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2024-07-12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共8篇)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篇1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高校要把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习近平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是高知识群体和高水平知识创新活动密集的战略高地,是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积极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前沿阵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尖锐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高校正处在这种斗争和较量的前沿。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会影响到高校党员和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容易给师生带来思想困惑,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种思潮、观点和文化的正确引导。从高校自身环境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高校党员和师生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选择的自由更加多样,思想的个性更加明显。这些都增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历史经验反复证

明,高校思想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革创新、不能止步不前。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及时掌握高校思想理论动向和校园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第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第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斗争。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系统进高校教材、生动进高校课堂、扎实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道德风尚。要坚持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严格社团、课堂、讲座和网络的管理,坚持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确保阵地巩固、导向正确。第三,发挥高校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的独特优势。要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高校建设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要组织高校理论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及时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拿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理论成果。第四,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关系。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党员和师生思想活跃,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这个特点显得尤为突出,更加需要我们用心研究工作对象特点,创新工作方法,讲求工作艺术,不断增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这里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学术自由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类思潮的有效方式,努力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二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思想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努力构建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师生实际、贴近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校园文化。三要正确处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注重区分高校师生中党内知识分子和党外知识分子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和途径,循序渐进地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四要正确处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凝聚和教育师生。

——摘自2008年12月19日习近平在第十七次 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建设 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前会见会议代表时强调,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迫切要求高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高校党建工作抓好。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政治上坚定、业务上优秀、作风上过硬、广大师生认可的同志选配到学校领导班子中,特别要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和校长,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习近平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当前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他指出,当前正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5日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李延保(中山大学)在《高校党委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中认为,不同国家大学的管理体制是

不相同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这是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根本保证。高校的领导班子必须靠民主集中制原则来理顺关系,实现党对学校的领导。对于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学校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后,由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各项日常工作,由分工负责的领导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处理。三是建立和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增强透明度,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做到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没有进行专家论证不决策,没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决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关于“党管干部”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现代眼光并熟悉教育规律的领导者、管理者。党对高校的领导也是通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实现的。因此,“党管干部”是我国高校干部选拔制度中的重要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加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改进党组织在群众心目

中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有效地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与前提。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摘自《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

高明、顾晓静(南京工业大学)在《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一文中指出,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在当前国际形势大背景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人才争夺非常激烈,其很重要的争夺对象就是青年一代。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为复杂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不能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很可能处于被动的境地,从而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对党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怀疑,甚至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高校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面对国内外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挑战,高校党组织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保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

权,把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是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思潮等信息密集的地方,既是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还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前哨阵地。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高校党委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核心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高校要根据各宣传阵地的特点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对各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理直气壮地抵制,要严格加强对高校课堂教学、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各种宣传媒体和出版物的管理,决不能为错误的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条件和传播渠道,更不能为错误的思想观点提供宣传讲台。网络文化阵地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摘自《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要把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结合起来

张小娟(安阳工学院)在《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一领导体制的保证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世纪之交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已经宣告这种领导体制是一种成功的领导体制。但是这种领导体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探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种领导体制的措施和途径,促使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日臻完善和成熟,更好地承担起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中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几经变迁,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实践证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效地保证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保证了高校的学术活动,保证了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的高校中,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不能动摇。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这是中国特色,是由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决定的;校长负责制,是由高校特点、高校的性质决定的。这两种体制的结合,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要求和普遍规律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中国高校的长期发展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才能保证学校的良好秩序和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也才能保证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6期 高校党建工作是政权平稳接替的保障

丁根林(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建国以来高校党建的历程、经验与启示》一文中认为,60年来,高校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党的领导的争议。从50年代的“党委治校”还是“教授治校”的大争论,“文革”期间群众组织代替党的领导,到80年代中后期高校党委职能的弱化,不仅给高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危及了全国政局的稳定,冲击着党的执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学校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这是我们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6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证明,凡是政治与业务的 关系处理得较好的时期,教育发展就顺利,培养的人才素质就高。反之,由于强调“空头政治”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由于淡化党的领导,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导致青年学生迷失政治方向,出现信仰危机和精神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教训是深刻的。60年来,高校领导体制从“校长负责制”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历了多次反复。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又符合现代管理科学分工负责的要求;既有利于加强党委的集中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也有利于发挥行政指挥作用,使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领导整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党委和行政两方面的积极性,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所以,加强高校党建,从体制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好地发挥党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人一生中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理性思维的发展,对政治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对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选择,已经处于主动自觉的状态。此时对他们进行较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使他们主动地靠拢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需要担负起的重要使命。60年来,一批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正

充实到了各级领导岗位和各级职能部门,实现着政权的平稳接替。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突显出中国高等学校社会政治地位中心化趋势的增强,也使得重视高校党建工作正在形成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规律。

——摘自《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以及大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大学教育质量的下滑,而教育质量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又和高校的学风息息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工作成果的最终衡量标准,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对该成果的保驾护航;所以,怎样建设好的学风是摆在每所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学风和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治学目的、态度和认识方法等方面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心理、精神倾向和外在表现。广义上的学风的范畴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学校的学习氛围;狭义上主要强调学生关于学习目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学风建设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广大学生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和学习风貌的有效展现;所以,在大学里,老师与同学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故学风建设重在师风、生风和校风建设。

2 不良学风的具体表现

总结大学生四年的生活,可以概括为大一迷茫大二狂、大三无聊大四枉。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大一,压抑了很久的高中生活结束了,一进入大学,部分同学一改传统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降低,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失去方向,于是便开始逃课等等,结论是迷茫。进入大二,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和学习任务的进一步加大,一些学生就开始抄作业、突击考试、喝酒、看电影等,生活过得很放纵,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狂”。大三的生活应该说比较“丰富多彩”了,一些同学学会了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谈对象、当家教、近地打工、进酒吧唱歌喝酒等,学习情趣不高、思想堕落。结论是无聊。不知不觉中已到大四了,临近毕业了,考研、找工作的同时还要做毕业设计,碰到困难时开始回想自己大学四年的收获,着实感觉空虚,什么都没有学到,于是梦想从头再来,但悔之已晚,一切都是白费,一个字概括,就是“枉”。可见,当代大学校园里不知不觉存在学风极不健全的“顽症”,令人汗颜,亟待整治。

