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4-10-1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精选12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1

本文从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入手, 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并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若干具体措施。

一、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

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包括各企业老板在内, 都在谈企业文化。因为对所有企业来说建设不好企业文化, 企业就有可能没有活路, 更不要谈什么品牌, 谈什么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如同企业文化建设一样重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塑造高校的精神。高校文化就是组织高校各个部门间的润滑剂。当一个高校的知名度在上升时, 如何让高校里的每一名学生、每一名老师、每一个院系、每一个流程顺利工作?就如同一列火车如何安全、快速的在在轨道上高速前进?每一个部件和齿轮会不会产生摩擦、甚至卡壳?高校文化在高校组织里的润滑剂作用就非常重要。有效的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的第一要务, 是高校建立知名度的基石, 如果连高校文化都建设不好, 再悠久历史的学校, 就如同在沙丘上建造高楼大厦, 风吹即倒。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有为哲人也曾经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 有着强大的引导教育功能, 对提高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继而将高素质的大学生全面推向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新时期,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必须重视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点。

1. 时代性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 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也在其中, 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高校校园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也不一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受到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全国高校呈现出不一般的沉闷, 没有创新、没有娱乐性文化活动, 大多都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化活动, 缺乏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大学校园中也充满了改革开放的气息。

2. 开放性

高校校园文化并不是孤立的, 它会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会吸取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而高校校园文化也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例如,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 我国的高校文化就像新中国一样充满着生机, 学生们追求共产主义理想,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这时的校园文化具有良好的风气。“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口号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投身到祖国的边疆, 把激情和青春献给了国家。然而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 受到党内“左”的思想影响, 大学校园里充斥着政治文化。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 我国高等教育重新发展, 此时的高校校园文化正在酝酿着发展。八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也在发展。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随着各种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 出现了许多不好的思想, 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功利化和自私的价值取向影响了高校学生。

3. 创新性

高校校园文化在不断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的吸收借鉴以往的文化, 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评判, 剔除糟粕, 取其精华。不断的进行创新, 各院校各师生有能力思考前人未思考的空白点, 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校园文化在批判创新中前进。

4. 包容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高校校园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 外来文化和新旧文化的冲击是最多的, 这使得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大学生的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各种优秀的校园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吸收和相互作用, 就会产生新的先进校园文化形态, 而这种新的文化必然就有顽强的生命力。例如, 不同地区、不同习俗、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在大学的校园里都能和睦相处, 这显示了高校校园文化就有极强的包容性。

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就是只注重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很多学校讲究校园的布局, 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的环境, 作为提高学校整体质量的一个方法和手段。但是在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办学理念, 价值追求等方面, 远远没有达到高等学校的办学要求, 从而出现了像应试教育现象、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 这都反应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

2.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不够全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应该是非常的广泛的, 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校的领导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例如, 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 是应学校的相关要求去完成任务, 而不是主动去参加, 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这导致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的主题过于局限化。

3.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够突出

目前高校中存在各种的灰色文化, 例如学生公德意识差, 考试作弊现象频频出现等, 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生的思想, 从另一个反方面也反映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够突出, 没有起到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教育之后, 许多学校的生源和专业机构, 学科之间的差别非常小, 在这种形势下, 难免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问题。例如许多学校在校训上面存在很多的雷同。

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措施

1. 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 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 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性, 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 加快高校物质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规划好校园建筑, 使校园建筑风格符合校园的自身特色。建设各种完善的教学设施, 尤其建设好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体育场等设施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良的活动场所。搞好校园绿化工作, 良好的校园绿化坏境不仅能培养情操, 而且有利于文化建设。

3. 以校园制度为保证,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保障, 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发展。学校不仅要有优越的环境, 良好的精神文化, 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否则高校不能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对校园文化建设时非常重要的。

新的形势下, 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也要看到在逆境中蕴含着重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努力化压力为动力, 切实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晋·傅玄《太子少傅箴》[1]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2]张德等.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北京:精华大学出版社2001[2]张德等.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北京:精华大学出版社2001

[3]贺继明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贺继明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4]王磊.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庆工学院报2006 (4) [4]王磊.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庆工学院报2006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2

高校社团创新建设 营建和谐校园文化

[摘要]

[关键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工作是一个战略任务、系统工程。文化在育人工作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校园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校园和谐文化的支撑。落实科学发展观,营建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文化已成为现今各大高校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新风、奋发进取、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而且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高校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展开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园地。在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锻炼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创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团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德重要阵地,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德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加强高校社团创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社团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二、高校社团创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

2、培养先进的文化意识

3、构建完善的社团机制

4、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5、增强社团自身的凝聚力

6、引入本科生导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机制;品牌

高等学校是高等文化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的交汇点,其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提升和示范作用。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是以校园为空间,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丰富高等学校文化内涵,塑造高校品牌,进而对发展和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观念滞后,制度文化存在结构性缺失,物质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不是人们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毫无认知,而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机制的缺失所致。“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1],因此,探究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机制是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机制的要素分析

1.统一思想,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到高校品牌建设的高度。高校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亚文化,是高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品牌形象的典型代表,如体育文化中“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以及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因此,高校从学校领导层面到一线教师,应统一思想,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到学校品牌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和实施。

2.大力宣传,创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适宜环境。适宜的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众多环境要素中,人们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状况为首要因子,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适宜环境的营造必须从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大力宣传,更新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始。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师生体育活动基本技能的掌握等。

3.整体布局,建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决定高校是否具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因此,高校必须“遵循全校一盘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即组建由学校校长、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各学院、校医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育部、校工会等部门领导的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成员、体育教师、各学院主管体育工作的教师、各学院学生会干部、学生骨干等为核心力量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施组。

4.规范行为,完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制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行为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行为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完善的制度将是建设行为是否具备上述特性的基本保证,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于完善包括校园体育文化组织管理制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执行制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考核制度等制度体系。例如河北师范大学围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河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试行办法》、《河北师范大学关于评选“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积分标准细则》、《河北师范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细则》、《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队伍体育健身俱乐部章程》、《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

5.去粗取精,甄别筛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载体。各种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是能够将校园体育文化各部分进行整合的纽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其它关于体育文化的讲座等形式。因此,根据各所高校自身情况,对各种体育活动载体进行甄别与筛选,从而建构符合本学校特点的校园体育文化载体体系。如,河北师范大学就建立了以大学生体质达标为工作重点,公共体育课程为基础,以各种体育竞赛为龙头,以学生健身俱乐部和业余训练为主要途径,以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教育活动为补充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载体体系。在上述校园体育文化载体的建构上实现了实质性创新,如河北师范大学的早操在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早操的锻炼形式,采取了体育学院专业学生与新校区各学院“一对一”结对子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早操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对一”结对子早操锻炼的具体方法是由各学院一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任选两项健身娱乐项目,分别对所负责学院的学生进行早操活动项目的教授、组织、辅导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每两个月轮换一次。运动项目包含足球、乒乓球、羽网球、健美操、毽球、跳绳、武术、交谊舞、体质体能锻炼、体育游戏等。

6.以人为本,打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指导教师团队。校园体育文化的顺利、高效开展,必须有正规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团队的组成,不仅包括专业的体育教师,还应包括非体育教师和学生,如河北师范大学就建立了以公体课教师为核心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专业教师队伍,以各学院主管体育工作的教师和教师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非体育教师队伍,以学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为核心力量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生指导工作队,从而有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地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7.整合资源,建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保障体系。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如创建与完善科研保证体系、专项资金保证体系、工作制度保障体系以及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等。

8.奖优罚劣,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考核体系。建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考核体系是监督和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实践中,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考核要纳入不同管理层次的考核指标体系内,并给以相应的权重,以便真正起到进行激励,奖优罚劣的作用。如河北师范大学授权体育学院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专门负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活动方案,细化职责和具体要求,进行量化评比,使各项体育工作逐步、逐项落实。在每学年结束时,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育部对各学院、各单位的体育活动积分进行统计,并且完成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的评比工作等。

二、结语

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机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机制包括提升体育文化建设意识,组建管理机构,建立相关制度,打造体育文化载体,建立指导师资队伍,建立保障体系,构建考核体系等,从而形成有效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机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机制也不是朝夕之事,因此,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机制,并使得该机制进行良性运行需要假以时日。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9-40.

