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课程

2024-10-16

显性课程(通用10篇)

显性课程 篇1

英语课程改革是现代英语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几年来,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英语课程的显性和隐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推进了学校英语课程改革;但是, 由于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不少学者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对立起来, 要么只强调一方面, 而又忽视另一方面, 要么是两类课程“各施其职”, 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利于很好地发挥英语隐性课程应有的作用。

一、英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或正式课程, 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 或者说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 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由于学校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不是学生的单个学习, 而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 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 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尽管这些内容并不是学校的规定课程, 但学生们在参与规定课程学习的工程中, 学生们还体验着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这就是所谓的“隐性课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的论文, 随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隐性课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原因在于, 许多学者认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 (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 , 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

事实上, 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 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 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 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关系密切, 可谓难分难解, 学生经验的成功与失败, 愉悦与伤悲, 都会受到学校英语隐性课程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 都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正式课程较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层面, 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的学习, 但两者之间也互相影响;显性和隐性并非固定一成不变的,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某些隐性部分一旦被人充分认识, 通过分析、反省, 给予重视和肯定, 会转为显性。反之, 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 也会转为隐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互动互补的, 而非主从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 使学校课程由显性到隐性的深层发展, 范围也不断扩大;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是反面的, 也可以是正面的;既可以妨碍正式课程的发展, 也可以促进正式课程的发展;既可以破坏正式课程, 也可以充补充、完善正式课程。理想是两者处于和谐状态。

二、隐性课程显性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于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 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 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因此, 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 具有隐含性特征。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涉及范围的广域性。除显性课程之外, 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 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于其中。二是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 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教育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潜在的”俗称“看不见的教育”。三是影响的潜在性, 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 如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等等, 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这些影响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显性出来。四是结果的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非预期性的, 其因果关系非常模糊, 同时, 隐性课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领域, 而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 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很大程度上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显性课程其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显性课程作为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 也就是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 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尽管隐性课程有印象深刻、影响持久等方面的一些优点, 但由于隐性课程的潜在性、隐蔽性、难量化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使得隐性课程作用发挥缺乏计划性、组织性, 英语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基于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隐性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措施促进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识, 引发学生的兴趣。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符合现在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 这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 依照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来进行教学。这是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第二,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快速提高学生的认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 这不仅有助于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的传递, 特别是教师认识高度和分析问题的客观性, 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英语的学识性, 使学生对英语既有了新的认识, 又改变了以往对于英语教学认识的偏见思想, 从而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视角来认识问题, 这就更充分是说明了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的必要性。第三,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范畴,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近几年提出的最新概念, 它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创新, 为开发英语隐性课程, 有效发挥英语隐性课程的影响作用, 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英语隐性课程知识的传播, 英语隐性课程积极影响作用的发挥, 都需要一定的载体, 需要不断丰富了教学内容, 有一定的内在知识的传达。同时,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还在于通过对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传达和相互之间的交流, 不断稳固知识框架, 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有较强综合能力人才对英语教学实践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因此, 为了更好地、更加直接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有必要促使隐性课程显性化, 在挖掘隐性课程的同时, 积极寻找载体, 以增强英语隐性课程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从而使英语隐性课程教育效果显性化。

三、结论

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操作是指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有目的预设和系统性规划, 使之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 强化其正面性效能, 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如何实现英语教师的隐形知识显性化是未来英语教学的关键, 同时也是促进英语教学不断创新的新途径。

摘要: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 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隐形课程显性化, 不仅有利于增强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而且有助于教师不断的补充知识, 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良性促进。

关键词:英语教育,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显性化

参考文献

[1]谢晓斌.英语教学中英语意识与隐性课程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0) .

[2]白静.新英语课程观下对英语隐性课程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3]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课程与教学研究, 2010 (1) .

显性课程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创新课程

21世纪是创新型社会,社会各届及用人单位都期盼着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大量拥现。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颁布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不仅仅将其落实在文件制定及制度建设上,更着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根本保证——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1.关于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

目前学术界关于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上海科技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陈敬全、孙柳燕编著的《创新意识》一书认为创新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1;学者赵建华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体现2。学者余琨把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定义为:是一个人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或者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包含了动手和动脑的两个方面,同时需要培养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综合专业知识的全面素质,是个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关键3。

2.关于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

本文认为实践创新能力属于实践能力范畴,是实践能力的基本,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论基本观点来看,先有“实践”而后有“思维”,即创新思维应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进而转化为能力。其次,能力即个性心理特征4,“实践创新能力”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特定的新概念。笔者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指的是主体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包括独到见解、独特方法),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的理解

时至今日,对“课程”一词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尽管对课程的认识仁者见仁,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大定义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目标”,本文在课程定义的计划维度基础上,结合当前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主体观、整体观、建构观,强调课程主体经验状态的变化和学生主体经验的自我建构,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获得整个经验系统的计划或方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指:在一定学科背景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生产素养、创造发明素养,使学生获得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能力的计划或方案。既包括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论课程也包括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课程。本文认为,判断一门课程是否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关键是在于该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是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设置现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根据上述对课程的概念的理解,贵州师范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显性课程,主要包括“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类学科竞赛及技能竞赛、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

1.“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课程体系

贵州师范大学2013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通识必修模块和通识选修模块,经过统计分析,通识必修模块的《计算机基础》《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4%;通识选修模块,根据2014-2015学年度开设的课程统计,共开设290门,其中57门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占总学分比例1%。专业课程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本学科基础科课、专业核心课程、发展方向课程,其中发展方向课程属于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应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12%;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包括通识类综合实践课、专业类综合实践课、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均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15%。

2.以实践技能提升为目标的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据本文对课程的界定,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方案,属于学校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校连续6年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通过各班赛、院赛、校赛,层层选拔与学校随机抽选结合,仅校级竞赛学生的参与人数约750人次。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仅2014年,学生共获全国奖项16项,省级奖项81项,校级奖200余项。学科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

3.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2012至2014,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启动了四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工作。2013-2014年共计建设国家、省级项目63项,共计建设经费共69.7万元。同时,2013-2014年学校自筹60万元经费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共计约190项,作为省级和教育部项目的孕育项目。在校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人数近千人。

nlc202309011443

4.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重要载体 ,多年来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目前共创设有理论学习、社会科学、学术科技、文学艺术、志愿服务、体育健身、其它七类社团70余个,其中校级学生社团40余个,院级社团30余个,会员8000余人,并且会定期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同学。学校科技园的学生创业园,对学生创业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搭建平台,同时还设有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的平台和机遇。

三、存在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校目前关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主要是“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类学科竞赛及技能竞赛、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各个课程模块自成体系,相对零散、互不关联、互不衔接。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学时,课程之间的先后应有逻辑关系,但目前学校该类课程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个别部门承担的该类课程具有随机性,有国家政策支持就开设,没有相关政策该类课程很可能不能连贯开设。

2.教学方式固化,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注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多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学生自主实践较少,逐渐形成被动的学习方式;到了大学,即使学校倡导学生运用多种现代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但长期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了校固有学习模式,学生更喜欢从教师口中得到一个固有的答案,同时教师为了“有效”教学,往往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模式缺乏实践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

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察,一般是本门课程期末成绩。但学科竞赛类课程的学费核算主要参考该竞赛的级别和学生的获奖名次,未对教师和学生在竞赛前付出的努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作形成性评价;科研项目类课程的学分核算主要参考该科研项目立项单位的级别和项目的类别,对学生申报过程中形成的实践创新能力没有形成性评价。校园社团活动更是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因而难以把握在社团活动类课程学习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4. 创新项目比重偏低,经费投入不足