3 学风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科技的创新以及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当今大学生的功利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浪潮中,大学生们表现出了幼稚的一面,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要想得到一个好工作就得大学顺利毕业,也就是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个个的证书;可见,这种带有急功近利色彩的学习风气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学风的畸形发展(例如:大三、大四学生上课出勤率下降,原因是考研、考证、出国或找工作等),使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动力没方向,成年人未成人,有技能没素质;另外,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从来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缺乏社会生活的洗礼,当社会生活中的不良风气或舆论作用于他们时,这些大学生们的思想就开始摇摆不定,价值取向倾斜,于是便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认识,反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上,就会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不良现象。

3.2 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所以,学风建设的关键仍然是学生。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造成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着,整天心肝宝贝地被父母疼爱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这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自理生活能力弱,我行我素,不受约束,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一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得不“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无法自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终浑浑噩噩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3.3 教师和学校方面的负面影响

学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互动参与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搞好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而正确地参与,同时,学校也要完善关于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教师也要对学生恰当地言传身教;在大学校园里,学校的管理方法、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少数教师治学不严谨、治教不严格,工作得过且过,上课敷衍了事,责任心差,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少数高校功利主义思想泛滥、管理不力或办学指导思想倾斜,忽视了大学的育人工作,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学风不正的现象,高等教育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 学风建设的应对措施

结合学风建设的具体实际,目前促进学风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师风方面应以教风带学风,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建设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和教师的课堂氛围密切相关的,搞好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主阵地建设,适时加大学生对学习的认同度,形成和谐、互动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对学风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是教师素质的提高。高校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主导者,他们在担负传授知识和育人义务的同时,还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对他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大学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因为只有教师的知识渊博,学生才能博采众学;只有教师治学严谨,才有学生的学风端正;只有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有学生敢于承担的报国热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这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教师更应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2)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保证是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运用灵活的方法和恰当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师教学方法改善的集中体现,单纯地照本宣科和一味地灌输不仅能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严重者还可能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所以,通过一些方法的运用,教师怎样加大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怎样启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怎样加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改善,怎样正确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等,所有这些都是改善教学方法应承担的责任,都是良好课堂氛围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3)正确认识学生能促进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虽然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不是战争关系,但该思想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了沟通方略;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拓展师生交流互动的范围,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4)以自身良好的学风与教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风即教师治学风气。它表现在三个方面: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学术态度—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学术精神—探索创新、止于至善。教师的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都会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大学教师除教学外,还有科学研究的职责。教师要主动参与科研,只有通过科研,将科研最新发现、最新成果用于教学,不断给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唯有严谨勤奋、勇于探索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上进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4.2 校风方面应建设好学风建设的文化气场,把学风建设做小、做实

学风建设的“文化气场”,就是指高校在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而营造起来的一个有利于学校学风建设的校园文化氛围。可见,学风建设的文化气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一个学校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并始终发挥着它的隐性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熏陶下,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都会得到应有的提高,心理、情操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文化气场是校园文化的隐形存在,是美好校园的文化辐射,那么,什么样的校园才是好校园呢?笔者认为,好的大学校园应该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应该有浓重的人文气氛;(2)应该有浓郁的学术气氛;(3)应该有浓厚的学习气氛;(4)应该有浓烈的创造气氛;(5)应该有充满生命力的活跃气氛。这五大方面为营造好的文化气场奠定了基础;为了创造并营建一个美好校园,凸显其文化底蕴,应重视学校的人文精神建设,深层次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和现实条件中所具备的教学优势,同时,还应加大媒体宣传与教育的力度,提升全校师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知感,除此以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与用的结合,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4.3 生风方面应加强学生品质教育,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十日爆一日寒;可见,人生在勤,贵在坚持。当今大学生缺乏艰苦的历练,做一些事往往头重脚轻,虎头蛇尾,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加强恒心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恒心和意志力是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会立志者立长志,不会立志者常立志,针对大学生们情绪多变、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自制力低等特点,要加强环境熏陶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监督和激励相促进,制订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提高自控力,以培养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孙马.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7):35-38.

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研究 篇3

1.基本情况

为了准确了解高校的学风现状,分析学风建设的特点,笔者及同事参考、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整理、设计了《高校学风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氛围、对构建优良学风的建议以及主观题八大项共47个小题。

我们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通过E-mail发放调查问卷、电话了解、个别访谈、到兄弟院校走访等形式,对广东、上海、北京、南京、武汉等地高等院校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学风情况摸底,580多人接受了此次调查。调查之后,对问卷做了详细的归纳总结与分析。

2.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高校的学风主流是好的,尤其是重点高校。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上进,能够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他们刻苦学习,诚信为先,健康成长,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追求、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朝气和活力。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学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动机功利化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利益所占比例达54%,主要集中于发展成才、实现职业理想和生活价值。在社会向市场经济急骤转型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虽然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理由取向积极向上,但源发于国家社会利益角度上的学习动机偏少,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提高动机强,学习目的较多地追求个人实际利益,“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为了将来就业”显然是他们最为关心的焦点,趋向于实用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学习兴趣、精力旁移

调查中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大学生比例占57.94%,认为大学学习、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比例仅占18.69%,说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深,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现实,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同时从家庭到学校,学生们普遍接受着“前途教育”和“就业教育”,引发“读书无用论”或“读书实用论”,干扰热点增加,精力旁移。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脚踏实地钻研的精神,学习心态浮躁。出现重业务知识轻道德品质、重社会活动轻文化学习、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重专业证书(如英语、计算机过级证书)轻基础知识、重实用轻学术。甚至一些低年级同学就因担心就业前景而无心问学。

(3)学习品质提升缓慢

积极的学习品质应包括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目的、自觉的、主动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1.37%,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和认真学习的比例仅占53.27%,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占37.38%,和老师、同学主动交流沟通、获取大量学习知识和信息占36.49%,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占54.21%,没有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的占9.35%。有过作弊经历占19.62%,认为作弊现象是一种可耻行为的仅占21.50%。说明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存在误区,意志品质薄弱,心态矛盾加剧。渴望成功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评价高却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既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又不愿刻苦学习,考虑问题多而落实行动少,自主意识强而自学、自控、自律、耐挫能力弱。

