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用8篇)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1
文案由沈阳艺馨校园文化建设公司提供:.cn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师生吸纳新知、启迪智慧、培养智能、规范行为、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鉴于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相对特殊,其校园文化建设有别于普通教育,要具有中职特点。本文以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为例,论述中职学校如何创建校园职场化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师生吸纳新知、启迪智慧、培养智能、规范行为、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鉴于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相对特殊,其校园文化建设有别于普通教育,再则各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奋斗目标不同,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所蕴藏的内涵必有所异。云阳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领导一班人在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中,对校园文化建设作了定位:即传承学校光荣传统,创建独特人文精神,渗透企业文化因子,打造职场化氛围,实现职场化目标。据笔者几年的亲历亲为,就云阳职教中心创建“校园文化职场化”特色作如下浅析:
一、挖掘传统文化 培育人文精神
云阳职教中心是由县内7所中职学校整合而成,学校一班人在经过认真比对、筛选,挖掘出原云阳县一.一九职业高级中学的办学历史内涵,以飨来者。“一.一九”源于纪念1935年1月19日川东地下党领导指挥的云阳县工农武装起义,重点反映原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倡议捐资创办“一.一九”职业高级中学为背景,以颂扬先贤们出生入死,寻求光明,追求幸福的远大理想和心系桑梓,建设家乡,教化子孙的崇高风范。中共云阳县委、云阳县人民政府于1998年4月发文授一·一九职中为“云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一.一九”整合到职教中心,并重建“云阳县一·一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览厅”,展厅占地400余平方米,主要由9个大板块24个小板块共284幅照片组成。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1932年10月云阳中共组织诞生至1949年12月6日云阳和平解放,川东地下党和川东游击纵队的斗争史绩;后半部分为1984年秋赵唯等革命老同志捐资倡办的云阳一·一九职业高级中学至今,主要反映在一·一九精神鼓舞下云阳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同时,学校还于2008年斥资近20万元在云阳县玉龙陵园修建了赵唯陵寝,作为“一.一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部分,供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参观凭吊,年接待观瞻者逾10000人次。
“一.一九”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云阳职教人阔步前行,他们恪守“德能并举 自强不息”的校训,提炼出了“德技双馨 科学发展”的人文风格和“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创造出云阳职教中心独特的人文名片。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在“一.一九”精神的鼓舞下,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大显身手,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渗透职场理念 打造特色文化
学校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属于本校特有内涵的文化特色。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我校正在实施“教学实训一体化、技能培养岗位化、学生管理军事化、社团建设自主化、校园文化职场化”管理改革,如何实现“校园文化职场化”目标呢?
如需了解更多请登录中国校园文化网了解更多案例和方案
有效吸纳企业文化因子,凸显职业学校特色文化。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最终要输送到企业、到职场,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吸纳到校园文化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有利于营造职场氛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职场意识,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适应职场环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按照学校建筑群的分布,文化建设各有侧重,教学区以“团结、勤学、励志、尚美”为重点;实训区以“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要求为重点;宿舍区以“团结、和谐、整洁、规范”为重点;食堂区以“文明、健康、珍惜、守序”为重点;公共区域以“弘扬时代主弦律、提振师生精气神”为重点。各个区域的文化无不渗透企业文化因子,让学生既生活在具有浓厚的职业学校文化氛围的校园里,同时也置身于具有企业文化色彩的职场中。
三、紧扣时代脉搏 提升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渐进工程,随着学校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校园文化建设的着重点也会不断发展、升华。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我校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自2006年职教资源整合以来,2007年创建为市级重点中职学校,2009年又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可谓大发展、大跨越、大突破。学校的文化建设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彰显时代特征,升化文化内涵。仅以目前学校公共场所文化建设为例,略做阐释。
校训:“德能并举 自强不息”。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第一理念的写照,也是对继承“一.一九”传统,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诠释。从而衍生出“德技双馨.科学发展”的人文风格和“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校徽:以职业教育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VE”为根,以学校处于三峡库区“水波”为托,通过对“VE”的美学变形处理,成为帆船缩影,意为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扬帆远航,破浪前行。
校大门固定标语:“巩固国重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优质技能人才;强化内部管理,推动内涵发展,打造库区职教旗舰”。这幅标语既高扬学校在成功创建国重之后的发展方向,也反映了云阳职教人勇争一流,高质量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五个校园建设固定标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平安稳定,创建平安校园;培育健康意识,促进身心两健,营造健康校园;创新培养模式,彰显“五化”特色,打造人文校园;立足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团队,构建和谐校园;提振师生信心,倾力塑造品牌,造就魅力校园。这是为响应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号召,学校确立的“五个校园”建设目标。
学生实训作品标语:“手脑并用,手巧心灵;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既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结果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的具体要求。
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品质创一流”。这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命线这一大前提,把不断改革创新,实行科学发展,融入到管理的全过程,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办学效益。
治校方略:“依法治校,和谐兴校,特色立校,品牌强校”。充分反映学校管理者在法制框架内实施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构建和谐,打造特色,树立品牌的管理理念和信心,从而激励全校上下为之而奋斗。