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经费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仅教育实习经费文科生平均600元、理工生平均800元,实践创新课程经费投入有限;学校每年投入各类竞赛的总经费约30万元,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则是学校与国家形成1:1的配套经费,此类活动虽有经费保障,但涉及面窄,可参与人数有限。经费问题更是牵制学校各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学校社团的经费来源大多是社团会员自筹,金额较少。

5. 学生意识淡漠,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及家长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学生自身也缺乏实践创新的主观意识,即使脑海里闪过实践创新的想法,也很少付诸实践。对各类竞赛参与积极性不高;如2014年,学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申报项目的数量刚刚满足方教育主管部门划拨给学校的申报数量;最后,各种社团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社团活动也没有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构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体系,优化不同课程资源,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及提升奠定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效整合“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与技能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效资源,建设互衔接、相互补充、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

2.注入现代教育理念,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要引导学生改变初高中期间固有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论课要善于启发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实践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性课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尝试和探索,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吸引学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目前学科教学活动中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发展,并且会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即使平时不努力也能在期末考中通过;而竞赛评价机制如果只对结果进行评价,不仅会忽略学生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等,还会对结果不好的学生造成打击,从而失去参与竞赛热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因此,要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学科考核方式上可尝试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而在竞赛评价方式上,应从终结性评价转变成形成性评价。此外,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学校应完善社团管理机制和条例,并且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社团工作评价体系,使社团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更好服务学生。

4.拓宽筹资渠道,增加经费投入

第一,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本科教学综合实践基地,为本科教学综合实践课程节俭经费。第二,要建增加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学校一方面可以争取国家、省教育厅的经费支持,积极参加国家、省教育厅主办的竞赛项目,认真申报国家、省教育厅的立项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及立项建设的训练项目。第三,鼓励和引进企业、服务行业为学校提供经费相关公费支持。第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吸引社会优势资源,为学生实践创新争取企业的经费支持。

5.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实践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创新精神,极调动学生潜能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实践创新课程的学习和活动中,并创造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实条件和课堂氛围;在各类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上,积极引导和动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实践创新,并给予技术和理论上的指导;严格把关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淘汰流于形式的社团活动,鼓励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 .

[2]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J]. 南京:江西高数,2009.

[3]余琨.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4]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1邱菊,吴英兰,章婕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校学生;吴晓宁,通讯作者,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贵州贵阳 550001,籍贯:陕西西安

项目经费:项目是贵州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0663027

显性课程 篇3

职业学校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白。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之地,这就成为了学生的另一种明智选择。笔者认为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自觉地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通过在职业学校中的教学经验与感悟,笔者感悟到了课程在职业学校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看到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学校要善于运用显隐性课程培养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综合的素质。笔者试着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角度谈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感悟。

一、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闪光点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都提到教育日程上,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还要有社会价值观、责任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的教学来完成。因此,怎样构建完整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不但需要有计划的显性课程,还要有多样化的隐性课程。

1. 显性课程的魅力

在信息化的社会,科技发达带来了多样化的课程,课程是学校之灵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两大支柱,有各具特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笔者感受到书法、音乐和上机操作等课程明显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亲自教授书法课程,书法的学习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灵感源泉,笔者体验到学生从一无所知到孜孜不倦的热情,从基本的书法常识:买毛笔、墨水、纸张等,到横、竖、撇、捺、字、词的学习,最后形成整幅作品,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常常能看到学生大显身手的情景。通过一个学期一笔一画的书写,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常识,也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摒弃了粗枝大叶、马虎等毛病。

另外,在计算机上机课前15分钟,每次都可望见密密麻麻的人堵在门口,拥挤现象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有时下课铃响许久,学生也不忍离去,宁可不休息,也愿意花些时间学习他们喜爱的课程。另外音乐、体育等艺术类课程,也深受学生欢迎。

2. 隐性课程的精彩

隐性课程内涵与外延如此广大,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很精彩。首先,要通过教学手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教授学习知识;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教学生做人。而职业学校隐性课程的精彩还集中表现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上。

其次,开设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一是学术性的活动,如看新闻联播、读报、辩论、演讲、写作等。二是娱乐性的活动,如教唱、校园歌手大赛、春游、秋游等。三是体育性的活动,如篮球赛、拔河比赛、运动会等。每晚收看新闻联播活动,学生可以从新闻联播中了解最新的新闻,得知最新的社会发展动态;每周二、四、六的读报活动,把最新的娱乐、生活、科技等知识传递给同学,对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十分有益。每周一、三、五的唱歌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由报名,充当音乐教师,教授最流行、经典和古老的歌曲。这些活动,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学生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最后,学校通过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通过人性化的环境设置来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构筑有感染力的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学校的校训、校歌、校风、优秀教师等来整合精神文化;通过校纪校规、校园制度来约束和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

这些活动像清新的空气,弥漫在整个校园中,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像烂漫的鲜花,开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健康成长。[3]

二、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看似有组织,有计划,实际上存在一些问题。

1. 显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如英语、语文、数学等纳入教学计划内的显性课程,学生很排斥。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老师费尽心思调动课堂气氛,学生的热情也只在短短的瞬间,望穿秋水般地等待铃声而心神不定、不断瞌睡寻找周公、身在曹营心在汉神游室外等情形屡见不鲜。如果说兴趣是影响学习的因素,那难道所有同学会同时喜欢书法、音乐等课程?事实并非如此,今日课堂,显性课程占有很大份量,而实践课程的学习确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轻松自由的课程,并非爱好。

学生排斥显性课程,是教师、学生、还是课程的问题呢?可以说,是三者问题的交织,是原本设计显性课程时就存在问题,没有跟上社会变化和科技发展。这种课程设计原本就不符合学生的兴趣与要求;所以显性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兴趣是最大的导师,像金庸写的《雪山飞狐》进入高中课本,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也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不应该遭遇学者批判,我们要换个角度试着接受这种改变。职业学校,不要施加文化课程的压力,以免学生产生畏惧,而应开设更多有选择、学生感兴趣、对实际生活有意义的课程。教师也要提高课程意识,自觉加入课程改革队伍,使课程能赶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2. 隐性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隐性课程是潜在课程,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赋予隐性课程更广博的外延与内涵,职业学校教师忽视教学,学生厌恶学习等现象是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外,学校通过融入社会的隐性知识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出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

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企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校给学生提供实践工作的机会,通过实习,学生更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学校也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进市场、下工厂,支持学生与企业主动联系、主动交流。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动手能力,培养的技术人才很受企业欢迎。但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打起职业教学的幌子,利用学生做劳工,送去工厂卖苦力,也美其名曰学习,同时,还打出优惠政策,学生上学不收学费,其实,不过是将学生送往工厂打工获得的廉价工资来抵作学费,更可恶的学校还从中捞取中介费。这样的学校是一块毒草,也是恶魔,既延误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吞噬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没习得应得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让学生对本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产生了怀疑。

这种隐性知识,学生不但毫无收获,还深受其害,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要明确办学方针与理念,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为了声誉做昧心事,为利益毒害学生。

三、对解决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问题的对策

1. 加强文化知识学习,规划显性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学生技能学习,轻视文化知识学习,学生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水平明显低于高等院校。但职业学校终归是一所学校,文化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也是一所学校应当要培养的。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上,中等职业学校远没达到职业学校的要求,学生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厌学情况十分严重。中等职业学校要规划显性课程,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教授学生知识的习得方法,这样,文化知识的传递才能绵绵不断。另外,对于学生的人品、社会责任感、世界观、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也是教师所不能忽视的。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保证文化知识的获得。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才可能加速知识的整合。

