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2024-05-21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共8篇)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篇1

“梦影情缘”电影赏析社团课程纲要

四三班 【课程名称】“我是明星”电影赏析社团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型 【授课教师】周涛洋 李玲玲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周涛洋 李玲玲 【所在学校】荥阳市第六小学 【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 【课程简介】

电影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然而它却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滋养,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难解之缘,很多优秀电影都自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在文学创作繁盛的今日,电影因其画面感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大等优点,受众面更为广泛。本社团面向学生推荐优秀电影,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想象力,也有助于锻炼写作和阅读能力。【课程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经典儿童电影作品,了解儿童电影的发展历史,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2、通过创造影评的训练,掌握影评创造的一般方法,提升写作创造的兴趣。

3、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课程背景分析】

通过欣赏电影作品,感受到不一样的童真生活岁月,同时深刻体味电影中的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和友情,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欣赏中外优秀儿童电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在欣赏之余,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创造独具特色的影评,并指导学生比较阅读文学作品,启发学生比较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在特质,感受并领悟各自的魅力。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提升艺术修养。【课程内容】

一、介绍儿童电影概念和中外儿童电影发展史。

二、中国当代经典儿童电影欣赏作品:《草房子》等。欣赏我国当代从文学作品中改编而来的优秀儿童电影,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观影感受。

三、国外优秀儿童电影欣赏作品:《千与千寻》等。欣赏国外当代优秀儿童电影,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比较中国儿童电影的不同特色,并写下自己的观影感受。

四、儿童科幻电影欣赏作品:《哈利波特》系列等。欣赏优秀科幻儿童电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科幻”作品。

五、总结一学期欣赏的经典影片,集中指导学生进行影评创作和比较阅读。【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

严格遵守学校有关方面的规定,履行上课秩序。

2、实施形式:

(1)教师简介影片背景及内容(2)学生认真观影(3)学生小组内交流观后感(4)总结观后感 【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内容

(1)学生光看影片时的态度

(2)学生对影片内容有没有深入了解

(3)学生是否有独特的观后感

2、评价形式 :平时表现与影评感受笔记相结合

(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内容包括:自己的观看纪律、自己的观看感悟是否深刻。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用成绩册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同伴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相关内容,给与适当评价。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篇2

一、细化目标内容, 让课程缤纷起来

我们始终在追问: 通过彩泥, 究竟要给学生带来什么? 是技术? 是知识? 是素养? 还是人生? 这一追问其实是在拷问:我们的目光究竟是只盯着脚尖走路, 还是投向数年之后。答案不言而喻, 彩泥的价值诉求当有五点:一是给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二是培养学生左右手协调的操作能力; 三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创新思维, 张扬个性;四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五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坚毅的品格。

据此, 彩泥课程的目标是:成为学校特色社团, 也成为海门特色社团;让喜欢彩泥、乐意学习彩泥的学生从5%达到90%; 不但要有普通型的彩泥作品, 更要有精品型的彩泥作品;让彩泥活动教学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

以“三维”目标为基础, 彩泥的课程目标分别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彩泥作品的欣赏, 帮助学生了解、认知彩泥这种艺术形式, 学习分辨其色彩、造型、质感等美术语言, 制作多件彩泥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要出精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示范、研磨, 帮助学生掌握彩泥作品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通过创作, 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彩泥作品呈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增强合作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只有目标, 没有内容, 课程只是空中楼阁。所以, 搭建课程框架, 做实课程内容, 是彩泥课程的重点。

“我型我塑”泥塑课程分为四个单元:认识彩泥、彩泥游戏基础、彩泥游戏提高、彩泥生活小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彩泥世界的无限创意。

二、强化兴趣教学, 让课程奇妙起来

1.揭 开 彩 泥 的 神 秘 面纱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泥的可塑和新颖, 令学生感觉愉悦、自由和轻松, 这为教学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精心呵护学生那份浓浓的学习兴趣, 必须时刻挂在教师的心头。

彩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神奇。当学生一走进教室, 就看到在座位上有一只只百宝箱。里面有炫彩的泥、多样的工具、精彩的“藏品”, 是他们的最爱。这些就是创造神奇的工具呀!