办学目标:“提升内涵,打造特色,树立品牌,服务社会”。创建国重不是学校的终极目标,管理者意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学校内涵,打造名师,建设名专业,培养名学生,树立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四、开展常态活动 丰富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除了构筑物质文化(显性层面),还要同时架构隐性文化(精神层面、价值观念),借助活动这个物质外壳来充实、丰富其内涵。近年来,我校通过坚持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来充实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占领主阵地,弘扬主弦律,收效极为明显。自2008年6月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在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书美文”专项活动中,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专题活动,现已呈现出内容具体化、形式生动化、主体群众化、机制常态化的特点,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真是“红歌一唱,神采飞扬;经典一读,智慧十足;故事一听,明理舒心;箴言一传,百读不厌;美文一书,赏心悦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了学习工作之中,全校师生深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极大地提振了师生精神气度。
上述点滴,仅是我校文化建设一隅,她既传承了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有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文化、特色文化及特色活动,可谓内涵丰富。遗憾的是笔者力不从心,只是挂一漏万,肤浅之谈。但愿能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职场化特色引起共鸣,共同探究。(此文曾发表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2
1 校园景观设计的背景及问题
随着近年来学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 许多学校都面临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的问题。在我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的过程中, 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现阶段我国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其表现为:欠缺文化元素, 缺乏人性化设计, 对生态的问题忽视等。
2 案例分析
2.1 实例现状分析
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位于沈阳沈北新区203国道和蒲河大道的交叉口, 距离市中心大约20公里, 交通位置便利, 环境优越。基地内部分布有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美术馆等建筑, 学校是一所主要教授初、高中美术课程的学校, 整个校园充满了文化艺术气息。基地总规划总面积为6.3公顷, 其中建筑基地面积1.2公顷, 景观设计面积5.1公顷。
2.2 设计构思
(1)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校园景观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
(2) 探索空间环境的景观文化意境, 为师生提供一个符合校园精神文化特征的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理想的生活家园。
(3) 深刻理解校园规划的创意与理念,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应该和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其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得以延续和强化。
2.3 设计原则
主题文化应鲜明, 与功能场地结合紧密, 既满足校园师生活动的基本功能需求, 同时又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景观效果。
(1) 应具有明显的轴线关系, 功能布局合理, 满足师生基本的功能使用需求。
(2) 深度挖掘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
(3) 景观设计注重安全性,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高差, 同时注重夜景亮化的氛围。
(4) 交通流线设计合理, 人车实行分离, 符合师生日常的行走心理。
(5) 铺装设计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性, 同时注重校园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
2.4 功能分区
结合学校建筑功能及现状场地条件, 将学校内部划分为入口形象区、核心教学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等四个主要功能区域。入口形象区:入口区设计了大面积的铺装, 满足集散的需求, 同时设计多组雕塑小品, 烘托出浓郁的文化艺术的气息, 营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校园入口景观形象。核心教学区:此区域是教学楼围合而形成的庭院广场, 主要以硬质铺地为主, 并通过设计涂鸦墙、林下座椅等满足学生课外艺术创作和休闲活动的需要。后勤服务区:此区域紧邻师生食堂, 是大量人流汇聚的地方, 设计流线应简洁明确, 空间开敞, 同时设置林下空间, 为师生们提供餐后休闲停留的场所。学生生活区:此区域紧邻学生宿舍和中蒲河, 通过设计廊架、布置座椅, 设计亲水空间, 为学生提供一个晨读和交流的场所。
2.5 精神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演译
如何让校园的文化底蕴在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与演绎尤为重要。本方案借用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田横与五百勇士”“八骏图”等著名画作和徐悲鸿自身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相结合, 使这种精神艺术文化在校园景观的主轴线上得以展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风格, 给人以启迪和联想, 使景观设计更加的丰满而有底蕴。整个景观主轴线共分为艰难起步、勇往无前、万马奔腾、终有所成四个组成部分。
(1) 艰难起步:在进入校门的下沉广场中利用景观石, 形成了主轴线上的第一个景观节点———“愚公移山”, 象征着学生们在学业道路上艰难起步。校门主入口广场区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 满足大量人流集聚的需求。
(2) 勇往无前:这里我们通过地面浮雕的形式设计了主轴线上的第二个景观节点———“五百勇士”象征着学生们在艺术道路上的勇往直前, 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同时通过景观墙、树池座椅和绿篱等设计元素的运用, 形成有趣的停留空间, 为同学们提供户外创作写生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3) 万马奔腾:我们通过运用大面积的水景和在“八骏图”中抽象出来的雕塑艺术共同营造了轴线上第三个景观节点———“万马奔腾”, 这也是整个景观设计的高潮节点, 象征着学生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的作品, 迸发出了对艺术的激情, 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同时在两侧设计停留空间, 形成学生们交流、感悟、汲取灵感的休闲场地。
(4) 终有所成:在主轴线的结尾处形成了第四个景观节点“终有所成”, 这个景观节点采用“悲鸿雕像”来进行收尾, 象征着学生们通过对艺术道路的不懈探索, 最终获得了完美的艺术人生, 为后人所敬仰, 形成本次设计的视觉焦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 既要考虑其对学校整体形象的反映, 又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并把人的发展目标隐含在设计之中。同时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 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为师生员工爱校情结的载体。
摘要:本文探讨了校园景观文化的营造要与学校的类别和性质的联系。针对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育人性和场所性, 校园各功能分区特点等, 目的在于探索空间环境景观与文化意境完美结合的表达方式, 对如何营造校园景观文化特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校园景观,文化演绎,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1]覃杏菊.丹·凯利及其“结构主义”与现代景观设计[J].广东园林, 2006, (3) .
[2]曹晓妍, 石铁矛, 腾凌.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2) .
