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语言知识

2024-09-08

显性语言知识(精选10篇)

显性语言知识 篇1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Thornbury认为语法实际上就是一项关于一门语言的合理形式和结构的研究。一般来说,语法的主要部分是句子的分析和描述在组成句子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规则。在上下文意思不足的时候,语法可以增加语言形式和结构所传递的含义。这样一来,语法的运用也是一个语者或作者明确他们所要表达意思的过程。Dean认为学习语法帮助学习者理解每一个单词或者词组在一句话的整体意思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作为一个大学英语教师,我也对于语法在课堂上的教授有着一点点思考。

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

根据Bialystok的定义,显性语言知识涵盖了学习者明确知道的关于目标语言的事实,同时,学习者也被期待有表述这一类事实的能力。隐性语言知识包括学习者在目标语言中可以辨别出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回应言语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机械的被用到。事实上,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都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产出,其中显性语言知识可以口头表达以及有意识地记忆;相反地,隐性语言知识只能是无意识地被储存在人的大脑里面,只有在用显性的方式使用的时候才可以被语言化。

正如De Keyser认为的,当学习者集中精力在语言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意义的时候,显性语言知识会被很自然得用到而不需要去确认它的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讲,显性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隐形语言知识。因为,当学习者通过显性语言知识的学习到新的知识的时候,他可以意识到这些新的知识和他本身所拥有的隐性语言知识的差距。同时,显性语言知识还可以通过频繁的联系转化成隐性语言知识,这样的转化是二语习得的一个可能性的结果。当然,有的研究者也会有不一样的观点。Krashen认为学习者在大多数与人交流的情况下更自然地会选择使用隐性语言知识,因为没有时间去确实显性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一般而言,语法是系统性的,隐性语言知识也是系统性的,所以,隐性语言知识也是有利于语法的学习和记忆的。

基于语言知识和语法相关讨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极端地去断定哪个对于语法的教授和学习更为有用,因为两者都是客观存在且没有相互抵触的,教师和学习者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恰当使用,使两者可以得到互补性的提升,从而促进语法的学习。

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选择

在第二外语的语法教学和学习方面,最权威的调查研究当属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说明对比。Lally认为显性教学法主要通过纯理论的术语向学生讲授语法规则。纯理论的术语通过如名词,动词和分词等形式表示。另一方面,Spada and Tomita认为,隐性教学法主要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语法结构,取代了直接向学生讲授语法规则。

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选择一直以来存在争议。Krashen提出,为了更加纯正地学习一门语言,隐性教学法比显性教学法更加有利。他认为掌握语法最理想的方式是尽可能多地理解和记忆输入目标语言,这样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充分地掌握语法。另一方面,White认为,如果学生们不懂相关的输入,那么对于语法的理解就需要可以解释的输入及纠正相关错误。通过对近些年来外语教学的经验分析,我认为不正确的语法形式可以造成学生记忆的僵化,而且很难改正错误。与显性教学法相比,隐性教学法的优势可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体现,它可以使学生持续清楚地完成知识的记忆和熟悉。但是,如果使用了隐性教学法,教师需要在教室里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条件用来掌握语法知识,这样也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这一记忆和熟悉过程。

对于显性教学法的优点,我也有所体会。举个例子,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讲授代词和虚拟语气的时候,显性教学法对语言学习者更有用。当语法规则被给定和解释,学生可以在一个较短时间内理解语法结构。相反地,大量实例被提供给学生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靠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则,而且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能理解语法规则。在这时候,语言学习者可以从显性教学法中受益,因为它能减少“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猜测”。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这一课堂语言环境下,在教授英语语法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说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哪个更好,只能是在特定的时候选择一个更为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Thornbury,S.How to Teach Grammar[M].Longman,1999.

[2]Dean,G.Grammar for Improving Writing and Reading in the Secondary School[M].London:David Fulton,2003.

[3]Bialystok,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1978,28(1),69-83.

[4]Johnson,L.How Does Explicit Grammar Instruction Affect Students’Writing[R].2013-02-07.

[5]Larsen-Freeman,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Thompson Heinle,2003.

显性语言知识 篇2

摘 要:近年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其对语言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国内研究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加以总结,以供二语研究者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二语习得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教学

一、引言

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对语言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理解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显性与隐性二分法依然很难界定。正常儿童能成功掌握母语,而成人即使很长时间接触目的语,最终的语言水平却依然参差不齐,从理论角度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否是其内在原因?对此,很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作出各自不同的推测。从实践角度看,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为二语学习习者的最终语言水平差异所提供的合理解释对课堂教学也具有启发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加以总结。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Ellis (1993)认为显性知识是有可能用语言来描述的知识。之后,Ellis(2004)对于显性知识又给出了更加细致的定义:显性知识是学习者有意识的知识,即学习者知其所知,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学习者知道自己的相关知识。显性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构成,其中包括对语言总体的知识和对某种语言的知识。Paradis(1994)将隐性知识定义为偶尔习得、隐性储存、自动使用的知识。本族语者的隐性知识可能是陈式化(formulaic)的知识,也可能是基于规则基础的(rule-based)知识(Ellis,2004)。又有学者做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分。Bialystok (1994) 指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他认为隐性语言知识的学得受到始学年龄的影响,而显性知识的学得不受年龄的限制,成人学习者同样能学得语言规则,隐性知识是完全默会的知识(tacit know ledge)。儿童习得母语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是隐性知识,但隐性知识可被描述为学习者不知其所知。

国内学者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如顾琦一(2005)认为传统的描述性语法为学习者提供的就是显性的语言知识。显性知识的学得也不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在第二语言环境和外语环境中学得的关于语言的显性知识没有本质区别。显性知识本身可能成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而隐性知识可能被用于研究和分析的过程并对其产生影响,其本身却不是研究和分析的对象。

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问题

关于显/隐性学习,以及显/隐性知识之间有无接口,(顾琦一,2005)认为存在很多争议。主要观点有:无接口说(non-interface position)、强接口说(strong-interface position)、弱接口说(weak-interface position)和交互论(interactionism)。

我国研究者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戴曼纯(2005)认为接口问题需要实验论证,但是,设计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实验困难较大,因为我们很难保证进行显性教学的同时没有发生隐性学习。顾琦一(2005)阐明了无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弱接口说的不同观照及其理由。他认为两种知识间存在的是知识提取路径的转化,而非知识本身的转化。江进林(2010)认为以上几种观点各不相同,但细究其理论依据,它们并不完全矛盾,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实证研究对于这些假说起到了辅助作用,周文美(2014)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师范院校53位英语专业学习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发现被试者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有很高的对应程度,显性知识的总体转化率较高,这表明在非目标语的外语学习环境下,两种知识之间存在着接口,显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隐性知识。但作为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其隐性语法知识内化程度不理想,很难掌握缺乏系统性规律或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这些结论充分地证明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理论”。

四、二语教学中的隐性和显性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对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广泛注意,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学者研究成果。