2. 完善隐性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丰富多彩,中等职业学校不能把隐性课程局限在校园文化与课外活动上。教师是引导学生攀登成功的巅峰的第一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言行举止、人格信仰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更健康、全面地成长。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良好隐性课程的一条途径,学校可以让广大教师投入教学研究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样化的隐性课程建设。

另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灵魂的塑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细致入微,不断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显性课程之力来完善隐性课程。在显性课程中间接地传授隐性知识,通过显性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学校也可以树立全体教职员工是教育者的思想并优化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开发隐性课程,给师生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氛围,使师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能。也可以通过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环境等隐性课程,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相促进,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全新经济形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指导理念。[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相结合,才能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显性课程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稳固的文化知识,然后将知识运用到隐性课程中,这样才会完成更高水准、更高水平的任务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都起到最大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规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更多的特色吸引学生。虽然中国已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但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永远是无法满足的。一个国家,光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不健全的,如果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中的某一环节薄弱或跟不上变化,对于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都是有缺陷的,整个教育系统也会陷入瘫痪状态。因此,只有打造中国职业学校的品牌院校,健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构建精彩的教育,营造繁荣昌盛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周济.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07 (5) .

[2]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 劳动部师资培训基地研究会编.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J].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20.

[3]吴言.职业学校课程活动与素质教育[J].

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篇4

隐性知识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关键的知识,它们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有创造价值,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创新更有赖于他们固有的隐性知识。通常一个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三到五倍之多。如何挖掘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并促进其显性化是知识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企业知识管理亟需解决的瓶颈。本文就将结合AMT在知识管理领域长期积累的咨询经验来探讨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几种方法。

隐性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隐性知识是和显性知识相对的,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它代表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难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

按照是否与业务相关,可将隐性知识分为技能类隐性知识和信念类隐性知识两类。技能类隐性知识与业务直接相关,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问题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信念类隐性知识和业务间接相关。

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显性化,可将隐性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文档化的隐性知识,一旦某个经验被员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够阅读学习并快速掌握经验;第二类是较难文档化的隐性知识,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员也难以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人-人(people to people)的模式实现。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意义与策略

对于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员工通过经验累积起来的隐性知识,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保护企业知识资产,避免因为员工流失带来的知识流失风险;同时,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加快培养新员工。

对于个人而言,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够促进个人成长。虽然个人将隐性知识分享给其他组织成员可能会使自己的工作优势受到威胁,降低个人的专家权,但是整体而言也给个人带来许多优点,例如:可以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可以分享企业的共同利益;可以获得与企业激励系统的回报。

隐性知识要实现由个体到组织、由组织到个人的不断循环与深化,应重点参考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塑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知识共享文化;

紧密结合业务流程;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建立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高效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

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有组织统一梳理、在业务流程中获取以及通过人际化方式实现等三种方式。

1.组织统一梳理的方式。

企业组织对隐性知识进行统一梳理,首先要梳理出隐性知识点,把隐性知识点对应内部可求助的专家,再进一步,就需要组织知识贡献者(知识专家)把隐性知识点显性化。企业可以定期(例如每年)组织隐性知识梳理工作。

可以按照职能和项目两种类型梳理隐性知识点。

职能型隐性知识指与企业部门的职能或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由承担这些职能的员工掌握的知识。职能型隐性知识梳理的内容一般包括:职能分类分级、隐性知识点内容、现在的知识管理方式、建议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还是需求的知识、贡献知识的人员等。

项目型知识梳理方法是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切入,按照任务的阶段、类别、隐性知识点类型,系统地清点出工作中所有需要的隐性知识。项目型隐性知识梳理内容包括:该工作任务阶段的划分、隐性知识点具体内容、已采用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还可以采用的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需求的知识还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贡献知识的人员等。

以上两种方式梳理完成后,就要针对优先级比较高,可以文档化的隐性知识点,组织相关贡献者做整理工作,作为内部的最佳实践。

2.在业务流程中获取的方式。

由企业统一组织梳理隐性知识点的形式具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本身投入成本就比较大,不能作为常态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下梳理出的隐性知识点全面性也就无法保证,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或某个项目中都可能出现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作为第一种形式的补充,企业有必要结合业务流程,制定常态化的规定和机制,促使隐性知识能够不断地从流程中获取、积累和沉淀。

(1)通过工作总结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部门或者项目组定期做的总结、暴露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传统的总结报告采用叙事的方式,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点散落在整体的文档中,不方便知识使用者查找相应的知识点,通过纪要标题检索或者全文检索查找效率低,使得积累的知识都得不到利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总结的成果进行结构化的存储。部门或者项目组完成总结后,需安排人员将项目总结中的“最佳实践”部分、“问题、分析、措施”部分进行整理,分别放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最佳实践库和问题库中,以方便查阅使用。

另外,利用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或在业务系统中设置相关规则的方法,增强流程中重要节点隐性知识采集的执行刚性。即员工在流程中的重要节点必须要提交相关的隐性知识文档,否则就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或项目不能完成结项审批。例如,知识管理员可以进行项目知识审计,如果在项目结项阶段没有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提交项目总结,则该项目不能结项。

(2)通过问题事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企业中,经常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如果当该问题事件出现时,把该问题事件和解决方案能及时储存并传播给相关人员,将有效的减少重复发生的机率。

案例1:在某核电站工程建设单位,为了避免不同的项目上重复发生问题,按照问题的影响程度对问题进行分级,达到一定级别的问题(例如出现NCR不合格项)必须在内部的经验反馈系统中进行录入,描述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知识管理员根据问题的专业类型推荐给相关人员阅读,员工是否阅读该经验反馈在系统中都有显示。

案例2:针对IT运维服务系统知识库,为保证知识库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要求在IT运维服务系统派工后技术人员后,技术人员必须把事件或问题与知识库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建立关联,如果知识库中没有相同的解决方案,该技术人员则需要重新创建解决方案并建立关联,事件或问题必须与解决方案关联并解决后才能关闭。这样使熟练技术人员的运维经验不断的沉淀到知识库中。

3.人际化方式。

人际化方式指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播,如果采用WEB2.0相关技术,让员工在系统中进行交流就自然地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这种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传播等诸多优势。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1)知识社区。

知识社区指按照技术领域、部门、项目或其他主题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论坛,员工可以针对此主题进行交流,它是企业非正式交流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企业在推行中经常遇到的人气低迷、员工交流不热烈等问题,可通过合理版块设置(不但设置专业技术版块还设置生活娱乐类版块)、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定期精华整理、灵活的技术实现等途径解决。

(2)博客。

通过博客可以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发表博客没有字数限制,能够较全面地阐述知识内容。在企业内部,有大量知识输出的知识专家适合建立自己的博客,快捷地发布自己的经验技巧,树立个人品牌,但博客不适合于对所有员工的推广。

(3)微博。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其次,即使不发言也可以收听对方的微博,所以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通过微博的平台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他背后的知识;再者,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发布自己的信息,使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

(4)WIKi。

Wiki 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 站点可以由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与探讨。Wiki 的另外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提升的功能,用户发现一条信息有错误,自己可以动手改正,如果改得不正确,别的读者也可以参与修改。在Wiki 平台上,每个人都是编辑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受益者。

(5)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是一种互动式的知识分享平台,提问者提问后,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然后提问者选择最佳答案,关闭该问题,回答者将得到奖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在知识库中找不到答案,员工可以在知识问答中提问,知识专家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知识管理员跟踪所负责的领域的问题,组织专家解答,直到产生最佳答案。