不, 除了这些工具, 要完成一件彩泥作品, 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运用灵巧的手指。每节课开始, 我们都做“手指操”。每一双小手都要随着音乐的节奏伸展舞动, 揉一揉揉成点、搓一搓搓成线、压一压压成面, 课堂欢乐而轻松。

2.玩 转 彩 泥 无 穷 造 型

彩泥到底有多少造型?那仿佛天上的星星, 数都数不清。对于儿童, 他们天生就是艺术家, 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美妙创意, “玩”泥, 能充分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玩泥巴”, 不加任何的限制和示范, 学生可以随意联想、自主玩 泥 , 搓出个圆 球 , 就是皮球、多搓几个变汤圆;拉一下长长的又变出了面条; 卷一卷变成蜗牛, 用工具刀把方泥切几刀, 变成一辆小汽车……在这种“过家家”式的“泥巴游戏”中, 学生的兴趣都很浓, 能做出不少东西来。

可是,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有规矩, 总要从随意走向规范。那就来体验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在这里, 我和学生们一起玩点线, 美味香甜的甜甜圈出炉了;玩形状, 圆圆方方的世界出现了; 玩叠加, 可口的汉堡、饼干、蛋糕上桌了;玩平面, 小羊、狮子、姜饼人、青花瓷诞生了。我让学生在制作 作品时“随 形”“随时”“随地”,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粗人粗做, 体现“朴实无华, 大大咧咧”的豪放风格;细人细做, 精雕细刻, 光滑华丽, 体现“形准面光, 精巧玲珑, 文雅稚气”的风格。不同性格, 所制成的作品风格也不同, 但这都是学生张扬自我、挥洒童真的表现。因此, 学生学习彩泥的积极性高涨, 学习兴趣浓厚, 几乎忘了学习时间, 忘了下课铃响, 期待再次上彩泥课。

3.探 索 彩 泥 奇 妙 世 界

彩泥终究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彩泥作品可能是一个人, 可能是一个物, 也可能是一个场景。每一尊彩泥都是有生命的, 都会透露出生活的情趣。当我们看到完成的彩泥作品时, 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原来生活中竟会有这样的艺术。

艺术造型从童话故事中迁移。如《三只小猪》是根据同名童话创作的彩泥作品。怎样的小猪才是可爱聪明的? 从哪些动作中体现, 从哪个眼神中体现?怎么样让这些动作和神情更夸张, 让小猪的特色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的创意很多很多。《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形象, 学生学习捏塑羊的基本造型, 打扮羊宝宝 , 制作灰太 狼、红太狼 、小灰灰等自己喜欢的角色, 师生共同布置羊村。

创意灵感 从动画动 漫中触发 。《海绵宝宝》主题设计的活动中 ,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简单的一块海绵, 还能变成哪些不同的角色呢?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们从职业方面去考虑, 制作出海绵绅士、海绵淑女、海绵宝宝、海绵运动员……又从性别 、年龄、民族 、服饰等方 面发挥想象, 塑造出来的形象既搞笑又多彩。

主题创作从课文游戏中诞生。如《勤劳的小蜜蜂》一课 , 学生不仅设计出了造型可爱的小蜜蜂, 还自己编了童谣, 真让人佩服。可见, 彩泥教学, 从形状看千姿百态, 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 从内容看丰富多彩, 哪怕是有主题的内容, 也让儿童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去挖掘这些变化多端、富有趣味性的内容, 怎会不吸引学生的眼球? 不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呢?

媒材综合从平凡生活中吸收。在技法掌握娴熟的基础之上, 我想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找寻彩泥创作所带来的快乐!于是就有了多种媒材综合运用。如《闹钟羊》就是在观察了绵羊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圆形组合表现绵羊毛茸茸的感觉, 利用闹钟外形和绵羊肥胖的身体完美结合, 绵羊头部的摆放可以表现羊的各种形态和情绪。亲手设计一个闹钟, 每天把自己叫醒, 实用且有趣, 这样的作品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在手工教学中, 经常会看到呈现出来的作品形态各异, 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只告诉他们怎么做, 同样的孩子, 同样的课题, 不同的上法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 要时刻记住:我辅导的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 而是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三、创新评价方法, 让课堂活跃起来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效果, 就有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学生创作的灵感离不开评价品鉴方法的多样、丰富。

“展示大舞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我把学生的彩泥作品排列在美术室中, 仿佛一个彩泥展厅。我设想了一个个荣誉称号, 如“最佳创意”“最佳造型”“最大场景”等 。学生就是一个个小评委, 他们给这些作品投票。有些作品成为班级精品一直陈列在美术室中, 颁发学校的收藏证书, 成为学生成功的标志。有些作品放在“我塑我型”博客中 , 通过网络 , 学生们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肯定, 同时也树立了更多的自信。