[2] 张明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义与方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3] 姚东升.关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科学教育论坛,2006,(1).

[4] 伍娟,林志军.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创建[J].音体美教学研究,2010,(4)

[5] 董震.构建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理论研究,2011:248-249.

[6] 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8] 史华南,等.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3.

[9] 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0]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写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 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13] 云学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四川大学,2004.

[14] 张晓群,等.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纵横,2011,(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4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媒体的关系及其定位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校园精神氛围、校园价值观念、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2]高校校园媒体是学校重要的宣传教育工具, 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如果没有校园媒体,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去舆论阵地和政治导向。

一般而言, 高校校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 主要是包括校报、广播站、电视台、新闻网、宣传栏、电子屏、墙壁框架广告等校园信息传播媒体。校报, 作为纸质媒介, 具有阅读方便、易于携带保存、长于深度报道、记载校史、公信力强等特点;广播电视是具有强制覆盖作用, 时效性、针对性较强且视听结合, 吸引眼球;新闻网是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校园媒体形式, 它已经成为高校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学校微博、校园客户端等新型媒介越来越受学生青睐。

二、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作用

(一) 引导舆论走向, 构建健康校园文化

媒体是形成舆论的最佳武器, 其基本功能就是引导舆论。伯拉德·科恩曾说过:“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 也许在多数时候, 它在使人们怎样想 (what tothink) 这点上较难奏效, 但在使受众想什么 (what to thinkabout) 上十分有效。”[3]

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世界上各种文化涌入高校, 加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 由过去传统主流媒体形成的一元舆论变成了多元舆论场。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舆论态势, 青年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作为校园舆论引导者, 校园媒体不仅决定校园舆论的内容, 还决定着舆论的态度。校园媒介传播什么, 如何传播, 传播的效果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价值导向、育人理念、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园媒体要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理念、教育政策,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头脑, 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和政治素质,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理想。

此外, 校园媒体通过报道学校工作, 让师生热爱学校, 关心学校, 从而形成合力, 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报道学校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在校园内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报道社会、校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 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提高师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二) 搭建实践平台, 提高师生媒介素养

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参与, 尤其是一支学生记者队伍。学生记者通过在校园内外的采访、拍摄、写作和编辑以及发行等各方面的工作, 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例如, 笔者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校报学生记者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版面稿件的采访、写作、编辑和出版的工作, 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 综合素质普遍超过同年级的其他学生。

此外, 校园媒体的发展还促进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在人人皆媒体的时代, 媒介素养已成为一项必备的素质。目前, 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已在大中小学开设了相关课程或训练项目。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得到根本重视。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在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的同时, 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使得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三) 加强舆论监督, 营造公正、民主、科学的校园文化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使命和社会功能, 是媒体的重要价值所在。在西方, 媒体有着“第四权力”和“无冕之王”的美称, 这都是因为媒体被赋予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4]

校园媒体促使公众议程走进高校管理决策议题, 促使高校管理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 并对学校工作展开广泛监督。这不仅包括对学校管理部门工作和作风的监督, 也还包括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督, 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等。同时, 校园媒体还充当着调节高校矛盾, 释放师生不满情绪, 促进校园和谐和稳定的调节剂。

(四) 提供文化娱乐, 打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

高校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 同样媒体也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校园媒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呈现者, 又是承载者、传播者和推动者。校报校刊刊载的文学、摄影作品, 电视台播放的学生自制短剧, 广播台为学生精心录制的心灵鸡汤……这些对缓解工作学习压力, 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 愉悦身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过度严肃的校园媒体往往不受学生喜欢, 但校园媒体也要警惕“娱乐至上”、“娱乐至死”观念, 更不能被一些不良的社会媒介所诱导, 走上偏锋。高校校园媒体在坚持高雅品位的原则和基础上, 合理利用娱乐的功能,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熏陶。

三、新媒体时代, 社会媒体对校园媒体的冲击

高校校园媒体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是当前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 这与校园媒体一贯以来的单一、严肃、说教等风格相排斥, 使得多数校园媒体形同虚设, 丢失媒介话语阵地的同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据调查,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媒体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校园媒体数量虽然较多, 但质量参差不齐, 产业化水平低、资金短缺等成为制约瓶颈。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电脑、手机的高度普及, 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 学生不再与媒体环境隔绝, 而是置身在开放的环境中。由于社会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日趋全面的服务、越来越多的互动, 这使得学生逐渐抛弃相对严肃的校园媒体, 盲目追捧更开放的新媒体, 这对校园媒体也是不小的冲击。

四、结语

校园媒体是大学宣传的最主要, 也是最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师生之间、学校与师生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沟通桥梁, 也是宣传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主力军。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高校校园媒体出现较多“不适应”, 不得不引起高校的重视。否则, 高校校园媒体终会被广大师生所抛弃, 文化传承和创新也将成为一句空话。首先, 高校校园媒体要把党性原则摆在首位,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 要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原则, 要坚持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展示高校校园生活, 深入挖掘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此外, 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加强与社会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创新管理运作方式也应成为高校校园媒体思考的方向。

摘要:在如今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爆炸化的新媒体时代,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媒体获取信息, 还能进行社会交往, 接受教育。而高校校园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应履行特定的责任、职责与使命, 应从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出发, 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本文由大众媒体功能入手, 通过对校园媒体各种类型以及传播特点的研究, 分析校园媒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并找出影响高校校园媒体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 试图探究出一条当今时代校园媒体的建设之路。

关键词:校园媒体,文化,高校,素养媒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新华网, 2006-10-8.

[2]许银莲.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新视野, 2012 (9下) .