众多学者对于从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入手,作出关于显性和隐性语法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胡壮麟(2002)说,“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语言知识,学习和使用更为自觉,更为踏实”;单独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即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无法有效地促进语法能力的培养,需要与隐性教学结合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正如戴炜栋和陈丽萍(2005)所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理想的语法教学应该是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与此同时,研究者对于单独的隐性语法教学还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各执一词。大多数学者认为语法教学融入非语言活动时,学习者掌握得最好。少数学者如田金平(2005)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理解语言使用规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二语习得者,我国学者基于上述理论相继提出了多种具体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方法。罗明礼和刘丽萍(2010)针对高中学生语言能力薄弱问题,提出了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任务型教法教学和交互式语法教学的策略,以期更有效地构建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的语法教学多元模式;杜小红(2009)针对当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显性语法规则的灌输、轻隐性语法能力培养的现象,提出了内化语法知识与提高语法能力相结合的高效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王锁栓(2010)认为显性/隐性学习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方法应该试学习者年龄而定,对儿童来说,老师可以为他提供沉浸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其内隐学习能力的优势;对成年人或青少年,充分发挥他们外显学习能力的优势,同时注意提高他们对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的注意,加强自我语言使用的控制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闫丽霞(2013)将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作为着力点,她认为目前大学英语的显性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及大量语言实践的活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正好符合二语习得理论,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

尹莉(2011)不仅提出了对于课堂环境下的显性教学的见解,还提出对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的思考。她认为隐性教学的特点是涉猎面广泛,单纯的隐性教学会造成两个极端:造成英语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时间的浪费,而程度较低的学习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教学应运而生。她认为网络教学有其优势,它可以使学习者的隐性学习个性化。以网络教学为平台辅助显性学习的优势还在于能够综合多样性的英语学习资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隐性学习环境。

五、结语

本文主要总结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不同学者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接着总结了我国学者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提出的看法,最后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于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于显性和隐性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包括在语法、听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外语课堂隐性语言知识构建模式;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课堂环境下的显性和隐性教学以及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以及一些学者对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二语研究者们探讨和研究。本文仍存在不足,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作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国外学者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作出的研究,这值得二语研究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 Representation and ways of knowing:Three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N. C. Ellis (ed.).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C]. London: Academic Press,1994:549-569.

[2]Ellis,R.The structural syllabu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rly, 1993,(27):91-113.

[3]Ellis,R.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2 explicit knowledge[J].Language Learning, 2004,(54):227-275.

[4]Paradis,M.Neurolinguistic Asp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Implications for bilingualism and SLA[A]. In N. C. Ellis (ed).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C].London:Academic Press,1994:393-419.

[5]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2):101-111.

[6]戴炜栋,陈丽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96.

[7]杜小红.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5):26-28.

[8]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11):45-49.

[9]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7.

[10]江进林.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之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26-39.

[11]罗明礼,刘丽萍.论高中英语新课改的语法教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6):81-84.

[12]田金平.英语语法隐性教学实证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2005,(3):137-139.

[13]王锁栓.第二语言习得隐性/显性知识研究之区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6):113-115.

[14]闫丽霞.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93-96.

[15]尹莉.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71.

[16]周文美.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4-107.

显性语言知识 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超越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核心资源。劳伦斯·普鲁萨柯 (Laurence Prusak) 指出: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1]。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 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知识迅速更新的时候, 唯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 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并迅速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2]。按照知识的属性及其获取的难易程度, 可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和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 其中隐性知识占全部知识的绝大部分。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难以模仿和共享, 难以被其它竞争者复制和窃取, 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编码、垄断性等特性, 难以在员工之间进行交流和转移。因此, 如何有效促进员工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 对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1 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性

1.1 隐性知识的内涵

隐性知识这一术语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1958年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 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知识。”他把第一类知识称作显性知识, 把第二类知识称作隐性知识[3]。日本的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在其1995年的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日本是如何创造创新动力学的》中给隐性知识所下的定义更为具体: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它深深地植根于行为本身, 植根于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隐性知识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等, 这些模式、信仰、观点是如此根深蒂固, 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 不自觉地接受了他们的存在, 并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受到它们的巨大冲击 [3]。关于隐性知识的定义, 国内外还有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阐述, 尽管这些定义在形式和表述上不尽相同, 但其基本观点是一样的, 即隐性知识是一种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难以传播和共享的高度个人化的经验性知识, 它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体验、洞察和领悟, 通常表现为经验、技艺、灵感、洞察力、专长、直觉、心智模式、预见性、价值观、信仰、团队协作精神、组织文化等。而在企业内部, 知识型员工的隐性知识主要以技术诀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形式深深植根于员工的大脑, 并在技术性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

1.2 隐性知识的主要特性

(1) 非编码化。

与显性知识的易编码化不同, 隐性知识主要以直觉、灵感、经验、感悟、技术诀窍、行为规范、团队意识、企业文化、价值观等潜在的形式存在, 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表、符号等形式表达的, 很难通过书本学习和教导的方式获得。

(2) 路径依赖性。

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性的知识, 其积累必须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为基础, 企业的增量隐性知识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存量隐性知识, 这就是隐性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性[4]。

(3) 垄断性。

首先, 从隐性知识主体心理的角度来讲, 主体往往在初期的摸索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其次, 隐性知识带来的收益较显性知识大, 这就迫使隐性知识主体不会轻易主动与其他人交流和转让自己的经验或者技术诀窍, 从而使得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移更加困难。

(4) 对环境的依附性。

某种隐性知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 并在该环境下长期存在和发展, 一旦脱离了这种特定的环境, 则该种隐性知识也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 隐性知识总是依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 环境的改变将使其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表1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做了比较。对于企业而言, 由于显性知识具有易编码、非垄断和易共享等特征, 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学到, 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则具有未编码、垄断性和不易共享等特征, 是难以模仿的, 很难被其它竞争对手复制或窃取。所以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

知识型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远多于显性知识, 如果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则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显性知识, 而海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在海面下的这部分隐性知识中, 较浅的一小部分是可见的, 这部分看得到的隐性知识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化和共享。本文所说的“显性化”并非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而是指通过知识管理的各种手段和途径, 使一部分可转化的隐性知识具有显性知识的某些特质, 最终达到使其得以在员工之间交流和共享的目的。

2.1 知识转化的SECI螺旋模型

日本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和竹内广隆 (Takeuchi) 提出了著名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的SECI螺旋式模型 (图1) 。

(1)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

社会化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来实现隐性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典型的方式。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 徒弟通过观察、模仿、亲身实践来实现知识的转移是一个分享经验、形成共有思维模式和技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 作为徒弟的一方面, 应勤观察, 多思考, 细钻研, 虚心向师傅请教, 可以说是靠模仿、实践来学习手艺的, 是一个典型的“边学边干”的过程[5]。徒弟凭模仿和经验习得手艺, 实现了隐性知识从师傅到徒弟这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和传递,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直接和有效, 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表现在徒弟不能掌握技能背后系统化的原理, 他们所领会的知识从来都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 因此很难被组织更有效地利用。

(2) 外化 (Externalization) 。

外化是将部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即将非编码的知识编码化。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将自己的经验、灵感、诀窍等进行归纳整合, 使其转化为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显性知识, 比如富有经验的知识型员工将他们的技术诀窍用语言描述出来, 让其他新员工学习和借鉴, 表达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假设、会谈等。当前的一些技术, 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 也为该过程提供了手段, 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从想象上升到概念的过程。外化这项工作在知识管理中是难度最大的, 也最具有决定性意义。