“看我露一手”是最受欢迎的评价方式。让同学们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及制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把作品中有难度的地方通过现场演示直观地向同学展示出来, 不但能启发其他同学深化创意、掌握方法, 同时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情由我心生”, 对于一些并不起眼的作品, 我采用更多的倾听与鼓励方式。例如, 有一位学生用黑色来表现一朵花。花是五彩的, 怎么会变成黑色的呢?学生说:“那是因为花儿受到了来自地球的太多污染, 颜色已经变黑了。”这时, 彩泥在学生的手中是一种语言, 那是他们在说话, 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当老师面对学生奇特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作出好与差的判断, 而应更加关注学生想象的源泉, 倾听他们的想法。

我们期盼着彩泥课程能作为一个突破口, 让美术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成为泥塑课程, 乃至更广, 并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推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进度。

我们期盼着, 学校的每个学生在即将毕业时, 都能创作出一份精美的彩泥作品, 作为这个学生小学六年学习的实践考核成绩之一。在他长大以后, 喜欢这一种美术表现语言, 成为他的爱好, 甚至拓展成为他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期盼着, 泥塑课程能够像语数课程一样, 进入每个班级的课程表, 并且有一套完整的彩泥教材作为学习彩泥的支撑。

我们期盼着, 三年之后, 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热爱彩泥创作。提起彩泥, 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实验学校附小。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篇3

对照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笔者发现各地音乐教学总体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Blu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涵盖对具体音乐知识的领会与应用,分析与综合评价六个方面;情感目标体现学生对所学音乐课程价值内化的程度;动作技能目标则反应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掌握的音乐技能。 笔者将两岸四地之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整理如下:

经由上述四份课程纲要标准的陈述,笔者发现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设定的原则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突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各地都希望透过学校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强调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各地设计不同音乐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感受,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个人内在探索与外在环境探索,从学生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使音乐更生活化。 3.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积累,增强学生音乐技能实践。 各地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技能,通过演唱、聆听、演奏等方式表现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4.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各地的课程总目标都一定程度提及了当今时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指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理解及传承的必要性。

因此,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均体现了科学、统一的原则,具体细化要求了音乐课程的准则,达到了指导性和指令性的作用。为下属层次的目标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二、两岸四地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分矣之差异性

纵观两岸四地音乐课程之纲要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是依据学生成长所处的身、心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学习层次,既适合于学生音乐课程的接纳学习程度,又能让整个音乐课程学习体系设置更加科学流畅,既能让任课老师们根据各年龄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又能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与管理。

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E)认为,儿童音乐性向在满九岁时便趋向稳定状态,即学生大约所处小学三年级。因此笔者尝试从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中归纳小学初小学段学生应具备之音乐能力,探寻两岸四地学段要求之异同。

首先,四地有关学段的划归方法有所不一,具体如下:

由上可知,虽然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学段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划分,但各地对于初小学段的划分仍有差异,四地的解读与理解都各有特色,如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都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二学习阶段,中国香港则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一学习阶段,而中国澳门则将初小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具体的要求。其次,各地学段目标划分的课程内容维度亦有差异,以小学三年级学段为例。

中国大陆将三年级学生划分第二学段(3—6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3.音乐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中国大陆认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随即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的份额,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台湾归属于第二阶段(国小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艺术表现试探;2.艺术基本概念;3.艺术与历史文化:4.艺术与生活。

中国台湾将分段能力指标与学生十大基本能力相互连接,强调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培养欣赏、表现与创新能力;学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i善于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学会团队合作;进行文化活动与了解国际文化:学会正确规划、组织与实践相关活动;善于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中国香港在将三年级学生归属于KSl:第一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创意及想象力;2.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3.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4.认识音乐的情境。

中国香港认为音乐科课程的四个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应该有系统地同步发展,而不是偏向某一目标能力发展。四个学习目标的比重不完全一致,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应学生的需求而灵活调适。强调通过创作、聆听、演奏等综合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全面的音乐体验。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澳门归属于小学三年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歌唱;2.听音训练;3.聆听;4.节奏训练;5.读谱;6.活动。