(4)学习能力下降普遍

调查结果显示,能在各学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实施仅有33.64%,掌握专业知识主要来源课堂与课后复习相结合的占26.17%,课余时间主要是用来学习和社会实践的仅占58.88%,使用电脑主要用来看老师课件、上网找资料等学习用途的占55.14%,经常去图书馆的占53.27%,每天自习时间2小时以上的占79.44%,本科毕业后有考研打算的占54.21%。现在的大学生是“抱大的一代”,其中许多人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能力,进入大学后不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致使学习中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学习生涯处于迷茫和无计划状态。

(5)学习成绩两极突出

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使得“学风呈现出二元性”[1],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刻苦钻研,发奋努力,这种情况在综合优势明显、笃学之风盛行的名牌高校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纪律松懈、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考试不及格和作弊人数逐年上升。而且学习懈怠、学业失败现象不仅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甚至也出现在中学阶段的“尖子生”身上,一些高考入学分数很高的学生也会在考试时出现多门“挂科”现象。调查显示,主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仅占7.48%,考试成绩出现过不及格的占29.91%。

平时经常使用电脑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的竟占22.42%,期末考试从不准备的占10.28%。11.21%学习努力的学生认为只要能保证得到奖学金就行,14.02%的学生认为只要不“挂科”就行。集中表现出学习期望值不高,学习责任感淡漠,学习的自我约束力不强。

(6)学习氛围引导不力

学习氛围包含软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学校教风、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各种影响)和硬环境(校园内外环境、教学设备设施等),学习氛围对学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调查显示,只有69.16%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学风现状好和较好,所在班级课堂到课率在90%以上的仅占42.06%,对所在学校学习环境满意和很满意的60.75%,对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满意和很满意的54.20%。调查中发现,以往只是教师不满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现在却出现了师生双向不满,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老师教学态度认真和较认真的仅占68.23%,教学态度一般、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竟占31.73%,将近一半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大,认为影响学风最主要问题是缺乏学习动力、厌学和没有学习、学术气氛是最主要的两项。综合各项数据表明,目前高校的学习氛围未能真正发挥促进优良学风的引导作用。

二、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原本属于社会经济生活范畴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教育领域,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多样化。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致使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经商创业热”“厌学风”。

(2)网络的负面作用

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知识的传递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给高校的学风带来巨大的冲击”[2]。

(3)招生规模扩大

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资源紧张、师资力量跟不上等问题,给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制约着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学习压力,引发了新的问题和矛盾,挫伤了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所处的地域位置、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等。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养尊处优、唯我独尊意识浓,进入大学后,随着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出现种种不适,进而影响到学习心态和行为。另外对于贫困学生,经济压力大,性格偏执,心理承受能力差,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学校因素

(1)教学改革滞后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专业选择上的限制,许多学生往往学非所愿、学非所长。高校内部管理条块分割,未能形成建设优良学风的长效管理机制,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措施。

(2)教风的影响

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业务素质不高,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方式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管理与教学相脱离

学生管理队伍人员少、层次低,往往忙于管理和组织活动,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不够。另外,高水平教师难以走到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前台,学生得不到有力的学业指导和志向激励,内在学习动力得不到升华。

4.学生自身因素

(1)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不能及时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不能及时适应从高中“灌输式”到大学“自主式”学习模式的转变,过分依赖教师,学习方法滞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大学里“学什么、怎么学”完全不知。

(2)学习态度消极

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由于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娱乐、休息的关系,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热情不高,发展目标迷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

(3)学习纪律松懈

学生中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禁不止,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玩游戏、聊天,学习不投入,学习不用功。

(4)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

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情况下,“宿舍成员作为相互活动、接触较紧密的群体,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之间的影响不可忽视”[3]。好的班风和宿舍风气可以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而不良风气也很容易导致整个班级或宿舍学生荒废学业。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践对高校提出的新课题。要研究学风建设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主体性特点要求抓住学风建设关键

学风建设最主要的主体是学生,良好学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高度的自觉性。高水平的学校管理、尽责任的教师工作、优美的校园环境,都是形成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外因。而内在的求学精神和学习动力,是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要真正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强烈情感,将社会外部需要转化为个体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原动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成长成才既与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教育有关,更离不开自己付出的艰苦努力”[4];认识到自己“既是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得益者”[5],良好的学风建设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6]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

2.层次性特点要求细化学风建设对象

由于受学习基础差异、接受能力强弱、学习自觉性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形成多层次特点。应深入细致地研究,区别不同年级、相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情况,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强教育和管理,指导各种层次的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从新生入学起,就抓好适应性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理想教育、学习方法指导和成长教育。通过开设系列教育讲座,引导学生端正思想,勤奋学习,考证过级,积极投入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新时期学生的成才观也随着发生变化,单纯追求高分的动力在减弱,了解高新科技的欲望在增强,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需求在提高。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锻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贯穿始终,分级、分层管理”的思想,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点面结合”的方法,既不放弃基础弱、容易掉队学生的学习,又鼓励基础扎实、知识丰富、有可能进一步深造学生的集中突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带动全体学生把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

3.系统性特点要求完善学风建设内容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需要教学管理服务结合,“硬件”“软件”结合,制度文化并重。要从优化整体结构着手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教师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工作热情、创新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要加强学生工作研究,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思想,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三课堂”(第一课堂——教室、第二课堂——学生活动场所、第三课堂——宿舍)为阵地,抓好学风建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建立全员抓学风的机制,搭建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学风建设平台,齐抓共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可变性特点要求创新学风建设方法

学风的综合效应是在较长时间里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教师、学生和机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积极倡导、大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人、塑造人和完善人为宗旨,育人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方向转变,重学习过程,重学生全面发展。必须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学风建设方法,用动态的知识观、灵活的教学方法、适合的教学手段、激励性的评价机制,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将国家、社会责任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有效地统一在一起。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成长目标,帮助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风建设是一项针对当前又面向未来的工作。高校应充分利用积极、有效的因素,把学风建设常抓不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新文.论高校学风的二元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157-158.

[2]林静华.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2):74-77.

[3]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1-94.

[4]朱振宁.浅谈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和措施[J].科技信息,2008(3):117-118.

[5]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8):80-82.