(3) 综合化 (Combination) 。

综合化是将在第二阶段形成的分散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系统的显性知识的整合过程。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 个人知识就上升成为组织知识, 能够让更多的员工共享和交流。该阶段的重点是对分散的显性知识的采集、分类、组织、管理、提炼、升华, 实现该过程的手段有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

(4) 内化 (Internalization) 。

内化是企业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 从而提升知识型员工和团队实际能力的过程, 意味着第三阶段综合化的显性知识又转化成为了各个员工的隐性知识。在这一阶段, 员工通过对技术、规章、程序等的学习和揣摩, 并结合自己的实践, 将显性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 有效增进个人的经验、灵感和技术诀窍。培训、竞赛和团体工作是促进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的有效手段。此阶段完成之后, 员工会创造出更多的隐性知识, 从而以现阶段的隐性知识为新一轮循环的起点。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这四种连续、动态的过程相互作用和转化, 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2 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理论

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了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之后, 国内有很多对促进隐性知识转化的相关研究,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张庆普教授提出的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理论。他按照所属主体的不同将隐性知识分为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 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和表现出来的技术诀窍、经验积累、洞察力、灵感、心智模式等, 是员工个人在长期的生产工作中形成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具有高度的私有性和垄断性;第二层是群体或者团队的隐性知识, 表现在团队内各个员工在长期的协作过程中形成的配合能力或协作能力;第三层是企业层次拥有的隐性知识, 它是建立在个人和团体的隐性知识之上, 是对前两者的整合和深化, 是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表现在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企业惯例、员工的共同愿景等;第四层是企业外部的隐性知识, 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组织或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技术诀窍、企业文化等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隐型知识正是在这四个层次之间不断流动和转化。

(1) 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新员工对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观察和模仿, 老员工通过亲身示范和指导, 传授新员工一些技术诀窍和操作经验, 提高新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培养其心智模式等;另外还有相同技术水平的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技能上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各自的技术水平。与上文提到的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过程比较相像, 它是实现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基础。

(2) 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这一过程是双向的:从个体到团队, 通过专家的示范和演示, 把经验、诀窍传递给团队中的每一个员工, 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等;从团队到个体, 指团队对个体的影响, 团队对个体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配合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员工个体与企业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从企业到个体的流动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企业惯例、共同愿景等对员工的影响和渗透。从个体到企业的隐性知识是通过整理和编码等显性化方式, 转化成为企业的显性知识, 或者通过社会化方式传递给企业层次, 并与企业层次所拥有的各种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企业层次的隐性知识。

(4) 群体与企业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隐性知识同样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等方式在群体与企业间流动。

(5) 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极其有限的, 在不断发展和巩固内部知识的同时, 企业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地吸收外部组织机构的隐性知识, 如科研机构、同行业的竞争者等所具有的隐性知识, 等等。

企业不同层次间及与外部组织的隐性知识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6]。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对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为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市场先入者, 可以提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垄断利润和更知名的品牌效应;而后入者, 无论是在占据市场份额还是品牌上都逊于先入者。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通过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在创新决策过程、R&D过程、商业化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这四个阶段的创新能力, 快速有效地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服务, 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注:图中虚线代表从隐性知识直接转化为隐性知识;细实线代表从隐性知识经过外化后转化为显性知识;粗实线代表显性知识经过整合内化为隐性知识。

3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管理策略

3.1 改革企业组织体制, 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

我国企业传统的组织体制中层次较多, 员工的工作通常被安排在狭窄的范围内, 这大大阻碍了员工之间的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 所以应该创建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减少企业的层次, 加快隐性知识的交流、转化和共享。学习是企业“生命的源泉”和“成功的关键”[7]。过去讲的企业竞争, 大家通常认为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但是按学习型理论来讲, 企业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比如说, 甲企业有高级人才50名, 乙企业有高级人才100名, 那么乙企业的竞争是否一定能胜于甲企业呢?按照学习型理论, 虽然甲企业的高级人才只有乙企业的一半, 但如果甲企业的员工学习力很强, 那么甲企业就比乙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因为这不是简单的高级人才对高级人才, 而是看他们是否构建了更合理的学习型组织结构, 是否具有更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不仅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 还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 使他们认识到每名员工都是知识贡献点和决策点, 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所以说, 这种学习型组织结构能充分发挥知识团队的高效率, 它为发现、认识和交流隐性知识创造了条件, 使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将隐性知识更充分地发掘、传递和转移, 从而极其有效地促进了隐性知识的共享。

3.2 营造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

知识型员工通常把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视为个人竞争的秘密武器, 认为这是他的个人价值所在, 如果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别人就会损害到他的个人利益, 这样使得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更加困难。因此, 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采取措施, 转变知识型员工的这种观念, 努力创造知识共享、团队合作的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 并从上到下进行文化渗透, 采用各种措施鼓励员工贡献出自己的丰富经验,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员工分享隐性知识首先要建立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为了使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充分流通, 应改变以往建立在客户规模和重要性基础上的内部科层组织体系, 建立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 使企业内的每名员工都积极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 而不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客户方面。其次, 要给每名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机会。在迅速发展的企业里, 只有与企业共同成长, 成为组织中不可取代的核心专业人员, 才可能不被技术发展所淘汰, 使个人和组织都得到发展[8]。再次, 应充分增强员工对企业前景的信心, 树立共同理想, 使其对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 员工就会自发产生工作的动力, 愿意与人分享其头脑中的丰富经验和诀窍。

3.3 建立和完善组合激励机制

企业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一套合理而有效的组合激励机制, 使员工认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的回报高于独占该知识的价值。物质方面, 企业应承认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 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把每个员工所贡献的隐性知识与其自身的薪金和升职挂钩, 用利益来驱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具体可以采用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等方法分别从近期和远期来激励知识型员工。精神方面, 满足员工的成就欲和尊重欲对推动员工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非常重要, 可按“能位匹配”原则对员工赋予更大的权利和责任, 如企业在把某项技术诀窍收入知识库时, 以贡献者的名字命名, 用荣誉来激励知识型员工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与共享。

3.4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撑, 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实施高效的知识管理, 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例如微软公司开发了一个以人为导向的、称为“知识地图”的专家网络系统, 通过它员工可以迅速找到拥有某项隐性技术知识的人员或部门[6];又如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工具方便相隔比较远的员工面对面交流, 消除空间距离造成的障碍。实践证明, 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 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互联网、群件技术、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转化与共享。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建立知识库系统, 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 创建知识库能很大限度地获得、集中和扩大知识, 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3.5 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盟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内部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 而且要与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甚至竞争者等外部团体建立知识联盟, 广泛及时地吸取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即时信息有助于扩充自身的隐性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例如, 著名的微软公司很擅长处理同其产品零售商、最终用户、个人电脑制造商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并建有与他们相互沟通的信息网络与知识网络[6]。实践证明, 这种与外部建立知识联盟的方式能够有效吸收新知识, 促进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存量的增加, 是企业获取外部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晓明, 龙炼.论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90.

[2]朱彬.基于知识特性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2) :38.

[3]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06 (5) :27-28.

[4]魏仕杰.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管理策略影响因素研究——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例[D].浙江大学, 2006 (4) :19-20.

[5]孙挺.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7) :30-32.

[6]张庆普, 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1) :92

[7]陈中文.关于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J].情报方法, 2004 (5) :31.