[3]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0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5

摘 要: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融合; 校园文化; 建设; 多元文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2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119-03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包括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群体凝聚、心理构建、行为约束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人们从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管理学、军事学等不同的理论视角来阐释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

一、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学术性和创造性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探究学问的场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学校通过建设先进的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高校校园内频繁的文化交流、自由的竞争氛围、大量的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争鸣碰撞、兼收并蓄、蓬勃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境地,推出新的创造成果。

2.服务性和互动性

当前,高校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因为高校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创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地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特征与“走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一所好的大学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可以带动学校周边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分布的广泛性,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力的触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而是向着更广的范围延伸。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产、学、研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高校校园文化的服务性和互动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3.开放性与多元性

当代社会处于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带来了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高校校园文化突破以往封闭的“疆土”观念,走入社会,走向世界。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越来越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师生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调查、社会公德实践、勤工助学、心理咨询服务等越来越受重视。师生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把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融化在社会之中,确定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完善了自己的形象。

4.科学性与人文性

科学性是指理性精神,人文性是指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高校直接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无疑要保持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协调性,科学性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人文性则着重关注人的价值,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科学性的核心,而人文性则以人和人的价值为核心,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独有特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校园文化

1.丰富多样的学科文化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与生命,它是历代学者在创建、发展该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理论体系及其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是学科中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工作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总和。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就整体而言,学科门类众多,学科文化丰富多彩。每种学科文化都有相对固定的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例如,文科、理科注重学术性、理论性,追求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创新,并以此衡量和评价学术成果;而工、农、医等应用型学科,则注重实用性,往往用“有没有用”来衡量事物的价值。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文化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各学科文化相对封闭、隔膜,彼此间缺乏认同。

2.形色各异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经长期积淀产生的,传承着的特定的风情、习俗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等的文化,是文化在空间结构中的定位。高校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民族籍贯,都汇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因此,大学生校园里汇集着种类繁多的地域文化。大学生对组织和参加“老乡会”这类活动的热衷,就是地域文化冲突的一种折射,因为通过“老乡会”能够听到乡音、共叙乡情,学生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可以获得安全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传统文化与个性文化

高校校园主流文化如爱国主义情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等,是营造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也是大学校园的根本价值观。但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等的差异,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如课桌文化、网络文化、新新人类文化等日益盛行。这些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和盛行好比双刃剑,给校园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保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学校往往采取一些严格限制的措施来遏制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和流传,但是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校园主流文化活力的激发与创造。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构建校园和谐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4.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

高校校园里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留学生之间往往因为文化的差异产生隔膜和冲突,再加上又处在具本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清脆的乐声,又有不和谐的碰撞杂音。不少学校对留学生的管理相对封闭,担心本校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频繁交往,会使留学生文化中的糟粕及腐朽思想影响本土学生,加之留学生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往往因文化差异产生一些误会和冲突。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反映了校园师生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反映了师生精神世界和个性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

5.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财富。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选择、融合与不断地“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它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红色文化因其生长和扎根于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沃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红色文化的实质,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群众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等等,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有很多是“根红苗正”的红色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秉承老一辈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1.牢牢把握建设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只有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功能,才能使其体现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运用健康的、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类型,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创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促进学科文化认同

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惯性。在学科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承认学科之间的差别。如自然科学包含更多逻辑、理性、客观性和求真的因素,而人文学科则包含更多的感性、体验、个性以及求美、求善的因素等等。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差别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只是认识的对象有所不同,都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不管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但其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其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学科文化彼此认同的基础。

3.辩证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既要看到校园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正面的作用;又要看到校园文化中存在的低级乃至庸俗的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发挥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一定程度的约束,尽量减少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侵蚀。要通过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结合本学校的历史和社区环境的特点,找到能够趋利祛弊的有效方法,使校园文化能够健康蓬勃地发展。另外,还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成果转化成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辐射到本校所在的社区甚至城市,从而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作用。

4.以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全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以动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科技、文体、娱乐、参观等文化活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这些活动之中,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精神的充实、道德的升华。其次,以静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校训、校歌、校徽、校史物化于楼宇、雕塑、绿化、书画等校园景观之中,激励学生们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第三,以网络等新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同时也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5.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创造平台

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要为多元文化搭建舞台,让校园内共存的各种文化都有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以消除隔膜和误解,加强交流,共同繁荣。如为解决地域文化冲突,可以开设一些地域民族文化选修课程,让广大学生了解和接触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湘楚文化、齐鲁文化等,举办民族舞蹈大赛、民族服饰设计大赛等等也是很好的方式。只有彼此了解、内心认同,才谈得上消除文化的隔膜和歧视;只有在了解和沟通中发现彼此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相通相契之美,才能构建友谊桥梁,彼此尊重、欣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更多的校园文化精品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都收到实效。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学生干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与否、德育功能的发挥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 沈阳市 高校 体育文化 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许多精神的、形式的、物质的共同体,主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所表现出的一种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的共性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将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时代性、导向性、多样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无论是对高校的教育发展还是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大意义。

一、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一)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目的,只有发现体育文化建设意义认识到一体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进而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向前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方面是对学校的意义,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体育教学研究课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影响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能够有效扭转学生对体育的畏惧和抵触心理,显著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通过体育文化建设转变学生将高校体育看成专业体育的错误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校体育运动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再次,是能够通过体育锻炼磨练学生意志,通过体育锻炼完善学生品格,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二)探索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虽然我们一直提倡文化建设,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至今也没有收到多好的成效,许多学校在这方面也仅仅是口头提一提,实质性的进展非常缺乏。不可否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中间涉及到的问题、环节也非常复杂,因此要有效的解决体育文化建设一难题,我们首先就必须要寻找出当前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探寻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所以本文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以沈阳几所医学类高校为样本,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重点访谈等形式,主动探索探寻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文化建设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三)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有效促进各大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展,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很不理想,无论是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在思想意志方面,加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学生认识的偏差和长期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缺位,因此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就成了强化体育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的好办法。本课题试图探讨个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转变学生体育思维为基础,积极从休闲体育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帮助各高校搞好体育文化研究和建设,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次课题选取沈阳市几所医学类高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院校。本文将把以上几所大学作为本次的主要样本对象,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以期尽可能得到真实有效的调研结果。(二)本次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这次调研中,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文献查阅法、数理统计法等,力求得出最符合实际的结果。首先,我们采用文献查阅研究的办法探寻国内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借鉴其可行的经验和结果,并寻找出共性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对尚未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重点探索。文献研究主要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为后续活动提供已经借鉴的理论支持。其次,是要展开多次个别访谈,第一次,是问卷设计前,需要有针对有目的的向特定的人群征求意见和看法,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次,是在问卷设计之后,展开第二次访谈,以确定问卷是否合适,并正切修改意见。第三次,是在调查结束之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的个别访谈,深入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最后,是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问卷调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是需要进行问卷设计的资料收集,然后是问卷的初次设计,然后进行测试调查并反复进行修改直到最后定格。问卷设计完毕之后就是选取样本,发放问卷最后回收。问卷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内容涉及是否规范合理,调查过程是否程序规范等都会影响到问卷的有效性,更会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因此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最后是数理统计,本次研究并不需要深入详尽的数理逻辑分析,因此只使用Excel工具即可完成统计分析。(三)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本次研究的内容就是各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出阻碍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具体的影响事项和学校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配备方面。例如,学校拥有的场馆类型、数量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学校拥有的体育教师数量、教师结构以及教师整体教学科研素质。二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建设是否健全。例如,学校有无合理的制度保障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否对相关体育活动有明显的政策资金支持等,最后是学校体育文化制度管理现状分析。三是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研究。主要包括学校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教师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以及学生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

三、结语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状况堪忧,而且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体育有着严重的错误偏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差。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扭转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强化学生品质和培养坚毅的品格都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井刚,徐辉,吴宇微.高校校园文化体育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华章,2014,(07).

[2]晁嘉文.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1).