[6]周全.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2):73-74.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篇4

[摘 要]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考虑的因素,同时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水平一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办公效率的提升方面需要有很多基础性的管理方式的完善,在本文中,就高校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引入B/S模式下的管理方式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套设计、使用和升级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使用B/S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高校对于实验教学的管理目的,不断将系统程序设计进行完善。

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4.08.067

随着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不断的改革深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的高校发展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求更多更好的办学理念和办事风格,通过不断地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综合素质来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对于大学教学中的实验是一个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从制度上和管理模式上对于实验教学的改革也是在大学教学改革中最基本的变化,下面笔者就大学实验教学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进行详细的介绍。高校现有的信息系统

高校在自身的管理方式上区别于其他的企事业单位,有着其独有的特点,首先是大学的信息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录入的信息资源要在教职工和学生的类别上有所区分,需要进行分区、分类管理。其次,对于信息系统的机构模式也着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环境的信息录入与外界交流的信息资源都要在服务器使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建立。最为主要的是,大学的信息系统要对现有大学内部的信息进行保存,对于大学毕业后学生的信息资料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现有的大学信息系统在使用中具有其优势,比如该信息系统针对性较强,面向的全校师生,老师和学生在数据库中很容易就找寻到相应的搜索信息,校园信息搜索系统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结构的完整性和层次性也同时完善该体系建设的完整。但是,该系统在与相关网站链接中会出现故障,无法在相应的界面中直接链接到相关网站,这就给老师和学生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为普遍的情况就是只能在搜索功能下找寻学校内部的信息资源。校外信息甚至校内其他机构的信息资源都不能在一台搜索器中显示出来,这就给信息平台建设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在根据这些缺陷的研究后发现,使用计算机B/S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链接的问题,为实验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

B/S模式的使用原理

B/S模式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处理方式,是通过客户菜单界面连接起来的服务器。服务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段是含有菜单、操作按钮和验证信息的端口,后一段是连接数据库和触发装置的模式,在网络逻辑的基础上相互连接起来,具有一一对应的性质,同时在数据的访问方面具有很强的结构完整性。

基于B/S模式下的实验信息管理模式下,完全是借助学校的内部网络资源,也是实验室开放的资源之一。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整套B/S系统可以对于实验室的相关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处理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实时动态检测,每个环境的使用都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找寻到。同时系统对于实验室的设备和教学管理进行评估处理。在平常的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随时登录该系统的界面,以完成教学课程的选择,以及相关学费的收缴工作。系统会在学生选课完成后,根据后台的数据资料,自动形成准确的上课时间安排表。学生也可以根据这套系统完成对实验资料的搜索目的。系统同时还兼有老师和同学交流的平台的作用,在实验课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实验中不懂不明白的部分可以在B/S平台系统中提出,老师也会在系统平台中对于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信息系统在使用中的原则要求

在使用B/S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完善以往系统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能够更好地将学校的管理模式体系提升一个很大的高度,对于在该系统在使用中的方法和要求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1)对于系统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校在办公方面的效率,就必须将系统的程序化设置在一个较快的基础之上;

(2)信息系统的资源含量必须要大,涵盖有局域网络中的信息,同时对于外网的资源数据库资源也要包含在内,对于数据的采集方式,尽可能地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利用,以来可以减低投资的成本,二来可以完善数据库的资料,方便师生查用;

(3)B/S系统受到使用的原因也基于其优秀的操作性能,在使用中要秉承这样的优势,继续保证系统信息的稳定,以及系统维护的方便;

(4)保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在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对于数据的录入和输出的安全必须有相应的保证,在使用信息库中,要设置相关的数据权限,后台信息化的管理也掌握在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手上;

(5)定期对于数据库资源进行更新,将校内总服务器的资源和相关分支结构的信息相互连接好,并保持一致,对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数据也要进行同步处理。

B/S信息系统的评估调查

针对B/S信息系统的特点,将所有数据信息分成了25个数据库表,这些数据库表根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数据库表数据一经录入,相对稳定,变化较少,如院系基本信息表,专业基本信息表只有在学校院(系)或专业改革时才会变动;学生基本信息表只有在每一学年开始时,会增加新的学生。而另一类数据库表数据变动频繁。如学生实验(上机费)信息表,随着学生追加上机费,课外上机的活动发生改变。因此:

(1)在教务处和各实验室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出版数据库;

(2)在各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相关数据库出版服务器;

(3)设置教务处和各计算机机房数据库服务器为订阅服务器;

(4)设置出版服务器的出版条目。

结束语

在本文中,就高校的信息管理模式不完善的因素下,提出了B/S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在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系统的安全系统的维护必须要不断地加强,确保安全减少损失的情况下才能将系统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篇5

摘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折射和反映。同时,校园文化也是整个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广阔的校园为活动空间,以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和校园精神为特征,始终影响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性。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它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主题词:校园文化、时代特征、规划理念

正文

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史的积淀、师生的努力和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它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氛围、精神风貌和生存环境,具有凝聚、激励、调适、陶冶等功能,在人才培养、学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尤其是自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发布以来,高等学校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出发,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对于促进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贵在规划。一所学校要建设好自己的校园文化,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同进行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一样,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校园文化规划的科学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强化规划意识,突出文化育人、以人为本、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等理念。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1.文化的特点是整体性。

以校园精神文化而言,它不是对个别文化活动的概括和描述,而是以深邃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大学人心中的群体文化。综观近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均认同并流行着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观。校园文化中,虽然有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也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有以社团组织为单位的学术活动,也有以宿舍园区为空间的文化超市,但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有形文化层面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现象,而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深层的文化精神更多地被大学校园局部文化活动所取代。因此,突破传统的“文化活动”观,建立一种整体的校园文化理念迫在眉睫。

2.文化校园既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

针对目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建设主体全面性两方面努力是关键。

任何现实中的整体都只是更大整体的局部。也就是说,当我们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时,整体仍是局部的整体。因此,既需要文化学的整体宏观视野,又必须从系统的构建入手。作为高校文化系统,包含着大学的战略与理念以及为实现大学理念服务的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制度保障诸元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研究、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文化活动,就是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内部按照教育规律组合与作用方式分层次结构的有机组成。三者结合,校园文化在大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与第一课堂有效的融合交流,将使校园文化向着具有深层文化模式、独特大学精神和丰富的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迈进。

3.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问题的根源在于主体,解决文化问题也必须从主体着手。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多重的,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观所导致的主体单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的根本原因。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校园文化这一客体对象相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承担者、执行者和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它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教与学,第一课堂教育的这一关系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在校园文化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大学校园这一共同的中介客体,使师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的付出,而且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完善、超越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师生共为主体,既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单一主体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也能使教师在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进而更新自我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