[3]李鸿葆.当代大学校园个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7.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 沈阳市 高校 体育文化 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许多精神的、形式的、物质的共同体,主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所表现出的一种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的共性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将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时代性、导向性、多样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无论是对高校的教育发展还是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大意义。
一、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一)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目的,只有发现体育文化建设意义认识到一体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进而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向前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方面是对学校的意义,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体育教学研究课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影响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能够有效扭转学生对体育的畏惧和抵触心理,显著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通过体育文化建设转变学生将高校体育看成专业体育的错误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校体育运动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再次,是能够通过体育锻炼磨练学生意志,通过体育锻炼完善学生品格,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二)探索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虽然我们一直提倡文化建设,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至今也没有收到多好的成效,许多学校在这方面也仅仅是口头提一提,实质性的进展非常缺乏。不可否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中间涉及到的问题、环节也非常复杂,因此要有效的解决体育文化建设一难题,我们首先就必须要寻找出当前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探寻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所以本文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以沈阳几所医学类高校为样本,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重点访谈等形式,主动探索探寻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文化建设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三)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有效促进各大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展,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很不理想,无论是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在思想意志方面,加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学生认识的偏差和长期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缺位,因此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就成了强化体育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的好办法。本课题试图探讨个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转变学生体育思维为基础,积极从休闲体育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帮助各高校搞好体育文化研究和建设,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次课题选取沈阳市几所医学类高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院校。本文将把以上几所大学作为本次的主要样本对象,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以期尽可能得到真实有效的调研结果。(二)本次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这次调研中,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文献查阅法、数理统计法等,力求得出最符合实际的结果。首先,我们采用文献查阅研究的办法探寻国内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借鉴其可行的经验和结果,并寻找出共性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对尚未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重点探索。文献研究主要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为后续活动提供已经借鉴的理论支持。其次,是要展开多次个别访谈,第一次,是问卷设计前,需要有针对有目的的向特定的人群征求意见和看法,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次,是在问卷设计之后,展开第二次访谈,以确定问卷是否合适,并正切修改意见。第三次,是在调查结束之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的个别访谈,深入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最后,是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问卷调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是需要进行问卷设计的资料收集,然后是问卷的初次设计,然后进行测试调查并反复进行修改直到最后定格。问卷设计完毕之后就是选取样本,发放问卷最后回收。问卷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内容涉及是否规范合理,调查过程是否程序规范等都会影响到问卷的有效性,更会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因此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最后是数理统计,本次研究并不需要深入详尽的数理逻辑分析,因此只使用Excel工具即可完成统计分析。(三)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本次研究的内容就是各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出阻碍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具体的影响事项和学校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配备方面。例如,学校拥有的场馆类型、数量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学校拥有的体育教师数量、教师结构以及教师整体教学科研素质。二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建设是否健全。例如,学校有无合理的制度保障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否对相关体育活动有明显的政策资金支持等,最后是学校体育文化制度管理现状分析。三是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研究。主要包括学校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教师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以及学生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
三、结语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状况堪忧,而且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体育有着严重的错误偏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差。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扭转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强化学生品质和培养坚毅的品格都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井刚,徐辉,吴宇微.高校校园文化体育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华章,2014,(07).
