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2024-09-24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精选11篇)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篇1

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极易形成愉快欢乐的学习意境。

如向学生讲述白磷的有关性质与贮存的知识时,以一句“似蜡非蜡,白或黄;不声不

响水中藏,有朝一日出水面,化作烟幕白茫茫”。把白磷在常温时是白色固体(放置时间稍

长为黄色固体),应该保存在冷水中,若暴露在空气中易自燃,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烟的性

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讲氢气(已验纯)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为强调顺序操作的注

意事项,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操作顺序,可及时的配以化学韵语“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

到早退,前者颠倒可能炸,后者颠倒定氧化”。顺口的韵语,生趣的提问,进一步激发了学

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再者,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

记忆,因为顺口溜琅琅上口,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

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又如,在讲

解过滤操作要领时可概括为:“滤纸折好,分开放入,稍加湿润,驱除气泡。记住要领:两

低三靠,先清后浑,不要急躁”。

另外,精辟的俚俗语言,好的歇后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活跃,丰富学生的语言,给学生打上深刻的烙印,学生能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得

到启迪。例如,为了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引用一句人尽皆知的广告语——“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学生一定会津津乐道,印象深刻

有人说:“教师只有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意思是说,教师首先要有丰富渊博的知

识,深厚的业务功底,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采用精确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准

确性。

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科学性要求化学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有逻辑性,必须准确使

用化学术语,以确切的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不能把氯化氢说成盐酸。还要注

意准确叙述化学事实。例如:“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精练是指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概括要点、详略得当、言简意赅。例如:制氧操作过程可概

括为“查、装、定、热、集、移、熄”七字。科学的化学教学语言,来自教师丰富的科学涵

养,长期的积累锤炼。为此,教师应坚持化学及其它相关科学知识的继续学习深造

再如,在向学生介绍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时,我们

可以用以下这一段语言来描述温室效应:近一百年以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

55mg/L­,全球气温上升了0.6℃。1990年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到373mg/L,目前每年还以0.5%的速度递增。据估计,气温将平均增高2℃-5℃,将出现全球性

气候变暖,同时,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5℃,海平面将上升30cm-100cm。同时又可引入

一些生动的事实加以说明,如30年的时间里珠穆朗马峰矮了3.70米等。这样一来,学生就

深刻地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后果,以及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用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创造新物

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非常有用、非常有意义的。

化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语言要求用词严谨,因而教学语言应该准确。所谓准确,就是用

词确切,符合科学性。例如,电解质定义是“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若其中“或”字误说成“和”,则概念全非。实验操作方面,滴入、通入、倒入、加入等术语,一字之差其含意截然不同,就像“把乙烯倒入溴水中”这类用词不当的错误,是不允许在教学语言中出现的。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篇2

一、化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表达首先要准确, 遵守语言的科学性。化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语言要求用词严谨, 因而教学语言应该准确, 符合科学性。例如, 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 经常遇到NH3 (ān) 和NH4 (ǎn) ;还有奶粉事件三聚氰 (qíng) 胺 (àn) , 三个字音调相同, 但声调不同, 有些老师发音总是一样, 这样学生在写化学式时总是写错, 若发音准确可以避免这种错误。这就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在讲油脂 (zhī) 时, 油脂是油和脂肪, 油是不饱和的酯 (zhǐ) , 脂肪是饱和的酯。再如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和钠与酸反应一样, 是与他们电离出的H+反应, 这时问“同体积的水和酸与等量的钠反应, 与谁更剧烈呢?”答案是与酸反应更剧烈。酸是强电解质, 水是弱电解质, 同体积的酸比水产生的H+多, 若问“与稀盐酸反应, 先与酸反应还是与水反应?”笔者认为这种问法不科学, 钠与盐酸以及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与它们电离的H+反应, 只是刚开始溶液中的H+主要是由酸电离出来的, 为了学生好理解, 我们说是先与酸反应。更多问题是在讲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氧硫硒碲 (dì) 钋 (pō) , 氮族元素氮磷砷锑 (tī) 铋, 若误读容易造成元素书写错误, 同时记错自己的本家是氧族元素还是氮族元素, 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不能准确发音或不科学的描述引起, 可见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化学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教学语言在运用时, 一定要注意科学性第一, 艺术性第二的原则。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语气要抑扬顿挫。避免长时间兴奋或抑制, 使学生感到疲劳, 要让学生有张有弛, 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应用语言艺术呢?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 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 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就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 在做亚铁盐制氢氧化亚铁实验时, 首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道:“盛碱滴管要细长, 伸入盐液莫慌张, 缓缓滴入不摇荡, 白色沉淀成絮状, 倘若固执不照办, 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上放慢速度, 给人一种警告的威严, 接着按照常规操作, 在管口上方滴下碱液, 大家看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即刻转绿, 最终变成红褐色, 全都惊叹不已。在去除杂质以提纯物质时, 学生往往使用不当而引入新杂质, 针对这种情况, 可形容为“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再如, 我们讲离子反应时, 学生经常将H+写成H-, 我们可以半开玩笑的说, 它戴的是红花而非绿花, 还有Fe+2H+=Fe2++H2, 生成的是Fe2+, 而非Fe3+, 我们可以说盐酸让铁戴了两元的小发卡, 因为他的氧化能力弱。