二、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作为一种动态文化形式的校园文化必然会染上市场经济的许多色彩。其活动的自发性也会逐渐加强。如果这种自发现象一旦出现而又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很容易地产生一定的盲目性,在一些高校中,这种不良状况已经出现并且正呈蔓延之势: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的是非、真假、善恶等分辨力相对较低,抵御各种错误文化思想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易接受、移植、内化不良社会文化,崇尚“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主义文化、“潇洒走一回”的享乐主义文化、“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文化、“金钱万能”的拜物主义文化和“无拘无束”的无政府主义文化,进而出现政治淡漠、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人格分裂、价值错位、自我膨胀等现象。

2.校园文化内涵相对贫乏。

校园作为文化传承和创造的主要载体,其文化内涵理应十分丰富,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较少。大多数学生社团的活动情趣品位不高,学生课余活动单调,许多学生的文化生活仅限于唱流行歌曲、玩电脑游戏、QQ聊天等,课桌文化、寝室文化充斥的大都是格调较低的通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以为然,尤其是高雅文化活动较少。2.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科技文化建设、学术活动没有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学术气氛不浓,学习劲头不足、科教结合不够、科研成果不多。第二课堂活动中,绝大部分为知识型、文体型、娱乐型活动,学术型、科技型或带有科研性的社团及其活动较少等。3.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4.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制度层次的建设已经趋饱和并已经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将导致校园文化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校园文化缺少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教育形式陈旧,缺乏应有的更新方式。2.注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或政治性,相对忽视了其间有机的结合。3.注重校园文化对外的开放与接纳,相对忽视了对校园文化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4.没有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层次和要求不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育人功能也不同。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有主有次。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校内与校外,以校内为主;教师与学生,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不同层次中,以中高层次为主。

5.校园文化主体的片面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所有的成员(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和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境界、行为作风,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态度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4.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造成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1.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西方政治图谋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背道而驰,容易使学生接受网络上的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观产生动摇、倾斜。2.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网络中发表意见和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完全跟着感觉走。这会阻碍青年学生认知、逻辑能力的发展,盲目追求刺激,毫无目的地漫游于形形色色的网上聊天室、咖啡屋、图书馆,没有什么思索、推理和整合的余地。另外,容易使学生想象力过于虚幻而背离生活实际。3.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久而久之,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力和参与意识下降,导致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因而经常独来独往,对现实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漠视教师的权威,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缺乏归属感。

5.校园文化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

从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班集体文化、人际文化、热点文化看许多学生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自私自利、缺乏集体精神、见利忘义等思想倾向,有些学生还缺乏心理承受力,难以同市场经济提倡的竞争机制相适应。

三、规划理念

1文化育人的理念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主导的价值观念,渗透在学校的校风、师生活动以及学校环境之中,时刻对生活在其间的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在正式教育课程之外,对学生形成价值、态度、认识、规范十分重要的隐性课程。

1.1校园文化的风尚引导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

1.2校园文化是育人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1.3校园文化能涵养人文,陶冶大学精神。

2以人为本的理念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与认同。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反映了教育价值观的一种转变。毫无疑问,高校校园文化的设计建设也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2.1要强调“一切为了学生”。

2.2应该高度尊重学生。

2.3要给予青年大学生积极的正确的引导。

3全面规划的理念

所谓全面规划,就是要在了解校园文化组成要素与完整结构的前提下,规划、部署好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关于校园文化的观念与构成要素有不同的文本、说法,有不少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从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着手。笔者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主张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组成部分。这里讲全面规划,就是要从学校精神建设、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活动组织几个方面做好规划、部署。

校园精神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的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价值观。校园精神的特点决定它必须与一定的载体相伴,比如学校标志物、校园景物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等。规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就要突出校园精神的塑造培育,要注意校园精神各种载体形式的规划建设比如,总结研究学校发展历史、办学传统,创新设计、开发利用学校标志物如校训、校歌、校徽、校服等,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与人文景观,培育校园文化活动传统、特色项目,等等,都是校园精神建设的有效方式。

在设计规划校园文化环境时,既要重视校风班风、学风、教风等学校软环境的营造,也要重视校园自然环境、景观环境、学校建筑以及文化活动设施等物质环境的建设,还要努力规划建设民主公正的制度环境,通过行为规范、奖惩制度等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4协调发展的理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高校自己以及教育部门的任务,社会各个方面以及政府诸多部门,还有学生家庭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即使是在学校内部,也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学校所有部门的事。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挥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各个部门、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大家都来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4.1要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工作相互协。

4.2要注意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4.3要做好与社会力量、学生家庭的协调工作调的问题。

“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文化校园的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健.校园文化论[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创新人才[M1.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9.

[3]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

[4]黄英.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术交流,2004,(11).

[5]崔东云.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1.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05,(7).

[6]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1.高校理论战线,2004,(7).

[7]彭祥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1.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4,(3).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 篇6

摘 要: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融合; 校园文化; 建设; 多元文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2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119-03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包括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群体凝聚、心理构建、行为约束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人们从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管理学、军事学等不同的理论视角来阐释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模式。

一、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学术性和创造性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探究学问的场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学校通过建设先进的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高校校园内频繁的文化交流、自由的竞争氛围、大量的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争鸣碰撞、兼收并蓄、蓬勃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境地,推出新的创造成果。

2.服务性和互动性

当前,高校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因为高校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创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地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特征与“走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一所好的大学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可以带动学校周边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分布的广泛性,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力的触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而是向着更广的范围延伸。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产、学、研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高校校园文化的服务性和互动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3.开放性与多元性

当代社会处于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带来了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高校校园文化突破以往封闭的“疆土”观念,走入社会,走向世界。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越来越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师生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调查、社会公德实践、勤工助学、心理咨询服务等越来越受重视。师生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把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融化在社会之中,确定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完善了自己的形象。

4.科学性与人文性

科学性是指理性精神,人文性是指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高校直接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无疑要保持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协调性,科学性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人文性则着重关注人的价值,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科学性的核心,而人文性则以人和人的价值为核心,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独有特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校园文化

1.丰富多样的学科文化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与生命,它是历代学者在创建、发展该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理论体系及其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是学科中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工作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总和。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就整体而言,学科门类众多,学科文化丰富多彩。每种学科文化都有相对固定的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例如,文科、理科注重学术性、理论性,追求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创新,并以此衡量和评价学术成果;而工、农、医等应用型学科,则注重实用性,往往用“有没有用”来衡量事物的价值。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文化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各学科文化相对封闭、隔膜,彼此间缺乏认同。