(6)内部演讲。

内部演讲是组织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的交流与培训活动,是互相学习的渠道、充分共享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有利于经验的交流与思想火花的碰撞。内部演讲在企业应用较为广泛,企业各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内部专家给员工做演讲、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些专家们的技能。培训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为了方便知识的传播,演讲者应准备课件,组织者应做好会议纪要,内部演讲后,把课件、会议纪要、视频、录音等相关资料保存到知识库中方便该知识长期的共享。

结束语

三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在企业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适合的隐性知识类型如表1。

几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的发生频率、对系统的依赖性、操作难易程度和推行难易程度不同,具体比较见表2。

建议在企业中首先推广在业务流程中获取的方式、内部演讲,然后再推广知识问答和组织统一梳理方式,最后推广知识社区、博客、微博、WIKI等方式。在技术实现方面,应有很好的用户体验,例如在知识库、论坛中发表知识或者评论时,可以同步在博客、微博等栏目中发表。

显性脐带脱垂14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分娩总数22 297例, 其中发生显性脐带脱垂14例, 发生率为0.06%, 人院时已诊断为显性脐带脱垂3例, 住院期间确诊11例。年龄18岁~40岁, 平均28.8岁;初产妇12例, 占85.7%, 经产妇2例, 占14.3%;定期产检7例, 占50%, 不定期产检或未行产检7例, 占50%;单胎13例, 占92.9%, 双胎1例, 占7.1%;新生儿体重≤2 500 g者6例, 占40%, >2 500 g者9例, 占40%;孕周<37周者5例, 占35.7%, 孕周≥37周者9例, 占64.2%。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 重度窒息3例, 死亡1例, 正常新生儿7例。

1.2 诊断方法

显性脐带脱垂常发生在第一、二产程, 临产前很少发生, 本组病例的诊断均直接看到脐带脱至阴道口或阴道口外, 或是阴道检查时触及条索状有动脉搏动的脐带而确诊。14例产妇有3例入院时已发现脐带脱出于阴道口;其余11例在试产过程中人工破膜后窥阴器下直视看到脐带, 或自然破膜行阴道检查触及条索状、有搏动感的脐带从而确诊。

2 结果

2.1 胎先露与脐带脱垂

本组病例中头先露7例, 占50%;足先露5例 (包括双胎足先露1例) , 占35.7%;肩先露2例, 占14.3%。

2.2 显性脐带脱垂其他高危因素

本组病例中脐带长度45 cm~80 cm, 平均长度57 cm, 脐带过长者 (≥80 cm) 2例 (14.3%) , 胎膜早破8例 (57.1%) , 胎头高浮5例 (35.7%) , 早产5例 (35.7%) , 经产妇2例 (14.3%) , 双胎1例 (7.1%) , 产程中行阴道检查发生脐带脱垂5例 (35.7%) 。

2.3 处理方法

本组14例脐带脱垂发生在潜伏期7例, 活跃期6例, 宫口开全、先露S+1者1例, 诊断后均立即给予孕妇吸氧, 抬高臀部, 取头低臀高位, 交代病情, 建议立即手术终止妊娠。除1例患者 (18岁, 未婚, 孕32周) 坚决拒绝手术, 行臀牵引术助娩, 其余13例患者头先露者消毒外阴、阴道后, 用手上推胎头, 以减少胎头对脐带的压迫, 严密监测胎心, 保证胎儿存活的前提下, 尽快剖宫产将胎儿娩出。

2.4 围生儿预后

13例 (其中双胎1例) 剖宫产新生儿 (共14个新生儿) 均存活, 其中轻度窒息3例, 重度窒息3例, 正常8例, 1例臀牵引胎儿死亡。

2.5 诊断至胎儿娩出时间 (DDI) 与围生儿结局情况

通过对本组14例脐带脱垂 (其中双胎1例, 共15个新生儿) 进行统计, 分析DDI与围生儿情况的关系。显性脐带脱垂时间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DDI>30 min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7分者占83.33% (5/6) , 显著高于DDI≤30 min患者的22.2% (2/9) ;且前者有1例围生儿死亡。见表1。

3 讨论

3.1 脐带脱垂的发生率

国内外脐带脱垂发生率报道不一, 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1%~0.6%[2], 国内报道为0.4%~10%[3]。我院自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10年间共发生脐带脱垂14例, 发生率为0.06%, 较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均低, 这可能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经产妇比例较前下降, 产妇方面的高危因素也就相应下降;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们更加重视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胎位, 及时纠正, 胎位异常选择提前入院待产, 择期手术, 均有效降低了脐带脱垂发生率。

3.2 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

凡引起胎先露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完全, 均是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胎儿因素:胎先露异常、早产、低体重儿、多胎妊娠;母体因素:经产妇腹壁松弛、骨盆狭窄、胎头高浮;其他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脐带过长、前置胎盘;医源性因素:人工破膜、阴道检查。本文资料中, 胎位不正5例 (其中臀位4例、横位1例) , 胎头高浮4例, 双胎 (臀先露1例) , 合并羊水过多1例, 合并前置胎盘1例, 术后证实脐带过长1例。胎膜早破8例, 产程中行阴道检查发生脐带脱垂5例。

3.3 脐带脱垂的处理方法

一旦确诊为脐带脱垂, 孕妇立即面罩给氧, 增加血氧饱和度并通过胎盘血流提高胎儿血氧供应;取头低臀高位, 上推胎先露, 若宫缩较强可同时使用宫缩抑制剂, 最大程度缓解脐带受压;开放孕妇静脉通道, 补液改善宫内环境, 严密监测胎心, 根据宫口开大及胎儿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1) 若胎心存在, 胎儿成熟度可, 宫口未开全, 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 应选择剖宫产迅速娩出胎儿, 同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4]。 (2) 若胎心存在, 宫口开全, 先露部较低, 估计短时间内能经阴道娩出胎儿, 立即行产钳或者臀牵引术协助分娩, 否则应立即剖宫产。 (3) 胎儿孕周低, 估计不能存活, 或胎儿已死亡, 等待自然分娩。 (4) 脐带还纳术临床应用成功率低, 胎儿病死率高, 故临床采用较少[5]。脐带脱垂的发生紧急, 处理要求争分夺秒, 应选择经验丰富、手术技巧娴熟的医师尽快取出胎儿, 麻醉应选择时间较快的全麻或局麻;若确定胎死宫内, 应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经阴道自然分娩, 使产妇损伤降至最低, 同时仔细操作,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13例剖宫产终止妊娠, 围生儿全部存活, 结局良好, 所以对脐带脱垂患者在胎儿存活前提下实施剖宫手术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效果更为显著[6]。1例臀牵引病例情况是产妇18岁, 未婚, 孕32周早产临产入院, 入院后自然破膜, 宫口近全发生脐带脱垂, 交代病情建议手术, 但产妇及家属因考虑未婚手术对产妇的损伤及新生儿孕周低, 抢救治疗费用等问题, 坚决拒绝手术终止妊娠, 要求阴道分娩, 行臀牵引术, 新生儿出生后放弃抢救死亡。

3.4 围生儿预后

新生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脐带脱垂的时间和脐带受压的程度, 显性脐带脱垂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呈正相关。脐带完全受压7 min~8 min, 胎儿就有死亡危险, 故抢救脐带脱垂成功的关键是迅速解除脐带受压, 有效恢复脐带血液循环。国内多位专家都认为DDI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围生儿结局, 本组病例的统计结果亦证实了此观点, 有报道认为最佳的DDI是脐带脱垂发生后30 min内[7]。除此之外, 随着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提高及早产儿治疗水平的上升, 脐带脱垂围生儿病死率也在逐年降低。

3.5 脐带脱垂的预防

脐带脱垂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尤其要避免产科干预造成脐带脱垂。加强孕期保健, 做好产前宣教;积极治疗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 预防早产的发生;及时发现胎位不正并及时纠正;胎位异常可考虑足月后临产前剖宫产终止妊娠;加强产程观察, 严密听取胎心音[8], 操作检查要轻柔, 避免胎膜早破;破膜后应尽快听胎心, 如果胎心有改变应考虑有脐带脱垂可能, 应立即行阴道检查排除。严格掌握人工破膜适应证, 尽量减少产科干预, 人工破膜不可避免时, 应选择高位破膜。

综上所述, 脐带脱垂是产科少见的急症, 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及早诊断、有效处理, 对母婴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39.