显性语言知识 篇4

【关键词】 学生 缄默知识 显性化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隐性知识通常也被我们所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特点就是:很难用简明的语言和逻辑加以表述或说明,缄默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个人见解的情况下来接受新知识的 ,那么教育工作者要是不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就进行教学活动 ,其教学结果注定是低效的 ;学生如果对自己已经具备的缄默知识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就盲目的学习,同样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学生的缄默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也就是缄默知识。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的研究与探讨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对于学生方面的关注甚少。追本溯源,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学生的缄默知识与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属于同一本体性两种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学生的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个体化的、不可言明的、非逻辑化的知识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为他们每天从事的是安排得十分紧凑的教学活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学生个人身上那种捉摸不定的知识要素,也没有将这些看不见的知识和能力利用起来。应该说,关注学生的缄默知识以及默会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愿。那么为达成这一共同目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知道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他们这种自发的知识体系如何更好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因此,只有通过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得以实现。

二、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是情境创设。缄默知识的形成有环境背景,在课堂上创设与之相似的情境或再现这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缄默知识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创设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语言直接描绘。教师应该将书本上一些符号化的文字生动化,以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二是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从声音、画面等角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预期对其内容达到充分的理解;三是以师生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些生词用简单的语言又很难让学生马上准确地理解,教师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语境来理解生词词义。

2.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内隐性,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旦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众多学者认为,用“学徒制”的方法对获取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行为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身的缄默知识。教师的示范行为就是将其自身的缄默知识尽可能显性化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的缄默知识难以言表,但通过行为的表达常常被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实践中获得的技巧往往比纯粹的讲解更易于内化,知识也更易于理解。

3.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我反思。有学者认为,学生的缄默知识主要靠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及自我反思来实现的。交往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借助一定教学媒体进行的知识、行为等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交往学习就是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关键。由相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主要通过交流、对话、探讨的方式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得以清晰化、系统化。并最终总结出共同学习的方法。同时,因为缄默知识是我们平时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知识 ,要想让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法实现。学生有意识的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反思能够使学生已有的缄默知识得到系统的梳理与呈现。

4.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师权威性的存在,使学生形成了畏惧感和归属于集体的统一化,从而形成了个体化的缄默知识,要想这种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加以利用,必须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驱使力。现代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丢弃教师“权威化”的概念,视学生与自己平等地位。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课程实施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经验的过程。并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可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只有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叶丽.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途径 篇5

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教育知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 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很难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教学无定法, 从侧面也反映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育课中的形体课更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其学科中的专业知识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格式和编码的系统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凝聚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经验中。在形体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用的一种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来备课, 但上课的效果却是有很大的区别, 这其中就是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结果。有的隐性知识恐怕连教师本人也难感受到和描述出来。形象地说, 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 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学者们普遍认为, 人的知识结构中显性知识只占10%, 另外90%是隐性知识。长期以来, 教师都很注重显性知识的运用而忽视了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隐性知识及其教育价值。只有深刻认识到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并使其显性化,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多元型复合人才。

二、内涵

1. 隐性知识内涵

英国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0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两部专著提出了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的概念。被誉为隐性知识之父的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 存在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下, 很难规范化难于表达出来的知识,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是源于经验的。波兰尼认为人类是通过主动创造和整理他们自身的经验来获得知识的。如某种专长、学术研究经验等。而这种知识却深藏于脑内, 知识的拥有者也不能完全意识到它;因此只能用言语部分地表达它。从个人视觉出发研究隐性知识的代表人物有两位, 美国的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认为 (Peter F.Drucker) :隐性知识不可用语言来解释, 主要来源于经验和技能, 学习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另一位学者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容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 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王德禄:“隐性知识, 也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 往往是个人或者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 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 也难以传播。”

2. 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内涵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隐性知识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经过归纳和分析, 笔者认为: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指蕴涵于形体教学、科研等工作实践中, 经过长期积累的、高度个性化的、难以规范或沟通的、难以言表和模仿的、难于与他人共享的、难以被复制或窃取的各种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经验、形体气质、运动直觉、洞察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比赛临场指导能力、教学科研、价值观等。通过归纳,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在课堂中, 形体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知识。虽然教育专家都很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但根据具体的情况运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很难有一个标准, 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显得不够。往往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种语调都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共鸣。形体教师注重技艺展示、诀窍外显、目光暗示、人格感染、氛围营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

(2) 在形体教学中, 教师以隐性的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形体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学, 在课堂中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 更多的是传授学生的动作技能及其运动习惯及美感、对形体美的欣赏及锻炼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形体课本身就针对塑造体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本身的身体形态、气质就是一种隐性知识, 同样的一个动作或表情, 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让学生产生模仿的兴趣, 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崇拜之情, 就可能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很难想象一个形态臃肿不修边幅的老师上体态训练课的效果。

(3) 形体教师在体育教育科研、学习新知识方面的技能与知识。这类隐含性知识指的是教师个人的科研方法与治学策略。而且这类知识一般具有习惯性, 甚至有的已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种风格, 不易为他人所掌握和认识。这其中也包括一个人对一种职业的热爱和其对本专业的学术敏感程度、洞察力以及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4) 形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常常与教师个人的技术技能、学习方法与行为修养有关。教学生学习知识不如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形体教学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过程, 它具有鲜明的技术突显性, 然而技术动作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 技术的传授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动作示范形式而非口头表述或数字形式表达的。每个体育教师对形体专业技术掌握程度、直觉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 这些技术的掌握往往靠教师长期的实践体验、经验积累获得的。对运动技术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和意会能力的不同, 有时能形成技术诀窍、绝招, 等等。

三、显性化途径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虽然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稳定性和无意识性, 也不能说明其不能转化成显性知识, 这是隐性知识的外化过程, 同时也是知识的创新过程。在形体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 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 将想象转变为概念, 将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作为教师, 要意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 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价值, 然后使它显性化, 并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相应的隐性知识。

1. 注重实践学习和自我形体的塑造

中国有句话:“熟能生巧”, 这句话反映了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完成隐性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使一些形体教师拥有了自己的绝活。形体教师通过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自我顿悟、直觉、灵感、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形成多元开放的思维态势, 以求异和发散的思维运用于形体教学中,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的素质教育所需人才, 形体教师还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 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自我,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形体课是一种美感动作练习, 教师自身的形象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教师隐性知识拥有者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归纳、总结, 将自己的知识显性化。

2. 加强教师间沟通与交流

形体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主要是优秀老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沟通能力等的经验传递, 要通过非正式的活动来进行交流, 使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汲取别人的经验, 比如定期召开优秀教师工作经验座谈会, 看课, 老教师带年轻教师。另外老教师也要多关注年轻老师, 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点, 并及时地总结和优化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很多学校只注意有形的投资, 而忽略了这方面的无形投资。

3. 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主要是老师的技术技能、人格魅力、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交流, 这需要老师的能力来解决。据调查很多学生一些定型的技术技能, 跟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教师可以多找学生谈心, 多与学生沟通, 使得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多参与学生活动, 并给出意见和建议;尤其在体育术科教学中, 多注意形体语言的使用, 教师要充当学生的长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