中国澳门突出“综合性音乐活动学习”,让学生在歌唱、唱游、律动、创作等多样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藉由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音乐技能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可得,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一,侧重点不一,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中国大陆的陈述更具概括性,简洁明了;中国香港的表述更为体系化,相辅相成;中国台湾的总结有较高的自由度,灵活多变;中国澳门的描述更为具体,清晰细致。 四、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学力要求之相似性

尽管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同,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不同,但是针对初小学段学生音乐课程应该达到的学力要求却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概述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感知与鉴赏

四地都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体验并区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聆听歌曲时注意旋律、调性、拍号、速度、强弱等基本音乐要素。运用正确良好的唱歌习惯歌唱。基本掌握读谱、唱谱的音乐技能。能参与齐唱、领唱、合唱、对唱、轮唱等不同形态演唱。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把握准确。能进行简单的乐器独奏、合奏、伴奏。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3.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四地都着重提高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即兴创编歌曲或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创作活动以反应不同的音乐特质。学会运用适当记谱方法记录、创作音乐,如简谱、五线谱、图形谱等。能观察、探索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方式模仿表现出来。

4.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

四地都提倡关注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的关联。初小学段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能从各种媒体管道中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进行欣赏。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音乐经验感悟。

从上可知,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各地皆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操,独立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自主索、创造音乐能力。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纲要 篇4

昌乐外国语学校 九年级一部 葛文清 高蕾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纲要

一、课程背景

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实用最广泛的语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标对七、八、九三个年级段阅读能力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明确要求除教材外,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词以上,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

2.从现行的初中英语来看。体现了理念新,内容好,方法活的特点。但新教材词汇量剧增,信息获取量多,各种语法现象出现的时间较老教材早,且语法的密度很大,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学习英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再从每一单元的编写结构来看,对话和文章反复出现,阅读量很大,文章中词汇量丰富,语法现象多,有时各中时态交错出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近几年中考试题对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技巧是试题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学生仅仅读懂教材,不扩大语言输入量,将难以持续发展。它要求教师强调应用、注重能力、训练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泛读,拓宽视野。要求教师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消化、处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去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中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技巧。但是,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由此可见,新课标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摆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言语运动在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读时,也往往伴随着言语运动器官的潜在发音动作。因此,阅读是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动作相互联系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发音动作;另一方

面,通过分析综合活动来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为顺利地进行这种分析综合活动,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条件:①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②有相应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③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④了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三、课程内容

研究的基本内容: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如何加大语言材料输入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技巧。4.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四、课程安排

准备阶段:资料学习、理论学习、听课、专家指导

实施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听课,研讨活动;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

总结阶段:对课程研究的过程进行分析。

五、课程评价

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小组内的同学共同进步提高。关注过程,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考查,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六、教学资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篇5

科目名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型

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习目标

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具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认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55个词语。能使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说出词句的意思,初步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做到: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自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而自豪,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优良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和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

4、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了解,能说出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在写作中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5、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会独立阅读一些课堂延伸材料以及有益的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并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能将自己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适时运用。

7、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下来,并能转述给他人听。

8、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9、学会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出疑问。学会略读,能说出文章的大概意思。

10、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七千字。

11、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开始练习写作,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兴趣。能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真实见闻、感受和想象。

12、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做到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

意见。讲述故事时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时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愿意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

13、积极参加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做到细心观察生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内容安排:

第1组 多彩的生活 ①开始学习默读,能大概说出文章意思。②认真观察,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第2组

名人故事 ①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语,感受名人的优秀品质。②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积累语言。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二

第3组 心中的秋天 边读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感受秋天的美好。9.古诗两首 11.秋天的雨 10.风筝 12* 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4组 细心观察 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学写观察日记。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 找骆驼 语文园地四

第5组 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语文园地五

第6组 壮丽的祖国山河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具体。21.古诗两首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西沙群岛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

第7组 科学的思想方法 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语文园地七

第8组 献出我们的爱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情感变化,感受人间真爱。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试验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 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拓宽领域,挖掘学习资源。

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要植根于现实,努力挖掘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以此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小练笔、课堂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利用展示台、课堂辩论、分享读书收获等方式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等等。

2、关注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游郑风苑、观黄帝故里、爬始祖山、探车马坑„„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积累了练笔素材。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启迪学生情感,发展学生能力。如学习“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科学知识;又如学习第二单元时安排综合性学习“调查周围的环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学实施