[2]钟丽红.50例脐带脱垂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 2012, 12 (8) :90-9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12-213.

[4]熊薇, 周容.脐带脱垂预测及紧急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2) :101-103.

[5]董建华.脐带脱垂19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0, 27 (8) :610-611.

[6]王娜.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7) :157.

[7]钱志大, 杨小福, 翁碉.脐带脱垂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7) :443-445.

显性课程 篇6

以往对留守的关注视角, 不管早期还是后期对于留守问题的探讨, 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于空间上的留守, 也称作“显性留守”。

从心理层面去探讨留守的问题, 关于“隐性留守”的研究不多, 几乎是凤毛麟角; 可见的文献仅有戴庆、黄慧琼、卢志高 ( 2011) 等人撰写的《农村隐性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戴先任 ( 2015) 撰写的《谁来护佑“隐性留守儿童”?》; 文章都隐约谈到留守问题的另一个层面, 即“隐性留守”, 提醒人们要注意留守问题的隐蔽性, 但没有过多去解释和探讨“隐性留守”, 及“隐性留守”和“显性留守”的关系。基于此, 笔者尝试着透过本文去解释“隐性留守”的概念, 探讨“隐性留守”与“显性留守”的关系, 增加理解留守问题的多层次性, 拓宽看待对留守问题的视角, 应对和解决留守问题的路径。

二、“隐性留守”的内涵

( 一) “显性留守”的概念

学者钟涨宝在《农村社会工作》给留守儿童的定义来探讨“显性留守”的概念, 他将留守儿童界定为: 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累计达6 个月以上, 而被留在农村地区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无照顾的18 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①借助此定义, 笔者将“显性留守”定义为: 两种主体, 包括年轻父母与年幼子女、年轻子女与年老父母、夫妻双方, 因为工作需要等原因, 导致双方长时间, 在达6 个月以上, 分居两地, 没有机会见面的现象。

( 二) “隐性留守”的概念

1.“隐性留守”概念的探讨

严格来说, “隐性留守”它不算留守, 因为不具备“确定事实”, 即距离; “隐性留守”的前提是相关主体是居住在一起的, 是经常见面的。“隐性留守”是抛开距离因素去探讨的一种留守现象, 笔者主要从心理和行为交流去探讨“隐性留守”。

( 1) 心理留守。相关主体虽然居住在一起、经常见面, 但心理的归属是缺失的; 尽管可能一起交流, 但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互动都是缺乏感情投入, 真诚的程度非常低。从心理的角度来看, 双方在心灵上没有得到对方的慰藉, 在心灵上是孤独的, 即心理是相互留守的。

( 2) 言语留守。相关主体生活在一起, 但双方缺少或者缺乏言语交流 ( 包括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交流) ; 建议以30天为标准, 如果双方在达30 天以上, 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双方可能已经产生了“言语留守”, “言语留守”是导致“心理留守”的主要起因, 可以说是“心理留守”的报警器。

( 3) 非言语留守。非言语留守也叫肢体言语留守, 相关主体生活在一起, 但双方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肢体上的接触, 包括抚摸、拥抱、眼神的交流等肢体接触; 建议以30 天为标准, 如果双方在达30 天以上没有发生肢体言语交流, 可能已经产生了“肢体言语留守”, 非言语留守, 一定程度可能会加速“心理留守”的形成。

( 4) 陪伴留守。“陪伴留守”指相关主体尽管生活在一起、经常见面, 但很少或者从来没有一起去完成某个事情的现象, 包括一起吃饭、过生日、游玩等事情; 如果双方在达30天以上, 双方没进行过陪伴交流, 那双方可能已经产生了“陪伴留守”, “陪伴留守”的产生也是“心理留守”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的讨论, 可以将“隐性留守”分为两类, 一类是“心理留守”, 一类是“行为留守”, 包括以上谈到的“言语留守”、“非言语留守”、“陪伴留守”。

2.“隐性留守”的定义

基于以上的探讨, 笔者将“隐性留守”定义为: 两种主体, 包括年轻父母与年幼子女、年轻子女与年老父母、夫妻双方, 双方生活在一起, 因为工作等原因, 导致双方长时间, 在达30 天以上, 在行为交流 ( 言语、肢体、陪伴交流等) 上甚少或者没有; 心理上缺乏信任和交流, 心灵相对孤独的现象。

三、“隐性留守”与“显性留守”的关系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隐性留守”与“显性留守”的关系。

( 一) 产生的原因

“显性留守”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而“隐性留守”产生原因主要是社会压力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隐性留守”发生的原因相对复杂, 也相对隐蔽。

( 二) 产生的事实依据

“显性留守”主要基于是“确定事实”, 即空间和时间, 事实比较明确; 而“隐性留守”的基于的事实, 包括“确定事实”即时间, 和“非确定事实”, 即心理归属程度。

( 三) 相互包含关系

“显性留守”某一些部分是包括了“隐性留守”, 比如“隐性留守”中的“言语留守”, 即“显性留守”包含某种类型的“隐性留守”, 但“隐性留守”, 不可能包括某种类型“显性留守”。

( 四) 相互的发展关系

“隐性留守”的发展可能带来确定事实上的“显性留守”; 长时间的“隐性留守”, 导致心理上缺失达到一定程度, 双方的感情不在, 可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 比如离家出走、家庭暴力、离婚等。

摘要:以往对于留守的关注, 更多集中于确定事实留守, 即“显性留守”, 更没有更多去关注假性留守, 即“隐性留守”;使得部分留守人群被忽视, 增加社会稳定的成本;本文主要探讨“隐性留守”概念和“隐性留守”与“显性留守”的关系, 以期增加人们看待留守问题的视角, 拓宽解决留守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留守,显性,隐性

参考文献

[1]戴庆, 黄慧琼, 卢志高.农村隐性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金山, 2011 (5) .

[2]王志方.“留守”别解[J].语文学习, 1993 (5) .