2.形色各异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经长期积淀产生的,传承着的特定的风情、习俗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等的文化,是文化在空间结构中的定位。高校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民族籍贯,都汇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因此,大学生校园里汇集着种类繁多的地域文化。大学生对组织和参加“老乡会”这类活动的热衷,就是地域文化冲突的一种折射,因为通过“老乡会”能够听到乡音、共叙乡情,学生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可以获得安全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传统文化与个性文化

高校校园主流文化如爱国主义情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等,是营造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也是大学校园的根本价值观。但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等的差异,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如课桌文化、网络文化、新新人类文化等日益盛行。这些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和盛行好比双刃剑,给校园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保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学校往往采取一些严格限制的措施来遏制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和流传,但是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校园主流文化活力的激发与创造。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构建校园和谐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4.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

高校校园里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留学生之间往往因为文化的差异产生隔膜和冲突,再加上又处在具本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清脆的乐声,又有不和谐的碰撞杂音。不少学校对留学生的管理相对封闭,担心本校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频繁交往,会使留学生文化中的糟粕及腐朽思想影响本土学生,加之留学生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往往因文化差异产生一些误会和冲突。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反映了校园师生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反映了师生精神世界和个性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

5.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财富。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选择、融合与不断地“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它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红色文化因其生长和扎根于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沃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红色文化的实质,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群众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等等,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有很多是“根红苗正”的红色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秉承老一辈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1.牢牢把握建设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只有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功能,才能使其体现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运用健康的、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类型,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创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促进学科文化认同

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惯性。在学科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承认学科之间的差别。如自然科学包含更多逻辑、理性、客观性和求真的因素,而人文学科则包含更多的感性、体验、个性以及求美、求善的因素等等。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差别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只是认识的对象有所不同,都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不管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但其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其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学科文化彼此认同的基础。

3.辩证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既要看到校园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正面的作用;又要看到校园文化中存在的低级乃至庸俗的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发挥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一定程度的约束,尽量减少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侵蚀。要通过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结合本学校的历史和社区环境的特点,找到能够趋利祛弊的有效方法,使校园文化能够健康蓬勃地发展。另外,还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成果转化成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辐射到本校所在的社区甚至城市,从而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作用。

4.以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全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以动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科技、文体、娱乐、参观等文化活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这些活动之中,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精神的充实、道德的升华。其次,以静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校训、校歌、校徽、校史物化于楼宇、雕塑、绿化、书画等校园景观之中,激励学生们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第三,以网络等新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同时也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5.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创造平台

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要为多元文化搭建舞台,让校园内共存的各种文化都有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以消除隔膜和误解,加强交流,共同繁荣。如为解决地域文化冲突,可以开设一些地域民族文化选修课程,让广大学生了解和接触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湘楚文化、齐鲁文化等,举办民族舞蹈大赛、民族服饰设计大赛等等也是很好的方式。只有彼此了解、内心认同,才谈得上消除文化的隔膜和歧视;只有在了解和沟通中发现彼此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相通相契之美,才能构建友谊桥梁,彼此尊重、欣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更多的校园文化精品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都收到实效。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学生干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与否、德育功能的发挥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校数据中心的建设研究 篇7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大部分高校均已部署了一定规模的网络应用,初步建立了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网络通信、综合教务、科研信息、设备资产和综合信息服务等应用管理系统。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伴随着高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数据中心在管理上面临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维护管理水平低。采用独立服务器的方式进行部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每一个物理服务器进行维护,一旦服务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应用瘫痪。(2)资源利用率不高。多数服务器利用率只有20%左右,这些服务器占用了大量的数据中心空间和运行支撑资源。(3)数据备份困难。应用环境复杂,不同的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给系统备份与快速恢复带来了困难,管理员难以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统一的数据备份,不能快速恢复软件系统。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充分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加快应用部署的速度,提供高可靠性、高可用的应用服务,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服务器的管理中,可以整合服务器资源,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消除服务器管理的混乱局面,极大缩短系统安装配置的时间,提高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1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皆可以在一台伺服器中运作,因此我们可以将每项服务皆视为独立的个体。当某服务器因为意外而中断时,以往的做法则是需要等到使用者去将提供该项服务的服务器再次启动之后才能继续提供服务,如此一来,不但中断服务的时间会拉长,相对于高校来说,中断服务的时间,亦可看作是财产损失。而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之下,只要在主要操作系统(Host OS)还能够运行之下,便可以很简单再次启动客户端服务器(Guest OS)所提供的服务。一方面可以增加恢复服务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期望可以降低服务中断的时间,让高校可以相对地减少损失,以达到保障数据安全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因为成本的考虑,以往许多应用服务器需对数据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但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因此高校只能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有可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数据丢失,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但是透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一台服务器就可以提供了许多的服务,使得高校可以重新考虑将大部分数据进行备份,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使得数据备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虚拟化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出现,利用它可以对属于稀有而昂贵资源的大型机硬件进行分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型计算机和PC可提供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来分配处理能力。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虚拟技术已不再广泛使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虚拟化解决与廉价硬件激增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利用率不足、管理成本不断攀升和易受攻击等。以下本研究将一些主要的虚拟化技术做相关的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完全虚拟化技术

完全虚拟化技术是在虚拟服务器和底层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hypervisor,hypervisor层可以捕获CPU指令,为指令访问硬件控制器和外设充当中介。因其可以在虚拟机中直接安装和运行现有的操作系统而容易被用户接受。它无需对现有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改。完全虚拟化技术的代表作品是VMware和微软的Virtual PC。

VMware虚拟化架构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虚拟化架构,它将标准的x86服务器(包括其现有的处理器、内存、磁盘以及网络设备)转换到一个逻辑运算资源池中,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程序被隔离到安全、可移动的虚拟机中。根据需求和优先级,将系统资源动态地分配给每台虚拟机。这种对服务器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可与大型机相媲美。由于虚拟机可以在资源池中的任一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并且无需宕机便可在这些服务器之间无缝转移。因此可以将虚拟机动态自动地分配给资源池中最合适的主机,从而保障应用程序的服务级别。通过将硬件资源聚合到资源池,IT环境可得到优化,进而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同时确保灵活性以及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