三、化学教学语言的时空性

语言的运用要切合时宜、恰到好处。例如, 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 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 当温度升至100℃时, 这时反应时间较长, 学生总认为温度逐一慢慢上升, 这时老师应指导学生:该反应温度迅速升到170℃, 若停留在140℃, 将生成副产物乙醚, 同时一句“一百七制乙烯”,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既填补了这段时间空白, 又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温度。

四、化学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利用语言技巧, 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 增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的比喻打的恰到好处, 可以使学生眉飞色舞, 兴致勃勃, 易于接受新概念, 乐于思考新问题, 使学生听课成为一种艺术享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 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 增强感染力, 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有些化学概念、原理具有高度抽象性, 而高度抽象的化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 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事例, 把内容讲得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述, 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的形象生动,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联想,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讲到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的关系时, 比喻为“厨师尝汤难道要将汤喝完才能知道味道吗?要是做个满汉全席, 还不得个大胖子厨师十天半个月不吃饭吗?”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语言浅析 篇3

关键词:语言;交流思想;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化学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突出以实验探究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背景下,教师更要讲究教学语言的合理使用。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如是说。可见,在运用现代理论进行教学时,教学语言运用得当,可促使有效完成教学目的,相反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教学语言或者教学语言使用不当,则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有哪些问题应该注意呢?

一、化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系统。化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要符合语法规范,另一方面表达的内容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例如,对以下这些方面就应该很明确: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与溶液的反应必须分别用通入、滴入、加入;容器里所盛液体过满用溢出;容器里所盛气体过满用溢出;“组成”用于宏观物质,“构成”用于微观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不能随意说成“分子量”;“化合价”不能说成“化学价”等。在化学实验中,“振荡”就不能说成“摇一摇”;用酒精灯加热不能说成用酒精灯烧。另外,说一口标准而且规范的普通话是提高语言艺术性的基础。教学中必须准确使用国家对《GB2312-80》列出的常用汉字和40多个化学专用字,例如,“焰色反应”和“颜色反应”,发音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如钋[pō]不能读成bō;“锂”与“铝”读音不同等。

二、化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所谓的逻辑性,指的是语言要完整、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对论点的论证、推导,步骤严谨、理由充分。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性很强,那么,学生就会听得很清楚,学得明白;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性很差,那么,学生就会听得很糊涂,学得辛苦。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认真揣摩学生的想法,最后理顺自己的教学思路。只有思路清晰,才会有较强逻辑性的语言。所以,语言的逻辑性依赖于思维的逻辑性。凌乱无序的思维难以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东西。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教材特点、教学设备及环境设计好每节课的内容。讲课时要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同时,要结构严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讲解透彻,做到充分说理而不可主观臆断。