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7

高校档案是指高校在自身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历史意义的各种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的综合, 更主要的意义在于精神文化层面, 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多形成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特色等高度性、集中性的概述, 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精神引领。

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既有联系有互相区别。它们的共性在于:1.性质相同, 两者都是高校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财富, 对学校的办学发展、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的一致, 两者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 为了学生的成才发展, 为了校园的和谐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高校档案记录的是学校的历史, 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并且档案是以静止的状态记录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却是高校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 一种动态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档案像个老者, 静静的诉说过往, 校园文化却是发展中青年, 他在不断地蓬勃发展, 改变历史。

二、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属性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档案首先具有文化性, 高校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充实记录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感人事迹, 包含了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知识信息, 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保存者, 更是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创造的推动者。基于这点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表明高校档案有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条件, 更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 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就如大家所知, 高校档案是高校历史的见证、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更是高校创新的不竭源泉, 但现实状况就是高校档案的应有地位还没有得到重视, 高校档案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放在档案馆的一盒盒卷宗, 高校档案的知识性、文化性、传承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重要作用, 为了充分显示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高校档案必须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投入到红红火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让高校档案真正焕发第二春。

三、积极利用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一) 档案工作者转变认识积极投入校园文化建设。随着国家对档案工作的越来越重视, 各级部门对档案资源开发意识的增强, 档案管理人员改变传统观念, 积极投身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管理的档案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通过充分挖掘档案资源, 发现其中很多隐含的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用信息, 通过分析整理, 给公众呈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优秀档案资源、优秀档案文化, 改变大众对档案工作的传统看法, 也增加对档案知识的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中, 档案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 利用学校档案积极做好校园文化的创新作用。档案忠实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史, 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在学习中传承, 又在大家不断的创造中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校档案作为巨人的肩膀可以给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在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上, 学者冯惠玲指出, “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 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 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新的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工作要创新, 就必须依托学校档案的支持。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看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对档案资料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校园文化。

(三) 利用高校档案激励大学生坚定信念。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 档案凝聚着全校几代人共同的奋斗经历和不懈追求, 凝聚着学校艰苦办学的历史和坚持创业的精神, 这对于高校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大学生通过宣传教育、通过实地了解, 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达到前辈们所取得的成绩, 有一种很强的示范效应, 使学生始终能保持一种昂扬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对建设整个学校的优良学风校风意义重大, 也为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8

一、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不仅承载着大学本身的历史记忆, 更呈现出鲜明的校园文化特性,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档案是历史的标本, 文化是档案的实质”“高校档案作为校史记忆的最好方式, 其积累形式, 时间和空间的系统架构, 总体上符合文化传承的需要”。

(一) 是展现高校历史传承、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

高校校史记录的是学校的创设、变迁、发展的经历, 内容涵盖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珍贵资料, 记载了师生员工不同层面的活动, 其内容翔实、记叙生动, 完美地展现了学校的成长, 是学校最可宝贵的历史档案, 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 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的精神财富。知史可以明鉴, 治国如此, 治校亦如此。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底蕴的积淀, 校史馆的存在彰显了学校的文化韵味, 留存的大量影音资料生动而真实地丰富了学校的历史积淀。

(二) 是高校制度文化的形成, 反映着大学精神。

高校校史资源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 不仅具有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 更是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产物。作为学校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 高校校史是大学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制度文化是现代高校有序运行的机制平台。作为学校运行管理的终端环节, 档案管理行为以其不断健全的体系、完善的制度、规范化的流程、现代化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效应, 逐步影响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规范与完善, 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制度文化的形成。作为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名牌老校, 无论其文件、资料、报表等纸质档案, 还是照片、视频、宣传片等声像档案, 以及校徽、产品、校园建筑及景观等实物档案, 都镌刻着学校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 成为影响师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

(三) 是学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

高校校史内容丰富、客观,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来源, 对校史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便于学校掌握科研水平发展脉络, 系统归纳科研方法。其一, 校史档案既可以按照历史时间脉络了解高校, 也可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析总结科研工作方法, 找出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史学材料相互之间存在着的有机联系, 把不同载体的档案进行归纳、整理以用于对学校科研工作、教学改革、学校发展等提供参考, 这种参考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活动、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真实体现, 具有客观性, 这就决定了来源于校史档案中的信息最能真实地反映高校工作的真实情况;其二, 档案管理对校史编研具有的索引作用使得学者可以根据科研需要从分门别类的档案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以方便科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所以校史的编研学术活动是学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校史档案承载着丰厚的大学精神, 记录着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教学科研成果, 体现着高校学人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蕴含着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理念, 可以说, “一所大学就是一处精神高地, 就是一座文明灯塔, 它以文化、学术熏陶、感染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 乃至一个国家”。

二、以高校档案资源开发推动高校文化传承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曾将档案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概括为:“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为文化建立档案;建设档案文化”。显然, 这为大学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

(一) 结合实际, 加强基础档案编研。

开展档案编研是高校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职从事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 高校档案馆除了发挥“管档守史”的基本职能外, 还应立足于常规工作, 加强基础性的档案编研。

(二) 发挥优势,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充分挖掘丰富的高校档案资源, 在分析、筛选、提炼可供使用的档案信息基础上, 积极发挥理工科院校的科技优势,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档案“原料”加工转化为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文化“产品”。

(三) 整合力量, 建设校史陈列展馆。

对于高校而言, 建设校史陈列展馆是进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集中体现, 其中既有对教学、科研、运行管理、支持保障等各方面档案素材的筛选, 也有对学校发展脉络和办学成果的梳理;既是对纸质、电子、声像、实物各类档案素材的分类整理, 也是对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运用;既需要校内外相关单位、机构和人员的支持协作, 也需要设计、布展、施工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当然, 也正因为其丰富性、综合性、专业性, 校史陈列展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青睐。

(四) 文化育人, 开展爱校教育实践。

如前所述, 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 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果也需要到具体工作中去检验。爱校教育实践活动是将文化育人的组织实施与档案资源的利用有机结合, 从而既能使文化育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档案资源开发的作用。具体来说, 爱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可以是参观校史陈列展馆、观看校史宣传影片、阅读校史文化读本等传授式的教育活动, 也可以是组织校园文化研讨、校史文化交流等互动式的教育活动;既可以改革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 增设或拓展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的选修课程等, 也可以组织学生社团自发地开展实践性的校史校情学习研讨活动等等。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 组织刚入校的学生参观校史馆, 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史校情教育课, 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 主动参与, 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尽管高校档案有着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 但作为一种文化生成和传播的有机系统,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牵涉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档案管理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单打独拼。因此, 档案工作应该主动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去谋划部署。档案部门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活动中, 从组织机构到工作分工, 从资料搜集到活动组织, 从技术支持到业务指导, 从意识培育到氛围营造, 尝试通过档案资源开发项目的协同攻关, 与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大学文化的凝炼与传承, 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在此必须强调的是, 发挥校史馆爱校教育非常必要, 即应结合师德师风建设, 可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教职工参观校史馆, 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豪感, 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 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校史作为一种档案凭证, 学校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及运行保障等一切活动的点点滴滴, 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在校史档案之中, 不但学校各阶段建设发展的成绩和荣耀汇聚于此, 而且前期工作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也可能累积其中, 反映着学校历史分合变迁、教学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真实状态。因此, 校史档案可以为大学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提供最可靠的查考依据, 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如何做好高校校史编研工作