1、围绕专题,丰富积累。

词、句训练贯穿于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专题,引导学生学习时,侧重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稳重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采用阶段性评比展示交流等手法,多激励多表扬的机制,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朗读也有助于真切地感知课文,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采用“换位思考、情景再现、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感知文本。同时,还要加强默读指导,重点是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作为略读课文的初始年级,重点放在略读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先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老师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等。

3、大胆放手,凸显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利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独立阅读课文,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收获等。

4、强化整合,鼓励写作。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初始学期。教学时,要结合本册书的单元编排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单元学习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即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注意多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还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展示台”等栏目的整合作用,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如:“我们的课余生活”可以先引导总结、再安排展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习作练习。以此帮助学生降低习作初始的难度,轻松入门。

技术要领:

教学实施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提:

1、是要围绕教学重点(学段训练重点和读、写训练重点)

2、是从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薄弱方面来提;

3、是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

4、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大致安排(大型活动)课程评价

评价重点: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识字写字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本学期我将评价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点。如:学习新课之前,都会安排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在课堂上讨论交流。以此为契机培养并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写字教学将依循“繁难指导、简易放手、勤学苦练、阶段评比”的原则,不断加强写字教学成效。

多样评价: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本学期会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在实行定量评价的同时,也运用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我们主要采用日常考查的形式,通过课堂反馈、作业检查、课下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指“评语”,可以是口头评价、书面评价、随机评价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把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单元识字写字测试、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等纸笔测试,通常采用十分制。

形成性评价——主要以完善“成长袋”的形式,记录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过程性评价——我们的过程性评价更是精彩纷呈:后附设计的阅读背诵表、小组评价表、识字写字卡,同时我们还精心为每一项作业设计了考核表,凡是作业得优秀者都可以在班级的作业评价栏中得到一朵小红花,累计够5颗红星升级一枚月亮印章,张贴在语文书的封面上,积够5枚月亮印章还可以换取枚太阳印章。除此之外,我们还采用了奖笑脸,利用班级展示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享受过程性评价带给他们的快乐。

分项实施: 识字写字

1.生字表中共有300个生字要求会写。

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竞赛,分五个等级,优秀、优良、良好、合格、需努力。②随堂练习。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③期中、期末纸笔测试,十分制评价。

2.本册要求读写记的词语。

坚持随课听写,开展小组竞赛,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获胜。阅读

1.朗读。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每篇课文都尽可能读得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同伴互赛,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朗读的效果。

2.默读。结合课文学习或者教师提供语段篇章,能否做到带问题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课外阅读。主要以阅读笔记为依据,重点评价学生精彩内容的选择、积累运用方面的能力。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个人自评、总结激励等方式。

4.古诗文诵读。紧扣学校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读本》,重点评价学生平时诵读的情况,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奖励一朵小花印章,力争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写作

通过平时的习作、片段仿写和对学生参与写作状态的观察,重点评价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能否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语句是否通顺,能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要采用口头、书面、展示等形式,作业中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班级评价栏中奖励一朵小红花印章。

口语交际

交际活动中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评价学生是否做到表述准确,流畅;是否能认真聆听别人发言;结合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期末的抽签测试,依据成绩划分等级,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班级评价栏中奖励一朵小红花印章。

综合性学习

六年级下册英语学科课程纲要2 篇6

张亚娟

一、总册的课程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全面而具体;)

1、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2、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3、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4、学生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5、学习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6、学生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课程内容:(结合教材内容,陈述教学内容,罗列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小学英语PEP六年级下册 》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结合课程标准填写):

(一)教材概况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小学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习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 1和学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习单元。

(二)学习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16个单词。

3.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题目

1,2周Unit 1 How tall are you?

3,4周Unit 2 What’s the matter,Mike?

5,6周Unit 3 Last weekend Weekend activities

7,8周Unit 4 My holiday Holiday activities 9、10周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Trip

11,12周Recycle 2 A farewell party party

13、期末归类复习

各单元计划和课时安排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 ,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等。

2、学会用英文的长度和重量单位来描述人、物或动物的身高、长度和体重等。如:“I’m 160cm tall.I’m 51kg.A sperm shale is 35 ton.” 等。并能借助长度及重量单位进行精确比较,如: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I’m one year older than you.等。

3、学会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分析比较调查的结果并做汇报。

4、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询问身边的人或事物的身高、长度和体重及长度并做比较。课时安排:6课时(第3周授完)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 Mike?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询问他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如:“What’s the matter ? How do you feel ? How does she /he feel ?” 能够简单表达感冒期间的注意事项,如:“Take some medicine.Drink some water.” 等。

2、能够简单表达他人或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情绪,如:I have a headache/cold/toothache/fever/flu.I feel sick.I am happy/sad/angry/bored/tired/excited.He/She is excited.3、能够简单陈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如:I feed sad because I failed my math test.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 The Way I Feel.”