三、化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

教师教学语言的作用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一切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可见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性是极其重要的。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启发性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得以充分实现,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必须巧于引导、注重启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思考,适时地提出问题,不断引起悬念,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强化注意力,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化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很多人把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而教学语言则是表现这门艺术的一种主要手段。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因此,能否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也是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风趣是教学语言的调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地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一些可逗乐的语言或材料,说些意味深长的话,讲些轶闻趣事,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使教和学都轻松活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幽默,在保证课堂科学规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特别是在讲一些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内容时,可以运用打比方等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其中蕴涵着师生双方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真情实感是化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灵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语言,才能产生吸引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能够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4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胡良松 雷功乾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内进行得如火如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已不再流于形式,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的统治者与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在课堂上学生要真正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精讲、精练、精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提高课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的语言艺术反映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对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工具等知识做到准确掌握,并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生动简练地传授给学生。

化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科学性,即科学准确地传授知识;第二、针对性,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教学方案,因人施教;第三、激励性,教育学生时,语言要有激发和鼓励的特性,多看其闪光点,防止歧视或简单粗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笔者在化学教学中耕耘多年,经过认真探索,特从以下两方面,对化学教学的语言艺术进行了总结,并在教学中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的语言艺术

1、复习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即先复习学过的知识而导出新课内容。如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在复习酸、碱、盐之间反应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反应特点,导出新课。

2、设问导入新课。教师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了联系,借此导入新课。例如:常见的酸有哪些?化学式怎样写?电离方程式怎样写?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常见的酸》一节。

3、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先观察演示实验,或者学生自己做实验,通过反应发生的现象,找准疑点,导入新课。例如: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先做镁、铁、锌跟稀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叙述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概括、描述和启发之后,导入新课。如:讲解《空气》一节时,根据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所知空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由此自然过渡到本节内容。

二、突出重点的语言艺术

1、使用直观手段描述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实验或选择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进入重点、突破难点。如:关于CO2使石蕊试液变红,有学生就提出了:CO2使石蕊试液变红是CO2使石蕊变红?是水使石蕊变红?还是碳酸使石蕊变红?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就很清楚了。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固体石蕊、水,并分别向两支试管中通入干燥CO2气体。结果都未变红。然后,向装固体石蕊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向装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固体石蕊。再分别通入CO2,都变红了。通过观察这一对比实验,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石蕊变红。

2、使用各种质疑描述重点。对于重点知识,教师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例如:镁和锌跟稀盐酸谁反应更剧烈?在溶液中谁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哪种金属的活动性更强?

3、使用练习手段描述重点。教师预先准备好重点知识点的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如强调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发生?(1)Cu(OH)2+H2SO4——;(2)Cu(OH)2+BaCl2——;(3)HCl+BaCO3——;(4)NaCl+KNO3——;(5)NaOH+FeCl3——;(6)BaCO3+Na2SO4——。

4、使用读写手法描述重点。即对于重点知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进行书写,以求理解和掌握。如:讲解元素的定义及元素符号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强调关键字词,反复书写元素符号。

5、使用讨论方式描述重点。教师讲解重点知识可逐步启发提问,让学生讨论,并分组发言,突破重点。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篇5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历来重视对英语的教育,英语的高考分值目前仍然是150分,与语文和数学并称为高考三大主科。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已经偏离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能与人进行英语交流这一基本目标。就英语语言点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针对语言点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模式;教学工具;多媒体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素养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但是我国的英语教育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比较侧重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还有一个极端的说法是只要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英语就能得高分。毋庸置疑,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是词汇并不是对学好英语起决定作用。语言点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对语言点教学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新课改提出的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下面对英语语言点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出现的问题

1.课堂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改善,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有些课堂仍然采取单一讲解形式,教师搞一言堂,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学生做笔记,进行机械的学习和练习。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是主宰,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耗时严重,还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背单词、短语及语法,但是过段时间,学生就会忘记一大半;虽然每天做大量的练习,但是成绩没有提高,依然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

2.英语教学太过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语言的运用

近年来,我国、我省、我校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实效性有待提高,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却忽视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违背了新课标中“为用而学”的英语教学原则。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语法、句型等,但是“学以致用”的能力较低,无法与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出现教学衔接问题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的科技产物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少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学生带来了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视频,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过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与某些内容的教学需求不匹配,浪费了教育资源,削弱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进程。

二、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的改进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改要求我们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对自己进行定位,我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和引导作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标记自己认为的重点部分,不懂的知识点,记忆单词等,比如,学习“want to do;need to do sth;hope that”时,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这些短语的用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然后再进行造句、写短文等,最后教师进行指导,对这些词组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适当地开展展示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学习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掌握一门语言,能与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开展展示课,比如,对句子进行翻译,进行口语对话,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英语知识,掌握一门语言,做到学以致用。