(一) 领导应加强对校史编研的重视, 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支持。

校史编研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领导应具有全局和长远意识, 一方面加强对校史编研的指导, 为校史研究指明方向, 提供有力保证, 另一方面将校史编研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动员全校支持配合做好校史编研工作, 强化工作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编研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 确保校史编研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 加强档案管理, 夯实校史编研的基础。

校史编研是在大量的档案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而成, 档案是校史编研的第一手可靠、真实的资料。校史编研与档案管理密切联系。高校开展校史编研,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 既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又做好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不同的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程度记载和反映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不同内容。在档案管理中, 既要注重文字档案的管理, 也要注意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档案的管理, 不同的大量档案组合在一起, 才可以真实形象地再现学校各方面的历史原貌, 保证校史编研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

(三) 开展大事记和年鉴编纂工作, 积累系统的素材。

大事记和年鉴是校史编研的重要素材, 其编纂质量直接影响校史研究。大事记编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 站在为校史编研积累素材的高度, 编制大事记编纂提纲, 制定涵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等各方面大事记收录的原则、要求等;不仅要从学校层面, 而且要从职能部门、院系层面进行大事记编写, 从不同侧面为校史编研提供素材。年鉴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分类明晰, 是在大量档案资料基础上编纂而成。年鉴编纂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框架, 并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 在保证框架稳定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创新;紧密围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等方面的发展, 系统、真实地反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经验。

(四) 编与研并重, 彰显优势特色, 传承文化精神。

校史基于档案, 但并非档案的简单组合, 一部优秀的校史是既系统、全面、真实、准确, 又具有重点和亮点。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 要注意研究学校发展的规律, 既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总体上着手, 也从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甚至某类学生的培养把握, 在研究中总结, 在总结中凝练, 在凝练中彰显学校的优势特色, 传承学校独有的文化精神, 在发展历史中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 提出以高校档案资源开发推动高校文化传承, 以及如何做好高校校史编研工作。

关键词:校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亚利.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12) :174.

[2]孙永玉.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 :64.

[3]何伶.论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4]周芬玲.论高校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4)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9

一、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确立评估指标体系是能否有效发挥文化建设效果评估作用的关键, 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量化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通过该指标体系, 要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根据安全文化学的形态体系, 评估范畴可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物态文化。本文依据安全文化的本质内涵, 结合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确立了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 见表3。

二、效果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指标体系本身的设计同等重要, 是决定效果评估是否科学的重要方面。

(一) 权重的定义

权重是指该指标在同类指标中重要度的量化, 或是某个客体在同类可比客体中的客观事实的量化。在整个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指标体系设计中包含了两种权重的设计, 一种为评估指标权重的设计 (以下简称为指标权重) , 另一种为下属单位的评比加权系数 (以下简称为加权系数) 。

(二) 权重的确定

目前, 权重的确定方法较多, 其中, 层次分析法 (AHP) 可对原始观测数直接加权运算进行综合排序, 未减弱原始信息量, 使评价指标逻辑判断量化, 且可保持判断思维全过程的一致性。在综合评价中为了突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客观合理地评价安全文化建设成效。为此, 本文采用AHP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提出者, 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aty认为, 若某个实际问题涉及到n个因素, 要问每个因素在整体中各占多大比重, 当确切依据很不充分时, 就只有凭专家经验进行判断了。但是只要n≥3, 任何专家都很难说出一组确切的数据。然而, 若从所有因素中任取两个因素进行对比, 在行的专家一般都可以用“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十分重要”、“极其重要”等定性语言说明其中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对总体而言的重要性程度。Saaty建议将这些定性语言量化, 并引入函数表示对总体而言因素x比因素y的重要性标度。若>1, 说明x比y重要, 若<1, 说明y比x重要, 当且仅当=1, 说明x与y同等重要, 且约定=1/

。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评估体系中一级指标有4个, 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专家对这4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相对重要性与分值对应关系见表1。表1相对重要性与分值对应关系

从而得到判断矩阵A为

A为正互反矩阵, 可以采用和法或根法近似求解A的特征向量, 现采用和法求解。将A按列归一化得到矩阵

将矩阵按行相加, 得到向量W'= (1.175, 1.0007, 1.0275, 0.7969) T, 将W'归一化得到= (0.2937, 0.2502, 0.2569, 0.1992) T

然后根据公式 (1)

计算出

再根据公式 (2)

代入数值, 计算出

Saaty给出了一致性指标RI值如表2。

根据, 得到<0.1, 满足一致性要求。从而确定评估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 可以确定相应各级指标相对上级指标的权重, 如表3。

三、效果评估的实施

根据现代评估理论, 有效的评估全过程是闭合循环的过程, 即PDCA循环过程, 它所表示的是计划、实施、检查、提高,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囿于篇幅, 本文仅阐述计划与实施两个阶段。

(一) 计划阶段

安全文化评估的计划准备阶段一是要设立评估组, 并进行培训, 确定评估方法和时间;二是要对评估表格进行优化和修改, 确定符合实际的权重指标, 并通知被评估单位。安全文化评估通常由上级相关部门牵头组织, 可以选取院校相关领域专家和地方管理经验丰富的领导同志共同组成评估组, 负责评估的具体实施。评估对象选择应当合理, 应当能够代表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既可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 即按照各级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的比例分别抽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参与评估, 也可以采用区域抽样的方式, 按照不同的工作单位、不同的专业特长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评估。

(二) 实施阶段

主要是评估者有计划的集中实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 每个三级指标均取满分为100分, 评估者采用抽样问卷、统计确认、专家评定等方法, 对高校安全文件记录、现行法规执行情况、安全文化活动组织情况等进行打分, 得出各项的分值。然后将每个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对权重, 累加求上一级指标的得分, 从而确定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的总分值。其计算公式为:T=

其中, T表示总分, TM表示下一级指标Μ的得分, 表示指标M的相对权重。例如, 二级指标a1的得分Ta1计算公式如下:Ta1=

评估满分为100分, 按照90分以上为优秀, 80分~89分为良好, 70分~79分为一般, 60分~69分为及格, 59分以下为不及格的评价标准, 逐一划分。将每个下属单位的总得分乘以相对加权系数后相加得出该单位的得分, 各下属单位的得分用于各个下属单位间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横向比较, 得到的总分即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量化评价结论。

摘要: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 是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的永恒课题, 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以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为起点, 构建了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评估体系, 阐明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估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徐德蜀, 邱成.安全健康新知丛书——安全文化通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解放军报, 2006;3;29, 第一版

[3]彭祖赠, 孙韫玉编著.模糊 (Fuzzy) 数学及其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文化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系统构建

1、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1.1、研究的目的

网球文化是人们在网球运动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随着网球运动从宫廷走向社会, 从贵族走向大众, 它已经不仅仅是消遣的游戏, 而且成为融健身、竞技、社交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是网球运动发展的灵魂, 离开了文化, 网球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灵魂”, 失去社会属性, 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必将会制约网球运动的发展。

本文在阐述网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从思想层、方式层及器物层三个层面对高校校园网球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总结规律, 形成理论, 指导实践, 最终形成高校网球文化体系, 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1.2、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的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

2、高校校园网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结构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思想层, 是狭义的文化;第二层次是方式层, 是制度文化;第三层次是器物层, 是用肉眼可见的外层文化。前两者是软文化, 后者是硬文化。前者决定后者, 是后者的灵魂;后者表现前者是前者的载体, 两者不可分割。