[2]晁嘉文.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1).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4
活动策划书
“春来访”沈阳高校社团文化节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花开的日子我们共聚在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里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小伙伴们一起编织梦想;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为了加强社团交流,增强兄弟院校社团之间的友谊,并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特此联谊举办社团文化节,让我们用凝聚的力量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希望通过此次联谊活动鼓励同学们将有限的课余时间投入到更加积极有益的兴趣爱好中来,给同学们创造一个锻炼自我的舞台,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二、活动主题:展社团风采、显青春魅力
三、活动时间:2014年4月13日
四、活动地点:沈阳建筑大学
五、活动对象:沈阳各大高校的代表社团
六、主办单位:管理学院社团联合会
七、活动内容
(1)前期活动
盛京情,情牵线,线乘风,风飞蝶,蝶飞春,春生火,火笃志!放飞的理想,跳动的音符,灵动的舞姿在这里闪耀。乘着微风,怀抱着梦,展开爱的翅膀,创造属于我们的天空!
1.盛京情(迎接各大社团进校园)
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我们聚集在沈阳建筑大学,乘着春天温暖的气息将兄弟姐妹们迎接至此,共同享受一段美丽的青春时光。
2.情牵线,线乘风(社团交流会)
满载着一份份的社团情,在这里连成一线,教室将成为我们谱写特色社团文化的序章的始发地。
在这里,大家首先将会欣赏到由东道主建筑大学管理学院社团联合会准备的社联视频展示。各大社团带着事先准备好的PPT分别上台进行社团展示(可以包括介绍自己的学校),将以往举办过的好的活动分享给大家,之后大家可以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借鉴。
3.风飞蝶,蝶飞春(游校园)
温暖的风伴着飞舞的彩蝶,我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带领着朋友们一起逛校园,让大家感受建大美丽的校园风光。
4.春生火,火笃志(启动仪式)
茶余饭后,正是兴起之时。我们将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高校社团文化节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将以文艺晚会的形式进行。各大高校社团各准备一些特色节目上台表演,即为了展示自己的社团风采,同时也加强了大家的感情联系,为此次文化节拉开一个华丽的序幕。
晚会最后,所有社团的代表人共同放飞承载美好祝愿的气球,祝愿此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
(2)社团文化节主要活动
1.万千风情之公益篇
绿色体现关爱,孕育蓬勃生机。我们的爱彼此相吸,共同撑起一
片爱的天空。公益实践类社团代表着当代大学生真挚的热心,将举办多场公益活动回报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期望。具体形式为:大型义务家教、清理城市垃圾、关爱留守(失学)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
2.飒爽风姿之体育篇
为鼓励体育类社团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球类社团、竞技类社团、棋类社团、武术类社团等倾情为文化节举办各类综合运动趣味嘉年华。让我们舞动青春,挥洒汗水,张扬我们无限的激情。具体形式为:篮球、足球赛、武术友谊赛、“羽”你飞翔羽毛球赛等体育类比赛。
3.恋恋风景之艺术篇
文化节将为艺术类社团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其争奇斗艳展现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辐射艺术光辉。那边有一首歌为你为唱,这边有一幅画为你而作,有多份精彩为你而制,让我们在个性张扬中享受艺术无穷魅力!具体形式为:校园最强歌者争霸赛、书法大赛、英文短剧表演、“炫”出舞蝶舞蹈大赛等。
(3)闭幕式
各大高校社团代表再聚建大,将自己对此次文化节的感受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写在信纸上,并将此信放在特别的信箱里,由管理学院社团联合会作为宝贵的回忆永久珍藏。
八、总结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沈阳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通过社团联谊扩大彼此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也为了给大学生一个走出校园的展示平台,无论是对各大院校、社团还是自己而言都是一件有价值可寻的好事。注:若此次活动能获得各大兄弟社团的支持与认可,将来各社团之间可以以此为伊始继续合作,开展更多精彩的活动。我们也将尽力为此提供最便捷的条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建议 篇5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以信息、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学科为主,虽然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人文、经济、管理等学院和学科,并设置相关专业,但此类学院专业在全校中的地位远比不上老牌学院专业。受历史因素影响,院校的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往往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产生重学术技能和轻人文素养的矛盾冲突。
具体从文化的四个层次来说:制度文化层面,高校在信息公开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往往都是简单下发通知,导致学生不解、埋怨等现象,这些现状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养和人文精神,组织协调不到位,欠缺联动机制和变通做法。
物态文化方面,高校的经费大部分用于科研仪器采购、技术投资等方面,学校图书馆书籍占首位,文科资料较少,校园布置“风”,建筑单调,景观呆板,缺少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总的来说就是注重基础建设但不同程度忽视人文涵养。
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层面,各高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师生交流,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之间忙于科研学术,交流减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动只强调精神文化的政zhi性,缺乏“寓教于乐”的做法,学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较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去改善。
行为文化层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突出特色养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创新。首先是活动形式单一,很多高校的做法还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动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动,很多活动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活动虽多缺乏精品。
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
*.建设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环境与学生培养具有戚戚相关的联系,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新时期,全国各大高校纷纷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改善,文化设施增加,拓宽宣传阵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边环境融合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高校重视实用主义,很多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
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往往都是挂横幅海报、校园广播等,此类方式很难让在校师生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能够和传统高校校园元素相结合,可以考虑将新时代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个整体的良好校园物质文化格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主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培育践行,确保其科学性。
高校是我们新时代培养先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时代。另外,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重视理论思想的灌输,也需要将时代精神、校园校情相结合,“寓教于乐”。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将学校的传统特色、文化底蕴、理想追求、办学理念互相融合,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改革创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结合自身校情,制定相关的制度,趋于良好。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的界定,可以充分约束高校学生的行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意识。比如佩戴校徽文化、每年规定进行迎新晚会等等,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些制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当高校师生遵守这些制度的时候,也同时学习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的推广,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在实践中学习,更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数据依据的支撑,教研并行,意义非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在推动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方面,常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真正落地的较少,常颁布文件,少具体执行,在经费保障、组织协调、人员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建设的进程。