3.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广泛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但是多媒体教学具有双面性,可以说多媒体设备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削弱对多媒体的依赖性,传统教学中的精华继续沿用,比如能起到总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的板书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注意教学的连贯性。

改革是我们国家现在的主旋律,英语教育改革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英语语言点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言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语言点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篇6

赛口中学目前学生源质量比较差。课堂上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不重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回答问题时不知从何说起,说起来也是语无伦次,常常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课外做练习时不注意规范,书面表达没有条理,有的学生甚至于写十行涂九行。时间一久,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需要自己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如果表达不准确,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最新版本的物理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活动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问一句答一句;二是方言土语和生活俗语;三是废话连篇,辞不达意;四是层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五是作业不规范,无逻辑性。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注意口语和文字的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规范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准确的和科学规范的。第二,精炼简明的表达意识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是有的放矢。不能东拉西扯,挥马疆场,任情发挥。教师的话语太多太长,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茫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惜话如金,少说为佳。

第三,语言表达要有节奏感

教师如果在一节课内语气单调,平铺直叙,会使学生听了厌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中一唱三叹的韵律手法,控制好教学中语言的声调和节奏。使教学语言强弱适宜,快慢适中,抑扬顿挫,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当教师讲到难点时,语速要放慢,语气要加重;在讲到疑难之处时,声调要提高,尾音可以拉长。在讲一些枯燥的规律、定律时可以穿插一些曲故、笑话、物理学史,让学生放松一下,调节一下课堂气氛,课堂效果会更好。

第四,板书要规范清晰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学生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总而言之: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想,只要大家肯做有心人,肯做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有心人,肯做默默的研究者,肯做孩子的合作者。这点事儿还是难不倒我们的。

二、教育学生文学功底的自我培养。

首先,要勤于读书,善于积累。

人的一切底蕴皆来自读书。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人嘴里面能吐出一点幽默生动,智慧联翩,1

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来。读书各有各的阅读爱好。但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开卷有益。请记住,只要开卷,那一定有益!让读书丰厚自己的语言积累。

其次,读后思一思,写一写,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十分重要。

其实我想,大体上来讲,人人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但名人与普通人质的区别就在读后做什么的问题上存在差异。读书和思考写作的时间只要我们去挤,还是能够挤出一点儿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个读书的心态和愿望。书读得多了,自已心中也有了东西,也就有厚积薄发的资本。再表达出来,则是很容易的事了。

第三,要不断锤炼自己。

有了好的积累,还不行。有的人悟性较好,性格也活泼,平时注意说话练习,可能语言表达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有的人天性内向,见生人就面生,就脸红,胸中的千言万语总是很难恰当的表达出来。有人把它形象的称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也是有的,是真实情况。怎么办呢?这就要不断练习。要多说,且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练。话音不标准的,要听着广播,听着录音练,一字一字的去练。练完后,再录成录音,放出来,反复比较,时间长了,就会有收获的。流利的语言是靠日积月累的练习而磨出来的。

三、明确什么是物理表达能力以及物理表达构成的基本要素。

物理表达能力就是指: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来表达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一系列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语言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特殊语言。物理表达能力实质上是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语言的能力。关于物理表达的基本要素引用高考试卷的一句经典话语最为恰当不过:“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表述能力不仅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较快发展物理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是构成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理解并简明、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规律。复习教学,则强调的是已学知识内容的比较、分类、整理与应用,是知识内容的深化。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实验现象来把握物理规律、特点。若学生物理表述能力欠佳,则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就难以有较好的效果。

第一、充分发挥物理教材的潜在功能

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物理语言表达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它是如何展现物理现象、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另外,物理教材中编排了相当数量的物理论述题。其题型有举例说明物理现象的、解释物理现象的,有推断物理规律的,第二、对物理文字语言解析能力的培养