5、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

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会唱Let’s chant, Let’s sing 等部分的内容;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心情并能简单陈述原因; 使学生了解常见病的基本特征及进行简单治疗的英语表达。

难点:让学生在各种语言活动中熟练应用不同的句型进行交流。课时安排:6课时(第6周授完)

Unit 3 Last weekend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般时描述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如: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2、能够用主要句型询问他人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并作答,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read books?”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t the zoo.4、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表达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主要句型有:What did you do last weedend /yesterday ? I played football.Did you read books ? Yes, I did./ No, I didn’t.难点: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读音规则。课时安排:6课时(第9周授完)

Unit 4 My holiday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般过去时询问别人在过去的时间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哪里并作答,如: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Xingjiang.How did you go there ? I went by train.2、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 Trip To China.”

3、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了解Pronunciation 部分查字典的步骤和方法;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Task time 等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户外活动的英语表达法和一般过去时两个特殊疑问句的问答,主要句型是: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went to Xinjiang.How did you go there ? I went by train.难点:A、B部分动词(短语)的四会掌握和四会句子的正确应用。课时安排:6课时(第12周授完)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把八册学生用书所学的主要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如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一般过去时及有关问路、乘机的功能性语言等。

2、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开拓思维、活学语言并活用到实际交际中去。

3、会唱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主要复习的功能句型在不同的场景中更多地联系已学过的语言,让学生在不断地回忆、巩固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课时安排:6课时(第15周授完)

Recycle 2 A Farewell Party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组织并积极参与英语欢送会,灵活应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能够了解英语请柬的内容并会模仿书写英语请柬。

2、能够初步使用英汉词典查新词。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e’re Going Back.”

4、能够听、说、认读 Let’s read, Let’s make , Listen ,Write,Match and say 中的句子;能够跟录音朗读

Pronunciation 部分的句子;能够听懂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并正确填写句子;能够了解Let’s play , story time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can/can’t的用法,电话用语,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等功能结构和语法现象。课时安排:6课时(第18周授完)

六、采取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5、继续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及尖子生的培训工作。

总课时数

42课时

三、实施策略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利用好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取部分段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扩展。

2.使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使抽象,难以理解的单词短文更容易理解。

3.使用好教学卡片,加强新单词的记忆。

4.充分使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单元,让学生做成学习资料卡。难点的单元,让学生通过学习资料查阅辅助学习。

(二)教学实施

(一)词汇教学(Let’s learn)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

教师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创造性运用教具,通过各种方式呈现新词,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仔细研究课堂,开动脑筋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使单词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教有实效。

2.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新词和新句型

本册书的Let’s start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与话题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时,除了使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之外,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出一些新词,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朗读、拼读新词,这样会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实际交流当中教学单词

教师应力求在语言交流当中教新词,用旧词练习新语言,融会语言和词汇的教学,使之相辅相成。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用书和教师教学用书当中可供选择的游戏,在丰富的语言活动当中操练新词,将词汇和句型的教学融会贯通。教师除了用好学生用书,活动手册和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多样化的交际性语言活动教学新词。

4.充分发挥单词卡片的作用

单词卡片不仅可以用来做各种复习巩固词汇的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认读之后再描红,进行单词的拼写。

(二)对话教学(Let’s talk)

1.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Let’s try)

这个听力练习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Let’s learn部分学过的新词,并在进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方便了教师针对目标语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式达到教学目标。

2.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操练语言

1.抓住主句型,替换关键词操练住句型。

2.在趣味游戏和任务型活动中学说、巩固新句型。

3.在会说的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型。

4.在会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

(三)阅读教学(Let’s read)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活动。在这里,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巩固重点词汇、句型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复习巩固本部分重点词汇和句型,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或师生自由会话等形式。

2.教师设计情景,自然引入阅读内容,并且尽可能引入阅读内容中的新句型。

3.教师解惑答疑。

4.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四)语音训练(Pronunciation)

六年级上册编排了40个国际音标的听音、认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例词和完成单词、音标、图连线的活动初步建立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语音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1.了解音标的读音。2.