4. 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把形体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智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 使其成为学校创新的主要动力源泉。用可量化的报酬激励, 把教师隐性知识的贡献进行明确的量化, 来对积极贡献个人知识的教师给予报酬。在形体教学中, 学校要根据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贡献来建立相应的报酬机制, 通过明确的规定来对知识的贡献进行量化, 如依据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取得的名次不同设立不同的奖项。学校还要注重促进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 如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进行有偿报酬的讲座或实践交流, 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竞争优势, 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所贡献的知识不仅能为自己获得利益, 同时也为集体、为学校做了贡献, 在物质和心理上都有了一种成就感。

5. 建立互信机制

从人际交往的互动网络的角度看, 信任是实现教师与学生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的基础。彼此信任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会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而螺旋上升。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开放的对话机会和场所, 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

6. 搭建知识共享平台

将隐性知识逐步编制成操作规范的论文、总结、报告等文件形式。这样可以加快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速度, 扩大交流与共享的范围。教师和学生加深沟通和了解, 使提供方转移知识, 接受方获取和吸收知识都变得更为容易。

四、结语

形体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蕴涵于形体教学、科研等工作实践中, 是经过长期积累的、高度个性化的、难以规范或沟通的、难以言明和模仿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包括个人经验、气质、洞察力、运动直觉、价值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 等等。有关管理部门应结合隐性知识的特征, 开创一些实现隐性知识的有利机制、环境、方式, 从而激励对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 实现知识共享, 优化体育教学, 通过建立内外部的交流平台, 促进教师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传授给学生。学校这个组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鼓励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 鼓励每一个教师不仅要利用知识, 而且要提供知识, 制定一整套的人力资源知识共享系统, 这样才会使每一个教师乐于提供知识, 也乐于利用知识, 从而使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摘要: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教学总结, 探讨形体教学中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 来了解形体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形体教师,隐性知识,内涵,显现,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兴龙, 司虎克.谈教练员的隐性知识[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2) .

[2l范文杰.论竞技项目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显现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5) .

显性语言知识 篇6

一、开发参考咨询人员自身资源和读者用户信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与提升, 参考咨询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要不断地提高。参考咨询人员不仅要有专门的人员, 我们还要聘用一些兼职的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这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发出这些专家、学者巨大的隐性知识, 并积累起来, 存储在知识库中, 以便以后用户读者的需要, 实现参考咨询人员的多元化、社会化、整合化。

高校中培养各学科的专业人才, 具有知识面宽、学科性强的特点。因此, 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这样, 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就需要个性化。这种服务是指使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 根据用户兴趣的信息向用户及时、主动地推荐用户需要的且以往没有获得的知识资源, 并能根据用户对推荐内容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结果。个性化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技术活动, 其重要的特点是知识增值与智能重组。网络知识挖掘工作运用最新的智能工具来挖掘蕴藏于海量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 并形成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 非常符合网络用户对个性化、隐性知识的需求。我们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知识挖掘:

第一、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与用户有关的信息, 如用户兴趣, 建立用户个性化的信息库。

首先, 数字参考咨询可以在主页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注册入口。在进入页面设计一个表单, 内容包括用户的背景信息, 如用户的学历、年龄、职业、地域等;用户的特殊信息, 如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等;想获取的信息以及获取方式和联络方式等。其次,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在用户进入图书馆网站开始, 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跟踪, 产生日志文件, 并将该日志文件并入用户信息库。对用户的Web日志记录进行挖掘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其信息需求。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联合图书馆方式将其它图书馆的用户信息库导入, 也可以与其它网站合作, 导入其用户数据。

第二、利用知识挖掘技术, 分析用户信息库。为了开展个性化服务, 必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 (包括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首先, 通过对用户的兴趣、爱好、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利用图书馆的程度和对图书馆提供服务手段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 将用户进行分类。其次, 要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 了解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显性需求是通过填问答表的方式了解, 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 关键是如何了解用户的隐性需求。隐性需求主要是系统通过观察用户信息使用行为, 比如用户访问的页面、访问次数、逗留时间、保存行为等, 以此来准确地获取用户的信息需要。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完善相应的人工智能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再次, 对用户反馈的挖掘, 通过自动聚类技术将用户相关反馈的结果聚类, 形成某些层次以此描述用户信息需求, 其目的是找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要求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反馈, 并将用户的反馈信息再次分析、调整。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在主页上列有问题反馈类目, 包括留言讨论、馆长信箱、致信Web Master等。最后, 不考虑源具有什么形式的具体内容, 仅通过收集到用户对一些资源的评价, 比较用户之间兴趣的相似程度, 根据他与其他用户之间兴趣的相似程度和其他用户对资源集合的评价进行资源的推荐和共享。

目前, 我国各大高校自己的局域网基本都已实现, 学生在寝室、教师在家属区中都可以随时进入到校园网图书馆的咨询参考平台。针对于高校读者、用户的特点, 可以给这些用户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 如果在参考人员工作时间内, 可以针对平台上的讨论, 加以评价和指导, 进而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参考咨询人员工作时间之外, 这个平台还可以供读者相互交流、帮助。

二、挖掘信息参考源

目前, 数字参考咨询的用户需求不仅是简单的查询, 还包括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获取深入的内容, 摆脱纷杂表面信息的干扰, 对网络数据作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这就要求图书馆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 挖掘知识, 提取真正有用的信息。这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也是做好数字参考咨询的前期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源的挖掘, 我们必须加大数字文献生产和研究的力度、加快对数据挖掘工具软件的研发。

第一、加大数字文献生产和研究的力度。数据挖掘的准备工作过程中包含数据选择、数据清洗、数据构建、数据集成、数据格式化等五个环节。目前, 我国在数字资源的加工深度、加工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引文数据库、数字化专业词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 这就使数据库数据规范问题的处理缺乏物质基础。即使具备了规范处理的条件, 还需要使用数据库字段前规范控制或后规范控制的方法, 甚至使用XML或RDF技术开发大规模的语义网从根本上解决因语种、用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语义分歧。参考咨询是一项辅助性的工作, 参考咨询人员对学科的细节可能会缺乏一些了解。因此, 未来的数字文献一定是经过了充分数字化处理、进行了深度数字化加工的文献, 从而满足数据挖掘的需要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要求。

第二、加快对数据挖掘工具软件的研发。数据挖掘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如果缺乏工具软件对数据挖掘各环节的工作方法和过程进行规范、集成, 就会在完成一个数据挖掘项目时,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无法成为参考咨询工作的常规手段。一般所需的工具软件包括数据仓库转换工具和文本分析工具软件。目前, 很多图书馆经过各方面研究人员的努力, 使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技术、有问题的软件系统都得到了改善, 这也给从事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 解决了用户难以获得各种知识的问题。

知识挖掘应用于参考咨询工作, 将极大地提高参考咨询的水平和质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数据仓库、语义网、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可视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网格、大型海量存贮器等的普及应用, 知识挖掘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 成为参考咨询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甚至最终发展为一种普遍的学习、工作手段。

参考文献

[1]杨玫:《参考咨询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1) .[1]杨玫:《参考咨询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1) .