物理的文字语言具有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句都言简意赅。它描述了物理现象,表达了物理规律,呈现了物理过程。通过文字语言这种载体,准确的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条件、对象、及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并将能反映物理运动状态、条件限制等关键字词用笔画下来,同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关键字词的意义。尤其是很有特点的物理短语,更要重视。如:“恰好不相撞”、“自由下落”、“轻质弹簧”、“恰好为零”、“加速上升”等,对这类短语的意义,需要让学生去理解,一个学生讲不清楚,另一个同学来补充,甚至三个同学来讨论,让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讨论中完成对物理短语解析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了尊重。在素质教育的长路上,教师将不能是“一言堂”了,在大家讨论分析物理语言的深层含义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是很重

要的。而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机械地进行传递。第三、通过写一章小结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每当一章内容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写一章小结。让学生自己把一章的概念、知识、规律、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写成书面的形式。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锻炼,规范了表达的形式,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并不只有语文、英语课要写文章,物理课也要写文章,写好了物理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例如,课堂之余,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充分利用锻炼表达的题目。如以“磨擦力消失之后的世界”、“假如没有惯性”、“如果我乘坐在超过光速的飞行器中,我将看到时间发生什么变化?”等为题撰写小论文,一举多得。

第四、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双边交流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学校,主渠道在课堂。课堂中对各个学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要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达能力,功夫在于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述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又如何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提出的物理问题,若是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就凭教师自编自演,自圆其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将丧失自主意识,对物理问题的认识也不可能深刻,更谈不上对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对物理问题的敏锐度,又能锻炼学生从容陈述自己对物理问题看法的能力。

第五、对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的培养

符号语言包括:符号、数值、数学公式,通过对它们的推演,来描述或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体现物理意义。

尤其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会很快接触到矢量的概念,这样必然会涉及到物理量的方向的讨论。而某一物理量的方向是相对与已选定的或已默认的正方向而言,若相反则为“-”值,若相同则为“+”值。因此,物理符号里的“+”、“-”符号,与数学里的“+”、“-”符号的意义不同,因为它们不在表示单纯的数值了,还体现了一定的物理意义。另外,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年的数学了,但学生很难把这种数学能力应用到自然科学的领域——物理学科上来。主要表现为两点:A.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B.不理解数学公式中所体现的物理意义,或不能通过公式所表现的物理意义去理解公式,导致公式乱用、写错。数学公式除了展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从物理的角度赋予了公式更多的生命力。第六、强化解题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学生物理学习时说,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待纠正,很多学生看了题目就写公式,然后便是乱代数据,而对问题的过程、方法想得很少。物理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应是: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对于在写下每一物理公式前,都应有充分的思考,说明为什么写这个式子的原因,这才是正确有效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重视解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7

无论在传统的教学阶段, 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的今天, 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 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多样, 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 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能以其出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 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若不然, 课堂教学将是枯燥无味, 学生视听课为受罪。我们这里所讲的语言艺术, 包括言词语言和肢体语言两个部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言词的生动形象和肢体语言的明快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了以下两点:

一、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深挖教材内容, 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兴趣,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藏北高原地貌的特点是“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的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的发展迅速时, 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水质变坏, 七十年代鱼虾绝代, 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用表情去朗读, 或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突出主题。能增强记忆, 达到并超过预定效果。

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 结合其他学科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语文适当运用于地理教学, 如陈毅在《增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长江水。我吸川上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 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 歌颂啦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 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怒江向南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 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首诗分别描写啦长江三峡和江西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景象, 进而表现啦祖国山河的壮丽娇美姿态, 是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祖国山河无限好,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课堂教育中, 因材制宜的引入其他学科的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精彩内容, 不仅能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加强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而且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其知识牵引的能力。

此外, 在地理教学语言中, 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 只要运用适当适度且切换自如, 加上丰富的感情, 无限的激情, 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 妙趣无穷。

二、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 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功夫

肢体语言往往被老师所忽视, 据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测定:感情的全部表态=7%言词+38%声调+55%表情 (包括必要的手势) 。肢体语言是教师的第二张嘴, 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来配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 则可以运用自如地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 唤起学生的注意, 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 精神振奋, 增强学生记忆。

高中教学中数学语言分析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语言;原则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是教学语言的主体,学生虽然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同时也是教学语言的客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丰富。