朗读例词。3.

完成连线活动。

(五)歌曲与歌谣教学(Let’s sing/Let’s chant)

歌曲与歌谣既可以用来导入或巩固学习各单元的重要词汇和基本句型,让学生在活泼轻快的旋律当中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又可以用来扩展语言、加大信息输入量,尤其是为后面课时的重点、难点做好铺垫。要使歌曲与歌谣真正起到活跃教学,并服务于语言学习的作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节课中渗透

歌曲与歌谣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以反复欣赏,略将主要词义,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2.灵活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

除了用于Warm-up,营造学习气氛,还可以灵活调整,用于呈现语言或词汇的教学当中。也可以用于教学中途的放松和调节,更可以用来巩固语言和词汇的学习。

3.唱演结合,培养艺术素质

小学生好动、好表演。教师应尽量给歌曲与歌谣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4.巧妙替换,服务于新知识的教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熟悉的歌谣进行改编,把新词汇或句型替换进去,增强词汇教学的创造性和趣性.(六)趣味故事教学(Story time)

趣味故事不仅仅是给学生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扩展语言和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七)阶段复习教学(Recycle)

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將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四、评价策略

(一)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要促使学生有参与的需要,有表现的欲望。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活化教材,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知识水平及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听力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篇7

一关于《新纲要》的创新点

新、旧“纲要”都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 在性质上没有差别, 但在创新思想上, 《新纲要》在五个方面表现出了它的与时俱进:

第一, 将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突出了体育课程身心参与、从事练习并承受运动负荷的实践课程特征。中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 彼此间差距相当大, 指导纲要的制定者们显然知道这一点, 故放宽了要求, 兼顾了差异, 但是推广这种具有革命性的改革的做法值得商榷。总体来讲, 它首先试点, 然后推广, 试点的学校多是重点院校, 这给在地方院校的推广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阻力;另外, 改革工作从第一线全面开始, 但作为师资来源的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明显落后于改革实践, 改革的外部管理环境落后于改革实践, 致使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 不论长幼都很难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

第二, 将课程目标层次化, 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进了大学门就按一个标准培养人”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褒扬了以人为本、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别、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等诸多新的教育理念。

第三, 以三个“自主”明确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承认, 为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气氛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 在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类型和组织形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评价等四个方面都大大拓展了视野。

第五, 对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这五个领域目标的确定, 不仅是贯彻中央《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直接体现, 对“体育是手段, 健康是目的”的最佳诠释, 也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吻合, 为长期困惑人们的大中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 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二《新纲要》制定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纲要》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 将学生的发展、成人成才放在首位, 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2]正是基于这一点, 《新纲要》将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运动技能和参与意识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因此, 《新纲要》恰当地处理了学生本位、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 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使体育课程更符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充分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 即一方面把身体运动作为对自身进行改造的手段, 另一方面又追求身体运动本身对人的积极作用和美的价值,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也是《新纲要》课程目标的创新之处, 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受多方面影响的、交互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被称为“政策”的“主意”转化为行为———社会行动 (Ottoson&Green, 1987;Wenger, Mc Dermott, &Snyder, 2002) 。因此可以看出, 课程改革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及个人因素) , 也牵扯各级人力的参与 (管理人员、课程制定委员会参与人员、教授、学者) 。《新纲要》制定和出台同样有着特殊的背景, 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纲要》正式颁布离《旧纲要》的颁布时间已过去整整10年。这10年来, 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培养人的理念、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为主体、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等诸多新的教育观念得到普遍的认同, 涌现了不少新的教学模式、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这些变化使中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成为必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5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指出由于主客观原因, 现行的教育观念、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 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3]《决定》还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式《决定》, 对体育而言, 这是首次。因此, 《决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是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是新世纪国家对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同样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这样, 自然而然需要一个与之相衔接、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新纲要》的出现。《新纲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是继承了《旧纲要》的合理内核而创新发展的结果, 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然, 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新纲要》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健康意识的培养, 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健康带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对于学生来说, 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 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 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 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闲暇锻炼时间减少, 导致了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升高。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 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几种常见疾病 (低血红蛋白、龋齿等) 的患病率继续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必须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抓起。这一点国内外已经达成共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体育课名称改为健康与体育、保健体育、体育与健康等, 表明了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变化。《新纲要》在强调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同时, 突出了三维的健康理念, 即通过接受体育教育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发展, 充分反映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思想。