显性课程 篇7

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要求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 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基金, 当投保的机构出现支付困难、破产倒闭或其他经营危机时, 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的制度。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世界上最早的存款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为了挽救大萧条中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 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根据这一法案在1933年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 1934年开始实行存款保险, 从而开启了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M. Friedman) 高度评价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存款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是1933年以来美国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和金融创新的推进、金融风险的加剧, 很多国家纷纷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 与金融监管当局的事前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共同构成了发达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防止挤兑, 大大降低了单个银行的危机发展成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同时存款保险机构往往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 并及时提出警告和建议, 这就有助于保障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2008年金融危机中, 美国有数百家银行倒闭, 但并未发生挤兑和大面积倒闭现象, 存款保险在其中功不可没。但是, 由于构成存款保险的三方当事人即存款保险机构、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 主要是存款人的道德风险和银行的道德风险, 这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严重弊端, 也是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大争议所在。具体而言, 存款人的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益提供了保护, 存款人往往不再关注银行的经营业绩和业务活动, 缺乏对银行风险监管的积极性, 甚至缺乏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提出的积极性, 这就使低效率、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银行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保险费增加了银行的营运成本, 以及存款保险机构会帮助其承担一部分损失, “无后顾之忧”的银行追逐利润倾向于从事高风险、高盈利的业务活动。

2 关于在我国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即政府以国家信用为银行全额存款提供100%担保, 当银行出现问题时由国家财政为其买单。因此, 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指把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转变成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把政府担保变为商业担保。当然, 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与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居于垄断地位、金融体系相对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 也在一定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下, 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事实上, 1993年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经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 保障社会公众利益”;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2012年7月16日,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 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在我国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将存款保险定位成一种强制性保险, 必须纳入所有商业银行。

由于大型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担保, 通常认为不存在破产倒闭的可能性, 纳入存款保险只会增加成本, 因此对于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性不高, 中小银行为了提高其信誉则希望纳入存款保险。但如果只让中小银行加入存款保险, 中小银行的经营成本会高于大银行, 反而会使得中小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活动, 发生道德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应该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 要让所有的银行都加入。

第二, 应实行差别费率和限额赔付, 防范道德风险。

首先要考虑银行在资金实力和风险大小方面的差距, 根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缴纳保费的能力和不良贷款率、风险等级制定合适的有差别的各档保险费率, 不能太高以致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 也不能太低以致存款保险基金不足;其次, 为了降低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应实行限额赔付, 即在最高限额以内的存款全额赔付, 超过限额则只能按限额赔付, 也就是通过将大额存款人暴露在风险中促使其关注银行的经营, 当然这也需要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

第三, 要健全商业银行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尽管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股上市等措施, 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有时并不能根据自身的利益而只能按政策意图办事, 从事一些低盈利、高风险的活动, 这显然与存款保险制度下各个银行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的要求不符。因此, 要健全商业银行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尽量减少行政干预。

第四, 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公平竞争的银行体系、完善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等配合的, 因此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不可一蹴而就, 要循序渐进, 寻找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

3 在我国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一, 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特别是限额赔付下, 存款人和商业银行由受国家全额担保降低为受商业部分担保, 保障程度的降低将促使存款人更加关注银行的经营、银行更加注重自身的风险和收益的均衡, 从而降低道德风险。

第二, 有助于银行之间公平竞争。

由于大银行在其资金实力、规模和技术等方面更具优势, 并由国家信用担保, 长期居于垄断地位, 而小银行则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公众更信赖大银行, 大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更强。一旦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小银行的信誉提高, 公众在大银行和小银行的存款收到的保障程度相当, 此时大、小银行之间公平竞争, 公众的选择取决于二者的产品和服务, 社会福利提高。

第三, 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

在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下, 由于我国长期政企不分,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财政部多次注资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成本巨大。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后, 由存款保险机构以存款保险基金对破产的银行救助或对存款人直接支付, 从而减轻了财政负担。

第四, 有助于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后,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优胜劣汰难以避免, 可能会有一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 使一些存款人的利益受损, 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恰是一种既能维护存款人的利益又能使银行退出市场有效机制。可以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 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先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存在的道德风险, 然后对我国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建议, 最后强调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挤兑,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卢有红, 彭迪云, 许涵.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_难点破解的思路与政策准备[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6) .

[2]万幸.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再思考—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视角[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2, (4) .

[3]石洪双, 李丹丹.存款保险制度功能评析[J].黑龙江金融, 2010, (6) .

[4]陈景新, 刘炜.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构想[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3) .

英汉形态层面上的显性否定对比 篇8

“否定”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否定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十分频繁, Asher和Simpson指出:否定是一个语言的普遍特性:由于认知和语用因素, 每一种语言都应该有一种现象来表达某种事情不真实的可能性。“否定”在《柯林斯英文词典》中被定义为:“两者的不同意见, 是所想的对立面或者缺失面。;在《新华字典》中“否定”被定义为“否定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表示否认的, 反面的”。

2 形态否定

2.1 形态否定的定义

一般说来, 语言学中的否定是为了否认存在着的对象、性质、作用、状态或者否定一个命题的真实性。然而, 否定的成分和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能够表示比否认更多的意义。Bloom认为, 否定有三种基本含义 (Bloom:266-271) :即上文所说的否定的功能, 分别是拒绝、非存在和否认。这一部分主要讨论语素, 即形态学中最小的有音义结合的单位, 也是进行语法分析的最小单位, 语素可以分为实体语素, 语法语素和语素变体。语法语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缀, 汉语从词类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所谓的前缀和后缀的, Whaley (2009:228-230) 所编著的《类型学导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中也将汉语的否定划分进助词类。但是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放在复合词前面或者中间的语素用来表达否定意义, 这些语素所产生的功能多少类似于英语中的词缀, 因此本文将这些汉语语素划分进词缀范围内。词缀是添加到词根上以形成新单词的部分, 而这个构词过程叫做词缀法。在英语中, 词缀包含前缀和后缀。英语中有很大数量的否定词缀, 增加否定前缀和否定后缀是英语中用来表达否定的常用方法。英语中很多词都可以通过增加前缀或者后缀来实现否定, 前者被称为前缀法, 后者被称为后缀法。

2.2 形态否定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 形态否定的分类标准不一。表层结构的否定意义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的否定。在显性否定中, 否定表达通常是作为一种词缀附加到动词或者助词上。例如“I do not drink.”的“not”在这里的功能是否定了整个句子而不是所谓的仅仅是词缀否定。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英汉语中的前缀, 后缀和中缀等形态学显性否定。

2.3 英汉语词缀的使用研究

2.3.1 前缀用法的研究

在汉语中, 否定词缀一般不改变原词的词性。在英语中, 否定词缀黏着在词根上, 而且除了-less之外, 大部分词缀是不能改变词根词性的。例如在汉语中, “不”是一个副词, “要”是一个动词, 两者组成“不要”仍然是一个动词;在英语中, “like”做“喜欢”讲是一个动词, 加上否定前缀“dis-”组成“dislike之后仍然是一个动词。

如果将否定词缀从词干上移走, 这个单词拥有的的其他部分仍然能够表达该单词原来的意思并且能单独使用, 例如irregular去掉ir-, regular仍然能被独立使用.但是如果将否定词缀从词根上移走, 这个单词拥有的其他部分只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且不一定能够被独立使用。也就是说, 如果剩下的是自由词根, 它可以被自由使用, 但如果剩下的是粘着词根, 它就不一定能被独立使用了。

但是, 在汉语里, 有些词没有否定语素仍然能够表达隐含的意义, 但是有些词必须要加一些语素才能拥有完整的否定意义。而且, 否定形式究竟是语素还是单词的区分是很困难的, 以“不”来看, 它代表着究竟是一个语素还是否定的词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划分的。在“不高兴”里它是一个否定副词, 但是在“不周”里, 它是一个粘着否定语素。总之, 在汉语里, 我们很难区分词缀和词干, 相反的,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两者的区别。

2.3.2 后缀用法的研究

在英语中, 虽然只有很少数的否定后缀, 例如-less, -proof等, 它们经常被放在一个单词的后面来表达否定意义。我们能够很轻易的看出如果英语的否定后缀放在词根的后面, 通常能够改变词性, 一般来说是从名词到形容词, 如“homeless”, 由名词“home”加上否定后缀成为“homeless”。在汉语中, 一般说来是没有否定后缀的。