一、高中数学教学语言概念的界定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习者传递信息、沟通感情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学生获得知识,构建数学理论知识框架的媒介。合理运用数学教学语言可以实现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分为导入语、提问语、评述语、总结语等。教学语言存在于整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对高中数学语言的初步认识

1.认清数学教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关系

从包含角度考虑,数学教学语言属于一般语言的一种。一般语言概括交流生活中所有的内容。数学教学语言则处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体现了知识传播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数学知识交流。数学教学语言具有层次性,在数学世界中是通用的。一般语言与数学语言具有交叉联系点。数学语言在一般情况也会存在运用可能性,例如生活中运用到的基本运算关系等。

2.认清数学教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关系

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两种语言都会得到应用。数学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一个分支。数学教学语言是在数学范围内描述数学特点的语言。教学语言则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教学语言是教学行业的专用语言。

三、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设计的原则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语言设计时,必须遵循基础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是建立在数学教学目标与数学教学活动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既体现数学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又可能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改改革理念,总结出以下几点指导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数学教学语言设计的首要指导原则。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状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实现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教学语言需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2.预设性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性是教学活动真正开展的基础。教师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预估,尽量想到教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数学教学语言,从而将课堂教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预设性原则要求青年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向其他教师虚心学习,明确整个数学教学活动。

3.有效性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时间中,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时间更为短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到课堂内容的总结,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引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并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设计有效的数学教学语言,不仅仅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更要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4.灵活性原则

教学语言需要具有灵活性。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偏向理论性,教师需要设计更具灵活性的数学教学语言。虽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但是预设课堂会减少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与生动性。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不应该被程序化。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是不同的。

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语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动机。实现数学教学语言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确保学生能够及时灵活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丁东奎.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3.

高中化学教学语言 篇9

摘 要: 从外语学习认知论,即把语言学习的过程看作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入手,阐述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充分调动语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语言学习者个人认知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学习中心论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英语教学界所倡导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学习中心”论是90年代课堂英语教学和远距离英语教学在各自教学园地和研究领域里不谋而合的新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了学习的认知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即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可输入性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学习策略和学习经验等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学习者在课堂上掌握了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即掌握事实,却没有掌握足够的程序性知识,即怎样去做。而在语言掌握中,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学习者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从而使英语教学出现了“费时低效”的现象。目前,就英语教学法而言,在英语教学界已基本达 成共识,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来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学习中心”论的理论前提是认知论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经由同化和顺应不断产生新图式的过程。所谓图式,是指“个体理智地适应和组织环境的认知或思维结构”。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外语教学也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语言学习过程亦是认知过程。

1.1 学生应成为构建新知识的主体

根据认知理论,在学习新的语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周围的语言输入,而且对面临的新任务也积极地进行诠释和理解,他们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语言接受者,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配合,使教学活动得以全面有效地展开。

1.2 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学习中使用一些策略,这些策略作为思维方式和思辩能力也是可以学习或改变的,它们用于帮助完成认知过程,而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会有助于学习进步。

1.3 教?D学互动作用于课堂环境认知发展论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思维发展及其语言、环境的关系和学习动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也直接作用于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即所谓“教为学之媒介”。

“学习中心”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语言学家Allwight站在一个语言课堂教学研究者的角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习者学习不到教师们教授的东西?”这个问题提醒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上以及在学生学习经验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教师对课堂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探究。此后10年里,英语教学界在学生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确定、描述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另一位语言学家Nunan在1995年提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尽力“缩小学习过程和课堂指导之间的距离”,培养和造就有自主能力的学习者。他进一步提出了“学习中心”的学说。指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觉认识和控制能力,其核心思想是指学习者本人就学习地点、内容和过程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很重要,否则,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将不能在教学中得到贯彻。而“以学习为中心”则是在一个更概括的层次上描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各种学生因素,如学习动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生个人特征。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指导

3.1 对学习经验的指导

(1)学习者被清楚明白地告知教学目标;(2)学习者参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选择和修正;(3)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4)创造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堂外现实世界之间的主动联系。

3.2 对学习过程的指导

(1)学生在认明教学任务所要求的学习策略方面得到训练;(2)学生在认明自己偏爱的学习风格和试验其他学习风格方面得到鼓励;(3)学生有一定空间为自己所决定,并可以选用不同的学习路径;(4)学生有一定机会修正、改变、创造和评价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

