏凝聚力。
2. 指导老师指导力度欠缺
协会指导老师指导力度欠缺,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指导老师为学校新晋老师, 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经验和技巧, 指导资格有待商榷。二是有些指导老师虽然经验丰富, 但他们同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悉心教导。此外, 由于学校没有完善指导老师评价监督机制, 指导老师对协会指导的积极性也不高。
3. 活动经费缺乏
活动经费缺乏是就业创业类社团发展的重大障碍。通过走访社团管理有关负责人得知, 就业创业类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 (1) 学校团委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资金多少依据社团规模大小而定。 (2) 新入会员缴费。 (3) 通过协商, 协会在与其他团体、个人、合法机构达成自愿、合法、有效的合作中所获得的费用。因就业创业类社团规模基本在20~30人之间徘徊, 所以其在获得校团委资助、新会员缴费收入过程中, 得益非常有限。目前活动经费主要通过企业赞助, 但这种对企业赞助过度依赖的经费来源方式, 对协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发展路径研究
1. 优化管理体制
就业创业类社团同属于就业工作范畴, 但却归属于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管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三个部门管理, 造成社团职能交叉和导师指导真空。应优化管理体制, 将就业创业类社团统一归为就业指导中心统筹, 委任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指导培训, 合理进行活动安排和资金扶持。
2. 加强对指导老师和社团干部的培训
就业创业类社团目前文化凝聚力不够, 组织比较涣散,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甚至教师对其文化内涵没有高度的认同感, 不肯把大量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此类社团的建设中。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创业类社团对其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定期邀请企业精英、行业专家对指导老师和干部进行培训, 相信一定能提升整个就业创业类社团的文化凝聚力, 促进此类社团活动平稳、有序、良好地开展。
3. 加强与校外同类社团的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就业创业类社团, 有些学校此类社团设立时间比较早、领导比较重视、组织比较得力, 已经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得力帮手。学校应加强与此类社团的交流合作, 利用协会联谊会、文化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取长补短, 共创就业创业类社团发展新局面。
总之, 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的出现为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目前此类社团在发展中遇到各种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在今后的工作中,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类社团的指导, 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社团成员和社会的联系, 内强机制, 外优环境, 充分发挥其在就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娟.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就业[J].科学教育家, 2008 (6)
[2]赵大为.高校职业规划类社团发展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 2010 (5) :81~83
【高校研究生社团建设】推荐阅读:
建设高校学术生态研究11-19
高校节能系统建设研究12-25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研究07-1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0-19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05-15
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研究06-29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01-01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07-12
高校艺术社团品牌建设12-08
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