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实施,要改革创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推陈出新,开展创新特色的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在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校园活动还是一些常规的唱歌、表演,偏娱乐化,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较少,仅获得一时表层的快乐,无法从中升华思想,对人生发展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动较少,很多活动都局限于应付上级要求,或紧跟流行趋势,缺少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有助于传承活动精髓,不断改进,活动影响力更大,学生参与度会更高,成效会更加明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论文 篇6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注重创建科学的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校园软环境、硬环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坚持正确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活动,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1: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良好的健全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来浸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从大学生发展的多个角度来深入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着重论述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入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形成。
科学合理地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全局性来考量建设标准,同时更应该注重细节,从细节入手来深入地探讨与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深入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联性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而“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能够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的发展前途。
有效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及培养环境等着手,利用一切推动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环境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科学地、全面地提升和优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这方面来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渲染和烘托功能,使得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我熏陶,自我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首先,创设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旨在通过环境熏陶等作用来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而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则能够有效地全面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气息、审美能力等人文素养。
从这点来看,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是相通的。
其次,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柔性的手段。
通过科学的、健康的、积极的高校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使得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绪,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社交礼仪等。
因此,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而言,健康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总而言之,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本着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互通和协调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综合素养。
二、构建精品校园文化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和氛围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鉴于此,应该积极构建科学的精品的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来提升和整合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做好校园文化软硬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校园文化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协调发展。
硬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物质环境,软环境则是人文环境。
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促进作用,应该首先着眼于校园物质环境的构建。
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方式,学校应该根据校园规划,合理设置校园内的各种特色的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区,做好学校绿色建设和环境保护。
对于一些老的校区,在打造精品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标识的维护。
实践证明,科学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能够使得大学生乐于学习。
其次,高校还应该注重打造人文环境。
高校应该积极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互通有无,理工学科要充分借鉴文科的人文气息,综合性地培养大学生,注重大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同时高校还可以依托于学生社团、俱乐部来开展文化教育,通过开设历史讨论社、哲学辩论社等来强化校园的人文环境。
(二)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开展多元化的活动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充分尊重文化自觉及多元化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创建和发展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元化,同时鼓励和倡导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化,大力提倡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主流文化。
以正确的文化来教导学生,以科学的文化来熏陶学生,只有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和优化自我,不断发展和超越自我。
同时,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在正确文化的引领下,开展多元化、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真正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注重创建科学的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校园软环境、硬环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坚持正确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活动,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2: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潜移默化管理分析
摘要: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将外力驱动转化为内力驱动,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管理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将管理理念变为内驱力,是高素质人才汇聚之地高校管理之上策。
校园文化服务高校管理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墙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的积极影响更具持久性和效率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管理
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等诸多内容的管理。
其中,人是最为难管的对象。
尤其是高校,以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为管理对象,更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
对于高素质人才汇聚的高校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潜移默化引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校园文化对高校管理的作用
文化,有多种含义和解释。
其中,具有普遍认同性的有两种。
一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文明。
二是指“纹理”和“变化”,揭示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高校既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身过程中创造的文明的积聚地,也有着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校园文化。