高校校园网球运动必须围绕思想层、方式层和器物层开展文化建设。首先, 在网球运动过程中, 技术是筋骨, 思想是灵魂, 思路决定出路, 想法决定做法, “态度决定一切”,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需要有先进的网球运动思想, 否则其实践也是没有生机、没有前途的盲目的身体活动。其次, 在方式层文化建设层面, 高校网球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改革和完善。最后, 高校网球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器物层面的保障, 这主要包括网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身体训练及运动场地装备等硬文化的设计和实施。

3、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

3.1、高校校园网球“思想层”文化的创建

3.1.1、世界先进网球文化思想的借鉴

国外先进网球文化主要是西方体育运动文化思想包涵奥林匹克精神特点, 再与网球运动特异性如“绅士”、“贵族”、“娱乐”, 彰显个性主义色彩、人格意识交合在一起而孕育而生的。展现生命的完美思想、提倡科学, 讲究规范, 表演观赏欲望, 追求对抗和竞争的思想文化。

(1) 英国网球文化思想。英国的网球文化是以社交活动为基础建立的, 并不是以竞技为基础。现代网球运动的兴起是从英国开始, 早期的网球运动之所被成为“绅士运动”就说明网球运动在当时具有很强烈的“绅士思想”。

英国杰出的哲学启蒙者和思想家约翰·洛克创立了“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 他认为, “一个人首先要健身, 照看好身体, 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举止要优雅, 对自己要有信心。“作为一个绅士, 他无论在海上, 在战斗中, 还是在公共和个人生活中, 都同样要学会克服困难”, 洛克说, “他如果被卷入个人的冲突之中, 就应该成为胜利者。”洛克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清教徒的性质。约翰·亨利·纽曼则认为, 从不使他人受苦之人几乎成为“绅士”一词的定义。绅士总是致力于消除身边阻碍自由与坦诚的因素。他与周围的一切保持和谐而不是凸显自己。真正的绅士言行谨慎, 避免任何引起争执或带来恐慌的行为, 诸如挑唆、压制、猜忌、恐吓等, 即便是对和自己不相干的人。绅士最大的愿望是使每个人身心愉悦。他关心身边的所有人:温柔地对待羞怯者, 亲切地对待陌生者, 宽容地对待无知者。他会记起每一位谈过话的人。他反对任何激怒他人或不合时宜的举动。在与人交谈中, 他从不锋芒毕露却孜孜不倦。

带着这样一种“绅士”思想的英国网球, 创建了著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选手。有人说, “一身贵族气息代表了英伦网球的全部。”在绅士网球思想的影响下,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坚持将英伦的优雅标准沿用至网球场上, 要求运动员穿纯白的服装比赛, 用老式的发球上网技术, 不甩拍子, 不找裁判麻烦。

(2) 俄罗斯网球文化思想。俄罗斯民族自古就崇尚力量, 俄罗斯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在他的《俄罗斯国家史》一书中指出, 俄罗斯是“自尊、勇敢、善战”的民族。古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的主人公个个都是勇敢、健壮、坚忍、灵活的大力士或勇士, 他们拥有的聪明才智和健壮体魄被认为是人的最高品质, 是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古人希望自己力大过人, 因此千百年来创造了许许多多体育游戏, 以强健体魄, 锻炼意志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人。

网球运动与俄罗斯人的性格极为相符, 能够通过网球运动展现出他们对与体育特有的文化与思想。同样正是这种思想帮助俄罗斯网球军团的兴起, 也正是因为这种钢铁般的思想, 将俄罗斯网球文化推向了高潮。但同时也是种国家扶持培养的思想, 注重金牌的“异化”是俄罗斯人民把网球运动当作脱贫致富的手段, 这种思想也脱离了体育的真正含义。

(3) 日本网球文化思想。日本网球的开始于明治时代。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 日本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 网球运动在上层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授。在大正时期, 日本作为正迅速成长的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网球谋求国际交流, 网球运动慢慢深入日本社会。日本是最早开展网球的亚洲国家, 它将东方的集体思维和大和民族的坚韧特性融入到网球运动当中, 在世界网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3.1.2、网球“思想层”文化的更新

高校网球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 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创建高校网球思想层文化应树立如下观念:第一积极进取。“更高、更快、更强”, 是网球运动的不懈追求。网球运动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和蓬勃向上的活力,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和迎接挑战、不畏艰险的品质;第二,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恰恰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 运动场上强调的是“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球场上人人平等”, 不按名头评优劣, 不以身份排座次, 大家平等参与、切磋技艺、展示实力、享受过程。第三, 规则至上。追求平等、崇尚秩序、尊重规则是网球运动的生命线。在网球竞技场上, 规则就是法律, 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性。第四团结友爱。网球运动既讲公平竞争, 又讲分工合作, 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 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

3.2、高校校园网球“方式层”文化的创建

3.2.1、网球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背景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中国网球运动应从传统的“体能型”向知识、科技和教育含量高的“智体型”转变, 把夺标育人视为高校网球运动的本质。历史实践证明, 不同的科技状态, 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教学观念和不同的竞技运动方式。而中国高校网球人才培养方式应从原始经验型、近代体能型、现代过渡型向未来智体型转变,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境界的体育人才。

(1) 原始经验型的培养方式。人类早期, 与人体化农业和手工业相适应的是狭隘的以经验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此, 当时人们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束缚下习惯认为:在竞技运动中只要传习的运动技术活动起来了, 运动者的体能、技能和运动成绩自然会提高。因此, 产生了传统的“自然竞技观”和传习式的、经验型的竞技运动方式。在早先网球运动教学训练的开展, 主要是由一部分从事过网球运动的运动员担任教练的, 通过个体本身对网球运动的理解和经验加以总结, 形成知识体系, 最终传授下去。

(2) 近代体能型的培养方式。近代, 与工业革命相适应的功利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典型, 人们只顾眼前利益, 走向各种极端。与之相适应, 人们在竞技运动中形成了生物竞技观和体能型的竞技运动方式。这种生物性的竞技, 突出的是:挖掘人的生物潜能, 努力提高运动成绩, 忽略了从生物、心里、社会等多方位去提高竞技者综合素质, 从而给现代竞技运动不断接受“异化”的挑战留下隐患。归结为, 近代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单纯生物竞技观的舞蹈而致使竞技运动的“异化”和竞技者的“物化”。

由于网球尚属体能类项目之一, 在当时人们只看到了依靠挖掘网球运动的生物体能, 创造眼前的运动辉煌, 而忽略了全面提高网球运动综合素质的长期效应。

(3) 现代过渡型的培养方式。现代, 与后工业社会、高科技产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人们不但能够全面地审视盲目发展工业给人类带来的正负效应, 而其, 也看到在现代网球运动逐渐成为了商业化和职业化促进了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 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一是忽略了通过竞技与教育结合, 没有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位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导致了运动员出现了“异化”现象;二是网球运动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后, 促使了人们的竞技观念转变成了以提高运动成绩、获得物质利益为中心的运动价值观念, 导致了运动参与者的“物化”现象。

(4) 未来智体型竞技。智体型竞技是教育和科技含量高、智能和体能相结合的竞技运动。它是针对体能型的竞技提出来的, 其产生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