[2]樊晓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库建设》[J].当代图书馆, 2006, (1) [2]樊晓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库建设》[J].当代图书馆, 2006, (1)

[3]董敏红:《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 2007, (7) [3]董敏红:《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 2007, (7)

[4]杨业华:《基于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中的参考咨询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4]杨业华:《基于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中的参考咨询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显性语言知识 篇7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

尽管目前对隐性知识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 但根据纳尔逊、德鲁克、野中郁次郎等多位学者对隐性知识所作的论述, 我们可以将隐性知识的定义概括为:隐性知识同显性知识相对应, 是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 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判断、感知、认识和模仿, 难以被表示和传播, 隐性知识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但还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显性化, 达到共享目的。同时, 隐性知识应该不仅存在于个体中, 还可存在于以个体为单元的组织与团体中。如在某组织内部所拥有的显性知识, 相对于其他组织来说有可能是隐性知识;即使在同一组织内部, 不同部门间也可能拥有其他部门所不知的隐性知识, 但在部门内部就是显性的。

通过上面的定义可推论隐性知识的类型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技术”层面上, 包括非正式或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 常常可称之为“秘诀”, 亲身体验、高度主观和个人的洞察力、直觉、预感及灵感均属于这个层面;另一个“认知”层面上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心智模式等, 这个层面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方式。

综上, 隐性知识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存在于个体或团体中, 是通过实践、协作、领悟、反馈和矫正等过程, 逐渐学习、积累形成的一种“惯例”, 其难以描述, 具有排外性, 难以规范化也不易于传递, 但却可以进行更新或升级。

二、隐性知识的本征

由于对隐性知识理解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 所以对隐性知识的描述也是多元化的, 综合起来, 隐性知识大致具有以下的特征。

1. 默会性。

隐性知识难以用系统的、编码的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 很难进行明确表述或逻辑说明, 属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特征, 也是隐性知识难以被管理和学习的根本原因。

2. 个体性。

隐性知识是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 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和观点, 难以规范化和明晰化,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也就是说, 隐性知识无论是存在于个体中, 还是存在基于个体的团体内, 都具有“个体性”, 即是个体通过特定经历获得的特定经验或知识, 其拥有者和使用者有时都难以清晰表述, 这一特性将不利于知识的共享和流动。

3. 情境性和文化性。

隐性知识源于实践, 包含着人们探索问题过程中的许多感悟和直觉, 总是与特定的情景密切联系的, 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景的整体把握, 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特征。维娜·艾利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 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以及我们内在携带的“意念模型”为中心, 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

4. 偶然性与随意性。

隐性知识形成比较偶然和随意, 难以捕捉, 所以获取要比显性知识要困难。博尔顿在文中解释说:隐性知识是人头脑中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 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

5. 相对性。

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显性知识, 二是相对于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 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 反之亦然。可见,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本质上却有高度辩证统一性, 两者相互转换, 使得知识流动产生增值, 使隐性知识具有开发前景。

6. 稳定性。

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 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 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消除, 或许只能在学习或实践中逐渐地更新或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7. 整体性。

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 然而, 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 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 不可分割的。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

虽然隐性知识在收集、整理、开发、转化和运用等过程中受自身特性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困难, 但更多的学者和实践人员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隐性知识的“默会性”、“个体性”等本征, 及其在显性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播。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极大促进了知识更新、传播的效率和速度, 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及知识地图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加速组织间知识的交流, 从中发掘隐藏的知识, 从而提高隐性知识的共享率和利用率。首先, 应该科学有效地使用情报信息科学研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大脑的思维方式, 力图发现如何最大程度挖掘个体中蕴藏着的隐性知识, 以便将其表象化、数字化、显性化;然后, 建立“隐性知识数据库”、“知识地图”等知识网络系统, 利用网络的便捷使隐性知识快速地转化、传播。

2. 构建组织内的知识管理系统。

在组织内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 一是将组织内部现有的显性知识加以记录、整理和存储, 当需要时可以迅速从中获取;二是建立隐形知识的专门数据库, 将组织内部每个个体的智慧、经验、灵感和技能等集中录入管理, 并深入分析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流途径、组合路径和效益预测等。以此加强组织内部对于信息、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交流和利用的效率, 缩短组织内部知识交流需要的时间, 使组织内的个体在同他人合作中学习知识并积累知识, 提升组织对于知识的利用效率, 避免“知识孤岛”的形成, 为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保障。

3. 构建学习型组织。

构建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不但可以增加组织内部个体的隐性知识拥有量, 还可以提高知识交流主体间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效率。所以, 面对隐性知识“情境性”和“文化性”的特征, 在组织内部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 组织内部还需要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 摆脱以往以个体为单位的知识积累、单一的交互模式, 促进知识的学习、交流、共享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 然后将转化过来的隐性知识与自身的隐性知识相结合, 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或再次使其显性化。由此, 在组织内部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更新, 营造良好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氛围。

4. 建立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的管理重点是最大程度地挖掘个体中所蕴藏的潜能, 开发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此时, 激励将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由于隐性知识的“个体性”特征, 我们无法忽视隐性知识管理中个体的因素, 只有当个体充分认识到与他人共享知识符合个体利益时,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因此, 应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采取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来鼓励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 鼓励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等。一是从物质利益角度来驱动, 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具体可采取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二是从精神激励角度来驱动, 按“能位匹配”原则对员工赋予更大权利和责任, 进行目标激励。精神激励能满足员工的成就欲和尊重欲, 对推动员工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十分重要。

5. 搭建组织间知识转换平台。

在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 还要重点研究如何健全组织间的知识交流统一标准平台, 为未来隐性知识的转移、传递及转化创造最优、最短的渠道。

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子项目为例, 该项目旨在建立有多机构参加的、具有实际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体系, 实现知识库、学习中心共享共建的目的。这种形式的平台对于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知识流动, 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政.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7) .

显性语言知识 篇8

尽管人们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 但其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

APQC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 将知识管理理解为:“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对知识进行鉴别、吸收、转化和发挥其整体效用的过程。”雪佛龙公司执行副总裁Peter Robertson认为, 知识管理是与企业最有意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可以对整个企业的运作有很大的帮助。Bass认为, 知识管理在对知识创造、使用、传播和共享的基础上, 更好地提高组织绩效。Carl Frappuolo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 组织依靠整体的智慧, 提高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在21世纪的以知识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已经取代土地、劳动力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也只有知识才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切来源。按照知识属性、获取、传递的难易程度,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编码的知识, 它可以给人们直观的形式来接受, 像文字、符号、图像、光盘等。隐性知识又称为非编码化的知识, 它是人们的经验、技能、感觉等, 它不能以直观的形式被人们接受, 很难表达。

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

有的学者指出, 隐性知识是比显性知识更加重要的战略资源。但只有显性知识才能被大部分的人们接受和使用, 下面我们从四个因素来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 并提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显性知识的定义, 我们看出显性知识是比较容易被人们使用和传播的。反之, 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经验、知识和感觉, 这些知识只有经过大量的分析和总结才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传递被局限在了个人行为, 它是个人的总结和认识, 不易被编码化, 因此就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交流隐性知识的过程中, 表达能力的高低会使传递隐性知识受到影响, 表达能力越好, 传递的隐性知识也就越好, 在个人表达他的思想、感觉、经验时, 接受者理解力的不同得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理解力越好, 接受的知识就会越快, 使用知识的效率也就越高, 反之就会越低。另外就是“知识独享”。所谓知识独享就独自占有别人没有而自己掌握了的知识。很多人都想把知识独享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人的竞争力是与生俱来的, 要实现知识独享成为知识共享, 对企业或组织而言是一个巨大而严峻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就要把组织学习确定为公司的重点, 并对那些愿意将知识进行共享的员工予以奖励, 增加员工之间的协调性, 从而创造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它的载体都是人。一方面, 知识的使用者要有很好的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 知识管理者要将知识进行整合, 以此来不断扩充显性知识的容量。另一个因素是知识网络, 它的作用是把显性知识放在一个平台上, 可以使员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的约束, 直接、方便地使用显性知识。知识网络要不断地充实, 不断地更新, 要尽量完善知识网络体系。当员工遇到困难时, 登陆这个网络系统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员工有了新的知识也可以输送到这个网络体系中, 这样一个不断扩充的网络体系就成了显性知识的“仓库”。

四、总结

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内部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换速度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基于知识管理产生背景的基础上, 结合了知识网络、组织学习、交流和理解力、知识载体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变的影响因素, 对企业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Nonaka.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65-89.