Virtual PC也是一个使用完全虚拟化技术的虚拟机软件,Virtual PC最初由Connectix公司开发,现在已被微软公司收购,并改名为Micros-oft Virtual PC。Virtual PC可以在Windows 98以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基于Power PC的Mac操作系统上模拟x86机器,并在其中安装如MS-DOS、Windows98/2000/NT/XP/Vista等操作系统。微软的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 7更是把虚拟机集成在系统内部,微软把其命名为Windows Virtu-al PC。它不仅可以运行Windows 7的XP mode,还能让用户自行创建新的虚拟机,其操作方式与功能同Microsoft Virtual PC 2007类似,但其运行在操作系统低层,效率更高。

(2)准虚拟化技术

由于完全虚拟化往往只能对特定硬件的特点进行虚拟,在虚拟内存管理和设备管理方面,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代码进行处理,这对软件运行的效率必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虚拟软件层的复杂度,因此,准虚拟化技术应运而生。准虚拟化技术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内核做一定的修改,使得原本一些需要直接通过特权执行的保护任务,可以在修改后的内核中直接执行,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虚拟机的效率,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Denali和Xen。

由于VMware和Virtual PC使用全虚拟化技术,开销较大,无法在一个计算机上同时创建和运行太多的虚拟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盛顿大学的Denali项目引入了一种叫做轻量级虚拟机的虚拟架构,Denali是为了支持在一个计算机上同时运行数以千计的提供网络服务的虚拟机,它采用了准虚拟化技术显著的提高了整体性能和扩展性。然而,为了尽量减少开销,Denali对虚拟机做出了很多的限定,如没有虚拟内存、没有BIOS、只提供最简单最通用的设备驱动等,普通的操作系统很难移植到Denali上,所以Denali小组为网络服务专门开发了一个最小化的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叫做Ilwaco。Denali只能支持Ilwaco操作系统,而且该操作系统的应用二进制接口(ABI)和一般的操作系统不同,应用程序需要修改后才可以在该系统上使用。这使得Denali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Denali中,全部内存与磁盘间的页面调度都是由虚拟机监视器完成,不能保证虚拟机之间的性能隔离。

Denali的缺点是不能支持通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运行在Denali上的只能是它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包括一个简单的TCP/IP协议栈,一个Libc库的子集,简单的多线程支持。

Xen是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于2002年研发的成果。Xen透过半虚拟化(Para Virtualization)的技术在于对底层硬体的控制效率接近实际硬件效果、包括中断控制(IRQ)等,因此获得高效能的表现。在x86的电脑上Xen也有极佳的表现。与传统透过软体模拟方式实现硬体的虚拟化技术不同,Xen可以从硬体方面直接的模拟出虚拟服务器,也是影响效能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与Denali不同,Xen虽然需要修改操作系统源代码,但是能够保持对应用软件的二进制兼容,因此应用软件无需修改,通用性更好。Xen的架构如图1所示。

Xen的架构是分成多个层级(layer)来执行。它将Linux的核心修改过后,再使用这个修改过后的核心开机,而开机后先载入Xen的虚拟机监视器,称之为Hypervisor,并且启动第一个在其上头的操作系统,称之为domain-0(在Xen上,所谓的一个domain就是一个虚拟机)。Domain-0之所以要先被载入是因为Domain-0包含有其他虚拟机器启动所必须的控制指令,并且domain-0也是控制虚拟机的重要主控系统。在domain-0上最重要的就是一个xend的常驻程序,其他的domain都是由这个xend来管理的。至于命名方面,除了domain-0之外的其他虚拟机就依序被称为domain-1、domain-2等等,以此类推。一般通称为domain-U。

从Xen 3.0版本开始,加入了对Intel虚拟化(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VT)技术和AMD虚拟化(Secure Virtual Machine,AMD-SVM)技术的支持,从而能够运行未经修改的操作系统,实现了对全虚拟化的支持。

(3)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

实现虚拟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操作系统层面增添虚拟服务器功能。Open VZ是开源软件,是基于Linux平台的操作系统级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Open VZ采用的是SWsoft的Virutozzo虚拟化服务器软件产品的内核,Virutozzo是SWsoft公司提供的商业虚拟化解决方案。

就操作系统层的虚拟化而言,没有独立的虚拟化监视器Hypervisor层。相反,物理服务器操作系统本身就负责在多个虚拟服务器之间分配硬件资源,并且让这些服务器彼此独立。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如果使用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所有虚拟服务器必须运行同一操作系统(不过每个实例有各自的应用程序和用户账户)。

Open VZ允许服务器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被称虚拟专用服务器(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Open VZ与VMware这种虚拟机或是和Xen这样的半虚拟化技术相比,Open VZ的Host OS和Guest OS都必需是Linux(虽然在不同的虚拟环境裡可以用不同的Linux发行版)。但是,Open VZ声称这样做有性能上的优势。根据Open VZ网站的说法,使用Open VZ与使用独立的服务器相比,性能只会有1-3%的损失,也算是十分优异的效能。

2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实施建议

数据中心实施虚拟化技术,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在实施虚拟化过程中,需要对高校现有资源及资源的使用状态进行充分调研与论证,要根据高校数据中心的资源状况,制订系统的实施规划,确定纳入虚拟化管理的教学资源,要根据系统资源的不同应用类型,制定相应的虚拟化策略及资源调度策略。

(1)分析各应用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需求。将一个应用系统迁移到虚拟机中,需评估应用对CPU、内存、I/O设备的需求。

(2)拟整合的物理服务器数量。需要平衡整合服务数量与宿主机硬件性价比之间的关系。

(3)虚拟机运行的操作系统类型。分析是否需要多种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同时运行。

(4)采用何种虚拟化技术以及虚拟机实施的软件费用。

(2)避免盲目强行虚拟化

哪些应用需要虚拟化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分析。一是高性能计算就不适合采用虚拟化技术,因为高性能计算会将处理器当中的每一份潜力都压榨干净,其CPU利用率非常高。二是视频服务这类连续占用计算机资源的应用并不适合迁移到虚拟机中。三是大负载应用需要占用大量的I/O和内存资源,一般也不适合同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服务器硬件。四是对于重要的应用,仍然可以通过双机备份的形式来保障应用的可靠性。

(3)技术与管理并重

在实施虚拟化管理过程中,既涉及如何将物理资源虚拟化的问题,又涉及管理虚拟环境的问题,这是虚拟化管理的两个支撑点。从技术角度而言,资源虚拟化的技术方案要具体,从管理角度考虑,虚拟化管理更要规范。因此,在高校数据中心中,既要重视物理环境的管理,更要重视虚拟环境的管理。

3 结束语

服务武器虚拟化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数据中心面临的系统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偏低,安全控制与数据备份复杂,运行维护成本昂贵等问题。本文讨论了现有的三种主流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每种虚拟化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这是其软件架构所固有的。每一种技术都最适合于特定的虚拟服务器场景。如何选择适合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并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进行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这也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禹,胡宇鸿,王一波.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数据中心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

[2]洋春燕,李梅.服务器虚拟化,走入应用主战场[J].计算机世界.2006.