高校网球人才的培养应采用未来与知识技能相适应的创造性的整体型思维方式。网球运动观念将是一个“夺标育人”的新观念, 其方式是一个由网球运动的竞赛、教学、训练、恢复等过程有机结合的智体型的网球运动人才培养方式。

3.2.2、网球人才新型培养方式的建立

笔者认为应从运动竞赛教育、运动教学教育、运动训练教育这三个方面把握高校网球人才培养。

第一, 运动竞赛教育。网球竞技育人是通过网球运动竞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措施。它是竞技运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运动竞赛即是检验竞技运动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过程, 又是运动员代表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因而, 各种利益的交织, 情感的迸发, 促使赛场上经常发生运动员与裁判、对手、观众、组织者的冲突。这是竞赛组织着和参赛者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比赛和育人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矛盾, 但是, 竞技运动要解决“异化”的问题, 必须要重视多方位研究有关竞赛育人的问题。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赛场上不尽人意的问题, 促进运动员的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比赛育人包括正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积极捕捉取胜的机会, 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 强化协作意识, 树立自信心等。

第二, 运动教学教育。网球运动教学的育人是把有关育人的措施寓于运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竞技教育过程。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在过去的网球运动教学中, 人们往往是重技术, 轻育人, 这对于培养有运动个性、全面发展的运动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其一, 网球运动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思想, 把教学中心由技术转向人, 把主要矛盾由“教”转向“学”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这是我国网球教学从“体能型”向“智体型”转变的重要措施。其二, 网球运动教学要加强理性育人, 把传授运动理性知识与育人相结合, 将其运动专业的理论及其提高运动员做人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进行多方位的育人。增强兴趣培养与育人, 把培养运动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与学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育人。

第三, 运动训练教育。有人把网球运动训练视为单纯提高运动成绩的过程。显然, 在这种思想误导下运动训练必然存在“重金牌、轻育人”的问题。因此, 网球运动的训练必须转变单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中心的旧思想, 建立以夺标育人为中心的现代竞技运动思想, 处理好夺标和育人的关系, 要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既夺标又育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训练沿着夺标育人的轨迹, 在竞技运动这条“绿色之路”上, 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

3.3、高校校园网球“器物层”文化的创建

高校校园网球“器物层”文化的创建包含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的改善和技战术理念的升华。

3.3.1、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物质环境的改善

目前, 世界上网球强国都高度重视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而我国在高校网球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相当一部分高校开展网球教学和训练的经费紧缺, 教师待遇低, 场地设施陈旧, 训练器材短缺, 科研设备等更是无从谈起, 这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球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首先必须将物质环境的改善放在首位。增加对网球活动场地设施建设投入, 将其纳入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实施中, 在绿地中拓建网球活动场所, 免费为学生开放;积极探索实现学校和社会网球资源共享。此外, 可设立高校网球专项发展基金, 改善高校网球教学科研条件, 提高高校网球教师的待遇, 培育良好的高校网球文化的物质氛围。

3.3.2、网球技、战术理念的升华

过去传授网球技术的传统方法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或者击球的方法。教练员应该使用准确的击球规范动作向选手“示范”如何击球, 一旦球员掌握了“示范”的技术, 就将注意力集中于战术 (即从实战出发运用技术) 。网球教学中, 网球运动被视为开放性技能的运动项目, 因为每次击球都是不同的。选手从来不会两次打出同样的球。每次击球要求选手通过以下步骤:知觉——决策——动作——反馈。在当今的网球运动中, 技术动作应视为生物力学原理的作用和更有效地运用战术的一种手段。一个选手的击球技术总是属于他的战术意图。简言之, 形式“技术”应服从于任务“战术”。现代的击球有许多不同方式。比赛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所以在特定情况下击球, 有许多不同的击球方式。因此在传授技术时, 应力求将注意力集中于战术意图和生物力学, 并且把技术当作更有效地实施战术的一种手段。

战术是想象力和智力的总合, 是制约与被制约之间的产物。随着每一次击球后我们的角色就在不停的变换着, 主动或者被动。在每一次战术运用之前必须用机敏而果断的思维去丈量球场上发生的一切, 并在短时间内做出较为正确的预判。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 需要通过有效的战术实战训练来加强决策, 锻炼敏锐的思维。击球意图与战略布置是战术组成的两个重要主体, 这两个主体都不同程度的左右着将要发生的结果。相结合这两个主体才能发挥战术的最大效应。若想要击球意图与战略布置紧密结合, 就要利用实战训练来不断磨合。

4、结论

4.1、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必须注重文化的三个层面

打造中国特有的高校网球文化, 一是以思想层文化为基础, 以祖国至上、“亮剑”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二是创新新型培养方式, 倡导竞教结合, 育人夺标思想, 把教学中心由技术转向人, 把主要矛盾由“教”转向“学”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这是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从“体能型”向“智体型”转变的重要措施。三是引领网球器物层文化。

4.2、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网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缺乏人文思想, 和网球文化内涵, 将过去网球的主体“物”, 转化为“人”。中国高校网球的发展应以培养高境界的网球运动人才为目的的。重点打造参与者的思想文化机制内涵。有技术、有思想、有文化的高校校园网球才是其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 (修订本)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 (修订本)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宋继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教育[M].吉林省体育干部学校, 2007.[2]宋继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教育[M].吉林省体育干部学校, 2007.

[3]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3, 第26卷第2期.[3]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3, 第26卷第2期.

[4]沈纲, 唐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运动发展的影响[J].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3.[4]沈纲, 唐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运动发展的影响[J].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3.

[5]黄瑶.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1) .[5]黄瑶.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1)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文化形态、各种范式等因素的总和及其物质载体,它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价值取向、创新品质,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作为高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氛围反应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风貌的文化形态,存在大学行为主体和各种载体中,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潜移默化地规制着大学人的行为规范。作为地方性高校,大环境影响小环境,高校的大学校园文化从其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这种渗透和熏陶为大学校园文化打上了地域特色的烙印,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带有地域特色。

山东又称齐鲁大地,其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将周礼部分内容与当地东夷文化和民俗结合起来治理夷人,逐步实现东夷文化向齐文化演变;周公被封于鲁,其后人将周礼传承下来,至孔子创立儒学遂形成鲁文化。战国时期,孟子游学于齐国,齐、鲁文化开始融合。齐鲁文化本是区域性文化,但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孟之道成了治国安邦和指引社会人生的思想,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齐鲁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也构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框架。山东英才学院坐落于齐鲁大地,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从学院物质形态的校园环境建设到精神形态的英才理念,处处彰显地域文化的味道,实现由“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

一、 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和物质基础,以实物载体的形式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山东英才学院自1998年建校以来在校园物质文化建中借鉴山东“山水圣人”的文化标志,在校园载体中注入地域文化内涵,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师生在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同时学习先辈们的精神,奋发图强。