高校如果没有自身的文化,也就没有自身的根基和特点。
高校如果没有自身的文化,也就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具有如下作用:
(一)促成提炼管理理念。
文化既是积淀的产物,更是发展的动力。
管理理念是管理的灵魂,既是管理文化的积聚,也是管理发展的内驱力。
管理理念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培育和凝炼管理理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成管理理念的培育和提炼。
(二)帮助宣传管理理念。
以文化人。
文化具有宣传教育功能。
管理理念形成后,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予以传播普及。
校园文化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宣传管理理念,营造认识管理、理解管理、服从管理、支持管理和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潜移默化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管理理念融入文化建设,利用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推行管理,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高校管理对象——教师和大学生,都是具有高素质的“文化人”,对校园文化有一种亲切的.感触和情感。
通过校园文化推行管理,更能激发“文化人”的潜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二、校园文化服务高校管理的方式
校园文化服务高校管理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以管理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专题研讨活动,以管理为主题的文娱活动,以管理为主题的体育活动,等等,都是校园文化服务高校管理的很好载体。
本文重点从校园文化持久影响管理的角度,探讨“墙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对高校管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墙文化对管理的积极影响。
所谓墙文化,顾名思义,是以墙为附作物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比如,独特的文化墙,墙上固定的宣传标语,墙上的板报,等等。
这些既是古老的校园文化载体,也是日久弥新永恒的载体。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墙上电子宣传屏更焕发出新的活力,内容多,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
高校管理要充分利用墙文化载体,宣传管理理念,宣传激励机制,宣传管理结果,营造管理氛围。
让教师和学生在墙文化的包裹中,感受管理的渗透和感化,不知不觉中将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建筑文化对管理的积极影响。
建筑物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载体。
高校的建筑物,更应富有文化气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理念体现的重要承载物。
我国古代的书院建筑就非常注重文化传承。
比如,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其建筑设计理念就是体现书院文化的典范。
其九曲回廊,亭台楼阁,或幽深,或古朴,或典雅,无不体现了书院的哲学意蕴和艺术风格,体现了治学、管理的人文精神和严谨风范。
尤其是回廊设计,让师生风雨无阻,体现了管理上的人本理念。
将先进的高校管理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现学府的文化气息和管理精神,无疑对促进高校管理大有裨益。
高校以建筑文化方式传播管理理念,重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人本理念。
比如,教室宽敞明亮,宿舍冬暖夏凉,体育场安全完善,食堂整洁大方,建筑风格清新流畅,等等,让师生处处都充满自豪感,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三)环境文化对管理的积极影响。
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际环境文化,二是自然环境文化。
人们往往关注自然环境文化,而忽视人际环境文化。
在对高校管理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文化中,人际环境文化和自然环境文化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所谓人际环境文化,是指高校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共同认知和价值取向。
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管理高效。
所谓自然环境文化,是指融入高校办公、教学和生活空间环境的文化理念。
整洁、美观、清新的自然环境,会让人身心愉悦,增加正能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校园环境文化,既是管理的结晶,也是推动管理发展的内驱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
一个好的环境,能让大家积极奋进,这正是高校管理所期待的重要目标。
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创造美丽、阳光、整洁的自然环境,是提高高校管理绩效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融合的路径分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高校管理科学化、人性化,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能。
如何将高校文化建设与管理有机融合,虽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能做好这一课题的高校并不多。
尤其是随着领导的更换,校园文化建设也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难以保持其延续性,已成为不少高校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共同困惑。
如何保持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持续稳定性,是高校面临的普遍难题。
解决此难题,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影响一个单位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领导是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是否能有机融合,关键在于领导的决策。
影响领导决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认识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融合有高度的认识,其决策就会开明和果断。
否则,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很难融合在一起。
往往会出现各唱各的调,各谱各的曲,彼此分离,相互作用很差。
极容易导致领导更换、管理模式更换、文化建设改弦更张等断层现象,导致高校管理和文化混乱,师生员工无所适从。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7
一、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
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包括各企业老板在内, 都在谈企业文化。因为对所有企业来说建设不好企业文化, 企业就有可能没有活路, 更不要谈什么品牌, 谈什么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如同企业文化建设一样重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塑造高校的精神。高校文化就是组织高校各个部门间的润滑剂。当一个高校的知名度在上升时, 如何让高校里的每一名学生、每一名老师、每一个院系、每一个流程顺利工作?就如同一列火车如何安全、快速的在在轨道上高速前进?每一个部件和齿轮会不会产生摩擦、甚至卡壳?高校文化在高校组织里的润滑剂作用就非常重要。有效的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的第一要务, 是高校建立知名度的基石, 如果连高校文化都建设不好, 再悠久历史的学校, 就如同在沙丘上建造高楼大厦, 风吹即倒。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有为哲人也曾经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 有着强大的引导教育功能, 对提高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继而将高素质的大学生全面推向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新时期,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必须重视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点。
1. 时代性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 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也在其中, 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高校校园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也不一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受到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全国高校呈现出不一般的沉闷, 没有创新、没有娱乐性文化活动, 大多都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化活动, 缺乏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大学校园中也充满了改革开放的气息。
2. 开放性
高校校园文化并不是孤立的, 它会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会吸取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而高校校园文化也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例如,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 我国的高校文化就像新中国一样充满着生机, 学生们追求共产主义理想,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这时的校园文化具有良好的风气。“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口号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投身到祖国的边疆, 把激情和青春献给了国家。然而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 受到党内“左”的思想影响, 大学校园里充斥着政治文化。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 我国高等教育重新发展, 此时的高校校园文化正在酝酿着发展。八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也在发展。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随着各种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 出现了许多不好的思想, 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功利化和自私的价值取向影响了高校学生。