[3]ITHome.三大主流的x86服务器虚拟化技术.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1169&s=5,2006.

[4]VMWare.Virtualization Basics.http://www.vmware.com/virtualization/.2008.

[5]Microsoft.Microsoft Virtual PC.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products/winfamily/virtualpc/default.mspx.2007.

[6]Whitaker A.Shaw M.,Gribble S.Scale and performance in thedenali isolation k ernel.ACM SIGOPS Operating SystemsRev.2002.

[7]XenServer.Product Overview.http://www.citrixxenserver.com/products/Pages/myproducts.aspx.2007.

[8]OpenVZ.What is OpenVZ.http://openvz.org/.2007.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现状研究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是活跃在各类学生组织、机构中承担组织管理职能,协助老师进行学生工作,服务于广大同学的学生群体。他们来自于学生群体中,以服务于广大同学为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职权,他们是高校各类学生干部队伍的成员,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院系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者,是开展学生工作、活动所必须依靠的力量。

以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为例,它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包含五大组织:团总支组织、学生会组织、助理团组织、自律会组织、学生党支部组织等。从机构设置层面上,五大学生队伍组织成员是学生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从管理层面上,还应包括班级、院系、学校等干部。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下,如何创新学生队伍建设的新理念;如何更好的使学生干部在同学们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构建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如何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打造一支精兵强将的学生干部队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使学生干部队伍不断前进发展。

一、大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整体是好的,政治素养高,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知识面广;顾全大局,敢于同不文明现象作斗争,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

一是学生干部自身暴露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干部抱着的奖助学金和各类荣誉的目的及可以有机会获得保研资格等而加入到学生组织中来;有的学生干部打着班级、院系的名义向同学们推销介绍某些产品获得利益;有的学生干部搞小团体、拉帮结派等。二是学生干部队伍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像学生会、助理团等学生组织的干部队伍庞大,招聘了大量部员,职责不清,人多于事,遇到工作任务、学生活动等推三阻四,推卸责任,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组织的战斗力;有的学生干部公然带头违反校级校规,考试作弊,不学无术等。三是一些学生干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改变,思维陈旧落后。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出现了迷惑,面对现实中的思想教育、学生活动等参与度低,而对于网络信息、交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封闭自己,学生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危机。

此外,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后自主择业的问题,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许多同学过度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其他素质的培养,一心放在考研、招教、各种证件的考试上面,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对于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如何使

学生认识到在高校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全部,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不只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二、大学生干部队伍问题出现的原因

根据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学

生干部队伍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者思想守旧依然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新的想法,不能有效的整合学生干部资源。在工作中只会使用学生干部忽略了学生干部的自身培养。只知选拔干部,不让学生干部了解工作性质、工作职责,怎能理清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因此部分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工作也常常疲于应付,工作缺少创新和主动。

二是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过于简单。学生干部的选拔大致可以分为组织推荐和竞选上岗两种。组织推荐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分团委对于优秀的学生通过考核后可推荐到学生干部的岗位,竞选上岗由于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通过竞选者的竞聘演讲、问题回答等具体显现打分,分数高的同学当选学生干部,但是仅从应聘者的口才和临场发挥来判断,而对其本身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无所知,这祥选出的学生干部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暴露出不少缺点,再加上人情关系,使得对学生干部质量把关不严,造成了学生干部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三是忽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校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总是考虑如何使用好学生干部,却忽视了对后备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不能有效的保证队伍的延续性。

四是缺乏对学生干部有效的激励措施及评价体系。学生干部工作任务繁杂,常常需要牺牲学习时间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常常重视学生干部工作任务的布置和分配,在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方面制定不完善,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一些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低,相互协调差,效率不高等。而且,对于他们工作的督促、考核评估、总结提高等方面做的也不够。这都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间接也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举措

面对以上原因,我们需要探索一条道路去解决学生干部队中现实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公平公正,选好学生干部,源头把好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在选拔学生干部过程中,应挑选学习成绩优秀,学习相对轻松的学生担任干部,这祥有利于他们在同学中树起威信:挑选品格优秀、热心为同学服务,有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干部,这样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还要充分尊重同学意见。

其次,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健全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抓好学生干部的考核工作。要加大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做到对以下几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

一是明确目的,当学生干部的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干部们能够正确认识。加入到学生干部这只队伍里,就要有一颗为同学们服务的心,乐于奉献,面对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能够出面制止,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是找准学生干部的定位。一个定位是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先做人后做事,诚信做人,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处理事务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最广大同学。另一个定位是要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学生干部作为老师的助手,是连接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他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广大同学服务,尽心尽职,无私奉献。

三是做好老师和同学的帮手。学生干部要及时反应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紧密团结在老师的周围,帮助老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不定期的主动和老师取得联系,找老师谈心,汇报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做好同学的知心朋友,学生干部要和广大同学打成一片,不搞小团体,不搞排挤,不搞压制;要细心、认真地了解同学的情况,营造良好氛围,做同学们的知心朋友,为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做好真事、实事.要尽职尽责。是否做真事、实事,是否尽职尽责是衡量一个学生干部工作水平高低、称职与否的重要依据。

四是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能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严格遵守学校、院系和班级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自己的任务。而且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大学的校园里包容了多元的文化和学生活动,开展学生活动的前提是要有人组织,而学生干部是直接传达组织者,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能够组织协调和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次序的进行。观察、分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是一名优秀学生干部应该具备的,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能够善于借势,仅仅围绕和配合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能够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学生干部队伍中的问题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们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都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因势利导地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超,熊磊.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当代经理人.2006(06)

[2]林芙蓉.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1)

上一篇:调虎离山成语经典谜语下一篇:业务代表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