(一)孔孟雕像

在学院宏伟壮观的新图书馆门前坐落着中国的两大圣人孔子和孟子。孔子神态大度,气宇轩昂,左手揽抱竹书,右手指挥示意,正与基座上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相呼应,彰显出“至圣先师”的崇高精神。孟子身着布衣,头扎纶巾,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尽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大丈夫”特征。其手握经书、慷慨陈词的姿态,也甚具教育大家风范。孔子首开中国民办教育之先河,孟子继承儒家正统,发扬光大,终成一代宗师,被后世奉为仅次于“至圣”的“亚圣”。孔孟双圣荣誉,驰名古今中外,有孔孟圣像立于门庭,英才学人希望能成为正宗的“孔孟门下”、“大师弟子”,有深广宏厚的“孔孟之道”做基础,英才文化教育事业犹如站在巨人肩上,努力攀登新的历史高峰。“孔孟之道”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卓越成就,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英才学院作为山东民办教育的实践者,以不负先辈命名的“英才教育”重托,一直坚定不移地沿着孔孟先驱之路探索前行,并取得了为孔孟先师增光添彩的点滴成绩。学院每年的“教师节”庆典活动中,面对形象具体的“孔孟双圣”,举行新生入学拜师典礼,以努力成为孔孟门下“贤人”、“弟子”为荣,由此激励英才教师和学生,发扬孔孟先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尊师重学”精神,进一步提升英才学院的教育质量。

(二)百米文化长廊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两侧,有一个环长100多米,墙高8米的长廊,这里建有山东省高校第一家文化长廊。长廊壁画内容为《中华文明万年记》,用文物照片与史实、画面与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文物,这些人与物充分体现出民族精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丰功伟绩。《中华文明万年记》不仅为学生的真善美教育树立起形象生动的直观样板,而且为美化校园环境增添了魅力十足的景观亮点。学生随时可到长廊参观学习,瞻仰先祖的功业,汲取先贤的智慧,继承先烈的遗志,实现先人的理想,接受人文历史典范教育。

(三) 山水相间的校园环境

校园西北角有“静湖”一处,步顶山一座,山水相间为学院平添几分生机,亦为学生晨读散步的好去处。湖边栏杆环绕,花木遍布,莺歌燕舞,虫叫蛙鸣,好不幽静。“静湖”东岸,伫立一亭,上书“心愿亭”,以表祝福英才学院更好发展之心愿。凭亭西眺,“静湖”对岸,叠石为山,水流直下,倒影映湖,煞是美观。湖西山顶竖立巨石,上刻大字:“步顶山”,字面意为:山侧有径可平步登顶;但其深义实为:鼓励英才学子脚踏实地、勇攀事业高峰。

二、 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在学校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学习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体现在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

办学宗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山东英才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语出《孟子·尽心篇》,60多岁孟子回到自己的家乡,设帐授徒,聚众讲学,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豪地称为“君子之乐”。山东为孔孟之乡,圣贤孔孟首开民办教育之先河,办学讲课,乐此不疲。二十世纪末,历史又重现新的办学契机,新一代民办教育

家再次现身齐鲁大学堂,应运而生的英才学院借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办学宗旨,既为学院正名——英才,又为学院定位——教育事业,还明确了学院办学目的——培养英才。山东英才学院还利用地域优势,立足济南,聘请山师、山大、山财等院校的名家来治校,名师来执教,打造名优专业、名牌院校,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校训《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人们也应保持自强、生生不息。齐鲁文化基本精神可归纳为“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是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英才学院把自强不息作为校训除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外还体现了英才学院的发展过程。英才学院创办伊始,在没有任何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把“圆高初中毕业生的大学梦”作为自己的追求,把“争创齐鲁一流民办高校”、“打造山东民办大学第一品牌”、“建设中国高职教育优质品牌”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拥有两个校区的万人民办高校,自强不息可以说是英才人的心灵写照。在学院发展壮大后,适应学院内涵与办学规模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有了新的涵义,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和学院文化建设上。

“扬善、修美、求真、务实”是英才学院的校风。“善”与“美”是人文精神的精华,“真”与“实”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山东英才学院作为一所现代性的大学应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所以校园文化应崇尚“善、美、真、实”,同时培养学生达到“善、美、真、实”,鼓励“弘扬、追求、修正、务从”奋勇气概和正义行为,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和侧面的激励活动,在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到打压恶习以扬善、唾弃丑陋而修美、去除假冒以求真、反对虚伪而务实,逐渐形成了“扬善、修美、求真、务实”的校园风气。

山东英才学院立足于济南所处齐鲁文化的地域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让学生在了解校园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实现“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3]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和实务操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 篇12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的存在离不开校园, 没有校园那么校园体育文化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空间, 没有了学生和老师那么校园体育文化也就失去了它所需要的主体, 没有了体育活动那么校园体育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校园体育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结合了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特殊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是指在学校这样一种特殊的空间范围内被老师及学生普遍认同的一种文化理念, 这种文化理念结合了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基本规律, 它能对师生的价值观进行创造性地开拓。所以说,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 原因是它不但能够让全体的教职工与学生同时都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从而能够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同时它也能从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动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从更长远的方面来看它最终能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健康的向前发展。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两大功能

1教育熏陶

在文化环境中一个人可以不断的吸收文化营养、感受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的充实自己,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而文化环境就是人类汲取精神食粮的场所。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我们知道教师是拥有某些专门知识的教育型人才, 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体育教师也不例外, 他们都具专业的体育知识, 他们的职责就是把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们从而对他们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 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认清体育的价值, 进而能够拥有专业的体育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培养。

2强身怡情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予了新的定义, 新意义下的健康不再是单单指人身体的健康它还包括了精神上的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中包含了一种行为文化, 这种行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的, 身体的运动所产生的体育锻炼, 能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体各器官, 使机体在生理机能、形态结构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 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 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调节, 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催人奋发进取, 培养集体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 协调人际关系, 消除精神烦恼, 给人带来欢愉, 从而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努力宣传校园体育知识文化, 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我国现在正逐渐成为体育强国,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家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将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毛泽东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师或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都比较注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因此,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将会得到最大的支持, 同时, 在加强转变传统思想上的认识要加快进度。体育文化不单单是体育运动, 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 通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借助标语、图片、广播等媒体条件, 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体育文化宣传和渗透,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 逐渐培养体育团队意识、参与意识, 最终突破校园体育文化的局限性, 使得体育运动无处不在。使校园里年轻的一代新人能够拥有无限的青春活力,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可以有效的传播校园体育文化。

2、强化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提高师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目前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因为大多数学校在建校的时候购进的体育器材得不到适当的保养, 也因为体育资金的投入不足, 导致校园的基础设施存在老化、品种少、场地有限等现象的出现, 不仅对全校师生的体育锻炼体验造成了影响, 也因为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影响到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进程。各地校园领导应该重视体育文化建设这一块,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有特色的校园体育规章制度, 将制度落到实处, 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其次还要加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修建体育场馆, 添置运动设施, 也可以开放部分校园设备使校园体育场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能, 成为体育文化宣传的风向标。

如何建设学校体育文化主要取决于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以及指导思想。所以, 学校领导对其所管辖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应当从更深层次来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管理。此外,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是体育老师, 他们所具备的体育知识以及教学理念等都会从不同程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此可知, 使体育老师们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十分关键的。要使每一位教师的专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提升, 进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要想使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所加强, 体育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我们首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从认知水平上的开始改变。其次应进一步加大校园体育物质基础建设, 并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再次,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 不断创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以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伍晓军.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J]高教探索, 2001, (4) :76-78

[2]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 2004, 24 (6)

[3]史国生, 徐炳生.论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0)

上一篇:高考平面几何考点追踪下一篇: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