三如何辩证地看待《新纲要》

《新纲要》相对于我们传统的课程教学而言, 是一个新的事物, 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但它不是空穴来风, 它还是有着比较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探索作为基础的, 它之所以引起了许多的疑惑, 这是新旧事物之间发生交替转换时的斗争表现, 它在某些方面比较超前的认识, 反映了制定者或推行者矫枉过正的思路与想法, 我们的体育课程在发展的道路上, 改革、创新与传统、经验是永恒的一对矛盾,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传统和经验, 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在研究它们之间进行的转化或发展中,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斗争形式, 要正确认识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绝对地否定, 也不能绝对地肯定,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对立统一的思想作风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工作朝着我们的良好愿望发展。

“健康第一、科学全面、全体发展”是新世纪对人才质量的时代呐喊, 大学体育课程在体现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 在健身价值上, 它是最后的正规性学校体育教育, 在人文价值上, 于个人, 于社会,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处处闪烁着“奋斗、自由”“竞争、和谐”的体育文明之光。

《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突出了“健康第一”的工作指向, 坚持宏观控制, 抓大放小的工作思路。在具体推行时, 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问题会很多, 但笔者认为,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领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抓住《纲要》“学生主体性”的人文精髓,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符合客观发展条件的体育课程观, 然后要坚持尝试, 不断进取。这种体育课程观不再是单向的维度, 它来自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的维度。如果我们为了某种利益, 仍在坚持争论《纲要》的合理与否, 徘徊在改革与保守、行动与等待之间的话, 时代发展的浪潮一定会把我们掀翻。少点争论、多点理解,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才能在实践中真正把握《纲要》的先进性思想, 发挥《纲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影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108.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林志超.普通高校两个“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异同[J].体育学刊, 2004 (1) :75.

小学英语社团课程纲要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考

中共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新的改革方向,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着力吃透教材,使教学更具实战性,更贴进行学生的实际。笔者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做以下思考。

一、明确时间界限,找准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通常意义上,史学界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至今的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划分了中国近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节点为现代史;1949年至今为当代史。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书中的划分有所区别。“纲要”中体现的时间节点是始于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代史,之后为现代史。要在学习“纲要”的导论时,将时间点划分和基本线索厘清,以便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

二、避免重复教学,突出重点侧重学术性

与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相比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字数变少,课时压缩。要避免高中教学的图文并茂式,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突出学术性。对于中国古代文明,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点到即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殖民侵略,要明确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在第一章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中国落后挨打的实质,中国在受侵略中的灾难以及反抗斗争。第二三章则侧重于中国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出路的同时,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引领学生明确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来完成中国历史的改革。

要从高中的“是什么”的问题向“为什么”进行转变,强调“纲要”的学术性,侧重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要以前沿问题研究为基础和核心进行探讨。

三、要明确教学特色,区分对待该课程与其他两课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热爱国家的情愫,科目内容有相互联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存在重复性内容较多。二者起点均已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渗透的主旨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建设等,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侧重于改革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纲要”与“概论”在讲述同一问题时也各有侧重。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这个章目而言,“纲要”以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为核心,而“概论”以理论内涵为核心,二者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在学习“纲要”过程中,以规律性为学习重点,要“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概论”则是对历史的升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四、凝练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处于中心环节。教师要将个人的魅力体现于教学中,唤醒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喜爱。

首先,教师要坚信马列主义,才能打动学生相信。教师要将《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老前辈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一个宝就是《资本论》,三个上就是床上、车上、厕上。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一天不看《资本论》,浑身不自在。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使他的讲授理直气壮,活灵活现,深入浅出,学生乐于接受,学有所得。

第二,要跳出就理论讲理论的模式,与学生相关联,与当前重大事件相关联。教师上课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年代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必要的课程变革,要对学生的状况充分调研,才能深层次的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这门课程更具价值。要敢于剖析历史,敢于“刺激”学生,以第一章为例,教学重点是帝国主义入侵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敢于评价帝国主义入侵的功与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为中国的发展做了继续和储备,但进程被打算,中国沦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要热情饱满,聚精会神,全身投入,感染学生。学生在热情饱满的教学态度感召下,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教学中来,这种政治激情的感染力能够迸发出鼓动性和震撼力,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持久。

参考文献:

[1]李松林.“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7.4.

[2]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回溯提升教学法探微[J].吉林教育,2007.1.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选题下一篇:简述PC塑料的注塑加工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