2.3.3 中缀用法的研究

可以明显的看出, 英语中的否定语素的数量要比汉语中的多的多。而且英语中的否定语素只包括前缀和后缀, 几乎没有中缀。但是在汉语中, 中缀否定是一种独特的否定。一般说来, 汉语的中缀否定不能改变词的词性, “买得起”是一个动词, 加上中缀“不”“买不起”仍然是一个动词。同时, 虽然很多词加上了否定中缀, 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原来的词意。例如:“忍住哭”变成“忍住不哭”。词性不仅没有变化, 词意也没有发生改变。

2.4 显性否定形式

英汉语在词汇层面上分为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这一部分研究的是英汉语在形态显性层面上的否定对比。显性形式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否定语素和否定词。

当我们提到这一点时, 需要复习一下关于形态学的一些相关概念。语素, 是形态学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词包括语素, 例如:可以将-ly从sadly里分离出来, 只剩下sad。同时, 语素可以分为实体语素, 语法语素和语素变体。语法语素通常即语言学家们所说的词缀。两种主要的构词方法是词缀法和复合法。通过词缀附加到词干上来造词的方法叫做词缀法。将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单词的方法叫做复合法。通过词缀法形成的单词被称为派生词, 而通过复合法形成的单词被称为合成词。英汉语中有许多否定词汇, 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构词法形成的。

2.4.1 英语中的否定前缀和后缀

英语中的否定词缀主要包括前缀和后缀。通过词缀法的构词, 英语中有一系列的意义相同但是用法不同的否定派生词。下面将讨论否定词缀:首先是否定前缀。所谓前缀, 就是附加在形态前面的词缀, 例如dis-, anti-等。前缀法是增加一个前缀的过程, 前缀形式要么是由前缀法派生, 要么是占据了一个前缀的位置。因此, dislike首先是一个前缀式否定。

第二种是否定后缀, 也就是附加在形式之后的词缀, 例如-less。因此后缀法就是增加一个后缀的过程, 因此-less是处在一个后缀位置上的, 通过-less构建的新词一般具有形容词的词性。也就是说, 在一个词根上附加上一个否定后缀, 通常会改变词性。以meaning为例, meaning是一个动词, 加上-less便变成了形容词meaningless。我们不难发现在英语中否定后缀要比否定前缀少的少。英语中否定后缀主要有:-free, -less, -proof等。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知, 我们可以从表示否定意义的词缀中发现一些规律。在不同的词类中有不同的词缀搭配。例如a-, anti-, dis-, in-, mis-, non-, un-, -less, -free, -proof都可以放到词根前后形成一个名词来表达否定意义。dis-, mis-, un-可以放到词根前形成一个动词来表达否定意义, 但是a-, anti-, in-, non-, -less, -proof就不行。

2.4.2 汉语中的否定前缀和中缀

英语有很多否定前缀和否定后缀, 但是几乎见不到中缀。和英语不同, 汉语中经常加在词前面和中间的表示否定意义的语素有“不、没、非、未等。它们可以结合不同词性的词根来形成一个复合词, 例如:不在, 没有, 非正常, 未到达等。而且, 通过不同的前缀和不同的词根相结合能够构建不同的词类。例如不-和不同的词类相结合只能构建出动词, 如:不知道。非-可以构建出包括名词, 形容词, 副词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词性, 如非正式等。

当代汉语的词缀起源于古汉语, 古汉语的否定前缀大约包括九类:分别是:不、无、勿、非、毋、莫、弗、未。在当代汉语中又增加了三种前缀:没、别、甭。在交流中最常使用的是不、别、没。可以将这些否定前缀分为三个范畴:一般范畴包括无、非、不;时间范畴包括未、没 (没有) ;命令范畴包括别、莫、勿、甭。

汉语中是没有可以附加到词尾来表示否定的后缀的;同时, 英语中极少看到否定中缀, 但是在汉语中是有一些否定中缀的。“不”可以作为一个中缀来形成一种否定, 例如喝不完, 喝不完是对喝得完的一种否定。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在英语中是见不到的这种添加否定中缀的现象是汉语的一种特有现象。例如上文的举例, “不”一旦被“得”替换, 否定语气就变成了肯定语气;一旦将“不”去掉, “喝不完”变成了“喝完”, 仍算是一个有意义的短语, 但是在“受不了”中, 将“不”去掉, “受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这样会对理解造成误解 (陈平, 1996:258) 。因此中缀在汉语中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3 总结

显性课程 篇9

关键词:金融风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框架的构想

一、中国银行体系现状分析

任何理论都要放到具体的环境里研究才有意义,所以有必要了解中国银行体系的现状。

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从银行自身来看,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2.从监管者角度来讲,其监管水平尚待提高。

3.从储户角度讲,我国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机制使广大储户缺失存款保险的理念。

4.从制度建设方面考虑,与存款保险相配套的法律机制尚在建设之中。

总之,中国银行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我国各种类型的银行并存,其发展又良莠不齐,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确有难度。

二、制度构想

1.结合国情,下面将论述对我国存保制度框架的构想。

组织形式。个人认为比较适合中国的是官银合作这种形式。因它既克服了完全官方出资情况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政府负担过重的缺点,又克服了完全存款机构出资情况下运营成本高、参与积极性差、救助能力有限的缺点。保险资金的后期运作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成立存款保险基金。基金投资于安全性好流动性高的产品。

2.职能定位。这方面,个人认为中国的存款保险机制可分“三步走”。成立之初,为了扶持该机构的发展,存保机构隶属中国银监会。同时为了不破坏现行的监管体系,存保机构只执行单一的“存提款箱”职能,即只负责收取保费以及负责问题银行的赔付。随着存保机构的成长和监管机构监管协调能力的增强,可以赋予存保机构“风险监管”的职能。其运作机制为:存保机构利用从银监会定期获得的投保机构的资料,设计并计算一系列与风险相关的指标并进行监控,一旦某家机构的指标出现异动,存款保险机构有权对该机构进行调查。由于存款保险机构侧重“风险监管”,就与银监银监机构侧重“合规性”监管区别开来,避免监管的交叉浪费。最后,当存款保险机构能“独当一面”时,可从银监会独立出来,除充当“存提款箱”外,集监管、资金援助和破产处理等职能于一体。真正与央行的、银监会并列成为金融体系的三大“安全网”之一。

3.保险范围及方式。目前我国存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存款机构,为了有效避免逆向选择,上述机构都应参加存款保险。保险标的为上述机构的本币存款,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支票存款等。由于存款保险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像银行同业存款、政府存款、以及投资理财类存款等应排除范围之外。与上述保险范围相适应,必然要选择强制性的保险方式。我国国有大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其他银行规模无法与之匹敌,面临的风险相对也较大。如果不实行强制保险方式,难免出现国有银行不参保只有风险较大的银行参保的逆向选择的现象,而这不仅对存保制度的发展不利,还会使中小银行由于成本的提高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4.保险额度。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存保制度设立之初应主要考虑增加存款人信心,稳定金融系统,所以应首先实行全额存款保险,择机过渡到部分存款保险。而一开始实行全额存款保险还能给储户一个逐渐适应的心理缓冲期。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使我国储户认为把钱存到银行,国家必会保证存款的安全,不存在“银行倒闭,存款收不回来”的可能。如果在这种背景下实行限额保险,必会引起储户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效益较低下,广大农民承受经济损失的能力又很有限,在限额保险下,一旦农信社系统出现问题,必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稳定。综合考量,初期我们应实行全额存款保险。至于限额保险的推出时机,个人认为应在经济稳定向上,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有一定的竞争力及风险承受力,还有储户对存款保险有一定的接受力时推出最好。有人可能会质疑制度之初实行全额存款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我认为,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机制使我们的银行体系内积累的道德风险已相当高,致使新推出的显性保险制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立即解决它,所以制度建立之初我们的着眼点可以不用放到道德风险的解决上。我们的着眼点在于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将没有受惠于隐性存款保险的中小银行纳入体制之中,使它们和国有大银行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通过这种民主层面上的进步向世界昭示,我们正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