3.3 对语言学习内容的指导

(1)学生有机会探索语言形式和语言交际功能之间的有机联系;(2)创造课堂学习机会,使学习者能够利用教师课堂指导和同学互相交流的机会,来表述自己对语言系统的认识,并把所学到的语言运用于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交流场景之中。

显然,“学习中心”论虽然重在学生的自主能力,但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把教学指导建立在对认知过程的认识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这对于集体学习环境下如何化解个人差异的负面影响,而突出群体共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中语言作文600字 篇10

汉语之美,美在质朴,美在意蕴,美在用最精准的语言传承最动人的思想。想起李绅为了写诗被和尚赶出庙门,为了语言能精准,十几遍,几十遍地朗诵、修改。《悯农》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李绅千锤百炼写成的,“字字皆辛苦”,可见他对语言的精准,对农民的同情。

曾有哲人说:世界上最永恒的不是物质,是思想,而能精准记录思想的,唯有文字和语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给予我们的是一片浩瀚如海洋般的语言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传承好先人的智慧,捍卫母语的尊严?

现在的社会,低俗、不规范的网络词汇代替了新闻报道,孩子们只谈论关注PK争当粉丝,网页游戏,QQ,却忘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语言文化被破坏是多么残忍的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被网络打破,现在的人宁可用键盘敲下一个个字母,也不会动起笔来写上涵义浓厚的汉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做到捍卫母语的尊严了吗?

文以载物,言以传情。流行的网络语言只是迅速信息化的催生物,相比的载物传情,它根本做不到,而当这些网络用语登上大雅之堂,那是对整个民族语言的侮辱。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学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教学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他的语法规则,同时更要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才可谓是真正学通了这门语言,否则就是学到了一层皮毛而已,根本不能了解到其真正的含义。一旦到了真正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说的话总是让别人误解,这就是不了解这门语言文化背景的原因。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教师在英语课程的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些帮助。

一、语言文化的内涵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文化,是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关系思考的学科。这个学科使语言学研究不止于语言形式,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和将来。因为语言之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又得益于语言,两者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所以我们说语言文化是人们对语言这一精神财富的创造和发展成果的总和。

二、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侧重语言系统本身的学习,比如词汇、语法、语音以及发音规则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也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英语文化背景的教学,并没有对语言文化教学有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形成了只要会运用语言使用规则说英语不论是否违背其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虽然他们说的英语毫无语病,也很通顺,但是他们在真正和外国人沟通时却总会引起误会和矛盾。比如,很多中学生在和外国人交流时,总是会问到外国人的年龄、国籍、婚姻状况等等,因为彼此不够熟悉,外国人会觉得这样的问题是在窥探自己的隐私,尽管你只是想对他表示你的友好。当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仔细分析过后,就不难看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文化的差异性而引起的误会。可见,学习语言,不学习该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是事倍功半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法和结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学习。

三、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1.提高教师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的认识,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基础。教师应该首先提高学习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认识,我们知道,一门语言经过岁月的长河的洗礼过后仍旧能得到广泛的运用,是一定承载着这个民族优秀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如果一个教师都没有对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有足够的认识,那就更别提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和培养了,所以提高教师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的认识是增加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前提。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意识,增加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英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对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的培养。由于学生和家长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对学习成绩的功利性心态,可能也是导致学生只在乎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英语成绩的提高,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更不要说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了。所以英语教师在日程的英语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避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不应只是一味地追求英语成绩的提高,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并正确掌握英语这门语言。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来进行英语文化的教授。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收集关于英语文化的风土人情或能突出其文化的特色的旅游景点。这样做能让学生对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风土和人文都能理解到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这些文化和我们国家的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讲述,使学生对外国的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才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提高学校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英语文化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只有学校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学校要注重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方式,这样对加强学生对外国的文化的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英语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同时,更要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因为学习文化才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然而现阶段的中国英语的教育,只注重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不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和外国人交流时,经常引起误会,沟通不够顺畅。但是只要教师提高自身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注重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的培养,并且学校也要注重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意识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好这门语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权立宏.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上一篇:入职离职手续下一篇:丁宁《愧疚》