3. 创新性
高校校园文化在不断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的吸收借鉴以往的文化, 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评判, 剔除糟粕, 取其精华。不断的进行创新, 各院校各师生有能力思考前人未思考的空白点, 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校园文化在批判创新中前进。
4. 包容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高校校园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 外来文化和新旧文化的冲击是最多的, 这使得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大学生的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各种优秀的校园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吸收和相互作用, 就会产生新的先进校园文化形态, 而这种新的文化必然就有顽强的生命力。例如, 不同地区、不同习俗、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在大学的校园里都能和睦相处, 这显示了高校校园文化就有极强的包容性。
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就是只注重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很多学校讲究校园的布局, 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的环境, 作为提高学校整体质量的一个方法和手段。但是在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办学理念, 价值追求等方面, 远远没有达到高等学校的办学要求, 从而出现了像应试教育现象、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 这都反应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
2.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不够全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应该是非常的广泛的, 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校的领导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例如, 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 是应学校的相关要求去完成任务, 而不是主动去参加, 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这导致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的主题过于局限化。
3.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够突出
目前高校中存在各种的灰色文化, 例如学生公德意识差, 考试作弊现象频频出现等, 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生的思想, 从另一个反方面也反映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够突出, 没有起到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教育之后, 许多学校的生源和专业机构, 学科之间的差别非常小, 在这种形势下, 难免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问题。例如许多学校在校训上面存在很多的雷同。
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措施
1. 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 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 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性, 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 加快高校物质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规划好校园建筑, 使校园建筑风格符合校园的自身特色。建设各种完善的教学设施, 尤其建设好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体育场等设施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良的活动场所。搞好校园绿化工作, 良好的校园绿化坏境不仅能培养情操, 而且有利于文化建设。
3. 以校园制度为保证,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保障, 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发展。学校不仅要有优越的环境, 良好的精神文化, 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否则高校不能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对校园文化建设时非常重要的。
新的形势下, 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也要看到在逆境中蕴含着重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努力化压力为动力, 切实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晋·傅玄《太子少傅箴》[1]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2]张德等.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北京:精华大学出版社2001[2]张德等.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北京:精华大学出版社2001
[3]贺继明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贺继明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篇8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时代格局逐步形成。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各类文化思潮的洗礼与冲击之下,到处都正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情结”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这种反思与重建蕴含着世纪更迭之际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作为思想与文化的发祥地的大学校园同样经受着这场文化浪潮的冲刷与涤荡。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封闭性等诸多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情结”日渐突显,有关校园文化内涵、建构问题越来越吸引着理论与实践界的关注,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78-01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
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所反映的是校园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它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从文化管理部门的宣传部到基层各院系、各学生社团,无论是广播通讯、校报杂志、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具体的宣传方式,还是其日常活动无论是其指导思想,还是直接目的,大都与政治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被大力弘扬,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被一次次宣讲,校园文化才没有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当然,适度的政治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但在校园多元文化中过分突出政治文化,将导致校园文化形式内容的单调、僵化和结构的畸形,最终阻碍校园文化的深层发展。其次,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侧重于校园物质文化,不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建设,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导致其发展结构的不合理,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完整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领导工作的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领导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平时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闻不问,遇到上级部门检查便贴上几条标语,拉出两道大字横幅来应付,上报的材料更是夸大其辞、灌足水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也是应急而设,时聚时散,聚时少散时多,同时学生社团活动也存在形式主义,由于许多学生社团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当前社团经费基本靠成员集资,实行自负盈亏的方式,为了扩充经费,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把活动宗旨和内容吹得天花乱坠,以尽可能多地吸收会员,吸纳资金为目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终,这样不仅不利于社团工作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社团的形象,也严重违背了建立社团的初衷,抱着这样的心态办社团,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效果自然难以得到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几次活动,几场比赛能解决问题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抓节日活动及比赛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氛围,这是由学校没有计划,没有整体安排,系统规划等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还在于许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形式主义思想。如抓节日活动己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学雷锋活动3月5日开展,3月12日要绿化种树,在3月15日要打假,到9月10日老师讲台上摆满了鲜花和礼物…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沾染这种敷衍的陋习,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其原本意图和宗旨而流于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主义必须加以克服,因为它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优良的校风是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刁一能见成效,形成学校稳定的精神风貌和校风特色。