[2]彭学运.知识管理:21世纪信息管理的新发展.情报杂志, 2001. (9) .

显性语言知识 篇9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1.调查前阶段

(1)抽象变量向可测量变量的转换。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中,几种题型具有不同程度的外显性,各题型可划分为较高外显性组及较低外显性组:测试显性知识组(客观题):听力A(选择)-词汇-阅读-填空(75%)测试隐性知识组(主观题):听力(听写语句)-写作(25%)

(2)试演测试:被试对象的可比性。参加本实验的是南通大学的三个大二的非英语专业的自然班,他们即将在2006年6月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专业均为国际贸易。2006年2月17日上午8:00-10:00,三个实验组同时接受了试演测试。实验所采用试卷来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星火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预测试卷集(2006年1月版)。各实验组的主观题分数及客观题分数均接受了方差一致性测试。分析表明在三组客观题方差之间以及主观题分数的方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这三组的客观题分数具有可比性。同时,通过比较这三组主观题平均分和客观题平均分,同样可以认为这三组实验对象掌握英语水平相当。

2.调查中阶段

根据抽签结果,研究者在2006年2月至200年7月的一个学期中,对三个试验组实施了不同的外语教学策略。

(1)(G1)接受意义(经验)策略(meaning-focused strategy,Xm-fs)。研究者在教学中不对语法作出解释,只解释课本的中文意思,以便受试者所接受的二语输入是具有可理解性的。研究者要求受试者在课堂时间里尽可能使用目标语。教师不再对其语言中的语法作出纠正。研究者自身在课堂教学中也尽量使用目标语言,以便创造一个第二语言的环境。每一单元结束,受试者对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专题讨论。每人都有五分钟的陈述,以锻炼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G1的受试者在每单元课文结束之后必须完成对课文部分章节的背诵任务。

(2)(G2)接受的是形式(分析)策略(form-focused strategy,Xf-fs),二语习得者将重点进行目标语的语法学习。研究者在课文学习中强调对句子语法的分析,在介绍生词时,也介绍生词的词根构成情况。与对G1不同,研究者不要求受试者在课堂上使用目标语言(英语),研究者在教学中也很少使用目标语言。G2的受试者没有针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活动及背诵课文段落的任务。

(3)(G3)同时接受了意义及形式策略(both meaning-focused strategy and form-focused strategy,Xmf-fs)。在该班教学中,研究者不仅强调受试者对句型及生词构词法的学习,而且注意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二、测试结果及分析

经过4个月,2006年6月27日上午8:00-10:00再次对这三个试验组同时进行了一次四级形式的测试。表1对实验前实验测试结果的有关数据及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的有关数据进行了集中对比显示。

如果F值小于1,那么说明组内变异大于组间变异,即各组方差的变化不够明显。随后这个所求的F值将与F值表中查得值进行比较,如果求出的F值大于查得的相关值,说明在既定实验样本组大小条件下,不同的实验处理对实验后测试分数有影响。

(2)客观题分数的F值分析

查F值表,F0.05(2,147)≈3.06,由于4.49>3.06,可以证明F值具有显著性。可以否定零假设,即证明各组客观题分数之间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实验处理引起。

(3)主观题分数的F值分析

查F值表,F0.05(2,147)≈3.06,由于27.11>3.06,那可以证明F值具有显著性。可以否定零假设,即可以证明各组主观题分数之间的差异确实由不同的实验处理引起。

3.不同学习策略对中介语显性知识发展的不同影响

表3显示的是各实验组客观题平均分实验前及实验后的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在和之间(q<3,1>≈4.58>3.36)以及在和之间(q<2,1>≈3.11>2.80)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性,但在和之间却没有显著差异性(1.47<2.80<3.36)。

由于第三组与第一组间的平均分差异性大于第二组与第一组间的差异性(4.58>3.11),可以认定第三组所接受的经验及分析策略比其他两组接受的单方面的经验策略或分析策略对提高显性知识更有效。通过这种混合策略,第三组的平均分提高了6.73分(48.45?41.72=6.73),而其他两组分别只提高了3.87分(46.79-42.92=3.87)和0.80分(43.31-42.51=0.80)。

再者,第二组与第一组平均分的差异性也十分显著。通过分析策略,第二组客观题分数提高3.87分,但通过经验策略,第一组客观题平均分只提高了0.80分,那么这证明要提高二语中介语的显性知识通过分析策略比经验策略有效。

4.不同学习策略对中介语隐性知识发展的不同影响

表5显示的各实验组主观题平均分实验前及实验后的情况:

由于第三组与第二组间的平均分差异性大于第一组与第二组间的差异性(9.66>7.61),我们可以认定对于提高中介语隐性知识第三组所接受的经验及分析策略比其他两组所接受的单方面的经验策略或分析策略更有效。通过这种混合策略,第三组的平均分提高了5.02分(17.72-12.70=5.02),而其他两组分别只提高了3.70分(16.82-13.12=3.70)和1.65分(13.47-11.82=1.65)。

再者,第二组与第一组平均分的差异性也十分显著。通过经验策略,第一组主观题分数提高了3.70分,通过分析策略,第二组客观题平均分只提高了1.65分,这证明要提高二语中介语的隐性知识通过经验策略比通过分析策略有效。

三、总结

根据前面有关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发展对于推动二语中介语的不同效率的分析可以证实:在二语中介语的发展过程中,隐性及显性知识的相互依存性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如一味强调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正规语法指导,而忽视二语习得者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一方面并不能改变二语习得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甚至会妨碍这一进程;但另一方面,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正规的语法指导,的确给二语习得者带来有益影响,甚至提高其二语习得最终所能达到的造诣。

第二,由于二语习得者中介语的发展具有渗透性、动态性、及系统性等特点(Ellis,R.1999),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具有渗透性,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性通过本文的试验量化分析已得到证明;二语习得者中介语正是在这两种知识的相互渗透、依存与合作过程中获得能量得以动态、系统的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显性语言知识 篇10

1 远程教育系统现状及分析

某省电力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建设企业网络培训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网络学院为公司系统五万余名员工提供学习中心、考试中心和实时教学中心等功能。网络学院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系统注册用户5万余名,峰值在线人数约2000人,累计学习时长约100万小时,总课件数近1500门,组织考试近百次,各类培训班近200次。网络学院是该公司HR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与面授培训、学历教育鼎足而立,成为公司系统培训工作的重要舞台。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但网络学院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从培训管理上看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培训管理体系。其次,从资源建设看,目前是资源的零散堆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第三,从学习效果看,目前以资源驱动型为主,即以零散的课件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对知识和能力的系统的培养需求。