5.保险费率。考虑到我国银行规模大小不一风险差别很大,同时我国银监会没有形成成熟的监管评级制度,商业银行也没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决定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最好采用简单差别费率这种方案。其思路是保险费率由基本费率和风险费率组成,基本费率由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小而定,风险费率由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来确定,由于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率这两个指标都可以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得到,所以这种方法简单可行,满足公平原则外还形成一定的正向激励,可以防范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陈丹: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财经界,2007

[2]梁万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思考。浙江金融,2010(05)

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途径 篇10

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教育知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 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很难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教学无定法, 从侧面也反映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育课中的形体课更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其学科中的专业知识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格式和编码的系统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凝聚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经验中。在形体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用的一种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来备课, 但上课的效果却是有很大的区别, 这其中就是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结果。有的隐性知识恐怕连教师本人也难感受到和描述出来。形象地说, 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 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学者们普遍认为, 人的知识结构中显性知识只占10%, 另外90%是隐性知识。长期以来, 教师都很注重显性知识的运用而忽视了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隐性知识及其教育价值。只有深刻认识到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并使其显性化,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多元型复合人才。

二、内涵

1. 隐性知识内涵

英国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0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两部专著提出了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的概念。被誉为隐性知识之父的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 存在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下, 很难规范化难于表达出来的知识,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是源于经验的。波兰尼认为人类是通过主动创造和整理他们自身的经验来获得知识的。如某种专长、学术研究经验等。而这种知识却深藏于脑内, 知识的拥有者也不能完全意识到它;因此只能用言语部分地表达它。从个人视觉出发研究隐性知识的代表人物有两位, 美国的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认为 (Peter F.Drucker) :隐性知识不可用语言来解释, 主要来源于经验和技能, 学习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另一位学者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容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 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王德禄:“隐性知识, 也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 往往是个人或者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 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 也难以传播。”

2. 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内涵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隐性知识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经过归纳和分析, 笔者认为: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指蕴涵于形体教学、科研等工作实践中, 经过长期积累的、高度个性化的、难以规范或沟通的、难以言表和模仿的、难于与他人共享的、难以被复制或窃取的各种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经验、形体气质、运动直觉、洞察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比赛临场指导能力、教学科研、价值观等。通过归纳,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在课堂中, 形体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知识。虽然教育专家都很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但根据具体的情况运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很难有一个标准, 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显得不够。往往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种语调都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共鸣。形体教师注重技艺展示、诀窍外显、目光暗示、人格感染、氛围营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

(2) 在形体教学中, 教师以隐性的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形体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学, 在课堂中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 更多的是传授学生的动作技能及其运动习惯及美感、对形体美的欣赏及锻炼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形体课本身就针对塑造体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本身的身体形态、气质就是一种隐性知识, 同样的一个动作或表情, 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让学生产生模仿的兴趣, 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崇拜之情, 就可能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很难想象一个形态臃肿不修边幅的老师上体态训练课的效果。

(3) 形体教师在体育教育科研、学习新知识方面的技能与知识。这类隐含性知识指的是教师个人的科研方法与治学策略。而且这类知识一般具有习惯性, 甚至有的已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种风格, 不易为他人所掌握和认识。这其中也包括一个人对一种职业的热爱和其对本专业的学术敏感程度、洞察力以及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4) 形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常常与教师个人的技术技能、学习方法与行为修养有关。教学生学习知识不如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形体教学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过程, 它具有鲜明的技术突显性, 然而技术动作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 技术的传授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动作示范形式而非口头表述或数字形式表达的。每个体育教师对形体专业技术掌握程度、直觉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 这些技术的掌握往往靠教师长期的实践体验、经验积累获得的。对运动技术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和意会能力的不同, 有时能形成技术诀窍、绝招, 等等。

三、显性化途径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虽然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稳定性和无意识性, 也不能说明其不能转化成显性知识, 这是隐性知识的外化过程, 同时也是知识的创新过程。在形体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 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 将想象转变为概念, 将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作为教师, 要意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 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价值, 然后使它显性化, 并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相应的隐性知识。

1. 注重实践学习和自我形体的塑造

中国有句话:“熟能生巧”, 这句话反映了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完成隐性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使一些形体教师拥有了自己的绝活。形体教师通过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自我顿悟、直觉、灵感、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形成多元开放的思维态势, 以求异和发散的思维运用于形体教学中,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的素质教育所需人才, 形体教师还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 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自我,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形体课是一种美感动作练习, 教师自身的形象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教师隐性知识拥有者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归纳、总结, 将自己的知识显性化。

2. 加强教师间沟通与交流

形体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主要是优秀老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沟通能力等的经验传递, 要通过非正式的活动来进行交流, 使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汲取别人的经验, 比如定期召开优秀教师工作经验座谈会, 看课, 老教师带年轻教师。另外老教师也要多关注年轻老师, 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点, 并及时地总结和优化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很多学校只注意有形的投资, 而忽略了这方面的无形投资。

3. 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主要是老师的技术技能、人格魅力、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交流, 这需要老师的能力来解决。据调查很多学生一些定型的技术技能, 跟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教师可以多找学生谈心, 多与学生沟通, 使得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多参与学生活动, 并给出意见和建议;尤其在体育术科教学中, 多注意形体语言的使用, 教师要充当学生的长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

4. 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把形体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智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 使其成为学校创新的主要动力源泉。用可量化的报酬激励, 把教师隐性知识的贡献进行明确的量化, 来对积极贡献个人知识的教师给予报酬。在形体教学中, 学校要根据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贡献来建立相应的报酬机制, 通过明确的规定来对知识的贡献进行量化, 如依据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取得的名次不同设立不同的奖项。学校还要注重促进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 如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进行有偿报酬的讲座或实践交流, 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竞争优势, 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所贡献的知识不仅能为自己获得利益, 同时也为集体、为学校做了贡献, 在物质和心理上都有了一种成就感。

5. 建立互信机制

从人际交往的互动网络的角度看, 信任是实现教师与学生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的基础。彼此信任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会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而螺旋上升。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开放的对话机会和场所, 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

6. 搭建知识共享平台

将隐性知识逐步编制成操作规范的论文、总结、报告等文件形式。这样可以加快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速度, 扩大交流与共享的范围。教师和学生加深沟通和了解, 使提供方转移知识, 接受方获取和吸收知识都变得更为容易。

四、结语

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蕴涵于形体教学、科研等工作实践中, 是经过长期积累的、高度个性化的、难以规范或沟通的、难以言明和模仿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包括个人经验、气质、洞察力、运动直觉、价值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 等等。有关管理部门应结合隐性知识的特征, 开创一些实现隐性知识的有利机制、环境、方式, 从而激励对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 实现知识共享, 优化体育教学, 通过建立内外部的交流平台, 促进教师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传授给学生。学校这个组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鼓励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 鼓励每一个教师不仅要利用知识, 而且要提供知识, 制定一整套的人力资源知识共享系统, 这样才会使每一个教师乐于提供知识, 也乐于利用知识, 从而使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摘要: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教学总结, 探讨形体教学中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 来了解形体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内涵,显现,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兴龙, 司虎克.谈教练员的隐性知识[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2) .

[2l范文杰.论竞技项目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显现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5) .

上一篇:职业指导思考下一篇:医院科研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