(三)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封闭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是具有开放性的,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是其发展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的校际交流从地域上分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两个方面。我国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在改革开放后就开始了,而且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对这种文化的交流还是持保守的态度再加上国内许多高校存在着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使得国际交流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些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校园文化国际交流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进一步迈开步伐。在国内,随着高校的合并重组,高校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种交流往往有所保留。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学习借鉴价值的内容都拘泥于校园网这条途径,这样的校际交流是不充分的,恰恰就有一些这样的高校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校园这个小圈子里,校园文化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由于他们生活阅较少,思想较单纯,常常为了保持校园文化的纯洁性而害怕外来的污染,对外联合联谊的活动非常少这种裹足不前的思想必然导致文化封闭。学生社团中,尽管也设置了外联部,但作用甚微,通过外联,深入到公司、工厂、农村等的活动不多见。正因为校园师生冲出校园的决心和勇气逐步弱化,使得校园和社会之间无形中加了一道屏障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营养的吸取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加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织。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自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校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高校应树立营造“健康文明严谨勤奋”的校风为理想目标,努力构建以领导作风为表率,教风、学风互动的良胜循环机制,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为终极目标,始终作为学院发展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来做。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主旋律,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要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要始终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共青团组织要共同参与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学校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要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和有关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其次要加强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渠道,坚决抵制各种庸俗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三)加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第一,要努力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性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领域视作雷区而时时回避裹足不前。我们要学韩国在引进外来文化上的勇气和热情,不能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不要以保护我们校园文化的特色为借口,对与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接触消极应付,甚至拒绝阻挡。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交流活动的形式,深入校园文化交流的内容,努力改变形式主义的学习考察作风,真正以一名校园人的身份,深入他们的校园生活,去体验,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在这些活动中,要以教师为主体,尤其要组织那些对校园文化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担负着发展校园文化重任以及直接指导学生的青年骨于教师参加,纠正将国际性交流视为出国旅游观光的认识,革除在人员选派上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同时,在对发达国家校园文化的考察中,我们要避免将目光只锁定在成就上,要深究成就与问题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并时时处处对比分析我国校园文化发展实际,从而加强这种国际性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对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对外联谊活动较少,而且形式单调。其中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是最常见的形式,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确实能有效起到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校园文化交流作用。除了这些我们应积极开展一些富有挑战意义的活动,如集体登山、科技竞赛、文化知识问答等,同时,由于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生活,才能更充分的地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服务。所以,让大学生走近外国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些与发达国家高校联谊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由、平等、坦诚的文化思想交流,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教师给予一些合理的提示建议。此外,因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与发达国家进行校园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需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解决。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走向和大学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相信,大学校园文化必将逐步由发展期步入成熟期。
参考文献:
[1]牛冬梅:《校长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相生互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2]庞少红:《导入企业文化培育校园文化》,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0期。
[3]林静:《论韩国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硕士论文,青岛大学,2005年
[4]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载《江苏高教》,1997年。
[5]周亚芳:《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载《江苏高教》,2006年第4期。
[6]王冀生:《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载《评价与管理》2006年第4期。
[7]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载《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
[8]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沈阳市高校10-23
沈阳师范校园导游词06-09
沈阳市工程建设资料09-03
沈阳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基地汇报片文案09-0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09-2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06-2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0-19
高校校报校园文化建设06-06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06-28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