基于上述现状,在系统更新升级的过程中,提出了“依托信息技术,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强调知识生产和知识分享,突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新思路,研究网络学院从资源驱动型向知识和能力驱动型的转换。

2 知识管理与远程教育的结合

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长期专注研究KM的APCQ(American Productivity&QualityCenter,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以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1]。

2.2 知识管理与远程教育的结合

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以资源驱动型远程教育遇到发展的瓶颈,更新升级远程教育系统已迫在眉睫。远程教育本身即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系统,因此在此系统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思路是合乎逻辑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系统之间的影响和融合已成为现实,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

另一方面,在企业中普及知识管理概念,推动知识型组织建设,并适时启动知识管理建设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定规模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在诸多知识管理实践中,常常存在概念普及易,实际推动难,系统实现更难的困局。以至于最终变成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尽管最终建成了所谓“KM系统”,但这些系统或流于形式,或仅是一个实质为文档管理系统的“知识库”。因此,如何紧贴企业实际,让知识管理落地,使之成为企业可控、可用的信息系统,既是知识管理引入、推动及实施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更是知识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所在。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应用角度入手建立KM系统,使之从建设初期就具备确定的用户、清晰的建设方向和完整的系统边界,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同时,有研究表明,在知识管理实施中学习时间和时空距离也是影响系统效果的重要因素[2],而远程教育在此方面有着天生的长处。所以,以远程教育为宿主,建设知识管理系统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综上所述,远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结合是可行且有一定意义的。

3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思考

3.1 什么叫隐性知识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1996)将知识分为四类,即Know-what是指可以观察、感知或数据呈现的知识,Know-why包括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识,Know-how是指有关技术的知识或做事的技术,Know-who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关系知识[3]。上述四类知识通常可以分为两类,Know-what和Know-why通常属于编码类知识,即显性知识;而Know-how和Know-who则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即隐性知识。

3.2 思考与分析的过程

从知识自身的维度来看,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生产、知识分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过程管理[4]。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创新是总体的目标,从分解的角度看,知识生产、知识分享和知识应用是知识创新的必要前提,如图2所示。

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基于目前水平,可以判定需要优先考虑的是知识的产生(沉淀)与知识的分享(共享)。而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将是未来方能考虑的问题。因此更新升级中,着重考虑了在产生和分享层面引入知识管理概念和方法。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考虑,显性知识的产生和分享在目前已经能够得以相对好的解决。首先,显性知识是已经编码化的知识,其可以通过书籍、论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形式予以表达,且该类资源的产生可以由向第三方采购或组织人员进行整理;其次,已经编码化的知识可以较好的予以电子化,形成可传播的电子信息;第三,经过多年的学历教育,企业员工已经能够适应编码化知识的学习。因此,显性知识的产生及电子化工作可以转化为通过一定可控的成本即可完成的工作,且显性知识的分享是一般用户已经具备的基本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隐性知识的产生和分享将是本项目更新升级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于隐性知识属于未编码知识,其更多的是以经验和技能的形式存在。隐性知识常常是沉默的、不明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为将隐性知识较好的显性化,需要对隐性知识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研究者将网络教学系统中的隐形知识进行了分类,分为与学科显性知识相关的隐性知识、网络学习个体的隐性知识和网络学习群体的隐性知识[5]。经过与企业实际的结合,项目组认为,学科显性知识相关的隐性知识主要集中在培训师,应当建立适当的积累和展示平台,供该类知识显性化。网络学习个体的隐性知识与网络学习群体的隐性知识主要集中在学员,应当建立学员与培训师之间、同期培训的学员与学员之间、不同期的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平台。

4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4.1 更新升级目标

近年来Web2.0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参照APCQ对Web2.0与KM的讨论[6],结合网络学院的实际情况,项目规划在网络学院中构建广义的知识库———知识门户,该门户涵盖知识展示、协作、交互及引入与加工的工具和平台,包括博客、维基、社会网络、即时通讯、论坛、聚合内容、标签以及书签等,分别从知识产生和分享角度,由培训师、培训学员及培训管理员共同完成,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4.2 以维基为例

限于篇幅,仅以维基为例说明。首先,某一课程由培训管理员建立主词条。在主词条下,培训师将课程的历史、研究范围、课程目录、参考文献、FAQ及知识地图等依次列出。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由培训师细化词条内容,或交由学员充实内容,再经过学员讨论,培训师修改,从而形成不断完善的条目。最后,该课程所有教学活动完成后,由培训师将该词条锁定,并将词条下的各类信息分门别类纳入知识库,流程如图4所示。

若该课程有多期,可视课程自身特点,若为新兴专业可设置为多个词条,由不同期的学员各自撰写。若为传统课程,可在一个词条下继续完善。

在整个过程中,培训师、培训学员共同承担了知识的生产者和分享者的角色。培训师在撰写词条结构时,已经将部分隐性知识显性化,如知识地图等;在培训学员之间不断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员将其学习心得、学习经验予以显性化,供其他培训学员参考学习;在学员与培训师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修改错误,回复问题等方式,进一步将培训师的隐性知识予以显性化。同时知识入库后,不同期学员在学习同类课程时,可将知识库作为重要参考,使之充分发挥知识沉淀与知识分享的平台作用。

在IT技术方面,项目坚持了可行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原则,即在网络学院中加入上述功能必须在技术可行、成本可控、运行稳定可靠。在实践过程中,项目选取了基于java的开源的Wiki系统XWiki,通过移植数据库[7]、改用LDAP用户认证机制[7],将其融入网络学院整体架构中,限于篇幅,技术步骤另文详述。

4.3 小结与展望

目前,网络学院自主开发了论坛系统,融合了开源的博客、维基系统,并与某商业IM系统做了系统集成。在研究与实现的过程中,尤其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知识门户已经成为培训师、培训学员交互的最佳场所。经过沉淀和整理的知识库也已成为企业知识的汇集地,为今后企业进行知识挖掘奠定了初步基础。

未来,伴随着网络学院的不断升级,考虑将KM的更多思想与技术纳入网络学院,实现诸如社会网络、聚合内容、标签以及书签等功能,使网络学院成为培训师好用、学员爱用的远程教育系统,也为今后在企业范围内建立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做好数据与技术准备。

摘要:企业远程教育已经从资源驱动型开始走向知识和能力驱动型,知识管理的概念与方法正逐步融入远程教育体系。企业中存在大量隐性知识,如何使之显性化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分析了远程教育系统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般思路,并以维基系统为例讨论了Web2.0技术在其中的初步应用。运行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目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远程教育,隐性知识,知识管理,Web2.0,企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roductivity,Quality Center.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EB/OL].[2000].http://www.apqc.org/best/km/whatiskm.htm.

[2]高明.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35.

[3]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General Distribution,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M].Paris:OCDE,1996.

[4]夏敬华,金昕.AMT信息化动力丛书: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朱焰.网络教学系统中隐性知识转化策略探讨[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8.

[6]Carla O D.Web 2.0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J].APQC Consortium Benchmarking Study,2008.

上一篇:名人负面信息下一篇:难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